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86319A - 与nr共存的lte-m子载波打孔的适用性 - Google Patents

与nr共存的lte-m子载波打孔的适用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86319A
CN114586319A CN202080072755.6A CN202080072755A CN114586319A CN 114586319 A CN114586319 A CN 114586319A CN 202080072755 A CN202080072755 A CN 202080072755A CN 114586319 A CN114586319 A CN 1145863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lte
subcarriers
resource blocks
partial overl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27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莫扎法立
A·瓦伦
J·伯格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14586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63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3Signal structure ensuring backward compatibility with legacy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26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 H04J11/00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at the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66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narrowband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821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C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3Allocation arrangement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cell interferences

Abstract

在一个方面,网络设备使用第一载波进行发送,第一载波具有在第二载波的带宽内的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以使得用于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中的与第一载波对第二载波的资源块的部分重叠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的数据不被发送。在另一个方面,无线设备使用第一载波进行接收,第一载波具有在第二载波的带宽内的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以使得当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时,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中的与第一载波对第二载波的资源块的部分重叠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被丢弃。

Description

与NR共存的LTE-M子载波打孔的适用性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19年8月1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887,616号的权益,该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在此纳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地涉及无线网络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部署与新无线电(NR)共存的LTE-M。
背景技术
机器型通信(MTC)广泛用于许多应用中,例如车辆跟踪、用户和家庭安全、银行、远程监控以及智能电网。根据一些报告,截至2023年,将有35亿个广域设备连接到蜂窝网络。为了支持这些设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成员已经使专门支持低带宽、低能耗设备的无线电接入技术标准化。该技术(其基于称为长期演进(LTE)的第四代技术)被称为LTE-M。对LTE-M(也称为LTE-MTC或eMTC)的网络支持正在快速铺开,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大量设备将被连接到网络,从而解决广泛的LTE-M用例。
由于使LTE-M设备的电池寿命长达10年的设计,这些设备中的许多设备在部署数年后将仍提供服务。在这些已部署LTE-M设备的寿命内,许多网络将经历从第四代LTE无线接入到第五代(5G)无线电接入技术(称为新无线电(NR))的迁移。在不导致对已部署的物联网(IoT)设备的服务中断的情况下平滑迁移对于移动网络运营商而言极为重要。此外,非常需要一种确保优异的无线电资源利用效率和在LTE-M与NR之间的优异共存性能的迁移解决方案。
可以配置频域和时域中的NR资源以将LTE-M嵌入在NR载波内。图1示出了LTE-M载波在NR传输带内的布置。在频域中,LTE-M特定物理信号和信道在LTE-M窄带内被发送。LTE-M窄带跨越六个物理资源块(PRB),其中每个PRB包括12个子载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当第一载波被发送以便落入第二载波的带宽内时,第一载波与第二载波的更好共存。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可以是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或者属于相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但使用不同的配置或模式,从而导致重叠的子载波。在下面描述的多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一载波是在由第二NR载波占用的带宽内被发送的LTE-M载波。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解决了NR与LTE-M之间的下行链路PRB网格未对齐问题,以确保两个系统之间的有效共存。实施例包括用于LTE-M子载波打孔的方法,其中超过NR PRB边界的LTE-M子载波能够被打孔以提高NR资源利用率。此外,多种方法旨在最小化被打孔的外围(outlying)LTE-M子载波的数量。子载波打孔可以被选择性地应用于不同的物理信道和资源分配。最后,公开了可如何有效地信令发送这样的子载波打孔的方法。
这些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网络节点和无线设备两者。一些方法可能需要标准化更改,而一些方法可以在没有标准化影响的情况下被实现。
实施例的优点包括与NR共存的LTE-M的有效部署,同时考虑了LTE-M性能与NR资源利用率之间的权衡。LTE-M子载波打孔解决了与NR和LTE-M之间的PRB未对齐有关的NR/LTE-M共存的关键方面之一。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提供了根据用于在NR载波内部署LTE-M的新颖框架进行操作的网络设备的方法。
根据一些实施例,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进行通信的方法包括:使用第一载波来发送信号,所述第一载波具有在第二载波的带宽内的预定数量的子载波。此发送以这样的方式被执行:使得用于所述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中的与所述第一载波对所述第二载波的资源块的部分重叠相对应的每个子载波的数据不被发送。
根据其他实施例,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进行通信的方法包括:使用第一载波来接收信号,所述第一载波具有在第二载波的带宽内的预定数量的子载波。此接收包括:当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时,丢弃所述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中的与所述第一载波对所述第二载波的资源块的部分重叠相对应的每个子载波。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涉及与以上概述的方法相对应的装置、网络节点、基站、无线设备、用户设备(UE)、网络设备、MTC设备、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以上概述的装置和UE的功能实现。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特征和优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和查看附图后将认识到其他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NR和LTE-M共存的示例;
图2示出了NR和LTE-M共存中的外围子载波的示例;
图3示出了由于NR与LTE-M之间的PRB未对齐而导致的外围LTE-M子载波(在LTE-M载波的低侧);
图4示出了由于NR与LTE-M之间的PRB未对齐而导致的外围LTE-M子载波(在LTE-M载波的右侧);
图5示出了偶数个和奇数个PRB的NR信道栅格的位置;
图6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具有25个PRB的5MHz LTE载波内的窄带位置;
图7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其中DC子载波的低侧的LTE-M(1.4MHz)PRB与NR PRB网格对齐的情况;
图8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对LTE-M资源元素(RE)进行打孔的方案;
图9A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在正在发送信号的网络设备中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B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在正在接收信号的网络设备中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作为网络节点的网络设备的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作为无线设备的网络设备的框图;
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经由中间网络被连接到主机计算机的电信网络;
图13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经由基站在部分无线连接上与用户设备通信的主机计算机的总体框图;
图14、图15、图16和图17是示出在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用户设备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网络节点的功能实现的框图;
图19是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无线设备的功能实现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在以下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概念的实施例的示例。但是,本发明的概念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体现,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阐述的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得本公开详尽并完整,并且将本发明的概念的范围完全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注意,这些实施例并不相互排斥。来自一个实施例的组件可以默认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存在/被使用。本文中描述的任何两个或更多个实施例可以被相互组合。实施例是关于LTE-M和NR被描述的,但是可以适用于其中技术或选择可能相关的其他无线电接入技术(RAT)。
如上所述,第一载波(例如LTE-M载波)可以在由第二载波(例如NR载波)占用的带宽内被发送。在图1中示出了其示例。一般而言,如果LTE-M载波可以被布置在任意位置,则这将满足它的信道栅格要求。但是,NR与LTE-M之间有效共存的考虑因素包括相互干扰,或者通过确保NR与LTE-M之间的子载波网格对齐来防止子载波间干扰(ICI)。另一个考虑因素包括NR资源利用率,或者最小化需要针对LTE-M预留的NR资源的数量。这很重要,因为预留的NR资源不被用于NR业务。
由于下行链路LTE(或LTE-M)中DC子载波的存在,尽管具有子载波网格对齐,但并非始终实现LTE-M与NR之间的完美PRB对齐。在PRB未对齐的情况下,必须预留七个NR PRB以便容纳具有六个PRB的LTE-M载波。这在图2中示出。因此,NR与LTE-M之间的PRB网格未对齐导致使用附加的NR资源块。
为了提高NR资源利用率,确保LTE-M下行链路窄带与六个NR资源块(而不是七个)重叠,同时仍与LTE-M共存将是有益的。在这点上,一种有前途的技术是对超过针对LTE-M预留的六个NR PRB的边界的外围LTE-M子载波进行“打孔”。换句话说,落入第七个NR PRB内的LTE-M子载波可以被打孔。在本文中针对子载波使用术语“打孔”,以指示在属于该子载波的资源元素(RE)上发送的信息对于该信息是无效的。换句话说,打孔包括不使用该子载波进行传输。针对被打孔的子载波调度的数据不被发送,并且可以简单地被丢弃。
针对LTE-M信号被打孔的子载波可以被或可以不被用于携带其他信息,例如在同一个子载波上被调度的NR业务。在接收侧,当对所接收的LTE-M信号进行解码时,那些被打孔的子载波将被丢弃。
图2示出了在NR和LTE-M共存中的外围子载波的示例。本文使用的术语“外围子载波”可以指第一载波(资源块组)的具有预定数量并且其中的一个或多个仅部分地与第二载波(资源块组)的资源块重叠的子载波。
在一个示例中,在LTE-M窄带(六个PRB)内调度LTE-M。取决于LTE-M窄带相对于NRPRB网格的位置,LTE-M可以与六个或七个NR PRB重叠。也就是说,外围LTE-M子载波的数量取决于LTE-M窄带的位置。取决于针对LTE-M预留的特定NR PRB集,外围LTE-M子载波可以位于用于LTE-M载波的频率范围的下端(也称为左下侧)或上端(右侧),如图3和4所示。
图3示出了由于NR与LTE-M之间的PRB未对齐而导致的外围LTE-M子载波(在LTE-M载波的左侧)。图4示出了由于NR与LTE-M之间的PRB未对齐而导致的外围LTE-M子载波(在LTE-M载波的右侧)。例如,在图3中,针对LTE-M预留NR PRB#2至#7(总共六个NR PRB)。外围子载波位于PRB#1内。在图4中,针对LTE-M预留NR PRB#1至#6(总共六个NR PRB)。在这种情况下,外围子载波位于PRB#7内。
一般而言,在NR与LTE-M共存的情况下,外围LTE-M子载波的数量取决于以下因素:LTE-M载波在NR内的位置(例如LTE-M窄带的位置);用于调度LTE-M传输的特定PRB集;以及针对LTE-M预留的NR PRB集(外围子载波可以在LTE-M载波/PRB的右侧或左侧)。
显然,对LTE-M子载波进行打孔会导致性能损失,因为可用于LTE-M的资源数量减少。LTE-M UE的这种性能损失取决于被打孔的外围子载波的数量以及被分配给该UE的PRB的数量。为了限制潜在子载波打孔导致的LTE-M资源损失,应当限制外围LTE-M下行链路子载波的最大数量。尽管对外围LTE-M子载波进行打孔在NR资源利用率方面是有益的,但它会降低LTE-M性能。因此,考虑仅针对少量LTE-M下行链路子载波进行子载波打孔是有益的。因此,是否对外围LTE-M子载波进行打孔取决于外围LTE-M子载波的数量。基于有关外围子载波数量的信息,能够提高LTE-M与NR系统之间的共存的效率。同时,通过有效地调整LTE-M的位置和有效调度,能够最小化外围子载波的数量。
注意,尽管使用了术语“LTE-M载波”,但应当理解,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可以涉及针对LTE-M业务分配的任何PRB集。因此,该集合可以涉及例如:包括DC子载波的LTE(或LTE-M)系统中的中心六个PRB,或者位于所谓的窄带内的PRB(其是六个连续PRB的集合),或者针对任何给定子帧中的LTE-M业务而配置的任何其他(通常为6或24个)PRB的集合。
此外,打孔本身可以被应用于与MPDCCH或PDSCH传输相关的PRB子集。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涉及使用5G NR载波内的LTE-M系统位置进行发送和接收的网络设备,但有一些考虑因素。重点可能在于NR和LTE-M两者的FDD设置和15kHz OFDM子载波间隔(SCS)。此外,可以考虑LTE-M窄带。其他考虑因素包括定义NR RF参考频率子集的NR栅格,该子集可以被用于标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RF信道位置。RF信道的NR RF参考频率映射到载波上的资源元素(例如子载波)。类似地,LTE/LTE-M栅格定义了LTE/LTE-M RF参考频率的子集,该子集可以被用于标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RF信道位置。LTE/LTE-M信道栅格位于LTE/LTE-M载波的中间,在下行链路中的DC子载波上。频域中的一个NR PRB包括十二个子载波。NR资源块的数量由Nnr表示,Nnr按照下表与NR系统带宽相关:
NR系统带宽(MHz) 5 10 15 20 25 30
NR PRB的数量(N<sub>nr</sub>) 25 52 79 106 133 160
表1:15kHz SCS的各种系统带宽的NR资源块数量
如所看到的,对于5、15和25MHz的系统带宽,NR PRB的数量是奇数。对于10、20和30MHz的带宽,NR PRB的数量是偶数。其他考虑因素包括NR资源块的索引从0到(Nnr-1)。对于具有偶数个PRB(Nnr)的NR载波,信道栅格位于PRB的第一个子载波上,索引为
Figure BDA0003591866850000071
对于具有奇数个PRB的NR载波,信道栅格位于PRB的第七个子载波上,索引为(Nnr-1)/2。此处,该PRB被称为中间NR PRB。图1示出了用于偶数个和奇数个PRB的NR信道栅格的位置。
最小化NR载波内的外围LTE-M子载波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LTE-M窄带(六个PRB)内调度LTE-M(CatM1)。对于每个LTE系统带宽,存在不同的LTE-M窄带集,它们可以被用于调度LTE-M传输(参见表2和表3)。例如,图6示出了5MHz LTE系统带宽内的LTE-M窄带(NB)的位置。
注意,尽管LTE载波的中心在100kHz信道栅格上,但LTE-M窄带的中心不一定位于信道栅格上。实际上,仅对于1.4MHz LTE系统带宽,窄带中心与DC子载波上的LTE中心对齐。应当注意,小区搜索和基本系统信息(SI)获取所必需的信号和信道(即PSS、SSS和PBCH)与LTE是公用的,因此位于LTE系统带宽的中心(在DC子载波周围)并与100kHz信道栅格对齐。在1.4MHz LTE系统带宽的情况下,仅一个窄带的中心在载波的中心。该窄带包括DC子载波,因此总共具有73个子载波(即六个PRB+一个DC子载波)。
Figure BDA0003591866850000081
表2:LTE-M窄带
Figure BDA0003591866850000082
Figure BDA0003591866850000091
表3:LTE载波内的窄带位置
图2示出了具有25个PRB的5MHz LTE载波内的LTE-M窄带(NB)的位置。取决于特定LTE-M窄带的位置,LTE-M窄带可以与六个或七个NR PRB重叠。也就是说,外围LTE-M子载波的数量取决于LTE-M窄带的具体位置。在当前公开的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外围LTE-M子载波(相对于NR)的数量最少的LTE-M窄带上调度LTE-M传输。在其他实施例中,调整LTE-M/LTE载波相对于NR载波的位置,以使得外围子载波的数量被最小化。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过在位于DC子载波下面的LTE-M窄带上调度LTE-M来实现NR与LTE-M之间的PRB对齐。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围子载波的打孔仅被应用于UE被配置为在其中操作的窄带中的最外面的PRB(左侧或右侧)。
在一个示例中,NR和LTE具有相同的系统带宽,并且它们的信道栅格位于相同位置。在LTE-M窄带内调度LTE-M。为了避免具有任何外围LTE-M子载波,可以在以下窄带内调度LTE-M信号:
Figure BDA0003591866850000092
表4:用于调度LTE-M以避免任何外围子载波的最佳窄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LTE/LTE-M具有1.4MHz系统带宽(一个窄带)。对于10MHz、20MHz、30MHz的NR系统带宽,为了确保最小数量的外围子载波,可以基于下式来布置LTE-M中心:
Fnr,raster=Flte,raster+300q[kHz],对于q=3n
其中n是整数,其中Fnr,raster和Flte,raster是NR信道栅格和LTE信道栅格的频率。q是整数,并且基于NR频率范围以及LTE载波的位置来被选择。
在NR与LTE共存的情况下,为了满足栅格网格约束和子载波正交性,相对于LTE信道栅格的NR信道栅格可以由下式给出:
Fnr,raster=Flte,raster+300q[kHz]
这意味着相对于LTE-M信道栅格,NR信道栅格可以按照20个子载波的因数来移位(即0、20、40、60、...)或按照300kHz的因数来移位。例如,对于q=0,NR栅格和LTE栅格将被对齐,这意味着NR和LTE信道栅格位于相同位置。取决于q的值(即NR和LTE的相对位置)、LTE系统带宽、以及窄带位置,外围LTE-M子载波的数量可以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LTE-M窄带右侧的一个外围LTE-M子载波被打孔。对于NR系统带宽:5MHz,15MHz,25MHz。为了确保最小数量的外围子载波,可以基于下式来布置LTE-M中心:
Fnr,raster=Flte,raster+300q[kHz],对于q=3n+1,其中n是整数。
在其他实施例中,LTE-M窄带左(更低频率)侧的两个外围LTE-M子载波被打孔。
基于资源分配的外围LTE-M子载波的打孔
在上面,关于子载波打孔的讨论主要考虑了针对使用六个PRB(一个窄带)的LTE-M情况的子载波打孔。例如,这适用于公用控制信令、系统信息传输等情况。但是,LTE-M允许动态使用PRB,以用于使用MTC物理控制信道(MPDCCH)的控制信令和使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数据传输两者。简言之,LTE-M下行链路资源使用在这方面的一些基本灵活性可以被描述如下。
对于MPDCCH,UE被配置为监视窄带内包括两个、四个或六个连续PRB的MPDCCH-PRB集中的MPDCCH传输,其中大小为2和4的集合位于窄带的边缘处。在频域中,MPDCCH传输可以利用MPDCCH-PRB集内的全部或部分资源元素。具体地说,对于所谓的局部化传输,MPDCCH传输可以位于1/4、1/2、1、2、4或6个PRB中,而与该MPDCCH-PRB集的集合无关。这与所谓的分布式传输形成对照,在分布式传输的情况下,MPDCCH传输始终占用整个MPDCCH-PRB集中的资源元素。
对于PDSCH,可以使用在窄带内任意布置的一到六个相邻PRB中的任何数量的相邻PRB来为Rel-13 LTE-M UE分配PDSCH传输。(在本文中,“Rel-13”、“Rel-14”、“Rel-15”等指3GPP规范的版本13、版本14和版本15。)对于类别M2的LTE-M UE(其在LTE Rel-14中引入),进行资源分配以使得上述针对Rel-13 LTE-M UE的分配可以在多达四个相邻窄带中被重复。因此,当一个窄带内的分配少于六个PRB时,相邻窄带中的任何重复将导致未分配的PRB的间隙。在Rel-15中,引入了以更灵活的方式分配PDSCH的可能性,以使得分配不限于要被限定在单个窄带内,而是可以扩展到窄带边界之外。
给定MPDCCH和PDSCH的上述调度灵活性,可以设想多个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围子载波的打孔被应用于被分配给UE的PRB集的最外面的PRB。对于MPDCCH传输,这通常将适用于所配置的MPDCCH-PRB集中的两个、四个或六个PRB。作为一个示例,当MPDCCH-PRB集包括两个或四个PRB时,与这些PRB相关联的外围一个或多个子载波被打孔,在这些子载波位于发送MPDCCH的窄带内部时也是如此。附加地或替代地,打孔被应用于所监视的MPDCCH-PRB集内被用于特定MPDCCH候选的传输的PRB子集的外围子载波。类似地,对于PDSCH传输,与被用于调度的PDSCH传输的PRB相关联的外围一个或多个子载波被打孔。通过遵循这种更动态的子载波打孔方案,属于窄带但未被用于MPDCCH或PDSCH传输的PRB可以替代地被用于调度NR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具有相对于NR PRB网格的最小偏移(即最小数量的外围子载波)的PRB上调度MPDCCH和PDSCH。例如,在某些情况下,DC子载波左侧的LTE-M PRB与NR PRB对齐,如Error!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所示。通过将这些PRB用于LTE-M MPDCCH和PDSCH,需要预留最小数量的NR PRB。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外围子载波的数量和被分配给对应LTE-M信道/信号的PRB的数量,动态地启用打孔(考虑由于打孔而导致的潜在性能损失)。图7示出了其中DC子载波左侧的LTE-M(1.4MHz)PRB与NR PRB网格对齐的情况。
子载波打孔方法
取决于该场景以及NR和LTE-M的相对位置,应当针对下行链路中的LTE-M窄带半静态地预留六个或七个NR PRB。当预留六个NR PRB时,外围LTE-M子载波(不包括CRS)应当被打孔,并且在这预留的六个PRB内进行LTE-M传输。在打孔的情况下,eNB可以避免在外围LTE-M下行链路子载波上进行传输,甚至无需向LTE-M通知传统UE(即向后兼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有关被打孔的子载波的信息由网络显式地传送到UE。在其他实施例中,以其他方式使UE知道所使用的打孔方案,例如,如由标准化文档所指示的那样。该信息可以是显式的(例如,在显式子载波被打孔方面)或隐式的(例如,在要应用以便确定如何以及何时应用打孔的规则方面)。有关打孔的信息可以应用于所有传输,或者选择性地应用于传输的子集,如由上面提供的各种实施例所指示的那样。这包括打孔被不同地应用于不同的物理信道或信号以及不同的资源分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有关打孔的信息经由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从网络半静态地被传送到UE。该RRC信令可以在系统信息中被广播到所有UE,或者可以使用专用RRC信令被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有关打孔的信息以更动态的方式被传送。例如,可以使用媒体访问控制(MAC)元素向UE通知对全部或部分打孔的使用正在被激活或去激活。在甚至更动态的尺度上,可以使用动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信令来指示针对指定RE的打孔是否被启用,例如,如Error!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所示。这允许当NR PRB未被用于NR UE时,针对LTE-M有效地使用该NR PRB。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避免RE打孔以保持LTE-M性能。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经由RRC信令半静态地信令发送可以被打孔的子载波集。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动态DCI信令来指示针对指定RE(即,子载波)的打孔是否被启用。图8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对LTE-M RE进行打孔的示例方案。
可以在网络节点(例如eNodeB或其任何等效物)中实现本文描述的用于对LTE-M子载波进行打孔的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的一些中,打孔操作对应于使否则将在被打孔的子载波上发生的LTE-M传输无效。然后,这些子载波可以由同一个网络节点或不同的网络节点用于例如发送NR信号。
可以在无线设备中实现用于对LTE-M子载波进行打孔的实施例,无线设备例如用户设备(UE)、无线终端、LTE-M设备、MTC(机器型通信)设备或其任何等效物。在这些实施例的一些中,当无线设备接收数据传输时发生打孔操作,其中信号的与进行打孔的子载波相对应的部分被丢弃。仅考虑在非打孔的子载波上发送的信息来对数据传输进行解码。为了做到这一点,无线设备需要关于哪些子载波被进行打孔的信息。可以以多种方式将这样的信息传送到无线设备,如上所述。
已在对与用于NR的子载波重叠的LTE-M子载波进行打孔方面描述了实施例。这仅用作示例场景,并且不排除其他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打孔改为在NR资源上发生并且LTE-M资源保持不变。在其他实施例中,本文概述的打孔替代地被应用于LTE-M或NR系统中的一者或两者被另一种无线电接入技术取代的情况。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可以被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图9A示出了根据本文描述的一种或多种技术的用于正在发送信号的网络设备的方法900。方法900包括使用第一载波进行发送,第一载波具有在第二载波的带宽内的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以使得用于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中的与第一载波对第二载波的资源块的部分重叠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的数据不被发送(方框902)。需要明确的是,这意味着对于与该部分重叠相对应的每一个子载波,不在使用第一载波的信号中发送数据,以使得这些子载波不从第二载波中被去除。
图9B示出了用于正在进行发送的网络设备的方法910。方法910包括接收由第一载波携带的信号,第一载波具有在第二载波的带宽内的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以使得当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时,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中的与第一载波对第二载波的资源块的部分重叠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被丢弃(方框912)。换言之,接收该信号包括丢弃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中的与部分重叠相对应的每个子载波。将理解,这样做是因为数据未在第一载波的信号中的这些子载波中被发送,这些子载波中的任何数据可以属于第二载波并且因此针对不同的设备。
以下描述了方法900的一些实施例的变型和细节。等效的变型和细节也适用于方法910的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载波对第二载波的资源块的部分重叠在第一载波的最外面的资源块处发生。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载波对第二载波的资源块的部分重叠在第一载波的适当资源块子集的末尾资源块处发生。
在方法900(或910)中,可以(例如,由发送基站)调度第一载波的资源块,以便限制未被解码或者未使其数据被发送的一个或多个预定子载波中的任一个预定子载波的影响。在第一载波的直流DC子载波下面的第一载波窄带中调度第一载波的资源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由发送基站)在第二载波内定位第一载波,以使得仅一个子载波与部分重叠相对应并且未被解码或不使其数据被发送。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第二载波内定位第一载波,以使得第一载波的仅两个子载波与部分重叠相对应并且未被解码或不使其数据被发送。
第一载波可以是长期演进-机器型通信(LTE-M)载波,第二载波是新无线电(NR)载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NR载波内定位LTE-M载波的中心,以使得:
F_(nr,raster)=F_(lte,raster)+300q[kHz],对于q=3n,
其中,n是整数,F_(nr,raster)是NR信道栅格频率,F_(lte,raster)是LTE信道栅格频率,q是基于NR频率范围和LTE-M载波的位置而选择的整数。
在图9A和图9B所示的方法的各种实施例或实例中,可以在以下LTE-M窄带的任一个内调度LTE-M载波的资源块:
Figure BDA0003591866850000151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不被用于LTE-M发送或接收的一个或多个LTE-M子载波限制为LTE-M子载波中的与MTC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MPDCCH资源块相关联的LTE-M子载波。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不被用于LTE-M发送或接收的一个或多个LTE-M子载波限制为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资源块相关联的LTE-M子载波。
在附加实施例中,将在LTE-M载波的直流(DC)子载波下面的LTE-M载波的资源块与NR资源块对齐,和/或发送或接收取决于在同一个网格上对齐LTE-M和NR中的子载波并且取决于栅格布置。
方法900和/或910的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发送或接收与对应于部分重叠和/或未被解码或未使其数据被发送的子载波有关的信息。因此,例如,发送基站可以向接收UE通知特定子载波未被用于下行链路信号,并且因此当对信号进行解码时,这些子载波应当被丢弃。作为另一个示例,基站可以向被调度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UE通知特定子载波不应被使用,以使得UE知道省略在这些子载波上进行发送。
所描述的方法的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以下特征:其中第一载波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不同于第二载波的RAT,和/或其中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属于相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但使用不同的配置或模式,从而导致重叠的子载波。
当与其他设备或节点通信时,网络设备可以利用如上所述的与NR带宽共存的LTE-M载波中心位置。这样的网络设备的示例包括如下所述的网络节点和无线设备。
可以使用方法来确定要被布置在NR载波内的LTE-M载波的位置,以确保NR与LTE-M之间的正交性。为此,需要识别NR和LTE-M子载波可以被对齐的LTE-M载波的位置。特别地,需要识别可以实现子载波网格对齐并且可以最小化传输带中的NR RB数量的LTE-M载波中心的可能位置。对于具有特定数量的RB(或载波带宽)的各种NR频带,将确定LTE-M载波中心的可能位置以及确定需要被预留以容纳NR与LTE-M共存的NR RB的数量。
图10示出了示例网络节点30,其可被配置为执行这些公开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网络节点30可以是演进型节点B(eNodeB)、节点B或gNB。虽然图10中示出了网络节点30,但是操作可以由其他种类的网络接入节点来执行,包括诸如基站、无线电基站、基站收发台、基站控制器、网络控制器、NR BS、多小区/多播协调实体(MCE)、中继节点、接入点、无线电接入点、远程无线电单元(RRU)远程无线电头(RRH)或多标准BS(MSR BS)之类的无线电网络节点。在一些情况下,网络节点30还可以是核心网络节点(例如MME、SON节点、协调节点、定位节点、MDT节点等),或者甚至是外部节点(例如,第三方节点、当前网络外部的节点)等。网络节点30还可以包括测试设备。
在下面描述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网络节点30将被描述为被配置为在LTE网络或NR网络中作为蜂窝网络接入节点进行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技术可以在RRC层中实现。RRC层可以由云环境中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实现,因此一些实施例可以在云环境中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很容易理解,每种类型的节点可如何适于例如通过修改和/或添加适当的程序指令以供处理电路32执行而执行在此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方法和信令过程。
网络节点30促进无线终端(例如UE)、其他网络接入节点和/或核心网络之间的通信。网络节点30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电路38,其包括用于与核心网络中的其他节点、无线电节点和/或网络中的其他类型的节点进行通信以提供数据和/或蜂窝通信服务的电路。网络节点30使用天线34和收发机电路36与无线设备通信。收发机电路36可以包括发射机电路、接收机电路和相关联的控制电路,它们被共同配置为根据无线电接入技术来发射和接收信号,以便提供蜂窝通信服务。
网络节点3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32,其在操作上与收发机电路36相关联,以及在一些情况下与通信接口电路38相关联。处理电路32包括一个或多个数字处理器42,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更一般地,处理电路32可以包括固定电路,或经由执行实现本文教导的功能的程序指令而被专门配置的可编程电路,或固定电路和编程电路的某种组合。处理器42可以是多核的,即具有用于增强性能、降低功耗和更有效地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的两个或更多处理器核。
处理电路32还包括存储器44。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44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46,以及可选地存储配置数据48。存储器44为计算机程序46提供非暂时性存储并且它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类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盘存储装置、固态内存存储装置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此处,“非暂时性”是指永久的、半永久的或至少临时持续的存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长期存储和工作存储器中的存储,例如以用于程序执行。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存储器44包括SRAM、DRAM、EEPROM和FLASH存储器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其可以在处理电路32中和/或与处理电路32分离。存储器44还可以存储由网络接入节点30使用的任何配置数据48。处理电路32可以例如通过使用被存储在存储器44中的适当程序代码而被配置为执行下文详述的一个或多个方法和/或信令过程。
根据一些实施例,网络节点30的处理电路32被配置为针对网络节点执行本文描述的技术,包括方法900和910。处理电路32被配置为使用第一载波进行发送,第一载波具有在第二载波的带宽内的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以使得用于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中的与第一载波对第二载波的资源块的部分重叠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的数据不被发送。处理电路32还被配置为使用第一载波进行接收,第一载波具有在第二载波的带宽内的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以使得当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时,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中的与第一载波对第二载波的资源块的部分重叠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被丢弃。
图1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被配置为执行上述技术的无线设备50的图。无线设备50可被视为表示可以在网络中工作的任何无线设备或终端,例如蜂窝网络中的UE。其他示例可以包括通信设备、目标设备、MTC设备、IoT设备、设备到设备(D2D)UE、机器型UE或能够进行机器对机器通信(M2M)的UE、配备有UE的传感器、PDA(个人数字助理)、平板电脑、IPAD平板电脑、移动终端、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嵌入式设备(LEE)、笔记本电脑安装设备(LME)、USB加密狗、客户端设备(CPE)等。
无线设备50被配置为经由天线54和收发机电路56与广域蜂窝网络中的网络节点或基站通信。收发机电路56可以包括发射机电路、接收机电路和相关联的控制电路,它们被共同配置为根据无线电接入技术发射和接收信号,以便使用蜂窝通信服务。出于本讨论的目的,这种无线电接入技术可以是NR和LTE。
无线设备5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52,其在操作上与无线电收发机电路56相关联。处理电路52包括一个或多个数字处理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DSP、FPGA、CPLD、ASIC或其任何组合。更一般地,处理电路52可以包括固定电路,或经由执行实现本文教导的功能的程序指令而被专门适配的可编程电路,或可以包括固定电路和编程电路的某种组合。处理电路52可以是多核的。
处理电路52还包括存储器64。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64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66,以及可选地存储配置数据68。存储器64为计算机程序66提供非暂时性存储并且它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类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盘存储装置、固态内存存储装置或它们的任何组合。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存储器64包括SRAM、DRAM、EEPROM和FLASH存储器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其可以在处理电路52中和/或与处理电路52分离。存储器64还可以存储由无线设备50使用的任何配置数据。处理电路52可以例如通过使用被存储在存储器64中的适当程序代码而被配置为执行下文详述的一个或多个方法和/或信令过程。
根据一些实施例,无线设备50的处理电路52被配置为针对网络节点执行本文描述的技术,包括方法900和910。处理电路52被配置为使用第一载波进行发送,第一载波具有在第二载波的带宽内的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以使得用于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中的与第一载波对第二载波的资源块的部分重叠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的数据不被发送。处理电路52还被配置为使用第一载波进行接收,第一载波具有在第二载波的带宽内的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以使得当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时,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中的与第一载波对第二载波的资源块的部分重叠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被丢弃。
图12示出了包括电信网络1210(例如3GPP型蜂窝网络)的通信系统,电信网络1210包括诸如无线电接入网络之类的接入网络1211以及核心网络1214。接入网络1211包括多个基站1212a、1212b、1212c,例如NB、eNB、gNB或其他类型的无线接入点,每一个限定了对应的覆盖区域1213a、1213b、1213c。每个基站1212a、1212b、1212c可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1215连接到核心网络1214。位于覆盖区域1213c中的第一UE 1271被配置为无线连接到对应的基站1212c或被其寻呼。覆盖区域1213a中的第二UE 1292可无线连接至对应的基站1212a。尽管在该示例中示出了多个UE 1291、1292,但是所公开的实施例同样适用于唯一UE在覆盖区域中或者唯一UE连接至对应基站1212的情况。
电信网络1210自身连接到主机计算机1230,主机计算机1230可以体现在独立服务器、云实现的服务器、分布式服务器的硬件和/或软件中,或者体现为服务器场中的处理资源。主机计算机1230可以在服务提供商的所有权或控制之下,或者可以由服务提供商或代表服务提供商来操作。电信网络1210与主机计算机1230之间的连接1221和1222可以直接从核心网络1214延伸到主机计算机1230,或者可以经由可选的中间网络1220。中间网络1220可以是公共、私有或托管网络之一,也可以是其中多于一个的组合;中间网络1220(如果有的话)可以是骨干网或因特网;具体地,中间网络122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子网络(未示出)。
整体上,图12的通信系统实现了所连接的UE 1291、1292之一与主机计算机1230之间的连通性。该连通性可以被描述为过顶(OTT)连接1250。主机计算机1230与所连接的UE1291、1292被配置为使用接入网络1211、核心网络1214、任何中间网络1220和可能的其他基础设施(未示出)作为中介经由OTT连接1250来传送数据和/或信令。OTT连接1250可以是透明的,因为OTT连接1250所经过的参与通信设备不知道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信的路由。例如,可以不通知或不需要通知基站1212具有源自主机计算机1230的要向所连接的UE 1291转发(例如移交)的数据的传入下行链路通信的过去路由。类似地,基站1212不需要知道从UE 1291到主机计算机1230的传出上行链路通信的未来路由。
现在将参考图13来描述在先前段落中讨论的UE、基站和主机计算机的示例实现。在通信系统1300中,主机计算机1310包括硬件1315,硬件1315包括被配置为建立和维持与通信系统1300的不同通信设备的接口的有线或无线连接的通信接口1316。主机计算机1310还包括处理电路1318,处理电路1318可以具有存储和/或处理能力。具体地,处理电路1318可以包括适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这些项的组合(未示出)。主机计算机1310还包括软件1311,软件1311存储在主机计算机1310中或可由主机计算机1310访问并且可由处理电路1318执行。软件1311包括主机应用1312。主机应用1312可操作以向诸如经由终止于UE 1330和主机计算机1310的OTT连接1350连接的UE 1330的远程用户提供服务。在向远程用户提供服务时,主机应用1312可以提供使用OTT连接1350发送的用户数据。
通信系统1300还包括在电信系统中设置的基站1320,并且基站1320包括使它能够与主机计算机1310和UE 1330通信的硬件1325。硬件1325可以包括用于建立和维持与通信系统1300的不同通信设备的接口的有线或无线连接的通信接口1326,以及用于建立和维持与位于由基站1320服务的覆盖区域(图13中未示出)中的UE 1330的至少无线连接1370的无线电接口1327。通信接口1326可被配置为促进与主机计算机1310的连接1360。连接1360可以是直接的,或者连接1360可以通过电信系统的核心网络(图13中未示出)和/或通过电信系统外部的一个或多个中间网络。在所示实施例中,基站1320的硬件1325还包括处理电路1328,处理电路1328可包括适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这些项的组合(未示出)。基站1320还具有内部存储的或可通过外部连接访问的软件1321。
通信系统1300还包括已经提到的UE 1330。UE 1330的硬件1335可以包括无线电接口1337,其被配置为建立并维持与服务UE 1330当前所在的覆盖区域的基站的无线连接1370。UE 1330的硬件1335还包括处理电路1338,处理电路1338可以包括适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这些项的组合(未示出)。UE1330还包括存储在UE 1330中或可由UE 1330访问并且可由处理电路1338执行的软件1331。软件1331包括客户端应用1332。客户端应用1332可操作以在主机计算机1310的支持下经由UE 1330向人类或非人类用户提供服务。在主机计算机1310中,正在执行的主机应用1312可经由终止于UE 1330和主机计算机1310的OTT连接1350与正在执行的客户端应用1332进行通信。在向用户提供服务中,客户端应用1332可以从主机应用1312接收请求数据,并响应于该请求数据而提供用户数据。OTT连接1350可以传送请求数据和用户数据两者。客户端应用1332可以与用户交互以生成用户提供的用户数据。
注意,图13所示的主机计算机1310、基站1320和UE 1330可以分别与图12的主机计算机1230、基站1212a、1212b、1212c之一以及UE 1291、1292之一相同。也就是说,这些实体的内部工作原理可以如图13所示,并且独立地,周围的网络拓扑可以是图12的周围的网络拓扑。
在图13中,已经抽象地绘制了OTT连接1350以示出主机计算机1310与用户设备1330之间经由基站1320的通信,而没有明确地参考任何中间设备以及经由这些设备的消息的精确路由。网络基础设施可以确定路由,网络基础设施可被配置为将路由对UE 1330或对操作主机计算机1310的服务提供商或两者隐藏。当OTT连接1350是活动的时,网络基础设施可以进一步做出决定,按照该决定,网络基础设施动态地改变路由(例如,基于负载平衡考虑或网络的重配置)。
UE 1330与基站1320之间的无线连接1370是根据贯穿本公开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例如由诸如无线设备50和网络节点30之类的节点以及相应的方法400来提供。在此描述的实施例提供了与NR共存的LTE-M的有效部署。更具体地,实施例解决了子载波网格对齐和资源效率的问题,它们是NR与LTE-M共存的关键问题。这些实施例的教导能够使用OTT连接1350来改进网络和UE 1330的数据速率、容量、延迟和/或功耗。
可以出于监视数据速率、延迟和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其上改进的其他因素的目的而提供测量过程。响应于测量结果的变化,还可以存在用于重配置主机计算机1310和UE1330之间的OTT连接1350的可选网络功能。用于重配置OTT连接1350的测量过程和/或网络功能可以在主机计算机1310的软件1311中或在UE 1330的软件1331中或者在两者中实现。在实施例中,可以将传感器(未示出)部署在OTT连接1350所通过的通信设备中或与这样的通信设备相关联;传感器可以通过提供以上示例的监视量的值或提供软件1311、1331可以从中计算或估计监视量的其他物理量的值来参与测量过程。OTT连接1350的重配置可以包括消息格式、重传设置、优选路由等。重配置不需要影响基站1320,并且它对基站1320可能是未知的或不可感知的。这种过程和功能可以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和经实践的。在某些实施例中,测量可以涉及专有UE信令,其促进主机计算机1310对吞吐量、传播时间、延迟等的测量。可以实现测量,因为软件1311、1331在其监视传播时间、错误等期间导致使用OTT连接1350来发送消息,特别是空消息或“假(dummy)”消息。
图14是示出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该通信系统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它们可以是参考图12和图13描述的那些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为了简化本公开,在本节中仅包括对图14的附图参考。在该方法的第一步骤1410中,主机计算机提供用户数据。在第一步骤1410的可选子步骤1411中,主机计算机通过执行主机应用来提供用户数据。在第二步骤1420中,主机计算机发起向UE的携带用户数据的传输。在可选的第三步骤1430中,根据贯穿本公开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基站向UE发送在主机计算机发起的传输中携带的用户数据。在可选的第四步骤1440中,UE执行与由主机计算机执行的主机应用相关联的客户端应用。
图15是示出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该通信系统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它们可以是参考图12和图13描述的那些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为了简化本公开,在本节中仅包括对图15的附图参考。在该方法的第一步骤1510中,主机计算机提供用户数据。在可选的子步骤(未示出)中,主机计算机通过执行主机应用来提供用户数据。在第二步骤1520中,主机计算机发起向UE的携带用户数据的传输。根据贯穿本公开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该传输可以通过基站。在可选的第三步骤1530中,UE接收在该传输中携带的用户数据。
图16是示出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该通信系统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它们可以是参考图12和图13描述的那些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为了简化本公开,在本节中仅包括对图16的附图参考。在该方法的可选第一步骤1610中,UE接收由主机计算机提供的输入数据。附加地或替代地,在可选的第二步骤1620中,UE提供用户数据。在第二步骤1620的可选子步骤1621中,UE通过执行客户端应用来提供用户数据。在第一步骤1610的另一可选子步骤1611中,UE执行客户端应用,该客户端应用响应于所接收的由主机计算机提供的输入数据来提供用户数据。在提供用户数据时,所执行的客户端应用可以进一步考虑从用户接收的用户输入。不管提供用户数据的具体方式如何,UE在可选的第三步骤1630中发起用户数据向主机计算机的传输。在该方法的第四步骤1640中,根据贯穿本公开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主机计算机接收从UE发送的用户数据。
图17是示出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该通信系统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它们可以是参考图12和图13描述的那些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为了简化本公开,在本节中仅包括对图17的附图参考。在该方法的可选第一步骤1710中,根据贯穿本公开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基站从UE接收用户数据。在可选的第二步骤1720中,基站发起所接收的用户数据向主机计算机的传输。在第三步骤1730中,主机计算机接收在由基站发起的传输中携带的用户数据。
如以上详细讨论的,在此描述的技术(例如图9A和9B的过程流程图所示的技术)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使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应当理解,这些技术的功能实现可以按照功能模块来表示,其中每个功能模块对应于在适当处理器中执行的软件的功能单元或对应于功能性数字硬件电路,或者对应于两者的某种组合。
图18示出了诸如网络节点30之类的网络节点的示例功能模块或电路架构。该功能实现包括通信模块1802,其用于使用第一载波进行发送,第一载波具有在第二载波的带宽内的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以使得用于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中的与第一载波对第二载波的资源块的部分重叠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的数据不被发送。
图19示出了无线设备50的示例功能模块或电路架构,无线设备50包括通信模块1902,其用于使用第一载波进行接收,第一载波具有在第二载波的带宽内的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以使得当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时,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中的与第一载波对第二载波的资源块的部分重叠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被丢弃。
示例实施例
示例实施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列出的示例:
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进行通信的方法,包括:
使用第一载波进行发送,第一载波具有在第二载波的带宽内的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以使得用于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中的与第一载波对第二载波的资源块的部分重叠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的数据不被发送。
2.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进行通信的方法,包括:
使用第一载波进行接收,第一载波具有在第二载波的带宽内的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以使得当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时,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中的与第一载波对第二载波的资源块的部分重叠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被丢弃。
3.根据示例实施例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载波对第二载波的资源块的部分重叠在第一载波的最外面的资源块处发生。
4.根据示例实施例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载波对第二载波的资源块的部分重叠在第一载波的适当资源块子集的末尾资源块处发生。
5.根据示例实施例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载波的资源块被调度,以便限制未被解码或者未使其数据被发送的一个或多个预定子载波中的任一个预定子载波的影响。
6.根据示例实施例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载波的直流DC子载波下面的第一载波窄带中调度第一载波的资源块。
7.根据示例实施例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二载波内定位第一载波,以使得仅一个子载波与部分重叠相对应并且不被解码或不使其数据被发送。
8.根据示例实施例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二载波内定位第一载波,以使得第一载波的仅两个子载波与部分重叠相对应并且不被解码或不使其数据被发送。
9.根据示例实施例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载波是长期演进-机器型通信LTE-M载波,第二载波是新无线电NR载波。
10.根据示例实施例9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下式在NR载波内定位LTE-M载波的中心:
Fnr,raster=Flte,raster+300q[kHz],对于q=3n,
其中,n是整数,Fnr,raster是NR信道栅格频率,Flte,raster是LTE信道栅格频率,q是必须基于NR频率范围和LTE-M载波的位置而选择的整数。
11.根据示例实施例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以下LTE-M窄带的任一个内调度LTE-M载波的资源块:
Figure BDA0003591866850000261
12.根据示例实施例9所述的方法,其中,将不被用于LTE-M发送或接收的一个或多个LTE-M子载波限制为LTE-M子载波中的与MTC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MPDCCH资源块相关联的LTE-M子载波。
13.根据示例实施例9所述的方法,其中,将不被用于LTE-M发送或接收的一个或多个LTE-M子载波限制为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资源块相关联的LTE-M子载波。
14.根据示例实施例9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在LTE-M载波的直流DC子载波下面的LTE-M载波的资源块与NR资源块对齐。
15.根据示例实施例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或接收取决于在同一个网格上对齐LTE-M和NR中的子载波并且取决于栅格布置。
16.根据示例实施例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发送或接收与对应于部分重叠和/或不被解码或未使其数据被发送的子载波有关的信息。
17.根据示例实施例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载波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不同于第二载波的RAT。
18.根据示例实施例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属于相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但使用不同的配置或模式,从而导致重叠的子载波。
19.一种网络节点,适于执行根据示例实施例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网络节点,包括收发机电路和处理电路,处理电路与收发机电路在操作上关联并被配置为执行根据示例实施例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无线设备,适于执行根据示例实施例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无线设备,包括收发机电路和处理电路,处理电路与收发机电路在操作上关联并被配置为执行根据示例实施例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该指令当在至少一个处理电路上被执行时使得至少一个处理电路执行根据示例实施例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包含根据示例实施例2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的载体,其中,该载体是电信号、光信号、无线电信号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个。
A1.一种包括主机计算机的通信系统,该主机计算机包括:
处理电路,其被配置为提供用户数据;以及
通信接口,其被配置为将用户数据转发到蜂窝网络以传输到用户设备UE,其中,蜂窝网络包括具有无线电接口和处理电路的基站,基站的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包括实施例14-17的任何操作。
A2.根据前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还包括:基站。
A3.根据前两个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还包括:UE,其中,UE被配置为与基站通信。
A4.根据前三个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主机计算机的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主机应用,从而提供用户数据;以及
UE包括处理电路,其被配置为执行与主机应用相关联的客户端应用。
A5.一种在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用户设备UE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主机计算机处,提供用户数据;以及
在主机计算机处,经由包括基站的蜂窝网络发起向UE的携带用户数据的传输,其中,基站执行根据实施例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步骤。
A6.根据前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基站处,发送用户数据。
A7.根据前两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用户数据是通过执行主机应用而在主机计算机处提供的,该方法还包括:在UE处,执行与主机应用相关联的客户端应用。
A8.一种被配置为与基站通信的用户设备UE,该UE包括无线电接口和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前三个实施例中的任一项。
A9.一种包括主机计算机的通信系统,该主机计算机包括:
处理电路,其被配置为提供用户数据;以及
通信接口,其被配置为将用户数据转发到蜂窝网络以传输到用户设备UE,
其中,UE包括无线电接口和处理电路,UE的组件被配置为执行根据实施例1-13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步骤。
A10.根据前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蜂窝网络还包括:被配置为与UE通信的基站。
A11.根据前两个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主机计算机的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主机应用,从而提供用户数据;以及
UE的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与主机应用相关联的客户端应用。
A12.一种在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用户设备UE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主机计算机处,提供用户数据;以及
在主机计算机处,经由包括基站的蜂窝网络发起向UE的携带用户数据的传输,其中,UE执行根据实施例1-13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步骤。
A13.根据前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UE处,从基站接收用户数据。
A14.一种包括主机计算机的通信系统,该主机计算机包括:
通信接口,其被配置为接收源自从用户设备UE到基站的传输的用户数据,其中,UE包括无线电接口和处理电路,UE的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根据实施例1-13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步骤。
A15.根据前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还包括:UE。
A16.根据前两个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还包括:基站,其中,基站包括:无线电接口,其被配置为与UE通信;以及通信接口,其被配置为向主机计算机转发由从UE到基站的传输携带的用户数据。
A17.根据前三个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主机计算机的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主机应用;以及
UE的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与主机应用相关联的客户端应用,从而提供用户数据。
A18.根据前四个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主机计算机的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主机应用,从而提供请求数据;以及
UE的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与主机应用相关联的客户端应用,从而响应于请求数据而提供用户数据。
A19.一种在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用户设备UE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主机计算机处,接收从UE向基站发送的用户数据,其中,UE执行根据实施例1-13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步骤。
A20.根据前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UE处,向基站提供用户数据。
A21.根据前两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UE处,执行客户端应用,从而提供要被发送的用户数据;以及
在主机计算机处,执行与客户端应用相关联的主机应用。
A22.根据前三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UE处,执行客户端应用;以及
在UE处,接收向客户端应用的输入数据,输入数据是通过执行与客户端应用相关联的主机应用而在主机计算机处提供的,
其中,要被发送的用户数据是由客户端应用响应于输入数据而提供的。
A23.一种包括主机计算机的通信系统,主机计算机包括通信接口,通信接口被配置为接收源自从用户设备UE到基站的传输的用户数据,基站包括无线电接口和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与基站通信并协作地执行根据实施例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
A24.根据前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还包括:基站。
A25.根据前两个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还包括:UE,其中,UE被配置为与基站通信。
A26.根据前三个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主机计算机的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主机应用;以及
UE还被配置为执行与主机应用相关联的客户端应用,从而提供要由主机计算机接收的用户数据。
A27.一种在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用户设备UE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主机计算机处,从基站接收源自基站已从UE接收的传输的用户数据,其中,基站执行根据实施例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步骤。
A28.根据前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基站处,从UE接收用户数据。
A29.根据前两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基站处,发起所接收的用户数据向主机计算机的传输。
在不显著脱离本发明概念的原理的情况下,可以对实施例进行许多变化和修改。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都旨在被包括在本发明概念的范围内。因此,上述公开的主题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实施例的示例旨在涵盖落入本发明概念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修改、增强和其他实施例。因此,在法律允许的最大范围内,本发明概念的范围将由包括实施例的示例及其等效物的本公开的最广泛的可允许解释来确定,并且不应受前述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或限定。

Claims (38)

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进行通信的方法,包括:
使用第一载波来发送(902)信号,所述第一载波具有在第二载波的带宽内的预定数量的子载波,其中,所述发送被执行以使得用于所述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中的与所述第一载波对所述第二载波的资源块的部分重叠相对应的每个子载波的数据不被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载波对所述第二载波的所述资源块的所述部分重叠在所述第一载波的最外面的资源块处发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载波的资源块被调度,以便限制未被解码或者未使其数据被发送的一个或多个预定子载波中的任一个预定子载波的影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载波的直流DC子载波下面的第一载波窄带中调度所述第一载波的资源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二载波内定位所述第一载波,以使得仅一个子载波与所述部分重叠相对应并且不被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二载波内定位所述第一载波,以使得所述第一载波的仅两个子载波与所述部分重叠相对应并且不使其数据被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载波是长期演进-机器型通信LTE-M载波,所述第二载波是新无线电NR载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基于下式在所述NR载波内定位所述LTE-M载波的中心:
Fnr,raster=Flte,raster+300q[kHz],对于q=3n,
其中,n是整数,Fnr,raster是NR信道栅格频率,Flte,raster是LTE信道栅格频率,q是基于NR频率范围和所述LTE-M载波的位置而选择的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以下LTE-M窄带的任一个内调度所述LTE-M载波的资源块:
Figure FDA000359186684000002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将不被用于LTE-M发送的一个或多个LTE-M子载波限制为所述LTE-M子载波中的与MTC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MPDCCH资源块相关联的LTE-M子载波。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将不被用于LTE-M发送的一个或多个LTE-M子载波限制为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资源块相关联的LTE-M子载波。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将在所述LTE-M载波的直流DC子载波下面的LTE-M载波的资源块与NR资源块对齐。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取决于在同一个网格上对齐LTE-M和NR中的子载波并且取决于栅格布置,执行所述发送。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发送与对应于所述部分重叠并且未使其数据被发送的子载波有关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载波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不同于所述第二载波的RAT。
16.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属于相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但使用不同的配置或模式,从而导致重叠的子载波。
17.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进行通信的方法,包括:
接收(904)由第一载波携带的信号,所述第一载波具有在第二载波的带宽内的预定数量的子载波,其中,所述接收包括:当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时,丢弃所述预定数量的子载波中的与所述第一载波对所述第二载波的资源块的部分重叠相对应的每个子载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载波对所述第二载波的所述资源块的所述部分重叠在所述第一载波的最外面的资源块处发生。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载波的资源块被调度,以便限制未被解码或未使其数据被发送的一个或多个预定子载波中的任一个预定子载波的影响。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载波的直流DC子载波下面的第一载波窄带中调度所述第一载波的资源块。
21.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二载波内定位所述第一载波,以使得仅一个子载波与所述部分重叠相对应并且未被解码。
22.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二载波内定位所述第一载波,以使得所述第一载波的仅两个子载波与所述部分重叠相对应并且未被解码。
23.根据权利要求17-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载波是长期演进-机器型通信LTE-M载波,所述第二载波是新无线电NR载波。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基于下式在所述NR载波内定位所述LTE-M载波的中心,
Fnr,raster=Flte,raster+300q[kHz],对于q=3n,
其中,n是整数,Fnr,raster是NR信道栅格频率,Flte,raster是LTE信道栅格频率,q是基于NR频率范围和所述LTE-M载波的位置而选择的整数。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以下LTE-M窄带的任一个内调度所述LTE-M载波的资源块:
Figure FDA0003591866840000041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将不被用于LTE-M接收的一个或多个LTE-M子载波限制为所述LTE-M子载波中的与MTC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MPDCCH资源块相关联的LTE-M子载波。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将不被用于LTE-M接收的一个或多个LTE-M子载波限制为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资源块相关联的LTE-M子载波。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将在所述LTE-M载波的直流DC子载波下面的LTE-M载波的资源块与NR资源块对齐。
29.根据权利要求17-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取决于在同一个网格上对齐LTE-M和NR中的子载波并且取决于栅格布置。
30.根据权利要求17-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接收与对应于所述部分重叠并且未被解码的子载波有关的信息。
31.根据权利要求17-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载波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不同于所述第二载波的RAT。
32.根据权利要求17-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属于相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但使用不同的配置或模式,从而导致重叠的子载波。
33.一种网络节点(30),适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3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4.一种网络节点(30),包括收发机电路(36)和处理电路(32),所述处理电路(32)与所述收发机电路(36)在操作上关联并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3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5.一种无线设备(50),适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3和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6.一种无线设备(50),包括收发机电路(56)和处理电路(52),所述处理电路(52)与所述收发机电路(56)在操作上关联并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3和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7.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46,66),所述指令当在至少一个处理电路上被执行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电路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3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8.一种包含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46,66)的载体,其中,所述载体是电子信号、光信号、无线电信号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个。
CN202080072755.6A 2019-08-15 2020-08-14 与nr共存的lte-m子载波打孔的适用性 Pending CN1145863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87616P 2019-08-15 2019-08-15
US62/887,616 2019-08-15
PCT/IB2020/057697 WO2021028885A1 (en) 2019-08-15 2020-08-14 Applicability of lte-m subcarrier puncturing in coexistence with n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6319A true CN114586319A (zh) 2022-06-03

Family

ID=72193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2755.6A Pending CN114586319A (zh) 2019-08-15 2020-08-14 与nr共存的lte-m子载波打孔的适用性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12430A1 (zh)
EP (1) EP4014408A1 (zh)
JP (1) JP7460754B2 (zh)
KR (1) KR20220051359A (zh)
CN (1) CN114586319A (zh)
WO (1) WO2021028885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30717A1 (en) * 2008-08-12 2010-02-18 Lg Electronics Inc.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and transmitter
CN104041123A (zh) * 2011-11-18 2014-09-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系统信息块(sib)消息的推迟的测量控制读取
US20160072614A1 (en) * 2014-09-09 2016-03-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source Structure and Indication for Rel-13 MTC UE
CN106171024A (zh) * 2014-11-24 2016-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的装置、无线接入节点及方法
CN108604971A (zh) * 2016-02-05 2018-09-2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窄带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分配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9209B (zh) 2016-07-15 2022-08-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8172403A1 (en) 2017-03-24 2018-09-27 Son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30717A1 (en) * 2008-08-12 2010-02-18 Lg Electronics Inc.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and transmitter
CN104041123A (zh) * 2011-11-18 2014-09-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系统信息块(sib)消息的推迟的测量控制读取
US20160072614A1 (en) * 2014-09-09 2016-03-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source Structure and Indication for Rel-13 MTC UE
CN106171024A (zh) * 2014-11-24 2016-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的装置、无线接入节点及方法
CN108604971A (zh) * 2016-02-05 2018-09-2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窄带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分配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R1-1905959 Coexistence of LTE-MTC with NR"", 3GPP TSG_RAN\\WG1_RL1, 4 May 2019 (2019-05-04), pages 1 - 13 *
ERICSSON: ""R1-1907581 Feature lead summary for Coexistence of LTE-MTC with NR"", 3GPP TSG_RAN\\WG1_RL1, 16 May 2019 (2019-05-16), pages 1 - 11 *
HUAWEI等: ""R4-1903846 [LTE-M amp;NR] Feasible placement for LTE-M coexistence with NR"", 3GPP TSG_RAN\\WG4_RADIO, 2 April 2019 (2019-04-02), pages 1 - 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12430A1 (en) 2022-09-29
KR20220051359A (ko) 2022-04-26
EP4014408A1 (en) 2022-06-22
JP2022544312A (ja) 2022-10-17
WO2021028885A1 (en) 2021-02-18
JP7460754B2 (ja) 202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69215B1 (ko) 멀티캐리어 시스템들을 위한 능력 구조의 사이즈 최적화된 인코딩
US10015693B2 (en) Method for using radio interface technology,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6559872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无线接入系统
US9432818B2 (en)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11924141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11147124B2 (en) Flexible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even further enhanc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EFEMTC)
US20230361814A1 (en) Transmission of NR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n LTE Downlink Subframe
US11949613B2 (en) Scheduling for new radio in unlicensed spectrum (NR-U)
CN109952795B (zh) 传讯ran简档索引的方法及其无线电通信装置
US2022039460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210385663A1 (en) Utilizing nr guard band for efficient deployment of lte-m in coexistence with nr
JP2024502356A (ja) サイドリンクにおける不連続受信の構成
CN114586319A (zh) 与nr共存的lte-m子载波打孔的适用性
US20230171590A1 (en) Capability information for a user equipment
US20220103410A1 (en) Lte-m carrier placement with guard band in nr band
US20240049200A1 (en) Sub-band indication for sub-band full duplex (sbf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23278098A1 (en) Assigning and updating paging subgrou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