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91409B - 一种活体昆虫分级控温培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体昆虫分级控温培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91409B
CN115191409B CN202210988895.9A CN202210988895A CN115191409B CN 115191409 B CN115191409 B CN 115191409B CN 202210988895 A CN202210988895 A CN 202210988895A CN 115191409 B CN115191409 B CN 1151914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ing connection
chamber
air
greenhouse
tran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888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91409A (zh
Inventor
孙文
孙砚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e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e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e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e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8889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914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91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1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91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14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 A01K67/04Silkwor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体昆虫分级控温培育装置,涉及昆虫培育技术领域,包括培育架、冷库房、温室房、过渡室、输送组件、分级控温组件,冷库房和过渡室紧固连接,过渡室远离冷库房的一端和温室房紧固连接,过渡室两侧设置有自动升降门,培育架和输送组件紧固连接,输送组件和冷库房、温室房、过渡室底部紧固连接,分级控温组件一端设置在冷库房、温室房、过渡室内部,分级控温组件另一端和冷库房、温室房、过渡室内部外部地面紧固连接。分级控温组件对冷库房、温室房、过渡室内部温度进行实时调控。本发明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同时产生冷端气流和热端气流,实现了对整个培育过程的温度调控。

Description

一种活体昆虫分级控温培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培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活体昆虫分级控温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蚕是丝绸的主要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现有的蚕养殖手段通常是通过人工进行培育,耗时耗力,且对培养的温度缺乏准确的把控,容易出现幼蚕死亡的情况。
目前虽然存在部分幼蚕培育设备,但这些设备无法针对从蚕卵到幼蚕的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进行分级控制,无法实现完整生长周期的培育。
另一方面,传统的幼蚕培育设备在幼蚕养殖的过程中,无法准确的将废弃物和幼蚕进行区分,不能及时的对幼蚕排泄物进行清除,不利于幼蚕的健康生长。
幼蚕养殖的过程中,会四处移动,会有幼蚕跑到其他承载单元中,另一方面,随着幼蚕的生长,幼蚕的食量也在增长,这些因素导致桑叶的添加量要同步进行调整,若是一次添加过多的桑叶,一方面会导致桑叶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会对幼蚕的活动空间造成影响,不利于幼蚕活力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体昆虫分级控温培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体昆虫分级控温培育装置,包括培育架、冷库房、温室房、过渡室、输送组件、分级控温组件,冷库房和过渡室紧固连接,过渡室远离冷库房的一端和温室房紧固连接,过渡室两侧设置有自动升降门,培育架和输送组件紧固连接,输送组件和冷库房、温室房、过渡室底部紧固连接,分级控温组件一端设置在冷库房、温室房、过渡室内部,分级控温组件另一端和冷库房、温室房、过渡室内部外部地面紧固连接。蚕卵放置在培育架上,先在冷库房储存,等到准备孵化时,输送组件将培育架输送到过渡室进行预升温,升温后输送到温室房进行长期喂养。分级控温组件对冷库房、温室房、过渡室内部温度进行实时调控。本发明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同时产生冷端气流和热端气流,实现了对整个培育过程的温度调控。本发明的承载单元在气流反复吸入喷出的过程中,使得折叠气囊发生振动,将杂质抖落,气流的反复运动又增加了凸出块缝隙中的气流流速,二者相互协作,进一步增加了杂质的脱离速度。
进一步的,培育架设置有多层,多层培育架相互堆叠,培育架包括承载层、送食层、控温层、板支架,承载层下端和板支架紧固连接,板支架和位于下层的培育架的控温层顶部紧固连接,送食层和承载层上端紧固连接,送食层上端和控温层紧固连接,位于最低侧的培育架的板支架和输送组件紧固连接。承载层用于存放蚕卵,前期培育架放置在冷库房中,等到需要孵化时,培育架转移到温室房中,在温室房内,蚕卵孵化成幼蚕,幼蚕在承载层生长,控温层实时控制温度变化,送食层定时为幼蚕输送食物。
进一步的,承载层由多个承载单元拼接而成,相邻的承载单元之间设置有过渡条,承载单元最外层设置有外框,外框和过渡条紧固连接,外框底部和板支架紧固连接,承载单元包括方形框、阻挡网、支撑板、凸起块、折叠气囊、翻转板、伸缩杆、升降架、翻转电机,方形框外壁上端和过渡条紧固连接,阻挡网和方形框内壁上端紧固连接,阻挡网的网孔为方形,阻挡网的网孔大于凸起块,阻挡网的网孔小于孵化后的蚕身躯的直径,支撑板一侧和凸起块紧固连接,凸起块有多个,多个凸起块按照阻挡网的网孔对应排布,多个凸起块可同时穿过阻挡网的网孔,折叠气囊和支撑板远离凸起块的一侧紧固连接,折叠气囊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和翻转板紧固连接,翻转板两侧设置有转动杆,方形框两侧设置有条形槽,转动杆穿过条形槽,升降架和方形框外壁紧固连接,升降架的升降端和转动杆转动连接,转动杆上设置有转动齿轮,升降架的升降端和翻转电机紧固连接,翻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和转动齿轮相互啮合,伸缩杆设置在折叠气囊内部,伸缩杆一端和支撑板紧固连接,伸缩杆另一端和翻转板紧固连接。升降架属于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具体结构不作描述。本发明由多个承载单元拼接成承载层,各个承载单元之间的过渡条中间突起,避免食物、排泄物残留在过渡条处。在单个承载单元内养殖多条幼蚕,幼蚕活动在凸起块上,凸起块增加表层的攀爬着力点,为幼虫的活动提供有利条件,桑叶设置在凸起块上,幼蚕爬行的过程中会带动排泄物移动,排泄物颗粒较小,有几率落到凸起块的缝隙中,而桑叶较大,能够保留下来,这一设置提升了幼蚕生长过程中的洁净程度。在每次添加食物前,升降架会带动翻转板下移,凸起块随之下移,阻挡网会挡住大片的桑叶和幼蚕,而被食用的桑叶残渣和排泄物等会从阻挡网的孔洞中穿过,随着凸起块一起下落。等到下落完成后翻转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转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带动翻转板转动,翻转板将支撑板翻转,凸起块表层和缝隙中附带的桑叶碎屑、排泄物、杂质等全部下落到输送带上,杂质被集中输入到收集盒中。
进一步的,折叠气囊内部设置有调控单元,调控单元包括配重块、伸出块、复位弹簧、导通孔、延长管、挡板、出气块,配重块和延长管紧固连接,配重块靠近延长管一侧设置有滑移孔,伸出块和滑移孔滑动连接,复位弹簧设置在滑移孔内部,复位弹簧一端和滑移孔侧壁紧固连接,复位弹簧另一端和伸出块紧固连接,配重块内部设置有导通孔,导通孔一端和延长管内部通孔联通,导通孔另一端和配重块表面联通,导通孔从滑移孔中穿过,伸出块在正常状态下一端会从滑移孔中伸出,伸出块内部设置有过渡孔,当伸出块缩回滑移孔内部时,过渡孔和导通孔联通,支撑板内部设置有过渡腔,过渡腔设置有延伸孔和折叠气囊内部相联通,延长管和延伸孔滑动连接,挡板设置在过渡腔内部,延长管远离配重块的一端和挡板紧固连接,挡板上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和延长管内部通孔联通,过渡腔另一端和支撑板表面连接凸起块的一侧联通,过渡腔连接支撑板表面位置处设置有出气块,出气块设置在凸起块的缝隙中,出气块和支撑板紧固连接。在折叠气囊翻转后,配重块下坠,压在支撑板上,配重块具有较大的质量,会将伸出块压回滑移孔中,此时导通孔和延长管导通,外部气流可进入到折叠气囊内部,此时双作用泵反复的向伸缩柱内部输入气体、抽出气体,伸缩柱反复伸长缩短,折叠气囊随之不断进行伸缩,外部气体从出气块位置反复吸入喷出。本发明在气流反复吸入喷出的过程中,使得折叠气囊发生振动,将杂质抖落,气流的反复运动又增加了凸出块缝隙中的气流流速,二者相互协作,进一步增加了杂质的脱离速度。
进一步的,调控单元设置有多组,多组调控单元对应多个凸起块的中间位置设置,多个出气块设置在凸起块形成的同一条缝隙中,出气块表面设置有出气孔,出气孔呈十字形分布,出气孔的输出方向贴近支撑板表面。本发明设置多组出气块在凸起块的缝隙中输出气体,气体对冲后可以向各个缝隙之中扩散,增加了对凸起块缝隙的清楚效率。本发明设置的凸起块之间的缝隙在正常培育的过程中将排泄物和幼蚕分离,优化了幼蚕的养殖环境,在清理排泄物时又利用了阻挡网的脱离对缝隙进行了一次清理,用气流的对冲进行二次清理,实现了缝隙位置的快速清除。
进一步的,送食层包括储存仓、平移板、出料口、出料单元、联接杆、侧套板,储存仓和控温层底部紧固连接,储存仓底部设置有漏斗孔,平移板和储存仓下表面滑动连接,平移板侧边设置有推动电缸,推动电缸和平移板紧固连接,推动电缸的输出轴和平移板紧固连接,出料口和平移板紧固连接,出料口贯穿平移板,出料单元有多个,出料单元位置和承载单元相对应,出料单元包括倾斜管、挡塞、检验腔、连接板、检测弹簧、阻挡环,多个倾斜管通过联接杆首尾相连,联接杆和侧套板转动连接,侧套板和储存仓紧固联接,侧套板底部和方形框紧固连接,联接杆一端设置有调节齿轮,侧套板外壁上设置有调节齿条,调节齿条和侧套板滑动连接,调节齿条一端设置有调节电缸,调节电缸的输出轴和调节齿条紧固连接,调节电缸和侧套板紧固连接,调节齿条和调节齿轮啮合,检验腔和倾斜管紧固连接,挡塞和倾斜管滑动连接,阻挡环和倾斜管紧固连接,连接板和检验腔滑动连接,检测弹簧设置在检验腔内部,检测弹簧一端和检验腔侧壁紧固连接,检测弹簧另一端和连接板紧固连接,连接板和挡塞紧固连接,检验腔侧壁上设置有密封措施,检验腔靠近检测弹簧的一端设置有开孔,伸缩杆通过气流管道和双作用泵相连,气流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通过分支管道和检验腔远离检测弹簧的一端相连通。储存仓内部放置有桑叶,桑叶定期更换,清理完毕后,换食才开始,在换食时,推动电缸推动平移板,出料口会和漏斗孔重合,已经经过初步切碎处理的桑叶落入到倾斜管中,当桑叶充满倾斜管后,平移板复位。此时调节齿条在调节电缸的带动下移动,带动联接杆转动,倾斜管随之转动,倾斜管内部的桑叶落在承载单元上。本发明设置的检验腔受到伸缩杆内部气体的影响,在清理完毕后,伸缩杆内部充满气体,将折叠气囊撑开,此时折叠气囊翻转,调控单元堵塞,撑开后控制阀切换到和检验腔连通,支撑板上移,幼蚕的重量直接作用在凸起块上,幼蚕养殖的过程中,会四处移动,会有幼蚕跑到其他承载单元中,另一方面,随着幼蚕的生长,幼蚕的食量也在增长,这些因素导致桑叶的添加量要同步进行调整,若是一次添加过多的桑叶,一方面会导致桑叶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会对幼蚕的活动空间造成影响,不利于幼蚕活力的提升。本发明利用折叠气囊在承载幼蚕时的压缩量,反映在伸缩杆处,伸缩杆内部的气体被挤入到检验腔中,检验腔内部的连接板带动挡塞移动,对倾斜管内部的桑叶承载量进行调整,平衡了幼蚕移动、生长带来的食物量偏差,另一方面本发明还设置了阻挡环,阻挡环为食物量设定了最低基准,使的有较多幼蚕跑出的区域能够获得超过标准比例的食物,以更多的残留食物来引诱幼蚕回归,极大程度的提升了空间的利用均匀度。
进一步的,控温层包括分流块、合流块、通气管、上挡板,分流块、合流块底部和送食层紧固连接,分流块、合流块顶部和上挡板紧固连接,通气管有多根,通气管一端和分流块紧固连接,通气管另一端和合流块紧固连接。外部气流输入到分流块中,分流块将气体分散到各个通气管处,上挡板下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根据实时温度控制气流的输入速率,输入的气流在合流块处合流,在冷库房、温室房、过渡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气箱,合流块和排气箱滑动连接,合流块内部的气流输入排气箱,排气箱再将气流排走,排气箱的结构和传气箱相同。
进一步的,输送组件包括滑轨、滑动台、齿条、位移电机、位移齿轮、输送带、安装架、收集盒,滑轨、齿条和冷库房、温室房、过渡室底部紧固连接,滑动台和滑轨滑动连接,滑动台和培育架紧固连接,位移电机和滑动台远离培育架的一侧紧固连接,位移电机的输出轴和位移齿轮紧固连接,位移齿轮和齿条啮合,安装架和温室房底部紧固连接,输送带和安装架紧固连接,输送带一端朝向收集盒。滑动台沿着滑轨移动,在移动时位移电机转动,带动位移齿轮转动,位移齿轮和齿条啮合,带动滑动台移动。输送带将杂质收集,集中输入到收集盒中。
进一步的,分级控温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传温片、翅片、密封室、导气扇、传气箱、接触室,传温片有两片,两片传温片分别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片两侧,传温片和密封室紧固连接,传温片将密封室分割成冷室、温室,翅片和传温片远离半导体制冷片的一侧紧固连接,接触室和密封室靠近温室的一侧紧固连接,导气扇有三组,三组导气扇分别和冷室、温室、接触室紧固连接,传气箱有三组,三组传气箱分别设置在冷库房、温室房、过渡室内部,冷室远离导气扇的一端和冷库房内的传气箱相连通,温室远离导气扇的一端和温室房内的传气箱相连通,接触室远离导气扇的一端和过渡室内的传气箱相连通,三组传气箱首尾相连,传气箱和分流块滑动连接,传气箱上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内部设置有电磁阀,分流块表面设置有进气口。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贴近冷室,热端贴近温室,传温片传输温度到翅片上,导气扇鼓动气流流过翅片,产生冷气流、热气流,在密封室中产生过渡气流,过渡气流对过渡室内进行预升温,为孵化作准备,分流块上的进气口在移动到和传气箱上的出气口重合时,电磁阀导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承载单元在气流反复吸入喷出的过程中,使得折叠气囊发生振动,将杂质抖落,气流的反复运动又增加了凸出块缝隙中的气流流速,二者相互协作,进一步增加了杂质的脱离速度。本发明设置多组出气块在凸起块的缝隙中输出气体,气体对冲后可以向各个缝隙之中扩散,增加了对凸起块缝隙的清楚效率。本发明设置的凸起块之间的缝隙在正常培育的过程中将排泄物和幼蚕分离,优化了幼蚕的养殖环境,在清理排泄物时又利用了阻挡网的脱离对缝隙进行了一次清理,用气流的对冲进行二次清理,实现了缝隙位置的快速清除。本发明利用折叠气囊在承载幼蚕时的压缩量,反映在伸缩杆处,伸缩杆内部的气体被挤入到检验腔中,检验腔内部的连接板带动挡塞移动,对倾斜管内部的桑叶承载量进行调整,平衡了幼蚕移动、生长带来的食物量偏差,另一方面本发明还设置了阻挡环1246,阻挡环为食物量设定了最低基准,使的有较多幼蚕跑出的区域能够获得超过标准比例的食物,以更多的残留食物来引诱幼蚕回归,极大程度的提升了空间的利用均匀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培育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分级控温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承载层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折叠气囊翻转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6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的折叠气囊未翻转状态示意图;
图9是图8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培育架、11-承载层、111-方形框、112-阻挡网、113-支撑板、114-凸起块、115-折叠气囊、1151-配重块、1152-伸出块、1153-复位弹簧、1154-导通孔、1155-延长管、1156-挡板、1157-出气块、1158-出气孔、116-翻转板、117-伸缩杆、118-升降架、119-翻转电机、12-送食层、121-储存仓、122-平移板、123-出料口、124-出料单元、125-联接杆、126-侧套板、13-控温层、131-分流块、132-合流块、133-通气管、134-上挡板、14-板支架、2-冷库房、3-温室房、4-过渡室、5-输送组件、51-滑轨、52-滑动台、53-齿条、54-位移电机、55-位移齿轮、56-输送带、57-安装架、58-收集盒、6-分级控温组件、61-半导体制冷片、62-传温片、63-翅片、64-密封室、65-导气扇、66-传气箱、67-接触室。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活体昆虫分级控温培育装置,包括培育架1、冷库房2、温室房3、过渡室4、输送组件5、分级控温组件6,冷库房2和过渡室4紧固连接,过渡室4远离冷库房2的一端和温室房3紧固连接,过渡室4两侧设置有自动升降门,培育架1和输送组件5紧固连接,输送组件5和冷库房2、温室房3、过渡室4底部紧固连接,分级控温组件6一端设置在冷库房2、温室房3、过渡室4内部,分级控温组件6另一端和冷库房2、温室房3、过渡室4内部外部地面紧固连接。蚕卵放置在培育架1上,先在冷库房2储存,等到准备孵化时,输送组件5将培育架1输送到过渡室4进行预升温,升温后输送到温室房3进行长期喂养。分级控温组件6对冷库房2、温室房3、过渡室4内部温度进行实时调控。本发明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同时产生冷端气流和热端气流,实现了对整个培育过程的温度调控。本发明的承载单元在气流反复吸入喷出的过程中,使得折叠气囊发生振动,将杂质抖落,气流的反复运动又增加了凸出块缝隙中的气流流速,二者相互协作,进一步增加了杂质的脱离速度。
如图2所示,培育架1设置有多层,多层培育架1相互堆叠,培育架1包括承载层11、送食层12、控温层13、板支架14,承载层11下端和板支架14紧固连接,板支架14和位于下层的培育架1的控温层13顶部紧固连接,送食层12和承载层11上端紧固连接,送食层12上端和控温层13紧固连接,位于最低侧的培育架1的板支架14和输送组件5紧固连接。承载层11用于存放蚕卵,前期培育架1放置在冷库房2中,等到需要孵化时,培育架1转移到温室房3中,在温室房3内,蚕卵孵化成幼蚕,幼蚕在承载层11生长,控温层13实时控制温度变化,送食层12定时为幼蚕输送食物。
如图5、图6所示,承载层11由多个承载单元拼接而成,相邻的承载单元之间设置有过渡条,承载单元最外层设置有外框,外框和过渡条紧固连接,外框底部和板支架14紧固连接,承载单元包括方形框111、阻挡网112、支撑板113、凸起块114、折叠气囊115、翻转板116、伸缩杆117、升降架118、翻转电机119,方形框111外壁上端和过渡条紧固连接,阻挡网112和方形框111内壁上端紧固连接,阻挡网112的网孔为方形,阻挡网112的网孔大于凸起块114,阻挡网112的网孔小于孵化后的蚕身躯的直径,支撑板113一侧和凸起块114紧固连接,凸起块114有多个,多个凸起块114按照阻挡网112的网孔对应排布,多个凸起块114可同时穿过阻挡网112的网孔,折叠气囊115和支撑板113远离凸起块114的一侧紧固连接,折叠气囊115远离支撑板113的一侧和翻转板116紧固连接,翻转板116两侧设置有转动杆,方形框两侧设置有条形槽,转动杆穿过条形槽,升降架118和方形框111外壁紧固连接,升降架118的升降端和转动杆转动连接,转动杆上设置有转动齿轮,升降架118的升降端和翻转电机119紧固连接,翻转电机119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和转动齿轮相互啮合,伸缩杆117设置在折叠气囊115内部,伸缩杆117一端和支撑板113紧固连接,伸缩杆117另一端和翻转板116紧固连接。升降架118属于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具体结构不作描述。本发明由多个承载单元拼接成承载层,各个承载单元之间的过渡条中间突起,避免食物、排泄物残留在过渡条处。在单个承载单元内养殖多条幼蚕,幼蚕活动在凸起块114上,凸起块114增加表层的攀爬着力点,为幼虫的活动提供有利条件,桑叶设置在凸起块114上,幼蚕爬行的过程中会带动排泄物移动,排泄物颗粒较小,有几率落到凸起块114的缝隙中,而桑叶较大,能够保留下来,这一设置提升了幼蚕生长过程中的洁净程度。在每次添加食物前,升降架118会带动翻转板116下移,凸起块114随之下移,阻挡网112会挡住大片的桑叶和幼蚕,而被食用的桑叶残渣和排泄物等会从阻挡网112的孔洞中穿过,随着凸起块114一起下落。等到下落完成后翻转电机119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转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带动翻转板116转动,翻转板116将支撑板113翻转,凸起块114表层和缝隙中附带的桑叶碎屑、排泄物、杂质等全部下落到输送带56上,杂质被集中输入到收集盒58中。
如图6-图9所示,折叠气囊115内部设置有调控单元,调控单元包括配重块1151、伸出块1152、复位弹簧1153、导通孔1154、延长管1155、挡板1156、出气块1157,配重块1151和延长管1155紧固连接,配重块1151靠近延长管1155一侧设置有滑移孔,伸出块1152和滑移孔滑动连接,复位弹簧1153设置在滑移孔内部,复位弹簧1153一端和滑移孔侧壁紧固连接,复位弹簧1153另一端和伸出块1152紧固连接,配重块1151内部设置有导通孔1154,导通孔1154一端和延长管1155内部通孔联通,导通孔1154另一端和配重块1151表面联通,导通孔1154从滑移孔中穿过,伸出块1152在正常状态下一端会从滑移孔中伸出,伸出块1152内部设置有过渡孔,当伸出块1152缩回滑移孔内部时,过渡孔和导通孔1154联通,支撑板113内部设置有过渡腔,过渡腔设置有延伸孔和折叠气囊115内部相联通,延长管1155和延伸孔滑动连接,挡板1156设置在过渡腔内部,延长管1155远离配重块1151的一端和挡板1156紧固连接,挡板1156上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和延长管1155内部通孔联通,过渡腔另一端和支撑板113表面连接凸起块114的一侧联通,过渡腔连接支撑板113表面位置处设置有出气块1157,出气块1157设置在凸起块114的缝隙中,出气块1157和支撑板113紧固连接。在折叠气囊115翻转后,配重块1151下坠,压在支撑板113上,配重块1151具有较大的质量,会将伸出块1152压回滑移孔中,此时导通孔1154和延长管1155导通,外部气流可进入到折叠气囊115内部,此时双作用泵反复的向伸缩柱117内部输入气体、抽出气体,伸缩柱反复伸长缩短,折叠气囊随之不断进行伸缩,外部气体从出气块位置反复吸入喷出。本发明在气流反复吸入喷出的过程中,使得折叠气囊发生振动,将杂质抖落,气流的反复运动又增加了凸出块缝隙中的气流流速,二者相互协作,进一步增加了杂质的脱离速度。
如图9所示,调控单元设置有多组,多组调控单元对应多个凸起块114的中间位置设置,多个出气块1157设置在凸起块114形成的同一条缝隙中,出气块1157表面设置有出气孔1158,出气孔1158呈十字形分布,出气孔1158的输出方向贴近支撑板113表面。本发明设置多组出气块1157在凸起块的缝隙中输出气体,气体对冲后可以向各个缝隙之中扩散,增加了对凸起块114缝隙的清楚效率。本发明设置的凸起块114之间的缝隙在正常培育的过程中将排泄物和幼蚕分离,优化了幼蚕的养殖环境,在清理排泄物时又利用了阻挡网112的脱离对缝隙进行了一次清理,用气流的对冲进行二次清理,实现了缝隙位置的快速清除。
如图2、图3所示,送食层12包括储存仓121、平移板122、出料口123、出料单元124、联接杆125、侧套板126,储存仓121和控温层13底部紧固连接,储存仓121底部设置有漏斗孔,平移板122和储存仓121下表面滑动连接,平移板122侧边设置有推动电缸,推动电缸和平移板122紧固连接,推动电缸的输出轴和平移板122紧固连接,出料口123和平移板122紧固连接,出料口123贯穿平移板122,出料单元124有多个,出料单元124位置和承载单元相对应,出料单元124包括倾斜管1241、挡塞1242、检验腔1243、连接板1244、检测弹簧1245、阻挡环1246,多个倾斜管1241通过联接杆125首尾相连,联接杆125和侧套板126转动连接,侧套板126和储存仓121紧固联接,侧套板126底部和方形框111紧固连接,联接杆125一端设置有调节齿轮,侧套板126外壁上设置有调节齿条,调节齿条和侧套板126滑动连接,调节齿条一端设置有调节电缸,调节电缸的输出轴和调节齿条紧固连接,调节电缸和侧套板126紧固连接,调节齿条和调节齿轮啮合,检验腔1243和倾斜管1241紧固连接,挡塞1242和倾斜管1241滑动连接,阻挡环1246和倾斜管1241紧固连接,连接板1244和检验腔1243滑动连接,检测弹簧1245设置在检验腔1243内部,检测弹簧1245一端和检验腔1243侧壁紧固连接,检测弹簧1245另一端和连接板1244紧固连接,连接板1244和挡塞1242紧固连接,检验腔1243侧壁上设置有密封措施,检验腔1243靠近检测弹簧1245的一端设置有开孔,伸缩杆117通过气流管道和双作用泵相连,气流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通过分支管道和检验腔1243远离检测弹簧1245的一端相连通。储存仓121内部放置有桑叶,桑叶定期更换,清理完毕后,换食才开始,在换食时,推动电缸推动平移板122,出料口123会和漏斗孔重合,已经经过初步切碎处理的桑叶落入到倾斜管1241中,当桑叶充满倾斜管1241后,平移板122复位。此时调节齿条在调节电缸的带动下移动,带动联接杆125转动,倾斜管1241随之转动,倾斜管1241内部的桑叶落在承载单元上。本发明设置的检验腔1243受到伸缩杆117内部气体的影响,在清理完毕后,伸缩杆117内部充满气体,将折叠气囊115撑开,此时折叠气囊115翻转,调控单元堵塞,撑开后控制阀切换到和检验腔1243连通,支撑板113上移,幼蚕的重量直接作用在凸起块114上,幼蚕养殖的过程中,会四处移动,会有幼蚕跑到其他承载单元中,另一方面,随着幼蚕的生长,幼蚕的食量也在增长,这些因素导致桑叶的添加量要同步进行调整,若是一次添加过多的桑叶,一方面会导致桑叶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会对幼蚕的活动空间造成影响,不利于幼蚕活力的提升。本发明利用折叠气囊115在承载幼蚕时的压缩量,反映在伸缩杆117处,伸缩杆117内部的气体被挤入到检验腔1243中,检验腔内部的连接板带动挡塞移动,对倾斜管内部的桑叶承载量进行调整,平衡了幼蚕移动、生长带来的食物量偏差,另一方面本发明还设置了阻挡环1246,阻挡环为食物量设定了最低基准,使的有较多幼蚕跑出的区域能够获得超过标准比例的食物,以更多的残留食物来引诱幼蚕回归,极大程度的提升了空间的利用均匀度。
如图2、图4所示,控温层13包括分流块131、合流块132、通气管133、上挡板134,分流块131、合流块132底部和送食层紧固连接,分流块131、合流块132顶部和上挡板134紧固连接,通气管133有多根,通气管133一端和分流块131紧固连接,通气管133另一端和合流块132紧固连接。外部气流输入到分流块131中,分流块131将气体分散到各个通气管133处,上挡板134下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根据实时温度控制气流的输入速率,输入的气流在合流块132处合流,在冷库房2、温室房3、过渡室4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气箱,合流块132和排气箱滑动连接,合流块内部的气流输入排气箱,排气箱再将气流排走,排气箱的结构和传气箱66相同。
如图1所示,输送组件5包括滑轨51、滑动台52、齿条53、位移电机54、位移齿轮55、输送带56、安装架57、收集盒58,滑轨51、齿条53和冷库房2、温室房3、过渡室4底部紧固连接,滑动台52和滑轨51滑动连接,滑动台52和培育架1紧固连接,位移电机54和滑动台52远离培育架1的一侧紧固连接,位移电机54的输出轴和位移齿轮55紧固连接,位移齿轮55和齿条53啮合,安装架57和温室房3底部紧固连接,输送带56和安装架57紧固连接,输送带56一端朝向收集盒58。滑动台52沿着滑轨移动,在移动时位移电机54转动,带动位移齿轮55转动,位移齿轮55和齿条53啮合,带动滑动台52移动。输送带56将杂质收集,集中输入到收集盒58中。
如图4所示,分级控温组件6包括半导体制冷片61、传温片62、翅片63、密封室64、导气扇65、传气箱66、接触室67,传温片62有两片,两片传温片62分别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片61两侧,传温片62和密封室64紧固连接,传温片62将密封室64分割成冷室、温室,翅片63和传温片62远离半导体制冷片61的一侧紧固连接,接触室67和密封室64靠近温室的一侧紧固连接,导气扇65有三组,三组导气扇65分别和冷室、温室、接触室紧固连接,传气箱66有三组,三组传气箱66分别设置在冷库房2、温室房3、过渡室4内部,冷室远离导气扇65的一端和冷库房2内的传气箱66相连通,温室远离导气扇65的一端和温室房3内的传气箱66相连通,接触室67远离导气扇65的一端和过渡室4内的传气箱66相连通,三组传气箱66首尾相连,传气箱66和分流块131滑动连接,传气箱66上设置有出气孔,出气孔内部设置有电磁阀,分流块131表面设置有进气口。半导体制冷片61的冷端贴近冷室,热端贴近温室,传温片62传输温度到翅片63上,导气扇65鼓动气流流过翅片63,产生冷气流、热气流,在密封室中产生过渡气流,过渡气流对过渡室4内进行预升温,为孵化作准备,分流块131上的进气口在移动到和传气箱66上的出气口重合时,电磁阀导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蚕卵放置在培育架1上,先在冷库房2储存,等到准备孵化时,输送组件5将培育架1输送到过渡室4进行预升温,升温后输送到温室房3进行长期喂养。幼蚕在承载层11生长,控温层13实时控制温度变化,送食层12定时为幼蚕输送食物。在单个承载单元内养殖多条幼蚕,幼蚕活动在凸起块114上,在每次添加食物前,升降架118会带动翻转板116下移,凸起块114随之下移,阻挡网112会挡住大片的桑叶和幼蚕,而被食用的桑叶残渣和排泄物等会从阻挡网112的孔洞中穿过,随着凸起块114一起下落。等到下落完成后翻转电机119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转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带动翻转板116转动,翻转板116将支撑板113翻转,凸起块114表层和缝隙中附带的桑叶碎屑、排泄物、杂质等全部下落到输送带56上,杂质被集中输入到收集盒58中。在换食时,推动电缸推动平移板122,出料口123会和漏斗孔重合,已经经过初步切碎处理的桑叶落入到倾斜管1241中,当桑叶充满倾斜管1241后,平移板122复位。此时调节齿条在调节电缸的带动下移动,带动联接杆125转动,倾斜管1241随之转动,倾斜管1241内部的桑叶落在承载单元上。半导体制冷片61的冷端贴近冷室,热端贴近温室,传温片62传输温度到翅片63上,导气扇65鼓动气流流过翅片63,产生冷气流、热气流,在密封室中产生过渡气流,对冷库房2、温室房3、过渡室4进行分级控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活体昆虫分级控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装置包括培育架(1)、冷库房(2)、温室房(3)、过渡室(4)、输送组件(5)、分级控温组件(6),所述冷库房(2)和过渡室(4)紧固连接,所述过渡室(4)远离冷库房(2)的一端和温室房(3)紧固连接,过渡室(4)两侧设置有自动升降门,所述培育架(1)和输送组件(5)紧固连接,所述输送组件(5)和冷库房(2)、温室房(3)、过渡室(4)底部紧固连接,所述分级控温组件(6)一端设置在冷库房(2)、温室房(3)、过渡室(4)内部,分级控温组件(6)另一端和冷库房(2)、温室房(3)、过渡室(4)内部外部地面紧固连接;
所述培育架(1)设置有多层,多层培育架(1)相互堆叠,所述培育架(1)包括承载层(11)、送食层(12)、控温层(13)、板支架(14),所述承载层(11)下端和板支架(14)紧固连接,所述板支架(14)和位于下层的培育架(1)的控温层(13)顶部紧固连接,所述送食层(12)和承载层(11)上端紧固连接,所述送食层(12)上端和控温层(13)紧固连接,位于最低侧的培育架(1)的板支架(14)和输送组件(5)紧固连接;
所述承载层(11)由多个承载单元拼接而成,相邻的承载单元之间设置有过渡条,承载单元最外层设置有外框,所述外框和过渡条紧固连接,所述外框底部和板支架(14)紧固连接,所述承载单元包括方形框(111)、阻挡网(112)、支撑板(113)、凸起块(114)、折叠气囊(115)、翻转板(116)、伸缩杆(117)、升降架(118)、翻转电机(119),所述方形框(111)外壁上端和过渡条紧固连接,所述阻挡网(112)和方形框(111)内壁上端紧固连接,所述阻挡网(112)的网孔为方形,阻挡网(112)的网孔大于凸起块(114),阻挡网(112)的网孔小于孵化后的蚕身躯的直径,所述支撑板(113)一侧和凸起块(114)紧固连接,所述凸起块(114)有多个,多个凸起块(114)按照阻挡网(112)的网孔对应排布,多个凸起块(114)可同时穿过阻挡网(112)的网孔,所述折叠气囊(115)和支撑板(113)远离凸起块(114)的一侧紧固连接,所述折叠气囊(115)远离支撑板(113)的一侧和翻转板(116)紧固连接,所述翻转板(116)两侧设置有转动杆,所述方形框(111)两侧设置有条形槽,所述转动杆穿过条形槽,所述升降架(118)和方形框(111)外壁紧固连接,所述升降架(118)的升降端和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转动齿轮,所述升降架(118)的升降端和翻转电机(119)紧固连接,所述翻转电机(119)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转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伸缩杆(117)设置在折叠气囊(115)内部,伸缩杆(117)一端和支撑板(113)紧固连接,伸缩杆(117)另一端和翻转板(116)紧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体昆虫分级控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气囊(115)内部设置有调控单元,所述调控单元包括配重块(1151)、伸出块(1152)、复位弹簧(1153)、导通孔(1154)、延长管(1155)、挡板(1156)、出气块(1157),所述配重块(1151)和延长管(1155)紧固连接,所述配重块(1151)靠近延长管(1155)一侧设置有滑移孔,所述伸出块(1152)和滑移孔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153)设置在滑移孔内部,复位弹簧(1153)一端和滑移孔侧壁紧固连接,复位弹簧(1153)另一端和伸出块(1152)紧固连接,所述配重块(1151)内部设置有导通孔(1154),所述导通孔(1154)一端和延长管(1155)内部通孔联通,导通孔(1154)另一端和配重块(1151)表面联通,所述导通孔(1154)从滑移孔中穿过,所述伸出块(1152)在正常状态下一端会从滑移孔中伸出,伸出块(1152)内部设置有过渡孔,当伸出块(1152)缩回滑移孔内部时,过渡孔和导通孔(1154)联通,所述支撑板(113)内部设置有过渡腔,所述过渡腔设置有延伸孔和折叠气囊(115)内部相联通,所述延长管(1155)和延伸孔滑动连接,所述挡板(1156)设置在过渡腔内部,所述延长管(1155)远离配重块(1151)的一端和挡板(1156)紧固连接,挡板(1156)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和延长管(1155)内部通孔联通,所述过渡腔另一端和支撑板(113)表面连接凸起块(114)的一侧联通,所述过渡腔连接支撑板(113)表面位置处设置有出气块(1157),所述出气块(1157)设置在凸起块(114)的缝隙中,所述出气块(1157)和支撑板(113)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体昆虫分级控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单元设置有多组,多组调控单元对应多个凸起块(114)的中间位置设置,多个出气块(1157)设置在凸起块(114)形成的同一条缝隙中,所述出气块(1157)表面设置有出气孔(1158),所述出气孔(1158)呈十字形分布,出气孔(1158)的输出方向贴近支撑板(113)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活体昆虫分级控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食层(12)包括储存仓(121)、平移板(122)、出料口(123)、出料单元(124)、联接杆(125)、侧套板(126),所述储存仓(121)和控温层(13)底部紧固连接,所述储存仓(121)底部设置有漏斗孔,所述平移板(122)和储存仓(121)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平移板(122)侧边设置有推动电缸,所述推动电缸和平移板(122)紧固连接,推动电缸的输出轴和平移板(122)紧固连接,所述出料口(123)和平移板(122)紧固连接,出料口(123)贯穿平移板(122),所述出料单元(124)有多个,出料单元(124)位置和承载单元相对应,所述出料单元(124)包括倾斜管(1241)、挡塞(1242)、检验腔(1243)、连接板(1244)、检测弹簧(1245)、阻挡环(1246),多个所述倾斜管(1241)通过联接杆(125)首尾相连,所述联接杆(125)和侧套板(126)转动连接,所述侧套板(126)和储存仓(121)紧固联接,侧套板(126)底部和方形框(111)紧固连接,所述联接杆(125)一端设置有调节齿轮,所述侧套板(126)外壁上设置有调节齿条,所述调节齿条和侧套板(126)滑动连接,所述调节齿条一端设置有调节电缸,所述调节电缸的输出轴和调节齿条紧固连接,调节电缸和侧套板(126)紧固连接,所述调节齿条和调节齿轮啮合,所述检验腔(1243)和倾斜管(1241)紧固连接,所述挡塞(1242)和倾斜管(1241)滑动连接,所述阻挡环(1246)和倾斜管(1241)紧固连接,所述连接板(1244)和检验腔(1243)滑动连接,所述检测弹簧(1245)设置在检验腔(1243)内部,所述检测弹簧(1245)一端和检验腔(1243)侧壁紧固连接,检测弹簧(1245)另一端和连接板(1244)紧固连接,所述连接板(1244)和挡塞(1242)紧固连接,检验腔(1243)侧壁上设置有密封措施,所述检验腔(1243)靠近检测弹簧(1245)的一端设置有开孔,所述伸缩杆(117)通过气流管道和双作用泵相连,所述气流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通过分支管道和检验腔(1243)远离检测弹簧(1245)的一端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活体昆虫分级控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层(13)包括分流块(131)、合流块(132)、通气管(133)、上挡板(134),所述分流块(131)、合流块(132)底部和送食层(12)紧固连接,所述分流块(131)、合流块(132)顶部和上挡板(134)紧固连接,所述通气管(133)有多根,通气管(133)一端和分流块(131)紧固连接,通气管(133)另一端和合流块(132)紧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活体昆虫分级控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5)包括滑轨(51)、滑动台(52)、齿条(53)、位移电机(54)、位移齿轮(55)、输送带(56)、安装架(57)、收集盒(58),所述滑轨(51)、齿条(53)和冷库房(2)、温室房(3)、过渡室(4)底部紧固连接,所述滑动台(52)和滑轨(51)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台(52)和培育架(1)紧固连接,所述位移电机(54)和滑动台(52)远离培育架(1)的一侧紧固连接,所述位移电机(54)的输出轴和位移齿轮(55)紧固连接,所述位移齿轮(55)和齿条(53)啮合,所述安装架(57)和温室房(3)底部紧固连接,所述输送带(56)和安装架(57)紧固连接,输送带(56)一端朝向收集盒(5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活体昆虫分级控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控温组件(6)包括半导体制冷片(61)、传温片(62)、翅片(63)、密封室(64)、导气扇(65)、传气箱(66)、接触室(67),所述传温片(62)有两片,两片传温片(62)分别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片(61)两侧,所述传温片(62)和密封室(64)紧固连接,所述传温片(62)将密封室(64)分割成冷室、温室,所述翅片(63)和传温片(62)远离半导体制冷片(61)的一侧紧固连接,所述接触室(67)和密封室(64)靠近温室的一侧紧固连接,所述导气扇(65)有三组,三组导气扇(65)分别和冷室、温室、接触室(67)紧固连接,所述传气箱(66)有三组,三组传气箱(66)分别设置在冷库房(2)、温室房(3)、过渡室(4)内部,所述冷室远离导气扇(65)的一端和冷库房(2)内的传气箱(66)相连通,所述温室远离导气扇(65)的一端和温室房(3)内的传气箱(66)相连通,所述接触室(67)远离导气扇(65)的一端和过渡室(4)内的传气箱(66)相连通,三组传气箱(66)首尾相连,所述传气箱(66)和分流块(131)滑动连接,所述传气箱(66)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内部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分流块(131)表面设置有进气口。
CN202210988895.9A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活体昆虫分级控温培育装置 Active CN1151914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8895.9A CN115191409B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活体昆虫分级控温培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8895.9A CN115191409B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活体昆虫分级控温培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1409A CN115191409A (zh) 2022-10-18
CN115191409B true CN115191409B (zh) 2023-07-18

Family

ID=83586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88895.9A Active CN115191409B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活体昆虫分级控温培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9140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5888A (zh) * 2011-12-06 2012-04-11 区登波 蚕室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系统
CN204907354U (zh) * 2015-07-23 2015-12-30 李美玉 培育库房
CN207692762U (zh) * 2017-12-20 2018-08-07 南京万客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水虻控温养殖房
CN110235861A (zh) * 2019-06-18 2019-09-17 李御智 一种可自动调节养殖环境的蜗牛养殖箱
CN110720436A (zh) * 2019-11-29 2020-01-24 湖南大湘农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黑水虻自动化养殖生产线
KR20220094694A (ko) * 2020-12-29 2022-07-06 경남정보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식용 곤충 사육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5888A (zh) * 2011-12-06 2012-04-11 区登波 蚕室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系统
CN204907354U (zh) * 2015-07-23 2015-12-30 李美玉 培育库房
CN207692762U (zh) * 2017-12-20 2018-08-07 南京万客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水虻控温养殖房
CN110235861A (zh) * 2019-06-18 2019-09-17 李御智 一种可自动调节养殖环境的蜗牛养殖箱
CN110720436A (zh) * 2019-11-29 2020-01-24 湖南大湘农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黑水虻自动化养殖生产线
KR20220094694A (ko) * 2020-12-29 2022-07-06 경남정보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식용 곤충 사육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1409A (zh)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37916B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制备预处理装置
CN115191409B (zh) 一种活体昆虫分级控温培育装置
CN211672025U (zh) 一种黄粉虫自动化养殖系统
CN209131273U (zh) 一种用于秸秆木屑颗粒成型的烘干装置
CN208390638U (zh) 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的作业房
CN207681011U (zh) 一种利用鼓风机使茶叶悬浮的茶叶分选装置
CN207531709U (zh) 多层h型黑水虻幼虫立体转化床
CN203523328U (zh) 花生联合收获机
CN111774306A (zh) 一种昆虫养殖用的自动筛分装置、昆虫养殖系统
CN207269657U (zh) 一种具有自动分选功能的黑水虻养殖设备
CN210017527U (zh) 大蚕养殖用自动化喂料消毒装置
CN108188024A (zh) 一种利用鼓风机使茶叶悬浮的茶叶分选装置
CN211418611U (zh) 一种腻子粉包装袋输送装置
CN210202537U (zh) 粮仓上料系统
CN211637338U (zh) 一种刺梨筛分转运装置
CN108940857B (zh) 一种提高农作物纯净度的方法
CN206564835U (zh) 一种小麦收割装置
CN210816239U (zh) 一种米业加工用扬尘装置
CN209609596U (zh) 养蚕传输系统
CN216335281U (zh) 一种高效的自动喂蚕装置
CN216994925U (zh) 一种粮食加工用油糠打包装置
CN216451962U (zh) 一种有机蔬菜采收保鲜装置
CN220777011U (zh) 一种畜禽喂食槽饲料回收机构
CN111887209B (zh) 一种善飞型昆虫的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CN216971334U (zh) 换向运输机构、整叶输送系统以及蚕桑养殖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