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40578A - 命令模式与视频模式间无缝切换的方法和装置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命令模式与视频模式间无缝切换的方法和装置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40578A
CN115240578A CN202210157710.XA CN202210157710A CN115240578A CN 115240578 A CN115240578 A CN 115240578A CN 202210157710 A CN202210157710 A CN 202210157710A CN 115240578 A CN115240578 A CN 115240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fp
synchronization signal
value
interna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5771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相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gna Zhixin Hybrid Sign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MagnaChip Semiconductor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naChip Semiconductor Ltd filed Critical MagnaChip Semiconductor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240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05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5/006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to the display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56Image reproducers having separate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modes
    • H04N13/359Switching between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m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7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using display pa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8Timing circuits for raster scan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44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for flicker re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58Switching imag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98Synchronisation thereof; Control thereof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8Use of a frame buffer in a display terminal, inclusive of the display pane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5/006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to the display terminal
    • G09G5/008Clock recover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2Synchronisation between the display unit and other units, e.g. other display units, video-disc p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用于在驱动显示器时在命令模式与视频模式之间进行无缝切换的方法和装置以及显示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用于从命令模式切换至视频模式的命令;通过测量在命令模式下使用的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与在视频模式下接收的外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来生成采样值;基于采样值生成用于移位内部同步信号的参数;基于参数移位内部同步信号以与外部同步信号同步;以及当命令模式的内部同步信号与外部同步信号同步时,从命令模式切换至视频模式。

Description

命令模式与视频模式间无缝切换的方法和装置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命令模式与视频模式之间的无缝模式转换的方法和装置以及显示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驱动显示器时在命令模式与视频模式之间切换而没有屏幕闪烁的方法和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上,视频通常以60Hz的帧频驱动,但是为了更真实地实现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视频需要以较高的帧频例如90Hz、120Hz等驱动。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在驱动视频时连续进行对帧存储器的读/写访问,所以会消耗功率。
视频模式和命令模式二者都符合显示标准。在命令模式下,用于驱动显示面板所需的同步信号是基于由显示驱动器集成电路(DDI)的内置内部振荡器生成的内部同步信号生成的。在视频模式下,同步信号是基于来自主机的同步分组的外部同步信号生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在驱动显示器时将难以获得在命令模式与视频模式之间的无缝转换,这是因为用于内部同步信号和外部同步信号的时钟源彼此不同并且因此为异步的,并且由于对主机的处理器和设备的限制,针对两个模式的同步信号可能出现在不同的时间。因此,需要提出在驱动显示器时在模式之间切换而没有屏幕闪烁的方法。
已经提出了在驱动显示器时在模式之间切换而没有屏幕闪烁的方法。一个方法是使用垂直/水平计数器以在视频模式下具有一个时段的计数值并且将最后的视频帧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然后基于针对垂直/水平时段的计数值生成内部同步信号。另一方法是在命令模式下保持当前帧直到当前帧完成为止,并且在视频模式下等待外部垂直同步信号输入。又一方法是使用主机中的逻辑器件来接收经调整的撕裂效应(TE)信号和误差信息,并且调整发送同步分组的时间点等。
尽管如此,当由于对主机的处理器或设备的限制而发生延迟或等待时间时,这样的方法不能防止闪烁现象。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命令模式与视频模式之间的无缝模式转换的方法和装置,其基本上消除了由于上述限制和缺点引起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
更具体地,本公开内容提供了动态同步方法以及用于执行该动态同步方法的装置,该动态同步方法通过水平前沿(HFP)控制方法和微调控制方法逐渐地移位由显示驱动器集成电路(DDI)的内部振荡器生成的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以与从主机接收的外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同步,通过该动态同步方法,异步的内部同步信号和外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彼此同步。
本公开内容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不限于上面提到的那些,并且本公开内容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过以下描述可以清楚地理解其他未提到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在命令模式与视频模式之间进行无缝切换的方法可以包括:接收用于从命令模式切换至视频模式的命令;通过测量在命令模式下使用的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与在视频模式下接收的外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来生成采样值;基于采样值生成用于移位内部同步信号的参数;基于参数移位内部同步信号以与外部同步信号同步;以及当命令模式的内部同步信号与外部同步信号同步时,从命令模式切换至视频模式。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生成采样值可以包括:获得第一采样值,该第一采样值指示从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至外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的时钟数量;获得第二采样值,该第二采样值指示从外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至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的时钟数量;以及在第一采样值与第二采样值之间选择较小的值。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基于采样值生成用于移位内部同步信号的参数可以包括:生成通过将采样值除以显示面板的总线数而获得的商和余数;将商设置为水平前沿(HFP)调整量;以及通过将余数乘以调整参数并且将乘法的乘积除以总线数来生成微调(FT)调整量。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基于参数移位内部同步信号以与外部同步信号同步可以包括:识别内部同步信号和外部同步信号是否同步;以及当识别出内部同步信号和外部同步信号不同步时,执行HFP控制操作和微调控制操作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在HFP控制操作中,通过基于HFP调整量对一个帧中的所有水平部分修改HFP(输出水平部分的有效数据之后的等待时间)大小来移位内部同步信号,以及在微调控制操作中,通过针对其中发生溢出的水平部分调节水平部分端点值(H端点值)来移位内部同步信号,所述溢出在通过在每个水平部分中累积FT调整量而获得的累积值大于调整参数时发生。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当余数不为0时,可以执行微调控制操作,以及当HFP调整量不为零时,可以执行HFP控制操作。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HFP控制操作可以包括:当HFP调整量大于HFP调整最大值时,将HFP调整量修改成预设的HFP调整最大值;当HFP调整量大于1并且小于或等于HFP调整最大值时,将HFP调整量减少1;以及将HFP大小设置为通过将HFP调整量添加至原始HFP值或者从原始HFP值中减去HFP调整量而获得的值。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将HFP大小设置为通过将HFP调整量添加至原始HFP值或者从原始HFP值中减去HFP调整量而获得的值可以包括:当选择第一采样值作为采样值时,将HFP大小设置为通过将HFP调整量添加至原始HFP值而获得的值;以及当选择第二采样值作为采样值时,将HFP大小设置为通过从原始HFP值中减去HFP调整量而获得的值。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微调控制操作可以包括:当选择第一采样值作为采样值时,将水平部分端点值增加1;以及当选择第二采样值作为采样值时,将水平部分端点值减少1。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用于从视频模式切换至命令模式的命令;以及在当前视频帧的传输完成的时间点处从视频模式切换至命令模式,而不是一旦生成切换命令就立即切换至命令模式。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用于在命令模式与视频模式之间进行无缝切换的装置可以包括:显示串行接口(DSI)块,其被配置成接收视频数据和包括外部同步信号的控制信号;缓冲区块,其被配置成延迟通过DSI块接收的视频数据和控制信号;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其被配置成生成内部同步信号并且基于内部同步信号从帧存储器加载数据;采样计数块,其被配置成通过测量外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与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来生成采样值;算术块,其被配置成基于采样值生成用于移位内部同步信号的参数;同步化控制块,其被配置成基于该参数识别内部同步信号和外部同步信号是否同步,当识别出内部同步信号和外部同步信号不同步时,控制内部同步信号进行移位,并且当识别出内部同步信号和外部同步信号同步时,在视频模式与命令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以及数据路径选择块,其被配置成基于从同步化控制块接收的模式选择信号,输出从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接收的视频数据和命令模式控制信号或者输出从缓冲区块接收的视频数据和视频模式控制信号。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时钟域交叉(CDC,clock domaincrossing)块,该时钟域交叉(CDC)块被配置成通过用内部振荡器时钟锁存外部同步信号来与内部时钟域同步。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采样计数块可以包括:第一计数器块,其被配置成测量第一采样值,该第一采样值指示从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至外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的时钟数量;第二计数器块,其被配置成测量第二采样值,该第二采样值指示从外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至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的时钟数量;第一采样点寄存器,其被配置成存储第一采样值;以及第二采样点寄存器,其被配置成存储第二采样值,其中,选择第一采样值与第二采样值之间的较小值作为采样值。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算术块可以被配置成:获得通过将从采样计数块输出的采样值除以显示面板的总线数而获得的商和余数;将商设置为水平前沿(HFP)调整量;通过将余数乘以调整参数并且将乘法的乘积除以总线数来生成微调(FT)调整量;并且输出HFP调整量、余数和FT调整量作为参数。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同步化控制块可以包括:HFP控制块,其被配置成通过基于HFP调整量对一个帧中的所有水平部分修改HFP(输出水平部分的有效数据之后的等待时间)大小来控制内部同步信号进行移位;微调控制块,其被配置成通过针对其中发生溢出的水平部分调节水平部分端点值(H端点值)来控制内部同步信号进行移位,所述溢出在通过在每个水平部分中累积FT调整量而获得的累积值大于调整参数时发生;以及同步控制块,其被配置成识别内部同步信号和外部同步信号是否同步,当识别出内部同步信号和外部同步信号同步时,在命令模式与视频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并且当内部同步信号和外部同步信号不同步时,控制HFP控制块和微调控制块进行操作。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HFP控制块可以被配置成:当HFP调整量大于HFP调整最大值时,将HFP调整量修改成预设的HFP调整最大值;当HFP调整量大于1并且小于或等于HFP调整最大值时,将HFP调整量减少1;通过将HFP调整量添加至原始HFP值或者从原始HFP值中减去HFP调整量来设置HFP大小;以及将所设置的HFP大小传输至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并且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被配置成基于HFP大小生成内部同步信号。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HFP控制块可以被配置成:当第一采样值小于第二采样值时,通过将HFP调整量添加至原始HFP值来设置HFP大小,以将生成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控制成被延迟;以及当第二采样值小于第一采样值时,通过从原始HFP值中减去HFP调整量来设置HFP大小,以将生成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控制成被提前。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微调控制块可以被配置成:当第一采样值小于第二采样值时,针对其中发生溢出的水平部分,将水平部分端点值增加1;当第二采样值小于第一采样值时,针对其中发生溢出的水平部分,将水平部分端点值减少1;以及将水平部分端点值传输至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并且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基于水平部分端点值来设置对应水平部分的长度。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同步化控制块可以被配置成:当余数为零时,控制微调控制块不进行操作;以及当HFP调整量为零时,控制HFP控制块不进行操作。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同步控制块可以被配置成当接收到切换命令时,在接收到指示当前视频帧的传输完成的信号之后从视频模式切换至命令模式,而不是一旦接收到用于从视频模式切换至命令模式的命令,就立即切换至命令模式。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其被配置成输出视频;显示串行接口(DSI)块,其被配置成接收视频数据和包括外部同步信号的控制信号;缓冲区块,其被配置成延迟通过所述DSI块接收的所述视频数据和所述控制信号;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其被配置成生成内部同步信号并且基于所述内部同步信号从帧存储器加载数据;采样计数块,其被配置成通过测量外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与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来生成采样值;算术块,其被配置成基于所述采样值生成用于移位所述内部同步信号的参数;同步化控制块,其被配置成基于所述参数识别所述内部同步信号和所述外部同步信号是否同步,当识别出所述内部同步信号和所述外部同步信号不同步时,控制所述内部同步信号进行移位,并且当识别出所述内部同步信号和所述外部同步信号同步时,在所述视频模式与所述命令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数据路径选择块,其被配置成基于从所述同步化控制块接收的模式选择信号,输出从所述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接收的所述视频数据和命令模式控制信号或者输出从所述缓冲区块接收的视频数据和视频模式控制信号;时序控制器,其被配置成从帧存储器和外部装置获得视频数据和控制信号,并且生成输入数据、源极控制信号和栅极控制信号;源极驱动电路,其被配置成基于输入数据和源极控制信号生成要在显示面板上显示的视频信号;以及栅极驱动电路,其被配置成基于栅极控制信号顺序地输出多个栅极信号以控制显示面板。
根据本公开内容,在驱动显示器时,在使用内部同步的命令模式与由外部同步信号驱动的视频模式之间的模式转换时,无缝模式转换在没有闪烁现象的情况下是可行的。
根据本公开内容,由于对主机处理器或设备的限制,即使在命令模式与视频模式之间的转换时序中出现延迟或等待时间时,也防止了闪烁现象。
本公开内容中要实现的效果不限于前述效果,并且本公开内容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根据以下描述清楚地理解上述未提到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其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公开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并构成本公开内容的一部分——示出了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公开内容的原理。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显示装置;
图2示出了当显示面板被驱动时的显示时序参数;
图3示出了在命令模式和视频模式下的数据路径的示例;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在从视频模式转换至命令模式时使内部同步信号和外部同步信号同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在从视频模式转换至命令模式时的操作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在从命令模式转换至视频模式时使内部同步信号和外部同步信号同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在从命令模式转换至视频模式时当从内部同步信号到外部同步信号的间隔小于从外部同步信号到内部同步信号的间隔时执行的操作的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在从命令模式转换至视频模式时当从外部同步信号到内部同步信号的间隔小于从内部同步信号到外部同步信号的间隔时执行的操作的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通过对内部同步信号与外部同步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行计数来生成采样值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和图11是示出用于描述基于图9的流程图识别采样值的操作的示例的图;
图12是示出模式转换装置生成要用于对内部同步信号进行移位的参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基于参数对内部同步信号进行移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水平前沿(HFP)控制操作的示例的图;
图15是示出微调控制操作的示例的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用于视频模式与命令模式之间的无缝转换的模式转换装置的整体配置的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采样计数块200的详细配置的图;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同步化控制块400的配置的图;以及
图19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同步控制块440的有限状态机的状态转换图。
在整个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数字可以指代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公开内容的描述仅仅是用于结构到功能描述的方面,并且因此本公开内容的范围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此处阐述的本公开内容。换言之,本公开内容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并且具有各种形式,并且因此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应当被理解为包括用于实现技术思想的等同物。
同时,本公开内容中描述的术语的含义应当如下来理解。
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他元件区分开,并且这些元件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例如,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
将理解,当元件被称为被“连接”或“耦合”至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合至其他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称为被“直接连接”或“直接耦合”至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另一方面,用于描述元件之间的关系的其他表达,例如“在-之间”和“直接在-之间”或“与-相邻”、“与-直接相邻”等应当被同样地解释。
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将理解,术语“包含”或“包括”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定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组。
在步骤中,参考符号(例如,a、b、c等)是用于描述的方便,并且不意指步骤的顺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它可能与所陈述的顺序不同地发生。换言之,步骤可以以与所陈述的相同的顺序发生,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执行。
本公开内容可以通过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代码来体现,并且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包括其上存储有由计算机系统可读的数据的所有种类的记录介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示例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致密盘(CD)-ROM、磁带、软盘、光学数据存储装置等,并且还包括载波形式的实现(例如,通过互联网的传输)。另外,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分布在通过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系统上,使得计算机可读代码可以以分布方法存储和执行。
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具有如由本公开内容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将进一步理解的是,诸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领域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除非在本文明确地定义,否则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来解释。
首先,将简要描述本公开内容中使用的术语。
本公开内容提出了下述动态同步方法:通过水平前沿(HFP)控制方法和微调控制方法将由显示驱动器集成电路(DDI)的内部振荡器(OSC)生成的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逐渐移位以与从主机接收到的外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同步,通过该动态同步方法使两个异步同步信号的时间点彼此同步。
此处,HFP控制方法指的是通过改变HFP值以便应用于整个水平部分H来移位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的方法,该HFP值表示在输出水平部分的有效视频数据之后的等待时间。
此外,微调控制方法指的是通过仅针对特定水平部分H调整水平部分端点H端点来对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进行移位的方法。
可以提供HFP限制设置寄存器来限制HFP可调范围,使得采样操作和调整操作可以根据部分来交叠或分离。
时钟门控是用于通过控制时钟供应门来使电力浪费最小化的技术。具体地,中央处理单元(CPU)的内部块根据功能分组,并且时钟不被供应至未使用的块。由于消除了由未使用的CPU块生成的电力浪费,从而降低了功耗。
在下文中,将按照附图的顺序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显示装置。
参照图1,显示装置1000可以包括能够显示图像或视频的装置。例如,显示装置1000可以包括但是不限于电视(TV)、智能电话、平板个人电脑(PC)、移动电话、视频电话、电子书阅读器、计算机、摄像装置、或可穿戴装置等。
显示装置100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0、时序控制器20、源极驱动电路30、栅极驱动电路40和帧存储器50。根据本公开内容,栅极驱动电路40和显示面板10可以被设置为单体,并且时序控制器20和源极驱动电路30可以被称为面板控制电路。然而,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
显示面板10可以被配置成输出视频。例如,显示面板10可以由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有机LED(OLED)显示器、有源矩阵OLED(AMOLED)显示器、电致变色显示器(ECD)、数字镜装置(DMD)、致动镜装置(AMD)、光栅光阀(GLV)、等离子显示面板(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D)和真空荧光显示器(VFD)中的一个体现,但是不限于此。
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用于发光的多个子像素PX。多个子像素PX可以被布置成行和列。例如,多个子像素PX可以被布置成包括n行和m列(其中n和m是自然数)的点阵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其中布置子像素PX的行将被称为子像素行SPR,并且其中布置子像素PX的列将被称为子像素列SPC。例如,关于图1,可以从左至右布置第一子像素列、第二子像素列、……、第m子像素列。
子像素PX可以是从其发光的基本单元。子像素PX可以分别包括驱动元件。根据各方面,子像素PX中的每一个可以发红光、绿光和蓝光中的一个,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子像素PX可以发白光。
根据各方面,子像素PX可以包括被配置成发光的发光元件以及被配置成驱动发光元件的像素电路。像素电路可以包括多个切换装置,并且多个切换装置可以控制施加至发光元件的视频信号和驱动电压的流动。例如,发光元件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LED)、有机LED(OLED)、量子点LED(QLED)或微型LED,但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对发光元件的种类不存在限制。
显示面板10的子像素PX可以以栅极线(在下文中,被称为“线”)为单位被驱动。换言之,子像素PX可以以子像素行作为单位被驱动。例如,布置在一个栅极线中的子像素可以在第一部分期间被驱动,并且布置在另一栅极线中的子像素可以在第一部分之后的第二部分期间被驱动。在这种情况下,子像素PX被驱动期间的单位时间部分可以被称为一个水平部分(1H时间或线)。
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用于对视频进行显示的前述像素存在于其中的有源显示区域和其中不能够显示视频的非有源区域。
图2示出了当显示面板10被驱动时帧的时序参数。
参照图2,PX和PY可以根据显示器的分辨率而变化。例如,分辨率为1920x 1080的显示器可以具有1920的PX和1080的PY。
同时,水平前沿(HFP)和水平后沿(HBP)的非有源(空白)部分可能存在于帧中的线的前部和后部中。因此,在针对线显示视频数据之前和之后,时钟可能被消耗与HFP和HBP一样多。此外,垂直前沿(VFP)和垂直后沿(VBP)的非有源(空白)部分可能存在于帧的开始和结束中。因此,在实际显示视频数据之前和之后,线可能被消耗与VFP和VBP一样多。
由于一个帧包括有源部分和非有源部分二者,一个水平部分可以为HBP+PX+HFP,并且线的数目可以为VBP+PY+VFP。在非有源部分中,视频数据可以为哑数据。
为了显示一条帧数据,可以使用垂直同步信号Vsync和水平同步信号Hsync。垂直同步信号可以随着帧数据的开始而生成,并且水平同步信号可以随着一个线中的数据的开始而生成。水平同步信号和垂直同步信号可以用作用于在显示面板10上显示帧数据的控制信号。
返回参照图1,帧存储器50可以被配置成暂时存储要在显示面板10上显示的一个帧的视频数据,并且基于时序控制器20的控制信号将视频数据传输至时序控制器20。帧存储器可以采用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但是不限于此。替选地,帧存储器可以使用各种种类的存储器。
时序控制器20可以被配置成从帧存储器50获得视频数据,并且适当地处理或转换视频数据,从而生成输入数据IN。时序控制器20可以将输入数据IN传输至源极驱动电路30。
时序控制器20可以被配置成从外部装置接收外部控制信号OCS。外部控制信号OCS可以包括但是不限于水平同步信号Hsync、垂直同步信号Vsync和时钟信号OCLK。
时序控制器20可以基于外部控制信号来控制源极驱动电路30和栅极驱动电路40的操作。根据各方面,时序控制器20可以被配置成接收外部控制信号OCS,并且生成用于控制源极驱动电路30的源极控制信号SCS和用于控制栅极驱动电路40的栅极控制信号GCS。
源极驱动电路30可以被配置成基于输入数据IN以及源极控制信号SCS生成与显示面板10中显示的视频对应的视频信号VSl至VSm,并且将生成的视频信号VSl至VSm输出至显示面板10,并且输出生成的视频信号。根据各方面,源极驱动电路30可以生成具有与输入数据IN对应的电压电平的视频信号VS1至VSm。
源极驱动电路30可以被配置成根据显示面板10的子像素行顺序地输出要输出的视频信号VSl至VSm。根据各方面,源极驱动电路30可以被配置成向在1H部分中驱动的子像素PX提供要在1H部分期间在1H部分中显示的视频信号VS1至VSm。从源极驱动电路30输出的视频信号VS1至VSm可以通过显示面板10的数据线DL1至DLm传输至子像素PX。
栅极驱动电路40可以被配置成响应于栅极控制信号GCS顺序地输出多个栅极信号GSl至GSn。
栅极信号GSl至GSn是用于分别导通连接至栅极线GLl至GLn的子像素PX的信号,并且可以被施加至分别包括在子像素PX中的晶体管的栅极端子。根据各方面,栅极信号GS1至GSn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扫描信号、发光信号和初始化信号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各方面,帧存储器50、时序控制器20、源极驱动电路30和栅极驱动电路40可以被体现为单个集成电路(IC),这是因为它们都包括在用于命令模式的驱动器IC中。根据另一方面,除了帧存储器50之外的三个电路可以被体现为单个IC,因为包括在仅用于视频模式的驱动器IC中。根据又一方面,时序控制器20、源极驱动电路30和栅极驱动电路40可以被体现为安装至显示面板10。
图3示出了在命令模式和视频模式下的数据路径的示例。
参照图3,在命令模式下,从外部装置或主机接收的视频数据可以经由显示串行接口(DSI)800存储在帧存储器50中,并且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700可以获得来自帧存储器50的视频数据并且将该视频数据传输至数据路径选择块500,同时生成包括诸如垂直同步信号Vsync和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内部同步信号的控制信号,从而在显示面板10上显示视频。
在视频模式下,可以经由DSI 800从外部装置或主机接收视频以及包括诸如垂直同步信号Vsync和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外部同步信号的控制信号,并且将该视频和控制信号传输至数据路径选择块500。基于关于是选择视频模式还是命令模式的控制信号,数据路径选择块500可以根据视频模式沿着路径3000输出控制信号和视频数据,或者根据命令模式沿着路径2000输出控制信号和视频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在命令模式下生成的内部同步信号与在视频模式下使用的外部同步信号不同步,所以在模式转换期间可能发生闪烁。
根据本公开内容,为了无缝转换,即为了防止在模式转换期间出现闪烁,提出增加同步控制器4000以用于控制外部同步信号和内部同步信号彼此同步。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在用于视频模式的路径3000上增加缓冲区块600以缓冲通过DSI 800接收的信号,同时同步控制器4000使外部同步信号和内部同步信号彼此同步。此外,同步控制器4000至少包括例如如图16所示的时钟域交叉(CDC)块100、采样计数块200、算术块300和同步化控制块400。
在视频模式与命令模式之间切换而没有闪烁的图3所示的装置可以用来代替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时序控制器20,或者可以放置在帧存储器50与时序控制器20之间并且向时序控制器20提供控制信号和视频数据。
首先,将描述在视频模式与命令模式之间切换而没有闪烁的图3所示的装置的操作。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在从视频模式转换至命令模式时使内部同步信号和外部同步信号同步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4,在操作S400处,显示装置1000或模式转换装置可以接收用于从由外部同步信号驱动的视频模式转换至使用内部同步信号的命令模式的命令。
在操作S410处,一旦接收到用于转换的命令,模式转换装置就可以不立即切换至命令模式,而是识别当前传输至显示面板10的视频帧的传输是否完成。
在操作S411处,当识别出视频帧的传输尚未完成时,可以保持视频模式。
在操作S420处,在视频帧的传输完成之后,模式转换装置从视频模式切换至命令模式并且生成内部同步信号。
当一个视频帧的传输完成并且下一视频帧的传输开始时,可以输入外部同步信号。因此,当在一个视频帧的传输完成之后通过前述操作生成内部同步信号时,可以使内部同步信号与外部同步信号同步。因此,可以防止出现闪烁。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从视频模式转换至命令模式时的操作。
参照图5,可以在传输一个帧的中间的点500处接收用于从视频模式转换至命令模式的命令(VID_ON=0)。然后,如图5所示,模式转换装置等待传输完成信号而不立即切换至命令模式并且生成内部同步信号。模式转换装置可以在识别传输完成信号的点510处针对显示装置执行从视频模式至命令模式的模式转换。此外,可以生成内部同步信号。
根据一个方面,如图5所示,内部时钟信号可以不通过在视频模式下通过门控控制进行门控来施加至内部逻辑器件以降低功耗,而是可以通过在切换至命令模式之后释放门控来施加至内部逻辑器件。同样,即使在视频模式下释放门控,外部时钟信号也可以不通过在命令模式下的门控来施加至内部逻辑器件。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在从命令模式转换至视频模式时使内部同步信号和外部同步信号同步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6,在操作S610处,显示装置1000或模式转换装置可以接收用于从由内部同步信号驱动的命令模式转换至使用外部同步信号的视频模式的命令(VID_ON=1)。
在操作S620处,模式转换装置可以对内部同步信号与外部同步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行计数。此处,时间间隔可以被计数为来自内部振荡器的时钟的数量,并且可以基于所计数的时钟的数量来生成采样值。
在操作S630处,模式转换装置可以基于采样值生成用于移位内部同步信号的参数。
在操作S640处,模式转换装置可以基于生成的参数来移位内部同步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同步信号可以通过HFP控制方法和微调控制方法(将稍后描述)来移位。
在操作S650处,当内部同步信号与外部同步信号之间的同步完成时,模式转换装置可以将显示装置1000从使用内部同步信号的命令模式切换至由外部同步信号驱动的视频模式。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在从命令模式转换至视频模式时当从内部同步信号至外部同步信号的间隔小于从外部同步信号至内部同步信号的间隔时执行的操作。
参照图7,当从内部同步信号至外部同步信号的间隔小于从外部同步信号至内部同步信号的间隔时,模式转换装置可以通过HFP控制方法或微调控制方法沿要逐渐延迟的方向(710,720,730)移位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
此处,当内部同步信号被移位的时间点落在预设的目标范围内时,同步完成,并且因此可以将命令模式切换至视频模式。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在从命令模式转换至视频模式时当从外部同步信号至内部同步信号的间隔小于从内部同步信号至外部同步信号的间隔时执行的操作。
参照图8,当从外部同步信号至内部同步信号的间隔小于从内部同步信号至外部同步信号的间隔时,模式转换装置可以通过HFP控制方法或微调控制方法沿要逐渐提前的方向(810,820,830)移位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
此处,当内部同步信号被移位的时间点落在预设的目标范围内时,可以从命令模式切换至视频模式。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通过对内部同步信号与外部同步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行计数来生成采样值的方法的流程图。图9可以示出图6中的操作S620的方面。
参照图9,在操作S910处,模式转换装置可以获得指示从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至外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的时间间隔的第一采样值。
此外,在操作S920处,模式转换装置可以获得指示从外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至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的时间间隔的第二采样值。
在操作S930处,模式转换装置可以在第一采样值与第二采样值之间选择较小的值,并且将所选择的值识别为最终采样值。
在操作S910和S920中,用于指示两个同步信号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的采样值可以基于对应时间间隔期间内部振荡器的时钟的数量。
图10和图11示出了用于描述基于图9的流程图识别采样值的操作的示例。
参照图10,模式转换装置可以从内部同步信号点1031开始计数,在外部同步信号点1041处结束计数,并且存储第一采样值SAMPLE_POINT1,这是直到该时间的计数值。
此外,模式转换装置可以从外部同步信号点1041开始计数,在内部同步信号点1033处结束计数,并且存储第二采样值SAMPLE_POINT2,这是直到该时间的计数值。
参照图11,模式转换装置可以从内部同步信号点1151开始计数,在外部同步信号点1161处结束计数,并且存储第一采样值SAMPLE_POINT1,这是直到该时间的计数值。
此外,模式转换装置可以从外部同步信号点1161开始计数,在内部同步信号点1153处结束计数,并且存储第二采样值SAMPLE_POINT2,这是直到该时间的计数值。
前述操作可以如图10和图11所示重复执行。
图10与图11之间的差异基于第一采样值与第二采样值之间的差异。图10示出了第二采样值小的情况,并且图11示出了第一采样值小的情况。为了减少执行同步所花费的时间,可以在同步外部同步信号和内部同步信号中使用较小的采样值。因此,在图9的操作S930中,模式转换装置可以在图10的情况下选择第二采样值作为采样值,并且在图11的情况下选择第一采样值作为采样值。
图12是示出模式转换装置生成用于移位内部同步信号的参数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2可以示出图6中的操作S630的方面。
模式转换装置用于移位内部同步信号的参数可以包括在HFP控制方法中使用的HFP调整量、在微调控制方法中使用的FT调整量以及余数。
在HFP控制方法中,应用于包括在一个帧中即包括在两个相邻垂直同步信号Vsync之间的所有水平部分H的HFP值被改变,以从而移位内部同步信号点。在这种情况下,HFP值在所有线中都被改变,并且因此生成下一垂直同步信号的点可能与原始点有很大不同。
在微调控制方法中,仅针对特定水平部分调整水平部分端点H端点,从而移位内部同步信号点。
参照图12,在操作S1210处,模式转换装置可以基于通过将采样值除以水平部分即一个帧中的线的数量而获得的商来获得HFP调整量,如以下式1所示。
HFP调整量=采样值/线的数量-[式1]
此处,如图2所示,线的数量可能涉及VBP(垂直后沿)、PY、和VFP(垂直前沿)。
此外,微调控制是用于与未被HFP控制所调整的采样数量一样多的调整。为此,在操作S1220处,模式转换装置可以计算不能被HFP控制调整的余数即采样数,如以下式2所示。
余数=采样值%线的数量-[式2]
此外,在操作S1230处,用于微调控制的另一参数即FT调整量可以通过将调整参数乘以余数并且将其除以线的数量来获得,如以下式3所示。在式3中,调整参数可以比FT调整量的最大值大1。例如,当FT调整量由16位表示时,FT调整量可以具有的最大值为“FFFFh”,并且因此调整参数可以为“10000h”,即2^16。
FT调整量=调整参数*余数/线的数量-[式3]
图13是示出基于参数对内部同步信号进行移位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3可以示出图6中的操作S640的方面。
参照图13,在操作S1310处,模式转换装置可以获得在操作S630中生成的参数HFP调整量、余数和FT调整量。
在操作S1315处,模式转换装置可以识别内部同步信号和外部同步信号是否同步。根据一个方面,模式转换装置可以通过基于HFP调整量和/或余数识别内部同步信号是否落在外部同步信号的目标范围内来识别内部同步信号和外部同步信号是否同步。当识别出内部同步信号和外部同步信号同步时,模式转换装置不再需要执行用于移位内部同步信号的控制,并且可以终止控制。
当识别出内部同步信号和外部同步信号不同步,并且需要对内部同步信号进行移位时,模式转换装置可以基于接收到的参数执行操作S1320的HFP控制操作和操作S1330的微调控制操作。
微调控制操作可以仅在余数不为0时执行。
此外,根据一个方面,当需要HFP控制操作和微调控制操作二者时,可以首先执行HFP控制操作,并且然后可以执行微调控制操作;可以首先执行微调控制操作,并且然后可以执行HFP控制操作;或者可以同时执行HFP控制操作和微调控制操作。
在操作S1320处,可以执行HFP控制操作以首先改变HFP调整量。
1)当HFP调整量大于预设的HFP调整最大值HFP_LIMIT时,可以将HFP调整量改变为HFP调整最大值。因此,可以消除在驱动显示器时可能出现的诸如一些驱动时间不足、帧频过度下降等问题。当HFP调整量大于HFP调整最大值时,可以通过顺序反映操作S620中生成的采样值来连续执行调整操作。因此,可以快速到达目标外部同步信号附近。然而,当操作S620中的采样操作和操作S640中的调整操作同时执行时,采样结果可能相对不准确。
2)当HFP调整量大于1并且小于或等于HFP调整最大值时,它可以被改变为例如HFP调整量=HFP调整量-1。因此,可以使HFP调整量变为1时的调整操作始终被执行。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在操作S640中的调整操作被执行的同时获得的操作S620中的采样值不被使用,换言之,操作S620中的采样操作与操作S640中的调整操作分开执行,使得可以获得相对准确的采样值,从而实现精确的调整。然而,调整可能花费更多时间。
3)当HFP调整量小于或等于1时,HFP调整量可以保持原样。因此,当计算出的HFP调整量为1时,可以进行最小HFP调整量为1的调整操作。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操作S640中的调整操作被执行的同时获得的操作S620中的采样值不被使用,换言之,操作S620中的采样操作与操作S640中的调整操作分开执行,使得可以获得相对准确的采样值,从而实现精确的调整。然而,调整可能花费更多时间。
接下来,可以修改HFP控制操作以在设置HFP大小时使用最终调整的HFP调整量。
可以基于内部同步信号的调整方向信息来减小或增加HFP大小。当图9中所选择的小值为第一采样值时,内部同步信号需要被延迟以与外部同步信号同步。当所选择的小值为第二采样值时,内部同步信号需要被提前以与外部同步信号同步。因此,当采样值为第一采样值时,可以将HFP调整量添加至原始HFP值以增加HFP大小,并且当采样值为第二采样值时,可以从原始HFP值中减去HFP调整量以减小HFP大小。
最终的HFP大小值可以被传输至模式转换装置中设置的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其生成内部同步信号,并且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的每个水平同步信号可以以“HBP+PX+HFP”的时间间隔同步生成。因为在垂直同步信号之间提供相同数量的水平同步信号即相同数量的线,所以内部同步信号可能向外部同步信号移位,同时比原始垂直同步信号迟或比原始垂直同步信号早生成下一垂直同步信号。
可以重复图13所示的操作,直到识别出内部同步信号和外部同步信号彼此同步为止。
图14示出了HFP控制操作的示例。
参照图14,当在内部垂直同步信号1410至1417中的每一个之后经过预定的时间段时,可以生成计算完成信号1420至1427以通知在操作S630中参数被完全计算。图14示出了在操作S630中计算的HFP调整量1430至1435。
通过HFP控制操作,基于计算的HFP调整量修改HFP调整量,以从而获得经修改的HFP调整量1440至1446,并且将经修改的HFP调整量1440至1446添加至原始HFP值(例如,48),以从而获得最终的HFP大小1450至1456。
当在图14的示例中计算的HFP调整量1430为30时,它大于HFP调整最大值(例如,8)并且因此经修改的HFP调整量1440可以变为8。因此,随着将经修改的HFP调整量添加至原始HFP值,HFP大小1450可以变为56(帧频下降)或40(帧频上升)。当进行这样的调整时,内部垂直同步信号向外部垂直同步信号移位,从而使HFP调整量1431变为22。因为该HFP调整量也大于HFP调整最大值,所以经修改的HFP调整量1441变为8,并且HFP大小1451变为56(帧频下降)或40(帧频上升)。通过该调整,内部垂直同步信号进一步向外部垂直同步信号移位,并且因此HFP调整量1432变为14。因为该HFP调整量也大于HFP调整最大值,所以经修改的HFP调整量1442变为8,并且HFP大小1452变为56(帧频下降)或40(帧频上升)。通过该调整,内部垂直同步信号进一步向外部垂直同步信号移位,并且因此HFP调整量1433变为6。因为该HFP调整量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HFP调整最大值,所以经修改的HFP调整量1443减少1以变为5,并且HFP大小1453变为53(帧频下降)或43(帧频上升)。
在HFP调整量小于或等于HFP调整最大值的部分中,可以分别执行操作S640中的调整操作和操作S620中的采样操作。因此,在内部垂直同步信号1413的部分中,随着在操作S640中应用HFP大小1453,移位内部垂直同步信号。在下一内部垂直同步信号1414的部分中,可以进行采样而不执行调整操作。因此,在该部分中可以不执行操作S630中的参数计算,并且因此可以保持相同的为6的HFP调整量1433。此外,经修改的HFP调整量可以为0,以便不执行该部分中的HFP控制操作,并且因此HFP大小1454可以等于原始HFP值。这可以相对准确地测量外部同步信号与内部同步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当生成内部垂直同步信号1415时,在没有HFP控制操作的情况下完成采样,再次计算参数,并且生成计算完成信号1425。在这种情况下的HFP调整量1434可以被修改为1,这是因为作为先前调整的结果,内部垂直同步信号进一步向外部垂直同步信号移位。由于该HFP调整量等于1,因此为1的经修改的HFP调整量1445可以保持原样,并且HFP大小1455可以变为49(帧频下降)或47(帧频上升)。
在内部垂直同步信号1416的部分中,为了准确采样,不执行HFP控制操作,HFP调整量1434保持原样,经修改的HFP调整量1446变为0,并且HFP大小1456具有原始HFP值。
当生成内部垂直同步信号1417时,可以在没有HFP控制操作的情况下完成采样,可以再次计算参数,并且可以生成计算完成1427。在这种情况下的HFP调整量1435变为0,使得可以不再执行HFP控制操作,并且HFP大小1456可以保持为48的原始HFP值。
在操作S1330中,可以执行微调控制操作以将特定水平部分增加或减少1。如图2所示,一个水平部分可以被标识为HBP+PX+HFP,并且这样的添加值可以被称为水平部分端点值H端点值。特定水平部分可以基于内部同步信号的调整方向信息增加或减少1。当图9中所选择的小值为第一采样值时,内部同步信号需要被延迟以与外部同步信号同步。当所选择的小值为第二采样值时,内部同步信号需要被提前以与外部同步信号同步。因此,当采样值为第一采样值时,水平部分端点值可以增加1。当采样值为第二采样值时,水平部分端点值可以减少1。将水平部分端点值增加或减少1可能意味着在对应的水平部分中将HFP值增加或减少1。因此,HFP控制是在整个水平部分中修改HFP,而微调控制是在特定水平部分中将HFP增加或减少1。
微调控制操作可以使用FT调整量来识别水平部分,该水平部分的水平部分端点值将被修改。在式3中,假设FT调整量用16位表示,但是FT调整量可以用其他位表示。随着表示FT调整量的位的数量增加,更精细的调整是可能的。
微调控制操作可以在每个水平部分中累积FT调整量。此外,可以修改其中累积的FT调整量溢出的水平部分的水平部分端点值。
图15示出了微调控制操作的示例。
参照图15,指示水平部分的开始的多个内部水平同步信号1520至1529可以在指示帧的开始的内部垂直同步信号1510之后生成。
当生成内部垂直同步信号1510时,可以完成一个部分中的采样,并且因此可以完成操作S630中的参数的生成。参数生成的完成可以由计算完成信号1530指示。参照图15,由操作S630生成的参数中的FT调整量可以是8000h。此处,“h”可以指示十六进制数。
累积值可以通过在每个水平部分1540至1549中在先前累积的值上累积FT调整量值来获得。作为累积的结果,可能存在其中发生溢出的水平部分1541、1543、1545、1547和1549。当用于表示FT调整量的位的数量为16但是值不能由16位表示时,溢出可能发生。例如,需要第17位来表示8000h+8000h=10000h。因此,当FT调整量由16位表示时,累积值由17位表示,并且当第17位变为1时,可以识别出发生溢出。当发生溢出时,第17位可以被再次复位为0。作为识别溢出的另一方法,当16位的FT调整量被添加至16位的累积值时生成进位时,识别出发生溢出。换言之,当值超出16位累积加法器的表达范围时,这意味着累积值大于或等于2^16时,发生溢出。在其中发生溢出的水平部分中,在其中内部同步信号需要被延迟的帧频下降情况下,水平部分端点值增加1,但是在其中内部同步信号需要被提前的帧频上升的情况下,水平部分端点值减少1。在图15所示的示例中,针对其中发生溢出的水平部分1541、1543、1545、1547和1549,水平部分端点值在帧频下降情况下变为401,并且水平部分端点值在帧频上升情况的情况下变为399。
通过前述操作,模式转换装置在预设的目标范围(例如,内部时钟的数量的目标差异)内将命令模式下使用的内部同步信号与视频模式下使用的外部同步信号同步。然后,在操作S650中,当内部同步信号与外部同步信号之间的时钟数量的差异在预设的目标范围内时,模式转换装置可以从命令模式切换至视频模式。
如上所述,内部同步信号和外部同步信号在从命令模式转换至视频模式时或者在从视频模式转换至命令模式时被同步,从而防止在模式转换时可能发生的闪烁。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在视频模式与命令模式之间的无缝转换的模式转换装置的整体配置。
参照图16,模式转换装置可以包括时钟域交叉(CDC)块100、采样计数块200、算术块300、同步化控制块400、数据路径选择块500、缓冲区块600、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700和显示串行接口(DSI)块800。
为了便于理解,除了模式转换装置之外,图16还示出了帧存储器50。
DSI指的是由移动工业处理器接口(MIPI)协会规定的标准,其定义了提供视频数据的主机与视频数据的目的装置之间的串行总线和通信协议。
DSI块800可以通过DSI连接至主机,并且被配置成接收要在显示面板10的像素上显示的视频数据和来自主机的控制信号。在图16所示的示例中,使用DSI以访问主机,但是不限于此。替选地,可以使用其他通信协议和接口以访问主机。
缓冲区块600可以在视频模式下对从主机接收的外部同步信号执行CDC处理和采样操作,以及用于将通过DSI块800接收的信号延迟与从命令模式转换至视频模式所需的时间一样多的操作。根据一个方面,缓冲区块600可以包括先进先出(FIFO)或移位寄存器。
CDC块100可以被配置成将从主机接收的外部同步信号锁存至内部振荡器,以从而使外部同步信号与内部时钟域同步。因此,同步控制器4000可以被配置成与一个内部时钟同步操作并且防止由于异步而引起的故障。
数据路径选择块500可以被配置成根据设置的模式输出由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700生成的或从缓冲区块600接收的数据和同步信号。数据路径选择块500可以基于从同步化控制块400(将稍后描述)接收的信号(视频使能)来选择路径。
采样计数块200可以基于内部振荡器900中的时钟数量来测量经受CDC处理的外部同步信号(在下文中,被称为“外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与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采样计数块200的详细配置。
参照图17,采样计数块200可以包括第一计数器块210、第二计数器块220、第一采样点寄存器215和第二采样点寄存器225。
第一计数器块210对从内部同步信号(例如,内部垂直同步信号)的时间点至外部同步信号(例如,由CDC块100锁存的外部垂直同步信号)的时间点的内部振荡器中的时钟的数量进行计数。然后,计数时钟的数量可以存储在第一采样点寄存器215中。
第二计数器块220对从外部同步信号(例如,由CDC块100锁存的外部垂直同步信号)的时间点至内部同步信号(例如,内部垂直同步信号)的时间点的内部振荡器中的时钟的数量进行计数。然后,计数时钟的数量可以存储在第二采样点寄存器225中。
采样计数块200的操作将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的前述示例进行描述。
参照图10,第一计数器块210可以从内部同步信号点1031开始计数,在外部同步信号点1041处结束计数,并且在第一采样点寄存器215中存储第一采样值SAMPLE_POINT1,其是直到该时间的计数值。
第二计数器块220可以从外部同步信号点1041开始计数,在内部同步信号点1033处结束计数,并且在第二采样点寄存器225中存储第二采样值SAMPLE_POINT2,其是直到该时间的计数值。
参照图11,第一计数器块210可以从内部同步信号点1151开始计数,在外部同步信号点1161处结束计数,并且在第一采样点寄存器215中存储第一采样值SAMPLE_POINT1,其是直到该时间的计数值。
第二计数器块220可以从外部同步信号点1161开始计数,在内部同步信号点1153处结束计数,并且在第二采样点寄存器225中存储第二采样值SAMPLE_POINT2,其是直到该时间的计数值。
采样计数块200的前述操作可以如图10和图11所示重复执行。
图10与图11之间的差异基于第一采样值与第二采样值之间的差异。图10示出了第二采样值小的情况,并且图11示出了第一采样值小的情况。为了减少执行整个操作所花费的时间,可以在同步外部同步信号和内部同步信号中使用较小的采样值。因此,采样计数块200可以在图10的情况下选择要传输至算术块300的第二采样值,并且可以在图11的情况下选择要传输至算术块300的第一采样值。
在采样计数块200中计算的采样值可以是为了使内部同步信号与外部同步信号同步而将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移位至外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所需的内部振荡器时钟的数量。
算术块300可以被配置成计算并且输出关于采样值、商等的信息,该采样值用于识别同步化控制块400(将稍后描述)中的控制方法,该商通过将采样值除以总线数而获得。
算术块300可以被配置成从采样计数块200接收采样值,并且基于接收到的采样值获得要在HFP控制方法和/或微调控制方法中使用的HFP调整量和FT调整量。
如上所述,HFP控制方法是改变HFP值,以应用于包括在一个帧中即包括在两个相邻的垂直同步信号Vsync之间的所有水平部分H,从而移位内部同步信号点,该HFP值指示输出水平部分之后的待机时间。
微调控制方法指的是通过仅针对特定水平部分微调水平部分端点H端点来移位内部同步信号点的方法。
算术块300被配置成通过将所选择的采样值除以水平部分的总数来获得针对一个水平部分1H的HFP控制所需要调整的HFP调整量,如前述式1。
此外,可以基于前述式2和式3来计算作为用于执行微调控制的基础的余数和用于执行微调控制所需的FT调整量。在该计算中,假设FT调整量具有16位的位宽。
同步化控制块400可以被配置成基于算术块300的输出值来控制内部同步信号与外部同步信号之间的同步。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同步化控制块400的配置。
参照图18,同步化控制块400可以包括微调控制块410、HFP控制块420、时钟门控控制块430和同步控制块440。
HFP控制块420可以被配置成基于图13的操作S1320执行HFP控制。如图14所示,为了移位内部同步信号,HFP控制块420可以被配置成识别要应用于每个帧部分中的所有水平部分的HFP大小,并且将所识别的HFP大小提供给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700。
微调控制块410可以被配置成基于图13的操作S1330执行微调控制。如图15所示,为了对内部同步信号进行精细移位,微调控制块410可以被配置成通过将特定水平部分中的端点值增加或减少1来控制内部同步信号进行精细移位,并且将增加或减少的端点值提供给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700。
时钟门控控制块430可以被配置成基于同步控制块440的控制通过对与视频模式相关的时钟和与命令模式相关的时钟进行门控来降低功耗。
同步控制块440可以被配置成提供用于操作HFP控制块420和微调控制块410的信号。HFP控制块420和微调控制块410可以基于从同步控制块440接收的操作控制信号和参数开始和结束操作。
同步控制块440可以被配置成当内部同步信号被移位以落在其中能够识别出内部同步信号与外部同步信号同步的目标范围内时控制从命令模式至视频模式的转换。
为了识别内部同步信号是否落在目标范围内,同步控制块440可以使用采样值或HFP调整量和余数值,其指示外部同步信号与内部同步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同步控制块440可以被配置成控制显示装置的当前操作模式。同步控制块440可以识别显示装置是在命令模式下还是视频模式下操作。
此外,同步控制块440可以被配置成基于其中显示装置操作的当前模式向数据路径选择块500和时钟门控控制块430提供控制信息。
根据一个方面,同步控制块440可以被配置成当显示装置的当前模式为命令模式时提供用于允许数据路径选择块500输出从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700接收的信号的控制信号和用于允许时钟门控控制块430门控与视频模式相关的时钟的控制信号。
根据另一方面,同步控制块440可以被配置成当显示装置的当前模式为视频模式时提供用于允许数据路径选择块500输出从缓冲区块600接收的信号的控制信号和用于允许时钟门控控制块430门控与命令模式相关的时钟的控制信号。因此,可以通过门控输入至帧存储器50、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700、CDC块100、采样计数块200、算术块300、微调控制块410和HFP控制块420的内部振荡器时钟来降低功耗。
为了执行前述操作,同步控制块440可以操作有限状态机。由同步控制块440操作的有限状态机可以具有如下表1所示的状态。
[表1]
Figure BDA0003512886970000251
Figure BDA0003512886970000261
图19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同步控制块440的有限状态机的状态转换图。
参照图19,“完成”可以指示显示装置在视频模式下操作的状态。在“完成”中,同步控制块440可以提供用于允许数据路径选择块500输出从缓冲区块600接收的信号的控制信号,以及用于允许时钟门控控制块430门控与命令模式相关的时钟的控制信号。
当在“完成”(VID_ON=0)中接收到用于切换至命令模式的信号时,同步控制块440可以进入“空闲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当参数被设置为使外部同步信号与内部同步信号同步(SYNC_ENABLE=1)时,同步控制块440在执行如图4所示的同步之后进入“空闲状态”,或者在不需要同步(SYNC_ENABLE=0)时,直接进入“空闲状态”。
“空闲状态”可以指示显示装置在命令模式下操作的状态。在“空闲状态”中,同步控制块440可以提供用于允许数据路径选择块500输出从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700接收的信号的控制信号,以及用于允许时钟门控控制块430门控与视频模式相关的时钟的控制信号。
当在“空闲状态”(VID_ON=1)下接收到用于切换至视频模式的信号但是不需要同步(SYNC_ENABLE=0)时,同步控制块440可以直接进入“完成”。当参数被设置为使外部同步信号与内部同步信号同步(SYNC_ENABLE=1)时,同步控制块440可以进入“采样初始化”,并且然后在使内部同步信号与外部同步信号同步之后进入“完成”,如图6所示。
当在“空闲状态”(VID_ON=1)下接收到用于切换至视频模式的信号并且参数被设置成执行同步(SYNC_ENABLE=1)时,同步控制块440可以进入“采样初始化”。
“采样初始化”指示采样待机状态,并且在该状态下的采样计数块200可以响应于内部同步信号准备开始采样。当在“采样初始化”中生成内部同步信号(int_vsync=0)时,同步控制块440可以进入“采样点1”。
在“采样点1”中,采样计数块200可以执行采样以获得第一采样值,获得当接收到外部同步信号时经受采样的第一采样值,并且执行采样以获得第二采样值。因此,当在“采样点1”中接收到外部同步信号(cdc_vid_vsync=0)时,同步控制块440可以使有限状态机进入“采样点2”。
“采样点2”可以指示采样计数块200执行关于第二采样值的采样的状态。当在“采样点2”中接收到内部同步信号(int_vsync=0)时,同步控制块440可以识别在采样计数块200中完成对第二采样值的采样,并且使有限状态机进入“调整计算”。
在“调整计算”中,同步控制块440可以识别内部同步信号是否落在目标范围内以与外部同步信号同步。当识别出内部同步信号与外部同步信号同步(target_in)时,同步控制块440可以使有限状态机进入“完成”,其指示显示装置在视频模式下操作的状态。
当在“调整计算”中内部同步信号与外部同步信号不同步时,同步控制块440可以基于针对指示是否执行HFP控制和微调控制二者的参数(BOTH_ENABLE=1)等的参数,在HFP控制和微调控制所需的参数被完全计算(cal_done=1)之后,进入“微调”以执行微调控制,进入“HFP控制”以执行HFP控制,或者进入“二者控制”以执行微调控制和HFP控制二者。
在对应的状态下,同步控制块440可以基于HFP调整量值的计算参数进入“采样初始化”或“采样点1”。根据一个方面,当计算的HFP调整量大于HFP调整最大值HFP_LIMIT时,同步控制块440可以进入“采样点1”。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快速同步,可以在移位内部同步信号的同时执行采样。根据另一方面,当计算的HFP调整量小于或等于HFP调整最大值HFP_LIMIT时,同步控制块440可以进入“采样初始化”。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准确采样,内部同步信号可以相对于采样分开地进行移位。
在从命令模式转换至视频模式时,可以重复除“空闲”和“完成”以外的状态,直到在“调整计算”中识别出同步完成为止。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方面,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要求保护的本公开内容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基于前述方法,在驱动显示器的同时,可以在使用内部同步信号的命令模式与由外部同步信号驱动的视频模式之间的模式转换时在模式之间进行无缝切换而没有闪烁现象。

Claims (20)

1.一种在驱动显示器时在命令模式与视频模式之间进行无缝切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于从所述命令模式切换至所述视频模式的命令;
通过测量在所述命令模式下使用的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与在所述视频模式下接收的外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来生成采样值;
基于所述采样值生成用于移位所述内部同步信号的参数;
基于所述参数移位所述内部同步信号以与所述外部同步信号同步;以及
当所述命令模式的所述内部同步信号与所述外部同步信号同步时,从所述命令模式切换至所述视频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所述采样值包括:
获得第一采样值,所述第一采样值指示从所述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至所述外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的时钟数量;
获得第二采样值,所述第二采样值指示从所述外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至所述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的时钟数量;以及
在所述第一采样值与所述第二采样值之间选择较小的值,作为所述采样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采样值生成用于移位所述内部同步信号的参数包括:
生成通过将所述采样值除以显示面板的总线数而获得的商和余数;
将所述商设置为水平前沿HFP调整量;以及
通过将所述余数乘以调整参数并且将乘法的乘积除以所述总线数来生成微调FT调整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参数移位所述内部同步信号以与所述外部同步信号同步包括:
识别所述内部同步信号和所述外部同步信号是否同步;以及
当识别出所述内部同步信号和所述外部同步信号不同步时,执行HFP控制操作和微调控制操作中至少之一,在所述HFP控制操作中,通过基于所述HFP调整量对一个帧中的所有水平部分修改HFP大小来移位所述内部同步信号,所述HFP表示在输出水平部分的有效数据之后的等待时间,以及在所述微调控制操作中,通过针对其中发生溢出的水平部分调节水平部分端点值来移位所述内部同步信号,所述溢出在通过在每个水平部分中累积所述FT调整量而获得的累积值大于所述调整参数时发生,所述水平部分端点值被称为H端点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余数不为零时执行所述微调控制操作,以及
其中,当所述HFP调整量不为零时,执行所述HFP控制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HFP控制操作包括:
当所述HFP调整量大于所述HFP调整最大值时,将所述HFP调整量修改成预设的HFP调整最大值;
当所述HFP调整量大于1并且小于或等于所述HFP调整最大值时,将所述HFP调整量减少1;以及
将所述HFP大小设置为通过将所述HFP调整量添加至原始HFP值或者从所述原始HFP值中减去所述HFP调整量而获得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HFP大小设置为通过将所述HFP调整量添加至所述原始HFP值或者从所述原始HFP值中减去所述HFP调整量而获得的值包括:
当选择所述第一采样值作为所述采样值时,将所述HFP大小设置为通过将所述HFP调整量添加至所述原始HFP值而获得的值;以及
当选择所述第二采样值作为所述采样值时,将所述HFP大小设置为通过从所述原始HFP值中减去所述HFP调整量而获得的值。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微调控制操作包括:
当选择所述第一采样值作为所述采样值时,将所述水平部分端点值增加1;以及
当选择所述第二采样值作为所述采样值时,将所述水平部分端点值减少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于从所述视频模式切换至所述命令模式的命令;以及
在当前视频帧的传输完成的时间点处从所述视频模式切换至所述命令模式,而不是一生成所述用于切换的命令就立即切换至所述命令模式。
10.一种用于在命令模式与视频模式之间进行无缝切换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显示串行接口DSI块,其被配置成接收视频数据和包括外部同步信号的控制信号;
缓冲区块,其被配置成延迟通过所述DSI块接收的所述视频数据和所述控制信号;
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其被配置成生成内部同步信号并且基于所述内部同步信号从帧存储器加载数据;
采样计数块,其被配置成通过测量外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与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来生成采样值;
算术块,其被配置成基于所述采样值生成用于移位所述内部同步信号的参数;
同步化控制块,其被配置成基于所述参数来识别所述内部同步信号和所述外部同步信号是否同步,当识别出所述内部同步信号和所述外部同步信号不同步时,控制所述内部同步信号进行移位,并且当识别出所述内部同步信号和所述外部同步信号同步时,在所述视频模式与所述命令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以及
数据路径选择块,其被配置成基于从所述同步化控制块接收的模式选择信号,输出从所述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接收的视频数据和命令模式控制信号或者输出从所述缓冲区块接收的视频数据和视频模式控制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时钟域交叉CDC块,所述时钟域交叉CDC块被配置成通过用内部振荡器时钟锁存所述外部同步信号来与内部时钟域同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采样计数块包括:
第一计数器块,其被配置成测量第一采样值,所述第一采样值指示从所述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至所述外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的时钟数量;
第二计数器块,其被配置成测量第二采样值,所述第二采样值指示从所述外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至所述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的时钟数量;
第一采样点寄存器,其被配置成存储所述第一采样值;以及
第二采样点寄存器,其被配置成存储所述第二采样值,
其中,选择所述第一采样值与所述第二采样值之间的较小值作为采样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算术块被配置成:
获得通过将从所述采样计数块输出的采样值除以显示面板的总线数而获得的商和余数;
将所述商设置为水平前沿HFP调整量;
通过将所述余数乘以调整参数并且将乘法的乘积除以所述总线数来生成微调FT调整量;以及
将所述HFP调整量、所述余数和所述FT调整量输出为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同步化控制块包括:
HFP控制块,其被配置成通过基于所述HFP调整量对一个帧中的所有水平部分修改HFP大小来控制所述内部同步信号进行移位,所在输出水平部分的有效数据之后的等待时间;
微调控制块,其被配置成通过针对其中发生溢出的水平部分调节水平部分端点值来控制所述内部同步信号进行移位,所述溢出在通过在每个水平部分中累积所述FT调整量而获得的累积值大于所述调整参数时发生,所述水平部分端点值被称为H端点值,以及
同步控制块,其被配置成识别所述内部同步信号和所述外部同步信号是否同步,当识别出所述内部同步信号和所述外部同步信号同步时,在所述命令模式与所述视频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并且当所述内部同步信号和所述外部同步信号不同步时,控制所述HFP控制块和所述微调控制块进行操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HFP控制块被配置成:
当所述HFP调整量大于所述HFP调整最大值时,将所述HFP调整量修改成预设的HFP调整最大值;
当所述HFP调整量大于1并且小于或等于所述HFP调整最大值时,将所述HFP调整量减少1;
通过将所述HFP调整量添加至原始HFP值或者从所述原始HFP值中减去所述HFP调整量来设置所述HFP大小;以及
将所设置的HFP大小传输至所述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并且
所述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HFP大小生成所述内部同步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HFP控制块被配置成:
当所述第一采样值小于所述第二采样值时,通过将所述HFP调整量添加至原始HFP值来设置所述HFP大小,以将生成所述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控制成被延迟;以及
当所述第二采样值小于所述第一采样值时,通过从所述原始HFP值中减去所述HFP调整量来设置所述HFP大小,以将生成所述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控制成被提前。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微调控制块被配置成:
当所述第一采样值小于所述第二采样值时,针对其中发生所述溢出的所述水平部分,将所述水平部分端点值增加1;
当所述第二采样值小于所述第一采样值时,针对其中发生所述溢出的所述水平部分,将所述水平部分端点值减少1;以及
将所述水平部分端点值传输至所述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
其中,所述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水平部分端点值来设置对应水平部分的长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同步化控制块被配置成:
当所述余数为零时,控制所述微调控制块不进行操作;以及
当所述HFP调整量为零时,控制所述HFP控制块不进行操作。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同步控制块被配置成当接收到用于从所述视频模式切换至所述命令模式的命令时,在接收到指示当前视频帧的传输完成的信号之后从所述视频模式切换至所述命令模式,而不是一接收到所述用于切换的命令,就立即切换至所述命令模式。
2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其被配置成输出视频;
显示串行接口DSI块,其被配置成接收视频数据和包括外部同步信号的控制信号;缓冲区块,其被配置成延迟通过所述DSI块接收的所述视频数据和所述控制信号;
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其被配置成生成内部同步信号并且基于所述内部同步信号从帧存储器加载数据;
采样计数块,其被配置成通过测量外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与内部同步信号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来生成采样值;
算术块,其被配置成基于所述采样值生成用于移位所述内部同步信号的参数;
同步化控制块,其被配置成基于所述参数识别所述内部同步信号和所述外部同步信号是否同步,当识别出所述内部同步信号和所述外部同步信号不同步时,控制所述内部同步信号进行移位,并且当识别出所述内部同步信号和所述外部同步信号同步时,在所述视频模式与所述命令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数据路径选择块,其被配置成基于从所述同步化控制块接收的模式选择信号,输出从所述命令模式时序控制器接收的所述视频数据和命令模式控制信号或者输出从所述缓冲区块接收的视频数据和视频模式控制信号;
时序控制器,其被配置成从所述帧存储器和外部装置获得所述视频数据和所述控制信号,并且生成输入数据、源极控制信号和栅极控制信号;
源极驱动电路,其被配置成基于所述输入数据和所述源极控制信号生成要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的视频信号;以及
栅极驱动电路,其被配置成基于所述栅极控制信号顺序地输出多个栅极信号以控制所述显示面板。
CN202210157710.XA 2021-04-23 2022-02-21 命令模式与视频模式间无缝切换的方法和装置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2405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53043 2021-04-23
KR1020210053043A KR20220146141A (ko) 2021-04-23 2021-04-23 커맨드 모드/비디오 모드 간 무결점 전환을 위한 모드 전환 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40578A true CN115240578A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68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57710.XA Pending CN115240578A (zh) 2021-04-23 2022-02-21 命令模式与视频模式间无缝切换的方法和装置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76557B2 (zh)
KR (1) KR20220146141A (zh)
CN (1) CN11524057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54491B2 (en) * 2022-03-24 2023-12-26 Synaptics Incorporated Mode switching in display device for driving a display pa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37142B (en) * 2001-07-27 2005-08-01 Sanyo Electric Co Active matrix type display device
DE102012107954A1 (de) * 2011-09-02 2013-03-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nzeigetreiber, Betriebsverfahren davon, Host zum Steuern des Anzeigetreibers und System mit dem Anzeigetreiber und dem Host
JP6645738B2 (ja) * 2015-01-26 2020-02-14 シナプティ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表示ドライバ、表示システム及び表示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US10416808B2 (en) * 2018-01-17 2019-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put event based dynamic panel mode switc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146141A (ko) 2022-11-01
US20220343877A1 (en) 2022-10-27
US11676557B2 (en) 202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86255B2 (en) Dynamic frame repetition in a variable refresh rate system
KR102512990B1 (ko) 디스플레이 구동 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793006B2 (en)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20180039232A (ko) 프레임 레이트를 변경할 수 있는 표시 장치 및 그것의 동작 방법
TWI493521B (zh) 顯示器驅動器積體電路以及使用顯示器驅動器積體電路之系統及方法
US20110157202A1 (en) Techniques for aligning frame data
KR100585105B1 (ko) 메모리 갱신 동작 전류를 감소시킬 수 있는 타이밍컨트롤러, 이를 구비하는 lcd 드라이버 및 디스플레이데이터 출력방법
US8040362B2 (en) Driving device and related output enable signal transformation device in an LCD device
US20150049076A1 (en) Display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US11907602B2 (en) Cascaded display driver IC and multi-visio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0223987B2 (en) Regional DC balancing for a variable refresh rate display panel
KR20130036783A (ko) 디스플레이 드라이버의 동작 방법, 상기 디스플레이 드라이버를 제어하기 위한 호스트, 및 이들을 포함하는 시스템
US1183714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a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15240578A (zh) 命令模式与视频模式间无缝切换的方法和装置及显示装置
KR20150028075A (ko) 디스플레이 드라이버, 디스플레이 드라이버 구동방법 및 영상 표시 시스템
US9087473B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hanging a display refresh rate in an active period
US7830450B2 (en) Fra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tilizing frame buffer
US10068549B2 (en) Cursor handling in a variable refresh rate environment
KR20200081975A (ko) 표시장치
JP2010160373A (ja) 表示駆動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KR20200049251A (ko) 쉬프트 레지스터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14822377A (zh) 显示驱动电路、显示模组、显示屏的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TW201317962A (zh) 顯示控制器與傳輸控制方法
CN112785980B (zh) 显示驱动装置、方法及oled显示装置
KR100949435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장치 및 구동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4

Address after: Han Guozhongqingbeidao

Applicant after: Megna Zhixin Hybrid Sign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Republic of Korea

Address before: Han Guozhongqingbeidao

Applicant before: Magnachip Semiconductor, 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Republic of Ko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