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6257A - 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76257A
CN115176257A CN202180017315.5A CN202180017315A CN115176257A CN 115176257 A CN115176257 A CN 115176257A CN 202180017315 A CN202180017315 A CN 202180017315A CN 115176257 A CN115176257 A CN 1151762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place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component
caus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73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五十岚誉
安部泰彦
铃木幸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176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62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59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ponse to fault detection
    • G05B23/0275Fault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e.g. classify fault; estimate cause or root of failur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59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ponse to fault detection
    • G05B23/0283Predictive maintenance, e.g. involving the monitoring of a system and,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results, taking decisions on the maintenance schedule of the monitored system; Estimating remaining useful life [RU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23/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G05B23/00
    • G05B2223/02Indirect monitoring, e.g. monitoring production to detect faults of a syste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18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ult detection method dealing with either existing or incipient faults
    • G05B23/0243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ult detection method dealing with either existing or incipient faults model based detection method, e.g. first-principles knowledge mod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能够更早预测作业机械的部件的更换时期的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本公开的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包括: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其蓄积多个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信息;以及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其基于维护管理信息针对各作业机械的部件预测更换时期。维护管理信息包含各作业机械的部件的从使用开始到更换为止的实际耐用期间。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具有更换原因判定部121、寿命模型创建部122、故障模型创建部123、更换时期预测部126。更换原因判定部121基于多个作业机械的各部件的实际耐用期间将各部件的更换原因判定为寿命原因或故障原因。寿命模型创建部122创建更换原因由更换原因判定部121判定为寿命原因的部件的寿命模型。故障模型创建部123创建更换原因由更换原因判定部121判定为故障原因的部件的故障模型。更换时期预测部126基于寿命模型和故障模型预测各作业机械的部件更换时期。

Description

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具有转动体的机械部件的监视/诊断系统(下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记载的机械部件的监视/诊断系统具备传感器、传感器信息发送单元、传感器信息接收单元、诊断单元、诊断结果信息发送单元、诊断结果信息接收单元(权利要求1、第0005段落、图3)。
上述传感器检测客户企业的营业所的机械中组装的机械部件的寿命相关原因。上述传感器信息发送单元将由上述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或对该信息进行加工得到的信息即传感器信息向线路发送。上述传感器信息接收单元设置在生产销售上述机械部件的企业的营业所,接收由上述线路发送的传感器信息。
上述诊断单元根据由上述传感器信息接收单元接收的传感器信息诊断上述机械部件的寿命状况。上述诊断结果信息发送单元将上述诊断单元的诊断结果信息向线路发送。上述诊断结果信息接收单元设置在上述客户企业的营业所,接收发送至上述线路的诊断结果信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568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与通常的通用机械比较,由于作业机械的生产数少且接受订购生产的部件多,因此存在从部件的订购到交货的备货时间比通常的通用机械长的倾向。这样的倾向在例如矿山等工作的超大型作业机械中显著。因此,即使预测到部件的更换时期,也存在无法在更换时期之前交付部件而作业机械的工作停止的可能。因此,要求更早预测作业机械的部件的更换时期。
本公开提供能够更早预测作业机械的部件的更换时期的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为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包括:维护管理数据库服务器,其蓄积多个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信息;以及维护管理控制装置,其基于所述维护管理信息针对各所述作业机械的各部件预测更换时期,所述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维护管理信息包含各所述作业机械的各所述部件的从使用开始到更换为止的实际耐用期间,所述维护管理控制装置具有:更换原因判定部,其基于多个所述作业机械的各所述部件的所述实际耐用期间将各所述部件的更换原因判定为寿命原因或故障原因;寿命模型创建部,其创建所述更换原因由所述更换原因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寿命原因的部件的寿命模型;故障模型创建部,其创建所述更换原因由所述更换原因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故障原因的部件的故障模型;以及更换时期预测部,其基于所述寿命模型和所述故障模型预测各所述作业机械的各所述部件的更换时期。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上述一个方案,能够提供能够更早预测作业机械的部件的更换时期的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的实施方式的概略图。
图2是图1的维护管理系统的维护管理数据库服务器和维护管理控制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3是示出图2的维护管理控制装置的更换原因判定部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图2的维护管理控制装置的寿命模型创建部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图2的维护管理控制装置的故障模型创建部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图2的维护管理控制装置的运转模型创建部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图2的维护管理控制装置的更换时期预测部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图2的维护管理控制装置的更换数总计部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图2的维护管理控制装置的更换数总计部的总计结果的一例的表。
图10是示出图2的维护管理控制装置的订购时期预测部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图10的订购时期预测部的处理的表。
图12是说明图2的维护管理控制装置的标准化订购部的处理的表和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发明本公开的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的实施方式的整体构成的概略图。本实施方式的维护管理系统100是用于进行例如液压挖掘机等作业机械10的维护管理的系统。作为维护管理系统100的维护管理的对象的作业机械10不限定于液压挖掘机,例如轮式装载机、道路机械、自卸卡车、双臂系列机等。
维护管理系统100主要包括:维护管理数据库服务器110(以下记为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其蓄积多个作业机械10的维护管理信息;以及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其基于维护管理信息针对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预测更换时期。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仅图示多个作业机械10中的1台作业机械10。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及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例如设置在维护管理中心20。需要说明的是,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及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的设置部位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作业机械10的制造方30、销售方40或部件供给方50。
作业机械10具有需要更换的多个部件。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作业机械10是液压挖掘机,包括多关节型前部作业机11、由液压马达驱动的行走体12及在该行走体12上方回旋的上部回旋体13。前部作业机11包括:动臂11a,其与上部回旋体13连结并由动臂缸14驱动;斗杆11b,其与动臂11a连结并由斗杆缸15驱动;以及铲斗11c,其与斗杆11b连结并由铲斗缸16驱动。
另外,作业机械10例如包括控制器17和省略图示的通信机。控制器17例如由包含输入输出部、中央运算装置(CPU)、存储器、计时器等的微控制器构成,对作业机械10的各部进行控制,并获取与作业机械10相关的各种信息。通信机例如经由无线通信线路及有线通信线路与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连接。无线通信线路例如既可以是经由通信卫星60及地面站70的卫星通信线路,也可以是是经由地上的无线基站的通常的无线通信线路。
控制器17例如从设置于作业机械10的各部的传感器获取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另外,控制器17例如经由通信机、无线通信线路及有线通信线路将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与作业机械10的属性信息一并向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发送。在此,控制器17获取的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例如包含由计时表计测的作业机械10的累计使用时间。另外,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例如包含累计行走时间、累计回旋时间、累计挖掘时间、燃料使用量、进气量、发动机油量、冷却水量、液压泵的排出流量及排出压、工作油的温度以及液压缸内的工作油的压力中的至少一者。另外,作业机械10的属性信息例如包含机型、型号、识别编号、用户信息、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控制器17例如经由无线通信线路或有线通信线路与维修用终端80连接,向维修用终端80发送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维修用终端80例如包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笔记本PC等便携终端,将从作业机械10获取的运转信息经由无线通信线路或有线通信线路向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发送。维修用终端80例如由作业机械10的销售方40、服务工厂的维修人员使用。在经由作业机械10的控制器17与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之间的无线通信线路的信息通信困难的情况下,能够经由维修用终端80将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向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发送。
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例如能够经由互联网线路等通信线路以能够信息通信的方式与多个终端31、41、51连接。上述多个终端31、41、51例如也可以包含作业机械10的制造方30的终端31、作业机械10的销售方40的终端41、作业机械的用户或部件供给方50的终端51等,并以能够相互信息通信的方式连接。维护管理系统100例如也可以包含搭载于作业机械10的控制器17的计算机程序、维修用终端80及多个终端31、41、51。
图2是图1所示的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及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的功能框图。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及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例如是包括输入输出部、CPU等处理装置、存储器、硬盘等存储装置及该存储装置中存储的数据、计算机程序等的计算机。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与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以能够相互信息通信的方式连接,并经由各通信线路以能够信息通信的方式与多个终端31、41、51、维修用终端80连接。
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蓄积多个作业机械10的维护管理信息。维护管理信息例如包含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从使用开始到更换的实际耐用期间。另外,维护管理信息例如包含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从订购到交货的备货时间。另外,维护管理信息例如包含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库存数和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制造期间内的可供给数。另外,维护管理信息例如包含各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另外,维护管理信息例如包含各作业机械10的属性信息。另外,维护管理信息包含与各作业机械10关联的行情信息。这些维护管理信息例如作为数据库记录在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中。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例如包括部件数据库111、机械数据库112、运转信息数据库113、补充信息数据库114。另外,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例如包括用户信息数据库115、更换信息数据库116、行情信息数据库117。
部件数据库111中例如保存有前述维护管理信息中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备货时间、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库存数、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制造期间内的可供给数。在此,备货时间例如是按地域设定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从订购到交货所需的期间。另外,各部件的制造期间内的可供给数表示各部件的制造期间内的部件供给方50的部件的供给能力。另外,部件数据库111例如保存后述的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的更换数总计部127、订购时期预测部128及标准化订购部129的运算结果。
机械数据库112中例如保存有前述维护管理信息中的多个作业机械10的属性信息。其中,机械数据库112中保存的作业机械10的属性信息例如包含作业机械10的识别编号、机型、型号、位置信息、针对用户的交货日等。
运转信息数据库113中例如保存有前述维护管理信息中的各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如前所述,运转信息例如包含各作业机械10的累计使用时间、累计行走时间、累计回旋时间、累计挖掘时间、燃料使用量、进气量、发动机油量及冷却水量等。另外,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例如包含液压泵的排出流量及排出压、工作油的温度以及液压缸内的工作油的压力等。
各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例如每1小时、每半日或每1日等定期与作业机械10的属性信息一并从各作业机械10的控制器17或维修用终端80向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发送。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将所接收的各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保存蓄积在运转信息数据库113中。
补充信息数据库114中例如保存有后述的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的运转信息补充部的运算结果即补充运转信息。例如在某个作业机械10中由于传感器的故障等问题而该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欠缺的情况下,补充运转信息用于补充该运转信息的欠缺部分。
用户信息数据库115中例如保存有前述的维护管理信息即作业机械10的属性信息中的各作业机械10的用户的识别信息、业种、所在地域、挖掘对象物及负责的销售方40等信息。
更换信息数据库116中例如保存有前述维护管理信息中的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从使用开始到更换的实际耐用期间。更详细来说,例如从各作业机械10的控制器17或维修用终端80向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发送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更换日。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将所接收的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更换日保存在更换信息数据库116中。更换信息数据库116例如计算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更换日与更换日之间的期间、即,从前次的更换日到下一更换日的期间来作为各部件的实际耐用期间并保持。另外,更换信息数据库116例如保存由维修人员经由维修用终端80输入的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标志信息。标志信息例如是表示寿命更换或故障更换等部件更换原因的信息。
行情信息数据库117中例如保存有前述维护管理信息中的与各作业机械10关联的行情信息。行情信息例如包含铁矿石、煤等作业机械10的挖掘对象物的价格及供需、作业机械10的燃料价格以及景气动向指数中的至少一个。
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例如具有更换原因判定部121、寿命模型创建部122、故障模型创建部123、更换时期预测部126。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也可以进一步具有运转模型创建部124和运转信息补充部125。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可以进一步具有更换数总计部127和订购时期预测部128。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也可以进一步具有标准化订购部129。上述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的各部例如表示通过由处理装置执行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程序来实现的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的功能。
以下参照图3至图20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维护管理系统100的动作。图3是表示图2的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的更换原因判定部121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更换原因判定部121基于多个作业机械10各部件的实际耐用期间将各部件的更换原因判定为寿命原因或故障原因。更详细来说,更换原因判定部121首先执行处理P101,该处理P101判定执行更换信息数据库116中是否保存有表示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故障原因的标志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故障原因是指实际耐用期间比规定短的突发性故障。
在更换原因判定部121在该处理P101中判定更换信息数据库116中保存有标志信息(是)时,执行基于标志信息判定故障原因是寿命更换和故障更换中的哪一个的处理P102,并结束图3所示的处理。另一方面,更换原因判定部121在该处理P101中判定更换信息数据库116中未保存标志信息(否)时,判定执行部件的实际耐用期间是否为规定的阈值Tth以上的处理P103。需要说明的是,如前所述,标志信息例如是寿命更换或故障更换等表示部件的更换原因的信息,保存在更换信息数据库116中。但是,例如在作业机械10刚刚出货等尚未进行部件更换的情况下,更换信息数据库116中未保存标志信息。
在该处理P103中,更换原因判定部121在判定更换信息数据库116中保存的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实际耐用期间为其各部件的阈值Tth以上(是)时,执行将其部件的更换原因判定为寿命原因的处理P104,并结束图3所示的处理。在该处理P104中,更换原因判定部121将更换原因判定为寿命原因,并将判定的更换原因记录在例如更换信息数据库116中。另一方面,在处理P103中,更换原因判定部121在判定其各部件的实际耐用期间低于各部件的阈值Tth(否)时,执行将其部件的更换原因判定为故障原因的处理P105,并使图3所示的处理结束。在该处理P105中,更换原因判定部121将更换原因判定为寿命原因,并将所判定的更换原因记录在例如更换信息数据库116中。
像这样,在处理P104或处理P105中,在更换信息数据库116中记录的更换原因变为标志信息。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处理P104或处理P105中将在更换信息数据库116中记录的标志信息与由维修人员经由维修用终端80输入的标志信息区分开并记录在更换信息数据库116中。在该情况下,在前述的判定故障原因的处理P102中,能够优先使用由维修人员输入的标志信息。
图4是示出图2的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的寿命模型创建部122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寿命模型创建部122例如基于由更换原因判定部121判定更换原因为寿命原因的部件的实际耐用期间创建各部件的寿命模型。更详细来说,寿命模型创建部122首先执行判定成为对象的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有无欠缺的处理P201。
在该处理P201中,寿命模型创建部122在判定成为对象的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没有欠缺(否)时,执行创建运转模型的处理P202。在该处理P202中,寿命模型创建部122例如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创建寿命模型,并结束图4所示的处理,其中,多元回归分析以具备更换原因为寿命原因的部件的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为说明变量,以更换原因为寿命原因的部件的实际耐用期间为目标变量。
另一方面,寿命模型创建部122在处理P201中判定成为对象的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有欠缺(是)时,执行对该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进行补充的处理P203。在此,图2所示的运转信息补充部125在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欠缺的情况下,基于作业机械10的运转模型创建用于对欠缺的运转信息进行补充的补充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运转信息补充部125也可以与后述的故障模型创建部123同样地,基于作业机械10的属性信息创建一个以上的作业机械10的组,基于所创建的各组的作业机械10的运转模型创建补充信息。
在上述处理P203中,寿命模型创建部122在使用由运转信息补充部125创建的补充信息对欠缺的运转信息进行补充后执行创建寿命模型的处理P202,并结束图4所示的处理。寿命模型例如是表示故障原因为寿命原因的部件由于该部件的实际耐用期间内的作业机械10的怎样的运转而消耗至更换的模型。
在上述处理P203中,寿命模型创建部122既可以将所补充的运转信息保存在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的运转信息数据库113中,也可以不同于运转信息数据库113中保存的运转信息保存在补充信息数据库114中。由此,能够区分补充信息数据库114中保存的补充后的运转信息和运转信息数据库113中保存的没有欠缺的运转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更换信息数据库116中保存的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的数量足以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的情况下,寿命模型创建部122也可以不使用在处理P202中补充的运转信息而仅使用无欠缺的运转信息来创建寿命模型。另外,寿命模型创建部122也可以不将欠缺率超过规定值的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用于创建寿命模型。
图5是示出图2的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的故障模型创建部123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故障模型创建部123基于由更换原因判定部121判定更换原因为故障原因的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实际耐用期间创建各部件的故障模型。考虑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故障例如根据作业机械10的用途、操作方法而以一定的概率发生。
故障模型创建部123例如基于作业机械10的属性信息创建具备更换原因为故障原因的部件的作业机械10的一个以上的组,基于各组中包含的多个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按组创建故障模型。
更详细来说,故障模型创建部123首先执行分组处理P301。在该分组处理P301中,故障模型创建部123首先参照机械数据库112、运转信息数据库113及用户信息数据库115。然后,故障模型创建部123例如获取使用更换原因为故障原因的部件的作业机械10的属性信息、该部件的实际耐用期间内的该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及该作业机械10的用户信息。
此外,在分组处理P301中,故障模型创建部123基于所获取的属性信息创建一个以上的作业机械10的组。更具体来说,故障模型创建部123例如基于使用更换原因为故障原因的部件的作业机械10的机型、型号、位置信息、用户的识别信息、业种、所在地域、挖掘对象物等属性信息而将作业机械10分为一个以上的组。
接下来,故障模型创建部123执行故障模型的创建处理P302。在该处理P302中,故障模型创建部123例如总计在各组中更换原因为故障原因的部件的数量以计算各部件的总故障数,并计算各组的作业机械10的运转时间的合计即总运转时间。此外,故障模型创建部123将总故障数除以总运转时间来计算各组的各部件的单位时间的故障发生数作为故障模型,并结束图5所示的处理。需要说明的是,故障模型创建部123也可以通过将总故障数除以各组的作业机械10的运转天数的合计即总运转天数来计算各组的各部件的每1日的故障发生数作为故障模型。
图6是示出图2的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的运转模型创建部124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运转模型创建部124例如基于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的运转信息数据库113中保存的各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及在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的行情信息数据库117中保存的行情信息来创建运转模型。
更详细来说,运转模型创建部124首先执行获取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的运转信息数据库113中保存的各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的处理P401。在此,运转信息如前所述包含累计使用时间。接下来,运转模型创建部124执行从行情信息数据库117获取与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对应的期间的行情信息的处理P402。在此,如前所述,行情信息包含作业机械10的挖掘对象物的价格及供需、作业机械10的燃料价格以及景气动向指数中的至少一个。
接下来,运转模型创建部124进行使用所获取的运转信息中包含的累计使用时间的推移和行情信息的多元回归分析,创建各作业机械10的运转模型,并结束图6所示的处理。需要说明的是,运转模型创建部124也可以针对由故障模型创建部123通过前述分组处理P301创建的各组创建作业机械10的运转模型。另外,运转模型创建部124也可以不使用行情信息而通过基于过去的运转信息预测将来的运转时间来创建运转模型。
图7是示出图2的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的更换时期预测部126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更换时期预测部126基于前述的寿命模型和故障模型预测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更换时期。更详细来说,更换时期预测部126例如参照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的更换信息数据库116针对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执行判定是否记录有更换日的处理P501。在该处理P501中,更换时期预测部126在未记录有更换日(否)的情况下,参照例如机械数据库112关于其作业机械10的其部件执行将该作业机械10的向用户的交货日设定为最新更换日的处理P502。
另一方面,在上述处理P501中,更换时期预测部126在判定更换日为记录(是)的情况下,进一步参照更换信息数据库116,针对其作业机械10的其部件执行判定是否记录有多个更换日的处理P503。在该处理P503中,更换时期预测部126在判定所记录的更换日为一个(否)时,执行将其更换日设定为最新更换日的处理P504,在所记录的更换日为多个(是)时,执行将最近的更换日设定为最新更换日的处理P505。
需要说明的是,作业机械10例如也存在具备多个相同部件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将多个相同部件作为一个部件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即使是多个相同部件也不同时更换的情况,能够作为独立的部件进行处理。另外,各作业机械10也可以在例如控制器17中保持各部件的更换日。更换时期预测部126在上述处理P502、P504或P505结束时执行预测寿命更换日的处理P506。
在该处理P506中,更换时期预测部126例如参照机械数据库112针对由前述故障模型创建部123创建的作业机械10的各组参照由运转模型创建部124创建的运转模型。并且,将基于运转模型的运转时间推移输入由寿命模型创建部122创建的寿命模型,计算以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最新更换日为基点的寿命更换日。
在此,就能够获取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从最新更换日到当前的作业机械10的实际运转时间的期间而言,也可以将该实际运转时间作为由寿命模型创建部122创建的寿命模型的输入。另外,更换时期预测部126通过将当前使用中的部件的寿命更换日作为最新更换日来执行上述处理P506,从而也能够预测将当前使用中的部件更换后的新的部件的寿命更换日,进行更长期的部件的需要预测。
接下来,更换时期预测部126执行预测故障更换日的处理P507。在该处理P507中,更换时期预测部126例如参照机械数据库112,针对由前述的故障模型创建部123创建的作业机械10的各组参照由运转模型创建部124创建的运转模型。并且,将基于运转模型的将来的运转时间推移输入由故障模型创建部123创建的故障模型,并计算以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最新更换日为基点的故障更换日。
在此,更换时期预测部126也可以例如将各组的基于运转模型的将来的运转时间的总和输入故障模型,计算以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最新更换日为基点的故障更换日。另外,故障模型是统计学建立模型,因此也可以以故障模型的应用日为基点计算故障更换日。另外,更换时期预测部126通过将当前使用中的部件的故障更换日设为最新更换日并执行上述的处理P507,也能够预测更换当前使用中的部件后的新的部件的故障更换日,进行更长期的部件的需要预测。
图8是示出图2的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的更换数总计部127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更换数总计部127基于各部件的作为更换时期的寿命更换日和故障更换日来总计各部件的更换数。更详细来说,更换数总计部127执行获取由更换时期预测部126计算出的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寿命更换日的处理P601和获取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故障更换日的处理P602。此外,更换数总计部127例如参照用户信息数据库115,针对负责各作业机械10的各销售方40执行总计各部件的更换数的处理P603。各部件的更换数的总计例如能够以日单位、周单位、月单位等与各部件的寿命更换日及故障更换日对应的多种单位总计期间进行。
图9是示出更换数总计部127的总计结果的一例的表。更换数总计部127例如如图9的上表所示,按作业机械10的机型、出厂序号、销售方40的代理店名、部件名称、部件编号总计各月的部件的更换数。另外,更换数总计部127例如如图9的下表所示,按销售方40的代理店名、部件名称、部件编号总计各月的部件的更换数。
作业机械10的制造方30、各销售方40及部件供给方50例如如图1所示,能够通过终端31、41、51登录维护管理中心20的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或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并参照图9所示的表。由此,制造方30、销售方40及部件供给方50能够事先把握将来的部件订购数。
图10是示出图2的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的订购时期预测部128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订购时期预测部128基于各部件的更换数和各部件的备货时间预测部件的订购时期。订购时期预测部128首先参照机械数据库112、用户信息数据库115,基于从制造方30向各销售方40的各部件的供给路径执行按期限计算从制造方30向各销售方40的各部件的发送数的处理P701。
图11是说明图10的订购时期预测部128进行的处理701的表。图11的最上方的表示出从制造方30的地域据点向销售方40发送的部件的发送期限和发送数量的一例。图11的上数第二个表示出从制造方30分别向制造方30的地域据点和销售方40发送的部件的发送期限和发送数量的一例。图11的上数第三个表示出从制造方30向制造方30的地域据点及销售方40发送的部件的发送期限和发送数量的一例。图11的最下方的表示出部件供给方50从制造方30订购的部件的订购期限和订购数量的一例。
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部件1从制造方30经由地域据点向作为一个销售方40的代理店a供给,从制造方30不经由地域据点而直接向作为另一销售方40的代理店b供给。另外,从制造方30到地域据点的部件1的输送所需的备货时间是例如3个月,从该地域据点到代理店a的部件1的输送所需的备货时间是例如1个月。另外,从制造方30到代理店b的输送所需的备货时间是例如2个月。另外,部件供给方50的部件1的制造和从部件供给方50向制造方30的部件1的输送所需的备货时间是例如4个月。
在这样的情况下,首先如图9的下表所示,订购时期预测部128在上述处理P701中参照由更换数总计部127总计的各销售方40的代理店名、部件名称、部件编号的各月的部件更换数。并且,订购时期预测部128将制造方30的经由地域据点向作为销售方40的代理店a供给的部件1的数量移至从该地域据点到代理店a的部件1的输送所需的备货时间的1个月前。由此,如图11的最上方的表所示,计算从制造方30的地域据点向作为销售方40的代理店a的发送期限和发送数量。
此外,订购时期预测部128将图11的最上方的表所示的从制造方30的地域据点向作为销售方40的代理店a的发送期限和发送数量移至从制造方30到地域据点的部件1的输送所需的备货时间的3个月前。由此,如图11的上数第二个表的上方的行所示,计算从制造方30向制造方30的地域据点的发送期限和发送数量。
此外,订购时期预测部128将从制造方30直接发送部件1的图9的下表所示的销售方40的代理店b的各月的部件的更换数移至从制造方30到代理店b的部件1的输送所需的备货时间的2个月前。由此,如图11的上数第二个表的下方的行所示,计算从制造方30向作为销售方40的代理店b的发送期限和发送数量算出。
此外,订购时期预测部128按发送期限合计图11的上数第二个表所示的从制造方30向地域据点的发送数量和向作为销售方40的代理店b的发送数量。由此,如图11的上数第三个表所示,能够计算从制造方30向制造方30的地域据点及销售方40的发送期限和总发送数量。
接下来,订购时期预测部128执行按期限计算针对部件供给方50的订购数的处理P702。订购时期预测部128将图11的上数第三个表所示的从制造方30向地域据点及销售方40的发送期限和总发送数量移至部件供给方50的部件1的制造及从部件供给方50向制造方30的部件1的输送所需的备货时间的4个月前。由此,如图11的最下方的表所示,能够计算从制造方30向部件供给方50的部件1的订购期限和订购数量。如上所述,图10所示的处理结束。
作业机械10的制造方30、各销售方40及部件供给方50例如如图1所示能够通过终端31、41、51登录维护管理中心20的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或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并参照图11所示的表。由此,制造方30、销售方40及部件供给方50能够事先把握将来的部件的订购数。
最后,参照图12说明图2的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的标准化订购部129的动作。图12是说明图2的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的标准化订购部129的处理的表和图表。标准化订购部129例如基于各部件的更换数及可供给数针对各部件计算不超过制造期间内的可供给数的标准化订购数及标准化订购时期。
针对部件供给方50的部件的订购数例如以不超过部件供给方50的部件的制造期间内的可供给数的方式标准化,需要从部件供给方50向制造方30交付向销售方40等的部件发送期限所需的数量的部件。例如,部件供给方50的部件1的制造期间内的可供给数为10个。在该情况下,例如如图12的上方的表所示,标准化订购部129基于从制造方30向部件供给方50的部件1的需要订购数量和订购期限来计算各订购期限的需要订购数量的累计值。
此外,例如如图12的上方的表所示,标准化订购部129计算不超过部件供给方50的部件1的制造期间内的可供给数的10个以下的标准化订购数。此时,标准化订购部129例如在全部订购期限内以各订购期限的标准化订购部129的累计值达到需要订购数量的累计值以上的方式计算标准化订购数。由此,能够防止超过部件供给方50的供给能力的部件1的订购,能够稳定地供给部件1。另外,标准化订购部129也可以考虑部件供给方50的部件1的库存数。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100包括: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其蓄积多个作业机械10的维护管理信息;以及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其基于该维护管理信息针对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预测更换时期。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中蓄积的上述维护管理信息包含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从使用开始到更换的实际耐用期间。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具有:更换原因判定部121,其基于多个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实际耐用期间将各部件的更换原因判定为寿命原因或故障原因;寿命模型创建部122,其创建更换原因由更换原因判定部121判定为寿命原因的部件的寿命模型;故障模型创建部123,其创建更换原因由更换原因判定部121判定为故障原因的部件的故障模型;以及更换时期预测部126,其基于上述寿命模型和故障模型预测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更换时期。
根据这样的构成,本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100能够更早预测作业机械10的部件的更换时期。更详细来说,在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中蓄积包含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实际耐用期间的维护管理信息,能够基于该实际耐用期间利用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的更换原因判定部121针对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判定更换原因。此外,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能够基于该更换原因由寿命模型创建部122按部件创建寿命模型,由故障模型创建部123按部件创建故障模型。此外,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能够基于所创建的寿命模型和故障模型通过更换时期预测部126考虑寿命和故障二者来预测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更换时期。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能够更早预测作业机械10的部件的更换时期的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10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维护管理系统100中,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中蓄积的上述维护管理信息例如包含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从订购到交货的备货时间。另外,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具有:更换数总计部127,其基于各部件的更换时期总计各部件的更换数;以及订购时期预测部128,其基于各部件的更换数和各部件的备货时间预测部件的订购时期。根据这样的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维护管理系统100预测考虑各部件的备货时间的订购时期,能够更早订购部件并交货。因此,在使用作业机械10的现场,能够在对作业机械10的部件进行更换前交付其部件,能够使作业机械10的运转停止期间为最小限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维护管理系统100中,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中蓄积的上述维护管理信息包含各部件的制造期间内的可供给数。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具有标准化订购部129,该标准化订购部129基于其各部件的更换数及可供给数,按部件计算不超过制造期间内的可供给数的标准化订购数及标准化订购时期。根据这样的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维护管理系统100能够防止超过部件供给方50的供给能力的部件的订购,能够稳定地供给部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维护管理系统100中,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中蓄积的上述维护管理信息包含各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另外,寿命模型创建部122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来创建寿命模型,其中,该多元回归分析以具备更换原因为寿命原因的部件的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为说明变量,以更换原因为寿命原因的部件的实际耐用期间为目标变量。根据这样的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维护管理系统100能够基于各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更准确地预测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寿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维护管理系统100中,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中蓄积的上述维护管理信息包含各作业机械10的属性信息及运转信息。另外,故障模型创建部123基于作业机械10的属性信息创建具备更换原因为故障原因的部件的作业机械10的一个以上的组,基于各组中包含的多个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按组创建故障模型。根据这样的构成,例如能够按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类似的组创建故障模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各作业机械10的各部件的故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维护管理系统100中,维护管理DB服务器110中蓄积的上述维护管理信息包含与各作业机械10关联的行情信息。另外,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0具有:运转模型创建部124,其基于各作业机械10的运转信息和行情信息创建运转模型;以及运转信息补充部125,其在运转信息欠缺的情况下基于运转模型创建补充信息。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将基于运转模型的作业机械10的将来的运转时间推移输入故障模型,更准确地预测部件的故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维护管理系统100中,运转模型创建部124按组创建运转模型。另外,运转信息补充部125在运转信息欠缺的情况下基于各组的运转模型创建补充信息。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将各组的基于运转模型的将来的运转时间的总和输入故障模型,更准确地预测部件的故障。
以上使用附图对本公开的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的构成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即使有不脱离本公开要旨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这些变更也包含在本公开中。
附图标记说明
1部件、10作业机械、100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110维护管理数据库服务器、120维护管理控制装置、121更换原因判定部、122寿命模型创建部、123故障模型创建部、124运转模型创建部、125运转信息补充部、126更换时期预测部、127更换数总计部、128订购时期预测部、129标准化订购部。

Claims (7)

1.一种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其包括:
维护管理数据库服务器,其蓄积多个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信息;以及维护管理控制装置,其基于所述维护管理信息针对各所述作业机械的各部件预测更换时期,
所述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维护管理信息包含各所述作业机械的各所述部件的从使用开始到更换为止的实际耐用期间,
所述维护管理控制装置具有:更换原因判定部,其基于多个所述作业机械的各所述部件的所述实际耐用期间将各所述部件的更换原因判定为寿命原因或故障原因;寿命模型创建部,其创建所述更换原因由所述更换原因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寿命原因的部件的寿命模型;故障模型创建部,其创建所述更换原因由所述更换原因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故障原因的部件的故障模型;以及更换时期预测部,其基于所述寿命模型和所述故障模型预测各所述作业机械的各所述部件的更换时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维护管理信息包含各所述部件的从订购到交货的备货时间,
所述维护管理控制装置具有:更换数总计部,其基于各所述部件的所述更换时期总计各所述部件的更换数;以及订购时期预测部,其基于各所述部件的所述更换数和各所述部件的所述备货时间预测所述部件的订购时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维护管理信息包含各所述部件的制造期间内的可供给数,
所述维护管理控制装置具有标准化订购部,该标准化订购部基于各所述部件的所述更换数及所述可供给数按所述部件计算不超过所述制造期间内的所述可供给数的标准化订购数及标准化订购时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维护管理信息包含各所述作业机械的运转信息,
所述寿命模型创建部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来创建所述寿命模型,其中,该多元回归分析以具备所述更换原因为所述寿命原因的所述部件的所述作业机械的所述运转信息为说明变量,以所述更换原因为所述寿命原因的所述部件的所述实际耐用期间为目标变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维护管理信息包含各所述作业机械的属性信息及运转信息,
所述故障模型创建部基于所述属性信息创建具备所述更换原因为所述故障原因的所述部件的所述作业机械的一个以上的组,基于各所述组中包含的多个所述作业机械的所述运转信息针对各所述组创建所述故障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维护管理信息包含与各所述作业机械关联的行情信息,
所述维护管理控制装置具有:运转模型创建部,其基于各所述作业机械的所述运转信息和所述行情信息创建运转模型;以及运转信息补充部,其在所述运转信息欠缺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运转模型创建补充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转模型创建部针对各所述组创建所述运转模型,
所述运转信息补充部在所述运转信息欠缺的情况下基于各所述组的所述运转模型创建所述补充信息。
CN202180017315.5A 2020-10-13 2021-10-13 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 Pending CN1151762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72283 2020-10-13
JP2020-172283 2020-10-13
PCT/JP2021/037846 WO2022080400A1 (ja) 2020-10-13 2021-10-13 作業機械の保守管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6257A true CN115176257A (zh) 2022-10-11

Family

ID=81208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7315.5A Pending CN115176257A (zh) 2020-10-13 2021-10-13 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92796A1 (zh)
EP (1) EP4231211A1 (zh)
JP (1) JP7304499B2 (zh)
KR (1) KR20220132587A (zh)
CN (1) CN115176257A (zh)
WO (1) WO202208040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58481A (zh) * 2023-05-15 2023-06-13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智慧建造的管控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98019B1 (ja) * 2023-03-28 2023-12-13 株式会社日立パワ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保守支援装置及び保守支援方法
CN118037278A (zh) * 2024-04-12 2024-05-14 汶上县华诚机械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分析的工程机械智能运维管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36022B2 (ja) 2000-06-16 2009-03-11 Ntn株式会社 機械部品の監視・診断・販売システム
JP2009068259A (ja) * 2007-09-13 2009-04-02 Caterpillar Japan Ltd 作業機械寿命推定法
JP6123361B2 (ja) * 2013-03-07 2017-05-10 株式会社Ihi メンテナンス支援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6441849B2 (ja) * 2016-03-25 2018-12-19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作業機械の部品交換時期算出システ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58481A (zh) * 2023-05-15 2023-06-13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智慧建造的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6258481B (zh) * 2023-05-15 2023-08-15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智慧建造的管控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080400A1 (zh) 2022-04-21
WO2022080400A1 (ja) 2022-04-21
JP7304499B2 (ja) 2023-07-06
EP4231211A1 (en) 2023-08-23
US20230092796A1 (en) 2023-03-23
KR20220132587A (ko) 2022-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76257A (zh) 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系统
US7505873B2 (en) Customer support system and method of customer support
US6810362B2 (en) Construction machine manag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arithmetic processing device
US8108242B2 (en) Working machine failure information centralized managing system
US1065745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chine diagnostics based on stored machine data and available machine telematic data
US20160349737A1 (en) Manufacturing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platform and tool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method
US20090037206A1 (en) Method of forecasting maintenance of a machine
EP1965281A1 (en) Dynamic maintenance plan for an industrial robot
US20150206104A1 (en) Maintenance management device for operating machinery
CN109426869B (zh) 工程机械的消耗品维护日程信息调整服务器及方法
CN1875386A (zh) 作业机械的管理系统
US20070078791A1 (en) Asset management system
JP2009294702A (ja) 工作機械の補給部品管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04764595A (zh) 远程诊断系统
JP4555736B2 (ja) 部品管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US20200190775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Operations At A Worksite
US10915069B2 (en) Monitoring system for monitoring usage of uniquely identifiable machine components
US20090003138A1 (en) Calendar interface scheduling tool for a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JP6178739B2 (ja) 遠隔サーバ
JP6441849B2 (ja) 作業機械の部品交換時期算出システム
US2007003853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grated service delivery
JP2017027449A (ja) 工具状態のモニタリングおよび予測により製造効率を最適化するための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ならびに方法
KR20200113099A (ko) 공기 압축기 관리 시스템
Clay et al. Evaluating forecasting algorithms and stocking level strategies using discrete-event simulation
CN116710863A (zh) 保养支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