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06183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06183A
CN115206183A CN202210163041.7A CN202210163041A CN115206183A CN 115206183 A CN115206183 A CN 115206183A CN 202210163041 A CN202210163041 A CN 202210163041A CN 115206183 A CN115206183 A CN 1152061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deformation
electronic device
wedg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630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06183B (zh
Inventor
张特
林辉煌
刘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6304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061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06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618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7370 priority patent/WO202316052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06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61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展开机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相对转动,展开机构设于第一壳体,展开机构包括变形组件和从动部件,变形组件可发生形变,从动部件相对于第一壳体沿第一方向可移动,第一方向相交于第一壳体所在的平面。电子设备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且变形组件驱动从动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从动部件作用于第二壳体,以使电子设备从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如此设置,利用展开机构替换电机和传动组件,相比于电机和传动组件,展开机构的占用空间较小,减少电子设备内部的占用空间。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折叠屏电子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
为提升开合体验感,通常,折叠屏电子设备通过磁吸件将其两个壳体进行吸合,利用外力直接分离两个壳体,实现显示屏的展开。由于直接通过外力分离两个壳体,所需施加的外力较大,而且,折叠屏电子设备受力骤变,会损坏折叠屏电子设备。故相关技术中,利用电机和传动组件驱动其中一个磁吸件远离另一个磁吸件,在磁吸件的移动过程中,两个磁吸件之间的吸引力逐渐减小,实现两个屏幕的分离,避免受力骤变问题。但与此同时,电机和传动组件会占用折叠屏电子设备内部的较大空间。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兼顾解决折叠屏电子设备的空间占用较大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展开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可相对转动;
所述展开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展开机构包括变形组件和从动部件,所述变形组件可发生形变,所述从动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沿第一方向可移动,所述第一方向相交于所述第一壳体所在的平面;
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折叠状态,且所述变形组件驱动所述从动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从动部件作用于所述第二壳体,以使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折叠状态切换为所述展开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展开过程中,随着变形组件的形变程度增大,变形组件驱动从动部件移动的行程也逐渐增大。那么,伴随从动部件的移动,从动部件作用于第二壳体的作用力逐渐增大,直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离开。
同时,利用展开机构替换电机和传动组件,由于电机本身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而且,电机需要与传动组件通过特定的结构实现传动连接,导致电机和传动组件所占用的整体空间较大;而替换为变形组件和从动部件后,变形组件只要能够发生形变驱动从动部件移动即可,故变形组件可以采用金属片等能够发生形变的简单结构,从动部件可以采用块状结构等简单结构,能够依据变形组件的形变作用于第二壳体即可,因此,相比于电机和传动组件,变形组件和从动部件的占用空间均较小,减少电子设备内部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的内部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断开吸合时电子设备的内部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展开过程中电子设备的内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壳体;110-第一磁吸件;120-开孔;
200-第二壳体;210-第二磁吸件;
310-加热元件;320-形变元件;330-楔块;331-第一楔面;340-从动部件;341-作用面;
400-弹性件;
500-挠性连接件;
600-温度检测元件;
700-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考图1-图4,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和展开机构。其中,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可相对转动,伴随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相对转动,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具体地,在电子设备展开的过程中,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至少部分相互远离;在电子设备折叠的过程中,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至少部分相互靠近。
一种方案中,电子设备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可相互分离的区域相贴合;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可相互分离的区域分离。展开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可相互分离的区域相互远离,以使电子设备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
展开机构设置于第一壳体100,展开机构包括变形组件和从动部件340,其中,变形组件和从动部件340可以均设置在第一壳体100的内部,也可以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00的外部。变形组件可发生形变,具体地,变形组件可以为能够伸缩的部件,也可以是根据温度变化发生形变,也可以是电致形变,也可以是其它因素导致形变。
从动部件340相对于第一壳体100沿第一方向可移动,第一方向相交于第一壳体100所在的平面,从动部件340可以与变形组件直接接触,在变形组件发生形变时,变形组件驱动从动部件340沿第一方向移动。
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且变形组件发生形变以驱动从动部件34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从动部件340作用于第二壳体200,从而使电子设备能够从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伴随变形组件形变程度的增大,从动部件340的移动距离逐渐增大,从动部件340对第二壳体200的作用力也逐渐增大,直至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可相互分离的区域分离。
如此设置,利用展开机构替换电机和传动组件,由于电机本身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而且电机需要与传动组件通过特定的结构实现传动连接,导致电机和传动组件所占用的整体空间较大,而替换为变形组件和从动部件340后,变形组件只要能够发生形变驱动从动部件340移动即可,故变形组件可以采用金属片等能够发生形变的简单结构,从动部件340也可以采用块状结构等简单结构,能够依据变形组件的形变作用于第二壳体200即可,因此,相比于电机和传动组件,变形组件和从动部件340的占用空间均较小,减少电子设备内部的占用空间。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00和所述第二壳体200的至少一者上。具体地,显示屏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100的表面,也可以设置于第二壳体200的表面,也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100的表面和第二壳体200的表面,此情况下,显示屏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对应设置于第一壳体100的表面,第二部分对应设置于第二壳体200的表面。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图2-图4所示,变形组件包括形变元件320和楔块330,形变元件320与楔块330相连。其中,形变元件320与楔块330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直接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间接方式相连接。楔块330具有第一楔面331,第一楔面331与从动部件340相接触,形变元件320形变时驱动楔块330沿第二方向移动,楔块330移动时,楔块330的第一楔面331驱动从动部件340沿第一方向移动。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垂直。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向指楔块330在形变元件320的驱动作用下移动的方向,为单一方向。
而且,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沿第二方向,第一楔面331至第二壳体200的距离递增。其中,第二方向可以为图2中的X方向,也可以与图2中的X方向具有预设夹角,预设夹角的范围可以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第一方向可以与第一壳体100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也可以不与第一壳体100所在的平面相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一壳体100所在的平面,第二方向平行于第一壳体100所在的平面。
具体地,沿第二方向,第一楔面331至第二壳体200的距离可以均匀递增,此情况下,第一楔面331可以为平面;沿第二方向,第一楔面331至第二壳体200的距离可以不均匀递增,此情况下,第一楔面331可以为凹陷的弧面或凸起的弧面,只要楔块330移动时能驱动从动部件340沿第一方向移动即可。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变形组件可以包括形变元件320,形变元件320与从动部件340相接触,形变元件320在形变的情况下直接驱动从动部件340移动。
如此设置,利用第一楔面331的导向作用,第一楔面331对楔块330和从动部件340的相对运动方向施加导向,从而使从动部件340沿第一方向移动。
可选地,如图2-图4所示,从动部件340具有第二楔面,第二楔面与第一楔面331贴合,且二者相配合。具体地,在第一楔面331为平面的情况下,第二楔面也为平面;在第一楔面331为凹陷的弧面的情况下,第二楔面为凸起的弧面;在第一楔面331为凸起的弧面的情况下,第二楔面为凹陷的弧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楔面331和第二楔面均为平面,第一楔面331与第一壳体100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夹角,夹角范围大于0度且小于90度。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从动部件340可以设置第二楔面,楔块330不设置第一楔面331,在第二楔面的导向作用下,也能够对楔块330与从动部件340的相对运动方向施加导向,实现从动部件340沿第一方向的移动。
如此设置,通过第二楔面和第一楔面331相配合,保证楔块330与从动部件340的相对运动方向唯一,在楔块330沿第二方向移动的同时,从动部件340稳定、准确地沿第一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沿图2中X方向,第一壳体10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即转动轴线所在的端部,从动部件340至第一端的距离小于从动部件340至第二端的距离。如此一来,根据力臂原理,从动部件340沿第一方向只需较小的移动距离,即可作用于第二壳体200较大的作用力,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容易分离。
为保证电子设备能够再切换至折叠状态,需令从动部件340恢复原位置。在手动能够触及形变元件320或楔块330的情况下,可以依靠手动作用使形变元件320复位。但是,手动作用的恢复时间长、效率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电子设备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一壳体100,且可驱动形变元件320恢复形变。具体地,驱动机构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00之内,也可以位于第一壳体100之外,驱动机构可以为气缸、直线驱动器等直线驱动件,也可以为其它类别的驱动执行件,能够驱动形变元件320恢复原状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形变元件320恢复形变的同时,形变元件320带动楔块330复位,故从动部件340失去楔块330对其的作用力,从动部件340不再作用于第二壳体200,并且能够沿第一楔面331复位。
当然,在形变元件320与楔块330固定连接的情况下,驱动机构可以作用于楔块330,驱动楔块330复位,楔块330复位的同时带动形变元件320恢复原状。
如此设置,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形变元件320恢复形变,使楔块330和从动部件340均能够复位,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能够再次贴合,以使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弹性件400,弹性件400设置在形变元件320和第一壳体100之间。其中,在形变元件320发生形变的情况下,弹性件400的位于第一壳体100和形变元件320之间的区域被拉伸或被压缩,也就是弹性件400发生弹性形变;在形变元件320失去形变动力的情况下,弹性件400恢复弹性形变并驱动形变元件320恢复形变。具体地,在形变元件320为感温形变元件的情况下,形变动力指加热元件310对感温形变元件的加热动力;在形变元件320为电致形变元件的情况下,形变动力指电致形变元件承受的电场作用力。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00可以为弹簧,当然,也可以为其它类别的弹性件400。
具体地,如图2-图4所示,弹簧的第一端相对第一壳体100固定,弹簧的第二端相对形变元件320固定。其中,弹簧的第一端可以通过过渡件与第一壳体100连接,即过渡件与第一壳体100相连接,弹簧的第一端与过渡件相连接;弹簧的第二端可以直接与形变元件320连接,也可以通过间接方式与形变元件320连接。而且,弹簧的第一端与过渡件之间、弹簧的第二端与形变元件320之间可以通过粘接、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连接。
在形变元件320向靠近弹簧的方向形变的情况下,弹簧的位于第一壳体100和形变元件320之间的区域被压缩;在形变元件320向远离弹簧的方向形变的情况下,弹簧的位于第一壳体100和形变元件320之间的区域被拉伸。
如此设置,利用弹性件400的弹性势能作为驱动力,无需电动、气动或手动的动力来源,更加节能,实现起来简单方便。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如图2-图4所示,驱动机构还包括挠性连接件500,挠性连接件500设置在弹性件400和形变元件320之间。挠性连接件500的第一端连接弹性件400,挠性连接件500的第二端连接形变元件320,楔块330与挠性连接件500相连。其中,楔块330可以与挠性连接件500的中间位置相连,挠性连接件500的第一端与弹簧的端部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挠性连接件500的第二端与形变元件320的表面也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挠性连接件500可以为连接绳。在形变元件320发生形变的情况下,弹性件400的位于第一壳体100和挠性连接件500之间的区域被拉伸,形变元件320向远离弹簧的方向形变。
具体地,楔块330与连接绳之间可以通过粘接、夹持连接等方式相连接,也可以在楔块330上开设通孔,通孔的轴线方向可以为第二方向,即楔块330的移动方向,连接绳贯穿楔块330的通孔,且连接绳与通孔的孔壁之间注胶,从而增大连接绳与楔块330之间的连接面积。
如此设置,由于楔块330为立体结构,不便与形变元件320直接连接,通过连接绳,规避楔块330与形变元件320直接连接,减少形变元件320参与连接的面积,还能保证整体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地,形变元件320可以为感温形变元件或电致形变元件。在形变元件320为感温形变元件的情况下,变形组件还可以包括加热元件310,加热元件310用于对感温形变元件进行加热。其中,加热元件310可以为金属材质的电热丝,也可以为碳化硅、电热涂料等非金属电热元件,在通电情况下实现加热功能;感温形变元件可以为感温片,也可以为其它随温度变化而形变的元件,只要在形变的同时能够驱动从动部件340沿第一方向移动即可。
对于加热元件310的加热时机,可以在第一壳体100或第二壳体200上设置按键700,通过按键700的按压状态来控制加热元件310是否通电;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比如设置触控感应开关,利用触控感应开关控制加热元件310是否通电。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还包括按键700,按键700设于第一壳体100或第二壳体200,在按键700处于按压状态的情况下,形变元件320发生形变。可选地,按键700可以直接与形变元件320相连,按键700的运动能够直接驱动形变元件320形变。
在本实施例中,形变元件320为感温形变元件,按键700控制加热元件310是否通电加热,在按键700处于按压状态的情况下,加热元件310通电加热,感温形变元件发生变形,并带动楔块330移动,进而驱动从动部件340移动。具体地,电子设备的内部通常设置电路板,加热元件310与电路板之间电连接,从而使电路板为加热元件310供电,按键700则控制加热元件310与电路板之间的电连通和断开。
如此设置,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来按压按键700,利用感温形变的原理,实现电子设备的展开。
当然,形变元件320为电致形变元件时,按键700控制电致形变元件是否通电,在按键700处于按压状态的情况下,电致形变元件通电发生形变。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形变元件320可以为感温片,沿第三方向,感温片的两端均与第一壳体100的内壁相连,提高感温片的连接稳定性,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壳体100所在的平面。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方向即为图2中的Y方向。在感温片未被加热的情况下,感温片呈平面结构;在感温片被加热的情况下,感温片形变为拱状结构,如图3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感温片可以采用双金属感温片,具体地,感温片的端部与第一壳体100的内壁可以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连接。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是感温片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00的内壁相连,挠性连接件500与感温片的另一端或其它位置相连接。
可选地,形变元件320具有多个形变点,各个形变点中,形变量最大的形变点与楔块330相连。根据图3可知,感温片形变为拱状结构时,拱状结构的中间位置形变量最大,在拱状结构的中间位置至拱状结构的端部的方向上,拱状结构的形变量逐渐减小。具体地,挠性连接件500的端部可以与拱状结构的中间位置相连接,也可以与拱状结构的其它位置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挠性连接件500的端部与拱状结构的中间位置相连接。
如此设置,在形变元件320形变的过程中,楔块330和从动部件340的移动行程较大,能够使从动部件340作用于第二壳体200的作用力变化较大,从而保证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之间具有足够的变化量,实现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至少部分区域的分离。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从动部件340具有作用面341,作用面341用于接触第二壳体200,且作用面341为弧面。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作用面341也可以为平面或其他结构的作用面341。
如此设置,由于弧面本身较为光滑,而且受力均匀,故弧面作用于第二壳体200时,第二壳体200与从动部件340之间的接触面的各个位置应力差较小,应力变化较为均匀,避免接触面应力差过大导致第二壳体200的损坏。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0设有开孔120,从动部件340可移动地设于开孔120处,在本实施例中,开孔120开设在第一壳体100面向第二壳体200的表面,从动部件340能够由开孔120伸出并作用于第二壳体200。而且,开孔120处设有弹性膜,弹性膜封闭开孔120,从动部件340通过推动弹性膜来推动第二壳体200。其中,弹性膜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于开孔120的周围。具体地,弹性膜可以为橡胶或硅胶等具备弹性性能的材料所制成的薄膜。
如此设置,通过弹性膜封闭开孔120,对电子设备进行防水和防尘,避免异物通过开孔120进入第一壳体100内;而且,由于弹性膜具有弹性性能,故弹性膜不会影响从动部件340伸出开孔120,不会阻碍从动部件340与第二壳体200的施力,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种情况下,从动部件340与第二壳体200之间有弹性膜,从动部件340与第二壳体200间接配合。
可选地,第一壳体100设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为第一方向,在导向机构的导向作用下,从动部件340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具体地,导向机构可以为导轨,导轨可以为导向槽,也可以为导向孔,从动部件340伸入导向槽或导向孔内,而且,从动部件340的外表面可以与导向槽的槽壁面或导向孔的内壁面相配合。
如此设置,通过导向机构对从动部件340的移动方向施加导向,保证从动部件340准确地沿第一方向移动。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磁吸件110和第二磁吸件210,第一磁吸件110设置于第一壳体100,第二磁吸件210设于第二壳体200,第一磁吸件110和第二磁吸件210能够相互吸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110和第二磁吸件210为异极磁铁,第一磁吸件110设置在第一壳体100的内部,第二磁吸件210设置在第二壳体200的内部,避免第一磁吸件110和第二磁吸件210外露而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产生影响。
具体地,当从动部件340的作用力增大至等于第一磁吸件110和第二磁吸件210之间的吸合作用力时,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之间的吸合作用力为零,此时可直接分离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当从动部件340的作用力增大至大于第一磁吸件110和第二磁吸件210之间的吸合作用力时,第二壳体200主动远离第一壳体100。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110和第二磁吸件210可以由阻尼铰链代替,在从动部件340作用于第二壳体200,且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分离至一定程度时,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自动相互远离,实现彻底展开。
如此设置,通过第一磁吸件110和第二磁吸件210,使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相互吸合,保证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稳定性,避免由于意外情况导致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分离。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还包括温度检测元件600和加热元件310,加热元件310用于加热形变元件320,此时形变元件320为感温形变元件,温度检测元件600用于检测加热元件310的加热温度,加热元件310和温度检测元件600均设于第一壳体100,且温度检测元件600与加热元件310可通信连接。在温度检测元件600检测到加热元件310的加热温度达到预设温度的情况下,加热元件310停止加热,此时弹性件400的弹性作用力为主要作用力,通过挠性连接件500拉动感温形变元件恢复形变。
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检测元件600可以为温度传感器,当然,也可以为其它能够检测温度的元件。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温度并非为固定温度值,可以根据使用需要来设定。但是,在加热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说明感温形变元件形变至一定程度,此时楔块330推动从动部件340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某个位置,且从动部件340作用于第二壳体200的斥力值达到第一磁吸件110和第二磁吸件210之间的吸力值,能够直接分离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
具体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控制元件,温度检测元件600和加热元件310均与控制元件可通信连接,温度检测元件600将检测的温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元件,控制元件依据温度信息对加热元件310进行控制。
如此设置,利用温控原理,对加热元件310的停止加热时机进行自动控制,无需手动控制加热元件310的断电时机。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磁敏元件和加热元件310,加热元件310用于加热形变元件320,此时形变元件320为感温形变元件,磁敏元件设于第一壳体100或第二壳体200,而且,磁敏元件与加热元件310可通信连接。在磁敏元件检测到磁场强度小于预设磁场强度的情况下,加热元件310停止加热,此时弹性件400的弹性作用力为主要作用力,通过挠性连接件500拉动感温形变元件恢复形变。具体地,磁敏元件可以为霍尔元件,也可以为磁敏传感器,也可以为其它能够感应磁场强度的元件。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磁场强度即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分离后,磁敏元件的所在位置所检测的磁场强度。也就是说,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分离后,第一磁吸件110和第二磁吸件210不再相互吸合,此时达到展开电子设备的目的,加热元件310断开电连接,停止加热。
具体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控制元件,磁敏元件和加热元件310均与控制元件可通信连接,磁敏元件将检测的磁场强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元件,控制元件依据磁场强度信息对加热元件310进行控制。
这样一来,同样能够对加热元件310的停止加热时机进行自动控制,无需手动控制加热元件310的断电时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6)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展开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可相对转动;
所述展开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展开机构包括变形组件和从动部件,所述变形组件可发生形变,所述从动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沿第一方向可移动,所述第一方向相交于所述第一壳体所在的平面;
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折叠状态,且所述变形组件驱动所述从动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从动部件作用于所述第二壳体,以使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折叠状态切换为所述展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组件包括形变元件和楔块,所述形变元件与所述楔块相连,所述楔块具有第一楔面,所述第一楔面与所述从动部件相接触,其中:
所述形变元件发生形变时驱动所述楔块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楔块移动时,所述第一楔面驱动所述从动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楔面至所述第二壳体的距离递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部件具有第二楔面,所述第二楔面与所述第一楔面贴合,且二者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且可驱动所述形变元件恢复形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形变元件和第一壳体之间,在所述形变元件发生形变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被拉伸或被压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挠性连接件,所述挠性连接件设于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形变元件之间,其中:
所述挠性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弹性件,所述挠性连接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形变元件,所述楔块与所述挠性连接件相连;
在所述形变元件发生形变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的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挠性连接件之间的区域被拉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元件为感温形变元件或电致形变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元件为感温片,沿第三方向,所述感温片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壳体所在的平面,在所述感温片被加热的情况下,所述感温片形变为拱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元件具有多个形变点,各个所述形变点中,形变量最大的所述形变点与所述楔块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壳体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壳体所在的平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部件具有作用面,所述作用面用于接触所述第二壳体,且所述作用面为弧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开孔,所述从动部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开孔处,且所述开孔处设有弹性膜,所述弹性膜封闭所述开孔,所述从动部件通过推动所述弹性膜来推动所述第二壳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磁吸组件,所述磁吸组件包括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磁吸件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能够相互吸合。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按键,所述按键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按键处于按压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形变元件发生形变。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温度检测元件和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用于加热所述形变元件,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加热元件的加热温度,所述加热元件和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均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且所述温度检测元件与所述加热元件可通信连接;
在所述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到所述加热元件的加热温度达到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所述加热元件停止加热。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导向机构的导向作用下,所述从动部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CN202210163041.7A 2022-02-22 2022-02-22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52061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3041.7A CN115206183B (zh) 2022-02-22 2022-02-22 电子设备
PCT/CN2023/077370 WO2023160528A1 (zh) 2022-02-22 2023-02-21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3041.7A CN115206183B (zh) 2022-02-22 2022-02-22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6183A true CN115206183A (zh) 2022-10-18
CN115206183B CN115206183B (zh) 2024-04-05

Family

ID=83573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63041.7A Active CN115206183B (zh) 2022-02-22 2022-02-22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06183B (zh)
WO (1) WO202316052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0528A1 (zh) * 2022-02-22 2023-08-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34433A1 (en) * 2014-02-19 2015-08-20 Wistr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fold mode and an unfold mode
CN111131568A (zh) * 2019-12-23 2020-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291395A (zh) * 2020-10-30 2021-01-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2764863A (zh) * 2021-01-22 2021-05-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2764861A (zh) * 2021-01-22 2021-05-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WO2021091043A1 (ko) * 2019-11-06 2021-05-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3176810A (zh) * 2021-04-12 2021-07-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542470A (zh) * 2021-07-21 2021-10-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3660363A (zh) * 2021-08-02 2021-11-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825328A (zh) * 2020-06-19 2021-1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990192A (zh) * 2021-10-29 2022-01-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6183B (zh) * 2022-02-22 2024-04-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34433A1 (en) * 2014-02-19 2015-08-20 Wistr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fold mode and an unfold mode
WO2021091043A1 (ko) * 2019-11-06 2021-05-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131568A (zh) * 2019-12-23 2020-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825328A (zh) * 2020-06-19 2021-1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291395A (zh) * 2020-10-30 2021-01-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2764863A (zh) * 2021-01-22 2021-05-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2764861A (zh) * 2021-01-22 2021-05-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3176810A (zh) * 2021-04-12 2021-07-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542470A (zh) * 2021-07-21 2021-10-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3660363A (zh) * 2021-08-02 2021-11-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990192A (zh) * 2021-10-29 2022-01-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0528A1 (zh) * 2022-02-22 2023-08-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60528A1 (zh) 2023-08-31
CN115206183B (zh) 2024-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86050B1 (en) Toggle switch with magnetic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ntrol
CN115206183A (zh) 电子设备
WO2019106340A1 (en)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
TWI744258B (zh) 電動工具
CN108880588A (zh) 卡托结构及电子装置
CN114520844A (zh) 电子设备
CN210225480U (zh) 一种折叠屏
TWI720063B (zh) 電動工具
CN110174913B (zh) 温控模块及终端设备
CN113963630A (zh) 电子设备
CN105702488A (zh)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内部反馈装置
WO2021027494A1 (zh) 自供电无线控制系统及其自供电发射器和无线发射方法
CN112887538A (zh) 电子设备
CN103887092B (zh) 电气开关装置和用于控制包含这样一个装置的仪器的设备
US1189950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0345863B2 (en) Cover with shape memory material
CN115277900A (zh) 电子设备
CN113660363B (zh) 电子设备
JP3040480B2 (ja) 読取り/書き込み装置における電子メモリカードの存在を検出するためのスイッチ
CN208489165U (zh)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
CN208459902U (zh) 电子装置
CN111180237A (zh) 电子设备
CN115623104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6875939B2 (en) Suspension control device for electric appliance
CN204390986U (zh) 一种开关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