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42917B - 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42917B CN115242917B CN202210924023.6A CN202210924023A CN115242917B CN 115242917 B CN115242917 B CN 115242917B CN 202210924023 A CN202210924023 A CN 202210924023A CN 115242917 B CN115242917 B CN 11524291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information
- attribute
- multimedia data
- multimedi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365 direct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APTZNLHMIGJTEW-UHFFFAOYSA-N pyraflufen-ethyl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C(=O)OCC)=CC(C=2C(=C(OC(F)F)N(C)N=2)Cl)=C1F APTZNLHMIGJTE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7 surface acoustic wav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image or video messag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6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for operating the device by selecting functions from two or more displayed items, e.g. menus or ic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对第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操作,获取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接收或者发送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采用本申请所提出的方法,可避免在发送或接收多媒体数据时出现发送或接收缓慢、失败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一些实现中,用户通常都是直接发送或接收该用户选中的图片、视频、语音等多媒体数据。
在构思及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流量不足或者网速较慢等原因,在发送或接收多媒体数据时,常常会出现发送或接收缓慢,以及出现发送或接收失败的情况。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会基于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数据状态和实际情况,发送或接收相应的多媒体数据,可避免在发送或接收多媒体数据时出现发送或接收缓慢、失败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可应用于智能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S30、根据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选择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
S40、发送所述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至接收对象。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输出数据状态信息界面;
S20、确认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选择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包括:根据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输出数据属性预设界面,所述数据属性预设界面包括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响应于对所述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的选择操作,选择第一数据属性;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属性选择所述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所述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与所述第一数据属性匹配。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输出所述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响应于对所述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的确认操作,触发执行所述发送所述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至接收对象。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对所述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调整操作,输出所述数据属性预设界面,并触发执行所述响应于对所述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的选择操作,选择第一数据属性。
本申请还提供另一种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可应用于智能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S50、响应于对第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操作,获取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
S60、接收或者发送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内容与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内容相同。
可选地,所述接收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包括:向第一设备发送数据属性指示信息,所述数据属性指示信息指示的数据属性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相匹配;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与所述数据属性指示信息指示的数据属性匹配。
可选地,所述发送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之前,还包括:基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对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进行调整,确定或生成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
可选地,所述响应于对第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操作,获取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包括:响应于目标对象对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操作,获取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对象与接收对象进行会话过程中产生的对象行为数据;
那么,所述接收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包括:将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以及所述对象行为数据发送至第一设备,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以及所述对象行为数据,确定或生成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
那么,所述发送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之前,还包括:基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以及所述对象行为数据,确定或生成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以及所述对象行为数据,确定或生成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包括:对所述对象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对象对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的第一需求数据属性;基于所述第一需求数据属性,以及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属性;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属性对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进行调整,确定或生成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与所述第一数据属性匹配。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需求数据属性,以及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属性,包括:确定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在所述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中查找与所述第一需求数据属性之间的差值最小的预设数据属性;将查找到的预设数据属性确定为所述第一数据属性。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当前传输模式;若所述当前传输模式为资源预设模式,则触发执行所述响应于对第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操作,获取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的步骤;和/或,若所述当前传输模式为数据预设模式,则响应于对第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操作,接收或者发送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
可选地,所述接收或者发送与所述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之前,还包括:对所述接收对象信息进行信息分析处理,得到所述接收对象的第二需求数据属性;基于所述第二需求数据属性对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进行调整,确定或生成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与所述第二需求数据属性匹配。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多媒体数据处理程序,所述多媒体数据处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所述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所述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如上所述,本申请的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可应用于智能终端,包括步骤:响应于对第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操作,获取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接收或者发送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内容与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内容相同。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智能终端发送或接收的多媒体数据都是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多媒体数据,可避免在发送或接收多媒体数据时出现发送或接收缓慢、失败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系统架构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示出的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属性预设界面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统计界面图;
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数据属性预设界面图;
图7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数据属性预设界面图;
图10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预览过程的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具有同样命名的部件、特征、要素可能具有相同含义,也可能具有不同含义,其具体含义需以其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的解释或者进一步结合该具体实施例中上下文进行确定。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文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或”、“和/或”、“包括以下至少一”等可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例如,“包括以下至少一:A、B、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和B和C”,再如,“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和B和C”。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采用了诸如S10、S20等步骤代号,其目的是为了更清楚简要地表述相应内容,不构成顺序上的实质性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具体实施时,可能会先执行S20后执行S10等,但这些均应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者“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者“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智能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申请中描述的智能终端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捷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等智能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
后续描述中将以智能终端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请参阅图1,其为实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智能终端100可以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单元101、WiFi模块102、音频输出单元103、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104、传感器105、显示单元106、用户输入单元107、接口单元108、存储器109、处理器110、以及电源1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智能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智能终端的限定,智能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对智能终端的各个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射频单元1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1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1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CDMA2000(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码分多址2000)、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TD-SCDMA(Time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FDD-LTE(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LongTerm Evolution,频分双工长期演进)、TDD-LTE(Time 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Evolution,分时双工长期演进)和5G等。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智能终端通过WiFi模块102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示出了WiFi模块102,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智能终端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音频输出单元103可以在智能终端100处于呼叫信号接收模式、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等模式下时,将射频单元101或WiFi模块10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10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103还可以提供与智能终端1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103可以包括扬声器、蜂鸣器等等。
A/V输入单元10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A/V输入单元1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1041和麦克风1042,图形处理器1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06上。经图形处理器10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0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101或WiFi模块102进行发送。麦克风1042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等运行模式中经由麦克风1042接收声音(音频数据),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语音)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10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麦克风1042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
智能终端1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可选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可选地,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0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智能终端1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0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10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106可包括显示面板1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61。
用户输入单元10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智能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可选地,用户输入单元107可包括触控面板1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72。触控面板10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071上或在触控面板107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触控面板1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可选地,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10,并能接收处理器1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071。除了触控面板1071,用户输入单元10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072。可选地,其他输入设备1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可选地,触控面板1071可覆盖显示面板1061,当触控面板10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中,触控面板1071与显示面板1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智能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071与显示面板1061集成而实现智能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108用作至少一外部装置与智能终端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10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智能终端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智能终端1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1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可选地,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110是智能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智能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9内的数据,执行智能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智能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可选地,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
智能终端1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1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图1未示出,智能终端100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对本申请的智能终端所基于的通信网络系统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系统架构图,该通信网络系统为通用移动通信技术的LTE系统,该LTE系统包括依次通讯连接的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201,E-UTRAN(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式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202,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式分组核心网)203和运营商的IP业务204。
可选地,UE201可以是上述智能终端100,此处不再赘述。
E-UTRAN202包括eNodeB2021和其它eNodeB2022等。可选地,eNodeB2021可以通过回程(backhaul)(例如X2接口)与其它eNodeB2022连接,eNodeB2021连接到EPC203,eNodeB2021可以提供UE201到EPC203的接入。
EPC203可以包括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2031,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2032,其它MME2033,SGW(Serving Gate Way,服务网关)2034,PGW(PDN Gate Way,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035和PCRF(Policy andCharging Rules Function,政策和资费功能实体)2036等。可选地,MME2031是处理UE201和EPC203之间信令的控制节点,提供承载和连接管理。HSS2032用于提供一些寄存器来管理诸如归属位置寄存器(图中未示)之类的功能,并且保存有一些有关服务特征、数据速率等用户专用的信息。所有用户数据都可以通过SGW2034进行发送,PGW2035可以提供UE201的IP地址分配以及其它功能,PCRF2036是业务数据流和IP承载资源的策略与计费控制策略决策点,它为策略与计费执行功能单元(图中未示)选择及提供可用的策略和计费控制决策。
IP业务204可以包括因特网、内联网、IMS(IP MultimediaS 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或其它IP业务等。
虽然上述以LTE系统为例进行了介绍,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申请不仅仅适用于LTE系统,也可以适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例如GSM、CDMA2000、WCDMA、TD-SCDMA、5G以及未来新的网络系统(如6G)等,此处不做限定。
基于上述智能终端硬件结构以及通信网络系统,提出本申请各个实施例。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进一步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实施例
请参见图3,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所示的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包括S50~S60。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可以由图1所示的智能终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也称作第二设备,后续不再赘述),或智能终端中的芯片来执行,所述智能终端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通信网络系统。图3所示的方法执行主体以智能终端为例。其中:
S50、响应于对第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操作,获取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的类型可以是图像、视频、音频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此不限定。可选地,所述传输操作指的是关于发送或接收第二多媒体数据的相关操作;传输操作具体可以包括对多媒体数据的选择操作、下载操作等。可选地,用户1从智能终端的图库中通过选择图片A和视频B的方式将图片A和视频B发送给用户2,那么,在上述场景中图片A和视频B就是第二多媒体数据,用户1选择图片A和视频B的选择操作也就是对第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操作。
可选地,所述数据状态信息指的是与传输数据的状态相关的信息。可选地,数据状态信息可以包括当前网络状态信息,如当前网络状态信息下的传输速率(即网速)、流量走向等,以及当前剩余的用于传输数据的资源量(即用户办理的流量套餐中的剩余流量)。
可选地,所述接收对象信息可以包括接收对象的接收行为信息,接收对象接收多媒体数据的接收场景,以及接收对象的环境描述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接收行为信息指的是接收对象在接收多媒体数据时的接收习惯或接收规则,如接收对象在接收到一张图像时,是偏好直接查看图像的缩略图还是偏好将点击并放大图像以查看;以及如接收对象设定了接收规则为允许接收数据量小于1MB的图片,以及数据量小于50MB以下的视频等。
可选地,所述接收场景指的是传输多媒体数据的场景。可选地,目标对象(即发起对第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操作的对象)与接收对象是在社交应用中闲聊,那么可以确定出传输多媒体数据的场景是休闲场景,从而可以分析出在休闲场景下接收对象对发送或接收的图片、视频或者音频等多媒体数据的清晰度和质量的要求都不高,有利于后续接收或者发送与休闲场景匹配的多媒体数据。示例性地,如果目标对象与接收对象都是设计师,当前交流的内容与设计图相关,那么可以确定出传输多媒体数据的场景是设计工作场景,从而可以分析出在设计工作场景下接收对象对发送或接收的图片、视频或者音频等多媒体数据的清晰度和质量的要求都很高,有利于后续接收或者发送与设计工作场景匹配的多媒体数据。
可选地,所述接收对象的环境描述信息指的是描述接收对象所在环境的信息。由于的国家、地区、天气等环境的不同会导致接收对象的网速不同,因此接收对象的环境描述信息也可以作为后续对接收或发送的多媒体数据进行调整的因素之一。可选地,当环境描述信息为国家A时,由于国家A的流量比较贵、且网速较慢,因此后续可以通过分析该环境描述信息,相应地减小接收或发送的多媒体数据的数据量。当环境描述信息为矿山地区时,由于矿山地区的网速较慢、网络不稳定,因此后续可以通过分析该环境描述信息,相应地减小接收或发送的多媒体数据的数据量。当环境描述信息为雷电天气时,由于雷电天气网络状况不稳定,因此后续可以通过分析该环境描述信息,相应地减小接收或发送的多媒体数据的数据量。
可选地,还可以在获取当前传输模式,若当前传输模式为资源预设模式,则触发执行响应于对第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操作,获取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的步骤;若当前传输模式为数据预设模式,则响应于对第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操作,接收或者发送第二多媒体数据。也就是说,如果当前传输模式是资源预设模式,则可以执行步骤S50至步骤S60,以对第二多媒体数据进行调整,使得最终发送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是能够顺利地被发送或者接收的;如果当前传输模式是数据预设模式,则直接发送第二多媒体数据。可选地,所述资源预设模式可以是用于节省数据资源的资源节省模式,所述数据预设模式可以是用于直接传输数据的数据直传模式。可选地,所述当前传输模式可以是人为设定的,也可以是系统设定的,在此不限定。
S60、接收或者发送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内容与第二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内容相同,具体来说,第一多媒体数据与第二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内容是相同的,只是第一多媒体数据与第二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不同。可选地,所述数据属性可以是数据量,也可以是数据类型,在此不限定。举例来说,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与第二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不同可以是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量大于第二多媒体数据的数据量,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与第二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不同可以是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类型为音频,而第二多媒体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文本。
可选地,在接收或者发送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之前,还可以基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对第二多媒体数据进行调整,确定或生成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
可选地,基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对第二多媒体数据进行调整,确定或生成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的具体方式可以是:获取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数据属性;基于第一数据属性对第二多媒体数据进行调整,确定或生成第一多媒体数据,其中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与第一数据属性匹配。由于第一数据属性是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因此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与第一数据属性匹配也就是第一多媒体数据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与第一数据属性匹配指的是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与第一数据属性相同或者相近。
可选地,在第二设备(即智能终端)发送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之前,第二设备还需要获取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在第二设备获取到第一多媒体数据之后,第二设备才能将第一多媒体数据发送至第一设备(即接收对象使用的设备)。
可选地,在接收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之前,第二设备还需要将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然后由第一设备获取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最后第一设备将第一多媒体数据发送至第二设备,以使得第二设备接收到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
可选地,获取与数据状态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基于数据状态信息对第二多媒体数据进行调整,确定或生成与数据状态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可选地,基于数据状态信息对第二多媒体数据进行调整,确定或生成与数据状态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对数据状态信息进行状态分析处理,得到与数据状态信息匹配的第一数据属性,然后基于第一数据属性对第二多媒体数据进行调整,确定或生成第一多媒体数据。
可选地,由于步骤S50中提及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可以包括当前剩余的用于传输数据的资源量和当前网络状态信息,那么,此时数据属性可以是数据量,因此,对数据状态信息进行状态分析处理,得到与数据状态信息匹配的第一数据属性的具体过程可以是:对当前网络状态信息和当前剩余的用于传输数据的资源量进行状态分析处理,得到与数据状态信息匹配的第一数据属性。由于步骤S50中提及所述当前网络状态信息包括当前网络的传输速率,因此,对当前网络状态信息和当前剩余的用于传输数据的资源量进行状态分析处理,得到与数据状态信息匹配的第一数据属性的具体过程可以是:先基于当前剩余的资源量和传输速率,确定第二数据属性区间,然后将第二数据属性区间中的任一数据属性作为第一数据属性。
具体来说,基于当前剩余的资源量和传输速率,确定第二数据属性区间的具体过程可以是:将预设传输时长与传输速率相乘,得到最大传输数据属性(即最大传输数据量);将当前剩余的资源量与最大传输数据属性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确定第二数据属性区间,在当前剩余的资源量大于或等于最大传输数据属性的情况下,第二数据属性区间包括的最大数据属性为最大传输数据属性,在当前剩余的资源量小于最大传输数据属性的情况下,第二数据属性区间包括的最大数据属性为当前剩余的资源量。可选地,预设传输时长为3秒、当前网络的传输速率为150KB/s,当前剩余的资源量为600KB,由于3与150相乘得到的最大传输数据量为450KB,因此可以确定第二数据属性区间为0至450KB。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传输时长指的是目标对象能够忍受的最大数据传输时长,预设传输时长可以是人为设定的,也可以是系统设定的,在此不限定。比如,预设传输时长可以是3秒、5秒等。因此,预设传输时长与传输速率相乘所得到的最大传输数据属性也就是在能够给目标对象带来良好的数据传输体验前提下,能够传输的最大数据属性。由于当前剩余的资源量是在流量限制下能够传输的最大数据属性,因此可以通过比较当前剩余的资源量与最大传输数据属性的方式得到第二数据属性区间。
可选地,获取与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基于接收对象信息对第二多媒体数据进行调整,确定或生成与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可选地,基于接收对象信息对第二多媒体数据进行调整,确定或生成与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对接收对象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与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数据属性,然后基于第一数据属性对第二多媒体数据进行调整,确定或生成第一多媒体数据。
可选地,由于步骤S60中提及的接收对象信息包括接收行为信息、接收场景信息和接收对象的环境描述信息,而接收行为信息中的接收习惯或接收规则都指示出了接收多媒体数据的接收数据属性区间(如接收对象设定了接收规则为允许接收数据属性小于1MB的图片),接收场景信息指示的不同接收场景也可以对应着一个接收数据属性区间(如休闲场景对应的数据属性区间为0至256KB、设计工作场景对应的数据属性区间为0至500MB等),以及接收对象的环境描述信息也指示了接收多媒体数据的接收数据属性区间(如图片在雷电天气下的允许接收的最大数据属性为512KB等)。
因此,对接收对象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与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数据属性的具体过程可以是:对接收对象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第三数据属性区间,将第三数据属性区间中的任一数据属性作为第一数据属性。可选地,第三数据属性区间为接收对象信息中所有接收数据属性区间的并集。可选地,接收对象信息包括的接收行为信息为“允许接收数据属性小于1MB的图片”,以及接收场景信息为“休闲场景”,由于接收行为信息指示的接收数据属性区间为0至1MB,而接收场景信息指示的接收数据属性区间为0至256KB,因此可以确定两个接收数据属性区间的并集第三数据属性区间为0至256KB,最后,可以选择第三数据属性区间中的120KB作为第一数据属性。
可选地,获取数据状态信息和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基于数据状态信息和接收对象信息对第二多媒体数据进行调整,确定或生成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可选地,基于数据状态信息和接收对象信息对第二多媒体数据进行调整,确定或生成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对数据状态信息和接收对象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数据属性,然后基于第一数据属性对第二多媒体数据进行调整,确定或生成第一多媒体数据。
可选地,对数据状态信息和接收对象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数据属性的具体方式可以是:确定与数据状态信息匹配的第二数据属性区间,以及与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三数据属性区间;基于第二数据属性区间和第三数据属性区间,获取第四数据属性区间,其中第四数据属性区间为第二数据属性区间和第三数据属性区间的并集;最后将第四数据属性区间中的任一数据属性确定为第一数据属性。需要说明的是,确定第二数据属性区间和第三数据属性区间的具体方式可以参见上述确定第二数据属性区间和第三数据属性区间的具体方式,在此不赘述。
可选地,所述获取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数据属性的具体方式可以是:1)获取第二多媒体数据的第二数据属性;2)基于预先建立的数据属性与调整比值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数据属性对应的目标调整比值,数据属性与对应的调整比值呈负相关;3)基于第二数据属性和目标调整比值,确定或生成第一数据属性区间,第一数据属性区间包括的最大数据属性为第二数据属性,第一数据属性区间包括的最小数据属性为第二数据属性和目标调整比值的乘积;4)在第一数据属性区间查找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数据属性。
由于调整多媒体数据的前提是能够较为清楚展示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内容,如果某个图片、视频或者音频的数据属性过小,那么该图片、视频或者音频就会变得模糊,也就不能清楚展示出数据内容。同时,由于一般数据属性较大的多媒体数据调整的范围会更大一些,因此在预先建立的数据属性与调整比值的对应关系中数据属性与对应的调整比值呈负相关。可选地,预先建立的数据属性与调整比值的对应关系可以是人为设定的,也可以是系统设定的,在此不限定。例如,预先建立的数据属性与调整比值的对应关系可以是:100KB至400KB对应的调整比值为0.7,401KB至700KB对应的调整比值为0.6,701KB至1000KB对应的调整比值为0.5,1001KB至2000KB对应的调整比值为0.4等。可选地,也可以是详细设定一个数据属性对应一个调整比值,在此不限定。
可选地,获取到多媒体数据M1的第二数据属性为1024KB,以及获取到多媒体数据M2的第二数据属性为512KB。由于预先建立的数据属性与调整比值的对应关系中1024KB对应的目标调整比值为0.4,512KB对应的目标调整比值为0.6,因此可以确定多媒体数据M1的第一数据属性区间为409.6KB至1024KB,以及多媒体数据M2的第一数据属性区间为307.2KB至512KB。可选地,如果用户没有省流的需求,多媒体数据M1的第一数据属性区间还可以为大于或等于409.6KB,以及多媒体数据M2的第一数据属性区间还可以为大于或等于307.2KB。也就是说,用户是可以将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调大的。
可选地,所述获取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数据属性的方式可以是:显示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以及数据属性选项;响应于目标对象基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对数据属性选项的数据属性选择操作,确定第一数据属性。也就是说,可以直接将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显示给用户查看,同时还可以一并显示出数据属性选项,由用户做出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数据属性选择,以得到第一数据属性。
可选地,请参见附图4,示出了一种数据属性预设界面图,本示例中的数据属性均指的是数据量。如数据属性预设界面401所示,用户选择了图片402作为第二多媒体数据之后,可以通过调整组件404调整图片402的数据属性,其中图片402原本的数据属性为500KB,由于500KB对应的调整比值为0.1,因此图片402的第一数据属性区间为50KB至500KB,从而使得调整组件404中显示出的可调整的数据属性区间也为50KB至500KB。用户可以通过调整组件404中的滑动组件405调整图片402的数据属性,同时,滑动组件405所在的位置对应的具体数据属性会在小框406中显示出来,数据属性预设界面401中滑动组件405所在的位置对应的数据属性为58KB。此外,数据属性预设界面401的左上角还有一个浮窗403显示实时的网速为129KB/s、剩余流量为800MB,以及接收对象所在的国家为A国,以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在调整组件404中选择合适的数据属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多媒体数据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第二多媒体数据的数量为一个时,对这一个第二多媒体数据调整后得到的第一多媒体的数据属性与第一数据属性匹配;当当第二多媒体数据的数量为多个时,对多个第二多媒体数据调整后得到的多个第一多媒体的总数据属性与第一数据属性匹配,后续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获取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数据属性的具体方式还可以是:确定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显示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响应于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的选择操作,确定第一数据属性。也就说,智能终端可以根据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确定出一个或多个预设数据属性,然后由用户从一个或多个预设数据属性中选择出最终发送或接收的多媒体数据的第一数据属性。
可选地,确定与数据状态信息匹配的第一数据属性的具体方式可以是:获取在当前网络状态信息下的可传输数据属性;确定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包括可传输数据属性,或者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还可以包括小于可传输数据属性的第三数据属性。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将预设数据属性调整比值和可传输数据属性相乘,得到至少一第三数据属性,各个第三数据属性小于可传输数据属性;确定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包括可传输数据属性和至少一第三数据属性。具体来说,预设数据属性调整比值包括一个或多个比值,也就相当于一个或多个档位。由于可传输数据属性指的是当前网络状态信息下最大能传输的数据属性,因此接收或发送的多媒体的数据属性不能大于可传输数据属性,故而预设数据属性调整比值小于或等于1。此外,所述预设数据属性调整比值可以是人为设定的,也可以是系统设定的,在此不限定。
可选地,可以设定预设数据属性调整比值包括0.2、0.5、0.8和1,其中0.2指示1档、0.5指示2档、0.8指示3档、1指示4档等。若可传输数据属性为1024KB,那么一共有4个第三数据属性,分别是204.8KB、512KB、819.2KB。
可选地,由于步骤S50中提及所述当数据状态信息可以包括当前剩余的用于传输数据的资源量和当前网络的传输速率,因此,确定与数据状态信息匹配的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也就是基于当前剩余的资源量和传输速率,确定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可选地,可以先基于当前剩余的资源量和传输速率,确定第二数据属性区间;然后再将第二数据属性区间包括的数据属性作为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需要说明的是,确定第二数据属性区间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见上述确定第二数据属性区间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此不赘述。
可选地,还可以以年、月、日为单位,以及以图片、视频或音频等为类别,分别统计在发送或接收多媒体数据之前,通过调整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的方式节省了多少流量(即资源量),以方便用户对自己的流量进行管理。可选地,请参见附图5,示出了一种统计界面图,统计界面501显示出了本月已节省的流量为212MB,以及最近一周内每天节省的流量;同时,统计界面501还显示出了本月在音频、图片和视频这三个方面已节省的流量分别为30MB、76MB和106MB。
可选地,由于步骤S60中提及的接收对象信息包括接收行为信息、接收场景信息和接收对象的环境描述信息,而接收行为信息中的接收习惯或接收规则都指示出了接收多媒体数据的接收数据属性区间(如接收对象设定了接收规则为允许接收数据属性小于1MB的图片),接收场景信息指示的不同接收场景也可以对应着一个数据属性区间(如休闲场景对应的数据属性区间为0至256KB、设计工作场景对应的数据属性区间为0至500MB等),以及接收对象的环境描述信息也指示了接收多媒体数据的接收数据属性区间(如图片在雷电天气下的允许接收的最大数据属性为512KB等),因此,确定与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的方式可以是:通过对接收对象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第三数据属性区间,将所述第三数据属性区间包括的数据属性作为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需要说明的是,得到第三数据属性区间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得到第三数据属性区间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此不赘述。
可选地,确定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的具体方式可以是:确定与数据状态信息匹配的至少一数据预设数据属性,以及与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至少一对象预设数据属性;然后若任一数据预设数据属性与任一对象预设数据属性相同,则将该任一数据预设数据属性确定为预设数据属性,以得到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
可选地,在满足数据状态信息和/或对象接收信息的情况下,发送或接收的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与原本的第二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最接近才能使得第一多媒体数据在显示或播放时的效果与第二多媒体数据最接近,因此还可以在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中查找与第二多媒体数据的第二数据属性的差值最小的目标预设数据属性;那么,在显示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时可以突出显示目标预设数据属性。具体来说,突出显示目标预设数据属性的方式可以是放大目标预设数据属性、将目标预设数据属性加粗、变为斜体、添加下划线,以及将目标预设数据属性的颜色改变为除原本颜色以外的其他颜色、将目标预设数据属性的底色填充为除原本底色以外的其他颜色等,在此不限定。
可选地,请参见附图6,示出了另一种数据属性预设界面图,本示例中的数据属性指的是数据量,用户在数据属性预设界面601中选择了图片602作为待发送的图片,由于图片602的数据属性为180KB,与当前的数据状态信息和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预设数据属性一共有3个,其中1档的预设数据属性为67KB、2档的预设数据属性为159KB以及3档的预设数据属性为383KB,由于159KB与180KB之间的差值最小,所以可以确定159KB为目标预设数据属性。因此,如数据属性预设界面601所示,调整组件603中用灰色突出显示了目标预设数据属性对应的档位。
可选地,步骤S50中响应于对第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操作,获取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的具体过程可以是:响应于目标对象对第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操作,获取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以及目标对象与接收对象进行会话过程中产生的对象行为数据。具体来说,对象行为数据可以包括目标对象历史发送或接收的多个多媒体数据的第一历史数据属性,目标对象发送至接收对象的多个多媒体数据的第二历史数据属性等能够体现出目标对象对发送或接收的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偏好的相关数据,在此不限定。
那么,所述接收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方式可以是:将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以及对象行为数据发送至第一设备,以使第一设备基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以及对象行为数据,确定或生成第一多媒体数据;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多媒体数据。同理,发送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之前,智能终端还可以执行:基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以及对象行为数据,确定或生成第一多媒体数据。
可选地,所述基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以及对象行为数据,确定或生成第一多媒体数据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先对对象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目标对象对第二多媒体数据的第一需求数据属性;然后,基于第一需求数据属性,以及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属性;最后,基于第一数据属性对第二多媒体数据进行调整,确定或生成第一多媒体数据,其中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与第一数据属性匹配。可选地,由于上述提及对象行为数据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历史数据属性或多个第二历史数据属性,因此对对象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方式具体可以是:计算多个第一历史数据属性或多个第二历史数据属性的目标平均数据属性,将目标平均数据属性作为第一需求数据属性。可选地,由于上述提及对象行为数据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历史数据属性和多个第二历史数据属性,分别计算多个第一历史数据属性的第一平均数据属性,以及多个第二历史数据属性的第二平均数据属性;然后获取预先设定的第一平均数据属性的第一权重,以及第二平均数据属性的第二权重;最后基于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对第一平均数据属性和第二平均数据属性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第一需求数据属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可以是人为设定的,也可以是系统设定的。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之和可以为1,如第一权重为0.3,第二权重为0.7等。
可选地,所述基于第一需求数据属性,以及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属性的具体方式可以是:确定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在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中查找与第一需求数据属性之间的差值最小的预设数据属性;将查找到的预设数据属性确定为第一数据属性。由于最后发送的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还是要以目标对象的需求为主,因此可以将与第一需求数据属性之间的差值最小的预设数据属性确定为第一数据属性。
可选地,当步骤S60中仅是接收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时,请参见附图7,示出了另一种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当第二计算设备执行了步骤S50之后,还可以执行:
S61、向第一设备发送数据属性指示信息。
具体来说,数据属性指示信息指示的数据属性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相匹配。可选地,所述数据属性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然后由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获取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数据属性,以基于第一数据属性对第一设备待发送给第二设备的第二多媒体数据进行调整,确定或生成数据属性与第一数据属性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需要说明的是,设备获取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数据属性的具体方式可以参见上述获取第一数据属性的具体方式,在此不赘述。
可选地,所述数据属性指示信息的确定或生成方式可以是:第二设备在获取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之后,可以获取与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数据属性,然后确定或生成指示第一数据属性的数据属性指示信息。
S62、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多媒体数据。可选地,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与数据属性指示信息指示的数据属性匹配。
在图3所描述的方法中,会响应于对第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操作,获取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最后直接接收或者发送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其中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内容与第二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内容相同。因此,基于图3所描述的方法,可以根据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数据状态和实际情况,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使得最终发送或接收的多媒体数据可以顺利地发送或接收,从而达到避免发送或接收缓慢、失败的目的。
第二实施例
请参见图8,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8所示的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包括S10~S40。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可以由图1所示的智能终端,或者所述智能终端中的芯片来执行,所述智能终端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通信网络系统。其中:
S10、输出数据状态信息界面。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状态信息界面可以包括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可选地,所述数据状态信息界面可以仅占据智能终端的整个显示屏幕的部分显示区域,例如图4中的浮窗403。可选地,所述数据状态信息界面也可以是占据智能终端的整个显示屏幕。可选地,数据状态信息界面也可以在显示屏幕中进行隐藏,只有用户做出关于查看数据状态信息界面的操作时,才在显示屏幕中显示数据状态信息界面,在此不限定。
S20、确认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确认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的方式具体可以是响应于目标对象对数据状态信息界面的编辑操作,确定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可选地,编辑操作可以包括修改操作、输入操作、删除操作、添加操作以及确认操作等操作,在此不限定。
具体来说,在输出数据状态信息界面,用户查看了数据状态信息界面中的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之后,如果用户觉得数据状态信息界面中的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是准确的,可以发起确认操作,从而将数据状态信息界面中的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确认为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如果用户觉得数据状态信息界面中的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不准确,则可以对数据状态信息界面中的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进行修改、删除、添加等操作对数据状态信息界面中的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进行更新,最后将更新后的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作为最终确认的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
可选地,由于后续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接收对象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因此当接收对象的数量为多个时,数据状态信息界面还可以包括接收对象选项,那么所述确认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还可以包括:响应于目标对象对接收对象选项的操作,确定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的至少一接收对象,以及各个接收对象对应的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
S30、根据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选择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
S40、发送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至接收对象。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选择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的具体方式可以是:根据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输出数据属性预设界面,可选地,数据属性预设界面包括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然后,响应于目标对象对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的选择操作,选择第一数据属性;最后,根据第一数据属性选择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可选地,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与第一数据属性匹配。可选地,还可以响应于对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调整操作,输出数据属性预设界面,并触发执行响应于对所述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的选择操作,选择第一数据属性。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以及确定或生成第一多媒体数据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见步骤S60中关于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以及确定或生成第一多媒体数据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此不赘述。
可选地,请参见附图9,示出了又一种数据属性预设界面图,本示例中的数据属性指的是数据量,用户小明在多媒体数据选择界面901中选择了第三排的4张图片后,图标904会显示这4张图片的总数据属性;然后小明通过点击图标904的方式,触发显示数据属性预设界面902。之后,小明根据调整组件905中的“数据节省”和“高质量”的提示,知道1档至3档的数据属性大小是从小到大,然后选择了调整组件905中的1档,并查看到图标906显示如果按照1档对4张图片进行尺寸调整的话,只需要824KB;小明觉得824KB比原本的1.8MB已经小了很多了,因此,如数据属性预设界面903所示,小明点击了发送操作,最后智能终端将总数据属性为824KB的4张图片发送给了接收对象。
可选地,在选择了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之后,还可以输出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最后响应于目标对象对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的确认操作,触发执行发送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至接收对象。具体来说,输出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的具体过程可以是显示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可以方便用户对待发送至接收对象的第一多媒体数据进行预览,以便于用户直观地确认发送至接收对象的第一多媒体数据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可选地,在输出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之后,也可以响应于对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调整操作,输出数据属性预设界面,并触发执行响应于对所述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的选择操作,选择第一数据属性。
可选地,请参见附图10,示出了一种预览过程的示意图,本示例中的数据属性指的是数据量,用户C在数据属性预设界面1001中选中了图片1002,图片1002原本的数据属性为269KB;然后用户C对图片1002的数据属性进行调整,用户C选择了1档之后,数据属性预设界面1001中显示出了1档对应的预设数据属性为58KB。由于用户C对数据属性大小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为了更直观地了解按照1档进行调整后的图片1002能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用户C点击了数据属性预设界面1001中的“预览”按钮。
之后,智能终端通过对图片1002进行调整,确定或生成了数据属性大小为58KB的图片1006。如预览界面1003所示,预览界面1003中显示出了数据属性大小为58KB的图片1006。由于用户C预览之后,觉得图片1006有点模糊,因此,用户C点击了返回,回到数据属性预设界面,并如数据属性预设界面1004所示,选择了将图片1002调整成2档(即168KB)并进行了预览。此时,智能终端通过对图片1002进行调整,确定或生成了数据属性大小为168KB的图片1007。用户C查看图片1007之后,觉得图片1007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于是点击发送,将图片1007发送至接收对象。
可选地,数据属性预设界面还可以包括数据属性输入控件,以使得在显示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之后还可以:当检测到对数据属性输入控件的输入操作时,获取输入的数据属性;将获取的数据属性确定第一数据属性。也就是说,用户查看了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之后,如果对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都不满意的话,可以自己输入相应的数据属性,最后将用户输入的数据属性作为最终用于发送或接收的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大小。
可选地,数据属性预设界面还可以包括数据属性输入控件,以使得显示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之后还可以: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到对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的选择操作,则显示数据属性输入控件;当检测到对数据属性输入控件的输入操作时,获取输入的数据属性;将获取的数据属性确定第一数据属性。也就是说,如果显示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的显示时间达到了预设时间,智能终端都没有检测到对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的选择操作,此时智能终端可以显示数据属性输入控件以提示用户可以自己输入相应的数据属性,最后将用户输入的数据属性作为最终用于发送或接收的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大小。
在图9所描述的方法中,会先输出数据状态信息界面;然后确认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最后在根据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选择了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之后,发送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至接收对象。因此,基于图9描述的方法,可以根据发送方的数据状态,和/或接收方实际情况,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使得最终发送的多媒体数据可以顺利地被接收方发送或接收,从而达到避免发送或接收缓慢、失败的目的。此外,本实施例中用户对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进行调整,以及对调整后的多媒体数据进行预览的方式,更加直观地确认调整后的多媒体数据能否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部分实施例涉及到接收对象信息、数据状态信息、对象行为数据等与用户信息相关的数据;因此当本申请以上实施例运用到具体产品或技术中时,需要获得用户许可或者同意,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多媒体数据处理程序,多媒体数据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多媒体数据处理程序,多媒体数据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终端和存储介质的实施例中,可以包含上述任一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技术特征,说明书拓展和解释内容与上述方法的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做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芯片的设备执行如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可以理解,上述场景仅是作为示例,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的限定,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可应用于其他场景。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系统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申请实施例设备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在本申请中,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术语概念、技术方案和/或应用场景描述,一般只在第一次出现时进行详细描述,后面再重复出现时,为了简洁,一般未再重复阐述,在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等内容时,对于在后未详细描述的相同或相似的术语概念、技术方案和/或应用场景描述等,可以参考其之前的相关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申请记载的范围。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被控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每个实施例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存储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存储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30、根据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选择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
S40、发送所述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至接收对象;
其中,所述数据状态信息指的是与传输数据的状态相关的信息,所述接收对象信息包括所述接收对象的接收行为信息,所述接收对象接收多媒体数据的接收场景,以及所述接收对象的环境描述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根据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选择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包括:
确定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
显示数据属性预设界面,所述数据属性预设界面包括所述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所述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包括数据量和/或数据类型;
响应于对所述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的选择操作,选择第一数据属性;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属性选择所述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所述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与所述第一数据属性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输出所述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响应于对所述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的确认操作,触发执行所述发送所述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至接收对象;
响应于对所述至少一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调整操作,输出所述数据属性预设界面,并触发执行所述响应于对所述至少一预设数据属性的选择操作,选择第一数据属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输出数据状态信息界面;
S20、确认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
4.一种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50、响应于对第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操作,获取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对象信息;其中,所述数据状态信息指的是与传输数据的状态相关的信息,所述接收对象信息包括接收对象的接收行为信息,所述接收对象接收多媒体数据的接收场景,以及所述接收对象的环境描述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S60、接收或者发送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
其中,所述接收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包括:
发送数据属性指示信息,所述数据属性指示信息指示的数据属性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相匹配;其中,所述数据属性包括数据量和/或数据类型;
接收第一多媒体数据,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与所述数据属性指示信息指示的数据属性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数据属性;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属性包括数据量和/或数据类型;
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属性对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进行调整,确定或生成第一多媒体数据,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与所述第一数据属性匹配;
获取当前传输模式,若所述当前传输模式为资源预设模式,则触发执行所述响应于对第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操作,获取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的步骤,和/或,若所述当前传输模式为数据预设模式,则响应于对第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操作,接收或者发送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其中,所述资源预设模式指的是用于节省数据资源的资源节省模式,所述数据预设模式指的是用于直接传输数据的数据直传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或者发送与所述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接收对象信息进行信息分析处理,得到所述接收对象的第二需求数据属性;
基于所述第二需求数据属性对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进行调整,确定或生成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与所述第二需求数据属性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对第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操作,获取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包括:
响应于目标对象对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操作,获取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对象在与所述接收对象进行会话过程中产生的对象行为数据;所述对象行为数据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对象对发送或者接收的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偏好;
所述接收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包括:
发送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以及所述对象行为数据;
接收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基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以及所述对象行为数据确定或生成;
所述发送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匹配的第一多媒体数据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以及所述对象行为数据,确定或生成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以及所述对象行为数据,确定或生成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包括:
对所述对象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对象对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的第一需求数据属性;
基于所述第一需求数据属性,以及所述数据状态信息和/或所述接收对象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属性;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属性包括数据量和/或数据类型;
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属性对所述第二多媒体数据进行调整,确定或生成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属性与所述第一数据属性匹配。
9.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多媒体数据处理程序,所述多媒体数据处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24023.6A CN115242917B (zh) | 2022-08-02 | 2022-08-02 | 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24023.6A CN115242917B (zh) | 2022-08-02 | 2022-08-02 | 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42917A CN115242917A (zh) | 2022-10-25 |
CN115242917B true CN115242917B (zh) | 2024-02-23 |
Family
ID=83676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924023.6A Active CN115242917B (zh) | 2022-08-02 | 2022-08-02 | 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242917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35133A (zh) * | 2015-12-28 | 2016-06-01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媒体内容传输方法及终端 |
CN105933934A (zh) * | 2016-03-30 | 2016-09-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多媒体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6027486A (zh) * | 2016-04-28 | 2016-10-12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媒体内容传输方法及终端 |
CN110493453A (zh) * | 2019-07-04 | 2019-11-22 |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
CN111669468A (zh) * | 2020-06-05 | 2020-09-15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通话过程中网络状态显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
CN113325981A (zh) * | 2021-06-07 | 2021-08-31 |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
2022
- 2022-08-02 CN CN202210924023.6A patent/CN11524291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35133A (zh) * | 2015-12-28 | 2016-06-01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媒体内容传输方法及终端 |
CN105933934A (zh) * | 2016-03-30 | 2016-09-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多媒体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6027486A (zh) * | 2016-04-28 | 2016-10-12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媒体内容传输方法及终端 |
CN110493453A (zh) * | 2019-07-04 | 2019-11-22 |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
CN111669468A (zh) * | 2020-06-05 | 2020-09-15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通话过程中网络状态显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
CN113325981A (zh) * | 2021-06-07 | 2021-08-31 |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42917A (zh) | 2022-10-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360238A (zh) |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7807767B (zh) | 一种通讯业务的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450796A (zh) | 一种图片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9918348B (zh) | 应用浏览记录的清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5242917B (zh) | 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2561798B (zh) | 图片处理方法、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3779285A (zh) | 一种图库图片动态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3840062B (zh) | 相机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9639931B (zh) | 一种拍照降噪的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7221438A (zh) | 音量调节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6450016A (zh) | 图片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7075831A (zh) | 交互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7291806A (zh) | 图像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6382819A (zh) | 显示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7292008A (zh) | 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6455854A (zh) | 数据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6048702A (zh) | 显示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7377938A (zh) | 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7572998A (zh) | 一种显示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6866471A (zh) | 控制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6302239A (zh) | 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6248792A (zh) | 通知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6431045A (zh) | 截屏分享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5225757A (zh) | 对象控制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6149775A (zh) | 图标添加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