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0043A - 一种干扰处理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扰处理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0043A
CN115150043A CN202110352344.9A CN202110352344A CN115150043A CN 115150043 A CN115150043 A CN 115150043A CN 202110352344 A CN202110352344 A CN 202110352344A CN 115150043 A CN115150043 A CN 115150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cell
interference
neighboring cell
t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523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喜增
汪浩
李景玉
李翔
石嘉凯
白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5234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004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3310 priority patent/WO202220666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0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00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2Avoidance of ingress interference, e.g. ham radio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干扰处理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设备,该方法应用于通信领域,用于在邻小区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RE位置上进行干扰消除,且不影响发送PDSCH数据,还能够提升频谱利用率。在该方法中,终端设备接收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该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以及子载波间隔SCS配置信息,邻小区是与服务小区相邻的小区,服务小区是对终端设备进行服务的小区。然后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为邻小区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资源元素RE位置,再根据SCS配置信息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最后使用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在第一位置上进行干扰消除。

Description

一种干扰处理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扰处理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网部署中,当邻小区的用户数据负载较低时,服务小区常常使用高阶调制。基于此,邻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以及跟踪参考信号(CSI-RS for tracking,TRS),会与本小区发送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数据或TRS所占用的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相互碰撞,导致服务小区的TRS或PDSCH在该RE位置上解码失败。又由于发送选用高阶调制,所以个别RE的污染对性能的影响很大。
目前,通常对于邻小区发送导频的具体RE位置会通过做速率匹配来避免资源的重叠所带来的碰撞干扰。具体为,服务小区的基站根据速率匹配的图案(rate-matchingpattern)将对应位置的RE空出来,且不发送PDSCH数据,由于通过速率匹配将部分邻区所用的TRS或CSI-RS位置空了出来而不发送PDSCH数据,所以在这些对应位置上不会有来自邻区导频的对服务小区下行PDSCH数据的干扰。
然而,由于速率匹配避免干扰,会浪费许多时频资源,且速率匹配使得邻区CSI-RS或TRS的位置上也无法发送服务小区PDSCH数据,从而降低频谱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干扰处理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设备,能够通过SCS配置信息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并且在邻小区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资源元素RE位置上通过所确定的干扰消除处理方式进行干扰消除,因此能够提升在邻小区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RE位置进行干扰消除的效率,且不影响发送PDSCH数据,从而提升频谱利用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干扰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该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以及子载波间隔SCS配置信息,邻小区是与服务小区相邻的小区,服务小区是对终端设备进行服务的小区,然后根据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该第一位置为邻小区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资源元素RE位置,再根据SCS配置信息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最后使用所确定的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在第一位置上进行干扰消除。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辅助信令所包括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中的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确定邻小区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RE位置,然后再根据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中的SCS配置信息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然后使用该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在邻小区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RE位置上进行干扰消除,由于干扰消除处理方式是根据邻小区的SCS配置信息确定的,因此该干扰消除处理方式能够更高效的消除邻小区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RE位置上的干扰,且不影响发送PDSCH数据,从而提升频谱利用率。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配置信息与跟踪参考信号TRS配置信息中至少一项。基于此,第一位置为CSI-RS的资源元素RE位置与TRS的RE位置中至少一项。
在该实施方式中,具体限定在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包括CSI-RS配置信息与TRS配置信息中至少一项,从而能够确定第一位置为CSI-RS的资源元素RE位置与TRS的RE位置中至少一项,由此使得在实际应用中,终端设备通过不同的配置信息确定对应的RE位置,从而提升本方案的可行性。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在终端设备接收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之前,还能够向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干扰消除CSI-RS-IC与跟踪参考信号干扰消除TRS-IC中至少一项,CSI-RS-IC为对第一干扰进行消除,TRS-IC为对第二干扰进行消除,第一干扰为邻小区的CSI-RS对服务小区数据的干扰,第二干扰为邻小区的TRS对服务小区数据和/或TRS的干扰。例如,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支持进行CSI-RS-IC时,那么终端设备所接收到的辅助信令中包括CSI-RS配置信息以及SCS配置信息。其次,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支持进行TRS-IC时,那么终端设备所接收到的辅助信令中包括TRS配置信息以及SCS配置信息。再次,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支持进行CSI-RS-IC,且能够支持进行TRS-IC时,那么终端设备所接收到的辅助信令中包括CSI-RS配置信息,TRS配置信息以及SCS配置信息。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指示信息能够指示终端设备所支持的干扰消除方式,基于此,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终端设备支持的干扰消除方式,由此向终端设备发送辅助信令中所携带的配置信息是根据终端设备支持的干扰消除确定,降低资源传输的消耗,也能提升终端设备根据配置信息更高效的完成所支持的干扰消除。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当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辅助信令包括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具体地,在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能够得到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为了保证终端设备能够更准确使用配置信息进行干扰消除,需要再次发送辅助信令,为了减少信息传输的资源消耗,此时辅助信令中并不包括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而是包括将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与更新前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之间,进行更新的那部分配置信息(即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例如,若更新前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A,那么终端设备所接收到的辅助信令会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A。基于此,若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B,终端设备所接收到的辅助信令包括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邻小区的配置信息B-邻小区的配置信息A)。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重新发送辅助信令能够保证终端设备能够更准确使用配置信息进行干扰消除,提升终端设备进行干扰消除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其次,仅发送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不占用其他数据传输的资源,由此降低信息传输的资源消耗。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辅助信令还包括每个邻小区的小区标识,邻小区的小区标识指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来源于邻小区。例如,若与服务小区相邻的小区包括邻小区1以及邻小区2,而终端设备所接收到的辅助信令包括CSI-RS配置信息1,TRS配置信息1以及SCS配置信息1,与CSI-RS配置信息2,TRS配置信息2以及SCS配置信息2。此时终端设备并不知道配置信息来源于哪个邻小区。基于此,若辅助信令还能够包括小区标识1以及小区标识2,且小区标识1指示CSI-RS配置信息1,TRS配置信息1以及SCS配置信息1来源于邻小区1,小区标识2指示CSI-RS配置信息2,TRS配置信息2以及SCS配置信息2来源于邻小区2。那么终端设备能够根据小区标识确定,每个不同配置信息来源于哪个邻小区。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邻小区的小区标识指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来源于邻小区,能够使得终端设备得知配置信息的来源,由此可知,后续所确定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进行的干扰消除具体是对哪个邻小区进行,由此能够更为准确且高效的进行干扰消除,从而提升干扰消除的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当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辅助信令包括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以及每个邻小区的小区标识。与前述可选实施例类似,在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能够得到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为了保证终端设备能够更准确使用配置信息进行干扰消除,需要再次发送辅助信令,为了减少信息传输的资源消耗,此时辅助信令中并不包括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而是包括将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与更新前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之间,进行更新的那部分配置信息(即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应理解,每个小区的小区标识不会因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而更新,即每个小区的小区标识是预设固定的。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重新发送辅助信令能够保证终端设备能够更准确使用配置信息进行干扰消除,提升终端设备进行干扰消除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其次,通过邻小区的小区标识指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来源于邻小区,能够使得终端设备得知配置信息的来源,能够更为准确且高效的进行干扰消除,进一步地提升干扰消除的效率。再次,仅发送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不占用其他数据传输的资源,由此降低信息传输的资源消耗。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在终端设备向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且终端设备接收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之前,终端设备还能够对L个邻小区的干扰强度进行测量,得到L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该干扰强度测量结果与邻小区一一对应,然后在L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中确定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大于其他(L-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即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对应的邻小区比其他(L-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对应的邻小区的干扰强度要强,因此将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对应的邻小区确定为待处理小区,最后终端设备向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待处理小区的小区标识,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待处理小区的配置信息,前述L≥2,M≥1,且M<L。
在该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计算邻小区的干扰强度,由于其他干扰程度较弱的邻小区对服务小区的干扰较小,因此终端设备能够向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反馈所有邻小区中干扰强度较强的干扰源(即待处理小区),使得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在后续发送辅助信令时,不对干扰较小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发送,降低信息传输的资源消耗。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辅助信令包括待处理小区的配置信息。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在发送辅助信令时,该辅助信令中仅包括发送干扰强度较强的待处理小区的配置信息,在保证能够消除邻小区干扰的基础上,降低信息传输的资源消耗。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当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辅助信令包括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具体地,在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能够得到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为了保证终端设备能够更准确使用配置信息进行干扰消除,需要再次发送辅助信令,此时辅助信令中直接包括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例如,若更新前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A,那么终端设备所接收到的辅助信令会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A。基于此,若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B,终端设备所接收到的辅助信令包括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邻小区的配置信息B)。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重新发送辅助信令能够保证终端设备能够更准确使用配置信息进行干扰消除,提升终端设备进行干扰消除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辅助信令包括多个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基于此,终端设备能够根据多个邻小区的CSI-RS配置信息与多个邻小区的TRS配置信息中至少一项,确定多个邻小区的第二位置,该邻小区的第二位置为邻小区的CSI-RS的资源元素RE位置与邻小区的与TRS的RE位置中至少一项。然后终端设备对多个邻小区的第二位置的干扰强度进行测量,得到多个待处理测量结果,该待处理测量结果与邻小区的第二位置一一对应,再在多个待处理测量结果中确定目标测量结果,并且将目标测量结果对应的邻小区的第二位置确定为第一位置。应理解,目标测量结果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但目标测量结果的数量是小于待处理测量结果的数量的,目标测量结果的具体数量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具体地,在多个待处理测量结果中确定目标测量结果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确定。第一种方式为根据预设数量阈值确定,该预设数量阈值为具体数量,例如预设数量阈值为2,那么目标测量结果的最大数量即为2,基于此,对多个待处理测量结果按照干扰程度的大小进行排序,将多个待处理测量结果中干扰程度的大小为前2个的待处理测量结果,或干扰程度的大小为第1个的待处理测量结果确定为目标测量结果。第二种方式为根据预设百分比阈值确定,该预设百分比阈值为多个待处理测量结果中能够确定目标测量结果数量的最大百分比,例如预设数量阈值为50%,且待处理测量结果的数量为10,那么目标测量结果的最大数量即为5,基于此,对10个待处理测量结果按照干扰程度的大小进行排序,将10个待处理测量结果中干扰程度的大小为前5个的待处理测量结果确定为目标测量结果。应理解,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设定干扰强度阈值,若多个待处理测量结果的干扰程度的大小均小于干扰强度阈值,则说明多个邻小区对服务小区的干扰较弱,此时可以选择暂时不进行干扰消除,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在该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在得到所有邻小区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RE位置后,对所有邻小区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RE位置进行干扰测量,从中选择对服务小区干扰较强的邻小区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RE位置,并且在这些位置会上进行干扰消除,在保证对干扰较强的RE进行干扰消除的基础上。避免了在干扰较弱的RE位置进行干扰消除的资源消耗,由此提升干扰消除的可靠性,并且降低干扰消除的资源消耗。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在终端设备不向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场景下,终端设备接收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的辅助信令,该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CSI-RS配置信息,TRS配置信息以及SCS配置信息。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终端设备不向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为了保证服务小区内所有的终端设备均能进行干扰消除,会将CSI-RS配置信息,TRS配置信息以及SCS配置信息均下发至所有终端设备,因此无论终端设备支持CSI-RS-IC以及TRS-IC中任意一种或多种消除方式,均可以通过邻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干扰消除,从而提升干扰消除的可靠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另一种干扰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辅助信令,其中,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以及子载波间隔SCS配置信息,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用于确定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为邻小区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资源元素RE位置,SCS配置信息用于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干扰消除处理方式被用于在第一位置上进行干扰消除,邻小区是与服务小区相邻的小区,服务小区是对终端设备进行服务的小区,网络设备为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
在该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辅助信令,由于辅助信令包括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配置信息与跟踪参考信号TRS配置信息中至少一项,以及SCS配置信息。使得终端设备能够通过辅助信令所包括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配置信息与跟踪参考信号TRS配置信息中至少一项,确定CSI-RS的资源元素RE位置与TRS的RE位置中至少一项,然后再根据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中的SCS配置信息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然后使用该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在CSI-RS的资源元素RE位置与TRS的RE位置中至少一项上进行干扰消除,由于干扰消除处理方式是根据邻小区的SCS配置信息确定的,因此该干扰消除处理方式能够更高效的消除在CSI-RS或TRS的RE位置上的干扰,且不影响在CSI-RS或TRS上发送PDSCH数据,从而提升频谱利用率。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配置信息与跟踪参考信号TRS配置信息中至少一项。基于此,第一位置为CSI-RS的资源元素RE位置与TRS的RE位置中至少一项。
在该实施方式中,具体限定在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包括CSI-RS配置信息与TRS配置信息中至少一项,从而能够确定第一位置为CSI-RS的资源元素RE位置与TRS的RE位置中至少一项,由此使得在实际应用中,使得终端设备能够通过不同的配置信息确定对应的RE位置,从而提升本方案的可行性。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在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辅助信令之前,网络设备还可以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干扰消除CSI-RS-IC与跟踪参考信号干扰消除TRS-IC中至少一项,CSI-RS-IC为对第一干扰进行消除,TRS-IC为对第二干扰进行消除,第一干扰为邻小区的CSI-RS对服务小区数据的干扰,第二干扰为邻小区的TRS对服务小区数据和/或TRS的干扰。例如,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支持进行CSI-RS-IC时,那么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中包括CSI-RS配置信息以及SCS配置信息。其次,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支持进行TRS-IC时,那么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中包括TRS配置信息以及SCS配置信息。再次,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支持进行CSI-RS-IC,且能够支持进行TRS-IC时,那么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中包括CSI-RS配置信息,TRS配置信息以及SCS配置信息。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指示信息能够指示终端设备所支持的干扰消除方式,基于此,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终端设备支持的干扰消除方式,由此向终端设备发送辅助信令中所携带的配置信息是根据终端设备支持的干扰消除确定,降低资源传输的消耗,也能提升终端设备根据配置信息更高效的完成所支持的干扰消除。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当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辅助信令包括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具体地,在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能够得到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为了保证终端设备能够更准确使用配置信息进行干扰消除,需要再次发送辅助信令,为了减少信息传输的资源消耗,此时辅助信令中并不包括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而是包括将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与更新前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之间,进行更新的那部分配置信息(即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例如,若更新前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A,那么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会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A。基于此,若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B,那么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包括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邻小区的配置信息B-邻小区的配置信息A)。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重新发送辅助信令能够保证终端设备能够更准确使用配置信息进行干扰消除,提升终端设备进行干扰消除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其次,仅发送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不占用其他数据传输的资源,由此降低信息传输的资源消耗。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辅助信令还包括每个邻小区的小区标识,邻小区的小区标识指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来源于邻小区。例如,若与服务小区相邻的小区包括邻小区1以及邻小区2,而终端设备所接收到的辅助信令包括CSI-RS配置信息1,TRS配置信息1以及SCS配置信息1,与CSI-RS配置信息2,TRS配置信息2以及SCS配置信息2。此时终端设备并不知道配置信息来源于哪个邻小区。基于此,若辅助信令还能够包括小区标识1以及小区标识2,且小区标识1指示CSI-RS配置信息1,TRS配置信息1以及SCS配置信息1来源于邻小区1,小区标识2指示CSI-RS配置信息2,TRS配置信息2以及SCS配置信息2来源于邻小区2。使得终端设备能够根据小区标识确定,每个不同配置信息来源于哪个邻小区。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邻小区的小区标识指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来源于邻小区,能够使得终端设备得知配置信息的来源,由此可知,后续所确定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进行的干扰消除具体是对哪个邻小区进行,由此能够更为准确且高效的进行干扰消除,从而提升干扰消除的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当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辅助信令包括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以及每个邻小区的小区标识。与前述可选实施例类似,在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能够得到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为了保证终端设备能够更准确使用配置信息进行干扰消除,需要再次发送辅助信令,为了减少信息传输的资源消耗,此时辅助信令中并不包括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而是包括将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与更新前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之间,进行更新的那部分配置信息(即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应理解,每个小区的小区标识不会因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而更新,即每个小区的小区标识是预设固定的。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重新发送辅助信令能够保证终端设备能够更准确使用配置信息进行干扰消除,提升终端设备进行干扰消除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其次,通过邻小区的小区标识指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来源于邻小区,能够使得终端设备得知配置信息的来源,能够更为准确且高效的进行干扰消除,进一步地提升干扰消除的效率。再次,仅发送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不占用其他数据传输的资源,由此降低信息传输的资源消耗。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在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后,且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辅助信令之前,网络设备还能够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待处理小区的小区标识,待处理小区为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对应的邻小区,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是在L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中确定的,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大于其他(L-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L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是对L个邻小区的干扰强度进行测量得到的,干扰强度测量结果与邻小区一一对应,L≥2,M≥1,且M<L。基于此,网络设备根据待处理小区对应的小区标识确定待处理小区。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其他干扰程度较弱的邻小区对服务小区的干扰较小,因此终端设备能够向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反馈所有邻小区中干扰强度较强的干扰源(即待处理小区),使得网络设备能够根据待处理小区对应的小区标识确定待处理小区,因此在发送辅助信令时,不对干扰较小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发送,降低信息传输的资源消耗。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辅助信令包括待处理小区的配置信息。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在发送辅助信令时,该辅助信令中仅包括发送干扰强度较强的待处理小区的配置信息,在保证能够消除邻小区干扰的基础上,降低信息传输的资源消耗。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当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辅助信令包括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具体地,在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能够得到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为了保证终端设备能够更准确使用配置信息进行干扰消除,需要再次发送辅助信令,此时辅助信令中直接包括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例如,若更新前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A,那么终端网络向终端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会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A。基于此,若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B,那么终端网络向终端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包括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邻小区的配置信息B)。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重新发送辅助信令能够保证终端设备能够更准确使用配置信息进行干扰消除,提升终端设备进行干扰消除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辅助信令包括多个邻小区的配置信息。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辅助信令包括多个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因此对所有邻小区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RE位置进行干扰测量,从中选择对服务小区干扰较强的邻小区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RE位置,并且在这些位置会上进行干扰消除,在保证对干扰较强的RE进行干扰消除的基础上。避免了在干扰较弱的RE位置进行干扰消除的资源消耗,由此提升干扰消除的可靠性,并且降低干扰消除的资源消耗。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在终端设备不向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场景下,网络设备通过广播方式向终端设备发送辅助信令,该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CSI-RS配置信息,TRS配置信息以及SCS配置信息。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终端设备不向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为了保证服务小区内所有的终端设备均能进行干扰消除,会将CSI-RS配置信息,TRS配置信息以及SCS配置信息均下发至所有终端设备,因此无论终端设备支持CSI-RS-IC以及TRS-IC中任意一种或多种消除方式,均可以通过邻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干扰消除,从而提升干扰消除的可靠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干扰处理装置,该干扰处理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其中,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以及子载波间隔SCS配置信息,邻小区是与服务小区相邻的小区,服务小区是对干扰处理装置进行服务的小区;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其中,第一位置为邻小区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资源元素RE位置;
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SCS配置信息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
处理模块,还用于使用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在第一位置上进行干扰消除。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配置信息与跟踪参考信号TRS配置信息中至少一项;
第一位置为CSI-RS的资源元素RE位置与TRS的RE位置中至少一项。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通信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之前,向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干扰处理装置支持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干扰消除CSI-RS-IC与跟踪参考信号干扰消除TRS-IC中至少一项,CSI-RS-IC为对第一干扰进行消除,TRS-IC为对第二干扰进行消除,第一干扰为邻小区的CSI-RS对服务小区数据的干扰,第二干扰为邻小区的TRS对服务小区数据和/或TRS的干扰。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当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辅助信令包括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辅助信令还包括每个邻小区的小区标识,邻小区的小区标识指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来源于邻小区。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当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辅助信令包括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以及每个邻小区的小区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向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且接收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之前,对L个邻小区的干扰强度进行测量,得到L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其中,干扰强度测量结果与邻小区一一对应,L≥2;
处理模块,还用于在L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中确定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其中,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大于其他(L-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M≥1,且M<L;
处理模块,还用于将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对应的邻小区确定为待处理小区;
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待处理小区的小区标识,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向干扰处理装置发送待处理小区的配置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辅助信令包括待处理小区的配置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当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辅助信令包括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辅助信令包括多个邻小区的配置信息;
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多个邻小区的CSI-RS配置信息与多个邻小区的TRS配置信息中至少一项,确定多个邻小区的第二位置,其中,邻小区的第二位置为邻小区的CSI-RS的资源元素RE位置与邻小区的与TRS的RE位置中至少一项;
对多个邻小区的第二位置的干扰强度进行测量,得到多个待处理测量结果,其中,待处理测量结果与邻小区的第二位置一一对应;
在多个待处理测量结果中确定目标测量结果;
将目标测量结果对应的邻小区的第二位置确定为第一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通信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的辅助信令,其中,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CSI-RS配置信息,TRS配置信息以及SCS配置信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干扰处理装置,该干扰处理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辅助信令,其中,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以及子载波间隔SCS配置信息,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用于确定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为邻小区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资源元素RE位置,SCS配置信息用于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干扰消除处理方式被用于在第一位置上进行干扰消除,邻小区是与服务小区相邻的小区,服务小区是对终端设备进行服务的小区,网络设备为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配置信息与跟踪参考信号TRS配置信息中至少一项;
第一位置为CSI-RS的资源元素RE位置与TRS的RE位置中至少一项。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通信模块,还用于在向终端设备发送辅助信令之前,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干扰消除CSI-RS-IC与跟踪参考信号干扰消除TRS-IC中至少一项,CSI-RS-IC为对第一干扰进行消除,TRS-IC为对第二干扰进行消除,第一干扰为邻小区的CSI-RS对服务小区数据的干扰,第二干扰为邻小区的TRS对服务小区数据和/或TRS的干扰。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当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辅助信令包括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辅助信令还包括每个邻小区的小区标识,邻小区的小区标识指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来源于邻小区。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当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辅助信令包括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以及每个邻小区的小区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干扰处理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
通信模块,还用于在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后,且向终端设备发送辅助信令之前,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待处理小区的小区标识,待处理小区为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对应的邻小区,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是在L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中确定的,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大于其他(L-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L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是对L个邻小区的干扰强度进行测量得到的,干扰强度测量结果与邻小区一一对应,L≥2,M≥1,且M<L;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待处理小区对应的小区标识确定待处理小区。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辅助信令包括待处理小区的配置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当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辅助信令包括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辅助信令包括多个邻小区的配置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通信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广播方式向终端设备发送辅助信令,其中,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CSI-RS配置信息,TRS配置信息以及SCS配置信息。
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可选地,该终端设备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终端设备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输入和/或输出信息,所述信息包括指令和数据中的至少一项。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为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当该终端设备为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时,所述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所述处理器也可以体现为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
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可选地,该网络设备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网络设备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输入和/或输出信息,所述信息包括指令和数据中的至少一项。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网络设备为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当该网络设备为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时,所述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所述处理器也可以体现为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存储器可以为非瞬时性(non-transitory)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其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存储器的类型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定。
应理解,相关的信息交互过程,例如发送消息可以为从处理器输出消息的过程,接收消息可以为向处理器输入接收到的消息的过程。具体地,处理输出的信息可以输出给发射器,处理器接收的输入信息可以来自接收器。其中,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统称为收发器。
本申请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和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用于通过所述输入电路接收信号,并通过所述输出电路发射信号,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为芯片,输入电路可以为输入管脚,输出电路可以为输出管脚,处理电路可以为晶体管、门电路、触发器和各种逻辑电路等。输入电路所接收的输入的信号可以是由例如但不限于接收器接收并输入的,输出电路所输出的信号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输出给发射器并由发射器发射的,且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可以是同一电路,该电路在不同的时刻分别用作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本申请实施例对处理器及各种电路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本申请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和接口,所述接口用于得到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或指令以实现或者支持终端设备实现第一方面所涉及的功能,或,支持网络设备实现第二方面所涉及的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第三方面至第十方面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可以参照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进行理解,因此没有重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小区受到邻小区的干扰的一个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系统框架的一个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干扰处理的方法一个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干扰处理的方法另一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干扰处理的方法另一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干扰处理的方法另一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干扰处理的方法另一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干扰处理装置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干扰处理装置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随着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应用于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还可应用于未来网络,如6G系统甚至未来系统;或者还可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系统,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系统等等。
应理解,该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或可设置于该设备的芯片,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Base Station)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发送接收点(TRP)等。具体地,前述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接口设备,也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
其次,网络设备还可以为5G、6G甚至未来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如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unit,DU),或微微基站(Picocell),或毫微微基站(Femtocell),或,车联网(vehicle toeverything,V2X)或者智能驾驶场景中的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RSU)等。
在一些部署中,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DU。gNB还可以包括射频单元(radio unit,R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的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或PHCP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R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为CU节点、或D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设备。此外,CU可以划分为接入网RAN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N中的网络设备,在此不做限制。
再次,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中,服务小区和邻小区可以是5G NR基站对应的小区,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在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网络设备中。
还应理解,该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前述的V2X车联网中的无线终端或无线终端类型的RSU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此外,为了便于理解,这里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一些术语或概念进行解释。
一、UE能力。
UE能力指的是UE能够支持某种特性的能力。UE能力有很多种,在实际应用中,UE会对标准上定义的选择性支持的特性上报UE能力,用于通知服务小区的基站自己是否支持某一个或几个特性。
二、干扰消除(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IC)。
干扰消除指的是UE对受到的干扰进行的一类消除操作。
其次,为了进一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再作出以下几点说明。
第一,在本申请中,为便于描述,在涉及编号时,可以从0开始连续编号。
应理解,上文所述均为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而进行的设置,而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第二,在下文示出的实施例中,对于一种技术特征,通过“第一”、“第二”、“第三”等区分该种技术特征中的技术特征,该“第一”、“第二”、“第三”描述的技术特征间无先后顺序或者大小顺序。
第三,“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或,b,或,c,或,a和b,或,a和c,或,b和c,或,a、b和c。其中a、b和c分别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第四,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将围绕包括多个设备、组件、模块等的系统来呈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实施例或特征。应当理解和明白的是,各个系统可以包括另外的设备、组件、模块等,并且/或者可以并不包括结合附图讨论的所有设备、组件、模块等。此外,还可以使用这些方案的组合。
第五,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中,“的(of)”,“相应的(relevant)”和“对应的(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在现网部署中,当邻小区的用户数据负载较低时,服务小区常常使用高阶调制。基于此,邻小区的CSI-RS以及TRS,会与本小区发送的PDSCH数据或TRS所占用的RE相互碰撞,导致服务小区的TRS或PDSCH在该RE位置上解码失败。又由于发送选用高阶调制,所以个别RE的污染对性能的影响很大。例如,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小区受到邻小区的干扰的一个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A)图示出的为服务小区的TRS受到邻小区TRS的干扰的场景,在该场景下,服务小区的TRS受到邻小区TRS的碰撞,导致服务小区时频估计跟踪不精确,影响信道参数估计,降低PDSCH解调性能。其次,图1中(B)图示出的为服务小区PDSCH受到邻小区TRS的干扰的场景,在该场景下,服务小区的PDSCH受到邻小区TRS碰撞,若UE的一个RE受到干扰就会显著影响高阶调制解调性能,导致整体性能下降。再次,其次,图1中(C)图示出的为服务小区PDSCH受到邻小区CSI-RS的干扰的场景,在该场景下,服务小区的PDSCH受到邻小区CSI-RS的碰撞,与图1中(B)图示出场景类似,若UE的一个RE受到干扰就会导致整体解调性能的下降。
由此可知,邻小区的TRS,CSI-RS,会与服务小区发送的PDSCH数据或TRS所占用的RE相互碰撞,导致服务小区的TRS或PDSCH在该RE位置上解码失败。由于发送选用高阶调制,所以RE的污染对性能的影响非常巨大,导致性能显著降低,包括时频偏跟踪、估计的误差增大,误码率增大,吞吐量降低等问题。目前,为了解决图1中服务小区受到邻小区的干扰的场景中所带来的性能降低的问题,能够对于邻小区发送导频的具体RE位置会通过做速率匹配来避免资源的重叠所带来的碰撞干扰。具体为,服务小区的基站根据速率匹配的图案将对应位置的RE空出来,且不发送PDSCH数据,由于通过速率匹配将部分邻区所用的TRS或CSI-RS位置空了出来而不发送PDSCH数据,所以在这些对应位置上不会有来自邻区导频的对服务小区下行PDSCH数据的干扰。然而,由于速率匹配避免干扰,会浪费许多时频资源,且速率匹配使得邻区CSI-RS或TRS的位置上也无法发送服务小区PDSCH数据,从而降低频谱利用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扰处理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设备,能够在CSI-RS或TRS的RE位置上进行干扰消除,且提升频谱利用率。为了便于理解,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使用的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进行描述。本申请可以通过网络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组成一个通信系统,基于此,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系统框架的一个示意图,如图2所示,网络设备1,网络设备2与终端设备1到终端设备3组成一个通信系统,网络设备1为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网络设备2为邻小区的网络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1到终端设备3能够向网络设备1发送上行数据,网络设备1则可以接收终端设备1到终端设备3的上行数据,而终端设备1到终端设备3还能够发送PDSCH数据。此外,网络设备2的TRS与CSI-RS还可能对终端设备1到终端设备3造成干扰。应理解,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为多个邻小区的网络设备,或者更多终端设备,因此图2中示出的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数量不应理解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下面将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介绍,基于此前述对UE能力以及干扰消除的介绍可知,每个终端设备拥有的UE能力不同,也就是每个终端设备拥有的干扰消除的能力不同,在进行干扰处理的过程中,每个终端设备所有能够执行的干扰消除的操作也不同。因此,在进行干扰处理时,终端设备可以先向当前上报该终端设备进行服务的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的关于干扰消除的UE能力,即能够进行的干扰消除的操作,或者,终端设备也可以不上报关于干扰消除的UE能力。为了进一步地对本方案进行理解,下面分别对终端设备不上报关于干扰消除的UE能力,以及上报关于干扰消除的UE能力的不同情况进行介绍。
一、不上报关于干扰消除的UE能力。
在终端设备不上报关于干扰消除的UE能力的情况下,由于终端设备对邻小区的干扰进行消除时,具体需要根据邻小区的相关配置信息进行干扰消除的操作,该配置信息是需要为该终端设备提供的服务的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下发的,基于此,配置信息可以为网络设备直接发送的与服务小区相邻的全部邻小区的相关配置信息,或者,网络设备以每个与服务小区相邻的邻小区为单位,每个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中分别包括的邻小区的相关配置信息。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分别对上述两种情况进行介绍。
(1)不以邻小区为单位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干扰处理的方法一个交互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终端设备不上报关于干扰消除的UE能力,且不以邻小区为单位发送配置信息的情况下,干扰处理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CSI-RS配置信息,TRS配置信息以及SCS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辅助信令具体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该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以及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配置信息。且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网络设备为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而服务小区是对终端设备进行服务的小区,那么邻小区即为与服务小区相邻的小区。具体地,终端设备接收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的辅助信令。
具体地,由于终端设备并未上报关于干扰消除的UE能力,为了保证终端设备能够对CSI-RS的干扰或TRS的的干扰进行消除,因此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具体包括CSI-RS配置信息,TRS配置信息。即此时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CSI-RS配置信息,TRS配置信息以及SCS配置信息。
可选地,当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再次发送的辅助信令包括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由于当网络设备确定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网络设备能够得到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为了保证终端设备能够更准确使用配置信息进行干扰消除,此时网络设备会再次发送辅助信令,使得终端设备能够接收到最新的配置信息。基于此,为了减少信息传输的资源消耗,此时辅助信令中并不包括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而是包括将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与更新前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之间,进行更新的那部分配置信息(即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
其中,增量式更新就是在版本更新时,不重新加载配置信息,只需要加载进行更新的部分配置信息,然后将进行更新的部分配置信息合并到更新前的配置信息上,这时候得到的就是更新后的配置信息,而所加载的进行更新的部分配置信息即为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示例性地,若更新前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A,那么在配置信息更新前,终端设备所接收到的辅助信令会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A。基于此,若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B,终端设备所接收到的辅助信令包括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邻小区的配置信息B-邻小区的配置信息A)。前述示例仅用于理解本方案,具体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
具体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中CSI-RS配置信息具体包括CSI-RS的资源位置信息、CSI-RS的序列信息以及CSI-RS的功率信息。其中,CSI-RS的资源位置信息具体包括但不限于CSI-RS的频域位置、天线端口数、周期、偏移、密度以及码分复用类型(code divisionmultiplexing type,CDM type)。CSI-RS的序列信息具体包括但不限于扰码标识(identity,ID)、时隙位置以及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符号位置。CSI-RS的功率信息具体包括CSI-RS上的功率分配信息。同理可知,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中TRS配置信息具体包括TRS的资源位置信息、TRS的序列信息以及TRS的功率信息。其中,TRS的资源位置信息具体包括但不限于TRS的频域位置、天线端口数、周期、偏移、密度以及CDM type。TRS的序列信息具体包括但不限于扰码ID、时隙位置以及OFDM符号位置。TRS的功率信息具体包括TRS上的功率分配信息。
步骤S302、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
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步骤S301中,终端设备所接收到的辅助信令所包括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中包括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因此终端设备能够根据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为邻小区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资源元素RE位置。
具体地,通过步骤S301可知,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具体包括CSI-RS配置信息以及TRS配置信息,且CSI-RS配置信息具体包括CSI-RS的资源位置信息、CSI-RS的序列信息以及CSI-RS的功率信息,TRS配置信息具体包括TRS的资源位置信息、TRS的序列信息以及TRS的功率信息。
基于此,终端设备能够获取CSI-RS的资源位置信息中的CSI-RS的频域位置。并获取CSI-RS的资源位置信息中的周期以及偏移,以及获取CSI-RS的序列信息中的时隙位置以及OFDM符号位置,终端设备基于周期,偏移,时隙位置以及OFDM符号位置进行计算,能够得到CSI-RS的时域位置。基于此,终端设备根据获取得到的CSI-RS的频域位置以及计算得到的CSI-RS的时域位置进行计算,能够确定CSI-RS的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位置,该CSI-RS的RE位置即为邻小区的CSI-RS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RE位置。
同理可知,终端设备能够获取TRS的资源位置信息中的TRS的频域位置。并获取TRS的资源位置信息中的周期以及偏移,以及获取TRS的序列信息中的时隙位置以及OFDM符号位置,终端设备基于周期,偏移,时隙位置以及OFDM符号位置进行计算,能够得到TRS的时域位置。基于此,终端设备根据获取得到的TRS的频域位置以及计算得到的TRS的时域位置进行计算,能够确定TRS的RE位置,该TRS的RE位置即为邻小区的TRS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RE位置。
由此可知,终端设备能够根据CSI-RS配置信息以及TRS配置信息,通过上述方式确定第一位置,且该第一位置包括CSI-RS的RE位置与TRS的RE位置。即终端设备能够确定邻小区的CSI-RS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RE位置,以及邻小区的TRS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RE位置。应理解,若服务器小区仅有一个相邻的邻小区,那么可以得到该邻小区的第一位置,若服务小区有多个相邻的邻小区,那么可以得到每个邻小区对应的第一位置,即每个邻小区中CSI-RS的RE位置与TRS的RE位置。具体此处不对第一位置的具体数量进行限定,具体数量与邻小区的数量一致即可。
在实际应用中,在服务小区有多个相邻的邻小区的场景下,每个邻小区对服务小区的干扰强度是不同的,因此为了使得终端设备能够消除较强的干扰,还可以对所确定的邻小区的CSI-RS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RE位置,以及邻小区的TRS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RE位置进行选择。
具体地,终端设备通过前述类似方式确定邻小区的CSI-RS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RE位置,以及邻小区的TRS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RE位置,此时将邻小区的CSI-RS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RE位置,以及邻小区的TRS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RE位置定义为第二位置。然后对多个邻小区的第二位置的干扰强度进行测量,得到多个待处理测量结果,该待处理测量结果与邻小区的第二位置一一对应。然后通过不同的方式在多个待处理测量结果确定,并且将目标测量结果对应的邻小区的第二位置确定为第一位置。应理解,目标测量结果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但目标测量结果的数量是小于待处理测量结果的数量的,目标测量结果的具体数量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确定至少一个目标测量结果,第一种方式为通过预设数量阈值确定,第二种方式为通过预设百分比阈值确定,下面分别介绍本实施例中的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通过预设数量阈值确定目标测量结果。该预设数量阈值为终端设备确定的具体数量。例如,预设数量阈值为2,那么能够确定目标测量结果的最大数量即为2,基于此,对多个待处理测量结果按照干扰程度的大小进行排序,将多个待处理测量结果中干扰程度的大小为前2个的待处理测量结果,或干扰程度的大小为第1个的待处理测量结果确定为目标测量结果。应理解,在不同的场景下,预设数量阈值是根据终端设备对邻小区的干扰强度通过进行实验和/或基于大量数据的统计所确定的。
第二种方式,通过预设百分比阈值确定目标测量结果。该预设百分比阈值为多个待处理测量结果中能够确定目标测量结果数量的最大百分比。例如,预设数量阈值为50%,且待处理测量结果的数量为10,那么目标测量结果的最大数量即为5,基于此,对10个待处理测量结果按照干扰程度的大小进行排序,将10个待处理测量结果中干扰程度的大小为前5个的待处理测量结果确定为目标测量结果。应理解,在不同的场景下,预设百分比阈值是根据终端设备对邻小区的干扰强度通过进行实验和/或基于大量数据的统计所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下,为了保证能够高效且准确的进行干扰消除,终端设备还能够设定干扰强度阈值,若多个待处理测量结果的干扰程度的大小均小于干扰强度阈值,则说明多个邻小区对服务小区的干扰较弱,此时可以选择暂时不进行干扰消除,即暂时不对第一位置进行确定,具体场景此处不做限定。由此能够避免了在干扰较弱的RE位置进行干扰消除的资源消耗,降低干扰消除的资源消耗。
步骤S303、终端设备根据SCS配置信息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
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步骤S301中,终端设备所接收到的辅助信令所包括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中包括SCS配置信息,基于此,终端设备能够根据SCS配置信息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
具体地,在5G NR场景下,不同小区配置的SCS可能不同,这就导致在服务小区对相邻小区带来的干扰进行消除时,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带来的复杂度也不同。5G NR中,频率范围1(frequency range 1,FR1)能够使用的SCS包括下面三种,分别为15kHz,30kHz以及60kHz,其次,FR2能够使用的SCS包括下面三种,分别为60kHz,120kHz,和240kHz。例如,在FR1的场景下,服务小区的SCS与邻小区的SCS是如下四种配置:(服务小区,邻小区)=(15,15),或,(服务小区,邻小区)=(15,30),或,(服务小区,邻小区)=(30,15),或,(服务小区,邻小区)=(30,30)。
基于前述四种配置,在服务小区与邻小区的SCS相同,以及服务小区与邻小区的SCS不同的情况下,所涉及的处理方式不一样。例如,在服务小区的SCS与邻小区的SCS为(15,15)或(30,30)这种可能性下,此时可以确定处理方式中仅使用一个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其次,在服务小区的SCS与邻小区的SCS为(15,30)或(30,15)这种可能性下,此时可以确定处理方式中将使用两个FFT。应理解,前述示例仅用于理解本方案,具体干扰消除处理方式需要根据服务小区与邻小区的SCS配置信息确定,不应理解为本实施例的限定。
步骤S304、终端设备使用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在第一位置上进行干扰消除。
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步骤S302中,终端设备能够确定第一位置,且在步骤S303中,终端设备能够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因此终端设备能够使用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在第一位置上进行干扰消除。由此完成对邻小区的CSI-RS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消除的操作,并且完成对邻小区的TRS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消除的操作。因此,采用步骤S301至步骤S304中所介绍的干扰处理的方法,能够消除CSI-RS和TRS的干扰,且不影响在CSI-RS或TRS上发送PDSCH数据,从而提升频谱利用率。
(2)以邻小区为单位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干扰处理的方法另一交互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终端设备不上报关于干扰消除的UE能力,且以邻小区为单位发送配置信息的情况下,干扰处理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配置信息,SCS配置信息以及每个邻小区的小区标识。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辅助信令具体为RRC信令。该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配置信息,SCS配置信息以及每个邻小区的小区标识。且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网络设备以及邻小区与步骤S301中所介绍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地,终端设备接收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的辅助信令。
具体地,由于终端设备并未上报关于干扰消除的UE能力,为了保证终端设备能够对CSI-RS的干扰或TRS的的干扰进行消除,因此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具体包括CSI-RS配置信息以及TRS配置信息。其次为了能够让终端设备能够确定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具体来源于哪个邻小区,因此参考信号配置信息还需要包括每个邻小区的小区标识。即此时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应该包括CSI-RS配置信息,TRS配置信息,SCS配置信息以及每个邻小区的小区标识,邻小区的小区标识指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来源于邻小区。
示例性地,若与服务小区相邻的小区包括邻小区1,邻小区2以及邻小区3,而终端设备所接收到的辅助信令包括CSI-RS配置信息1,TRS配置信息1以及SCS配置信息1,CSI-RS配置信息2,TRS配置信息2以及SCS配置信息2,以及CSI-RS配置信息3,TRS配置信息3以及SCS配置信息3,且还包括小区标识1,小区标识2以及小区标识3。基于此,若小区标识1指示CSI-RS配置信息1,TRS配置信息1以及SCS配置信息1来源于邻小区1,小区标识2指示CSI-RS配置信息2,TRS配置信息2以及SCS配置信息2来源于邻小区2,小区标识3指示CSI-RS配置信息3,TRS配置信息3以及SCS配置信息3来源于邻小区3,那么终端设备能够根据小区标识确定,每个不同配置信息来源于哪个邻小区,因此后续所确定的第一位置也能够确定具体干扰来自于哪个邻小区,由此提升干扰消除的可靠性以及准确度。
可选地,当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再次发送的辅助信令包括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以及小区标识。应理解,每个小区的小区标识不会因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而更新,即每个小区的小区标识是预设固定的。为了保证终端设备能够更准确使用配置信息进行干扰消除,此时网络设备会再次发送辅助信令,使得终端设备能够接收到最新的配置信息。具体发送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的方式与步骤S30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中CSI-RS配置信息具体包括CSI-RS的资源位置信息、CSI-RS的序列信息以及CSI-RS的功率信息。且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中TRS配置信息具体包括TRS的资源位置信息、TRS的序列信息以及TRS的功率信息。具体信息与步骤S301中介绍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02、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的方式与步骤S302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此,终端设备还能够根据小区标识确定第一位置为哪个邻小区的RE位置。为了便于理解,以步骤S401所示例的配置信息作为示例进行介绍,终端设备基于与步骤S302类似的方式,通过CSI-RS配置信息1与TRS配置信息1确定第一位置1,同理可知,终端设备通过CSI-RS配置信息2与TRS配置信息2确定第一位置2,以及通过CSI-RS配置信息3与TRS配置信息3确定第一位置3。由于配置信息中还携带有小区标识,因此终端设备可以进一步地确定第一位置1为邻小区1的CSI-RS的RE位置以及TRS的RE位置,同理可知,第一位置2为邻小区2的CSI-RS的RE位置以及TRS的RE位置,第一位置3为邻小区3的CSI-RS的RE位置以及TRS的RE位置。
步骤S403、终端设备根据SCS配置信息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SCS配置信息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步骤的方式与步骤S303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此,终端设备还能够根据小区标识确定每个小区的具体干扰消除处理方式。为了便于理解,再次以步骤S401所示例的配置信息作为示例进行介绍,终端设备基于与步骤S303类似的方式,通过SCS配置信息1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1,同理可知,终端设备通过SCS配置信息2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2,以及通过SCS配置信息3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3。由于配置信息中还携带有小区标识,因此终端设备可以进一步地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1为对邻小区1采用的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同理可知,干扰消除处理方式2为对邻小区2采用的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干扰消除处理方式3为对邻小区3采用的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应理解,对不同邻小区采用的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步骤S404、终端设备使用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在第一位置上进行干扰消除。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使用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在第一位置上进行干扰消除的方式与步骤S304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理解,再次以步骤S401至步骤S403所示例的配置信息作为示例进行介绍,终端设备使用干扰消除处理方式1在第一位置上1进行干扰消除,从而完成对邻小区1的CSI-RS以及TRE带来的干扰。同理可知,使用干扰消除处理方式2在第一位置上2进行干扰消除,从而完成对邻小区2的CSI-RS以及TRE带来的干扰。其次,使用干扰消除处理方式3在第一位置上3进行干扰消除,从而完成对邻小区3的CSI-RS以及TRE带来的干扰。使得终端设备能够更为准确且高效的进行干扰消除,从而提升干扰消除的效率。
二、上报关于干扰消除的UE能力。
在终端设备上报关于干扰消除的UE能力的情况下,网络设备会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关于干扰消除的UE能力,发送终端设备所支持的干扰消除方式对应的配置信息。基于此,配置信息可以为网络设备直接发送终端设备所支持的干扰消除方式对应的配置信息,或者,网络设备以每个与服务小区相邻的邻小区为单位,每个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中分别包括邻小区的终端设备所支持的干扰消除方式对应的配置信息。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分别对上述两种情况进行介绍。
(1)不以邻小区为单位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干扰处理的方法一个交互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终端设备上报关于干扰消除的UE能力,且不以邻小区为单位发送配置信息的情况下,干扰处理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于干扰消除的UE能力,即第一指示信息能够指示终端设备支持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干扰消除CSI-RS-IC,或,指示终端设备支持进行跟踪参考信号干扰消除TRS-IC,或,指示终端设备支持进行CSI-RS-IC以及TRS-IC。具体地,CSI-RS-IC为对第一干扰进行消除,第一干扰为邻小区的CSI-RS对服务小区数据的干扰。其次,TRS-IC为对第二干扰进行消除,第二干扰为邻小区的TRS对服务小区数据和/或TRS的干扰。
步骤S502、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以及SCS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由于网络设备通过步骤S501能够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于干扰消除的UE能力的第一指示信息。因此基于该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内容,网络设备会向终端设备发送符合终端设备关于干扰消除的UE能力的配置信息。因此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且具体辅助信令为RRC信令,且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此时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以及SCS配置信息,且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具体包括CSI-RS配置信息以及TRS配置信息中至少一项。具体地,当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辅助信令包括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以及每个邻小区的小区标识。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网络设备,邻小区以及增量式更新后与步骤S301中所介绍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当步骤S501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支持进行CSI-RS-IC,那么终端设备接收到的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即包括CSI-RS配置信息。同理可知,当步骤S501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支持进行TRS-IC,那么终端设备接收到的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即包括TRS配置信息。其次,当步骤S501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支持进行CSI-RS-IC以及TRS-IC,那么终端设备接收到的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即包括CSI-RS配置信息以及TRS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再次发送的辅助信令包括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的具体方式与步骤S30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其次,CSI-RS配置信息与TRS配置信息具体包括内容也与步骤S301所介绍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503、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能够根据步骤S502所获取的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
具体地,当步骤S501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支持进行CSI-RS-IC,此时终端设备接收到的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即包括CSI-RS配置信息。基于此,终端设备能够获取CSI-RS的资源位置信息中的CSI-RS的频域位置。并获取CSI-RS的资源位置信息中的周期以及偏移,以及获取CSI-RS的序列信息中的时隙位置以及OFDM符号位置,终端设备基于周期,偏移,时隙位置以及OFDM符号位置进行计算,能够得到CSI-RS的时域位置。基于此,终端设备根据获取得到的CSI-RS的频域位置以及计算得到的CSI-RS的时域位置进行计算,能够确定CSI-RS的RE位置,该CSI-RS的RE位置即为邻小区的CSI-RS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RE位置。此时第一位置为每个邻小区的CSI-RS的RE位置。
同理可知,当步骤S501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支持进行TRS-IC,此时终端设备接收到的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即包括TRS配置信息。基于此,终端设备能够获取TRS的资源位置信息中的TRS的频域位置。并获取TRS的资源位置信息中的周期以及偏移,以及获取TRS的序列信息中的时隙位置以及OFDM符号位置,终端设备基于周期,偏移,时隙位置以及OFDM符号位置进行计算,能够得到TRS的时域位置。基于此,终端设备根据获取得到的TRS的频域位置以及计算得到的TRS的时域位置进行计算,能够确定TRS的资源元素RE位置,该TRS的RE位置即为邻小区的TRS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RE位置。此时第一位置为每个邻小区的TRS的RE位置。
再次,当步骤S501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支持进行CSI-RS-IC以及TRS-IC,此时终端设备接收到的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即包括CSI-RS配置信息以及TRS配置信息。基于此,终端设备能够根据前述两种方式确定CSI-RS的RE位置以及TRS的资源元素RE位置。此时第一位置为每个邻小区的CSI-RS的RE位置与TRS的RE位置。
其他相关步骤以及限定与步骤S302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504、终端设备根据SCS配置信息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SCS配置信息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步骤的方式与步骤S303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505、终端设备使用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在第一位置上进行干扰消除。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使用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在第一位置上进行干扰消除的方式与步骤S404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2)以邻小区为单位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干扰处理的方法另一交互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终端设备上报关于干扰消除的UE能力,且以邻小区为单位发送配置信息的情况下,干扰处理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与步骤S50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602、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配置信息,SCS配置信息以及每个邻小区的小区标识。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该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具体地,当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辅助信令包括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以及每个邻小区的小区标识。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网络设备,邻小区以及增量式更新后与步骤S301中所介绍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由于终端设备已上报关于干扰消除的UE能力,为了保证终端设备能够对CSI-RS的干扰或TRS的的干扰进行消除,并且能够让终端设备能够确定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具体来源于哪个邻小区,此时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应该包括CSI-RS配置信息以及TRS配置信息中至少一项,SCS配置信息以及每个邻小区的小区标识,邻小区的小区标识指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来源于邻小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具体包括的CSI-RS配置信息以及TRS配置信息与步骤S501中所介绍的类似,而邻小区的小区标识与步骤S401中所介绍的类似,在此也不再赘述。
步骤S603、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的方式与步骤S503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由于本实施例中邻小区的配置信息还包括邻小区的小区标识,因此终端设备还能够根据小区标识确定第一位置为哪个邻小区的RE位置。为了便于理解,以邻小区包括邻小区1以及邻小区2作为示例进行说明,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支持进行TRS-IC,此时终端设备接收到的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即包括TRS配置信息。且对应的邻小区1配置信息为TRS配置信息1,小区标识为“1”,邻小区2配置信息为TRS配置信息2,小区标识为“2”。基于此,终端设备通过TRS配置信息1确定第一位置1,通过TRS配置信息2确定第一位置2,然后终端设备可以进一步地确定第一位置1为邻小区1的TRS的RE位置,第一位置2为邻小区2的TRS的RE位置。应理解,前述示例仅用于理解本方案,而不应理解为本方案的限定。
步骤S604、终端设备根据SCS配置信息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SCS配置信息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步骤的方式与步骤S403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605、终端设备使用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在第一位置上进行干扰消除。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使用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在第一位置上进行干扰消除的方式与步骤S404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图6的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在终端设备上报关于干扰消除的UE能力,且以邻小区为单位发送配置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干扰处理的方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降低网络设备发送配置信息的资源消耗,以及在需要对多个邻小区进行选择时,提升终端设备干扰处理的效率,终端设备在向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且接收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之前,还能够主动测量每个邻小区的干扰强度,并通过指示信息,将干扰强度较强的邻小区的小区标识发送给网络设备,使得网络设备仅发送干扰强度较强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即可。基于此,下面对此种情况进行详细介绍,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干扰处理的方法另一交互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干扰处理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0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与步骤S50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702、终端设备确定待处理小区。
本实施例中,在服务器小区有多个邻小区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对多个邻小区的干扰强度进行测量后,得到多个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强度测量结果,然后对多个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强度测量结果,按照干扰强度从高到低排序,由此从多个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强度测量结果中确定至少一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一个或多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为多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中干扰强度最强或者较强的结果,并且将所确定的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对应的邻小区确定为待处理小区。
示例性地,若服务器小区有6个邻小区,分别为邻小区1,邻小区2至邻小区6,终端设备对6个邻小区的干扰强度进行测量后,得到邻小区1对应的干扰强度测量结果1,邻小区2对应的干扰强度测量结果2,至邻小区6对应的干扰强度测量结果6。按照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反映的干扰强度从大到小排序,若干扰强度从大到小的具体顺序为干扰强度测量结果6,干扰强度测量结果4,干扰强度测量结果3,干扰强度测量结果1,干扰强度测量结果2以及干扰强度测量结果5。此时终端设备根具体情况能够确定干扰强度测量结果6以及干扰强度测量结果4的干扰较强,因此干扰强度测量结果6对应的邻小区6以及干扰强度测量结果4对应的邻小区4,被确定为待处理小区。应理解,被选择的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但被选择的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小于所有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强度测量结果的数量,被选择的干扰强度测量结果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步骤S703、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待处理小区的小区标识。网络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能够确定仅需要向终端设备发送待处理小区的配置信息即可。
步骤S704、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辅助信令包括待处理小区的配置信息,待处理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配置信息,SCS配置信息以及待处理小区的小区标识。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该辅助信令包括待处理小区的配置信息。具体地,当待处理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辅助信令包括增量式更新后的待处理小区的配置信息以及待处理小区的小区标识。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网络设备,邻小区以及增量式更新后与步骤S602中所介绍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705、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确定待处理小区的第一位置。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确定待处理小区的第一位置的方式与步骤S603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706、终端设备根据SCS配置信息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SCS配置信息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步骤的方式与步骤S403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707、终端设备使用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在待处理小区的第一位置上进行干扰消除。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使用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在第一位置上进行干扰消除的方式与步骤S404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面所介绍的更新的方法均为增量式更新,在实际应用中,当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网络设备也可以直接发送更新后的配置信息,也就是网络设备再次发送的辅助信令中包括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是否发送网络设备再次发送的辅助信令中所包括的为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还是增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在此不做限定。
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干扰处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基于上述方法示例对干扰处理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由此,下面对本申请中的干扰处理装置进行详细描述,且干扰处理装置被设置于终端设备,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干扰处理装置一个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干扰处理装置800包括:
通信模块801,用于接收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其中,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以及子载波间隔SCS配置信息,邻小区是与服务小区相邻的小区,服务小区是对干扰处理装置进行服务的小区;
处理模块802,用于根据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其中,第一位置为邻小区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资源元素RE位置;
处理模块802,还用于根据SCS配置信息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
处理模块802,还用于使用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在第一位置上进行干扰消除。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图8所对应的实施例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处理装置800的另一实施例中,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配置信息与跟踪参考信号TRS配置信息中至少一项;
第一位置为CSI-RS的资源元素RE位置与TRS的RE位置中至少一项。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图8所对应的实施例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处理装置800的另一实施例中,通信模块801,还用于在接收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之前,向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干扰处理装置支持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干扰消除CSI-RS-IC与跟踪参考信号干扰消除TRS-IC中至少一项,CSI-RS-IC为对第一干扰进行消除,TRS-IC为对第二干扰进行消除,第一干扰为邻小区的CSI-RS对服务小区数据的干扰,第二干扰为邻小区的TRS对服务小区数据和/或TRS的干扰。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图8所对应的实施例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处理装置800的另一实施例中,当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辅助信令包括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图8所对应的实施例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处理装置800的另一实施例中,辅助信令还包括每个邻小区的小区标识,邻小区的小区标识指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来源于邻小区。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图8所对应的实施例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处理装置800的另一实施例中,当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辅助信令包括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以及每个邻小区的小区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图8所对应的实施例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处理装置800的另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802,还用于在向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且接收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之前,对L个邻小区的干扰强度进行测量,得到L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其中,干扰强度测量结果与邻小区一一对应,L≥2;
处理模块802,还用于在L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中确定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其中,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大于其他(L-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M≥1,且M<L;
处理模块802,还用于将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对应的邻小区确定为待处理小区;
通信模块801,还用于向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待处理小区的小区标识,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向干扰处理装置发送待处理小区的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图8所对应的实施例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处理装置800的另一实施例中,辅助信令包括待处理小区的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图8所对应的实施例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处理装置800的另一实施例中,当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辅助信令包括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图8所对应的实施例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处理装置800的另一实施例中,辅助信令包括多个邻小区的配置信息;
处理模块802,具体用于:
根据多个邻小区的CSI-RS配置信息与多个邻小区的TRS配置信息中至少一项,确定多个邻小区的第二位置,其中,邻小区的第二位置为邻小区的CSI-RS的资源元素RE位置与邻小区的与TRS的RE位置中至少一项;
对多个邻小区的第二位置的干扰强度进行测量,得到多个待处理测量结果,其中,待处理测量结果与邻小区的第二位置一一对应;
在多个待处理测量结果中确定目标测量结果;
将目标测量结果对应的邻小区的第二位置确定为第一位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图8所对应的实施例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处理装置800的另一实施例中,通信模块801,具体用于接收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的辅助信令,其中,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CSI-RS配置信息,TRS配置信息以及SCS配置信息。
其次,下面再对本申请中的干扰处理装置进行详细描述,且干扰处理装置被设置于网络设备,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干扰处理装置另一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干扰处理装置900包括:
通信模块90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辅助信令,其中,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以及子载波间隔SCS配置信息,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用于确定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为邻小区对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资源元素RE位置,SCS配置信息用于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干扰消除处理方式被用于在第一位置上进行干扰消除,邻小区是与服务小区相邻的小区,服务小区是对终端设备进行服务的小区,网络设备为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图9所对应的实施例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处理装置900的另一实施例中,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配置信息与跟踪参考信号TRS配置信息中至少一项;
第一位置为CSI-RS的资源元素RE位置与TRS的RE位置中至少一项。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图9所对应的实施例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处理装置900的另一实施例中,通信模块901,还用于在向终端设备发送辅助信令之前,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干扰消除CSI-RS-IC与跟踪参考信号干扰消除TRS-IC中至少一项,CSI-RS-IC为对第一干扰进行消除,TRS-IC为对第二干扰进行消除,第一干扰为邻小区的CSI-RS对服务小区数据的干扰,第二干扰为邻小区的TRS对服务小区数据和/或TRS的干扰。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图9所对应的实施例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处理装置900的另一实施例中,当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辅助信令包括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图9所对应的实施例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处理装置900的另一实施例中,辅助信令还包括每个邻小区的小区标识,邻小区的小区标识指示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来源于邻小区。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图9所对应的实施例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处理装置900的另一实施例中,当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辅助信令包括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以及每个邻小区的小区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图9所对应的实施例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处理装置900的另一实施例中,干扰处理装置900还包括处理模块902;
通信模块901,还用于在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后,且向终端设备发送辅助信令之前,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待处理小区的小区标识,待处理小区为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对应的邻小区,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是在L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中确定的,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大于其他(L-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L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是对L个邻小区的干扰强度进行测量得到的,干扰强度测量结果与邻小区一一对应,L≥2,M≥1,且M<L;
处理模块902,用于根据待处理小区对应的小区标识确定待处理小区。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图9所对应的实施例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处理装置900的另一实施例中,辅助信令包括待处理小区的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图9所对应的实施例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处理装置900的另一实施例中,当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辅助信令包括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图9所对应的实施例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处理装置900的另一实施例中,辅助信令包括多个邻小区的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图9所对应的实施例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处理装置900的另一实施例中,通信模块901,具体用于通过广播方式向终端设备发送辅助信令,其中,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CSI-RS配置信息,TRS配置信息以及SCS配置信息。
图10示出的是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10,手机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010、存储器1020、输入单元1030、显示单元1040、传感器1050、音频电路10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1070、处理器1080、以及电源10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下面结合图10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1010可用于通信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08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10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0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
存储器10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0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0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0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10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030可包括触控面板10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32。显示单元10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1040可包括显示面板10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031可覆盖显示面板1041。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音频电路1060、扬声器1061,传声器10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10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0示出了WiFi模块10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
处理器10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0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0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80中。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0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0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所包括的处理器1080可以执行前述图3中步骤S302至步骤S304的功能,或,执行前述图4中步骤S402至步骤S404的功能,或,执行前述图5中步骤S503至步骤S505的功能,或,执行前述图6中步骤S603至步骤S605的功能,或,执行前述图7中步骤S702,步骤S705至步骤S707的功能。而该终端设备所包括的RF电路1010可以执行前述图3中步骤S301的功能,或,执行前述图4中步骤S401的功能,或,执行前述图5中步骤S501以及步骤S502的功能,或,执行前述图6中步骤S601以及步骤S602的功能,或,执行前述图7中步骤S701,步骤S703以及步骤S704的功能。
请参阅图1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1100的一种具体的逻辑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11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1101、通信端口1102、存储器1103、总线1104,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101用于对网络设备1100的动作进行控制处理,处理器1101还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103存储的指令,以控制通信端口1102发送信号和/或接收信号。
应理解,网络设备1100可以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可选地,存储器1103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101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103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1103可以是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101中。
其中,通信端口1102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通信端口11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1、通信端口1102与存储器1103可以是集成在不同芯片上的器件。如,处理器110和存储器1103可以集成在基带芯片中,通信端口1102可以集成在射频芯片中。处理器1101、通信端口1102与存储器1103也可以是集成在同一个芯片上的器件。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1100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基于此,当上述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各模块,例如通信模块901,处理模块902等模块是以软件方式实现的情况下,通信模块901以及处理模块902可以保存在本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103中,由处理器1101运行处理模块902,且由通信端口1102运行通信模块901,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通信模块901以及处理模块902的功能。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9所示实施例中通信模块901以及处理模块902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处理器11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该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或,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干扰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干扰处理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和/或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应理解,上述干扰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芯片。例如,该干扰处理装置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以是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chip,SoC),还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 unit,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干扰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输入和/或输出信息。所述信息包括指令和数据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干扰处理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和/或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干扰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调用并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干扰处理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和/或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图3至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各个单元执行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图3至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各个单元执行的方法。
上述各个装置实施例中模块和方法实施例中各个单元完全对应,由相应的模块或单元执行相应的步骤,例如通信单元(收发器)执行方法实施例中接收或发送的步骤,除发送、接收外的其它步骤可以由处理单元(处理器)执行。具体单元的功能可以参考相应的方法实施例。其中,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图示,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线程中,部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2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从在上面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部件可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网络间的另一部件交互的二个部件的数据,例如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互联网)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5)

1.一种干扰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其中,所述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所述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以及子载波间隔SCS配置信息,所述邻小区是与所述服务小区相邻的小区,所述服务小区是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服务的小区;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邻小区对所述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资源元素RE位置;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SCS配置信息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
所述终端设备使用所述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在所述第一位置上进行干扰消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配置信息与跟踪参考信号TRS配置信息中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位置为CSI-RS的资源元素RE位置与TRS的RE位置中至少一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干扰消除CSI-RS-IC与跟踪参考信号干扰消除TRS-IC中至少一项,所述CSI-RS-IC为对第一干扰进行消除,所述TRS-IC为对第二干扰进行消除,所述第一干扰为所述邻小区的CSI-RS对所述服务小区数据的干扰,所述第二干扰为所述邻小区的TRS对所述服务小区数据和/或TRS的干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所述辅助信令包括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信令还包括每个邻小区的小区标识,所述邻小区的小区标识指示所述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来源于所述邻小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所述辅助信令包括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以及每个邻小区的小区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且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对L个邻小区的干扰强度进行测量,得到L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其中,所述干扰强度测量结果与所述邻小区一一对应,L≥2;
所述终端设备在L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中确定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其中,所述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大于其他(L-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M≥1,且M<L;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对应的邻小区确定为待处理小区;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携带所述待处理小区的小区标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待处理小区的配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信令包括所述待处理小区的配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所述辅助信令包括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信令包括多个邻小区的配置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CSI-RS配置信息与所述TRS配置信息中至少一项,确定第一位置,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多个邻小区的CSI-RS配置信息与多个邻小区的TRS配置信息中至少一项,确定多个邻小区的第二位置,其中,所述邻小区的第二位置为邻小区的CSI-RS的资源元素RE位置与邻小区的与TRS的RE位置中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设备对多个所述邻小区的第二位置的干扰强度进行测量,得到多个待处理测量结果,其中,所述待处理测量结果与所述邻小区的第二位置一一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在多个所述待处理测量结果中确定目标测量结果;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目标测量结果对应的邻小区的第二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2,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的所述辅助信令,其中,所述辅助信令包括所述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所述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CSI-RS配置信息,所述TRS配置信息以及所述SCS配置信息。
12.一种干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其中,所述辅助信令包括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所述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以及子载波间隔SCS配置信息,所述邻小区是与所述服务小区相邻的小区,所述服务小区是对干扰处理装置进行服务的小区;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邻小区对所述服务小区造成干扰的资源元素RE位置;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SCS配置信息确定干扰消除处理方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使用所述干扰消除处理方式在所述第一位置上进行干扰消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干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配置信息与跟踪参考信号TRS配置信息中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位置为CSI-RS的资源元素RE位置与TRS的RE位置中至少一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干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所述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之前,向所述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干扰处理装置支持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干扰消除CSI-RS-IC与跟踪参考信号干扰消除TRS-IC中至少一项,所述CSI-RS-IC为对第一干扰进行消除,所述TRS-IC为对第二干扰进行消除,所述第一干扰为所述邻小区的CSI-RS对所述服务小区数据的干扰,所述第二干扰为所述邻小区的TRS对所述服务小区数据和/或TRS的干扰。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干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所述辅助信令包括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干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信令还包括每个邻小区的小区标识,所述邻小区的小区标识指示所述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来源于所述邻小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干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所述辅助信令包括增量式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以及每个邻小区的小区标识。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干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且接收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信令之前,对L个邻小区的干扰强度进行测量,得到L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其中,所述干扰强度测量结果与所述邻小区一一对应,L≥2;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L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中确定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其中,所述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大于其他(L-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M≥1,且M<L;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M个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对应的邻小区确定为待处理小区;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携带所述待处理小区的小区标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向所述干扰处理装置发送所述待处理小区的配置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干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信令包括所述待处理小区的配置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干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更新后,所述辅助信令包括更新后的邻小区的配置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2至20中任一项所述干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信令包括多个邻小区的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多个邻小区的CSI-RS配置信息与多个邻小区的TRS配置信息中至少一项,确定多个邻小区的第二位置,其中,所述邻小区的第二位置为邻小区的CSI-RS的资源元素RE位置与邻小区的与TRS的RE位置中至少一项;
对多个所述邻小区的第二位置的干扰强度进行测量,得到多个待处理测量结果,其中,所述待处理测量结果与所述邻小区的第二位置一一对应;
在多个所述待处理测量结果中确定目标测量结果;
将所述目标测量结果对应的邻小区的第二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3,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干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小区的网络设备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的所述辅助信令,其中,所述辅助信令包括所述邻小区的配置信息,所述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CSI-RS配置信息,所述TRS配置信息以及所述SCS配置信息。
23.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所述输入输出接口耦合;
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代码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与至少一个存储器通信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352344.9A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干扰处理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设备 Pending CN1151500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2344.9A CN115150043A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干扰处理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设备
PCT/CN2022/083310 WO2022206660A1 (zh) 2021-03-31 2022-03-28 一种干扰处理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2344.9A CN115150043A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干扰处理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0043A true CN115150043A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05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52344.9A Pending CN115150043A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干扰处理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0043A (zh)
WO (1) WO202220666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74946A (zh) * 2023-04-06 2023-05-05 西安紫光展锐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1461B (zh) * 2009-12-29 2014-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邻区干扰消除方法、装置和接收机
KR20140080065A (ko) * 2012-12-20 2014-06-30 주식회사 팬택 기지국, 기지국의 간섭 제거를 위한 정보 전달 방법, 단말, 및 단말의 간섭 제거 방법
US9813124B2 (en) * 2013-11-27 2017-11-07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codeword leve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with network assistance
CN105101238B (zh) * 2014-05-07 2018-11-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邻区干扰信号信息通知方法、邻区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US20200014481A1 (en) * 2017-02-02 2020-01-09 Intel Corporation Network assisted lte crs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CN108964856B (zh) * 2017-05-27 2022-10-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的应用方法及装置
CN110391887B (zh) * 2018-04-20 2021-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815275A1 (en) * 2018-06-28 2021-05-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ssistance signaling for receiver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74946A (zh) * 2023-04-06 2023-05-05 西安紫光展锐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6074946B (zh) * 2023-04-06 2023-08-08 西安紫光展锐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06660A1 (zh)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55165B1 (ko)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3138317B1 (en) A user equipment, a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enabling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5165356A1 (zh) 一种鉴权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03563433A (zh) 无线电资源单元的子集上的ue信号质量测量
CN104067688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自动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比例重新配置的设定
US10448393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nabling provision of an additional special subframe configuration
EP392687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0291751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关联载波的方法和装置
JP6437094B2 (ja) 発見信号伝送方法、セル発見方法及び装置
US20180139725A1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980023B2 (en) Reporting information
CN105580415A (zh)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15190501A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5336315B (zh) 交叉链路干扰测量配置
JP2016541170A (ja) 移動性管理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WO2014161196A1 (en) Carrier allocation
WO2022206660A1 (zh) 一种干扰处理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设备
US20220263615A1 (en) Synchronization signaling block compatible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patterns to reduce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networks
EP418505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591516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0157977A1 (ja) 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3170345A (zh) 用于频率测量和间隙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15942340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853007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333811B (zh) 一种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块发送功率配置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