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4272B - 时延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时延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134272B CN115134272B CN202110314392.9A CN202110314392A CN115134272B CN 115134272 B CN115134272 B CN 115134272B CN 202110314392 A CN202110314392 A CN 202110314392A CN 115134272 B CN115134272 B CN 11513427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de
- air interface
- nodes
- time delay
- mas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时延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接收时延调整指示信号后,根据时延调整指示信号,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然后根据对齐后的空口信号,获取各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相对时延用于调整各节点待接收的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的时标信息。该方法简化了各节点收发信号之间的时延来调整收发时间的方式,从而节省了网络开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号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时延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自组织通信网络是一种无中心的、具备抗毁性和鲁棒性的通信网络。自组织网络中的节点存在随意移动、新节点随机加入和任意节点被摧毁或退出,其它剩余节点能维持剩余通信的特性。
通常,自组织网络大多采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模式,网络中的每个节点时分发送和接收,网络中的各节点之间由于距离不一样,所以自组织网络中各节点之间通信收发信号的时间不一样,基于此,在应用自组织网络时,需要根据网络中各节点收发信号之间的时延来调整收发时间,以保证自组织网络中各节点的信号收发时间对齐。
然而,目前的自组织网络中,通过各节点收发信号之间的时延来调整收发时间的方式较为繁琐,导致网络开销较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简化自组织网络中通过各节点收发信号之间的时延来调整收发时间的方式,从而节省网络开销的时延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时延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时延调整指示信号;
根据时延调整指示信号,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
根据对齐后的空口信号,获取各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相对时延用于调整各节点待接收的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的时标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相对时延和各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计算各节点待接收的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的到达时标信息;
根据到达时标信息,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时延调整指示信号,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包括:
确定各节点与各节点接收的其他各节点之间的主从节点关系;
根据主从节点关系,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主从节点关系包括:
关系一:各节点中的任一节点为第一从属节点,各节点接收的其他各节点中任一节点为主节点;
关系二:各节点中的任一节点为第一从属节点,各节点接收的其他各节点中任一节点为第二从属节点;
关系三:各节点中的任一节点为主节点,各节点接收的其他各节点中任一节点为第一从属节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主从节点关系,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包括:
若主从节点关系为关系一,将第一从属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与主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到达从属节点的空口对齐;
若主从节点关系为关系二,将第一从属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与第二从属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到达第一从属节点的空口对齐;
若主从节点关系为关系三,将主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与主节点的本地时标空口对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对齐后的空口信号,获取各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包括:
根据主从节点关系,获取各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主从节点关系,获取各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包括:
若主从节点关系为关系一,第一从属节点接收主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第一从属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为0;
若主从节点关系为关系二,第一从属节点接收第二从属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第一从属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为:第二从属节点到主节点的时延与第一从属节点到主节点的时延的差值;
若主从节点关系为关系三,主节点接收第一从属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主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为:两倍的第一从属节点到主节点的距离时延。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时延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时延调整指示信号;
对齐模块,用于根据时延调整指示信号,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对齐后的空口信号,获取各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相对时延用于调整各节点待接收的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的时标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的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延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接收时延调整指示信号后,根据时延调整指示信号,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然后根据对齐后的空口信号,获取各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相对时延用于调整各节点待接收的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的时标信息。该方法中,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后,是各个节点确定自身与其他节点的相对时延,并根据相对时延进行调整各节点待接收的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的时标信息,这样,就无需将时延值在目标网络内进行反馈,简化了各节点收发信号之间的时延来调整收发时间的方式,从而节省了网络开销。且,无需依靠中心节点整合延时值,也就避免了中心节点故障或被摧毁后,需要重新自组织网络确定中心节点的过程,从而节省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a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时延确定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1b为一个实施例中节点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时延确定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时延确定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数据接收时标确定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时延确定过程的流程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空口对齐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时延确定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的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时延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时延确定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a所示的应用环境中。该应用环境为一自组织通信网络,该自组织通信网络中的节点包括但不限于是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等等,各节点可以为相同类型的设备,也可以为不同类型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自组织通信网络中各节点的类型不作限定。其中,以节点为计算机设备为例,该节点的内部结构可参见图1b所示的计算机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时延确定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其他设备通过网络连接通信。
首先,在具体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基于的技术背景或者技术演进脉络进行介绍。
现有技术,对于有中心节点的通信网络,时延测量往往是每个节点测量自己与中心节点的绝对时延,并反馈给中心节点,然后中心节点找出最远距离时延,再将最远距离时延下发给各个节点。接着各个节点根据此最远距离时延和自己与中心节点实际测量的时延计算出需要延后发送的时间。如果节点与中心节点距离近,则延后发送时间越靠后;如果节点与中心节点距越远,则延后发送时间越靠前,最远距离的那个节点则不需要延后发送,这样就保证了各个节点到达中心节点的时标一致。以自组织通信网络为例,该方法在应用时存在两大缺陷,第一,各节点将测量的自己与中心节点的绝对时延反馈给中心节点,之后,中心节点需将最远时延下发给各个节点,这样导致时延测量信息需要2次反馈,从而使得通过各节点收发信号之间的时延来调整收发时间的方式较为繁琐,加大了网络开销。第二,一旦中心节点故障或被摧毁,则整个网络马上会陷入瘫痪,而在自组织通信网络中,当“隐性”中心节点故障或被摧毁后,需要重新自组织网络,确定“隐性”中心节点,使得时间大大地增加。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时延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简化自组织网络中通过各节点收发信号之间的时延来调整收发时间的方式,从而节省网络开销。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从上述技术缺陷的发现以及下述实施例介绍的技术方案,申请人均付出了大量的创造性劳动。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具体地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时延确定方法进行说明时,以执行主体是自组织网络通信中的各节点为执行主体进行说明。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时延确定方法,本实施例涉及的是根据时延调整指示信号,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后,获取各节点的接收空口信号与各节点接收到其他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之间的相对时延的具体过程;该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时延调整指示信号;根据时延调整指示信号,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
一般地,对于自组织通信网络中各节点来说,各节点之间会进行数据交互,以完成实际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在各节点进行数据传输时出现时延问题,如果对各节点的时延不调整,时延会越来越大,这就会导致整个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出现重叠、延迟、丢包、卡顿等问题,从而降低数据传输质量。因此,为了保证自组织通信网络中的数据传输质量,需每隔一定时间或一定量的数据对各节点的时延进行调整。这里的时延调整也可以理解为在确定出各节点之间的相对时延值后,根据确定的时延值调整接收其他节点传输数据的时标信息。
基于此,在数据交互过程中,设置时延调整指示信号,每隔一定时间或一定量的数据,会发出时延调整指示信号,该时延调整信号为指示对自组织通信网络中各节点的时延进行调整的信号。一旦接收到该时延调整指示信号,就表示开始对各节点的时延进行调整,那么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将该目标网络(即自组织通信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其中,空口指的是无线空中接口,为无线电磁波在空中传输接口。
示例地,该时延调整指示信号可以包括测试信号、控制信号、节点标识、约定序列等。其中,测试信号指的是区别于网络中实际传输的业务数据的信号,利用测试信号来对网络中各节点的时延进行调整,不会破坏网络中实际传输的业务数据。其中,控制信号是指示测试信号控制信息的信号,例如,携带IP地址、信号类型、信号长度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节点标识用于区分各节点,可以是编号、关键字等形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其中,约定序列是用于进行数据匹配的依据。一般可以是发射方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约定序列,接收方本地也存储相应的序列,在接收方接收到发射方发射的数据之后,将本地存储的序列与发射方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约定序列做相关运算,根据相关运算的结果确定两者是否匹配,若匹配上了即可对该数据进行解码,后续可继续对解码后的数据进行CRC校验等,即可解析出具体数据信息。
其中,将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这里的对齐指的是与周期性时标对齐,对于各节点来说,其均存在本地周期性时标,例如,周期性时标是1ms,那么某个节点发送空口信号在第一个周期的脉冲进行,到达第二个周期的脉冲时,该节点刚好接收到另外一节点发送过来的空口信号,这样对于该节点来说,在它自己的周期性时标中,发送空口信号和接收空口信号是刚刚好与本地周期性时标对接上,即表示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对齐后的空口信号,各信号不会重叠,刚好岔开,保证了信号的完整性,且不会出现空闲时段,避免了时间浪费。
具体地,在将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时,可以依据从发射信号到空口处,时间是固定的,以及从空口到发射信号处时间也是固定的,这样各节点可利用固定时间反推出空口信号传输过来的时间,根据该传输过来的时间,各节点计算自身发送信号的时间,让自身的发送空口信号的时间和接收到另一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时间刚好与周期性时标对齐。
S102,根据对齐后的空口信号,获取各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相对时延用于调整各节点待接收的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的时标信息。
上述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后,根据对齐后的空口信号,获取各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相对时延可以定义为一个节点相对于另外一个节点的时延。即获取的是目标网络中一个节点接收另外一个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该节点的本地的发送周期性时标的相对时延。通过该相对时延可以调整各节点接收对应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的时标信息,以保证目标网络中数据传输时不会存在重叠、延迟、丢包、卡顿等问题。
具体地,获取各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时,可以是通过实时监测节点A接收到节点B发送空口信号的时间,并对比节点A的发送周期性时标,计算相对于节点A的发送周期性时标,接收到节点B发送空口信号的时间差,将该时间差作为该节点A相对节点B的相对时延。依此方法,可以计算出目标网络中各个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相对时延。可选地,获取各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时,还可以是根据预先设定的时延确定策略来确定,该时延确定策略中设定了在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的情况下,各节点相对于另外一个节点的相对时延值,即,只需根据时延确定策略就可直接获取对应的节点相对于另外一个节点的相对时延值。本申请实施例对获取两节点之间的相对时延值的方式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延确定方法,在接收时延调整指示信号后,根据时延调整指示信号,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然后根据对齐后的空口信号,获取各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相对时延用于调整各节点待接收的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的时标信息。该方法中,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后,是各个节点确定自身与其他节点的相对时延,并根据相对时延进行调整各节点待接收的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的时标信息,这样,就无需将时延值在目标网络内进行反馈,简化了各节点收发信号之间的时延来调整收发时间的方式,从而节省了网络开销。且,无需依靠中心节点整合延时值,也就避免了中心节点故障或被摧毁后,需要重新自组织网络确定中心节点的过程,从而节省了时间。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S201,根据相对时延和各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计算各节点待接收的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的到达时标信息。
S202,根据到达时标信息,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
在确定了各节点和其他节点之间的相对时延之后,需计算各节点待接收的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的到达时标信息,以根据计算的到达时标信息,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进行实际业务数据传输。
具体地,各节点根据自身与另一节点之间的相对时延和本地的周期性时标,计算另一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在本地的周期性时标中的哪个周期中,将此作为另一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的到达时标信息,并以此到达时标信息接收其发送的业务数据。例如,请参见图4所示,图4中发送方表示目标网络中的其中一个节点;用户1、用户2、用户3为目标网络中对应的接收发送发发送的空口信号的节点。用户1、用户2、用户3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的相对时延,即表示三种不同的情况,其中,用户1表示与发送方相对时延是空中距离时延0(这里也表示时延就是0)的情况;用户2表示与发送方相对时延是空中距离时延1的情况;用户3表示与发送方相对时延是空中距离时延2的情况。图4中发送方的节点发送了基带信号后,在基带信号与空口信号之间的处理时延后发送出空口信号,然后用户1、用户2、用户3分别在不同的时延后接收到了该空口信号。这里的基带信号处理概指的是物理层数字信号处理流程,包括包(块)数据和数字流数据处理过程,以区别射频模拟信号处理过程;基带数据到射频数据中间有个上变频和数模转换的过程,射频数据到基带数据中间有个模数转换和下变频过程。其中图4中还示意出了三种情况下,接收空口信号时具体地信号类型接收时间,可参见图4,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根据相对时延和各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计算各节点待接收的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的到达时标信息后,根据到达时标信息,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该到达时标信息是基于相对时延确定的,这样调整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时延,保证目标网络中数据传输时不会存在重叠、延迟、丢包、卡顿等问题,从而提高了网络数据传输质量。
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下面对上述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以及获取各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上述S101步骤包括:
S301,确定各节点与各节点接收的其他各节点之间的主从节点关系。
可参见上述图1a所示的自组织通信网络示意图,该图中包括主节点、从属节点,图1a中的节点1为主节点,节点2、3、4为从属节点;其中,从属节点中还可分为其他节点和下级节点,节点2和节点3为节点4的其他节点,节点2、3为同级节点。其中,其他节点可以为主节点,也可以为从属节点,当然如果主节点没有其他节点。
以目标网络中的任一两个节点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主从节点关系进行说明。则可选地,上述主从节点关系包括:
关系一:各节点中的任一节点为第一从属节点,各节点接收的其他各节点中任一节点为主节点;关系二:各节点中的任一节点为第一从属节点,各节点接收的其他各节点中任一节点为第二从属节点;关系三:各节点中的任一节点为主节点,各节点接收的其他各节点中任一节点为第一从属节点。
各节点中的任一节点为目标网络中的其中一个节点X1,各节点接收的其他各节点中任一节点为目标网络的另一节点X2,则第一种关系(关系一)为:节点X1为从属节点(即第一从属节点),节点X2为主节点。第二种关系(关系二)为:节点X1为从属节点(即第一从属节点),节点X2也为从属节点(即第二从属节点)。第三种关系(关系三)为:节点X1为主节点,节点X2为从属节点(即第一从属节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从属节点和第二从属节点中的第一和第二只是用于区分不同的从属节点,并不对从属节点的具体指代的节点做限定。
S302,根据主从节点关系,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
确定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与接收的空口信号的另一节点之间的主从节点关系之后,可根据主从节点关系,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
可选地,一种可实施的对齐方式包括:若主从节点关系为关系一,将第一从属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与主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到达从属节点的空口对齐;若主从节点关系为关系二,将第一从属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与第二从属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到达第一从属节点的空口对齐;若主从节点关系为关系三,将主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与主节点的本地时标空口对齐。
例如,第一从属节点为从属节点1,第二从属节点为从属节点2,那么对齐时,对于从属节点1和主节点,将从属节点1的发送空口信号与主节点发送信号到到从属节点1的空口对齐;同样,对于从属节点2和主节点,也是将从属节点2的发送空口信号与主节点发送信号到到从属节点2的空口对齐。而对于从属节点1和从属节点2,则是将从属节点2的发送空口信号与从属节点1发送信号到达从属节点2的空口对齐。对于主节点本身,则是将主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主节点本地时标空口对齐。
请参见图6所示,为两种情况下从属节点与主节点空口对齐的示意图。情况一是从属节点1与主节点之间无距离时延对齐的情况,即主节点发送了空口信号之后,从属节点1无时延的接收该空口信号,直接对齐。情况二是主节点发送了空口信号后,从属节点1以空中距离时延1接收该空口信号后对齐,从属节点2以空中距离时延2接收该空口信号后对齐的情况。需要强调的是,图6中的空口信号对齐为了示意出不同的时延情况,以上下空口信号形式示意间隔时延,其并不是表示对齐就是同时刻进行的。还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情况一还是情况二,图6中基带信号与空口信号之间的时延处理都是固定时长。
继续基于上述主从节点关系,对上述根据对齐后的空口信号,获取各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的过程进行说明,则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S102步骤中,包括:
根据主从节点关系,获取各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
上述介绍了节点之间的主从节点关系,且在进行空口信号对齐时,也是基于该主从节点关系进行的,那么在本实施例,继续基于该主从节点关系,对获取各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的过程进行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相对时延的一种可实施方式包括:
若主从节点关系为关系一,第一从属节点接收主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第一从属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为0;若主从节点关系为关系二,第一从属节点接收第二从属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第一从属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为:第二从属节点到主节点的时延与第一从属节点到主节点的时延的差值;若主从节点关系为关系三,主节点接收第一从属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主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为:两倍的第一从属节点到主节点的距离时延。
对于目标网络中的某个节点来说,相对时延是该节点接收到另一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的时间与该节点本地的发送空口时标的之间的相对时延。
仍以第一从属节点为从属节点1,第二从属节点为从属节点2为例,那么对于上述关系一中的从属节点1和主节点,从属节点1接收到主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从属节点1的本地发送周期性时标的相对时延为0;同样,从属节点2接收到主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从属节点2的本地发送周期性时标的相对时延为0。而对于上述关系二中的从属节点1和从属节点2,从属节点1接收到从属节点2发送的空口信号与从属节点1的本地发送周期性时标的相对时延为:从属节点2到主节点的距离时延与从属节点1到主节点的距离时延之间的差值。对于上述关系三中的主节点和从属节点1,主节点接收到从属节点1发送的空口信号与主节点的本地发送周期性时标的相对时延为:两倍的从属节点1到主节点的距离时延。
请参见图7所示,相对时延确定示意图,图7中示意了从属节点1发送空口与接收到的主节点发送的空口对齐后,两者的相对时延为0,以及从属节点2发送空口到从属节点1时,从属节点2与从属节点1的相对时延为delta。同样,图7中示意的基带信号与空口信号之间的时延处理值也仍然为固定时延时长,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确定的各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主从节点关系,可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然后再基于各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主从节点关系,获取各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这样,利用节点间的空口信号对齐来实现节点之间的相对时延值对齐,从而保证了目标网络中数据传输时不会存在重叠、延迟、丢包、卡顿等问题。且各个节点确定自身与其他节点的相对时延,并根据相对时延进行调整各节点待接收的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的时标信息,这样,就无需将时延值在目标网络内进行反馈,简化了各节点收发信号之间的时延来调整收发时间的方式,从而节省了网络开销。
如图8所示,以目标网络中包括主节点、从属节点1和从属节点2三个节点为例,提供一种时延确定方法,该实施例中1km距离电磁波传输耗时大约3.3微秒。
那么该实施例中,先将从属节点1的发送空口信号与主节点发送给从属节点1的空口信号对齐,以及将从属节点2的发送空口信号与主节点发送给从属节点2的空口信号对齐。
主从节点关系为从属节点相对于主节点:则确定从属节点1接收主节点的空口信号的相对时延为0,以及,从属节点2接收主节点的空口信号的相对时延为0。
主从节点关系为主节点相对于从属节点:则确定主节点收到从属节点1的空口信号的相对时延为2倍主节点到从属节点1的距离时延,即:2x10km,等效时延20*3.3微秒=66微秒时延;以及,主节点收到从属节点2的空口信号的相对时延为2倍主节点到从属节点2的距离时延,即:2x3km,等效时延6*3.3微秒=19.8微秒时延。
主从节点关系为从属节点相对于从属节点:则确定从属节点1收到从属节点2的距离时延为10km-3km=7km距离时延,7*3.3=23.1微秒;以及,从属节点2收到从属节点1的距离时延为3km-10km=-7km,则距离时延为:-7*3.3=-23.1微秒;需要说明的是,出现负值表示的是在周期性空口时标前后差别。
本实施例提供的时延确定方法中各步骤,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前面各时延确定方法实施例中类似,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实现方式只是一种举例,对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各步骤的顺序在实际应用中可进行调整,只要可以实现各步骤的目的即可。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上述实施例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上述实施例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提供了一种时延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0、对齐模块11和获取模块12,其中:
接收模块10,用于接收时延调整指示信号;
对齐模块11,用于根据时延调整指示信号,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
获取模块12,用于根据对齐后的空口信号,获取各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相对时延用于调整各节点待接收的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的时标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时标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相对时延和各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计算各节点待接收的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的到达时标信息;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根据到达时标信息,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对齐模块11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各节点与各节点接收的其他各节点之间的主从节点关系;
对齐单元,用于根据主从节点关系,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主从节点关系包括:
关系一:各节点中的任一节点为第一从属节点,各节点接收的其他各节点中任一节点为主节点;
关系二:各节点中的任一节点为第一从属节点,各节点接收的其他各节点中任一节点为第二从属节点;
关系三:各节点中的任一节点为主节点,各节点接收的其他各节点中任一节点为第一从属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对齐单元,具体用于若主从节点关系为关系一,将第一从属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与主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到达从属节点的空口对齐;若主从节点关系为关系二,将第一从属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与第二从属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到达第一从属节点的空口对齐;若主从节点关系为关系三,将主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与主节点的本地时标空口对齐。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获取模块12包括:时延获取单元,用于根据主从节点关系,获取各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时延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若主从节点关系为关系一,第一从属节点接收主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第一从属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为0;若主从节点关系为关系二,第一从属节点接收第二从属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第一从属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为:第二从属节点到主节点的时延与第一从属节点到主节点的时延的差值;若主从节点关系为关系三,主节点接收第一从属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主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为:两倍的第一从属节点到主节点的距离时延。
关于时延确定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时延确定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时延确定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0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时延确定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时延调整指示信号;
根据时延调整指示信号,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
根据对齐后的空口信号,获取各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相对时延用于调整各节点待接收的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的时标信息。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时延调整指示信号;
根据时延调整指示信号,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
根据对齐后的空口信号,获取各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相对时延用于调整各节点待接收的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的时标信息。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时延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时延调整指示信号;
根据所述时延调整指示信号,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所述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
根据对齐后的空口信号,获取各所述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所述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所述相对时延用于调整各所述节点待接收的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的时标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相对时延和各所述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计算各所述节点待接收的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的到达时标信息;
根据所述到达时标信息,接收所述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时延调整指示信号,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所述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包括:
确定各所述节点与各所述节点接收的其他各节点之间的主从节点关系;
根据所述主从节点关系,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所述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从节点关系包括:
关系一:各所述节点中的任一节点为第一从属节点,各所述节点接收的其他各节点中任一节点为主节点;
关系二:各所述节点中的任一节点为第一从属节点,各所述节点接收的其他各节点中任一节点为第二从属节点;
关系三:各所述节点中的任一节点为主节点,各所述节点接收的其他各节点中任一节点为第一从属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主从节点关系,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所述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包括:
若所述主从节点关系为所述关系一,将所述第一从属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与所述主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到达所述从属节点的空口对齐;
若所述主从节点关系为所述关系二,将所述第一从属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与所述第二从属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到达所述第一从属节点的空口对齐;
若所述主从节点关系为所述关系三,将所述主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与所述主节点的本地时标空口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对齐后的空口信号,获取各所述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所述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包括:
根据所述主从节点关系,获取各所述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所述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主从节点关系,获取各所述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所述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包括:
若所述主从节点关系为所述关系一,所述第一从属节点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所述第一从属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为0;
若所述主从节点关系为所述关系二,所述第一从属节点接收所述第二从属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所述第一从属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为:所述第二从属节点到所述主节点的时延与所述第一从属节点到所述主节点的时延的差值;
若所述主从节点关系为所述关系三,所述主节点接收所述第一从属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所述主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为:两倍的所述第一从属节点到所述主节点的距离时延。
8.一种时延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时延调整指示信号;
对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延调整指示信号,将目标网络中各节点的发送空口信号和各所述节点接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对齐;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对齐后的空口信号,获取各所述节点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空口信号与各所述节点的发送周期性时标之间的相对时延;所述相对时延用于调整各所述节点待接收的其他节点发送的业务数据的时标信息。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14392.9A CN115134272B (zh) | 2021-03-24 | 2021-03-24 | 时延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14392.9A CN115134272B (zh) | 2021-03-24 | 2021-03-24 | 时延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34272A CN115134272A (zh) | 2022-09-30 |
CN115134272B true CN115134272B (zh) | 2023-08-01 |
Family
ID=83374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14392.9A Active CN115134272B (zh) | 2021-03-24 | 2021-03-24 | 时延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134272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05262A (zh) * | 2016-03-18 | 2017-09-2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0213797A (zh) * | 2019-05-29 | 2019-09-06 |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空口信号对齐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235860A (zh) * | 2019-07-15 | 2021-01-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有源天线单元时延对齐方法、装置及有源天线单元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70103659A1 (en) * | 2015-10-10 | 2017-04-13 | Xin Ji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and enforcing a no-fly zone or prohibitive zone for drones and unmanned vehicles |
US10652849B2 (en) * | 2018-07-16 | 2020-05-12 | Sinclair Broadcast Group, Inc. | Using broadcast physical layer for one-way time transfer of universal coordinated time to receivers |
-
2021
- 2021-03-24 CN CN202110314392.9A patent/CN11513427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05262A (zh) * | 2016-03-18 | 2017-09-2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0213797A (zh) * | 2019-05-29 | 2019-09-06 |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空口信号对齐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235860A (zh) * | 2019-07-15 | 2021-01-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有源天线单元时延对齐方法、装置及有源天线单元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一种移动Ad Hoc网络中多跳语音通信方案设计;李红卫;;广州航海学院学报(02);第39-42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34272A (zh) | 2022-09-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342943B (zh) | Prs资源配置方法、测量间隔配置方法和相关设备 | |
CN113596877B (zh) | 一种测量处理方法、参数配置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 |
CN109996351B (zh) | 一种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 | |
CN113382439B (zh) | 信息上报方法、接入方式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 |
CN113115324B (zh) | 一种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1435901B (zh)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反馈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 |
EP3087683B1 (e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 |
CN113382423B (zh) | 信号传输方法、信息指示方法和相关设备 | |
CN113556668B (zh) | 一种定位参考信号接收方法及用户设备 | |
CN110035491B (zh) | 一种同步指示方法和设备 | |
CN111262668B (zh) |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 | |
CN110391885B (zh) | 非授权频段的信息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 |
CN110858996B (zh) |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
AU2019413517C1 (en) |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 |
KR20210042136A (ko) | 확정 방법, 단말 및 네트워크 기기 | |
US9781566B1 (e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estimating a distance between a first station and a second station | |
CN113766528A (zh) | 定位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09587704B (zh) |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614449B (zh) | 传输导频信号的方法和中继节点 | |
EP4037369A1 (en) |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5134272B (zh) | 时延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1315031B (zh) | 上行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
CN112822713B (zh) | 一种srs上报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3541879B (zh) | 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 |
CN111278026B (zh)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