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63786A - 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63786A
CN115163786A CN202210963390.7A CN202210963390A CN115163786A CN 115163786 A CN115163786 A CN 115163786A CN 202210963390 A CN202210963390 A CN 202210963390A CN 115163786 A CN115163786 A CN 1151637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wheel
friction
groove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633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金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nh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nh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nh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nh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6339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637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63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378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0812 priority patent/WO2024032445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32Friction members
    • F16H55/36Pulleys
    • F16H55/38Means or measures for increasing adhes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32Friction members
    • F16H55/36Pulleys
    • F16H55/50Features essential to rope pulle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lleys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包括:带轮主体;带轮主体由若干轮片连接形成,相邻两个轮片之间形成供皮带嵌合的带槽;相邻两个轮片的相对端面形成摩擦传动的带槽侧面,带槽侧面设有摩擦槽,摩擦槽提高皮带与带槽侧面之间的摩擦系数。本发明通过若干轮片连接形成带轮主体,相邻轮片之间形成带槽,相邻两个轮片的相对断面形成与皮带摩擦传动的带槽侧面,在带槽侧面上设置摩擦槽,当带轮处于大功率、大载荷的工作条件下,皮带受力产生形变,使的皮带的侧面贴紧在摩擦侧面的摩擦槽中,从而大大提高了皮带与带槽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降低或消除了皮带的打滑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传动带和带轮之间靠摩擦传动,特别是两个带轮为了减速二者直径比比较大,小带轮为主动轮,大带轮为从动轮,大带轮的包角远远大于小带轮的包角,从而造成小带轮打滑现象很普遍。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于2010.05.19公开了名称为V形传动带及带轮(申请号:200920307667.0)的发明专利,提供一种常规状态下依旧使用摩擦传动;在发生打滑时才配合使用啮合传动,使设备能正常、平稳的运转,同时也提高了传动带的使用寿命。
由于带轮为刚性材料,而皮带为柔性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主动轮处于大功率、大载荷的工作条件下,皮带会发生一定的变形,导致皮带的齿与带轮的齿脱开,且带槽的内侧壁与皮带的侧面摩擦系数小,摩擦力小,打滑现象依然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通过若干轮片连接形成带轮主体,相邻轮片之间形成带槽,相邻两个轮片的相对断面形成与皮带摩擦传动的带槽侧面,在带槽侧面上设置摩擦槽,当带轮处于大功率、大载荷的工作条件下,皮带受力产生形变,使的皮带的侧面贴紧在摩擦侧面的摩擦槽中,从而大大提高了皮带与带槽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降低或消除了皮带的打滑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包括:带轮主体;带轮主体由若干轮片连接形成,相邻两个轮片之间形成供皮带嵌合的带槽;相邻两个轮片的相对端面形成摩擦传动的带槽侧面,带槽侧面设有摩擦槽,摩擦槽提高皮带与带槽侧面之间的摩擦系数。本发明通过若干轮片连接形成带轮主体,相邻轮片之间形成带槽,相邻两个轮片的相对断面形成与皮带摩擦传动的带槽侧面,在带槽侧面上设置摩擦槽,当带轮处于大功率、大载荷的工作条件下,皮带受力产生形变,使的皮带的侧面贴紧在摩擦侧面的摩擦槽中,从而大大提高了皮带与带槽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降低或消除了皮带的打滑现象。
进一步,带槽侧面为倾斜面。带槽侧面设置为倾斜面用于匹配皮带的侧面,使带槽侧面贴合在皮带的两侧。
进一步,带槽个数为1-20个。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选择相应个数的带槽。
进一步,摩擦槽径向设置在带槽侧面上。在带槽侧面上径向设置摩擦槽,当皮带受力变形后,皮带在带槽转动的过程中,摩擦槽增加了皮带侧面的摩擦系数,从而消除或减少了皮带打滑的现象。
进一步,摩擦槽深度为0.2mm-5mm。在带轮所处的工作环境下,根据带轮的功率与载荷,调整摩擦槽的深度,从而调整带槽侧面与皮带之间的摩擦系数。
进一步,摩擦槽的宽度为0.5mm-10cm。在带轮所处的工作环境下,根据带轮的功率与载荷,调整摩擦槽的宽度,从而调整带槽侧面与皮带之间的摩擦系数。
进一步,相邻两个摩擦槽之间的圆心角为0.2°-360°。通过调整相邻两个摩擦槽之间的圆心角,控制摩擦槽的紧密度,从而根据传动需求调整皮带与带槽侧面之间的摩擦系数。摩擦槽圆周分布在带槽侧面上,提高了皮带形变后与带槽侧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提高了摩擦力,降低或显出了皮带与带轮之间的打滑现象。
进一步,相邻两个摩擦槽之间的圆心角为10°、30°、60°与90°中的一种。根据带轮所处的工作环境,带轮的功率与载荷越大,相邻两个摩擦槽之间的圆心角越小,使得摩擦槽之间间距越小,从而提高带槽侧面与皮带之间的摩擦系数,避免皮带打滑。
进一步,相邻两个轮片上相对的带槽侧面之间的夹角为20°-60°。可根据皮带的尺寸调整带槽侧面之间的夹角,使带槽侧面贴合在皮带的两侧。
进一步,相邻两个轮片上相对的带槽侧面之间的夹角为38°。相邻两个带槽侧面之间形成带槽,皮带嵌合在带槽中,通过皮带与带槽侧面之间的摩擦使得带轮控制皮带进行传动,为了保证带传动工作时皮带和带槽侧面接触良好,相对的带槽侧面之间的夹角优选为38°。
进一步,轮片包括外轮片与内轮片,带轮主体的两端各设有一外轮片,两个外轮片之间均匀分布有内轮片。内轮片均匀间隔安装在两个外轮片之间,轮片之间根据皮带的尺寸设置有一定的间距,从而形成供皮带的嵌合的带槽,同时带槽的两侧壁贴合在皮带的两侧。
进一步,内轮片两侧的摩擦槽之间的间距为0.5mm-200mm。可根据实际生产所需,选择相应尺寸的内轮片,从而便于带轮的运行。
进一步,带轮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节省了带轮主体的组装时间,同时提高了带轮主体的结构稳定性,增加了带轮主体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外轮片与内轮片通过连接结构拼接而成。外轮片与内轮片通过连接结构拼接组成带轮主体为现有技术,本申请不再阐述,具体可参考中国专利于2013年1月23日公开名称为V型带轮(申请号:201210375570.X)的发明专利。
进一步,以摩擦槽的中心位置作中线a,以带槽侧面内圈对应交点作切线b,中线a与切线b之间形成夹角α,夹角α为0.5°-90°。根据实际需求,将摩擦槽倾斜设置,用以提高皮带与带槽侧面之间的摩擦系数。
进一步,相邻两个轮片之间设置有齿片,齿片的外圆周面设有凹凸间隔的啮合齿。齿片以及啮合齿的设置实现了与皮带的啮合传动,当摩擦传动失效后,通皮带的齿与齿片的啮合齿配合进行啮合传动。
进一步,齿片的直径小于轮片的直径。使得啮合齿设置在带槽内,同时皮带嵌合在带槽内,从而使得带槽对皮带起到一个限位作用,同时保证了皮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传动。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若干轮片连接形成带轮主体,相邻轮片之间形成带槽,相邻两个轮片的相对断面形成与皮带摩擦传动的带槽侧面,在带槽侧面上设置摩擦槽,当带轮处于大功率、大载荷的工作条件下,皮带受力产生形变,使的皮带的侧面贴紧在摩擦侧面的摩擦槽中,从而大大提高了皮带与带槽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降低或消除了皮带的打滑现象。
本发明中相邻两个轮片之间设置有齿片,齿片的外圆周面设有凹凸间隔的啮合齿。齿片以及啮合齿的设置实现了与皮带的啮合传动,当摩擦传动失效后,通皮带的齿与齿片的啮合齿配合进行啮合传动。片的直径小于轮片的直径。使得啮合齿设置在带槽内,同时皮带嵌合在带槽内,从而使得带槽对皮带起到一个限位作用,同时保证了皮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传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带轮主体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A-A的剖面图;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带轮主体的正视图;
图7为图6中C-C的剖面图;
图8为图7中D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相邻两个摩擦槽圆心角为10°时带轮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相邻两个摩擦槽圆心角为10°时内轮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相邻两个摩擦槽圆心角为30°时带轮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相邻两个摩擦槽圆心角为30°时内轮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相邻两个摩擦槽圆心角为60°时带轮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相邻两个摩擦槽圆心角为60°时内轮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相邻两个摩擦槽圆心角为90°时带轮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相邻两个摩擦槽圆心角为90°时内轮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中夹角α为70°时内轮片的正视图;
图18中夹角α为20°时内轮片的正视图。
图中,1-带轮主体;2-带槽;3-带槽侧面;4-摩擦槽;5-外轮片;6-内轮片;7-齿片;8-啮合齿;a-中线;b-切线;α-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与图9至图16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包括:带轮主体1;带轮主体1由若干轮片连接形成,相邻两个轮片之间形成供皮带嵌合的带槽2;相邻两个轮片的相对端面形成摩擦传动的带槽侧面3,带槽侧面3设有摩擦槽4,摩擦槽4提高皮带与带槽侧面3之间的摩擦系数。带槽侧面3为倾斜面。带槽侧面3设置为倾斜面用于匹配皮带的侧面,使带槽侧面3贴合在皮带的两侧。带槽个数为1-20个。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选择相应个数的带槽。摩擦槽4径向设置在带槽侧面3上。在带槽侧面3上径向设置摩擦槽4,当皮带受力变形后,皮带在带槽2转动的过程中,摩擦槽4增加了皮带侧面的摩擦系数,从而消除或减少了皮带打滑的现象。摩擦槽4深度为0.2mm-5mm。在带轮所处的工作环境下,根据带轮的功率与载荷,调整摩擦槽4的深度,从而调整带槽侧面3与皮带之间的摩擦系数。摩擦槽4的宽度为0.5mm-10cm。在带轮所处的工作环境下,根据带轮的功率与载荷,调整摩擦槽4的宽度,从而调整带槽侧面3与皮带之间的摩擦系数。相邻两个摩擦槽4之间的圆心角为0.2°-360°。由于主动带轮的直径小、皮带与主动带轮之间的包角小,为了确保皮带与摩擦槽4之间接触,通过调整相邻两个摩擦槽4之间的圆心角,控制摩擦槽4的紧密度,从而根据传动需求调整皮带与带槽侧面3之间的摩擦系数。摩擦槽4圆周分布在带槽侧面3上,提高了皮带形变后与带槽侧面3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提高了摩擦力,降低或显出了皮带与带轮之间的打滑现象。相邻两个摩擦槽4之间的圆心角为10°、30°、60°与90°中的一种。根据带轮所处的工作环境,带轮的功率与载荷越大,相邻两个摩擦槽4之间的圆心角越小,使得摩擦槽4之间间距越小,从而提高带槽侧面3与皮带之间的摩擦系数,避免皮带打滑。相邻两个轮片上相对的带槽侧面3之间的夹角为20°-60°。可根据皮带的尺寸调整带槽侧面3之间的夹角,使带槽侧面3贴合在皮带的两侧。相邻两个带槽侧面3之间形成带槽2,皮带嵌合在带槽2中,通过皮带与带槽侧面3之间的摩擦使得带轮控制皮带进行传动,相邻两个轮片上相对的带槽侧面3之间的夹角为38°。为了保证带传动工作时皮带和带槽侧面3接触良好,相对的带槽侧面3之间的夹角优选为38°。
轮片包括外轮片5与内轮片6,带轮主体1的两端各设有一外轮片5,两个外轮片5之间均匀分布有内轮片6。内轮片6均匀间隔安装在两个外轮片5之间,轮片之间根据皮带的尺寸设置有一定的间距,从而形成供皮带的嵌合的带槽2,同时带槽2的两侧壁贴合在皮带的两侧。带轮主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节省了带轮主体1的组装时间,同时提高了带轮主体1的结构稳定性,增加了带轮主体1的结构强度。内轮片6两侧的摩擦槽4之间的间距为0.5mm-200mm。可根据实际生产所需,选择相应尺寸的内轮片6,从而便于带轮的运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实施例二中外轮片5与内轮片6通过连接结构拼接而成。外轮片5与内轮片6通过连接结构拼接组成带轮主体1为现有技术,本申请不再阐述,具体可参考中国专利于2013年1月23日公开名称为V型带轮(申请号:201210375570.X)的发明专利。
如图5至图8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实施例三中相邻两个轮片之间设置有齿片7,齿片7的外圆周面设有凹凸间隔的啮合齿8。齿片7以及啮合齿8的设置实现了与皮带的啮合传动,当摩擦传动失效后,通皮带的齿与齿片7的啮合齿8配合进行啮合传动。齿片7的直径小于轮片的直径。使得啮合齿8设置在带槽2内,同时皮带嵌合在带槽2内,从而使得带槽2对皮带起到一个限位作用,同时保证了皮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传动。
如图17和图18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实施例四中以摩擦槽4的中心位置作中线a,以带槽侧面3内圈对应交点作切线b,中线a与切线b之间形成夹角α,夹角α为0.5°-90°。根据实际需求,将摩擦槽4倾斜设置,用以提高皮带与带槽侧面3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降低或消除了皮带的打滑现象。
为清楚和正确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界定和解释本发明中采用的技术特征摩擦槽的倾斜设置,本发明在附图17和附图18中对摩擦槽的中心位置作中线a,对应的带槽侧面3内圈交点作切线b,该中线a与切线b并非本发明的技术特征。
本发明通过若干轮片连接形成带轮主体1,相邻轮片之间形成带槽2,相邻两个轮片的相对断面形成与皮带摩擦传动的带槽侧面3,在带槽侧面3上设置摩擦槽4,当带轮处于大功率、大载荷的工作条件下,皮带受力产生形变,使的皮带的侧面贴紧在摩擦侧面的摩擦槽4中,从而大大提高了皮带与带槽2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降低或消除了皮带的打滑现象。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7)

1.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包括:
带轮主体;
所述带轮主体由若干轮片连接形成,相邻两个所述轮片之间形成供皮带嵌合的带槽;
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个所述轮片的相对端面形成摩擦传动的带槽侧面,所述带槽侧面设有摩擦槽,所述摩擦槽提高皮带与所述带槽侧面之间的摩擦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槽侧面为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槽个数为1-20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槽径向设置在所述带槽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槽深度为0.2mm-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槽的宽度为0.5mm-1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摩擦槽之间的圆心角为0.2°-36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摩擦槽之间的圆心角为10°、30°、60°与90°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轮片上相对的所述带槽侧面之间的夹角为20°-6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轮片上相对的所述带槽侧面之间的夹角为38°。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片包括外轮片与内轮片,所述带轮主体的两端各设有一所述外轮片,两个所述外轮片之间均匀分布有所述内轮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片两侧的所述摩擦槽之间的间距为0.5mm-200mm。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片与所述内轮片通过连接结构拼接而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摩擦槽的中心位置作中线a,以所述带槽侧面内圈对应交点作切线b,所述中线a与所述切线b之间形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为0.5°-90°。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轮片之间设置有齿片,所述齿片的外圆周面设有凹凸间隔的啮合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片的直径小于所述轮片的直径。
CN202210963390.7A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 Pending CN1151637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3390.7A CN115163786A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
PCT/CN2023/110812 WO2024032445A1 (zh) 2022-08-11 2023-08-02 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3390.7A CN115163786A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63786A true CN115163786A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79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63390.7A Pending CN115163786A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63786A (zh)
WO (1) WO202403244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32445A1 (zh) * 2022-08-11 2024-02-15 杭州金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48332A (ja) * 1999-08-05 2001-02-20 Nitta Ind Corp 搬送用プーリ
JP4641319B2 (ja) * 2008-05-12 2011-03-02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無段変速機用ベルト
CN101832373A (zh) * 2009-03-13 2010-09-15 杭州肯莱特传动工业有限公司 特种传送带及带轮
CN202349132U (zh) * 2011-09-30 2012-07-2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轮径可调的皮带传动机构
CN102927243B (zh) * 2012-09-29 2016-02-24 汪金芳 一种v型带轮
CN203892512U (zh) * 2014-04-05 2014-10-22 天津市兴呈达传动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耐用劈开皮带轮
CN206257211U (zh) * 2016-11-18 2017-06-16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摩擦系数各向异性的三角带传动装置
CN207277082U (zh) * 2017-10-19 2018-04-27 浙江凯顺特种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单缸双网造纸机的引纸辊
CN111810599A (zh) * 2020-08-18 2020-10-23 广州艾可米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带式无级变速器
CN213839468U (zh) * 2020-12-07 2021-07-30 佛山市旭扬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低噪音低震动平板皮带轮
CN115163786A (zh) * 2022-08-11 2022-10-11 杭州金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
CN217784159U (zh) * 2022-08-11 2022-11-11 杭州金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32445A1 (zh) * 2022-08-11 2024-02-15 杭州金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32445A1 (zh) 2024-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10100318A (ko) 마찰 동력전달과 물림 동력전달을 복합한 v벨트 동력 전달 시스템
CN217784159U (zh) 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
CN115163786A (zh) 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
US20090258740A1 (en) Toothed wheel and group of toothed wheels for a bicycle transmission system
EP0853737A1 (en) Belt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8690719B2 (en) Push type driving belt
EP1645782A2 (en) Elastomer cushion ring for a random tooth roller chain sprocket
US20080161148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an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KR20090117987A (ko) 무단 변속기용 벨트
US20090118047A1 (en) Random elastomer cushion rings for a chain sprocket
WO2007043209A1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WO2014048123A1 (zh) V型带轮
US6755760B2 (en) Belt for non-stage transmissions
CN101263322B (zh) 多楔皮带轮及其系统
US20080152424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Shaft and Hub
EP1069343B1 (en) Belt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N1940343A (zh) 无声链
US11359675B2 (en) Shaft-hub connection
CN206144983U (zh) 一种谐波减速器用多点接触柔性轴承
CN215634544U (zh) 一种离合器
WO2001092758A1 (fr) Dispositif renfermant une chaine de transmission et un engrenage solidaires
CN101970175B (zh) 联轴器
JP5327747B2 (ja) ハブおよびシャフトを一緒に結合するための−トルク伝達−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CN218260427U (zh) 一种高温传输布防跑偏结构
CN1032445C (zh) 齿带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