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2872B - 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柔性接头结构、隧道结构和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柔性接头结构、隧道结构和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2872B
CN115142872B CN202210358679.6A CN202210358679A CN115142872B CN 115142872 B CN115142872 B CN 115142872B CN 202210358679 A CN202210358679 A CN 202210358679A CN 115142872 B CN115142872 B CN 1151428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flexible joint
lining
joint structure
fa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586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42872A (zh
Inventor
陈卫忠
高厚
赵武胜
谭贤君
张晟斌
程勇
刘继国
彭文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CCCC Second Highway Consulta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CCCC Second Highway Consulta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CCCC Second Highway Consulta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21035867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428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42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28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428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28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10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concrete cast in situ; Shuttering also lost shutterings, e.g. made of blocks, of metal plates or other equipment adapted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14Lining predominantly with metal
    • E21D11/15Plate linings; Laggings, i.e. linings designed for holding back formation material or for transmitting the load to main supporting members
    • E21D11/152Laggings made of grids or nett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14Lining predominantly with metal
    • E21D11/18Arch members ; Network made of arch members ; Ring elements; Polygon elements; Polygon elements inside arch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38Waterproofing; Heat insulating; Soundproofing; Electric insul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柔性接头结构、隧道结构和施工方法,柔性接头结构纵向位于第一节段衬砌和第二节段衬砌之间,径向从外至内(隧道临空面方向为内)分别为波浪形止水带、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拱架、接水盒;隧道结构包含柔性接头结构,位于隧道的纵向预设范围,径向从外至内分别为初期支护层、超挖层、防水层、含柔性接头结构的二次衬砌层。本发明柔性接头结构能够承受较大变形,同时保持较好的防水性,隧道结构能够吸收活动断层错动引起的围岩不均匀变形,从而保证隧道的正常使用和整体稳定。

Description

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柔性接头结构、隧道结构和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柔性接头结构、隧道结构和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铁路及地铁隧道建设需求的不断增加,隧道线路不可避免地穿越活动断层破碎带。活动断层的运动方式可分为蠕滑错动和黏滑错动。蠕滑错动十分缓慢,不会引起地震的发生;而黏滑错动非常迅速,会引起地震的发生。研究表明,对于黏滑错动,断层错动的影响最大,地震的影响次之。因此,不管是蠕滑错动还是黏滑错动,断层错动都是穿越活动断层隧道面临的主要威胁。现阶段,针对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抗错断措施,主要包含以下两点:铰接设计和超挖设计。铰接设计即利用衬砌节段之间的柔性连接,增加隧道衬砌结构沿纵向的自由度,从而使断层错动作用下衬砌结构主要受影响区域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在穿越活动断层时隧道结构不会发生整体破坏,从而减轻断层错动对隧道结构的危害。柔性接头结构,即属于铰接设计范围。超挖设计即扩大隧道断面,使隧道能够在服役期内适应断层的累计蠕滑位移,以及可能发生的黏滑错动位移。超挖设计一般在初衬和二衬之间充填柔性材料或不填充,利用扩大的断面尺寸可以缓冲和吸收断层错动作用引起的围岩不均匀变形,减轻侵限。超挖层,即属于超挖设计范围。在活动断层错动区域,由于地质构造运动作用,围岩一般比较破碎,地下水易在此聚集,因此,柔性接头结构的防水性十分重要。而目前工程上采用的柔性接头结构通常仅采用防水板或防水卷材进行防水,随着活动断层错动量的增加,防水板或防水卷材易变形过大而发生破坏,导致隧道衬砌防水失效。同时,目前柔性接头结构普遍采用泡沫混凝土作为充填材料,而泡沫混凝土的现场浇筑及模筑施工存在不便,现场养护条件有时也不甚理想。
也即,对于活动断层而言,其存在蠕滑错动和黏滑错动的运动方式,该运动方式给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抗错断能力和防水能力带来巨大挑战。
可见,对于穿越活动断层隧道而言,如何提高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抗错断能力和防水能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柔性接头结构,以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柔性接头结构,所述隧道内设置有第一节段衬砌和第二节段衬砌,所述柔性接头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节段衬砌和所述第二节段衬砌之间,所述柔性接头结构包括:沿所述隧道的径向方向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波浪形止水带、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拱架和接水盒;其中,所述波浪形止水带、所述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所述拱架和所述接水盒形成一体结构。
在第一方面中,所述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包括:聚乙烯管和泡沫混凝土,所述泡沫混凝土设置在所述聚乙烯管内形成固态的一体结构。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隧道结构,所述隧道结构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柔性接头结构,所述柔性接头结构设置在第一节段衬砌和第二节段衬砌之间,并共同构成二次衬砌层;所述隧道结构包括:在所述隧道的纵向预设范围内、沿径向方向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初期支护层、超挖层、防水层和所述二次衬砌层;其中,所述二次衬砌层内设置所述柔性接头结构;其中,所述纵向预设范围包括所述隧道的抗错断设防段及所述抗错断设防段的两侧。
在第二方面中,所述隧道结构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抗错断设防段的长度。
在第二方面中,所述超挖层的厚度不小于所述活动断层的错动量。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隧道结构,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在所述隧道的纵向预设范围内沿隧道径向从外至内依次设置初期支护层、超挖层、防水层和二次衬砌层。
在第三方面中,在所述隧道的纵向预设范围内设置二次衬砌层包括:将波浪形止水带设置在预设的位置处,使所述波浪形止水带处于松弛状态;在所述波浪形止水带的一侧施作第一节段衬砌;在所述波浪形止水带的另一侧施作第二节段衬砌;在所述第一节段衬砌与所述第二节段衬砌之间依次设置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拱架和接水盒。
在第三方面中,所述在所述波浪形止水带的一侧施作第一节段衬砌;在所述波浪形止水带的另一侧施作第二节段衬砌包括:铺设第一钢筋,将所述第一钢筋绑扎形成第一钢筋笼,并通过第一主筋焊接钢筋将所述第一钢筋笼与所述波浪形止水带的一端连接;铺设第二钢筋,将所述第二钢筋绑扎形成第二钢筋笼,并通过第二主筋焊接钢筋将所述第二钢筋笼与所述波浪形止水带的另一端连接。
在第三方面中,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钢筋笼的一端通过第一辅助固定钢筋固定第一耐候钢板,并将所述第一钢筋笼的纵向分布筋与所述第一耐候钢板点焊连接,以及在所述第一钢筋笼处浇筑混凝土;在所述第二钢筋笼的一端通过第二辅助固定钢筋固定第二耐候钢板,并将所述第二钢筋笼的纵向分布筋与所述第二耐候钢板点焊连接,以及在所述第二钢筋笼处浇筑混凝土;其中,所述第一耐候钢板与所述第二耐候钢板贴近对立设置。
在第三方面中,所述第一耐候钢板和所述第二耐候钢板均由若干分钢板组合形成,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通过双面自粘卷材将所述分钢板进行粘接,采用密封胶堵塞所述分钢板之间的缝隙,并用腻刀抹平。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了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柔性接头结构,通过沿隧道的径向方向依次设置波浪形止水带、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拱架和接水盒,可提高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抗错断能力及防水能力。具体而言,本发明设置了波浪形止水带,通过储备有一定的多余带体,可以使止水带在活动断层错动时承受较大变形而不损坏,进而可以使柔性接头结构保持较好的防水性,以及采用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作为柔性接头结构的充填材料,易于施工,克服了以往充填材料泡沫混凝土现场施工不便、养护条件不佳的缺点,同时增强了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柔性,从而提高了其抗错断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隧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Ⅰ-Ⅰ剖面的构造示意图;
图3是图1中Ⅱ-Ⅱ剖面的构造示意图;
图4是图2中Ⅲ-Ⅲ剖面的构造示意图;
图5是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隧道结构;
2、柔性接头结构;
3、二次衬砌层;
4、防水层;
5、超挖层;
6、初期支护层;
7、波浪形止水带;
8、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
9、拱架;
10、接水盒;
11、第一主筋焊接钢筋;
12、第二主筋焊接钢筋
13、第一耐候钢板;
14、第二耐候钢板;
15、第一辅助固定钢筋;
16、第二辅助固定钢筋;
17、螺栓;
18、密封胶;
19、第一节段衬砌;
20、第二节段衬砌;
21、聚乙烯管;
22、泡沫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同时,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时,它可以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一提供了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柔性接头结构2,隧道内设置有第一节段衬砌19和第二节段衬砌20,柔性接头结构2设置在第一节段衬砌19和第二节段衬砌20之间,柔性接头结构2包括:
沿隧道的径向方向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波浪形止水带7、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8、拱架9和接水盒10;
其中,波浪形止水带7、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8、拱架9和接水盒10形成一体结构。
工程上,止水带通常以伸直的状态贴附于结构表面,当活动断层错动时,易导致带体拉伸过大而发生损坏。本实施例一使止水带在柔性接头结构2中处于松弛状态,沿隧道纵向的截面形状呈“W”形,即波浪形,通过储备有一定的多余带体,克服了上述缺点。
目前,柔性接头结构2的充填材料普遍为泡沫混凝土,但泡沫混凝土的现场浇筑及模筑施工存在不便,现场养护条件有时也不甚理想,导致影响泡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同时由于泡沫混凝土的凝结硬化需要时间,泡沫混凝土的施工也会延长工程进度。因此,本实施例一采用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8作为柔性接头结构2的充填材料,克服了上述泡沫混凝土的缺点。
如图5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8而言,本实施例一提出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包括:聚乙烯管21和泡沫混凝土22,泡沫混凝土22设置在聚乙烯管21内形成固态的一体结构,即泡沫混凝土填充管,其可以承受较大的拉压、剪切、弯曲变形。泡沫混凝土填充管具有一定的弹性模量但其远低于衬砌混凝土弹性模量,从而可以使断层错动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的变形主要集中在柔性接头结构2处,避免隧道发生整体破坏,同时还可保证隧道的快速修复性。泡沫混凝土填充管可预制而成,成本较低、工艺简单,且其尺寸可调节,能够满足柔性接头结构2的施工要求。泡沫混凝土填充管可提前在工厂进行养护,从而有效保证其具备预期的力学性能。在现场施工中,采用泡沫混凝土填充管来充填柔性接头结构2,方法简便,易于施工,随后可直接进行下一个工序,节省了以往等待泡沫混凝土凝结硬化所需的时间,缩短了施工进度,节约了工程成本。优选地,聚乙烯管21选择PE100级聚乙烯管,泡沫混凝土22选择如表1所示的配合比。采用表1所示的配合比的泡沫混凝土22,其密度约为700kg/m3、弹性模量约为300MPa、单轴抗压强度约为2.8MPa、劈裂抗拉强度约为0.7MPa。
表1泡沫混凝土配合比
Figure BDA0003583014130000071
对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接水盒10而言,本实施例一提出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包括:接水盒10为不锈钢接水盒。
进一步地,对于不锈钢接水盒与第一节段衬砌19以及第二节段衬砌20的连接方式而言,本实施例一提出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包括:不锈钢接水盒通过多个螺栓17对应固定在第一节段衬砌19和第二节段衬砌20上;每一螺栓17固定位置处均通过密封胶18进行密封。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穿越活动断层隧道内设置柔性接头结构2,即沿隧道的径向方向依次设置波浪形止水带7、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8、拱架9和接水盒10,可提高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抗错断能力及防水能力。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一设置了波浪形止水带7,通过储备有一定的多余带体,可以使止水带在活动断层错动时承受较大变形而不损坏,进而可以使柔性接头结构2保持较好的防水性,以及采用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8作为柔性接头结构2的充填材料,易于施工,克服了以往充填材料泡沫混凝土现场施工不便、养护条件不佳的缺点,同时增强了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柔性,从而提高了其抗错断能力。
实施例二: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二提供了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隧道结构1,隧道结构1包括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柔性接头结构2,柔性接头结构2设置在第一节段衬砌19和第二节段衬砌20之间,并共同构成二次衬砌层3;隧道结构1包括:在隧道的纵向预设范围内、沿径向方向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初期支护层6、超挖层5、防水层4和二次衬砌层3;其中,二次衬砌层3内设置柔性接头结构2;其中,纵向预设范围包括隧道的抗错断设防段及抗错断设防段的两侧。
对于上述实施例二中的隧道结构1而言,本实施例二提出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包括:隧道结构1的长度不小于抗错断设防段的长度,以保障工程安全。
进一步地,对于超挖层5的设计而言,在活动断层错动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超挖层5厚度的增加,衬砌内力不断减小;当超挖层5厚度大于活动断层错动量后,衬砌内力受超挖层5厚度影响较小。为了确保安全,本实施例二提出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包括:超挖层5的厚度不小于活动断层的错动量。优选地,超挖层5采用泡沫混凝土填充管装配而成。
对于上述实施例二中的隧道结构1而言,其还包括:至少一对耐候钢板,至少一对耐候钢板对应设置在第一节段衬砌19和第二节段衬砌20贴近对立的端部。
进一步地,对于耐候钢板而言,本实施例二还提出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包括:耐候钢板由多个分钢板组合形成,且相邻两分钢板之间通过双面自粘卷材进行粘接,通过双面自粘卷材进行粘接的分钢板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缝隙,为了防止第一节段衬砌19或第二节段衬砌20在浇筑成型时混凝土通过该缝隙流入至二者之间的空间中,导致柔性接头结构2的空隙被填充,波浪形止水带7的多余带体无法自由拉伸,在本实施例二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采用密封胶将相邻分钢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堵塞,并用腻刀抹平。
进一步地,对于上述实施例二中的耐候钢板而言,本实施例二提出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包括:耐候钢板贴近柔性接头结构2的一侧设置有一层防护层,并且防护层可优选为环氧沥青漆。
同时,对于柔性接头结构2的宽度而言,本实施例二提出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包括:柔性接头结构2的宽度设置为1.0m。
本实施例二综合采用柔性接头结构2和超挖层5来提升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抗错断能力。当活动断层错动量不超过设计值时,超挖层5可以有效吸收、缓冲活动断层错动引起的围岩不均匀变形,避免了隧道二次衬砌层3产生明显变形,保证了隧道的正常使用。柔性接头结构2增强了隧道结构1的柔性,当活动断层错动量超过设计值时,隧道二次衬砌层3受到影响但其变形主要集中在柔性接头结构2处,即使变形过大导致柔性接头结构2处或第一节段衬砌19、第二节段衬砌20的局部发生破坏,也不会致使二次衬砌层3发生整体破坏,保证了隧道的整体稳定,同时由于变形或破坏集中在局部位置,易于快速修复。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三提供了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隧道结构1的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包括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隧道结构1,施工方法包括:
在隧道的纵向预设范围内沿隧道径向从外至内依次设置初期支护层6、超挖层5、防水层4和二次衬砌层3。
进一步地,对于上述实施例三中在隧道的纵向预设范围内设置二次衬砌层3而言,本实施例三提出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包括:将波浪形止水带7设置在预设的位置处,使波浪形止水带7处于松弛状态;在波浪形止水带7的一侧施作第一节段衬砌19;在波浪形止水带7的另一侧施作第二节段衬砌20;在第一节段衬砌19与第二节段衬砌20之间依次设置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8、拱架9和接水盒10。
再进一步地,对于上述实施例三中,在波浪形止水带7的一侧施作第一节段衬砌19;在波浪形止水带7的另一侧施作第二节段衬砌20而言,本实施例三提出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包括:铺设第一钢筋,将第一钢筋绑扎形成第一钢筋笼,并通过第一主筋焊接钢筋11将第一钢筋笼与波浪形止水带7的一端连接;铺设第二钢筋,将第二钢筋绑扎形成第二钢筋笼,并通过第二主筋焊接钢筋12将第二钢筋笼与波浪形止水带7的另一端连接。
对于上述实施例三的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隧道结构1的施工方法而言,本实施例三还提出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包括:在第一钢筋笼的一端通过第一辅助固定钢筋15固定第一耐候钢板13,并将第一钢筋笼的纵向分布筋与第一耐候钢板13点焊连接,以及在第一钢筋笼处浇筑混凝土;在第二钢筋笼的一端通过第二辅助固定钢筋16固定第二耐候钢板14,并将第二钢筋笼的纵向分布筋与第二耐候钢板14点焊连接,以及在第二钢筋笼处浇筑混凝土;其中,第一耐候钢板13与第二耐候钢板14贴近对立设置。
具体而言,对于第一辅助固定钢筋15以及第二辅助固定钢筋16,可将其弯折为U形,基于此,本实施例三提出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包括:在第一钢筋笼的一端通过U形的第一辅助固定钢筋15固定第一耐候钢板13,以及在第二钢筋笼的一端通过U形的第二辅助固定钢筋16固定第二耐候钢板14。
对于上述实施例三中的第一耐候钢板13和第二耐候钢板14而言,其均由若干分钢板组合形成,基于此,本实施例三提出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包括:通过双面自粘卷材将分钢板进行粘接,采用密封胶堵塞分钢板之间的缝隙,并用腻刀抹平。优选地,密封胶为GP有机硅密封胶。
综上,本实施例三提出了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隧道结构1的二次衬砌层3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
第一步:在第一耐候钢板13以及第二耐候钢板14的贴近柔性接头结构2的一侧涂环氧沥青漆二度。优选地,在第一耐候钢板13以及第二耐候钢板14的贴近柔性接头结构2的一侧涂环氧沥青漆二度包括:①钢板表面做除锈处理;②将钢板外缘棱角进行打磨处理,以防钢板外缘损坏止水带;③钢板先涂702环氧富锌底漆一度,待固化后再涂H52-65环氧煤沥青厚浆型防锈漆二度,沥青漆厚度:干膜:250μm;湿膜:375μm。
第二步:将波浪形止水带7设置在预设位置处,使波浪形止水带7处于松弛状态。
第三步:在波浪形止水带7的一侧铺设第一钢筋,将第一钢筋绑扎形成第一钢筋笼,并通过第一主筋焊接钢筋11将第一钢筋笼与波浪形止水带7的一端连接。具体而言,是将第一主筋焊接钢筋11穿透波浪形止水带7一端的带体,且第一主筋焊接钢筋11沿隧道环向等间距分布。设置第一主筋焊接钢筋11的目的是,增强波浪形止水带7的牢固性,进而使波浪形止水带7更好地发挥防水功能。优选地,第一主筋焊接钢筋11的环向间距设置为1.0m。
第四步:在第一钢筋笼的一端通过第一辅助固定钢筋15固定第一耐候钢板13,并将第一钢筋笼的纵向分布筋与第一耐候钢板13点焊连接。具体为:将第一辅助固定钢筋15弯折成“U”形后与第一耐候钢板13焊接,并将第一耐候钢板13布设在第一钢筋笼的端部,随后将第一辅助固定钢筋15和第一钢筋笼焊接,最后将第一钢筋笼的纵向分布筋与第一耐候钢板13点焊连接。设置第一辅助固定钢筋15的目的是,通过加设第一辅助固定钢筋15,提高第一耐候钢板13的稳定性。优选地,第一辅助固定钢筋15沿隧道环向等间距分布,且环向间距设置为0.5m。
第五步:使用密封胶堵塞波浪形止水带7与第一耐候钢板13交接部位处的缝隙,在第一钢筋笼处浇筑混凝土。堵塞交接部位处缝隙的目的是,波浪形止水带7与第一耐候钢板13的交接部位处存在缝隙,通过密封胶堵塞该缝隙,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该缝隙处出现混凝土浆液渗漏问题。优选地,密封胶为聚硫建筑密封胶。
第六步:在波浪形止水带7的另一侧铺设第二钢筋,将第二钢筋绑扎形成第二钢筋笼,并通过第二主筋焊接钢筋12将第二钢筋笼与波浪形止水带7的另一端连接。具体而言,是将第二主筋焊接钢筋12穿透波浪形止水带7另一端的带体,且第二主筋焊接钢筋12沿隧道环向等间距分布。设置第二主筋焊接钢筋12的目的是,增强波浪形止水带7的牢固性,进而使波浪形止水带7更好地发挥防水功能。优选地,第二主筋焊接钢筋12的环向间距设置为1.0m。
第七步:在第二钢筋笼的一端通过第二辅助固定钢筋16固定第二耐候钢板14,并将第二钢筋笼的纵向分布筋与第二耐候钢板14点焊连接。具体为:将第二辅助固定钢筋16弯折成“U”形后与第二耐候钢板14焊接,并将第二耐候钢板14布设在第二钢筋笼的端部,随后将第二辅助固定钢筋16和第二钢筋笼焊接,最后将第二钢筋笼的纵向分布筋与第二耐候钢板14点焊连接。设置第二辅助固定钢筋16的目的是,提高第二耐候钢板14的稳定性。优选地,第二辅助固定钢筋16沿隧道环向等间距分布,且环向间距设置为0.5m。
第八步:使用密封胶堵塞波浪形止水带7与第二耐候钢板14交接部位处的缝隙,在第二钢筋笼处浇筑混凝土。堵塞交接部位处缝隙的目的是,波浪形止水带7与第二耐候钢板14的交接部位处存在缝隙,通过密封胶堵塞该缝隙,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该缝隙处出现混凝土浆液渗漏问题。优选地,密封胶为聚硫建筑密封胶。
第九步:在第一节段衬砌19与第二节段衬砌20之间设置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8,且施作拱架9以对其进行固定。
第十步:采用螺栓17将接水盒10固定在第一节段衬砌19与第二节段衬砌20之间最内侧位置,并采用密封胶18对螺栓17与接水盒10的连接位置处进行密封。优选地,接水盒10采用不锈钢接水盒,密封胶18采用高模量聚氨酯密封胶。
由于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实施例一为同一发明构思下的一个实施例,其部分结构完全相同,因此对实施例三中与实施例二、实施例一实质相同的结构不再详细阐述,未详述部分请参阅实施例二、实施例一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应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

1.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结构包括:所述的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柔性接头结构,所述柔性接头结构设置在第一节段衬砌和第二节段衬砌之间,并共同构成二次衬砌层;
所述隧道内设置有所述第一节段衬砌和所述第二节段衬砌;
所述柔性接头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节段衬砌和所述第二节段衬砌之间,所述柔性接头结构包括:沿所述隧道的径向方向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波浪形止水带、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拱架和接水盒;
其中,所述波浪形止水带、所述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所述拱架和所述接水盒形成一体结构;
所述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包括:聚乙烯管和泡沫混凝土,所述泡沫混凝土设置在所述聚乙烯管内形成固态的一体结构;
所述隧道结构包括:在所述隧道的纵向预设范围内、沿径向方向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初期支护层、超挖层、防水层和所述二次衬砌层;其中,所述二次衬砌层内设置所述柔性接头结构;
其中,所述纵向预设范围包括所述隧道的抗错断设防段及所述抗错断设防段的两侧;
所述隧道结构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抗错断设防段的长度;
所述超挖层的厚度不小于所述活动断层的错动量。
CN202210358679.6A 2022-04-06 2022-04-06 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柔性接头结构、隧道结构和施工方法 Active CN1151428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8679.6A CN115142872B (zh) 2022-04-06 2022-04-06 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柔性接头结构、隧道结构和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8679.6A CN115142872B (zh) 2022-04-06 2022-04-06 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柔性接头结构、隧道结构和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2872A CN115142872A (zh) 2022-10-04
CN115142872B true CN115142872B (zh) 2023-06-30

Family

ID=83406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58679.6A Active CN115142872B (zh) 2022-04-06 2022-04-06 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柔性接头结构、隧道结构和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4287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15598U (zh) * 2013-10-18 2014-04-02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跨越活动断层的隧道支护结构
CN103485796B (zh) * 2013-10-18 2015-06-17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跨越活动断层的隧道支护结构
CN106089235B (zh) * 2016-07-21 2018-03-02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穿越大型活动断裂带的输水隧洞抗错断结构
CN106337690B (zh) * 2016-11-16 2020-05-19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跨断层区隧道衬砌防水接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005438B (zh) * 2019-04-02 2021-06-18 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穿越活动断层的大变形隧道现浇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
CN113338999B (zh) * 2021-07-07 2023-09-15 西南交通大学 隧道支护结构
CN114109443A (zh) * 2021-11-02 2022-03-0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跨断层山岭隧道抗错断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2872A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7690B (zh) 一种跨断层区隧道衬砌防水接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252721B (zh) 一种用于穿越活动断层区的抗断型铰接隧道及其应用
CN104674650B (zh) 基于加劲型跨缝板的桥面无缝化伸缩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7435547B (zh) 支护用波纹板组件和隧道支护方法
CN110005438B (zh) 一种穿越活动断层的大变形隧道现浇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
CN110043278B (zh) 一种穿越活动断裂带的分级抗断型山岭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4594191A (zh) 内置波纹钢板的主梁与桥台间无缝伸缩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JP2013060710A (ja) 橋梁ジョイント構造
CN110295614B (zh) 冻土区边坡支护装置及系统
CN115142872B (zh) 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柔性接头结构、隧道结构和施工方法
CN212027820U (zh) 一种断裂带隧道变形缝处组合止水带防水结构
CN114109443A (zh) 一种跨断层山岭隧道抗错断结构
US9957676B2 (en) Roadway joint device
CN115142871B (zh) 穿越活断层隧道结构、装配式减错缝结构及铰接接头结构
CN112664208B (zh) 一种跨活动断层隧道减震缝结构、隧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JP2012001979A (ja) 橋梁ジョイント構造
CN117231232A (zh) 一种穿越活动断裂带的新型隧道抗震与抗错结构
CN210068200U (zh) 一种铁路隧道衬砌用伸缩装置
CN111156036A (zh) 一种新型板锚结构
JP5452416B2 (ja) 橋梁ジョイント構造
CN210530849U (zh) 一种车站结构墙与盾构隧道洞门的密封装置
CN210033452U (zh) 一种穿越活动断裂带的分级抗断型山岭隧道结构
CN109578028B (zh) 寒区隧道冻害防治方法
RU2148716C1 (ru) Способ увеличения продольной жесткости подземного сооружения из сборных элементов
CN117605183B (zh) 一种温度应力自适应释放的超长混凝土墙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