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63426U - 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63426U CN218563426U CN202222072017.0U CN202222072017U CN218563426U CN 218563426 U CN218563426 U CN 218563426U CN 202222072017 U CN202222072017 U CN 202222072017U CN 218563426 U CN218563426 U CN 2185634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ow
- angle
- adjusting
- fixed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这种窗框架包括两固定架、若干窗体,两固定架分别设有固定滑轨,窗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支轴,支轴分别设置于两固定滑轨中;当所述窗体转动至所在平面与两所述固定架所在平面重合时,相邻两所述窗体的侧面相互抵接;还包括角度调节结构,角度调节结构包括设有调节滑轨的调节架,所述调节滑轨内设有若干与所述支轴平行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设置于所述调节滑轨内;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支轴通过连接摆臂连接。本申请每个窗体都能转动任意角度,任意两窗体之间的部分也可以打开通风,开窗灵活性较高。同时增设角度调节结构以统一控制若干窗体的转动角度,提高开窗便捷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
背景技术
窗户是房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窗框、玻璃和活动构件(铰链、执手、滑轮等)三部分组成。现有的窗户种类繁多,其中很多住宅使用的窗户,常常为平门窗、推拉窗或折叠窗。其中折叠窗是一种由多个用合页(铰链)连接的窗扇沿水平方向折叠移动开启的窗,具有节省空间,增大通风光照等优势的新型窗户。但折叠窗也存在明显劣势:1.窗户开关所需要的空间过大;2.窗户只能全部开启或者关闭,框架过多导致无法像普通窗户一样可调节开启角度。
公开号为CN203441298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这样一种折叠窗,包括窗户框架、安装在窗户框架内的至少一块折叠窗扇,所述折叠窗扇包括两块铰接在一起的窗扇单体,所述窗扇单体上设置有可相对所述窗扇单体转动的滑动机构,所述窗户框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滑动机构在所述导轨内移动将所述折叠窗扇折叠。
该申请中,由于折叠窗扇包括两块铰接在一起的窗扇单体,在需要开窗通风时,仅折叠窗扇左右两端可以打开,其中间无法打开通风,降低了开窗的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包括两平行的固定架、以及若干设置于两所述固定架之间的窗体,两所述固定架分别设有固定滑轨,所述窗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支轴,两所述支轴分别可转动且可滑动地设置于两所述固定架的固定滑轨中;当所述窗体转动至所在平面与两所述固定架所在平面重合时,相邻两所述窗体的侧面相互抵接;还包括角度调节结构,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设有与所述固定滑轨平行的调节滑轨的调节架、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调节滑轨与固定滑轨之间的距离的角度控制柄,所述调节滑轨内设有若干与所述支轴平行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可转动且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调节滑轨内;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支轴通过连接摆臂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固定架设有与所述支轴平行的第二固定轴,所述角度控制柄的中间部分与所述第二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角度控制柄的一端形成调节连接端、并与所述调节架转动连接,另一端形成角度控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固定架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二固定轴,所述调节架的一端通过所述角度控制柄与一所述第二固定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臂与另一所述第二固定轴连接,所述连接臂一端与所述调节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轴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调节架与所述固定架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固定滑轨内设有第一滑块,所述支轴与所述第一滑块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调节滑轨内设有第二滑轨,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二滑块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角度控制柄包括与所述第二固定轴转动连接的连接部、位于所述连接部和角度控制端之间的动力部、以及位于所述连接部和调节连接端之间的阻力部,所述动力部的长度大于所述阻力部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动力部和阻力部之间呈75-105°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支轴与所述窗体的中心轴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支轴与连接摆臂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申请中,设有若干窗体,窗体之间不进行铰接,相比于传统的窗体之间相互铰接的折叠窗,本申请每个窗体都能转动任意角度,任意两窗体之间的部分也可以打开通风,开窗灵活性较高。
2. 本申请中,增设角度调节结构以统一控制若干窗体的转动角度,提高开窗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中角度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中角度调节结构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固定架1,固定滑轨11,第二固定轴13,窗体2,支轴21,角度调节结构4,调节架41,调节滑轨411,连接轴412,角度控制柄42,平衡架4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如图1所示,包括两平行的固定架1、以及若干设置于两固定架1之间的窗体2。
实际安装时,两固定架1通常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窗洞的上下两端,固定架1的长度与窗洞上下端的长度一致,在两固定架1上分别沿长度方向设有固定滑轨11以用于安装窗体2,固定滑轨11可以是轨道底部封闭的槽结构、也可以是轨道底部不封闭的通孔结构,为了配合后续其他结构的安装,本实施例采用通孔结构。在窗体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支轴21,支轴21为圆柱型、轴向方向与固定架1垂直,安装时,将窗体2两端的支轴21分别插入两固定架1的固定滑轨11中即可。为了防止窗体2从两固定架1之间脱落,支轴21一端与窗体2连接、另一端穿过通孔结构的固定滑轨11后设有止挡块,止挡块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固定滑轨11的宽度。此时,考虑到止挡块的厚度,固定架1与窗洞端部之间不宜贴紧安装,应留有间隙,因此通常还会在固定架1上设置悬杆,将悬杆与窗洞端部通过膨胀螺钉连接。
由于支轴21为圆柱形,实际上,将支轴21插入固定滑轨11中后,支轴21可以直接在固定滑轨11中绕自身中心轴转动,同时也能沿着固定滑轨11滑动,实现支轴21可转动且可滑动地设置于固定滑轨11中。但是为了提高转动、滑动的流畅性,可以在固定滑轨11内设置滑块,滑块中心设有通孔,支轴21通过转动轴承与通孔转动连接。在滑块的作用下,支轴21可以流畅滑动,从而带动窗体2滑动;在转动轴承的作用下,支轴21可以流畅转动,从而带动窗体2转动。或者可以将支轴21设计为滑块,而将支轴21与窗体2通过转动轴承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前种设计方式。基于此,将窗体2转动至所在平面与两固定架1所在平面重合时,即为窗体2的关闭状态;将窗体2转动至所在平面与两固定架1所在平面呈一定夹角时,即为窗体2的打开状态,根据夹角角度的不同,打开面积也不同。将窗体2转动至所在平面与两固定架1所在平面垂直后,再将所有窗体2滑动叠合在一起,即实现了若干窗体2的折叠。
可以看出,窗体2是绕支轴21所在轴转动的,现有技术中,通常将支轴21设置在窗体2一侧端的上下方,这种结构下,窗体2在绕支轴21转动时,是以窗体2的整个宽度为半径画圆,占据的面积较大。而且其为了保持窗体2转动的平衡,还会将窗体2另一侧端与相邻窗体的侧端铰接,从而导致两窗体2之间不能打开。本实施例中,支轴21设置在窗体2的中心轴延长线上,窗体2转动时是以其一半的宽度为半径画圆,减少了窗体2转动时所占据的位置,也保证了窗体2转动时的平衡性,因此,相邻两窗体2也不需要铰接,当窗体2转动至所在平面与两固定架1所在平面重合时,相邻两窗体2的侧面相互抵接即可,两窗体2之间可以打开,提高开窗灵活性。
由于窗体2较多,在进行窗体2的角度调节时,需要一个个分别转动窗体2,存在操作复杂的问题,因此,本申请中,还设置了控制若干窗体2一体转动的角度调节结构4。
如图2所示,角度调节结构4包括调节架41。调节架41设有与固定滑轨11平行的调节滑轨411,调节滑轨411内设有若干与支轴21平行的连接轴412,连接轴412可转动且可滑动地设置于调节滑轨411内,与支轴21类似,圆柱形的连接轴412基本可以直接实现可转动且可滑动,但是为了提高流畅性,在调节滑轨411内也设有滑块,并将连接轴412与滑块上的通孔通过转动轴承连接。连接轴412的数量与窗体2的数量一致,还需将若干连接轴412分别与若干窗体2下端的支轴21通过连接摆臂211连接,由于支轴21和连接轴412已经是可以转动的,因此连接摆臂211与支轴21和连接轴412均是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支轴21上正好设置了止挡块,因此直接以止挡块的一部分作为连接摆臂211:支轴21的下端部穿过固定滑轨11后与止挡块的中心点连接,止挡块的端部与连接轴412的上端部连接,止挡块位于该端部和中心点之间的部分即为连接摆臂211。
由于连接摆臂211的长度是固定的,此时如果移动调节架41以改变固定滑轨11和调节滑轨411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那么支轴21或连接轴412势必要发生转动以使得连接摆臂211适配这一距离。比如,开始时,固定滑轨11和调节滑轨411之间的水平距离正好与连接摆臂211长度一致,此时连接摆臂211与固定滑轨11垂直;移动调节滑轨411以减少固定滑轨11和调节滑轨411之间的水平距离,此时连接摆臂211与固定滑轨11之间呈夹角,而连接摆臂211又是与支轴21固定连接的,连接摆臂211的转动势必会带动支轴21转动。本实施例即是利用这一点以调控支轴21转动,进而调控窗体2转动的。此外,考虑到当窗体2转动至所在平面与两固定架1所在平面重合时,固定滑轨11和调节滑轨411之间的水平距离为零,两者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因此在安装时,需要使得调节架41与固定架1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一般将调节架41设置在位于下方的固定架1的下方。
为了便于控制调节架41的移动,本实施例的角度调节结构4还包括角度控制柄42,固定架1设有与支轴21平行的第二固定轴13,角度控制柄42的中间部分设有连接套以与第二固定轴13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角度控制柄42的一端形成调节连接端、并与调节架41转动连接,另一端形成角度控制端。为了省力,角度控制柄42也包括与第二固定轴13转动连接的连接部、位于连接部和角度控制端之间的动力部、以及位于连接部和调节连接端之间的阻力部,设置动力部的长度大于阻力部的长度。同时,设置动力部和阻力部之间呈75-105°夹角,优选为90°角。此外,为了保证调节架41的稳定,如图3所示,通常会在固定架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固定轴13,调节架41的一端通过上述角度控制柄42与一第二固定轴13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臂与另一第二固定轴13连接,连接臂一端与调节架4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轴13转动连接。
使用时,如图4的俯视图所示,控制角度控制柄42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在其带动下,按照图4中的方向,调节架41向上、向右移动,调节滑轨411与固定滑轨11之间的距离减小,支轴21受到上述折叠结构的限制不能滑动,因此连接轴412向左滑动,带动连接摆臂211顺时针转动,带动支轴21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窗体2顺时针转动以调整角度。
此外,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若干窗体2一起滑动折叠的折叠结构,折叠结构包括折叠条,折叠条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连接杆,前一连接杆的端部与后一连接杆的端部转动连接,当相邻两连接杆绕它们之间的转动连接处转动至相互平行时,即可视为这两连接杆折叠在一起。两连接杆的转动连接方式有多种,比如本实施例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套环,相邻两连接杆的套环套设于一轴体上,为了保证两连接杆可相对转动,一轴体上的两套环中,至少有一套环与轴体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将两套环均与轴体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由于后续连接杆需要与窗体2连接,为了窗体2的平齐,优选使得两连接杆平齐,因此套环的厚度优选为小于连接杆的厚度。进一步地,为了保护套环和轴体的连接部分,还可以在轴体外套设有套筒,套筒的侧面设有弧形条孔;连接杆与套环之间设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一端位于套筒外、与连接杆连接,另一端穿过弧形条孔进入套筒内、与套环连接。连接杆转动时,限位杆也在弧形条孔内转动,通过控制弧形条孔的长度、可以控制连接杆的转动角度。
折叠条与窗体2安装时,首先控制连接杆与支轴21轴向方向垂直,然后将若干连接杆分别与若干窗体2下端的支轴21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转动连接,但考虑到固定连接时,窗体2的折叠和转动不能分别进行,因此本实施例采用转动连接方式。为了保证稳定性,一般在连接杆的中心设有连接套,连接套与支轴21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此时,窗体2既可以自由转动,又可以受到折叠条的带动而滑动。同时,为了提高折叠条的强度,还可以将两相同的折叠条上下叠加在一起使用。
当折叠时,需要首先通过上述角度调节结构4将若干窗体2转动至所在平面与两固定架1所在平面呈一定夹角、以便于若干窗体2叠合在一起,优选转动至所在平面与两固定架1所在平面垂直。然后推动最侧边的一根连接杆的自由端,比如如图1中,推动最右侧连接杆的右端部逆时针转动,连接杆本身绕支轴21逆时针转动,使得该连接杆的左端部在位置上表现为向右、向外移动,与之配合地,其连接的第二个连接杆的右端部也应向右、向外移动。为了达到这一结果,第二个连接杆整体会沿固定滑轨11向右移动,同时绕支轴21顺时针转动,实现自身右端部向右、向前移动。随着第二个连接杆的移动,其上连接的窗体2向右移动靠近最右侧的窗体2。而第二个连接杆的移动和转动又会同理带动下一个连接杆移动和转动,进而实现所有窗体2的移动。而两窗体2之间的距离与两连接杆之间的夹角有关,当最右侧连接杆逆时针转动至与固定架1垂直时,第二个连接杆也在其带动下与固定架1垂直,两连接杆贴合在一起,使得两窗体2叠合在一起,完成窗体2的折叠。
由于最侧边的一根连接杆也是与支轴21转动连接的,支轴21又与固定滑轨11中的滑块转动连接,控制该连接杆转动时,支轴21容易随之转动、还容易在固定滑轨11中滑动,不好施加转动力。因此,折叠结构还包括折叠控制柄,在固定架1上设有与支轴21平行的第一固定轴,折叠控制柄的中间部分与第一固定轴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折叠控制柄的一端形成折叠连接端、并与折叠条最侧边连接杆的端部转动连接,转动连接的具体结构与上述两连接杆之间的转动连接结构一致,而折叠控制柄的另一端形成折叠控制端。由于第一固定轴是固定的,控制折叠控制柄绕第一固定轴转动时,比较好施力。当控制折叠控制柄的折叠控制端顺时针旋转时,其折叠连接端向右、向内移动,从而带动最侧边的连接杆右移、并发生逆时针转动,进而如上述一致,完成折叠操作。同时,为了省力,折叠控制柄包括与第一固定轴转动连接的连接部、位于连接部和折叠连接端之间的阻力部、位于连接部和折叠控制端之间的动力部,依据杠杆原理,设置动力部的长度大于阻力部的长度。
基于上述结构,这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将两固定架1裁剪至长度与窗洞上下端长度一致,然后将两固定架1分别与窗洞上下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同时控制固定架1与窗洞上端部之间留有可供止挡块插入的缝隙,控制固定架1与窗洞下端部之间留有可供止挡块和角度调节结构4安装的缝隙。
S2.将窗体2下端的支轴21插入折叠条的连接杆的中心连接套内,形成整体。
S3. 将该整体抬至两固定架1之间,控制窗体2两端的支轴21分别插入两固定滑轨11内,并将折叠结构的折叠控制柄安装至固定架1的第一固定轴上。然后于固定架1和窗洞端部之间的缝隙中插入止挡块,并将止挡块与支轴21穿过固定滑轨11的端部固定连接。
S4.于固定架1与窗洞下端部之间插入调节架41,并将角度控制柄42安装至固定架1的第二固定轴13上,同时将止挡块的端部与调节架41中的连接轴412固定连接。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包括两平行的固定架(1)、以及若干设置于两所述固定架(1)之间的窗体(2),两所述固定架(1)分别设有固定滑轨(11),所述窗体(2)的两端分别设有支轴(21),两所述支轴(21)分别可转动且可滑动地设置于两所述固定架(1)的固定滑轨(11)中;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窗体(2)转动至所在平面与两所述固定架(1)所在平面重合时,相邻两所述窗体(2)的侧面相互抵接;还包括角度调节结构(4),所述角度调节结构(4)包括设有与所述固定滑轨(11)平行的调节滑轨(411)的调节架(41)、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调节滑轨(411)与固定滑轨(11)之间的距离的角度控制柄(42),所述调节滑轨(411)内设有若干与所述支轴(21)平行的连接轴(412),所述连接轴(412)可转动且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调节滑轨(411)内;所述连接轴(412)与所述支轴(21)通过连接摆臂(2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设有与所述支轴(21)平行的第二固定轴(13),所述角度控制柄(42)的中间部分与所述第二固定轴(13)转动连接,所述角度控制柄(42)的一端形成调节连接端、并与所述调节架(41)转动连接,另一端形成角度控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二固定轴(13),所述调节架(41)的一端通过所述角度控制柄(42)与一所述第二固定轴(13)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臂与另一所述第二固定轴(13)连接,所述连接臂一端与所述调节架(4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轴(13)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41)与所述固定架(1)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滑轨(11)内设有第一滑块,所述支轴(21)与所述第一滑块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滑轨(411)内设有第二滑块,所述连接轴(412)与所述第二滑块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控制柄(42)包括与所述第二固定轴(13)转动连接的连接部、位于所述连接部和角度控制端之间的动力部、以及位于所述连接部和调节连接端之间的阻力部,所述动力部的长度大于所述阻力部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和阻力部之间呈75-105°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轴(21)与所述窗体的中心轴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轴(21)与连接摆臂(211)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072017.0U CN218563426U (zh) | 2022-08-08 | 2022-08-08 | 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072017.0U CN218563426U (zh) | 2022-08-08 | 2022-08-08 | 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63426U true CN218563426U (zh) | 2023-03-03 |
Family
ID=85309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072017.0U Active CN218563426U (zh) | 2022-08-08 | 2022-08-08 | 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6342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38898A (zh) * | 2022-08-08 | 2022-12-30 |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及其安装方法 |
-
2022
- 2022-08-08 CN CN202222072017.0U patent/CN21856342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38898A (zh) * | 2022-08-08 | 2022-12-30 |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及其安装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832980A (en) | Floating pivot sliding and swinging panel construction for doors and the like | |
CN218563426U (zh) | 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 | |
CN218563428U (zh) | 一种装配式可调转角折叠窗 | |
CN101936117A (zh) | 推拉平开门窗 | |
CN209539097U (zh) | 全景折叠门 | |
CN218563427U (zh) | 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 | |
CN113863799A (zh) | 一种分步开启式剪刀门铰链结构 | |
CN212105512U (zh) | 一种铰链及门窗组件 | |
CN115538898A (zh) | 一种装配式可调角度的窗框架及其安装方法 | |
CN201763156U (zh) | 推拉平开门窗 | |
RU197040U1 (ru) | Поворотная дверь пассажирск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
CN115306270A (zh) | 一种装配式可调转角折叠窗及其安装方法 | |
CN103569144A (zh) | 活动侧窗及铁路机车 | |
CN115217397A (zh) | 一种装配式折叠窗框架及其安装方法 | |
KR200331996Y1 (ko) | 틸트 및 여닫이 개폐기능을 갖는 슬라이딩 시스템 창호 | |
CN212336632U (zh) | 辅助安装窗扇的工具 | |
US3260303A (en) | Multi-panel sliding door structure | |
KR101720461B1 (ko) | 여닫이 창문 개폐구조 | |
US11428036B1 (en) | Bi-fold overhead door with concealed hydraulic cylinder | |
CN114250924A (zh) | 一种玻璃幕墙的自动折叠遮阳系统 | |
US4913215A (en) | Bendable multiple window | |
WO2022015391A1 (en) | Bi-fold overhead door with concealed hydraulic cylinder | |
KR101244032B1 (ko) | 밸런스 도어 | |
CN221032109U (zh) | 承重传动结构 | |
CN217712245U (zh) | 一种易推平衡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