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95426A - 一种车辆天窗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天窗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95426A
CN115195426A CN202110391818.0A CN202110391818A CN115195426A CN 115195426 A CN115195426 A CN 115195426A CN 202110391818 A CN202110391818 A CN 202110391818A CN 115195426 A CN115195426 A CN 1151954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antenna assembly
communication box
antenna
sun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918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成伟
林键键
班涛
余吓群
郑建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918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95426A/zh
Priority to EP22787299.1A priority patent/EP4299347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2/080179 priority patent/WO202221806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1954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5426A/zh
Priority to US18/375,020 priority patent/US20240030593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1207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fastening a rigid aerial element
    • H01Q1/121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fastening a rigid aerial element through a wa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2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 B60J7/04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with rigid plate-like element or elements, e.g. open roofs with harmonica-type folding rigid panels
    • B60J7/043Sunroofs e.g. sliding above the ro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1Circuits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or the functioning of the vehic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32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 H01Q1/325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antenna on the vehicle
    • H01Q1/3275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antenna on the vehicle mounted on a horizontal surface of the vehicle, e.g. on roof, hood, tru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天窗和车辆,车辆天窗包括天窗玻璃和天线组件,天窗玻璃包括透光部和环绕透光部的黑部,透光部用于透光,黑部用于与车体连接并与顶棚相对,天线组件设置在黑部和顶棚之间。通过将天线组件设置在天窗的黑部和顶棚之间,天线组件不会影响车辆的外形设计,也不会增大车辆的风阻,由于天窗隔离天线组件和外界,天线组件的设计无需考虑外界环境,结构较为简单并可以就近和通讯模块对接从而成本较低,同时,天线组件与车辆内其他通讯设备具有足够的距离,天线组件不容易受到其干扰,可靠性较强。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天窗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天窗和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上的天线越来越多,天线集成化越来越高,典型的形式就是,鲨鱼鳍天线。鲨鱼鳍天线,可以集成多个天线,安置在车顶。还有做成天线盒子,安装在仪表台内部。
但是,外置天线结构(如上述的鲨鱼鳍天线)会增大车辆的风阻,不利于降低车辆的能耗,而且还会影响车辆的外形设计,也会增大风噪。同时,考虑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外置天线结构的设计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并且还不能完全规避天线失效风险(比如体积狭小的空间内多个天线之间隔离度难以保证)。内置天线结构(如上述的仪表台内的天线盒子)则容易受到其他通讯设备干扰,尤其是容易受到车辆后续使用中对玻璃粘贴隔热金属反射膜片后,其性能将下降到普通玻璃的1/4甚至完全无法使用,另外高端车的玻璃越来越多采用前装镀膜玻璃,其效果比贴膜效果更好,对通讯的影响更大,故这种仪表台内的天线盒子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天窗和车辆,能够规避上述外置形式和内置形式带来的不利影响。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天窗,车辆天窗包括天窗玻璃和天线组件,所述天窗玻璃包括透光部和环绕所述透光部的黑部,所述透光部用于透光,所述黑部用于与车体连接并与顶棚相对,所述天线组件设置在所述黑部和顶棚之间。通过将天线组件设置在天窗的黑部和顶棚之间,天线组件不会影响车辆的外形设计,也不会增大车辆的风阻,由于天窗隔离天线组件和外界,天线组件的设计无需考虑外界环境,结构较为简单以及成本较低,同时,天线组件与车辆内(特别是仪表台内)其他通讯设备具有足够的距离,天线组件不容易受到其干扰,可靠性较强。
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辆天窗还包括车载通讯盒,所述天线组件设置在所述黑部上并与所述车载通讯盒电连接,所述车载通讯盒用于与车辆主控通讯。通过将天线组件设置在黑部上,以便于天线组件和天窗组装后再整体装配到车体和顶棚上,有利于简化整车的装配。而且,天线组件设置在黑部上,不会影响内观。以及天线组件与车载通讯盒电连接,车辆能够通过车载通讯盒和天线组件与外界进行交互。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通讯盒与所述天线组件相邻设置在所述黑部的同一侧。通过将车载通讯盒和天线组件相邻设置在黑部的同一侧,车载通讯盒和天线组件的距离较短,射频电缆的长度较短,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减少信号衰减。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通讯盒和所述天线组件的间距为10mm~600mm。通过设置两者间距在600mm以内,车载通讯盒和天线组件的间距较小,有利于进一步缩短射频电缆的长度,以及两者间距在10mm以上,可避免车载通讯盒和天线组件的装配时发生干涉。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黑部具有延伸至所述透光部内的凸起,所述车载通讯盒和/或所述天线组件设于所述凸起。可以理解的是,若车辆结构较为紧凑或天线组件和/或车载通讯盒的体积较大,常规设计的天窗和顶棚之间的空间容置不下天线组件和/或车载通讯盒。通过设置黑部延伸至透光部内形成凸起,将天线组件和/或车载通讯盒设置在凸起上,天线组件和/或车载通讯盒具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安装,同时也不会影响外观。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导航天线,所述透光部具有中心线,所述导航天线与所述中心线的距离小于70cm。通过将导航天线设置在透光部的中心线偏差70cm以内的位置(优选为50cm以内),导航天线位于车辆的中部位置,车辆主控能够通过导航天线获得车辆的准确实时位置,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天窗还包括遮阳帘,所述遮阳帘设置在所述顶棚上,所述遮阳帘相对所述透光部伸缩,以遮挡所述透光部或露出所述透光部,所述天线组件与所述遮阳帘之间具有间隔距离。通过设置遮阳帘,遮阳帘能够选择性地遮挡外界的光线,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遮阳帘与天线组件具有间隔距离,能够有效降低天线组件和遮阳帘干涉的风险。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隔距离大于或等于3mm。通过保持天线组件和遮阳帘的间隔距离大于或等于3mm,能够确保遮阳帘能够正常运行而不与天线组件发生干涉。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天窗还包括钣金件,所述钣金件设置在所述顶棚上并与黑部连接,所述车载通讯盒设置在所述钣金件上。通过将车载通讯盒设置在钣金件上,该设计能够合理利用空间,可应用于顶棚和天窗之间空间不足的情况下,有利于车辆天窗的天线组件和车载通讯盒适用于不同的车型。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钣金件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车载通讯盒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以使所述车载通讯盒和所述钣金件相对固定。通过在钣金件设置第一卡接部,在车载通讯盒设置第二卡接部,以便于车载通讯盒通过卡接的方式与钣金件相对固定,此方式较为便捷,有利于简化装配工艺以及降低拆装难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天窗还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固接在所述天窗玻璃,所述天线组件和/或所述车载通讯盒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第一安装件配合固定,或所述第一安装件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件配合固定。通过将第一安装件固接在黑部上,通过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的配合连接将天线组件或车载通讯盒安装在黑部上,结构较为简单,较为便捷,外观上看不到天线组件和通讯盒,有利于简化装配工艺以及降低拆装难度,提高美观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黑部为一体式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安装件和黑部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安装件和黑部可以通过一体注塑成型,从而进一步简化制造工艺和装配工艺。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件的部分或全部和透光部为一体式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安装件的部分或全部和透光部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安装件的部分或全部和透光部可以通过一体注塑成型,从而进一步简化制造工艺和装配工艺。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窗玻璃设有镀膜,所述镀膜与所述天线组件相对的位置开设有通讯窗口,所述天线组件通过所述通讯窗口收发信号。可以理解的是,天线组件设置在天窗玻璃并紧密接触,故只需在镀膜对应的位置开较小的通讯窗口即可满足天线组件的通讯需求,天线组件的可靠性更强,另外上述设置不仅对外观没有影响,还能应用对节能环保有益的镀膜。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总控装置、顶棚、车体和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车辆天窗,所述总控装置和所述顶棚均安装在所述车体内,所述车辆天窗安装在所述车体上并与顶棚相对,所述车辆天窗的天线组件与所述总控装置电连接。通过在车辆中加入本发明提供的车辆天窗,由于车辆天窗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有利于降低整车的制造成本,另外,由于车辆天窗的天线组件安装在天窗的黑部和顶棚之间,天线组件不会影响车辆的外形设计和风阻,以及天线组件不容易受到干扰,可靠性较强,有利于车辆与外界进行交互通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天窗和顶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天窗和天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天窗和天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天窗和车载通讯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天窗和车载通讯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天窗和天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天窗和天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车辆天窗和顶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车辆天窗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车辆天窗沿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的车辆天窗和顶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钣金件、车载通讯盒和天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钣金件和车载通讯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载通讯盒或天线组件与天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载通讯盒或天线组件与天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6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天窗玻璃和天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天窗玻璃;11-透光部;12-黑部;101-镀膜;1011-通讯窗口;1201-前端;1202-后端;121-凸起;
20-天线组件;21-射频电缆;201-安装孔;
30-车载通讯盒;31-多股线;32-第二卡接部;
40-遮阳帘;
51-第一安装件;511-支架;512-螺母件;52-第二安装件;53-粘胶;
60-钣金件;61-第一卡接部;
90-中心线;
100-车辆天窗;200-顶棚;2001-通光孔;300-总控装置;400-车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天窗100和顶棚200的结构示意图(从车内向车外观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天窗100,车辆天窗100包括天窗玻璃10和天线组件20。天窗玻璃10包括透光部11和环绕透光部11的黑部12,黑部12用于与车体连接并与顶棚200相对,天线组件20设置在黑部12和顶棚200之间。
具体的,天窗玻璃10可以为单层玻璃,也可以双层玻璃。顶棚200开设有通光孔2001,透光部11覆盖通光孔2001天窗玻璃10的透光部11与通光孔2001的形状相同,本实施例中,透光部11和通光孔2001均呈圆角矩形状。
天窗玻璃10的黑部12通过陶瓷烧结技术形成。黑部12主要为了防止在外侧看到车辆内部结构(如打胶、钣金等)以及增强天窗玻璃10的边缘的结构强度。
天线组件20可以设置在黑部12上,也可以设置在顶棚200上,本实施例中的天线组件20设置在黑部12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顶棚200朝向天窗玻璃10的表面设置加强板来提供顶棚200的整体强度,然后将天线组件20设置在加强板上。
本实施例中,天线组件20包括2个V2X天线、4个5G天线和1个GNSS天线,还可以包括1个蓝牙天线、1个WiFi天线、1个AM天线、多个FM天线等,其中GNSS天线即多频导航(北斗、GPS、GLONASS、GALILEO)天线。
可以理解的是,现有技术中的外置天线暴露在环境中,为了抵抗环境的干扰,外置天线需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密封性能,这就大大提高的外置天线结构的复杂程度。即使提高了强度和密封性能,外置天线仍具有空间狭小、天线性能差、隔离度低等失效风险,成本高且可靠性低。而内置仪表台的天线,由于与仪表台的其他通讯模块距离较近,内置天线接收发送信号均较容易被其他通讯模块干扰,另外,内置天线还会被镀膜玻璃或者后装贴膜的屏蔽,导致信号丢失等问题。
通过将天线组件20设置在天窗玻璃10的黑部12和顶棚200之间,天线组件20不会影响车辆的外形设计,也不会增大车辆的风阻,由于天窗玻璃10隔离天线组件20和外界,天线组件20的设计无需考虑外界环境,结构较为简单以及成本较低,同时,天线组件20与车辆内其他通讯设备具有足够的距离,天线组件20不容易受到其干扰,可靠性较强。
一种实施方式,请继续参阅图1,车辆天窗100还包括车载通讯盒30(T-box)。天线组件20设置在黑部12上并与车载通讯盒30电连接。车载通讯盒30用于与车辆主控通讯。具体的,车载通讯盒30位于黑部12和顶棚200之间,车载通讯盒30可以设置在黑部12上,也可以设置在顶棚200上。车载通讯盒30通过射频电缆21与天线组件20电连接,车载通讯盒30通过多股线31与车辆的总控装置电连接,如此连接,可实现车辆主控与外界的交互,如接收无线电广播、5G通讯、V2X通讯、高精度定位服务等。通过将天线组件20设置在黑部12上,以便于天线组件20和天窗玻璃10组装后再整体装配到车体和顶棚200上方,有利于简化整车的装配。而且,天线组件20设置在黑部12上,不会影响内观。以及天线组件20与车载通讯盒30电连接,车辆能够通过车载通讯盒30和天线组件20与外界进行交互。
请参阅图2和图3,图2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天窗玻璃10和天线组件2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天窗玻璃10和天线组件2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黑部12包括相背的前端1201和后端1202,前端1201为对应车辆前挡风的一侧,后端1202为对应车辆后挡风的一侧。天线组件20设置在前端1201或后端1202。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继续参阅图1,车载通讯盒30与天线组件20相邻设置在黑部12的同一侧。可以理解的是,车载通讯盒30和天线组件20之间的射频电缆21的成本比较高,若射频电缆21过长的话,则容易提高成本。而且信号在射频电缆21上传输会存在信号衰减,频率越高衰减越厉害,现在的智能网联通讯正在朝频率越来越高甚至毫米波发展,若射频电缆21过长的话,信号衰减比较严重。通过将车载通讯盒30和天线组件20设置在黑部12的同一侧,车载通讯盒30和天线组件20的距离较短,射频电缆21的长度较短,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减少信号衰减。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继续参阅图1,车载通讯盒30和天线组件20的间距为10mm~600mm。通过设置两者间距在600mm以内,车载通讯盒30和天线组件20的间距较小,有利于进一步缩短射频电缆21的长度,以及两者间距在10mm以上,可避免车载通讯盒30和天线组件20的装配时发生干涉。优选的,车载通讯盒30和天线组件20的间距在50mm以内,以便于更好地缩短射频电缆21的长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车载通讯盒30和天线组件20二合一设置,即车载通讯盒30和天线组件20之间的间距为零,车载通讯盒30的部件和天线组件20的部件集成于同一个壳体内,再将该壳体安装在黑部12上。当然,二合一的车载通讯盒30和天线组件也可以有部分突出于透光部。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天窗玻璃10和车载通讯盒30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天窗玻璃10和车载通讯盒3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车载通讯盒30设置在黑部12的前端1201或后端1202。
请参阅图1,优选的,车载通讯盒30与天线组件20同设于前端1201或后端1202,以缩短车载通讯盒30和天线组件20的距离。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6,图6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天窗玻璃10和天线组件20的结构示意图。黑部12具有延伸至透光部11内的凸起121,车载通讯盒30和/或天线组件20设于凸起121。可以理解的是,若车辆结构较为紧凑(比如越来越多的车辆采用无遮阳帘的天窗)或天线组件20和/或车载通讯盒30的体积较大,常规设计的天窗玻璃10和顶棚200之间的空间容置不下天线组件20和/或车载通讯盒30。通过设置黑部12延伸至透光部11内形成凸起121,将天线组件20和/或车载通讯盒30设置在凸起121上,天线组件20和/或车载通讯盒30具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安装,同时也不会影响外观。
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6和图11,凸起121位于黑部12的前端1201。通光孔2001的形状与透光部11的形状对应,均为前侧内凹的圆角矩形。天线组件20的部分设置在凸起121上,车载通讯盒30可以设置在黑部12的其他位置,或者是天窗玻璃10周围的其他构件上。
另一种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和图11,图7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天窗玻璃10和天线组件20的结构示意图。凸起121位于黑部12的后端1202,通光孔2001的形状与透光部11的形状对应,均为后侧内凹的圆角矩形。天线组件20的部分设置在凸起121上。可以理解的是,凸起121也可以位于黑部12的内四周边缘附近,且凸起的形状不局限是圆角矩形,也可以是弧形或者多边形或者其他图形。
在其他实施例中,车载通讯盒30可以单独设置在凸起121上,也可以与天线组件20一同设置在凸起121上。天线组件20和/或车载通讯盒30可以全部设置在第一凸起121上。或者,在设置第一凸起121的前提下,将车载通讯盒30和/或天线组件20设置在黑部12与第一凸起121邻近的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天线组件20包括导航天线(未图示)。透光部11具有中心线90,导航天线与中心线90的距离在70cm内。具体的,透光部11的中心线90自前端1201延伸至后端1202。优选的,导航天线位于中心线90上,即导航天线与中心线90的距离为零。通过将导航天线设置在与透光部11的中心线90的位置,导航天线位于车辆的中部位置,车辆网络能够通过导航天线获得车辆的准确实时位置,有利于精确定位并提高用户体验。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8和图9,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车辆天窗100和顶棚200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车辆天窗100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车辆天窗100还包括遮阳帘40,遮阳帘40设置在顶棚200上。遮阳帘40相对透光部11伸缩,以遮挡透光部11(通光孔2001)或露出透光部11(通光孔2001),天线组件20与遮阳帘40具有间隔距离。通过设置遮阳帘40,遮阳帘40能够选择性地遮挡外界的光线,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遮阳帘40与天线组件20具有间隔距离,能够有效降低天线组件20和遮阳帘40干涉的风险。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9,间隔距离大于或等于3mm。通过保持天线组件20和遮阳帘40的间隔距离大于或等于3mm,能够确保遮阳帘40能够正常运行而不与天线组件20发生干涉。特别的,优选间隔距离大于或等于8mm,足够的间隔距离能够进一步降低遮阳帘40和天线组件20发生干涉的风险。
具体的,间隔距离可以为8mm、9mm、11mm、14mm和20mm等,优选的间隔距离不超过30mm为佳,以避免车内空间被过度压缩。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0,图10为图8的车辆天窗100沿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车辆通讯盒与遮阳帘40同样具有间隔距离,以确保遮阳帘40能够正常运行而不与车辆通讯盒发生干涉。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1和图12,图11为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的车辆天窗100和顶棚200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钣金件60、车载通讯盒30和天窗玻璃10的结构示意图。车辆天窗100还包括钣金件60,钣金件60设置在顶棚200上并与黑部12连接。车载通讯盒30设置在钣金件60上。通过将车载通讯盒30设置在钣金件60上,该设计能够合理利用空间,可应用于顶棚200和天窗玻璃10之间空间不足的情况下,有利于天线组件20和车载通讯盒30适用于不同的车型。
本实施例中,天线组件20的部分设置在第一凸起121上,钣金件60与天线组件20位于黑部12的同一侧(黑部12的外边缘和钣金件60可以进行胶黏,但不以此为限),且钣金件60和天线组件20邻近,车载通讯盒30设置在钣金件60靠近天线组件20的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3,图13为图12中钣金件60和车载通讯盒30的结构示意图。钣金件60设有第一卡接部61,车载通讯盒30设有第二卡接部32。第一卡接部61和第二卡接部32卡接以使车载通讯盒30和钣金件60相对固定。通过在钣金件60设置第一卡接部61,在车载通讯盒30设置第二卡接部32,以便于车载通讯盒30通过卡接的方式与钣金件60相对固定,此方式较为便捷,有利于简化装配工艺以及降低拆装难度。
本实施例中,车载通讯盒30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二卡接部32,钣金件60与第二卡接部32对应的位置均设有第一卡接部61。第一卡接部61为通孔,第二卡接部32为卡扣结构,卡扣结构插入通孔以完成卡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61也可以为卡扣结构,第二卡接部32为通孔,通过将第二卡接部32(通孔)套入第一卡接部61(卡扣结构)以完成卡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4,图14为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载通讯盒30或天线组件20与天窗玻璃10的安装结构示意图。车辆天窗100还包括第一安装件51和第二安装件52,第一安装件51固接在天窗玻璃10上。天线组件20和/或车载通讯盒30开设有安装孔201。第二安装件52穿过安装孔201并与第一安装件51配合固定,或第一安装件51穿过安装孔201与第二安装件52配合固定。通过将第一安装件51固接在黑部12上,通过第二安装件52和第一安装件51的配合连接将天线组件20安装在黑部12上,结构较为简单,较为便捷,外观上看不到天线组件20和车载通讯盒30,有利于简化装配工艺以及降低拆装难度,以及提高美观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件51包括支架511和螺母件512,螺母件512内嵌于支架511并与支架511相对固定,支架511通过粘胶53固定在天窗玻璃10的黑部12上。螺母件512设有内螺纹,第二安装件52设有外螺纹(即螺钉),第二安装件52从车载通讯盒30(天线组件20)背向第一安装件51的一侧穿过安装孔201,并与螺母件512螺纹连接,从而将车载通讯盒30(天线组件20)固定在天窗玻璃10的黑部12上。
其他实施例中,支架511和螺母件512可以为一体式成型,例如通过注塑成型形成具有内螺纹的第一安装件51。支架511也可以通过粘胶53固定在透光部上。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5,图15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载通讯盒30或天线组件20与天窗玻璃10的安装结构示意图。第一安装件51与黑部12为一体式结构。优选的,通过设置第一安装件51和黑部12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安装件51和黑部12可以通过一体注塑成型,从而进一步简化制造工艺和装配工艺。
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件51的支架511与天窗玻璃10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安装件51的螺母件512内嵌于支架511。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安装件51的支架511和螺母件512与天窗玻璃10一体式成型。
当然,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安装件51中,也可以采用具有外螺纹的螺钉件(未图示)来代替螺母件512,第二安装件52设有内螺纹,通过螺钉件穿过安装孔201并与第二安装件52螺纹连接来实现车载通讯盒30(天线组件20)与天窗玻璃10的黑部12的固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6,图16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天窗玻璃10和天线组件20的结构示意图。天窗玻璃10设有镀膜101,镀膜101与天线组件20相对的位置开设有通讯窗口1011,天线组件20通过通讯窗口1011收发信号。
本实施例中,镀膜101设置在天窗玻璃10,并覆盖整个天窗玻璃10面向天线组件20的表面,通讯窗口1011位于天窗玻璃10的黑部或透光部并与天线组件20相对,外界的信号(如无线电)可以通过通讯窗口1011穿过天窗玻璃10进入天线组件10中,天线组件10发出的信号也可以穿过天窗玻璃10并通过通讯窗口1011抵达外界,从而完成天线组件10和外界的通讯。
可以理解的是,天线组件20设置在黑部12上与黑部12紧密接触(如贴合或者黏合形式),故只需在镀膜101对应的位置开较小的通讯窗口1011即可满足天线组件20的通讯需求,天线组件20的可靠性更强,另外上述设置不仅对外观的没有影响,还能应用对节能环保有益的镀膜101。若天线组件20并非设置在黑部12或透光部11上,天线组件20与镀膜101的距离过远,则镀膜101所需开设的通讯窗口1011的尺寸过大,不仅非常影响外观,而且工艺上也难以除膜,不利于对节能环保有益的镀膜101在天窗玻璃10上的应用。
请参阅图17,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1000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1000,车辆1000包括车辆天窗100、顶棚200、总控装置300和车体400,总控装置300和顶棚200均安装在车体400内,车辆天窗100安装在车体400上并与顶棚200相对,车辆天窗100的天线组件20与总控装置300电连接。具体的,天线组件20通过车载通讯盒30与总控装置300电连接。总控装置300可以控制窗户开关、播放广播、显示导航路线和控制空调开关等。通过在车辆1000中加入本发明提供的车辆天窗100,由于车辆天窗100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有利于降低整车的制造成本,另外,由于车辆天窗100的天线组件20安装在天窗玻璃10的黑部12和顶棚200之间,天线组件20不会影响车辆的外形设计和风阻,以及天线组件20不容易受到干扰,可靠性较强,有利于车辆与外界进行交互通讯。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车辆天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窗玻璃和天线组件,所述天窗玻璃包括透光部和环绕所述透光部的黑部,所述透光部用于透光,所述黑部用于与车体连接并与顶棚相对,所述天线组件设置在所述黑部和顶棚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天窗还包括车载通讯盒,所述天线组件设置在所述黑部上并与所述车载通讯盒电连接,所述车载通讯盒用于与车辆主控通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通讯盒与所述天线组件相邻设置在所述黑部的同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通讯盒和所述天线组件的间距为10mm~600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黑部具有延伸至所述透光部内的凸起,所述车载通讯盒和/或所述天线组件设于所述凸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导航天线,所述透光部具有中心线,所述导航天线与所述中心线的距离小于70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天窗还包括遮阳帘,所述遮阳帘设置在所述顶棚上,所述遮阳帘相对所述透光部伸缩,以遮挡所述透光部或露出所述透光部,所述天线组件与所述遮阳帘具有间隔距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距离大于或等于3mm。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天窗还包括钣金件,所述钣金件设置在所述顶棚上并与所述黑部连接,所述车载通讯盒设置在所述钣金件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件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车载通讯盒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以使所述车载通讯盒和所述钣金件相对固定。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天窗还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固接在所述天窗玻璃,所述天线组件和/或所述车载通讯盒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第一安装件配合固定,或所述第一安装件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件配合固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天窗玻璃为一体式结构。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玻璃设有镀膜,所述镀膜与所述天线组件相对的位置开设有通讯窗口,所述天线组件通过所述通讯窗口收发信号。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控装置、顶棚、车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天窗,所述总控装置和所述顶棚均安装在所述车体内,所述车辆天窗安装在所述车体上并与顶棚相对,所述车辆天窗的天线组件与所述总控装置电连接。
CN202110391818.0A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车辆天窗和车辆 Pending CN1151954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1818.0A CN115195426A (zh)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车辆天窗和车辆
EP22787299.1A EP4299347A1 (en) 2021-04-12 2022-03-10 Vehicle sunroof and vehicle
PCT/CN2022/080179 WO2022218069A1 (zh) 2021-04-12 2022-03-10 一种车辆天窗和车辆
US18/375,020 US20240030593A1 (en) 2021-04-12 2023-09-29 Vehicle sunroof and vehi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1818.0A CN115195426A (zh)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车辆天窗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5426A true CN115195426A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71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91818.0A Pending CN115195426A (zh)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车辆天窗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30593A1 (zh)
EP (1) EP4299347A1 (zh)
CN (1) CN115195426A (zh)
WO (1) WO202221806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37794A1 (de) * 1996-09-17 1998-03-26 Webasto Thermosysteme Gmbh Fahrzeugdach mit Dachöffnung und Mehrscheibenglas-Deckel mit integrierter Antenne
DE102005035427A1 (de) * 2005-07-28 2007-02-01 Webasto Ag Dachmodul für ein Fahrzeug
EP3300167B1 (en) * 2015-05-21 2021-06-09 AGC Inc. Vehicle window glass and antenna
US20190210546A1 (en) * 2018-01-05 2019-07-11 Byton Limited Vehicle roof struture with integrated electrical connectivity module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WO2019229147A1 (en) * 2018-05-31 2019-12-05 Agc Glass Europe Antenna glazing
CN111987407B (zh) * 2020-08-21 2021-10-19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玻璃及交通工具
DE102020007651A1 (de) * 2020-12-14 2021-02-25 Daimler Ag Dachbaugruppe für ein Fahrzeugdach
CN112542676A (zh) * 2020-12-24 2021-03-23 江苏骅盛车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99347A1 (en) 2024-01-03
US20240030593A1 (en) 2024-01-25
WO2022218069A1 (zh) 2022-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18410A (en) Automobile roof antenna shelf
US8614645B2 (en) Antenna module for a motor vehicle
US6417810B1 (en) Antenna arrangement in motor vehicles
US5629712A (en) Vehicular slot antenna concealed in exterior trim accessory
US8130156B2 (en) Center high mount stop lamp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radio frequency antenna
JP4100090B2 (ja) 合成樹脂製ドアパネル
CN210838086U (zh) 一种车载5g天线系统
CN115195426A (zh) 一种车辆天窗和车辆
CN112542676A (zh) 一种天线盒
EP4329091A1 (en) Automobile window and automobile
JPH042002B2 (zh)
CN110957566A (zh) 一种车载5g天线系统
JP2005051338A (ja) 乗物用アンテナ及びそれを用いた乗物
CN204167478U (zh) 一种内置车载天线盒结构
US6346917B1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vehicular antenna system
CN217740773U (zh) 一种车载通讯终端及车辆
JPH0279502A (ja) 車載用アンテナ装置
CN217522215U (zh) 一种集成式平板天线
US20230075302A1 (en) Window-mount beamformer array for 5g access points
JP4118374B2 (ja) 自動車用アンテナ装置
US20070164916A1 (en) Metallized glass grounding for antenna
CN212073918U (zh) 一种装饰盒
WO2021075111A1 (ja) 車両用外装装置
CN219161337U (zh) 一种高防护等级城市建筑安全监测感知采集设备
CN217522212U (zh) 一种车载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