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08009A - 电池保护电路及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池保护电路及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08009A
CN115208009A CN202210792869.9A CN202210792869A CN115208009A CN 115208009 A CN115208009 A CN 115208009A CN 202210792869 A CN202210792869 A CN 202210792869A CN 115208009 A CN115208009 A CN 1152080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pin
port
management module
battery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928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08009B (zh
Inventor
黎金华
孙梓博
龙文俊
李菊
李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pba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pba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pba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pban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9286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080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08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8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08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80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85Test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9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charge maintenance, battery initiation or rejuven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20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保护电路及电器。该电池保护电路包括:正向导通电路、第一降压电路、升压电路、第二降压电路、电池管理模块、负载模块。负载模块从第一引脚发出第一电平信号经过正向导通电路来控制第一降压电路的导通,第一降压电路导通后降低电池管理模块的第二引脚处的电平;当电池管理模块的第二引脚的电平被拉低第一预设时间后,电池管理模块的第一引脚发出第二电平信号来控制升压电路的导通从而控制第二降压电路的导通,负载模块检测到第二引脚的电平被拉低后根据负载模块供电需求产生第一电平信号。通过该电路可以有效解决电池的激活与检测放电并在一个接触端子的问题,从而节省成本。

Description

电池保护电路及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电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电池保护电路及电器。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的电池保护电路中激活电池放电和检测电池放电不是公用一个接触端子,所以使得电路结构更复杂,在生产过程中使得步骤更多,加大难度,从而使得成本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电池保护电路及电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电池保护电路,包括正向导通电路、第一降压电路、升压电路、第二降压电路、电池管理模块、负载模块;
所述负载模块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正向导通电路的第一端口,所述正向导通电路的第二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降压电路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降压电路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负载模块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二降压电路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第二供电端,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第二供电端,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二端口,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负载模块的第一引脚;
所述负载模块从第一引脚发出第一电平信号经过正向导通电路来控制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导通,所述第一降压电路导通后拉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第二引脚处的电平;
当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第二引脚的电平被拉低第一预设时间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第一引脚发出第二电平信号来控制所述升压电路的导通从而控制所述第二降压电路的导通,所述第二降压电路导通后拉低所述负载模块的第二引脚的电平,所述负载模块检测到第二引脚的电平被拉低后根据所述负载模块供电需求产生所述第一电平信号;
当所述负载模块检测到第二引脚的电平被拉低后,若所述负载模块判断不需要供电,则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未在第二引脚检测到第五电平信号,则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处于只维持所述负载模块和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中的控制部分工作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五电平信号为所述第一降压电路被导通后所产生的电平信号;
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在第二引脚检测到所述第五电平信号,且所述电池管理模块检测电池电量低于预设电量值时,则所述电池管理模块拒绝从第一引脚发出所述第二电平信号,则所述负载模块无法在第二引脚处检测到第六电平信号从而判断电池电量低,则所述负载模块停止从第一引脚发出所述第一电平信号,其中所述第六电平信号为所述第二降压电路被导通后所产生的电平信号。
进一步,在本发明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中,当所述负载模块检测到第二引脚的电平被拉低后,若所述负载模块判断需要供电,则所述负载模块从第一引脚发出所述第一电平信号。
进一步,在本发明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中,所述正向导通电路包括二极管D,所述二极管D的正极连接所述负载模块的第一引脚,所述二极管D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降压电路的第二端口。
进一步,在本发明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中,所述第一降压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和第一上拉电阻R10,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第二供电端,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一上拉电阻R10连接第一供电端VCC1,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降压电路的第二端口和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二端口;
所述负载模块从第一引脚发出的所述第一电平信号使所述第一三极管Q1导通。
进一步,在本发明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中,所述升压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Q2和第二上拉电阻R20,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第一引脚,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二上拉电阻R20连接第二供电端VCC2;
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从第一引脚发出的所述第二电平信号使所述第二三极管Q2导通。
进一步,在本发明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中,所述第二降压电路包括第三上拉电阻R30、第三三极管Q3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一端口、所述正向导通电路的第二端口和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第二供电端,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三上拉电阻R30连接第三供电端VCC3;
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二端口发出的第三电平信号使所述第三三极管Q3导通。
进一步,在本发明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中,所述负载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MCU1、负载和负载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正向导通电路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二降压电路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负载控制开关的第二端口,所述负载控制开关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第二供电端,所述负载控制开关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负载的第二端口,所述负载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第一供电端。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MCU1通过第三引脚发出信号控制负载控制开关的导通,所述负载控制开关控制负载的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在本发明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中,所述负载控制开关包括第四三极管Q4,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第二供电端,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负载,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负载模块的第三引脚;
所述负载模块的第三引脚发出第四电平信号使得所述第四三极管Q4导通。
进一步,在本发明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中,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包括第二控制单元MCU2、放电电路和电池,所述第二控制单元MCU2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控制单元MCU2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控制单元MCU2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放电电路的第二端口,所述放电电路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电池的正极,所述放电电路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负载模块的第四引脚,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负载模块的第三引脚;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MCU2控制所述放电电路通断从而控制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或者只维持所述负载模块和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中的控制部分工作的状态。
进一步,在本发明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中,所述电池管理模块还包括用于检测电池的实时电量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将实时电量传输至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当所述实时电量降低至预设最低值时,则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只维持所述负载模块和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中的控制部分工作的状态。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器,包括上述的电池保护电路。
实施本发明的电池保护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该电路可以有效解决电池的激活与检测放电并在一个接触端子的问题,使得电路结构更简单,从而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保护电路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保护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构造电池保护电路,包括正向导通电路10、第一降压电路20、升压电路30、第二降压电路40、电池管理模块50、负载模块60。
负载模块60的第一引脚连接正向导通电路10的第一端口,正向导通电路10的第二端口分别连接升压电路30的第二端口、第一降压电路20的第一端口和第二降压电路40的第二端口,第二降压电路40的第一端口连接负载模块60的第二引脚,第二降压电路40的第三端口连接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供电端,第一降压电路20的第二端口连接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引脚,第一降压电路20的第三端口连接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供电端,第一降压电路20的第一端口连接升压电路30的第二端口,升压电路30的第一端口连接负载模块60的第一引脚。
负载模块60从第一引脚发出第一电平信号经过正向导通电路10来控制第一降压电路20的导通,第一降压电路20导通后拉低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引脚处的电平。
当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引脚的电平被拉低第一预设时间后,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一引脚发出第二电平信号来控制升压电路30的导通从而控制第二降压电路40的导通,第二降压电路40导通后拉低负载模块60的第二引脚的电平,负载模块60检测到第二引脚的电平被拉低后根据负载模块60供电需求产生第一电平信号。
具体的,负载模块60的第一引脚连接正向导通电路10的第一端口,正向导通电路10的第二端口分别连接升压电路30的第二端口、第一降压电路20的第一端口和第二降压电路40的第二端口,第二降压电路40的第一端口连接负载模块60的第二引脚,第二降压电路40的第三端口连接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供电端,第一降压电路20的第二端口连接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引脚,第一降压电路20的第三端口连接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供电端,第一降压电路20的第一端口连接升压电路30的第二端口,升压电路30的第一端口连接负载模块60的第一引脚。
当负载模块60需要供电时,负载模块60从第一引脚发出第一电平信号;作为选择,第一电平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第一电平信号通过正向导通电路10使第一降压电路20被导通,第一降压电路20被导通后使得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引脚处的电平被拉低。当电池管理模块50检测到第二引脚处的电平变低后,则电池管理模块50处于放电状态,从而使负载模块60进入工作状态。
当电池管理模块50在检测到第二引脚被拉低后开始计时,在第一预设时间后会从第一引脚发出第二电平信号导通升压电路30,升压电路30的第二端口发出第三电平信号从而导通第二降压电路40,第二降压电路40拉低负载模块60的第二引脚处的电平;作为选择,第三电平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当负载模块60检测到第二引脚处的电平变低则判断负载模块60是否需要继续供电,以此完成负载模块60的检测放电过程。
当负载模块60判断需要供电,则负载模块60从第一引脚发出第一电平信号。当电池管理模块50在第二预设时间内在第二引脚检测到第五电平信号,则电池管理模块50处于放电状态,继续给负载模块60供电,其中,第五电平信号是由第一降压电路20被第一电平信号导通后集电极处的电平信号。
若负载模块60判断不需要供电,则负载模块60不从第一引脚发出第一电平信号,对应的,若电池管理模块50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未在第二引脚检测到第五电平信号,则电池管理模块50处于只维持负载模块60和电池管理模块50中的控制部分工作的状态。
在电路工作过程中若电池管理模块50在第二引脚检测到第五电平信号,且电池管理模块50检测到电池电量低于预设电量值时,则电池管理模块50拒绝从第一引脚发出第二电平信号。则负载模块60无法在第二引脚处检测到第六电平信号,这时负载模块60判断电池电量低,则负载模块60停止从第一引脚发出第一电平信号,则电池管理模块50无法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检测到第五电平信号从而电池管理模块50处于只维持负载模块60和电池管理模块50中的控制部分工作的状态。其中电池管理模块50通过现有技术检测电池的电量,其中第六电平信号为第二降压电路40被导通后所产生的电平信号。
在上述过程中,每当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引脚处的电平被拉低后开始计时时,电池管理模块50在第一预设时间后从第一引脚发出第二电平信号。每当电池管理模块50发出第二电平信号后开始计时时,电池管理模块50在第二预设时间内,若检测到第二引脚处的电平被拉低,则电池管理模块50处于放电状态。每当负载模块60的第二引脚处电平被拉低时,负载模块60从第一引脚处发出第一电平信号。所有发出信号、检测信号和拉低拉高电平的过程都是一瞬间,比如所有发出信号、检测信号和拉低拉高电平的过程持续1毫秒,目的是释放激活和检测放电过程中共用的那根线。
进一步的,当负载模块60从第一引脚发出第一电平信号之后开始检测第二引脚处的电平。
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可以看出激活过程和检测放电过程共用了一根线,有效解决电池的激活与检测放电并在一个接触端子的问题,使得电路结构更简单,从而节省成本。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参考图2,在本发明的电池保护电路中,正向导通电路10包括二极管D,二极管D的正极连接负载模块60的第一引脚,二极管D的负极分别连接升压电路30的第二端口、第一降压电路20的第一端口和第二降压电路40的第二端口。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电池保护电路中,第一降压电路20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和第一上拉电阻R10,其中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供电端,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引脚,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一上拉电阻R10连接第一供电端VCC1,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连接第一电阻R1分别连接第二降压电路40的第二端口和升压电路30的第二端口。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电池保护电路中,升压电路30包括第二三极管Q2和第二上拉电阻R20,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一引脚,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一降压电路20的第一端口,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二上拉电阻R20连接第二供电端VCC2。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电池保护电路中,第二降压电路40包括第三上拉电阻R30、第三三极管Q3和第二电阻R2,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分别连接第一降压电路20的第一端口、正向导通电路10的第二端口和升压电路30的第二端口,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连接第二电阻R2连接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供电端,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引脚,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第三上拉电阻R30连接第三供电端VCC3。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电池保护电路中,负载模块60包括第一控制单元MCU1、负载70和负载控制开关80,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一引脚连接正向导通电路10的第一端口,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二引脚连接第二降压电路40的第一端口,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三引脚连接负载控制开关80的第二端口,负载控制开关80的第三端口连接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供电端,负载控制开关80的第一端口连接负载70的第二端口,负载70的第一端口连接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一供电端。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电池保护电路中,负载控制开关80包括第四三极管Q4,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供电端,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负载70,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负载模块60的第三引脚。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电池保护电路中,电池管理模块50包括第二控制单元MCU2、放电电路90和电池,第二控制单元MCU2的第一引脚连接升压电路30的第一端口,第二控制单元MCU2的第二引脚连接第一降压电路20的第二端口,第二控制单元MCU2的第三引脚连接放电电路90的第二端口,放电电路90的第一端口连接电池的正极,放电电路90的第三端口连接负载模块60的第四引脚,电池的负极连接负载模块60的第三引脚。
具体的,当负载70需要供电时,第一控制单元MCU1从第一引脚发出第一电平信号以及从第三引脚发出第四电平信号;作为选择,第一电平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第一电平信号通过二极管D使第一三极管Q1被导通,第一三极管Q1被导通后使得第二控制单元MCU2的第二引脚处的电平被拉低。第四电平信号使得第四三极管Q4导通。当第二控制单元MCU2检测到第二引脚处的电平变低后,则会控制放电电路90处于放电状态,从而使负载70进入工作状态。
当第二控制单元MCU2在检测到第二引脚被拉低后开始计时,在第一预设时间后会从第一引脚发出第二电平信号导通第二三极管Q2,从而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发出第三电平信号导通第三三极管Q3,从而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二引脚处的电平被拉低。当第一控制单元MCU1检测到第二引脚处的电平变低时则判断负载70是否需要继续供电,以此完成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检测放电过程。
当第一控制单元MCU1判断负载70需要供电,则第一控制单元MCU1从第一引脚发出第一电平信号。这时当第二控制单元MCU2在第二预设时间内在第二引脚检测到第五电平信号,则控制放电电路90处于放电状态,电池继续给负载70供电,其中,第五电平信号是由第一三极管Q1被第一电平信号导通后集电极处的电平信号。
若第一控制单元MCU1判断负载70不需要供电,则第一控制单元MCU1不从第一引脚发出第一电平信号,对应的,若第二控制单元MCU2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未在第二引脚检测到第五电平信号,则控制放电电路90处于只维持第一控制单元MCU1和第二控制单元MCU2工作的状态,电池不给负载70供电。
在电路工作过程中若第二控制单元MCU2在第二引脚检测到第五电平信号,且第二控制单元MCU2检测到电池电量低于预设电量值时,则第二控制单元MCU2拒绝从第一引脚发出第二电平信号。则第一控制单元MCU1无法在第二引脚处检测到第六电平信号,这时第一控制单元MCU1判断电池电量低,则第一控制单元MCU1停止从第一引脚发出第一电平信号,则第二控制单元MCU2无法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检测到第五电平信号从而控制放电电路90处于只维持第一控制单元MCU1和第二控制单元MCU2工作的状态,电池无法给负载70供电。其中第二控制单元MCU2通过现有技术检测电池的电量,其中第六电平信号为第三三极管Q3被导通后集电极处的电平信号。
在上述过程中,每当第二控制单元MCU2的第二引脚处的电平被拉低后开始计时时,第二控制单元MCU2在第一预设时间后从第一引脚发出第二电平信号。每当第二控制单元MCU2发出第二电平信号后开始计时时,第二控制单元MCU2在第二预设时间内,若检测到第二引脚处的电平被拉低,则控制放电电路90处于放电状态。每当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二引脚处电平被拉低时,第一控制单元从第一引脚处发出第一电平信号。所有发出信号、检测信号和拉低拉高电平的过程都是一瞬间,比如所有发出信号、检测信号和拉低拉高电平的过程持续1毫秒,目的是释放激活和检测放电过程中共用的那根线。
进一步的,当负载模块60从第一引脚发出第一电平信号之后开始检测第二引脚处的电平。
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可以看出激活过程和检测放电过程共用了一根线,有效解决电池的激活与检测放电并在一个接触端子的问题,使得电路结构更简单,从而节省成本。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电池保护电路中,电池管理模块50还包括用于检测电池的实时电量的检测单元,检测单元将实时电量传输至电池管理模块50,当实时电量降低至预设最低值时,则电池管理模块50只维持负载模块60和电池管理模块50中的控制部分工作的状态。
具体的,该电路的电池管理模块50还包括一个用于检测电池的实时电量的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可以检测电池的实时电量,当检测到实时电量不高于预设最低值时,则电池管理模块50只维持负载模块60和电池管理模块50中的控制部分工作的状态。
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可以有效的保护电池受到损伤,延长电池的寿命。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电器,包括上述的电池保护电路。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电器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电池保护电路,并且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可以有效解决电池的激活与检测放电并在一个接触端子的问题,使得电路结构更简单,从而节省成本。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此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1)

1.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向导通电路(10)、第一降压电路(20)、升压电路(30)、第二降压电路(40)、电池管理模块(50)、负载模块(60);
所述负载模块(60)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正向导通电路(10)的第一端口,所述正向导通电路(10)的第二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升压电路(30)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一降压电路(20)的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降压电路(40)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降压电路(40)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负载模块(60)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二降压电路(40)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供电端,所述第一降压电路(20)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一降压电路(20)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供电端,所述第一降压电路(20)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升压电路(30)的第二端口,所述升压电路(30)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负载模块(60)的第一引脚;
所述负载模块(60)从第一引脚发出第一电平信号经过正向导通电路(10)来控制所述第一降压电路(20)的导通,所述第一降压电路(20)导通后拉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引脚处的电平;
当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引脚的电平被拉低第一预设时间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一引脚发出第二电平信号来控制所述升压电路(30)的导通从而控制所述第二降压电路(40)的导通,所述第二降压电路(40)导通后拉低所述负载模块(60)的第二引脚的电平,所述负载模块(60)检测到第二引脚的电平被拉低后根据所述负载模块(60)供电需求产生所述第一电平信号;
当所述负载模块(60)检测到第二引脚的电平被拉低后,若所述负载模块(60)判断不需要供电,则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未在第二引脚检测到第五电平信号,则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处于只维持所述负载模块(60)和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中的控制部分工作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五电平信号为所述第一降压电路(20)被导通后所产生的电平信号;
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在第二引脚检测到所述第五电平信号,且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检测电池电量低于预设电量值时,则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拒绝从第一引脚发出所述第二电平信号,则所述负载模块(60)无法在第二引脚处检测到第六电平信号从而判断电池电量低,则所述负载模块(60)停止从第一引脚发出所述第一电平信号,其中所述第六电平信号为所述第二降压电路(40)被导通后所产生的电平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负载模块(60)检测到第二引脚的电平被拉低后,若所述负载模块(60)判断需要供电,则所述负载模块(60)从第一引脚发出所述第一电平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导通电路(10)包括二极管D,所述二极管D的正极连接所述负载模块(60)的第一引脚,所述二极管D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升压电路(30)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一降压电路(20)的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降压电路(40)的第二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压电路(20)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和第一上拉电阻R10,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供电端,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一上拉电阻R10连接第一供电端VCC1,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降压电路(40)的第二端口和所述升压电路(30)的第二端口;
所述负载模块(60)从第一引脚发出的所述第一电平信号使所述第一三极管Q1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30)包括第二三极管Q2和第二上拉电阻R20,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一引脚,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降压电路(20)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二上拉电阻R20连接第二供电端VCC2;
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从第一引脚发出的所述第二电平信号使所述第二三极管Q2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降压电路(40)包括第三上拉电阻R30、第三三极管Q3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降压电路(20)的第一端口、所述正向导通电路(10)的第二端口和所述升压电路(30)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供电端,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三上拉电阻R30连接第三供电端VCC3;
所述升压电路(30)的第二端口发出的第三电平信号使所述第三三极管Q3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模块(60)包括第一控制单元MCU1、负载(70)和负载控制开关(80),所述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正向导通电路(10)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二降压电路(40)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负载控制开关(80)的第二端口,所述负载控制开关(80)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供电端,所述负载控制开关(80)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负载(70)的第二端口,所述负载(70)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一供电端;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MCU1通过第三引脚发出信号控制负载控制开关(80)的导通,所述负载控制开关(80)控制负载(70)的开启和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控制开关(80)包括第四三极管Q4,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的第二供电端,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负载(70),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负载模块(60)的第三引脚;
所述负载模块(60)的第三引脚发出第四电平信号使得所述第四三极管Q4导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包括第二控制单元MCU2、放电电路(90)和电池,所述第二控制单元MCU2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升压电路(30)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控制单元MCU2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一降压电路(20)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控制单元MCU2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放电电路(90)的第二端口,所述放电电路(90)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电池的正极,所述放电电路(90)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负载模块(60)的第四引脚,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负载模块(60)的第三引脚;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MCU2控制所述放电电路(90)通断从而控制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或者只维持所述负载模块(60)和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中的控制部分工作的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还包括用于检测电池的实时电量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将实时电量传输至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当所述实时电量降低至预设最低值时,则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只维持所述负载模块(60)和所述电池管理模块(50)中的控制部分工作的状态。
11.一种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
CN202210792869.9A 2022-07-07 2022-07-07 电池保护电路及电器 Active CN1152080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2869.9A CN115208009B (zh) 2022-07-07 2022-07-07 电池保护电路及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2869.9A CN115208009B (zh) 2022-07-07 2022-07-07 电池保护电路及电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8009A true CN115208009A (zh) 2022-10-18
CN115208009B CN115208009B (zh) 2024-04-30

Family

ID=83579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92869.9A Active CN115208009B (zh) 2022-07-07 2022-07-07 电池保护电路及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0800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2425A (zh) * 2009-06-15 2009-11-04 江苏工业学院 一种升降压可调快速充电器
WO2015003338A1 (zh) * 2013-07-10 2015-01-15 吉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烟盒的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5811502A (zh) * 2016-03-22 2016-07-27 深圳天邦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z8952芯片的改进型锂电池组管理电路
WO2020019300A1 (zh) * 2018-07-27 2020-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供电电路、终端设备及供电方法
WO2020087284A1 (zh) * 2018-10-30 2020-05-0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控制电路、电池和无人机
CN112904212A (zh) * 2019-12-03 2021-06-04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短路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器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2425A (zh) * 2009-06-15 2009-11-04 江苏工业学院 一种升降压可调快速充电器
WO2015003338A1 (zh) * 2013-07-10 2015-01-15 吉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烟盒的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5811502A (zh) * 2016-03-22 2016-07-27 深圳天邦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z8952芯片的改进型锂电池组管理电路
WO2020019300A1 (zh) * 2018-07-27 2020-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供电电路、终端设备及供电方法
WO2020087284A1 (zh) * 2018-10-30 2020-05-0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控制电路、电池和无人机
CN112904212A (zh) * 2019-12-03 2021-06-04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短路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器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姚明成;: "LGCF-29C89彩电保护电路原理与维修(下)", 家电检修技术, no. 12, 1 December 2013 (2013-12-0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8009B (zh) 202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208009A (zh) 电池保护电路及电器
CN108683217B (zh) 可关断的电源电压监视电路
JP2013042645A (ja) バックアップ電池の保護システム
CN216597422U (zh) 继电器控制电路及功率变换器
CN112600283B (zh) 一种开关机电路
CN112421762B (zh) 电力低压直流系统的蓄电池冗余控制系统
CN210518245U (zh) 一种开关机电路及开关机系统
CN113098097A (zh) 一种电器设备、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691116A (zh) 电源控制器启动控制系统
CN112014654B (zh) 供电端口负载检测电路
JPH07210112A (ja) 残留電荷放電回路
CN114362547B (zh) 继电器供电电路、微波传感器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CN218997929U (zh) 红外笔电源控制电路及红外笔
CN218449478U (zh) 一种xlr麦克风保护电路
CN110048472B (zh) 控制器的备用电源操作方法
CN218888518U (zh) 一种开关机电路
CN219145365U (zh) 开关机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6146149U (zh) 备电控制电路、系统及消防控制设备
CN219960206U (zh) 一种电源应急切换电路
CN214507026U (zh) 一种通过按键实现开关机的电路
CN218387254U (zh) 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电机控制器放电电路
CN210490523U (zh) 防打火系统
CN215528650U (zh) 一种供电控制电路、电机设备及电机控制系统
CN213167869U (zh) 一种汽车位置灯的控制电路
CN218473136U (zh) 一种使用拨动开关的自动关机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