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7984A -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17984A
CN115217984A CN202210345394.9A CN202210345394A CN115217984A CN 115217984 A CN115217984 A CN 115217984A CN 202210345394 A CN202210345394 A CN 202210345394A CN 115217984 A CN115217984 A CN 115217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alve body
guide member
drive shaf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453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北见雄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filed Critical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217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79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36Valve members
    • F16K1/38Valve members of conical sha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1Expansion valves
    • F25B41/34Expansion valves with the valve member being actuated by electric means, e.g. by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能够提高利用引导部的阀芯的引导精度,提高阀芯的动作性。电动阀(10)具备:阀主体(1a);阀芯(3);驱动部(4),其具有对阀芯进行进退驱动的驱动轴(42);以及支承部件(2),其将驱动轴支承为沿轴线方向移动自如,其中,阀芯具有:阀部(30),其与阀口(1c)接近或远离;以及阀芯主体部(31),其将驱动部的驱动轴与阀部连接。支承部件具有:固定部(21),其固定于阀主体;内螺纹部(22a),其支承驱动轴;以及阀芯引导部(23),其从固定部向阀口侧延伸设置并对阀芯进行引导。金属制的引导部件(24)通过嵌入成形而一体地设置于树脂制的阀芯引导部的内侧,阀芯主体部被引导部件沿轴线方向引导。

Description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电动阀,其具备:阀主体,其具有阀口;阀芯,其变更阀口的开度;以及驱动部,其对阀芯进行进退驱动,且作为将阀芯沿轴线方向引导的引导部,已知有具有固定于阀主体的内部的引导部件(阀芯引导部30a)的电动阀(参照专利文献1)、具有将支承部件(内螺纹)的下部沿阀座方向延长而成的圆筒部(主阀导向部13a)的电动阀(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644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1323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阀中,由于必须另外准备引导部件,并固定于阀主体内部,因此组装工时增加,并且由于受到引导部件的固定精度的影响,难以提高阀芯的引导精度。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电动阀中,由于由树脂制的支承部件构成圆筒部,因此,因树脂成形加工时的收缩而产生变形(缩痕)等,由于受到树脂的成形精度的影响,难以提高阀芯的引导精度。这样,由于难以提高阀芯的引导精度,因此阀芯晃动等,可能会导致阀芯的动作性劣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阀,能够提高利用引导部的阀芯的引导精度,提高阀芯的动作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电动阀具备:阀主体,其构成阀室及阀口;阀芯,其变更所述阀口的开度;驱动部,其具有对该阀芯进行进退驱动的驱动轴;以及支承部件,其将所述驱动轴支承为在轴线方向上移动自如,所述电动阀的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具有:阀部,其与所述阀口接近或远离;以及阀芯主体部,其将所述驱动部的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阀部连接,所述支承部件具有:固定部,其固定于所述阀主体;轴支承部,其支承所述驱动轴;以及阀芯引导部,其从所述固定部向所述阀口侧延伸设置并对所述阀芯进行引导,在树脂制的所述阀芯引导部的内侧通过嵌入成形而一体地设置有金属制的引导部件,通过该引导部件在轴线方向上引导所述阀芯主体部。
根据本发明,通过金属制的引导部件与支承部件一体化,能够减少另外准备并组装引导部件的工时,并且能够提高引导部件的位置精度、尺寸精度。由此,阀芯的引导精度不易受到阀芯引导部的固定精度、成形精度的影响,能够提高引导精度,提高阀芯的动作性。
此时,优选的是,所述引导部件形成为圆筒状,并由其内周面引导所述阀芯主体部。
此外,优选的是,在所述引导部件的外周设有在径向上凹陷的凹部或在径向上突出的凸部。根据该结构,通过在嵌入成形时使凹部或凸部与支承部件接触,与未设置凹部或凸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引导部件与支承部件的接触面积。由此,能够稳定地进行引导部件与支承部件的一体化。此外,在对引导部件或者支承部件施加了轴线方向的力的情况下,凹部或凸部作为所谓的防脱部而发挥功能,能够防止引导部件以及支承部件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沿轴线方向脱离。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凹部或所述凸部在周向上连续地形成,并且在轴线方向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根据该结构,与凹部或凸部在周向上不连续地形成的情况、或者未沿轴线方向设置多个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稳定地进行引导部件与支承部件的一体化,并且能够防止引导部件以及支承部件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沿轴线方向脱离。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引导部件由比所述阀芯主体部柔软的材质的金属构成。根据该结构,由于引导部件由比阀芯主体部柔软的材质的金属构成,因此与由同等或更硬的材质的金属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阀芯主体部相对于引导部件的滑动性。
本发明的冷冻循环系统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的冷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任一个电动阀用作所述膨胀阀。根据该冷冻循环系统,与所述电动阀的效果同样地,能够减少组装电动阀的工时,并且能够提高引导部件的位置精度、尺寸精度,能够提高引导部对阀芯的引导精度,提高阀芯的动作性。因此,能够更顺畅地使冷冻循环系统运转。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能够提高利用引导部的阀芯的引导精度,提高阀芯的动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全闭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2是支承部件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引导部件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变形例中的所述引导部件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变形例中的所述引导部件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冷冻循环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中:
10—电动阀;1A—阀室;1a—阀主体;1c—阀口;2—支承部件;3—阀芯;4—驱动部;21—固定部;22a—内螺纹部(轴支承部);23—阀芯引导部;24—引导部件;30—阀部;31—阀芯主体部;42—驱动轴;L—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图1~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阀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电动阀10具备阀壳1、支承部件2、阀芯3以及驱动部4。另外,以下的说明中的“上下”的概念与图1、2的附图中的上下对应。
阀壳1具有筒状的阀主体1a,该阀主体1a为不锈钢制,在其内部形成有圆筒状的阀室1A。在阀主体1a安装有一次接头管11和二次接头管12,该一次接头管11从侧面侧与阀室1A连通且供制冷剂流入,该二次接头管12从底面侧与阀室1A连通且供制冷剂流出。进一步地,在阀主体1a上,在将阀室1A与二次接头管12连通的位置形成有阀座1b。该阀座1b从二次接头管12的阀室1A侧的端部朝向上方朝阀主体1a的轴线L侧倾斜并立起。此外,从阀座1b到二次接头管12侧形成有阀口1c。由于上述阀座1b的形状,阀口1c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倒锥形状。在阀主体1a的上部开口固定有壳体13和支承部件2。壳体13是在内部具有转子收纳室13A的部件,该转子收纳室13A收纳后述的磁转子41,壳体13通过焊接等固定于阀主体1a。通过阀主体1a以及壳体13在阀壳1内形成有气密的空间。
如图2所示,支承部件2是将后述的驱动轴42支承为沿轴线L方向移动自如的部件,具有整体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树脂部20。作为构成树脂部20的树脂材料,能够利用具有适当的硬度、耐热性等的各种工程塑料。树脂部20的轴线L方向的中央部形成为直径比其他部分大,在其大径部分通过嵌入成形一体地设置有形成为环状的金属制的固定部21。该固定部21的外周缘部焊接于阀主体1a的上部开口。如图2所示,树脂部20具备:支架部22,其向比固定部21靠上方(与阀口1c相反的一侧)延伸并支承驱动轴42;以及阀芯引导部23,其从支架部22的下端部向比固定部21靠下方(阀口1c侧)延伸。
在支架部22的内周壁形成有内螺纹部(轴支承部)22a。内螺纹部22a与轴线L同轴地形成,通过与后述的外螺纹部42b螺合,将驱动轴42支承为绕轴线L旋转自如且沿轴线L方向移动自如。阀芯引导部23形成为具有比支架部22大且比固定部21小的直径。在阀芯引导部23的内部形成有收纳阀芯3的圆柱状的收纳空间23A。收纳空间23A与支架部22的内部连通,具有比该支架部22的内径大的直径。在阀芯引导部23的侧壁形成有将收纳空间23A与转子收纳室13A连通的第一均压孔23a。在阀芯引导部23的下部内周壁设置有引导部件24。
引导部件24是配置在阀芯引导部23的内侧的圆筒状部件,通过嵌入成形与阀芯引导部23设置为一体。该引导部件24是作为将后述的阀芯主体部31沿轴线L方向引导的引导部而发挥功能的部件,由比阀芯主体部31柔软的材质的金属(例如黄铜)等构成。引导部件24的内径形成为与阀芯引导部23的内径相同的大小,阀芯引导部23的内周面与引导部件24的内周面沿轴线L方向无台阶地连续。引导部件24的下端部形成为比阀芯引导部23的下端部更向下方(阀口1c侧)突出。如图3所示,在引导部件24上部的外周面,在周向上连续地形成有沿径向凹陷的梯形槽状的凹部24a。在嵌入成形时构成阀芯引导部23的树脂流入该凹部24a。由此,在凹部24a附近,构成阀芯引导部23的树脂和构成引导部件24的金属沿轴线L方向排列,因此凹部24a作为所谓的防脱部而发挥功能,特别是,能够防止引导部件24和支承部件2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沿轴线L方向脱离。在此,凹部24a的形状如上所述为沿径向凹陷的梯形槽状,但该凹部24a的形状也可以是沿径向凹陷的四边形槽状。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起到与将凹部24a的形状设为梯形槽状的情况相同的作用、效果。
阀芯3构成为具备:阀部30,其变更阀口1c的开度;以及筒状的阀芯主体部31,其将阀部30与驱动部4的驱动轴42连接,该阀芯3配置于收纳空间23A内。阀部30是与阀口1c接近或远离的部分,在阀芯3的下端部以与阀口1c对置的方式设置。阀部30随着朝向下方直径变小,形成为截面大致锥形形状。阀芯主体部31是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不锈钢制部件,从阀部30的上端部向上方沿轴线L方向延伸。在阀芯主体部31的侧壁形成有将该阀芯主体部31的内部与阀室1A连通的第二均压孔31a。在阀芯主体部31的上端部形成有向轴线L侧弯折的连接部31b。在该连接部31b的中央部形成有沿轴线L方向贯通的连接孔31c。
阀芯主体部31的上部侧的直径形成为比引导部件24的内径稍小,下部侧的直径形成为与引导部件24的内径大致相同。根据该结构,在收纳空间23A内,在阀芯主体部31的上部侧与阀芯引导部23以及引导部件24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周向的间隙,另一方面,阀芯主体部31的下部侧与引导部件24的内周面滑动接触。因此,阀芯主体部31被引导部件24沿轴线L方向引导。
驱动部4具备作为电动马达的步进马达40、螺纹进给机构43、以及限制步进马达40的旋转的限位机构44。步进马达40具备:磁转子41,其外周部被磁化为多极;未图示的定子线圈,其配置于壳体13的外周;以及驱动轴42,其固定于磁转子41,沿轴线L方向延伸且对阀芯3进行进退驱动。步进马达40构成为,对定子线圈提供脉冲信号,根据该脉冲数使磁转子41旋转。驱动轴42是经由固定部件42a固定于磁转子41的长条棒状的部件,由不锈钢等金属形成。驱动轴42插通于支架部22的内部,通过形成于上述连接部31b的连接孔31c延伸至阀芯主体部31的内部。
在驱动轴42的中间部一体地形成有外螺纹部42b,该外螺纹部42b与支承部件2的内螺纹部22a螺合,由此构成螺纹进给机构43。当驱动部4的磁转子41以及驱动轴42旋转时,外螺纹部42b被内螺纹部22a引导,磁转子41以及驱动轴42根据螺距沿轴线L方向移动。在此,磁转子41以及驱动轴42构成为随着其正向旋转而下降。另一方面,磁转子41以及驱动轴42构成为随着其反向旋转而上升。
在驱动轴42的下端部形成有直径比连接孔31c的直径大的凸缘部42c。凸缘部42c作为防止驱动轴42从阀芯主体部31沿轴线L方向脱出的所谓防脱部而发挥功能。而且,在凸缘部42c的上表面与连接部31b的下表面之间配置有圆环状的垫圈5。这样,驱动轴42和阀芯主体部31经由垫圈5、连接部31b以及凸缘部42c而连接,阀芯主体部31构成为随着驱动轴42向轴线L方向的移动而沿轴线L方向进退移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被驱动轴42的连接部31b包围的部分形成为比连接孔31c的直径小,阀芯主体部31与驱动轴42在周向上隔开间隙地连接。此外,垫圈5由高润滑性表面的金属制垫圈、氟树脂等高润滑性树脂制垫圈、或者涂布有高润滑性树脂的垫圈等高润滑性的垫圈构成。由此,驱动轴42进行正向旋转或反向旋转时的旋转力不会传递至阀芯主体部31。并且,在垫圈5的下表面与阀部30的上表面之间,经由弹簧承接部6a配设有对阀芯3向轴线L的下方(闭阀方向)施力的阀弹簧6。由此,阀芯3被向闭阀方向施力。
限位机构44具备:导向螺纹45,其形成于支架部22的外周面;以及线圈状的可动滑块46,其与导向螺纹45的外周螺合。可动滑块46形成为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爪部46a,该爪部46a与磁转子41在周向上抵接。当磁转子41旋转时,磁转子41推压爪部46a,由此,可动滑块46跟随导向螺纹45旋转且上下移动。在导向螺纹45上形成有限定磁转子41的最上端位置的上端限位件45a和限定磁转子41的最下端位置的下端限位件45b。若随着磁转子41的正向旋转转而下降的可动滑块46与下端限位件45b抵接,则在该抵接的位置可动滑块46不能旋转,由此,磁转子41的旋转被限制,阀芯3的下降也停止。另一方面,当随着磁转子41的反向旋转而上升的可动滑块46与上端限位件45a抵接时,可动滑块46在该抵接的位置不能旋转,由此,磁转子41的旋转被限制,阀芯3的上升也停止。在本实施方式中,磁转子41的下降停止的位置被限定为,阀部30落座于阀座1b后,凸缘部42c将弹簧承接部6a稍微向阀部30侧压入的位置(阀弹簧6的上端部稍微被压入阀部30侧的位置)。另一方面,磁转子41的上升停止的位置被限定为,凸缘部42c将阀芯3提升至阀口1c的最大开阀位置的位置。
以上的电动阀10如以下那样动作。首先,在图1的状态下,阀芯3的阀部30落座于阀座1b,阀口1c为关闭的闭阀状态。此时,从一次接头管11流入阀室1A的制冷剂不从二次接头管12流出。接着,若对驱动部4的步进马达40进行驱动而使磁转子41反向旋转,则驱动轴42上升,随之阀芯3被拉起。由于阀芯3上升,阀部30的前端部位于阀口1c的内侧,在该间隙形成阀口1c的流路(未图示)。此时,从一次接头管11流入的制冷剂通过流路流出到二次接头管12。在此,阀部30形成为锥形状,因此上述间隙逐渐变大,由此流路被扩大,制冷剂的流量逐渐增加。
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通过金属制的引导部件24与支承部件2一体化,能够减少另外准备并组装引导部件24的工时,并且能够提高引导部件24的位置精度、尺寸精度。由此,阀芯3的引导精度不易受到阀芯引导部23的固定精度、成形精度的影响,能够提高引导精度,提高阀芯3的动作性。
此外,在引导部件24的外周面形成有沿径向凹陷的凹部24a,在嵌入成形时构成阀芯引导部23的树脂流入该凹部24a。因此,与未设置凹部24a的情况相比,引导部件24与支承部件2的接触面积增大,能够稳定地进行引导部件24与支承部件2的一体化。此外,在对引导部件24或者支承部件2施加了轴线L方向的力的情况下,凹部24a作为所谓的防脱部而发挥功能,从而能够防止引导部件24以及支承部件2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沿轴线L方向脱离。
此外,通过在周向上连续地形成凹部24a,与未连续地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稳定地进行引导部件24与支承部件2的一体化,并且能够防止引导部件24以及支承部件2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沿轴线L方向脱离。
此外,由不锈钢构成阀芯主体部31,由比不锈钢柔软的材质的金属即黄铜等构成引导部件24,与由与阀芯主体部31同等或更硬的材质的金属构成引导部件24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阀芯主体部31相对于引导部件24的滑动性。
接着,基于图6对本发明的冷冻循环系统进行说明。冷冻循环系统90例如用于家庭用空调等空调机。上述实施方式的电动阀10是设置在空调机的室外侧热交换器(冷凝器或蒸发器)91与室内侧热交换器(冷凝器或蒸发器)92之间的膨胀阀,与压缩机93、四通阀94一起构成热泵式冷冻循环。室内侧热交换器92以及电动阀10设置于室内,压缩机93、四通阀94以及室外侧热交换器91设置于室外,构成制冷制热装置。根据该冷冻循环系统90,与本实施方式的电动阀10的效果同样地,能够减少组装电动阀10的工时,并且能够提高引导部件24的位置精度、尺寸精度,能够提高阀芯3的引导精度,提高阀芯3的动作性。因此,能够更顺畅地使冷冻循环系统90运转。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包括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其他结构等,以下所示的变形等也包含在本发明中。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引导部件24上部的外周面,在周向上连续地形成有沿径向凹陷的凹部24a,但引导部件24的结构不限于此。图4是表示引导部件24的第一变形例的图。如图4的(A)所示,也可以在引导部件24的外周面沿周向断续地设置有沿径向凹陷的四边形槽状的凹部24b。另外,如图4的(B)以及(C)所示,在引导部件24的外周面,也可以沿周向连续地设置有沿径向突出的侧视四边形的凸部24c,也可以沿周向断续地设置同样的凸部24d。
根据该结构,与本实施方式的引导部件24的作用效果同样地,能够稳定地进行引导部件24与支承部件2的一体化。此外,在对引导部件24或者支承部件2施加了轴线L方向的力的情况下,凹部24b以及凸部24c、24d作为所谓的防脱部而发挥功能,能够防止引导部件24以及支承部件2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沿轴线L方向脱离。此外,如图4的(A)、图4的(C)所示,若沿周向断续地设置有凹部24b、凸部24d,则也成为防止引导部件24相对于支承部件2沿周向旋转的止转部。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凹部24a、第一变形例的凹部24b以及凸部24c、24d也可以沿轴线L方向设置有多个。根据该结构,与未沿轴线L方向设置有多个凹部24a、24b、凸部24c、24d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稳定地进行引导部件24与支承部件2的一体化,并且能够防止引导部件24以及支承部件2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沿轴线L方向脱离。进一步地,凹部24a、24b的形状不限于梯形槽状、四边形槽状,凸部24c、24d的形状不限于侧视四边形。例如,只要是在侧视时弯曲的R状的形状等与支承部件2的接触面积增大、作为防脱部发挥功能的形状,则凹部24a、24b以及凸部24c、24d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形状。
图5是表示引导部件24的第二变形例的图。如图5的(A)所示,也可以对引导部件24的外周面实施基于沿周向和轴向连续的凹凸24e的所谓的滚花加工。此外,如图5的(B)所示,也可以在引导部件24的外周面形成有至少一周以上的螺旋槽24f。进一步地,如图5的(C)所示,也可以在引导部件24的外周面沿周向连续或断续地沿轴线L方向设置至少一个以上沿径向凹陷的V槽24g。任一引导部件24也与本实施方式的引导部件24的作用效果同样地,能够稳定地进行与支承部件2的一体化。此外,在对引导部件24或者支承部件2施加了轴线L方向的力的情况下,相当于本实施方式的凹部24a的部分24e、24f、24g作为所谓的防脱部而发挥功能,能够防止引导部件24以及支承部件2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沿轴线L方向脱离。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凹部24a、第一变形例、第二变形例中的相当于该凹部24a的部分24b、24c、24d、24e、24f、24g不需要始终以相同的大小形成,也可以沿周向或轴线L方向以不同的大小形成。此外,也能够分别组合使用本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第二变形例。例如,也可以构成沿轴线L方向上侧依次形成有凹部24a、24b、凸部24c的引导部件24。
此外,引导部件24也可以不必由比阀芯主体部31柔软的材质的金属构成,也可以由与阀芯主体部31同等或更硬的材质的金属构成引导部件24。而且,阀芯主体部31并不是必须与引导部件24的内周面滑动接触,只要阀芯主体部31被引导部件24引导,则也可以在阀芯主体部31与引导部件24之间存在周向的间隙。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以及第二变形例中,例示了在家庭用空调等空调机中使用的电动阀10,但本发明的电动阀并不限于家庭用空调,也可以是工业用空调,不限于空调机,也能够应用于各种制冷机等。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螺纹进给机构43由驱动轴42的外螺纹部42b和支承部件2的内螺纹部22a构成,但螺纹进给机构43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采用任意的结构。进一步地,作为对阀芯3进行进退驱动的机构,不限于螺纹进给机构,能够应用适当的机构。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限位机构44由形成于支架部22的外周面的导向螺纹45、与导向螺纹45螺合的可动滑块46、上端限位件45a、下端限位件45b构成,但作为限位机构44,只要能够限制磁转子41的旋转即可,其配设位置、构造没有特别限定。此外,树脂部20的外形、构成限位机构44的一部分的导向螺纹45等可以在对支承部件2进行嵌入成形时形成,也可以在该嵌入成形后通过切削加工等方法形成。
另外,通过嵌入成形与支承部件2一体地设置的引导部件24通过冲压加工、切削加工等方法成形。与冲压加工相比,切削加工能够提高尺寸精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切削加工。由此,能够提高引导部件24的尺寸精度,能够提高阀芯3的引导精度,提高阀芯3的动作性。此外,引导部件24和与该引导部件24同样地与支承部件2一体地设置的固定部21由不同的部件构成。由此,能够不受固定部21的制作方法影响,使引导部件24的制作方法成为尺寸精度高的制作方法(例如上述的切削加工)。此外,根据该结构,即使由于某种原因,固定部21的中心轴与支承部件2的内螺纹部22a的中心轴产生偏移,也能够通过嵌入成形使引导部件24的中心轴与支承部件2的内螺纹部22a的中心轴对准定位,因此不会受到上述中心轴的偏移的影响。
因此,通过利用切削加工制作引导部件24并与固定部21分体,与通过冲压加工等一体地制作引导部件24和固定部21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引导部件24的尺寸精度,能够提高阀芯3的引导精度,提高阀芯3的动作性。另外,引导部件24也可以不全部切削加工。例如,也可以在通过冲压加工等成形外形之后,仅对特别要求高尺寸精度的内径进行切削加工、精整加工等来成形。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叙述,但具体的结构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Claims (6)

1.一种电动阀,其具备:
阀主体,其构成阀室及阀口;
阀芯,其变更所述阀口的开度;
驱动部,其具有对该阀芯进行进退驱动的驱动轴;以及
支承部件,其将所述驱动轴支承为在轴线方向上移动自如,
所述电动阀的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具有:阀部,其与所述阀口接近或远离;以及阀芯主体部,其将所述驱动部的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阀部连接,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固定部,其固定于所述阀主体;轴支承部,其支承所述驱动轴;以及阀芯引导部,其从所述固定部向所述阀口侧延伸设置并对所述阀芯进行引导,
在树脂制的所述阀芯引导部的内侧通过嵌入成形而一体地设置有金属制的引导部件,通过该引导部件在轴线方向上引导所述阀芯主体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形成为圆筒状,并由其内周面引导所述阀芯主体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引导部件的外周设有在径向上凹陷的凹部或在径向上突出的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或所述凸部在周向上连续地形成,并且在轴线方向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由比所述阀芯主体部柔软的材质的金属构成。
6.一种冷冻循环系统,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
所述冷冻循环系统的特征在于,
将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阀用作所述膨胀阀。
CN202210345394.9A 2021-04-15 2022-03-31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Pending CN1152179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68913A JP7465845B2 (ja) 2021-04-15 2021-04-15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2021-068913 2021-04-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7984A true CN115217984A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06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45394.9A Pending CN115217984A (zh) 2021-04-15 2022-03-31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465845B2 (zh)
CN (1) CN115217984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92686B2 (ja) 2015-03-06 2018-09-19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電動弁
JP6643292B2 (ja) * 2017-09-28 2020-02-12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電動弁
JP6845817B2 (ja) 2018-02-01 2021-03-24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6952015B2 (ja) 2018-06-19 2021-10-20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電動弁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211599545U (zh) 2019-12-20 2020-09-29 盾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63841A (ja) 2022-10-27
JP7465845B2 (ja) 2024-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7695B (zh)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0107724B (zh)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KR101303536B1 (ko) 전동 밸브
JP4669051B2 (ja) 電動弁
EP3702650B1 (en) Electrical valve
KR20060043634A (ko) 전동밸브
US20140319391A1 (en) Female screw member, motor operated valve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female screw member for motor operated valve
JP6959900B2 (ja) 弁装置、電動弁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2010096203A (ja) 電動弁
JP7179708B2 (ja) 弁装置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6228621B2 (ja) 電動弁
CN111828659B (zh) 阀装置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2984134B (zh) 电动阀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5217984A (zh)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JP2016156429A (ja) 電気的駆動弁
JP2020204344A (ja) 電動弁
JP7208127B2 (ja)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KR20230008854A (ko) 전자 팽창 밸브
JP2019090514A (ja) 電動弁
JP7453091B2 (ja) 電動弁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7389867B2 (ja)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13915339B (zh) 二级式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3494618B (zh) 二级式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0094524B (zh) 一种电动阀
JP6730751B2 (ja) 電動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