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8410A -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8410A
CN115158410A CN202210889985.2A CN202210889985A CN115158410A CN 115158410 A CN115158410 A CN 115158410A CN 202210889985 A CN202210889985 A CN 202210889985A CN 115158410 A CN115158410 A CN 1151584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
controller
maintenance
computer
aut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899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开强
田玲
丁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Mobility Technologies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Mobility Technologies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Mobility Technologies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emens Mobility Technologies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899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84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8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84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7/00Central railway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Trackside control;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1L27/20Trackside control of safe travel of vehicle or train, e.g. braking curve calcu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205/00Communication or navigation systems for railway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包括:云服务器、至少一个第一控制器和至少一个轨旁设备;所述云服务器上部署有计算机联锁系统;每个所述第一控制器与至少一个所述轨旁设备相连接;所述计算机联锁系统,用于通过5G网络向所述第一控制器发送设备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设备控制指令控制相连接的至少一个所述轨旁设备动作,并通过5G网络将相连接的至少一个所述轨旁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计算机联锁系统。本方案能够降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成本。

Description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大容量交通工具,可以缓解道路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居民出行的便捷性。安全性和运行效率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点关注对象,直接影响乘客的生命安全和出行体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性和运行效率的关键装备。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常采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Control,CBTC)系统控制列车运行。CBTC系统是一种以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系统包括控制中心、车站设备、轨旁设备和车载设备,控制中心向车站设备发送控制指令,车站设备根据控制指令控制轨旁设备和车载设备,实现列车运行方向和运行速度的控制。
然而,CBTC系统中车站设备与轨旁设备通过电缆进行通信,由于电缆传输电信号会产生压降,所以车站设备与轨旁设备之间的通信距离受限,因此每个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包括多个车辆段,每个车辆段包括独立的车站设备,车站设备对同车辆段的各轨旁设备进行控制,所以CBTC系统包括多个车站设备,而且每个车站设备具有较大的体积,需要在车站内为车站设备预留较大的存放空间,而且需要通过电缆连接车站设备和轨旁设备,导致CBTC系统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降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成本。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包括:云服务器、至少一个第一控制器和至少一个轨旁设备;所述云服务器上部署有计算机联锁系统;每个所述第一控制器与至少一个所述轨旁设备相连接;所述计算机联锁系统,用于通过5G网络向所述第一控制器发送设备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设备控制指令控制相连接的至少一个所述轨旁设备动作,并通过5G网络将相连接的至少一个所述轨旁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计算机联锁系统。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包括:第一控制器通过5G网络接收计算机联锁系统发送的设备控制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联锁系统部署在云服务器上,所述第一控制器与至少一个轨旁设备相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设备控制指令,控制相连接的至少一个所述轨旁设备动作;所述第一控制器获取相连接的至少一个所述轨旁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所述第一控制器通过5G网络将所述设备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计算机联锁系统。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对应的操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二方面提供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有形地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并且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
由上述技术方案,云服务器与各第一控制器可以通过5G网络进行通信,计算机联锁系统部署在云服务器上,计算机联锁系统可以向第一控制器发送设备控制指令,使第一控制器控制相连接的轨旁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第一控制器可以获取相连接的轨旁设备的设备状态细信息,并将设备状态信息发送给计算机联锁系统,实现计算机联锁系统的闭环控制。由于计算机联锁系统部署在云服务器上,不需要在车站设置运行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车站设备,从而无需为车站设备预留存放空间,而且第一控制器通过5G网络与计算机联锁系统进行通信,无需通过电缆连接计算机联锁系统和第一控制器,由于节省了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对车站空间的占用和电缆的使用,所以可以降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500:列车运行控制方法 600:列车运行控制方法
10:云服务器 20:第一控制器 30:轨旁设备
40:第二控制器 50:车载设备 60:第一单向网闸
70:第二单向网闸 11:计算机联锁系统 12:列车自动监控系统
13:列车自动防护系统 14:运维系统 710:程序
702:处理器 704:通信接口 706:存储器
708:通信总线
501:第一控制器通过5G网络接收计算机联锁系统发送的设备控制指令
502:第一控制器根据设备控制指令,控制相连接的至少一个轨旁设备动作
503:第一控制器获取相连接的至少一个轨旁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
504:第一控制器通过5G网络将设备状态信息发送给计算机联锁系统
601:通过5G网络接收列车自动监控系统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发送的列车控制指令
602:第二控制器根据列车控制指令,控制相连接的至少一个车载设备动作
603:第二控制器获取相连接的至少一个车载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
604:通过5G网络将设备状态信息发送给列车自动监控系统和/或列车自动防护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前所述,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采用CBTC系统控制列车系统,CBTC系统包括的计算机联锁系统(Computer Interlocking,CI)部署在车站设备上,车站设备与轨旁设备通过电缆进行通信,由计算机联锁系统控制轨旁设备动作。由于通过电缆传输信号会产生压降,所以车站设备与轨旁设备之间的通信距离受限,因此针对每条城市轨道交通路线需要在不同的车站设置多个车站设备,每个车站设备负责控制相应车辆段内的各轨旁设备。由于车站设备包括多个计算机机柜和继电器机柜,所以车站设备具有较大的体积,需要在车站内为车站设备预留较大的存放空间,而且车站设备需要通过电缆与所控制的各轨旁设备相连接,均会导致CBTC系统的成本较高。
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联锁系统部署在云服务器上,每个轨旁设备与一个智能控制器相连接,智能控制器可以通过5G网络与云服务器进行通信,进而计算机联锁系统可以通过5G网络向智能控制器发送设备控制指令,智能控制器基于设备控制指令控制相应的轨旁设备动作,智能控制器还可以获取相连接的轨旁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并通过5G网络将设备状态信息发送给计算机联锁系统。由于计算机联锁系统部署在云服务器上,不需要在车站设置运行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车站设备,无需为车站设备预留存放空间,而且智能控制器通过5G网络与计算机联锁系统进行通信,节省了车站设备与轨旁设备之间的通信电缆,因此可以降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方法和电子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100包括云服务器10、至少一个第一控制器20和至少一个轨旁设备30。云服务器10上部署有计算机联锁系统11,每个第一控制器20与至少一个轨旁设备30相连接。计算机联锁系统11可以通过5G网络向第一控制器20发送设备控制指令。第一控制器20可以根据设备控制指令控制相连接的轨旁设备30动作,并通过5G网络将相连接的轨旁设备30的设备状态信息发送给计算机联锁系统11。
每个第一控制器20与一个或多个轨旁设备30通过线缆相连接,第一控制器20可以临近于相连接的轨旁设备30设置。第一控制器20可以基于接收到的设备控制指令控制相连接的轨旁设备30,在执行对轨旁设备30的控制动作后,第一控制器20可以获取轨旁设备30的设备状态信息,该设备状态信息可以指示相应轨旁设备30的工作状态,比如信号机的指示灯颜色、转辙机的位置等。第一控制器20在获得轨旁设备30的设备状态信息后,将设备状态信息发送给计算机联锁系统11,使得计算机联锁系统11能够根据设备状态信息确定下发的设备控制指令是否使相应轨旁设备30执行了正确的动作。
第一控制器20可以通过5G网络与云服务器10进行双向通信,云服务器10可以向第一控制器20发送设备控制指令,第一控制器20可以向云服务器10发送设备状态信息。5G网络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网络。
计算机联锁系统11可以在信号操作员或者列车自动监控(Automatic TrainSupervision,ATS)系统操作下实现站内道岔、信号机、轨道电路之间的联锁控制,是铁路安全高效行车不可缺少的保障装备。
轨旁设备30包括转辙机、信号机、计轴器、通风机等设置于轨道旁的静态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云服务器10与各第一控制器20可以通过5G网络进行通信,计算机联锁系统11部署在云服务器10上,计算机联锁系统11可以向第一控制器20发送设备控制指令,使第一控制器20控制相连接的轨旁设备30执行相应的动作,第一控制器20可以获取相连接的轨旁设备30的设备状态细信息,并将设备状态信息发送给计算机联锁系统11,实现计算机联锁系统11的闭环控制。由于计算机联锁系统11部署在云服务器10上,不需要在车站设置运行计算机联锁系统11的车站设备,从而无需为车站设备预留存放空间,而且第一控制器20通过5G网络与计算机联锁系统11进行通信,无需通过电缆连接计算机联锁系统11和第一控制器20,由于节省了列车运行控制系统100对车站空间的占用和电缆的使用,所以可以降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100的成本。
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器40和至少一个车载设备50。云服务器10上还部署有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每个第二控制器40与至少一个车载设备50相连接。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可以通过5G网络向第二控制器40发送列车控制指令。第二控制器40可以根据列车控制指令控制相连接的车载设备50动作,并通过5G网络将相连接的车载设备50的设备状态信息发送给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或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
每个第二控制器40与一个或多个车载设备50通过线缆相连接,第二控制器40可以设置在列车上与所连接车载设备50相邻近的位置。第二控制器40可以基于接收到的列车控制指令控制相连接的车载设备50,在执行对车载设备50的控制动作后,第二控制器40可以获取车载设备50的设备状态信息,该设备状态信息可以指示相应车载设备50的工作状态,比如车门的开关状态、列车速度等。第二控制器40在获得车载设备50的设备状态信息后,将设备状态信息发送给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或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使得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或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能够根据设备状态信息,确定下发的列车控制指令是否使相应车载设备50执行了正确的动作。
列车自动监控(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ATS)系统用于对列车的运行进行调度。列车自动监控系统可以根据列车的行车信息,向列车发送行车指令,保证列车准确、安全、可靠及高效的运行。
列车自动防护(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ATP)系统用于控制列车的运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列车实际运行位置,进而自动确定列车最大安全运行速度,连续不断地实行速度监督,实现超速防护,自动检测列车运行间隔,以实现规定的行车间隔。
车载设备50包括列车运行控制器、通信收发信机、车载传感器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云服务器10与各第二控制器40可以通过5G网络进行通信,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均部署在云服务器10上,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可以向第二控制器40发送车载控制指令,使第二控制器40控制相连接的车载设备50执行相应的动作,第二控制器4€0可以获取相连接的车载设备50的设备状态信息,并将获取到的设备状态信息发送给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或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实现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的闭环控制。由于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部署在云服务器10上,不需要在车载设置运行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的车站设备,第二控制器40通过5G网络与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进行通信,不需要在车站设置用于列车通信的以太网交换机,从而可以节省列车运行控制系统100对车站空间的占用,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100的成本。
图3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云服务器10上还部署有运维系统14。第一控制器20可以获取相连接的至少一个轨旁设备30的第一运维数据,并通过5G网络将第一运维数据发送给运维系统14。第二控制器40可以获取相连接的至少一个车载设备50的第二运维数据,并通过5G网络将第二运维数据发送给运维系统14。运维系统14可以根据第一运维信息对相对应的轨旁设备30进行运维管理,并可以根据第二运维信息对相对应的车载设备50进行运维管理。
第一运维数据包括相应轨旁设备30的电压数据、电流数据、振动数据、噪声数据和运行时长等。第二运维数据包括相应车载设备50的电压数据、电流数据、振动数据、噪声数据和运行时长等。根据第一运维数据可以对相应的轨旁设备30进行运维管理,比如预测轨旁设备30发生故障的时间和类型,以对轨旁设备30进行预维护。根据第二运维数据可以对相对应的车载设备50进行运维管理,比如预测车载设备50发生故障的时间和类型,以对车载设备50进行预维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云服务器10上部署有运维系统14,第一控制器20可以将轨旁设备30的运维数据发送给运维系统14,第二控制器40可以将车载设备50的运维数据发送给运维系统14,进而运维系统14可以基于接收到的运维数据对轨旁设备30和车载设备50进行运维管理,便于用户确定轨旁设备30和车载设备50的运行状态,并能够更加及时和有效地对轨旁设备30和车载设备50进行维护,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和可靠性。另外,通过第一控制器20获取轨旁设备30的运维数据,并通过第二控制器40获取车载设备50的运维数据,无需在轨旁设备30和车载设备50上设置专用的数据传感器,节省了数据采集的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均可以向运维系统14发送第三运维数据,运维系统14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第三运维数据,对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进行运维管理。
第三运维数据包括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或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的运行状态信息,比如第三运维数据可以包括日志文件,通过第三运维数据可以确定相应系统的运行状态,比如是否受到网络攻击、运行出错的时间和次数等,因此根据第三运行数据可以对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进行维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和运维系统14均部署在云服务器10上,运维系统14可以获取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的运维数据,进而基于获取到的运维数据对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或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进行运维管理,使得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确定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的运行状态,并能够更加及时和有效地对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进行维护,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和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运维系统14可以基于第一运维数据对轨旁设备30进行运维管理,并可以基于第二运维数据对车载设备50进行运维管理,还可以基于第三运维数据对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进行运维管理,运维管理的项目包括如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i)通过运维终端展示相应的运维数据;
(ii)通过对相应的运维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确定运维计划;
(iii)根据相应的运维数据,对备件、工单和运维计划中的至少一个进行信息化管理。
运维系统14可以将获取到第一运维数据、第二运维数据和第三运维数据发送给相对应的运维终端,通过运维终端对第一运维数据、第二运维数据和第三运维数据进行展示,以便用户通过运维终端查看运维数据,确定轨旁设备30、车载设备50、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的运行状态。运维终端可以是工业计算机、个人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
运维系统14可以对获取到的第一运维数据、第二运维数据或第三运维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确定轨旁设备30、车载设备50、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的运行状态存在或将要发生的故障,进而生成相应的运维计划,有计划地对轨旁设备30、车载设备50、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进行维护,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运维系统可以根据第一运维数据、第二运维数据或第三运维数据,对备件、工单和运维计划中的至少一个进行信息化管理,能够使用户更加方便地确定轨旁设备30和车载设备50的备件、工单及运维计划,进而更加方便地开展运维工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运维系统14可以通过运维终端展示运维数据,还可以对运维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运维计划,以及根据运维数据对备件、工单和运维计划进行信息化管理,进而用户可以通过运维终端查看轨旁设备30、车载设备50、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的运行状态,对轨旁设备30和车载设备50进行预维护,以及更加方便地对备件、工单和运维计划进行管理,提高了对列车运行控制系统100进行维护的方便性和有效性。
图4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100还包括第一单向网闸60。第一单向网闸60设置于运维系统14与第一控制器20和第二控制器40之间的通信链路上。第一单向网闸60可以控制运维系统14与第一控制器20和第二控制器40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向,允许第一控制器20和第二控制器40向运维系统14发送数据,阻止运维系统14向第一控制器20和第二控制器40发送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20可以控制轨旁设备30运行,第二控制器40可以控制车载设备50运行,所以第一控制器20和第二控制器40均属于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设备,在运维系统14与第一控制器20和第二控制器40之间的通信链路上设置第一单向网闸60,使得数据仅能由第一控制器20和第二控制器40传输到运维系统14,而不能由运维系统14传输给第一控制器20或第二控制器40,避免设置于云服务器10上的运维系统14被入侵而向第一控制器20和第二控制器40发送错误指令,在保证第一控制器20和第二控制器40能够上传运维数据至运维系统14的同时,保证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4所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100还包括第二单向网闸70。第二单向网闸70设置于运维系统14与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之间的通信链路上。第二单向网闸70可以控制运维系统14与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之间数据的传输方向,允许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向运维系统14发送数据,阻止运维系统14向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发送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车自动防护系统13可以控制轨旁设备30和车载设备50运行,而且计算机联锁系统11和车自动防护系统13是安全相关的系统,在运维系统14与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车自动防护系统13之间的通信链路上设置第二单向网闸70,使得数据仅能由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车自动防护系统13传输到运维系统14,而不能由运维系统14传输到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车自动防护系统13,避免运维系统14被入侵,而通过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车自动防护系统13控制轨旁设备30和车载设备50错误运行,在保证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车自动防护系统13的运行数据能够传输给运维系统14的同时,保证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云服务器10可以是商用成品(Commercial Off-The-Shelf,COTS)服务器。云服务器10包括安全工作区和通用工作区,计算机联锁系统11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部署在安全工作区,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部署在通用工作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云服务器10可以是商用成品服务器,相对于工业专用服务器,商用成品服务器具有较低的成本,将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和运维系统14部署在商用成品服务器上,使得列车运行控制系统100具有较低的成本,而且便于对计算机联锁系统11、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和运维系统14进行升级改造,且具有较低的改造成本,便于后期对列车运行控制系统100进行维护升级。
云服务器10包括安全工作区和通用工作区,安全工作区和通用工作区相互隔离,计算机联锁系统11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部署在安全工作区,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运维系统14部署在通用工作区。由于计算机联锁系统11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是安全相关的应用,将计算机联锁系统11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部署在安全工作区,保证数据和运行过程的安全性,进而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列车运行控制方法
基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10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器20,如无特别声明,下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云服务器可为前述实施例中的云服务器10,下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器可为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器20,下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轨旁设备可为前述实施例中的轨旁设备30,下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可为前述实施例中的计算机联锁系统11。如图5所示,应用于第一控制器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500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第一控制器通过5G网络接收计算机联锁系统发送的设备控制指令,其中,计算机联锁系统部署在云服务器上,第一控制器与至少一个轨旁设备相连接;
步骤502、第一控制器根据设备控制指令,控制相连接的至少一个轨旁设备动作;
步骤503、第一控制器获取相连接的至少一个轨旁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
步骤504、第一控制器通过5G网络将设备状态信息发送给计算机联锁系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云服务器与各第一控制器可以通过5G网络进行通信,计算机联锁系统部署在云服务器上,计算机联锁系统可以向第一控制器发送设备控制指令,使第一控制器控制相连接的轨旁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第一控制器可以获取相连接的轨旁设备的设备状态细信息,并将设备状态信息发送给计算机联锁系统,实现计算机联锁系统的闭环控制。由于计算机联锁系统部署在云服务器上,不需要在车站设置运行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车站设备,从而无需为车站设备预留存放空间,而且第一控制器通过5G网络与计算机联锁系统进行通信,无需通过电缆连接计算机联锁系统和第一控制器,由于节省了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对车站空间的占用和电缆的使用,所以可以降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成本。
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为应用于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二控制器40,如无特别声明,下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云服务器可为前述实施例中的云服务器10,下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二控制器可为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二控制器40,下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车载设备可为前述实施例中的车载设备50,下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列车自动监控系统可为前述实施例中的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下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可为前述实施例中的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如图6所示,应用于第二控制器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600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第二控制器通过5G网络接收列车自动监控系统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发送的列车控制指令;
步骤602、第二控制器根据列车控制指令,控制相连接的至少一个车载设备动作;
步骤603、第二控制器获取相连接的至少一个车载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
步骤604、第二控制器通过5G网络将设备状态信息发送给列车自动监控系统和/或列车自动防护系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列车自动监控系统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部署在云服务器上,不需要在车载设置运行列车自动监控系统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的车站设备,第二控制器通过5G网络与列车自动监控系统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进行通信,不需要在车站设置用于列车通信的以太网交换机,从而可以节省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对车站空间的占用,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基于前述实施例中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实现,由于列车运行控制方法的细节在上述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实施例中已结合结构示意图进行了详细说明,具体过程可参见前述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电子设备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并不对电子设备的具体实现做限定。参见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700包括:处理器(processor)70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704、存储器(memory)706、以及通信总线708。其中:
处理器702、通信接口704、以及存储器706通过通信总线708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704,用于与其它电子设备或服务器进行通信。
处理器702,用于执行程序710,具体可以执行前述任一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710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702可能是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智能设备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是同一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以及一个或多个ASIC。
存储器706,用于存放程序710。存储器706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程序710具体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702执行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
程序710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前述任一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和单元中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云服务器与各第一控制器可以通过5G网络进行通信,计算机联锁系统部署在云服务器上,计算机联锁系统可以向第一控制器发送设备控制指令,使第一控制器控制相连接的轨旁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第一控制器可以获取相连接的轨旁设备的设备状态细信息,并将设备状态信息发送给计算机联锁系统,实现计算机联锁系统的闭环控制。由于计算机联锁系统部署在云服务器上,不需要在车站设置运行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车站设备,从而无需为车站设备预留存放空间,而且第一控制器通过5G网络与计算机联锁系统进行通信,无需通过电缆连接计算机联锁系统和第一控制器,由于节省了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对车站空间的占用和电缆的使用,所以可以降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成本。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使一机器执行如本文所述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的指令。具体地,可以提供配有存储介质的系统或者装置,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着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且使该系统或者装置的计算机(或CPU或MPU)读出并执行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
在这种情况下,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本身可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何一项实施例的功能,因此程序代码和存储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了本申请的一部分。
用于提供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实施例包括软盘、硬盘、磁光盘、光盘(如CD-ROM、CD-R、CD-RW、DVD-ROM、DVD-RAM、DVD-RW、DVD+RW)、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和ROM。可选择地,可以由通信网络从服务器计算机上下载程序代码。
此外,应该清楚的是,不仅可以通过执行计算机所读出的程序代码,而且可以通过基于程序代码的指令使计算机上操作的操作系统等来完成部分或者全部的实际操作,从而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功能。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将由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写到插入计算机内的扩展板中所设置的存储器中或者写到与计算机相连接的扩展模块中设置的存储器中,随后基于程序代码的指令使安装在扩展板或者扩展模块上的CPU等来执行部分和全部实际操作,从而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的功能。
计算机程序产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有形地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并且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应理解,本实施例中的各方案具有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流程和各系统结构图中不是所有的步骤和模块都是必须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忽略某些步骤或模块。各步骤的执行顺序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上述各实施例中描述的系统结构可以是物理结构,也可以是逻辑结构,即,有些模块可能由同一物理实体实现,或者,有些模块可能分由多个物理实体实现,或者,可以由多个独立设备中的某些部件共同实现。
以上各实施例中,硬件模块可以通过机械方式或电气方式实现。例如,一个硬件模块可以包括永久性专用的电路或逻辑(如专门的处理器,FPGA或ASIC)来完成相应操作。硬件模块还可以包括可编程逻辑或电路(如通用处理器或其它可编程处理器),可以由软件进行临时的设置以完成相应操作。具体的实现方式(机械方式、或专用的永久性电路、或者临时设置的电路)可以基于成本和时间上的考虑来确定。
上文通过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展示和说明,然而本申请不限于这些已揭示的实施例,基与上述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可以组合上述不同实施例中的代码审核手段得到本申请更多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列车运行控制系统(100),包括:云服务器(10)、至少一个第一控制器(20)和至少一个轨旁设备(30);
所述云服务器(10)上部署有计算机联锁系统(11);
每个所述第一控制器(20)与至少一个所述轨旁设备(30)相连接;
所述计算机联锁系统(11),用于通过5G网络向所述第一控制器(20)发送设备控制指令;
所述第一控制器(2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设备控制指令控制相连接的至少一个所述轨旁设备(30)动作,并通过5G网络将相连接的至少一个所述轨旁设备(30)的设备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计算机联锁系统(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器(40)和至少一个车载设备(50);
所述云服务器(10)上部署有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
每个所述第二控制器(40)与至少一个所述车载设备(50)相连接;
所述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所述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用于通过5G网络向所述第二控制器(40)发送列车控制指令;
所述第二控制器(4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列车控制指令控制相连接的至少一个所述车载设备(50)动作,并通过5G网络将相连接的至少一个所述车载设备(50)的设备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或所述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云服务器(10)上部署有运维系统(14);
所述第一控制器(20),用于获取相连接的至少一个所述轨旁设备(30)的第一运维数据,并通过5G网络将所述第一运维信息发送给所述运维系统(14);
所述第二控制器(40),用于获取相连接的至少一个所述车载设备(50)的第二运维信息,并通过5G网络将所述第二运维信息发送给所述运维系统(14);
所述运维系统(1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运维信息对相对应的所述轨旁设备(30)进行运维管理,并根据所述第二运维信息对相对应的所述车载设备(50)进行运维管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运维系统(14),用于接收所述计算机联锁系统(11)、所述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所述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中至少一个的第三运维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三运维信息对所述计算机联锁系统(11)、所述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所述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运维管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运维系统(14)对所述轨旁设备(30)、所述车载设备(50)、所述计算机联锁系统(11)、所述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所述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进行运维管理包括如下各项中至少一项:
(i)通过运维终端展示相应的运维数据;
(ii)通过对相应的运维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确定运维计划;
(iii)根据相应的运维数据,对备件、工单和运维计划中的至少一个进行信息化管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网闸(60);
所述第一单向网闸(60)设置于所述运维系统(14)与所述第一控制器(20)和所述第二控制器(40)之间的通信链路上;
所述第一单向网闸(60),用于控制所述运维系统(14)与所述第一控制器(20)和所述第二控制器(40)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向,允许所述第一控制器(20)和所述第二控制器(40)向所述运维系统(14)发送数据,且阻止所述运维系统(14)向所述第一控制器(20)和所述第二控制器(40)发送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单向网闸(70);
所述第二单向网闸(70)设置于所述运维系统(14)与所述计算机联锁系统(11)、所述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所述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之间的通信链路上;
所述第二单向网闸(70),用于控制所述运维系统(14)与所述计算机联锁系统(11)、所述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所述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之间数据传输方向,允许所述计算机联锁系统(11)、所述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所述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向所述运维系统(14)发送数据,且阻止所述运维系统(14)向所述计算机联锁系统(11)、所述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和所述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发送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云服务器(10)包括商用成品服务器,所述计算机联锁系统(11)和所述列车自动防护系统(13)部署在所述云服务器(10)上的安全工作区,所述列车自动监控系统(12)部署在所述云服务器(10)上的通用工作区。
9.一种列车运行控制方法(500),包括:
第一控制器(20)通过5G网络接收计算机联锁系统(11)发送的设备控制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联锁系统(11)部署在云服务器(10)上,所述第一控制器(20)与至少一个轨旁设备(30)相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器(20)根据所述设备控制指令,控制相连接的至少一个所述轨旁设备(30)动作;
所述第一控制器(20)获取相连接的至少一个所述轨旁设备(30)的设备状态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器(20)通过5G网络将所述设备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计算机联锁系统(11)。
10.一种电子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02)、通信接口(704)、存储器(706)和通信总线(708),所述处理器(702)、所述存储器(706)和所述通信接口(704)通过所述通信总线(708)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706)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702)执行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对应的操作。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有形地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并且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
CN202210889985.2A 2022-07-27 2022-07-27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1584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9985.2A CN115158410A (zh) 2022-07-27 2022-07-27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9985.2A CN115158410A (zh) 2022-07-27 2022-07-27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8410A true CN115158410A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96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89985.2A Pending CN115158410A (zh) 2022-07-27 2022-07-27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841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32987A (zh) * 2023-03-24 2023-04-28 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铁路设备执行指令情况的监控方法、管理平台及控制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6994A (zh) * 2012-05-08 2013-11-13 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 基于安全通信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控制系统
CN103754242A (zh) * 2013-12-31 2014-04-30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市域铁路信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888437A (zh) * 2013-03-01 2014-06-25 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 控制中心发送数据到紧急应急中心的协议转换方法
CN105373891A (zh) * 2015-11-17 2016-03-02 国家电网公司 智能电网数据管理和传输系统
WO2018113762A1 (zh) * 2016-12-22 2018-06-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区域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WO2019011074A1 (zh) * 2017-07-10 2019-01-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列车自动监控系统
CN109656820A (zh) * 2018-12-10 2019-04-19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 基于cbtc的智能自动化测试系统
CN110901693A (zh) * 2019-10-15 2020-03-24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5g和云计算技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CN112193281A (zh) * 2020-09-04 2021-01-08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6994A (zh) * 2012-05-08 2013-11-13 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 基于安全通信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控制系统
CN103888437A (zh) * 2013-03-01 2014-06-25 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 控制中心发送数据到紧急应急中心的协议转换方法
CN103754242A (zh) * 2013-12-31 2014-04-30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市域铁路信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73891A (zh) * 2015-11-17 2016-03-02 国家电网公司 智能电网数据管理和传输系统
WO2018113762A1 (zh) * 2016-12-22 2018-06-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区域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WO2019011074A1 (zh) * 2017-07-10 2019-01-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列车自动监控系统
CN109656820A (zh) * 2018-12-10 2019-04-19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 基于cbtc的智能自动化测试系统
CN110901693A (zh) * 2019-10-15 2020-03-24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5g和云计算技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CN112193281A (zh) * 2020-09-04 2021-01-08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32987A (zh) * 2023-03-24 2023-04-28 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铁路设备执行指令情况的监控方法、管理平台及控制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95890B1 (en) Signaling system, train with control apparatus and point protection apparatus
RU2640389C1 (ru)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оездом и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м депо
AU2019284070B2 (en) Cyber security anonymizer
CN112124362B (zh) 基于oc控制道岔资源锁的方法、oc及vbtc
EP3061666A1 (en) Signalling system for a railway network and method for the full supervision of a train realised by such a signalling system
EP3235706B1 (en) Method for initializing the fs mode for the movement of a train on a railway equipped with an ertms/etcs signaling system
US10046780B2 (en) Operation of a rail vehicle by means of an ETCS device
CN104512440A (zh) 信号安全保障系统
CN112550366A (zh) 高速磁浮列车的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158410A (zh)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RU2622522C1 (ru) Мобильный комплекс микропроцессорной системы управления стрелками и светофорами участка железной дороги
CN116061998B (zh) 一种保护区段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901694B (zh) 一种对ctcs-1级无线数据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AU2020376035A1 (en) Balise integrity
EP299818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and centrally controlling guided vehicles and trackside devices
CN116691785A (zh) 列车rsrm控车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RU2622316C1 (ru) Способ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движения поездов на участке железной дороги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мобильного комплекса микропроцессорной системы управления стрелками и светофорами
CN104494651A (zh) 电力机车远程监测车载终端及方法
CN114426043A (zh) 提升列车站内运行效率的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及系统
CN114475709A (zh) 市郊铁路车载设备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3022657A (zh) 一种改进型cbtc系统及数字化轨道交通列车控制方法
JP2013139205A (ja) 列車保安情報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列車保安情報伝送方法
KR101916084B1 (ko) 철도 지상 신호 제어 시스템
MATSUMOTO et al. Development of the autonomous decentralized train control system
CN111267909B (zh) 列车控制的方法及系统、车载控制器、区域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