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7056A - 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7056A
CN115147056A CN202110350379.9A CN202110350379A CN115147056A CN 115147056 A CN115147056 A CN 115147056A CN 202110350379 A CN202110350379 A CN 202110350379A CN 115147056 A CN115147056 A CN 115147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electronic device
request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503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飞
徐菁
朱明亮
刘跃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5037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4705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3743 priority patent/WO202220677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147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70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及设备,涉及电子设备领域,解决了设备间的协同指令需要经过云服务器的转发,导致设备间的协同工作响应时延较高的问题。具体方案为: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编码信息,第二电子设备获取该编码信息后根据编码信息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请求。第一电子设备根据第一请求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第一电子设备绑定第一应用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应用,以使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可相互传输协同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相同应用在不同设备间进行协同工作,通常是通过云服务器来实现。即通过云服务器对两个或多个设备间的协同指令进行转发。例如,设备1和设备2均连接互联网,设备1到设备2的协同指令,先由设备1发送到云服务器,然后由云服务器将协同指令转发给设备2。设备2到设备1的协同指令,先由设备2发送到云服务器,然后由云服务器将协同指令转发给设备1。并且,设备1和设备2还需要登录相同的账号以对两个设备进行验证,使设备1和设备2之间的协同指令可以安全可靠的被云服务器转发。
但是,采用云服务器实现相同应用在不同设备间的协同工作,由于设备间的协同指令需要经过云服务器的转发,因此设备间的协同工作响应时延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及设备,解决了设备间的协同指令需要经过云服务器的转发,导致设备间的协同工作响应时延较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生成编码信息;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其中,第一请求与编码信息对应;根据第一请求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绑定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应用;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传输协同信息。其中,协同信息为第一应用和第二执行相互协作时传输的指令信息或数据等。
基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当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间需要协同工作时(即应用需要在不同电子设备间协同工作时),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如扫描二维码或碰一碰的方式在两者间建立通信连接,并使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相互绑定,从而使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的协同指令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间直接进行传输,避免云服务器对协同指令的转发,减短协同指令的传递路径,并减小网络质量对协同指令传输造成的影响,从而降低协同指令的传输时延,提高传输稳定性。使用户在多人会议、即时游戏等对时延要求较高的场景下具有更好的应用协同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显示包含编码信息的二维码,其中,编码信息包括组网信息,第一请求与组网信息对应。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方式,第一电子设备显示包含编码信息的二维码,能够使第二电子设备可通过扫描该二维码的方式快速便捷的获取到编码信息,从而便于第二电子设备根据编码信息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以实现协同工作。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编码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绑定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应用,可以包括: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请求,其中,第二请求包括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根据第二请求,绑定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方式,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的编码信息中包括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从而能够使第二电子设备根据该编码信息可以便捷的获取到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以便后续根据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向第一电子设备请求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的绑定。例如,第二电子设备在请求第一电子设备绑定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时,可以在请求中携带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编码信息还包括群组信息和个人识别码(PIN);在根据第一请求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第二电子设备根据编码信息得到的群组信息和PIN,以及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确定获取的第二电子设备根据编码信息得到的群组信息,PIN,以及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与编码信息中包括的群组信息,PIN,以及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一致。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方式,通过编码信息包括群组信息和PIN,能够使第二电子设备获取到编码信息后,可以根据群组信息和PIN信息建立安全群组。当第二电子设备请求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第一电子设备便能够通过比对自身编码信息中的群组信息和PIN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群组信息和PIN是否一致来确定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可信。例如,当上述群组信息和PIN比对一致时则确定第二电子设备可信,然后第一电子设备在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从而保证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间能够建立安全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在生成编码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生成PIN;根据PIN,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生成群组信息。
其中,PIN可以按照固定时间进行刷新。例如,每5分钟刷新一次PIN。从而便于群组信息和PIN周期性更新,提高第一电子设备根据PIN和群组信息验证第二电子设备的安全性。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方式,根据PIN和第一应用信息和第二应用信息生成群组信息,能够保证群组信息的唯一性,并且能够保证群组信息与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相关联,从而当第一电子设备根据群组信息对第二电子设备认证为可信时,便能够保证该可信认证是针对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的。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应用的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的包名;第二应用的信息包括:第二应用的包名,以及第二应用的页面名,第二应用最低版本号以及第二应用的系统标志中的至少一个。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方式,第二电子设备根据编码信息得到第二应用的信息后,能够便于根据第二应用的页面名确定需要拉起的第二应用的页面,根据第二应用最低版本号确定第二电子设备安装的第二应用是否支持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绑定以进行协同工作,以及根据第二应用的系统标志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系统是否支持第二应用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进行绑定以进行协同工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该装置的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处理模块、请求模块、显示模块等。
其中,处理模块,可用于生成编码信息;请求模块,可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与编码信息对应;处理模块,还可以用于根据第一请求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绑定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应用;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传输协同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显示模块,可以用于显示包含编码信息的二维码,编码信息包括组网信息;其中,第一请求与组网信息对应。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编码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请求模块,还可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请求,第二请求包括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处理模块,可具体用于根据第二请求,绑定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编码信息还包括群组信息和个人识别码(PIN);处理模块,还可以用于获取第二电子设备根据编码信息得到的群组信息和PIN,以及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确定获取的第二电子设备根据编码信息得到的群组信息,PIN,以及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与编码信息中包括的群组信息,PIN,以及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一致。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处理模块,还可以用于生成PIN;根据PIN,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生成群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应用的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的包名;第二应用的信息包括:第二应用的包名,以及第二应用的页面名,第二应用最低版本号以及第二应用的系统标志中的至少一个。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和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步骤:生成编码信息;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与编码信息对应;根据第一请求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绑定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应用;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传输协同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与存储器和处理器耦合,当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电子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在显示屏显示包含编码信息的二维码,编码信息包括组网信息;其中,第一请求与组网信息对应。
结合第三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编码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绑定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应用,包括: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请求,第二请求包括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根据第二请求,绑定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
结合第三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编码信息还包括群组信息和个人识别码(PIN);当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执行以下步骤:获取第二电子设备根据编码信息得到的群组信息和PIN,以及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确定获取的第二电子设备根据编码信息得到的群组信息,PIN,以及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与编码信息中包括的群组信息,PIN,以及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一致。
结合第三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当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执行以下步骤:生成PIN;根据PIN,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生成群组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应用的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的包名;第二应用的信息包括:第二应用的包名,以及第二应用的页面名,第二应用最低版本号以及第二应用的系统标志中的至少一个。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应用于如第三方面及其任一种设计方式所述的电子设备。该芯片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和一个或多个上述处理器。该接口电路和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该处理器通过接口电路用于从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接收并执行上述计算机指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如第三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电子设备运行的所述计算机指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如第三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电子设备运行的所述计算机指令。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六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第二电子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的编码信息;根据编码信息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请求,第一请求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在第一电子设备绑定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应用的情况下,第二应用与第一应用传输协同信息。
基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当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间需要协同工作时(即应用需要在不同电子设备间协同工作时),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如扫描二维码或碰一碰的方式在两者间建立通信连接,并使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相互绑定,从而使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的协同指令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间直接进行传输,避免云服务器对协同指令的转发,减短协同指令的传递路径,并减小网络质量对协同指令传输造成的影响,从而降低协同指令的传输时延,提高传输稳定性。使用户在多人会议、即时游戏等对时延要求较高的场景下具有更好的应用协同体验。
结合第七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的编码信息,包括:扫描并识别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包含编码信息的二维码,得到编码信息,编码信息包括组网信息;根据编码信息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包括:根据组网信息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请求。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方式,第一电子设备显示包含编码信息的二维码,能够使第二电子设备可通过扫描该二维码的方式快速便捷的获取到编码信息,从而便于第二电子设备根据编码信息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以实现协同工作。
结合第七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编码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方法还包括: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请求,第二请求包括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第二请求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绑定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方式,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的编码信息中包括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从而能够使第二电子设备根据该编码信息可以便捷的获取到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以便后续根据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向第一电子设备请求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的绑定。例如,第二电子设备在请求第一电子设备绑定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时,可以在请求中携带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
结合第七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编码信息还包括群组信息和个人识别码(PIN);在根据编码信息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存储群组信息和PIN。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方式,通过编码信息包括群组信息和PIN,能够使第二电子设备获取到编码信息后,可以根据群组信息和PIN信息建立安全群组。当第二电子设备请求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第一电子设备便能够通过比对自身编码信息中的群组信息和PIN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群组信息和PIN是否一致来确定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可信。例如,当上述群组信息和PIN比对一致时则确定第二电子设备可信,然后第一电子设备在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从而保证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间能够建立安全连接。
结合第七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在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请求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一应用的信息、第二应用的信息和组网信息,对第二应用进行应用权限校验。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方式,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应用的信息、第二应用的信息和组网信息,对第二应用进行应用权限校验,从而确定第二电子设备请求要绑定的应用是否与第一应用相对应,从而避免第二电子设备上的其他应用通过第二电子设备请求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绑定。
结合第七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在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的编码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二应用的信息确定第二电子设备未安装第二应用;跳转第二应用的下载页面。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方式,在第二电子设备根据第二应用信息确定未安装第二应用时,跳转第二应用的下载页面,能够更加方便用户下载安装第二应用,从而与第一应用进行协同工作,提高用户操作的便捷性。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用于实现上述第七方面中的方法。该装置的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处理模块、请求模块等。
其中,处理模块,可以用于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的编码信息;请求模块,可以用于根据编码信息向第一电子设备第一请求,第一请求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处理模块,还可用于在第一电子设备绑定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应用的情况下,第二应用与第一应用传输协同信息。
结合第八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处理模块,具体可以用于扫描并识别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包含编码信息的二维码,得到编码信息,编码信息包括组网信息;请求模块,具体可用于根据组网信息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请求。
结合第八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编码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请求模块,还可以用于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请求,第二请求包括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第二请求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绑定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
结合第八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编码信息还包括群组信息和个人识别码(PIN);处理模块,还可以用于存储群组信息和PIN。
结合第八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处理模块,还可以用于根据第一应用的信息、第二应用的信息和组网信息,对第二应用进行应用权限校验。
结合第八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处理模块,还可以用于根据第二应用的信息确定第二电子设备未安装第二应用;跳转第二应用的下载页面。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和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步骤: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的编码信息;根据编码信息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请求,第一请求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与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在第一电子设备绑定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和电子设备的第二应用的情况下,第二应用与第一应用传输协同信息。
结合第九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的编码信息,包括:扫描并识别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包含编码信息的二维码,得到编码信息,编码信息包括组网信息;根据编码信息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包括:根据组网信息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请求。
结合第九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编码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当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电子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请求,第二请求包括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第二请求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绑定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
结合第九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编码信息还包括群组信息和个人识别码(PIN);当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执行以下步骤:存储群组信息和PIN。
结合第九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当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执行以下步骤:根据第一应用的信息、第二应用的信息和组网信息,对第二应用进行应用权限校验。
结合第九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当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执行以下步骤:根据第二应用的信息确定电子设备未安装第二应用;跳转第二应用的下载页面。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应用于如第九方面及其任一种设计方式所述的电子设备。该芯片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和一个或多个上述处理器。该接口电路和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该处理器通过接口电路用于从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接收并执行上述计算机指令。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如第九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电子设备运行的所述计算机指令。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如第九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电子设备运行的所述计算机指令。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第八方面至第十二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七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二维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扫描二维码进行组网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应用时的界面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很多人都拥有两个甚至更多的设备。在人们使用这些设备的过程中,对于某些应用,可能需要通过不同的设备间的协同工作来获得更好的体验。因此,应用在不同设备间的协同工作技术应运而生。例如,在多人会议时,主讲人(或称为主席)可以通过办公应用在手机和大屏(如,智慧屏)间的协同工作,将手机上的文档以及对文档的涂鸦、翻页操作通过大屏(如,智慧屏)来显示。又例如,在通过大屏游玩游戏时,玩家可以通过游戏应用在手机和大屏间的协同工作,将手机作为游戏手柄来对大屏上的游戏进行操作控制。
通常,应用在不同设备间的协同工作,是通过云服务器来实现的。即通过云服务器对应用在两个或多个设备间的协同指令进行转发。例如,在通过游戏应用在手机和大屏间的协同工作,将手机作为游戏手柄来对大屏上的游戏进行操作控制的场景中,玩家可以通过手机上的游戏客户端对大屏上的游戏客户端生成的二维码进行扫码,以使手机上的游戏客户端和大屏上的游戏客户端分别与云服务器建立连接。当玩家通过手机上的游戏客户端进行操作时,手机可将其游戏客户端的操作指令(即协同指令)发送给云服务器,再由云服务器将操作指令转发给大屏,以使大屏上的游戏客户端可根据大屏接收到的操作指令作出响应,生成相应的游戏画面。
可以看到,目前通过云服务器实现应用在不同设备间的协同工作,需要应用服务商部署相应的服务器,成本相对较高。并且,通过云服务器转发应用在两个或多个设备间的协同指令,协同指令的传递路径较长,且协同指令的传输质量对于网络质量的依赖性较强,因此设备间的协同工作响应时延较高,稳定性较差。导致对于多人会议、即时游戏等对时延要求较高的场景,用户体验较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应用在不同设备间进行协同工作的场景中。
例如,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用户可以通过办公应用(如,
Figure BDA0003002227900000071
)在手机101和大屏102(如,智慧屏)之间的协同工作,将手机101上的文档以及对文档的涂鸦等操作在大屏102进行显示。作为一种示例,如图2中的(a)所示,大屏201可以显示一个二维码。当用户需要将手机202上的文档在大屏201上显示时,如图2中的(b)所示,用户可以先在手机202上打开该文档,并点击共享图标203。响应于上述用户的操作,手机202可以打开相机以便用户进行扫码。如图2中的(c)所示,用户可以通过手机202扫描大屏201上显示的二维码。当手机202扫描到二维码后,便能够根据二维码与大屏201建立连接,并如图2中的(d)所示,将手机202上的文档同步到大屏201上进行显示。作为又一种示例,如图3中的(a)所示,大屏301可以显示用于提示用户使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进行协同工作的提示,如“请打开手机NFC,碰一碰遥控器”。当用户需要将手机302上的文档在大屏301上显示时,用户可以采用如图2中的(b)所示的操作以启动手机共享文档的功能。响应于该操作,手机302便能够启动NFC碰一碰功能。如图3中的(b)所示,用户可以将手机302与遥控器303碰一碰。当手机302与遥控器303碰一碰之后,手机302便能够根据碰一碰时NFC传输的数据与大屏301建立连接,并如图3中的(c)所示,将手机302上的文档同步到大屏301上进行显示。如图1所示,用户还可以通过办公应用在平板103和大屏102之间的协同工作,将大屏102上显示的文档以及对文档的涂鸦等操作共享到平板103上进行显示。作为一种示例,如图4中的(a)所示,大屏401在显示文档时,还可以显示一个二维码(其中,该大屏401显示的文档可以是如图2或如图3所示的场景下大屏同步显示的手机上的文档,即如图2中的(d)所示或如图3中的(c)所示。还可以是大屏401直接显示的其存储的文档等)。当用户需要将大屏401上显示的文档同步到平板402上时,如图4中的(b)所示,用户可以通过平板402扫描大屏401上显示的二维码。当平板402扫描到二维码后,便能够根据二维码与大屏401建立连接。并如图4中的(c)所示,平板402可显示由大屏401同步的文档。
又例如,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5所示,用户可以通过游戏应用在手机501和大屏502(如,智慧屏)之间的协同工作,将手机501作为游戏手柄来对大屏502上的游戏进行操作控制。作为一种示例,如图6中的(a)所示,大屏601在显示游戏应用的画面时,还可以显示一个二维码。当用户需要将手机602作为游戏手柄来控制大屏601上的游戏应用时。如图6中的(b)所示,用户可以通过手机602扫描大屏601上显示的二维码。当手机602扫描到二维码后,便能够根据二维码与大屏601建立连接。并如图6中的(c)所示,手机602可拉起游戏手柄相关应用,以便于用户将手机602作为游戏手柄对大屏601上的游戏应用进行控制。作为又一种示例,如图7中的(a)所示,大屏701在显示游戏应用的画面时,还可以显示用于提示用户使用NFC进行协同工作的提示,如“请打开手机NFC,碰一碰遥控器”。当用户需要将手机702作为游戏手柄来控制大屏701上的游戏应用时。如图7中的(b)所示,用户可以将手机702与遥控器703碰一碰。当手机702与遥控器703碰一碰之后,手机702便能够根据碰一碰时NFC传输的数据与大屏701建立连接,并如图7中的(c)所示,手机702可拉起游戏手柄相关应用,以便于用户将手机702作为游戏手柄对大屏701上的游戏应用进行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可以是,当第一电子设备(如,图1中所示的大屏102,图2中所示的大屏202等)上的第一应用,和第二电子设备(如,图1中所示的手机101和平板103,图2中所示的手机201等)上与第一应用相对应的第二应用(第二应用与第一应用相对应,即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为同一应用分别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上的对应版本)需要协同工作时,可以让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使第一电子设备绑定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应用,从而使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应用之间可以传输协同信息。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可生成编码信息,以使第二电子设备可获取编码信息根据编码信息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如,第一电子设备可生成并显示包含编码信息的二维码(如,图1中大屏102上显示的二维码,图2中大屏202上显示的二维码等)或条形码,然后第二电子设备可通过扫描该二维码或条形码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使第二应用和第一应用相互绑定。又如,第二电子设备可通过NFC碰一碰的方式,从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编码信息(例如,如图3或图7所示的手机通过碰一碰与大屏连接)。从而,使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间可以直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的连接进行信息交互,即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间的协同指令可以直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的连接相互传输。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的连接可以是基于同一局域网建立的通信连接,也可以是基于移动通信建立的通信连接(如基于移动通信的侧行链路通信),基于近场通信(如,蓝牙)建立的通信连接等。
其中,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应用的绑定,可以是第一应用的服务和第二应用的服务之间建立跨设备通信链路,以使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可以跨设备交互。
如此,当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间需要协同工作时(即应用需要在不同电子设备间协同工作时),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如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在两者间建立通信连接,并使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相互绑定,从而使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的协同指令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间直接进行传输,避免云服务器对协同指令的转发,减短协同指令的传递路径,并减小网络质量对协同指令传输造成的影响,从而降低协同指令的传输时延,提高传输稳定性。使用户在多人会议、即时游戏等对时延要求较高的场景下具有更好的应用协同体验。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手持计算机,PC,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式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家居设备(如:电视机),车机(如:车载电脑),智慧屏,游戏机,智能音箱,智能投影仪,智能电视盒,以及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电子设备的具体设备形态不作特殊限制。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形态可以相同。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均为手机。
或者,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形态还可以不同。例如,第一电子设备为智慧屏,第二电子设备为手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是可以运行操作系统,安装应用的电子设备。可选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运行的操作系统可以是
Figure BDA0003002227900000091
系统,鸿蒙系统等。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可以相同。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均运行
Figure BDA0003002227900000092
系统,或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均运行鸿蒙系统。在另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还可以不同。例如,第一电子设备运行鸿蒙系统,第二电子设备运行
Figure BDA0003002227900000094
Figure BDA0003002227900000093
系统。
示例地,以电子设备(如,上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也即,示例性的,图8所示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
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810,外部存储器接口820,内部存储器8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830,充电管理模块840,电源管理模块841,电池8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850,无线通信模块860,音频模块870,扬声器870A,受话器870B,麦克风870C,耳机接口870D,传感器模块880,按键890,马达891,指示器892,摄像头893,显示屏8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8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8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880A,陀螺仪传感器880B,气压传感器880C,磁传感器880D,加速度传感器880E,距离传感器880F,接近光传感器880G,指纹传感器880H,温度传感器880J,触摸传感器880K,环境光传感器880L,骨传导传感器880M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具体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8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8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控制器可以是电子设备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8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8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8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8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850,无线通信模块8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电子设备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8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8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8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8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8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8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8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8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8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8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8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810。无线通信模块860还可以从处理器8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8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860耦合,使得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所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电子设备通过GPU,显示屏8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8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8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8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894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8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
电子设备可以通过ISP,摄像头8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8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893,N为大于1的正整数。示例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拍摄功能扫描二维码获取二维码图像。
内部存储器8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8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821的指令,从而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内部存储器8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电子设备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8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
当然,可以理解的,上述图8所示仅仅为电子设备的形态为手机时的示例性说明。若电子设备是平板电脑,手持计算机,PC,PDA,可穿戴式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家居设备(如:电视机),车机(如:车载电脑),智慧屏,游戏机以及AR/VR设备等其他设备形态时,电子设备的结构中可以包括比图8中所示更少的结构,也可以包括比图8中所示更多的结构,在此不作限制。
以下实施例中的方法均可以在具有上述硬件结构的电子设备中实现。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设备,如,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系统架构均采用分布式服务框架。
示例地,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架构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系统架构包括驱动层,即内核(Kernel),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ct layer,HAL),应用框架层,即安卓开源项目(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AOSP)应用框架,分布式服务平台,以及应用层。
其中,分布式服务平台可以包括应用协同服务模块(app router service,ARS),设备管理模块(device manager,DM),通信模块(net work module),二维码识别模块,安全管理模块(HiChain),以及分布式执行框架(distributed execute framework,DEF)。
应用协同服务模块,能够提供便携的近场应用协同能力,并提供扫描连接方式(如碰一碰连接,扫码连接等),方便不同用户间设备的接入。示例地,应用协同服务模块,可以包括业务适配能力,分布式能力以及基础能力。其中,业务适配能力可以包括广播接收器,协议解析,业务路由,统一弹框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等。分布式能力可以包括协同管理,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碰一碰对接,应用市场关联,可用区(availability zone,AZ)互通等。基础能力可以包括通信注册、应用管理、个人识别码(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PIN)码机制,异常处理,设备维护,访问控制,运营打点,回调多并发等。
二维码识别模块,能够对相机获取的二维码图像进行识别,提取二维码图像包含的内容。
分布式执行框架,能够提供原子化服务的发现,注册,查询以及迁移。还可以提供设备间底层数据的通信和设备发现功能。
设备管理模块,能够维护本地设备信息,如,设备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地址,设备网络唯一标识(identity document,ID),设备账号信息等。设备管理模块还可以维护设备群组信息以用于建立安全可信连接。
安全管理模块,能够管理分布式场景下的设备群组,以及进行设备群组认证,以保证分布式场景下设备与设备间,应用与应用间的安全可信通信和连接。
通信模块,能够管理分布式场景下同账号设备的自发现,自组网,以及扫描发现不同账号的设备,为不同设备间的通信提供通道,保障数据的安全稳定传输。
其中,应用层部署的应用,可以是集成有应用协同服务模块工具包(ARS kit)和分布式执行框架工具包(DEF kit)的安卓(Android)应用。ARS kit可以提供生成二维码,解析二维码以及发送消息/文件的功能。
示例地,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系统架构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系统架构与图9所示的系统架构相似,其区别在于,该系统架构的应用框架层为鸿蒙应用框架,应用层部署的应用为集成有ARS kit和鸿蒙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kit,SDK)的鸿蒙应用。并且,该系统架构的分布式服务平台相比于图9所示的系统架构增加了分布式调度管理服务(distributed scheduler manager service,DMS),该分布式调度管理服务,能够提供跨设备的服务绑定,以及跨设备的AIDL接口调用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图9所示的系统架构和图10所示的系统架构还可以组合成一个系统架构,此处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扫描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包含编码信息的二维码的方式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为例。当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应用,和第二电子设备上与第一应用相对应的第二应用需要协同工作时。用户可以先启动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应用,第一电子设备可生成与第一应用相关联的二维码,以便于用户通过第二电子设备扫描二维码将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相连接,以及绑定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其中,作为一种示例,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的二维码所包含的信息(即二维码包含的编码信息,或称为二维码信息),可以参考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002227900000131
Figure BDA0003002227900000141
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的AS、TP以及ACT字段为二维码信息的特征码信息,用于指示二维码识别模块识别二维码后向ARS发送得到的二维码信息,以及指示二维码信息的业务类型为扫一扫拉起应用(application,APP)或者碰一碰拉起APP。其中,AS和TP字段的数据类型为引用类型(String),ACT字段的数据类型为整数类型(int)。PKG、ST、MV、SPKG以及OS字段为需要进行协同工作的应用的应用信息,其中,PKG、ST和SPKG字段的数据类型为String,MV字段的数据类型为长整数类型(long),OS字段的数据类型为int。例如,应用信息包括期望拉起的APP的包名,期望拉起的活动(Activity)名(或称为页面名),期望拉起的APP的最低版本号,服务端APP的包名,以及期望拉起的APP的系统标志等。其中,期望拉起的APP是指要协同工作的应用在扫描二维码的电子设备上相应的APP,期望拉起的活动是期望拉起的APP的相关活动。服务端APP是指要协同工作的应用在生成二维码的电子设备上相应的APP。如,以上述第一电子设备生成二维码,上述第二电子设备扫描二维码为例,则服务端为第一电子设备,服务端APP为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应用,期望拉起的APP为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应用,期望拉起的活动为期望拉起的第二应用的活动。需要说明的是,PKG字段,即期望拉起的APP包名,可以由ARS读取Binder调用者自动填写,如,第一电子设备生成二维码时,PKG字段可由第一电子设备的ARS读取第一应用自动填写。DID、IP、HID、PIN以及GID字段为不同电子设备间建立安全可信通信连接所需的组网信息,其数据类型均为String。例如,组网信息包括本设备(即生成二维码的电子设备)的网络唯一标识,即设备网络ID,本设备的IP地址,本设备已登录账号名的哈希值(Hash),本设备的连接授信PIN码,以及本设备的异账号临时群组ID。
以下将以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应用,和第二电子设备上与第一应用相对应的第二应用需要协同工作时,第一电子设备生成二维码,且第一电子设备采用如图9或图10所示的架构为例,对电子设备生成上述二维码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二维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电子设备生成二维码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S1101-S1107。
S1101、第一应用绑定ARS服务。相应地,ARS绑定设备管理模块,绑定成功后,设备管理模块向ARS回调绑定成功的消息,相应地,ARS向第一应用回调绑定成功的消息。
示例地,第一应用为集成有ARS kit的应用。第一应用可以调用ARS kit里面的初始化接口,通过bindService机制触发onServiceConnected来绑定ARS服务和设备管理模块。
第一应用与ARS和设备管理模块进行绑定,能够便于后续第一应用、ARS以及设备管理模块之间的接口调用和信息交互。
S1102、第一应用向ARS发送应用信息。
其中,应用信息可以包括期望拉起的第二应用的页面名(即期望拉起的页面名),第一应用的包名(即服务端APP的包名),第二应用的包名(即期望拉起的APP的包名),期望的第二应用最低版本号(即期望拉起的APP的最低版本号),以及第二应用的系统标志(即期望拉起的APP的系统标志)(如,
Figure BDA0003002227900000151
系统、鸿蒙系统等)。其中,第一应用的包名和第二应用的包名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应用可以通过调用其集成的ARS kit里面提供的生成二维码接口genQrCode(bundle,new IAppRouter.GenQrListener())来发送应用信息。其中,bundle中可填入具体的应用信息。例如,bundle可以填入:
bundle.putString(ACTIVITY,“cn.wps.moffice.lite.huawei_ars.MainActitivy”),即期望拉起的第二应用的页面名为“cn.wps.moffice.lite.huawei_ars.MainActitivy”;
bundle.putString(PACKAGE_NAME,“cn.wps.moffice.lite.huawei_ars”),即第二应用的包名为“cn.wps.moffice.lite.huawei_ars”;
bundle.putString(APP_VERSION,20001001),即期望的第二应用的最低版本号为“20001001”;
bundle.putString(OS_TYPE,TYPE_ANDROID_OS),即第二应用的系统类型为
Figure BDA0003002227900000152
系统,也即第二应用为安卓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S1101也可以不执行,即第一应用也可以不绑定ARS服务。第一应用可以直接向ARS发送应用信息。此处不做限制。
S1103、ARS调用设备管理模块,以从设备管理模块获取组网信息。相应地,设备管理模块向ARS返回组网信息。
其中,组网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网络ID,设备IP地址,已登录账号经过哈希加密后的ID。
作为一种示例,ARS可以通过调用设备管理模块提供的接口getLocalDeviceInfo,以从设备管理模块获取组网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S1103之前,或者在S1103之后,或者在S1103执行时,ARS还可以生成连接授信PIN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连接授信PIN码可以按照固定时间进行刷新。例如,ARS每5分钟刷新一次连接授信PIN码。
S1104、ARS向设备管理模块发送配置群组信息的请求。在该请求中可以携带ARS生成的连接授信PIN码(PIN code),以及ARS在S1102中得到的应用信息,如第一应用的包名(或称为服务端包名(serverPkg))和第二应用的包名(或称为客户端包名(clientPkg))。相应地,设备管理模块向安全管理模块发送创建设备认证群组的请求。在该请求中可以携带ARS发送的配置群组信息的请求中携带的第一应用包名,第二应用包名以及连接授信PIN码。安全管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请求创建设备认证群组后,可以向设备管理模块返回创建成功响应,在该响应中可携带创建的设备认证群组的群组信息,如,群组ID和群组名称等。设备管理模块接收到创建成功响应后存储群组信息,还可以向ARS返回创建成功响应。
其中,安全管理模块可以根据应用的包名(如,第一应用的包名和第二应用的包名)以及连接授信PIN码生成群组信息,如上述的群组ID和群组名称。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ARS可以通过setServerAuth接口向设备管理模块发送配置群组信息的请求。设备管理模块可以通过setAuthInfo接口向安全管理模块发送创建设备认证群组的请求。
S1105、ARS调用设备管理模块,以获取群组信息。相应地,设备管理模块向ARS返回群组信息。
其中,ARS可以通过调用设备管理模块提供的getAuthInfo接口来获取群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S1104和S1105还可以在S1103之前执行,或者还可以先执行S1104,然后再执行S1103和S1105(其中,S1103和S1105之间的先后顺序可不做限定,即可以先执行S1103再执行S1105,也可以先执行S1105再执行S1103,还可以同时执行S1103和S1105),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S1106、ARS根据得到的应用信息,组网信息、群组信息以及生成的连接授信PIN码,生成二维码信息。相应地,向第一应用返回二维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生成的二维码信息可以包括如表1所示的内容。
其中,ARS可以通过S1102中,第一应用向ARS发送应用信息采用的genQrCode接口的GenQrListener回调将二维码信息返回给第一应用。
S1107、第一应用展示二维码图片。该二维码图片包含有上述的二维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ARS生成的连接授信PIN码刷新时,ARS可以向第一应用发送连接授信PIN码超时通知。接收到连接授信PIN码超时通知,第一应用可重新执行上述S1101至S1107,以重新生成和展示二维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扫描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包含编码信息的二维码的方式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为例。当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应用,和第二电子设备上与第一应用相对应的第二应用需要协同工作时,若第一电子设备生成了二维码,则用户可以通过第二电子设备扫描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的二维码,以将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并绑定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
以下将以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应用,和第二电子设备上与第一应用相对应的第二应用需要协同工作时,第一电子设备通过如图11所示的方法生成二维码,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扫描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的二维码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且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采用如图9或图10所示的架构为例,对电子设备扫描二维码进行组网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扫描二维码进行组网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2所示,第二电子设备扫描二维码进行组网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S1201-S1208。
S1201、二维码识别模块识别二维码图像,并将识别得到的二维码信息传递给ARS。
其中,二维码图像可以由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相机对第一电子设备展示的二维码图像进行扫描获取的。例如,第二电子设备为手机,用户可以手持手机,打开手机的相机应用,选择扫一扫来扫描第一电子设备展示的二维码图像。
S1202、ARS解析二维码信息以得到二维码内容。
其中,由于二维码识别模块识别的二维码图像为第一电子设备采用如图11所示方法生成的二维码,因此,ARS根据二维码识别模块识别得到的二维码信息得到的二维码内容,与如图11所示方法中生成的二维码的内容相同。例如,ARS解析二维码信息得到的二维码内容可以包括期望拉起的第二应用的页面名,第一应用的包名,第二应用的包名,期望的第二应用最低版本号,第二应用的系统标志。以及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网络ID,设备IP地址,已登录账号经过哈希加密后的ID。以及连接授信PIN码,群组ID和群组名称等。
作为一种示例,当ARS解析得到的二维码内容中,缺少必选参数,或者必选的String类型参数为空字符串,或零值(null),则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弹框提示具体的错误信息,并结束该扫描二维码组网的流程。例如,如图13所示,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弹框提示“无效二维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必选参数为扫描二维码组网所必须的参数。例如,二维码信息的特征码信息,期望拉起的第二应用的页面名,第一应用的包名,第二应用的包名,以及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网络ID,设备IP地址,以及连接授信PIN码,群组ID和群组名称等。
可选地,当ARS得到二维码内容后,还可以根据二维码内容中的第二应用信息来检查第二应用是否已经安装。例如,执行以下S1203。
S1203、ARS检查第二应用是否已经安装。需要说明的是,当ARS得到的二维码内容中还包括期望的第二应用的最低版本号时,ARS还可以对第二应用的版本号是否满足最低版本号进行检查。相应地,当第二应用已安装,安装的第二应用的版本号满足最低版本号时,ARS可以拉起第二应用,第二应用被拉起时可以调用ARS进行初始化。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二应用没有安装时,可以跳转应用市场便于用户下载和安装第二应用。
示例地,ARS可以通过调用startActivity来拉起第二应用。在调用startActivity拉起第二应用时发送的请求(Intent)中,可以携带ARS初始化所需的参数(如,ARS_BUNDLE)。第二应用可以调用ARS的协同模块初始化接口initDataModel(Bundle params,Context context)进行初始化。其中,param填写为接收到的Intent参数,如,ARS_BUNDLE。
S1204、ARS绑定设备管理模块的服务。相应地,绑定成功后设备管理模块可以向ARS返回绑定成功的响应。
其中,ARS可以通过调用bindService接口的方式,绑定设备管理模块。
S1205、ARS向设备管理模块发送配置群组信息的请求。相应地,设备管理模块调用第二安全管理模块(即第二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模块)进行群组信息配置。当群组信息配置成功后,第二安全管理模块可以向设备管理模块返回配置成功响应,设备管理模块可以向ARS返回配置成功响应。
示例地,ARS可以通过setAuthInfo接口向设备管理模块发送配置群组信息的请求。该请求中可以携带解析二维码信息后得到的群组信息,如,群组名称,群组ID,连接授信PIN码以及第一应用的包名和第二应用的包名等。设备管理模块可以存储该群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S1204还可以不执行,即ARS不需要绑定设备管理模块的服务,可以直接向设备管理模块发送配置群组信息的请求,此处不做限制。
当第二安全管理模块配置的群组信息后,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去连接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模块,例如执行以下S1206。
S1206、ARS调用设备管理模块,通过设备管理模块调用第二通信模块(即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模块)去连接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模块(即第一通信模块)。其中,ARS可以通过调用设备管理模块的连接(connect)接口向设备管理模块发送设备连接请求(如,connectDevice)(或称为第一请求),该请求可以包括S1202得到的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网络ID,设备IP地址,端口ID以及连接授信PIN码等设备连接所需的参数信息,以及第一应用的包名和第二应用的包名等应用信息。设备管理模块可调用第二通信模块向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模块转发该设备连接请求(或称为第一请求),从而实现ARS调用设备管理模块,通过设备管理模块调用第二通信模块去连接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模块。
S1207、第一通信模块调用第一安全管理模块(即第一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模块)以进行安全校验。相应地,当第一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模块校验通过时,第一安全管理模块可以向第一通信模块返回校验通过的响应。第一通信模块收到校验通过的响应后,可以与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模块建立连接,并向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模块返回连接成功响应,然后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模块可以向设备管理模块发送设备上线的消息,相应地,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管理模块可以向ARS返回连接成功的响应。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模块(即第一安全管理模块)和第二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模块(即第二安全管理模块)可通过两个设备的通信模块间的临时通道或专用通道进行信息交互,从而使第一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模块可以从第二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模块获取到第二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模块配置的群组信息(如,群组ID等),从而便于第一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模块,根据得到的第二电子设备扫码后配置的群组信息,PIN码,应用的包名(如第一应用包名和第二应用包名),与第一电子设备生成二维码时自身配置的群组信息,PIN码,应用的包名是否一致,来进行安全校验。当上述信息一致时则校验成功。
可选地,当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了通信连接后,ARS还可以通知第二应用连接成功,以便第二应用知晓连接成功后再进行后续与第一应用绑定的步骤。例如,执行以下S1208。
S1208、ARS向第二应用发送设备连接成功的通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扫描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包含编码信息的二维码的方式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为例。当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扫描第一电子设备上的二维码进行组网连接之后,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应用可以与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应用进行绑定,以实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应用和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应用进行跨设备交互。
例如,以如图1所示的场景为例。即以第一电子设备为智慧屏,第二电子设备为手机或平板为例。当手机或平板通过扫描智慧屏上的二维码进行组网连接之后,手机或平板上的第二应用(如,移动版办公应用)可以与智慧屏上的第一应用(如,电视版办公应用)进行绑定,以实现手机或平板上的第二应用和智慧屏上的第一应用进行跨设备交互。
作为一种示例,当用户需要将手机上的移动版办公应用上的文档以及对文档的操作展示在智慧屏上进行会议时。用户可以先打开智慧屏上的电视版办公应用,智慧屏打开电视版办公应用后,可以展示用于连接会议的二维码图像。用户可以打开手机上的移动版办公应用并打开要使用的文档,然后在手机显示的界面中选择开始会议,以便手机调用摄像头进行二维码扫描。当用户通过手机扫描智慧屏展示的二维码图像后,手机和智慧屏便能够建立通信连接,并将手机上的移动版办公应用和智慧屏上的电视版办公应用绑定。之后,智慧屏便能够展示手机上的移动版办公应用打开的文档,以及对文档进行的翻页,涂鸦等操作。在智慧屏展示移动版办公应用的文档时,还可以继续显示用于连接会议的二维码图像,以便于用户通过其他电子设备扫描二维码加入会议。当其他用户需要加入会议时,如用户需要通过平板进入会议时,用户可以通过平板的相机扫描正在展示文档的智慧屏上的二维码图像,从而使平板与智慧屏建立通信连接,并将平板上的移动版办公应用与智慧屏上的电视版办公应用绑定。之后,平板上便能够显示智慧屏上展示的文档以及对文档的操作。通过办公应用在手机、平板和智慧屏上的跨设备协同工作,能够使多人会议时,主讲人可方便的通过智慧屏分享文档,并且坐在后排且视力不好的人可通过手机或平板观看文档,提高会议效果。
示例地,以手机采用如图9所示的系统架构,智慧屏采用如图10所示的系统架构为例,上述用户通过手机与智慧屏连接进行会议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图14所示。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4所示,可以包括以下S1401-S1406。
S1401、智慧屏的电视版办公应用展示二维码图像。其中,生成并展示二维码图像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如图11所示的方法,此处不做赘述。
当用户通过手机上的移动版办公应用打开文档,并选择开始会议时,执行以下S1402。
S1402、手机的移动版办公应用拉起相机以进行二维码扫描,以使手机通过二维码扫描与智慧屏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手机通过扫描智慧屏的二维码建立通信连接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如图12所示的方法,此处不做赘述。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用户已经启动了手机的移动端办公应用,因此,手机采用如图12所示的方法与智慧屏组网时,不需要再拉起移动版办公应用。
S1403、手机的移动版办公应用向手机的DEF(或称为第二DEF,以与智慧屏的DEF进行区分)发送绑定智慧屏的电视版办公应用的服务的请求(或称为第二请求)。
示例地,移动版办公应用可以使用第二DEF的跨设备服务绑定接口connectAbility(Intent intent,IAbilityConnection conn)向第二DEF发送上述请求。其中,该请求可以携带intent.setElement(new ElementName(netId,pkgName,serviceName)),即智慧屏的设备网络ID,电视版办公应用的应用包名,要绑定的服务名称等。需要说明的是,由于S1402中手机的ARS能够通过二维码解析得到智慧屏的设备网络ID,电视版办公应用的应用包名,要绑定的服务名称等参数信息,因此上述请求携带的参数信息可以由移动版办公应用从手机的ARS获取。
可选地,当第二DEF接收到第二请求后,还可以对手机的移动版办公应用进行权限校验,例如,执行以下S1404。
S1404、第二DEF进行应用权限校验。
第二DEF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绑定智慧屏的电视版办公应用的服务的请求中携带的智慧屏的设备网络ID,电视版办公应用的应用包名,要绑定的服务名称等参数信息进行应用权限校验。例如,第二DEF可以从手机的设备管理模块中获取S1402中手机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组网时存储在设备管理模块中的智慧屏的设备网络ID,电视版办公应用的应用包名。由于设备管理模块中存储的上述信息为手机通过扫描二维码组网时解析二维码得到的,因此,当从设备管理模块获取的智慧屏的设备网络ID,电视版办公应用的应用包名,与接收到的绑定智慧屏的电视版办公应用的服务的请求中携带的智慧屏的设备网络ID,电视版办公应用的应用包名一致时,则说明移动版办公应用是设备组网后所允许绑定的应用,即应用权限校验通过。
当第二DEF对应用权限校验成功时,执行以下S1405,当然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不执行S1404直接执行S1405,此处不做限制。
S1405、第二DEF向智慧屏的DEF(或称为第一DEF,以与手机的DEF进行区分)发送绑定智慧屏的电视版办公应用的服务的请求(或称为第二请求)。相应地,第一DEF向智慧屏的DMS发送上述请求,以使DMS将上述请求发送给电视版办公应用,电视版办公应用收到请求后完成绑定,并向DMS返回绑定成功的响应。相应地,DMS可以向第一DEF返回绑定成功的响应,第一DEF可以向第二DEF返回绑定成功的响应,最终,第二DEF向手机的移动版办公应用返回绑定成功的响应。
其中,第一DEF可以通过调用DMS的绑定接口connectRemoteAbility向DMS发送绑定电视版办公应用的服务的请求。电视版办公应用可以通过connectRemoteAbility接口的回调来返回绑定成功的响应。
将移动版办公应用和电视版办公应用绑定后,手机和智慧屏便能够通过调用各自的DEF进行信息交互,以实现移动版办公应用和电视版办公应用的信息交互。其中,第一DEF和第二DEF间可以通过S1402建立的通信连接进行AIDL接口调用实现交互。需要说明的是,电视版办公应用传输的信息需要通过DMS转发给第一DEF。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手机和智慧屏均采用如图10所示的系统架构时,移动版办公应用和电视版办公应用可以通过各自设备的DMS进行信息交互(即当两个电子设备均具有DMS时,则可以直接通过DMS进行应用跨设备交互),两个设备的DMS间的交互可参考上述第一DEF和第二DEF间的交互。当手机采用如图10所示的系统架构,智慧屏采用如图9所示的系统架构时,则移动版办公应用与手机的DEF间的信息需要手机的DMS进行传递。
S1406、手机的移动版办公应用向智慧屏的电视版办公应用发送文档,以使智慧屏展示手机的移动版办公应用打开的文档。
需要说明的是,当移动版办公应用对文档进行翻页,涂鸦等操作时,移动版办公应用也会同步向智慧屏的电视版办公应用发送相应的指令或状态等信息。
示例地,以平板采用如图9所示的系统架构,智慧屏采用如图10所示的系统架构为例,上述用户通过平板与智慧屏连接加入会议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图15所示。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5所示,可以包括以下S1501-S1506。
S1501、智慧屏的电视版办公应用展示二维码图像。其中,生成并展示二维码图像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如图11所示的方法,此处不做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当智慧屏通过如图14所示的方法展示手机的移动版办公应用打开的文档时,智慧屏也可以生成并展示的二维码图像。例如,可以将该二维码图像显示在智慧屏的右上角。
当用户通过平板的相机扫描智慧屏展示的二维码图像时,执行以下S1502。
S1502、平板的二维码识别模块对二维码图像进行识别得到二维码内容,以使平板通过二维码扫描与智慧屏建立通信连接,并拉起平板的移动版办公应用。其中,平板通过扫描智慧屏的二维码建立通信连接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如图12所示的方法,此处不做赘述。
S1503、平板的移动版办公应用向平板的DEF(或称为第二DEF,以与智慧屏的DEF进行区分)发送绑定智慧屏的电视版办公应用的服务的请求。
S1504、第二DEF进行应用权限校验。
当第二DEF对应用权限校验成功时,执行以下S1505。
S1505、第二DEF向智慧屏的DEF(或称为第一DEF,以与平板的DEF进行区分)发送绑定智慧屏的电视版办公应用的服务的请求。相应地,第一DEF向智慧屏的DMS发送上述请求,以使DMS将上述请求发送给电视版办公应用,电视版办公应用收到请求后完成绑定,并向DMS返回绑定成功的响应。相应地,DMS可以向第一DEF返回绑定成功的响应,第一DEF可以向第二DEF返回绑定成功的响应,最终,第二DEF向平板的移动版办公应用返回绑定成功的响应。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1503至S1505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如图14所示的方法中的S1403至S1405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S1506、智慧屏的电视版办公应用向平板的移动版办公应用发送文档信息,以使平板显示智慧屏展示的文档。
其中,智慧屏的电视版办公应用向平板的移动版办公应用发送的文档信息,可以是智慧屏的电视版办公应用接收的手机的移动版办公应用发送的文档以及对文档进行翻页、涂鸦等操作的指令或状态等信息。
示例地,以如图5所示的场景为例。即以第一电子设备为智慧屏,第二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当手机通过扫描智慧屏上的二维码进行组网连接之后,手机上的第二应用(如,移动版游戏应用)可以与智慧屏上的第一应用(如,电视版游戏应用)进行绑定,以实现手机上的第二应用和智慧屏上的第一应用进行跨设备交互。
作为一种示例,当用户需要通过手机作为游戏手柄对智慧屏上的电视版游戏应用进行操作控制时。用户可以先打开智慧屏上的电视版游戏应用,智慧屏打开电视版游戏应用后,可以展示用于设备连接的二维码图像。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的摄像头扫描智慧屏展示的二维码图像,以使手机和智慧屏能够建立通信连接,并将手机上的移动版游戏应用和智慧屏上的电视版游戏应用绑定。之后,手机便能够通过移动版游戏应用来操作控制智慧屏上的电视版游戏应用。
示例地,以手机和智慧屏均采用如图10所示的系统架构为例,上述用户通过手机与智慧屏连接进行游戏操作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图16所示。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6所示,可以包括以下S1601-S1606。
S1601、智慧屏的电视版游戏应用展示二维码图像。其中,生成并展示二维码图像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如图11所示的方法,此处不做赘述。
当用户通过手机的摄像头扫描智慧屏展示的二维码图像时,执行以下S1602。
S1602、手机的二维码识别模块对二维码图像进行识别得到二维码内容,以使手机通过二维码扫描与智慧屏建立通信连接,并拉起手机的移动版游戏应用。其中,手机通过扫描智慧屏的二维码建立通信连接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如图12所示的方法,此处不做赘述。
S1603、手机的移动版游戏应用向手机的DMS(或称为第二DMS,以与智慧屏的DMS进行区分)发送绑定智慧屏的电视版游戏应用的服务的请求。
其中,移动版游戏应用可以通过DMS提供的connectAbility接口发送上述请求。
S1604、第二DMS进行应用权限校验。
当第二DMS对应用权限校验成功时,执行以下S1605。
S1605、第二DMS向智慧屏的DMS(或称为第一DMS,以与手机的DMS进行区分)发送绑定智慧屏的电视版游戏应用的服务的请求。相应地,第一DMS将上述请求发送给电视版游戏应用,电视版游戏应用收到请求后完成绑定,并向第一DMS返回绑定成功的响应。相应地,第一DMS可以向第二DMS返回绑定成功的响应,最终,第二DMS向手机的移动版游戏应用返回绑定成功的响应。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1603至S1605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如图14所示的方法中的S1403至S1405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当用户对手机的移动版游戏应用进行操作时,执行以下S1606。
S1606、移动版游戏应用向电视版游戏应用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以使智慧屏根据操作指令显示相应的游戏画面。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摇晃手机来操作控制电视版游戏应用。当用户摇晃手机时,手机可以将采集的重力传感器数据通过DMS提供的跨设备的AIDL接口调用能力,传输给智慧屏的电视版游戏应用,从而使智慧屏显示相应的游戏画面。如,游戏应用为划船游戏,用户晃动手机的频率越快,智慧屏根据接收到的重力传感器数据,显示的人物划船速度越快。
采用以上实施例中的方法,当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在第一电子设备(如,智慧屏)和第二电子设备(如,手机)间需要协同工作时(即应用需要在不同电子设备间协同工作时),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在两者间建立通信连接,并使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相互绑定,从而使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的协同指令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间直接进行传输,避免云服务器对协同指令的转发,减短协同指令的传递路径,并减小网络质量对协同指令传输造成的影响,从而降低协同指令的传输时延,提高传输稳定性。使用户在多人会议、即时游戏等对时延要求较高的场景下具有更好的应用协同体验。
上述主要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步骤,还可以仅实施第一电子设备所涉及的方法,或仅实施第二电子设备所涉及的方法,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对应于前述实施例中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应用于上述的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相关的方法。该装置的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图17示出了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该装置包括:显示模块1701、处理模块1702和请求模块1703等。
其中,处理模块1702,可用于生成编码信息;请求模块1703,可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与编码信息对应;处理模块1702,还可以用于根据第一请求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绑定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应用;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传输协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显示模块1701,可以用于显示包含编码信息的二维码,编码信息包括组网信息;其中,第一请求与组网信息对应。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编码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请求模块1703,还可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请求,第二请求包括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处理模块1702,可具体用于根据第二请求,绑定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编码信息还包括群组信息和个人识别码(PIN);处理模块1702,还可以用于获取第二电子设备根据编码信息得到的群组信息和PIN,以及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确定获取的第二电子设备根据编码信息得到的群组信息,PIN,以及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与编码信息中包括的群组信息,PIN,以及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一致。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处理模块1702,还可以用于生成PIN;根据PIN,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生成群组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应用的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的包名;第二应用的信息包括:第二应用的包名,以及第二应用的页面名,第二应用最低版本号以及第二应用的系统标志中的至少一个。
对应于前述实施例中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应用于上述的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相关的方法。该装置的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图18示出了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该装置包括:处理模块1801和请求模块1802等。
其中,处理模块1801,可以用于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的编码信息;请求模块1802,可以用于根据编码信息向第一电子设备第一请求,第一请求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处理模块1801,还可用于在第一电子设备绑定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应用的情况下,第二应用与第一应用传输协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处理模块1801,具体可以用于扫描并识别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包含编码信息的二维码,得到编码信息,编码信息包括组网信息;请求模块1802,具体可用于根据组网信息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请求。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编码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请求模块1802,还可以用于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请求,第二请求包括第一应用的信息和第二应用的信息,第二请求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绑定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编码信息还包括群组信息和个人识别码(PIN);处理模块1801,还可以用于存储群组信息和PIN。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处理模块1801,还可以用于根据第一应用的信息、第二应用的信息和组网信息,对第二应用进行应用权限校验。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处理模块1801,还可以用于根据第二应用的信息确定第二电子设备未安装第二应用;跳转第二应用的下载页面。
应理解以上装置中单元或模块(以下均称为单元)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装置中的单元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单元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以硬件的形式实现。
例如,各个单元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由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该单元的功能。此外这些单元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又可以称为处理器,可以是一种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的集成电路。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实现或者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
在一个例子中,以上装置中的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一个或多个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或这些集成电路形式中至少两种的组合。
再如,当装置中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的处理器。再如,这些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在一种实现中,以上装置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对应步骤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例如,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处理元件调用存储元件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存储元件可以为与处理元件处于同一芯片上的存储元件,即片内存储元件。
在另一种实现中,用于执行以上方法的程序可以在与处理元件处于不同芯片上的存储元件,即片外存储元件。此时,处理元件从片外存储元件调用或加载程序于片内存储元件上,以调用并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例如,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一种装置,如:电子设备(例如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等),可以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该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指令时,使得该电子设备实现如前述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实施的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该存储器可以位于该电子设备之内,也可以位于该电子设备之外。且该处理器包括一个或多个。
在又一种实现中,该装置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这些处理元件可以设置于对应上述的电子设备上,这里的处理元件可以为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一个或多个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或者这些类集成电路的组合。这些集成电路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芯片。
例如,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可以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芯片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接口电路和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处理器通过接口电路从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接收并执行计算机指令,以实现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相关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电子设备,如上述电子设备,运行的计算机指令。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如:程序。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程序产品,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例如,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指令被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实现如前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5)

1.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编码信息;
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与所述编码信息对应;
根据所述第一请求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绑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应用;
通过建立的所述通信连接使所述第一应用与所述第二应用传输协同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包含所述编码信息的二维码,所述编码信息包括组网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请求与所述组网信息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的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用的信息;
所述绑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应用,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的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用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请求,绑定所述第一应用和所述第二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信息还包括群组信息和个人识别码PIN;
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请求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编码信息得到的所述群组信息和所述PIN,以及所述第一应用的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用的信息;
确定获取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编码信息得到的所述群组信息,所述PIN,以及所述第一应用的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用的信息,与所述编码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群组信息,所述PIN,以及所述第一应用的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用的信息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编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所述PIN;
根据所述PIN,所述第一应用的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用的信息生成所述群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应用的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的包名;
所述第二应用的信息包括:第二应用的包名,以及第二应用的页面名,第二应用最低版本号以及第二应用的系统标志中的至少一个。
7.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的编码信息;
根据所述编码信息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绑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应用的情况下,通过建立的所述通信连接使所述第二应用与所述第一应用传输协同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的编码信息,包括:
扫描并识别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包含所述编码信息的二维码,得到所述编码信息,所述编码信息包括组网信息;
根据所述编码信息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包括:
根据所述组网信息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的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用的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的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用的信息,所述第二请求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绑定所述第一应用和所述第二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信息还包括群组信息和个人识别码PIN;
在所述根据所述编码信息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存储所述群组信息和所述PIN。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的信息、所述第二应用的信息和所述组网信息,对所述第二应用进行应用权限校验。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的编码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应用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未安装所述第二应用;
跳转所述第二应用的下载页面。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生成编码信息;
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与所述编码信息对应;
根据所述第一请求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绑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应用;
通过建立的所述通信连接使所述第一应用与所述第二应用传输协同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电子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
在所述显示屏显示包含所述编码信息的二维码,所述编码信息包括组网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请求与所述组网信息对应。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的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用的信息;
所述绑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应用,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的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用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请求,绑定所述第一应用和所述第二应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信息还包括群组信息和个人识别码PIN;
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编码信息得到的所述群组信息和所述PIN,以及所述第一应用的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用的信息;
确定获取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编码信息得到的所述群组信息,所述PIN,以及所述第一应用的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用的信息,与所述编码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群组信息,所述PIN,以及所述第一应用的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用的信息一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执行以下步骤:
生成所述PIN;
根据所述PIN,所述第一应用的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用的信息生成所述群组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应用的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的包名;
所述第二应用的信息包括:第二应用的包名,以及第二应用的页面名,第二应用最低版本号以及第二应用的系统标志中的至少一个。
1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的编码信息;
根据所述编码信息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绑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和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应用的情况下,通过建立的所述通信连接使所述第二应用与所述第一应用传输协同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的编码信息,包括:
扫描并识别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包含所述编码信息的二维码,得到所述编码信息,所述编码信息包括组网信息;
根据所述编码信息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包括:
根据所述组网信息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请求。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的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用的信息;
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电子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
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的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用的信息,所述第二请求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绑定所述第一应用和所述第二应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信息还包括群组信息和个人识别码PIN;
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执行以下步骤:
存储所述群组信息和所述PIN。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的信息、所述第二应用的信息和所述组网信息,对所述第二应用进行应用权限校验。
24.根据权利要求21至2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二应用的信息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未安装所述第二应用;
跳转所述第二应用的下载页面。
2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运行的所述计算机指令,或如权利要求19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运行的所述计算机指令。
CN202110350379.9A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及设备 Pending CN1151470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0379.9A CN115147056A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及设备
PCT/CN2022/083743 WO2022206770A1 (zh) 2021-03-31 2022-03-29 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0379.9A CN115147056A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7056A true CN115147056A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03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50379.9A Pending CN115147056A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47056A (zh)
WO (1) WO202220677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89506A (zh) * 2022-11-07 2023-02-0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船舶三维设计中跨系统物理接口管理方法
CN116744267A (zh) * 2022-11-16 2023-09-1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44714B2 (en) * 2014-05-30 2017-01-10 Apple Inc. Companion application for activity cooperation
US20170091732A1 (en) * 2015-09-24 2017-03-30 Square, Inc. Server-assisted pair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8072085A1 (zh) * 2016-10-18 2018-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设备协同操作的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958475A (zh) * 2019-10-30 2020-04-0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028052A (zh) * 2019-11-28 2020-04-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操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078019A (zh) * 2020-01-03 2020-04-28 北京边缘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无线信号打开应用程序的方法和附件设备及车载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89506A (zh) * 2022-11-07 2023-02-0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船舶三维设计中跨系统物理接口管理方法
CN115689506B (zh) * 2022-11-07 2023-10-2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船舶三维设计中跨系统物理接口管理方法
CN116744267A (zh) * 2022-11-16 2023-09-1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744267B (zh) * 2022-11-16 2024-05-2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06770A1 (zh)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47406A1 (zh) 一种音频输出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22206770A1 (zh) 一种设备间应用协同工作的方法及设备
CN113630910B (zh) 蜂窝通信功能的使用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14741008B (zh) 分布式跨设备协同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12738143B (zh) 一种账号绑定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371849A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3284650A1 (zh) 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296948A (zh) 一种跨设备调用应用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196236A (zh) 一种跨设备认证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2111671A1 (zh) 业务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2062875A1 (zh)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40028695A1 (en) Function Mig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886849B (zh)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056076B (zh) 通信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3005711A1 (zh) 一种服务的推荐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4022124A1 (zh) 应用登录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WO2023216911A1 (zh) 设备认证的方法、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
WO2024093614A1 (zh) 设备输入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06630A1 (zh) 一种功能迁移方法和装置
WO2023025059A1 (zh) 一种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WO2023116414A1 (zh) 一种多屏的解锁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5145474A (zh) 一种功能迁移方法和装置
CN115515133A (zh) 一种分布式设备的认证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048193A (zh) 一种多设备分布式调度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637441A (zh) 空间管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