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61467A - 加热炉的炉底辊道控制方法及装置、变频器、设备、介质 - Google Patents

加热炉的炉底辊道控制方法及装置、变频器、设备、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61467A
CN115161467A CN202210702443.XA CN202210702443A CN115161467A CN 115161467 A CN115161467 A CN 115161467A CN 202210702443 A CN202210702443 A CN 202210702443A CN 115161467 A CN115161467 A CN 1151614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roller
roller way
action
furnace bottom
control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024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61467B (zh
Inventor
唐明勇
罗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Ltd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Ltd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Ltd China filed Critical Siemens Ltd China
Priority to CN20221070244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614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61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14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614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14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1/00Process control or regulation for heat treat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0081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slabs; for bill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70Furnaces for ingots, i.e. soaking pi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炉的炉底辊道控制方法及装置、变频器、计算设备、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加热炉处于事故工况时,确定所述加热炉的炉底辊道的控制模式;若所述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则确定所述炉底辊道的摆动速率;根据所述摆动速率,控制所述炉底辊道交替执行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其中,所述第一动作为所述炉底辊道以所述摆动速率沿第一方向运行,所述第二动作为所述炉底辊道以所述摆动速率沿第二方向运行,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在事故状态下加热炉的出料质量。

Description

加热炉的炉底辊道控制方法及装置、变频器、设备、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炉的炉底辊道控制方法及装置、变频器、计算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加热炉在事故状态下,一般是人员在现场操作箱上间隔操作“正向点动”和“反向点动”来实现炉底辊道的正反转运行。由于运行的频率、运行间隔的时间等全凭操作工的经验,所以很容易出现次料和废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炉的炉底辊道控制方法及装置、变频器、计算设备、存储介质,提高在事故状态下加热炉的出料质量。
第一方面,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炉的炉底辊道控制方法,包括:
在加热炉处于事故工况时,确定所述加热炉的炉底辊道的控制模式;
若所述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则确定所述炉底辊道的摆动速率;
根据所述摆动速率,控制所述炉底辊道交替执行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其中,所述第一动作为所述炉底辊道以所述摆动速率沿第一方向运行,所述第二动作为所述炉底辊道以所述摆动速率沿第二方向运行,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所述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则确定所述炉底辊道的摆动速率,包括:若所述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则获取所述炉底辊道上的物料的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物料的特征信息确定所述摆动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料的特征信息包括物料的长度、物料的厚度、物料的保温时长和物料的单位厚度的所需加热时长;对应的,所述根据所述物料的特征信息确定所述摆动速率,包括:采用第一计算式计算所述摆动速率,所述第一计算式为:
Figure BDA0003704841610000011
式中,V为所述摆动速率,L1为加热炉的长度,L2为所述物料的长度,Ts为所述物料的单位厚度的所需加热时长,H为所述物料的厚度,Tr为所述物料的保温时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加热炉处于事故工况时,确定所述加热炉的炉底辊道的控制模式,包括:在接收到第一信号后,判断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第二信号;若是,则所述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用于表征人员选择的工况状态为事故工况,所述第二信号用于表征人员选择的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加热炉的炉底辊道的控制模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加热炉处于事故工况时,判断所述加热炉是否处于启动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确定所述加热炉的炉底辊道的控制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炉底辊道交替执行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包括:控制所述炉底辊道执行所述第一动作,并在所述炉底辊道开始执行所述第一动作时对所述第一动作的本次执行时长计时;当所述第一动作的执行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炉底辊道执行所述第二动作,并在所述炉底辊道开始执行所述第二动作时对所述第二动作的本次执行时长计时;当所述第二动作的执行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返回步骤“控制所述炉底辊道执行所述第一动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炉的炉底辊道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加热炉处于事故工况时,确定所述加热炉的炉底辊道的控制模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则确定所述炉底辊道的摆动速率;
动作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摆动速率,控制所述炉底辊道交替执行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其中,所述第一动作为所述炉底辊道以所述摆动速率沿第一方向运行,所述第二动作为所述炉底辊道以所述摆动速率沿第二方向运行,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则获取所述炉底辊道上的物料的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物料的特征信息确定所述摆动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料的特征信息包括物料的长度、物料的厚度、物料的保温时长和物料的单位厚度的所需加热时长;对应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采用第一计算式计算所述摆动速率,所述第一计算式为:
Figure BDA0003704841610000021
式中,V为所述摆动速率,L1为加热炉的长度,L2为所述物料的长度,Ts为所述物料的单位厚度的所需加热时长,H为所述物料的厚度,Tr为所述物料的保温时长。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加热炉内的辊道电机连接,所述辊道电机连接炉底辊道,所述变频器中具有第二方面提供的炉底辊道控制装置。
第四方面,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设备,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机器可读程序;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机器可读程序,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炉的炉底辊道控制方法及装置、变频器、计算设备、存储介质,在加热炉处于事故工况时,确定所述加热炉的炉底辊道的控制模式,若所述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则确定所述炉底辊道的摆动速率,根据所述摆动速率控制所述炉底辊道交替执行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在发生事故时,实现了炉底辊道的自动摆动运行。通过这种方式代替了原来的手动操作,可以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工成本,自动摆动操作使物料受热均匀,减少物料局部过热造成的废品,降低了废品率,提高在事故状态下加热炉的出料质量。而且该方法也不需要配置一套独立的事故PLC控制系统,即没有复杂的控制逻辑,成本比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基于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炉的炉底辊道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30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炉的炉底辊道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Figure BDA0003704841610000031
Figure BDA00037048416100000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方面,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炉的炉底辊道控制方法。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110~S130:
S110、在加热炉处于事故工况时,确定所述加热炉的炉底辊道的控制模式;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由变频器执行。例如,G120变频器。可以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步骤对应的控制算法集成在G120变频器的自由功能块中。当出现事故时,大部分设备处于瘫痪状态,上位控制失效,因此无法进行有效控制,但是变频器是可以正常工作的,因此当出现事故时,可以通过变频器进行控制处理。
具体的,变频器连接加热炉的辊道电机,辊道电机和辊道连接,而辊道上设置有钢板等物料。如果在事故状态下不使辊道运动,辊道上的钢板会出现受热不均匀,进而导致生产出次钢的问题。
其中,当加热炉发生故障之后,人员可以在中控室内选择故障按钮,这样中控室内的相关设备就会向变频器发送信号,以告知变频器加热炉当前处于事故工况。
其中,控制模式可以为人工的点动控制,也可以为自动的摆动控制,因此点动控制、摆动控制均为控制模式。
在实际场景中,人员可以在中控室中操作相关的选择按钮,在摆动控制模式的选择按钮被选择触发后,中控室内的相关设备会向变频器发送信号,以告知变频器人员选择的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
即,在中控室内设置有正常/故障按钮,以及点动/摆动按钮。当人员在中控室内选择故障按钮,以使变频器得知事故工况,然后人员会选择摆动按钮,这样变频器就会得知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而如果人员选择的是点动按钮,变频器就不会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而人员进行人工点动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S110可以包括:在接收到第一信号后,判断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第二信号;若是,则所述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用于表征人员选择的工况状态为事故工况,所述第二信号用于表征人员选择的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
也就是说,当人员选择事故按钮后,中控室内的相关设备会向变频器发送第一信号,当人员选择摆动按钮后,中控室内的相关设备会向变频器发送第二信号。由于在发生事故时,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因此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二信号,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接收到第二信号就进入摆动控制模式,而如果没有在这段时间内接收到第二信号,就认为采用人工点动控制模式。
在具体实施时,只有当加热炉处于工作状态时出现了事故,才会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因此在工作状态下炉底辊道上有物料正在加热,需要及时处理,而如果加热炉出现了事故,但是没有处于工作状态,即在炉底辊道上没有物料正在加热,因此不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即,在一个实施例中,S110中在确定所述加热炉的炉底辊道的控制模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加热炉处于事故工况时,判断所述加热炉是否处于启动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确定所述加热炉的炉底辊道的控制模式”。
只有在事故状态时,加热炉处于启动状态才执行后续的方法步骤。当加热炉处于启动状态时,启动信号为1,否则为0;加热炉处于事故状态时,第一信号也为1,否则为0。因此启动信号和第一信号均为1时,才执行步骤“确定所述加热炉的炉底辊道的控制模式”。当启动信号变为0和/或第二信号为0时,停止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S120、若所述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则确定所述炉底辊道的摆动速率;
可理解的是,当选择了摆动控制模式之后,可以根据具体场景的实际情况设置炉底辊道的摆动速率。具体的,可以考虑物料的特征信息,例如钢板的厚度、长度、保温时间等特征。也可以同时考虑加热炉的特征信息。
即,在一个实施例中,S120可以包括:若所述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则获取所述炉底辊道上的物料的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物料的特征信息确定所述摆动速率。
由于考虑到炉底辊道上的物料的特征信息,因此可以确定一个适合实际情况的摆动速率,提高加热炉中物料的加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物料的特征信息可以包括物料的长度、物料的厚度、物料的保温时长和物料的单位厚度的所需加热时长;对应的,S120中所述根据所述物料的特征信息确定所述摆动速率,可以包括:采用第一计算式计算所述摆动速率,所述第一计算式为:
Figure BDA0003704841610000061
式中,V为所述摆动速率,L1为加热炉的长度,L2为所述物料的长度,Ts为所述物料的单位厚度的所需加热时长,H为所述物料的厚度,Tr为所述物料的保温时长。
可理解的是,若加热炉的长度较大,即物料的摆动行程比较大,因此可以将摆动速率设置的大一些。物料的长度越长,其它因素不变的话,摆动速率可以设置的比较小。当物料的厚度越大,物料所需的加热时长是越大的,当所需的加热时长越大,可以将摆动速率设置的小一些,这样可以保证物料得到足够的热量。如果针对物料的所需保温时长越大,可以将速率设置的小一些,这样可以保证物料有较长时间的保温。基于上述理论分析以及实际的现场操作情况的反馈信息,得出上述第一计算式。从第一计算式中可以看出,在计算摆动速率时,考虑到物料的长度、厚度、保温时长、物料所需的加热时长等因素,同时考虑到加热炉的长度。这一摆动速率可以在保证出料质量。
可理解的是,本方案中涉及到的物料可以是钢材或者其它材料。
S130、根据所述摆动速率,控制所述炉底辊道交替执行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其中,所述第一动作为所述炉底辊道以所述摆动速率沿第一方向运行,所述第二动作为所述炉底辊道以所述摆动速率沿第二方向运行,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具体的,可以通过对辊道电机的控制,实现对炉底辊道的摆动控制。通过控制炉底辊道交替执行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实现炉底辊道的摆动运行,这样可以使得炉底辊道上的物料受热均匀,避免因为事故造成炉底辊道上的物料受热不均,导致加热炉的出料有问题,即便在事故状态下也能保证出料质量。
在实际中可以根据加热炉的长度和摆动速率,计算出在每一个方向上的摆动时长,即下文中提到的预设时长。当开始控制炉底辊道执行第一动作时,炉底辊道沿第一方向上的速率开始为0,该速率开始增大,当增大到上述摆动速率后匀速运行,当计时即将达到预设时长时,开始减速,当计时到达预设时长时,速率刚好减小到0。此时开始执行第二动作。炉底辊道沿第二方向上的速率从0增大到摆动速率后匀速运行,当计时即将到达预设时长时,开始减速,当计时到达预设时长时,速率刚好减小到0。即,当开始控制炉底辊道正向运行时,开始计时。计时达到该摆动时长后,则控制炉底辊道反向运行,同时开始计时。当计时达到该摆动时长后,再控制炉底辊道正向运行,如此反复,直到接收到停止运行的信号时控制炉底辊道停止摆动。
即,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S13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131~S132:
S131、控制所述炉底辊道执行所述第一动作,并在所述炉底辊道开始执行所述第一动作时对所述第一动作的本次执行时长进行计时;
S132、当所述第一动作的执行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炉底辊道执行所述第二动作,并在所述炉底辊道开始执行所述第二动作时对所述第二动作的本次执行时长进行计时;当所述第二动作的执行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返回步骤“控制所述炉底辊道执行所述第一动作”。
其中,第一方向可以为正向,第二方向为反向,或者,第一方向为反向,而第二方向为正向,总之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是相反的。在控制炉底辊道开始执行第一动作时,开始对本次执行的第一动作的时长进行计时。当计时达到预设时长后则开始控制炉底辊道执行第二动作,同时对本次执行的第二动作的时长进行计时。如果该计时达到预设时长,则再次执行第一动作,从而实现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的交替执行。由于加热炉的长度是一定的,摆动速率是一定的,预设时长也是一定的。因此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自动、定时、正反摆动运行。
可理解的是,现有技术中的人工点动控制方法费时费力,而且主要依据操作工人的经验,容易出现次料,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自动的摆动控制,可以节约人力,保证出料质量。
在实际中,不论是在执行第一动作的过程中还是在执行第二动作的过程中,只要有人员在中控室内触发了停止按钮,中控室内的相关设备就会向变频器发送停止信号,当变频器接收到停止信号后,就会控制炉底辊道停止摆动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加热炉处于事故工况时,确定所述加热炉的炉底辊道的控制模式,若所述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则确定所述炉底辊道的摆动速率,根据所述摆动速率控制所述炉底辊道交替执行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在发生事故时,实现了炉底辊道的自动摆动运行。通过这种方式代替了原来的手动操作,可以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工成本,自动摆动操作使物料受热均匀,减少物料局部过热造成的废品,降低了废品率。而且该方法也不需要配置一套独立的事故PLC控制系统,即没有复杂的控制逻辑,成本比较低。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炉的炉底辊道控制装置。
参见图3,该装置100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110,用于在加热炉处于事故工况时,确定所述加热炉的炉底辊道的控制模式;
第二确定模块120,用于若所述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则确定所述炉底辊道的摆动速率;
动作控制模块130,用于根据所述摆动速率,控制所述炉底辊道交替执行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其中,所述第一动作为所述炉底辊道以所述摆动速率沿第一方向运行,所述第二动作为所述炉底辊道以所述摆动速率沿第二方向运行,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20具体用于:若所述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则获取所述炉底辊道上的物料的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物料的特征信息确定所述摆动速率。
进一步的,所述物料的特征信息包括物料的长度、物料的厚度、物料的保温时长和物料的单位厚度的所需加热时长;对应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采用第一计算式计算所述摆动速率,所述第一计算式为:
Figure BDA0003704841610000081
式中,V为所述摆动速率,L1为加热炉的长度,L2为所述物料的长度,Ts为所述物料的单位厚度的所需加热时长,H为所述物料的厚度,Tr为所述物料的保温时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接收到第一信号后,判断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第二信号;若是,则所述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用于表征人员选择的工况状态为事故工况,所述第二信号用于表征人员选择的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110在确定所述加热炉的炉底辊道的控制模式之前,还用于:在加热炉处于事故工况时,判断所述加热炉是否处于启动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确定所述加热炉的炉底辊道的控制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动作控制模块130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炉底辊道执行所述第一动作,并在所述炉底辊道开始执行所述第一动作时对所述第一动作的本次执行时长计时;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动作的执行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炉底辊道执行所述第二动作,并在所述炉底辊道开始执行所述第二动作时对所述第二动作的本次执行时长计时;当所述第二动作的执行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返回步骤“控制所述炉底辊道执行所述第一动作”。
可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有关内容的解释、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举例等内容可以参见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变频器,变频器与加热炉内的辊道电机连接,所述辊道电机连接炉底辊道,所述变频器中具有第二方面提供的炉底辊道控制装置。
可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中有关内容的解释、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举例等内容可以参见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设备,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机器可读程序;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机器可读程序,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可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中有关内容的解释、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举例等内容可以参见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具体地,可以提供配有存储介质的系统或者装置,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着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且使该系统或者装置的计算机(或CPU或MPU)读出并执行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
在这种情况下,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本身可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何一项实施例的功能,因此程序代码和存储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了本发明的一部分。
用于提供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实施例包括软盘、硬盘、磁光盘、光盘(如CD-ROM、CD-R、CD-RW、DVD-ROM、DVD-RAM、DVD-RW、DVD+RW)、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和ROM。可选择地,可以由通信网络从服务器计算机上下载程序代码。
此外,应该清楚的是,不仅可以通过执行计算机所读出的程序代码,而且可以通过基于程序代码的指令使计算机上操作的操作系统等来完成部分或者全部的实际操作,从而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功能。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将由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写到插入计算机内的扩展板中所设置的存储器中或者写到与计算机相连接的扩展模块中设置的存储器中,随后基于程序代码的指令使安装在扩展板或者扩展模块上的CPU等来执行部分和全部实际操作,从而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的功能。
可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有关内容的解释、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举例等内容可以参见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挂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加热炉的炉底辊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加热炉处于事故工况时,确定所述加热炉的炉底辊道的控制模式;
若所述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则确定所述炉底辊道的摆动速率;
根据所述摆动速率,控制所述炉底辊道交替执行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其中,所述第一动作为所述炉底辊道以所述摆动速率沿第一方向运行,所述第二动作为所述炉底辊道以所述摆动速率沿第二方向运行,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则确定所述炉底辊道的摆动速率,包括:
若所述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则获取所述炉底辊道上的物料的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物料的特征信息确定所述摆动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的特征信息包括物料的长度、物料的厚度、物料的保温时长和物料的单位厚度的所需加热时长;
对应的,所述根据所述物料的特征信息确定所述摆动速率,包括:采用第一计算式计算所述摆动速率,所述第一计算式为:
Figure FDA0003704841600000011
式中,V为所述摆动速率,L1为加热炉的长度,L2为所述物料的长度,Ts为所述物料的单位厚度的所需加热时长,H为所述物料的厚度,Tr为所述物料的保温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加热炉处于事故工况时,确定所述加热炉的炉底辊道的控制模式,包括:
在接收到第一信号后,判断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第二信号;若是,则所述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用于表征人员选择的工况状态为事故工况,所述第二信号用于表征人员选择的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加热炉的炉底辊道的控制模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加热炉处于事故工况时,判断所述加热炉是否处于启动状态;
若是,则执行步骤“确定所述加热炉的炉底辊道的控制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炉底辊道交替执行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包括:
控制所述炉底辊道执行所述第一动作,并在所述炉底辊道开始执行所述第一动作时对所述第一动作的本次执行时长计时;
当所述第一动作的执行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炉底辊道执行所述第二动作,并在所述炉底辊道开始执行所述第二动作时对所述第二动作的本次执行时长计时;
当所述第二动作的执行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返回步骤“控制所述炉底辊道执行所述第一动作”。
7.一种加热炉的炉底辊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加热炉处于事故工况时,确定所述加热炉的炉底辊道的控制模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则确定所述炉底辊道的摆动速率;
动作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摆动速率,控制所述炉底辊道交替执行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其中,所述第一动作为所述炉底辊道以所述摆动速率沿第一方向运行,所述第二动作为所述炉底辊道以所述摆动速率沿第二方向运行,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控制模式为摆动控制模式,则获取所述炉底辊道上的物料的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物料的特征信息确定所述摆动速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的特征信息包括物料的长度、物料的厚度、物料的保温时长和物料的单位厚度的所需加热时长;对应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采用第一计算式计算所述摆动速率,所述第一计算式为:
Figure FDA0003704841600000021
式中,V为所述摆动速率,L1为加热炉的长度,L2为所述物料的长度,Ts为所述物料的单位厚度的所需加热时长,H为所述物料的厚度,Tr为所述物料的保温时长。
10.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与加热炉内的辊道电机连接,所述辊道电机连接炉底辊道,所述变频器中具有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炉底辊道控制装置。
11.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机器可读程序;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机器可读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702443.XA 2022-06-21 2022-06-21 加热炉的炉底辊道控制方法及装置、变频器、设备、介质 Active CN1151614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02443.XA CN115161467B (zh) 2022-06-21 2022-06-21 加热炉的炉底辊道控制方法及装置、变频器、设备、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02443.XA CN115161467B (zh) 2022-06-21 2022-06-21 加热炉的炉底辊道控制方法及装置、变频器、设备、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61467A true CN115161467A (zh) 2022-10-11
CN115161467B CN115161467B (zh) 2023-08-04

Family

ID=83486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02443.XA Active CN115161467B (zh) 2022-06-21 2022-06-21 加热炉的炉底辊道控制方法及装置、变频器、设备、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61467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80005A (ja) * 1998-03-31 1999-10-12 West Japan Railway Co 揺動機構及びレール端頭部加熱装置
CN102230067A (zh) * 2011-03-30 2011-11-02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加热炉入炉钢坯精确定位方法
CN102740989A (zh) * 2010-02-05 2012-10-17 西门子公司 用于轧制热轧带材的热轧机,用于轧制热轧带材的热轧机的操作方法,控制和/或调节装置
CN204025585U (zh) * 2014-08-20 2014-12-17 天津阿瑞斯工业炉有限公司 可双向运转链传动驱动系统
CN104313296A (zh) * 2014-10-31 2015-01-28 合肥恒泰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冷轧带钢用摆动式跳动辊张力调节设备
CN106282530A (zh) * 2016-08-29 2017-01-04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热辊模式的应用方法
KR20170009607A (ko) * 2015-07-17 2017-01-25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열처리로의 허스롤 이상 검출장치 및 검출방법
CN106868289A (zh) * 2017-03-16 2017-06-20 北京民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热处理炉钢板位置跟踪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365988A (zh) * 2020-03-27 2020-07-03 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辊底式加热炉辊棒智能监控器
CN112676360A (zh) * 2020-12-08 2021-04-20 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轧钢车间加热炉热坯出炉电机转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13454890U (zh) * 2020-10-09 2021-06-15 南京长江工业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旋进式加热炉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80005A (ja) * 1998-03-31 1999-10-12 West Japan Railway Co 揺動機構及びレール端頭部加熱装置
CN102740989A (zh) * 2010-02-05 2012-10-17 西门子公司 用于轧制热轧带材的热轧机,用于轧制热轧带材的热轧机的操作方法,控制和/或调节装置
CN102230067A (zh) * 2011-03-30 2011-11-02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加热炉入炉钢坯精确定位方法
CN204025585U (zh) * 2014-08-20 2014-12-17 天津阿瑞斯工业炉有限公司 可双向运转链传动驱动系统
CN104313296A (zh) * 2014-10-31 2015-01-28 合肥恒泰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冷轧带钢用摆动式跳动辊张力调节设备
KR20170009607A (ko) * 2015-07-17 2017-01-25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열처리로의 허스롤 이상 검출장치 및 검출방법
CN106282530A (zh) * 2016-08-29 2017-01-04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热辊模式的应用方法
CN106868289A (zh) * 2017-03-16 2017-06-20 北京民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热处理炉钢板位置跟踪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365988A (zh) * 2020-03-27 2020-07-03 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辊底式加热炉辊棒智能监控器
CN213454890U (zh) * 2020-10-09 2021-06-15 南京长江工业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旋进式加热炉
CN112676360A (zh) * 2020-12-08 2021-04-20 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轧钢车间加热炉热坯出炉电机转速控制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康大庆;卫恩泽;: "辊底式热处理炉模块化主备无缝切换传动控制研究与应用", 冶金自动化, no. 02 *
祝威;: "辊底式热处理炉自动控制系统应用", 科技信息, no. 0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61467B (zh) 2023-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61467A (zh) 加热炉的炉底辊道控制方法及装置、变频器、设备、介质
JP2005247468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KR20130118956A (ko) 엘리베이터의 안내 장치
JP6505796B2 (ja) エレベータの遠隔診断運転方法、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エレベータの遠隔診断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の遠隔診断運転プログラム
TWI518248B (zh) 葉輪回轉數控制方法
CN113246884B (zh) 工程车辆的控制方法、工程车辆和可读存储介质
US9498863B2 (en) Machine tool including coolant apparatus
US7146671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washing machine
KR101201660B1 (ko) 래들 내 아르곤 유입 자동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JP3993332B2 (ja) 電気冷蔵庫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08054910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KR100395108B1 (ko) 전로 자동 비상 복귀장치
JP6116778B1 (ja) モータ制御装置
CN105528221A (zh) 电子设备复位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0209062B1 (ko) 스크류(Screw) 컨베어 자동운전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JP2005293319A (ja) 作業工程管理装置
KR102268910B1 (ko) 용선 탈황 장치의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H01146579A (ja) 洗濯機の制御装置
KR100493303B1 (ko) 세탁기의 수위 제어방법
KR0156181B1 (ko) 전자동 세탁기의 언발란스 에러 제어방법
CN114884430A (zh) 一种炼钢转炉的速度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JPH09307406A (ja) 自動選局装置
CN117816747A (zh) 一种薄板坯出钢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KR20040046047A (ko) 세탁기의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CN117435368A (zh) 一种嵌入式音频播放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