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96378A - 片材进给设备和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片材进给设备和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96378A
CN115196378A CN202210347069.6A CN202210347069A CN115196378A CN 115196378 A CN115196378 A CN 115196378A CN 202210347069 A CN202210347069 A CN 202210347069A CN 115196378 A CN115196378 A CN 1151963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feeding
feed
pressing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470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冈崎俊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196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63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1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pusher, needles, friction, or like devices adapted to feed single articles along a surface or 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84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on moving support, e.g. pivoting, for bringing the roller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 into contact with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8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means for advancing the articles to present the articles to the separating dev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8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means for advancing the articles to present the articles to the separating device
    • B65H1/24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means for advancing the articles to present the articles to the separating device with means for relieving or controlling pressure of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69Driving devic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rollers or b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36Article guides or smoothers, e.g. movable in oper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02Supply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Cassett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50Machine elements
    • B65H2402/54Springs, e.g. helical or leaf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30Forces; St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30Forces; Stresses
    • B65H2515/34Pressure, e.g.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片材进给设备,其包括推压机构,所述推压机构构造成推压保持构件,使得进给构件通过所述保持构件与装载在片材装载构件上的片材的上表面接触。所述推压机构包括摆动构件、按压构件和推压构件。所述推压机构构造成推压所述保持构件,使得(i)在装载表面和进给构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的第一状态下所述进给构件按压片材的上表面的力大于(ii)在所述装载表面和所述进给构件之间的距离为比所述第一距离长的第二距离的第二状态下所述进给构件按压片材的上表面的力。本公开还涉及一种成像设备。

Description

片材进给设备和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给片材的片材进给设备,以及一种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打印机、复印机或多功能打印机的成像设备包括片材进给设备,所述片材进给设备通过进给辊(也称为拾取辊)进给用作记录介质或文稿的片材。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1-46484公开了进给辊附接到可摆动的可移动臂的末端,并且进给辊通过附接到可移动臂的弹簧构件的回复力接触片材堆。
顺便提及,在分离由进给辊进给的片材的同时用于传送片材的分离夹持部位于高于其上装载片材的装载表面的位置处的构造中,设置有从装载表面朝向分离夹持部向上倾斜的引导部分。在这种情况下,随着装载表面上的片材的堆叠量减少,片材在片材进给期间爬上引导部分的斜面的距离增大,并且片材的输送阻力趋于增加。
然而,在上述文献中公开的加压进给辊的方法中,随着片材堆叠量的减少,弹簧构件的变形量减少,并且回复力也减少,因此进给辊相对于片材的接触压力减少。因此,在上述文献的加压方法用于片材在片材进给期间爬上引导部分的斜面的构造的情况下,在片材的堆叠量小的状态下有可能发生进给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片材进给设备和一种成像设备,其可以降低进给故障的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片材进给设备,所述片材进给设备包括:片材装载构件,所述片材装载构件包括其上装载片材的装载表面;进给构件,所述进给构件构造成沿片材进给方向进给装载在片材装载构件上的片材并且布置在装载表面上方;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构造成保持进给构件,并且使进给构件朝向和远离装载表面移动;推压机构,所述推压机构构造成推压保持构件,使得进给构件通过保持构件与装载在片材装载构件上的片材的上表面接触;传送单元,所述传送单元沿片材进给方向布置在进给构件的下游,传送单元包括分离夹持部,通过所述分离夹持部从进给构件进给的片材在被逐一分离地同时被传送;以及引导部分,所述引导部分构造成将由进给构件进给的片材的前端部引导到分离夹持部,使得前端部在片材进给方向上从上游到下游被向上引导,其中所述推压机构包括:摆动构件,所述摆动构件连接到保持构件;按压构件,所述按压构件构造成按压摆动构件;以及推压构件,所述推压构件构造成推压按压构件,其中摆动构件和保持构件构造成围绕同一摆动轴线摆动,其中保持构件构造成在由推压构件推压的按压构件按压摆动构件的情况下沿使进给构件与片材的上表面接触的方向被推压,并且其中所述推压机构构造成推压保持构件,使得(i)在装载表面和进给构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的第一状态下进给构件按压片材的上表面的力大于(ii)在装载表面和进给构件之间的距离为比第一距离长的第二距离的第二状态下进给构件按压片材的上表面的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片材进给设备,所述片材进给设备包括:片材装载构件,所述片材装载构件包括其上装载片材的装载表面;进给构件,所述进给构件构造成沿片材进给方向进给装载在片材装载构件上的片材并且布置在装载表面上方;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构造成保持进给构件,并且使进给构件朝向和远离装载表面移动;推压机构,所述推压机构构造成推压保持构件,使得进给构件通过保持构件与装载在片材装载构件上的片材的上表面接触;传送单元,所述传送单元沿片材进给方向布置在进给构件的下游,传送单元包括分离夹持部,通过所述分离夹持部从进给构件进给的片材在被逐一分离的同时被输送;以及引导部分,所述引导部分构造成将由进给构件进给的片材的前端部引导到分离夹持部,使得所述前端部在片材进给方向上从上游到下游被向上引导,其中所述推压机构包括:摆动构件,所述摆动构件构造成与保持构件一起围绕保持构件的摆动轴线摆动;以及重物,所述重物附接到摆动构件,其中所述保持构件构造成通过由于作用在重物上的重力而被推压的摆动构件而在使进给构件与片材的上表面接触的方向上被推压,并且其中所述推压机构构造成推压保持构件,使得(i)在装载表面和进给构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的第一状态下进给构件按压片材的上表面的力大于(ii)在装载表面和进给构件之间的距离为比第一距离长的第二距离的第二状态下进给构件按压片材的上表面的力。
参考附图,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手动进给单元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进给单元的透视图。
图4A至图4C每个均是用于描述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进给单元的附接和拆卸相关的构造的图。
图5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进给驱动机构的透视图,以及图5B是构成进给驱动机构的部分无齿齿轮的透视图。
图6A至图6C每个均是手动进给单元的剖视图,其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进给操作过程。
图7A至7C每个均是进给驱动机构的剖视图,其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进给操作过程。
图8A和图8B分别是第一实施例中的手动进给单元处于进给托盘的满堆状态和近空状态的剖视图。
图9A和图9B分别是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进给托盘的满堆状态和近空状态相对应的进给驱动机构的示意图,以及图9C和9D分别是用于描述按压力作用方向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进给驱动机构的透视图。
图11A和图11B是第二实施例中进给托盘已满的情况下和进给托盘近空的情况下的进给驱动机构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
在下面的实施例和附图中,在成像设备安装在水平面上的情况下,竖直方向被定义为Z方向。包括在成像设备中的感光鼓的旋转轴线方向被定义为X方向,以及与X方向和Z方向相交的方向被定义为Y方向。X方向是成像时的主扫描方向,并且也是垂直于成像设备内部的片材传送方向的片材宽度方向。X方向、Y方向和Z方向是彼此交叉的方向,并且优选地彼此正交。此外,将参考安装在成像设备上的状态下的位置和姿态,使用X方向、Y方向和Z方向来描述可附接到成像设备和可从其拆卸的构件的形状、布置等。
第一实施例
首先,将参考图1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的概要。图1是示出成像设备1的整体构造的剖视图。成像设备1是电子照相打印机,其基于从外部装置输入的图像信息通过电子照相处理在片材S上形成图像。作为记录材料的片材S,可以使用具有不同尺寸和材料的各种片材,例如纸张(例如普通纸和厚纸)、塑料薄膜、布、经受表面处理的片材(例如涂布纸)以及具有特殊形状的片材(例如信封或索引纸)。
成像设备1包括成像单元5、手动进给单元12和盒进给单元2。成像单元5包括处理盒P、激光扫描仪52以及转印辊53。处理盒P是可附接到成像设备1的设备主体1A以及可从所述设备主体拆卸的盒。处理盒P包括作为图像承载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感光鼓51以及作为作用在感光鼓51上的处理单元的充电器和显影单元,并且在盒壳体中容纳包含调色剂的显影剂。应注意,设备主体1A是指成像设备1的除了处理盒P和将在下面描述的手动进给单元12的进给盖25、进给托盘24和进给单元19之外的一部分。
在下文中,将描述成像设备1的成像操作的流程。在将成像指令输入到成像设备1时,成像单元5执行电子照相处理。也就是说,感光鼓51开始旋转,并且充电器以预定的极性和电势对感光鼓51的表面均匀充电。激光扫描仪52基于输入到成像设备1的图像信息用激光束照射感光鼓51以执行曝光处理,并且在感光鼓51的表面上写入静电潜像。静电潜像由使用显影剂的显影单元显影,并且可视化为承载在感光鼓51上的调色剂图像(图像)。
与成像单元5中的电子照相过程并行地,从手动进给单元12或盒进给单元2一张一张地进给片材S。手动进给单元12的细节将在下面描述。盒进给单元2包括盒3、进给单元2A和分离辊2B,所述盒是能够从成像设备1的设备主体1A拉出的存储构件,所述进给单元进给堆叠在盒3的提升板3a上的片材S。进给单元2A和分离辊2B的构造类似于包括手动进给单元12中的进给单元19和分离辊23的构造。
从手动进给单元12或盒进给单元2进给的片材S抵靠处于停止状态的对准辊对50,并且经受歪斜校正。此后,对准辊对50在与成像单元5中的处理同步的时刻将片材S传送到转印单元,所述转印单元是感光鼓51和转印辊53之间的夹持部部分。在转印单元中,具有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反的极性的偏压被施加到转印辊53,从而承载在感光鼓51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片材S上。
定影单元6通过加热单元61和加压辊62形成定影夹持部,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定影膜和布置在定影膜的内周侧上的作为加热主体的陶瓷加热器等,所述加压辊作为与加热单元61压力接触的加压构件。当片材S通过定影夹持部时,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被加热和加压,并且调色剂熔化然后定影,从而未定影的图像永久地定影到片材S上。已经通过定影单元6的片材S由排出辊对8经由排出路径7排出到设备主体1A的外部,并且堆叠在排出托盘9上。
手动进给单元
将进一步描述作为第一实施例的片材进给设备的手动进给单元12(也称为多功能进给单元)。如图1和图2所示,手动进给单元12设置在设备主体1A在Y方向上的侧部分上。手动进给单元12包括进给盖25、进给托盘24、进给辊21、传送辊22和分离辊23。
进给托盘24由进给盖25支撑,所述进给托盘为其上堆叠片材的片材装载构件。进给盖25是可相对于侧表面盖18打开和关闭的打开/关闭构件,侧表面盖构成设备主体1A在Y方向上的侧表面。具体地,设置在进给盖25的下部部分中的支撑部分由设备主体1A可旋转地支撑,从而进给盖25围绕在X方向上延伸的轴线旋转。结果,进给盖25可移动到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图1和图2中的位置),在所述关闭位置处进给盖25在X方向上观察时基本竖直并且与侧表面盖18一起形成设备主体1A的侧表面,在所述打开位置处进给盖25相对于侧表面盖18在Y方向上突出。在进给盖25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进给托盘24位于进给盖25的上部部分上,并且用户可以将片材S放置在作为进给托盘24的上表面的装载表面24a上。
此外,进给盖25相对于进给托盘24在X方向上的两个外侧通过连杆16和17连接至侧面盖18。连杆16和17具有管控进给盖25超过打开位置的旋转以及支撑进给托盘24和片材S的重量的功能。
如图2所示,进给托盘24设置有侧管控板26和27,所述侧管控板作为管控装载在装载表面24a上的片材S在宽度方向(X方向)上的端部位置的管控构件对。侧管控板26和27可在X方向上朝向彼此和远离彼此移动,并且由设置在进给托盘24的装载表面24a的后侧上的锁定机构定位。用户通过操作设置在一个侧管控板26上的操作杆28来解锁锁定,根据片材S的宽度(X方向上的长度)滑动侧管控板26和27,然后从操作杆28松开手。结果,片材S通过侧管控板26和27在X方向(宽度方向)上被定位。
如图1和图2所示,用作拾取辊的进给辊21布置在进给托盘24的装载表面24a上方,并且与装载在装载表面24a上的片材S的上表面接触地旋转,以沿片材进给方向Fd进给最上面的片材S。片材进给方向Fd是由进给辊21在与片材S接触的表面上施加到片材S的摩擦力的方向,并且是基本平行于装载表面24a的方向。传送辊22和分离辊23是如下传送单元,所述传送单元形成用于分离片材S的分离夹持部N1并且在分离夹持部N1中分离片材S的同时传送由进给辊21进给的片材S。分离辊23在与片材进给方向Fd相反的方向上向待通过分离夹持部N1的片材S施加摩擦力,从而限制除最上面的片材S之外的片材S通过分离夹持部N1。已经通过分离夹持部N1的片材S通过传送辊对49朝向对准辊对50传送(图1)。应注意,进给辊21是进给构件的示例,并且例如,绕旋转辊张紧的带可以用作进给构件。
分离辊23是分离构件的示例,并且例如,可以使用经由扭矩限制器附接到固定到设备主体1A的轴的辊构件。此外,作为分离辊23,可以使用经由扭矩限制器附接到轴的辊构件,从布置在设备主体1A中的马达向轴输入沿与片材进给方向Fd相反的旋转方向的驱动力。此外,代替分离辊23,接触传送辊22的垫状弹性构件可以用作分离构件。
此处,作为引导部分的传送引导件47(图2)沿片材进给方向Fd设置在分离夹持部N1的上游,所述传送引导件将由进给辊21进给的片材S的前端部引导至分离夹持部N1。传送引导件47将被描述为设置在设备主体1A中,但是例如可以设置在进给托盘24的片材进给方向Fd上的下游端部处。传送引导件47构造成将由进给辊21进给的片材S的前端部向上引导至分离夹持部N1。换句话说,传送引导件47构造成引导片材S的前端部,使得片材S的前端部相对于装载表面24a的在片材S的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指向上方。如图6B所示,当在X方向上观察时,传送引导件47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装载表面24a的延长线L24a在片材进给方向Fd上从上游到下游向上倾斜。装载表面24a的延长线L24a是穿过接触位置P1并且沿着接触位置P1处的装载表面24a画出的直线,在所述接触位置处在片材S没有堆叠在进给托盘24上的状态下进给辊21与装载表面24a接触。
由于设置了倾斜的传送引导件47,由进给辊21进给的片材S的前端部随着片材进给方向Fd上的移动沿传送引导件47的倾斜度向上移动,并且到达分离夹持部N1。传送引导件47用于在进给托盘24上的片材S的堆叠量减少并且最上面的片材S的前端部的高度变得低于分离夹持部N1的位置的状态下引导片材S平稳地到达分离夹持部N1。此外,传送引导件47用于通过与由最上面的片材S拖曳而试图移动到分离夹持部N1的下层片材S的前端部摩擦并施加阻力而使得下层片材S难以到达分离夹持部N1。
传送引导件47相对于装载表面24a的延长线L24a的倾斜角度未受到特别限制,但当倾斜角度过小时,难以获得上述功能,并且当倾斜角度过大时,片材S的前端部被卡住,这可能导致传送失败。作为示例,在片材S被传送到分离夹持部N1的路径侧上,装载表面24a和传送引导件47之间的角度优选为大于等于115°且小于等于155°,并且在第一实施例中为135°。定义上述角度的装载表面24a的方向可以说是与在片材S堆叠在装载表面24a上的情况下片材S的纸面方向(与片材S堆叠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相平行的方向。换句话说,优选的是,传送引导件47相对于装载表面24a的延长线L24a在片材S接近分离夹持部N1的方向上倾斜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80°的角度。
进给单元
将参考图3进一步描述进给单元19的细节。进给单元19是集成了进给辊21、传送辊22及其保持机构的单元。除了进给辊21和传送辊22之外,进给单元19还包括进给臂29、进给轴30和惰轮34。
传送辊22附接到进给轴30,并且与进给轴30一体旋转。进给轴30是在作为旋转轴线方向的X方向上延伸的轴构件。进给轴30在X方向上的一个端部部分由进给臂29经由轴承31保持,以便可相对旋转。连接到将在下面描述的进给驱动机构19D的驱动连接部分30C设置在进给轴30在X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侧上。驱动连接部分30C包括作为输入构件的进给联接件32和臂被接合部分29C,驱动力从进给驱动机构19D输入到这些输入构件。臂被接合部分29C是进给臂29的一部分,并且可旋转地保持设置在进给轴30的端部部分处的进给联接件32。驱动连接部分30C包括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X方向上与轴承31相反的一侧上并且允许进给臂29可旋转地保持进给轴30。
进给臂29可相对于设备主体1A围绕轴线A1摆动,轴线A1为进给轴30的旋转轴线。也就是说,轴线A1是作为驱动轴的进给轴30的旋转轴线,并且也是作为保持构件的进给臂29的摆动轴线。由于进给臂29的摆动,由进给臂29保持的进给辊21朝向和远离进给托盘24移动。
作为将驱动力从进给轴30传输至进给辊21的驱动传输单元的惰轮34以相互啮合的状态由进给臂29可旋转地支撑。惰轮34连接设置在传送辊22在X方向上的端部部分处的齿轮22a和设置在进给辊21在X方向上的端部部分处的齿轮21a。因此,传送辊22通过进给轴30的旋转而旋转,并且进给轴30的旋转经由齿轮22a、惰轮34和齿轮21a传递到进给辊21,从而进给辊21旋转。
接下来,将参考图4A至图4C描述进给单元19由设备主体1A支撑的构造。图4A是附接到设备主体1A的进给单元19的透视图。
图4B是当从X方向观察时进给单元19的轴承31的周边的剖视图。
图4C是示出进给单元19的进给联接件32与进给驱动齿轮38和进给按压杆37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所述进给驱动齿轮和进给按压杆是设备主体1A的驱动输出单元。
如图4A所示,在进给单元19中,轴承31由设备主体1A在X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侧上保持,并且驱动连接部分30C由设备主体1A在X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侧上保持。轴承31与设置在设备主体1A的侧表面盖18中的凹槽18U接合。如图4B所示,当在X方向上观察时,凹槽18U具有在Y方向上朝着设备主体1A的外侧(图中的右侧)开口的凹槽形状。此外,用作接收来自扭转弹簧36的推压力的锁定构件的闩锁35设置在凹槽18U附近。在轴承31被保持在凹槽18U内的状态下,闩锁35的末端部分35a接触轴承31在Y方向上的侧表面,以管控轴承31在Y方向上从凹槽18U脱离。
如图4C所示,驱动连接部分30C设置在进给单元19的在X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侧上。驱动连接部分30C包括设置在进给轴30的轴线A1上的进给联接件32和在围绕轴线A1的径向方向上设置在进给联接件32的外周侧上的臂被接合部分29C。臂被接合部分29C是以轴线A1为中心的大致圆筒形构件,并且装配到大致圆筒形的进给联接件32上以便能够相对旋转。臂被接合部分29C是进给臂29的一部分,并且进给联接件32与进给轴30一体形成或者附接到进给轴30,以便与进给轴30一体旋转。
进给驱动齿轮38和进给按压杆37设置在设备主体1A侧上并且作为如下所述进给驱动机构19D的输出构件。进给驱动齿轮38是与进给联接件32接合的联接构件,并且进给按压杆37是与臂被接合部分29C接合的接合构件。进给按压杆37和进给驱动齿轮38围绕与进给轴30的轴线相同的轴线A1旋转。此外,进给按压杆37是设置在进给驱动齿轮38的外周侧上的大致圆筒形构件,并且装配到进给驱动齿轮38上以便能够相对旋转。
进给联接件32的圆筒形外周面32o装配在进给按压杆37的圆筒形内周面37i中。此外,将与进给驱动齿轮38的联接部分38c接合的联接部分32c设置在进给联接件32在X方向上的末端。进给联接件32的联接部分32c在X方向(进给轴30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移动,以与进给驱动齿轮38的联接部分32c联接(接合)和从其分离(脱离接合)。当进给联接件32和进给驱动齿轮38连接时,在下面将描述的片材进给操作中,来自布置在设备主体1A中的驱动源的驱动力被传递到进给轴30,并且进一步从进给轴30传递到传送辊22和进给辊21。
此外,臂被接合部分29C设置有凹槽29U作为待与进给按压杆37接合的被接合部分。进给按压杆37设置有作为接合部分的凸台37B,并且凸台37B装配到凹槽29U,使得进给臂29将与进给按压杆37一起围绕进给轴30旋转。也就是说,进给按压杆37连接到进给臂29,并且进给按压杆37和进给臂29一体地围绕公共轴线(即,相同的摆动轴线)A1摆动。结果,在下面将要描述的片材进给操作中,进给臂29通过来自布置在设备主体1A中的驱动源的驱动力而摆动。驱动力被传输到进给轴30,并且进一步从进给轴30传输到传送辊22和进给辊21。
当进给单元19附接到设备主体1A时,首先,进给单元19对准,使得驱动连接部分30C的臂被接合部分29C和进给联接件32与设备主体1A的进给按压杆37和进给驱动齿轮38在轴线A1上对准。此时,驱动连接部分30C的相反侧上的轴承31没有装配到槽18U中。然后,通过在X方向上移动进给单元19,臂被接合部分29C与进给按压杆37接合,并且进给联接件32与进给驱动齿轮38接合。此后,在Y方向上按压进给单元19,并且轴承31抵抗扭转弹簧36的推力被推入凹槽18U中。当轴承31经过闩锁35的末端部分35a并被保持在凹槽18U内时,进给单元19的安装完成。
当从设备主体1A上拆下进给单元19时,用手指按压闩锁35以解锁轴承31,并且沿Y方向拉出进给单元19,以将轴承31从凹槽18U上拆下。此后,通过在X方向上移动进给单元19,臂被接合部分29C可以与进给按压杆37分离,并且进给联接件32可以与进给驱动齿轮38分离。
在图4C所示的构造示例中,联接部分32c和38c构成所谓花键接合的联接件或轴联接件。也就是说,进给联接件32的联接部分32c包括沿进给轴30的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突起或键,并且进给驱动齿轮38的联接部分38c包括接收多个突起的多个凹槽或键槽。应注意,作为联接部分32c和38c,可以使用通过进给联接件32在X方向上的移动而接合和脱离的另一联接机构(例如,爪形夹盘)。
此外,在所示的构造示例中,凹槽29U为凹入形状(即,键槽),其中臂被接合部分29C在X方向上的进给按压杆37侧上的端面的一部分在X方向上凹入,以及凸台37B是在X方向上延伸的突起(即,键)。应注意,接合部分和被接合部分的具体构造不限于上述那些,只要进给臂29在接合状态下与进给按压杆37一体地旋转。
进给驱动机构
接下来,将参考图5A和图5B描述用于驱动进给单元19的进给驱动机构19D。图5A是布置在侧表面盖18内部(即,设备主体1A内部)的进给驱动机构19D的透视图。图5B是作为进给驱动机构19D的部件的部分无齿齿轮40的透视图。
如图5A所示,进给驱动机构19D包括输入齿轮44、部分无齿齿轮40、惰轮39、进给驱动齿轮38、控制凸轮41、按压臂43、扭转弹簧42和进给按压杆37。这些构件中的每一个都由固定到设备主体1A的框架主体的驱动框架45支撑,从而可绕每个旋转轴线旋转。
进给驱动机构19D通过从公共驱动源供应的驱动力旋转控制凸轮41,所述控制凸轮控制进给辊21、传送辊22和进给臂29的摆动操作。进给驱动机构19D具有用于经由进给驱动齿轮38将驱动力传输到进给单元19的进给轴30的驱动传输路径。驱动传输路径用于旋转驱动进给辊21和传送辊22的操作。作为公共驱动源的进给马达M1布置在设备主体1A中。驱动传输路径包括输入齿轮44、部分无齿齿轮40、惰轮39和进给驱动齿轮38。也就是说,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进给马达M1的驱动力来控制进给臂29的摆动操作,所述进给马达是用于驱动进给辊21和传送辊22的驱动源。因此,与单独设置用于摆动进给臂29的马达等的构造相比,可以降低成本。
首先,将描述进给驱动机构19D的进给轴30的驱动传输路径。输入齿轮44联接到进给马达M1,并且由进给马达M1沿预定的旋转方向R1旋转驱动。部分无齿齿轮40与输入齿轮44啮合,并且总是与输入齿轮44一起旋转。在部分无齿齿轮40中,在从预定开始位置40ts到结束位置40te的无齿区域40n(图5B)中,在齿宽方向(X方向,其是部分无齿齿轮40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齿轮齿的一部分缺失。
惰轮39的齿轮齿设置在部分无齿齿轮40的齿轮齿在无齿区域40n中缺失的X方向范围内,并且布置在与部分无齿齿轮40的有齿区域40t啮合的位置处。因此,当部分无齿齿轮40的除了无齿区域40n之外的有齿区域40t面对惰轮39时,部分无齿齿轮40和惰轮39彼此啮合。当部分无齿齿轮40的无齿区域40n面对惰轮39时,部分无齿齿轮40和惰轮39之间的啮合释放。进给驱动齿轮38具有与惰轮39的齿轮齿啮合的齿轮部分38a。齿轮部分38a与上述联接部分38c一体旋转。因此,当输入齿轮44连续旋转时,进给驱动齿轮38执行间歇操作,即在部分无齿齿轮40的有齿区域40t与惰轮39啮合期间旋转,并且在部分无齿齿轮40的无齿区域40n面对惰轮39期间停止。
接下来,将描述用于摆动进给臂29的进给驱动机构19D的构造。用于摆动进给臂29的构造包括输入齿轮44、部分无齿齿轮40、控制凸轮41、按压臂43、扭转弹簧42和进给按压杆37。控制凸轮41是设置在部分无齿齿轮40的侧表面上并与部分无齿齿轮40一体旋转的凸轮构件。控制凸轮41具有接触按压臂43的凸轮表面,并且当在X方向上观察时,凸轮表面相对于部分无齿齿轮40的旋转中心偏心。
按压臂43由驱动框架45支撑以便可围绕支撑轴43a以平行于进给按压杆37的轴线A1的轴线为中心摆动。按压臂43包括分离肋(分离按压部分、缩回按压部分或第二按压部分)43S和按压肋(加压按压部分、进给按压部分或第一按压部分)43P,它们可以分别接触进给按压杆37的杆部分37L。进给按压杆37的杆部分37L相对于支撑轴43a在按压臂43的圆周方向上位于分离肋43S和按压肋43P之间。因此,杆部分37L、分离肋43S和按压肋43P可以布置在小空间中。
当分离肋43S按压杆部分37L时,进给按压杆37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逆时针方向是进给臂29升起时的旋转方向。当按压肋43P按压杆部分37L时,进给按压杆37在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顺时针方向是在其中进给臂29下降的情况下的旋转方向(也就是说,进给辊21与进给托盘24上的片材S接触的方向)。当按压肋43P按压杆部分37L时,进给辊21在接近装载表面24a的方向上移动。当分离肋43S按压杆部分37L时,进给辊21在与装载表面24a分离的方向上移动。当沿进给按压杆37的摆动轴线(或旋转轴线)的方向观察时,进给按压杆37的摆动方向(或旋转方向)与按压臂43的摆动方向(或旋转方向)相反。
扭转螺旋弹簧(以下称为扭转弹簧42)附接到按压臂43的支撑轴43a。扭转弹簧42的一个端部42a固定到驱动框架45,以及其另一端部42b附接到按压臂43。扭转弹簧42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推压按压臂43。也就是说,在按压肋43P按压进给按压杆37的杆部分37L以使进给臂29下降的情况下,扭转弹簧42在按压臂43的旋转方向上推压按压臂43。通过按压按压臂43,控制凸轮41能够抵抗扭转弹簧42的推压力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按压臂43。因此,根据控制凸轮41的旋转角度切换进给按压杆37由按压臂43的分离肋43S定位的状态和按压臂43的按压肋43P通过扭转弹簧42的推压力按压进给按压杆37的状态。换句话说,通过控制凸轮41的旋转切换进给按压杆37由按压臂43的分离肋43S定位的状态和按压臂43的按压肋43P通过扭转弹簧42的推压力按压进给按压杆37的状态。
扭转弹簧42用作推压构件,在片材进给操作中,推压构件产生进给辊21相对于片材S的接触压力。另外,在片材进给操作中,扭转弹簧42使得进给臂29能够摆动,以使得随着进给托盘24上的片材S的堆叠量的变化而维持进给辊21与片材S的接触。代替扭转弹簧42,另一弹性构件可以用作推压构件。例如,通过在按压臂43和驱动框架45之间沿适当方向拉伸扭转螺旋弹簧,可以产生推压力以用于通过按压肋43P相对于按压臂43按压进给按压杆37。
作为产生按压力的推压构件的扭转弹簧42、作为由扭转弹簧42推压的按压构件的按压臂43以及作为由按压构件按压的摆动构件的进给按压杆37构成推压进给臂29的推压机构(换言之,对进给臂29加压的加压单元)。在第一实施例中,进给按压杆37布置在进给臂29在X方向上的一侧上的端部部分处,并且按压臂43围绕平行于进给臂29的轴线A1的轴线摆动。也就是说,构成推压机构的元件布置成使得各自相对于进给单元19在片材宽度方向上的一侧上以在与片材宽度方向基本相垂直的平面中的面内运动来操作。换句话说,按压臂43的旋转轴线在进给臂29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延伸。因此,当在与进给臂29的旋转轴线相正交的方向上观察时,按压臂43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与进给臂29的移动方向相交(优选地正交)。当在与按压臂43的旋转轴线相正交的方向上观察时,进给臂29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与按压臂43的移动方向相交(优选地正交)。在第一实施例中,进给臂29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和按压臂43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平行。因此,用于推压进给臂29的推压机构可以紧凑地布置在不干扰片材S的传送路径的位置。
片材进给操作
接下来,将参考图6A至图6C和图7A至图7C描述在片材进给操作时进给驱动机构19D和进给单元19的一系列移动。图6A至图6C是手动进给单元12在与X方向相垂直的平面中的剖视图,并且示出了进给托盘24上的一张片材S被朝向设备主体1A进给的片材进给操作的过程。图6A示出了片材进给操作开始之前的待机状态,图6B示出了进给辊21接触片材S的状态,以及图6C示出了进给辊21开始与片材S分离的状态。另外,图7A至图7C是当沿X方向观察时进给驱动机构19D的侧视图,并且图7A、图7B和图7C分别示出了与图6A、图6B和图6C中的进给单元19的状态相对应的进给驱动机构19D的状态。
首先,将参考图6A和图7A描述开始片材进给操作前的待机状态。如图6A所示,在待机状态下,进给辊21被保持在与进给托盘24上的片材S向上分离的待机位置。具体地,进给辊21位于堆叠上限线Lp上方,所述堆叠上限线是能够装载在进给托盘24上的片材S的最大高度(即,最大装载量,堆叠上限)。堆叠上限线Lp是平行于进给托盘24的装载表面24a的直线,并且是与满堆上限卡爪27L的下表面接触的直线,所述满堆上限卡爪27L设置成从侧管控板27在片材宽度方向(即,X方向)上向内突出。应注意,代替通过与片材S物理干涉的满堆上限卡爪27L来管控进给托盘24上的片材S的最大装载量的构造,可以通过在侧管控板27上布置图形或字符来显示最大装载量。
在图7A所示的待机状态下,进给马达M1维持在旋转停止状态,并且输入齿轮44和部分无齿齿轮40保持在图示的旋转相位。在该旋转相位,部分无齿齿轮40的无齿区域40n面向惰轮39。此外,与部分无齿齿轮40成一体的控制凸轮41抵抗扭转弹簧42的推压力沿图中顺时针方向按压按压臂43,并且将按压臂43维持在图示位置。
顺便提及,进给按压杆37通过将上述凸台37B装配到臂被接合部分29C的凹槽29U中而连接到进给臂29。另一方面,通过进给单元19的重量,在图中的图6A和图7A中的顺时针方向上的推压力(或力矩)围绕进给轴30作用在进给臂29上。因此,图7A中顺时针方向上的推压力从进给单元19作用在进给按压杆37上。这里,由于按压臂43通过控制凸轮41定位,由进给单元19沿图中顺时针方向推压的进给按压杆37的杆部分37L由分离肋43S接收,并且维持进给按压杆37的位置。也就是说,在待机状态下,按压臂43和进给按压杆37通过控制凸轮41定位,从而进给辊21通过与进给按压杆37接合的进给臂29保持在图6所示的待机位置处。
接下来,将参考图6B和图7B描述在执行片材进给操作期间使进给辊21与片材S接触的操作。如图7B所示,在开始片材进给操作时开始进给马达M1的旋转,并且部分无齿齿轮40通过经由输入齿轮44传递的驱动力在图中顺时针方向上旋转。随着部分无齿齿轮40旋转,与部分无齿齿轮40成一体的控制凸轮41旋转到与按压臂43分离的位置。结果,从控制凸轮41的定位释放的按压臂43通过扭转弹簧42的推压力在图中逆时针方向上旋转。
由于按压臂43的旋转,按压臂43的按压肋43P接触进给按压杆37的杆部分37L,并且以力Fs按压杆部分37L。力Fs是在按压肋43P和杆部分37L之间的接触位置处从按压肋43P作用在杆部分37L上的力。由于从按压肋43P接收的力Fs,进给按压杆37在图中顺时针方向上旋转。此外,与进给按压杆37接合的进给臂29与进给按压杆37一体旋转。
如图6B所示,当进给臂29与进给按压杆37一起沿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进给辊21接触进给托盘24上的片材S。下面将描述在这种状态下进给辊21按压片材S的按压力Fp的大小。
此外,当即使在进给辊21接触片材S后继续进给马达M1的旋转时,在进给驱动机构19D中从图7B所示状态开始部分无齿齿轮40的带齿区域40t与惰轮39啮合,并且惰轮39的驱动开始。然后,当与惰轮39啮合的进给驱动齿轮38旋转时,经由进给联接件32连接到进给驱动齿轮38的进给轴30旋转,并且附接到进给轴30的传送辊22旋转。此外,由于驱动力经由惰轮34从传送辊22传递到进给辊21,所以进给辊21旋转。结果,与进给辊21接触的片材S在片材进给方向上朝着分离夹持部N1传送。
此处,如上所述,相对于装载表面24a的延长线L24a倾斜的传送引导件47设置在进给辊21和分离夹持部N1之间。因此,由进给辊21进给的片材S在爬上传送引导件47的同时被朝向分离夹持部N1引导。在这种情况下,随着片材S在进给托盘24上的堆叠高度降低,片材S爬上传送引导件47的高度增加,并且因此片材S从传送引导件47受到的传送阻力增加。片材S爬升的高度是在与装载表面24a的延长线L24a相垂直的方向上从由进给辊21进给的片材S的前端部首先与传送引导件47接触的位置到分离夹持部N1的距离。
因此,片材S在进给托盘24中的堆叠高度越低,进给辊21为了使片材S克服传送阻力并到达分离夹持部N1所需的传送力就越大。应注意,进给辊21的传送力是在进给辊21和最上面的片材S之间的接触部分处作用在片材S上的沿片材进给方向Fd的摩擦力。也就是说,进给辊21的传送力是进给辊21在片材S上的按压力Fp(法向力)和进给辊21与片材S之间的摩擦系数的乘积。在下面的描述中,假设摩擦系数是常数。
接下来,将参考图6C和图7C描述进给辊21与片材S分离的过程。如图7C所示,当部分无齿齿轮40从图7B的状态开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预定角度时,控制凸轮41再次与按压臂43接触。然后,由控制凸轮41按压的按压臂43抵抗扭转弹簧42的推压力沿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结果,按压臂43的按压肋43P与进给按压杆37的杆部分37L分离,并且相反,按压臂43的分离肋43S接触杆部分37L。通过将杆部分37L压抵分离肋43S,进给按压杆37沿图中逆时针方向旋转。结果,如图6C所示,与进给按压杆37一体旋转的进给臂29也围绕传送辊22的旋转轴线在图中逆时针方向上旋转,并且由进给臂29支撑的进给辊21向上与片材S分离。
此后,当部分无齿齿轮40从图7A的状态开始旋转一周时,进给单元19和进给驱动机构19D返回到图6A和图7A所示的待机状态。如上所述,每当进给马达M1被驱动与部分无齿齿轮40的一周旋转相对应的旋转量时,在参考图6A至图6C和图7A至图7C描述的一系列过程中执行片材进给操作。
进给辊的按压力
接下来,将参考图8A和图8B以及图9A和图9B更详细地描述用于通过进给辊21在片材S上产生按压力的构造。图8A是用于描述当在满堆状态下执行片材进给操作时进给辊21的按压力Fpf的图。“满堆状态”是指最大装载量的片材S堆叠在进给托盘24上的状态(即,第二状态)。另外,图8B是用于描述当在近空状态下执行片材进给操作时进给辊21的按压力Fpe的图。“近空状态”是指只有一张片材S放置在进给托盘24上的状态。另外,图9A和图9B各自示出了其中从X方向观察与图8A和图8B的状态相对应的进给驱动机构19D的状态。
首先,将参考图8A和图9A描述满堆状态下的进给辊21的加压状态和按压力Fpf。在图8A中,片材S堆叠在进给托盘24上,直到与侧管控板27的满堆上限卡爪27L的下表面基本相同的高度。因此,进给辊21在与进给托盘24的装载表面24a分开与最大装载量对应的高度的位置处以按压力Fpf与最上面的片材S的上表面接触。
在图9A所示的进给驱动机构19D中,按压臂43以按压力(即第二力)Fsf按压进给按压杆37。在这种情况下,按压力Fsf的作用线和进给按压杆37的轴线A1之间的距离(即,第二长度)被定义为Rf。按压力Fsf的作用线是穿过按压肋43P和杆部分37L之间的接触位置的直线,并且在按压力Fsf的方向上绘制。按压力Lsf的方向是与按压肋43P相对于杆部分37L的接触表面相垂直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施加到进给按压杆37的围绕轴线A1的力的力矩Mf(图8A)由Fsf×Rf表示。
如图8A所示,通过进给按压杆37和臂被接合部分29C之间的接合,力的力矩Mf作为围绕轴线A1的力矩作用在进给臂29上,所述轴线A1是进给臂29的摆动中心。在图8A中,从轴线A1到进给辊21的旋转轴线A21的距离由La表示,并且由连接轴线A1和进给辊21的旋转轴线A21的直线与最上面片材S的上表面形成的角度由θpf表示。应注意,图中的直线Ls平行于最上面片材S的上表面。在这种情况下,由进给辊21施加到片材S的按压力Fpf(垂直于片材S的分量)由下面的等式(1)表示。
Fpf=Fsf×Rf/(La×cоs(θpf)) (1)
由围绕轴线A1作用在进给臂29上的力的力矩的平衡条件导出等式(1)。也就是说,当通过进给辊21从片材S接收的反作用力(即,沿相反方向,与按压力Fpf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进给臂29上的沿图中逆时针方向的力的力矩是Nf时,Nf由下面的等式(1a)表示。
Nf=La×Fpf×cоs(θpf) (1a)
在片材进给操作中进给辊21落在片材S上后,进给臂29可以视为静止,直到进给辊21返回到待机位置,因此,Mf的大小等于Nf的大小。因此,下面的等式(1b)成立。通过针对Fpf整理等式(1b)得出等式(1)。
La×Fpf×cоs(θpf)=Fsf×Rf (1b)
接下来,将参考图8B和图9B描述近空状态下进给辊21的加压状态和按压力Fpe。在图8B中,仅有一张片材S装载在进给托盘24的装载表面24a上。因此,在与进给托盘24的装载表面24a基本相同的高度处,进给辊21以按压力Fpe与片材S的上表面接触。
在图9B所示的进给驱动机构19D中,按压臂43以按压力(即第一力)Fse按压进给按压杆37。在这种情况下,按压力Fse的作用线和进给按压杆37的轴线A1之间的距离(即,第一长度)被定义为Re。按压力Fse的作用线是穿过按压肋43P和杆部分37L之间的接触位置的直线,并且在按压力Lse的方向上绘制。按压力Lse的方向是与按压肋43P相对于杆部分37L的接触表面相垂直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施加到进给按压杆37的围绕轴线A1的力的力矩Me由Fse×Re表示。
经由进给按压杆37和进给臂29的臂被接合部分29C之间的接合,力的力矩Me围绕轴线A1作用在进给臂29上,如图8B所示,所述轴线A1是进给臂29的摆动中心。在图8B中,从轴线A1到进给辊21的旋转轴线A21的距离由La表示,并且由连接轴线A1和进给辊21的旋转轴线A21的直线与最上面片材S的上表面形成的角度由θpf表示。应注意,图中的直线Ls平行于最上面片材S的上表面。在这种情况下,由进给辊21施加到片材S的按压力Fpe(垂直于片材S的分量)由下面的等式(2)表示。等式(2)也是从围绕轴线A1作用在进给臂29上的力的力矩的平衡条件得出的,但是因为它类似于等式(1)的情况,所以省略其描述。
Fpe=Fse×Re/(La×cоs(θpe)) (2)
此处,将进给托盘24处于满堆状态的情况下进给辊21施加于片材S的按压力Fpf与进给托盘24处于近空状态的情况下进给辊21施加于片材S的按压力Fpe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图9A和图9B可看出,在近空状态下(图9B)从轴线A1到按压力Fse的作用线的距离Re明显大于在满堆状态下(图9A)从轴线A1到按压力Fsf的作用线的距离Rf。换句话说,随着进给托盘24上的片材S的堆叠量减少,由于按压臂43按压进给按压杆37而作用在进给按压杆37上的力的力矩Mf和Me的力臂长度(Rf和Re)变得更长。换句话说,当在保持构件的摆动轴线的方向上观察时,在第一状态下从摆动轴线到按压构件按压摆动构件的力的作用线的距离Re(即,第一长度)大于在第二状态下从摆动轴线到按压构件按压摆动构件的力的作用线的距离Rf(即,第二长度)。
这是因为当按压肋43P接触杆部分37L时按压臂43的旋转角度在满堆状态(图9A)和近空状态(图9B)之间是不同的,并且因此,按压力Fsf和Fse的方向是不同的。也就是说,随着进给托盘24上的片材S的堆叠量减少,按压肋43P按压杆部分37L的按压力Fsf和Fse的方向改变成逐渐与进给按压杆37的轴线A1远离。
此处,在满堆状态下,按压肋43P和杆部分37L之间的接触位置定义为点Pf,穿过以轴线A1为中心的弧的点Pf的切线定义为Tf,以及按压力Fsf和切线Tf之间的角度定义为θsf(图9C)。类似地,在近空状态下,按压肋43P和杆部分37L之间的接触位置定义为点Pe,穿过以轴线A1为中心的弧的点Pe的切线定义为Te,并且按压力Fse和切线Te之间的角度定义为θse(图9D)。在这种情况下,随着片材S的堆叠量减少按压力Fsf和Fse的方向远离轴线A1的关系可以重新表述为θse<θsf。也就是说,随着片材S的堆叠量减少按压臂43按压进给按压杆37的按压力Fsf和Fse的方向接近以轴线A1为中心的圆弧的切线Tf和Te的方向。换句话说,在第一状态下,当在保持构件的摆动轴线的方向上观察时,按压构件按压摆动构件的力Fse的方向以第一角度θse与切线Te相交,其中作为第一切线的切线Te在按压构件和摆动构件之间的接触位置Pe处与以摆动轴线为中心的弧相切。在第二状态下,当在摆动轴线的方向上观察时,按压构件按压摆动构件的力Fsf的方向以大于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θsf与切线Tf相交,其中作为第二切线的切线Tf在按压构件和摆动构件之间的接触位置Pf处与以摆动轴线为中心的弧相切。
另一方面,在近空状态下(图9B)按压臂43按压进给按压杆37的按压力Fse的大小小于在满堆状态下(图9A)按压臂43按压进给按压杆37的按压力Fsf的大小。这是因为,由于按压力Fsf和Fse是由扭转弹簧42产生的力,所以扭转弹簧42的弹性变形量在近空状态下比在满堆状态下更小(更接近自由状态),并且作用在按压臂43上的回复力也更小。
此外,由连接进给臂29的轴线A1和进给辊21的旋转轴线A21的直线与进给托盘24上的片材S的上表面形成的角度θpf和θpe在近空状态下比在满堆状态下更大(θpf<θpe)。也就是说,cоs(θpe)<cоs(θpf)。应注意,θpf的值通常大于0。这是因为,当θpf为负值时,处于满堆状态的片材的最上面的片材的延长线从分离夹持部N1向上传送,并且片材与例如进给轴30或进给臂29接触,因此可能发生传送故障。
总的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影响进给辊21在片材S上的按压力Fpf和Fpe的等式(1)和(2)的元素,下面的关系(A)至(C)成立。在(A)至(C)中,(A)和(C)的关系具有增大Fse与Fsf之比的效果,而(B)的关系具有减小Fse与Fsf之比的效果。
(A)Re>Rf
(B)Fse<Fsf
(C)La×cоs(θpe)<La×cоs(θpf)
这里,在设计实际的进给单元19和进给驱动机构19D时,相对容易布置按压臂43和进给按压杆37以满足关系(A)。在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示例中,Re大约是Rf的两倍,并且Re可以是Rf的两倍或更大。Re优选为Rf的1.1倍或更大。为了不使Fpf和Fpe之间的差异太大,Re优选为Rf的三倍或更小。
另一方面,即使Fse小于Fsf,扭转弹簧42也可以设计成使得Fsf和Fse的比值(Fsf/Fse)小于Re和Rf的比值(Re/Rf)。例如,可以想到使用具有较小弹簧常数的弹簧作为扭转弹簧4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扭转弹簧42附接成以便在满堆状态下获得期望的按压力Fsf(图9A),则当满堆状态改变到近空状态时按压力Fse的减小幅度减小与弹簧常数的减小相对应的量,并且Fsf/Fse接近1。
此外,由于存在(C)的关系,如果(Fsf×Rf)和(Fse×Re)相等,则Fpe变为大于Fpf的值。也就是说,如果满足Re×Fse>Rf×Fsf,则Fpe>Fpf的关系成立。应注意,在第一实施例中,Re和Fse的乘积大于Rf和Fsf的乘积。
因此,即使在考虑上述要素(A)至(C)的情况下,手动进给单元12也可以设计为满足下面等式(3)的关系。
Fpe>Fpf (3)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倾斜的传送引导件47布置在进给托盘24的装载表面24a下游的构造中,在进给托盘24上的片材S的堆叠量减少的情况下,进给辊21对片材S的按压力增大。也就是说,(i)在装载表面和进给构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的第一状态下进给构件按压片材的上表面的力大于(ii)在装载表面和进给构件之间的距离为比第一距离长的第二距离的第二状态下进给构件按压片材的上表面的力。近空状态是第一状态的示例,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相对较少量的片材装载在进给托盘24上,并且满堆状态是第二状态的示例,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比第一状态更多的片材装载在进给托盘24上。此外,“第一距离”的示例是在近空状态下从装载表面24a到进给辊21的距离(一张片材的厚度)。此外,“第二距离”的示例是在满堆状态下从装载表面24a到进给辊21的距离(即,与进给托盘24上的片材S的最大装载量相对应的高度)。
通过此种构造,在进给托盘24上的片材S的堆叠量较小的状态下,与片材S的堆叠量较大的状态相比,进给辊21施加的用于按压片材S的按压力变大(在图8A和图8B中,Fpe>Fpf)。也就是说,在进给托盘24上的片材S的堆叠量较小的状态下,作为从进给辊21施加到片材S的摩擦力的传送力变大,并且可靠地获得使片材S爬上传送引导件47所需的传送力。因此,即使在片材S的堆叠量减少的状态下,也可以稳定地进给片材S。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例,例如,无论片材S的堆叠量如何均易于处理具有大克重的片材(例如厚纸)或具有高刚度的片材,即使此种片材的传送阻力通常较大。也就是说,在进给例如厚片材的片材的情况下,当进给托盘24上的片材S的堆叠量变小时,由于传送引导件47的长爬升距离而导致的传送阻力的增大被加到片材本身的传送阻力上。根据第一实施例,可以在此种不利条件下更稳定地进给片材。
应注意,作为第一实施例的替代构造,可以想到将满堆状态下的进给辊21的按压力设定为较大值,从而即使进给辊21的按压力由于片材S的堆叠量减少而减小也能维持足够的按压力。然而,在这种构造中,处于满堆状态的进给辊21的按压力变得过大,并且另一张下层的片材S被直接接触进给辊21的最上面的片材S拖曳并传送,因此可能发生双层进给和进给故障。另一方面,根据第一实施例,存在这样的优点,即可以在近空状态下确保适当的传送力,同时避免进给辊21的按压力在满堆状态下变得过大。
此外,可以适当设定近空状态下的进给辊21的按压力Fpe相对于满堆状态下的进给辊21的按压力Fpf的增加量,使得在实际进给片材S时将不会出现进给故障。因此,Fpe相对于Fpf的增加量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作为示例,Fpe优选比Fpf大1%或更多,更优选比Fpf大5%或更多,并且还更优选比Fpf大10%或更多。Fpe优选为Fpf的300%或更小,并且更优选为Fpf的200%或更小。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用于通过进给辊21在片材S上产生压力的机构。在下文中,由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的元件将被描述为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元件基本相同的构造和操作。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进给驱动机构19D的透视图。类似于第一实施例,进给驱动机构19D是用于驱动成像设备1中的手动进给单元12的进给单元19的机构。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扭转弹簧42产生进给辊21的按压力,但是在第二实施例中,使用重物产生进给辊21的按压力。
如图10所示,根据第二实施例,重物46附接到进给按压杆37。重物46附接到进给按压杆37上,以便产生沿图中顺时针方向的力矩,包括进给前的待机状态。换句话说,在进给辊21的待机位置(图6A)和其中进给辊21基本上与进给托盘24接触的状态(图6B)中,重物46的中心在Y方向上位于轴线A1的右侧。此外,由于重物46的重量,进给按压杆37的杆部分37L总是与按压臂43的分离肋43S接触。
除了向进给按压杆37施加按压力的构造之外,片材进给操作期间进给驱动机构19D的每个单元的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的操作相同。也就是说,在图7B所示的片材进给操作开始之后的状态下,在第一实施例中,按压臂43由扭转弹簧42推压以按压进给按压杆37,从而在进给臂29下降的方向(图7B中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进给按压杆37。另一方面,在第二实施例中,在片材进给操作开始后控制凸轮41与按压臂43分离的状态下,进给按压杆37被重物46的重量推压,从而在进给臂29下降的方向上旋转进给按压杆37。也就是说,在第二实施例中,作为摆动构件的进给按压杆37和附接到进给按压杆37的重物46构成推压进给臂29的推压机构。由于片材进给操作中的其它过程与第一实施例中参考图6A至图6C和图7A至图7C描述的那些过程相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接下来,将参考图11A和图11B描述进给托盘24中片材S的堆叠量与进给辊21施加到片材S的按压力之间的关系。图11A示出了在满堆状态下执行片材进给操作的情况下,当进给辊21接触最上面的片材S(参见图8A)时进给驱动机构19D的状态。图11B示出了在近空状态下执行片材进给操作的情况下,当进给辊21接触片材S(参见图8B)时进给驱动机构19D的状态。
在图11A所示的满堆状态下,由于作用在重物46上的重力Fw,所以沿图中顺时针方向的力的力矩Mf围绕轴线A1作用在进给按压杆37上。在这种情况下,当重物46的重力Fw的作用线和进给按压杆37的轴线A1之间的距离被定义为Rwf时,施加到进给按压杆37的力的力矩Mf由Fw×Rwf表示。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如图8A所示,力的力矩Mf从进给按压杆37作用在进给臂29上,并且产生进给辊21抵靠片材S的按压力Fpf。由下面的等式(4)表示按压力Fpf。应注意,θpf和La的定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定义相同。
Fpf=Fw×Rwf/(La×cоs(θpf)) (4)
另一方面,即使在图11B所示的近空状态下,由于重物46的重力Fw,沿图中顺时针方向的力的力矩Me围绕轴线A1作用在进给按压杆37上。在这种情况下,当重物46的重力Fw的作用线和进给按压杆37的轴线A1之间的距离被定义为Rwe时,施加到进给按压杆37的力的力矩Me由Fw×Rwe表示。施加到进给按压杆37的力的力矩Me作用在进给臂29上,并且进给辊21在片材S上产生按压力Fpf,如图8A所示。力的力矩Me从进给按压杆37作用在进给臂29上,并且进给辊21在片材S上产生按压力Fpe,如图8B所示。由下面的等式(5)表示按压力Fpf。应注意,θpf和La的定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定义相同。
Fpe=Fw×Rwe/(La×cоs(θpe)) (5)
这里,比较处于满堆状态的进给辊21的按压力Fpf和处于近空状态的进给辊21的按压力Fpe。如图11A和图11B所示,在近空状态下从进给按压杆37的轴线A1到重物46的重力Fw的作用线的距离Rwe大于满堆状态下的距离Rwf。换句话说,当在保持构件的摆动轴线的方向上观察时,(i)在第一状态下从摆动轴线到作用在重物上的重力的作用线的距离Rwe(即,第三长度)大于(ii)在第二状态下从摆动轴线到作用在重物上的重力的作用线的距离Rwf(即,第四长度)。这是因为进给按压杆37中的重物46的布置设定成使得在进给托盘24上的片材S的堆叠高度降低的情况下重物46通过进给按压杆37的旋转而在Y方向上在远离轴线A1的方向上移动。
此外,如第一实施例,由连接进给臂29的轴线A1和进给辊21的旋转轴线A21的直线与进给托盘24上的片材S的上表面形成的角度θpf和θpe具有θpf<θpe的关系。
总的来说,在第二实施例中,对于影响进给辊21在片材S上的按压力Fpf和Fpe的等式(4)和(5)的元素,下面的关系(D)至(E)成立。
(D)Rwe>Rwf
(E)La×cоs(θpe)<La×cоs(θpf)
从等式(4)和(5)可清楚地看出,(D)和(E)都具有使Fpe小于Fpf的效果。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在近空状态下的进给辊21的按压力Fpe大于在满堆状态下的进给辊21的按压力Fpf。也就是说,在第二实施例中,满足下面的表达式(6)的关系。
Fpe>Fpf (6)
如上所述,即使在本实施例中,在倾斜的传送引导件47布置在进给托盘24的装载表面24a下游的构造中,在进给托盘24上的片材S的堆叠量减少的情况下,进给辊21对片材S的按压力增大。也就是说,在装载表面和进给构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时进给构件按压片材的上表面的力大于在装载表面和进给构件之间的距离为比第一距离长的第二距离的情况下进给构件按压片材的上表面的力。结果,如在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中,在进给托盘24上的片材S的堆叠量小的状态下,与片材S的堆叠量大的状态相比,进给辊21按压片材S的按压力变大(在图8A和图8B中,Fpe>Fpf)。也就是说,在进给托盘24上的片材S的堆叠量较小的状态下,作为从进给辊21施加到片材S的摩擦力的传送力变大,并且可靠地获得用于使片材S爬上传送引导件47所需的传送力。因此,即使在片材S的堆叠量减少的状态下,也可以稳定地进给片材S。此外,可以更稳定地进给片材,例如传送阻力趋于增大的厚片材。
其他示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包括电子照相系统的成像单元5作为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单元的成像设备1,但是可以使用其他成像方法。例如,通过从喷嘴喷射墨液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喷墨型成像单元可以用作成像单元。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设置在成像设备1的侧部分上的手动进给单元12,但本技术可以应用于其他片材进给设备。例如,本技术可以应用于自动文稿进给器(ADF),该自动文稿进给器从文稿托盘一张一张地进给片材,以便从作为文稿的片材读取图像信息。此外,本技术可以应用于成像设备领域中进给片材的片材进给设备。
其他实施例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当被赋予最广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此类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20)

1.一种片材进给设备,所述片材进给设备包括:
片材装载构件,所述片材装载构件包括装载表面,片材装载在所述装载表面上;
进给构件,所述进给构件构造成沿片材进给方向进给装载在所述片材装载构件上的所述片材,并且布置在所述装载表面上方;
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构造成保持所述进给构件并且朝向和远离所述装载表面移动所述进给构件;
推压机构,所述推压机构构造成推压所述保持构件,使得通过所述保持构件使所述进给构件与装载在所述片材装载构件上的所述片材的上表面接触;
传送单元,所述传送单元沿所述片材进给方向布置在所述进给构件的下游,所述传送单元包括分离夹持部,通过所述分离夹持部从所述进给构件进给的片材在被逐一分离的同时被传送;以及
引导部分,所述引导部分构造成将由所述进给构件进给的片材的前端部引导到所述分离夹持部,使得所述前端部在所述片材进给方向上从上游到下游被向上引导,
其中,所述推压机构包括连接到所述保持构件的摆动构件、构造成按压所述摆动构件的按压构件以及构造成推压所述按压构件的推压构件,
其中,所述摆动构件和所述保持构件构造成围绕同一摆动轴线摆动,
其中,所述保持构件构造成在由所述推压构件推压的所述按压构件按压所述摆动构件的情况下在所述进给构件与所述片材的上表面接触的方向上被推压,以及
其中,所述推压机构构造成推压所述保持构件,使得(i)在所述装载表面和所述进给构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的第一状态下所述进给构件按压片材的上表面的力大于(ii)在所述装载表面和所述进给构件之间的距离为比所述第一距离长的第二距离的第二状态下所述进给构件按压片材的上表面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进给设备,
其中,所述摆动构件设置在所述保持构件的与所述片材进给方向相垂直的片材宽度方向上的端部部分处,以及
其中,所述按压构件构造成围绕平行于所述保持构件的所述摆动轴线的轴线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进给设备,
其中,所述推压构件是围绕所述按压构件的轴线布置的扭转螺旋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进给设备,
其中,当在所述摆动轴线的方向上观察时,(i)在所述第一状态下从所述摆动轴线到所述按压构件按压所述摆动构件的第一力的作用线的第一长度大于(ii)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从所述摆动轴线到所述按压构件按压所述摆动构件的第二力的作用线的第二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进给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力和所述第一距离的乘积大于所述第二力和所述第二距离的乘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进给设备,
其中,所述按压构件包括第一按压部分和第二按压部分,所述第一按压部分构造成按压所述摆动构件使得所述进给构件在朝向所述装载表面的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按压部分构造成按压所述摆动构件使得所述进给构件在远离所述装载表面的方向上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进给设备,
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当从所述摆动轴线的方向观察时,所述按压构件按压所述摆动构件的力的方向以第一角度与第一切线相交,所述第一切线在所述按压构件和所述摆动构件之间的接触位置处与以所述摆动轴线为中心的弧相切,以及
其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当从所述摆动轴线的方向观察时,所述按压构件按压所述摆动构件的力的方向以大于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与第二切线相交,所述第二切线在所述按压构件和所述摆动构件之间的接触位置处与以所述摆动轴线为中心的弧相切。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进给设备,还包括:
马达,所述马达构造成供应用于驱动所述进给构件的驱动力;以及
凸轮构件,所述凸轮构件构造成通过所述马达的驱动力旋转,
其中,所述凸轮构件构造成通过旋转而使得在所述进给构件由所述保持构件保持在与片材接触的位置的状态和所述进给构件由所述保持构件保持在与片材分离的位置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进给设备,
其中,当在与所述片材进给方向相垂直的片材宽度方向上观察时,所述分离夹持部位于所述装载表面的延长线上方,以及
其中,当在所述片材宽度方向上观察时,所述引导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装载表面的所述延长线在所述片材进给方向上从上游到下游向上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进给设备,
其中,所述传送单元包括附接到旋转驱动轴的传送辊,
其中,所述保持构件构造成围绕所述驱动轴摆动,以及
其中,所述进给构件是进给辊,所述进给辊构造成通过从所述驱动轴供应的驱动力而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进给设备,
其中,所述片材装载构件设置在打开/关闭构件上,所述打开/关闭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片材进给设备的设备主体打开和关闭,以及
其中,所述片材装载构件构造成使得在所述打开/关闭构件打开的状态下能够将片材装载在所述装载表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进给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状态是仅一张片材装载在所述片材装载构件上的状态,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状态是能够装载在所述片材装载构件上的最大装载量的片材被装载在所述片材装载构件上的状态。
13.一种片材进给设备,所述片材进给设备包括:
片材装载构件,所述片材装载构件包括装载表面,片材装载在所述装载表面上;
进给构件,所述进给构件构造成沿片材进给方向进给装载在所述片材装载构件上的片材,并且布置在所述装载表面上方;
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构造成保持所述进给构件并且朝向和远离所述装载表面移动所述进给构件;
推压机构,所述推压机构构造成推压所述保持构件,使得通过所述保持构件使所述进给构件与装载在所述片材装载构件上的片材的上表面接触;
传送单元,所述传送单元沿所述片材进给方向布置在所述进给构件的下游,所述传送单元包括分离夹持部,通过所述分离夹持部从所述进给构件进给的片材在被逐一分离的同时被传送;以及
引导部分,所述引导部分构造成将由所述进给构件进给的片材的前端部引导到所述分离夹持部,使得所述前端部在所述片材进给方向上从上游到下游被向上引导,
其中,所述推压机构包括摆动构件和重物,所述摆动构件构造成与所述保持构件一起围绕所述保持构件的摆动轴线摆动,所述重物附接到所述摆动构件,
其中,所述保持构件构造成通过由于作用在所述重物上的重力而被推压的所述摆动构件而在所述进给构件与片材的上表面接触的方向上被推压,以及
其中,所述推压机构构造成推压所述保持构件,使得(i)在所述装载表面和所述进给构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的第一状态下所述进给构件按压片材的上表面的力大于(ii)在所述装载表面和所述进给构件之间的距离为比所述第一距离长的第二距离的第二状态下所述进给构件按压片材的上表面的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片材进给设备,
其中,当沿所述摆动轴线的方向观察时,(i)在所述第一状态下从所述摆动轴线到作用在所述重物上的重力的作用线的第三长度大于(ii)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从所述摆动轴线到作用在所述重物上的重力的作用线的第四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片材进给设备,还包括:
马达,所述马达构造成供应用于驱动所述进给构件的驱动力;
按压构件,所述按压构件构造成按压所述摆动构件;以及
凸轮构件,所述凸轮构件构造成通过所述马达的驱动力旋转,
其中,所述凸轮构件构造成通过旋转而使得在所述进给构件由所述保持构件保持在与片材接触的位置的状态和所述进给构件由所述保持构件保持在与片材分离的位置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片材进给设备,
其中,当在与所述片材进给方向相垂直的片材宽度方向上观察时,所述分离夹持部位于所述装载表面的延长线上方,以及
其中,当在所述片材宽度方向上观察时,所述引导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装载表面的延长线在所述片材进给方向上从上游到下游向上倾斜。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片材进给设备,
其中,所述传送单元包括附接到旋转驱动轴的传送辊,
其中,所述保持构件构造成围绕所述驱动轴摆动,以及
其中,所述进给构件是进给辊,所述进给辊构造成通过从所述驱动轴供应的驱动力而旋转。
18.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片材进给设备,
其中,所述片材装载构件设置在打开/关闭构件上,所述打开/关闭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片材进给设备的设备主体打开和关闭,以及
其中,所述片材装载构件构造成使得在所述打开/关闭构件打开的状态下能够将片材装载在所述装载表面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片材进给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状态是仅一张片材装载在所述片材装载构件上的状态,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状态是能够装载在所述片材装载构件上的最大装载量的片材被装载在所述片材装载构件上的状态。
20.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进给设备;以及
成像单元,所述成像单元构造成在由所述片材进给设备进给的片材上形成图像。
CN202210347069.6A 2021-04-06 2022-04-01 片材进给设备和成像设备 Pending CN1151963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64531A JP2022160039A (ja) 2021-04-06 2021-04-06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64531 2021-04-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6378A true CN115196378A (zh) 2022-10-18

Family

ID=83448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47069.6A Pending CN115196378A (zh) 2021-04-06 2022-04-01 片材进给设备和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15363A1 (zh)
JP (1) JP2022160039A (zh)
CN (1) CN115196378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52325B2 (ja) * 2016-09-20 2021-03-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52701A (ja) * 2016-09-29 2018-04-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220127090A1 (en) * 2020-10-27 2022-04-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22183488A (ja) * 2021-05-31 2022-1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60039A (ja) 2022-10-19
US20220315363A1 (en)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24973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heet conveying device
US9714146B2 (en) Sheet storage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220127090A1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8138487A (ja) シート積載装置、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84380B2 (ja) 給送ユニット、給送ユニットを備える給紙装置及び給送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US1186807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external sheet feed tray with sheet feeder
EP2738120B1 (en) Paper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the same
US1152025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3447012B1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220315363A1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9775402A (zh) 片材进给设备和成像设备
JP6323377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11440756B2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394523B2 (ja) 手差し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14476737A (zh) 片材进给装置和成像装置
US10259674B2 (en) Sheet discharg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erewith
US10597243B2 (en) Locking mechanism for movable unit, and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therewith
US11190657B2 (en) Document conveying apparatus,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530104B2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230032618A1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581611B2 (ja)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174275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82279B2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70799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33282B2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