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1308B - 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71308B
CN115171308B CN202210855206.7A CN202210855206A CN115171308B CN 115171308 B CN115171308 B CN 115171308B CN 202210855206 A CN202210855206 A CN 202210855206A CN 115171308 B CN115171308 B CN 1151713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ing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control
id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552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71308A (zh
Inventor
李勇
庞传道
张晓双
盛义伟
李威
王远营
蔡加星
方宜海
王有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gbu Ei Fir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ngbu Ei Fir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gbu Ei Fir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ngbu Ei Fir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552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713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71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13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713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13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5/00Visib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remote indication of seats occupied
    • G08B5/22Visib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remote indication of seats occupied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 G08B5/36Visib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remote indication of seats occupied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using visible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Fire Alar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预设多个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并为所述控制部件分别设置身份识别指示灯;所述各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指示灯执行不同的亮灯规则;S3:通过识别终端获取并识别所述身份识别指示灯的亮灯规则,并输出该身份识别指示灯对应的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S4:所述识别终端将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发送至云端控制器,所述云端控制器将该控制部件的消防数据反馈至所述识别终端。本发明通过识别终端实现了非接触式对控制部件的回路、地址、ID号等相关信息的获取;并且通过识别终端的定位信号与获取到的控制部件的地址信息进行匹配,保障了识别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报警系统领域,具体是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消防(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实际应用中,系统调试和维护保养是一个占用了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的过程。其中,在使用场所现场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等部件产品常常安装在不易直接接触的天花板、顶棚等位置,想要获取当前位置部件产品对应的回路、地址、ID号等信息,经常需要登高作业,费事费力且不安全。
有的人员将写有信息的贴纸粘贴在部件产品附近,但贴纸容易掉落、丢失,且不够美观,因为部分部件较高,还需要比较大的字体,占用较大平面。
另外,目前对部件进行的调试、修改编程等操作基本都是在控制器端(远端),而非部件所处的位置(近端),而线路检测、更换部件测试等问题排查又常常必须在部件所在位置(近端)。确认排查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一般需要从近端返回远端进行确认。因此,整个调试过程需要近端、远端两头跑,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该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解决了在控制部件端无接触的方式获取控制部件的回路、地址、ID号等相关信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设多个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并为所述控制部件分别设置身份识别指示灯;
S2:所述各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指示灯执行不同的亮灯规则,所述亮灯规则与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一一对应;
S3:通过识别终端获取并识别所述身份识别指示灯的亮灯规则,并输出该身份识别指示灯对应的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
S4:所述识别终端将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发送至云端控制器,所述云端控制器将该控制部件的消防数据反馈至所述识别终端。
较佳得,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包括回路信息、地址信息、ID号信息,其中所述地址信息包括了在所述云端控制器中存储有该控制部件的定位信号,所述回路信息、ID号均为预设值。
较佳得,所述亮灯规则为周期性的亮灯与灭灯操作,一个周期内所述身份指示灯执行预设时长和次数的亮灯、灭灯操作,一个周期内所述亮灯、灭灯的次数、时间间隔、时长及执行顺序均为预设值。
较佳得,所述识别终端实时向所述云端控制器发送自身的定位信号。
较佳得,所述云端控制器将获取的自身定位信号与所述身份识别信息的定位信号进行匹配获取匹配度,并根据所述匹配度判断该控制部件与其对应的身份识别信息是否准确对应。
较佳得,所述识别终端的定位信号与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对应的定位信号偏差在预设阈值范围内的,判断该控制部件对应的身份识别信息准确对应;所述定位信号与地址偏差大于预设阈值的,判断该控制部件对应的身份识别信息错误。
较佳得,当所述识别终端获取的亮灯与灭灯操作不足一个完整周期时,所述云端控制器将获取的不足一个周期的亮灯与灭灯操作与所有的亮灯规则进行匹配,获取包含该不足一个周期的亮灯与灭灯操作的所有亮灯规则作为待选亮灯规则,将所述待选亮灯规则对应身份识别信息的控制部件作为待选控制部件,获取所述待选控制部件的定位信号,将所述待选控制部件的定位信号与所述识别终端的定位信号进行匹配,所述识别终端将匹配度最高的待选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发送至云端控制器。
较佳得,所述消防数据包括烟阈值、温度、燃气浓度,所述消防数据均为预设值。
较佳得,还包括以下步骤:
S5:所述识别终端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云端控制器,所述云端控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向控制部件发送操作指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识别终端实现了对控制部件的回路、地址、ID号等相关信息的获取,避免了传统的通过人工勘察的形式去识别;并且通过识别终端的定位信号与获取到的控制部件的地址信息进行匹配,保障了识别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
预设多个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并为所述控制部件分别设置身份识别指示灯。此处的控制部件可以为火灾报警控制器,可以用来接收火灾信号并启动火灾报警装置。该设备也可用来指示着火部位和记录有关信息,包括燃气浓度,现场温度,烟雾浓度等。也能通过火警发送装置启动火灾报警信号或通过自动消防灭火控制装置启动自动灭火设备和消防联动控制设备。自动的监视系统的正确运行和对特定故障给出声、光报警。控制部件的具体功能和应用根据需求进行设定,本发明不做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提供的身份识别指示灯可以采用常规的可指示灯,这里不做具体的限定。
所述各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指示灯执行不同的亮灯规则,所述亮灯规则与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一一对应。本实施例中每个控制部件的身份指示灯所执行的亮灯规则均都不相同,所有亮灯规则和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都是一一对应关系。
S3:通过识别终端获取并识别所述身份识别指示灯的亮灯规则,并输出该身份识别指示灯对应的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本实施例采用的识别终端可以是具有录像功能的手机,也可以是具有录像功能的平板电脑等便携式设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识别终端还应具备实施定位的功能,可以实时向所述云端控制器发送自身的定位信号,此处不对识别终端的具体设备种类具体限定。通过识别设备录下身份指示灯的完整周期的亮灯规则,因为亮灯规则和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一一对应,所以可以根据预设的亮灯规则直接获取到对应的控制部件身份识别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包括回路信息、地址信息、ID号信息,其中所述地址信息包括了在所述云端控制器中存储有该控制部件的定位信号,所述回路信息、ID号均为预设值,出厂时即可进行设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亮灯规则为周期性的亮灯与灭灯操作,一个周期内所述身份指示灯执行预设时长和次数的亮灯、灭灯操作,一个周期内所述亮灯、灭灯的次数、时间间隔、时长及执行顺序均为预设值。例如,在一个周期内先亮灯2秒,然后灭灯3秒,完成一个周期,然后再亮灯2秒,灭灯3秒,这个亮灯规则的一个周期为5秒,先执行亮灯2秒,执行1次,然后灭灯3秒,执行一次。在比如,在一个周期内,先亮灯1秒,然后灭灯2秒,然后亮灯2秒,再灭灯1秒,完成一个周期后,再依次执行亮灯1秒,灭灯2秒,亮灯2秒,灭灯1秒,完成第二个周期,这亮灯规则的周期为6秒,依次执行亮灯1秒,灭灯2秒,亮灯2秒,灭灯1秒;本发明实施例仅以举例的形式给出实施方案,方便理解,本发明不对具体的亮灯规则进行限定,可以自由设定,不限于本发明实施例。
当识别终端获取到一个完整周期的亮灯规则时,所述云端控制器将获取的自身定位信号与所述身份识别信息的定位信号进行匹配获取匹配度,并根据所述匹配度判断该控制部件与其对应的身份识别信息是否准确对应。例如识别到的亮灯规则的周期为6秒,依次执行亮灯1秒,灭灯2秒,亮灯2秒,灭灯1秒,当识别终端获取的是一个完整的周期,获取到该亮灯规则对应的控制部件,并将该控制部件预存在云端的定位信号与识别终端的定位信号匹配,在本实施例中识别终端的定位信号可以通过GPS或北斗卫星信号直接实时获取,控制部件的定位信号也可以通过GPS或北斗卫星信号获取后预存在云端,在匹配的时候可以直接将定位的位置进行比对,获取到位置差距,当位置差距超过误差范围时,可以认定这两个位置信号不匹配,当在误差范围内时,可以认定这两个位置信号是匹配的。
在本发明实施大部分情况下,识别终端都是可以获取到一个完整周期的亮灯规则,但是当获取不到完整周期的亮灯规则时,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下方案解决:
当所述识别终端获取的亮灯与灭灯操作不足一个完整周期时,所述云端控制器将获取的不足一个周期的亮灯与灭灯操作与所有的亮灯规则进行匹配,获取包含该不足一个周期的亮灯与灭灯操作的所有亮灯规则作为待选亮灯规则,将所述待选亮灯规则对应身份识别信息的控制部件作为待选控制部件,获取所述待选控制部件的定位信号,将所述待选控制部件的定位信号与所述识别终端的定位信号进行匹配,所述识别终端将匹配度最高的待选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发送至云端控制器。例如在有两个亮灯规则,其中一个亮灯规则依次执行亮灯1秒,灭灯2秒,亮灯2秒,灭灯1秒;另外一个亮灯规则依次执行亮灯1秒,灭灯2秒,亮灯2秒,灭灯2秒;在这两个亮灯规则的周期内,前面5秒的亮灯执行操作时一样的,差别是在最后执行灭灯操作的时间,第一个最后灭灯是1秒,第二个最后灭灯是2秒。在识别的时候,如果识别终端只获取了前面5秒钟的亮灯与灭灯操作,就无法识别出具体对应的是第一个亮灯规则还是第二个亮灯规则,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识别终端自身的定位信号与控制部件的定位信号进行匹配来确定具体是第一个亮灯规则还是第二个亮灯规则,在匹配的时候可以直接将定位的位置进行比对,获取到位置差距,当位置差距超过误差范围时,可以认定这两个位置信号不匹配,当在误差范围内时,可以认定这两个位置信号是匹配的。
这样就确保了在识别过程中即使识别不到一个完整周期也能通过定位信号进行匹配精准的识别出来具体的控制部件,通过位置信号和亮灯规则完成对控制部件的精准确认,减少了可能存在的识别错误率。
所述识别终端将识别到的身份识别信息发送至云端控制器,所述云端控制器将该控制部件的消防数据反馈至所述识别终端。这里的消防数据可以是控制部件的详细编程位置、烟阈值(迷宫脏的程度)、温度、燃气浓度等信息,具体可以提前进行设定并预存在云端控制器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识别终端还可以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云端控制器,所述云端控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向控制部件发送操作指令。
本发明通过识别终端实现了对控制部件的回路、地址、ID号等相关信息的获取,避免了传统的通过人工勘察的形式去识别;并且通过识别终端的定位信号与获取到的控制部件的地址信息进行匹配,保障了识别的准确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法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预设多个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并为所述控制部件分别设置身份识别指示灯;
S2:所述各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指示灯执行不同的亮灯规则,所述亮灯规则与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一一对应;
S3:通过识别终端获取并识别所述身份识别指示灯的亮灯规则,并输出该身份识别指示灯对应的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至云端控制器:
所述亮灯规则为周期性的亮灯与灭灯操作,一个周期内所述身份指示灯执行预设时长和次数的亮灯、灭灯操作,一个周期内所述亮灯、灭灯的次数、时间间隔、时长及执行顺序均为预设值;
当所述识别终端获取的亮灯与灭灯操作不足一个完整周期时,所述云端控制器将获取的不足一个周期的亮灯与灭灯操作与所有的亮灯规则进行匹配,获取包含该不足一个周期的亮灯与灭灯操作的所有亮灯规则作为待选亮灯规则,将所述待选亮灯规则对应身份识别信息的控制部件作为待选控制部件,获取所述待选控制部件的定位信号,将所述待选控制部件的定位信号与所述识别终端的定位信号进行匹配,所述识别终端将匹配度最高的待选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发送至云端控制器;
S4:所述云端控制器将该控制部件的消防数据反馈至所述识别终端。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包括回路信息、地址信息、ID号信息,其中所述地址信息包括了在所述云端控制器中存储有该控制部件的定位信号,所述回路信息、ID号均为预设值。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终端实时向所述云端控制器发送自身的定位信号。
4.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控制器将获取的自身定位信号与所述身份识别信息的定位信号进行匹配获取匹配度,并根据所述匹配度判断该控制部件与其对应的身份识别信息是否准确对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终端的定位信号与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对应的定位信号偏差在预设阈值范围内的,判断该控制部件对应的身份识别信息准确对应;所述定位信号与地址偏差大于预设阈值的,判断该控制部件对应的身份识别信息错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数据包括烟阈值、温度、燃气浓度,所述消防数据均为预设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S5:所述识别终端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云端控制器,所述云端控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向控制部件发送操作指令。
CN202210855206.7A 2022-07-19 2022-07-19 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 Active CN1151713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5206.7A CN115171308B (zh) 2022-07-19 2022-07-19 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5206.7A CN115171308B (zh) 2022-07-19 2022-07-19 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1308A CN115171308A (zh) 2022-10-11
CN115171308B true CN115171308B (zh) 2023-07-14

Family

ID=83495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55206.7A Active CN115171308B (zh) 2022-07-19 2022-07-19 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71308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8596A (zh) * 2017-07-18 2018-01-12 上海纳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消防管理系统
CN107918306A (zh) * 2016-10-11 2018-04-17 开利公司 现场设备的物理位置信息确定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61752A (ja) * 1997-11-28 1999-06-18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JP4304143B2 (ja) * 2004-10-26 2009-07-29 唐澤 毅 監視システム及び監視方法
JP2011198108A (ja) * 2010-03-19 2011-10-06 Aiphone Co Ltd 宅内異常通報システム
CN201957024U (zh) * 2011-01-12 2011-08-31 沈启东 一种光纤网络的电子id标签识别装置及光纤连接器件
US8610587B2 (en) * 2011-05-20 2013-12-17 Dovid Tropper Stand alone smoke detector unit with SMS messaging
JP2014086149A (ja) * 2012-10-19 2014-05-12 Toshiba Corp 同定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098986B2 (en) * 2013-10-17 2015-08-04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Indicator light interpre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dicator lights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0573169B2 (en) * 2013-10-25 2020-02-25 Joseph Schuman Alert communication network, associated program product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CN103577853B (zh) * 2013-11-07 2016-03-30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字化仓储地埋式rfid标签防误读方法
CN106652309A (zh) * 2017-03-09 2017-05-10 宁波鼎翔消防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消防报警设备管理系统
CN107195159B (zh) * 2017-07-13 2019-05-17 蚌埠依爱消防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消防报警系统和消防报警系统的巡检方法
CN109451882B (zh) * 2018-05-31 2020-01-31 深圳市蚂蚁雄兵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220949A (zh) * 2020-03-03 2020-06-02 吴思雨 一种基于led光源的无人系统空间定位方法
CN214103819U (zh) * 2020-11-18 2021-09-03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货品管理系统
CN113362581A (zh) * 2021-06-07 2021-09-07 军理科学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火灾自动报警触发装置及其监管方法
CN114189336B (zh) * 2021-11-18 2022-08-23 广西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时序光谱的身份识别方法
CN114500217A (zh) * 2022-01-14 2022-05-13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交互及告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8306A (zh) * 2016-10-11 2018-04-17 开利公司 现场设备的物理位置信息确定
CN107578596A (zh) * 2017-07-18 2018-01-12 上海纳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消防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1308A (zh) 202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07200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dating online self-learning event detection model
US10152878B2 (en) Hazard detector, test device for hazard detector, hazard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hazard detector
CN109451882B (zh) 智能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085380B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用户位置判断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918306B (zh) 现场设备的物理位置信息确定
CN109088804B (zh) 一种关联蓝牙app的家用电器维修误操作预警系统
CN113920673B (zh) 一种室内火情智能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3954011A (zh) 空调机组的室内、外机匹配方法和装置以及空调机组
CN107293079A (zh) 一种火灾报警系统及其编址方法
CN205644325U (zh) 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药品柜
CN112241137A (zh) 基于物联网的污水处理设备管理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5171308B (zh) 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
CN114419536A (zh) 告警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22073B (zh) 测试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29228A (zh) 一种楼层温湿度监控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811560A (zh) 自动驾驶传感器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6258992A (zh) 作业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2682301B (zh) 水泵的巡检方法、巡检系统、水泵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53396A (zh) 一种存储系统的线缆自检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12309430A (zh) 家电设备及其自检方法和装置
CN106060615B (zh) 利用光传感器实现屏参自动匹配的判断方法和装置
CN115657509A (zh) 一种生产场所无人值守远程移动监控控制系统
CN103645977A (zh) 电子产品自动调试系统及调试方法
CN114446002A (zh) 火灾在线监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系统
US915301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state of lamp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