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7397A - 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及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及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17397A
CN115217397A CN202210944536.3A CN202210944536A CN115217397A CN 115217397 A CN115217397 A CN 115217397A CN 202210944536 A CN202210944536 A CN 202210944536A CN 115217397 A CN115217397 A CN 115217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window
shaft
window frame
connecting r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445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泽成
王文广
周东珊
章枫
蔡帅帅
方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4453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173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17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73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32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 E06B3/48Wings connected at their edges, e.g. foldable w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xtensible Doors And Revolving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折叠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及其安装方法。这种折叠窗框架包括两固定架、若干窗体,两所述固定架分别设有固定滑轨,所述窗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支轴,两所述支轴分别设置于两固定滑轨中;还包括折叠结构,所述折叠结构包括折叠条,所述折叠条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与相邻连接杆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轴轴向方向垂直,若干所述连接杆分别与若干窗体的支轴连接。本申请中,采用折叠条将若干窗体联动在一起,同时配合固定滑轨使用,使得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折叠条的一端转动,即可控制折叠条的折叠和展开,从而一次性将若干窗体折叠或展开,操作步骤简单有效。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叠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窗户是房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窗框、玻璃和活动构件(铰链、执手、滑轮等)三部分组成。现有的窗户种类繁多,其中很多住宅使用的窗户,常常为平门窗、推拉窗或折叠窗。其中折叠窗是一种由多个用合页(铰链)连接的窗扇沿水平方向折叠移动开启的窗,具有节省空间,增大通风光照等优势的新型窗户。但折叠窗也存在明显劣势:1.窗户开关所需要的空间过大;2.窗户只能全部开启或者关闭,框架过多导致无法像普通窗户一样可调节开启角度。
公开号为CN203441298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这样一种折叠窗,包括窗户框架、安装在窗户框架内的至少一块折叠窗扇, 所述折叠窗扇包括两块铰接在一起的窗扇单体,所述窗扇单体上设置有可相对所述窗扇单体转动的滑动机构,所述窗户框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滑动机构在所述导轨内移动将所述折叠窗扇折叠。
该申请中,如果设置了多块折叠窗扇,在进行折叠时,需要人工一个个推动折叠窗扇,存在操作繁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及其安装方法。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首先提供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包括两平行的固定架、以及若干设置于两所述固定架之间的窗体,两所述固定架分别设有固定滑轨,所述窗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支轴,两所述支轴分别可转动且可滑动地设置于两所述固定架的固定滑轨中;还包括控制若干所述窗体一起滑动折叠的折叠结构,所述折叠结构包括折叠条,所述折叠条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与相邻连接杆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轴轴向方向垂直,若干所述连接杆分别与若干窗体的支轴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轴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连接杆的中心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所述支轴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折叠结构还包括折叠控制柄,所述固定架设有与所述支轴平行的第一固定轴,所述折叠控制柄的中间部分与所述第一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折叠控制柄的一端形成折叠连接端、并与所述折叠条转动连接,另一端形成折叠控制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折叠控制柄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轴转动连接的连接部、位于所述连接部和折叠连接端之间的阻力部、位于所述连接部和折叠控制端之间的动力部,所述动力部的长度大于所述阻力部的长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有套环,相邻两连接杆的套环套设于一轴体上;一轴体上的两套环中,至少有一所述套环与所述轴体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轴体外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侧面设有弧形条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套环之间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位于所述套筒外、与所述连接杆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弧形条孔进入所述套筒内、与所述套环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支轴与所述窗体的中心轴重合。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固定滑轨内设有滑块,所述支轴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两固定架按照实际安装窗洞大小固定;
S2.将折叠结构安装至若干窗体上;
S3.将安装有折叠结构的窗体组装至两固定架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申请中,采用折叠条将若干窗体联动在一起,同时配合固定滑轨使用,使得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折叠条的一端转动,即可控制折叠条的折叠和展开,从而一次性将若干窗体折叠或展开,操作步骤简单有效。
2.本申请中,将窗体与连接杆转动连接,使得折叠条的使用不影响每块窗体单独转动开合,提高了窗体的开合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中连接杆之间的连接主视图;
图4是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中连接杆之间的连接俯视图;
图中:固定架1,固定滑轨11,第一固定轴12,第二固定轴13,窗体2,支轴21,折叠结构3,折叠条31,连接杆311,套环311a,限位杆311b,轴体312,套筒313,折叠控制柄3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如图1所示,包括两平行的固定架1、以及若干设置于两固定架1之间的窗体2。
实际安装时,两固定架1通常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窗洞的上下两端,固定架1的长度与窗洞上下端的长度一致,在两固定架1上分别沿长度方向设有固定滑轨11以用于安装窗体2,固定滑轨11可以是轨道底部封闭的槽结构、也可以是轨道底部不封闭的通孔结构,为了配合后续其他结构的安装,本实施例采用通孔结构。在窗体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支轴21,支轴21为圆柱型、轴向方向与固定架1垂直,安装时,将窗体2两端的支轴21分别插入两固定架1的固定滑轨11中即可。为了防止窗体2从两固定架1之间脱落,支轴21一端与窗体2连接、另一端穿过通孔结构的固定滑轨11后设有止挡块,止挡块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固定滑轨11的宽度。此时,考虑到止挡块的厚度,固定架1与窗洞端部之间不宜贴紧安装,应留有间隙,因此通常还会在固定架1上设置悬杆,将悬杆与窗洞端部通过膨胀螺钉连接。
由于支轴21为圆柱形,实际上,将支轴21插入固定滑轨11中后,支轴21可以直接在固定滑轨11中绕自身中心轴转动,同时也能沿着固定滑轨11滑动,实现支轴21可转动且可滑动地设置于固定滑轨11中。但是为了提高转动、滑动的流畅性,可以在固定滑轨11内设置滑块,滑块中心设有通孔,支轴21通过转动轴承与通孔转动连接。在滑块的作用下,支轴21可以流畅滑动,从而带动窗体2滑动;在转动轴承的作用下,支轴21可以流畅转动,从而带动窗体2转动。或者可以将支轴21设计为滑块,而将支轴21与窗体2通过转动轴承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前种设计方式。基于此,将窗体2转动至所在平面与两固定架1所在平面重合时,即为窗体2的关闭状态;将窗体2转动至所在平面与两固定架1所在平面呈一定夹角时,即为窗体2的打开状态,根据夹角角度的不同,打开面积也不同。将窗体2转动至所在平面与两固定架1所在平面垂直后,再将所有窗体2滑动叠合在一起,即实现了若干窗体2的折叠。
可以看出,窗体2是绕支轴21所在轴转动的,现有技术中,通常将支轴21设置在窗体2一侧端的上下方,这种结构下,窗体2在绕支轴21转动时,是以窗体2的整个宽度为半径画圆,占据的面积较大。而且其为了保持窗体2转动的平衡,还会将窗体2另一侧端与相邻窗体的侧端铰接,从而导致两窗体2之间不能打开。本实施例中,支轴21设置在窗体2的中心轴延长线上,窗体2转动时是以其一半的宽度为半径画圆,减少了窗体2转动时所占据的位置,也保证了窗体2转动时的平衡性,因此,相邻两窗体2也不需要铰接,当窗体2转动至所在平面与两固定架1所在平面重合时,相邻两窗体2的侧面相互抵接即可,两窗体2之间可以打开,提高开窗灵活性。
由于窗体2较多,在进行折叠操作时,需要一个个推动窗体2滑动叠合。因此,本申请中,还包括控制窗体2滑动的折叠结构3。
如图2所示,折叠结构3包括折叠条31,折叠条31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连接杆311,前一连接杆311的端部与后一连接杆311的端部转动连接,当相邻两连接杆311绕它们之间的转动连接处转动至相互平行时,即可视为这两连接杆311折叠在一起。两连接杆311的转动连接方式有多种,比如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连接杆311的两端分别设有套环311a(图中仅在一端画出),相邻两连接杆311的套环311a套设于一轴体312上,为了保证两连接杆311可相对转动,一轴体312上的两套环311a中,至少有一套环311a与轴体312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将两套环311a均与轴体312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由于后续连接杆311需要与窗体2连接,为了窗体2的平齐,优选使得两连接杆311平齐,因此套环311a的厚度优选为小于连接杆311的厚度,如图3中,左边连接杆311的套环311a设置在其端部的上部分,右边连接杆311的套环311a设置在其端部的下部分,两连接杆311的套环311a套设在轴体312上时,两连接杆311平齐。进一步地,为了保护套环311a和轴体312的连接部分,还可以在轴体312外套设有套筒313,套筒313的侧面设有弧形条孔;连接杆311与套环311a之间设有限位杆311b,限位杆311b的一端位于套筒313外、与连接杆311连接,另一端穿过弧形条孔进入套筒313内、与套环311a连接。连接杆311转动时,限位杆311b也在弧形条孔内转动,通过控制弧形条孔的长度、可以控制连接杆311的转动角度。
如图2所示,折叠条31与窗体2安装时,首先控制连接杆311与支轴21轴向方向垂直,然后将若干连接杆311分别与若干窗体2下端的支轴21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转动连接,但考虑到固定连接时,窗体2的折叠和转动不能分别进行,因此本实施例采用转动连接方式。为了保证稳定性,一般在连接杆311的中心设有连接套,连接套与支轴21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此时,窗体2既可以自由转动,又可以受到折叠条31的带动而滑动。同时,为了提高折叠条31的强度,还可以将两相同的折叠条31上下叠加在一起使用。
当折叠时,需要首先将若干窗体2转动至所在平面与两固定架1所在平面呈一定夹角、以便于若干窗体2叠合在一起,优选转动至所在平面与两固定架1所在平面垂直。然后推动最侧边的一根连接杆311的自由端,比如如图2中,推动最右侧连接杆311的右端部逆时针转动,连接杆311本身绕支轴21逆时针转动,使得该连接杆311的左端部在位置上表现为向右、向外移动,与之配合地,其连接的第二个连接杆311的右端部也应向右、向外移动。为了达到这一结果,第二个连接杆311整体会沿固定滑轨11向右移动,同时绕支轴21顺时针转动,实现自身右端部向右、向前移动。随着第二个连接杆311的移动,其上连接的窗体2向右移动靠近最右侧的窗体2。而第二个连接杆311的移动和转动又会同理带动下一个连接杆311移动和转动,进而实现所有窗体2的移动。而两窗体2之间的距离与两连接杆311之间的夹角有关,当最右侧连接杆311逆时针转动至与固定架1垂直时,第二个连接杆311也在其带动下与固定架1垂直,两连接杆311贴合在一起,使得两窗体2叠合在一起,完成窗体2的折叠。
由于最侧边的一根连接杆311也是与支轴21转动连接的,支轴21又与固定滑轨11中的滑块转动连接,控制该连接杆311转动时,支轴21容易随之转动、还容易在固定滑轨11中滑动,不好施加转动力。因此,折叠结构3还包括折叠控制柄32,如图2所示,在固定架1上设有与支轴21平行的第一固定轴12,折叠控制柄32的中间部分与第一固定轴12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折叠控制柄32的一端形成折叠连接端、并与折叠条31最侧边连接杆311的端部转动连接,转动连接的具体结构与上述两连接杆311之间的转动连接结构一致,而折叠控制柄32的另一端形成折叠控制端。由于第一固定轴12是固定的,控制折叠控制柄32绕第一固定轴12转动时,比较好施力。当控制折叠控制柄32的折叠控制端顺时针旋转时,其折叠连接端向右、向内移动,从而带动最侧边的连接杆311右移、并发生逆时针转动,进而如上述一致,完成折叠操作。同时,为了省力,折叠控制柄32包括与第一固定轴12转动连接的连接部、位于连接部和折叠连接端之间的阻力部、位于连接部和折叠控制端之间的动力部,依据杠杆原理,设置动力部的长度大于阻力部的长度。
由于在折叠之前,需要先将若干窗体2均转动至所在平面与两固定架1所在平面呈一定夹角,优选使得若干窗体2相互平行,因此本实施例还设置了控制若干窗体2一体转动的角度调节结构。角度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架,调节架设有与固定滑轨11平行的调节滑轨,调节滑轨内设有若干与支轴21平行的连接轴,连接轴可转动且可滑动地设置于调节滑轨内,与支轴21类似,圆柱形的连接轴基本可以直接实现可转动且可滑动,但是为了提高流畅性,在调节滑轨内也设有滑块,并将连接杆与滑块上的通孔通过转动轴承连接。连接轴的数量与窗体2的数量一致,还需将若干连接轴分别与若干窗体2下端的支轴21通过连接摆臂连接,由于支轴21和连接轴已经是可以转动的,因此连接摆臂与支轴21和连接轴均是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支轴21上正好设置了止挡块,因此直接以止挡块的一部分作为连接摆臂:支轴21的下端部穿过固定滑轨11后与止挡块的中心点连接,止挡块的端部与连接轴的上端部连接,止挡块位于该端部和中心点之间的部分即为连接摆臂。
由于连接摆臂的长度是固定的,此时如果移动调节架以改变固定滑轨11和调节滑轨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那么支轴21或连接轴势必要发生转动以使得连接摆臂适配这一距离。比如,开始时,固定滑轨11和调节滑轨之间的水平距离正好与连接摆臂长度一致,此时连接摆臂与固定滑轨11垂直;移动调节滑轨以减少固定滑轨11和调节滑轨之间的水平距离,此时连接摆臂与固定滑轨11之间呈夹角,而连接摆臂又是与支轴21固定连接的,连接摆臂的转动势必会带动支轴21转动。本实施例即是利用这一点以调控支轴21转动,进而调控窗体2转动的。此外,考虑到当窗体2转动至所在平面与两固定架1所在平面重合时,固定滑轨11和调节滑轨之间的水平距离为零,两者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因此在安装时,需要使得调节架与固定架1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一般将调节架设置在位于下方的固定架1的下方。
为了便于控制调节架的移动,本实施例的角度调节结构还包括角度控制柄,固定架1设有与支轴21平行的第二固定轴,角度控制柄的中间部分设有连接套以与第二固定轴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角度控制柄的一端形成调节连接端、并与调节架转动连接,另一端形成角度控制端。为了省力,角度控制柄也包括与第二固定轴转动连接的连接部、位于连接部和角度控制端之间的动力部、以及位于连接部和调节连接端之间的阻力部,设置动力部的长度大于阻力部的长度。同时,设置动力部和阻力部之间呈75-105°夹角,优选为90°角。此外,为了保证调节架的稳定,会在固定架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固定轴,调节架的一端通过上述角度控制柄与一第二固定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臂与另一第二固定轴连接,连接臂一端与调节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轴转动连接。
基于上述结构,这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将两固定架1裁剪至长度与窗洞上下端长度一致,然后将两固定架1分别与窗洞上下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同时控制固定架1与窗洞上端部之间留有可供止挡块插入的缝隙,控制固定架1与窗洞下端部之间留有可供止挡块和角度调节结构安装的缝隙。
S2.将窗体2下端的支轴21插入折叠条31的连接杆311的中心连接套内,形成整体。
S3. 将该整体抬至两固定架1之间,控制窗体2两端的支轴21分别插入两固定滑轨11内,并将折叠结构3的折叠控制柄32安装至固定架1的第一固定轴12上。然后于固定架1和窗洞端部之间的缝隙中插入止挡块,并将止挡块与支轴21穿过固定滑轨11的端部固定连接。
S4.于固定架1与窗洞下端部之间插入调节架,并将角度控制柄安装至固定架1的第二固定轴上,同时将止挡块的端部与调节架中的连接轴固定连接。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包括两平行的固定架(1)、以及若干设置于两所述固定架(1)之间的窗体(2),两所述固定架(1)分别设有固定滑轨(11),所述窗体(2)的两端分别设有支轴(21),两所述支轴(21)分别可转动且可滑动地设置于两所述固定架(1)的固定滑轨(11)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若干所述窗体(2)一起滑动折叠的折叠结构(3),所述折叠结构(3)包括折叠条(31),所述折叠条(31)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连接杆(311),所述连接杆(311)的端部与相邻连接杆(311)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11)与所述支轴(21)轴向方向垂直,若干所述连接杆(311)分别与若干窗体(2)的支轴(2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11)与所述支轴(2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11)的中心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所述支轴(2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结构(3)还包括折叠控制柄(32),所述固定架(1)设有与所述支轴(21)平行的第一固定轴(12),所述折叠控制柄(32)的中间部分与所述第一固定轴(12)转动连接,所述折叠控制柄(32)的一端形成折叠连接端、并与所述折叠条(31)转动连接,另一端形成折叠控制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控制柄(32)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轴(12)转动连接的连接部、位于所述连接部和折叠连接端之间的阻力部、位于所述连接部和折叠控制端之间的动力部,所述动力部的长度大于所述阻力部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11)的端部设有套环(311a),相邻两连接杆(311)的套环(311a)套设于一轴体(312)上;一轴体(312)上的两套环(311a)中,至少有一所述套环(311a)与所述轴体(312)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312)外套设有套筒(313),所述套筒(313)的侧面设有弧形条孔;所述连接杆(311)与所述套环(311a)之间设有限位杆(311b),所述限位杆(311b)的一端位于所述套筒(313)外、与所述连接杆(311)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弧形条孔进入所述套筒(313)内、与所述套环(311a)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轴(21)与所述窗体(2)的中心轴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滑轨(11)内设有滑块,所述支轴(21)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折叠窗框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两固定架(1)按照实际安装窗洞大小固定;
S2.将折叠结构(3)安装至若干窗体(2)上;
S3.将安装有折叠结构(3)的窗体(2)组装至两固定架(1)之间。
CN202210944536.3A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及其安装方法 Pending CN1152173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4536.3A CN115217397A (zh)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及其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4536.3A CN115217397A (zh)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及其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7397A true CN115217397A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16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44536.3A Pending CN115217397A (zh)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及其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1739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563426U (zh) 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
CN101936117B (zh) 推拉平开门窗
CN218563428U (zh) 一种装配式可调转角折叠窗
CN201087641Y (zh) 防盗门双轴联动暗铰链
CN218563427U (zh) 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
CN115217397A (zh) 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及其安装方法
WO2018082453A1 (zh) 一种补偿式隐形开合机构
CN115306270A (zh) 一种装配式可调转角折叠窗及其安装方法
CN115538898A (zh) 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及其安装方法
KR200331996Y1 (ko) 틸트 및 여닫이 개폐기능을 갖는 슬라이딩 시스템 창호
US20200095815A1 (en) Improved Bifold System
KR101720461B1 (ko) 여닫이 창문 개폐구조
CN104863461A (zh) 一种无死点双扇智能门
KR101244032B1 (ko) 밸런스 도어
CN212689830U (zh) 一种便于控制的窗户
US4913215A (en) Bendable multiple window
CN220116008U (zh) 一种电梯折叠门
JPS5934710Y2 (ja) 連双扉又は窓の自動開閉装置
CN219034505U (zh) 一种电动折叠开启的幕墙窗扇
CN204531924U (zh) 一种自动折叠门
CN216197326U (zh) 一种平开窗开合角度固定装置
CN114165142B (zh) 智控全自动多扇折叠门
CN216553660U (zh) 平移电磁屏蔽门
CN211500434U (zh) 液压窗户
CN209398212U (zh) 一种折叠大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