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4739A - 用户动作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户动作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74739A
CN115174739A CN202110373149.4A CN202110373149A CN115174739A CN 115174739 A CN115174739 A CN 115174739A CN 202110373149 A CN202110373149 A CN 202110373149A CN 115174739 A CN115174739 A CN 1151747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lination angle
data
earphone
user
l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731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7314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747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74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47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关于一种用户动作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为耳机根据用户头部状态所发送;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确定耳机是否处于平躺状态;当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时获取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终端设备的倾斜角度和亮度;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确定当前的用户动作,当前用户动作包括平躺使用终端设备和非平躺使用终端设备。实现了对用户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检测。

Description

用户动作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户动作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随之而来的是,用户可能在会长时间平躺使用手机,长时间平躺使用手机会对用户的眼睛造成伤害。为了能够在用户长时间平躺使用终端设备时,对用户进行提醒,亟需一种检测用户平躺使用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户动作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进而能够实现对用户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检测。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动作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为耳机根据用户头部状态所发送;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确定所述耳机是否处于平躺状态;
当所述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时获取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终端设备的倾斜角度和亮度;
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确定当前的用户动作,当前用户动作包括平躺使用终端设备和非平躺使用终端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户动作检测装置,所述户动作检测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为耳机根据用户头部状态所发送;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确定所述耳机是否处于平躺状态;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时获取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终端设备的倾斜角度和亮度;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确定当前的用户动作,当前用户动作包括平躺使用终端设备和非平躺使用终端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动作检测方法,通过第一数据确定耳机是否处于平躺状态,当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时获取第二数据,通过第二数据确定当前的用户会否处于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状态,实现了对用户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检测。进而能够根据用户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状态进行提醒,避免长时间平躺使用终端设备对用户眼睛造成伤害。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用户动作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用户动作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用户动作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用户动作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用户动作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用户动作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动作检测装置的框图;
图8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装置、实现、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软件硬化的模块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功能实体的一部分,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用户动作检测方法,如图1所示,该用户动作检测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接收第一数据,第一数据信号为耳机根据用户头部状态所发送;
步骤S120,根据第一数据确定耳机是否处于平躺状态;
步骤S130,当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时获取第二数据,第二数据包括终端设备的倾斜角度和亮度;
步骤S140,根据第二数据,确定当前的用户动作,当前用户动作包括平躺使用终端设备和非平躺使用终端设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动作检测方法,通过第一数据确定耳机是否处于平躺状态,当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时获取第二数据,通过第二数据确定当前的用户会否处于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状态,实现了对用户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检测。进而能够根据用户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状态进行提醒,避免长时间平躺使用终端设备对用户眼睛造成伤害。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耳机在处于佩戴状态时,耳机和终端设备连接。耳机和终端设备可以是通过无线连接,比如耳机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蓝牙连接。或者终端设备和耳机可以是通过有线连接,比如耳机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连接线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终端设备可以和耳机以及可穿戴设备(手表)连接。耳机和终端设备能够进行数据交互,耳机中设置有传感装置,传感装置能够用于感应生成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可以用于确定耳机是否处于平躺状态。终端设备还可以连接有可穿戴设备(手表),可穿戴设备(手表)可以和终端设备及耳机进行数据交互。可穿戴设备(手表)上可以设置有陀螺仪等采集设备偏转角度的设备。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用户动作检测方法可以在终端设备内执行或者也可以在可穿戴设备(手表)内执行。
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动作检测方法的各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在步骤S110中,可以接收第一数据,第一数据信号为耳机根据用户头部状态所发送。
在本公开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确定耳机是否处于平躺状态可以在终端设备或者可穿戴设备中执行。步骤S110中接收第一数据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获取耳机的倾斜角度数据,倾斜角度数据为耳机和第一参考面的夹角。
耳机的倾斜角数据为耳机和第一参考面的角度。可以在耳机内设置陀螺仪,通过陀螺仪检测耳机的倾斜角度。耳机的倾斜角度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被发送至终端设备或者手表,终端设备或者手表接收耳机发送的倾斜角度数据。
耳机可以在处于佩戴状态时每间隔预设时间向终端设备或者手表发送耳机的倾斜角度。相应的,终端设备或者手表可以每间隔预设时间接收一次耳机的倾斜角度数据。比如,耳机可以每间隔0.1秒、0.2秒、0.3秒、0.4秒等发送一次倾斜角度数据,终端设备或者手表可以每间隔0.1秒、0.2秒、0.3秒、0.4秒接收一次倾斜角度数据。
其中,第一参考面可以是竖直面或者水平面,或者第一参考面可以是用户处于抬头状态时耳机中的预设轴线所在的平面。耳机中的预设轴线可以是耳机内虚拟存在的一参考线。该参考线在耳机中的相对位置固定,比如该参考线可以是一条过耳机重心的线。耳机的倾斜角度可以代表用户身体的状态变化的角度,用户从站立状态转变为平躺状态时,耳机的偏转角度大于等于90度。
当耳机为无线耳机时,耳机可以通过蓝牙等无线传输方式将第一数据传输至终端设备或者手表。当耳机为有线耳机时耳机可以通过有线传输的方式将第一数据传输至终端设备或者手表。
如图2所示,步骤S110中接收第一数据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S111,获取耳机第一倾斜角度和第二倾斜角度,第一倾斜角度为耳机在第一时刻的倾斜角度,第二倾斜角度为耳机在第二时刻的倾斜角度,第二时刻和第一时刻间隔预设时间。
第一时刻早于第二时刻,并且第一时刻可以是耳机处于佩戴状态中的任一时刻,也即是检测耳机在预设时间间隔时倾斜角度的变化值。根据预设时间间隔内耳机倾斜角度的变化,确定用户身体的倾斜角度的变化。
在本公开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确定用户是否处于第一状态可以在耳机中进行。如图3所示,步骤S110中接收第一数据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S112,获取平躺信号,平躺信号为耳机检测到用耳机平躺时所发送的信号。
其中,耳机检测到耳机平躺,表明用户有可能处于平躺状态。耳机可以通过自身的倾斜角度数据确定耳机是否处于平躺状态。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是指处于佩戴状态的耳机在用户平躺时所处的状态。比如,耳机和水平面平行或者耳机和水平面近似平行。耳机的平躺状态可以是预设于耳机内,或者在耳机佩戴时,用户对耳机的平躺状态和站立状态进行校准获得,比如,可以提醒用户记录平躺状态和直立状态。
耳机中可以设置有陀螺仪和处理器,处理器和陀螺仪连接。陀螺仪能够检测耳机的倾斜角度,并将耳机的倾斜角度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接收倾斜角度,并根据倾斜角度确定耳机时是否处于平躺状态。当耳机确定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时,耳机向终端设备或者手表发送第一数据(平躺信号),终端设备或者手表接收该平躺信号。
耳机可以在间隔预设时间采集一次倾斜角度数据,比如,耳机可以每间隔0.1秒、0.2秒、0.3秒、0.4秒等接收一次倾斜角度数据。在采集到耳机的倾斜角度数据后可以根据耳机的倾斜角度数据确定耳机是否处于平躺状态。
示例的,可以获取耳机第一倾斜角度和第二倾斜角度,第一倾斜角度为耳机在第一时刻的倾斜角度,第二倾斜角度为耳机在第二时刻的倾斜角度,第二时刻和第一时刻间隔预设时间。
第一时刻早于第二时刻,并且第一时刻可以是耳机处于佩戴状态中的任一时刻,也即是检测耳机在预设时间间隔时倾斜角度的变化值。根据预设时间间隔内耳机倾斜角度的变化,确定用户身体的倾斜角度的变化。
当第二倾斜角度和第一倾斜角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并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时,确定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比如,当第二倾斜角度和第一倾斜角度的差值大于90度,并且持续时间大于3秒时,确定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或者,当检测到耳机和水平面平行时,确定耳机处于平躺状态。耳机确定自身处于平躺状态时,耳机向终端设备或者可穿戴设备发送平躺信号。
在步骤S120中,可以根据第一数据确定耳机是否处于平躺状态。
在本公开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数据包括耳机的高度数据。如图2所示,步骤S120中根据第一数据确定耳机是否处于平躺状态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S121,当第二倾斜角度和第一倾斜角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并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时,确定耳机处于平躺状态。
耳机的倾斜角度能够代表用户身体的相对于第二参考面的倾斜角度,也即是能够通过耳机的倾斜角度判断用户的倾斜角度。用户头从站立状态转换为平躺状态时,耳机的倾斜角度会发生变化,因此可以通过检测耳机的倾斜角度检测用户是否处于平躺状态。
示例的,第一参考面可以是竖直面,在用户处于站立状态时,耳机和第一参考面的倾斜角度为0度,在用户处于平躺状态时耳机和第一参考面的倾斜角度可以是90度。用户从站立状态切换至平躺状态是,耳机的倾斜角度的变化值为90度,当然在实际应用时用户身体和耳机可能处于非理想状态,因此第一预设角度只可能不是90度。第一预设角度可以是大于80度等数值,本公开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终端设备或者手表可以实时检测相邻时间点耳机的倾斜角度差。也即是,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间隔预设时间,并且第一时刻随着时间的推进是变化的,与此同时第二时刻也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变化。
在第一倾斜角度和第二倾斜角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角度(比如80度)时,终端设备或者手表确定耳机处于平躺状态。进一步的,若耳机检测到耳机在第二倾斜角度持续的时间大于预设阈值时间时,终端设备或者手表确定耳机处于平躺状态。其中,第一预设角度可以是80度、90度或者95度等,第二倾斜角度持续的时间的预设阈值可以是3秒、5秒或者6秒等。
耳机在第二倾斜角度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是指,在第二时刻起的预设阈值时间中耳机始终处于第二倾斜角度。耳机处于第二倾斜角度可以是耳机的倾斜角度和第二倾斜角度相同或者耳机的倾斜角度和第二倾斜角度的差值处于允许范围之内(比如,5度、8度或10度等)。
在本公开实施例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数据包括平躺信号,平躺信号为用户处于平躺状态所发送的信号。在此基础上,如图3所示,步骤S120中根据第一数据确定耳机是否处于平躺状态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S122,当获取到平躺信号,确定耳机处于平躺状态。
此时平躺信号可以是触发信号,在终端设备或者手表接收到平躺信号时,则可以确定用户处于平躺状态。当终端设备或者手表未接收到平躺信号则确定用户处于抬头状态。
步骤S130中,当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时获取第二数据,第二数据包括终端设备的倾斜角度和亮度。
其中,当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时,需要进一步通过终端设备的状态确定用户是否平躺且检测用户是否在使用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检测终端设备的亮度变化和终端设备的倾斜角变化来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处于平躺使用状态。终端设备的倾斜角度可以是终端设备的显示面和第二参考面的夹角。第二参考面是方向确定的参考面,比如,第二参考面可以是水平面或者竖直面。
如图4所示,在步骤S130中,当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时获取第二数据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31,获取终端设备第三倾斜角度和第四倾斜角度,第三倾斜角度为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刻的倾斜角度,第四倾斜角度为终端设备在第二时刻的倾斜角度,第二时刻和第一时刻间隔预设时间。
其中,在检测到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时,可以预设时间间隔获取一次终端设备的倾斜角,获取终端设备的倾斜角可以和获取第一数据同步。第一时刻早于第二时刻,并且第一时刻可以是耳机处于佩戴状态中的任一时刻,也即是检测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时倾斜角度的变化值。根据预设时间间隔内终端设备倾斜角度的变化,确定用户身体的倾斜角度的变化。获取终端设备的倾斜角度是持续的,第四倾斜角度为终端设备当前的倾斜角度,第三倾斜角度为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之前的倾斜角度。
可以通过设置于终端设备内部的陀螺仪获取终端设备的倾斜角度。陀螺仪又叫角速度传感器,是不同于加速度计(G-sensor)的,其测量物理量是偏转、倾斜时的转动角速度。螺旋仪用于传感与维持方向,基于角动量守恒的理论设计出来的。陀螺仪主要是由一个位于轴心且可旋转的转子构成。陀螺仪旋转时,由于转子的角动量,陀螺仪有抗拒方向改变的趋向。
陀螺仪可以包括:陀螺转子、框架和附件,陀螺转子通常采用同步电机、磁滞电机、三相交流电机等拖动方法来使陀螺转子绕自转轴高速旋转,并见其转速近似为常值;框架可以包括内框架(内环)和外框架(外环),内环和外环铰接,使陀螺自转轴获得所需角转动自由度;附件可以包括力矩马达和信号传感器等器件,信号传感器用于检测偏转、倾斜时的转动角速。
陀螺仪计算偏移角的方式如下:
DMP输出的四元数是q30格式的,也就是浮点数放大了2的30次方倍。所以在换算成欧拉角之前,必须先将其转换为浮点数,也就是除以2的30次方,然后再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q0=quat[0]/q30;//q30格式转换为浮点数
q1=quat[1]/q30;
q2=quat[2]/q30;
q3=quat[3]/q30;//计算得到俯仰角/横滚角/航向角
pitch=asin(-2*q1*q3+2*q0*q2)*57.3;//俯仰角
roll=atan2(2*q2*q3+2*q0*q1,-2*q1*q1-2*q2*q2+1)*57.3;//横滚角
yaw=atan2(2*(q1*q2+q0*q3),q0*q0+q1*q1-q2*q2-q3*q3)*57.3;//航向角
其中quat[0]~quat[3]是运动处理组件MPU的DMP解算后的四元数,该四元数为q30格式,所以要除以一个2的30次方,其中q30是一个常量:1073741824,即2的30次方,然后带入公式,计算出欧拉角。上述计算公式的57.3是弧度转换为角度,即180/π,这样得到的结果就是以度(°)为单位的。如此就可以获得航向角(yaw)、横滚角(roll)和俯仰角(pitch)的角度,并通过这些角度来判断是否超过所预设的角度阈值。
通过陀螺仪检测终端设备的倾斜角度,能够检测终端设备是否平行于水平面或者近似平行于水平面(终端设备的显示面和水平面的夹角小于指定角度值)。当终端设备平行或者近似平行于水平面时,可以认为终端设备处于平躺状态。
步骤S132,获取终端设备第一亮度和第二亮度,第一亮度为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刻的显示亮度,第二亮度为终端设备在第二时刻的显示亮度。
其中,终端设备处于平躺状态并不能确定终端设备是否处于使用状态,终端设备可能仅是处于平躺状态,但是屏幕并没有点亮。因此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显示屏的亮度进一步确定用户是否处于平躺使用终端设备。
当终端设备的亮度调节方式为自动调节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环境的亮度调节显示亮度。在用户从站立状态或者坐立状态切换至平躺状态时,终端设备所检测到的环境亮度会发生变化,因此在用户从站立状态或者坐立状态切换至平躺状态时,终端设备的亮度会发生变化。示例的,表1提供了一种外界环境亮度和终端设备显示亮度的对应关系。
环境光强度 显示亮度
[2,200) 25
[200,400) 55
[400,1000) 70
[1000,3000) 90
[3000,无穷大) 250
获取终端设备的显示亮度可以是通过检测显示屏实际亮度,比如通过光线传感器获取显示亮度。或者获取显示亮度可以通过显示屏的显示驱动数据进行,通过显示驱动数据确定显示屏的显示灰阶,根据显示灰阶确定显示屏的显示亮度。
在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时,持续获取终端设备亮度,比如可以每间隔预设时间获取一次终端设备的亮度。第二亮度可以是终端设备当前的显示亮度,第一亮度可以是终端设备预设时间之前的显示亮度。
进一步的,当用户还佩戴有手表等可穿戴设备时,第二数据还可以包括可穿戴设备的倾斜角度。如图5所示,步骤S130中,当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时获取第二数据,还可以包括:
步骤S133,获取可穿戴设备的第五倾斜角度和第六倾斜角度,第五倾斜角度为可穿戴设备在第一时刻的倾斜角度,第六倾斜角度为可穿戴设备在第二时刻的倾斜角度。
其中,在检测到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时,可以预设时间间隔获取一次可穿戴设备的倾斜角,获取可穿戴设备的倾斜角可以和获取第一数据同步。第一时刻早于第二时刻,并且第一时刻可以是耳机处于佩戴状态中的任一时刻,也即是检测可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时倾斜角度的变化值。根据预设时间间隔内可穿戴设备倾斜角度的变化,确定用户身体的倾斜角度的变化。获取可穿戴设备的倾斜角度是持续的,第六倾斜角度为可穿戴设备当前的倾斜角度,第五倾斜角度为可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之前的倾斜角度。可以通过设置于可穿戴设备内部的陀螺仪获取终端设备的倾斜角度。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二数据还可以包括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可以通过终端设备的前置摄像头获取,当图像数据中具有用户眼睛图像时,可以认为用户处于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状态。
当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状态检测方法在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中执行时,手表从终端设备中获取终端设备的倾斜角度数据和亮度数据。可以通过蓝牙、红外线或者WiFi等通信方式实现。当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状态检测方法在终端设备中执行时,终端设备可以从可穿戴设备中获取可穿戴设备的倾斜角度数据。
通过可穿戴设备的倾斜角度数据能够进一步的确定用户是否处于平躺状态,避免在某些巧合的场合下耳机和终端设备均处于平躺状态时,用户并不处于平躺状态,从而导致误判。也即是通过可穿戴设备的角度数据能够进一步提升用户动作确定的准确性。
在步骤S140中,可以根据第二数据,确定当前的用户动作,当前用户动作包括平躺使用终端设备和非平躺使用终端设备。
在本公开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数据包括终端设备的倾斜角度和亮度。如图4所示,步骤S140中根据第二数据,确定当前的用户动作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S141,当第四倾斜角度和第三倾斜角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角度,第二亮度和第一亮度的差值大于预设亮度,并且第四倾斜角度和第二亮度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时,确定用户处于平躺使用终端设备。
其中,当用户使用终端设备时,终端设备的显示面朝向用户的眼睛。在终端的显示面朝向用户眼镜时,终端设备和人体的夹角可以处于预设范围。也即是当用户从站立或者坐立使用终端设备切换至平躺使用终端设备时,终端设备的倾斜角度可以是90度或者接近90度。当用户从站立或者坐立使用终端设备切换至平躺使用终端设备时,终端设备的显示亮度也会随之变化(从直立状态到平躺状态显示亮度会增加或者减小)。
用户平躺使用终端设备表示用户身体和水平面平行或者基本平行(夹角小于预设阈值),并且电子设备处于使用状态,电子设备的显示面朝向用户的眼睛。
当第四倾斜角度和第三倾斜角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角度(比如90度),第二亮度和第一亮度的差值大于预设亮度(比如10灰阶),并且第四倾斜角度和第二亮度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比如3秒)时,确定用户处于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第二预设角度可以是80度、90度或者95度等,预设亮度可以是10灰阶、20灰阶或者25灰阶,第二预设时间可以是3秒、5秒或者6秒等。
终端设备在第四倾斜角度持续第二预设时间是指,在第二时刻起的预设阈值时间中终端设备始终处于第四倾斜角度。终端设备处于第四倾斜角度可以是终端设备的倾斜角度和第四倾斜角度相同或者终端的倾斜角度和第四倾斜角度的差值处于允许范围之内(比如,5度、8度或10度等)。
终端设备在第二亮度持续第二预设时间是指,在第二时刻起的第二预设时间中终端设备始终处于第二亮度。终端设备处于第二亮度可以是终端设备的亮度和第二亮度相同或者终端的亮度和第二亮度的差值处于允许范围之内(比如,2灰阶、3灰阶或者5灰阶等)。
进一步的,由于在一些特殊的使用场景中,可能存在终端设备和耳机均处于平躺状态,而用户并非处于平躺状态的情况,此时检测用户的动作可能存在误判的风险。因此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倾斜角度的变化实现用户动作的进一步检测。第二数据还可以包括可穿戴设备的倾斜角度数据,如图5所示,步骤S140中,根据第二数据,确定当前的用户动作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42,当第四倾斜角度和第三倾斜角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角度,第二亮度和第一亮度的差值大于预设亮度,第六倾斜角度和第五倾斜角度的差值大于第三预设角度,并且第四倾斜角度和第二亮度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第六倾斜角度持续时间大于第三预设时间时,确定用户处于平躺使用终端设备。
其中,可穿戴设备穿戴于用户的身体,可穿戴设备的动作跟随用户身体的动作。也即是用户从站立或者坐立状态切换至平躺状态时,可穿戴设备的状态随之改变。用户从站立或者坐立状态切换至平躺状态时,用户身体偏转的角度约为90度,此时可穿戴设备的偏转角度可以是90度。
当第六倾斜角度和第五倾斜角度的差值大于第三预设角度(比如90度),并且第六倾斜角度持续时间大于第三预设时间(比如3秒)时,确定用户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第三预设角度可以是80度、90度或者95度等,第三预设时间可以是3秒、5秒或者6秒等。
可穿戴设备在第六倾斜角度持续第三预设时间是指,在第二时刻起的预设阈值时间中可穿戴设备始终处于第六倾斜角度。可穿戴设备处于第六倾斜角度可以是可穿戴设备的倾斜角度和第六倾斜角度相同或者可穿戴设备的倾斜角度和第六倾斜角度的差值处于允许范围之内(比如,5度、8度或10度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角度、第二预设角度和第三预设角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第一预设时间、第二预设时间和第三预设时间可以相同或者不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用户长时间平躺使用电子设备对用户的眼睛造成伤害,可以在用户长时间平躺使用终端设备时对用户进行提醒。如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动作检测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50,当检测到用户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时,输出提醒信号,提醒信号用于提醒用户当前处于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状态。
其中,提醒信号可以是通过在终端设备上进行弹窗实现,当用户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时,在终端设备的显示屏上进行弹窗提醒。或者提醒信号也可以是语音提醒信号或者振动提醒信号等。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结合弹窗、语音及振动等多种方式同时提醒用户。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步骤S150也可以在可穿戴设备中执行,比如,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振动或者语音等方式对用户进行提醒。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动作检测方法,通过第一数据确定耳机是否处于平躺状态,当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时获取第二数据,通过第二数据确定当前的用户会否处于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状态,实现了对用户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检测。进而能够根据用户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状态进行提醒,避免长时间平躺使用终端设备对用户眼睛造成伤害。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动作检测装置700,如图7所示,户动作检测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710,用于接收第一数据,第一数据信号为耳机根据用户头部状态所发送;
第一确定模块720,用于根据第一数据确定耳机是否处于平躺状态;
获取模块730,用于当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时获取第二数据,第二数据包括终端设备的倾斜角度和亮度;
第二确定模块740,用于根据第二数据,确定当前的用户动作,当前用户动作包括平躺使用终端设备和非平躺使用终端设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动作检测装置,通过第一数据确定耳机是否处于平躺状态,当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时获取第二数据,通过第二数据确定当前的用户会否处于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状态,实现了对用户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检测。进而能够根据用户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状态进行提醒,避免长时间平躺使用终端设备对用户眼睛造成伤害。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接收模块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耳机第一倾斜角度和第二倾斜角度,第一倾斜角度为耳机在第一时刻的倾斜角度,第二倾斜角度为耳机在第二时刻的倾斜角度,第二时刻和第一时刻间隔预设时间。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第二倾斜角度和第一倾斜角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并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时,确定耳机处于平躺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接收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平躺信号,平躺信号为耳机检测到耳机平躺时所发送的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当获取到平躺信号,确定耳机处于平躺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获取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设备第三倾斜角度和第四倾斜角度,第三倾斜角度为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刻的倾斜角度,第四倾斜角度为终端设备在第二时刻的倾斜角度,第二时刻和第一时刻间隔预设时间;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设备第一亮度和第二亮度,第一亮度为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刻的显示亮度,第二亮度为终端设备在第二时刻的显示亮度。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当第四倾斜角度和第三倾斜角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角度,第二亮度和第一亮度的差值大于预设亮度,并且第四倾斜角度和第二亮度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时,确定用户处于平躺使用终端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获取模块还包括:
第五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可穿戴设备的第五倾斜角度和第六倾斜角度,第五倾斜角度为可穿戴设备在第一时刻的倾斜角度,第六倾斜角度为可穿戴设备在第二时刻的倾斜角度。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第二确定模块还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当第六倾斜角度和第五倾斜角度的差值大于第三预设角度,并且第六倾斜角度持续时间大于第三预设时间时,确定用户处于平躺使用终端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用户动作检测装置还包括:
提醒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用户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时,输出提醒信号,提醒信号用于提醒用户当前处于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动作检测装置,通过第一数据确定耳机是否处于平躺状态,当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时获取第二数据,通过第二数据确定当前的用户会否处于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状态,实现了对用户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检测。进而能够根据用户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状态进行提醒,避免长时间平躺使用终端设备对用户眼睛造成伤害。
上述中用户动作检测装置的具体细节已经在对应的用户动作检测方法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户动作检测装置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或者也可以是手表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上述方法可以在终端设备执行也可以在可穿戴设备中执行。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例、完全的软件实施例(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例,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8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例的电子设备800。图8显示的电子设备8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8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8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8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8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820和处理单元810)的总线830、显示单元84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8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8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步骤。
存储单元8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8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8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8203。
存储单元8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8205的程序/实用工具8204,这样的程序模块8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8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8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87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8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8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8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8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8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840通过总线830与电子设备8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8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第一数据确定耳机是否处于平躺状态,当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时获取第二数据,通过第二数据确定当前的用户会否处于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状态,实现了对用户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检测。进而能够根据用户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状态进行提醒,避免长时间平躺使用终端设备对用户眼睛造成伤害。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步骤。
参考图9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9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第一数据确定耳机是否处于平躺状态,当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时获取第二数据,通过第二数据确定当前的用户会否处于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状态,实现了对用户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检测。进而能够根据用户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状态进行提醒,避免长时间平躺使用终端设备对用户眼睛造成伤害。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

Claims (13)

1.一种用户动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为耳机根据用户头部状态所发送;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确定所述耳机是否处于平躺状态;
当所述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时获取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终端设备的倾斜角度和亮度;
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确定当前的用户动作,当前用户动作包括平躺使用终端设备和非平躺使用终端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动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耳机的第一倾斜角度和第二倾斜角度,所述第一倾斜角度为所述耳机在第一时刻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二倾斜角度为所述耳机在第二时刻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二时刻和所述第一时刻间隔预设时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动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确定耳机是否处于平躺状态,包括:
当第二倾斜角度和第一倾斜角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值,并且第二倾斜角度持续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平躺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动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数据包括:
获取平躺信号,所述平躺信号为所述耳机检测到耳机平躺时所发送的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户动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确定耳机是否处于平躺状态,包括:
当获取到所述平躺信号,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平躺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动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时获取第二数据,包括:
获取终端设备的第三倾斜角度和第四倾斜角度,所述第三倾斜角度为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刻的倾斜角度,所述第四倾斜角度为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二时刻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二时刻和所述第一时刻间隔预设时间;
获取终端设备的第一亮度和第二亮度,所述第一亮度为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刻的显示亮度,所述第二亮度为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二时刻的显示亮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动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确定当前的用户动作,包括:
当所述第四倾斜角度和所述第三倾斜角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角度,所述第二亮度和所述第一亮度的差值大于预设亮度,并且第四倾斜角度和第二亮度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时,确定用户平躺使用终端设备。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动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还包括可穿戴设备的倾斜角度,当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时获取第二数据,还包括:
获取可穿戴设备的第五倾斜角度和第六倾斜角度,所述第五倾斜角度为所述可穿戴设备在第一时刻的倾斜角度,所述第六倾斜角度为所述可穿戴设备在第二时刻的倾斜角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动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确定当前的用户动作,包括:
当所述第四倾斜角度和所述第三倾斜角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角度,所述第二亮度和所述第一亮度的差值大于预设亮度,所述第六倾斜角度和所述第五倾斜角度的差值大于第三预设角度,并且所述第四倾斜角度和所述第二亮度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所述第六倾斜角度持续时间大于第三预设时间时,确定用户平躺使用终端设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动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用户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的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时,输出提醒信号,所述提醒信号用于提醒用户当前处于平躺使用终端设备状态。
11.一种用户动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户动作检测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为耳机根据用户头部状态所发送;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确定所述耳机是否处于平躺状态;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耳机处于平躺状态时获取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终端设备的倾斜角度和亮度;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确定当前的用户动作,当前用户动作包括平躺使用终端设备和非平躺使用终端设备。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
CN202110373149.4A 2021-04-07 2021-04-07 用户动作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1747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3149.4A CN115174739A (zh) 2021-04-07 2021-04-07 用户动作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3149.4A CN115174739A (zh) 2021-04-07 2021-04-07 用户动作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4739A true CN115174739A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75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73149.4A Pending CN115174739A (zh) 2021-04-07 2021-04-07 用户动作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74739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01617U (zh) * 2012-08-09 2013-03-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姿态检测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795865A (zh) * 2014-02-12 2014-05-1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5338447A (zh) * 2015-10-19 2016-02-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控制电路及方法、耳机以及音频输出装置及方法
CN105848029A (zh) * 2016-03-31 2016-08-10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耳机及其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547739A (zh) * 2017-08-28 2018-01-0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自动关机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10749A (zh) * 2018-06-08 2018-11-1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播放器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90041978A1 (en) * 2017-08-01 2019-02-07 Intel Corporation User defined head gestures methods and apparatus
CN109714664A (zh) * 2018-12-21 2019-05-0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控制方法、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0312184A (zh) * 2019-07-25 2019-10-08 湖南国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防止耳机触控误触发的方法、系统、耳机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01617U (zh) * 2012-08-09 2013-03-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姿态检测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795865A (zh) * 2014-02-12 2014-05-1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5338447A (zh) * 2015-10-19 2016-02-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控制电路及方法、耳机以及音频输出装置及方法
CN105848029A (zh) * 2016-03-31 2016-08-10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耳机及其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90041978A1 (en) * 2017-08-01 2019-02-07 Intel Corporation User defined head gestures methods and apparatus
CN107547739A (zh) * 2017-08-28 2018-01-0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自动关机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10749A (zh) * 2018-06-08 2018-11-1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播放器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14664A (zh) * 2018-12-21 2019-05-0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控制方法、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0312184A (zh) * 2019-07-25 2019-10-08 湖南国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防止耳机触控误触发的方法、系统、耳机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07732B (zh) 用于显示图像的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US10254828B2 (en) Detection of improper viewing posture
US10310595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CN105388994B (zh) 可穿戴手表及其操作方法
JP5915285B2 (ja) 状態検出装置、電子機器、測定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760904B2 (en) Wearable device, postur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US20160202665A1 (en) Smartwatch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20100112764A (ko) 동작교정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동작교정 서비스시스템
US20220246015A1 (en) Fall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wearable device
US20180253161A1 (en) Spatial motion-based user interactivity
US10653353B2 (en) Monitoring a person for indications of a brain injury
KR20140129285A (ko) 방향 감지 컴퓨팅 장치
CN113168224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JP2016165477A (ja) 状態検出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CN115174739A (zh) 用户动作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9829325B2 (en) Disablement of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ceiver while providing directions
CN113432620B (zh) 误差估计方法、装置、车载终端及存储介质
JP5522338B2 (ja) 状況判定装置、状況判定システム、そ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90085604A (ko) 사용자 행위를 인지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CN113326800A (zh) 车道线位置确定方法、装置、车载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124048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US828126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14863650B (zh) 障碍物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20187623A (ja) 姿勢推定システム、姿勢推定装置、誤差補正方法及び誤差補正プログラム
CN115168163A (zh) 用户动作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