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95657B - 乘员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乘员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95657B
CN115195657B CN202210300515.8A CN202210300515A CN115195657B CN 115195657 B CN115195657 B CN 115195657B CN 202210300515 A CN202210300515 A CN 202210300515A CN 115195657 B CN115195657 B CN 1151956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bag
occupant
inflation
protection devic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005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95657A (zh
Inventor
深浦和实
增田泰士
山田真史
折高早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1590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2151528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195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56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956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56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18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the inflatable member formed as a belt or harness or combined with a belt or harness arrang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021/161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addition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deployment trajecto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021/23169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ee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用于保护就坐于座椅(3、3A、3B、3C)的乘员(MP)的乘员保护装置(S),具有:气囊(25、25A、50),其形成为由具有挠性的片材体构成的袋状且被折叠收纳;以及保持带部(10),其卷绕于乘员的腰部的周围,并且对折叠后的气囊进行保持。气囊构成为在工作时使得膨胀用气体流入内部而以从保持带部朝向前上方凸出的方式膨胀,并且具有:上半身约束面(37、62),其在膨胀完毕时能够在后表面侧约束乘员的上半身(MU);以及车身侧部件抵接面(35、60),其以能够确保约束乘员时的气囊的反作用力的方式,在前表面侧与配置于座椅的前方的车身侧部件(1、1C、3B)抵接。

Description

乘员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保护就坐于座椅的乘员的乘员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乘员保护装置,如日本特开2015-51744公报所示,存在如下结构,即,在安全带中具有在卷绕于腰部周围的腰带的部位收纳的气囊。该乘员保护装置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利用以朝向前上方凸出的方式膨胀的气囊,保护就坐于座椅的乘员。
关于该当前的乘员保护装置,就坐于座椅的乘员的上半身能够由气囊保护,但并未考虑配置于座椅前方的车身侧部件与乘员的接触。因此,在抑制强烈地作用有来自前方的冲击力时向前方移动的乘员与车身侧部件的接触这一点上,存有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即使构成为车身侧部件配置于座椅前方,也能够抑制与车身侧部件的接触而可靠地保护乘员的乘员保护装置。
本发明涉及下述结构的乘员保护装置。
一种用于保护就坐于座椅的乘员的乘员保护装置,具有:
气囊,其形成为由具有挠性的片材体构成的袋状,且被折叠收纳;
以及
保持带部,其卷绕于乘员的腰部的周围,并且对折叠后的气囊进行保持,
气囊构成为在工作时使得膨胀用气体流入内部而以从保持带部朝向前上方凸出的方式膨胀,并且具有:上半身约束面,其在膨胀完毕时能够在后表面侧约束乘员的上半身;以及车身侧部件抵接面,其以能够确保约束乘员时的所述气囊的反作用力的方式在前表面侧与配置于座椅的前方的车身侧部件抵接。
在本发明的乘员保护装置中,气囊具有能够与配置于座椅的前方的车身侧部件抵接的车身侧部件抵接面,因此在工作时在冲击力从前方作用于座椅时,假设即使是乘员相对于座椅略微向前方移动的方式,气囊的车身侧部件抵接面也与车身侧部件抵接,能够抑制乘员与车身侧部件接触。另外,气囊使得车身侧部件抵接面与车身侧部件抵接而能够确保约束乘员时的反作用力,因此在乘员使得上半身前倾而移动时,能够抑制上半身约束面向前方的移动行程而提高能量吸收量,能够利用上半身约束面而稳定地承挡保护乘员的上半身。
因此,在本发明的乘员保护装置中,即使是车身侧部件配置于座椅的前方的结构,也能够抑制与车身侧部件的接触而可靠地保护乘员。
另外,在本发明的乘员保护装置中,优选地,将气囊设为在膨胀完毕时的下表面侧配置能够与乘员的大腿部抵接的大腿部抵接面的结构,
将车身侧部件抵接面配置于膨胀完毕时的气囊的下端侧,能够在比乘员的膝部更靠前方的位置与车身侧部件抵接。
在上述结构的乘员保护装置中,气囊在利用上半身约束面约束上半身时,能够使得下表面侧的大腿部抵接面与乘员的大腿部的上表面抵接,因此能够抑制倾倒、压缩等而利用上半身约束面更可靠地约束乘员的上半身。另外,在上述结构的乘员保护装置中,构成为车身侧部件抵接面能够在气囊的下端侧在比乘员的膝部更靠前方的位置与车身侧部件抵接,因此能够抑制乘员的膝部与车身侧部件发生干涉。
并且,优选地,如果设为将以在车身侧部件抵接面与车身侧部件抵接时覆盖膝部的前方的方式配置的膝部保护部配置于气囊的结构,能够可靠地抑制乘员的膝部与车身侧部件发生干涉。
并且,另外,在上述结构的乘员保护装置中,优选地,气囊设为将在膨胀完毕时的上端侧配置有能够保护乘员的头部的头部保护部的结构,并且设为在以单体而膨胀的状态下将上半身约束面与大腿部抵接面的交叉角度设定于90°~150°的范围内的结构。如果将气囊设为这种结构,则与将上半身约束面与大腿部抵接面的交叉角度设定为小于90°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气囊以使得头部保护部接近乘员的头部的方式迅速地膨胀。因此,能够利用头部保护部迅速地约束乘员的头部。
并且,另外,在上述结构的乘员保护装置中,优选地,如果设为在气囊中,将能够将流入内部的剩余的膨胀用气体排出的通气孔形成于与气囊的车身侧部件抵接时的非接触区域的位置的结构,则在膨胀完毕时的气囊使得车身侧部件抵接面与车身侧部件抵接时从通气孔适当地将膨胀用气体排出而能够抑制内压过度升高。
具体而言,优选地,通气孔在膨胀完毕时的气囊中配置于前表面侧或侧面侧。并且,优选通气孔配置于大于或等于乘员的肩部的高度的位置,如果配置于大于或等于乘员的肩部的高度的位置,则能够抑制从通气孔排出的膨胀用气体与乘员的臂部等接触。
另外,具体而言,优选地,在车身侧部件是仪表板的情况下,通气孔在膨胀完毕时的气囊中配置于比仪表板的上表面更靠上方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座椅的斜视图。
图2是图1的座椅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座椅的主视图,示出了安装有安全带的状态。
图4是表示使得图1的乘员保护装置中使用的气囊以单体膨胀的状态的概略斜视图。
图5是图4的气囊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6是在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气囊膨胀完毕的状态的座椅的主视图。
图7是在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气囊膨胀完毕的状态的座椅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在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利用膨胀完毕的气囊约束乘员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气囊膨胀完毕的状态的座椅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在图9的乘员保护装置中,利用膨胀完毕的气囊约束乘员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气囊以单体而膨胀的状态的概略斜视图。
图12是图11的气囊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13是将构成图11的气囊的基材排列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4是对图11的气囊的折叠工序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图15是对图11的气囊的膨胀过程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图16是在使用图11的气囊的乘员保护装置中,气囊膨胀完毕的状态的座椅的侧视图。
图17是表示使得图11的气囊在斜倚的座椅中膨胀的状态的座椅的侧视图。
图18是对图11的气囊的其他折叠工序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图19是对图11的气囊的折叠工序中图18之后的工序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图20是对通过图18、19所示的折叠工序对图11的气囊进行折叠时的膨胀过程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中,只要未特别声明,则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与座椅3的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一致。
如图6所示,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S搭载于座椅3即副驾席,在该座椅3的前方配置有作为车身侧部件的仪表板1(下面简称为“仪表板”)。如图1、2所示,乘员保护装置S具有:作为保持带部的安全带7,其对气囊25进行保持;气囊25;以及充气机17,其对气囊25供给膨胀用气体。座椅3(副驾席)具有靠背部4以及座部5。此外,在使用搭载有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S的座椅3作为副驾席的车辆的仪表板1,未搭载通常车辆中搭载的副驾席用的气囊装置。
安全带7具有:带主体8,其用于约束就坐于座椅3的乘员MP;舌板12,其安装于带主体8;以及带扣13,其用于连结舌板12。带主体8的一端卡止于在靠背部4内配置的未图示的收缩器的卷取轴,另一端侧卡止于在座椅3的座部5的后端左侧配置的锚固部件14(参照图1、2)。详细而言,带主体8配置为从靠背部4的上端左缘侧向外部露出。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乘员的未就坐状态下,如图1、2所示,腰带10在靠背部4的前表面露出。带主体8具有:腰带10;以及肩带9,其收纳于靠背部4内。而且,安全带8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在乘员就坐时使得舌板12与带扣13连结的状态下,利用以在锚固部件14与带扣13之间大致沿着左右方向的方式配置的腰带10约束乘员MP的下半身MD(腰部MW),利用从靠背部4的上端左缘侧延伸且倾斜地配置至带扣13的肩带9约束乘员MP的上半身MU(肩部MS至胸部MB)。即,关于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S,腰带10卷绕于乘员MP的腰部MW的周围而构成对折叠的气囊25进行保持的保持带部。在乘员MP的未就坐状态下,如图1所示,腰带10在靠背部4的左缘4a侧以大致沿着上下方向的方式在靠背部4的前表面露出。在安全带7中,配置于靠背部4内的未图示的收缩器具有预紧器机构。
充气机17配置于座椅3的座部5的后下部侧。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充气机17具有:充气机主体18(省略详细图示);以及管部19,其从充气机主体18延伸并对气囊25供给膨胀用气体。管部19从充气机主体18延伸,配置为使得前端在座椅3的左侧位于座部5与靠背部4的边界部位附近。利用夹紧件20将管部19的前端与气囊25的后述的导管部40连接(参照图7)。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充气机17为了限制伴随着气囊25的膨胀的安全带7的带主体8的抽出而设定为使得工作的开始滞后于安全带7的预紧器机构。具体而言,充气机17设定为在安全带7的预紧器机构的工作之后的5ms之后工作。
气囊25形成为由具有挠性的片材体构成的袋状,如图4、5所示,具有:气囊主体26;导管部40,其与充气机17连接而使得膨胀用气体流入气囊主体26内;以及带安装部42,其用于将气囊主体26与腰带10连结。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气囊25由聚酯纱线、聚酰胺纱线等构成的具有挠性的织布形成。另外,以使气囊主体26折叠为长条状、且与安装安全带7时的腰带10的上表面侧重叠的方式将气囊25配置于腰带10的区域(参照图3)。即,以腰带10作为保持带部而将气囊25保持于腰带10。在图1、2所示的非安装状态下,气囊25(折叠的气囊主体26和导管部40)配置于腰带10的背面侧(靠背部4侧)。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折叠的气囊25和腰带10由在气囊25展开膨胀时能够断裂的罩22将周围覆盖而实现一体化。
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4、5所示,气囊主体26的膨胀完毕时的外形形状设为使得轴向大致沿着左右方向的近似三棱柱形状。详细说明,气囊主体26以如下方式构成,即,从左右的侧方观察的状态下的膨胀完毕形状设为在前侧具有斜边的近似直角三角形状,从前后方向侧观察的状态下的膨胀完毕形状设为上下方向的宽度较大的近似长方形(参照图6、7)。气囊主体26具有:前壁部27,其在膨胀完毕时配置于与乘员MP分离的前侧(车身侧部件侧,即仪表板1侧);后壁部28、下壁部29,它们在膨胀完毕时配置于乘员MP侧;以及左壁部30、右壁部31,它们在膨胀完毕时配置为在左右方向侧相对(参照图4、5)。而且,关于实施方式的气囊主体26(气囊25),在前壁部27,与仪表板1的后表面1b在前后方向上相对配置的下端27a侧的部位,构成在约束乘员时能够与仪表板1抵接的车身侧部件抵接面35。即,车身侧部件抵接面35配置于膨胀完毕时的气囊主体26(气囊25)的下端26a侧。另外,在实施方式的气囊主体26(气囊25)中,下壁部29构成在膨胀完毕时能够与乘员MP的大腿部MT抵接的大腿部抵接面36,后壁部28构成在膨胀完毕时能够约束乘员MP的上半身MU(胸部MB至头部MH)的上半身约束面37。具体而言,气囊主体26构成为膨胀完毕时的左右方向侧的宽度尺寸小于座椅3的靠背部4、且以能够稳定地保护乘员MP的上半身MU的方式与上半身MU等同(参照图6)。后壁部28和下壁部29配置为大致正交。前壁部27以下端27a侧位于前侧的方式配置为从左右的侧方观察而倾斜。而且,气囊主体26的膨胀完毕时的前后方向侧的宽度尺寸设定为,使得膨胀完毕时的前下端侧的前下端部位26b位于比乘员MP的膝部K更靠前方的位置(参照图7)。详细而言,气囊主体26的前后方向侧的宽度尺寸设定为如下尺寸,即,在利用膨胀完毕的气囊主体26的上半身约束面37约束前倾移动的乘员MP的上半身MU的状态下,如图8所示,使得前下端部位26b位于比膝部MK更靠前方的位置,使得由前下端部位26b的前表面(前壁部27的下端27a)构成的车身侧部件抵接面35在比膝部MK更靠前方的位置与仪表板1抵接。另外,在实施方式中,未承挡乘员状态下的气囊25(气囊主体26)配置为在膨胀完毕状态下在前下端部位26b与仪表板1之间设置有间隙(参照图7)。即,下壁部29(大腿部抵接面36)以如下方式构成,即,使得前端29a位于比乘员MP的膝部MK更靠前方的位置、且遍及前后左右的大致整个面地将大腿部MT的上表面覆盖。后壁部28(上半身约束面37)的上端28a配置于乘员MP的头部MH的前方的位置。
另外,气囊主体26具有能够将流入内部的剩余的膨胀用气体排出的通气孔33。通气孔33在气囊主体26形成于与膨胀完毕时的仪表板1抵接时的非接触区域的位置。具体而言,通气孔33在膨胀完毕时的气囊主体26形成于比仪表板1的上表面1a更靠上方的位置、且是大于或等于乘员MP的肩部MS的高度的位置。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通气孔33配置于膨胀完毕时的气囊25(气囊主体26)的侧面侧的左壁部30以及右壁部31的前上端附近(参照图6、7)。另外,气囊主体26在膨胀完毕时的后下端侧的部位(下壁部29的后端29b侧的部位)经由连通孔(省略附图标号)而与导管部40连通(参照图5)。
导管部40构成为从气囊主体26向左侧延伸,以使得前端40a侧开口的近似筒状而与充气机17的管部19连接。导管部40在气囊25膨胀完毕时以大致沿着腰带10的方式大致沿着左右方向配置。如上所述,该导管部40构成为利用夹紧件20将前端40a侧与充气机17的管部19连接。如图4、5所示,用于将气囊主体26与腰带10连结的带安装部42配置于导管部40的下表面侧。带安装部42设为以能够使得腰带10插入的方式使两端侧开口的近似筒状。
在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S中,在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如果充气机17工作,则从充气机17排出的膨胀用气体经由导管部40而流入气囊主体26内。而且,气囊主体26使得罩22断裂而从作为保持带部的腰带10向前上方凸出,并且如图6、7完成膨胀。
而且,在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S中,气囊25(气囊主体26)具有能够与配置于座椅3的前方的作为车身侧部件的仪表板1抵接的车身侧部件抵接面35。因此,在工作时,在冲击力从前方作用于座椅3时,假设即使在乘员MP相对于座椅3略微向前方移动的方式下,气囊25的车身侧部件抵接面35也与仪表板1的后表面1b抵接,从而能够抑制乘员MP与仪表板1接触。另外,气囊25使得车身侧部件抵接面35与仪表板1的后表面1b抵接而能够确保约束乘员时的反作用力。因此,如图8所示,在乘员MP以上半身MU前倾的方式移动时,能够抑制上半身约束面37向前方的移动行程而提高能量吸收量,利用上半身约束面37能够稳定地承挡保护乘员MP的上半身MU。
因此,在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S中,即使是作为车身侧部件的仪表板1配置于座椅3的前方的结构,也能够抑制与仪表板1的接触而可靠地保护乘员MP。
此外,在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S中,在来自前方的冲击力强烈地发挥作用时,在气囊25膨胀完毕之后,假设即使乘员MP与作为车身侧部件的仪表板1接触,乘员MP也由使得车身侧部件抵接面35与仪表板1抵接的状态的气囊25承挡,动能充分降低,因此不会产生障碍。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S中,气囊25(气囊主体26)形成为在膨胀完毕时的下表面侧配置有能够与乘员MP的大腿部MT抵接的大腿部抵接面36的结构,车身侧部件抵接面35配置于膨胀完毕时的气囊25(气囊主体26)的下端26a侧,构成为能够在比乘员MP的膝部MK更靠前方的位置与仪表板1抵接。因此,在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S中,气囊25在利用上半身约束面37约束上半身MU时,能够使得下表面侧的大腿部抵接面36与乘员MP的大腿部MT的上表面抵接,因此能够抑制倾倒、压缩等而利用上半身约束面37更可靠地约束乘员MP的上半身MU。另外,在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S中,车身侧部件抵接面35构成为在气囊25(气囊主体26)的下端26a侧在比乘员MP的膝部MK更靠前方的位置能够与仪表板1抵接,因此能够抑制乘员MP的膝部MK与仪表板1发生干涉。此外,车身侧部件有时并不是仪表板,而如后所述例如是配置于座椅的前方的座席,如果不考虑上述这一点,则例如也可以使气囊形成为如下结构,即,设为使得上下的中间部位向前方凸出的外形形状,车身侧部件抵接面未设置于气囊的下端侧,大腿部抵接面未配置于膨胀完毕时的下表面侧。
并且,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将如图7的双点划线所示的膝部保护部45配置于气囊,在车身侧部件抵接面35与仪表板1抵接时,利用膝部保护部45将膝部MK的前方覆盖。如果形成为这种结构,则能够可靠地抑制乘员MP的膝部MK与仪表板1发生干涉。此外,如图7所示,这种膝部保护部45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在未承挡乘员状态下将膝部的前方覆盖。另外,膝部保护部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在承挡前倾移动的上半身的气囊与仪表板抵接时,将膝部的前方覆盖。
并且,另外,在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S中,能够将流入内部的剩余的膨胀用气体排出的通气孔33、33在气囊25形成于气囊25(气囊主体26)与仪表板1抵接时的非接触区域的位置。因此,膨胀完毕时的气囊25(气囊主体26)在使得车身侧部件抵接面35与仪表板1抵接时,从通气孔33适当地将膨胀用气体排出而能够抑制内压过度升高。当然,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则也可以形成为在气囊未配置通气孔的结构。
具体而言,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通气孔33在膨胀完毕时的气囊25(气囊主体26)配置于侧面侧的位置,并且配置于大于或等于乘员MP的肩部MS的高度的位置。为了在与乘员MP分离的位置将膨胀用气体排出,优选通气孔33配置于膨胀完毕时与乘员MP分离的前表面侧或侧面侧。在实施方式的气囊25中,配置于大于或等于乘员MP的肩部MS的高度的位置的侧面侧(左壁部30、右壁部31的前上端侧)。因此,能够在可靠地与乘员MP分离的位置将膨胀用气体排出,能够抑制从通气孔33排出的膨胀用气体与乘员的臂部等接触。如果是大于或等于乘员的肩部的高度的位置,则通气孔可以配置于气囊的侧面侧,但在设置于比肩部更靠下部侧的位置的情况下,考虑到相对于乘员的臂部的距离而优选配置于气囊的前表面侧。另外,在实施方式中,通气孔33在膨胀完毕时的气囊25(气囊主体26)配置于比仪表板1的上表面1a更靠上方的位置。因此,在车身侧部件抵接面35与仪表板1抵接时,气囊主体26能够顺畅地将膨胀用气体从配置为比仪表板1更靠上方的通气孔33排出。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乘员保护装置S搭载于作为使得作为车身侧部件的仪表板1配置于前方的副驾席的座椅3,但车身侧部件并不限定于仪表板。例如,如图9、10所示,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使得乘员保护装置搭载于后座(座椅)3A,使得膨胀完毕时的气囊25A与作为车身侧部件的前座3B抵接。在这种结构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膨胀完毕的气囊25A的车身侧部件抵接面35A也与前座3B的靠背部4B抵接,能够抑制乘员MP与前座3B接触。另外,通过使车身侧部件抵接面35A与前座3B的靠背部4B抵接,能够确保气囊25A约束乘员时的反作用力。
另外,作为气囊50,可以使用图11、12所示的结构。气囊50具有:气囊主体51;导管部40C,其与未图示的充气机连接而使得膨胀用气体流入气囊主体51内;以及带安装部42C,其用于将气囊主体51与腰带10连结。导管部40C和带安装部42C形成为与前述的气囊25的导管部40以及带安装部42相同的结构,因此在相同的附图标号的末尾标注“C”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11、12所示,气囊主体51的膨胀完毕时的外形形状形成为,使得轴向大致沿着左右方向的近似三棱柱形状。与前述的气囊主体26相同地,气囊主体51具有:前壁部52,其在膨胀完毕时配置于与乘员MP分离的前侧;后壁部53、下壁部54,它们在膨胀完毕时配置于乘员MP侧;以及左壁部55、右壁部56,它们在膨胀完毕时在左右方向上相对配置。在该气囊主体51中,也与前述的气囊主体26相同地,膨胀完毕时的气囊主体51的前表面下端侧(前壁部52的下端52a侧)的部位构成车身侧部件抵接面60。另外,在该气囊主体51中,下壁部54也构成在膨胀完毕时能够与乘员MP的大腿部MT抵接的大腿部抵接面61,后壁部53构成在膨胀完毕时能够约束乘员MP的上半身MU的上半身约束面62。
在该气囊主体51(气囊50)中,如图12所示,在以单体而膨胀的状态下,下壁部54(大腿部抵接面61)与后壁部53(上半身约束面62)的交叉角度θ设定于90°~150°的范围内。具体而言,以单体而膨胀的状态的大致沿着前后方向的剖面中的下壁部54与后壁部53的交叉角度θ(详细而言,为下壁部54与后壁部53的切线彼此的交叉角度θ,参照图12)设定为120°左右。气囊主体51(气囊50)由安全带7保持,在利用安全带7约束就坐于座椅3的乘员MP的状态的膨胀完毕时,配置为使得后壁部53接近下壁部54(减小交叉角度)(参照图16)。而且,在以将乘员MP的前方覆盖的方式完成膨胀的状态下,气囊主体51(气囊50)的宽度尺寸如下所述。如图16所示,气囊主体51(气囊50)的后端侧(后壁部53侧)的上下方向侧的宽度尺寸构成为,以使得上端51a位于头部MH的前方的方式针对乘员MP的上半身MU而在胸部MB至头部MH的范围进行约束。气囊主体51(气囊50)的下端侧(下壁部54侧)的前后方向侧的宽度尺寸构成为,使得膨胀完毕时的前下端侧的前下端部位51b与乘员MP的膝部MK大致等同地位于比膝部MK略靠前方的位置。而且,关于实施方式的气囊50,在气囊主体51中,膨胀完毕时的上端51a侧的区域构成能够保护乘员MP的头部MH的头部保护部63。另外,关于该气囊50,膨胀完毕时的前下端部位51b配置于与乘员MP的膝部MK大致等同的位置。然而,在由上半身约束面62约束前倾移动的乘员MP的上半身MU的状态下,气囊50使得由该前下端部位51b的前表面(前壁部52的下端52a)构成的车身侧部件抵接面60在比膝部MK更靠前方的位置与仪表板1C抵接(参照图16)。在该气囊50中,省略详细的图示,但气囊主体51也与前述的气囊主体26相同地,构成为使膨胀完毕时的左右方向侧的宽度尺寸与乘员的上半身MU大致等同。
关于该气囊50,使得图13所示的基材的周缘彼此结合而形成为袋状。具体而言,如图11~13所示,气囊50由如下部件构成:乘员侧面板70及前侧面板75,它们构成气囊主体51;2个导管部用面板77、78,它们构成导管部40C;以及带安装用面板79,其构成带安装部42C。上述乘员侧面板70、前侧面板75、导管部用面板77、78、带安装用面板79分别由聚酯纱线、聚酰胺纱线等构成的具有挠性的织布形成。
乘员侧面板70在膨胀完毕时配置于乘员MP侧,构成大腿部抵接面61至上半身约束面62范围的部位。乘员侧面板70具有:后壁构成部71,其主要构成后壁部53;以及下壁构成部72,其主要构成下壁部54,形成为在膨胀完毕时的后下端侧将上述后壁构成部71和下壁构成部72连结的外形形状。后壁构成部71构成后壁部53、以及左壁部55、右壁部56的后侧的区域。下壁构成部72构成下壁部54、以及左壁部55、右壁部56的下侧的区域。后壁构成部71及下壁构成部72分别使得外形形状形成为近似六边形状。前侧面板75主要构成膨胀完毕时的气囊主体51的前壁部52,详细而言,构成前壁部52、以及左壁部55、右壁部56的前侧的区域。前侧面板75使得外形形状形成为近似六边形状。具体而言,前侧面板75的外形形状设为,在将下左缘71a、后左缘72a彼此、下右缘71b、后右缘72b彼此结合的状态下,使得以使得剩余的外缘71c、72c隔离的方式平坦地展开的状态的后壁构成部71以及下壁构成部72大致一致的近似六边形状。乘员侧面板70、前侧面板75呈左右对称形。而且,气囊主体51使得将下左缘71a、后左缘72a彼此、下右缘71b、后右缘72b彼此结合的状态的乘员侧面板70(后壁构成部71、下壁构成部72)的外缘71c、72c与前侧面板75的外周缘75a结合而形成为袋状。
2个导管部用面板77、78的外形形状相同,因此分别构成导管部40C的上侧的区域以及下侧的区域。带安装用面板79的外形形状设为近似长方形板状,对两个进行折叠而将短边方向侧的缘部彼此结合,由此形成带安装部42C。
而且,在实施方式的气囊主体51(气囊50)中,对于以单体而膨胀的状态下的下壁部54(大腿部抵接面61)与后壁部53(上半身约束面62)的交叉角度θ(参照图12),能够通过对乘员侧面板70的后壁构成部71的下左缘71a、下右缘71b的倾斜角度、具体而言为相对于后壁构成部64的中心线(从左右的中央通过的沿着前后方向的中心线C)的倾斜角度α(参照图13)进行变更而适当地设定。如果将该倾斜角度α设定得较大,则能够增大以单体而膨胀的状态下的下壁部54与后壁部53的交叉角度θ。具体而言,关于构成实施方式的气囊50(气囊主体51)的乘员侧面板70,倾斜角度α设定为75°左右。此外,省略详细的图示,但前述的气囊25的气囊主体26也通过使得同样形状的基材的周缘彼此结合而形成为袋状,后壁构成部的下左缘、下右缘的倾斜角度设定为小于构成该气囊主体51的后壁构成部的下左缘、下右缘的倾斜角度α。
另外,如图14所示那样对该气囊50进行折叠而搭载于座椅3C。具体而言,如图14的A、B所示,关于气囊主体51,以使得前侧面板75平坦地展开的方式,从使得前侧面板75和乘员侧面板70重叠的状态使左缘侧及右缘侧分别向前侧面板75侧(与乘员隔离的一侧)折返,形成将左右方向侧的宽度尺寸缩小后的左右缩小折叠气囊82。然后,针对左右缩小折叠气囊82,如图14的B、C所示,从上缘82a侧及下缘82b侧分别以向前侧面板75侧卷绕的方式卷折而形成上侧卷折部位83及下侧卷折部位84。接下来,如果使下侧卷折部位84在导管部40C的上方重叠、使上侧卷折部位83在下侧卷折部位84的上方重叠,则能够对气囊主体51进行折叠。而且,关于这样折叠的气囊50(气囊主体51),如图14的C所示,在规定位置的周围卷绕能够断裂的用于防止折叠松散的条带材料87而维持折叠状态。与前述的气囊25相同地,折叠后的气囊50(气囊主体51)利用罩将周围与腰带10一起覆盖而保持于腰带10、且配置于腰带10的区域。
在使用这种结构的气囊50的情况下,气囊50(气囊主体51)也具有能够与作为配置于座椅3C的前方的车身侧部件的仪表板1C抵接的车身侧部件抵接面60。因此,如图16所示,在工作时,在对座椅3C从前方作用有冲击力时,假设即使在乘员MP相对于座椅3C略微向前方移动的方式下,气囊50的车身侧部件抵接面60也与仪表板1C的后表面1b抵接,也能够抑制乘员MP与仪表板1C接触。另外,气囊50通过使车身侧部件抵接面60与仪表板1C的后表面1b抵接而能够确保约束乘员时的反作用力。因此,在乘员MP要使上半身MU前倾而移动时,能够抑制上半身约束面62向前方的移动行程而提高能量吸收量,能够利用上半身约束面62稳定地承挡保护乘员MP的上半身MU。
另外,上述结构的气囊50在膨胀完毕时的上端51a侧配置有能够保护乘员MP的头部MH的头部保护部63。并且,气囊50在以单体而膨胀的状态下,将上半身约束面62(后壁部53)与大腿部抵接面61(下壁部54)的交叉角度θ设定于90°~150°的范围内(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120°左右)。因此,关于上述结构的气囊50,与上半身约束面和大腿部抵接面的交叉角度设定为小于90°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头部保护部63以朝向乘员MP的头部MH的方式迅速膨胀。另外,关于该气囊50,在将上半身约束面62(后壁部53)与大腿部抵接面61(下壁部54)的交叉角度θ设定于90°~150°的范围内的基础上,气囊50在折叠工序中以使得头部保护部63侧的上端51a侧接近导管部40C侧,并且以向前壁部52(前侧面板75)侧卷绕的方式进行卷折,实现折叠。因此,气囊50(气囊主体51)使得膨胀用气体流入内部,在从腰带10暂时朝向前上方凸出之后,能够使流入气囊主体51的内部的膨胀用气体大致沿着上半身约束面62(后壁部53)并以朝向斜后上方的方式流入。而且,能够使头部保护部63以朝向乘员MP的头部MH的方式迅速膨胀。因此,能够利用头部保护部63迅速地约束乘员MP的头部MH。
对该气囊50的展开状态进行详细说明,如果气囊主体51使得膨胀用气体经由导管部40C而流入内部,则首先从腰带10向前上方凸出。然后,气囊主体51以消除上侧卷折部位83和下侧卷折部位84的折叠的方式展开膨胀。具体而言,首先,如图15的A所示,气囊主体51利用以大致沿着上半身约束面62(后壁部53)的方式流入内部的膨胀用气体来消除上侧卷折部位83的折叠,并且朝向后斜上方(乘员MP的头部MH侧)展开,使得前端侧(上端51a)的头部保护部63迅速地展开而到达头部MH的前表面。而且,然后如图15的B所示,消除下侧卷折部位84的折叠,并且使整体较厚地膨胀。
另外,气囊50可以形成为通过图18、19所示的折叠而折叠的结构。具体而言,如图18的A、B所示,以使得前侧面板75平坦地展开的方式使得前侧面板75与乘员侧面板70重叠的状态的气囊主体51与乘员侧面板70的后壁构成部71在下壁构成部72侧重叠,以使得前侧面板75在内侧彼此重叠的方式大致折叠为两部分。而且,使这两个折叠气囊90的左缘90a侧和右缘90b侧分别向后壁构成部71侧折返,如图19的A所示,形成左右缩小折叠气囊91。然后,如图19的A、B所示,以从下缘91a侧朝向后壁构成部71侧卷绕的方式对左右缩小折叠气囊91进行卷折,如果形成卷折部位92,则能够对气囊主体51进行折叠。在这样对气囊50进行折叠的情况下,气囊主体51使膨胀用气体经由导管部40C而流入内部并从腰带10向前上方凸出,并且消除卷折部位90的折叠且使其上下广阔地展开,然后,使得整体较厚地膨胀(参照图20的A、B)。因此,与以前述方式折叠的情况相同地,气囊主体51使得上端51a侧的头部保护部63迅速地展开而到达头部MH的前表面。
另外,该气囊50将以单体而膨胀的状态下的上半身约束面62(后壁部53)与大腿部抵接面61(下壁部54)的交叉角度θ设定于90°~150°的范围内(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120°左右)。因此,如图17所示,在以将就坐于使得靠背部4D相对于座部5D后倾地斜倚的座椅3D的乘员MP的前方覆盖的方式膨胀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后壁部53(上半身约束面62)配置为大致沿着乘员MP的上半身MU。而且,能够利用气囊50更可靠地保护就坐于斜倚的座椅3D的乘员MP。因此,如果是将以单体膨胀的状态下的上半身约束面62(后壁部53)与大腿部抵接面61(下壁部54)的交叉角度θ设定于90°~150°的范围内的气囊50,则例如还适合于与自动驾驶对应的车辆的座椅。在该情况下,即使在未将车身侧部件配置于前方的状态下,在自动驾驶时等,也能够适当地保护就坐于斜倚(reclining)的座椅的乘员。
并且,关于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S,作为对气囊25进行保持的保持带部而利用安全带7的腰带10。然而,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不利用腰带,而是设置与安全带分体的保持带部,将气囊保持于该保持带部。关于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S,形成为将气囊25保持于安全带7的腰带10的结构,但充气机17构成为与安全带7的预紧器机构的动作相比而滞后(5ms左右)工作。因此,在利用安全带7稳定地维持乘员MP相对于座椅3的就坐状态的状态下,能够使气囊25膨胀,能够利用气囊25及安全带7而稳定地保护乘员MP。

Claims (7)

1.一种乘员保护装置(S),其用于保护就坐于座椅(3、3A、3B、3C)的乘员(MP),其中,
所述乘员保护装置(S)具有:
气囊(25、25A、50),其形成为由具有挠性的片材体构成的袋状,且被折叠收纳;以及
保持带部(10),其卷绕于所述乘员的腰部的周围,并且对折叠后的所述气囊进行保持,
所述气囊构成为在工作时使得膨胀用气体流入内部,以从所述保持带部朝向前上方凸出的方式膨胀,并且具有:
上半身约束面(37、62),其在膨胀完毕时能够在后表面侧约束所述乘员的上半身(MU);以及
车身侧部件抵接面(35、60),其以能够确保约束乘员时的所述气囊的反作用力的方式,在前表面侧与配置于所述座椅的前方的车身侧部件(1、1C、3B)抵接,
所述气囊(25、25A、50)具有在膨胀完毕时的下表面侧能够与所述乘员的大腿部(MT)抵接的大腿部抵接面(36、61),
所述车身侧部件抵接面(35、60)构成为,配置于膨胀完毕时的所述气囊的下端侧,能够在比所述乘员的膝部(MK)更靠前方的位置与所述车身侧部件(1、1C、3B)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S),其中,
所述气囊(25)具有膝部保护部(45),该膝部保护部(45)配置为在所述车身侧部件抵接面(35)与所述车身侧部件(1)抵接时,将所述膝部(MK)的前方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S),其中,
所述气囊(50)设为在膨胀完毕时的上端(51a)侧配置有能够保护所述乘员的头部(MH)的头部保护部(63)的结构,并且构成为在以单体而膨胀的状态下,将所述上半身约束面(62)与所述大腿部抵接面(61)的交叉角度设定于90°~150°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S),其中,
所述气囊(25、25A、50)设为具有能够将流入内部的剩余的膨胀用气体排出的通气孔(33、58)的结构,
该通气孔形成于所述气囊的与所述车身侧部件(1、1C、3B)抵接时的非接触区域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S),其中,
所述通气孔(33、58)配置于膨胀完毕时的所述气囊(25、25A、50)的前表面侧或侧面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S),其中,
所述通气孔(33)在膨胀完毕时的所述气囊(25、25A)中配置于大于或等于所述乘员的肩部(MS)的高度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S),其中,
所述车身侧部件是仪表板(1、1C),
所述通气孔(33、58)在膨胀完毕时的所述气囊(25、25A、50)中配置于比所述仪表板的上表面(1a)更靠上方的位置。
CN202210300515.8A 2021-03-25 2022-03-25 乘员保护装置 Active CN1151956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52344 2021-03-25
JP2021052344 2021-03-25
JP2021159075A JP2022151528A (ja) 2021-03-25 2021-09-29 乗員保護装置
JP2021-159075 2021-09-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5657A CN115195657A (zh) 2022-10-18
CN115195657B true CN115195657B (zh) 2024-03-29

Family

ID=83364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00515.8A Active CN115195657B (zh) 2021-03-25 2022-03-25 乘员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787358B2 (zh)
CN (1) CN11519565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62662A (en) * 1990-05-16 1991-11-05 Cameron Robert W Vehicle seatbelt having an integral airbag
CN1733535A (zh) * 2004-08-09 2006-02-15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乘员防护系统和方法
CN101574951A (zh) * 2008-05-09 2009-11-11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乘员保护系统
CN109249889A (zh) * 2017-07-14 2019-01-22 奥托里夫Asp股份有限公司 正面安全气囊组件
CN111152747A (zh) * 2018-10-22 2020-05-15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乘员保护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51744A (ja) 2013-09-09 2015-03-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CN110239473A (zh) * 2018-03-09 2019-09-17 周承岗 佩戴式安全气囊系统
EP3546297B1 (en) * 2018-03-29 2020-07-15 Autoliv Development AB Restraining device and vehicle seat
US11548468B2 (en) * 2019-09-30 2023-01-10 Toyoda Gosei Co., Ltd. Occupant protection system
DE102020207208B3 (de) * 2020-06-09 2021-04-15 Joyson Safety Systems Germany Gmbh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vor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62662A (en) * 1990-05-16 1991-11-05 Cameron Robert W Vehicle seatbelt having an integral airbag
CN1733535A (zh) * 2004-08-09 2006-02-15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乘员防护系统和方法
CN101574951A (zh) * 2008-05-09 2009-11-11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乘员保护系统
CN109249889A (zh) * 2017-07-14 2019-01-22 奥托里夫Asp股份有限公司 正面安全气囊组件
CN111152747A (zh) * 2018-10-22 2020-05-15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乘员保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06033A1 (en) 2022-09-29
US11787358B2 (en) 2023-10-17
CN115195657A (zh)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81452B2 (en)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US20060290114A1 (en) Occupant restraint belt and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US11590920B2 (en) Seat-centric airbag system with pelvis restraint chamber
US20110006507A1 (en) Occupant restraint device
CN114174127B (zh) 安全气囊装置、车辆座椅及安全气囊装置的点火方法
JP7245351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JP2002145002A (ja) 乗員保護装置
EP3696028B1 (en)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JP6499093B2 (ja) 乗員保護装置
US20230123318A1 (en)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CN115195657B (zh) 乘员保护装置
CN113173138B (zh) 远侧气囊装置
JP2022145179A (ja)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22111674A (ja)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14454843B (zh) 车辆用侧面气囊
JP2022151528A (ja) 乗員保護装置
JP7505459B2 (ja) 乗員保護装置
JP2001158317A (ja) エアベルト装置
WO2023282021A1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WO2023241443A1 (zh) 安全气囊装置、车辆座椅以及车辆
CN116279271A (zh) 气囊装置
JP2023107108A (ja) 乗員保護装置
CN117642313A (zh) 安全气囊装置
JP2023110402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17177886A (zh) 安全气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