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5338A - 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5338A
CN115145338A CN202210902438.3A CN202210902438A CN115145338A CN 115145338 A CN115145338 A CN 115145338A CN 202210902438 A CN202210902438 A CN 202210902438A CN 115145338 A CN115145338 A CN 1151453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humidity
equipment
mod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024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占超
李昇诚
郑新芬
刘彦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Radio Measuremen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Radio Measurem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Radio Measuremen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Radio Measurement
Priority to CN20221090243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453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45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53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7/0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 G05D27/02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包括:用于装载工作设备的箱体、多个温湿度采集设备、模式判断设备、模式切换设备以及多个温湿度调节设备,多个温湿度采集设备、模式判断设备、模式切换设备以及多个温湿度调节设备均安装在箱体中,多个温湿度采集设备一一对应位于箱体的内部边角位置处,模式判断设备以及模式切换设备位于箱体的顶端内壁上,多个温湿度调节设备位于箱体的底部两侧边角位置处,温湿度调节设备的一端贯穿箱体位于箱体内部,温湿度调节设备的另一端裸露在箱体的外侧,多个温湿度采集设备与模式判断设备连接,模式判断设备与模式切换设备连接,多个温湿度调节设备与模式切换设备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湿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微波传输应用领域中,尤其指工作于室外环境的中大型天线设备,其内部必会存在对温湿度敏感的电子设备(工作设备)。如指标严苛的超低相噪蓝宝石振荡器及频率振荡源设备,相位要求较高的功率和差设备。这种设备往往是决定天线功能及指标的关键设备,价格昂贵,且对温度较为敏感。而湿度往往会影响电子设备供电可靠性以及电子元器件寿命。现有技术中没有对电子设备进行温湿度控制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其包括:用于装载工作设备的箱体、多个温湿度采集设备、模式判断设备、模式切换设备以及多个温湿度调节设备,多个所述温湿度采集设备、所述模式判断设备、所述模式切换设备以及多个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均安装在所述箱体中,多个所述温湿度采集设备一一对应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边角位置处,所述模式判断设备以及所述模式切换设备位于所述箱体的顶端内壁上,多个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位于所述箱体的底部两侧边角位置处,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的一端贯穿所述箱体位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的另一端裸露在所述箱体的外侧,多个所述温湿度采集设备与所述模式判断设备连接,所述模式判断设备与所述模式切换设备连接,多个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与所述模式切换设备连接。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温湿度采集设备采集控制装置内部温湿度信息,并反馈给模式判断设备。模式判断设备通过温湿度采集设备反馈的温湿度信号,对比内部存贮设备存贮的焓湿图信息和工作设备所要求的温湿度信息,确定设备工作模式。模式切换设备接收模式判断设备的工作模式信号,切换内部开关电路,并将控制信息输出给温湿度调节设备。温湿度调节设备接收模式切换设备给出的控制信息,并进行温度和湿度调节。将控制装置内部温度及湿度控制在需要范围内,为工作设备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工作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包括:半导体制冷片、一对散热翅片以及一对集液排液设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一端贯穿所述箱体位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另一端裸露在所述箱体的外侧,一对所述散热翅片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两端,一对所述集液排液设备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外两侧,一对所述集液排液设备一一对应位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两端下方,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一对所述散热翅片、一对所述集液排液设备均与所述模式切换设备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半导体制冷片通电后,会在其两端分别产生冷和热两种效应。集液排液设备将冷凝产生的冷却水排出温湿度控制装置。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电流反向冷热端互换的原理,简单有效地实现了温度双向控制;并利用冷凝原理,实现了环境除湿效果。模式判断设备通过温湿度采集设备提供的信息判断控制装置内部需要进行温度控制方式,通过内置于温湿度调节设备的两块半导体制冷片实现温湿度度调节。需制冷时,半导体制冷片接收到模式切换设备提供的正向供电,此时冷端在控制装置内部,热端在控制装置外部,内部制冷的同时通过冷凝原理对箱体内部进行除湿,外部通过散热翅片进行散热;需要制热时,半导体制冷片接收到模式切换设备提供的反向供电,热端在设备内部,冷端在设备外部,控制装置内部通过散热翅片进行升温。
进一步地,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还包括:一对风机,一对所述风机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外两侧,一对所述风机一一对应位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两端上方。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风机将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冷热空气扩散到环境中,保证半导体制冷片最大的工作效率。模式判断设备通过温湿度采集设备提供的信息判断控制装置内部需要进行温度控制方式,通过内置于温湿度调节设备的两块半导体制冷片实现温湿度度调节。需制冷时,半导体制冷片接收到模式切换设备提供的正向供电,此时冷端在控制装置内部,热端在控制装置外部,内部制冷的同时通过冷凝原理对箱体内部进行除湿,外部通过散热翅片及风机进行散热;需要制热时,半导体制冷片接收到模式切换设备提供的反向供电,热端在设备内部,冷端在设备外部,控制装置内部通过散热翅片及风机进行升温。
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由两个半导体串联而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珀耳帖效应)效应,即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两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即一端为热端,一端为冷端。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顶端外侧壁上设有输入输出设备,所述输入输出设备与所述模式判断设备连接,工作设备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贯穿所述箱体的侧壁裸露在所述箱体外侧。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输入输出设备为控制装置内部各设备提供供电、控制等输入信号,并将控制装置工作模式、控制装置内部温度、控制装置内部湿度等信号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输出设备内部设有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模式判断设备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输入输出设备内置电源为各设备供电,并接收模式判断设备提供的工作状态和温湿度信息,对外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内壁上包覆有保温层。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箱体四周添加保温层,保证温湿度调节效率,提高温湿度控制装置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倾斜设置,所述箱体的倾斜角度范围为1-45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集液排液设备进行排液的原理为通过液体自重将液体排出。所以箱体最大工作角度为与大地之间角度成45°。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温湿度控制方法,基于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温湿度控制方法包括:
温湿度采集设备采集实时温湿度信息;
模式判断设备将实时温湿度信息与预设温湿度信息进行对比,生成工作模式信息;其中,模式判断设备内部存储有预设温湿度信息;
模式切换设备根据所述工作模式信息发出供电信息;
温湿度调节设备根据所述供电信息进行温湿度调节工作。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温湿度采集设备采集控制装置内部温湿度信息,并反馈给模式判断设备。模式判断设备通过温湿度采集设备反馈的温湿度信号,对比内部存贮设备存贮的焓湿图信息和工作设备所要求的温湿度信息,确定设备工作模式。模式切换设备接收模式判断设备的工作模式信号,切换内部开关电路,并将控制信息输出给温湿度调节设备。温湿度调节设备接收模式切换设备给出的控制信息,并进行温度和湿度调节。将控制装置内部温度及湿度控制在需要范围内,为工作设备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工作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温湿度信息为焓湿图信息以及工作设备所要求的温湿度信息;工作模式信息分为高温模式和低温模式。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模式判断设备通过温湿度采集设备反馈的温湿度信号,对比内部存贮设备存贮的焓湿图信息和工作设备所要求的温湿度信息,确定设备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可分为高温模式和低温模式。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湿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湿度调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湿度控制装置内部设备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湿度调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湿度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湿度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号说明:1、箱体;2、温湿度采集设备;3、模式判断设备;4、模式切换设备;5、温湿度调节设备;6、半导体制冷片;7、散热翅片;8、集液排液设备;9、风机;10、输入输出设备;11、工作设备;12、输入端;13、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其包括:用于装载工作设备11的箱体1、多个温湿度采集设备2、模式判断设备3、模式切换设备4以及多个温湿度调节设备5,多个所述温湿度采集设备2、所述模式判断设备3、所述模式切换设备4以及多个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5均安装在所述箱体1中,多个所述温湿度采集设备2一一对应位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边角位置处,所述模式判断设备3以及所述模式切换设备4位于所述箱体1的顶端内壁上,多个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5位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两侧边角位置处,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5的一端贯穿所述箱体1位于所述箱体1内部,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5的另一端裸露在所述箱体1的外侧,多个所述温湿度采集设备2与所述模式判断设备3连接,所述模式判断设备3与所述模式切换设备4连接,多个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5与所述模式切换设备4连接。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温湿度采集设备采集控制装置内部温湿度信息,并反馈给模式判断设备。模式判断设备通过温湿度采集设备反馈的温湿度信号,对比内部存贮设备存贮的焓湿图信息和工作设备所要求的温湿度信息,确定设备工作模式。模式切换设备接收模式判断设备的工作模式信号,切换内部开关电路,并将控制信息输出给温湿度调节设备。温湿度调节设备接收模式切换设备给出的控制信息,并进行温度和湿度调节。将控制装置内部温度及湿度控制在需要范围内,为工作设备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工作环境。
图3中,输入输出设备一侧与外部终端交互,另一侧分别为温湿度采集设备、模式判断设备、模式切换设备供电,此外,输入输出设备与模式判断设备之间,输入输出设备向模式判断设备供电并传输控制信息,模式判断设备向输入输出设备传输工作模式和温湿度信息。温湿度采集设备向模式判断设备传输温湿度信息,模式判断设备向模式切换设备传输工作模式信息,模式切换设备向温湿度调节设备传输供电信息。
如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5包括:半导体制冷片6、一对散热翅片7以及一对集液排液设备8,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的一端贯穿所述箱体1位于所述箱体1内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的另一端裸露在所述箱体1的外侧,一对所述散热翅片7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的两端,一对所述集液排液设备8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内外两侧,一对所述集液排液设备8一一对应位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的两端下方,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一对所述散热翅片7、一对所述集液排液设备8均与所述模式切换设备4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半导体制冷片通电后,会在其两端分别产生冷和热两种效应。集液排液设备将冷凝产生的冷却水排出温湿度控制装置。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电流反向冷热端互换的原理,简单有效地实现了温度双向控制;并利用冷凝原理,实现了环境除湿效果。模式判断设备通过温湿度采集设备提供的信息判断控制装置内部需要进行温度控制方式,通过内置于温湿度调节设备的两块半导体制冷片实现温湿度度调节。需制冷时,半导体制冷片接收到模式切换设备提供的正向供电,此时冷端在控制装置内部,热端在控制装置外部,内部制冷的同时通过冷凝原理对箱体内部进行除湿,外部通过散热翅片进行散热;需要制热时,半导体制冷片接收到模式切换设备提供的反向供电,热端在设备内部,冷端在设备外部,控制装置内部通过散热翅片进行升温。
如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5还包括:一对风机9,一对所述风机9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内外两侧,一对所述风机9一一对应位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的两端上方。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风机将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冷热空气扩散到环境中,保证半导体制冷片最大的工作效率。模式判断设备通过温湿度采集设备提供的信息判断控制装置内部需要进行温度控制方式,通过内置于温湿度调节设备的两块半导体制冷片实现温湿度度调节。需制冷时,半导体制冷片接收到模式切换设备提供的正向供电,此时冷端在控制装置内部,热端在控制装置外部,内部制冷的同时通过冷凝原理对箱体内部进行除湿,外部通过散热翅片及风机进行散热;需要制热时,半导体制冷片接收到模式切换设备提供的反向供电,热端在设备内部,冷端在设备外部,控制装置内部通过散热翅片及风机进行升温。
如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由两个半导体串联而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珀耳帖效应)效应,即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两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即一端为热端,一端为冷端。
如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箱体1的顶端外侧壁上设有输入输出设备10,所述输入输出设备10与所述模式判断设备3连接,工作设备11的输入端12和输出端13分别贯穿所述箱体1的侧壁裸露在所述箱体1外侧。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输入输出设备为控制装置内部各设备提供供电、控制等输入信号,并将控制装置工作模式、控制装置内部温度、控制装置内部湿度等信号输出。
如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输出设备10内部设有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模式判断设备3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输入输出设备内置电源为各设备供电,并接收模式判断设备提供的工作状态和温湿度信息,对外输出。
如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箱体1的内壁上包覆有保温层。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箱体四周添加保温层,保证温湿度调节效率,提高温湿度控制装置的可靠性。
如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箱体1倾斜设置,所述箱体1的倾斜角度范围为1-45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集液排液设备进行排液的原理为通过液体自重将液体排出。所以箱体最大工作角度为与大地之间角度成45°。
针对温湿度控制的难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不仅通过其电流反向冷热端互换的原理,简单有效地实现了温度双向控制,而且并利用冷凝原理,实现了环境除湿效果。可实现将此温湿度控制装置内部温度及湿度控制在需要范围内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温湿度控制装置,温湿度控制装置整体形式为箱体形式。如图1,主要由输入输出设备、模式判断设备、温湿度采集设备(共四处,分布放置)、模式切换设备、温湿度调节设备(共两处,分布放置)以及箱体组成。各组成主要功能为:
输入输出设备:为温湿度控制装置内部各设备提供供电、控制等输入信号,并将温湿度控制装置工作模式、温湿度控制装置内部温度、温湿度控制装置内部湿度等信号输出。
模式判断设备:通过温湿度采集设备反馈的温湿度信号,对比内部存贮设备存贮的焓湿图信息和工作设备所要求的温湿度信息,确定温湿度控制装置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可分为高温模式和低温模式。
温湿度采集设备:采集温湿度控制装置内部温湿度信息,并反馈给模式判断设备。
模式切换设备:接收模式判断温湿度控制装置的工作模式信号,切换内部开关电路,并将控制信息输出给温湿度调节设备。
温湿度调节设备:接收模式切换设备给出的控制信息,并进行温度和湿度调节;其主要由风机、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翅片以及集液排液设备组成,如图2所示,半导体制冷片通电后,会在其两端分别产生冷和热两种效应;风机将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冷热空气扩散到环境中,保证半导体制冷片最大的工作效率;集液排液设备将冷凝产生的冷却水排除设备。
箱体:为温湿度控制装置内所有设备和工作设备提供结构支撑,箱体四周添加保温层,保证温湿度调节效率;
另外,需要着重说明的是工作设备自身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本发明所介绍设备的输入输出设备需独立,为工作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电磁兼容环境。
本发明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珀耳帖效应)效应,即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两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即一端为热端,一端为冷端。
本发明技术方案为,模式判断设备通过温湿度采集设备提供的信息判断温湿度控制装置内部需要进行温度控制方式,通过内置于温湿度调节设备的两块半导体制冷片实现温湿度度调节。需制冷时,半导体制冷片接收到模式切换设备提供的正向供电,此时冷端在温湿度控制装置内部,热端在温湿度控制装置外部,内部制冷的同时通过冷凝原理对箱体内部进行除湿,外部通过散热翅片及风机进行散热;需要制热时,半导体制冷片接收到模式切换设备提供的反向供电,热端在温湿度控制装置内部,冷端在温湿度控制装置外部,温湿度控制装置内部通过散热翅片及风机进行升温。
高效的实现了温湿度控制装置内部温湿度控制,达到为工作设备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工作环境的目的。
如图5至图6所示,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温湿度控制方法,基于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温湿度控制方法包括:
S1、温湿度采集设备采集实时温湿度信息;
S2、模式判断设备将实时温湿度信息与预设温湿度信息进行对比,生成工作模式信息;其中,模式判断设备内部存储有预设温湿度信息;
S3、模式切换设备根据所述工作模式信息发出供电信息;
S4、温湿度调节设备根据所述供电信息进行温湿度调节工作。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温湿度采集设备采集控制装置内部温湿度信息,并反馈给模式判断设备。模式判断设备通过温湿度采集设备反馈的温湿度信号,对比内部存贮设备存贮的焓湿图信息和工作设备所要求的温湿度信息,确定设备工作模式。模式切换设备接收模式判断设备的工作模式信号,切换内部开关电路,并将控制信息输出给温湿度调节设备。温湿度调节设备接收模式切换设备给出的控制信息,并进行温度和湿度调节。将控制装置内部温度及湿度控制在需要范围内,为工作设备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工作环境。
如图5至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温湿度信息为焓湿图信息以及工作设备所要求的温湿度信息;工作模式信息分为高温模式和低温模式。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模式判断设备通过温湿度采集设备反馈的温湿度信号,对比内部存贮设备存贮的焓湿图信息和工作设备所要求的温湿度信息,确定设备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可分为高温模式和低温模式。
图5中,控制方法流程为:S1、温湿度采集,S2、温度是否大于工作上限温度,若是,S3、模式切换设备正向供电,S4、温湿度调节设备降温并除湿,S5、温度是否小于工作最优温度,若是,停止工作,若否返回步骤S3。步骤S2中,温度是否大于工作上限温度,若否,S6、温度是否小于工作下限温度,若是,S7、模式切换设备反向供电,S8、温湿度调节设备升温并降湿,S9、温度是否大于工作温度,若是,停止工作,若否,返回步骤S7。步骤S6中,温度是否小于工作下限温度,若否,停止工作。
具体各设备连接关系如图3所示,输入输出设备内置电源为各设备供电,并接收模式判断设备提供的工作状态和温湿度信息,对外输出。模式判断设备接收模式采集设备采集的温湿度信息,通过内置的判断逻辑,确定温湿度控制装置工作模式,并将工作模式信息发送到模式切换设备,模式切换设备按照接收到的工作模式信息指令,将供电信息输送到温湿度调节设备,温湿度调节设备接收供电信息,并进行工作。
温湿度控制流程如图5所示。具体为,当模式判断设备通过温湿度采集设备采集的温湿度信号判断箱体内部温度过高后,将高温工作模式发送到模式切换设备,模式切换设备输出正向供电信号到温湿度调节设备内半导体制冷片,同时温湿度调节设备内部风机启动,半导体制冷片工作状态为处于温湿度控制装置内部一端为冷端,外部一端为热端。开始为温湿度控制装置内部降温,由于温湿度控制装置内部温度降低,会导致温湿度控制装置内部湿度增大,会产生冷凝风险。半导体制冷片冷端降温的同时,利用冷凝原理降低温湿度控制装置内部湿度。并通过集液排液设备将冷凝水排出。集液排液设备进行排液的原理为通过液体自重将液体排出。所以温湿度控制装置最大工作角度为与大地之间角度成45°。如图4所示。当温湿度控制装置内部温度小于工作最优温度时设备停止工作。其中,工作温度一般为工作设备工作最优温度,且工作最优温度与工作上限温度、工作下限温度关系如下:
工作下限温度<工作最优温度<工作上限温度
当模式判断设备通过温湿度采集设备采集的温湿度信号判断箱体内部温度过低后,将低温工作模式发送到模式切换设备,模式切换设备输出反向供电信号到温湿度调节设备内部半导体制冷片,同时温湿度调节设备内部风机启动,半导体制冷片工作状态为处于温湿度控制装置内部一端为热端,外部一端为冷端。温湿度控制装置内部温度升高,温湿度控制装置内部相对湿度减小。当温湿度控制装置内部温度大于工作最优温度时设备停止工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装载工作设备的箱体、多个温湿度采集设备、模式判断设备、模式切换设备以及多个温湿度调节设备,多个所述温湿度采集设备、所述模式判断设备、所述模式切换设备以及多个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均安装在所述箱体中,多个所述温湿度采集设备一一对应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边角位置处,所述模式判断设备以及所述模式切换设备位于所述箱体的顶端内壁上,多个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位于所述箱体的底部两侧边角位置处,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的一端贯穿所述箱体位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的另一端裸露在所述箱体的外侧,多个所述温湿度采集设备与所述模式判断设备连接,所述模式判断设备与所述模式切换设备连接,多个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与所述模式切换设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包括:半导体制冷片、一对散热翅片以及一对集液排液设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一端贯穿所述箱体位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另一端裸露在所述箱体的外侧,一对所述散热翅片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两端,一对所述集液排液设备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外两侧,一对所述集液排液设备一一对应位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两端下方,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一对所述散热翅片、一对所述集液排液设备均与所述模式切换设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还包括:一对风机,一对所述风机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外两侧,一对所述风机一一对应位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两端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由两个半导体串联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端外侧壁上设有输入输出设备,所述输入输出设备与所述模式判断设备连接,工作设备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贯穿所述箱体的侧壁裸露在所述箱体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设备内部设有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模式判断设备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壁上包覆有保温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倾斜设置,所述箱体的倾斜角度范围为1-45度。
9.一种温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温湿度控制方法包括:
温湿度采集设备采集实时温湿度信息;
模式判断设备将实时温湿度信息与预设温湿度信息进行对比,生成工作模式信息;其中,模式判断设备内部存储有预设温湿度信息;
模式切换设备根据所述工作模式信息发出供电信息;
温湿度调节设备根据所述供电信息进行温湿度调节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温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温湿度信息为焓湿图信息以及工作设备所要求的温湿度信息;工作模式信息分为高温模式和低温模式。
CN202210902438.3A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51453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2438.3A CN115145338A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2438.3A CN115145338A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5338A true CN115145338A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13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02438.3A Pending CN115145338A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4533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046053U (zh) * 2016-08-30 2017-03-29 上海汉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步入式恒温恒湿试验箱
CN108916997A (zh) * 2018-07-16 2018-11-30 许青 温湿调节装置
CN208272708U (zh) * 2018-06-12 2018-12-21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一种变电站汇控柜温湿度智能测控装置
CN110568885A (zh) * 2019-09-16 2019-12-13 江苏华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力行业的室内环境智能调控装置
CN111653957A (zh) * 2020-05-29 2020-09-11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适用于自带蓄电池的变电站控制柜内环境的分区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046053U (zh) * 2016-08-30 2017-03-29 上海汉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步入式恒温恒湿试验箱
CN208272708U (zh) * 2018-06-12 2018-12-21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一种变电站汇控柜温湿度智能测控装置
CN108916997A (zh) * 2018-07-16 2018-11-30 许青 温湿调节装置
CN110568885A (zh) * 2019-09-16 2019-12-13 江苏华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力行业的室内环境智能调控装置
CN111653957A (zh) * 2020-05-29 2020-09-11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适用于自带蓄电池的变电站控制柜内环境的分区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04679B2 (en) Cooling system and cooling method
US4313310A (en) Cooling system
KR100367349B1 (ko) 통신중계기지국의 냉각제어방식
EP1085272B1 (en) Heating-element accommodating-box coo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2000274788A (ja) 加温装置、冷却装置及びこの冷却装置を利用した空調装置
EP3650769B1 (en) Heat exchange unit for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MXPA03011583A (es) Sistema compacto de enfriamiento de corriente continua, eficiente en energia.
JP4767879B2 (ja) 恒温恒湿器
JPH1019305A (ja) 冷却システム
EP4155638A1 (en) Control method for refrigerating and freezing device, and refrigerating and freezing device
JP2001133023A (ja) 通信中継基地局の冷却制御方式
CN111550964A (zh) 一种化霜方法、制冷设备及化霜控制方法、商用制冷机组
CN115145338A (zh) 一种温湿度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CN107525988A (zh) 一种通用微波组件老炼试验设备
JP2010266098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EP2561735A1 (en) Method and cabinet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in the cabinet
CN113347750B (zh) 用于加热单元的控制方法及加热单元和冷藏冷冻装置
JP2010211363A (ja) 電子機器冷却装置
US447805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heat pump performance by controlling discharge of indoor fan thermal energy
JPH0552366A (ja) 輻射式冷房装置
JPS63176956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の冷却水温度制御方法
EP1508752A1 (en) Thermohygrostat-type air conditioner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evaporation temperature
CN111237933A (zh) 无外电无人值守设备间混合式冷却系统
CN220728364U (zh) 控温机构、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218679648U (zh) 一种电器盒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