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89451A - 充电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充电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89451A
CN115189451A CN202210885628.9A CN202210885628A CN115189451A CN 115189451 A CN115189451 A CN 115189451A CN 202210885628 A CN202210885628 A CN 202210885628A CN 115189451 A CN115189451 A CN 1151894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rectifying
diode
pole
power f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856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89451B (zh
Inventor
曾祥幼
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u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u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u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u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8562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894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89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94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89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94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2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rters located in the vehicl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14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ripples from dc input or outpu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4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for or adjusting power factor in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20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机系统。该充电机系统包括整流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变换电路;整流电路用于对输入电压进行整流,并输出电信号;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感性支路和控制单元;感性支路连接在整流电路和控制单元之间,控制单元用于增加电信号在感性支路上的通过时间;变换电路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连接,变换电路用于将电信号进行功率变换后输出至负载。通过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处于充电阶段和提供电信号阶段时,感性支路上均有电信号通过,可以增加电信号在感性支路上的通过时间,避免感性支路上的断流现象,进而可以减少电信号的谐波,提高充电机系统的功率因数,从而提高电能的利用率,提高了充电机系统的效率,同时有利于电网的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充电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充电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机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车作为一种新能源的交通工具,目前已经得到快速地发展,例如电动二轮车,三轮车,巡逻车等。新能源车的能量一般由6节蓄电池串联组成的动力蓄电池组(电压可以为72V)进行供应。而在亏电和满电时,动力蓄电池组提供的电压会在60~80V波动。在新能源车亏电时,需要对新能源车进行快速、高效且有质量的充电,以满足市场对新能源车充电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充电机系统通常采用二极管整流电路+全桥/半桥逆变电路+变压器隔离以及整流电路结构,使得充电机系统的功率因数比较低,降低了电能的利用率。示例性地,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二极管整流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二极管整流电路的输入信号为交流信号AC,在通过二极管整流电路进行整流时,二极管全桥电路和大滤波电容使得整流波形产生严重的谐波电流。例如,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二极管整流电路输出的整流信号的波形示意图。其中,曲线1>为示波器CH1通道获取的输入信号的波形,其示例性地的幅值为2.00V,时间为5ms。曲线2>为示波器CH2通道获取的整流信号的波形,其示例性地的幅值为2A,时间为5ms。如图2所示,整流信号的波形具有严重的谐波电流,使输电线上的损耗严重,功率因数较低,浪费电能。当有多台充电机系统同时工作时,严重情况下灰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机系统,以提高充电机系统的功率因数,从而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同时有利于电网的稳定运行。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机系统,包括整流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变换电路;
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对输入电压进行整流,并输出电信号;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感性支路和控制单元;所述感性支路连接在所述整流电路和所述控制单元之间,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增加所述电信号在所述感性支路上的通过时间;所述变换电路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连接,所述变换电路用于将所述电信号进行功率变换后输出至负载。
可选地,所述感性支路包括感性元件,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开关模块;
所述感性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感性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用于输入第一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开关模块包括控制开关管;所述控制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感性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管的控制极用于输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还包括单向导通支路;
所述单向导通支路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变换电路之间,所述单向导通支路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断开所述感性支路和所述整流电路之间的通路时为所述感性支路提供电流路径。
可选地,所述单向导通支路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极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变换电路包括桥式单元、变压器和整流单元;
所述桥式单元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连接,所述桥式单元用于对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输出的电信号进行逆变;所述变压器的初级侧与所述桥式单元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侧与所述整流单元连接,所述变压器用于对逆变后的电信号进行功率转换和电气隔离,所述整流单元用于对功率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整流。
可选地,所述桥式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续流二极管和第二续流二极管;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变压器初级侧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变压器初级侧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整流单元包括整流二极管;
所述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变压器次级侧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负载连接。
可选地,所述变换电路还包括第三续流二极管和滤波单元;所述第三续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续流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变压器次级侧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滤波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三续流二极管和所述负载之间,所述滤波单元用于对整流后的电信号进行滤波。
可选地,所述滤波单元包括滤波电感和滤波电容;
所述滤波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续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滤波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滤波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续流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充电机系统中增加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且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感性支路连接于整流电路和控制单元之间。当控制单元控制感性支路与整流电路之间的回路导通时,整流电路提供的电信号可以对感性支路进行充电。当控制单元控制感性支路与整流电路之间的回路导通关断时,感性支路可以输出电信号至变换电路,使得变换电路对电信号进行功率变换后输出至负载,为负载供电。由此可以使得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处于充电阶段和提供电信号阶段,感性支路上均有电信号通过,从而增加了电信号在感性支路上的通过时间,避免了感性支路上的断流现象,进而可以减少电信号的谐波,提高了充电机系统的功率因数,从而提高电能的利用率,提高了充电机系统的效率,同时有利于电网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二极管整流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二极管整流电路输出的整流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输出的电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充电机系统包括整流电路110、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20、变换电路130;整流电路110用于对输入电压进行整流,并输出电信号;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20包括感性支路121和控制单元122;感性支路121连接在整流电路110和控制单元122之间,控制单元122用于增加电信号在感性支路121上的通过时间;变换电路130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20连接,变换电路130用于将电信号进行功率变换后输出至负载140。
具体地,输入电压为交流信号,其可以由电网提供。整流电路110可以将输入的输入电压进行整流。图3中示例性地示出了整流电路110可以为二极管整流电路。其具体可以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D11、第二整流二极管D12、第三整流二极管D13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14。第一整流二极管D11、第二整流二极管D12、第三整流二极管D13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14为不控型器件,结构简单,成本便宜,有利于减少充电机系统的成本。第一整流二极管D11的正极和第二整流二极管D12的负极连接,并作为整流电路110的第一输入端,第一整流二极管D11的负极与第三整流二极管D13的负极连接,并作为整流电路110的第一输出端,第三整流二极管D13的正极与第四整流二极管D14的负极连接,并作为整流电路110的第二输入端,第二整流二极管D12的正极与第四整流二极管D14的正极连接,并作为整流电路110的第二输出端。在输入电压通过整流电路110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输入至整流电路110后,当输入电压大于零时,第一整流二极管D11、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14构成回路。当输入电压小于零时,第三整流二极管D13、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二整流二极管D12构成回路。由此可以实现输入电压的整流,并输出电信号。
感性支路121连接在整流电路110和控制单元122之间,具体为感性支路121串联于整流电路110的第一输出端和控制单元122的第一端之间,控制单元122的第二端与整流电路11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控制单元122可以控制感性支路121与整流电路110之间的回路导通时间。当控制单元122控制感性支路121与整流电路110之间的回路导通时,整流电路110提供的电信号可以对感性支路121进行充电。当控制单元122控制感性支路121与整流电路110之间的回路导通关断时,感性支路121可以输出电信号至变换电路130,使得变换电路130对电信号进行功率变换后输出至负载140,为负载140供电。由此可知,在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处于充电阶段和提供电信号阶段,感性支路121上均有电信号通过,从而增加了电信号在感性支路121上的通过时间,避免了感性支路121上的断流现象,进而可以减少电信号的谐波,提高了充电机系统的功率因数,从而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同时有利于电网的稳定运行。示例性地,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输出的电信号的波形示意图。其中,曲线1)为示波器CH1通道获取的整流电路输入的交流信号的波形,其示例性地的幅值为1.00V,时间为5ms。曲线2)为示波器CH2通道获取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输出的电信号的波形,其示例性地的幅值为2A,时间为5ms。如图4所示,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输出的电信号的波形与整流电路输入的交流信号的波形可以同步,即功率因数提高,使得交流信号的电能利用率提高,提高了充电机系统的效率,同时有利于电网的稳定运行。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充电机系统中增加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且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感性支路连接于整流电路和控制单元之间。当控制单元控制感性支路与整流电路之间的回路导通时,整流电路提供的电信号可以对感性支路进行充电。当控制单元控制感性支路与整流电路之间的回路导通关断时,感性支路可以输出电信号至变换电路,使得变换电路对电信号进行功率变换后输出至负载,为负载供电。由此可以使得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处于充电阶段和提供电信号阶段,感性支路上均有电信号通过,从而增加了电信号在感性支路上的通过时间,避免了感性支路上的断流现象,进而可以减少电信号的谐波,提高了充电机系统的功率因数,从而提高电能的利用率,提高了充电机系统的效率,同时有利于电网的稳定运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感性支路121包括感性元件L1,控制单元122包括开关模块1221;感性元件L1的第一端与整流电路11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感性元件L1的第二端与开关模块1221的第一端连接,开关模块1221的第二端与整流电路11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开关模块1221的控制端用于输入第一控制信号。
具体地,感性元件L1可以将电流滞后电压。图5中示例性地示出了感性元件L1可以为电感。控制单元122包括开关模块1221,开关模块1221的控制极输入第一控制信号。当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模块122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时,可以使得感性元件L1与整流电路110之间导通,整流电路110提供的电信号对感性元件L1进行充电。当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模块122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断开时,感性元件L1与整流电路110之间断开,感性元件L1进行放电,输出电信号至变换电路130,然后变换电路130对电信号进行功率变换后输出至负载140,为负载140供电。
示例性地,开关模块1221包括控制开关管K1;控制开关管K1的第一极与感性元件L1的第二端连接,控制开关管K1的第二极与整流电路11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控制开关管K1的控制极用于输入第一控制信号。
具体地,开关管K1可以为可控三极管。例如,开关管K1可以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当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开关管K1导通时,开关管K1连通感性元件L1与整流电路110,整流电路110提供的电信号对感性元件L1进行充电。当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开关管K1关断时,开关管K1断开感性元件L1与整流电路110,感性元件L1进行放电,输出电信号至变换电路130,然后变换电路130对电信号进行功率变换后输出至负载140,为负载140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仅是示例性地示出了感性元件L1包括一个电感。在其他实施例中,感性元件L1还可以为多个电感的串联或并联,或者为电感与电阻的串联或并联。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20还包括单向导通支路123;单向导通支路123连接于控制单元122和变换电路130之间,单向导通支路123用于在控制单元122断开感性支路121和整流电路110之间的通路时为感性支路121提供电流路径。
具体地,单向导通支路123连接于控制单元122和变换电路130之间,具体为单向导通支路123的第一端与感性支路121的第一端连接,单向导通支路123的第二端作为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20的第一输出端,单向导通支路123的第三端与控制单元122的第二端连接,并作为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20的第二输出端。单向导通支路123具有单向导通的作用。当控制单元122控制感性支路121与整流电路110之间的回路导通时,单向导通支路123的第一端的电位通过控制单元122的拉低使得单向导通支路123处于截止状态,整流电路110提供的电信号对感性支路121进行充电。当控制单元122控制感性支路121与整流电路110之间的回路导通关断时,单向导通支路123单向导通,从而可以在感性支路121放电时为电信号提供电流路径,实现感性支路121的放电。
继续参考图6,单向导通支路123包括第一二极管D15和第一电容C11;第一二极管D15的正极与控制单元12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5的负极与第一电容C11的第一极连接,第一电容C11的第二极与控制单元122的第二端连接。
具体地,第一二极管D15具有正向导通的作用。当整流电路110的第一输出端的电位为正,整流电路110的第二输出端的电位为负时,在控制单元122控制感性支路121与整流电路110之间的回路导通时,第一二极管D15的正极电位小于第一二极管D15的负极电位,此时第一二极管D15处于截止状态,整流电路110提供的电信号对感性支路121进行充电。在控制单元122控制感性支路121与整流电路110之间的回路关断时,第一二极管D15的正极电位大于第一二极管D15的负极电位,此时第一二极管D15处于导通状态,感性支路121可以通过第一二极管D15为第一电容C11充电,实现感性支路121的放电。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变换电路130包括桥式单元131、变压器132和整流单元133;桥式单元131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20连接,桥式单元131用于对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20输出的电信号进行逆变;变压器132的初级侧与桥式单元131连接,变压器132的次级侧与整流单元133连接,变压器132用于对逆变后的电信号进行功率转换和电气隔离,整流单元133用于对功率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整流。
具体地,桥式单元131可以为桥式电路,例如为半桥电路,或者为全桥电路。桥式单元131对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20输出的电信号进行逆变,并输出至变压器132的初级侧。变压器132对输入的电信号进行功率转换,使变压器132输出的电信号满足负载140的需求,并可以实现初级侧和次级侧的电气隔离。然后整流单元133对变压器132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整流,使整流单元133输出的电信号为直流电信号,从而为负载140进行供电。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桥式单元131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一续流二极管D1和第二续流二极管D2;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极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2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极和第二续流二极管D2的负极与变压器132初级侧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续流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极连接,第一续流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极与变压器132初级侧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极和第二续流二极管D2的正极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2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具体地,在桥式单元131工作的过程中,当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导通时,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20输出的电信号通过第一开关管Q1传输至变压器132初级侧的第一输入端,并通过变压器132初级侧和第二开关管Q2构成回路。然后变压器132根据变比在变压器132的次级侧感应产生电信号,并通过整流单元133进行整流,使整流单元133输出的电信号为直流电信号,从而为负载140进行供电。示例性地,图8中示例性地示出了变压器132的初级侧和次级侧为正激连接。在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导通时,变压器132初级侧的励磁电流逐渐增大,次级侧感应初级侧的电信号,产生相应变压比的电信号,然后通过整流单元133对电信号进行整流,使整流单元133输出的电信号为直流电信号,从而为负载140进行供电。在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关断时,第一续流二极管D1和第二续流二极管D2导通,变压器132初级侧的励磁电流通过第一续流二极管D1、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20中的单向导通支路123和第二续流二极管D2形成回路,使得励磁电流逐渐下降为零,对变压器132进行磁复位。此时次级侧整流电路133截止。通过设置桥式单元131包括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且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设置在桥的对角线上,并同时导通或关断,不仅可以减少桥式单元131中功率器件的数量,且对电路对称性的要求比较低,开关管的耐压要求比较低。同时可以相对于半桥拓扑结构,提高电源的利用率,且在桥式拓扑结构中,功率器件无上下管结构,使得桥式单元131的抗干扰性比较强,避免桥式单元131在桥式拓扑结构中的直通短路风险,提高电路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图8中还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一开关管Q1具有第一寄生电容C1,第二开关管Q2具有第二寄生电容C2,变压器132的初级侧具有漏磁Lr,其相对于变压器132的励磁Lm而言比较小。
继续参考图8,整流单元133包括整流二极管D3;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与变压器132次级侧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与负载140连接。
具体地,整流二极管D3具有正向压降小,快速恢复的特性。在初级侧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导通时,变压器132的初级侧的励磁电流逐渐增加,使得整流二极管D3导通,整流二极管D3对次级侧感应的电信号进行整流。在初级侧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关断时,变压器132的初级侧的励磁电流逐渐降为零,使得变压器132进行磁复位,此时使得整流二极管D3截止。
继续参考图8,变换电路还包括第三续流二极管D4和滤波单元150;第三续流二极管D4的负极与整流单元133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续流二极管D4的正极与变压器132次级侧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滤波单元150连接于第三续流二极管D3和负载140之间,滤波单元150用于对整流后的电信号进行滤波。
具体地,在整流二极管D3导通时,第三续流二极管D4的负极电压为大于正极电压,第三续流二极管D4处于截止状态,滤波单元150对整流后的电信号进行滤波并进行电能存储,然后为负载140提供电源。在整流二极管D3关断时,第三续流二极管D4导通,第三续流二极管D4和滤波单元150构成回路,滤波单元150放电对负载140提供电源。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滤波单元150包括滤波电感Lf和滤波电容Cf;滤波电感Lf的第一端与第三续流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滤波电感Lf的第二端与滤波电容Cf的第一端连接,滤波电容Cf的第二端与第三续流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
具体地,滤波电感Lf和滤波电容Cf可以组成LC滤波电路。在整流二极管D3导通时,第三续流二极管D4的负极电压为大于正极电压,第三续流二极管D4处于截止状态,整流二极管D3输出的电信号通过LC滤波电路进行滤波,同时对滤波电感Lf和滤波电容Cf进行充电,使滤波电感Lf和滤波电容Cf存储电能。在整流二极管D3关断时,第三续流二极管D4导通,第三续流二极管D4、滤波电感Lf和滤波电容Cf构成回路,滤波电感Lf和滤波电容Cf存储的电能可以负载140提供电源。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充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变换电路;
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对输入电压进行整流,并输出电信号;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感性支路和控制单元;所述感性支路连接在所述整流电路和所述控制单元之间,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增加所述电信号在所述感性支路上的通过时间;所述变换电路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连接,所述变换电路用于将所述电信号进行功率变换后输出至负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性支路包括感性元件,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开关模块;
所述感性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感性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用于输入第一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控制开关管;所述控制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感性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管的控制极用于输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还包括单向导通支路;
所述单向导通支路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变换电路之间,所述单向导通支路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断开所述感性支路和所述整流电路之间的通路时为所述感性支路提供电流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导通支路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极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电路包括桥式单元、变压器和整流单元;
所述桥式单元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连接,所述桥式单元用于对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输出的电信号进行逆变;所述变压器的初级侧与所述桥式单元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侧与所述整流单元连接,所述变压器用于对逆变后的电信号进行功率转换和电气隔离,所述整流单元用于对功率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整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式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续流二极管和第二续流二极管;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变压器初级侧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变压器初级侧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充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单元包括整流二极管;
所述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变压器次级侧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负载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电路还包括第三续流二极管和滤波单元;所述第三续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续流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变压器次级侧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滤波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三续流二极管和所述负载之间,所述滤波单元用于对整流后的电信号进行滤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单元包括滤波电感和滤波电容;
所述滤波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续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滤波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滤波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续流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CN202210885628.9A 2022-07-26 2022-07-26 充电机系统 Active CN1151894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5628.9A CN115189451B (zh) 2022-07-26 2022-07-26 充电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5628.9A CN115189451B (zh) 2022-07-26 2022-07-26 充电机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9451A true CN115189451A (zh) 2022-10-14
CN115189451B CN115189451B (zh) 2023-10-03

Family

ID=83521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85628.9A Active CN115189451B (zh) 2022-07-26 2022-07-26 充电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8945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96380A1 (en) * 2004-03-12 2007-12-27 Comarco Wireless Technologies, Inc.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ontrol circuit
CN101383555A (zh) * 2008-10-07 2009-03-11 江南大学 单相逆变合成三相高功率因数变换电源
CN202034832U (zh) * 2011-04-08 2011-11-09 东南大学 带自适应功率因数校正的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
US20150162817A1 (en) * 2013-12-10 2015-06-11 Hyundai Motor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harge for battery
CN110391760A (zh) * 2019-07-15 2019-10-29 四川大学 一种高功率因数混合结构多输出开关变换器
CN215344368U (zh) * 2021-06-18 2021-12-2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新型功率因数变换电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96380A1 (en) * 2004-03-12 2007-12-27 Comarco Wireless Technologies, Inc.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ontrol circuit
CN101383555A (zh) * 2008-10-07 2009-03-11 江南大学 单相逆变合成三相高功率因数变换电源
CN202034832U (zh) * 2011-04-08 2011-11-09 东南大学 带自适应功率因数校正的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
US20150162817A1 (en) * 2013-12-10 2015-06-11 Hyundai Motor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harge for battery
CN110391760A (zh) * 2019-07-15 2019-10-29 四川大学 一种高功率因数混合结构多输出开关变换器
CN215344368U (zh) * 2021-06-18 2021-12-2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新型功率因数变换电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红飞: "《三端口直流变换器》", 机械工业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9451B (zh) 202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Optimal design of a push-pull-forward half-bridge (PPFHB)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with variable input voltage
JP5396251B2 (ja) 直流―直流双方向コンバータ回路
CN104158400A (zh) 一种模块化高压供电电路
CN103944397A (zh) Boost型隔离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Wang et al.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a level-2 on-board PEV charger based on interleaved boost PFC and LLC resonant converters
CN102111075A (zh) 倍压整流推挽正激变换器
CN102361403A (zh) 交错串联dc/dc变换器电路
CN110601525B (zh) 新能源汽车集成车载充电变换系统
CN202094804U (zh) 交错串联dc/dc变换器电路
CN103618449A (zh) 带有电荷泵的三绕组耦合电感双管升压变换器
Gu et al. High efficiency LLC DCX battery chargers with sinusoidal power decoupling control
CN103780086A (zh) 基于耦合电感倍压结构的双输出母线型高增益变换器
CN102412715B (zh) 一种抑制输出整流二极管反向尖峰电压的电路
CN101604916A (zh) 基于π型辅助网络零电压开关全桥直流变换器
CN109921623B (zh) 一种电源电路及其预充电电路
CN102355038B (zh) 一种高压直流充电机
CN106655839B (zh) 一种隔离型软开关交流直流变换电源
CN102739064B (zh) 一种软开关全波整流推挽正激变换器
KR102485477B1 (ko) 저전압 직류변환장치
CN218161811U (zh) 具有高低压输出的单级变换拓扑结构充电机
CN108736707B (zh) 一种具有开关电感结构的boost变换器
CN115189451B (zh) 充电机系统
CN202798466U (zh) 一种隔离型基于三端口功率变换器的新能源供电设备
CN104868574A (zh) 车载充电装置
CN104901378A (zh) 一种移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