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2624A - 一种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快速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快速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2624A
CN115152624A CN202210943672.0A CN202210943672A CN115152624A CN 115152624 A CN115152624 A CN 115152624A CN 202210943672 A CN202210943672 A CN 202210943672A CN 115152624 A CN115152624 A CN 1151526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neration
equal
resistance
stress
y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436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彦军
郭家宝
李彩华
班进福
李尹泽
赵彦坤
王玮
王秀堂
李占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21094367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26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2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26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1/00Processes for modifying genotypes ;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associated natural traits
    • A01H1/04Processes of selection involving genotypic or phenotypic markers; Methods of using phenotypic markers for sel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1/00Processes for modifying genotypes ;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associated natural traits
    • A01H1/12Processes for modifying agronomic input traits, e.g. crop yield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快速培育方法,涉及小麦育种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亲本资源的鉴定筛选;(2)F1代强优势组合的鉴定筛选;(3)F2代重点组合鉴定筛选;(4)F2代入选单株分类混合产比鉴定;(5)F3代定系出圃;(6)F4代定系出圃。本发明方法可以方便快捷地筛选抗逆高产小麦新品种,一般F3代(或F4代)可以定系出圃,与传统育种方法相比,可将小麦新品种选育时间缩短2‑3年,为育种工作者品种创新提供指导。

Description

一种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快速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麦育种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快速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黄淮冬麦区是我国最主要的小麦产区,常年小麦种植面积达1200.0-1333.3万hm2,约占全国小麦总面积的40%-44%。随着小麦品种单产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品种的抗逆性成为制约小麦单产提高和小麦高产稳产最重要的因素。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黄淮麦区生态条件也有了较大的变化,极端天气频发。冬季极端寒冷天气屡创新低,春季倒春寒天气成为常态,夏季高温高湿天气造成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等病害经常爆发,小麦赤霉病、茎基腐病等病害南病北移现象越来越严重和普遍,高温低湿干热风天气长期危及生长后期广大麦区,成为小麦减产的重要因素,生产推广的小麦品种育成周期长,但应用寿命越来越短。鉴于此,迫切要求育种工作者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育种方向,创新与种方法,快速培育综合抗性好的抗逆高产类型的小麦新品种,提高育种效率,延长抗逆型新品种使用寿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逆境一直是制约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影响小麦的逆境因子主要有病虫害、干旱、高盐碱以及温度变化。多年来,人们从各个方面研究逆境胁迫与小麦的关系。挖掘和利用抗逆性相关基因资源,解决了部分逆境与小麦生长发育矛盾的关系。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和气象条件的多变,抗逆品种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而目前常规育种方法仍是小麦品种培育的主要方法,分子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等新技术常常作为常规育种技术的辅助,对加快育种速度提升有限,创新育种方法提升品种培育的速度是解决当前品种快速更新和降低培育成本的有效方法,可以更好的满足科研和生产需求。
因此,提供一种小麦快速育种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快速培育方法。本发明方法可以方便快捷地筛选抗逆高产小麦新品种,一般F3代(或F4代)可以定系出圃,可将小麦新品种选育时间缩短2-3年,为育种工作者品种创新提供指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快速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亲本资源的鉴定筛选;
(2)F1代强优势组合的鉴定筛选;
(3)F2代重点组合鉴定筛选:根据杂种F2代的田间表现及分离情况,筛选抗逆性、抗病性、主要农艺性状和重要经济性状均达到标准的组合获得F2代重点组合;
(4)F2代入选单株分类混合产比鉴定:将所述F2代重点组合中入选单株按照株高、株型结构、穗型及结构基本一致的原则分类,每种类型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单株10-20株建株系升入来年F3代选种圃继续选择,其余F2代重点组合的入选单株按分类混合形成“混系”进行早代产比鉴定;
(5)F3代定系出圃:根据F2代重点组合“混系”产比鉴定结果和F3代选种圃建株系的田间表现及分离情况,对F2代重点组合“混系”产比鉴定结果达标的混系,考量F3代选种圃株系的稳定性,对表现稳定无分离的株系定系出圃,升入下年度产比鉴定,对有分离的株系继续选择,入选单株升入来年F4代选种圃;
(6)F4代定系出圃:根据上年度重点组合“混系”产比鉴定结果,对相应F4代株系重点鉴定和选择,对表现稳定无分离的株系可定系出圃,升入下年度产比鉴定。
优选的,步骤(1)所述亲本资源的鉴定筛选包括根据性状互补或优异性状累加的原则对小麦的抗逆性、抗病性、抗倒伏性、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筛选。
优选的,步骤(1)所述抗逆性包括抗寒性和抗寒性筛选,所述抗寒性标准为按照国家区试鉴定标准,在自然越冬条件下,叶片冻害≤3级,越冬死株率和死茎率均为0;所述抗旱性标准为干旱棚人工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持绿期长,经济产量高,籽粒商品性均高于或相当于国家旱地(节水)区试对照品种;或按照国家区试标准,发生旱情时,在午后日照最强,温度最高的高峰过后,叶片萎缩程度≤2级;
所述抗病性标准为按照国家区试鉴定标准,在自然生长条件下,白粉病<2级,叶枯病<2级,条锈病、叶锈病表现中抗以上;
所述抗倒伏性标准为茎秆实、韧性强、弹性好;
所述主要农艺性状标准为株高≤80cm,幼苗半匍匐—匍匐,半冬性—冬性,穗长≥8.0cm,穗型长方型/纺锤型/棍棒型穗,穗粒数≥40粒,千粒重≥38g,籽粒饱满,光泽好,角质率大于等于70%,抽穗期与成熟期≤国家对照种抽穗期和成熟期,株型结构好,穗层整齐,1-2级,后期落黄好,熟相1-2级;
所述经济性状标准为单粒点播条件下,单株穗数≥16穗、穗粒数≥40粒、千粒重≥38g;
所述品质性状标准为达到国标强筋麦或国标中筋麦标准,粗蛋白质≥13%,湿面筋≥30%,中筋麦面团稳定时间≥3分钟,强筋麦面团稳定时间≥7分钟。
更优选的,干旱棚人工干旱胁迫条件为:干旱棚为人工干旱胁迫设施,播种时灌溉定量底墒水,保证作物出苗,播种后全生育期不浇水,利用人工设施遮盖,防止雨水灌入,鉴定不同品种小麦的抗旱性。
优选的,步骤(1)亲本鉴定筛选后,采用单交形式杂交。
优选的,步骤(2)所述F1代强优势组合的鉴定筛选指考量杂种F1代的田间自然表现,其抗逆性、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指标除株高外,均同步骤(1)所述相应标准,其生长势强,表现在苗期生长势强和分蘖力强,稀播情况下单株冬前蘖≥15个,杂种株高≤95cm,综合评价明显优于双亲的确定为F1代强优势组合。
优选的,步骤(3)F2代重点组合鉴定筛选是指综合考量杂种F2分离世代的田间分离情况,筛选整体表现抗逆性良好,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均同步骤(1)所述相应标准,所分离的个体株高基本一致率≥70%,且株高≤75cm的组合群体为F2代重点组合;
优选的,步骤(4)筛选标准抗逆性和抗病性同步骤(1)所述相应标准;主要农艺和重要经济性状标准为:株高≤75cm,幼苗半匍匐—匍匐,半冬性—冬性,单株成穗≥16穗,穗长≥8.0cm,穗型长方型/纺锤型/棍棒型穗,穗大粒多,结实性好,单穗结实≥40粒,千粒重≥40g,籽粒饱满,光泽好,角质率大于等于70%,成熟期≤240天,株型结构好,株型紧凑或松紧适中,穗层整齐,1-2级,后期落黄好,熟相1-2级;
优选的,步骤(4)所述早代产比鉴定和步骤(5)、步骤(6)所述下年度产比鉴定的方法均参照小麦初级品系比较试验鉴定方法和国家小麦区域试验标准。
更优选的,步骤(5)和步骤(6)中,小麦成熟后,根据产比鉴定试验结果,产量超对照品种≥5%,株高≤80cm,生育期≤240天,抗逆表现抗寒、抗病、抗倒伏、抗干热风、落黄好,综合性状突出的品系,对表现稳定无分离的株系可以定系出圃,升入下年度产比鉴定试验。
更优选的,F1代播种方式为F1代与双亲相邻单行种植,与对照品种相间种植,行距33厘米,株距10厘米,单粒点播,播种深度3-4厘米;
F2代每个组合种植6行,行距30厘米,株距10-12厘米,单粒点播;
F3代每个组合行距30cm,双行种植,株距10厘米。
更优选的,所述对照品种为国家区试或省区试对照品种,本案选用对照品种为济麦22。
更优选的,各代小麦培育中田间管理采用足肥足水管理方式,底肥施尿素15kg/亩+磷酸二胺20kg/亩+氯化钾5kg/亩、起身至拔节期亩追施尿素15kg/亩;灌溉要浇足底墒、起身、拔节、孕穗和灌浆五次灌水,每次浇水≥50m3/亩,抽穗扬花期前后,药剂防治蚜虫、吸浆虫等虫害,保障小麦正常生长发育。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快速培育方法。本发明方法可以方便快捷地筛选抗逆高产小麦新品种,一般F3代(或F4代)可以定系出圃,与传统育种方法相比,可将小麦新品种选育时间缩短2-3年,为育种工作者品种创新提供指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示意图;重点组合混系B20-2047产比鉴定田间表现;
图2为;重点组合混系B20-2051产比鉴定田间表现;
图3为;重点组合混系B20-2132产比鉴定田间表现;
图4为F2代重点组合田间表现场景图;
图5为F3代株系田间表现场景图:
图6为抗旱鉴定设施“防雨棚”场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快速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亲本资源的鉴定筛选;
(2)F1代强优势组合的鉴定筛选;
(3)F2代重点组合鉴定筛选:根据杂种F2代的田间表现及分离情况,筛选抗逆性、抗病性、主要农艺性状和重要经济性状均达到标准的组合获得F2代重点组合;
(4)F2代入选单株分类混合产比鉴定:将所述F2代重点组合中入选单株按照株高、株型结构、穗型及结构基本一致的原则分类,每种类型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单株10-20株建株系升入来年F3代选种圃继续选择,其余F2代重点组合的入选单株按分类混合形成“混系”进行早代产比鉴定;
(5)F3代定系出圃:根据F2代重点组合“混系”产比鉴定结果和F3代选种圃建株系的田间表现及分离情况,对F2代重点组合“混系”产比鉴定结果达标的混系,考量F3代选种圃株系的稳定性,对表现稳定无分离的株系定系出圃,升入下年度产比鉴定,对有分离的株系继续选择,入选单株升入来年F4代选种圃;
(6)F4代定系出圃:根据上年度重点组合“混系”产比鉴定结果,对相应F4代株系重点鉴定和选择,对表现稳定无分离的株系可定系出圃,升入下年度产比鉴定。
优选的,步骤(1)所述亲本资源的鉴定筛选包括根据性状互补或优异性状累加的原则对小麦的抗逆性、抗病性、抗倒伏性、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筛选。
优选的,步骤(1)所述抗逆性包括抗寒性和抗寒性筛选,所述抗寒性标准为按照国家区试鉴定标准,在自然越冬条件下,叶片冻害≤3级,越冬死株率和死茎率均为0;所述抗旱性标准为干旱棚人工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持绿期长,经济产量高,籽粒商品性均高于或相当于国家旱地(节水)区试对照品种;
所述抗病性标准为按照国家区试鉴定标准,在自然生长条件下,白粉病<2级,叶枯病<2级,条锈病、叶锈病表现中抗至高抗;
所述抗倒伏性标准为茎秆实、韧性强、弹性好;
所述主要农艺性状标准为株高≤80cm,幼苗半匍匐—匍匐,半冬性—冬性,穗长≥8.0cm,穗型长方型/纺锤型/棍棒型穗,穗粒数≥40粒,千粒重≥38g,籽粒饱满,光泽好,角质率大于等于70%,抽穗期与成熟期≤国家对照种抽穗期和成熟期,株型结构好,穗层整齐,1-2级,后期落黄好,熟相1-2级;
所述经济性状标准为单粒点播条件下,单株穗数≥16穗、穗粒数≥40粒、千粒重≥38g;
所述品质性状标准为达到国标强筋麦或国标中筋麦标准,粗蛋白质≥13%,湿面筋≥30%,中筋麦面团稳定时间≥3分钟,强筋麦面团稳定时间≥7分钟。
更优选的,干旱棚人工干旱胁迫条件为:干旱棚为人工干旱胁迫设施,播种时灌溉定量底墒水,保证作物出苗,播种后全生育期不浇水,利用人工设施遮盖,防止雨水灌入,鉴定不同品种小麦的抗旱性。
优选的,步骤(1)亲本鉴定筛选后,采用单交形式杂交。
优选的,步骤(2)所述F1代强优势组合的鉴定筛选指考量杂种F1代的田间自然表现,其抗逆性、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指标除株高外,均同步骤(1)所述相应标准,其生长势强,表现在苗期生长势强和分蘖力强,稀播情况下单株冬前蘖≥15个,杂种株高≤95cm,综合评价明显优于双亲的确定为F1代强优势组合。
优选的,步骤(3)F2代重点组合鉴定筛选是指综合考量杂种F2分离世代的田间分离情况,筛选整体表现抗逆性良好,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均同步骤(1)所述相应标准,所分离的个体株高基本一致率≥70%,且株高≤75cm的组合群体为F2代重点组合;
优选的,步骤(4)筛选标准抗逆性和抗病性同步骤(1)所述相应标准;主要农艺和重要经济性状标准为:株高≤75cm,幼苗半匍匐—匍匐,半冬性—冬性,单株成穗≥16穗,穗长≥8.0cm,穗型长方型/纺锤型/棍棒型穗,穗大粒多,结实性好,单穗结实≥40粒,千粒重≥40g,籽粒饱满,光泽好,角质率大于等于70%,成熟期≤240天,株型结构好,株型紧凑或松紧适中,穗层整齐,1-2级,后期落黄好,熟相1-2级;
优选的,步骤(4)所述早代产比鉴定和步骤(5)、步骤(6)所述下年度产比鉴定的方法均参照小麦初级品系比较试验鉴定方法和国家小麦区域试验标准。
更优选的,步骤(5)和步骤(6)中,小麦成熟后,根据产比鉴定试验结果,产量超对照品种≥5%,株高≤80cm,生育期≤240天,抗逆表现抗寒、抗病、抗倒伏、抗干热风、落黄好,综合性状突出的品系,对表现稳定无分离的株系可以定系出圃,升入下年度产比鉴定试验。
更优选的,F1代播种方式为F1代与双亲相邻单行种植,与对照品种相间种植,行距33厘米,株距10厘米,单粒点播,播种深度3-4厘米;
F2代每个组合种植6行,行距30厘米,株距10-12厘米,单粒点播;
F3代每个组合行距30cm,双行种植,株距10厘米。
更优选的,所述对照品种为国家区试或省区试对照品种,本案选用对照品种为济麦22。
更优选的,各代小麦培育中田间管理采用足肥足水管理方式,底肥施尿素15kg/亩+磷酸二胺20kg/亩+氯化钾5kg/亩、起身至拔节期亩追施尿素15kg/亩;灌溉要浇足底墒、起身、拔节、孕穗和灌浆五次灌水,每次浇水≥50m3/亩,抽穗扬花期前后,药剂防治蚜虫、吸浆虫等虫害,保障小麦正常生长发育。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各世代小麦以实施例1的筛选标准和田间管理方法进行培育。
1、亲本资源的鉴定筛选与杂交组合配制
2018年搜集鉴定冬小麦种质资源128份,包括近年来国审品种90份,本院新创制矮杆新种质10份(已申请品种权),高代材料或新品系28份(本单位自有)(见表1),从中筛选出抗逆性强、农艺性性好、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和高代品系56份作为亲本于4月25-30日进行了杂交组合配制,组配杂交组合248个(见表2),每个组合组配三穗,收获杂交种子60-80粒/组合。将所得杂交种当年秋播(10月5日)于石家庄农业科技园区实验站,每组合杂交种与其双亲相邻种植(便于比较),种植方式单粒点播,株距10cm,行距30cm,行长2.5m,以济麦22为对照品种。
表1 石家庄农业科技园区种质资源表(2018-2019年度)
Figure BDA0003786803690000081
Figure BDA0003786803690000091
表2 杂交组合配置表(石家庄市农业科技园区实验站2018-2019)
Figure BDA0003786803690000092
Figure BDA0003786803690000101
Figure BDA0003786803690000111
2、F1代强优势组合的鉴定筛选
2018年10月--2019年6月上旬,对杂种F1代进行抗逆性鉴定和强优势组合筛选,鉴定杂种F1代的抗逆性强、农艺性性好、综合性状优良,在小麦生长后期,评价杂种F1代的杂种优势,以抗逆性好,杂种优势明显的组合为强优势组合。经过鉴定和评价,筛选出62个组合为F1代强优势组合(见表3)升入F2代分离世代的选择。强优势组合于2019年10月5-10日秋播于F2选种圃,单粒点播,行距30cm,株距12cm,行长10-15米,每组合播种6行。全生育期按照实施例1田间管理方式培育。
表3 强优势组合表(石家庄市农业科技园区实验站2020)
Figure BDA0003786803690000112
Figure BDA0003786803690000121
3、F2代重点组合的鉴定筛选
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上旬,对杂种F2代进行抗逆性鉴定和重点组合筛选。在小麦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段继续鉴定杂种F2代的抗寒性、抗病性、抗干热风能力、落黄性等,在小麦生长中后期,根据F2代田间表现及分离情况,筛选总体表现抗逆性好(抗寒、抗白粉病、抗条叶锈病、抗叶枯、抗干热风、落黄好)、主要农艺性状好(株叶型结构好、株高适中、熟期适中,穗部性状好)、重要经济性状好(单株成穗多、穗结构好、穗粒数多、千粒重较高、籽粒商品性好)的组合为重点组合(参见附图4)。经过田间鉴定和筛选,确定F2代重点组合7个(见表4)。
表4 石家庄农业科技园区F2重点组合(2019-2020年度)
序号 品系名称 组合
1 B20-2047 济麦22/M15-5096
2 B20-2048 济麦22/Z15-5613
3 B20-2051 济麦22/郑麦7698
4 B20-2110 CG15-009/Z15-5613
5 B20-2132 CG15-040/Z15-5340
6 B20-2142 CG15-059/矮优26-2
7 B20-2207 石矮10号/M16-6165
将F2代重点组进行重点选择,每组合选择高矮、穗型、株叶型相对一致符合目标性状的单株30株以上,从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优异单株10株作为重点单株升入下年度F3选种圃建株系备选,其余株高和外观类型基本一致的单株混合脱粒,升入下年度早期产比鉴定试验。
4、F2代重点组合早代产比、抗旱性鉴定与F3代备选株系建立与鉴定。
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对F2代重点组合进行早代产比鉴定、抗旱性鉴定,同时建立并鉴定F3代重点备选株系。2020年10月5-10日,将F2代重点组合入选单株混合脱粒后,参加早代产比鉴定试验,试验方法参照小麦初级品系比较试验鉴定方法,小区面积≥13m2,以区试对照品种为对照,鉴定标准参照国家小麦区域试验标准(参见附图1、2、3),产比鉴定的同时,将部分种子点播于干旱棚小麦抗旱鉴定圃,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行长2.5米,双行种植,以河北省节水组区试对照石麦22为对照鉴定重点组合的抗旱性(参见附图6)。筛选的重点单株(10株)升入F3代按株系点播于选种圃,行距30cm,株距10-12cm,双行种植,行长5米(参见附图5)。小麦成熟后,根据早代产比鉴定试验结果,产量超对照品种≥5%,株高≤80cm,生育期≤240天,抗逆表现抗寒、抗病、抗倒伏、抗干热风、落黄好,综合性状突出的品系,重点筛选F3相对应的株系,对表现稳定无分离的株系可以定系出圃,升入下年度产比鉴定试验。2021年重点组合早期测产及备选株系建立情况(见表5)。
表5 2021年早期测产重点品系及备选株系表(石家庄市农业科技园区实验站)
Figure BDA0003786803690000131
5、定系出圃,升入下年度产比鉴定试验
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根据2021年重点组合早代测产情况,7个重点组合亩产量651.66-709.11kg,比相邻对照增产5.18—14.45%,均达到选择标准,同时,根据备选株系田间表现和综合鉴定情况入选确定了12个品系参加2022年度初比鉴定试验,试验结果如下:(见表6)
表6 2022年重点组合入选品系试验结果表(石家庄市农业科技园区实验站)
Figure BDA0003786803690000141
经田间综合评价和产量鉴定结果,初步确定4个重点组合的10个品系符合育种目标,升入下年度产比鉴定或提交国家(省)区域试验。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亲本资源的鉴定筛选;
(2)F1代强优势组合的鉴定筛选;
(3)F2代重点组合鉴定筛选:根据杂种F2代的田间表现及分离情况,筛选抗逆性、抗病性、主要农艺性状和重要经济性状均达到标准的组合获得F2代重点组合;
(4)F2代入选单株分类混合产比鉴定:将所述F2代重点组合中入选单株按照株高、株型结构、穗型及结构基本一致的原则分类,每种类型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单株10-20株建株系升入来年F3代选种圃继续选择,其余F2代重点组合的入选单株按分类混合形成“混系”进行早代产比鉴定;
(5)F3代定系出圃:根据F2代重点组合“混系”产比鉴定结果和F3代选种圃建株系的田间表现及分离情况,对F2代重点组合“混系”产比鉴定结果达标的混系,考量F3代选种圃株系的稳定性,对表现稳定无分离的株系定系出圃,升入下年度产比鉴定,对有分离的株系继续选择,入选单株升入来年F4代选种圃;
(6)F4代定系出圃:根据上年度重点组合“混系”产比鉴定结果,对相应F4代株系重点鉴定和选择,对表现稳定无分离的株系可定系出圃,升入下年度产比鉴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亲本资源的鉴定筛选包括根据性状互补或优异性状累加的原则对小麦的抗逆性、抗病性、抗倒伏性、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筛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抗逆性包括抗寒性和抗旱性筛选,所述抗寒性标准为按照国家区试鉴定标准,在自然越冬条件下,叶片冻害≤3级,越冬死株率和死茎率均为0;所述抗旱性标准为干旱棚人工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持绿期、经济产量、籽粒商品性均高于或相当于国家旱地(节水)区试对照品种;或按照国家区试标准,发生旱情时,在午后日照最强,温度最高的高峰过后,叶片萎缩程度≤2级;
所述抗病性标准为按照国家区试鉴定标准,在自然生长条件下,白粉病<2级,叶枯病<2级,条锈病、叶锈病表现中抗以上;
所述抗倒伏性标准为茎秆实、韧性强、弹性好;
所述经济性状标准为单粒点播条件下,单株穗数≥16穗、穗粒数≥40粒、千粒重≥38g;
所述主要农艺性状标准为株高≤80cm,幼苗半匍匐—匍匐,半冬性—冬性,穗长≥8.0cm,穗型长方形或纺锤形或棒型穗,穗粒数≥40粒,千粒重≥38g,籽粒饱满,光泽好,角质率大于等于70%,抽穗期与成熟期≤国家对照种的抽穗期和成熟期,株型结构好,穗层整齐,1-2级,后期落黄好,熟相1-2级;
所述品质性状标准为达到国标强筋麦或国标中筋麦标准,粗蛋白质≥13%,湿面筋≥30%,中筋麦面团稳定时间≥3分钟,强筋麦面团稳定时间≥7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亲本鉴定筛选后,采用单交形式杂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F1代强优势组合的鉴定筛选指考量杂种F1代的田间自然表现,其抗逆性、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指标除株高外,均同步骤(1)所述相应标准要求,其生长势强,表现在苗期生长势强和分蘖力强,稀播情况下单株冬前蘖≥15个,杂种株高≤95cm,综合评价明显优于双亲的确定为F1代强优势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F2代重点组合鉴定筛选是指综合考量杂种F2分离世代的田间分离情况,筛选整体表现抗逆性良好,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指标均同步骤(1)所述相应标准;所分离的个体株高基本一致率≥70%,且株高≤75cm的组合群体为F2代重点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筛选标准抗逆性和抗病性同步骤(1)所述相应标准;
主要农艺和重要经济性状标准为:株高≤75cm,幼苗半匍匐—匍匐,半冬性—冬性,单株成穗≥16穗,穗长≥8.0cm,穗型长方型/纺锤型/棍棒型穗,穗大粒多,结实性好,单穗结实≥40粒,千粒重≥40g,籽粒饱满,光泽好,角质率大于等于70%,成熟期≤240天,株型结构好,株型紧凑或松紧适中,穗层整齐,1-2级,后期落黄好,熟相1-2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早代产比鉴定和步骤(5)、步骤(6)所述下年度产比鉴定的方法均参照小麦初级品系比较试验鉴定方法和国家小麦区域试验标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和步骤(6)中,小麦成熟后,根据产比鉴定试验结果,产量超对照品种≥5%,株高≤80cm,生育期≤240天,抗逆表现抗寒、抗病、抗倒伏、抗干热风、落黄好,综合性状突出的品系,对表现稳定无分离的株系可以定系出圃,升入下年度产比鉴定试验。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F1代播种方式为F1代与双亲相邻单行种植,与对照品种相间种植,行距33厘米,株距10厘米,单粒点播,播种深度3-4厘米;
F2代每个组合种植6行,行距30厘米,株距10-12厘米,单粒点播;
F3代每个组合行距30cm,双行种植,株距10厘米。
CN202210943672.0A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快速培育方法 Pending CN1151526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3672.0A CN115152624A (zh)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快速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3672.0A CN115152624A (zh)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快速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2624A true CN115152624A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78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43672.0A Pending CN115152624A (zh)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快速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26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84375A (zh) * 2023-06-25 2023-08-15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小麦高产优质、绿色高效品种的育种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9024A (zh) * 2007-12-25 2008-07-02 南京大学 一种小麦赤霉病新抗源的选育及鉴定方法
CN101524048A (zh) * 2009-04-08 2009-09-09 周谦 旱地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选育技术
CN101897294A (zh) * 2010-06-22 2010-12-01 福建农林大学 甘薯实生苗一年两代选种方法
CN102676681A (zh) * 2012-05-29 2012-09-19 张卫东 一种检测小麦穗分枝抑制相关基因的专用引物及其应用
CN106993527A (zh) * 2017-03-29 2017-08-0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优质高产冬小麦品种选育方法
CN111436368A (zh) * 2020-04-02 2020-07-24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一种抗旱小麦选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9024A (zh) * 2007-12-25 2008-07-02 南京大学 一种小麦赤霉病新抗源的选育及鉴定方法
CN101524048A (zh) * 2009-04-08 2009-09-09 周谦 旱地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选育技术
CN101897294A (zh) * 2010-06-22 2010-12-01 福建农林大学 甘薯实生苗一年两代选种方法
CN102676681A (zh) * 2012-05-29 2012-09-19 张卫东 一种检测小麦穗分枝抑制相关基因的专用引物及其应用
CN106993527A (zh) * 2017-03-29 2017-08-0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优质高产冬小麦品种选育方法
CN111436368A (zh) * 2020-04-02 2020-07-24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一种抗旱小麦选育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於凤安等: "小麦育种早代选择对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84375A (zh) * 2023-06-25 2023-08-15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小麦高产优质、绿色高效品种的育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50014B (zh) 一种沃柑产业化种植方法
CN112005881B (zh) 一种兼具抗赤霉病侵染、扩展的小麦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03392492A (zh) 一种一年套种五季农作物的种植方法
CN109122299B (zh) 一种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制种方法
WO2022083511A1 (zh) 一种转基因优质陆地棉新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04285779A (zh) 一种速生的耐寒杨树品种杂交选育方法
CN103477836B (zh) 一种魔芋种芋的贮藏方法
Reda et al. Evaluation of seed rates and sowing methods on growth, yield and yield attributes of tef [Eragrostis tef (Zucc.) Trotter] in Ada District, East Shewa, Ethiopia
Zaman et al. Production potentiality of summer tomato in Jamalpur region
CN115152624A (zh) 一种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快速培育方法
CN102100175A (zh) 洋葱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杂交制种方法
CN102960240A (zh) 西单5号杂交玉米新品种选种及育种方法
CN111771713B (zh) 一种多逆境条件下小麦选种的方法
CN111837940B (zh) 玉米植株全同胞单交种的制种方法
CN1910999A (zh) 一种抗裂粉果番茄杂交种的繁殖制种方法
CN111011209A (zh) 半弯曲重穗大粒型粳稻选育的方法
CN111903509A (zh) 优质玉米的选育方法
CN1035096C (zh) 一种甘蓝杂交制种的方法
Banerjee et al. Contingency crop planning for different Agro-climatic zones of West Bengal
CN111280052A (zh) 一种玉米杂交种选育方法
CN114097604B (zh) 一种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榨菜新品种选育方法
CN102696475A (zh) 一种耐寒越冬甘蓝的选育方法
Howeler Soil erosion control
Wargiono Agronomic practices in major cassava growing areas of Indonesia
Nedunchezhiyan Production and energy-use efficiency of greater yam (Dioscorea a1ata)-based intercropping system as influenced by intercrops and planting patter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