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25511A - 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25511A CN115225511A CN202210853801.7A CN202210853801A CN115225511A CN 115225511 A CN115225511 A CN 115225511A CN 202210853801 A CN202210853801 A CN 202210853801A CN 115225511 A CN115225511 A CN 1152255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network element
- node
- topology
- ch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9000012792 cor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方法,具有如下步骤:S1、首先对网元、拓扑数据标准化;S2、判断ME_DATA中未处理网元个数是否为0;S3、存储当前网元节点数据;S4、判断拓扑数据TL_DATA的对端网元是否为已经过的节点;S5、依次遍历所述数据,顺序取出未处理的第一条;S6、判断所述数据是否满足环、链结束条件;S7、向上返回至当前节点的最近分支点;S8、判断节点是否存在待处理数据;S9、判断当前节点向上是否存在分支,若存在,则进行步骤S7,否则;当前汇聚网元处理结束,处理下一网元,进行步骤S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随时更新传输线网拓扑组网结构,有利于传输维护人员及时获取最新的拓扑组网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IPRAN作为一种重要的业务承载网络,已经在运营商网络体系中获得了很多应用,其拓扑环、链组网结构复杂,组网拓扑图对现场维护人员监控网络情况、进行线网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当拓扑基础数据发生变更时,缺乏一种快速、自动、准确的串接方法,及时展现最新的组网拓扑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用性强的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方法。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安全适用的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S1、首先对网元、拓扑数据标准化;
S2、判断ME_DATA中未处理网元个数是否为0;
S3、存储当前网元节点数据;
S4、判断拓扑数据TL_DATA的对端网元是否为已经过的节点;
S5、依次遍历所述数据,顺序取出未处理的第一条;
S6、判断所述数据是否满足环、链结束条件;
S7、向上返回至当前节点的最近分支点;
S8、判断节点是否存在待处理数据;
S9、判断当前节点向上是否存在分支,若存在,则进行步骤S7,否则;当前汇聚网元处理结束,处理下一网元,进行步骤S2。
进一步的,首先,网元数据标准化,即将网元的不同属性存储,标准化后数据记为ME_DATA;其次,拓扑数据标准化,正常拓扑数据为两个网元设备的连接关系,即拓扑一端为网元A,另一端为网元B,将拓扑数据以网元唯一编码存储,后续以网元编码为串接逻辑关联点,标准化后拓扑数据记为TL_DATA。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判断ME_DATA中未处理网元个数是否为0,若为0,则结束串接;否则,按顺序依次遍历ME_DATA中未处理的第一个网元,判断是否为汇聚层设备,如果是,以网元为起始节点开始串接,进行步骤S3,否则,遍历下一个未处理网元。
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以网元唯一编码存储当前网元节点数据,在节点中增加编码用于标识以汇聚网元为初始点的串接数据,后续步骤的节点存储数据均增加标识。
进一步的,在步骤S4中,判断拓扑数据TL_DATA的对端网元是否为已经过的节点,是否为汇聚网元,若不是已经过的节点,同时不属于汇聚网元,则进行步骤S5,若是已经过的节点,或者属于汇聚网元,或者不存在数据节点,则进行步骤S9。
进一步的,在步骤S6中,判断数据是否满足环、链结束条件,如果满足,则过滤去重、入库后,进行步骤S7;
如果不满足,则判断节点是否需要舍弃,如果需要舍弃,则进行步骤S7,如果不需要舍弃,则进行步骤S3。
进一步的,环、链结束条件为:
以任一汇聚层设备A为串接起始点,以汇聚层设备B为拓扑环串接终止点;
以接入层设备的交叉点为串接起始点,串接直至找寻到点组成环,上述要求中环均不涉及方向;
在步骤S6中拓扑链结束条件为:链中有且仅有上述环中一个设备,以无下连设备的末端设备为终止点。
进一步的,在步骤S8中,判断节点是否存在待处理数据,若存在,则进行步骤S05,若不存在,则进行步骤S09。
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机器可读程序;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机器可读程序,执行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方法及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给定基础拓扑数据,可用此方法快速、自动、准确的串接出传输线网拓扑组网数据,结合前台可用于监控系统中传输线网拓扑组网结构图呈现,串接后的数据亦可作为后续故障诊断的拓扑组网基础支撑数据,当基础拓扑数据变更时,用此方法可随时更新传输线网拓扑组网结构,有利于传输维护人员及时获取最新的拓扑组网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是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2是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方法中IPRAN环链组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方案,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给出一个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S1、首先对网元、拓扑数据标准化;
首先,网元数据标准化,即将网元的不同属性存储,包括唯一的网元编码、所属层级属性(汇聚层、接入层)、网元名称等;其次,拓扑数据标准化,正常拓扑数据为两个网元设备的连接关系,即拓扑一端为网元A,另一端为网元B,将拓扑数据以网元唯一编码存储,后续以网元编码为串接逻辑关联点。方便下文阐述,将标准化的网元数据记为ME_DATA,将标准化的拓扑数据记为TL_DATA。
S2、判断ME_DATA中未处理网元个数是否为0,
判断ME_DATA中未处理网元个数是否为0,若为0,则结束串接;否则,按顺序依次遍历ME_DATA中未处理的第一个网元,判断是否为汇聚层设备,如果是,以网元为起始节点开始串接,进行步骤S3,否则,遍历下一个未处理网元。
S3、存储当前网元节点数据;
以网元唯一编码存储当前网元节点数据,在节点中增加编码用于标识以汇聚网元为初始点的串接数据,后续步骤的节点存储数据均增加标识。
S4、判断拓扑数据TL_DATA的对端网元是否为已经过的节点;
判断拓扑数据TL_DATA的对端网元是否为已经过的节点,是否为汇聚网元,若不是已经过的节点,同时不属于汇聚网元,则进行步骤S5,若是已经过的节点,或者属于汇聚网元,或者不存在数据节点,则进行步骤S9。
S5、依次遍历所述数据,顺序取出未处理的第一条;
S6、判断所述数据是否满足环、链结束条件;
判断数据是否满足环、链结束条件,如果满足,则过滤去重、入库后,进行步骤S7;
如果不满足,则判断节点是否需要舍弃,如果需要舍弃,则进行步骤S7,如果不需要舍弃,则进行步骤S3。
其中,环、链结束条件为:
以任一汇聚层设备A为串接起始点,以汇聚层设备B为拓扑环串接终止点;
以接入层设备的交叉点为串接起始点,串接直至找寻到点组成环,上述要求中环均不涉及方向;
在步骤S6中拓扑链结束条件为:链中有且仅有上述环中一个设备,以无下连设备的末端设备为终止点。
S7、向上返回至当前节点的最近分支点;
S8、判断节点是否存在待处理数据;
判断节点是否存在待处理数据,若存在,则进行步骤S05,若不存在,则进行步骤S09。
S9、判断当前节点向上是否存在分支,若存在,则进行步骤S7,否则;当前汇聚网元处理结束,处理下一网元,进行步骤S2。
如图2所示,常见传输网IPRAN环链组网方式,主要有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设备组成。
根据组网及现场维护人员实际需求情况定义规则,明确拓扑环与链的串接规则如下:
所有不同汇聚层设备以环形式存在IPRAN组网中(如图1环,A-B-核心层设备-A),拓扑串接不涉及仅有汇聚层和核心层组成的环,设备均指属于传输专业的网元设备,为本发明串接的最小节点,以此为前提,确定拓扑组网环的定义为:
(1)以任一汇聚层设备A为串接起始点,以汇聚层设备B为拓扑环串接终止点(如图1,环2:A-C-D-B-A,环3:A-C-E-F-D-B-A);
(2)以接入层设备的交叉点为串接起始点,串接直至找寻到该点组成环(定义该环仅涉及到接入层,不涉及到汇聚层,如图1环4,C-E-F-D-C)。
上述定义中环均不涉及方向,即C-D-E-G-C与C-E-F-D-C为同一个环,A-C-D-B-A与B-D-C-A-B为同一环。
定义拓扑组网链:以环中设备为链起始点,链中有且仅有上述环定义中一个设备,以无下连设备的末端设备为终止点,以图1为示例,图1中包括,链1:E-G-H,链2:E-G-I,链3:F-J。
根据上述定义,图1中需要串接的环为:环2、环3、环4;链为:链1、链2、链3。
通过定义结合具体数据,定义拓扑临时链,即汇聚设备为起点的拓扑连接链,末端为无下连设备的接入设备,且经过路径每个节点仅出现一次。
当汇聚节点A的所有拓扑环和临时链串接完成后,据此,取拓扑临时链中末尾节点,保存该设备节点数据,并判断该设备节点是否在拓扑环中,若在环中,则此为链的起始点,否则,则向前取出前一节点,并作是否在环中判断,当满足链中起始点条件,保该改节点,判断其不是已经串出的重复拓扑链数据后,并对此链保存的数据,倒序存储,此链串接完成,据此可精准快速串接出拓扑链结构。
以图1中涉及网元设备阐述串接主要实现逻辑:
S1、基础数据标准化:首先,网元数据标准化,即将网元的不同属性存储,包括唯一的网元编码、所属层级属性(汇聚层、接入层)、网元名称等;其次,拓扑数据标准化,正常拓扑数据为两个网元设备的连接关系,即拓扑一端为网元A,另一端为网元B,将拓扑数据以网元唯一编码存储,后续以网元编码为串接逻辑关联点。方便下文阐述,将标准化的网元数据记为ME_DATA,将标准化的拓扑数据记为TL_DATA。
S2、以汇聚层设备网元A为起始节点开始串接,存储网元A对应的拓扑数据,即连接网元A与C的拓扑数据A-C、连接网元A与网元B的拓扑数据A-B、连接网元A与核心层设备的拓扑数据三条分支,首先处理取到网元A对应的第一条拓扑数据A-C,在节点中增加编码用于标识以汇聚网元A为初始点的串接数据,后续步骤的节点存储数据均增加该标识。
S2.1、A-C拓扑数据的另一端网元C为串接逻辑对接网元节点,在S1处理后的TL_DATA数据中找寻包含网元C的拓扑数据,即C-A、C-D、C-E三条分支,需要遍历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S2.1.1、处理C-A拓扑分支,经判断拓扑的对端网元为上一跳数据经过的节点,舍弃该节点,转至S2.1.2步骤;
S2.1.2、处理C-D拓扑分支,拓扑的对端网元D既没有在已走过的路径下,也不是汇聚网元,符合继续串接的条件,在TL_DATA中继续找寻下一跳数据,即D-B、D-C、D-F三条分支,需要遍历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S2.1.2.1、处理D-B拓扑分支,B节点网元所属层级属性为汇聚层,且从A开始的该路径未经过重复节点,符合拓扑环的定义,满足串接要求,即保存数据,并且将该组串接数据对比于数据库已有成组串接数据中网元编码数据,没有完全一样的一组数据,即无重复串接数据,进行入库操作,完成一条拓扑环(A-C-D-B-A)的串接,回到离串接结束点最近分支点D,继续串接,即S2.1.2.2;
S2.1.2.2、处理D-C拓扑分支,经判断拓扑的对端网元为上一跳数据经过的节点,舍弃该节点,转至S2.1.2.3;
S2.1.2.3、处理D-F拓扑分支,拓扑的对端网元F符合继续串接的条件,在TL_DATA中继续找寻下一跳数据,即F-J、F-E两条分支,需要遍历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S2.1.2.3.1、处理F-J拓扑分支,J节点为无其他对端的末尾接入层节点,且此过程中未经过重复节点,符合拓扑临时链的定义,经与数据库中数据比对,不存在重复数据,保存该拓扑临时链(A-C-D-F-J)数据,且数据库中无重复串接数据,进行入库操作,返回最近分支点F,继续处理,即S2.1.2.3.2;
S2.1.2.3.2、处理F-E拓扑分支,拓扑的对端网元E符合继续串接的条件,在TL_DATA中继续找寻下一跳数据,即E-G、E-C两条分支,需要遍历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S2.1.2.3.2.1、处理E-G拓扑分支,类比S2.1.2.3.1,得到拓扑临时链(A-C-D-F-E-G-H和A-C-D-F-E-G-I),且数据库中无重复串接数据,进行入库操作,返回最近分支点E,继续处理,即S2.1.2.3.2.2;
S2.1.2.3.2.2、处理E-C拓扑分支,此时节点C为已经过节点,考虑其他全是接入层设备环,即环的定义2,经判断符合其节点所属层级属性为接入层,符合拓扑环定义2,故保存该路径为拓扑环,且数据库中无重复串接数据,进行入库操作,返回未处理的最近节点C,即转至S2.1.3;
S2.1.3、处理C-E拓扑分支,具体方法同上,逐次串接出临时链A-C-E-G-H、A-C-E-G-I、A-C-E-F-J,拓扑环A-C-E-F-D-B-A,并保存入库。串接过程中出现的C-E-F-D-C根据定义与C-D-F-E-C为同一拓扑环,故舍弃。处理完A-C为起始拓扑数据后,继续处理A-B为起始拓扑数据的串接,即S2.2。
S2.2、处理A-B分支,经判断B节点所属层级属性为汇聚层节点,A-B中间未经过接入节点,不符合环、链串接规则,舍弃,继续下一分支处理,进行S2.3。
S2.3、处理A与核心层设备连接的拓扑,核心层设备不符合环、链串接规则,舍弃,节点A的左右分支处理完毕,且当前分支节点为第一个分支节点,向上无分支,至此,以汇聚设备A为起始点的拓扑环、拓扑临时链均串接完成,下面进行拓扑链的处理:
S3、取拓扑临时链A-C-D-F-J中末尾节点J,保存该设备节点数据,并判断该设备节点不在环中,则向前取出前一节点F,并作是否在环中判断,此时在环中,满足链中起始点条件,保存该节点,并对此链保存的数据,倒序存储,即链F-J,经判断数据库中无重复串接数据,进行入库操作;同理,处理A-C-D-F-E-G-H,得到链E-G-H,处理A-C-D-F-E-G-I得到链E-G-I;处理A-C-E-G-H、A-C-E-G-I、A-C-E-F-J分别得到链E-G-H、E-G-I、F-J,经对比链已存在,故舍弃。
以上为图1所示组网结构的拓扑环、链完整串接流程。
经过上述方法,本实施例中的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机器可读程序;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机器可读程序,执行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方法。
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具体的个案,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任何符合本发明的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方法及装置权利要求书的且任何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其做出的适当变化或者替换,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
S1、首先对网元、拓扑数据标准化;
S2、判断ME_DATA中未处理网元个数是否为0;
S3、存储当前网元节点数据;
S4、判断拓扑数据TL_DATA的对端网元是否为已经过的节点;
S5、依次遍历所述数据,顺序取出未处理的第一条;
S6、判断所述数据是否满足环、链结束条件;
S7、向上返回至当前节点的最近分支点;
S8、判断节点是否存在待处理数据;
S9、判断当前节点向上是否存在分支,若存在,则进行步骤S7,否则;当前汇聚网元处理结束,处理下一网元,进行步骤S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首先,网元数据标准化,即将网元的不同属性存储,标准化后数据记为ME_DATA;其次,拓扑数据标准化,正常拓扑数据为两个网元设备的连接关系,即拓扑一端为网元A,另一端为网元B,将拓扑数据以网元唯一编码存储,后续以网元编码为串接逻辑关联点,标准化后拓扑数据记为TL_DAT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判断ME_DATA中未处理网元个数是否为0,若为0,则结束串接;否则,按顺序依次遍历ME_DATA中未处理的第一个网元,判断是否为汇聚层设备,如果是,以网元为起始节点开始串接,进行步骤S3,否则,遍历下一个未处理网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以网元唯一编码存储当前网元节点数据,在节点中增加编码用于标识以汇聚网元为初始点的串接数据,后续步骤的节点存储数据均增加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判断拓扑数据TL_DATA的对端网元是否为已经过的节点,是否为汇聚网元,若不是已经过的节点,同时不属于汇聚网元,则进行步骤S5,若是已经过的节点,或者属于汇聚网元,或者不存在数据节点,则进行步骤S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判断数据是否满足环、链结束条件,如果满足,则过滤去重、入库后,进行步骤S7;
如果不满足,则判断节点是否需要舍弃,如果需要舍弃,则进行步骤S7,如果不需要舍弃,则进行步骤S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环、链结束条件为:
以任一汇聚层设备A为串接起始点,以汇聚层设备B为拓扑环串接终止点;
以接入层设备的交叉点为串接起始点,串接直至找寻到点组成环,上述要求中环均不涉及方向;
在步骤S6中拓扑链结束条件为:链中有且仅有上述环中一个设备,以无下连设备的末端设备为终止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8中,判断节点是否存在待处理数据,若存在,则进行步骤S05,若不存在,则进行步骤S09。
9.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机器可读程序;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机器可读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53801.7A CN115225511B (zh) | 2022-07-12 | 2022-07-12 | 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53801.7A CN115225511B (zh) | 2022-07-12 | 2022-07-12 | 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25511A true CN115225511A (zh) | 2022-10-21 |
CN115225511B CN115225511B (zh) | 2024-05-14 |
Family
ID=83611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853801.7A Active CN115225511B (zh) | 2022-07-12 | 2022-07-12 | 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225511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87036A (zh) * | 2011-10-18 | 2012-03-21 | 北京直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厂商网管采集的基础配置数据检测超大环隐患的方法 |
WO2015196676A1 (zh) * | 2014-06-24 | 2015-12-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组网保护方法、装置及组网中的汇聚主用网元 |
CN106789408A (zh) * | 2016-12-06 | 2017-05-31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 | 一种ipran网络接入层设备成环率计算方法 |
CN110661666A (zh) * | 2019-09-29 | 2020-01-07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分组传送网的环网资源建立方法和装置 |
CN111695223A (zh) * | 2020-06-11 | 2020-09-22 |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及系统 |
CN111865627A (zh) * | 2019-04-25 | 2020-10-3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 | 传输组网评估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4338412A (zh) * | 2021-12-29 | 2022-04-12 | 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5g网络的拓扑视图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产品 |
-
2022
- 2022-07-12 CN CN202210853801.7A patent/CN11522551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87036A (zh) * | 2011-10-18 | 2012-03-21 | 北京直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厂商网管采集的基础配置数据检测超大环隐患的方法 |
WO2015196676A1 (zh) * | 2014-06-24 | 2015-12-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组网保护方法、装置及组网中的汇聚主用网元 |
CN106789408A (zh) * | 2016-12-06 | 2017-05-31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 | 一种ipran网络接入层设备成环率计算方法 |
CN111865627A (zh) * | 2019-04-25 | 2020-10-3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 | 传输组网评估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0661666A (zh) * | 2019-09-29 | 2020-01-07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分组传送网的环网资源建立方法和装置 |
CN111695223A (zh) * | 2020-06-11 | 2020-09-22 |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拓扑布局方法及系统 |
CN114338412A (zh) * | 2021-12-29 | 2022-04-12 | 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5g网络的拓扑视图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产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25511B (zh) | 2024-05-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Bessière et al. | Distributed dynamic backtracking | |
CN103399902A (zh) | 一种并行环境下的有向图可达性链表生成及查询方法 | |
CN106789408B (zh) | 一种ipran网络接入层设备成环率计算方法 | |
CN115858796A (zh) | 一种故障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及装置 | |
CN108322318B (zh) | 告警分析方法及设备 | |
CN105631768A (zh) | 一种快速获取环形配电网中辐射状拓扑结构的编码方法 | |
CN115297048B (zh) | 一种基于光纤网络的路由路径生成方法及装置 | |
CN116760681A (zh) | 一种基于频繁项分析的故障节点关联发现方法 | |
JP3676713B2 (ja) | 経路探索装置 | |
CN115225511B (zh) | 一种ipran拓扑组网环、链串接方法及装置 | |
CN113285840B (zh) | 存储网络故障根因分析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4750834B (zh) | 一种规则的存储方法、匹配方法及装置 | |
CN106131134A (zh) | 一种消息内容合并去重方法及系统 | |
CN108683593A (zh) | 一种k短路径的计算方法 | |
CN116260757A (zh) | 一种基于资源拓扑的光缆断路情况应对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08011730B (zh) | 一种网管系统中环网资源自动变更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8667659A (zh) | 网络拓朴图中环路节点的搜索方法及系统 | |
CN115705259A (zh) | 故障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8667508B (zh) | 一种共享链路风险组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
CN107592207B (zh) | 一种网管业务数据管理方法和网管业务数据管理装置 | |
Guan et al. | A Method to Optimize the PTN Ring Formation Rate by Calculating the Accounting Income of Network Elements | |
CN112787887B (zh) | 一种面向分布式存储系统的自动化拷机测试方法和装置 | |
CN113515826B (zh) | 配电网合环线路拓扑搜索方法及系统 | |
CN117591705B (zh) | 基于图搜索的分表关联方法及设备 | |
Nesterov et al. | Series-parallel transformation for diameter constrained network reliability comput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