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25200A -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25200A
CN115225200A CN202110432635.9A CN202110432635A CN115225200A CN 115225200 A CN115225200 A CN 115225200A CN 202110432635 A CN202110432635 A CN 202110432635A CN 115225200 A CN115225200 A CN 115225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cod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blocks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326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小英
祝慧颖
董朋朋
刘菁
酉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326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2520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4388 priority patent/WO202222272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225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252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 which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a statistical approac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该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接收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网络编码参数,第一网络编码参数包括至少一组网络编码参数;根据第一网络编码参数,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获得第一编码块,一组待编码块包括N个待编码块,第一编码块包括M个编码块,N、M为正整数;发送第二编码块,第二编码块包括第一编码块的至少一个编码块。从而,通过接收包括至少一组网络编码参数的配置信息,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在此过程中,可以根据信道条件、业务量波动等因素调整网络编码参数,获得资源开销、网络编码可靠性,以及处理时延之间的平衡。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主要是指对视觉和音频场景的渲染以尽可能地模拟现实世界中的视觉和音频对用户的感官刺激,有大带宽、低时延(10ms),以及严格可靠的传输性能的需求。其中,通过引入网络编码功能,可以改善诸如VR技术的传输可靠性的问题。
然而,在网络编码的过程中,无法根据信道条件或业务的数据量等因素的实时变化以优化VR技术的传输可靠性。所以,需要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装置,从而能够缓解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与装置,能够指示终端设备网络编码参数,从而可以根据信道条件或业务量的波动情况,通过动态控制网络编码参数,获得资源开销、网络编码可靠性,以及处理时延之间的平衡。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网络编码参数,该第一网络编码参数包括至少一组网络编码参数;根据该第一网络编码参数,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获得第一编码块,该一组待编码块包括N个待编码块,该第一编码块包括M个编码块,N、M为正整数;发送第二编码块,该第二编码块包括该第一编码块的至少一个编码块。
基于上述方案,通过接收包括至少一组网络编码参数的配置信息,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在此过程中,可以根据信道条件、业务量波动等因素调整网络编码参数,从而获取减少资源开销、处理时延,以及网络编码可靠性之间的平衡。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网络编码参数中的任一组网络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参数:N、该第一编码块中的每一个编码块的比特大小,以及N与M的比值。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通道的信息,对该第一通道对应的该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应理解,在上述方案中,第一通道可以为至少一个无线承载或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该配置信息包括一组网络编码参数,该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网络编码参数,该第二网络编码参数用于对该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该第二网络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参数:N、该第一编码块中的每一个编码块的比特大小,以及N与M的比值。
基于上述方案,可以通过配置信息先确定一部分网络编码的参数,再通过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另一部分网络编码的参数,从而可以实时根据业务量波动或信道条件等因素,动态调整网络编码的参数,获得网络编码的可靠性、资源开销,与处理时延之间的平衡。
应理解,在上述方案中,第二网络编码参数与第一网络编码参数所包含的网络编码的参数不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接收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对该第一通道对应的该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该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两组网络编码参数,该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网络编码参数,该第二网络编码参数是该第一网络编码参数的一组网络编码参数,该第二网络编码参数用于对该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基于上述方案,当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两组网络编码参数时,通过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网络编码参数,即,确定配置信息中的一组网络编码参数用于网络编码,从而可以实时根据业务量波动或信道条件等因素,动态调整网络编码的参数,获得网络编码的可靠性、资源开销,与处理时延之间的平衡。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接收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对该第一通道对应的该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指示信息可以为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Media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CE)。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接收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激活对该第一通道对应的该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基于上述方案,可以通过异步方式激活或去激活网络编码功能,动态的开启或关闭网络编码功能,当激活网络编码功能时生成网络编码包,在关闭网络编码功能时生成非网络编码包。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接收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指示上行授权,以及该上行授权是否用于发送该第二编码块。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发送第二编码块,具体包括:
生成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五指示信息,该第五指示信息指示该第一数据包包括该第二编码块;对该第一数据包处理,生成第二数据包;发送该第二数据包。
基于上述方案,通过第五指示信息,在激活网络编码功能生成网络编码包时,第一数据包包括网络编码包;在去激活网络编码功能生成非网络编码包时,第一数据包不包括网络编码包,可以改善关闭或开启网络编码功能的生效时间存在模糊期,从而导致的无法用准确的格式解析数据包的问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子数据包,该方法还包括:发送第六指示信息,该第六指示信息指示包含该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在该第二数据包中的位置。
基于上述方案,通过第六指示信息指示包含该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在第二数据包中的位置,可以使得第二数据包在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循环冗余码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失败的情况下,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也可以准确提取出第二编码块给上层进行解码,有助于获得网络编码的增益。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六指示信息指示该第二数据包的第一子数据包与该包括该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偏移。
在可能实现的一种方式中,可以通过第一子数据包的头部位置与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头部位置的偏移,确定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位置。
在可能实现的另一种方式中,可以通过第一子数据包的尾部位置与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头部位置的偏移,确定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位置。
基于上述方案,可以通过第一子数据包与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偏移,确定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位置,其中,第一子数据包为新增的子数据包,用于指示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六指示信息还指示该包括该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长度。
基于上述方案,可以通过第六指示信息,确定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长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子数据包包括该第六指示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六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对应该第二编码块的通道的标识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数据包包括校验码,该校验码是在MAC层根据该包含该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生成的,该校验码与该包含该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一一对应,该校验码用于确定该包括该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是否正确接收。
基于上述方案,通过在第二数据包中添加校验包,并与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一一对应,可以将CRC校验通过的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向上层发送,使得在CRC校验失败的情况下,能够将正确的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递交至上层进行解码,将容错和解码功能解耦,有助于获得网络编码的增益,使能上层的网络编码功能正常工作。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网络编码参数,该第一网络编码参数包括至少一组网络编码参数;接收第二编码块,该第二编码块包括第一编码块的至少一个编码块,该第一编码块是根据该第一网络编码参数,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确定的,其中,该一组待编码块包括N个待编码块,该第一编码块包括M个编码块,N、M为正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网络编码参数中的任一组网络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参数:N、该第一编码块中的每一个编码块的比特大小,以及N与M的比值。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通道的信息,该第一通道包括至少一个通道。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该配置信息包括一组网络编码参数,该方法还包括: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网络编码参数,该第二网络编码参数用于对该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该第二网络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参数:N、该第一编码块中的每一个编码块的比特大小,以及N与M的比值。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对该第一通道对应的该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网络编码参数,该第二网络编码参数是该第一网络编码参数的一组网络编码参数,该第二网络编码参数用于对该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对该第一通道对应的该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发送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激活对该第一通道对应的该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发送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指示上行授权,以及该上行授权是否用于发送该第二编码块。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接收第二编码块,具体包括:接收第二数据包,该第二数据包由该第一数据包处理获得,该第一数据包由该第二编码块生成,该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五指示信息,该第五指示信息指示该第一数据包包括该第二编码块。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接收第六指示信息,该第六指示信息指示包含该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在该第二数据包中的位置;根据该第六指示信息,确定该包含该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在该第二数据包中的位置。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六指示信息指示该第二数据包的第一子数据包与该包括该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偏移。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六指示信息还指示该包括该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长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子数据包包括该第六指示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六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对应该第二编码块的通道的标识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数据包包括校验码,该校验码是在MAC层根据该包括该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生成的,该校验码与该包括该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一一对应,该校验码用于确定该包括该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是否正确接收。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实现前述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实现前述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该处理器或将来自该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该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前述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该处理器或将来自该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该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前述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前述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前述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指令被运行时,实现前述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指令被运行时,实现前述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代码或指令,当该代码或指令被运行时,实现前述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代码或指令,当该代码或指令被运行时,实现前述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前述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前述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所述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一示意图。
图2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200的一示意图。
图3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协议层结构示例图。
图3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U-DU分离架构的示意图。
图3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CU-DU分离架构的示意图。
图3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议栈分布示意图。
图4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采用网络编码的数据传输的方法400的一流程图。
图5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编码的一流程图。
图6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编码的一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700的一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800的一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900的一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第二指示信息的一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第二指示信息的另一示意图。
图12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单连接的一示意图。
图13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双连接的一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1400的一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1500的一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数据包的一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数据包的另一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数据包的另一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1900的一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2000的一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生成CRC的第二数据包的一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生成CRC的第二数据包的另一示意图。
图23是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网络架构2300的一示意图。
图2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2400的一示意图。
图2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2500的一示意图。
图2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2600的一示意图。
图2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2700的一示意图。
图2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指示信息的一示意图。
图2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数据包的一示意图。
图3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数据包的另一示意图。
图3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3100的一示意图。
图3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3200的一示意图。
图3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3300的示意性框图。
图3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3400的结构示意图。
图35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简化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6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简化的基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等。以及云端视频源编解码,渲染等,网络传输包括LTE、NR以及第六代系统(6thgeneration,6G)空口的核心网和接入网,终端头显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眼镜等设备。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结合图1详细说明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一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111,该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21至终端设备123。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均可配置多个天线,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可使用多天线技术通信。
图2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200的另一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例如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211,该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例如图2所示的网络设备221至网络设备223。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均可配置多个天线,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可使用多天线技术通信。
应理解,上述图1和图2仅是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
还应理解,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可以为Uu接口(或称为空口)。当然,在未来通信中,这些接口的名称可以不变,或者也可以用其它名称代替,本申请对此不限定。
网络设备是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到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接入设备,可以是基站、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ode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网络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或包括CU和DU。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多个网络功能实体来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每个网络功能实体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部分功能。这些网络功能实体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软件功能,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
(1)协议层结构
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遵循一定的协议层结构,例如控制面协议层结构可以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层;用户面协议层结构可以包括PDCP层、RLC层、MAC层和物理层,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PDCP层之上还可以包括业务数据适配(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
以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为例,数据传输需要经过用户面协议层,比如经过SDAP层、PDCP层、RLC层、MAC层、物理层,其中,SDAP层、PDCP层、RLC层、MAC层、物理层也可以统称为接入层。示例性地,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通过建立至少一个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来传输数据,每个DRB可以对应一组功能实体集合,比如包括一个PDCP层实体,该PDCP层实体对应的至少一个RLC层实体,至少一个RLC层实体对应的至少一个MAC层实体,至少一个MAC层实体对应的至少一个物理层实体。需要说明的是,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还可以通过建立至少一个信令无线承载(Signalling radiobearer,SRB)来传输信令,DRB和SRB可以统称为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
以下行数据传输为例,图3a中向下的箭头表示数据发送,向上的箭头表示数据接收。SDAP层实体自上层取得数据后,可以根据数据的服务质量流标识(QoS flowindicator,QFI)将数据映射到相应DRB的PDCP层实体,PDCP层实体可以将数据传送到该PDCP层实体对应的至少一个RLC层实体,进而由至少一个RLC层实体传输到对应的MAC层实体,再由MAC层实体生成传输块,然后通过对应的物理层实体进行无线传输。数据在各个层中进行相对应的封装,某一层从该层的上层收到的数据视为该层的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data unit,SDU),经过层封装后成为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再传递给下一个层。例如PDCP层实体从上层接收到的数据称为PDCP SDU,PDCP层实体发送到下层的数据称为PDCP PDU;RLC层实体从上层接收到的数据称为RLC SDU,RLC层实体发送到下层的数据称为RLC PDU。其中,不同层之间可以通过相应的通道来传输数据,比如RLC层实体与MAC层实体之间可以通过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LCH)来传输数据,MAC层实体与物理层实体之间可以通过传输通道(Transport channel)来传输数据。
示例性地,根据图3a还可以看出,终端设备还具有应用层和非接入层;其中,应用层可以用于向终端设备中所安装的应用程序提供服务,比如,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下行数据可以由物理层依次传输到应用层,进而由应用层提供给应用程序;又比如,应用层可以获取应用程序产生的数据,并将数据依次传输到物理层,发送给其它通信装置。非接入层可以用于转发用户数据,比如将从应用层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转发给SDAP层或者将从SDAP层接收到的下行数据转发给应用层。
(2)CU和DU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一个或多个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多个DU可以由一个CU集中控制。作为示例,CU和DU之间的接口可以称为F1接口,其中,控制面(Control panel,CP)接口可以为F1-C,用户面(User panel,UP)接口可以为F1-U。CU和DU可以根据无线网络的协议层划分:比如图3b所示,PDCP层及以上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PDCP层以下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DU,例如,DU可以包括RLC层、MAC层和物理(Physical,PHY)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DU可以包括RLC层的功能、MAC层的功能,和,PHY层的部分功能。示例性地,DU可以包括PHY层中高层的功能。其中,PHY层中高层的功能可以包括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功能、信道编码、速率匹配、加扰、调制、和层映射;或者,PHY层中高层的功能可以包括循环冗余校验、信道编码、速率匹配、加扰、调制、层映射和预编码。PHY层中低层的功能可以通过另一个与DU独立的网络实体实现,其中,PHY层中低层的功能可以包括预编码、资源映射、物理天线映射和射频功能;或者,PHY层中低层的功能可以包括资源映射、物理天线映射和射频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对PHY层中高层和底层的功能划分不作限制。当PHY层中低层的功能可以以另一个与DU独立的网络实体实现时,DU向其它通信装置(例如终端设备、核心网设备)发送数据或信息,可以理解为:DU执行RLC层、MAC层的功能,和,PHY层的部分功能。例如,DU在完成RLC层、MAC层的功能,以及,循环冗余校验、信道编码、速率匹配、加扰、调制、层映射后,由执行PHY层中低层的功能的与DU独立的网络实体执行剩余的在物理资源上映射和发送的功能。
可以理解的,上述对CU和DU的处理功能按照协议层的划分仅仅是一些举例,也可以按照其他的方式进行划分,比如RLC层以上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RLC层及以下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DU,又比如可以将CU或者DU划分为具有更多协议层的功能,又比如CU或DU还可以划分为具有协议层的部分处理功能。在一种设计中,将RLC层的部分功能和RLC层以上的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将RLC层的剩余功能和RLC层以下的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DU。在另一种设计中,还可以按照业务类型或者其他系统需求对CU或者DU的功能进行划分,例如按时延划分,将处理时间需要满足时延要求的功能设置在DU,不需要满足该时延要求的功能设置在CU。在另一种设计中,CU也可以具有核心网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示例性地,CU可以设置在网络侧方便集中管理;DU可以具有多个射频功能,也可以将射频功能拉远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示例性地,CU的功能可以由一个实体来实现,或者也可以由不同的实体来实现。例如,如图3c所示,可以对CU的功能进行进一步切分,即将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并通过不同实体来实现,分别为控制面CU实体(即CU-CP实体)和用户面CU实体(即CU-UP实体),CU-CP实体和CU-UP实体可以与DU相耦合,共同完成网络设备的功能。CU-CP实体与CU-UP实体之间的接口可以为E1接口,CU-CP实体与DU之间的接口可以为F1-C接口,CU-UP实体与DU之间的接口可以为F1-U接口。其中,一个DU和一个CU-UP可以连接到一个CU-CP。在同一个CU-CP控制下,一个DU可以连接到多个CU-UP,一个CU-UP可以连接到多个DU。
基于图3c,图3d为一种空口协议栈分布示意图。如图3d所示,针对用户面和控制面来说,空口协议栈都可以是RLC、MAC、PHY在DU,PDCP及以上协议层在CU。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图3b至图3d所示意的架构中,CU产生的信令可以通过DU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产生的信令可以通过DU发送给CU。DU可以不对该信令进行解析而直接通过协议层封装后透传给终端设备或CU。以下实施例中如果涉及这种信令在DU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此时,DU对信令的发送或接收包括这种场景。例如,RRC或PDCP层的信令最终会处理为物理层的数据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由接收到的物理层的数据转变而来。在这种架构下,该RRC或PDCP层的信令,即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和射频装置发送的。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设备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和/或数据。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终端设备、车到一切(vehicle toeverything,V2X)终端设备、机器到机器/机器类通信(machine-to-machine/machine-typecommunications,M2M/MTC)终端设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终端设备、订户单元、订户站,移动站、远程站、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或用户装备等。例如,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移动装置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例如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目前,采用网络编码的数据传输的一种实现方式,是由发送方将一组数据包统一进行编码,均分成N个大小相等的数据块,统一进行网络编码,编码后输出M(M>N)的小数据块,进行传输。只要接收方正确接收任意N个小数据块,并且解码,即可恢复这组数据。
图4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采用网络编码的数据传输的方法400的一流程图。如图所示,该方法40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401,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RRC消息。
适示例地,基站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RRC消息,配置一个编码组内待编码块的个数为120个。
S402,基站的PDCP层将数据包生成一组PDCP PDU。
示例地,基站的PDCP层可以接收数据包,即,PDCP SDU,之后将接收到的数据包生成一组PDCP PDU。具体地,基站的PDCP层可以通过头部压缩、加密、添加PDCP头部完整性保护等网络编码步骤生成PDCP PDU,其中,网络编码可以在加密、完整性保护之前被执行,也可以在加密、完整性保护之后被执行,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
S403,基站的PDCP层对PDCP PDU进行网络编码处理。
示例地,图5为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编码的一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网络编码可以包括3个步骤:
(1)将60个PDCP PDU包划为一组,将这些数据包均分成120个大小相等的数据块,称为一组待编码块;
(2)将120个数据块进行网络编码,编码后输出132个编码块,其中,12个为冗余块,每个冗余块是由120个数据块中的部分比特组成的。图6为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编码的一示意图,如图6所示,120列132行的向量矩阵是一个编码系数码本,一个矩阵的每行的编码系数向量对应一个索引index。其中,x1,x2,…,x120对应一组待编码块,y1,y2,…,y120对应120个编码块,y121,y122,…,y132是冗余块;每个编码块对应生成一个编码头,每个编码头包括:
(a)编码系数向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编码系数码本中的编码系数向量对应的索引;
(b)组号,用于指示编码块所属的组的编号;
(c)可选的编号,用于指示编码块在一编码组内的编号。
(3)每个带编码头的编码块生成CRC码,添加到编码块中,生成最终的编码块。
S404,基站的RLC层生成RLC PDU,递交给MAC层。
示例地,基站的RLC层可以接收编码块,添加RLC头到编码块,生成RLC PDU,并递交给MAC层。
S405,基站的MAC层添加MAC子头到RLC PDU,生成MAC子PDU。
示例地,基站的MAC层可以添加MAC子头到RLC PDU,生成MAC子PDU。其中,若MAC CE的大小可变,MAC子头包含L字段,指示MAC CE的长度信息。其中,MAC层根据发送资源大小,按逻辑信道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选择MAC子PDU复用在一起组成MAC PDU,然后递交给物理层添加CRC生成TB,由物理层进行发送。
S406,终端设备的物理层将CRC校验通过的TB向MAC层递交。
示例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PDCCH上的下行控制信息接收PDSCH上的TB,通过物理层将CRC校验通过的TB向MAC层递交。
S407,终端设备的MAC层向RLC层递交MAC SDU,RLC向PDCP层递交RLC SDU。
示例地,终端设备的MAC层可以解析MAC子PDU,根据MAC子PDU子头中的逻辑信道标识,向RLC层递交MAC SDU,RLC向PDCP层递交RLC SDU。
S408,终端设备的PDCP层进行网络解码。
示例地,终端设备的PDCP层在接收RLC SDU之后,可以进行网络解码。其中,网络解码的一种可能实现的步骤如下所示:
(1)根据编码块的大小提取每个编码块;
(2)从CRC校验通过的编码块中解析编码头,获得编码块的组号和编码块的编号;
(3)将同属于一个组号的编码块CRC校验通过的120个编码块放在一起解码,可恢复60个PDCP PDU。
基于上述方案,当TB中的部分比特接收错误导致CRC校验失败时,存在一种情况:上述120个编码块中的比特错误,冗余块被正确接收了。由于接收错误的比特是可以通过冗余块中的正确比特恢复的。然而,接收端的物理层只将CRC校验通过的TB向MAC层递交,从而使得接收端无法获得冗余编码块的增益。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用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降低处理时延。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700的一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7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进行网络编码。
示例性地,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网络编码参数,该第一网络编码参数包括至少一组网络编码参数。其中,每一组网络编码参数可以包括一个第一索引号,第一索引号可以对应以下至少一个参数:N、第一编码块中的每一个编码块的比特大小,以及N与M的比值。其中,N为一组待编码块中的待编码块的数量,M为对一组编码块进行网络编码后获得的第一编码块中的编码块的数量。表1为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网络编码参数的一种示例。
表1
Figure BDA0003031967650000111
如表1所示,配置信息包括的第一网络编码参数中,存在三组网络编码参数。其中,第一组网络编码参数的第一索引号为100,对应第一组网络编码参数包括了参数:N;第二组网络编码参数的第一索引号为010,对应第二组网络编码参数包括了参数:第一编码块中的每一个编码块的比特大小;第三组网络编码参数的第一索引号为101,对应第三组网络编码参数包括了参数:N,N与M的比值。
同时,该配置信息可以通过RRC信令、PDCP信令、MAC CE信令、物理层信令的形式发送至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该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通道的信息,对第一通道对应的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其中,第一通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承载或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在可能实现的一种方式中,上述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索引号,该第二索引号为逻辑信道索引号,一个逻辑信道索引号对应一个逻辑信道,换言之,一个第二索引号对应一个逻辑信道。从而,可以使得第二索引号对应的逻辑信道使用第一索引号表征的网络编码参数进行网络编码。
在可能实现的另一种方式中,上述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索引号,该第三索引号为无线承载索引号,一个无线承载索引号对应一个无线承载,换言之,一个第三索引号对应一个无线承载。从而,可以使得配置信息对应的无线承载使用第一索引号表征的网络编码参数进行网络编码。
在可能实现的另一种方式中,该配置信息还可以是PDCP配置信息。例如,PDCP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四索引号,该第四索引号为无线承载索引号,一个无线承载索引号对应一个无线承载,换言之,一个第四索引号对应一个无线承载。从而,该PDCP配置信息对应的无线承载可使用第一索引号表征的网络编码参数进行网络编码。
在可能实现的另一种方式中,该配置信息还可以是逻辑信道配置信息。例如,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五索引号,该第五索引号为逻辑信道索引号,一个逻辑信道索引号对应一个逻辑信道,换言之,一个第五索引号对应一个逻辑信道。从而,该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可使用第一索引号表征的网络编码参数进行网络编码。
S702,终端设备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示例地,终端设备在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之后,可以通过配置信息确定第一网络编码参数,进而使用第一网络编码参数对其对应的逻辑信道或无线承载中的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获得第一编码块。
S703,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编码块。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配置信息。
其中,第二编码块包括第一编码块中的至少一个编码块。
具体地,终端设备可能会由于资源不足,无法将第一编码块中的所有编码块进行发送。所以,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编码块中的部分编码块或全部编码块,即,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编码块。
基于上述方案,终端设备通过接收包括至少一组网络编码参数的配置信息,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在此过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信道条件、业务量波动等因素调整网络编码参数,获得资源开销、网络编码可靠性,以及处理时延之间的平衡。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800的一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8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组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的网络编码参数。
具体地,关于配置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S701中关于配置信息的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S802,网络设备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获得第一编码块。
具体地,关于网络设备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的描述,可以参考S702中关于终端设备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只需将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的执行主体从终端设备替换为网络设备,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S803,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编码块,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编码块。
示例地,网络设备在获得第一编码块之后,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编码块。其中,第二编码块包括第一编码块中的至少一个编码块。
具体地,关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编码块的描述,可以参考S703中关于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编码块的描述,只需将发送主体终端设备替换为网络设备,将接收主体网络设备替换为终端设备,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方案,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至少一组网络编码参数的配置信息,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在此过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信道条件、业务量波动等因素调整网络编码参数,获得资源开销、网络编码可靠性,以及处理时延之间的平衡。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900的一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90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其中,网络编码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支持网络编码的能力。
S9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组网络编码的参数,用于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网络编码。
具体地,关于配置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S701中的配置信息的相关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S903a,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至少一个网络编码的参数,用于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网络编码。进一步地,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RRC信令之中。
具体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二网络编码参数,第二网络编码参数用于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进一步地,第二网络编码参数包括的参数,与第一网络编码参数包括的参数不同。
具体地,当配置信息中的第一网络编码参数中包括了一组网络编码参数,且该组网络编码参数包括了至少一个参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二网络编码参数,第二网络编码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参数:N、第一编码块中的每一个编码块的比特大小,以及N与M的比值。其中,N为一组待编码块中的待编码块的数量,M为对一组编码块进行网络编码后获得的第一编码块中的编码块的数量。并且,第二网络编码参数包括的参数与第一网络编码参数包括的参数不同。
举例而言,网络设备可以先通过配置信息向终端设备配置第一编码块中的每一个编码块的比特大小,再根据实时动态的情况,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向网络设备配置N与M的比值;或者,网络设备可以先通过配置信息向终端设备配置N与M的比值,再根据实时动态的情况,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向网络设备配置第一编码块中的每一个编码块的比特大小。
可选地,配置信息包括的网络编码参数中的一个参数也可以为终端设备预定义或协议约定的网络编码参数,其中,当配置信息包括的网络编码参数中的一个参数为终端设备预定义或协议约定的网络编码参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只包括网络编码参数中的一个参数,且该参数与终端设备预定义或协议约定的网络编码参数不同。
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对第一通道对应的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其中,第一通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承载或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举例而言,当配置信息未包括指示第一通道的信息,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向终端设备配置第一通道,从而使得终端设备对第一通道对应的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举例而言,当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通道的信息,即,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配置了第一通道,但是并未使得终端设备对第一通道对应的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对第一通道对应的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应理解,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同时包括第二网络编码参数的信息与指示第一通道的信息。
S903b,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网络编码参数,用于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网络编码。进一步地,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MAC CE之中。
具体地,当配置信息中包括了至少两组网络编码参数,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二网络编码参数,第二网络编码参数是第一网络编码参数的一组网络编码参数,用于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其中,当配置信息包括了多组网络编码参数时,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实时动态的情况,通过第二指示信息中的索引号,配置终端设备具体使用的一组网络编码参数,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可选地,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对第一通道对应的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举例而言,当配置信息未包括指示第一通道的信息,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二指示信息向终端设备配置第一通道,从而使得终端设备对第一通道对应的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举例而言,当配置指示信息包括指示第一通道的信息,即,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配置了第一通道,但是并未使得终端设备对第一通道对应的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对第一通道对应的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应理解,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同时包括第二网络编码参数的信息与指示第一通道的信息。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第二指示信息的一示意图。其中,第一通道可以是逻辑信道或无线承载。下面以逻辑信道为例,如图10所示,在该MAC CE中,可以通过第一字段携带的索引号1,表示索引号为1的网络编码参数;通过第二字段携带的逻辑信道标识5,表示对标识为5的逻辑信道对应的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网络编码。其中,确定一套网络编码的参数和确定一个逻辑信道的信息,也可以分别在两个MAC CE信令中携带。当分别在两个MACCE信令中携带时,这两个MAC CE信令可以在同一个TB或不同的TB中发送。
可选地,一个MAC CE信令还可以确定多个逻辑信道。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第二指示信息的另一示意图。如图11所示,当一个MAC CE信令可以确定多个逻辑信道时,第三字段可以包含多个比特,以4个比特为例:比特0对应配置了网络编码功能的逻辑信道标识最小的比特。
在可能实现的一种方式中,图12为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单连接的一示意图。如图12所示,在单连接场景(单个网络设备)下,按照配置了网络编码功能的逻辑信道标识的升序依次对应比特0,比特1,比特2,比特3。比特的取值1表示确定该逻辑信道对应的待编码块进行网络编码,取值0表示确定该逻辑信道对应的待编码块不进行网络编码。
在可能实现的另一种方式中,逻辑信道标识也可以为降序排列。图13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双连接的一示意图。如图13所示,在双连接场景(两个网络设备)下,从比特0开始,先放主网络设备(向核心网提供控制面连接的无线接入节点)的逻辑信道标识对应的比特值,后放置从网络设备(不向核心网提供控制面连接的无线接入节点)的逻辑信道标识对应的比特值。
还应理解,在上述MAC CE的设计,可将配置了网络编码功能的逻辑信道信道标识替换为配置了网络编码功能的无线承载标识,第二字段携带无线承载标识,第三字段的多个比特是按照无线承载的标识的升序或降序排列。
应理解,第二指示信息还可以指示开启上行的网络编码功能,或者指示生效系统无线帧号(System frame number,SFN),该SFN为离终端设备收到第二指示信息的时间最近的一个SFN)。
还应理解,第二指示信息还可以承载于DCI中,网络设备通过向终端设备发送DCI信息,向终端设备配置第二指示信息。该DCI可以是实时调度数据传输的PDCCH中的DCI,或者为PDCCH命令的DCI。由于逻辑信道标识的比特较多,可以考虑用于较短的比特来映射逻辑信道标识。比如,用逻辑信道标识的5比特中的低2~3比特来指示,或者网络设备配置一个逻辑信道标识对应一个2~3比特的取值,如表2所示,采用两比特最多支持4个逻辑信道支持网络编码,采用3比特最多支持9个逻辑信道支持网络编码。
表2
逻辑信道标识 对应的较短的比特
11111 11
01101 10
00101 01
00100 00
应理解,在上述DCI设计中,可将配置了网络编码功能的逻辑信道信道标识替换为配置了网络编码功能的无线承载标识。
还应理解,在上述方案中,S903a与S903b只执行其中之一,当S903a被执行,则S903b被跳过;当S903b为执行,则S903a被跳过。
S904,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激活反馈信息,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激活反馈信息。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激活反馈信息,激活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第一通道使用网络编码功能。进一步地,激活反馈信息可以为MAC CE信令的形式。
在可能实现的一种方式中,激活反馈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中携带的网络编码参数的索引号、逻辑信道标识中的至少一个。
在可能实现的另一种方式中,激活反馈信息可以携带一组比特,比特位置对应一个逻辑信道,比特取值为1表示使用网络编码功能。从而,可以通过一个激活反馈信息确认多个逻辑信道的信息,信令开销小。
S905,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指示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四指示信息。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指示上行授权,以及上行授权是否用于发送第二编码块,其中,第二编码块包括第一编码块中的至少一个编码块,第一编码块为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网络编码后获得的编码块。进一步地,该第四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DCI中。
S906,终端设备生成第二数据包。
示例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逻辑信道优先级的排序,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获得第二编码块,并且,对第二编码块进行处理,获得第一数据包,进而获得第二数据包。同时,可能由于授权不足,无法将第一编码块中的所有编码块进行发送,所以,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编码块中的部分编码块或全部编码块进行多次处理,获得第二数据包,即,对第二编码块多次处理,获得第二数据包。
应理解,当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功能在RLC层,先将分段或完整的RLC SDU进行处理,得到包含第二编码块的RLC PDU,MAC层再对包含第二编码块的RLC PDU进行处理,得到包含第二编码块的MAC PDU,即,第二数据包;当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功能在PDCP层,第二编码块可以为PDCP PDU,对分段或完整的PDCP SDU进行处理,得到包含第二编码块的PDCPPDU,RLC层处理得到RLC PDU,即,第一数据包,MAC层对第一数据包处理后得到包含第二编码块的MAC PDU,即,第二数据包;当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功能在PDCP和RLC层之间的新协议层使用,例如,网络编码(Network code,NC)层,第二编码块可以为NC PDU,对分段或完整的PDCP PDU进行处理,得到包含第二编码块的NC PDU,RLC层处理得到RLC PDU,即,第一数据包,MAC层对第一数据包处理后得到包含第二编码块的MAC PDU,即,第二数据包。
S907,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包。
示例地,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可选地,若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授权用于哪个逻辑信道发送,则通过该授权进行发送哪个逻辑信道的第二数据包。
基于上述方案,终端设备通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与第二指示信息,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在此过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信道条件、业务量波动等因素动态调整网络编码参数。其中,网络设备可以先确定一部分网络编码的参数,再通过确定另一部分网络编码的参数,从而可以实时根据信道条件、业务量波动等因素,动态调整网络编码的参数,获得资源开销、网络编码可靠性,以及处理时延之间的平衡。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1400的一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40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其中,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设备支持网络编码的能力的信息。
S14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指示至少一组网络编码参数。
具体地,关于配置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S701中的配置信息的相关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S1403a,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进一步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为RRC信令的形式。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至少一个网络编码参数。
具体地,关于第一指示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S903a中关于第一指示信息的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S1403b,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网络编码参数,用于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网络编码。进一步地,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MAC CE之中。
具体地,关于第二指示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S903b中关于第二指示信息的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上述方案中,S1403a与S1403b只执行其中之一,当S1403a被执行,则S1403b被跳过;当S1403b为执行,则S1403a被跳过。
S1404,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激活反馈信息,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激活反馈信息。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激活反馈信息,激活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激活第一通道使用网络编码功能。进一步地,激活反馈信息可以为MAC CE信令的形式。
具体地,关于激活反馈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S904中关于激活反馈信息的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S1405,网络设备生成第二数据包。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逻辑信道优先级的排序,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获得第二编码块,并且,对第二编码块进行至少一次处理,获得第二数据包。同时,可能由于授权不足,无法将第一编码块中的所有编码块进行发送,所以,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一编码块中的部分编码块或全部编码块进行至少一次处理,获得第二数据包,即,对第二编码块至少一次处理,获得第二数据包。
具体地,关于生成第二数据包的描述,可以参考S906中的关于生成第二数据包的描述,只需将生成第二数据包的执行主体由终端设备替换为网络设备,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S1406,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数据包。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
基于上述方案,网络设备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在此过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信道条件、业务量波动等因素动态调整网络编码参数。其中,网络设备可以先确定一部分网络编码的参数,再通过确定另一部分网络编码的参数,从而可以实时根据业务量波动等因素,动态调整网络编码的参数,从而获得资源开销、网络编码可靠性,以及处理时延之间的平衡。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1500的一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50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其中,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设备支持网络编码的能力的信息。
S15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组网络编码的参数,用于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具体地,关于配置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S701中的配置信息的相关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S1503a,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至少一个网络编码的参数,用于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具体地,关于第一指示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S903a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的相关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S1503b,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网络编码参数,用于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具体地,关于第二指示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S903b中的第二指示信息的相关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应理解,在上述方案中,S1503a与S1503b只执行其中之一,当S1503a被执行,则S1503b被跳过;当S1503b为执行,则S1503a被跳过。
S1504,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四指示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四指示信息。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激活反馈信息,激活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第一通道使用网络编码功能。
具体地,关于激活反馈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S904中的激活反馈信息的相关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S1505,终端设备生成第二数据包。
示例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逻辑信道优先级的排序,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获得第二编码块,并且,对第二编码块进行至少一次处理,获得第二数据包。
在可能实现的一种方式中,第二数据包包括第六指示信息,第六指示信息指示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在第二数据包中的位置。
具体地,第六指示信息可以通过指示第二数据包的第一子数据包与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偏移,确定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在第二数据包中的位置。
在可能实现的一种方式中,可以通过第一子数据包的头部位置与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头部位置的偏移,确定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位置,其中,第一子数据包为用于指示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位置的子数据包。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数据包的一示意图。如图16所示,可以通过在第二数据包中引入第一子数据包,第一子数据包包含一个固定长度的MAC CE,用于指示第一子数据包相对网络编码包,即,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头部的偏移量(字节数或比特数)。进一步地,还包括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总长度信息。优选地,可以将第一子数据包放在最前面,并将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紧挨在一起放置。
在可能实现的另一种方式中,可以通过第一子数据包的尾部位置与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头部位置的偏移,确定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位置。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数据包的另一示意图。如图17所示,可以通过在第二数据包中引入第一子数据包,第一子数据包包含一个固定长度的MAC CE,用于指示第一子数据包相对网络编码包,即,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尾部的偏移量(字节数或比特数)。进一步地,还包括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总长度信息。优选地,可以将第一子数据包放在最前面,并将,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紧挨在一起放置。从而,使得相对于第一子数据块头部与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头部的偏移量而言,第一子数据块尾部与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头部的偏移量的值较小,可以减小开销。
在可能实现的另一种方式中,可以通过MAC CE指示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块在第二数据包(即,MAC PDU)中的位置的同时,还可以指示第二编码块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数据包的另一示意图。如图18所示,考虑引入第一子数据包,第一子数据包包含一个可变长度的MAC CE,该MAC CE包括一个MAC子头,该MAC子头的L字段指示MAC CE的长度,F字段指示L字段的比特长度是8比特还是16比特;MAC CE携带第二编码块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在第二数据包的起始位置和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在第二数据包中的总长度。从而,当有不同逻辑信道的网络编码块的大小不相等时,MAC层可参考各自的编码块大小提取MAC子PDU(即,子数据包)。同时,通过参考上述表2的内容,当逻辑信道标识比特较多,可以通过较短比特的标识来对应一个逻辑信道标识,从而减少指示开销。
可选地,若MAC CE已经指示了逻辑信道,而且同一个MAC SDU的长度一样,为了减少子头开销,网络设备可不对编码块的MAC子PDU中添加MAC子头。
S1506,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包。
若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授权用于某个逻辑信道发送,则终端设备通过该授权进行发送该逻辑信道的第二数据包。
示例地,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六指示信息确定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在第二数据包中的位置。
基于上述方案,可以通过第一子数据包与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偏移,确定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在第二数据包中的位置,从而,在CRC校验失败的情况下,MAC层能准确提取编码块,向上层递交,使能网络编码功能。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1900的一示意图。如图19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90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其中,网络编码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支持网络编码的能力。
S19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指示至少一组网络编码的参数,用于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具体地,关于配置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S701中的配置信息的相关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S1903a,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至少一个网络编码的参数,用于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具体地,关于第一指示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S903a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的相关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S1903b,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网络编码参数,用于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具体地,关于第二指示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S903b中的第二指示信息的相关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应理解,在上述方案中,S1903a与S1903b只执行其中之一,当S1903a被执行,则S1903b被跳过;当S1903b为执行,则S1903a被跳过。
S1904,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激活反馈信息,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激活反馈信息。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激活反馈信息,激活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第一通道使用网络编码功能。进一步地,激活反馈信息可以为MAC CE信令的形式。
具体地,关于激活反馈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S904中的激活反馈信息的相关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S1905,网络设备生成第二数据包。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逻辑信道优先级的排序,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获得第二编码块,并且,对第二编码块进行至少一次处理,获得第二数据包。
在可能实现的一种方式中,第二数据包包括第六指示信息,第六指示信息指示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在第二数据包中的位置。
具体地,关于第六指示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S1505中关于第六指示信息的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第六指示信息还可以承载于DCI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向终端设备发送包括第六指示信息的DCI信息,使得终端设备获取第六指示信息。
S1906,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数据包。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六指示信息确定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在第二数据包中的位置。
基于上述方案,可以通过第一子数据包与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偏移,确定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在第二数据包中的位置,从而,在CRC校验失败的情况下,MAC层能准确提取编码块,向上层递交。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2000的一示意图。如图20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01,终端设备生成第二数据包。
示例地,终端设备生成第二数据包,其中,第二数据包包括校验码,校验码是在MAC层根据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生成的,校验码与包含所述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一一对应,且校验码用于确定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是否正确接收。
在可能实现的一种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数据包(可视为MAC PDU)中的每一个子数据包生成一个CRC,并CRC添加到子数据包的后面。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生成CRC的第二数据包的一示意图。如图21所示,第一子数据块用于指示包括第二编码块的MAC子PDU在第二数据包中的位置,第二编码块为网络编码块。终端设备将每个包含第二编码块的MAC子PDU生成CRC,添加到该MAC子PDU的后面。其中,对于不包括第二编码块的MAC子PDU生成CRC,可选生成并添加CRC到每个MAC子PDU的后面。网络设备在收到该第二数据包之后,MAC层可以将CRC通过验证的MAC子PDU的MAC SDU向RLC层递交。同时,在此方案中,也可以将CRC放置在每个MAC子PDU的前面。
在可能实现的另一种方式中,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生成CRC的第二数据包的另一示意图。如图22所示,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二数据包(可视为MAC PDU)中的所有MAC子头放在一起作为MAC头,在MAC PDU的最前面,对MAC头添加CRC,对每个包含第二编码块的MAC SDU添加CRC,进一步地,可以对每个MAC SDU添加CRC。其中,第一子数据块用于指示包括第二编码块的MAC子PDU在第二数据包中的位置,第二编码块为网络编码块。从而,MAC层可以首先验证MAC头部和MAC CE的CRC是正确的,才对MAC SDU进行CRC校验。网络设备在收到该第二数据包之后,MAC层将CRC通过验证的MAC头所对应的MAC SDU向RLC层递交。
应理解,网络编码的添加CRC生成步骤和其他功能可以在同一个协议层,也可以在不同的层。上述方案适用于以下可能的方案:
表3
编码功能 等分,编码,添加编码头的协议层 CRC生成/校验的协议层
方案1 MAC MAC
方案2 RLC RLC
方案3 PDCP PDCP
方案4 PDCP MAC
方案5 RLC MAC
方案6 PDCP和RLC之间的新层 PDCP和RLC之间的新层
方案7 PDCP和RLC之间的新层 MAC
在表3中,除了方案6和方案7,数字计算机控制的功能放在现有的协议层;并且,图23是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网络架构的一示意图。如图23所示,方案6和方案7的网络架构可以为以下任意两种:
(a)NC层在PDCP和RLC之间的新层处于集中单元用户平面(CU-UP)逻辑实体;
(b)NC层处于分布单元(DU)逻辑实体。
S2002,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包。
示例地,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包括校验码,校验码是终端设备在MAC层根据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生成的,校验码与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一一对应,校验码用于确定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是否正确接收。
基于上述方案,通过在第二数据包中添加校验包,并与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一一对应,可以将CRC校验通过的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向上层发送,使得在CRC校验失败的情况下,能够将正确的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递交至上层进行解码,将容错和解码功能解耦,有助于获得网络编码的增益,使能上层的网络编码功能正常工作。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2400的一示意图。如图2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401,网络设备生成第二数据包。
示例地,网络设备生成第二数据包,其中,第二数据包包括校验码,校验码是在MAC层根据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生成的,校验码与包含所述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一一对应,且校验码用于确定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是否正确接收。
具体地,关于网络设备在第二数据包中生成校验码的描述,可以参考S2001中关于终端设备在第二数据包中生成校验码的描述,只需将执行主体由终端设备替换为网络设备,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S24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数据包。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包括校验码,校验码是网络设备在MAC层根据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生成的,校验码与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一一对应,校验码用于确定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是否正确接收。
基于上述方案,通过在第二数据包中添加校验包,并与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一一对应,可以将CRC校验通过的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向上层发送,使得在CRC校验失败的情况下,能够将正确的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递交至上层进行解码,将容错和解码功能解耦,有助于获得网络编码的增益,使能上层的网络编码功能正常工作。
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2800的一示意图。如图28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501,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编码块的数量。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待调度的资源的大小、编码块大小,以及待编码块与编码块的比例确定第一编码块中的编码块的数量,从而,一次传输只生成一个编码块组。
S25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七指示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七指示信息。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七指示信息,该第七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调度上行授权。
具体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调度上行授权的第七指示信息,同时,第七指示信息可以指示以下网络编码参数中的至少两种参数:N、第一编码块中的每一个编码块的比特大小,以及N与M的比值。其中,N为一组待编码块中待编码块的数量,M为第一编码块中编码块的数量,第一编码块为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网络编码后获得的编码块。
可选地,第七指示信息指示的网络编码参数中的一个参数也可以为终端设备预定义或协议约定的网络编码参数,当第七指示信息指示的网络编码参数中的一个参数为终端设备预定义或协议约定的网络编码参数,第七指示信息可以只指示网络编码参数中的一个参数,且该参数与终端设备预定义或协议约定的网络编码参数不同。
应理解,第七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网络设备在调度终端设备上行网络编码传输中的DCI中,也可以在随路的MAC CE中,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其中,当第七指示信息承载于实时调度数据传输的PDCCH中的DCI时,该DCI可以指示用于当前DCI调度上行授权所能传输的上行数据的网络编码参数。
S2503,终端设备生成第二数据包。
示例地,终端设备的MAC层向PDCP层指示待传输的第一编码块的编码块数量,PDCP层根据MAC层的指示,确定待传输的第一编码块的编码块的数量,递交至MAC层,MAC层将第一编码块中的编码块复用在一起,生成第二数据包,即,MAC PDU。
S2504,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包。
示例地,终端设备在生成第二数据包之后,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
S2505,网络设备对第二数据包进行解码。
示例地,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数据包之后,根据PDCCH指示的编码参数进行解码。
具体地,网络设备可以解析MAC PDU(第二数据包)获得MAC子PDU,将通过CRC校验的MAC子PDU向RLC层递交MAC SDU,RLC层向PDCP递交PDCP PDU;网络设备的PDCP层根据编码参数确定当前编码组内的编码块块数Z,将小于或等于Z的编码块放入解码实体进行解码。
若网络编码功能在其他层,比如RLC层或新协议层,RLC层或新协议层收到下层递交的包,则网络设备可以在所述其它层进行解码。
基于上述方案,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编码块的网络编码参数,通过实时生成网络编码参数,从而避免分成多组编码包,增加编解码的处理时延。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2600的一示意图。如图26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601,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编码块的数量。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下一次调度的资源的大小、编码块大小,以及待编码块与编码块的比例确定第一编码块中的编码块的数量,即,一次传输只生成一个编码块组。
S26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八指示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七指示信息。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八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网络编码参数。
具体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八指示信息,该第八指示信息可以指示以下网络编码参数中的至少两种参数:N、第一编码块中的每一个编码块的比特大小,以及N与M的比值。其中,N为一组待编码块中待编码块的数量,M为第一编码块中编码块的数量,第一编码块为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网络编码后获得的编码块。
应理解,第八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网络设备在调度终端设备下行网络编码传输中的DCI中,也可以在随路的MAC CE中,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其中,当第八指示信息承载于实时调度数据传输的PDCCH中的DCI时,该DCI可以指示用于当前DCI调度传输的下行数据的网络编码参数。
S2603,网络设备生成第二数据包。
示例地,网络设备的MAC层向PDCP层指示待传输的第一编码块的编码块数量,PDCP层根据MAC层的指示,确定待传输的第一编码块的编码块的数量,递交至MAC层,MAC层将第一编码块中的编码块复用在一起,生成第二数据包,即,MAC PDU。
S2604,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数据包。
示例地,网络设备在生成第二数据包之后,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
S2605,终端设备对第二数据包进行解码。
示例地,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数据包之后,根据PDCCH指示的编码参数进行解码。
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解析MAC PDU(第二数据包)获得MAC子PDU,将通过CRC校验的MAC子PDU向RLC层递交MAC SDU,RLC层向PDCP递交PDCP PDU;终端设备的PDCP层根据编码参数确定当前编码组内的编码块块数Z,将小于或等于Z的编码块放入解码实体进行解码。
若网络编码功能在其他层,比如RLC层或新协议层,RLC层或新协议层收到下层递交的包,则终端设备在其它层进行解码。
基于上述方案,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编码块的网络编码参数,通过实时生成网络编码参数,从而避免分成多组编码包,增加编解码的处理时延。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2700的一示意图。如图27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7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三指示信息。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终端设备激活或去激活第一通道。
具体地,当该第一通道为无线承载时,第三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将某个无线承载从非网络编码操作转换为网络编码操作,或者从网络编码操作转换为非网络编码操作,即,指示终端设备对某个无线承载激活或去激活网络编码功能。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指示信息的一示意图。如图28所示,第四字段指示具体的无线承载。举例而言,第四字段共8个比特,一个比特的位置对应一个配置了网络编码功能的数据无线承载标识,比特的值1表示激活这个比特位置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的网络编码功能,比特的值0表示去激活这个比特位置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的网络编码功能。按照配置了网络编码功能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大小的升序(或降序),对应比特0至比特8。
应理解,在上述方案中,当该第一通道为逻辑信道时,可以将无线承载替换为逻辑信道,一个比特的位置可以对应一个配置了网络编码功能的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一组逻辑信道。第一指示信息中可以携带一个无线承载的标识,以及激活或去激活该无线承载的一组逻辑信道中的网络编码的指示信息。
还应理解,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发送物理层、PDCP层控制信令,以及MAC CE信令的形式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S2702,终端设备激活第一通道的网络编码功能。
示例地,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三指示信息之后,可以激活第一通道的网络编码功能。
具体地,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三指示信息之后,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激活或去激活指定的第一通道的网络编码功能,即,开启或停止使用对这个第一通道的数据生成带网络编码格式的编码包。
S2703,终端设备生成第二数据包。
示例地,终端设备可以生成第一数据包,对第一数据包进行至少一次处理,生成第二数据包。其中,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五指示信息,第五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二编码块,第二编码块为网络编码块。
当终端设备从MAC CE信令接收第三指示信息时,空口可能存在重传,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对命令的生效时间存在模糊期。举例而言,终端设备从物理层信令收到去激活信令,终端设备可能已经产生的网络编码包正在空口发送或等待发送。因此,网络设备不清楚收到的哪个包为网络编码包。而网络编码包和非网络编码包的格式是不同的,若将非网络编码包放到网络编码功能实体解码可能产生错误。所以,若网络编码功能在PDCP层,需要终端设备的PDCP PDU的头中的一个字段,以指示PDCP SDU是否为网络编码包,即,包括第二编码块。
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生成第一数据包(即,PDCP PDU),通过PDCP PDU中的一个字段指示某一个PDCP SDU是否为网络编码包。
若网络编码功能在RLC层,在RLC PDU的头中的一个字段,以指示RLC SDU是否为网络编码包。
若网络编码功能在新网络编码层,在网络编码层PDU的头中的一个字段,以指示RLC SDU是否为网络编码包。
若网络编码功能在SDAP层,在SDAP PDU的头中的一个字段,以指示SDAP SDU是否为网络编码包。
在可能实现的一种方式中,图2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数据包的一示意图。如图29所示,可以通过PDCP头中的1个比特的字段表征该PDCP SDU是否为网络编码包。例如,当该比特的值为1时,则表示该PDCP SDU为网络编码包(即,包括第二编码块);当该比特的值为0时,则表示该PDCP SDU为非网络编码包(即,不包括第二编码块)。
在可能实现的另一种方式中,图3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数据包的另一示意图。如图30所示,可以通过NC头中的1个比特的字段表征该SDAP SDU是否为网络编码包。例如,当该比特的值为1时,则表示该SDAP SDU为网络编码包(即,包括第二编码块);当该比特的值为0时,则表示该SDAP SDU为非网络编码包(即,不包括第二编码块)。
应理解,除了上述情况之外,当一个业务的一个QoS流映射到无线承载,终端设备对一部分重要的业务数据进行网络编码,终端设备可以对另一部分非重要的业务数据不进行网络编码。也就是说,终端设备侧的一个PDCP实体可能产生网络编码包和非网络编码包,网络设备侧的一个PDCP实体也可能收到网络编码包和非网络编码包。因此,PDCP PDU也需要一个字段来指示数据包是否为网络编码包。
S2704,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包。
示例地,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
基于上述方案,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在激活网络编码功能生成网络编码包时,第一数据包包括网络编码包(即,第二编码块);在去激活网络编码功能生成非网络编码包时,第一数据包不包括网络编码包(即,第二编码块),可以改善关闭或开启网络编码功能的生效时间存在模糊期,从而导致的无法用准确的格式解析数据包的问题。
图3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3100的一示意图。如图3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10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其中,网络编码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支持网络编码的能力。
S31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组网络编码参数,用于终端设备进行网络编码。
具体地,关于配置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S701中配置信息的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S3103a,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个网络编码参数,用于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具体地,关于第一指示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S903a中第一指示信息的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S3103b,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指示配置信息包括的至少一组网络编码参数中的一组网络编码参数,用于对第一通道对应的一组待编码进行编码。
具体地,关于第二指示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S903b中第二指示信息的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上述方案中,S3103a与S3103b只执行其中之一,当S3103a被执行,则S3103b被跳过;当S3103b为执行,则S3103a被跳过。
S3104,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三指示信息。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激活对第一通道对应的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具体地,关于第三指示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S2701中第三指示信息的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S3105,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指示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四指示信息。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指示上行授权,以及上行授权是否用于发送第二编码块。
具体地,关于第四指示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S905中第四指示信息的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S3106,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激活反馈信息,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激活反馈信息。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激活反馈信息,该激活反馈信息用于通知网络设备该终端设备的第一通道使用网络编码功能。进一步地,终端设备可以将该激活反馈信息通过MAC CE信令的方式发送至网络设备。
具体地,该激活反馈信息可以包括第一通道的标识信息或第一通道的索引号中的至少一项。其中,第一通道的标识信息可以是逻辑信道的标识信息,也可以是无线承载的标识信息;第一通道的索引号可以为S701中列举的关于第一通道的索引号。
举例而言,该激活反馈信息可以携带一组比特,一种比特位置对应一个第一通道,比特取值为1则表示确认激活该第一通道。从而,一个激活反馈信息可以确认多个第一通道的激活,节省信令开销。
S3107,终端设备生成第一数据包。
示例地,终端设备可以生成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五指示信息,第五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二编码块。
具体地,关于第一数据包与第五指示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S2703中关于第一数据包与第五指示信息的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S3108,终端设备生成第二数据包。
示例地,终端设备可以生成第二数据包。
具体地,关于终端设备生成第二数据包的描述,可以参考S2703中关于终端设备生成第二数据包的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S3109,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六指示信息,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六指示信息。
示例地,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六指示信息,第六指示信息指示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在第二数据包中的位置。
具体地,关于第六指示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S1505中关于第六指示信息的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S3110,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包。
示例地,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
具体地,关于第二数据包的描述,可以参考S1505与S2001中关于第二数据包的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方案,可以获得以下有益效果:
(1)终端设备通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与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在此过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信道条件、业务量波动等因素动态调整网络编码参数。其中,网络设备可以先确定一部分网络编码的参数,再通过确定另一部分网络编码的参数,从而可以实时根据业务量波动或信道条件等因素,动态调整网络编码的参数,获得资源开销、网络编码可靠性,以及处理时延之间的平衡;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确定多组网络编码参数中的一组网络编码参数用于网络编码,可以通过动态指示网络编码参数,获得资源开销、网络编码可靠性,以及处理时延之间的平衡;
(2)通过第三指示信息,在激活网络编码功能生成网编码包时,第一数据包包含第二编码包;在去激活网络编码功能生成非网络编码包时,第一数据包不包含第二编码包,可以改善关闭或开启网络编码功能的生效时间存在模糊期,从而导致的无法用准确的格式解析数据包的问题;
(3)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编码块的网络编码参数,通过实时生成网络编码参数,从而避免分成多组编码包,增加编解码的处理时延;
(4)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一子数据包与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偏移,确定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在第二数据包中的位置,从而,在CRC校验失败的情况下,MAC层能准确提取编码块,向上层递交,使能网络编码功能;
(5)通过在第二数据包中添加校验包,并与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一一对应,可以将CRC校验通过的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向上层发送,使得在CRC校验失败的情况下,能够将正确的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递交至上层进行解码,将容错和解码功能解耦,有助于获得网络编码的增益,使能上层的网络编码功能正常工作。
图3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3200的一示意图。如图3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20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其中,网络编码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支持网络编码的能力。
S32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进行网络编码。
具体地,关于配置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S701中配置信息的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S3203a,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具体地,关于第一指示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S903a中第一指示信息的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S3203b,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指示对第一通道对应的一组待编码进行编码。
具体地,关于第二指示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S903b中第二指示信息的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上述方案中,S3203a与S3203b只执行其中之一,当S3203a被执行,则S3203b被跳过;当S3203b为执行,则S3203a被跳过。
S3204,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激活反馈信息,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激活反馈信息。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激活反馈信息,该激活反馈信息用于通知网络设备该终端设备的第一通道使用网络编码功能。进一步地,终端设备可以将该激活反馈信息通过MAC CE信令的方式发送至网络设备。
具体地,关于激活反馈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S3106中关于激活反馈信息的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S3205,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数据包。
示例地,终端设备可以生成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五指示信息,第五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二编码块。
具体地,关于第一数据包与第五指示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S2703中关于第一数据包与第五指示信息的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S3206,网络设备生成第二数据包。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生成第二数据包。
具体地,关于网络设备生成第二数据包的描述,可以参考S2703中关于网络设备生成第二数据包的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S3207,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六指示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六指示信息。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六指示信息,第六指示信息指示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在第二数据包中的位置。
在可能实现的一种方式中,关于第六指示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S1505中关于第六指示信息的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在可能实现的另一种方式中,第六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DCI信息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发送DCI信息,将第六指示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
S3208,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数据包。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
具体地,关于第二数据包的描述,可以参考S1505与S2001中关于第二数据包的描述,为了简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方案,可以获得以下有益效果:
(1)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与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在此过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信道条件、业务量波动等因素动态调整网络编码参数。其中,网络设备可以先确定一部分网络编码的参数,再通过确定另一部分网络编码的参数,从而可以实时根据业务量波动或信道条件等因素,动态调整网络编码的参数,获得资源开销、网络编码可靠性,以及处理时延之间的平衡;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确定多组网络编码参数中的一组网络编码参数用于网络编码,可以通过动态指示网络编码参数,获得资源开销、网络编码可靠性,以及处理时延之间的平衡;
(2)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编码块的网络编码参数,通过实时生成网络编码参数,从而避免分成多组编码包,增加编解码的处理时延;
(3)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子数据包与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的偏移,确定包括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在第二数据包中的位置,从而,在CRC校验失败的情况下,MAC层能准确提取编码块,向上层递交,使能网络编码功能;
(4)通过在第二数据包中添加校验包,并与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一一对应,可以将CRC校验通过的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向上层发送,使得在CRC校验失败的情况下,能够将正确的包含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递交至上层进行解码,将容错和解码功能解耦,有助于获得网络编码的增益,使能上层的网络编码功能正常工作。
本文中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可以为独立的方案,也可以根据内在逻辑进行组合,这些方案都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中。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方法和操作,也可以由可用于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由网络设备实现的方法和操作,也可以由可用于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
以上,结合图7至图32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以下,结合图33至图36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应理解,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见上文方法实施例,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例如发射端设备或者接收端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发射端设备或者接收端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下面以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图3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3300的示意性框图。该通信装置3300包括收发单元3310和处理单元3320。收发单元3310可以实现相应的通信功能,处理单元3310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收发单元3310还可以称为通信接口或通信单元。
可选地,该通信装置33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用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处理单元3320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指令和/或数据,以使得通信装置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
该通信装置3300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动作,这时,该通信装置3300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可配置于终端设备的部件,收发单元331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收发相关的操作,处理单元332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处理相关的操作。
例如,当通信装置3300用于实现图7中的方法700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3310用于接收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组网络编码的参数;处理单元3320用于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该收发单元3310还用于发送第二编码块。
该通信装置3300用于执行上文图8、图9、图14、图15、图19、图20、图24至图27、图31、图32所示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动作。
有关上述收发单元3310和处理单元33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图7中的方法700至图9中的方法900、图14中的方法1400、图15中的方法1500、图19中的方法1900、图20中的方法2000、图24中的方法2400至图27中的方法2700、图31中的方法3100和图32中的方法3200的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作为另一种设计,该通信装置3300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动作,这时,该通信装置3300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可配置于网络设备的部件,收发单元331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侧的收发相关的操作,处理单元332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侧的处理相关的操作。
例如,当通信装置3300用于实现图7中的方法700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3310用于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组网络编码的参数;该收发单元3310还用于接收第二编码块。
又例如,通信装置3300用于执行上文图8、图9、图14、图15、图19、图20、图24至图27、图31、图32所示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动作。
有关上述收发单元3310和处理单元33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图7中的方法700至图9中的方法900、图14中的方法1400、图15中的方法1500、图19中的方法1900、图20中的方法2000、图24中的方法2400至图27中的方法2700、图31中的方法3100和图32中的方法3200的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上文实施例中的处理单元3320可以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或处理器相关电路实现。收发单元3310可以由收发器或收发器相关电路实现。收发单元3310还可称为通信单元或通信接口。存储单元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存储器实现。
如图3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3400。该通信装置3400包括处理器3410,处理器3410与存储器3420耦合,存储器34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和/或数据,处理器3410用于执行存储器34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和/或数据,使得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被执行。
可选地,该通信装置3400包括的处理器3410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如图34所示,该通信装置34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3420。
可选地,该通信装置3400包括的存储器3420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该存储器3420可以与该处理器3410集成在一起,或者分离设置。
可选地,如图34所示,该通信装置34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3430,收发器3430用于信号的接收和/或发送。例如,处理器3410用于控制收发器3430进行信号的接收和/或发送。
作为一种方案,该通信装置340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操作。
例如,处理器341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处理相关的操作,收发器343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收发相关的操作。
作为另一种方案,该通信装置340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操作。
例如,处理器341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处理相关的操作,收发器343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收发相关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3500,该通信装置3500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芯片。该通信装置35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操作。
当该通信装置3500为终端设备时,图3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简化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5所示,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射频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等。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种类的终端设备可以不具有输入输出装置。
当需要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为便于说明,图35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产品中,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存储器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设置,也可以是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射频电路视为终端设备的收发单元,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的处理单元。
如图35所示,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单元3510和处理单元3520。收发单元3510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处理单元3520也可以称为处理器,处理单板,处理模块、处理装置等。
可选地,可以将收发单元3510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3510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3510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收发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器、或收发电路等。接收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或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例如,处理单元3520用于执行图7至图9、图14、图15、图19、图20、图24至图27、图31、图32中终端设备侧的处理动作;收发单元3510用于执行图7至图9、图14、图15、图19、图20、图24至图27、图31、图32中终端设备侧的收发动作。
应理解,图35仅为示例而非限定,上述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的终端设备可以不依赖于图35所示的结构。
当该通信装置3500为芯片时,该芯片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或通信接口;处理单元可以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3600,该通信装置360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芯片。该通信装置36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操作。
当该通信装置3600为网络设备时,例如为基站。图3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简化的基站结构示意图。基站包括3610部分以及3620部分。3610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3620部分主要用于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3610部分通常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3620部分通常是基站的控制中心,通常可以称为处理单元,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侧的处理操作。
3610部分的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或收发器等,其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其中射频电路主要用于进行射频处理。可选地,可以将3610部分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3610部分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或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3620部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单板,每个单板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处理器用于读取和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以及对基站的控制。若存在多个单板,各个单板之间可以互联以增强处理能力。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者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或者是多个单板同时共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例如,3610部分的收发单元用于执行图7至图9、图14、图15、图19、图20、图24至图27、图31、图32所示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收发相关的步骤;3620部分用于执行图8、图14、图19、图24至图27、图32所示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处理相关的步骤。
应理解,图36仅为示例而非限定,上述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的网络设备可以不依赖于图36所示的结构。
当该通信装置3600为芯片时,该芯片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通信接口;处理单元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或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的计算机指令。
例如,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或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或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文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方便和简洁,上述提供的任一种通信装置中相关内容的解释及有益效果均可参考上文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可以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其中,硬件层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操作系统层的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应用层可以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
本申请实施例并未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进行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者,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制品”可以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或者说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性介质或磁存储器件(例如,软盘、硬盘(如移动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光盘、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disc,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例如,RAM可以用作外部高速缓存。作为示例而非限定,RAM可以包括如下多种形式: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需要说明的是,当处理器为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时,存储器(存储模块)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此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实现本申请提供的方案。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
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例如,计算机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关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参考上文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网络编码参数,所述第一网络编码参数包括至少一组网络编码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编码参数,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获得第一编码块,所述一组待编码块包括N个待编码块,所述第一编码块包括M个编码块,N、M为正整数;
发送第二编码块,所述第二编码块包括所述第一编码块的至少一个编码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编码参数中的任一组网络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参数:
N、所述第一编码块中的每一个编码块的比特大小,以及N与M的比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通道的信息,对所述第一通道对应的所述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一组网络编码参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网络编码参数,所述第二网络编码参数用于对所述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所述第二网络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参数:
N、所述第一编码块中的每一个编码块的比特大小,以及N与M的比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对第一通道对应的所述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两组网络编码参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网络编码参数,所述第二网络编码参数是所述第一网络编码参数的一组网络编码参数,所述第二网络编码参数用于对所述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对第一通道对应的所述一组待编码进行编码。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激活对所述第一通道对应的所述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指示上行授权,以及所述上行授权是否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编码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第二编码块,具体包括:
生成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二编码块;
对所述第一数据包处理,生成第二数据包;
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子数据包,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六指示信息,所述第六指示信息指示包含所述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校验码,所述校验码是在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根据所述包含所述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生成的,所述校验码与所述包含所述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一一对应,所述校验码用于确定所述包括所述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是否正确接收。
13.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网络编码参数,所述第一网络编码参数包括至少一组网络编码参数;
接收第二编码块,所述第二编码块包括第一编码块的至少一个编码块,所述第一编码块是根据所述第一网络编码参数,对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确定的,其中,所述一组待编码块包括N个待编码块,所述第一编码块包括M个编码块,N、M为正整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编码参数中的任一组网络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参数:
N、所述第一编码块中的每一个编码块的比特大小,以及N与M的比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通道的信息,所述第一通道包括至少一个通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一组网络编码参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网络编码参数,所述第二网络编码参数用于对所述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所述第二网络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参数:
N、所述第一编码块中的每一个编码块的比特大小,以及N与M的比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对第一通道对应的所述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网络编码参数,所述第二网络编码参数是所述第一网络编码参数的一组网络编码参数,所述第二网络编码参数用于对所述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19.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对第一通道对应的所述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20.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激活对所述第一通道对应的所述一组待编码块进行编码。
21.根据权利要求13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指示上行授权,以及所述上行授权是否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编码块。
22.根据权利要求13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二编码块,具体包括:
接收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由所述第一数据包处理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包由所述第二编码块生成,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二编码块。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六指示信息,所述第六指示信息指示包含所述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位置;
根据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确定所述包含所述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校验码,所述校验码是在MAC层根据所述包括所述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生成的,所述校验码与所述包括所述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一一对应,所述校验码用于确定所述包括所述第二编码块的子数据包是否正确接收。
2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或,13至2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
2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装置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或,13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或,13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或,13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计算机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或,13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与数据接口,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数据接口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或,13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432635.9A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装置 Pending CN1152252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2635.9A CN115225200A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装置
PCT/CN2022/084388 WO2022222726A1 (zh) 2021-04-21 2022-03-31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2635.9A CN115225200A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25200A true CN115225200A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06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2635.9A Pending CN115225200A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25200A (zh)
WO (1) WO202222272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004002210T2 (de) * 2004-07-30 2007-07-12 M-Stack Ltd.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Anwendung von Verschlüsselung in einem UMTS-System
CN113890686B (zh) * 2016-05-13 2023-05-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极化码处理方法及装置、节点
CN106850152A (zh) * 2017-01-21 2017-06-13 陕西尚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传输层控制方法
CN109217990B (zh) * 2017-06-30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0237646A1 (zh) * 2019-05-31 2020-12-0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52754B (zh) * 2019-06-28 2021-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极化码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13114410A (zh) * 2020-01-10 2021-07-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22726A1 (zh) 2022-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16688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分组数据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KR102347769B1 (ko)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프로토콜 데이터 유닛의 송신 및 수신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1867070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EP3606158A1 (en)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method, ue, buffer status report processing method, and network-side device
CN113475031A (zh) 执行发送和接收操作的用户设备和系统
CN111836366B (zh) 上行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4070516A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KR20190132459A (ko) 데이터 표시 방법, 디바이스 및 통신 시스템
WO2018081989A1 (zh)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584342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EP3591865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159979A1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EP3863326A1 (e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1480361B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无线通信方法
CN114830786A (zh) 针对降低复杂性的设备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CN115225200A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09391437B (zh) 通信方法和设备
WO2022133918A1 (zh) 解码失败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2137659A1 (ja)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WO2021147214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2247847A1 (zh) 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N114900894B (zh) 上行控制信息uci域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3273973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2027688A1 (zh) 一种确定harq-ack码本的方法及装置
EP4355002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