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1499A - 组装体、压力测定用片材组、片材 - Google Patents

组装体、压力测定用片材组、片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1499A
CN115151499A CN202180016469.2A CN202180016469A CN115151499A CN 115151499 A CN115151499 A CN 115151499A CN 202180016469 A CN202180016469 A CN 202180016469A CN 115151499 A CN115151499 A CN 115151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layer
base material
assembly
resin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64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子知仁
阶元秀树
八田政宏
佐野英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151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14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0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8/00Winding webs
    • B65H18/28Wound package of web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41Organic pigments; Organic dy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3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70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e.g. fibres, flakes or microspher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 Color Printing (AREA)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组装体、压力测定用片材组和片材,所述组装体具有卷绕于卷芯的片材,所述片材具有包含内含发色剂的微胶囊的层,即使在施加由落下引起的冲击时,也抑制微胶囊的破坏。本发明的组装体具有卷芯和使长条状的第1片材卷绕于卷芯而形成的第1片材的卷,第1片材具有长条状的树脂基材和配置于树脂基材上的包含内含发色剂的微胶囊的第1层,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刚度为150mN以上。

Description

组装体、压力测定用片材组、片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装体、压力测定用片材组和片材。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产品的高功能化和高精细化,存在测定压力的分布的必要性增加的趋势。
为了测定压力的分布,已知压力测定用片材组。压力测定用片材组由具有包含内含发色剂的微胶囊的层的片材和具有包含显色剂的层的片材构成。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上述片材在卷绕于卷芯的状态下进行运输和保存的情况较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733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片材的发色特性的提高等,需要进一步注意片材的处理。例如,如果片材受到冲击,则微胶囊容易被破坏,无法作为压力测定用片材发挥功能。
本发明人等对包含片材的卷的组装体的特性进行了评价,所述片材的卷是将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的具有包含内含发色剂的微胶囊的层的片材卷绕于卷芯而得到的,结果发现,在运输时和处理时被施加由设想的落下引起的冲击时,微胶囊有时会破坏。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组装体,其具有卷绕于卷芯的片材,所述片材具有包含内含发色剂的微胶囊的层,在被施加由落下引起的冲击时,也抑制了微胶囊的破坏。
另外,本发明的课题还在于提供压力测定用片材组和片材。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对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以下的构成能够解决上述课题。
(1)一种组装体,其具有:
卷芯;以及
使长条状的第1片材卷绕于卷芯而形成的第1片材的卷,
第1片材具有长条状的树脂基材和配置于树脂基材上的包含内含发色剂的微胶囊的第1层,
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刚度为150mN以上。
(2)根据(1)所述的组装体,其中,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刚度大于第1片材的长度方向的刚度。
(3)根据(2)所述的组装体,其中,第1片材的长度方向的刚度为180mN以下。
(4)根据(J)~(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体,其中,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刚度为165mN以上。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体,其还具有一对间隔件,所述间隔件配置于第1片材的卷的第1片材间,且在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上分离地配置。
(6)根据(5)所述的组装体,其中,间隔件的厚度为1~5mm。
(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体,其中,第1片材在树脂基材与第1层之间还具有密合层。
(8)根据(7)所述的组装体,其中,密合层包含具有来自于苯乙烯或其衍生物的重复单元的树脂。
(9)根据(7)或(8)所述的组装体,其中,密合层的厚度为0.01~2.0μm。
(10)根据(1)~(9)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体,其还具有固定于卷芯的两端的一对凸缘构件。
(11)一种压力测定用片材组,其具有:
(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体;以及
第2片材,其具有包含显色剂的第2层。
(12)一种压力测定用片材组,其具备:
第1片材,其具有第1层,所述第1层包含长条状的树脂基材和配置于树脂基材上的内含发色剂的微胶囊;以及
第2片材,其具有包含显色剂的第2层,
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刚度为150mN以上。
(13)一种片材,其具有第1层,所述第1层包含长条状的树脂基材和配置于树脂基材上的内含发色剂的微胶囊,
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刚度为150mN以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组装体,其具有卷绕于卷芯的片材,所述片材具有包含内含发色剂的微胶囊的层,即使在被施加由落下引起的冲击时,也抑制了微胶囊的破坏。
另外,根据本发明,还能够提供压力测定用片材组和片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组装体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凸缘构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是图3的凸缘构件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凸缘构件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1片材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6是图5的第1片材的俯视图。
图7是第1片材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使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含“~”的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的范围。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阶段性记载的数值范围中,以某一数值范围记载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可以替换为其他阶段性记载的数值范围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数值范围中,以某一数值范围记载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可以替换为实施例中所示的值。
后述的各种成分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混合使用2种以上。例如,后述的多异氰酸酯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混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本发明的组装体的特征点,可举出调整卷绕于卷芯的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刚度这一点。
通过调整上述刚度而得到期望的效果的详细理由尚不明确,但认为在因落下而发生碰撞时,在上述刚度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即使对第1片的卷施加了冲击,第1片材在宽度方向上的变形也受到抑制,由此第1层的变形受到抑制,其结果是微胶囊的破坏受到抑制。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组装体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组装体10具有中空圆筒状的卷芯12、固定于卷芯12的两端的一对凸缘构件14、以及将后述的长条状的第1片材卷绕于卷芯12而形成的第1片材的卷16。
在图2中示出图1所示的凸缘构件14的立体图。在图3中示出凸缘构件14的俯视图。凸缘构件14具有基板(凸缘)18、配置在基板18上的插入部20、配置于插入部20的表面(外周面)的突起部22。
凸缘构件14的插入部20能够插入到中空圆筒状的卷芯12的中空部。在图1中,凸缘构件14的插入部20插入到卷芯12的中空部,插入部20的突起部22与卷芯12的内周面接触,由此卷芯12和凸缘构件14被固定。
以下,对各构件进行详述。
<卷芯12>
在卷芯12卷绕有第1片材。
作为卷芯12的材质,可举出塑料、纸、木材和金属。其中,从能够适当地调节卷芯与凸缘构件之间的固定强度的方面考虑,优选纸。作为纸,可举出纸管原纸和浸渗有树脂的纸。
卷芯12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定,外径(卷芯的外侧的直径)优选为50~350mm,更优选为85~90mm。
需要说明的是,在卷芯为圆筒状以外的形状的情况下,上述外径相当于卷芯的外接圆的直径。
圆筒状的卷芯12的内径优选为45~345mm,更优选为80~85mm。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卷芯12为中空圆筒状,但只要能够卷绕第1片材,则其形状并不受实施方式的限定。
例如,卷芯可以为多棱柱状。另外,卷芯也可以为实心状。
<凸缘构件14>
凸缘构件14固定于卷芯12的两端。如上所述,在图1中,卷芯12和凸缘构件14通过凸缘构件14中的突起部22与卷芯12的内周面接触而被固定。
作为凸缘构件14的材质,可举出塑料、纸、木材和金属。其中,优选塑料。作为塑料,可举出聚丙烯、聚乙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优选聚丙烯。
需要说明的是,后述的插入部20和突起部22也优选由上述材质构成。
凸缘构件14包含基板18。
在图2中,基板18为八边形,但其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八边形以外的其他多边形状(例如六边形)。
基板18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50mm,更优选为2~20mm。
基板18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优选大于第1片材的卷16的外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基板18的大小是指基板18的外接圆的直径。
基板18的大小优选比第1片材的卷16大1mm以上,更优选大5mm以上。上限没有特别限定,600mm以下的情况较多。
凸缘构件14具有配置于基板18上的插入部20。插入部20是沿着基板18的法线方向延伸的构件。
插入部20的沿着延伸方向的长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2~100mm,更优选为20~30mm。
图2和图3所示的插入部20为圆筒状,但只要能够插入到卷芯12的中空部,则并不限定于该方式,例如,插入部的形状也可以为多边形状。
插入部20的外径(插入部20的外侧的直径)优选小于卷芯12的内径。插入部20的外径优选为45~345mm,更优选为80~85mm。
在插入部20的外周面上配置有突起部22。在图2~3中,突起部22的数量为3个,但其数量没有特别限制,也可以为4个以上。从即使在施加基于落下的冲击时也进一步抑制微胶囊的破坏的方面(以下,也简称为“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考虑,突起部22的数量为3个以上,更优选为4个以上。上限没有特别限制,100个以下的情况较多。
如图3所示,3个突起部22等间隔地配置在插入部20的外周面上。突起部的配置位置并不限定于图3的方式,但在存在多个突起部的情况下,优选多个突起部等间隔地配置在插入部的外周面上。
如图3所示,3个突起部22以与基板18接触的方式配置。突起部与基板的距离的关系并不限定于图3的方式,但优选多个突起部与基板的距离分别相同。即,优选突起部与基板的距离在各突起部中相同。
在图2和图3中,突起部22的形状为矩形,但其形状没有特别限制。
突起部22的高度(插入部20的外周面的高度)没有特别限制,是在插入部20插入到卷芯12的中空部时突起部22与卷芯12的内周面接触的高度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其中,优选为0.1~5mm,更优选为0.5~2mm,进一步优选为0.5~1.5mm。
需要说明的是,突起部的高度可以恒定,也可以根据位置而不同。例如,在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也可以是在与突起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突起部的高度越向突起部的端部越低。
与突起部22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25mm,更优选为5~10mm。
需要说明的是,凸缘构件并不限定于图2和图3的形态,例如,如图4所示,也可以在凸缘构件140所包含的基板180上设置孔部40。通过使手指穿过孔部40,能够不使组装体落下而容易地搬运。在图4中,孔部40设置有8个,但其数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多个。
<第1片材的卷>
第1片材的卷16是在卷芯上卷绕第1片材而形成的、由第1片材形成的卷绕物。第1片材为长条状。长条状是指长度方向的长度比短边方向的长度长。
图5表示第1片材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图,图6表示图5的第1片材的俯视图。
图5和图6所示的第1片材24具有支撑体26、配置于支撑体26上的密合层28、以及配置于密合层28上的第1层30。在图5和图6中,在第1片材24上配置有一对间隔件32。如图5和图6所示,一对间隔件32在第1片材24的宽度方向上分离地配置。在这样的方式的情况下,在使第1片材24卷绕于卷芯时,由于间隔件32的存在,能够抑制第1层30与位于第1层30的卷芯侧的相反侧的支撑体26接触,能够进一步抑制第1层30中的微胶囊的破坏。因此,组装体优选还具有一对间隔件,该一对间隔件配置于第1片材的卷的第1片材之间,在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上分离地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5和图6所示的第1片材24包含密合层28,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方式,第1片材也可以不包含密合层。
另外,在上述图5和6所示的第1片材24上配置有间隔件32,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方式,组装体也可以不包含间隔件。
需要说明的是,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刚度为150mN以上。其中,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为153mN以上,更优选为165mN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70mN以上,特别优选为175mN以上。如果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刚度为165mN以上,则即使是具有与在0.2MPa以下发色的微压对应的、包含容易破裂的微胶囊的第1层的第1片材,微胶囊也不易破裂。如果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刚度为175mN以上,则即使是具有与在0.05MPa以下发色的超微压对应的、包含更容易破裂的微胶囊的第1层的第1片材,微胶囊也不易破裂。上限没有特别限定,500mN以下的情况较多。
第1片材的长度方向的刚度没有特别限定,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为180mN以下,更优选为170mN以下。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从制造适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0mN以上,更优选为130mN以上。
其中,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考虑,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刚度优选大于第1片材的长度方向的刚度。
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刚度相对于第1片材的长度方向的刚度之比(宽度方向的刚度/长度方向的刚度)没有特别限制,0.90以上的情况较多,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为1.00以上,更优选为1.2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22以上。上限没有特别限定,1.50以下的情况较多,1.40以下的情况更多。
上述刚度的测定方法如下。
从第1片材切出长度方向(纵向)200mm和宽度方向(横向)15mm的试验片,使用LOOPSTIFFNESS TESTER(东洋精机制作所制),对切出的试验片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刚度进行测定。测定条件设为夹具间隔距离100mm、环长85mm、压缩速度3.3mm/秒。对2个试验片进行上述测定,将由2个试验片得到的长度方向的刚度的平均值作为上述第1片材的长度方向的刚度,将由2个试验片得到的宽度方向的刚度的平均值作为上述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刚度。需要说明的是,在对第1片材的长度方向的刚度进行测定时,使用以试验片的长度方向沿着第1片材的长度方向的方式切出的试验片,在对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刚度进行测定时,使用以试验片的长度方向沿着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方式切出的试验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的刚度可以根据构成第1片材的构件的种类和第1片材的制造方法等适当调整。例如,在第1片材包含密合层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密合层的厚度和层数、以及密合层所具有的粒子的有无、粒子的种类、粒子的硬度、粒子的大小、粒子的量,能够调整第1片材的刚度。除了上述以外,还可以通过调整树脂基材所具有的粒子的有无、粒子的种类、粒子的硬度、粒子的大小和粒子的量来调整第1片材的刚度。另外,通过调整制造第1片材时的延伸处理的步骤,能够调整第1片材的刚度。此外,通过调整所使用的树脂基材的种类和制造条件,能够调整树脂基材的刚度,作为结果,能够调整第1片材的刚度。
以下,对各构件(树脂基材、密合层、第1层、间隔件)进行详述。
(树脂基材)
第1片材包含长条状的树脂基材。树脂基材是用于支撑第1层的构件。
长条状的树脂基材是指长度方向的长度比短边方向的长度长的树脂基材。
树脂基材的宽度没有特别限定,50~1500mm的情况较多,优选为50~500mm。
作为树脂基材,如果上述第1片材满足规定的刚度的特性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等聚酯膜、三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膜、聚丙烯和聚乙烯等聚烯烃膜、以及聚苯乙烯膜。
树脂基材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为10~200μm。
从使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刚度为150mN以上的方面、以及使卷状的片材运输性良好的方面考虑,树脂基材优选包含粒子。
作为粒子,可举出碳酸钙粒子、磷酸钙粒子、二氧化硅粒子、结晶性的玻璃填料粒子、高岭土粒子、滑石粒子、二氧化钛粒子、氧化铝粒子、二氧化硅-氧化铝复合氧化物粒子、硫酸钡粒子、氟化钙粒子、氟化锂粒子、沸石粒子、硫化钼粒子和云母粒子等无机粒子;聚苯乙烯粒子、丙烯酸系树脂粒子、甲基丙烯酸甲酯系粒子、苯并胍胺·甲醛缩合物粒子、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粒子和聚四氟乙烯粒子等有机粒子。
树脂基材以第1片材显示出规定的刚度的方式适当选择。
另外,树脂基材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刚度可以通过在利用公知方法(挤出成形)制造树脂基材时控制制造条件来调整。
作为树脂基材的制造方法,可以具有对未拉伸膜进行拉伸(例如双轴拉伸)的工序。另外,树脂基材的制造方法可以具有热定型工序和热松弛工序。另外,作为树脂基材的制造方法,可以应用日本特开2011-208125号公报的段落0063~0125中记载的方法。
作为一个方式,本发明中的树脂基材优选不含粗大粒子、异物、缺陷和析出物等。直径5μm以上的粗大粒子、异物和缺陷的数量优选为50个/10mm2以下,更优选为10个/10mm2以下。
(密合层)
密合层是用于提高树脂基材与第1层之间的密合性的层。
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密合层为包含树脂的树脂层,优选微胶囊的胶囊壁的材料由树脂构成,且密合层为包含树脂的树脂层。特别是,在第1层中所含的粘结剂少的情况下,在涂布具有微胶囊的组合物并进行干燥时,有时微胶囊彼此凝聚。如果密合层为树脂层,则如图7所示,第1层30所具有的微胶囊34与树脂基材26上的密合层28相互作用,因此能够抑制微胶囊34彼此的凝聚,微胶囊34能够以稳定地分散于密合层28上的状态存在,因此在进行压力测定时,发色粒状性提高。
构成密合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苯乙烯丁二烯树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烯烃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聚酯树脂和聚乙烯醇树脂。其中,从树脂基材与第1层的密合性更优异的方面出发,更优选苯乙烯丁二烯树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或(甲基)丙烯酸系树脂。
其中,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考虑,密合层优选包含具有来自于苯乙烯或其衍生物的重复单元的树脂。特别是,在微胶囊的胶囊壁的材料具有芳香族结构的情况下,如果密合层具有芳香族结构,则发色粒状性变得更良好。
具有来自于苯乙烯或其衍生物的重复单元的树脂可以包含来自于苯乙烯或其衍生物的重复单元以外的其他重复单元。
具有来自于苯乙烯或其衍生物的重复单元的树脂中的来自于苯乙烯或其衍生物的重复单元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全部重复单元,优选为5~100质量%。
苯乙烯衍生物是指在苯乙烯的α位、邻位、间位或对位取代有取代基(例如烷基、烷氧基、羧基、卤素原子)的化合物。
密合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下限为0.01μm以上的情况较多,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为0.04μm以上。上限5μm以下的情况较多,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为3μm以下,从用作压力测定用片材时的发色粒状性更优异的方面出发,更优选为2.0μm以下。
密合层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多层结构。在密合层为多层结构的情况下,密合层的整体厚度优选为上述范围内。
另外,密合层可以包含上述树脂以外的其他材料。作为其他材料,例如,可举出无机粒子和有机粒子。作为无机粒子和有机粒子,可举出与上述树脂基材可以包含的粒子相同的粒子。粒子可以是具有抗静电能力的粒子。另外,粒子可以使用多种,也可以包含在树脂基材和密合层这两者中。
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树脂基材和密合层中的至少任一者包含粒子。通过使树脂基材和密合层中的至少任一者包含粒子,容易将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刚度调节为150mN以上。
从将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刚度调节为150mN以上的方面出发,优选树脂基材和密合层中的任一者所含的粒子的粒径大。具体而言,粒径1μm以上的无机粒子在无机粒子整体中所占的比例优选为50体积%以上,10μm以上的无机粒子的比例更优选50体积%以上。
在树脂基材和密合层中的任一者包含无机粒子和树脂的情况下,粒径1μm以上的无机粒子在无机粒子整体中所占的比例和10μm以上的无机粒子在无机粒子整体中所占的比例如下求出。
通过对树脂基材(在具有密合层的情况下为树脂基材与密合层,以下相同)进行烧成,从树脂基材中将树脂的至少一部分分解除去而使无机粒子残留。使残留的无机粒子分散于乙醇。关于所得到的分散液中所含的无机粒子,使用激光衍射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例如,Malvern公司制Mastersizer 2000、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制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LA-920等),通过湿式法求出体积基准的粒径分布。根据所得到的粒径分布,求出粒径1μm以上的无机粒子在无机粒子整体中所占的比例(体积%)。
密合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将密合层形成用组合物涂布于树脂基材的方法、以及将密合层形成用材料和树脂基材形成用材料共挤出而形成的方法。
另外,作为密合层的形成方法,还可举出在经双轴拉伸的树脂基材的表面涂布密合层形成用组合物的方法、以及在沿第1方向(例如,MD:Machine Direction)被拉伸的树脂基材的表面涂布密合层形成用组合物,接下来将密合层形成用组合物的涂布物沿着树脂基材表面在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例如,TD:Transverse Direction)上与树脂基材一起拉伸的方法。
(第1层)
第1层包含内含发色剂的微胶囊。
以下,首先,对构成微胶囊的材料进行详细说明。
微胶囊通常具有芯部、用于内含形成芯部的芯材(被内含的物质(也称为内含成分。))的胶囊壁。
在本发明中,微胶囊内含发色剂作为芯材(内含成分)。由于发色剂内含微胶囊,所以在微胶囊被加压而破坏之前,发色剂能够稳定地存在。
微胶囊具有内含芯材的胶囊壁。
作为微胶囊的胶囊壁的材料(壁材),可举出一直以来在压敏复印纸或热敏记录纸的用途中作为内含发色剂的微胶囊的壁材而使用的公知的树脂。作为上述树脂,具体而言,可举出聚氨酯、聚脲、聚氨酯脲、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明胶。
其中,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微胶囊的胶囊壁包含选自聚氨酯脲、聚氨酯和聚脲中的至少1种树脂。
微胶囊的胶囊壁优选实质上由树脂构成。实质上由树脂构成是指相对于胶囊壁总质量,树脂的含量为90质量%以上,优选为100质量%。即,微胶囊的胶囊壁优选由树脂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聚氨酯是指具有多个氨酯键的聚合物,优选为由包含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的原料形成的反应产物。
另外,聚脲是指具有多个脲键的聚合物,优选为由包含多元胺和多异氰酸酯的原料形成的反应产物。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利用多异氰酸酯的一部分与水反应而形成多元胺,使用多异氰酸酯而不使用多元胺来合成聚脲。
另外,聚氨酯脲是指具有氨酯键和脲键的聚合物,优选为由包含多元醇、多元胺、以及多异氰酸酯的原料形成的反应产物。需要说明的是,在使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反应时,多异氰酸酯的一部分与水反应而形成多元胺,结果有时得到聚氨酯脲。
另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优选为由三聚氰胺与甲醛的缩聚形成的反应产物。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多异氰酸酯是指具有2个以上的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可举出芳香族多异氰酸酯和脂肪族多异氰酸酯。作为多异氰酸酯,例如可以为三羟甲基丙烷等多元醇与2官能的多异氰酸酯的加合物(加成物)。
另外,上述多元醇是指具有2个以上羟基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低分子多元醇(例:脂肪族多元醇、芳香族多元醇。需要说明的是,“低分子多元醇”是指分子量为400以下的多元醇。)、聚乙烯醇、聚醚系多元醇、聚酯系多元醇、聚内酯系多元醇、蓖麻油系多元醇、聚烯烃系多元醇和含羟基的胺系化合物(例如,可举出氨基醇。作为氨基醇,例如可举出作为乙二胺等氨基化合物的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加成物的N,N,N’,N’-四[2-羟基丙基]乙二胺等。)。
另外,上述多元胺是指具有2个以上氨基(伯氨基或仲氨基)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1,3-丙二胺和六亚甲基二胺等脂肪族多元胺;脂肪族多元胺的环氧化合物加成物;哌嗪等脂环式多元胺;3,9-双氨基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等杂环式二胺。
微胶囊的胶囊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50~160℃,更优选为80~150℃。
作为上述胶囊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
准备50片纵1cm×横1cm的第1片材,全部浸渍于10ml的水中并静置24小时,得到微胶囊的水分散液。
将所得到的微胶囊的水分散液以15000rpm离心分离30分钟,分离提取微胶囊。在分离提取的微胶囊中加入乙酸乙酯,进一步在25℃搅拌24小时。然后,对所得到的溶液进行过滤,将所得到的残渣在60℃下真空干燥48小时,由此得到在内部未内含任何物质的微胶囊(以后,也简称为“测定材料”。)。即,得到作为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对象的微胶囊的胶囊壁材。
接下来,使用热重差热分析装置TG-DTA(装置名:DTG-60,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对所得到的测定材料的热分解温度进行测定。需要说明的是,热分解温度是指在大气气氛的热重分析(TGA)中,将测定材料以一定的升温速度(10℃/min)从室温进行升温,将相对于加热前的测定材料的质量减少5质量%时的温度作为热分解温度(℃)。
接下来,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装置名:DSC-60a Plus,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使用密闭盘,以升温速度5℃/min在25℃~(热分解温度(℃)-5℃)的范围内对测定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测定。作为微胶囊的胶囊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使用第2次循环的升温时的值。
微胶囊的平均粒径没有特别限定,以体积基准的中值粒径(D50)计优选为1~80μm,更优选为5~70μm,进一步优选为10~50μm。
微胶囊的体积基准的中值粒径能够通过调整微胶囊的制造条件等来控制。
在此,微胶囊的体积基准的中值粒径是指,在以体积累计成为50%的粒径为阈值将微胶囊总体分为两份的情况下,大粒径侧与小粒径侧的粒子的体积的合计成为等量的直径。即,中值粒径相当于所谓的D50。
是利用光学显微镜以1000倍拍摄具有包含微胶囊的第1层的第1片材的第1层的表面,测量处于500μm×500μm的范围的全部微胶囊的大小而算出的值。
微胶囊的数均壁厚(微胶囊的胶囊壁的数均壁厚)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01μm以上且2μm以下,更优选超过0.02μm且小于2μm,进一步优选为0.05μm以上且1.5μm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微胶囊的壁厚是指形成微胶囊的胶囊粒子的胶囊壁的厚度(μm),数均壁厚是指通过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求出5个微胶囊各自的胶囊壁的厚度(μm)并进行平均而得到的平均值。更具体而言,制作具有包含微胶囊的第1层的第1片材的截面切片,通过SEM以200倍观察其截面,选择具有(微胶囊的平均粒径的值)×0.9~(微胶囊的平均粒径的值)×1.1的范围的长径的任意5个微胶囊,在此基础上,以15000倍观察所选择的各个微胶囊的截面,求出胶囊壁的厚度并算出平均值。需要说明的是,长径是指观察微胶囊时最长的直径。
微胶囊的数均壁厚δ相对于微胶囊的平均粒径Dm之比(δ/Dm)没有特别限制,0.001以上的情况较多。其中,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满足式(1)的关系。
式(1)0.100>δ/Dm>0.001
即,上述比(δ/Dm)优选大于0.001且小于0.100。如果满足式(1)的关系,则能够设为容易根据压力识别发色浓度阶调的范围。
[发色剂]
在微胶囊内内含发色剂。
发色剂是指从无色的状态起始通过与后述的显色剂接触而显色的化合物。作为发色剂,优选供电子性的色素前体(发色的色素的前体)。即,作为发色剂,优选供电子性无色染料。
发色剂可以使用在压敏复印纸或热敏记录纸的用途中公知的发色剂。作为发色剂,例如可举出三苯基甲烷苯酞系化合物、荧烷系化合物、吩噻嗪系化合物、吲哚基苯酞系化合物、氮杂吲哚基苯酞系化合物、隐色金胺(日文:ロイコオ一ラミン)系化合物、若丹明内酰胺系化合物、三苯基甲烷系化合物、二苯基甲烷系化合物、三氮烯系化合物、螺吡喃系化合物和芴系化合物。
作为上述化合物,可举出日本特开平5-257272号公报中记载的化合物、国际公开第2009/8248号的段落0030~0033中记载的化合物、3’,6’-双(二乙氨基)-2-(4-硝基苯基)螺环[异吲哚-1,9’-呫吨]-3-酮、6’-(二乙氨基)-1’,3’-二甲基荧烷和3,3-双(2-甲基-1-辛基-3-吲哚基)苯酞。
发色剂的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300以上。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000以下。
[其他成分]
微胶囊也可以内含上述发色剂以外的其他成分。
例如,微胶囊优选内含溶剂。
溶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二异丙基萘等烷基萘系化合物、1-苯基-1-二甲苯基乙烷等二芳基烷烃系化合物、异丙基联苯等烷基联苯系化合物、三芳基甲烷系化合物、烷基苯系化合物、苄基萘系化合物、二芳基亚烷基系化合物和芳基茚满系化合物等芳香族烃;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异构链烷烃等脂肪族烃;大豆油、玉米油、棉籽油、菜籽油、橄榄油、椰油、蓖麻油和鱼油等天然动植物油等、以及矿物油等天然物高沸点馏分等。
在微胶囊内内含溶剂的情况下,作为溶剂与发色剂的质量比(溶剂的质量/发色剂的质量),从发色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98/2~30/70的范围,更优选为97/3~40/60的范围。
微胶囊除了上述成分以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内含1种以上的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化剂、抗氧化剂、蜡和臭味抑制剂等添加剂。
[微胶囊的制造方法]
微胶囊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界面聚合法、内部聚合法、相分离法、外部聚合法和凝聚(coacervation)法等公知的方法。其中,优选界面聚合法。
以下,以胶囊壁为聚脲或聚氨酯脲的微胶囊的制造方法作为一个例子对界面聚合法进行说明。
作为界面聚合法,优选包括如下工序的界面聚合法:将包含发色剂、沸点为100℃以上的溶剂和胶囊壁材(例如包含多异氰酸酯、以及选自多元醇和多元胺中的至少1种的原料。需要说明的是,使多异氰酸酯与水反应而在体系中制造多元胺的情况下,可以不使用多元醇和多元胺。)的油相分散于包含乳化剂的水相中来制备乳化液的工序(乳化工序)、使胶囊壁材在油相与水相的界面聚合而形成胶囊壁,从而形成内含发色剂的微胶囊的工序(胶囊化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原料中的多元醇和多元胺的合计量与多异氰酸酯的量的质量比(多元醇和多元胺的合计量/多异氰酸酯的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1/99.9~30/70,更优选为1/99~25/75。
另外,上述乳化工序中使用的乳化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
作为分散剂,例如可举出聚乙烯醇。
第1层除了上述微胶囊以外,还可以包含其他成分(例如粘结剂、表面活性剂)。
另外,第1层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g/m2)没有特别限定,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为0.5~30g/m2
(第1层的形成方法)
上述第1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制。
例如,可举出将包含微胶囊的第1层形成用组合物涂布于树脂基材上(或密合层上),对所得到的涂膜实施规定温度以上的加热处理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以外,还可举出另行制作微胶囊,将包含微胶囊的第1层形成用组合物涂布于树脂基材上(或密合层上)的方法。
以下,对在规定温度以上进行加热的方式进行详述。
第1层形成用组合物中优选至少包含微胶囊和溶剂。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通过上述界面聚合法得到的微胶囊分散液用作第1层形成用组合物。
第1层形成用组合物中可以包含上述第1层中可以包含的其他成分。
涂布第1层形成用组合物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作为涂布时所使用的涂敷机,例如可举出气刀涂布机、杆涂机(日文原文:ロツドコ一タ一)、棒涂机(日文原文:バ一コ一タ一)、帘式涂布机、凹版涂布机、挤出涂布机、模涂机、滑动珠涂机和刮刀涂布机。
将第1层形成用组合物涂布于树脂基材上(或密合层上)后,对所得到的涂膜实施规定温度以上的加热处理。
作为加热处理的温度条件,根据所使用的微胶囊的胶囊壁的材料选择最佳的温度,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上限没有特别限定,180℃以下的情况较多,从发色浓度更优异的方面出发,优选为140℃以下,更优选为120℃以下。
加热时间没有特别限定,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和生产率的方面出发,优选为1.0~20分钟,更优选为3.0~10分钟。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对在树脂基材上(或密合层上)形成第1层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制于上述方式,例如,也可以在临时支撑体上形成第1层后,将第1层转印到树脂基材上。
作为临时支撑体,只要是剥离性的支撑体,则并无特别限制。
(间隔件)
间隔件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优选橡胶的发泡体或弹性体的发泡体。作为橡胶的发泡体,可举出选自天然橡胶、异戊二烯橡胶、苯乙烯橡胶、丁腈橡胶、丁二烯橡胶、氯丁橡胶和氨基甲酸酯橡胶中的橡胶的发泡体。作为弹性体的发泡体,可举出选自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乙酸乙烯酯中的弹性体的发泡体。
间隔件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比第1层厚。
间隔件的厚度1~10mm的情况较多,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为1~5mm,更优选为2.5~5mm。
间隔件的静摩擦系数没有特别限定,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为0.1~1.0。
间隔件的动摩擦系数没有特别限定,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为0.1~1.0。
在第1片材上配置间隔件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使用双面胶带的方法和使用粘接剂或粘合剂的方法。
第1片材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没有特别限制,0.1μm以上的情况较多,从发色浓度更优异的方面出发,优选2.5~7.0μm。需要说明的是,第1片材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是指在使用压力测定用片材组时,第1片材的与第2片材相对的一侧(接触的一侧)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在第1层位于第1片材中的与第2片材相对一侧的最外表面的情况下,上述算术平均粗糙度Ra相当于第1层的与树脂基材侧相反一侧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第1片材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和后述的第2片材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是指JIS B 0681-6:2014中规定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测定装置,使用利用了光干涉方式的扫描型白色干涉仪(详细而言,Zygo公司制的NewView5020;物镜×50倍;中间透镜×0.5倍)。使用上述扫描型白色干涉仪测定第1片材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时的测定模式为Stich模式,测定第2片材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时的测定模式为Micro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图3所示的组装体10中,将凸缘构件14的插入部20插入到卷芯12的中空部而将两者固定,但固定的方法并不限定于该方式。
例如,也可以在卷芯的端部的外周面上具有突起部,凸缘构件具有供卷芯的端部插入的凹部,卷芯的端部插入到上述凹部,卷芯所具有的突起部与凸缘构件接触,从而将卷芯与凸缘构件固定。
另外,也可以是利用突起部的方法以外的固定方法。例如,也可以利用粘接剂将卷芯与凸缘构件粘接而固定。另外,也可以将卷芯与凸缘构件螺纹紧固。
本发明的组装体也可以内含于包装体。可以是袋,也可以是包含具有开口的容器主体和堵塞开口的盖的容器。
构成包装体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树脂,更具体而言,可举出聚烯烃树脂、聚乙烯树脂和聚丙烯树脂。
包装体的色调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透明色、茶色和黑色。其中,从耐光性的观点考虑,优选茶色或黑色,更优选黑色。
<第2片材>
本发明的组装体也可以与具有包含显色剂的第2层的第2片材组合而制成压力测定用片材组。
第2片材可以作为组装体处理。即,本发明的压力测定用片材组也可以由第1组装体和第2组装体构成,所述第1组装体具有卷芯、固定于卷芯的两端的一对凸缘构件、以及卷绕于卷芯的具有包含内含发色剂的微胶囊的第1层的第1片材,所述第2组装体具有卷芯、固定于卷芯的两端的一对凸缘构件、以及卷绕于卷芯的具有包含显色剂的第2层的第2片材。
在使用压力测定用片材组时,以第1片材中的第1层与第2片材中的第2层相对的方式层叠第1片材和第2片材来使用。通过对所得到的层叠体进行加压,在被加压的区域中微胶囊破裂,内含于微胶囊的发色剂从微胶囊中出来,与第2层中的显色剂之间进行发色反应。作为结果,在加压的区域中进行发色。
第2片材具有包含显色剂的第2层。其中,第2片材优选包含支撑体和配置于支撑体上的第2层。
以下,对各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支撑体)
支撑体是用于支撑第2层的构件。需要说明的是,在能够利用第2层本身进行处理的情况下,第2片材也可以不具有支撑体。
支撑体可以为片状和板状中的任一形状。
作为支撑体,可举出树脂基材和合成纸,优选树脂基材。作为树脂基材的方式,可举出上述第1片材中所含的树脂基材的方式。
另外,作为支撑体,还可举出在上述第1片材中说明的树脂基材与密合层的层叠体的方式。上述树脂基材和密合层的优选方式如上所述。
第1片材中的支撑体与第2片材中的支撑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从容易隔着支撑体视觉辨认压力测定后的发色状态的方面考虑,第2片材中的支撑体优选为透明,支撑体的雾度优选为0~20%,更优选为0~10%。
(第2层)
第2层为包含显色剂的层。
显色剂是指其自身没有发色功能,但具有通过与发色剂接触而使发色剂发色的性质的化合物。作为显色剂,优选电子接受性的化合物。
作为显色剂,可举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优选国际公开第2009/008248号的段落0055~0056中记载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从发色浓度和发色后的画质更优异的方面出发,优选酸性白土、活性白土或芳香族羧酸的金属盐。
第2层中的显色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从发色浓度更优异的方面出发,相对于第2层总质量,优选为20~95质量%,更优选为30~90质量%。
第2层中的显色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0.1~30g/m2。在显色剂为无机化合物的情况下,显色剂的含量优选为3~20g/m2,更优选为5~15g/m2。在显色剂为有机化合物的情况下,显色剂的含量优选为0.1~5g/m2,更优选为0.2~3g/m2
第2层可以包含上述显色剂以外的其他成分。
作为其他成分,例如可举出高分子粘结剂、颜料、荧光增白剂、消泡剂、渗透剂、紫外线吸收剂、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
作为高分子粘结剂,例如可举出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乙酸乙烯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烯烃树脂、改性丙烯酸酯共聚物、淀粉、酪蛋白、阿拉伯胶、明胶、羧甲基纤维素或其盐和甲基纤维素等合成高分子和天然高分子。
作为颜料,例如可举出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滑石和二氧化钛等。
第2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为1~50μm,更优选为2~30μm。
另外,第2层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g/m2)没有特别限定,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为0.5~30g/m2
(第2层的形成方法)
上述第2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制。
例如,可举出将包含显色剂的第2层形成用组合物涂布于支撑体上,并根据需要对所得到的涂膜实施干燥处理的方法。
第2层形成用组合物也可以是将显色剂分散于水等而成的分散液。在显色剂为无机化合物的情况下,分散有显色剂的分散液可以通过使无机化合物机械地在水中进行分散处理来制备。另外,在显色剂为有机化合物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有机化合物机械地在水中进行分散处理或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来制备。
第2层形成用组合物中可以包含上述第2层中可以包含的其他成分。
涂布第2层形成用组合物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使用涂布上述第1层形成用组合物时所使用的涂敷机的方法。
将第2层形成用组合物涂布于支撑体上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涂膜实施干燥处理。作为干燥处理,可举出加热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文中,对在支撑体上形成第2层的方法进行了叙述,但并不限制于上述方式,例如,也可以在临时支撑体上形成第2层后,剥离临时支撑体而形成由第2层构成的第2片材。
作为临时支撑体,只要是剥离性的支撑体就没有特别限制。
(其他构件)
第2片材也可以具有上述支撑体和第2层以外的其他构件。
例如,第2片材可以在支撑体与第2层之间具有用于提高两者的密合性的密合层。
密合层的方式可举出上述第1片材可以具有的密合层的方式。
如上所述,第1片材和第2片材是通过以第1片材的第1层与第2片材的第2层相对的方式使第1片材和第2片材层叠而得到层叠体并对该层叠体进行加压而使用的。
即,第1片材相当于用于与上述第2片材一起测定压力的片材。
从发色浓度更优异的方面出发,第2片材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优选为1.2μ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第2片材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是指在使用压力测定用片材组时第2片材的与第1片材相对的一侧(接触的一侧)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在第2层位于第2片材中的与第1片材相对一侧的最外表面的情况下,上述算术平均粗糙度Ra相当于第2层的与支撑体侧相反一侧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以下的实施例所示的材料、使用量、比例、处理内容和处理步骤等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则可以适当变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应被以下所示的实施例限制性地解释。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份”和“%”为质量基准。
<实施例1>
双轴拉伸后,准备两面均实施了电晕放电处理的厚度75μm的长条状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PET膜)(宽度450mm)。接下来,在所得到的PET膜的一个表面上,利用棒涂机涂布后述的密合层形成用组合物A并干燥,形成0.45μm厚的密合层A。
密合层形成用组合物A的组成如下。
需要说明的是,将组合物的总质量设为100质量份时的各分散液的质量表示为“质量份”。
-密合层形成用组合物A-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乳胶(苯乙烯∶丁二烯=67∶30,产品名:LX-407C5,日本ZEON株式会社制,固体成分40质量%)14.1质量份
·2,4-二氯-6-羟基均三嗪(固体成分8质量%)2.5质量份
·聚苯乙烯粒子(产品名:UFN1008,日本ZEON株式会社制,平均粒子:2μm,固体成分20质量%)0.04质量份
·蒸馏水 83.4质量份
接着,利用棒涂机将由下述组成构成的密合层形成用组合物B涂布于上述密合层A上并干燥,形成0.1μm的密合层B,得到支撑体1。
-密合层形成用组合物B-
·明胶(761明胶,新田明胶株式会社制,固体成分100%)的10.4%水溶液 10份
·1,2-苯并噻唑啉-3-酮的3.5%甲醇溶液 0.04份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METOLOSE TC5R,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固体成分100%)的3%水溶液 0.67份
·氢氧化钠的1%水溶液(NAROACTY CL-95: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固体成分1%)0.7份
·锑掺杂氧化锡分散液(TDL-S:Mitsubishi Materials株式会社制,固体成分17%,具有抗静电性的无机粒子)4.9份
·蒸馏水 83.7份
在二芳基乙烷(70质量份)中溶解作为发色剂的3,3-双(2-甲基-1-辛基-3-吲哚基)苯酞(18质量份),得到溶液A。另外,将溶解于甲乙酮(1质量份)的乙二胺的环氧丁烷加成物(0.4质量份)加入到搅拌中的溶液A中,得到溶液B。此外,将溶解于甲乙酮(1质量份)的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成物(2质量份)加入到搅拌中的溶液B中,得到溶液C。
接下来,在水(150质量份)中溶解有聚乙烯醇(6质量份)的溶液中加入上述溶液C,进行乳化分散。在乳化分散后的乳化液中加入水(300质量份),一边搅拌一边加热至70℃,搅拌1小时后进行冷却,从而制备了包含内含发色剂的微胶囊的微胶囊液。所得到的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20μm。将所制作的微胶囊液用作内含发色剂的微胶囊液(A)。
将水(75质量份)、聚丙烯酸钠(5质量份)和碳酸钙(100质量份)混合,用砂磨机分散后,添加SBR乳胶(相当于固体成分15质量份)、羧甲基纤维素1质量%水溶液(15质量份)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质量%水溶液(1质量份)进行混合,进一步加入水而将固体成分浓度设为41.5质量%,制作了保护耳层形成用组合物。
接下来,在支撑体1的密合层B上,以在支撑体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保护耳层、且在保护耳层之间形成第1层的方式,首先以宽度450mm在上述支撑体1的密合层B侧的面上涂布上述内含发色剂的微胶囊液(A),然后,以与宽度方向两端接触的方式涂布保护耳层形成用组合物后,使其干燥而得到了片材。在所得到的片材中,第1层的宽度为400mm,保护耳层的宽度为单侧25mm(在两侧为50mm)。
接下来,以除去位于所得到的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保护耳层的方式,使用加工机将片材的中央部切断成宽度360mm,得到具有支撑体1和配置于支撑体1上的第1层的长条状的第1片材。在所得到的第1片材上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缘部粘贴下述的双面胶带,贴附下述的缓冲物(间隔件),制作图5和图6所示那样的在长度方向的整个区域配置有间隔件的第1片材。
接下来,准备后述的中空圆筒状的卷芯和后述的凸缘构件。需要说明的是,凸缘构件具有基板和配置于基板上的圆筒状的插入部,在插入部的表面上配置有突起部(参照图2和图3)。将凸缘构件的插入部插入到卷芯的中空部,在卷芯的两端固定凸缘构件,制作带凸缘构件的卷芯。
接下来,将配置有间隔件的第1片材卷绕于带凸缘构件的卷芯中的卷芯,制作两端的截面直径(第1片材的卷的外径)为170mm的图1所示那样的组装体1。
-间隔件-
材质:氯丁橡胶发泡橡胶(常盘橡胶株式会社制),宽度:15mm,厚度:5mm,静摩擦系数:0.63,动摩擦系数:0.62
-双面胶带-
日本纸+丙烯酸系粘合剂(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Double Tack Tape#595),宽度:10mm
-卷芯-
纸制(树脂浸渗),长度:390mm,中空部的内径:76mm
-凸缘构件(参照图2)-
材质:聚丙烯(PP),基板形状:八边形,基板大小:210mm,外接圆的直径(从基板的法线方向观察凸缘构件时的与由插入部和突起部形成的区域外接的外接圆的直径):77.5mm,突起数:均等间隔地为8个,突起高度:1.3mm
<实施例2~15、比较例1>
除了变更后述的表1所示的各种条件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步骤,制作实施例2~15的组装体2~15、比较例1的组装体C1。
需要说明的是,表中记载的支撑体2~14通过以下方法制作。
(支撑体2的制作)
除了将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乳胶取代为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AS-563A,DaicelFine Chem株式会社制,固体成分27.5质量%)以外,与密合层形成用组合物A同样地制备密合层形成用组合物C。
除了密合层形成用组合物A变更为密合层形成用组合物C并变更厚度以外,与支撑体1同样地操作,得到支撑体2。
(支撑体3、5~14的准备)
除了变更后述的表1所示的各种条件以外,与支撑体1同样地操作,得到支撑体3、5~14。
(支撑体4的准备)
在沿长度方向经单轴拉伸的厚度75μm的长条状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PET膜)的两面涂布密合层形成用组合物C并干燥。接下来,沿宽度方向拉伸,进行热定型和热松弛,得到支撑体4。
<第2片材的制作>
加入活性白土(BYK-chemie,FURACOLOR SR)(100质量份)、六偏磷酸钠(日本化学工业,六偏磷酸钠)(0.5质量份)、10%氢氧化钠水溶液(15质量份)和水(240质量份),对所得到的分散液混合烯烃树脂(荒川化学工业,Polymaron 482)(30质量份)、改性丙烯酸酯共聚物(日本ZEON,Nippol LX814)(35质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第一工业制药,CellogenEP)的1%水溶液(80质量份)、烷基苯磺酸Na(第一工业制药,NEOGEN T)的15%水溶液(18质量份)、聚氧乙烯聚氧亚丙基月桂基醚(第一工业制药,NOIGEN LP-70)的1%水溶液(20质量份)、双(3,3,4,4,5,5,6,6,6-九氟己基)2-磺酰基氧基琥珀酸酯钠(sodium-bis(3,3,4,4,5,5,6,6,6-nonafluorohexyl)-2-sulfinatooxysuccinate)(富士胶片,W-AHE)的1%水溶液(20质量份),得到含有粘土物质的第2层形成用组合物。
将上述第2层形成用组合物以固体成分涂布量成为7g/m2的方式涂布支撑体1上。接下来,使所得到的涂膜干燥而形成第2层,得到第2片材。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体1的雾度为10%以下。
<测定>
(刚度)
从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作的第1片材切出长度方向(纵向)200mm和宽度方向(横向)15mm的试验片,使用LOOP STIFF NESS TESTER(东洋精机制作所制),测定第1片材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刚度。测定条件设为夹具间隔距离100mm、环长85mm、压缩速度3.3mm/秒。对2个试验片进行上述测定,将由2个试验片得到的长度方向的刚度的平均值作为上述第1片材的长度方向的刚度,将由2个试验片得到的宽度方向的刚度的平均值作为上述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刚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测定第1片材的长度方向的刚度时,使用以试验片的长度方向沿着第1片材的长度方向的方式切出的试验片,在测定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刚度时,使用以试验片的长度方向沿着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方式切出的试验片。
<评价>
(落下试验)
基于JIS Z0202的流通条件等级I,对各组装体进行1角3棱6面掉落,并按照下述基准进行了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A:未观察到微胶囊被破坏的痕迹。
B:稍微观察到微胶囊被破坏的痕迹(能够实际使用的水平)。
C:观察到多个微胶囊被破坏的痕迹。
(发色粒状性)
将各组装体中所含的第1片材与裁断成纵5cm×横5cm的尺寸的第2片材以第1片材的第1层的表面与第2片材的第2层的表面相对的方式重叠。将重叠的两片材夹在表面平滑的2片玻璃板之间放置在桌上,在玻璃板上载置砝码,由此以0.2MPa的压力进行加压,使其发色。然后,从支撑体(PET片材)面侧经由支撑体目视观察发色的第2片材的发色面状,按照下述评价基准进行评价。需要说明的是,比较例1的样品在落下试验中胶囊被破坏,因此未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
A:发色面的粒状感非常小。
B:发色面有一些粒状感,但实用上没有问题。
C:发色面的粒状感明显大。
【表1】
Figure BDA0003810956280000291
如表1所示,在使用了本发明的组装体的情况下,得到了所期望的效果。
其中,根据实施例4与其他实施例的比较,确认了在间隔件的厚度为2.5μm以上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更优异的效果。
另外,根据实施例8、10和15与其他实施例的比较,确认了在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横向)的刚度为165mN以上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更优异的效果。
另外,根据实施例10和15与其他实施例的比较,确认了在宽度方向的刚度/长度方向的刚度为1.00以上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更优异的效果。
另外,根据实施例12与其他实施例的比较,确认了在密合层的厚度为2.0μm以下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发色粒状性更优异的效果。
另外,根据实施例14与其他实施例的比较,确认了在具有密合层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更优异的效果、以及发色粒状性优异。
<实施例16>
将合成异构链烷烃(出光兴产株式会社,IP Solvent 1620)(15质量份)、溶解于乙酸乙酯(3质量份)的N,N,N’,N’-四(2-羟基丙基)乙二胺(株式会社Adeka,ADEKA PolyetherEDP-300)(0.4质量份)添加至正在搅拌的1-苯基-1-二甲苯基乙烷(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Hisol SAS296)(78质量份)中,得到溶液D。
此外,将溶解于乙酸乙酯(7质量份)中的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成物(DIC株式会社,Burnock D-750)(3质量份)加入到搅拌中的溶液D中,得到溶液E。
然后,在水(140质量份)中溶解聚乙烯醇(PVA-205,株式会社Kuraray)(69质量份),在所得到的溶液中加入上述溶液E,进行乳化分散。在乳化分散后的乳化液中加入水(340质量份),一边搅拌一边加热至70℃,搅拌1小时后,进行了冷却。进一步加入水调整浓度,从而得到固体成分浓度19.6%的未内含发色剂的微胶囊液(B)。
将上文中得到的内含发色剂的微胶囊液(A)(18质量份)、未内含发色剂的微胶囊液(B)(2质量份)、水(63质量份)、羧甲基纤维素Na(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Cellogen 5A)的10%水溶液(1.8质量份)、羧甲基纤维素Na(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Cellogen EP)的1%水溶液(30质量份)、烷基苯磺酸钠(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NEOGEN T)的15%水溶液(0.3质量份)和NOIGEN LP70(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的1%水溶液(0.8质量份)混合,并搅拌2小时,由此得到了特定组合物。
使用上述特定组合物代替内含发色剂的微胶囊液(A),并变更了所使用的PET膜,除此以外,按照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的步骤制作组装体16。
<实施例17~22、比较例2>
除了变更后述的表2所示的各种条件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6同样的步骤,制作实施例17~22的组装体17~22、比较例2的组装体C2。
使用上文中得到的组装体16~22、组装体C2,进行上述的测定和评价。将结果汇总示于表2。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16~22中的发色粒状性的评价中,将压力变更为0.05MPa来进行评价。比较例2的样品在落下试验中胶囊被破坏,因此未评价发色粒状性。
【表2】
Figure BDA0003810956280000321
如表2所示,在使用了本发明的组装体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所期望的效果。
另外,根据实施例16~22的比较,确认了在宽度方向的刚度为175mN以上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更优异的效果。
另外,根据实施例22与其他实施例的比较,确认了在具有密合层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更优异的效果、以及发色粒状性优异。
附图标记说明
10 组装体
12 卷芯
14 凸缘构件
16 第1片材的卷
18 基板
20 插入部
22 突起部
24 第1片材
26 树脂基材
28 密合层
30 第1层
32 间隔件
34 微胶囊。

Claims (13)

1.一种组装体,其具有:
卷芯;以及
使长条状的第1片材卷绕于所述卷芯而形成的所述第1片材的卷,
所述第1片材具有长条状的树脂基材和配置于所述树脂基材上的包含内含发色剂的微胶囊的第1层,
所述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刚度为150mN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体,其中,所述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刚度大于所述第1片材的长度方向的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体,其中,所述第1片材的长度方向的刚度为180mN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体,其中,所述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刚度为165mN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体,其还具有一对间隔件,所述间隔件配置于所述第1片材的卷的所述第1片材间,且在所述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上分离地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体,其中,所述间隔件的厚度为1mm~5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体,其中,所述第1片材在所述树脂基材与所述第1层之间还具有密合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体,其中,所述密合层包含具有来自于苯乙烯或其衍生物的重复单元的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组装体,其中,所述密合层的厚度为0.01μm~2.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体,其还具有固定于所述卷芯的两端的一对凸缘构件。
11.一种压力测定用片材组,其具有:
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体;以及
第2片材,其具有包含显色剂的第2层。
12.一种压力测定用片材组,其具备:
第1片材,其具有长条状的树脂基材和配置于所述树脂基材上的第1层,所述第1层包含内含发色剂的微胶囊;以及
第2片材,其具有包含显色剂的第2层,
所述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刚度为150mN以上。
13.一种片材,其具有长条状的树脂基材和配置于所述树脂基材上的第1层,所述第1层包含内含发色剂的微胶囊,
所述第1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刚度为150mN以上。
CN202180016469.2A 2020-02-25 2021-01-26 组装体、压力测定用片材组、片材 Pending CN1151514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29387 2020-02-25
JP2020029387 2020-02-25
PCT/JP2021/002550 WO2021171867A1 (ja) 2020-02-25 2021-01-26 組立体、圧力測定用シートセット、シー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1499A true CN115151499A (zh) 2022-10-04

Family

ID=77490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6469.2A Pending CN115151499A (zh) 2020-02-25 2021-01-26 组装体、压力测定用片材组、片材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2) JP7480187B2 (zh)
KR (1) KR20220133989A (zh)
CN (1) CN115151499A (zh)
TW (1) TW202200382A (zh)
WO (1) WO202117186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14493A (ja) * 2007-07-04 2009-01-22 Fujifilm Corp 圧力測定用材料
JP2009174991A (ja) * 2008-01-24 2009-08-06 Fujifilm Corp 圧力測定シート
JP2009173307A (ja) * 2008-01-24 2009-08-06 Fujifilm Corp 圧力測定シート
JP2013169713A (ja) * 2012-02-21 2013-09-0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赤外線抑制フィルム
JP2015039847A (ja) * 2013-08-22 2015-03-0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シール型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133989A (ko) 2022-10-05
JP2023011737A (ja) 2023-01-24
WO2021171867A1 (ja) 2021-09-02
JP7480187B2 (ja) 2024-05-09
JPWO2021171867A1 (zh) 2021-09-02
TW202200382A (zh) 2022-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14050B2 (en) Material for pressure measurement
JP4986750B2 (ja) 圧力測定用材料
KR102203040B1 (ko) 압력 측정용 재료 조성물, 압력 측정용 재료, 및 압력 측정용 재료 세트
JP5014096B2 (ja) 圧力測定用材料
CN113330289B (zh) 压力测定用材料及压力测定用材料的制造方法
JPWO2018221169A1 (ja) 圧力測定用材料
CN115151499A (zh) 组装体、压力测定用片材组、片材
JP7360533B2 (ja) 組立体、圧力測定用シートセット
WO2021117496A1 (ja) 圧力測定用シートセット、圧力測定用シート、圧力測定用シートセットの製造方法、圧力測定用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7398001B2 (ja) 圧力測定用シートセット
JP7405999B2 (ja) 圧力測定用シートセット
JP7212159B2 (ja) 圧力測定用シートセット、圧力測定用シート、分散液
WO2020262532A1 (ja) 圧力測定用シートセット、圧力測定用シート
WO2020262148A1 (ja) 圧力測定用シートセット、圧力測定用シート
CN116354184A (zh) 卷筒体
CN115053115A (zh) 压力测量用片材组、压力测量用片材、压力测量用片材组的制造方法、压力测量用片材的制造方法、片材、分散液、分散液组、微胶囊
JP2009014493A (ja) 圧力測定用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