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4373A - 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74373A
CN115174373A CN202210760335.8A CN202210760335A CN115174373A CN 115174373 A CN115174373 A CN 115174373A CN 202210760335 A CN202210760335 A CN 202210760335A CN 115174373 A CN115174373 A CN 115174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table
target
data
response
regi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603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74373B (zh
Inventor
古欣
黄孝辉
邵慧
陈淑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Usr Iot Technology Ltd
Shandong Your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Usr Iot Technology Ltd
Shandong Your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Usr Iot Technology Ltd, Shandong Your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Usr Iot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6033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743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74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4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74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43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08Bus network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bus standard
    • H04L2012/40228Modbu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物联网通信技术领域,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设备的点表数据总量和点表数据类型;若在报文分区检测到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应答寄存器,则依据所述应答寄存器的应答地址,确定所述点表数据总量对应的目标地址段,其中,所述应答寄存器为所述目标设备中应答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点表数据的任一寄存器;依据所述目标地址段存储的目标点表数据,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数据点表。本申请解决了生成modbus设备的点表的生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凭借着公开发表、易于开发和支持多种传输网络等特点,已然成为工业领域通信协议的业界标准的modbus协议,也得以更广泛地应用于仪表仪器、变频器、智能高低压电器以及现场智能设备等众多领域,对于modbus设备而言,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进行点表核对,而在点表核对前,需获取modbus设备的详细数据点表,目前,通常情况下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获取,一是采用串口调试工具向需进行核对的从站设备的单寄存器发送报文,以完成点表生成,一是通过modscan测试软件模拟主设备,批量读取从站设备的数据,但是,前者在数据盲测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人工工作量,后者由于modbus协议特性易导致批量采集失败,进而使得需要重复进行采集,以完成点表生成,所以,当前生成modbus设备的点表的生成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生成modbus设备的点表的生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设备的点表数据总量和点表数据类型;
若在报文分区检测到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应答寄存器,则依据所述应答寄存器的应答地址,确定所述点表数据总量对应的目标地址段,其中,所述应答寄存器为所述目标设备中应答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点表数据的任一寄存器;
依据所述目标地址段存储的目标点表数据,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数据点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modbus设备点表生成装置,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设备的点表数据总量和点表数据类型;
检测模块,用于若在报文分区检测到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应答寄存器,则依据所述应答寄存器的应答地址,确定所述点表数据总量对应的目标地址段,其中,所述应答寄存器为所述目标设备中应答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点表数据的任一寄存器;
生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目标地址段存储的目标点表数据,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数据点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的程序,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如上述的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实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的程序,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物联网通信技术领域,也即,本申请首先获取目标设备的点表数据总量和点表数据类型,也即,实现了准确获取数据点表的数据总量和点表数据类型的目的;进而若在报文分区检测到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应答寄存器,则依据所述应答寄存器的应答地址,确定所述点表数据总量对应的目标地址段,其中,所述应答寄存器为所述目标设备中应答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点表数据的任一寄存器,也即,由于应答寄存器为所述目标设备中应答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点表数据的任一寄存器,进而实现了对寄存器的起始地址进行单点定位的目的,进而依据所述目标地址段存储的目标点表数据,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数据点表,实现了准确采集数据点表所需采集的目标点表数据的目的。由于modbus协议的特性导致单条报文能够读取多个寄存器数据,进而导致modbus设备厂商在出厂时通常将数据点表设置成连续的,进而使得探知到一个可通信的应答地址后,便可通过前后测试,得到存储点表数据总量对应的点表数据的寄存器地址,也即,结合modbus设备厂商的配置习惯实现了自动生成数据点表的目的,而非通过预估寄存器起始地址,进而通过盲测目标设备得到点表数据,最终得到数据点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人工配置报文格式或重复批量采集点表数据等原因,导致生成modbus设备的点表的生成效率低的技术缺陷,所以,提升了生成modbus设备的点表的生成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首先,应当理解的是,对于modbus设备而言,虽然能够在显示面板查询通信地址以及串口参数等,但是,首先于显示方式以及显示局限性而言,显示面板上无法得到详细的点表数据,进而通常情况下需通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人工解析点表,目前,通常情况下通过串口调试助手或modscan测试软件生成详细数据点表,但是,前者需要专业技术人员逐一配置报文,进行点表数据的盲测,后者由于是对modbus设备某段寄存器地址存储的所有数据进行批量采集,导致可能存在点表数据采集不全、采集到非点表数据以及未采集到点表数据等,进而导致批量采集失败,使得需要对点表数据进行重复采集,综合上述两种现有技术,若想生成准确的数据点表,则需耗费大量的人工工作量,所以,目前亟需一种提升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效率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在本申请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目标设备的点表数据总量和点表数据类型;
步骤S20,若在报文分区检测到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应答寄存器,则依据所述应答寄存器的应答地址,确定所述点表数据总量对应的目标地址段,其中,所述应答寄存器为所述目标设备中应答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点表数据的任一寄存器;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设置于后台终端设备,具体可以为上位机,所述目标设备为需要生成详细数据点表的modbus设备,具体可以为智能仪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散控制系统)等,“点表”为自动化控制系统行业术语,用于表征自动化控制系统内各个变量的使用情况,所以,所述详细数据点表用于表征在现场设备上采集到的各种量的集合,所述点表数据为所述详细数据点表中的数据,具体可以为温度、压力和电量,其中,在详细数据点表中,同一点表数据包括一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数据点表包括一个或多个,例如,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假设目标设备为A品牌的PLC控制器,则该PLC控制器的详细数据点表中可包括点表数据a、b以及c,也可包括d1、d2以及d3
另外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点表数据总量为所述目标设备的详细数据点表的点表数据的总量,具体可以为100个、120个以及150个等,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对于输入或输出的任一参数而言,不是开关量便是模拟量,其中,模拟量用于表征控制系统量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连续数值,例如压力由0Mpa至15Mpa以及电动阀门的开度从0%到100%等,开关量用于表征仅有两种状态的物理量,例如电磁阀的通断、继电器的闭合与打开或开关的断开状态和导通状态等,所以,所述点表数据类型用于表征所要采集的点表数据为开关量或模拟量,具体包括第一点表数据类型和第二点表数据类型,其中,所述第一点表数据类型用于表征开关量,所述第二点表数据类型用于表征模拟量,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点表数据类型由用户在上位机中进行选择,当用户在上位机的显示屏中选择第一点表数据类型,则通过上位机探知目标设备的详细数据点表对应的第一点表数据类型。
另外地,需要说明的是,在modbus协议中,所有的数据均存放于寄存器中,其中,所述目标设备的寄存器分为线圈状态、离散输入状态、保持寄存器和输入寄存器四种类型,所述应答寄存器为所述目标设备中应答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点表数据的任一寄存器,也即,所述应答寄存器的寄存器地址用于存放详细数据点表的点表数据,所述应答地址为所述应答寄存器的寄存器地址,所述目标地址段用于表征目标设备存放详细数据点表的点表数据的寄存器地址段,具体可以为连续的寄存器地址段或不连续的寄存器地址段,所述报文分区用于表征所述后台终端设备和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报文交互的存储区域,具体包括开关量报文分区和模拟量报文分区,其中,所述开关量报文分区用于表征所述后台终端设备和所述目标设备之间进行开关量报文交互的存储区域,所述模拟量报文分区用于表征所述后台终端设备和所述目标设备之间进行模拟量报文交互的存储区域。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S10至步骤S20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目标设备的详细数据点表的点表数据的总量、第一点表数据类型和第二点表数据类型;若在所述开关量报文分区所述第一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应答寄存器,则依据所述第一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应答寄存器的应答地址,确定所述点表数据总量对应的第一目标地址段,若在所述开关量报文分区所述第二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应答寄存器,则依据所述第二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应答寄存器的应答地址,确定所述点表数据总量对应的第二目标地址段,将第一目标地址段和第二地址段共同作为所述目标地址段,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地址段用于表征所述目标设备中存放详细数据点表的开关量的寄存器地址,所述第二目标地址段用于表征所述目标设备中存放详细数据点表的模拟量的寄存器地址。
其中,在所述若在报文分区检测到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应答寄存器,则依据所述应答寄存器的应答地址,确定所述点表数据总量对应的目标地址段的步骤之前,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还包括:
步骤A10,依据第一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和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第一功能码,生成第一请求报文;
步骤A20,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报文,并在报文分区检测是否存在所述第一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一响应报文;
步骤A30,若是,则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对应的寄存器作为应答寄存器。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在modbus设备出厂前,设备厂商为了保持详细数据点表的整洁性,通常情况下寄存器的启示地址多以整十、整百以及整千的差级开头延续整个寄存器段,例如寄存器起始地址为1、101以及1001等,进而可利用设备厂商的配置情况,配置报文格式中的起始地址,所以,所述第一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用于配置详细数据点表的报文格式中的起始地址,具体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另外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功能码与所述第一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一一对应,用于定位符合大多数设备厂商配置习惯的可通信寄存器地址,具体为模拟量对应的读取命令的功能码和开关量对应的读取命令的功能码,其中,模拟量对应着03/04读取命令,开关量对应着01/02读取命令,01读取命令用于表征读线圈,02读取命令用于表征读输入离散量,03读取命令用于表征读多个寄存器,04读取命令用于表征读输入寄存器,所述第一请求报文为以所述第一功能码和所述第一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封装的请求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由所述目标设备发送至后台终端设备,具体包括数据长度以及数据等,所述预设差级由用户根据目标设备对应的设备厂商配置习惯决定,例如,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第一预设差级地址组为1、101、201、301~2001的预设百差级地址组,也即,共100个间隔在百级的寄存器地址组成的集合。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A10至步骤A30包括:依据预设百差级起始地址组、所述第一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第一功能码和所述第二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第一功能码,分别生成第一请求报文;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报文,并在所述开关量报文分区和所述模拟量报文分区检测是否存在所述第一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一响应报文;若所述开关量报文分区和所述模拟量报文分区均存在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则分别将所述开关量报文分区和所述模拟量报文分区的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对应的寄存器作为应答寄存器。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假设详细数据点表共100个点表数据,其中包括开关量和模拟量,则当用户在后台终端设备开始进行点表探知时,首先以模拟量对应的03读取命令功能码和预设百差级地址组封装100个单点请求报文,也即,向寄存器起始地址为1、101、201~2001的寄存器发送数据,其中,可为发送数据设置默认超时时间,所述默认超时时间可以为1s、2s或3s等,进而在模拟量开关分区进行扫描,若扫描到目标设备的寄存器号X向后台终端设备发送的响应报文,则将寄存器号为X的寄存器作为应答寄存器,进而以模拟量对应的03读取命令功能码和预设百差级地址组封装100个单点请求报,重复上述步骤,进而将寄存器号为Y的寄存器作为应答寄存器,其中,X和Y存在至少一个,进而再按01读取命令和02读取命令的顺序,结合预设百差级地址组重复上述步骤,最终获得寄存器号为Z的应答寄存器,其中,Z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由于通过上述探知方式可单点定位数据点表的不同类型的点表数据的应答地址(可通信寄存器地址),进而可根据设备厂商习惯于点表设置成连续式的方式,以应答地址为基准点,实现确认数据点表的每一个数据的寄存器地址的目的。
其中,在所述检测是否读取到所述第一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一响应报文的步骤之后,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还包括:
步骤B10,若在报文分区检测到不存在所述第一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一响应报文,则对所述第一差级起始地址组进行差级倍数进行调整,得到第二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
步骤B20,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由所述第二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和所述第一功能码封装的第二请求报文,并在所述报文分区检测是否存在所述第二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二响应报文;
步骤B30,若是,则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对应的寄存器作为所述应答寄存器。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可能存在第一预设差级起始组对应的预设数量的寄存器起始地址均未存储数据,进而无寄存器返回第一响应报文,也即,通过第一请求报文未单点定位到目标设备的可通信寄存器地址,进而需对差级倍数进行调整,例如缩小差级倍数,所以,所述第二预设差级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差级,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差级地址组对应的寄存器区间(段寄存器)和所述第一预设差级地址组对应的寄存器区间(段寄存器)一致,例如,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假设第一预设差级地址组为1、101、201、301~2001的预设百差级地址组,但是,用户在寄存器起始地址1、101、201、301和2001均未收到第一响应报文,此时表面可通信地址位于1-101内、101-201以及401-501等,进而此时可设置第二预设差级地址组为1、11、21-2001的预设十差级地址组。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B10至步骤B30包括:若在所述开关量报文分区和所述模拟量报文分区均检测不到所述第一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一响应报文,则依据预设十差级起始地址组、所述第一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功能码和所述第二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功能码,分别生成第二请求报文;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请求报文,并在所述开关量报文分区和所述模拟量报文分区检测是否存在所述第二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二响应报文;若所述开关量报文分区和所述模拟量报文分区均存在所述第二响应报文,则分别将所述开关量报文分区和所述模拟量报文分区的所述第二响应报文对应的寄存器作为应答寄存器。
其中,在所述报文分区检测是否存在所述第二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二响应报文的步骤之后,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还包括:
步骤C10,若在报文分区检测到不存在响应报文,则对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的寄存器区间进行调整,得到所述第三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
步骤C20,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由所述第三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和第二功能码封装的所述第三请求报文,并在所述报文分区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三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三响应报文;
步骤C30,若是,则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对应的寄存器作为所述应答寄存器。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设置1、101、201、301~2001的预设百差级地址组,即可单点定位到应答寄存器的应答地址,为了避免极端情况,也可通过1、11、21、31~2001的预设十差级地址组进行精准地单点定位,所以,所述第二功能码用于定位不符合大多数设备厂商配置习惯的可通信寄存器地址,所述响应报文包括第一响应报文和第二响应报文,也即,通过第一预设差级地址组对应的请求报文和第二预设差级地址组对应的请求报文均未探知到应答寄存器,倘若以预设十差级地址组仍未探知到可通信寄存器地址,则表明所述目标设备在出厂配置时,违背大多数设备厂商的由前至后配置modbus寄存器地址段的习惯,也即,其配置于第一预设差级地址组或第二预设差级地址组对应的寄存器区间之外的寄存器,例如,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对应于预设百差级地址组或预设十差级地质组对应的寄存器区间为寄存器1-寄存器2001,则所述第三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三预设差级地址组可以为2001、2101、2201-4001的预设百差级地址组,也可以为2001、2011、2201-4001的预设十差级地址组。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C10至步骤C30包括:若在所述开关量报文分区和所述模拟量报文分区均检测不到响应报文,则对所述的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的寄存器区间进行调整,得到第三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其中,所述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可以为所述第一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和/或所述第二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所述调整的方式可以为在保持寄存器区间长度不变的前提下调整寄存器号,例如,由寄存器号1-寄存器号2001调整至寄存器号2001-寄存器号4001;依据所述预设第三差级起始地址组和第二功能码,生成第三报文请求,将所述第三报文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设备,并在所述报文分区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三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三响应报文,其中,所述第二功能码和所述第一功能码可以相同或不同;若在所述报文分区检测到所述第三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三响应报文,则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对应的寄存器作为所述应答寄存器。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若在所述报文分区未检测到所述第三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三响应报文,则执行步骤:预设第三差级起始地址组的寄存器区间进行调整,直至所述目标设备的寄存器区间穷尽,例如,假设目标设备的寄存器段可均分为n段,每一段共有m个寄存器,由于厂商设备大都由前往后配置点表的习惯,先在报文分区检测以预设百差级起始地址组对应的第1段的m个寄存器中是否存在应答寄存器,若不存在,则在报文分区检测以预设十差级起始地址组对应的第1段的m个寄存器中是否存在应答寄存器,若仍不存在,则在报文分区检测以预设百差级起始地址组对应的第2段的m个寄存器中是否存在应答寄存器,如此往复,直至在报文分区检测以预设百差级起始地址组对应的第n段的m个寄存器中是否存在应答寄存器,当在任一段寄存器区间通过预设差级地址阻检测到应答寄存器时,则结束后台终端设备和目标设备针对于探知应答地址的报文交互,当轮巡检测目标设备的所有寄存器仍未检测到应答寄存器时,则可以在预设显示界面上进行报错或检测结果提示等。
其中,所述依据所述应答寄存器的应答地址,确定所述点表数据总量对应的目标地址段的步骤包括:
步骤D10,依据获取所述应答地址对应的递增地址组和功能码,生成第四报文请求,其中,所述功能码包括第一功能码和第二功能码;
步骤D20,依据所述第四报文请求,获取第一目标地址段;
步骤D30,依据获取所述应答地址对应的递减地址组和所述功能码,生成第五报文请求;
步骤D40,依据所述第五报文请求,获取第二目标地址段;
步骤D50,依据所述应答地址、所述第一目标地址段和第二目标地址段,确定所述目标地址段。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当检测到应答寄存器后,则可以应答寄存器的寄存器地址(应答地址)为基准,向应答寄存器的前后寄存器发送请求报文,以通过在报文分区检测是否接收到报文请求对应的响应报文,确定应答寄存器的前后寄存器是否为目标寄存器。
另外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递增地址组的递增倍数由用户根据预设起始地址组的差级倍数进行选定,用于确定应答寄存器的后段寄存器区间是否存在目标寄存器,具体可以为1、2、3以及10等,所述递减地址组的递减倍数由用户根据预设起始地址组的差级倍数进行选定,用于确定应答寄存器的前段寄存器区间是否存在目标寄存器,具体可以为1、2、3以及10等,例如,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应答寄存器L为寄存器2081,寄存器L所在的寄存器区间为2001-4001,所以,所述应答寄存器对应的预设起始地址组为预设十差级起始地址组,则递增地址组的递增倍数为1,也即,寄存器2082-寄存器2089的起始地址,递减地址组的递减倍数为1,也即,寄存器2072-寄存器2080。
另外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目标段用于表征所述应答寄存器的后段寄存器区间的目标寄存器的地址,所述第二目标段用于表征所述应答寄存器的前段寄存器区间的目标寄存器的地址,所述目标地址段为所述目标设备中目标寄存器的寄存器地址的集合,例如,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假设详细数据点表的点表数据为4个,存储该4个点表数据的寄存器分别为寄存器20、寄存器101、寄存器2090以及寄存器3299,则该4个寄存器的寄存器地址为所述目标地址段。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D10至步骤D50包括:依据获取所述应答地址对应的递增地址组和功能码,生成第四报文请求;依据所述第四报文请求,获取第一目标地址段;依据获取所述应答地址对应的递减地址组和所述功能码,生成第五报文请求;依据所述第五报文请求,获取第二目标地址段;将所述应答地址、所述第一目标地址段和所述第二目标地址段共同作为所述目标地址段。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第一报文请求、第二报文请求以及第三报文请求均为单个报文请求,所述第四报文请求和所述第五报文请求均为多个报文请求,假设以预设百差级地址组1、101、201-2001找到应答寄存器801,则可先以递增地址组801、811-891和递减地址组711、721-791探知应答寄存器的后段寄存器区间的目标寄存器和后段寄存器区间的目标寄存器,再以递增地址组802、803-809和递减地址组712、713-720进行探知,则递增地址组对应于批量的第四报文请求,递减地址组对应于批量的第五报文请求。
步骤S30,依据所述目标地址段存储的目标点表数据,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数据点表。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点表数据为所述目标地址段存储的数据,所述目标数据点表为用户想要获取的详细数据点表。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S30包括:通过对所述目标地址段存储的数据进行整合,得到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数据点表。
其中,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还包括:
步骤E10,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面板显示数据;
步骤E20,依据所述目标数据点表,对所述面板显示数据进行校对,得到校对后的面板显示数据。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E10至步骤E20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所述目标设备的面板显示数据,其中,所述面板显示数据为显示于所述目标设备的显示面板的数据;调用所述目标数据点表中对应于所述面板显示数据的校对点表数据,若检测到所述校对点表数据和所述面板显示数据一致,则不对所述面板显示数据进行校对,若所述校对点表数据和面板显示数据不一致,则对所述面板显示数据进行校对,得到校对后的面板显示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应用于物联网通信技术领域,也即,本申请首先获取目标设备的点表数据总量和点表数据类型,也即,实现了准确获取数据点表的数据总量和点表数据类型的目的;进而若在报文分区检测到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应答寄存器,则依据所述应答寄存器的应答地址,确定所述点表数据总量对应的目标地址段,其中,所述应答寄存器为所述目标设备中应答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点表数据的任一寄存器,也即,由于应答寄存器为所述目标设备中应答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点表数据的任一寄存器,进而实现了对寄存器的起始地址进行单点定位的目的,进而依据所述目标地址段存储的目标点表数据,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数据点表,实现了准确采集数据点表所需采集的目标点表数据的目的。由于modbus协议的特性导致单条报文能够读取多个寄存器数据,进而导致modbus设备厂商在出厂时通常将数据点表设置成连续的,进而使得探知到一个可通信的应答地址后,便可通过前后测试,得到存储点表数据总量对应的点表数据的寄存器地址,也即,结合modbus设备厂商的配置习惯实现了自动生成数据点表的目的,而非通过预估寄存器起始地址,进而通过盲测目标设备得到点表数据,最终得到数据点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人工配置报文格式或重复批量采集点表数据等原因,导致生成modbus设备的点表的生成效率低的技术缺陷,所以,提升了生成modbus设备的点表的生成效率。
实施例二
进一步地,参照图2,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一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可以参考上文介绍,后续不再赘述。在此基础上,在所述依据所述目标地址段存储的目标点表数据,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数据点表的步骤之后,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还包括:
步骤F10,获取所述目标数据点表的目标显示数据的数据显示类型;
步骤F20,依据所述数据显示类型和预设显示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是否对所述目标显示数据进行调整,其中,所述预设显示类型包括所述目标设备的面板显示数据的数据类型;
步骤F30,若对所述目标显示数据进行调整,则将调整后的目标点表数据在预设显示界面上进行显示;
步骤F40,若未对所述目标显示数据进行调整,则将目标点表数据在预设显示界面上进行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数据显示类型为由所述目标显示数据决定,其中,所述目标显示数据为目标数据点表中的用户想要显示于后台终端设备的预设显示界面的点表数据,例如,所述目标设备的模拟量数据包括十六位整数、三十二位整数/浮点数以及六十四位整数/浮点数三种数据类型,若目标显示数据K为三十二位整数,则K的数据显示类型为32位,所述预设显示类型用于表征预设的显示方式类型,具体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F10至步骤F40包括:获取所述目标数据点表的目标显示数据的数据显示类型;通过对比所述数据显示类型和预设显示类型是否一致,确定是否对所述目标显示数据进行调整,若一致,则对所述目标显示数据进行调整,若不一致,则不对所述目标显示数据进行调整;若对所述目标显示数据进行调整,则将调整后的目标点表数据在预设显示界面上进行显示;若未对所述目标显示数据进行调整,则将目标点表数据在预设显示界面上进行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点表数据显示方法,也即,获取所述目标数据点表的目标显示数据的数据显示类型;依据所述数据显示类型和预设显示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是否对所述目标显示数据进行调整,其中,所述预设显示类型包括所述目标设备的面板显示数据的数据类型;若对所述目标显示数据进行调整,则将调整后的目标点表数据在预设显示界面上进行显示;若未对所述目标显示数据进行调整,则将目标点表数据在预设显示界面上进行显示。由于目标显示数据可以按预设显示类型显示于后台终端设备的预设显示界面,并且所述预设显示类型包括所述目标设备的面板显示数据的数据类型,进而使得显示于预设显示界面中,存在与目标设备的面板显示数据的数据类型一致的目标显示数据,进而可实现直观反映面板显示数据是否与目标数据点表中的点表数据一致的目的,所以,克服了用户想要进行目标设备的面板数据校对时,需转换目标数据点表的点表数据的技术缺陷,所以,为提高用户校对目标设备的面板显示数据的效率奠定了基础。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modbus设备点表生成装置,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设备的点表数据总量和点表数据类型;
检测模块,用于若在报文分区检测到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应答寄存器,则依据所述应答寄存器的应答地址,确定所述点表数据总量对应的目标地址段,其中,所述应答寄存器为所述目标设备中应答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点表数据的任一寄存器;
生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目标地址段存储的目标点表数据,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数据点表。
可选地,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装置还用于:
依据第一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和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第一功能码,生成第一请求报文;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报文,并在报文分区检测是否存在所述第一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一响应报文;
若是,则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对应的寄存器作为应答寄存器。
可选地,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装置还用于:
若在报文分区检测到不存在所述第一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一响应报文,则对所述第一差级起始地址组进行差级倍数进行调整,得到第二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由所述第二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和所述第一功能码封装的第二请求报文,并在所述报文分区检测是否存在所述第二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二响应报文;
若是,则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对应的寄存器作为所述应答寄存器。
可选地,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装置还用于:
若在报文分区检测到不存在响应报文,则对所述的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的寄存器区间进行调整,得到第三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由所述第三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和第二功能码封装的所述第三请求报文,并在所述报文分区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三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三响应报文;
若是,则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对应的寄存器作为所述应答寄存器。
可选地,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
依据获取所述应答地址对应的递增地址组和功能码,生成第四报文请求,其中,所述功能码包括第一功能码和第二功能码;
依据所述第四报文请求,获取第一目标地址段;
依据获取所述应答地址对应的递减地址组和所述功能码,生成第五报文请求;
依据所述第五报文请求,获取第二目标地址段;
依据所述应答地址、所述第一目标地址段和第二目标地址段,确定所述目标地址段。
可选地,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装置还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数据点表的目标显示数据的数据显示类型;
依据所述数据显示类型和预设显示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是否对所述目标显示数据进行调整,其中,所述预设显示类型包括所述目标设备的面板显示数据的数据类型;
若对所述目标显示数据进行调整,则将调整后的目标点表数据在预设显示界面上进行显示;
若未对所述目标显示数据进行调整,则将目标点表数据在预设显示界面上进行显示。
可选地,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装置还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面板显示数据;
依据所述目标数据点表,对所述面板显示数据进行校对,得到校对后的面板显示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modbus设备点表生成装置,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解决了生成modbus设备的点表的生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modbus设备点表生成装置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且该modbus设备点表生成装置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方法公开的特征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
下面参考图3,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3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ROM以及RAM通过总线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也连接至总线。
通常,以下系统可以连接至I/O接口: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图像传感器、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以及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可以允许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中示出了具有各种系统的电子设备,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系统。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系统。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被安装,或者从ROM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解决了生成modbus设备的点表的生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且该电子设备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方法公开的特征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存储在其上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U盘,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系统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系统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获取目标设备的点表数据总量和点表数据类型;若在报文分区检测到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应答寄存器,则依据所述应答寄存器的应答地址,确定所述点表数据总量对应的目标地址段,其中,所述应答寄存器为所述目标设备中应答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点表数据的任一寄存器;依据所述目标地址段存储的目标点表数据,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数据点表。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用于执行上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解决了生成modbus设备的点表的生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六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解决了生成modbus设备的点表的生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处理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设备的点表数据总量和点表数据类型;
若在报文分区检测到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应答寄存器,则依据所述应答寄存器的应答地址,确定所述点表数据总量对应的目标地址段,其中,所述应答寄存器为所述目标设备中应答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点表数据的任一寄存器;
依据所述目标地址段存储的目标点表数据,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数据点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在报文分区检测到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应答寄存器,则依据所述应答寄存器的应答地址,确定所述点表数据总量对应的目标地址段的步骤之前,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还包括:
依据第一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和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第一功能码,生成第一请求报文;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报文,并在报文分区检测是否存在所述第一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一响应报文;
若是,则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对应的寄存器作为应答寄存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是否读取到所述第一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一响应报文的步骤之后,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还包括:
若在报文分区检测到不存在所述第一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一响应报文,则对所述第一差级起始地址组进行差级倍数进行调整,得到第二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由所述第二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和所述第一功能码封装的第二请求报文,并在所述报文分区检测是否存在所述第二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二响应报文;
若是,则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对应的寄存器作为所述应答寄存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报文分区检测是否存在所述第二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二响应报文的步骤之后,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还包括:
若在报文分区检测到不存在响应报文,则对所述的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的寄存器区间进行调整,得到第三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由所述第三预设差级起始地址组和第二功能码封装的所述第三请求报文,并在所述报文分区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三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三响应报文;
若是,则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对应的寄存器作为所述应答寄存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应答寄存器的应答地址,确定所述点表数据总量对应的目标地址段的步骤包括:
依据获取所述应答地址对应的递增地址组和功能码,生成第四报文请求,其中,所述功能码包括第一功能码和第二功能码;
依据所述第四报文请求,获取第一目标地址段;
依据获取所述应答地址对应的递减地址组和所述功能码,生成第五报文请求;
依据所述第五报文请求,获取第二目标地址段;
依据所述应答地址、所述第一目标地址段和第二目标地址段,确定所述目标地址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依据所述目标地址段存储的目标点表数据,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数据点表的步骤之后,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数据点表的目标显示数据的数据显示类型;
依据所述数据显示类型和预设显示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是否对所述目标显示数据进行调整,其中,所述预设显示类型包括所述目标设备的面板显示数据的数据类型;
若对所述目标显示数据进行调整,则将调整后的目标点表数据在预设显示界面上进行显示;
若未对所述目标显示数据进行调整,则将目标点表数据在预设显示界面上进行显示。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面板显示数据;
依据所述目标数据点表,对所述面板显示数据进行校对,得到校对后的面板显示数据。
8.一种modbus设备点表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设备的点表数据总量和点表数据类型;
检测模块,用于若在报文分区检测到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应答寄存器,则依据所述应答寄存器的应答地址,确定所述点表数据总量对应的目标地址段,其中,所述应答寄存器为所述目标设备中应答所述点表数据类型对应的点表数据的任一寄存器;
生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目标地址段存储的目标点表数据,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数据点表。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实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的程序,所述实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的步骤。
CN202210760335.8A 2022-06-30 2022-06-30 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1743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0335.8A CN115174373B (zh) 2022-06-30 2022-06-30 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0335.8A CN115174373B (zh) 2022-06-30 2022-06-30 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4373A true CN115174373A (zh) 2022-10-11
CN115174373B CN115174373B (zh) 2024-04-30

Family

ID=83488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60335.8A Active CN115174373B (zh) 2022-06-30 2022-06-30 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7437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07710A (zh) * 2024-02-05 2024-03-15 双一力(宁波)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项目模拟测试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5619A (en) * 1990-11-09 1993-07-06 Rodgers Instru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ly reading waveform segments from a memory
WO2000070832A1 (en) * 1999-05-12 2000-11-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ongest matching prefix lookup
US6169240B1 (en) * 1997-01-31 2001-01-02 Yamaha Corporation Tone generating device and method using a time stretch/compression control technique
CN112383640A (zh) * 2020-12-09 2021-02-19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运行监控数据实时上报通讯系统
CN112487271A (zh) * 2020-11-25 2021-03-12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采集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3050992A (zh) * 2021-03-09 2021-06-29 瀚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寄存器地址获取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05107A (zh) * 2021-10-20 2022-01-07 云镝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设备点表数据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网关
CN114430353A (zh) * 2021-12-28 2022-05-03 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odbus协议的数据采集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5619A (en) * 1990-11-09 1993-07-06 Rodgers Instru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ly reading waveform segments from a memory
US6169240B1 (en) * 1997-01-31 2001-01-02 Yamaha Corporation Tone generating device and method using a time stretch/compression control technique
WO2000070832A1 (en) * 1999-05-12 2000-11-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ongest matching prefix lookup
CN112487271A (zh) * 2020-11-25 2021-03-12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采集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2383640A (zh) * 2020-12-09 2021-02-19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运行监控数据实时上报通讯系统
CN113050992A (zh) * 2021-03-09 2021-06-29 瀚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寄存器地址获取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05107A (zh) * 2021-10-20 2022-01-07 云镝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设备点表数据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网关
CN114430353A (zh) * 2021-12-28 2022-05-03 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odbus协议的数据采集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俊: "天然气门站流量监控系统设计与软件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 15 January 2016 (2016-01-1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07710A (zh) * 2024-02-05 2024-03-15 双一力(宁波)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项目模拟测试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4373B (zh) 202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85918B (zh)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74373B (zh) modbus设备点表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257854B (zh) 单边半字节传输误差发生器
CN113094087A (zh) 软件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39019A (zh) 基于约束规划的多目标生产调度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81641A (zh) 一种传感器无线标定装置及方法
CN111294262B (zh) 用于总线系统的方法和从设备
CN114465927B (zh) Dns服务器压力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59285A (zh) 时钟校准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95154A (zh) Xts失败项的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60441A (zh) 芯片的校正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089691A (zh) 机加工信息交互验证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32248A (zh) 一种模块化软件开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48152A (zh) 输入设备的驱动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5260311A (zh) Plc层次化建模和使用其的测试方法
CN115629588B (zh) 用于工控网络的信号采集方法、设备与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781567B (zh) 检测设备安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810504A (zh) 按键背光校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09599A (zh) 设备连接方法、工控机、测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714879A (zh) 画面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7785202A (zh) 仿真代码封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40168767A1 (en) Enhancing processing speed of a remote controlled radio frequency test or measurement device
CN114964303A (zh) 车辆小计里程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62959A (zh) 分支预测功能的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52647A (zh) 一种modbus仿真从站的数据生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