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8883B - 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18883B
CN115218883B CN202210715224.5A CN202210715224A CN115218883B CN 115218883 B CN115218883 B CN 115218883B CN 202210715224 A CN202210715224 A CN 202210715224A CN 115218883 B CN115218883 B CN 1152188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tal station
determining
target
point
integ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152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18883A (zh
Inventor
唐彬
刘志峰
王伟亮
赖仁纯
吴桐
陈一乔
廖志钻
刘志华
常晓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Safety Inspection St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Safety Inspection St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Safety Inspection St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Safety Inspection St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1522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188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18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88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188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88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5/00Surveying instrum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3/00
    • G01C15/10Plumb lines
    • G01C15/105Optical plumb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绘工程的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待测超高层楼层的首层对应的上部点,基于所述上部点架设第一全站仪;确定待测超高层楼层的投递层对应的投递孔,并针对所述投递孔安装一体化标靶,和基于所述投递层对应的下部点架设第二全站仪;基于所述第一全站仪、所述第二全站仪、和所述一体化标靶根据所述上部点和所述下部点确定待放样坐标以进行轴线投测操作。本发明通过一体化标靶进行施工测量只需通过一台全站仪,一个投递孔就可以直接或间接完成多项测量工作的数据采集,提高了施工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Description

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绘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超高层建筑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人们对超高层施工测量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传统施工测量方式中,基于轴线竖向投测与垂直度测量选用2″级激光经纬仪或激光铅直仪进行,其精度与测量范围都比较局限(激光有效投点距离<150m,测量允许偏差达到公分级别);基于标高竖向传递采用悬挂钢尺代替水准尺的水准测量方法进行,在对钢尺读数进行温度、尺长和拉力改正时存在的较大不确定性,误差无法有效评估,而且根据不同大小和高度的建筑物,传递点的数目要相应增加,最小不少于两个位置。建筑物轴线放样是基于轴线竖向投测而得到的基准点进行放样作业,其轴力竖向投测的精度对轴线放样的精度起决定性作用。
综上,传统施工测量方式存在着作业方法单一粗糙且易出现测量误差较大以及作业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旨在提高超高层施工测量的精度及作业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所述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包括:
确定待测超高层楼层的首层对应的上部点,基于所述上部点架设第一全站仪;
确定待测超高层楼层的投递层对应的投递孔,并针对所述投递孔安装一体化标靶,和基于所述投递层对应的下部点架设第二全站仪;
基于所述第一全站仪、所述第二全站仪、和所述一体化标靶根据所述上部点和所述下部点确定待放样坐标以进行轴线投测操作。
可选地,所述针对所述投递孔安装一体化标靶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所述一体化标靶进行固定整平操作;
在确定到所述一体化标靶完成所述固定整平操作后,根据所述一体化标靶针对所述上部点和所述下部点进行铅垂操作;
在确定到所述一体化标靶完成铅垂操作后,针对所述一体化标靶进行锁止操作。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全站仪、所述第二全站仪、和所述一体化标靶根据所述上部点和所述下部点确定待放样坐标以进行轴线投测操作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全站仪针对所述上部点进行投测确定所述下部点对应的坐标信息;
根据所述一体化标靶确定所述下部点对应的坐标个数;
根据所述坐标信息和所述坐标个数确定所述待放样坐标,并将所述待放样坐标传输至所述第二全站仪以完成轴线投测操作。
可选地,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全站仪、所述第二全站仪、和所述一体化标靶根据所述上部点和所述下部点确定待放样坐标以进行轴线投测操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全站仪对应的无棱镜放样模式;
根据所述无棱镜放样模式和所述待放样坐标针对所述投递层进行施工测量放线操作。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无棱镜放样模式和所述待放样坐标针对所述投递层进行施工测量放线操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全站仪和所述上部点确定待测物体的特征点对应的第一平距;
根据所述第二全站仪和所述下部点确定所述特征点对应的第二平距;
根据所述第一平距和所述第二平距得到所述待测物体的垂直度变化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平距和所述第二平距得到所述待测物体的垂直度变化值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上部点对应的高程;
根据所述一体化标靶和所述高程针对所述投递层进行高程传递操作。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一体化标靶和所述高程针对所述投递层进行高程传递操作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一体化标靶对应的一体化测钉,并在所述一体化测钉上放置水准测量标尺;
确定所述投递层对应的投递点,并根据所述水准测量标尺和所述高程确定所述投递点对应的投递高程;
根据所述投递层和预设水准尺确定固定高程基准点;
基于所述投递层架设水准仪,并根据所述水准仪将所述投递高程引测到所述固定高程基准点。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装置,本发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测超高层楼层的首层对应的上部点,基于所述上部点架设第一全站仪;
安装模块,用于确定待测超高层楼层的投递层对应的投递孔,并针对所述投递孔安装一体化标靶,和基于所述投递层对应的下部点架设第二全站仪;
操作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全站仪、所述第二全站仪、和所述一体化标靶根据所述上部点和所述下部点确定待放样坐标以进行轴线投测操作。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程序,所述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程序,所述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通过运用一体化标靶进行施工测量,先架设第一全站仪并在上部点上方对中整平,并将第一全站仪的物镜朝上观测后,开启第一全站仪的自动搜索照准棱镜中心ATR功能,再确定待测超高层楼层的投递层对应的投递孔,将一体化标靶安装在投递孔中后固定整平,再根据一体化标靶调节下部点与上部点处于同一铅锤线上,即完成施工放线测量工作;然后在投递层对应的下部点上架设第二全站仪,再根据第一全站仪、上部点、下部点以及一体化标靶确定待放样坐标,并将待放样坐标的信息传输至第二全站仪,完成轴线投测工作;然后通过在上部点架设的第一全站仪测量待测物特征点的第一平距,通过在下部点架设的第二全站仪测量同一待测物在投递层的特征点的第二平距,根据第一平距和第二平距获得待测物体的垂直度变化值,即完成垂直度测量工作;最后再运用第一全站仪(徕卡TS16/60全站仪)自动量测仪器高功能,结合第一全站仪的天顶距测量功能,运用一体化标靶,可以在一体化标靶上方直接架设水准尺进行高程传递工作。
区别于传统的施工测量,基于全站仪运用一体化标靶进行施工测量只需通过一个投递孔,就可以直接或间接完成多项测量工作的数据采集,其高效性,实用性、准确性和集成性相较于传统施工测量有了质的提高,其推广价值和实用价值较高,避免出现传统施工测量的误差较大、作业粗糙且效率低的现象,实现提高施工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一实施例涉及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一实施例涉及的相关零部件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一实施例涉及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一实施例涉及的垂直度变化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一实施例涉及的高程传递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装置模块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参照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应用于针对超高层运用一体化标靶进行施工测量的终端设备,本发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包括:
步骤S10:确定待测超高层楼层的首层对应的上部点,基于所述上部点架设第一全站仪;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首先确定待测超高层楼层的首层对应的上部点,然后架设第一全站仪并在上部点上方对中整平,且将全站仪物镜朝上观测,并开启自动搜索照准棱镜中心ATR(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自动目标识别)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首层是正负零以上的楼层,也是待测超高层建筑的第一层。上部点是根据测区内现有的国家控制点引测的一个点,是事先已经预设好了的;第一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Electronic Total Station),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全站仪可以为徕卡TS16/60全站仪。
对中整平是测绘学科中十分基础的一个术语,它是任何一个测量工作者进行测量时必须首先完成的操作。对中整平包括两个部分:对中和整平。对中——使仪器的中心和测站点的标志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对中一般分为垂球对中、光学对点器对中、强制对中和激光对中;整平——使仪器的竖轴竖直,水平度盘水平。
步骤S20:确定待测超高层楼层的投递层对应的投递孔,并针对所述投递孔安装一体化标靶,和基于所述投递层对应的下部点架设第二全站仪;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首先确定待测超高层楼层的投递层对应的投递孔,将一体化标靶安装在投递孔内,并对一体化标靶进行固定整平,再根据投递层对应的下部点可以架设第二全站仪。
需要说明的是,投递层可以具体形象的理解成除首层外该待测超高层的其它待测楼层;投递孔即测量预留洞,用于每层的定位放线,在洞口上方架设全站仪,以保证上下层间的重合度,即保证通视,减少每定位放线的误差,提高房子垂直度;下部点可以理解为根据上部点所确定的待测点,第二全站仪可以为自动搜索照准棱镜中心ATR功能的全站仪,如徕卡TS16/60全站仪。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一体化标靶形状结构可参照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一实施例涉及的具体结构示意图,是关于一体化标靶的三维立体图;一体化标靶相关零部件说明还可以参照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一实施例涉及的相关零部件示意图,其中,图3由图3.1的俯视图、图3.2的右视图以及图3.3的正视图构成,图3.1中的①是卡孔旋钮,用于根据现场观测范围固定设备;②是X轴位移旋钮,用于棱镜随旋钮沿X轴移动;③是Y轴位移旋钮,用于棱镜随旋钮沿Y轴移动;④是水平旋钮,用于四角调节设备水平;⑤是Y轴刻度,用于指引棱镜Y轴移动距离;⑥是X轴刻度,用于引棱镜X轴移动距离;⑦是Y轴刻度指针,用于指引棱镜Y轴移动距离;⑧是X轴刻度指针,用于指引棱镜X轴移动距离;⑨是棱镜盒,用于装载固定棱镜;⑩是棱镜中心柱,用于指引并继承棱镜中心点。
步骤S30:基于所述第一全站仪、所述第二全站仪、和所述一体化标靶根据所述上部点和所述下部点确定待放样坐标以进行轴线投测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全站仪将上部点投测到投递层上从而确定下部点以及下部点的坐标信息,然后根据一体化标靶将下部点进行固定并确定下部点对应的坐标个数,最后再根据坐标信息和坐标个数按照第二全站仪进行对中整平的操作从而确定待放样坐标,并将待放样坐标传输至第二全站仪。
需要说明的是,轴线投测操作即轴线竖向投测,指的是将建筑物轴线由测量控制基准点向上或向下引测至待测部位的测量工作;待放样坐标是根据上部点和下部点确定的,其中上部点是下部点的已知点,下部点是待放样坐标的已知点。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4,图4是本发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一实施例涉及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全站仪将首层Q点的坐标信息投测到被一体化标靶固定的P点上,然后通过在P点上架设一台第二全站仪进行对中整平来确定待放样坐标,再把待放样坐标传输至第二全站仪,即完成轴线竖向投测。其中,第一全站仪和第二全站仪是带有自动搜索照准棱镜中心ATR功能的全站仪,如徕卡TS16/60全站仪,且第一全站仪和第二全站仪可以为同一台全站仪,即通过一体化标靶进行施工测量只需要运用一台全站仪,一个传递孔就可以完成多项测量工作的数据采集,其中,多项测量工作包括:轴线竖向投测、垂直度测量、施工放线测量和高程传递工作,比如,轴线竖向投测工作,先在首层利用全站仪将Q点(上部点)的坐标信息投递到投递层中的P点(下部点)上,然后确定P点被一体化标靶固定,再将Q点的这台全站仪架设至P点上进行对中整平确定待放样坐标,并将待放样坐标传输至测至该全站仪来完成轴线竖向投测。
综上,本发明通过运用一体化标靶进行施工测量,先架设第一全站仪并在上部点上方对中整平,并将第一全站仪的物镜朝上观测后,开启第一全站仪的自动搜索照准棱镜中心ATR功能,再确定待测超高层楼层的投递层对应的投递孔,将一体化标靶安装在投递孔中后固定整平,再根据一体化标靶调节下部点与上部点处于同一铅锤线上,即完成施工放线测量工作;然后在投递层对应的下部点上架设第二全站仪,再根据第一全站仪、上部点、下部点以及一体化标靶确定待放样坐标,并将待放样坐标的信息传输至第二全站仪,完成轴线投测工作;然后通过在上部点架设的第一全站仪测量待测物特征点的第一平距,通过在下部点架设的第二全站仪测量同一待测物在投递层的特征点的第二平距,根据第一平距和第二平距获得待测物体的垂直度变化值,即完成垂直度测量工作;最后再运用第一全站仪(徕卡TS16/60全站仪)自动量测仪器高功能,结合第一全站仪的天顶距测量功能,运用一体化标靶,可以在一体化标靶上方直接架设水准尺进行高程传递工作。
区别于传统的施工测量,基于全站仪运用一体化标靶进行施工测量可以需通过一台全站仪和一个投递孔,就可以直接或间接完成多项测量工作的数据采集,其高效性,实用性、准确性和集成性相较于传统施工测量有了质的提高,其推广价值和实用价值较高,避免出现传统施工测量的误差较大、作业粗糙且效率低的现象,实现提高施工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进一步地,基于本发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S20:针对所述投递孔安装一体化标靶之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包括:
步骤A10:针对所述一体化标靶进行固定整平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获取到一体化标靶安装在投递孔的信息后,对一体化标靶进行固定整平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整平中的固定是防止人为等外界因素扰动一体化标靶,整平是为了保证待测超高层楼层与大地水准面平行便于可以准确得到高程传递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整平一体化标靶来获取施工测量的相关数据,如轴线竖向投测、垂直度测量、施工放线测量以及高程传递,是为了提高施工测量的准确性,防止一体化标靶在投递孔中发生偏移。
步骤A20:在确定到所述一体化标靶完成所述固定整平操作后,根据所述一体化标靶针对所述上部点和所述下部点进行铅垂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获取一体化标靶完成固定整平操作的信息后,根据一体化标靶自带功能,调节上部点与下部点处于同一铅垂线上(通过对讲系统或者自动化系统,当仪器竖直角显示为0°0′0″时)。
步骤A30:在确定到所述一体化标靶完成铅垂操作后,针对所述一体化标靶进行锁止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获取上部点与下部点处于同一铅垂线上的信息后,对一体化标靶中的棱镜进行锁止,即固定一体化标靶中的棱镜不在移动,提高施工测量的精度。
进一步地,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0:基于所述第一全站仪、所述第二全站仪、和所述一体化标靶根据所述上部点和所述下部点确定待放样坐标以进行轴线投测操作,可以包括:
步骤S301:根据所述第一全站仪针对所述上部点进行投测确定所述下部点对应的坐标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利用第一全站仪将上部点的坐标信息投测至下部点。
步骤S302:根据所述一体化标靶确定所述下部点对应的坐标个数;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待测超高楼层安置的一体化标靶的个数来确定下部点对应的坐标个数。
步骤S303:根据所述坐标信息和所述坐标个数确定所述待放样坐标,并将所述待放样坐标传输至所述第二全站仪。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收集到的下部点坐标信息和下部点坐标个数可以输出待放样坐标,并将待放样坐标的信息传输至第二全站仪进行保存。
进一步地,在另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S30:基于所述第一全站仪、所述第二全站仪、和所述一体化标靶根据所述上部点和所述下部点确定待放样坐标以进行轴线投测操作之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B10:确定所述第二全站仪对应的无棱镜放样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开启第二全站仪的无棱镜放样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无棱镜放样模式能够避免被测点产生形变,从而提高施工测量结果的精度。
步骤B20:根据所述无棱镜放样模式和所述待放样坐标针对所述投递层进行施工测量放线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确定开启无棱镜放样模式的信息后,根据待放样坐标对待测超高层楼层的投递层进行施工测量放线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施工测量放线是指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场地平整完毕,依据设计图纸进行的施工图定位。
进一步地,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B20:根据所述无棱镜放样模式和所述待放样坐标针对所述投递层进行施工测量放线操作之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C10:根据所述第一全站仪和所述上部点确定待测物体的特征点对应的第一平距;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一实施例涉及的垂直度变化的流程示意图。终端设备根据基于上部点架设的第一全站仪确定首层对应的待测物体的特征点,即某一个墙角往上100cm的特征点,并确定待测特征点对应的第一平距,即平距S1。
步骤C20:根据所述第二全站仪和所述下部点确定所述待测特征点对应的第二平距;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一实施例涉及的垂直度变化的流程示意图。终端设备根据基于下部点架设的第二全站仪测量同一待测物(即某一个墙角)在投递层的待测特征点对应的第二平距,即平距S2。
步骤C30:根据所述第一平距和所述第二平距得到所述待测物体的垂直度变化值。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将第一平距S1和第二平距S2代入(S2-S1)/
(i+D+d)获取待测物的垂直度变化值。
进一步地,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C30:根据所述第一平距和所述第二平距得到所述待测物体的垂直度变化值之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D10:确定所述上部点对应的高程;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6,图6是本发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一实施例涉及的高程传递的流程示意图。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全站仪的自动量测仪器高功能确定第一全站仪的高度ai,即上部点对应的高程,再确定上部点对应的高程后,根据第一全站仪的天顶距测量功能确定第一全站仪到一体化标靶的棱镜的高度di
需要说明的是,高程指的是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绝对基面的距离,称绝对高程,简称高程。
步骤D20:根据所述一体化标靶和所述高程针对所述投递层进行高程传递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一体化标靶和上部点对应的高程可以确定投递层的高程投递点,即上部点对应的高程,即高程传递操作。
进一步地,在另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D20:根据所述一体化标靶和所述高程针对所述投递层进行高程传递操作,可以包括:
步骤D201:确定所述一体化标靶对应的一体化测钉,并在所述一体化测钉上放置水准测量标尺;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一体化标靶上部的沉降、水平位移棱镜安置一体化测钉上放置水准测量标尺。
步骤D202:确定所述投递层对应的投递点,并根据所述水准测量标尺和所述高程确定所述投递点对应的投递高程;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一体化标靶上的水准测量标尺和上部点对应的高程可以确定到投递点对应的投递高程。
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6,图6是本发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一实施例涉及的高程传递的流程示意图。投递点指的是在第di层的水准测量标尺记录着ai数据的点,投递高程即指的是ai数据。
步骤D203:根据所述投递层和预设水准尺确定固定高程基准点;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6,图6是本发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一实施例涉及的高程传递的流程示意图。终端设备根据在投递层预设水准尺确定固定高程基准点。
步骤D204:基于所述投递层架设水准仪,并根据所述水准仪将所述投递高程引测到所述固定高程基准点。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示,终端设备根据投递层架设水准仪把投递点高程引测至投递层布设的固定高程基准点上,从而完成高程的竖向传递工作。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第一全站仪和第二全站仪运用一体化标靶进行超高层施工测量,其中,第一全站仪和第二全站仪可以为同一台全站仪,即仅用一台全站仪进行工作,但不限于仅使用一台全站仪,且进行高程传递时,基于待测超高楼层的首层对应的上部点架设的全站仪必须是带有自动量测仪器高功能的全站仪,如徕卡TS16/60全站仪。
在本实施例中,运用新一代徕卡TS16/60全站仪自动量测仪器高功能,结合全站仪天顶距测量技术以及运用一体化标靶,来进行高程传递,有效地提高施工测量的精度和效率,其中,一体化标靶的精度达到mm级;全站仪自动量高精度为mm级,如,TS16测距精度为1mm+1.5ppm,TS60测距精度为0.6mm+1ppm;标靶距离中心与水准尺安放测头距离K值能有通过检定测得,所得到的距离精度可以有效保证。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装置。参照图7,图7为本发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装置模块的示意图。
本发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H01,用于确定待测超高层楼层的首层对应的上部点,基于所述上部点架设第一全站仪;
安装模块H02,用于确定待测超高层楼层的投递层对应的投递孔,并针对所述投递孔安装一体化标靶,和基于所述投递层对应的下部点架设第二全站仪;
操作模块H03,基于所述第一全站仪、所述第二全站仪、和所述一体化标靶根据所述上部点和所述下部点确定待放样坐标以进行轴线投测操作。
可选地,安装模块H02,可以包括:
第一操作单元,用于针对所述一体化标靶进行固定整平操作;
第二操作单元,用于在确定到所述一体化标靶完成所述固定整平操作后,根据所述一体化标靶针对所述上部点和所述下部点进行铅垂操作;
第三操作单元,在确定到所述一体化标靶完成铅垂操作后,针对所述一体化标靶进行锁止操作。
可选地,操作模块H03,可以包括:
坐标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全站仪针对所述上部点进行投测确定所述下部点对应的坐标信息;
坐标个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一体化标靶确定所述下部点对应的坐标个数;
轴线投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坐标信息和所述坐标个数确定所述待放样坐标,并将所述待放样坐标传输至所述第二全站仪以完成轴线投测操作。
可选地,操作模块H03,还可以包括:
模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全站仪对应的无棱镜放样模式;
测量放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无棱镜放样模式和所述待放样坐标针对所述投递层进行施工测量放线操作。
可选地,操作模块H03,还可以包括:
第一平距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全站仪和所述上部点确定待测物体的特征点对应的第一平距;
第二平距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全站仪和所述下部点确定所述特征点对应的第二平距;
得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平距和所述第二平距得到所述待测物体的垂直度变化值。
可选地,操作模块H03,还可以包括:
高程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上部点对应的高程;
高程传递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一体化标靶和所述高程针对所述投递层进行高程传递操作。
可选地,操作模块H03,还可以包括:
放置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一体化标靶对应的一体化测钉,并在所述一体化测钉上放置水准测量标尺;
投递高程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投递层对应的投递点,并根据所述水准测量标尺和所述高程确定所述投递点对应的投递高程;
基准点固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投递层和预设水准尺确定固定高程基准点;
引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投递层架设水准仪,并根据所述水准仪将所述投递高程引测到所述固定高程基准点。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请参照图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设备具体可以是为本地运行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的设备。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和感知单元1006。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
存储器1005设置在终端设备主体上,存储器1005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1001执行时实现相应的操作。存储器1005还用于存储供终端设备使用的参数。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终端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8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终端设备的智能连接程序。
在图8所示的终端设备中,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终端设备的智能连接程序,并执行上述本发明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的各个实施例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包括:
确定待测超高层楼层的首层对应的上部点,基于所述上部点架设第一全站仪;
确定待测超高层楼层的投递层对应的投递孔,并针对所述投递孔安装一体化标靶;
从所述投递层中获取所述一体化标靶固定的下部点,当确定所述第一全站仪将所述上部点的坐标信息投测到所述投递层中的下部点时,将架设在所述下部点上的所述第一全站仪作为第二全站仪;
基于所述第一全站仪、所述第二全站仪、和所述一体化标靶根据所述上部点和所述下部点确定待放样坐标以进行轴线投测操作;
在所述针对所述投递孔安装一体化标靶的步骤之后,所述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还包括:
针对所述一体化标靶进行固定整平操作;在确定到所述一体化标靶完成所述固定整平操作后,根据所述一体化标靶针对所述上部点和所述下部点进行铅垂操作;在确定到所述一体化标靶完成铅垂操作后,针对所述一体化标靶进行锁止操作;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全站仪、所述第二全站仪、和所述一体化标靶根据所述上部点和所述下部点确定待放样坐标以进行轴线投测操作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全站仪针对所述上部点进行投测确定所述下部点对应的坐标信息;根据所述一体化标靶确定所述下部点对应的坐标个数;根据所述坐标信息和所述坐标个数确定所述待放样坐标,并将所述待放样坐标传输至所述第二全站仪以完成轴线投测操作;
所述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全站仪和所述上部点确定待测物体的特征点对应的第一平距,并根据所述第二全站仪和所述下部点确定所述特征点对应的第二平距;
在根据所述第一平距和所述第二平距得到所述待测物体的垂直度变化值后,确定所述上部点对应的高程;根据所述一体化标靶和所述高程针对所述投递层进行高程传递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全站仪、所述第二全站仪、和所述一体化标靶根据所述上部点和所述下部点确定待放样坐标以进行轴线投测操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全站仪对应的无棱镜放样模式;
根据所述无棱镜放样模式和所述待放样坐标针对所述投递层进行施工测量放线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一体化标靶和所述高程针对所述投递层进行高程传递操作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一体化标靶对应的一体化测钉,并在所述一体化测钉上放置水准测量标尺;
确定所述投递层对应的投递点,并根据所述水准测量标尺和所述高程确定所述投递点对应的投递高程;
根据所述投递层和预设水准尺确定固定高程基准点;
基于所述投递层架设水准仪,并根据所述水准仪将所述投递高程引测到所述固定高程基准点。
4.一种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测超高层楼层的首层对应的上部点,基于所述上部点架设第一全站仪;
安装模块,用于确定待测超高层楼层的投递层对应的投递孔,并针对所述投递孔安装一体化标靶,和基于所述投递层对应的下部点架设第二全站仪;
所述安装模块还用于,从所述投递层中获取所述一体化标靶固定的下部点,当确定所述第一全站仪将所述上部点的坐标信息投测到所述投递层中的下部点时,将架设在所述下部点上的所述第一全站仪作为第二全站仪;
操作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全站仪、所述第二全站仪、和所述一体化标靶根据所述上部点和所述下部点确定待放样坐标以进行轴线投测操作;
所述安装模块还用于,针对所述一体化标靶进行固定整平操作;在确定到所述一体化标靶完成所述固定整平操作后,根据所述一体化标靶针对所述上部点和所述下部点进行铅垂操作;在确定到所述一体化标靶完成铅垂操作后,针对所述一体化标靶进行锁止操作;
所述操作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全站仪针对所述上部点进行投测确定所述下部点对应的坐标信息;根据所述一体化标靶确定所述下部点对应的坐标个数;根据所述坐标信息和所述坐标个数确定所述待放样坐标,并将所述待放样坐标传输至所述第二全站仪以完成轴线投测操作;
所述操作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全站仪和所述上部点确定待测物体的特征点对应的第一平距,并根据所述第二全站仪和所述下部点确定所述特征点对应的第二平距;在根据所述第一平距和所述第二平距得到所述待测物体的垂直度变化值后,确定所述上部点对应的高程;根据所述一体化标靶和所述高程针对所述投递层进行高程传递操作。
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方法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方法的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的步骤。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方法的程序,所述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0715224.5A 2022-06-22 2022-06-22 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52188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15224.5A CN115218883B (zh) 2022-06-22 2022-06-22 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15224.5A CN115218883B (zh) 2022-06-22 2022-06-22 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8883A CN115218883A (zh) 2022-10-21
CN115218883B true CN115218883B (zh) 2024-03-26

Family

ID=83610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15224.5A Active CN115218883B (zh) 2022-06-22 2022-06-22 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1888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8030A (zh) * 2012-12-14 2013-09-18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超高层标高高精度自动传递工艺方法
CN213336076U (zh) * 2020-08-24 2021-06-01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激光高程传递系统
CN113063399A (zh) * 2021-04-27 2021-07-02 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程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4136226A (zh) * 2021-11-05 2022-03-04 北京建工国际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超高层建筑竖向压缩变形的高精度测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8030A (zh) * 2012-12-14 2013-09-18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超高层标高高精度自动传递工艺方法
CN213336076U (zh) * 2020-08-24 2021-06-01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激光高程传递系统
CN113063399A (zh) * 2021-04-27 2021-07-02 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程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4136226A (zh) * 2021-11-05 2022-03-04 北京建工国际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超高层建筑竖向压缩变形的高精度测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8883A (zh) 2022-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5871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capable of navigating and/or mapping any multi-dimensional space
CN104328799B (zh) 一种盖挖逆作法地铁车站钢管柱精确定位方法
CN105445774B (zh) 一种gnss与激光测距相结合的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09470222B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工程测量的监理控制方法
CN103499340B (zh) 一种实现大高差高程竖直传递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1174771A (zh) 一种立柱垂直度测量方法
JP2009543220A (ja) 多次元空間の調査を自動的に実行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Bryn et al. Geodetic monitoring of deformation of building surrounding an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CN106840092B (zh) 采用激光测距仪监测高支模的方法
CN102433827A (zh) 一种试车场高速环道路面施工放样方法
CN102966041A (zh) 多跨连续s型景观桥空间斜拉索定位方法
CN109443327A (zh) 一种测量控制网的布设方法
CN111609833B (zh) 高耸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
CN111521148B (zh) 快速测量塔柱上基准点的平面坐标的方法
CN108225293B (zh) 一种自动激光测垂仪及垂直度测量方法
JP2024060019A (ja) 測量システム、丁張設置支援方法、丁張設置支援プログラム
CN205449052U (zh) 一种激光测量建筑物倾斜角的装置
CN112964237B (zh) 针对施工工程的测量控制系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15218883B (zh) 超高层施工一体化标靶测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1464146A (zh) 将地面水准点高程精确传递到高架桥上的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CN205712222U (zh) 一种基坑边缘竖向沉降的监测装置
CN2867360Y (zh) 数字地图勘测装置
CN107101622B (zh) 考古测量仪的控制方法及考古测量仪
CN207066411U (zh) 沉降监测机构
El-Ashmawy Accuracy, time cost and terrain independence comparisons of levelling techniqu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