CN115250498A - 干扰消除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干扰消除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50498A
CN115250498A CN202110448185.2A CN202110448185A CN115250498A CN 115250498 A CN115250498 A CN 115250498A CN 202110448185 A CN202110448185 A CN 202110448185A CN 115250498 A CN115250498 A CN 115250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interference
signal
original signal
propagation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481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垚
林衡华
黄韬
金宁
董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481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5049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9484 priority patent/WO202222748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250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504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91Modelling the propagation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扰消除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干扰消除的方法包括:被干扰基站通过无线传播路径测量干扰基站发送的原始信号,获得接收信号;被干扰基站通过无损传播路径,获取干扰基站发送的原始信号;被干扰基站根据接收信号和原始信号,确定干扰基站和被干扰基站间的空间信道模型;被干扰基站利用空间信道模型消除干扰。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需要额外地划分时频资源,对干扰信号的估算更加准确,也无需插入特殊的测量符号,不改变现有协议。因此,本发明在避免干扰的前提下,降低了对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干扰消除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扰消除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组网中,上下行需要严格同步,否则会产生交叉干扰。目前,部分运营商3.5GHz 5G的网络采用全网相同的2.5ms双时隙配置,上行的配比在25%。而在一些特殊的行业应用场合,要求大量的上行业务,因此需要配置更多的上行时隙。从而,在不同时隙配置的边缘区域就存在上下行交叉干扰的风险。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这种干扰,通常的做法是划出一定的干扰保护区,以在干扰区内不使用干扰时隙。
发明内容
发明人经过分析后发现,相关技术的方式,但这样会浪费大量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在避免干扰的前提下,降低对资源的浪费。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干扰消除的方法,包括:被干扰基站通过无线传播路径测量干扰基站发送的原始信号,获得接收信号;被干扰基站通过无损传播路径,获取干扰基站发送的原始信号;被干扰基站根据接收信号和原始信号,确定干扰基站和被干扰基站间的空间信道模型;被干扰基站利用空间信道模型消除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原始信号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被干扰基站在保护时隙,通过无线传播路径测量干扰基站发送的原始信号,获得接收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干扰基站和被干扰基站间的空间信道模型包括:根据接收信号的特征和原始信号的特征之比,确定干扰基站和被干扰基站间的空间信道模型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特征包括幅度、相位、或时延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被干扰基站利用空间信道模型消除干扰包括:在被干扰基站的上行时隙,被干扰基站通过无线传播路径测量信号,获得混合接收信号;在上行时隙,被干扰基站通过无损传播路径,获取干扰基站发送的干扰原始信号;被干扰基站基于空间信道模型和干扰原始信号,计算干扰接收信号;被干扰基站根据干扰接收信号对混合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消除,获得终端向被干扰基站发送的上行信号。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包括:无线测量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无线传播路径测量干扰基站发送的原始信号,获得接收信号;原始信号获取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无损传播路径,获取干扰基站发送的原始信号;模型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接收信号和原始信号,确定干扰基站和被干扰基站间的空间信道模型;干扰消除模块,被配置为利用空间信道模型消除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原始信号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测量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在保护时隙,通过无线传播路径测量干扰基站发送的原始信号,获得接收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型确定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根据接收信号的特征和原始信号的特征之比,确定干扰基站和被干扰基站间的空间信道模型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特征包括幅度、相位、或时延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无线测量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在被干扰基站的上行时隙,通过无线传播路径测量信号,获得混合接收信号;原始信号获取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在上行时隙,通过无损传播路径,获取干扰基站发送的干扰原始信号;干扰消除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空间信道模型和干扰原始信号,计算干扰接收信号;以及,根据干扰接收信号对混合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消除,获得终端向被干扰基站发送的上行信号。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前述任意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干扰消除的系统,包括:前述基站,作为被干扰基站;以及,干扰基站,被配置为通过无线传播路径发送原始信号、以及通过无损传播路径向被干扰基站发送原始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干扰基站进一步被配置为通过无线传播路径发送干扰原始信号、以及通过无损传播路径向被干扰基站发送干扰原始信号。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包括:存储器;以及耦接至存储器的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前述任意一种干扰消除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第六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意一种干扰消除的方法。
上述发明中的一些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需要额外地划分时频资源,对干扰信号的估算更加准确,也无需插入特殊的测量符号,不改变现有协议。因此,本发明在避免干扰的前提下,降低了对资源的浪费。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干扰消除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信号传输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干扰消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干扰消除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干扰消除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干扰消除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些实施例的干扰消除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干扰消除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干扰消除的方法包括步骤S102~S108。
在步骤S102中,被干扰基站通过无线传播路径测量干扰基站发送的原始信号,获得接收信号。
由于无线传播路径会对信号产生影响,因此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和接收端接收的信号并不完全相同。即,原始信号和接收信号的特征存在差异。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的特征包括幅度、相位、或时延中的至少一种,根据需要,还可以包括其他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被干扰基站在保护时隙(Guard Period,简称:GP),通过无线传播路径测量干扰基站发送的原始信号,获得接收信号。在保护时隙,不进行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的发送,因此接收信号可以根据原始信号和无线传输空间的影响而确定,从而能够更准确地确定干扰基站和被干扰基站间的空间信道模型。
在步骤S104中,被干扰基站通过无损传播路径,获取干扰基站发送的原始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原始信号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Interface,简称:CPRI)信号。CPRI信号的传输是无损的,从而被干扰基站能够准确地获得原始信号。
在步骤S106中,被干扰基站根据接收信号和原始信号,确定干扰基站和被干扰基站间的空间信道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接收信号的特征和原始信号的特征之比,确定干扰基站和被干扰基站间的空间信道模型参数。
例如,信号的特征采用矩阵表示,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对应一种子特征。从而,空间信道模型可以如公式(1)所示。
h=r1/s1 (1)
在公式(1)中,h表示干扰基站和被干扰基站间的空间信道模型参数,该数值表征了无线传播路径对信号的影响程度;r1表示接收信号的特征矩阵;s1表示原始信号的特征矩阵。
在步骤S108中,被干扰基站利用空间信道模型消除干扰。
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信号传输示意图。如图2所示,干扰基站21的原始信号为s1,s1通过无线传播路径210发送,被干扰基站22获得的接收信号为r1=s1*h。此外,干扰基站21还通过无损传播路径向被干扰基站22发送s1,使得被干扰基站在终端23没有发送上行数据时,能够根据s1和r1解算出h。
在实际的上行传输过程中,被干扰基站获得的信号一部分来源于终端,一部分来源于干扰基站。例如,被干扰基站22接收的信号既来自于终端23发送的上行信号、又包括了干扰基站21产生的干扰。通过确定空间信道模型,能够计算出实际上行传输过程中干扰基站对被干扰基站产生的影响程度,通过将这部分影响因素消除,就能够得到终端实际发送的上行信号。这种方法不需要额外地划分时频资源,对干扰信号的估算更加准确,也无需插入特殊的测量符号,不改变现有协议。因此,上述实施例在避免干扰的前提下,降低了对资源的浪费。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被干扰基站的上行时隙,被干扰基站利用空间信道模型消除干扰。下面参考图3描述被干扰基站利用空间信道模型消除干扰的实施例。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干扰消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干扰消除方法包括步骤S302~S308。
在步骤S302中,在被干扰基站的上行时隙,被干扰基站通过无线传播路径测量信号,获得混合接收信号。在上行时隙,混合接收信号中既有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又有干扰基站产生的干扰信号。
在步骤S304中,在该上行时隙,被干扰基站通过无损传播路径,获取干扰基站发送的干扰原始信号。
在步骤S306中,被干扰基站基于空间信道模型和干扰原始信号,计算干扰接收信号。
例如,干扰原始信号的特征为s2,空间信道模型的参数为h。则基于公式(1),可以计算出干扰接收信号的特征r2=h*s2。而基于干扰接收信号的特征,可以对干扰接收信号进行还原。
在步骤S308中,被干扰基站根据干扰接收信号对混合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消除,获得终端向被干扰基站发送的上行信号。
例如,采用ru表示终端向被干扰基站发送的上行信号,采用r表示被干扰基站获取的混合接收信号,则可以通过ru=r-h*s2来解算ru,以确定终端向被干扰基站发送的上行信号。
上述实施例在被干扰基站的上行时隙,利用预先确定的空间信道模型计算干扰基站到达的信号估计,实现了上下行信号的干扰对消。
下面参考图4描述本发明干扰消除的装置的实施例。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干扰消除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的干扰消除的装置400包括:无线测量模块4100,被配置为通过无线传播路径测量干扰基站发送的原始信号,获得接收信号;原始信号获取模块4200,被配置为通过无损传播路径,获取干扰基站发送的原始信号;模型确定模块4300,被配置为根据接收信号和原始信号,确定干扰基站和被干扰基站间的空间信道模型;干扰消除模块4400,被配置为利用空间信道模型消除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原始信号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测量模块4100进一步被配置为在保护时隙,通过无线传播路径测量干扰基站发送的原始信号,获得接收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型确定模块4300进一步被配置为根据接收信号的特征和原始信号的特征之比,确定干扰基站和被干扰基站间的空间信道模型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特征包括幅度、相位、或时延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无线测量模块4100进一步被配置为在被干扰基站的上行时隙,通过无线传播路径测量信号,获得混合接收信号;原始信号获取模块4200进一步被配置为在上行时隙,通过无损传播路径,获取干扰基站发送的干扰原始信号;干扰消除模块4400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空间信道模型和干扰原始信号,计算干扰接收信号;以及,根据干扰接收信号对混合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消除,获得终端向被干扰基站发送的上行信号。
下面参考图5描述本发明基站的实施例。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基站50包括前述任意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400。
下面参考图6描述本发明干扰消除的装置的实施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干扰消除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干扰消除的系统6包括基站50和基站60,其中,基站50为被干扰基站,基站60为干扰基站。
干扰基站60被配置为通过无线传播路径发送原始信号、以及通过无损传播路径向被干扰基站50发送原始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干扰基站60进一步被配置为通过无线传播路径发送干扰原始信号、以及通过无损传播路径向被干扰基站50发送干扰原始信号。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干扰消除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的干扰消除的装置70包括:存储器710以及耦接至该存储器710的处理器720,处理器720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器710中的指令,执行前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干扰消除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710例如可以包括系统存储器、固定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等。系统存储器例如存储有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 Loader)以及其他程序等。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些实施例的干扰消除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实施例的干扰消除的装置80包括:存储器810以及处理器82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830、网络接口840、存储接口850等。这些接口830,840,850以及存储器810和处理器820之间例如可以通过总线860连接。其中,输入输出接口830为显示器、鼠标、键盘、触摸屏等输入输出设备提供连接接口。网络接口840为各种联网设备提供连接接口。存储接口850为SD卡、U盘等外置存储设备提供连接接口。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意一种干扰消除的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非瞬时性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为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干扰消除的方法,包括:
被干扰基站通过无线传播路径测量干扰基站发送的原始信号,获得接收信号;
所述被干扰基站通过无损传播路径,获取所述干扰基站发送的原始信号;
所述被干扰基站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和所述原始信号,确定所述干扰基站和所述被干扰基站间的空间信道模型;
所述被干扰基站利用所述空间信道模型消除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原始信号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被干扰基站在保护时隙,通过无线传播路径测量干扰基站发送的原始信号,获得接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干扰基站和所述被干扰基站间的空间信道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信号的特征和所述原始信号的特征之比,确定所述干扰基站和所述被干扰基站间的空间信道模型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征包括幅度、相位、或时延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被干扰基站利用所述空间信道模型消除干扰包括:
在所述被干扰基站的上行时隙,所述被干扰基站通过无线传播路径测量信号,获得混合接收信号;
在所述上行时隙,所述被干扰基站通过无损传播路径,获取所述干扰基站发送的干扰原始信号;
所述被干扰基站基于所述空间信道模型和所述干扰原始信号,计算干扰接收信号;
所述被干扰基站根据所述干扰接收信号对所述混合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消除,获得终端向所述被干扰基站发送的上行信号。
7.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包括:
无线测量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无线传播路径测量干扰基站发送的原始信号,获得接收信号;
原始信号获取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无损传播路径,获取所述干扰基站发送的原始信号;
模型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和所述原始信号,确定所述干扰基站和所述被干扰基站间的空间信道模型;
干扰消除模块,被配置为利用所述空间信道模型消除干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原始信号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无线测量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在保护时隙,通过无线传播路径测量干扰基站发送的原始信号,获得接收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模型确定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接收信号的特征和所述原始信号的特征之比,确定所述干扰基站和所述被干扰基站间的空间信道模型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特征包括幅度、相位、或时延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无线测量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在所述被干扰基站的上行时隙,通过无线传播路径测量信号,获得混合接收信号;
所述原始信号获取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在所述上行时隙,通过无损传播路径,获取所述干扰基站发送的干扰原始信号;
所述干扰消除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空间信道模型和所述干扰原始信号,计算干扰接收信号;以及,根据所述干扰接收信号对所述混合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消除,获得终端向所述被干扰基站发送的上行信号。
13.一种基站,包括:
权利要求7-12中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消除的装置。
14.一种干扰消除的系统,包括:
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作为被干扰基站;以及
干扰基站,被配置为通过无线传播路径发送原始信号、以及通过无损传播路径向所述被干扰基站发送所述原始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干扰基站进一步被配置为通过无线传播路径发送干扰原始信号、以及通过无损传播路径向所述被干扰基站发送所述干扰原始信号。
16.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包括:
存储器;以及
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消除的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消除的方法。
CN202110448185.2A 2021-04-25 2021-04-25 干扰消除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2504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48185.2A CN115250498A (zh) 2021-04-25 2021-04-25 干扰消除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PCT/CN2021/129484 WO2022227482A1 (zh) 2021-04-25 2021-11-09 干扰消除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48185.2A CN115250498A (zh) 2021-04-25 2021-04-25 干扰消除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50498A true CN115250498A (zh) 2022-10-28

Family

ID=83695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48185.2A Pending CN115250498A (zh) 2021-04-25 2021-04-25 干扰消除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50498A (zh)
WO (1) WO202222748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46C (zh) * 1999-12-06 2003-05-28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七研究所 一种自适应抗干扰高前端接收方法
CN101841903A (zh) * 2009-03-20 2010-09-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减小基站间干扰的装置和方法
WO2014019229A1 (zh) * 2012-08-03 2014-02-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站分群方法、基站、系统、终端分群方法、终端、机器可读程序和存储介质
WO2015064976A2 (ko) * 2013-10-28 2015-05-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을 제거하고 신호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4735789B (zh) * 2013-12-19 2018-06-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小区间干扰消除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256143B (zh) * 2014-04-30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干扰消除的方法和终端
EP3125453A1 (de) * 2015-07-30 2017-02-01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Drahtloses übertragungsverfahren für einfache empfänger
WO2017190272A1 (zh) * 2016-05-03 2017-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27482A1 (zh) 2022-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0272B (zh) 通信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6559365B (zh) 自干扰消除方法和设备
US9444664B2 (en) Channel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3402264A (zh) 基站装置、集成电路和通信方法
EP2496005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reference signal generating method
CN107371225B (zh) 一种上行共享信道的导频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5992343B (zh)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TWI434526B (zh) 用於早期能量量測之方法、無線裝置和電腦可讀儲存媒體
CN107733829B (zh) 一种发送和检测同步信号的方法、设备
US11172394B2 (en) Method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measurement,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1139879B2 (en) Precoding determining method and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620605B (zh) 一种阵列天线收校准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IL270850B1 (en) A method for diagnosing information, an end unit device, and a network device
CN110831049B (zh) 一种网络性能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1629385B (zh) 全双工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终端及基站
EP335561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liminating co-channel interference
US20180013601A1 (en)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5250498A (zh) 干扰消除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KR101954784B1 (ko) 데이터 프레임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8141309A (zh) 一种测量和反馈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及装置
CN114142953B (zh) 信道质量测量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
KR20100081165A (ko) 다중입력 다중출력 가우시안 도청 채널의 안정 용량을 계산하는 방법
CN113014364B (zh)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
JP2018201068A (ja) 移動端末試験装置とそのアップリンク信号測定方法
CN105099400B (zh) 一种频率设置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