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8347B - 一种空调的apf匹配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的apf匹配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18347B
CN115218347B CN202210884353.7A CN202210884353A CN115218347B CN 115218347 B CN115218347 B CN 115218347B CN 202210884353 A CN202210884353 A CN 202210884353A CN 115218347 B CN115218347 B CN 1152183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nominal
capacity
power
working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843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18347A (zh
Inventor
宋平
贺春辉
赵一能
卢浩贤
何林
肖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088435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183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18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83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183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83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的APF匹配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根据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优和寻差,得到实测数据;基于所述实测数据,再次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实际APF值。该方案,通过在对空调进行APF匹配时,采用能满足设定目标为终点的匹配方式,能够发挥空调所在机组的最大能力和最大能效。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的APF匹配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的APF匹配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组能效预测与能效寻优结合的APF寻优策略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空调在APF(依据标准GB/T 17758-2010,APF的全称为:全年性能系数)的匹配过程中,技术人员多是基于预先确定的理论APF值,按照机组实测数据进行各工况的测试调整,从而得出认为是此配置下最优的APF值。但这种APF的匹配方式,并没有以满足设定目标为终点的匹配方法,无法完全发挥空调所在机组的最大能力和最大能效。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的APF匹配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以解决在空调的APF匹配过程中,基于预先确定的理论APF值,按照机组实测数据进行各工况的测试调整进而得出当前配置下最优的APF值,未能以满足设定目标为终点的匹配方式,无法完全发挥空调所在机组的最大能力和最大能效的问题,达到通过在对空调进行APF匹配时,采用能满足设定目标为终点的匹配方式,能够发挥空调所在机组的最大能力和最大能效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的APF匹配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基于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以及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得到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根据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优和寻差,得到实测数据;基于所述实测数据,再次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实际APF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获取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括:在所述空调的名义制冷工况下,获取所述空调的测试值;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测试值,确定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确定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测试值,包括:所述空调的排气压力、吸气压力、最优能力、最优功率;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测试值,确定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包括:在所述空调的测试值包括所述空调的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的情况下,将所述空调的最优能力与所述空调的最优功率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在所述空调的测试值包括所述空调的排气压力和吸气压力的情况下,基于卡诺循环计算得到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和/或,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确定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范围,包括:利用以下两个公式,得到所述空调运行过程中功率与能力的对应关系所反映的上极限和下极限的两条线性线,即得到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范围:
lnW=3/4lnQ-COP计算值+COP实测值 (1);
lnW=3/4lnQ+COP实测值 (2);
其中,W=能力,Q=功率,lnW=能力对数,lnQ=功率对数,COP计算值=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COP实测值=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括: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范围、所述空调在名义工况下的功率范围、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范围与功率范围中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其它工况,还包括: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以及低温最小制冷工况;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括:基于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对所述空调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低温最小制冷工况中任一种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对应的倍数关系,作为所述空调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低温最小制冷工况中任一种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所述其它工况,还包括:低温制热自由跑工况;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还包括:基于所述空调的低温制热自由跑,采用所述空调在低温制热自由跑下的测试值中的能力和功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根据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包括: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代入APF计算公式,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和/或,再次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计算APF值,包括:将所述实测数据中的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代入APF计算公式,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计算APF值;其中,所述APF计算公式,包括:GB/T17758-2010C.5、以及C.5.7.4/C.5.7.5中的APF计算公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优和寻差,得到实测数据,包括: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中的第一部分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优,得到第一部分实测数据;所述第一部分工况,包括: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低温最小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中的第二部分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差,得到第二部分实测数据;所述第二部分工况,包括:名义中间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实测数据和所述第二部分实测数据,构成所述实测数据。
与上述方法相匹配,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的APF匹配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匹配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所述匹配单元,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以及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得到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根据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所述获取单元,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优和寻差,得到实测数据;所述匹配单元,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实测数据,再次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实际APF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括:在所述空调的名义制冷工况下,获取所述空调的测试值;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测试值,确定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确定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测试值,包括:所述空调的排气压力、吸气压力、最优能力、最优功率;所述匹配单元,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测试值,确定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包括:在所述空调的测试值包括所述空调的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的情况下,将所述空调的最优能力与所述空调的最优功率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在所述空调的测试值包括所述空调的排气压力和吸气压力的情况下,基于卡诺循环计算得到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和/或,所述匹配单元,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确定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范围,包括:利用以下两个公式,得到所述空调运行过程中功率与能力的对应关系所反映的上极限和下极限的两条线性线,即得到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范围:
lnW=3/4lnQ-COP计算值+COP实测值 (1);
lnW=3/4lnQ+COP实测值 (2);
其中,W=能力,Q=功率,lnW=能力对数,lnQ=功率对数,COP计算值=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COP实测值=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括: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范围、所述空调在名义工况下的功率范围、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范围与功率范围中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其它工况,还包括: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以及低温最小制冷工况;所述匹配单元,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括:基于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对所述空调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低温最小制冷工况中任一种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对应的倍数关系,作为所述空调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低温最小制冷工况中任一种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所述其它工况,还包括:低温制热自由跑工况;所述匹配单元,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还包括:基于所述空调的低温制热自由跑,采用所述空调在低温制热自由跑下的测试值中的能力和功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匹配单元,根据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包括: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代入APF计算公式,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和/或,所述匹配单元,再次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计算APF值,包括:将所述实测数据中的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代入APF计算公式,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计算APF值;其中,所述APF计算公式,包括:GB/T 17758-2010C.5、以及C.5.7.4/C.5.7.5中的APF计算公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单元,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优和寻差,得到实测数据,包括: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中的第一部分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优,得到第一部分实测数据;所述第一部分工况,包括: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低温最小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中的第二部分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差,得到第二部分实测数据;所述第二部分工况,包括:名义中间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实测数据和所述第二部分实测数据,构成所述实测数据。
与上述装置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以上所述的空调的APF匹配装置。
与上述方法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上所述的空调的APF匹配方法。
由此,本发明的方案,通过根据空调所在机组已知的硬件参数、结合计算APF中各测试点之间的参数影响,计算出理论APF最优值;基于计算得到的理论APF最优值,使机组再上实验台测试,根据理论APF最优值来进行匹配以到达理论APF最优值需要的参数,从而,通过在对空调进行APF匹配时,采用能满足设定目标为终点的匹配方式,能够发挥空调所在机组的最大能力和最大能效。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空调的APF匹配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方法中获取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空调的APF匹配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基于机组能效预测与能效寻优结合的APF寻优策略的实现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功率(Q)与能力(W)之间的一实施例的关系曲线示意图;
图6为功率(Q)与能力(W)之间的另一实施例的关系曲线示意图;
图7为不同工况下室内侧和室外侧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的对应关系表。
结合附图,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02-获取单元;104-匹配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相关方案中,技术员实际将空调机安装在实验室内,实测的数据,多数是靠经验判断,如过热度、过冷度等是否还有余量,保证压缩机可靠性前提下,不带液等情况来调整压缩机频率、电子膨胀阀、内风机、外风机等参数,来匹配出认为是各工况下最优能力、能效点。在机组匹配到能力、能效都满足国标所要求的标准要求后,会有能力较优或能效较优的情况,设计员会根据多年匹配经验进行取舍,没有以满足设定目标为终点的匹配方法,无法完全发挥空调所在机组的最大能力。
同时,相关方案中,APF匹配过程中几乎没有考虑各个参数之间的影响关系,导致耗时大、匹配效果一般。
还有些方案,都是以能力为已知值或者进行微调后,以此来满足机组的APF设计需求,也无法完全发挥空调所在机组的最大能力。例如:按照国标、企标要求,设定了铭牌的已知参数来进行匹配调节,无法保证机组是否发挥了最优状态,APF是否达到最优,匹配过程中会比较小心翼翼,不仅无法发挥出机组最佳能力、能效,而且耗时。
因此,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的APF匹配方案,具体是一种基于机组能效预测与能效寻优结合的APF寻优策略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的APF匹配方法,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空调的APF匹配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10至步骤S150。
在步骤S110处,获取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结合图2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的小波包分析方法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步骤S110中获取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的具体过程,包括:步骤S210至步骤S230。
步骤S210,在所述空调的名义制冷工况下,获取所述空调的测试值。
图4为一种基于机组能效预测与能效寻优结合的APF寻优策略的实现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基于机组能效预测与能效寻优结合的APF寻优策略的实现方法,包括:
步骤1、确定机组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具体可以参见下面的步骤11、步骤12和步骤13的相关示例性说明。
步骤S220,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测试值,确定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测试值,包括:所述空调的排气压力、吸气压力、最优能力、最优功率。
步骤S220中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测试值,确定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包括以下两个过程:
在所述空调的测试值包括所述空调的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的情况下,将所述空调的最优能力与所述空调的最优功率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
在所述空调的测试值包括所述空调的排气压力和吸气压力的情况下,基于卡诺循环计算得到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
如图4所示,基于机组能效预测与能效寻优结合的APF寻优策略的实现方法,还包括:
步骤11、在名义制冷工况下,获取机组的测试值,作为机组的硬件参数。获取的机组的测试值,如机组的过热度、过冷度、排气压力、吸气压力、最优能力(对应于最低功耗)、最优功率等参数。根据机组的测试值中的最优能力与最优功率,计算得到机组的名义制冷最大COP值=最优能力/最优功率,记为名义制冷COP实测值。
其中,关于机组的COP实测值的计算,可以参见本申请人的申请号为2022106154718、发明名称为“空调器性能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空调”的在先申请中对空调器性能的计算方式,该空调器性能具体是指COP性能的计算方式,在此不再赘述。另外,申请号为2022106154718、发明名称为“空调器性能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空调”的在先申请是只对单个工况点的能效负责,而本发明的方案是在各个工况点相互影响配合后得到的最优值。
步骤12、将机组的测试值中的排气压力、吸气压力放入卡诺循环(Carnot cycle)中,计算得到机组在理论循环下的名义制冷最高COP,记为名义制冷COP理论值。
其中,卡诺循环是只有两个热源(一个高温热源温度T1和一个低温热源温度T2)的简单循环。由于工作物质只能与两个热源交换热量,所以可逆的卡诺循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步骤S230,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确定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30中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确定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范围,包括:利用以下两个公式,得到所述空调运行过程中功率与能力的对应关系所反映的上极限和下极限的两条线性线,即得到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范围:
lnW=3/4lnQ-COP计算值+COP实测值 (1)。
lnW=3/4lnQ+COP实测值 (2)。
其中,W=能力,Q=功率,lnW=能力对数,lnQ=功率对数,COP计算值=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COP实测值=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
如图4所示,基于机组能效预测与能效寻优结合的APF寻优策略的实现方法,还包括:
步骤13、图5为功率(Q)与能力(W)之间的关系曲线示意图一。根据步骤11得到的名义制冷COP实测值、步骤12得到的名义制冷COP理论值,利用以下的公式(1)和公式(2),得到机组运行过程中功率与能力的对应关系所反映的上极限和下极限的两条线性线,具体可以参见图5所示的例子。
lnW=3/4lnQ-COP计算值+COP实测值 (1)。
lnW=3/4lnQ+COP实测值 (2)。
其中,W=能力,Q=功率,lnW=能力对数,lnQ=功率对数,COP计算值=理论最大名义制冷能效比,COP实测值=机组测试最大名义制冷能效比。机组实际上台测试出来的数据。
在步骤S120处,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括: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范围、所述空调在名义工况下的功率范围、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范围与功率范围中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其它工况,还包括: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以及低温最小制冷工况。
步骤S120中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括:基于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对所述空调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低温最小制冷工况中任一种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对应的倍数关系,作为所述空调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低温最小制冷工况中任一种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
如图4所示,基于机组能效预测与能效寻优结合的APF寻优策略的实现方法,还包括:
步骤2、步骤1确定的机组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包含了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最优能力、最优功率、以及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
根据步骤1确定的机组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确定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这里的其它工况,还包括: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以及低温制热自由跑工况等。
具体地,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下,机组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是机组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对应参数(如最优能力、最优功率)的a1~a2倍。比如:以能力范围为例,名义中间制冷范围为a1~a2(建议值0.45*W~0.55*W),该W为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能力范围中的能力W。
在低温制冷工况下,机组在低温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是机组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对应参数(如最优能力、最优功率)的c1~c2倍。比如:以能力范围为例,低温制冷范围为c1~c2(建议值1*W~1.1*W),该W为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能力范围中的能力W。
在低温中间制冷工况下,机组在低温中间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是机组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对应参数(如最优能力、最优功率)的d1~d2倍。比如:以能力范围为例,低温中间制冷范围d1~d2(建议值0.4725*W~0.5775*W),该W为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能力范围中的能力W。
在名义制热工况下,机组在名义制热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是机组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对应参数(如最优能力、最优功率)的f1~f2倍。比如:以能力范围为例,名义制热范围f1~f2(建议值0.97*W热~1.05*W热),该W为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能力范围中的能力W。
在名义中间制热工况下,机组在名义中间制热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是机组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对应参数(如最优能力、最优功率)的g1~g2倍。比如:以能力范围为例,名义中间制热范围g1~g2(建议值0.45*W热~0.55*W热),该W为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能力范围中的能力W。
另外,对于名义最小制冷工况、以及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下,机组在相应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以及机组在低温制热自由跑工况下的能力和范围,可以根据以下方式确定。
在名义最小制冷工况下,机组在名义最小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含压缩机最小频率对应最大能力的b1~b2倍。比如:名义最小制冷范围为压缩机最小频率对应最大能力的b1~b2(建议值0.95*W~1.05*W),该W是压缩机最小频率对应最大能力。
在低温最小制冷工况下,机组在名义最小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含压缩机最小频率对应最大能力的e1~e2倍。比如:名义最小制冷范围为压缩机最小频率对应最大能力的e1~e2(建议值1*W~1.1*W),该W是压缩机最小频率对应最大能力。
在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下,机组在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含压缩机最小频率对应最大能力的h1~h2倍。比如:名义最小制热范围为压缩机最小频率对应最大能力的h1~h2(1*W热~1.05*W热),该W是压缩机最小频率对应最大能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其它工况,还包括:低温制热自由跑工况。
步骤S120中,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还包括:基于所述空调的低温制热自由跑,采用所述空调在低温制热自由跑下的测试值中的能力和功率。进而,。
如图4所示,基于机组能效预测与能效寻优结合的APF寻优策略的实现方法,还包括:在低温制热自由跑工况下,机组在低温制热自由跑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采用实验测试到的能力和功率。
图6为功率(Q)与能力(W)之间的另一实施例的关系曲线示意图,图7为不同工况下室内侧和室外侧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的对应关系表。参见图6和图7所示的例子,APF对应的每一个工况下所有测试点(可以参见图7所示的例子中的一些工况),设定初始能力范围如下:
名义中间制冷范围a1~a2(建议值0.45*W~0.55*W),名义最小制冷范围为压缩机最小频率对应最大能力的b1~b2(建议值0.95*W~1.05*W),低温制冷范围为c1~c2(建议值1*W~1.1*W),低温中间制冷范围d1~d2(建议值0.4725*W~0.5775*W),名义最小制冷范围为压缩机最小频率对应最大能力的e1~e2(建议值1*W~1.1*W),名义制热范围f1~f2(建议值0.97*W热~1.05*W热),名义中间制热范围g1~g2(建议值0.45*W热~0.55*W热),名义最小制热范围为压缩机最小频率对应最大能力的h1~h2(1*W热~1.05*W热),具体可以参见图6所示的例子。
其中,设定各工况下机组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能力范围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快的寻到APF最优值的一个建议值。
当然,在确定了相应工况下的能力范围后,根据步骤1确定的机组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可以确定对应工况下的功率范围。这样,就能够得到机组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具体是得到机组在所有工况下的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的理论数据。
在步骤S130处,基于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以及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得到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根据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30中根据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包括: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代入APF计算公式,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
其中,所述APF计算公式,包括:GB/T 17758-2010 C.5、以及C.5.7.4/C.5.7.5中的APF计算公式。
如图4所示,基于机组能效预测与能效寻优结合的APF寻优策略的实现方法,还包括:
步骤3、基于步骤1确定的机组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以及步骤2确定的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得到了机组在所有工况下的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的理论数据。进而,将机组在所有工况下的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的理论数据,代入APF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得到机组的最优理论APF值。这里的其它工况,还包括: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以及低温制热自由跑工况等。
这里,APF计算公式,可以是依据GB/T 17758-2010 C.5对于全年性能系数的解释及C.5.7.4/C.5.7.5非定容型空调机制冷/制热10点法计算公式。具体可以参见GB/T17758-2010 C.5对于全年性能系数的解释及C.5.7.4/C.5.7.5非定容型空调机制冷/制热10点法计算公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S140处,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优和寻差,得到实测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40中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优和寻差,得到实测数据,包括以下两个过程:
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中的第一部分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优,得到第一部分实测数据。所述第一部分工况,包括: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低温最小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
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中的第二部分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差,得到第二部分实测数据。所述第二部分工况,包括:名义中间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实测数据和所述第二部分实测数据,构成所述实测数据。
如图4所示,基于机组能效预测与能效寻优结合的APF寻优策略的实现方法,还包括:
步骤4、将步骤3计算得到的机组的理论最优APF值所对应的各个工况下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范围要求i1~i2(建议值0.98*W~1.02*W),该W是机组的理论最优APF值所对应的各个工况下所有测试点的能力。
基于理论最优APF值下的0.98*W~1.02*W,进行对应工况下的寻优、寻差,得到寻优、寻差过程中的实测数据。
其中,对于寻优而言,可以在各实验寻优能力范围为各对应点能力的0.98*W~1.02*W下,进行低温制冷寻优、低温中间制冷寻优、低温最小制冷寻优、名义制热寻优、名义中间制热寻优、名义最小制热寻优。
对于寻差而言,可以在各实验寻优能力范围为各对应点能力的0.98*W~1.02*W下,进行名义中间制冷寻差、名义最小制冷寻差。之所以进行寻差,是因为在名义中间制冷、名义最小制冷等工况下,实验数据越差,代入到APF计算中,整体值会越高,说明对应的能力范围越优。
这里,在对应工况下的寻优、寻差,可以参见本申请人的申请号为2022106154718、发明名称为“空调器性能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空调”的在先申请中对COP性能的寻优、寻差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S150处,基于所述实测数据,再次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实际APF值。
本发明的方案提供的一种基于机组能效预测与能效寻优结合的APF寻优策略方案,根据空调所在机组已知的硬件参数计算出理论APF最优值,并且也考虑到了计算APF中各测试点之间的参数影响,先上台测试基本的名义制冷数据,后计算出APF理论值,反推出各个工况下最优APF所对应的能力范围后机组再上实验台测试,根据APF理论值来进行匹配达到需要的参数,减少依据经验评估过程,大大减少了实验时间,并提高了APF的整体数值,发挥出机组最佳能力、最佳能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50中基于所述实测数据,再次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计算APF值,包括:将所述实测数据中的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代入APF计算公式,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计算APF值。
这里,APF计算公式,可以是依据GB/T 17758-2010 C.5对于全年性能系数的解释及C.5.7.4/C.5.7.5非定容型空调机制冷/制热10点法计算公式。具体可以参见GB/T17758-2010 C.5对于全年性能系数的解释及C.5.7.4/C.5.7.5非定容型空调机制冷/制热10点法计算公式,在此不再赘述。
也就是说,将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机组在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内各工况下所有测试点对应的能力与功率的全部理论数据,代入APF计算公式软件中(依据GB/T17758-2010 C.5对于全年性能系数的解释及C.5.7.4/C.5.7.5非定容型空调机制冷/制热10点法计算公式),得到机组的最优理论APF值、以及机组在最优APF值所对应的各个工况下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至此,得到了本申请中根据空调所在机组已知的硬件参数计算出理论APF最优值,并且也考虑到了计算APF中各测试点之间的参数影响。例如:测试过N多个机组,各个工况测试出的能力与功率对应的关系值,代入到APF公式中,在根据专利要求的测试点的数据变差,APF的整体值就会上升。
如图4所示,基于机组能效预测与能效寻优结合的APF寻优策略的实现方法,还包括:
步骤5、在步骤4中得到了各工况下所有测试点的寻优、寻差的实测数据,该实测数据,具体可以是电子膨胀阀开度、压缩机频率、内外风机转速、最优能力、最优功率等。其中,数据调节主要是用电子膨胀阀开度、压缩机频率、内外风机转速这个几个硬件的调整得到的。
进而,基于步骤4中得到的各工况下所有测试点的寻优、寻差的实测数据,将各工况下所有测试点的实验数据,再次代入APF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得到机组的实际理论APF值。
这里,APF计算公式,可以是依据GB/T 17758-2010 C.5对于全年性能系数的解释及C.5.7.4/C.5.7.5非定容型空调机制冷/制热10点法计算公式。具体可以参见GB/T17758-2010 C.5对于全年性能系数的解释及C.5.7.4/C.5.7.5非定容型空调机制冷/制热10点法计算公式,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在步骤5中,在计算得到机组的实际理论APF值的情况下,也可以同时输出该机组的实际理论APF值所对应的各个实验的机组参数(如电子膨胀阀开度、压缩机频率、内外风机转速等)。当然,基于该机组的实际理论APF值所对应的各个实验的机组参数(如电子膨胀阀开度、压缩机频率、内外风机转速等),可以进行重复实验,以检验所得到的机组的实际理论APF值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通过对空调所在机组的特征点(如各工况下的过热度、过冷度、排气压力、吸气压力、最优能力及功耗、功率、最大COP实测等)及APF的计算特点(如APF计算中需要用到的前述特征点中的能力及功率)进行实验测试,得到实验数据。将多个工况下得到的多组实验数据(如10个工况下得到的10组实验数据)与对应理论公式(如标准GB/T17758-2010中的APF计算公式)相结合,即将多个工况下得到的多组实验数据(如10个工况下得到的10组实验数据)代入对应理论公式(如标准GB/T 17758-2010中的APF计算公式),得出各个测试点(如压缩机的频率为不同值时、风机转速为不同值时的测试点等)下的能力与功率对应关系,对相关函数(即不同测试点下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代入APF计算进行寻优,得出各点最优能力,后将能力值放入对应点的APF自动寻优逻辑,结合实验完成最终的最优APF,可以提高APF匹配效果,还可以减少实验时间。
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空调所在机组已知的硬件参数、结合计算APF中各测试点之间的参数影响,计算出理论APF最优值。基于计算得到的理论APF最优值,使机组再上实验台测试,根据理论APF最优值来进行匹配以到达理论APF最优值需要的参数,从而,通过在对空调进行APF匹配时,采用能满足设定目标为终点的匹配方式,能够发挥空调所在机组的最大能力和最大能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调的APF匹配方法的一种空调的APF匹配装置。参见图3所示本发明的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空调的APF匹配装置可以包括:获取单元102和匹配单元104。
其中,获取单元102,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该获取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1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102,获取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括:
所述获取单元102,具体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空调的名义制冷工况下,获取所述空调的测试值。该获取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210。
图4为一种基于机组能效预测与能效寻优结合的APF寻优策略的实现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基于机组能效预测与能效寻优结合的APF寻优策略的实现装置,包括:
步骤1、确定机组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具体可以参见下面的步骤11、步骤12和步骤13的相关示例性说明。
所述获取单元102,具体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测试值,确定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该获取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2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测试值,包括:所述空调的排气压力、吸气压力、最优能力、最优功率。
所述匹配单元104,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测试值,确定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包括:
所述匹配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空调的测试值包括所述空调的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的情况下,将所述空调的最优能力与所述空调的最优功率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
所述匹配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空调的测试值包括所述空调的排气压力和吸气压力的情况下,基于卡诺循环计算得到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
如图4所示,基于机组能效预测与能效寻优结合的APF寻优策略的实现装置,还包括:
步骤11、在名义制冷工况下,获取机组的测试值,作为机组的硬件参数。获取的机组的测试值,如机组的过热度、过冷度、排气压力、吸气压力、最优能力(对应于最低功耗)、最优功率等参数。根据机组的测试值中的最优能力与最优功率,计算得到机组的名义制冷最大COP值=最优能力/最优功率,记为名义制冷COP实测值。
其中,关于机组的COP实测值的计算,可以参见本申请人的申请号为2022106154718、发明名称为“空调器性能匹配装置、装置、电子设备及空调”的在先申请中对COP性能的计算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2、将机组的测试值中的排气压力、吸气压力放入卡诺循环(Carnot cycle)中,计算得到机组在理论循环下的名义制冷最高COP,记为名义制冷COP理论值。
其中,卡诺循环是只有两个热源(一个高温热源温度T1和一个低温热源温度T2)的简单循环。由于工作物质只能与两个热源交换热量,所以可逆的卡诺循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所述获取单元102,具体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确定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范围。该获取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23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单元104,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确定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范围,包括:
所述匹配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利用以下两个公式,得到所述空调运行过程中功率与能力的对应关系所反映的上极限和下极限的两条线性线,即得到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范围:
lnW=3/4lnQ-COP计算值+COP实测值 (1)。
lnW=3/4lnQ+COP实测值 (2)。
其中,W=能力,Q=功率,lnW=能力对数,lnQ=功率对数,COP计算值=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COP实测值=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
如图4所示,基于机组能效预测与能效寻优结合的APF寻优策略的实现装置,还包括:
步骤13、图5为功率(Q)与能力(W)之间的关系曲线示意图一。根据步骤11得到的名义制冷COP实测值、步骤12得到的名义制冷COP理论值,利用以下的公式(1)和公式(2),得到机组运行过程中功率与能力的对应关系所反映的上极限和下极限的两条线性线,具体可以参见图5所示的例子。
lnW=3/4lnQ-COP计算值+COP实测值 (1)。
lnW=3/4lnQ+COP实测值 (2)。
其中,W=能力,Q=功率,lnW=能力对数,lnQ=功率对数,COP计算值=理论最大名义制冷能效比,COP实测值=机组测试最大名义制冷能效比。机组实际上台测试出来的数据。
匹配单元104,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该匹配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1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括: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范围、所述空调在名义工况下的功率范围、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范围与功率范围中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其它工况,还包括: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以及低温最小制冷工况。
所述匹配单元104,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括:
所述匹配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对所述空调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低温最小制冷工况中任一种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对应的倍数关系,作为所述空调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低温最小制冷工况中任一种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
如图4所示,基于机组能效预测与能效寻优结合的APF寻优策略的实现装置,还包括:
步骤2、步骤1确定的机组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包含了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最优能力、最优功率、以及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
根据步骤1确定的机组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确定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这里的其它工况,还包括: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以及低温制热自由跑工况等。
具体地,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下,机组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是机组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对应参数(如最优能力、最优功率)的a1~a2倍。比如:以能力范围为例,名义中间制冷范围为a1~a2(建议值0.45*W~0.55*W),该W为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能力范围中的能力W。
在低温制冷工况下,机组在低温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是机组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对应参数(如最优能力、最优功率)的c1~c2倍。比如:以能力范围为例,低温制冷范围为c1~c2(建议值1*W~1.1*W),该W为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能力范围中的能力W。
在低温中间制冷工况下,机组在低温中间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是机组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对应参数(如最优能力、最优功率)的d1~d2倍。比如:以能力范围为例,低温中间制冷范围d1~d2(建议值0.4725*W~0.5775*W),该W为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能力范围中的能力W。
在名义制热工况下,机组在名义制热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是机组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对应参数(如最优能力、最优功率)的f1~f2倍。比如:以能力范围为例,名义制热范围f1~f2(建议值0.97*W热~1.05*W热),该W为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能力范围中的能力W。
在名义中间制热工况下,机组在名义中间制热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是机组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对应参数(如最优能力、最优功率)的g1~g2倍。比如:以能力范围为例,名义中间制热范围g1~g2(建议值0.45*W热~0.55*W热),该W为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能力范围中的能力W。
另外,对于名义最小制冷工况、以及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下,机组在相应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以及机组在低温制热自由跑工况下的能力和范围,可以根据以下方式确定。
在名义最小制冷工况下,机组在名义最小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含压缩机最小频率对应最大能力的b1~b2倍。比如:名义最小制冷范围为压缩机最小频率对应最大能力的b1~b2(建议值0.95*W~1.05*W),该W是压缩机最小频率对应最大能力。
在低温最小制冷工况下,机组在名义最小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含压缩机最小频率对应最大能力的e1~e2倍。比如:名义最小制冷范围为压缩机最小频率对应最大能力的e1~e2(建议值1*W~1.1*W),该W是压缩机最小频率对应最大能力。
在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下,机组在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含压缩机最小频率对应最大能力的h1~h2倍。比如:名义最小制热范围为压缩机最小频率对应最大能力的h1~h2(1*W热~1.05*W热),该W是压缩机最小频率对应最大能力。
所述其它工况,还包括:低温制热自由跑工况。
所述匹配单元104,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还包括:所述匹配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空调的低温制热自由跑,采用所述空调在低温制热自由跑下的测试值中的能力和功率。
如图4所示,基于机组能效预测与能效寻优结合的APF寻优策略的实现装置,还包括:在低温制热自由跑工况下,机组在低温制热自由跑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采用实验测试到的能力和功率。
图6为功率(Q)与能力(W)之间的另一实施例的关系曲线示意图,图7为不同工况下室内侧和室外侧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的对应关系表。参见图6和图7所示的例子,APF对应的每一个工况下所有测试点(可以参见图7所示的例子中的一些工况),设定初始能力范围如下:
名义中间制冷范围a1~a2(建议值0.45*W~0.55*W),名义最小制冷范围为压缩机最小频率对应最大能力的b1~b2(建议值0.95*W~1.05*W),低温制冷范围为c1~c2(建议值1*W~1.1*W),低温中间制冷范围d1~d2(建议值0.4725*W~0.5775*W),名义最小制冷范围为压缩机最小频率对应最大能力的e1~e2(建议值1*W~1.1*W),名义制热范围f1~f2(建议值0.97*W热~1.05*W热),名义中间制热范围g1~g2(建议值0.45*W热~0.55*W热),名义最小制热范围为压缩机最小频率对应最大能力的h1~h2(1*W热~1.05*W热),具体可以参见图6所示的例子。
其中,设定各工况下机组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能力范围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快的寻到APF最优值的一个建议值。
当然,在确定了相应工况下的能力范围后,根据步骤1确定的机组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可以确定对应工况下的功率范围。这样,就能够得到机组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具体是得到机组在所有工况下的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的理论数据。
所述匹配单元104,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以及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得到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根据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该匹配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13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单元104,根据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包括:所述匹配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代入APF计算公式,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
这里,APF计算公式,可以是依据GB/T 17758-2010 C.5对于全年性能系数的解释及C.5.7.4/C.5.7.5非定容型空调机制冷/制热10点法计算公式。具体可以参见GB/T17758-2010 C.5对于全年性能系数的解释及C.5.7.4/C.5.7.5非定容型空调机制冷/制热10点法计算公式,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获取单元102,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优和寻差,得到实测数据。该获取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14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单元104,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优和寻差,得到实测数据,包括:
所述匹配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中的第一部分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优,得到第一部分实测数据。所述第一部分工况,包括: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低温最小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
所述匹配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中的第二部分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差,得到第二部分实测数据。所述第二部分工况,包括:名义中间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实测数据和所述第二部分实测数据,构成所述实测数据。
如图4所示,基于机组能效预测与能效寻优结合的APF寻优策略的实现装置,还包括:
步骤4、将步骤3计算得到的机组的理论最优APF值所对应的各个工况下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范围要求i1~i2(建议值0.98*W~1.02*W),该W是机组的理论最优APF值所对应的各个工况下所有测试点的能力。
基于理论最优APF值下的0.98*W~1.02*W,进行对应工况下的寻优、寻差,得到寻优、寻差过程中的实测数据。
其中,对于寻优而言,可以在各实验寻优能力范围为各对应点能力的0.98*W~1.02*W下,进行低温制冷寻优、低温中间制冷寻优、低温最小制冷寻优、名义制热寻优、名义中间制热寻优、名义最小制热寻优。
对于寻差而言,可以在各实验寻优能力范围为各对应点能力的0.98*W~1.02*W下,进行名义中间制冷寻差、名义最小制冷寻差。之所以进行寻差,是因为在名义中间制冷、名义最小制冷等工况下,实验数据越差,说明对应的能力范围越优。
这里,在对应工况下的寻优、寻差,可以参见本申请人的申请号为2022106154718、发明名称为“空调器性能匹配装置、装置、电子设备及空调”的在先申请中对COP性能的寻优、寻差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匹配单元104,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实测数据,再次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实际APF值。该匹配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150。
本发明的方案提供的一种基于机组能效预测与能效寻优结合的APF寻优策略方案,根据空调所在机组已知的硬件参数计算出理论APF最优值,并且也考虑到了计算APF中各测试点之间的参数影响,先上台测试基本的名义制冷数据,后计算出APF理论值,反推机组再上实验台测试,根据APF理论值来进行匹配达到需要的参数,减少依据经验评估过程,大大减少了实验时间,并提高了APF的整体数值,发挥出机组最佳能力、最佳能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单元104,基于所述实测数据,再次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计算APF值,包括:
所述匹配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将所述实测数据中的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代入APF计算公式,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计算APF值。
其中,所述APF计算公式,包括:GB/T 17758-2010 C.5、以及C.5.7.4/C.5.7.5中的APF计算公式。
如图4所示,基于机组能效预测与能效寻优结合的APF寻优策略的实现装置,还包括:
步骤3、基于步骤1确定的机组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以及步骤2确定的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得到了机组在所有工况下的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的理论数据。进而,将机组在所有工况下的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的理论数据,代入APF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得到机组的最优理论APF值。这里的其它工况,还包括: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以及低温制热自由跑工况等。
这里,APF计算公式,可以是依据GB/T 17758-2010 C.5对于全年性能系数的解释及C.5.7.4/C.5.7.5非定容型空调机制冷/制热10点法计算公式。具体可以参见GB/T17758-2010 C.5对于全年性能系数的解释及C.5.7.4/C.5.7.5非定容型空调机制冷/制热10点法计算公式,在此不再赘述。
也就是说,将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机组在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内各工况下所有测试点对应的能力与功率的全部理论数据,代入APF计算公式软件中(依据GB/T17758-2010 C.5对于全年性能系数的解释及C.5.7.4/C.5.7.5非定容型空调机制冷/制热10点法计算公式),得到机组的最优理论APF值、以及机组在最优APF值所对应的各个工况下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至此,得到了本申请中根据空调所在机组已知的硬件参数计算出理论APF最优值,并且也考虑到了计算APF中各测试点之间的参数影响。
如图4所示,基于机组能效预测与能效寻优结合的APF寻优策略的实现装置,还包括:
步骤5、在步骤4中得到了各工况下所有测试点的寻优、寻差的实测数据,该实测数据,具体可以是电子膨胀阀开度、压缩机频率、内外风机转速、最优能力、最优功率等。
进而,基于步骤4中得到的各工况下所有测试点的寻优、寻差的实测数据,将各工况下所有测试点的实验数据,再次代入APF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得到机组的实际理论APF值。
这里,APF计算公式,可以是依据GB/T 17758-2010C.5对于全年性能系数的解释及C.5.7.4/C.5.7.5非定容型空调机制冷/制热10点法计算公式。具体可以参见GB/T 17758-2010C.5对于全年性能系数的解释及C.5.7.4/C.5.7.5非定容型空调机制冷/制热10点法计算公式,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在步骤5中,在计算得到机组的实际理论APF值的情况下,也可以同时输出该机组的实际理论APF值所对应的各个实验的机组参数(如电子膨胀阀开度、压缩机频率、内外风机转速等)。当然,基于该机组的实际理论APF值所对应的各个实验的机组参数(如电子膨胀阀开度、压缩机频率、内外风机转速等),可以进行重复实验,以检验所得到的机组的实际理论APF值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通过对空调所在机组的特征点(如各工况下的过热度、过冷度、排气压力、吸气压力、最优能力及功耗、功率、最大COP实测等)及APF的计算特点(如APF计算中需要用到的前述特征点中的能力及功率)进行实验测试,得到实验数据。将多个工况下得到的多组实验数据(如10个工况下得到的10组实验数据)与对应理论公式(如标准GB/T17758-2010中的APF计算公式)相结合,即将多个工况下得到的多组实验数据(如10个工况下得到的10组实验数据)代入对应理论公式(如标准GB/T 17758-2010中的APF计算公式),得出各个测试点(如压缩机的频率为不同值时、风机转速为不同值时的测试点等)下的能力与功率对应关系,对相关函数(即不同测试点下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代入APF计算进行寻优,得出各点最优能力,后将能力值放入对应点的APF自动寻优逻辑,结合实验完成最终的最优APF,可以提高APF匹配效果,还可以减少实验时间。
由于本实施例的装置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方法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空调所在机组已知的硬件参数、结合计算APF中各测试点之间的参数影响,计算出理论APF最优值;基于计算得到的理论APF最优值,使机组再上实验台测试,根据理论APF最优值来进行匹配以到达理论APF最优值需要的参数,提高了APF的整体数值,也大大减少了实验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调的APF匹配装置的一种空调。该空调可以包括:以上所述的空调的APF匹配装置。
由于本实施例的空调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装置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空调所在机组已知的硬件参数、结合计算APF中各测试点之间的参数影响,计算出理论APF最优值;基于计算得到的理论APF最优值,使机组再上实验台测试,根据理论APF最优值来进行匹配以到达理论APF最优值需要的参数,能够减少依据经验评估过程,大大减少了实验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调的APF匹配方法的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上所述的空调的APF匹配方法。
由于本实施例的存储介质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方法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空调所在机组已知的硬件参数、结合计算APF中各测试点之间的参数影响,计算出理论APF最优值;基于计算得到的理论APF最优值,使机组再上实验台测试,根据理论APF最优值来进行匹配以到达理论APF最优值需要的参数,能够提高了APF的整体数值,发挥出机组最佳能力、最佳能效。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空调的APF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
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
基于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以及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得到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根据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其中,所述空调的能力指的是空调的制冷量和/或制热量;所述最优能力,是指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大APF值对应的能力;所述最优功率,为所述最优能力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对应的功率;
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优和寻差,得到实测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中的第一部分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优,得到第一部分实测数据;所述第一部分工况,包括: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低温最小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
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中的第二部分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差,得到第二部分实测数据;所述第二部分工况,包括:名义中间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实测数据和所述第二部分实测数据,构成所述实测数据;
基于所述实测数据,再次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实际APF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APF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括:
在所述空调的名义制冷工况下,获取所述空调的测试值;
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测试值,确定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
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确定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的APF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测试值,包括:所述空调的排气压力、吸气压力、最优能力、最优功率;
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测试值,确定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包括:
在所述空调的测试值包括所述空调的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的情况下,将所述空调的最优能力与所述空调的最优功率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
在所述空调的测试值包括所述空调的排气压力和吸气压力的情况下,基于卡诺循环计算得到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的APF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确定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范围,包括:
利用以下两个公式,得到所述空调运行过程中功率与能力的对应关系所反映的上极限和下极限的两条线性线,即得到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范围:
lnW=3/4lnQ-COP计算值+COP实测值 (1);
lnW=3/4lnQ+COP实测值 (2);
其中,W=能力,Q=功率,lnW=能力对数,lnQ=功率对数,COP计算值=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COP实测值=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APF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括: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范围、所述空调在名义工况下的功率范围、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范围与功率范围中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其它工况,还包括: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以及低温最小制冷工况;
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括:
基于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对所述空调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低温最小制冷工况中任一种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对应的倍数关系,作为所述空调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低温最小制冷工况中任一种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APF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根据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包括:
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代入APF计算公式,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APF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再次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计算APF值,包括:
将所述实测数据中的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代入APF计算公式,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计算APF值;
其中,所述APF计算公式,包括:GB/T 17758-2010C.5的APF计算公式。
8.一种空调的APF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
匹配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
所述匹配单元,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以及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得到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根据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其中,所述空调的能力指的是空调的制冷量和/或制热量;所述最优能力,是指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大APF值对应的能力;所述最优功率,为所述最优能力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对应的功率;
所述获取单元,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优和寻差,得到实测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中的第一部分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优,得到第一部分实测数据;所述第一部分工况,包括: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低温最小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
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中的第二部分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差,得到第二部分实测数据;所述第二部分工况,包括:名义中间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实测数据和所述第二部分实测数据,构成所述实测数据;
所述匹配单元,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实测数据,再次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实际APF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的APF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括:
在所述空调的名义制冷工况下,获取所述空调的测试值;
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测试值,确定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
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确定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的APF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测试值,包括:所述空调的排气压力、吸气压力、最优能力、最优功率;
所述匹配单元,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测试值,确定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包括:
在所述空调的测试值包括所述空调的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的情况下,将所述空调的最优能力与所述空调的最优功率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
在所述空调的测试值包括所述空调的排气压力和吸气压力的情况下,基于卡诺循环计算得到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的APF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单元,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确定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范围,包括:
利用以下两个公式,得到所述空调运行过程中功率与能力的对应关系所反映的上极限和下极限的两条线性线,即得到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范围:
lnW=3/4lnQ-COP计算值+COP实测值 (1);
lnW=3/4lnQ+COP实测值 (2);
其中,W=能力,Q=功率,lnW=能力对数,lnQ=功率对数,COP计算值=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COP实测值=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的APF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括: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范围、所述空调在名义工况下的功率范围、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范围与功率范围中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其它工况,还包括: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以及低温最小制冷工况;
所述匹配单元,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括:
基于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对所述空调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低温最小制冷工况中任一种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对应的倍数关系,作为所述空调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低温最小制冷工况中任一种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的APF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匹配单元,根据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包括:
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代入APF计算公式,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的APF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单元,再次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计算APF值,包括:
将所述实测数据中的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代入APF计算公式,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计算APF值;
其中,所述APF计算公式,包括:GB/T 17758-2010C.5的APF计算公式。
15.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APF匹配装置。
16.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APF匹配方法。
CN202210884353.7A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空调的apf匹配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2183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4353.7A CN115218347B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空调的apf匹配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4353.7A CN115218347B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空调的apf匹配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8347A CN115218347A (zh) 2022-10-21
CN115218347B true CN115218347B (zh) 2024-01-26

Family

ID=83614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84353.7A Active CN115218347B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空调的apf匹配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1834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44970A (ja) * 2010-01-13 2011-07-28 Shin Nippon Air Technol Co Ltd 換気空調システムの省エネルギー性能の評価方法
CN105864955A (zh) * 2016-03-16 2016-08-17 哈尔滨东专科技有限公司 整合26机apf参数提高空调机性能的方法
CN106440191A (zh) * 2016-09-12 2017-02-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性能自动匹配方法及装置
JP2019020070A (ja) * 2017-07-19 2019-02-07 前田建設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装置の評価装置および評価方法
CN110749053A (zh) * 2019-10-29 2020-02-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537252A (zh) * 2020-04-28 2020-08-1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82936A (zh) * 2020-12-29 2021-04-20 华润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冷站系统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44970A (ja) * 2010-01-13 2011-07-28 Shin Nippon Air Technol Co Ltd 換気空調システムの省エネルギー性能の評価方法
CN105864955A (zh) * 2016-03-16 2016-08-17 哈尔滨东专科技有限公司 整合26机apf参数提高空调机性能的方法
CN106440191A (zh) * 2016-09-12 2017-02-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性能自动匹配方法及装置
JP2019020070A (ja) * 2017-07-19 2019-02-07 前田建設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装置の評価装置および評価方法
CN110749053A (zh) * 2019-10-29 2020-02-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537252A (zh) * 2020-04-28 2020-08-1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82936A (zh) * 2020-12-29 2021-04-20 华润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冷站系统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8347A (zh) 2022-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63721B (zh) 空调系统充注量的仿真方法
CN110081568B (zh) 空调器及其空调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86563B (zh)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579010A (zh) 一种多联机内机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10553440B (zh) 多联机系统、防液击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44438A (zh) 在线检测空调制冷能效比和制冷量的方法
CN110220271A (zh) 一种空调能效自动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CN111520879A (zh) 一种空调机组能效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7192085A (zh) 一种空调器制冷运行控制方法
CN115218347B (zh) 一种空调的apf匹配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
CN113432247B (zh)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冷水机组能耗预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397116B (zh) 一种空调的吸气干度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216645821U (zh) 一种汽车空调不同节流装置性能对比测试实验台
CN110966712B (zh) 确定空调器电子膨胀阀目标排气温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66709B (zh) 电子膨胀阀初始开度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0966711B (zh) 电子膨胀阀目标排气温度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4370727A (zh) 压缩机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10966713B (zh) 确定电子膨胀阀目标排气温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20625A (zh) 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变频冷冻冷藏系统性能测试分析方法
CN110131854B (zh) 空调器及其空调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86165B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639451A (zh) 静压检测方法、装置、风机、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2199630A (zh) 一种实际建筑中多联机运行性能评价计算方法
CN116336608B (zh) 一种节能空调系统异常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160739A (zh) 多联机舒适性评价方法、装置及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