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3453A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3453A
CN110493453A CN201910600361.2A CN201910600361A CN110493453A CN 110493453 A CN110493453 A CN 110493453A CN 201910600361 A CN201910600361 A CN 201910600361A CN 110493453 A CN110493453 A CN 1104934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vironmental data
network state
mobile terminal
data
up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003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93453B (zh
Inventor
麦志望
侯小月
梅烜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jax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ajax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jax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ajax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0036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934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93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34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934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34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存储介质。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根据移动终端的网络状态,确定是否需要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在确定需要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时,根据网络状态,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按照上传方式将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本发明中,移动终端在判定到达上传接收到的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时,根据自身的网络状态,来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提升了环境数据的上传效率,解决物联网设备上传海量数据的难题。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物联网设备上传数据的能力与其性能呈正相关,即在网络带宽允许范围内,物联网设备的性能越强,其单位时间内能上传的数据量也越大;然而很多物联网设备仅仅由几种传感器和单片机组成,存储和计算性能均受限,难以进行复杂的数据处理和大量的数据缓存,同时也限制了物联网设备上传环境数据的能力。
目前的相关技术中,物联网设备可以将环境数据发送到用户的手机,通过用户的手机上传环境数据到远程计算机,以解决物联网设备的性能限制物联网设备上传环境数据的能力的问题。而在以上发明人发现所提及的技术中,用户的手机在接收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后,会立刻将该环境数据上传到远程计算机,可能会造成手机的网络堵塞,影响用户使用手机,环境数据的上传效率低,产生了物联网设备上传海量数据的需求和用户正常使用手机的矛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存储介质,移动终端在判定到达上传接收到的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时,根据自身的网络状态,来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提升了环境数据的上传效率,解决物联网设备上传海量数据的难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方法包括:根据移动终端的网络状态,确定是否需要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在确定需要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时,根据网络状态,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按照上传方式将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第一模块,根据移动终端的网络状态,确定是否需要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第二模块,在确定第一模块需要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时,根据网络状态,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第三模块,按照上传方式将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运行程序时执行:根据移动终端的网络状态,确定是否需要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在确定需要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时,根据网络状态,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按照上传方式将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程序,计算机可读程序用于供计算机执行如上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移动终端首先判断是否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并在判定到达上传接收到的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时,根据自身的网络状态,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继而可以按照确定的上传方式将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即根据移动终端在到达环境数据的上传时机时,根据网络状态来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提升了环境数据的上传效率,解决物联网设备上传海量数据的难题。
另外,移动终端的随机存取存储器内预设有第一缓存区域;在判断是否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之前,还包括:将环境数据缓存于第一缓存区域;按照上传方式将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具体为:按照上传方式将缓存在第一缓存区域中的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另外,移动终端的只读存储器内预设有第二缓存区域;方法还包括:当任一环境数据上传失败时,将任一环境数据从第一缓存区域移动到第二缓存区域。
另外,根据网络状态,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包括:判断网络状态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网络状态满足预设条件,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为第一预设方式;若网络状态不满足预设条件,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为第二预设方式。
另外,环境数据的数量为多条,当上传方式为第一预设方式时,按照上传方式将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具体为:将多条环境数据合并后上传到服务器;或者,按照第一预设频率将多条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另外,当上传方式为第二预设方式时,按照上传方式将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具体为:对各环境数据进行压缩,并将压缩后的各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或者,按照第二预设频率将多条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第二预设频率小于第一预设频率。
另外,判断网络状态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为:判断表征网络状态的网络信息与预设的网络信息是否匹配;当表征网络状态的网络信息与预设的网络信息匹配时,判定网络状态满足预设条件;当表征网络状态的网络信息与预设的网络信息不匹配时,判定网络状态不满足预设条件。
另外,网络状态为以下任意之一或任意组合:信号强度、网络类型、网络流量。
另外,在按照上传方式将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之前,还包括:根据预设的优先级规则,确定各物联网设备上传的各环境数据的优先级;按照上传方式将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具体为:根据各环境数据的优先级,按照上传方式将各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另外,在按照上传方式将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之前,还包括:将各环境数据的协议类型转换为与服务器的协议类型相匹配;按照上传方式将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具体为:按照上传方式将协议类型与服务器的协议类型相匹配的各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另外,移动终端每秒接收到单个物理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条数大于预设的阈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中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终端与物联网设备以及服务器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例如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与各物联网设备通过无线连接,无线连接的方式例如为蓝牙。
本实施方式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步骤101,判断是否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若是,则进入步骤102;若否,则直接结束。
具体而言,物联网设备中设置有传感器,物联网设备通过传感器采集周围的环境数据,然后将采集到的环境数据发送到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接收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并判断是否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即判断是否需要上传环境数据;例如,移动终端按照一定的周期上传环境数据,在下一个周期到来时,移动终端判定到达上传环境数据的时机,确定需要上传环境数据,进入步骤102。其中,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步骤102,获取移动终端的网络状态。
具体而言,移动终端获取自身当前的网络状态。
步骤103,根据网络状态,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
具体而言,移动终端根据当前的网络状态,确定在上传环境数据到服务器的上传方式,例如,如果当前的网络状态较差,则不立刻上传环境数据;如果当前的网络状态较好,则立刻上传环境数据。
步骤104,按照上传方式将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具体而言,移动终端具有互联网接入能力,例如WIFI、蜂窝网络等,移动终端按照步骤102中确定的上传方式将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在一个例子中,移动终端每秒接收到单个物理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条数大于预设的阈值,该预设例如为30条,即每个物联网设备每秒采集环境数据的条数大于30,并实时发送到移动终端,对物联网设备来说,每秒超过30条环境数据,相当于海量数据,如果单靠物联网设备自身的网络连接能力,很难保证海量数据稳定且高速的上传到服务器;若通过移动终端上传海量数据,由于移动终端相较于物联网设备更强的性能以及网络连接能力,从而能够保证环境数据稳定且高度的上传到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物联网设备可以是智能餐箱,移动终端为配送人员的手机,配送人员到达智能餐箱的一定范围内时,智能餐箱与手机自动配对连接,移动终端中安装有相应的应用程序,能够在与智能餐箱配对连接后,实现智能餐箱的连接管理、通讯调度、传感器采集的环境数据管理等功能;智能餐箱中安装的多个传感器能够获取箱体的温度、光线强度、加速度、角速度、行驶轨迹、转弯速度、开合情况等环境数据,并在配送人员配送餐品的过程中,实时采集这些环境数据发送到配送人员的手机,手机在判定到达上传环境数据的时机时,获取当前的网络状态,并根据网络状态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继而按照所确定的上传方式,将智能餐箱的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以供服务器通过对智能餐箱的环境数据的监控,分析配送人员的行为、骑行习惯等数据。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移动终端首先判断是否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并在判定到达上传接收到的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时,根据自身的网络状态,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继而可以按照确定的上传方式将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即根据移动终端在到达环境数据的上传时机时,根据网络状态来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提升了环境数据的上传效率,解决物联网设备上传海量数据的难题。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本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基础上的细化,主要细化之处在于:提供了根据网络状态,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步骤201,判断是否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若是,则进入步骤202;若否,则直接结束。
具体而言,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101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2,获取移动终端的网络状态。
具体而言,移动终端获取自身当前的网络状态。
步骤203,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2031,判断网络状态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进入子步骤2032;若否,则进入子步骤2033。
子步骤2032,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为第一预设方式。
子步骤2033,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为第二预设方式。
具体而言,移动终端判断当前的网络状态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当前的网络状态满足预设条件,则说明当前的网络状态较好,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为第一预设方式。反之,则说明当前的网络状态较差,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为第二预设方式。
步骤204,按照上传方式将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具体而言,移动终端接收到的各物联网发送的环境数据一般为多条。当移动终端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为第一预设方式时,移动终端当前的网络状态较好,可以将多条环境数据合并成为一个较大的数据包后上传到服务器,或者按照第一预设频率将多条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即每秒上传较多条环境数据到服务器。
当移动终端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为第二预设方式时,移动终端当前的网络状态较差,为了避免造成移动终端的网络堵塞,对各环境数据进行压缩,使得各环境数据的数据包变小,再并将压缩后的各环境数据依次上传到服务器;或者,按照第二预设频率将多条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第二预设频率小于第一预设频率,即每秒上传较少条环境数据到服务器。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而言,提供了根据网络状态,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本实施方式是在第二实施方式基础上的细化,主要细化之处在于:提供了判断网络状态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步骤301,判断是否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若是,则进入步骤302;若否,则直接结束。
具体而言,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101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2,获取移动终端的网络状态。
具体而言,移动终端获取自身当前的网络状态。
步骤303,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3031,判断表征网络状态的网络信息与预设的网络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进入子步骤3032;若否,则进入子步骤3033。
子步骤3032,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为第一预设方式。
子步骤3033,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为第二预设方式。
具体而言,移动终端中预设有一个网络信息作为参考网络信息,移动终端在获取当前的网络状态后,获取表征网络状态的网络信息,继而判断该网络信息与预设的参考网络信息是否匹配,若网络信息与预设的参考网络信息匹配,判定当前的网络状态满足预设条件,则说明当前的网络状态较好,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为第一预设方式。若网络信息与预设的参考网络信息不匹配,判定当前的网络状态不满足预设条件,则说明当前的网络状态较差,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为第二预设方式。
在一个例子中,网络状态为以下任意之一或任意组合:信号强度、网络类型、网络流量。
当网络状态为信号强度时,表征网络状态的网络信息为信号强度值,参考网络信息为参考信号强度值;若信号强度值与参考信号强度值相匹配,判定当前的网络状态满足预设条件,若信号强度值与参考信号强度值不匹配,判定当前的网络状态不满足预设条件。
当网络状态为网络类型时,表征网络状态的网络信息为当前的网络类型,网络类型例如为WIFI、蜂窝网络等,参考网络信息为参考网络类型;若当前的网络类型与参考网络类型相匹配,判定当前的网络状态满足预设条件,若当前的网络类型与参考网络类型不匹配,判定当前的网络状态不满足预设条件。
当网络状态为网络流量时,表征网络状态的网络信息为当前的网络流量值,可以将预设时间内网络流量值的平均值作为当前的网络流量值,参考网络信息为参考网络流量值;若当前的网络流量值与参考网络流量值相匹配,判定当前的网络状态满足预设条件,若当前的网络流量值与参考网络流量值相匹配不匹配,判定当前的网络状态不满足预设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当网络状态为信号强度、网络类型、网络流量的任意组合时,则可以在网络状态中各项均与对应的参考网络信息匹配时,判定当前的网络状态满足预设条件,若存在任意一项与其对应的参考网络信息不匹配,判定当前的网络状态不满足预设条件,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任意一项与其对应的参考网络信息匹配时,判定当前的网络状态满足预设条件,在网络状态中各项均与对应的参考网络信息不匹配时,判定当前的网络状态不满足预设条件。
步骤304,按照上传方式将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具体而言,与第二实施例中的步骤204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二实施方式而言,提供了判断网络状态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本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基础上的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按照上传方式将各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时,结合各环境数据的优先级。
本实施方式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流程如图4所示。
其中,步骤401至步骤403与步骤101至步骤103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步骤404,具体如下:
步骤404,根据预设的优先级规则,确定各物联网设备上传的各环境数据的优先级。
具体而言,移动终端中已经预设有相应的优先级规则,例如各物理网设备的优先级、或者按照环境数据的大小确定优先级,以优先级规则为各物理网设备的优先级为例,移动终端中预设多个物联网设备的优先级列表,在接收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确定该物联网设备的优先级,并根据该物联网设备的优先级,确定环境数据的优先级,从而能够确保高优先级的物联网设备的环境数据,具有较高的优先级。
步骤405,根据各环境数据的优先级,按照上传方式将各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具体而言,移动终端具有互联网接入能力,例如WIFI、蜂窝网络等,在按照确定的上传方式将各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时,优先上传高优先的环境数据;其中,若高优先级的环境数据多次上传失败,则可以将该环境数据的优先级作降权处理,避免该环境数据造成上传通道的堵塞。
在一个例子中,移动终端在上传环境数据时,将该环境数据的协议类型转换为与服务器的协议类型相匹配,从而在按照确定的上传方式上传环境数据时,直接将与服务器的协议类型相匹配的各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以便于服务器直接处理该环境数据。另外,移动终端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时,也可以将该数据的协议类型转换为与物联网设备的协议类型相同,以便于物联网设备直接处理该数据。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而言,能够根据各环境数据的优先级来上传各环境数据,确保高优先级的环境数据能够优先被发送到服务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也可以作为在第二或第三实施方式基础上的改进,可以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本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基础上的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通过移动终端的只读存储器内预设有第二缓存区域存储环境数据。
本实施方式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流程如图5所示。
其中,步骤502至步骤504,与步骤101至步骤103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步骤501与步骤506,具体如下:
步骤501,将环境数据缓存于第一缓存区域。
具体而言,移动终端在接收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时,将环境数据存储在随机存取存储器内预设的第一缓存区域中。
步骤505,按照上传方式将缓存在第一缓存区域中的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具体而言,移动终端按照确定的上传方式将第一缓存区域中的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步骤506,当任一环境数据上传失败时,将任一环境数据从第一缓存区域移动到第二缓存区域。
具体而言,移动终端在某个环境数据上传失败时,将该环境数据从第一缓存区域移动到移动终端的只读存储器内预设的第二缓存区域中。
在一个例子中,可以在移动终端中某个环境数据上传失败的次数达到预设的次数阈值时,再将该环境数据从第一缓存区域移动到第二缓存区域中;然不限于此,也可以移动终端处于无网络、弱网络、第一缓存区域达到缓存上限时,将该环境数据从第一缓存区域移动到第二缓存区域中。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第一缓存区域中的环境数据均上传完毕后,再从第二缓存区域中取出环境数据,继续进行上传。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而言,通过移动终端的只读存储器中预设的第二缓存区域用来存储发送失败的环境数据,保证了发送失败的环境数据的存储,并且断电不会丢失。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也可以作为在第二至第四实施方式基础上的改进,可以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如图6所示,该装置600包括:
第一模块601,用于判断是否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
第二模块602,用于在判定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时,获取移动终端的网络状态。
第三模块603,用于根据网络状态,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
第四模块604,用于按照上传方式将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中任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系统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中任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的,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五实施方式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例如为手机、平板电脑等,请参考图7与图8,该移动终端7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70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702;以及,与扫描装置通信连接的通信组件703,通信组件703在处理器70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其中,存储器702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701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701执行以实现:
判断是否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800(图8中以多个为例)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在判定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800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时,获取移动终端700的网络状态;根据网络状态,确定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按照上传方式将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900。
具体地,该移动终端7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1以及存储器702,图7中以一个处理器701为例。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7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存储器702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7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02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数据传输方法。
存储器70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选项列表等。此外,存储器7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70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7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702,这些远程存储器702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外接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存储在存储器702中,当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701执行时,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方式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方式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程序,计算机可读程序用于供计算机执行上述部分或全部的方法实施例。
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A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
若已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状态;
根据所述网络状态,确定所述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
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A2.根据A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移动终端的随机存取存储器内预设有第一缓存区域;
在所述判断是否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环境数据缓存于所述第一缓存区域;
所述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具体为:
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缓存在所述第一缓存区域中的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所述服务器。
A3.根据A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移动终端的只读存储器内预设有第二缓存区域;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任一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失败时,将所述任一所述环境数据从所述第一缓存区域移动到所述第二缓存区域。
A4.根据A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网络状态,确定所述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包括:
判断所述网络状态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若所述网络状态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环境数据的所述上传方式为第一预设方式;
若所述网络状态不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环境数据的所述上传方式为第二预设方式。
A5.根据A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环境数据的数量为多条,当所述上传方式为所述第一预设方式时,所述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具体为:
将多条所述环境数据合并后上传到所述服务器;或者,按照第一预设频率将多条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A6.根据A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当所述上传方式为所述第二预设方式时,所述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所述服务器,具体为:
对各所述环境数据进行压缩,并将压缩后的各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所述服务器;或者,
按照第二预设频率将多条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所述第二预设频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频率。
A7.根据A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判断所述网络状态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为:
判断表征所述网络状态的网络信息与预设的网络信息是否匹配;
当表征所述网络状态的网络信息与预设的网络信息匹配时,判定所述网络状态满足预设条件;当表征所述网络状态的网络信息与预设的网络信息不匹配时,判定所述网络状态不满足预设条件。
A8.根据A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网络状态为以下任意之一或任意组合:信号强度、网络类型、网络流量。
A9.根据A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在所述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之前,还包括:
根据预设的优先级规则,确定各所述物联网设备上传的各所述环境数据的优先级;
所述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具体为:
根据各所述环境数据的优先级,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各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A10.根据A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在所述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之前,还包括:
将各所述环境数据的协议类型转换为与所述服务器的协议类型相匹配;
所述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具体为:
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协议类型与所述服务器的协议类型相匹配的各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所述服务器。
A11.根据A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移动终端每秒接收到单个所述物理网设备发送的所述环境数据的条数大于预设的阈值。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了B12.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
第二模块,用于在判定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状态;
第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状态,确定所述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
第四模块,用于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了C13.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运行程序时执行:
判断是否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
若已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状态;
根据所述网络状态,确定所述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
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C14.根据C13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的随机存取存储器内预设有第一缓存区域;
在所述判断是否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环境数据缓存于所述第一缓存区域;
所述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具体为:
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缓存在所述第一缓存区域中的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所述服务器。
C15.根据C14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的只读存储器内预设有第二缓存区域;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任一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失败时,将所述任一所述环境数据从所述第一缓存区域移动到所述第二缓存区域。
C16.根据C13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根据所述网络状态,确定所述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包括:
判断所述网络状态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若所述网络状态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环境数据的所述上传方式为第一预设方式;
若所述网络状态不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环境数据的所述上传方式为第二预设方式。
C17.根据C16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环境数据的数量为多条,当所述上传方式为所述第一预设方式时,所述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具体为:
将多条所述环境数据合并后上传到所述服务器;或者,按照第一预设频率将多条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C18.根据C17所述的移动终端,当所述上传方式为所述第二预设方式时,所述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所述服务器,具体为:
对各所述环境数据进行压缩,并将压缩后的各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所述服务器;或者,
按照第二预设频率将多条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所述第二预设频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频率。
C19.根据C16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判断所述网络状态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为:
判断表征所述网络状态的网络信息与预设的网络信息是否匹配;
当表征所述网络状态的网络信息与预设的网络信息匹配时,判定所述网络状态满足预设条件;当表征所述网络状态的网络信息与预设的网络信息不匹配时,判定所述网络状态不满足预设条件。
C20.根据C13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网络状态为以下任意之一或任意组合:信号强度、网络类型、网络流量。
C21.根据C13所述的移动终端,在所述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之前,还包括:
根据预设的各所述物联网设备的优先级,确定各所述物联网设备上传的各所述环境数据的优先级;
所述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具体为:
根据各所述环境数据的优先级,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各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C22.根据C13所述的移动终端,在所述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之前,还包括:
将各所述环境数据的协议类型转换为与所述服务器的协议类型相匹配;
所述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具体为:
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协议类型与所述服务器的协议类型相匹配的各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所述服务器。
C23.根据C13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每秒接收到单个所述物理网设备发送的所述环境数据的条数大于预设的阈值。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了D24.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用于供计算机执行A1至A11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
若已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状态;
根据所述网络状态,确定所述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
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随机存取存储器内预设有第一缓存区域;
在所述判断是否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环境数据缓存于所述第一缓存区域;
所述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具体为:
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缓存在所述第一缓存区域中的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所述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只读存储器内预设有第二缓存区域;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任一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失败时,将所述任一所述环境数据从所述第一缓存区域移动到所述第二缓存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网络状态,确定所述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包括:
判断所述网络状态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若所述网络状态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环境数据的所述上传方式为第一预设方式;
若所述网络状态不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环境数据的所述上传方式为第二预设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数据的数量为多条,当所述上传方式为所述第一预设方式时,所述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具体为:
将多条所述环境数据合并后上传到所述服务器;或者,按照第一预设频率将多条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传方式为所述第二预设方式时,所述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所述服务器,具体为:
对各所述环境数据进行压缩,并将压缩后的各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所述服务器;或者,
按照第二预设频率将多条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所述第二预设频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网络状态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为:
判断表征所述网络状态的网络信息与预设的网络信息是否匹配;
当表征所述网络状态的网络信息与预设的网络信息匹配时,判定所述网络状态满足预设条件;当表征所述网络状态的网络信息与预设的网络信息不匹配时,判定所述网络状态不满足预设条件。
8.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
第二模块,用于在判定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状态;
第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状态,确定所述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
第四模块,用于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9.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运行程序时执行:
判断是否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
若已到达上传接收到的至少一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环境数据的时机,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状态;
根据所述网络状态,确定所述环境数据的上传方式;
按照所述上传方式将所述环境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10.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用于供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1910600361.2A 2019-07-04 2019-07-04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4934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0361.2A CN110493453B (zh) 2019-07-04 2019-07-04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0361.2A CN110493453B (zh) 2019-07-04 2019-07-04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3453A true CN110493453A (zh) 2019-11-22
CN110493453B CN110493453B (zh) 2021-04-13

Family

ID=68545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0361.2A Active CN110493453B (zh) 2019-07-04 2019-07-04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9345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2240A (zh) * 2020-03-05 2020-07-03 江苏苏宁物流有限公司 图片上传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53779A (zh) * 2020-08-13 2020-11-17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32352A (zh) * 2020-11-27 2021-03-19 长沙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物联网上传参数自动调整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5242917A (zh) * 2022-08-02 2022-10-25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250282A (zh) * 2022-03-16 2022-10-2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近钻头采集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89502B1 (en) * 1999-09-30 2007-07-0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thod and device for facilitating efficient data transfer via a wireless communicaton network
CN102692252A (zh) * 2012-06-06 2012-09-26 甘肃万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温室大棚环境监控系统
CN106612303A (zh) * 2015-10-21 2017-05-03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965073A (zh) * 2018-07-09 2018-12-07 合肥甘来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家居设备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89502B1 (en) * 1999-09-30 2007-07-0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thod and device for facilitating efficient data transfer via a wireless communicaton network
CN102692252A (zh) * 2012-06-06 2012-09-26 甘肃万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温室大棚环境监控系统
CN106612303A (zh) * 2015-10-21 2017-05-03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965073A (zh) * 2018-07-09 2018-12-07 合肥甘来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家居设备控制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2240A (zh) * 2020-03-05 2020-07-03 江苏苏宁物流有限公司 图片上传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53779A (zh) * 2020-08-13 2020-11-17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32352A (zh) * 2020-11-27 2021-03-19 长沙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物联网上传参数自动调整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5250282A (zh) * 2022-03-16 2022-10-2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近钻头采集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242917A (zh) * 2022-08-02 2022-10-25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242917B (zh) * 2022-08-02 2024-02-23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3453B (zh) 202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93453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EP382334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erformance and usage information for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Jayaraman et al. Cardap: A scalable energy-efficient context aware distributed mobile data analytics platform for the fog
CN108293067A (zh) 针对物联网设备管理通信拥塞
CN104052759A (zh) 一种物联网即加即用技术的实现系统
CN103095747A (zh) 一种物联网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7465764A (zh) 基于星型拓扑结构的物联网通信系统、网关设备及方法
CN104079866B (zh) 视频监控数据前端处理设备和视频监控数据前端处理方法
Municio et al. Continuous athlete monitoring in challenging cycling environments using IoT technologies
CN105404201B (zh) 冰箱的智能控制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
CN106101264A (zh) 内容分发网络日志推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516338B (zh) 一种用于穿戴的智能硬件联网方法、网关及系统
CN101316278B (zh) 一种基于状态机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数据查询方法
CN105744463B (zh) 专用网络中的数据动态分配方法和相关电子设备
CN103973489B (zh) 一种异构设备集中监控系统
CN106535286B (zh) 一种基于tdma的海面无线通信组网方法
CN111859127A (zh) 消费数据的订阅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115581A (zh) 一种基于人体传输的体重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03152382B (zh) 面向多宿主网络的多文件并发传输控制方法
CN102902593B (zh) 基于缓存机制的协议分发处理系统
CN108462742B (zh) 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网关协调器及其中的冲突协调方法
CN108829735A (zh) 并行执行计划的同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825023A (zh) Plc远程模块间的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05721349B (zh) 一种移动应用网络资源的优化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277182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