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1134A - 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11134A
CN115211134A CN202080097897.8A CN202080097897A CN115211134A CN 115211134 A CN115211134 A CN 115211134A CN 202080097897 A CN202080097897 A CN 202080097897A CN 115211134 A CN115211134 A CN 115211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d
unit
speaker
signal
led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78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浦纯也
高野润
笹田圭史
小久保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lmuda Inc
Original Assignee
Balmud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lmuda Inc filed Critical Balmuda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211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11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8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associated with devices performing functions other than acoustics, e.g. electric cand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5Arrangements for fixing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e.g. in a box, furni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04Personal or domestic articles
    • F21V33/0052Audio or video equipment, e.g. televisions, telephones, cameras or computers;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F21V33/0056Audio equipment, e.g. music instruments, radios or 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20Controlling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02Details casings, cabinets or mounting therein for transducers covered by H04R1/02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028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oudspeakers with built-in power amplifiers, e.g. in the same acoustic enclo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朝上配置的扬声器部(16)输出声音的扬声器(10)。扬声器(10)具有:第一头部(22),其包含扬声器部(16);第一基座部(21);第一外壳(24),其具有透射性,配置在第一头部(22)和第一基座部(21)之间;至少一个LED单元(14),其配置在第一外壳(24)内;以及控制部,其基于来自外部的声音信号来驱动LED单元的LED元件(51、52)。LED单元具有:第二头部(42);第二基座部(41);以及第二外壳(44),其具有透射性,配置在第二头部(42)和第二基座部(41)之间。由此,能够使从LED单元的LED元件发出的与声音联动的光高效地到达使用者的眼睛。

Description

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扬声器,尤其涉及通过使用透射性的构件使扬声器的壳体成为透明从而将其内部空间用于光的表演等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将扬声器单元(也称为扬声器部)朝上设置且具有与声音联动的发光元件的扬声器。对于这样的设备,使用者能够享受声音和光两者。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带有发光功能的扬声器,将扬声器单元朝上设置,在扬声器单元的上侧配置的顶板的外周缘设置有LED元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80254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http://www.shaba-audio.com/page368?_l=EN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具有与声音联动的发光元件的扬声器中,也有在扬声器的内部空间配置具有发光元件的物体的事例,但是存在该物体本身成为遮挡发光元件的光的遮挡物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内部空间配置具有与声音联动的发光元件的物体的扬声器,其能够抑制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被物体遮挡。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扬声器从朝上配置的扬声器部输出声音,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具有:第一头部,其包含所述扬声器部;第一基座部;第一外壳,其具有透射性,配置在所述第一头部和所述第一基座部之间;至少一个LED单元,其配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内;以及控制部,其基于来自外部的声音信号来驱动所述LED单元的LED元件,所述LED单元具有:第二头部;第二基座部;以及第二外壳,其具有透射性,配置在所述第二头部和所述第二基座部之间。
在本发明的扬声器中,也可以设为,所述第一头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座部隔开间隔地配置在上侧,所述第一基座部的上侧表面包含镜面。
在本发明的扬声器中,也可以设为,还具有第一连结单元,所述第一连结单元具有反射性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头部和所述第一基座部通过所述第一连结单元而连结。
在本发明的扬声器中,也可以设为,所述LED单元还具有第二连结单元,所述第二连结单元具有反射性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头部和所述第二基座部通过所述第二连结单元而连结。
在本发明的扬声器中,也可以设为,所述第二基座部安装有作为一个所述LED元件的第一LED元件,所述第二头部安装有作为另一个所述LED元件的第二LED元件。
在本发明的扬声器中,也可以设为,所述第二头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座部隔开间隔地配置在上侧,在所述第二基座部,以具有朝上的光轴的方式安装有所述第一LED元件,在所述第二头部,以具有朝下的光轴的方式安装有所述第二LED元件。
在本发明的扬声器中,也可以设为,所述控制部将基于以所述声音信号的第一频域作为主要分量的信号的第一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第一LED元件,将基于以所述声音信号的比所述第一频域相对高的第二频域作为主要分量的信号的第二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第二LED元件。
在本发明的扬声器中,也可以设为,所述控制部根据使用者的操作,将供给至所述第一LED元件的驱动信号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切换为所述第二驱动信号。
在本发明的扬声器中,也可以设为,在所述第一基座部的上侧的外周部,以具有朝上的光轴的方式安装有第三LED元件,所述控制部将基于以所述声音信号的比所述第一频域相对低的第三频域作为主要分量的信号的第三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第三LED元件。
在本发明的扬声器中,也可以设为,所述控制部基于声音信号的转变和当前的声音信号来修正所述第三驱动信号。
在本发明的扬声器中,也可以设为,还具有信号生成单元,所述控制部在没有从所述外部供给声音信号时,代替所述声音信号而基于由所述信号生成单元生成的信号来驱动所述LED元件。
在本发明的扬声器中,也可以设为,在从正面观察扬声器时,作为多个所述LED单元,具有配置在中央侧的中央侧LED单元、以及分别配置在所述中央侧LED单元的左右的左侧LED单元和右侧LED单元,所述控制部将基于所述声音信号的左信号分量的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左侧LED单元的LED元件,将基于所述声音信号的右信号分量的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右侧LED单元的LED元件,将基于所述左信号分量和所述右信号分量的混合信号分量的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中央侧LED单元的LED元件。
在本发明的扬声器中,也可以设为,所述第一头部包含安装有所述第一连结单元的上端的框架、和缓冲材料,在所述框架的上表面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凸台,所述缓冲材料避开各所述凸台而配置在所述框架的上表面,设置在所述扬声器部的外周的固定部被配置并固定在所述框架的各凸台上,并且通过所述缓冲材料来堵塞所述扬声器部的所述固定部的下表面和所述框架的上表面之间的由各所述凸台所形成的空间。
在本发明的扬声器中,也可以设为,所述LED单元的LED元件的1/2光束角为120度以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具有透射性的第一外壳的内部空间内配置有包含具有透射性的第二外壳的LED单元(物体),因此能够使从LED单元的LED元件发出的与声音联动的光不会被LED单元和第一外壳遮挡,或者抑制由它们引起的遮挡而高效地到达使用者的眼睛。
附图说明
图1是扬声器的正面侧立体图;
图2是扬声器的背面侧立体图;
图3是扬声器的主视图;
图4是扬声器的后视图;
图5是扬声器的左侧视图;
图6是扬声器的右侧视图;
图7是扬声器的俯视图;
图8是扬声器的仰视图;
图9是概略地表示平台上的各构件的配置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从扬声器到达使用者的眼睛的光的图;
图11是第一头部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12是第一头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3是第一头部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扬声器的电气系统的概略框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在第一模式下的控制部的处理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在第二模式下的控制部的处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边参照附图,边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的结构是用于说明的示例,能够配合构成扬声器的各构件的规格等进行适当变更。在所有的附图中对相同的要素赋予相同的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扬声器10的外观图。图1是正面侧立体图,图2是背面侧立体图,图3是主视图,图4是后视图,图5是左侧视图,图6是右侧视图,图7是俯视图,图8是仰视图。扬声器10为如下装置:以无线方式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PC)等终端接收音乐信号、音频信号(以下,也称为声音信号),基于声音信号从扬声器部16产生声音,并且与声音联动地发出光。
扬声器10是密闭型扬声器,是仅具有一个扬声器部的所谓单声道扬声器,但如以下说明的那样,通过与声音信号的左信号分量、右信号分量各自对应地分别驱动两个LED元件,从而具有在视觉上体验立体感的功能。
扬声器10具有大致圆柱状,具有主单元12和配置在主单元12内的三个LED单元14C、14L、14R。主单元12使人想到例如表演者登场的舞台、剧场、展演空间等,三个LED单元14C、14L、14R使人想到例如站在平台(stage)上的三名表演者等。
主单元12具有:第一基座部21(也称为基座组件),其在内部包含电池、控制部等;第一头部22(也称为头部组件),其配置在第一基座部21的上侧,包含朝上的扬声器部16;以及第一外壳24,其配置在第一基座部21和第一头部22之间。在图1、2、7中,以省略网孔的状态示出了配置在扬声器部16上的网状构件。扬声器部16以如图12所示那样声音的输出方向朝上的方式配置在网状构件的下方。扬声器部16构成为包含对锥体进行驱动的扬声器驱动器。如图1、2所示,第一外壳24是具有圆筒形的透明罩(无色罩),注重透射性而采用了丙烯酸树脂。
第一基座部21具有大致圆柱状,通过减小上部的圆柱半径,上部进入第一外壳24内,并堵塞第一外壳24的下侧开口。第一基座部21的上表面构成平台34,如图3和图4所示,三个LED单元14C、14L、14R竖立在平台34上。如图4所示,在第一基座部21的下部侧面且扬声器的背面侧设置有:按钮组30,其由电源按钮160、音量切换按钮162、模式切换按钮164构成;以及连接器部32,其连接用于对配置在第一基座部21内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器的端子。
第一头部22也具有大致圆柱状,通过减小下部的圆柱半径,下部进入第一外壳24内并堵塞第一外壳24的上侧开口。第一头部22包含覆盖扬声器部16的下侧外周的罩60。
第一基座部21和第一头部22通过作为第一连结单元的两个柱26而连结。柱26具有管状,在内部配置有将位于第一基座部21内的控制部与第一头部22的扬声器部16之间电连接的布线。柱26为不锈钢制,通过在外表面实施镀镍和无色涂装而具有反射性。
三个LED单元14C、14L、14R均具有相同的结构。以下,在无需区分三个LED单元14C、14L、14R时,将各LED单元14C、14L、14R称为LED单元14。LED单元14具有第二基座部41、配置在第二基座部41的上侧的第二头部42、以及配置在第二基座部41和第二头部42之间的第二外壳44。第二外壳44与第一外壳24相同地,是具有圆筒形的透明罩(无色罩),注重透射性而采用了丙烯酸树脂。
第二基座部41具有大致圆柱状,通过减小上部的圆柱半径,上部进入第二外壳44内并堵塞第二外壳44的下侧开口。第二基座部41的外表面通过实施镀覆加工而具有反射性。在第二基座部41的上部中央,以具有朝上的光轴的方式安装有下侧LED元件51(也称为第一LED元件),在第二基座部41和第一基座部21各自的内侧设有贯通孔(未图示),布线穿过该贯通孔,并通过该布线将第一LED元件51与第一基座部21内的控制部电连接。
第二头部42也具有大致圆柱状,通过减小下部的圆柱半径,下部进入第二外壳44内并堵塞第二外壳44的上侧开口。第二头部42的外表面也通过实施镀覆加工而具有反射性。在第二头部42的下部中央,以具有朝下的光轴的方式安装有上侧LED元件52(也称为第二LED元件)。下侧LED元件51和上侧LED元件52成为相向的配置。
第二基座部41和第二头部42通过作为第二连结单元的两个柱46而连结。柱46具有管状,在内部配置有将上侧LED元件52与第一基座部21内的控制部电连接的布线。该布线穿过在第二基座部41和第一基座部21各自的内部设置的上述贯通孔。柱46与柱26相同地,为不锈钢制,通过在外表面实施镀镍和无色涂装而具有反射性。
各LED单元14C、14L、14R的下侧LED元件51和上侧LED元件52通过被控制部驱动,从而与从扬声器部16输出的声音联动地发出光。
图9是概略地表示第一基座部21的平台34上的各构件的配置的图。在扬声器10中,将具有按钮组30的一侧的相反侧用作使用者100观察的一侧(正面侧)。然而,这是具有代表性的使用方式,并不是限定使用者100观察扬声器10的一侧。
当俯视扬声器10时,LED单元14C、14L、14R以连接它们的各中心的线形成正三角形的方式配置。此外,当正面观察扬声器10时(参照图3),一个LED单元14C配置在扬声器宽度方向(图3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在该LED单元14C的扬声器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配置有LED单元14L和LED单元14R。以下,将LED单元14C、LED单元14L、以及LED单元14R分别称为中央侧LED单元14C、左侧LED单元14L、和右侧LED单元14R。
如图1、2、9所示,在平台34的中央侧且三个LED单元14C、14L、14R的第二基座部41侧配置有圆形的反射板36。反射板36为ABS树脂制,在上表面蒸镀铝之后,通过实施无色涂装而形成了镜面。
如图9所示,多个平台LED元件53(也称为第三LED元件)以具有朝上的光轴的方式设置在平台34的外周部。平台LED元件53安装在第一基座部21的上侧的外周部。平台LED元件53以两个LED元件作为一组,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分别配置有三组LED元件组,且以位于三个LED单元14C、14L、14R彼此之间的方式配置。平台LED元件53通过布线与第一基座部21内的控制部电连接,通过被控制部驱动,从而与从扬声器部16输出的声音联动地发出光。
接下来,对LED单元14的下侧LED元件51、上侧LED元件52的照射角进行说明。下侧LED元件51、上侧LED元件52是1/2光束角为130度的宽照射角的元件。在图10中描绘了LED单元的下侧LED元件51的1/2光束角。由于下侧LED元件51具有朝上的光轴,因此在从正上方起到倾斜65度的方向的范围内,至少能够获得下侧LED元件51的正上方的亮度的一半亮度。
如图10所示,假设在矮桌150上放置扬声器10,使用者100坐在矮桌150旁边的沙发152的情况下,使用者100的眼睛的位置位于从下侧LED元件51的正上方倾斜了约60度~65度左右的方向。因此,使用者100能够从下侧LED元件51获得足够的亮度。通常,只要亮度没有变成一半以下,人类就不会识别或难以识别到变暗,因此使用者能够感觉到与下侧LED元件51的正上方相类似的亮度。
此外,即使在下侧LED元件51或上侧LED元件的正侧方(水平方向、图10的左右方向),也能够确保下侧LED元件51或上侧LED元件的最大辉度的20%左右的亮度,因此,能够向使用者100提供足够的光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1/2光束角为130度的元件作为下侧LED元件51、上侧LED元件52,但只要是1/2光束角为120度以上的元件即可。
此外,搭载于扬声器10的LED单元14的下侧LED元件51、上侧LED元件52以及平台LED元件53的光轴为朝上或朝下,由于光轴不朝向水平方向,因此也能够抑制使用者100感到眩目。使用者100能够以最佳的亮度享受与扬声器10的声音联动的光的表演。
接下来,对第一头部22的扬声器部16的固定结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10中,由于将第一基座部21和第一头部22之间的空间作为用于光的表演的空间,因此使用者看得到像现有的木制扬声器那样的从外面看不到的空间。如果是现有的扬声器,则即使在扬声器箱内固定扬声器部16的螺钉冒出来,由于是看不到的空间因而也不会成为问题,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10中存在看得到螺钉冒出来的问题。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10采用特征性的结构用于扬声器部16的固定结构而解决了该问题。
图11、12以及13分别是第一头部22的一部分的主视图、立体图、以及分解立体图。图11、12以及13中还一并示出了两个柱26。如图13所示,第一头部22从上向下依次具有:从上方按压扬声器部16的按压板70、环状的上部缓冲垫72、扬声器部16、环状的上侧缓冲框架74(也称为缓冲材料)、环状的框架76、环状的下侧缓冲框架78、以及壳体(cabinet)80。在框架76安装有两个柱26的上端。
扬声器部16具有上侧周缘向外伸出的固定部19。在扬声器部16的固定部19设置有多个孔,通过将螺钉插入各孔并旋合在框架76,扬声器部16被固定在框架76。
在此,扬声器部16不是直接螺纹固定在框架76,而是在框架76设置凸台82,螺纹固定在凸台82。在框架76的上表面,以与扬声器部16的固定部19的螺纹孔的位置对应的方式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筒状的凸台82。扬声器部16的固定部19放置在框架76的凸台82上,将扬声器部16的固定部19的各螺钉旋合在框架76的各凸台82的孔中。通过采用这样的固定结构,能够将扬声器部16牢固地固定在框架76,并且能够防止螺钉从第一头部22的下侧突出而被使用者看到。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10为密闭型,当在框架76设置凸台82时,在没有凸台82的部分,在扬声器部16的固定部19的下表面与框架76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空间而导致无法保持密闭。为了应对该问题,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10具有避开各凸台82而配置在框架76的上表面的上侧缓冲框架74(缓冲材料)。上侧缓冲框架74堵塞扬声器部16的固定部19的下表面与框架76的上表面之间的因凸台82而形成的空间。由此,能够确保扬声器10的密闭性。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框架76的下侧设置下侧缓冲框架78,并且在扬声器部16的上侧设置上部缓冲垫72,提高了扬声器10的密闭性。
接下来,对扬声器10的电气系统进行说明。图14是扬声器10的电气系统的概略框图。扬声器10具有控制部90、接收部96、以及电池98。它们配置在第一基座部21的内部。
控制部90包含处理器92和存储器94。处理器92根据存储在存储器94中的程序而工作,控制扬声器部16、各LED单元14的下侧LED元件51、上侧LED元件52、以及平台LED元件53。存储器94是例如由半导体元件构成的存储器(RAM、ROM、闪存等),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
接收部96依次从智能手机等终端102接收声音信号,并发送到控制部90。另外,终端102使用蓝牙(注册商标)等标准的无线通信,将声音信号发送到扬声器10的接收部96。
电池98向扬声器10中的需要电源的各部供电。电池98是二次电池,通过将充电器的端子连接在设置在第一基座部21的侧面的连接器部32(参照图2、图4)进行供电而被充电。
向控制部90输入设置在第一基座部21的侧面的按钮组30的各按钮的操作信息。如图4所示,按钮组30包含带有电源标记的电源按钮160、带有“﹢”和“﹣”标记的两个音量切换按钮162、以及带有星形标记的模式切换按钮164。控制部90根据电源按钮160的操作信息来控制从电池98向扬声器10的各部的供电和不供电。此外,控制部90根据音量切换按钮162的操作信息来控制扬声器单元16的音量。此外,控制部90根据模式切换按钮164的操作信息来控制LED元件的光表演模式(后述)。
控制部90包含未图示的功率放大器,控制部90的处理器92基于从接收部96依次发送来的声音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驱动扬声器部16。此外,控制部90还包含未图示的LED驱动器,控制部90的处理器92基于声音信号,通过LED驱动器来驱动各LED元件。
接下来,详细地说明通过控制部90对各LED元件的控制。扬声器10具有多种模式,以使得即使是相同的声音信号,LED元件的发光方式也发生变化。这是光表演模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设计为每次按下模式切换按钮164时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进行切换。图15是概略地表示在第一模式下的控制部90的处理的图,图16是概略地表示在第二模式下的控制部90的处理的图。首先,一边参照图15,一边对第一模式进行说明。
如图15所示,由于控制部90的处理器92根据程序而工作,因而作为信号分量提取部110、自动增益控制部112(以下称为AGC部112)、滤波器114、积分单元116、以及动态范围控制部118(以下称为DRC部118)来发挥功能。此外,处理器92还作为内部信号发生部124(信号生成单元)来发挥功能,该内部信号发生部124用于在没有从终端102提供声音信号时生成驱动各LED元件的驱动信号。在图15中,与供给至各LED元件的信号对应地示出多个AGC部112、滤波器114、积分单元116、以及DRC部118。
首先,声音信号被输入到信号分量提取部110,从声音信号中提取左信号分量(L信号分量)、右信号分量(R信号分量)、左信号分量和右信号分量的混合信号分量(L+R信号分量)。
L信号分量、R信号分量、以及L+R信号分量分别被输入到AGC部112,生成将各信号分量的增益进行了调整的信号(经过自动增益控制的信号),从AGC部112输出。
然后,AGC部112的各输出信号被输入到滤波器114并进行频带限制。具体地,调整增益后的L+R信号分量通过滤波器1(例如,截止频率设定为100~200Hz范围内的任何值的低通滤波器)提取低频(第一频域)分量,并且通过滤波器2(例如,截止频率设定为200~400Hz范围内的任何值的高通滤波器)提取中高频(第二频域)分量。此外,调整增益后的L+R信号分量通过滤波器3(截止频率设定为例如100Hz以下的低通滤波器)提取与例如打击乐器(低音鼓等)的打击声音对应的分量,该滤波器3用于提取比滤波器1低的频带(第三频域)的分量。调整增益后的L信号分量和R信号分量分别通过滤波器2L、2R(截止频率设定为例如200~400Hz范围内的任何值的高通滤波器)提取中高频分量(第二频域)。
被各滤波器滤波后的信号分量通过积分单元116进行积分,通过DRC部118调整动态范围,从而成为各LED元件的驱动信号的基本信号。各基本信号被输入到与各LED元件对应的LED驱动器而转换成驱动信号,供给至各LED元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通过滤波器1的L+R信号分量的低频(第一频域)分量而生成的驱动信号(第一驱动信号)被供给至各LED单元的下侧LED元件51C、51L、51R。由此,与从扬声器部16播放的乐曲中的低音(贝斯声、鼓声等)联动地,各LED单元的下侧LED元件51C、51L、51R发出光。
此外,由通过滤波器2的L+R信号分量的中高频(第二频域)分量而生成的驱动信号(第二驱动信号)被供给至中央侧LED单元的上侧LED元件52C,由通过滤波器2L的L信号分量的中高频(第二频域)分量而生成的驱动信号(第二驱动信号)被供给至左侧LED单元的上侧LED元件52L,由通过滤波器2R的R信号分量的中高频(第二频域)分量而生成的驱动信号(第二驱动信号)被供给至右侧LED单元的上侧LED元件52R。由此,与从扬声器部16播放的乐曲中的中高音(主唱的声音、吉他声等)联动地,各LED单元的上侧LED元件52C、52L、52R发出光。进而,左侧LED单元的上侧LED元件52L、右侧LED单元的上侧LED元件52R分别发出与L信号分量、R信号分量各自对应的光,在视觉上表现出立体感。另外,也可以对L信号分量加入规定比例的R信号分量,对R信号分量加入规定比例的L信号分量,使得减少上侧LED元件52L、52R的熄灭。
此外,由通过滤波器3的L+R信号分量的低频(第三频域)分量而生成的驱动信号(第三驱动信号)被供给至平台LED元件53。由此,与从扬声器部16播放的乐曲中的更低的低音(鼓声等)联动地,平台LED元件53发出光。
像这样,组合不同的声音信号分量(L信号分量、R信号分量、L+R信号分量)和不同的频率分量而生成的各种驱动信号被供给至在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上立体地配置的各LED元件,因此能够实现与声音联动的复杂的发光(光表演)。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理器92由于根据程序而工作,因而作为基于通过AGC部112进行增益调整之前的L+R信号分量来修正LED元件的驱动信号的修正单元而发挥功能。修正单元基于L+R信号分量的转变和当前的L+R信号分量来确定所谓的乐曲的副歌部分(高潮部分),以在副歌部分增加规定量的平台LED元件53的光量的方式,修正平台LED元件53的驱动信号(第三驱动信号)。由此,在乐曲的高潮部分,伴随着乐曲,通过光的表演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兴奋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内部信号发生部124,使得即使在没有从智能手机等终端102供给声音信号时(没有从扬声器部16发出声音的静音时)也使规定个数的LED元件发光。例如,当没有输入声音信号时,可以使所有的LED元件发光,也可以仅使平台LED元件53发光。
内部信号发生部124产生基于白噪声的信号,该信号通过滤波器4减弱高频分量,并通过积分单元116和DRC部118进行处理而用作LED元件的驱动信号。通过将该驱动信号供给至LED元件,实现了所谓的1/f波动(LED元件发出如波动那样的光)。通过增加这种发光控制,即使在没有输入声音信号时也能实现不会厌倦的光的表演。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理器92以在从扬声器部16播放的音乐结束时使各LED元件的光逐渐变暗(淡出),然后通过内部信号发生部124使各LED元件的光逐渐变亮(淡入)的方式,调整各LED元件的驱动信号。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L、R信号分量分别被供给至左侧LED单元的上侧LED元件52L、右侧LED单元的上侧LED元件52R,但是也可以将L+R信号分量供给至这些LED元件52L、52R。
接下来,一边参照图16,一边对第二模式进行说明。在第二模式下,在信号分量提取部110中,从声音信号中仅提取L+R信号分量。L+R信号分量被输入到AGC部112,被调整增益。调整增益后的L+R信号通过滤波器1(低通滤波器)被提取低频(第一频域)分量,并且通过滤波器2(高通滤波器)被提取中高频(第二频域)分量。通过滤波器1的L+R信号分量的低频分量通过积分单元116和DRC部118而成为平台LED元件53的驱动信号的基本信号。通过滤波器2的L+R信号分量的中高频分量通过积分单元116和DRC部118而成为各LED单元的下侧LED元件51C、51L、51R和上侧LED元件52C、52L、52R的驱动信号的基本信号。各基本信号被输入到与各LED元件对应的LED驱动器而转换成驱动信号,并供给至各LED元件。另外,关于在静音时使用内部信号发生部124驱动LED元件,与第一模式相同。
像这样,根据使用者对模式切换按钮164的操作来切换各LED元件的驱动信号。由于具有多种模式,因而能够提供与使用者的喜好相应的光表演。
接下来,对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10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10,由于具有第一基座部21、第一头部22、第一外壳24的主单元12和具有第二基座部41、第二头部42、第二外壳44的各LED单元14具有相同的形状,因此扬声器10能够获得具有统一感的高审美性。基于音乐信号从各LED单元14的下侧LED元件51、上侧LED元件52发出的光以被第一外壳22、第二外壳44轻微漫反射的状态,与具有透明感且具有统一感的扬声器设计一同到达使用者100的眼睛,因此使用者100能够感到舒适。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10,由于在主单元12的透明的第一外壳24中,设置有具有透明的第二外壳44的各LED单元14(物体),因此像妨碍从各LED单元14的下侧LED元件51、上侧LED元件52以及平台LED元件53发出的光这样的遮挡物非常少,能够高效地使用光。各LED元件的光轴均朝向上方或下方,虽然不朝向使用者的方向(水平方向),但是如上所述由于各LED单元14的下侧LED元件51、上侧LED元件52具有宽照射角,因此使用者能够感受到足够的亮度。此外,由于柱26、46的外表面、各LED单元14的第二基座部41、第二头部42的外表面具有反射性,平台34具有镜面,因此能够获得大量的反射光,能够确保最佳的亮度。
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10提供了全新的娱乐方式。例如,主单元12使人想到表演者登场的舞台、剧场、展演空间等,LED单元14使人想到表演者本身。主单元12也可以称为舞台单元、剧场单元,LED单元14也可以称为表演者单元。像登上舞台的平台的三名表演者站在平台上那样,三个表演者单元14竖立在第一基座部21上。
扬声器10根据放置扬声器10的环境、从扬声器10播放的音乐等而展现各种情绪。例如,将扬声器10放置在稍暗的房间中。然后,在使用者聆听摇滚音乐或流行音乐时,通过内部信号发生部124实现的、在音乐开始播放之前(无输入时)的LED元件的波动的光提高了对即将开始的现场演出的兴奋感。当音乐开始播放时,平台LED元件53以强光照亮表演者单元14,使三个表演者单元14出现在使用者的面前,使用者一下子被现场演出的兴奋所包围。
平台LED元件53例如以与打击乐器的声音联动的方式发出光,照亮表演者单元14的侧面(第二外壳44)。表演者单元14的下侧LED元件51例如以演奏者用脚打拍的方式发出与贝斯或鼓低音的声音联动的光,表演者单元14的上侧LED元件52例如以与吉他声、主唱的声音等联动的方式发出光。在第一模式下,左、右侧的表演者单元14L、14R例如以进行不同的演奏的方式发出光,使使用者观看像是在左右侧分别存在表演者这样的演出。当到达乐曲的高潮部分,通过修正单元120从平台LED元件53进一步发出强光时,使用者通过伴随着乐曲观看到的强光而被舒适的跃动感所包围。
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10提供一种观看音乐的新娱乐方式。这与如音乐视频那样的影像完全不同。好像在读书时使用者自由地想象书中出现的场景、人物一样,能够自由地想象在第一基座部21的平台34上站立的三名表演者。使用者的眼睛不会接收到多余的信息,使用者通过音乐和与其联动的光而充满舒适感。具有透明感和统一感的扬声器10及其呈现的与音乐联动的光不会使使用者感到厌倦。
当音乐结束时,静静地淡出的光平息使用者的兴奋感,留下声音、光的感动的余韵。然后,通过内部信号发生部124,LED元件的波动的光淡入。这让人怀有如等待下一场现场演出开始一样的期待感。
使用者无法简单地预测扬声器10如何发光。在播放新音乐时,使用者期待是什么样的发光方式,能体验心跳加速、激动人心的感觉。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扬声器10为本发明的扬声器的一种方式,本发明的扬声器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改变本发明的主旨,则构成上述实施方式的扬声器10的构件的实施了一部分的去除、添加、位置的改变、形式(形状、样式、以及色彩等)的改变、动作的改变等的构件也处于本发明的扬声器的范围内。
例如,以下的方式也在本发明的扬声器的范围内。但是,这里仅举出一个示例。主单元12、LED单元14的形状可以是棱柱形(三棱柱形、四棱柱形等)、或者与其接近的形状。主单元12、LED单元14的柱26、46可以设置在各单元的中央侧。第一外壳24和第二外壳44可以一部分具有遮挡性。可以在第一头部22设置具有朝下的光轴的LED元件(称为头部LED元件),从上方照亮第一外壳24内。平台LED元件53可以配置在平台34的中央侧。LED单元14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四个以上,LED单元14内的LED元件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三个以上。可以基于声音信号的左信号分量、右信号分量或混合信号分量,使一个或多个LED单元14内的一个或全部的LED元件发光。也可以基于声音信号的左信号分量、右信号分量或混合信号分量,使一个或多个头部LED单元或平台LED元件53发光。一个或多个LED元件可以设置成具有水平方向、斜向上或斜向下方向的光轴。可以设置多个扬声器部16。可以使用多个扬声器部16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来输出立体声。一个、两个以上或全部的扬声器部16可以朝向侧面配置,以使在水平方向输出声音。另外,可以适当地组合以上说明的特征部分来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处理器是指广义上的处理器,包括通用处理器(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等)、专用处理器(例如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逻辑器件等)。处理器的工作不仅可以由一个处理器完成,也可以由物理上存在于分离的位置的多个处理器协作来完成。
附图标记说明
10:扬声器
12:主单元(舞台单元)
14、14C、14L、14R:LED单元(表演者单元)
16:扬声器部
19:固定部
21:第一基座部(基座组件)
22:第一头部(头部组件)
24:第一外壳
26:柱(第一连结单元)
30:按钮组
32:连接器部
34:平台
36:反射板
41:第二基座部
42:第二头部
44:第二外壳
46:柱(第二连结单元)
51、51C、51L、51R:下侧LED元件(第一LED元件)
52、52C、52L、52R:上侧LED元件(第二LED元件)
53:平台LED元件(第三LED元件)
60:罩
70:按压板
72:上部缓冲垫
74:上侧缓冲框架(缓冲材料)
76:框架
78:下侧缓冲框架
80:壳体
82:凸台
90:控制部
92:处理器
94:存储器
96:接收部
98:电池
100:使用者
102:终端
110:信号分量提取部
112:AGC(自动增益控制)
114:滤波器
116:积分单元
118:DRC(动态范围控制)
120:修正单元
124:内部信号发生部
150:矮桌
152:椅子
160:电源按钮
162:音量切换按钮
164:模式切换按钮

Claims (14)

1.一种扬声器,其从朝上配置的扬声器部输出声音,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具有:
第一头部,其包含所述扬声器部;
第一基座部;
第一外壳,其具有透射性,配置在所述第一头部和所述第一基座部之间;
至少一个LED单元,其配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内;以及
控制部,其基于来自外部的声音信号来驱动所述LED单元的LED元件,
所述LED单元具有:
第二头部;
第二基座部;以及
第二外壳,其具有透射性,配置在所述第二头部和所述第二基座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头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座部隔开间隔地配置在上侧,
所述第一基座部的上侧表面包含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第一连结单元,所述第一连结单元具有反射性的外表面,
所述第一头部和所述第一基座部通过所述第一连结单元而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LED单元还具有第二连结单元,所述第二连结单元具有反射性的外表面,
所述第二头部和所述第二基座部通过所述第二连结单元而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基座部安装有作为一个所述LED元件的第一LED元件,
在所述第二头部安装有作为另一个所述LED元件的第二LED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头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座部隔开间隔地配置在上侧,
在所述第二基座部,以具有朝上的光轴的方式安装有所述第一LED元件,
在所述第二头部,以具有朝下的光轴的方式安装有所述第二LED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将基于以所述声音信号的第一频域作为主要分量的信号的第一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第一LED元件,将基于以所述声音信号的比所述第一频域相对高的第二频域作为主要分量的信号的第二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第二LED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使用者的操作,将供给至所述第一LED元件的驱动信号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切换为所述第二驱动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基座部的上侧的外周部,以具有朝上的光轴的方式安装有第三LED元件,
所述控制部将基于以所述声音信号的比所述第一频域相对低的第三频域作为主要分量的信号的第三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第三LED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声音信号的转变和当前的声音信号来修正所述第三驱动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信号生成单元,
所述控制部在没有从所述外部供给声音信号时,代替所述声音信号而基于由所述信号生成单元生成的信号来驱动所述LED元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在从正面观察扬声器时,作为多个所述LED单元,具有配置在中央侧的中央侧LED单元、以及分别配置在所述中央侧LED单元的左右的左侧LED单元和右侧LED单元,
所述控制部将基于所述声音信号的左信号分量的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左侧LED单元的LED元件,将基于所述声音信号的右信号分量的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右侧LED单元的LED元件,将基于所述左信号分量和所述右信号分量的混合信号分量的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中央侧LED单元的LED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头部包含安装有所述第一连结单元的上端的框架、和缓冲材料,
在所述框架的上表面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凸台,
所述缓冲材料避开各所述凸台而配置在所述框架的上表面,
设置在所述扬声器部的外周的固定部被配置并固定在所述框架的各凸台上,并且通过所述缓冲材料来堵塞所述扬声器部的所述固定部的下表面和所述框架的上表面之间的由各所述凸台所形成的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LED单元的LED元件的1/2光束角为120度以上。
CN202080097897.8A 2020-04-03 2020-04-03 扬声器 Pending CN1152111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15414 WO2021199448A1 (ja) 2020-04-03 2020-04-03 スピーカ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1134A true CN115211134A (zh) 2022-10-18

Family

ID=77927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7897.8A Pending CN115211134A (zh) 2020-04-03 2020-04-03 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781745B2 (zh)
JP (2) JP7347875B2 (zh)
KR (1) KR102627773B1 (zh)
CN (1) CN115211134A (zh)
TW (1) TW202139724A (zh)
WO (1) WO202119944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45983A (ja) * 1991-11-22 1993-06-11 Karasawamakoto Kenchiku Onkyo Sekkei Jimusho:Kk スピーカ装置
DE29602961U1 (de) * 1996-02-20 1996-04-04 Schlenzig Dieter Schall-Licht-Kombinationsgerät
US7535341B2 (en) * 2006-03-23 2009-05-19 Haase Edward H Combination speaker / light fixture
JP4848245B2 (ja) 2006-10-24 2011-12-28 テーダブリュ電気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装置
US20080225510A1 (en) 2007-02-16 2008-09-18 Loud Technologies Inc Speaker assembly
JP2011223312A (ja) * 2010-04-09 2011-11-04 Sony Corp スピーカ装置及び音声出力方法
RU2600980C2 (ru) * 2012-01-04 2016-10-27 Сони Корпорейшн Устройство - источник света типа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осветительной лампочки
JP5699941B2 (ja) * 2012-01-06 2015-04-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球型光源装置
JP2018042065A (ja) * 2016-09-06 2018-03-15 Root株式会社 多機能付スピーカー装置
JP2019080254A (ja) 2017-10-26 2019-05-23 知名 弘 発光機能付きスピーカー
CN109404821A (zh) * 2018-10-19 2019-03-01 德清华梦木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音响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9724A (zh) 2021-10-16
US11781745B2 (en) 2023-10-10
WO2021199448A1 (ja) 2021-10-07
JPWO2021199448A1 (zh) 2021-10-07
US20230105454A1 (en) 2023-04-06
JP2023155440A (ja) 2023-10-20
JP7347875B2 (ja) 2023-09-20
KR102627773B1 (ko) 2024-01-23
KR20220148246A (ko) 2022-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95798A (en) Electronic gaming device with pseudo-stereophonic sound generating capabilities
KR100767060B1 (ko) 다기능 조명 오디오 장치
US8816873B2 (en) Entertainment apparatus for a seated user
US20040095746A1 (en) Multi-color illumination apparatus
JP2003210695A (ja) 遊技機
CN115211134A (zh) 扬声器
US6765496B2 (en) Light controller with sensitivity control
CN102444298B (zh) 屏幕舞蹈房系统
KR101809617B1 (ko) 마이콘서트시스템
KR20140099153A (ko)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전기기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2021033731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immersive cymatic experiences
KR102457918B1 (ko) 디스플레이 일체형 노래반주기
US20090185698A1 (en) Structure of an andio device
CN209982704U (zh) 一种多功能无线卡拉ok蓝牙音响魔球灯
TWI690182B (zh) 演繹系統
US10773377B2 (en) Robot structure
CN217011079U (zh) 调音式音箱装置
JPS60130785A (ja) リズム体感装置
US8399752B2 (en) Musical instrument for the handicapped
US20180301126A1 (en) Miniature Interactive Drummer Kit
CN212259271U (zh) 一种发光音箱
CN219960781U (zh) 一种全息智能音响
CN220208246U (zh) 一种声卡及其音频输出设备
KR200411446Y1 (ko) 다기능 데스크톱 오디오시스템
CN113382327A (zh) 一种多功能音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