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89526A -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89526A
CN115189526A CN202210810702.0A CN202210810702A CN115189526A CN 115189526 A CN115189526 A CN 115189526A CN 202210810702 A CN202210810702 A CN 202210810702A CN 115189526 A CN115189526 A CN 1151895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coil
gap
rotor
rotor assembly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107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文栋
盖晓男
司理涛
李怀成
王庆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1070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895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89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95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2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magnetic circuits
    • H02K2201/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aspects of the air-gap between rotor and sta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为了降低压缩机的定转子间隙异常时的返修难度,采用定子线圈分区设计的结构,当任一或两个定转子间隙发生异常时,先给上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一转速,基于第一转速确定上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一间隙,然后给下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二转速,基于第二转速确定下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二间隙,基于相同驱动力矩下定转子间隙与驱动电流的关系,结合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修正上定子线圈与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采用修正的驱动电流施加在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以达到对转子线圈作用的驱动力矩一致的效果,从而使得压缩机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室外机的主要动力部件为压缩机,转子式压缩机被广泛应用于空调器中。它从结构上看主要是因为不用吸气阀而显得可靠性更高,同样的原因亦使它适用于变速运行。
对转子式压缩机而言,定子和转子泵组件是基础部件,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定子保持静止,而转子泵相对定子转动进行周期性的做功。转子式压缩机的优点是零部件少、尺寸紧凑、重量轻;其受限制的一面在于,压缩机定转子之间的间隙超出设定范围后,会对其性能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若因为装配引起定转子间隙超出设定范围,或使用中发生零部件磨损而导致定转子间隙发生变化而超出设定范围,均会致使机器性能迅速恶化。
例如,本申请人在开发中发现,定转子装配间隙结构尺寸的差异会引起压缩机单体振动噪声,通过对噪音源进行识别确认可以获知,引起噪声的原因主要在于压缩机定转子之间的间隙不满足要求,导致定子线圈在与转子不同的接触位置驱动力矩不同,从而导致转子受力不均匀,进而导致压缩机单体四倍频超标而发生振动噪声。
为避免出厂前压缩机因装配不当导致定转子间隙异常,制造商需要在制造过程中对定转子间隙进行检测,现有的检测方式为,在压缩机封壳前采用间隙规对定转子间隙进行检测,但这种检测方式还是存在隐患,存在后续外壳焊接过程中存在导致定转子间隙异常的问题,此时,由于壳体已经焊接缝隙,间隙规无法探测内部定转子间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采用定子线圈分区设计的结构,将定转子间隙区分成两部分设计,以分区的对定转子间隙进行检测来提高对间隙异常的定位精度,当任一或两个定转子间隙发生异常时,基于相同驱动力矩下定转子间隙与驱动电流的关系,对上定子线圈和/或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进行修正,实现上下定子线圈对转子组件施加的驱动力矩一致,实现了无需拆除压缩外壳即可对间隙异常情况进行修正的效果,降低了压缩机的定转子间隙异常时的返修难度。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出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包括:
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组装于所述定子组件内部;
所述定子组件包括:
上定子线圈,与所述转子组件之间的间隙构成第一间隙;
下定子线圈,与所述转子组件之间的间隙构成第二间隙;且与所述上定子组件通过卡箍定位成一体;
所述转子式压缩机还包括:
驱动模块,运行有压缩机驱动,所述压缩机驱动用于当定转子间隙发生异常时实施以下控制:
给上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一转速;
基于第一转速确定上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一间隙;
给下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二转速;
基于第二转速确定下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二间隙;
基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确定上定子线圈与下定子线圈的修正驱动电流;
将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更新为修正驱动电流;
采用修正驱动电流驱动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
提出一种空调器,应用转子式压缩机,所述转子式压缩机包括:
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组装于所述定子组件内部;
所述定子组件包括:上定子线圈,与所述转子组件之间的间隙构成第一间隙;下定子线圈,与所述转子组件之间的间隙构成第二间隙;且与所述上定子组件通过卡箍定位成一体;
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驱动模块,运行有压缩机驱动,所述压缩机驱动用于当定转子间隙发生异常时实施以下控制:
给上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一转速;
基于第一转速确定上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一间隙;
给下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二转速;
基于第二转速确定下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二间隙;
基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确定上定子线圈与下定子线圈的修正驱动电流;
将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更新为修正驱动电流;
采用修正驱动电流驱动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在本发明提出的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中,为了降低压缩机的定转子间隙异常时的返修难度,采用定子线圈分区设计的结构,将定转子间隙区分成两部分设计,以分区的对定转子间隙进行检测来提高对间隙异常的定位精度,当任一或两个定转子间隙发生异常时,先给上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一转速,基于第一转速确定上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一间隙,然后给下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二转速,基于第二转速确定下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二间隙,基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修正上定子线圈与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采用修正的驱动电流施加在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以达到对转子线圈作用的驱动力矩一致的效果,从而使得压缩机稳定运行;本发明基于相同驱动力矩下定转子间隙与驱动电流的关系,对上定子线圈和/或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进行修正,实现上下定子线圈对转子组件施加的驱动力矩一致,解决现有压缩机在封壳后无法对定转子间隙进行修正的问题,提高了压缩机出厂的合格率,也实现了无需拆除压缩外壳即可对间隙异常情况进行修正。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转子式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转子式压缩机的定子组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所示定子组件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转子式压缩机的定子组件组装结构示意;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转子式压缩机的定子组件与转子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给出的定子组件与转子组件的A-A向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转子式压缩机的功能架构示意;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转子式压缩机实施间隙检测的步骤示意;
图9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给出转子式压缩机实施间隙检测的步骤示意;
图10为本发明为一些实施例中给出转子式压缩机实施间隙检测的步骤示意;
图11为本发明为一些实施例中给出转子式压缩机实施间隙检测的步骤示意;
图12为本发明提出的转子式压缩机的功能架构示意图;
图13本发明提出的转子式压缩机在检测定转子间隙异常时实施的驱动步骤示意;
图14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给出的转子式压缩机驱动步骤示意;
图15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给出的转子式压缩机驱动步骤示意;
图16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给出的转子式压缩机驱动步骤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 “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发明提出的转子式压缩机,应用为空调器的压缩机,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对室内空间进行制冷或制热。
低温低压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转子式压缩机的定转子组件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外壳体1、定子组件2、转子组件3和转子泵4。
该转子式压缩机的制造安装顺序为:
1、转子组件3和转子泵4先热套焊接在一起组成转子泵组件。
2、将焊接好的转子泵组件一起放置到定子组件2内部形成定转子组件。
3、最后将外壳体1与安装后的定转子组件热套焊接在一起。
其中,定子组件2包括上定子线圈21和下定子线圈22,上定子线圈21和下定子线圈22通过卡箍23定位在一起构成整体定子。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定子线圈分区设计的结构,将定转子间隙区分成两部分设计,分别为上定子线圈21与转子组件3之间的间隙,和下定子线圈22与转子组件之间的间隙,组装的理想情况为:上定子线圈21与转子组件之间的间隙D1,与下定子线圈22与转子组件之间的间隙D2,满足D1=D2;但实际组装中,能够保持D1和D2均在保证压缩机不出现异常的设定范围内即可。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定转子间隙的设定范围为0.48mm-0.52mm,超过0.52mm或者达不到0.48mm,都会导致压缩机性能的恶化。
本发明给出的双定子结构的转子式压缩机,将定转子间隙区分成两部分设计,当D1和D2均在设定范围内时,工作时,为上定子线圈21和下定子线圈22施加相同的驱动电流,上定子线圈21和下定子线圈22产生相近的旋转磁场作用于转子组件3上,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转子组件3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而产生电流,从而产生旋转;由于D1和D2均在设定范围内,则上定子线圈21形成的磁电动力旋转扭矩与下定子线圈22形成的磁电动力旋转扭矩基本一致,从而保证转子组件受力均匀。
若D1、D2中任一个不在设定范围内时,上定子线圈21或下定子线圈22形成的磁电动力旋转扭矩异常,导致上定子线圈21形成的磁电动力旋转扭矩与下定子线圈22形成的磁电动力旋转扭矩不一致,从而使得转子组件的上部与下部受力不一致,也即转子组件3整体受力不均匀,导致压缩机产生振动噪音。
若D1和D2两项均不在设定范围内时,上定子线圈21和下定子线圈22形成的磁电动力旋转扭矩均异常,导致压缩机产生振动噪音。
在现有的设计中,定转子间隙多数情况下并非整体发生异常,可能由于使用中的磨损、组装中的碰撞等因素导致某一部位的定转子间隙超出设定范围,在采用间隙规对定转子间隙进行检测时,也是需要分区分部位对定转子间隙进行不止一次的测量,而基于本发明采用上定子线圈21和下定子线圈22的设计,可以将定转子间隙的整体设计压力分担在两个分区的定转子间隙设计上,缩小对定转子间隙的检测范围,结合下述本发明提出的定转子间隙检测方法,能够在不采用间隙规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对定转子间隙是否发生异常进行检测。
首先,在设计研究中,采集定子与转子之间间隙在设定范围内的合格压缩机的数据如下:
对定子线圈施加相同的电流驱动L,采集不同间隙下的定子线圈驱动转子旋转的转速,统计得到如下表一所示的数据:
表一
定转子间隙(mm) 转子转速(rpm)
0.48 R1
0.49 R2
0.50 R3
0.51 R4
0.52 R5
也即,对定子线圈施加相同驱动电流时,不同间隙下,转子的转速是不相同的;通常的,相同驱动电流、不同间隙下转速波动在10rpm范围内。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通过存储模块71存储相同驱动电流下,压缩机定转子间隙与转子组件转速之间的关系数据,也即例如表一所示出的数据,该关系数据通过采集合格压缩机数据统计得到。
结合上述研究和本发明提出的双定子线圈结构,如图7所示,本发明给出转子式压缩机还包括:
定转子间隙检测模块5,其运行有定转子间隙检测方法,如图8所示,该定转子间隙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给上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一转速。
以第一驱动电流施加于上定子线圈21,上定子线圈21产生第一旋转磁场,第一旋转磁场作用于转子组件3上,形成第一磁电动力旋转扭矩,转子组件3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产生电流,使得转子组件3在磁场作用下以第一转速转动。
步骤S2:给下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二转速。
以第一驱动电流施加于下定子线圈22,下定子线圈21产生第二旋转磁场,第二旋转磁场作用于转子组件3上,形成第二磁电动力旋转扭矩,转子组件3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产生电流,使得转子组件3在磁场作用下以第二转速转动。
步骤S3:基于第一转速和/或第二转速判断压缩机的定转子间隙是否在设定范围内。
由表一的研究统计数据可以知道,给定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情况下,定转子间隙不同,定子线圈产生的磁电动力不同,导致对转子线圈施加的驱动力矩也不同,从而使得转子组件的转速也就不同,由此,可以通过第一转速和/或第二转速来判断压缩机的定转子间隙是否在设定范围内。
如图9所示的步骤S3的一个实施例为:
步骤S31:判断第一转速和/或第二转速是否在设定转速范围内。
这里的设定转速范围参考表一所示数据,在一个给定的第一驱动电流下,压缩机正常工作下的定转子间隙范围对应有设定转速范围,通常,定转子间隙在0.48mm-0.52mm为正常,则设定转速范围为R1-R5。
步骤S32:当第一转速和/或第二转速不在设定转速范围内时,确定定转子间隙不在设定范围内。
当第一转速和/或第二转速不在R1-R5的范围内时,对应定转子间隙不在0.48mm-0.52mm的设定范围内,可以确定定转子间隙异常,需要返修改善。
基于本发明中给出双定子结构的转子式压缩机,通过分区检测的方式,能够精准定位间隙异常的区域,因此可以仅对其中一个定子线圈进行通电检测,当发现间隙异常时即可判断定转子间隙异常。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采用如下方法在压缩机封壳后,对定转子间隙进行检测。
步骤S91:给上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一转速。
以第一驱动电流施加于上定子线圈21,上定子线圈21产生第一旋转磁场,第一旋转磁场作用于转子组件3上,形成第一磁电动力旋转扭矩,转子组件3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产生电流,使得转子组件3在磁场作用下以第一转速转动。
步骤S92:判断第一转速是否在设定范围内。
这里的设定转速范围参考表一所示数据,在一个给定的第一驱动电流下,压缩机正常工作下的定转子间隙范围对应有设定转速范围,通常,定转子间隙在0.48mm-0.52mm为正常,则设定转速范围为R1-R5。当在设定范围内时,转入步骤S94,否则,进入步骤S93。
步骤S93:确定压缩机的定转子间隙异常。
确定定转子间隙异常,需要返修改善。
步骤S94:给下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二转速。
以第一驱动电流施加于下定子线圈22,下定子线圈21产生第二旋转磁场,第二旋转磁场作用于转子组件3上,形成第二磁电动力旋转扭矩,转子组件3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产生电流,使得转子组件3在磁场作用下以第二转速转动。
步骤S95:判断第二转速是否在设定转速范围内。
当在设定范围内时,转入步骤S96,否则,进入步骤S93。
步骤S96:确定压缩机定转子间隙符合要求。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采用如下方法在压缩机封壳后,对定转子间隙进行检测。
步骤S101:给上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
以第一驱动电流施加于上定子线圈21,上定子线圈21产生第一旋转磁场,第一旋转磁场作用于转子组件3上,形成第一磁电动力旋转扭矩,转子组件3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产生电流,使得转子组件3在磁场作用下转动。
步骤S102:稳定运行设定时长,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一转速。
步骤S103:判断第一转速是否在设定范围内。
这里的设定转速范围参考表一所示数据,在一个给定的第一驱动电流下,压缩机正常工作下的定转子间隙范围对应有设定转速范围,通常,定转子间隙在0.48mm-0.52mm为正常,则设定转速范围为R1-R5。当在设定范围内时,转入步骤S105,否则,进入步骤S104。
步骤S104:确定压缩机的定转子间隙异常。
确定定转子间隙异常,需要返修改善。
步骤S105:给下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
以第一驱动电流施加于下定子线圈22,下定子线圈21产生第二旋转磁场,第二旋转磁场作用于转子组件3上,形成第二磁电动力旋转扭矩,转子组件3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产生电流,使得转子组件3在磁场作用下转动。
步骤S106:稳定运行设定时长,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二转速。
步骤S107:判断第二转速是否在设定转速范围内。
当在设定范围内时,转入步骤S108,否则,进入步骤S104。
步骤S108:确定压缩机定转子间隙符合要求。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转子式压缩机定转子间隙的检测准确度,同时降低检测难度,采用定子分区设计的结构,将定转子间隙的检测压力分担到两个分区上,从而缩小定转子间隙的检测范围,对间隙异常实施精准检测和定位,结合对定子施加相同驱动电流下定转子间隙与转子转速之间的统计关系,实现了在压缩机的外壳体封壳之后,也能够对定转子间隙进行检测。
故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该压缩机为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给出的转子式压缩机,制冷循环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对室内空间进行制冷或制热。
低温低压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通过定转子间隙检测方式检测到定转子间隙存在异常时,本发明相应的给出间隙异常情况下的返修方法。
如图12所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该转子式压缩机还包括:
驱动模块6,其运行有压缩机驱动,适用于当定转子间隙检测模块5检测出定转子间隙存在异常时的返修改善。
如前述表一所示,在研究设计中发现,对定子线圈施加相同驱动电流时,不同间隙下,定子对转子产生的驱动力矩不同,则驱动转子的转速也是不相同的;为避免由于转子和定子间隙不同导致的驱动力矩不同,不同间隙下,为保证定子线圈的驱动力矩相同,则不同间隙下施加给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是不能相同的,统计相同驱动力矩下,不同间隙下给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关系,如图下表二所示:
表二
定转子间隙(mm) 驱动电流
0.48 L1
0.49 L2
0.50 L3
0.51 L4
0.52 L5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通过存储模块72存储相同驱动力矩下,压缩机定转子间隙与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之间的关系数据,也即例如表二所示出的数据,该关系数据通过采集合格压缩机数据统计得到。
结合上述,如图13所示,在检测获知定转子间隙存在异常时,通过本发明给出的压缩机驱动方式,可以不拆封压缩机外壳重新调整定转子间隙实现对压缩机的改善,保证上下定子施加给转子组件的驱动力矩一致,保障压缩机正常工作,具体的,包括:
步骤S121:给上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一转速。
以第一驱动电流施加于上定子线圈21,上定子线圈21产生第一旋转磁场,第一旋转磁场作用于转子组件3上,形成第一磁电动力旋转扭矩,转子组件3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产生电流,使得转子组件3在磁场作用下以第一转速转动。
步骤S122:基于第一转速确定上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一间隙。
结合表一所示内容,基于相同驱动电流下,不同间隙与转子转速的关系,根据第一转速确定上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间隙,为第一间隙。
步骤S123:给下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二转速。
以第一驱动电流施加于下定子线圈22,下定子线圈21产生第二旋转磁场,第二旋转磁场作用于转子组件3上,形成第二磁电动力旋转扭矩,转子组件3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产生电流,使得转子组件3在磁场作用下以第二转速转动。
步骤S124:基于第二转速确定下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二间隙。
结合表一所示内容,基于相同驱动电流下,不同间隙与转子转速的关系,根据第二转速确定上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间隙,为第二间隙。
步骤S125:基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确定上定子线圈与下定子线圈的修正驱动电流。
结合表二所示内容,基于相同驱动力矩下,不同间隙与定子线圈驱动电流的关系,根据第一间隙确定上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根据第二间隙确定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
步骤S126:将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更新为修正驱动电流。
这里的修正驱动电流包括上定子修正驱动电流和下定子修正驱动电流。
步骤S127:采用修正驱动电流驱动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
基于本发明中给出双定子结构的转子式压缩机,通过分区检测的方式,能够精准定位间隙异常的区域,在定位间隙异常后,通过上述给出的驱动方式修正上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达到施加到转子组件上的驱动力矩一致的目的,从而可以以不拆除压缩机外壳的方式对定转子间隙引起的压缩机异常进行修正,保障了转子组件的稳定运行,降低压缩机返修难度。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在检测到定转子间隙异常时的压缩机驱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31:给上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一转速。
以第一驱动电流施加于上定子线圈21,上定子线圈21产生第一旋转磁场,第一旋转磁场作用于转子组件3上,形成第一磁电动力旋转扭矩,转子组件3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产生电流,使得转子组件3在磁场作用下以第一转速转动。
步骤S132:基于第一转速确定上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一间隙。
结合表一所示内容,基于相同驱动电流下,不同间隙与转子转速的关系,根据第一转速确定上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间隙,为第一间隙。
步骤S133:给下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二转速。
以第一驱动电流施加于下定子线圈22,下定子线圈21产生第二旋转磁场,第二旋转磁场作用于转子组件3上,形成第二磁电动力旋转扭矩,转子组件3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产生电流,使得转子组件3在磁场作用下以第二转速转动。
步骤S134:基于第二转速确定下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二间隙。
结合表一所示内容,基于相同驱动电流下,不同间隙与转子转速的关系,根据第二转速确定上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间隙,为第二间隙。
步骤S135:基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确定上定子线圈与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比例。
结合表二所示内容,基于相同驱动力矩下,不同间隙与定子线圈驱动电流的关系,根据第一间隙确定上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根据第二间隙确定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从而可以确定上定子线圈与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比例。
步骤S136:基于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比例修正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
步骤S137:采用修正的驱动电流驱动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在检测到定转子间隙异常时的压缩机驱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41:给上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一转速。
以第一驱动电流施加于上定子线圈21,上定子线圈21产生第一旋转磁场,第一旋转磁场作用于转子组件3上,形成第一磁电动力旋转扭矩,转子组件3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产生电流,使得转子组件3在磁场作用下以第一转速转动。
步骤S142:基于第一转速确定上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一间隙。
结合表一所示内容,基于相同驱动电流下,不同间隙与转子转速的关系,根据第一转速确定上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间隙,为第一间隙。
步骤S143:给下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二转速。
以第一驱动电流施加于下定子线圈22,下定子线圈21产生第二旋转磁场,第二旋转磁场作用于转子组件3上,形成第二磁电动力旋转扭矩,转子组件3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产生电流,使得转子组件3在磁场作用下以第二转速转动。
步骤S144:基于第二转速确定下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二间隙。
结合表一所示内容,基于相同驱动电流下,不同间隙与转子转速的关系,根据第二转速确定上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间隙,为第二间隙。
步骤S145:基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确定上定子线圈与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比例。
结合表二所示内容,基于相同驱动力矩下,不同间隙与定子线圈驱动电流的关系,根据第一间隙确定上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根据第二间隙确定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从而可以确定上定子线圈与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比例。
步骤S146:基于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比例修正压缩机不同运行频率下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
采用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比例重置驱动程序的控制参数,该控制参数至少包括压缩机不同运行频率下上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和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当确定了上定子线圈与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比例时,压缩机不同运行频率下的上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可采用确定的电流比例关系重新进行修正。
步骤S147:采用修正的驱动电流驱动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在检测到定转子间隙异常时的压缩机驱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51:给上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一转速。
以第一驱动电流施加于上定子线圈21,上定子线圈21产生第一旋转磁场,第一旋转磁场作用于转子组件3上,形成第一磁电动力旋转扭矩,转子组件3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产生电流,使得转子组件3在磁场作用下以第一转速转动。
步骤S152:基于第一转速确定上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一间隙。
结合表一所示内容,基于相同驱动电流下,不同间隙与转子转速的关系,根据第一转速确定上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间隙,为第一间隙。
步骤S153:给下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二转速。
以第一驱动电流施加于下定子线圈22,下定子线圈21产生第二旋转磁场,第二旋转磁场作用于转子组件3上,形成第二磁电动力旋转扭矩,转子组件3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产生电流,使得转子组件3在磁场作用下以第二转速转动。
步骤S154:基于第二转速确定下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二间隙。
结合表一所示内容,基于相同驱动电流下,不同间隙与转子转速的关系,根据第二转速确定上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间隙,为第二间隙。
步骤S155:基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确定上定子线圈与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比例。
结合表二所示内容,基于相同驱动力矩下,不同间隙与定子线圈驱动电流的关系,根据第一间隙确定上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根据第二间隙确定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从而可以确定上定子线圈与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比例。
步骤S156:采用驱动电流比例重置压缩机驱动。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切换压缩机运行模式,例如从出厂模式切换至修正模式,该修正模式下,采用驱动电流比例来修正施加给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
步骤S157:压缩机运转中,基于驱动电流比例设置压缩机不同运行频率下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
采用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比例重置驱动程序的控制参数,该控制参数至少包括压缩机不同运行频率下上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和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当确定了上定子线圈与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比例时,压缩机不同运行频率下的上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可采用确定的电流比例关系重新进行设置。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降低压缩机的定转子间隙异常问题的返修难度,采用定子线圈分区设计的结构,将定转子间隙区分成两部分设计,以分区的对定转子间隙进行检测来提高对间隙异常的定位精度,检测中,基于相同驱动电流下定转子间隙与驱动转速之间的关系判断上定子和/或下定子与转子之间的间隙是否位于设定范围内,当任一或两个定转子间隙发生异常时,基于相同驱动力矩下定转子间隙与驱动电流的关系,对上定子线圈和/或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进行修正,实现上下定子线圈对转子组件施加的驱动力矩一致,不但实现了在压缩机外壳焊接后也能够检测出定转子间隙的异常,解决现有压缩机在封壳后无法采用间隙规对定转子间隙进行检测的问题,提高了压缩机出厂的合格率,也实现了无需拆除压缩外壳即可对间隙异常情况进行修正。
故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该压缩机为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给出的转子式压缩机,制冷循环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对室内空间进行制冷或制热。
低温低压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包括:
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组装于所述定子组件内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
上定子线圈,与所述转子组件之间的间隙构成第一间隙;
下定子线圈,与所述转子组件之间的间隙构成第二间隙;且与所述上定子组件通过卡箍定位成一体;
所述转子式压缩机还包括:
驱动模块,运行有压缩机驱动,所述压缩机驱动用于当定转子间隙发生异常时实施以下控制:
给上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一转速;
基于第一转速确定上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一间隙;
给下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二转速;
基于第二转速确定下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二间隙;
基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确定上定子线圈与下定子线圈的修正驱动电流;
将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更新为修正驱动电流;
采用修正驱动电流驱动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在定转子间隙发生异常时实施以下控制:
给上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一转速;
基于第一转速确定上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一间隙;
给下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二转速;
基于第二转速确定下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二间隙;
基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确定上定子线圈与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比例;
基于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比例修正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
采用修正的驱动电流驱动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在定转子间隙发生异常时实施以下控制:
给上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一转速;
基于第一转速确定上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一间隙;
给下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二转速;
基于第二转速确定下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二间隙;
基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确定上定子线圈与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比例;
基于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比例修正压缩机不同运行频率下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
采用修正的驱动电流驱动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在定转子间隙发生异常时实施以下控制:
给上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一转速;
基于第一转速确定上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一间隙;
给下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二转速;
基于第二转速确定下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二间隙;
基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确定上定子线圈与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比例;
采用驱动电流比例重置压缩机驱动;
压缩机运转中,基于驱动电流比例设置压缩机不同运行频率下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相同驱动力矩下,压缩机定转子间隙与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之间的关系数据。
6.一种空调器,应用转子式压缩机,所述转子式压缩机包括:
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组装于所述定子组件内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
上定子线圈,与所述转子组件之间的间隙构成第一间隙;
下定子线圈,与所述转子组件之间的间隙构成第二间隙;且与所述上定子组件通过卡箍定位成一体;
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驱动模块,运行有压缩机驱动,所述压缩机驱动用于当定转子间隙发生异常时实施以下控制:
给上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一转速;
基于第一转速确定上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一间隙;
给下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二转速;
基于第二转速确定下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二间隙;
基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确定上定子线圈与下定子线圈的修正驱动电流;
将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更新为修正驱动电流;
采用修正驱动电流驱动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在定转子间隙发生异常时实施以下控制:
给上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一转速;
基于第一转速确定上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一间隙;
给下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二转速;
基于第二转速确定下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二间隙;
基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确定上定子线圈与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比例;
基于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比例修正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
采用修正的驱动电流驱动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在定转子间隙发生异常时实施以下控制:
给上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一转速;
基于第一转速确定上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一间隙;
给下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二转速;
基于第二转速确定下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二间隙;
基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确定上定子线圈与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比例;
基于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比例修正压缩机不同运行频率下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
采用修正的驱动电流驱动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在定转子间隙发生异常时实施以下控制:
给上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一转速;
基于第一转速确定上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一间隙;
给下定子线圈施加第一驱动电流,记录转子组件的第二转速;
基于第二转速确定下定子线圈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第二间隙;
基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确定上定子线圈与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比例;
采用驱动电流比例重置压缩机驱动;
压缩机运转中,基于驱动电流比例设置压缩机不同运行频率下上定子线圈和下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相同驱动力矩下,压缩机定转子间隙与定子线圈的驱动电流之间的关系数据。
CN202210810702.0A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Pending CN1151895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10702.0A CN115189526A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10702.0A CN115189526A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9526A true CN115189526A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16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10702.0A Pending CN115189526A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8952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23632B2 (en) Compressor data module
KR20100064373A (ko) 냉동 감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549267B (zh) 密闭型压缩机及使用该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13063216A (zh) 空调外风机的转速控制方法
CN109869955A (zh) 制冷系统排气温度传感器脱落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063215B (zh) 空调外风机的转速控制方法
CN115189526A (zh)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CN115189525A (zh)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JP2011111969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111434921B (zh) 压缩机故障诊断装置、系统、方法及压缩机设备
US20200056610A1 (en) Scroll compressor
AU2015207920B2 (en) Compressor Data Module
JP7366278B2 (ja) 圧縮機診断装置
CN112032035B (zh) 阀片损坏的确定方法及压缩机、电子设备
JP6863405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冷凍装置
US10571177B2 (en) Scroll unloading detection system
JP2009019579A (ja) 密閉型圧縮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20230235670A1 (en) Accumulator fixing device for compressor and compressor having the same
Li et al. Comparative Studies of Scroll and Rotary Compressors for US Market Heat Pumps and Air Conditioners
KR20230109457A (ko) 진동센서를 구비하는 칠러 및 이를 이용한 진동정보 취득방법
AU2013202431B2 (en) Compressor data module
JP6447277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6761941A (zh) 压缩机以及用于控制压缩机的方法
JP2005214109A (ja) 圧縮機
JP2006177224A (ja) ロータリ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