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18C - 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 - Google Patents

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18C
CN1151518C CNB988082098A CN98808209A CN1151518C CN 1151518 C CN1151518 C CN 1151518C CN B988082098 A CNB988082098 A CN B988082098A CN 98808209 A CN98808209 A CN 98808209A CN 1151518 C CN1151518 C CN 115151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high pressure
diode
bobbin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88082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7391A (zh
Inventor
�ֶ��ء�����
沃尔特·戈斯伯格
罗尔夫·海德里克
汉斯·伦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utsche Thomson Brandt GmbH
Original Assignee
Deutsche Thomson Brand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97288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9728875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utsche Thomson Brandt GmbH filed Critical Deutsche Thomson Brandt GmbH
Publication of CN1267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7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51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1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42Flyback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34Special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unwanted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no-load losses, reactive currents, harmonics, oscillations, leakage fields
    • H01F27/36Electric or magnetic shields or screens
    • H01F27/363Electric or magnetic shields or screens made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34Special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unwanted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no-load losses, reactive currents, harmonics, oscillations, leakage fields
    • H01F27/36Electric or magnetic shields or scre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 Insulating Of Coi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小型的节省成本的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具体为20kV以上的高压,其中高压绕组(W2-W5)位于初级绕组(W1)之下线圈架(9)的小室(8)中,它包含用于减小线圈架(9)与磁心之间电场以避免电晕效应的措施。这些措施例如是线圈架(9)内腔(11)表面(15)的导电涂层,该涂层最好包括胶体石墨。用在线圈架(9)与磁心之间缠绕的敷以金属的塑料薄膜实现导电涂层。作为一种替换,磁心与线圈架(9)之间的内腔(11)用相对介电常数εr明显大于空气相对介电常数εr的材料填充。大量二极管也可用作减小电场的措施。初级绕组(W1)基本上完全覆盖高压绕组(W2-W5),从而完全屏蔽高压绕组中产生的干扰辐射。本发明具体应用于电视机和计算机监视器。

Description

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它具有一个磁心、一个初级绕组和一个高压绕组,高压绕组安装在线圈架的许多小室内。
背景技术
这个类型的一种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作为例子在EP-B-0 529 418 B1中被阐明。该变压器包含一个第一线圈架,它容纳初级绕组和其他辅助绕组,以及一个第二线圈架,其中以小室绕组的形式设置高压绕组。通常单独地生产和缠绕这两个线圈架。在最后的组装期间,带高压绕组的线圈架具有相应较大的内径,它被压在带有初级绕组的线圈架上方。接着这些线圈架被塑料外壳环绕并用合成树脂成分封装,以抑制电晕效应和高压击穿。这种类型的实施例用在例如电视机中,并提供从24kV直到30kV以上的连续工作下的高压。
DE 38 22 284 A1公开了一种小尺寸的大约7kV的高压变压器,其用于复制设备等。该变压器同样具有两个线圈架,带初级绕组的线圈架被压在带有高压绕组的线圈架之上并将其锁定到位。它不是设计为二极管分压的高压变压器并且它不能获得电视机所需要的20kV以上的高压。它不包含整流二极管-这些二极管分离地设置在相关电路中。该具体发明是利用一个小室型线圈架解决此处由于高压绕组与磁心之间的小距离所带来的高压问题。然而,不管相对较低的7kV电压,即使采用完全封装,该设计在持续工作中未展示令人满意的高压强度,因此尚未投入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一种在引言中述及的那种类型的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它在结构上十分紧凑且节省成本,尤其在20kV以上的连续工作中具有良好的高压强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用于20kV以上35kV以下的电压,包括由下部磁心部分和上部磁心部分构成的磁心、初级绕组和高压绕组,高压绕组放置在线圈架的小室中,所述线圈架包括用于容纳所述磁心的内腔,以及初级绕组和高压绕组环绕所述磁心同心地设置,并且所述高压绕组(W2-W5)被二极管(3,4,5)再分成部分绕组,其特征在于:初级绕组位于高压绕组之上,线圈架的内腔的表面上具有导电涂层,用于减小线圈架与磁心之间电场以避免电晕效应。
在本发明的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的情况下,初级绕组位于高压绕组之上,该高压变压器包含减小线圈架与磁心之间电场的装置,以便避免电晕效应。例如,线圈架的内腔表面具备一个导电涂层,在工作期间,由于与磁心接触它处于地电位,或者处在与磁心相同的电位。结果,能够完全屏蔽磁心与线圈架之间不可避免的固有气隙中的电场,从而有效地抑制电晕效应和电压击穿。高电场在空气中产生的臭氧尤其导致电晕效应。导电涂层将电场集中在高压绕组与线圈架的导电涂层之间的材料中,这利用适当的材料和尺寸确保长期高压强度。
所采用的导电涂层必须是一个高阻抗层,例如,胶体石墨,它可以利用一种径向喷射的喷嘴以简单的方式涂敷。一个低阻抗的、例如金属的层会构成一短路匝并导致损耗。
作为一种替换,代替导电涂层,磁心与线圈架之间的剩余小室可填充一种材料,该措施也可避免电晕效应。该材料最好具有最大可能的相对介电常数εr,例如2-3或4,可以是例如粘性的胶,也可能是高压变压器本身的封装材料。该材料也可具有低的导电性。在填充过程中不可出现空气杂质,因为考虑到该低的相对介电常数εr=1,高电压形成在所述杂质中且在这里占优势的电压条件下气体不易电离。
由于初级绕组与一个隔离层一起直接压在高压绕组上,整个配置变得非常紧凑。线圈架的小室还用一个多重片状绕组提供足够平滑的表面,初级绕组可被均匀和紧密地缠绕有厚度为例如0.3到0.8mm的导线。
有益地选择磁心方向高压绕组的小室之下的壁(间隔层)厚度,以使当高压在小室底部上升时,壁厚增加。
高压二极管可相对于高压小室横向地设置在线圈架上,或者可有选择地将它们整体形成在高压绕组与初级绕组之间。为了获得一种非常便宜的实施例,将高压绕组再分为四个绕组,二极管分别连接在第一和第二和第三和第四绕组之间且在第二和第三绕组之间引出一个抽头,用于显像管的聚焦电压。
线圈架的紧凑结构不仅使得高压变压器外壳的尺寸而且使得其磁心的尺寸显著减小。因此,由于在高压变压器的外部不再有任何高压电位,封装化合物也可显著减少。这不仅导致成本的明显降低而且具有空间和重量上的优越性。因此,与具有三个二极管的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相比采用具有两个二极管的二极管高压变压器(DST)在给定相同电特性的情况下使重量下降25%。此外,避免了用于衰减干扰辐射的RLC电路。
在另一示范实施例中,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仅包含一个线圈架,其中高压绕组设置在小室中,初级绕组位于高压绕组之上并缠绕到一个被插入的套筒或片状绕组上。作为一种替换,还可将一个简单的线圈架用于初级绕组,该线圈架压在带有高压绕组的线圈架上。如果采用一个套筒,它也可由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
一种有益的方式是,初级绕组比高压绕组略宽,并尽可能完全覆盖高压绕组。由于高压变压器的磁心(通常在地电位)位于高压变压器的内侧,而紧密缠绕的加套初级绕组位于外侧,通过该措施实际上完全屏蔽高压绕组中产生的高频干扰辐射,而且取决于设计,高压绕组的外部小室不携带或仅携带很小的脉冲电压,因为它们直接或经由一个另外的小室连接到参考电位或者连接到高压接点。由于当二极管从导通状态变换到截止状态时高压变压器的电感和杂散电容之间的振荡而产生这些干扰电压。这些事实已经在文献例如EP 0 735 552 A1中综合说明,因此在此不作更详细讨论。
由于使初级绕组固定在高压绕组上的有益设置,二极管不能直接设置在相应的部分绕组之间,例如在小室的散热片上或在小室上方,相反地必须位于外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放入的高压小室将二极管的连线引至高压小室。而且,用高压变压器的紧凑布局获得高压绕组与初级绕组之间的非常良好耦合。
在电路板方向平放的线圈架下部的小室中可以设置至多两个二极管。在线圈架的上部,二极管可设置在线圈架的延续部分上。具体地,平行于下部磁心的电磁铁心的下侧部分设置下部二极管,而垂直于上部磁心的电磁铁心的上侧部分设置上部二极管,结果能够利用净宽度仅仅略大于初级和高压绕组的长度的磁心,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磁心可通过切口横向地穿出线圈架。还以如下方式来设置上部二极管,缠绕高压绕组和安装并连接二极管之后,可将正好固定在高压绕组上的一个单部件套筒子压在二极管和高压绕组上。
然而,高压绕组与初级绕组之间的二极管配置也是可能的。这些二极管可平行于磁心、相对于磁心线圈架轴向地位于高压小室之上,结果在此同时建立高压绕组的部分绕组之间的连接。从而初级绕组的圆周变得略大并可获得椭圆形。
也可利用大量的二极管来作为减小电场的措施,以避免电晕效应。在进一步的改型中已令人惊奇地发现这种类型的高压变压器即使在没有导电涂层的情况下也可靠地工作。因此,例如,采用四个二极管在持续操作时能可靠地产生32kV高压。采用三个二极管还能够获得最高达28kV的电压,但这表示不确定的上限。因此,在一种具有三个二极管的类型中,由于可在一个加工操作中施加导电涂层而实际上无附加费用,导电涂层是值得推荐的。
对具有三个以上二极管而无导电涂层的高压变压器的足够高压强度的解释为,外部小室实际上不携带脉冲电压,且在内部小室中,借助于较多数目的二极管,脉冲电压达不到可能引起高压小室与磁心之间的电晕效应的电压值。
由于高压变压器仅具有一个复杂的塑料部件、带高压绕组的线圈架,所以可节省成本地生产它。由于在这种情况下首先缠绕高压绕组的细线,典型地为大约0.05mm,可很好地控制该缠绕操作。接着施加该套筒或一片状绕组并在其上缠绕初级绕组和任何其他辅助绕组的粗线。在该配置中,由于实际上无高压携带部件,尤其是没有具有高脉冲电压的部件位于线圈架的外部,因此在高压变压器的外缘上,具有绕组的线圈架与高压变压器塑料外壳之间的合成树脂成分可从3mm减小到小于1mm,因此塑料外壳的尺寸可明显减小。
因为此时初级绕组位于高压绕组的外部而非其内,它离磁心的杂散磁场较远,该杂散磁场尤其在空气间隙周围是高度明显的。由于干扰振荡包含高达1MHz以上的较高谐波,因趋肤效应和涡流事先在初级绕组中出现明显的损耗,其可以仅通过初级绕组的细线保持到容限电平,具体地是利用昂贵的多股线。新配置能够利用粗线,例如厚度为0.475mm以上的铜线,而不会出现明显的表层损耗,因此能够减小初级绕组中的阻性损耗。然而,位于外部的初级绕组必须吸收发出的干扰辐射。在一个优选的示范实施例中,初级绕组离磁心的距离大约为7mm,而在较早设计中该距离一般为1.5mm。
高压绕组的较小圆周意味着绕组电容相当低。这使匝数增加,结果可减小铁氧体磁心的直径。这不仅节省成本和空间而且降低铁氧体磁心中的损耗。
进一步的优点是操作安全,因为在高压绕组短路(可能导致过热)的情况下,变压器不会再猛然打开,因为用粗线紧密缠绕的初级绕组非常坚固地包裹高压绕组。而且,由于高压是足够稳定的,连接到初级绕组的RLC电路是不必要的。具有四个二极管的设计使得60瓦的高压变压器在高压侧的输出电压为32kV,其成本下降20%以上并与以前的30或40瓦的变压器具有相同大小,其重量为200克。与具有同样功率输出的较早类型相比,该重量可从总体上减少30%。此外,高压变压器的高度可保持为很低,因为高压可在小室的底部引出并经由外壳中的塑料套筒从底部到顶部传送到接合部。绝缘需要一个大约4cm的管子,实际上它全部仅次于高压变压器的外壳中。本发明的高压变压器因而非常适合于最新的电视机或监视器底板,因为随着集成电路具有越来越高的集成水平,该底板结构正变得更为小型化。不再需要担心干扰辐射会干扰调谐电路。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通过例子来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和图2示出用于产生显像管高压的具有二个二极管和三个二极管的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方块图,
图3示出高压变压器的带有绕组和二个二极管的线圈架,
图4和图5示出高压二极管电路和高压绕组的部分绕组,
图6示出用于一个高压变压器的带有绕组、四个二极管和一个磁心的线圈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说明一个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Tr,它具有一个初级绕组W1和一个高压绕组,其中高压绕组再分成部分绕组W2-W5。初级绕组W1的一端连接到工作电压UB,另一端连接到开关晶体管2,开关晶体管2被驱动信号1周期性地导通和截止。部分绕组W2的一端连接到参考电位并在绕组W5的一端存在从连接点UH引出的用于使显像管7工作的高压。高压UH通常由连接电缆的电缆电容和显像管7中的电容来平滑,这里表示为电容C。
高压绕组再分成四个绕组W2、W3、W4和W5,相应的高压二极管3和5为了整流的目的被插入到第一和第二和第三和第四个部分绕组之间。用于给显像管7的聚焦电极提供高压的抽头A在第二和第三个高压绕组W3、W4之间引出。
开关晶体管在水平线回扫的短时间内被截止。这导致一个高脉冲对高压变压器Tr的加载,这个加载在所说的变压器的设计中必须被考虑到。在图1的电路中,因为整流二极管被集成在高压变压器的绕组之间,因此很显然,在高压绕组的外末端不存在AC电压。因此,脉冲加载主要仅被施加到二极管3和5和靠近二极管的绕组。
与图1不同,在图2电路中示出具有三个二极管的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相应的二极管3、4、5设置在部分绕组W2-W5之间,用于聚焦电极的抽头A在这种情况下从部分绕组W3引出,如以下参照图4所说明的。在这两个附图和其后的附图中,相同的概念提供有相同的标号。
这种类型的电路通常用在电视机和计算机监视器中,在此作为参照。图1和图2中所示出的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仅仅是作为举例;具体地说高压绕组也可再分为比四个部分绕组W2-W5更多。
图3以剖面图示出线圈架9,它容纳初级绕组W1和细分为各个绕组W2-W5的高压绕组,绕组W2-W5位于初级绕组W1之下。线圈架9包含一个轴向内腔11,它容纳铁氧体磁心(未示出)。线圈架9包含多个小室8,其底部在腔方向上具有近似1mm的厚度,高压绕组的各个绕组W2-W5被缠绕在小室中。线圈架9有益地包含十二个小室8,在每种情况下,在这些小室8中的三个小室中设置部分绕组W2-W5中的一个。在腔11的方向上小室8的底部厚度可按照在直流和交涉电压的形式加载的高压而改变,正如例如在EP 0 028 383 B1中所公开的。
一个隔离层10,在这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一些片状绕组层组成,它位于小室8的上面。初级绕组W1以一个或多个紧密缠绕层被直接缠绕在隔离层10上。此外,辅助绕组WH被施加到初级绕组W1,在一个加工操作中这些辅助绕组可有益地采用与初级绕组W1相同线径来缠绕。实际线径的例子,对初级绕组W1为0.335mm或更粗,对高压绕组为0.05mm的漆包铜线。同样,二极管5也可与二极管3相反地设置在下部小室14中。
在小室终了处,线圈架9具有横侧面13,供容纳片状绕组即隔离层10和初级绕组W1。这些突出部分朝外侧跟有二个进一步的小室14、16,供容纳二个高压二极管3、5。二极管3、5被连接到高压绕组的绕组W2-W5。
由于这个设计的结果,具有高压绕组的小室8被片状绕组即隔离层10和初级绕组W1完全覆盖,因而低阻抗初级绕组W1实现对按变压比升高的高频强干扰辐射的有效屏蔽。
由于高压绕组W2-W5的短匝长度(小室底部中的线圈架圆周)和因此带来的较小的高压绕组自电容,所以仅采用两个高压二极管3、5能够获得足够稳定的高压,该高压的稳定性优于以前公知具有三个二极管的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还能够利用三个或更多二极管,通过它们高压稳定性也变得更佳,或者使较高输出功率成为可能。
在这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线圈架9的内腔11的整个表面上配备有一导电涂层15,该导电涂层可以例如通过与铁氧体磁心(未示出)接触来接地。所使用的导电涂层可以便利地为胶体石墨层,它可以用喷射工艺涂敷并具有高阻电导率。通过这个措施,在铁氧体磁心和线圈架9之间的固有的不可避免的空气填充间隙屏蔽高压,从而电晕放电形成被用这个方法完全抑制。涂层的电导率如此选择以避免在所说的涂层中的容性电流和涡流电流。导电涂层也可以用敷以金属的塑料薄膜实现,其中,敷以金属的塑料薄膜在线圈架(9)与所述磁心之间以搭接的方式被缠绕。
具有胶体石墨的层可以最好用液体喷射来涂敷,将胶体石墨和粘合剂放在一种溶剂中构成液体喷雾剂,这种液体喷雾剂另外对线圈架9的塑料有点溶化作用,以便增强粘合性。这个喷射液可以用简单方式涂敷,例如使用一个喷嘴,这个喷嘴以径向方向喷射并被引导通过线圈架9的腔11。
在线圈架9的底面,包含电气连接点12,高压变压器通过这个连接点12直接固定在一个电路板上。它另外将用一塑料外壳(未示出)包围,塑料外壳在底部是敞开的,并且用合成树脂成分与连接点完全罐装在一块。
作为对一多片的绕组的一种替换,也可将一塑料套筒作为初级绕组与高压绕组之间的隔离层,该层可向下压在具有高压绕组W2-W5的线圈架9上。然后,初级绕组可以与辅助绕组一起直接缠绕到塑料套筒上。如果两个二极管3、5均以连接点12的方向设置在位于高压变压器底座上的小室14中,那么即使在采用套筒时也能保持整个线圈架很紧凑。所述套筒则以确实锁定方式位于高压绕组W2-W5的小室8上并完全覆盖后者。
图2的高压绕组W2-W5参照图4作更详细的说明。该高压绕组设计为一小室型绕组,它具有十二个小室K1-K12,部分绕组W2分布在两个小室之间,部分绕组W3在四个小室之间,而部分绕组W4和W5在所有情况下在三个小室之间。为了实现良好调谐到较高次谐波,部分绕组W2-W5的绕组方向分别交替变化,因此减小高压变压器的内部电阻。所以,为了考虑绕组方向,参考电位连接到第二小室绕组,高压输出UH连接到第十二小室K12。在这一高压变压器中,二极管3-5在空间上不是位于部分绕组W2-W5之间而位于外部,例如二极管图3在底部而二极管4和5在顶部,正如参照图5所详细解释的。
这些小室被有益地按照下述方式缠绕:首先缠绕小室K1然后是第二小室K2,之后引出用于参考电位连接点的引线。接着缠绕小室K3-K6。然后继续从小室K12开始缠绕直到第十小室,第十小室连接到二极管5。可顺序地缠绕第九、第八和第十一小室。
最好在一个小室的绕组上引出聚焦连接点A,在这种情况下是部分绕组W3的小室K5,它相对于两个二极管、在该示范实施例中是相对于二极管3和4对称,因此聚焦电压实际上没有交流电压。以这样的方式来构造部分绕组W3和其他部分绕组W2、W4、W5,即聚焦所需的电压值可在聚焦连接点F上近似获得。
图5示出具有五个部分绕组W2、W3a、W3b、W4和W5并具有四个二极管3-6的高压绕组。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绕组W2-W5同样交替变化,参考电位连接到小室K1的最低部,高压连接点UH连接到小室K12的最顶部。该示范实施例使得在32kV高压下束流为2mA,而图4的示范实施例使得在28kV高压下最大束流为1.5mA。这两种类型的小室空间尺寸是相同的;基本差别是图4的部分绕组W3在图5中再分为期间连接第四二极管4的两个部分绕组W3a和W3b。原理上,小室K1-K12能够以与图4小室相同的方式缠绕。在图5的示范实施例中,二极管3和4位于小室K1以下,二极管5和6位于小室K12之上,在每种情况下二极管与小室之间的连接线从相应小室之上引回。
图6是表示另一示范实施例的剖视图,包括一个线圈架9和包括两个半边的磁心17a和17b的铁氧体磁心。如已经参照图4和图5说明的,部分绕组W2-W5设置在线圈架9的十二个小室8中。朝向线圈架9的内腔11导入两个半边的磁心13a和13b的小室底部厚度大约为1-2mm,这取决于各个小室中脉冲电压的电平。
小室型线圈架9包含连接引线12,高压变压器通过它固定到电路板。在该图的左边,在具有高压绕组的小室8下面设置的是另一个小室14,其中有两个二极管3和4。在线圈架9的延续部分16上两个另外的二极管5、6设置在小室8之上。按照图5示范实施例布置二极管3-6和高压小室8的连线。
在该示范实施例中,代替片状绕组,将初级绕组W1缠绕到由套筒构成的隔离层10中,其完全覆盖高压绕组W2-W5。由套筒构成的隔离层10以一种确实锁定的方式尽可能紧地位于小室8以上。二极管5和6设置在延续部分16上,其方式为将由套筒构成的隔离层10无任何阻碍地压在它们之上。通过该措施,不再需要一个两部分的、纵向分离的套筒,或者一片绕组,以取消这些二极管。在进一步的缠绕操作中将具有相同线径的附加辅助绕组WH施加于初级绕组W1。
具有绕组W2-W5的小室8朝外侧被初级绕组W1所环绕而朝内侧则被两个半边磁心17a、17b所环绕,所述半边磁心处于地电位。如参照图4和5所说明的,外部小室8处于直流电压电位。借助于该配置,高压绕组携带脉冲的内部小室实际上完全被具有低内阻的直流电压携带元件环绕,从而非常有效地屏蔽这些小室。即使当一个外部小室不直接连接到直流电压电位时,比如,如在图4中所说明的,考虑交流绕组方向,屏蔽仍超过90%。
在最后总装期间,再用一个塑料外壳(未示出)环绕线圈架9,该塑料外壳顶侧具有一个盒附件,用于接纳线圈架9的延续部分16。在这种情况下二极管5和6垂直于上部磁心部分13b,结果可直接在绕组W1-W5和初级绕组W1上横向取出磁心。在线圈架9的下部,平行于下部磁心部分13a设置二极管3、4,从而使下半磁心13a通过线圈架9中的切口引出。与具有同样功率输出的较早类型相比,这一紧凑的配置能够将磁心的重量从133克减小到仅80克。利用具有较高导磁性的磁心材料可进一步减小磁心直径。
从该配置可知,除了二极管的连接线外,在线圈架外部不再有任何高压携带部件。因此能够将线圈架9与外壳之间的合成树脂层从3mm减小到1mm,从而显著节省重量和空间。
具有四个以上二极管的其他实施例是可能的。在具有至少四个二极管的实施例中,不再需要线圈架9内腔11的表面15上的导电涂层,这与绝对需要该导电涂层的具有两个二极管的类型不同。至今对具有四个以上二极管的类型的实验表明,即使在增大负载情况下和在持续操作中,在小室8中设置的高压绕组与两个一半的磁心17a、17b之间也不会出现电晕效应或击穿。由于能够在内腔11的表面15上不费力且没什么成本地施加导电涂层,根据该设计,它也可以例如应用于具有三个二极管的类型,因为在28kV下该设计近似处于电压负载容量的极限,为了高压变压器的长期安全性,这应被保证。对于具有29.5kV的一种三个二极管的类型,涂层是绝对必需的。对于四个二极管的类型,高压脉冲在2-3kV的区域内或者在无电晕发生的区域之下。但是在32kV或以上也建议该类型使用涂层。由于在长期工作之后即使很小的电晕效应也可能损坏高压变压器,必须从总体上避免电晕效应。

Claims (7)

1.一种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用于20kV以上35kV以下的电压,包括由下部磁心部分(17a)和上部磁心部分(17b)构成的磁心、初级绕组(W1)和高压绕组(W2-W5),高压绕组放置在线圈架(9)的小室(8)中,所述线圈架包括用于容纳所述磁心的内腔(11),以及初级绕组(W1)和高压绕组(W2-W5)环绕所述磁心同心地设置,并且所述高压绕组(W2-W5)被二极管(3,4,5)再分成部分绕组,其特征在于:初级绕组(W1)位于高压绕组(W2-W5)之上,线圈架(9)的内腔(11)的表面(15)上具有导电涂层,用于减小线圈架(9)与磁心之间电场以避免电晕效应。
2.按照权利要求1的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导电涂层包含胶体石墨。
3.按照权利要求中1-2之一的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在初级绕组(W1)与高压绕组(W2-W5)之间设置隔离层(10),该隔离层或者由一个多片绕组组成,或者由一个简单的线圈架或套筒组成。
4.按照权利要求3的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初级绕组(W1)设置在隔离层(10)上一个或多个紧密缠绕的层中,且覆盖高压绕组(W2-W5),以达到屏蔽干扰辐射的目的。
5.按照权利要求4的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为进行整流,相对于容纳高压绕组(W2-W5)的高压小室横向设置高压二极管(3、5)。
6.按照权利要求5的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在一连接板的方向,一个或两个二极管设置在线圈架(9)上高压绕组(W2-W5)的小室(8)的一侧,以及一个到三个二极管设置小室(8)的另一侧。
7.按照权利要求6的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隔离层(10)由一个带若干壁的套筒组成。
CNB988082098A 1997-07-07 1998-06-25 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151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728875.8 1997-07-07
DE19728875A DE19728875A1 (de) 1997-07-07 1997-07-07 Hochspannungstransformator
DE19751864 1997-11-22
DE19751864.8 1997-11-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7391A CN1267391A (zh) 2000-09-20
CN1151518C true CN1151518C (zh) 2004-05-26

Family

ID=26038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80820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1518C (zh) 1997-07-07 1998-06-25 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6373203B1 (zh)
EP (1) EP0995206B1 (zh)
JP (1) JP2001509644A (zh)
KR (1) KR100508274B1 (zh)
CN (1) CN1151518C (zh)
AR (1) AR015398A1 (zh)
AU (1) AU8339298A (zh)
BR (1) BR9810678A (zh)
DE (1) DE69831949T2 (zh)
ES (1) ES2251772T3 (zh)
RU (1) RU2216064C2 (zh)
TW (1) TW369654B (zh)
WO (1) WO19990031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00111A1 (de) * 1999-01-05 2000-07-06 Thomson Brandt Gmbh Diodensplitt-Hochspannungstransformator
EP1043738A1 (en) 1999-04-08 2000-10-11 Thomson Television Components France High-voltage transformer
EP1045407A1 (en) * 1999-04-08 2000-10-18 Thomson Television Components France High-voltage transformer
US6552641B1 (en) 1999-07-27 2003-04-22 Thomson Licensing S.A. Transformer, especially for powering cathode ray tubes
FR2801742B1 (fr) * 1999-11-26 2002-05-03 Centre Nat Rech Scient Circuit hybride haute tension
RU2482562C2 (ru) * 2010-07-09 2013-05-20 В & С Ворлд Ко. Лтд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ый импульсный трансформатор без сердечника
JP6221411B2 (ja) * 2013-06-27 2017-11-01 Tdk株式会社 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用コイルユニット
JP6400710B2 (ja) * 2013-12-19 2018-10-03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Koninklijke Philips N.V. 高圧巻線を担持するためのコイルボビンを含む高圧変圧器
DE102017003128A1 (de) * 2017-03-31 2018-10-04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Europe Gmbh Hochspannungs-Transformator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284438A (fr) * 1961-03-22 1962-02-09 Philips Nv Transformateur de ligne pour appareils de télévision
US4247889A (en) * 1979-02-23 1981-01-27 Blaupunkt-Werke Gmbh High-voltage-secondary transformer, particularly television line transformer
DE3001975A1 (de) * 1980-01-21 1981-07-23 Licentia Patent-Verwaltungs-Gmbh, 6000 Frankfurt Zeilentransformator fuer einen fernsehempfaenger
GR65377B (en) 1980-05-21 1980-08-25 Mining Ind & Navigational Busi Use of mazout 3500 redwood i (bunker g oil)to perpendicular roasting oven for the production of magklot and baked twice magnesium from sea water
JPS57135680A (en) * 1981-02-12 1982-08-21 Murata Mfg Co Ltd Flyback transformer
JPS57166313U (zh) * 1981-04-10 1982-10-20
US4654775A (en) * 1985-03-29 1987-03-31 Rca Corporation Transformer winding arrangement for a television apparatus
DE3822284A1 (de) * 1988-07-01 1990-01-04 Electronic Werke Deutschland Hochspannungstransformator
JPH03250703A (ja) * 1990-02-28 1991-11-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コイル部品
DK0466642T3 (da) * 1990-07-10 1994-05-16 Weidmann H Ag Afskærmning til et elektrisk apparat
WO1993004557A1 (de) 1991-08-22 1993-03-04 Deutsche Thomson-Brandt Gmbh Dioden-split-hochspannungstransformator für einen fernsehempfänger
US5751205A (en) * 1995-02-27 1998-05-12 Deutsche Thomson Brandt Gmbh High-voltage transformer for a television receiver
DE19510678A1 (de) * 1995-03-27 1996-10-02 Thomson Brandt Gmbh Hochspannungstransformator für einen Fernsehempfäng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1509644A (ja) 2001-07-24
KR20010021552A (ko) 2001-03-15
RU2216064C2 (ru) 2003-11-10
CN1267391A (zh) 2000-09-20
WO1999003118A1 (en) 1999-01-21
BR9810678A (pt) 2000-08-15
AU8339298A (en) 1999-02-08
EP0995206A1 (en) 2000-04-26
KR100508274B1 (ko) 2005-08-17
DE69831949D1 (de) 2006-03-02
TW369654B (en) 1999-09-11
US6373203B1 (en) 2002-04-16
EP0995206B1 (en) 2005-10-19
ES2251772T3 (es) 2006-05-01
AR015398A1 (es) 2001-05-02
DE69831949T2 (de) 200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0223C (zh) 绕线形线圈
CN1151518C (zh) 二极管分压高压变压器
CN1235243C (zh) 高压变压器
CN1755846A (zh) 变压器、有变压器的起辉装置及有变压器的高压放电灯
CN1518015A (zh) 绕线转子变压器和使用绕线转子变压器的电源装置
US20200312516A1 (en) Transformer
CN1179376C (zh) 高压变压器
FI82341C (fi) Hoegspaenningstransformator foer en videoaotergivningsanordning.
KR930005134B1 (ko) 플라이백 트랜스포머
KR101547419B1 (ko) 절연 구조물을 포함하는 고전압 장치
GB2033669A (en) Flyback transformer
CN1186788C (zh) 高电压变压器
CN114927330A (zh) 绝缘仓式低功耗高压互感器
CN1165057C (zh) 电容控制的高压绕组
CN217768077U (zh) 一种灯丝变压器及高压油箱
US6459350B1 (en) Diode-split high-voltage transformer
JP2001093749A (ja) 電気機器
MXPA00000328A (en) Diode-split high-voltage transformer
CN1182553C (zh) 变压器
CN115023016A (zh) 一种用于高压油箱的绝缘组件及高压油箱
CN1279815A (zh) 电力变压器/电抗器
KR940001387Y1 (ko) 플라이백 트랜스포머의 고압보빈
EP1045407A1 (en) High-voltage transformer
US20050248290A1 (en) Light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lamp
CN1167254C (zh) 显示监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526

Termination date: 201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