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7937A - 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系统及供电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系统及供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7937A
CN115117937A CN202210950020.XA CN202210950020A CN115117937A CN 115117937 A CN115117937 A CN 115117937A CN 202210950020 A CN202210950020 A CN 202210950020A CN 115117937 A CN115117937 A CN 1151179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grid
voltage
power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500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17937B (zh
Inventor
张一凡
李明哲
李斌
叶季蕾
王德顺
颜世烨
石博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95002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79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7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7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17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79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6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via a high-tension dc link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系统及供电方法,对高速公路服务区配电网电压进行模拟仿真,建立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基于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沿10kV负荷母线设置配电接线点,配电接线点处通过负荷降压变压器引出380V负荷母线对高速公路路侧负荷供电,获得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为负荷供电点;本申请通过高速公路服务区引出的10kV和380V配线,选择电压跌落较大的负荷处接入光储微电网,通过光伏和储能协同运行提升负荷电能质量,既能从10kV线路获得稳定的电能供应,又可以合理利用光伏和储能,提高电压质量,实现清洁能源的充分利用和节能减排。

Description

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系统及供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储微电网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供电方案。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路侧负荷主要包括照明设备,监控设备等。由于高速公路自身的特点,负荷通常是沿高速公路呈带状分布在服务区之间,由服务区向负荷供电。在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间距一般在30-40公里之间,在服务区向两侧负荷供电时,由于线路的损耗,随着供电距离的增加,电压会有明显的降落,电压等级越低,电压降落越明显。并且根据《交融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我国高速公路路段将进一步覆盖5G信号,扩充5G设备,势必会增加负荷功率,而因此也会导致线路潮流增加,引起电网电压质量下降。
“光储”联合为新能源分布式发电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现有技术中,光储微电网系统和光伏系统是通过远程调度进行协调配电,远程控制数据量处理庞大,且控制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供电方案,该供电方案通过高速公路服务区引出的10kV和380V配线,选择电压跌落较大的负荷处接入光储微电网,并通过光伏和储能协同运行提升负荷电能质量,既能从10kV线路获得稳定的电能供应,又可以合理利用光伏和储能,提高电压质量,实现清洁能源的充分利用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方案为:
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系统,包括光储微电网系统和光伏并网系统;电网母线上设置母线降压变压器对母线电压第一次降压,再通过母线服务区变压器进行第二次降压后,输入到高速公路服务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升压变压器引出10kV负荷母线,对高速公路服务区配电网电压进行模拟仿真,建立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基于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沿10kV负荷母线设置配电接线点,配电接线点处通过负荷降压变压器引出380V负荷母线对高速公路路侧负荷供电,检测高速公路路侧负荷的负荷电压,获得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为负荷供电点,负荷供电点是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
光伏并网系统与380V负荷母线上的负荷供电点相连接,光储微电网系统通过并网保护装置与380V负荷母线的负荷供电点相连接。
光储微电网系统包括第一光伏阵列、直流配电箱、充放电控制器、第一Boost转换器、第一逆变器、蓄电池和功率调节装置;直流配电箱与第一光伏阵列的输出端相连接,直流配电箱连接充放电控制器,充放电控制器与蓄电池相连接;
第一光伏阵列发电产生直流电,第一光伏阵列接入直流配电箱,直流配电箱将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分为若干路,直流电从直流配电箱输出至充放电控制器,充放电控制器控制储能的蓄电池的充放电,当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大于等于电压标幺阈值时,充放电控制器控制储能充电,当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小于电压标幺阈值时,并充放电控制器控制储能放电,由充放电控制器输出电能,第一Boost转换器进行直流电升压后输出至第一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功率调节装置实时检测第一光伏阵列的发电电压,追踪最高电压电流值,使第一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输出电能,由第一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通过并网保护装置在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处接入380V负荷母线。
所述光伏并网系统包括第二光伏阵列、MPPT控制器、第二Boost转换器、第二逆变器和滤波器;
第二光伏阵列发电输出直流电至第二Boost转换器,第二Boost转换器将第二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进行升压,由第二Boost转换器输出直流电至第二逆变器,MPPT控制器实时检测第二光伏阵列的发电电压,追踪最高电压值,使光伏阵列发电以最大功率输出,由第二逆变器将第二Boost转换器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由第二逆变器输出交流电至滤波器,通过滤波器接入的负荷供电点。
较优地,电压标幺阈值=0.9。
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供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高速公路服务区配电网电压进行模拟仿真,建立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所述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中沿10kV负荷母线设置配电接线点,配电接线点处通过负荷降压变压器引出380V负荷母线;
步骤2:检测高速公路路侧负荷的负荷电压,在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设置负荷供电点,光伏并网系统与380V母线上的负荷供电点相连接,分析光伏并网系统对于负荷侧电压的影响,并监测光伏并网系统出力,获得接入光伏并网系统后的负荷供电点的电压分布;
步骤3:基于接入光伏并网系统后的负荷供电点的电压分布,光储微电网系统通过并网保护装置与380V负荷母线的负荷供电点相连接,模拟仿真在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接入光储微电网系统后电压的分布。
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电网母线上设置母线降压变压器降压将母线电压第一次降压,再通过母线服务区变压器第二次降压后,输入到高速公路服务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升压变压器引出10kV负荷母线;
10kV负荷母线线路对高速公路路侧负荷供电,在高速公路路侧负荷供电的线路中,每隔n公里设置配电接线点,配电接线点设置负荷降压变压器,负荷降压变压器输出380V负荷母线线路,负荷降压变压器对半径m公里内的低压负荷供电;
服务区变压器容量为30kVA,短路阻抗比为4%,所以选取10kV/0.38kV,母线降压变压器为110kV/10kV,选取容量为400kVA,短路阻抗比为4%,以便于调整服务区负荷大小。
较优地,n的取值范围为2km至3km。
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基于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配电接线点的380V母线引出线对高速公路路侧负荷供电,检测半径为r公里的负荷点的高速公路路侧负荷的负荷电压,当负荷点处的电压标幺值小于电压标幺阈值时,所述负荷点是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设定为负荷供电点;
步骤2-2: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中,在所监测到的电能质量不合格的地点接入光伏并网系统,监测光伏并网系统对于接入地点电能质量的影响,得到接入光伏并网系统后负荷供电点的一天内电压标幺值的变化;
所述光伏并网系统包括第二光伏阵列、MPPT控制器、第二Boost转换器、第二逆变器和滤波器;
第二光伏阵列发电输出直流电至第二Boost转换器,第二Boost转换器将第二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进行升压,由第二Boost转换器输出直流电至第二逆变器,MPPT控制器实时检测第二光伏阵列的发电电压,追踪最高电压电流值,使光伏阵列发电以最大功率输出,由第二逆变器将第二Boost转换器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由第二逆变器输出交流电至滤波器,通过滤波器接入的负荷供电点。
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基于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接入光伏并网系统后的电压分布,模拟仿真在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接入光储微电网系统后电压的分布;
光储微电网系统包括第一光伏阵列、直流配电箱、充放电控制器、第一Boost转换器、第一逆变器、蓄电池和功率调节装置;直流配电箱与第一光伏阵列的输出端相连接,直流配电箱连接充放电控制器,充放电控制器与蓄电池相连接;
第一光伏阵列发电产生直流电,第一光伏阵列接入直流配电箱,直流配电箱将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分为若干路,直流电从直流配电箱输出至充放电控制器,充放电控制器控制储能的蓄电池的充放电,当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大于等于电压标幺阈值时,充放电控制器控制储能充电,当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小于电压标幺阈值时,充放电控制器控制储能放电,由充放电控制器输出电能,第一Boost转换器进行直流电升压后输出至第一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功率调节装置实时检测第一光伏阵列的发电电压,追踪最高电压电流值,使第一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输出电能,由第一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通过并网保护装置接入380V负荷母线,并在负荷供电点(负荷供电点是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处接入电网。
步骤3-2:负荷供电点接入光储微电网系统后,用负荷来代替储能系统充放电过程,获得接入储能系统后负荷侧电压分布,负荷供电点全天满足电压标幺值要求供电。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提出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供电方案,该高速公路侧供电方案有以下优点:
一是,并网型光储微电网供电克服了服务区延长供电的电能不佳,使得负荷供电的可靠性极大提高相比于离网微网供电,供电稳定性更强,不再会有阴雨天无法供电的情况;此外,微电网的运行可以有效支撑大电网的稳定性;
二是,通过光伏并网系统和光储微电网系统协同运行提升负荷电能质量,既能从10kV线路获得稳定的电能供应,又可以合理利用光伏和储能,提高电压质量,实现清洁能源的充分利用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步骤三实现光储协同运行提升负荷电能质量。高速公路路侧负荷一般为监控,照明等比较重要设备,需要24小时保证合格的电能质量供应。接入光伏系统后,可对8点至17点时间段内负荷点电压的进行调节改善,由于光伏系统发电需实时使用,因此光伏系统只能解决一段时间内的负荷点电压问题,对于全天候,无间断合格的电能供应略显不足。同时考虑到中午时分,光伏出力最大会导致负荷点电压过高。接入储能系统,形成光储微电网后,电能可通过充放电控制器自动分配,当负荷点电能质量良好时,可将光伏发电过剩的电能储存,在光伏发电不足时为负荷点供电,也可降低光伏发电最大出力时负荷点电压。因此,光储协同运行可实现负荷电能质量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本申请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系统结构体示意图;
图2光伏系统输出功率;
图3光伏系统并网后负荷点电压;
图4蓄电池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
图5光储微电网并网后负荷侧电压;
图6光储并网系统基本组成图;
图7光伏并网系统图;
图8高速公路路侧供配电仿真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系统,包括光储微电网系统和光伏并网系统;电网母线上设置母线降压变压器降压,将母线电压第一次降压,再通过母线服务区变压器第二次降压后,输入到高速公路服务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升压变压器引出10kV负荷母线,基于DIGSILENT对高速公路服务区配电网电压进行模拟仿真,建立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基于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沿10kV负荷母线设置配电接线点(A,B,C,D,E五个点,间距2公里),配电接线点处引出380V负荷母线对高速公路路侧负荷供电,检测高速公路路侧负荷的负荷电压,380V负荷母线上设置负荷供电点,负荷供电点是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
光伏并网系统通过自身的滤波器与380V母负荷线上的负荷供电点相连接,光储微电网系统通过并网保护装置与380V负荷母线的负荷供电点相连接。
该供电方案通过高速公路服务区引出的10kV和380V配线,选择电压跌落最大的负荷处接入光储微电网,并通过光伏和储能协同运行提升负荷电能质量,既能从10kV线路获得稳定的电能供应,又可以合理利用光伏和储能,
光储微电网系统用于存储电能,太阳能充足时,光伏系统给负荷供电,同时给电池充电,多余的电能通过输电线路传输到大电网上,实现“余电上网;太阳能无法满足负荷电能供应时,从大电网获取电能,给负荷供电。
如图6(光储并网系统基本组成图),光储微电网系统包括第一光伏阵列、直流配电箱、充放电控制器、第一Boost转换器、第一逆变器、蓄电池和功率调节装置;直流配电箱与第一光伏阵列的输出端相连接,直流配电箱连接充放电控制器,充放电控制器与蓄电池相连接;
第一光伏阵列发电产生直流电,第一光伏阵列接入直流配电箱,直流配电箱将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分为若干路,直流电从直流配电箱输出至充放电控制器,充放电控制器控制储能的蓄电池的充放电(并网点电能质量良好即满足以下规定:当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大于0.9时则判定为并网点电能质量良好),当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大于等于电压标幺阈值0.9时,并网点电能质量良好时,充放电控制器控制储能充电,当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小于电压标幺阈值0.9时,并网点电能质量出现问题时,充放电控制器控制储能放电,由充放电控制器输出电能,第一Boost转换器进行直流电升压后输出至第一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功率调节装置实时检测第一光伏阵列的发电电压,追踪最高电压电流值,使第一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输出电能,由第一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通过并网保护装置接入380V负荷母线,并在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处接入电网。光储微电网系统通过并网保护装置接入380V配电线路上负荷压降最大处。
如图7所示,所述光伏并网系统包括第二光伏阵列、MPPT控制器、第二Boost转换器、第二逆变器和滤波器;
第二光伏阵列发电输出直流电至第二Boost转换器,第二Boost转换器将第二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进行升压,由第二Boost转换器输出直流电至第二逆变器,MPPT控制器实时检测第二光伏阵列的发电电压,追踪最高电压电流值,使光伏阵列发电以最大功率输出,由第二逆变器将第二Boost转换器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由第二逆变器输出交流电至滤波器,通过滤波器接入的负荷供电点(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a,b,c,d,e处)。
配电网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最简单的供电方案就是利用380V供电系统,通过服务区的变电站低压配电柜直接给高速公路路侧负荷供电,从变电站引出380V电缆线,直接给路侧负荷供电。但由于电压等级比较低,假设使用相同阻抗的导线,与高压配电相比,低压配电线路电流较大,电压降落较大,如果要保证电压降能够满足国家规定的要求,需要将传输的功率限制在某一值以下,若负荷所需功率大于电路能够提供的最大功率,那么低压配电网将无法满足供配电要求。若要增大输送功率,根据公式P=UI,电流会增大,阻抗上的压降会增大,从而导致末端电压偏差过大,无法满足负荷要求。
电压标幺阈值=0.9。
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供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于DIGSILENT对高速公路服务区配电网电压进行模拟仿真,建立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所述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中沿10kV负荷母线设置配电接线点(A,B,C,D,E五个点,间距2公里),配电接线点处通过负荷降压变压器引出380V负荷母线;
如图8配电接线点包括A,B,C,D,E五个点和负荷供电点包括a,b,c,d,e五个点。
步骤2:检测高速公路路侧负荷的负荷电压,在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设置负荷供电点,光伏并网系统通过自身的滤波器与380V母线上的负荷供电点相连接,分析光伏并网系统对于负荷侧电压的影响,并监测光伏并网系统出力,获得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接入光伏并网系统后的电压分布;
380V负荷母线上设置负荷供电点,负荷供电点对高速公路路侧负荷供电;
步骤3:基于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接入光伏并网系统后的电压分布,光储微电网系统通过并网保护装置与380V母线的负荷供电点相连接,模拟仿真在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接入光储微电网系统后电压的分布。
该供电方案通过高速公路服务区引出的10kV和380V配线,选择电压跌落较大的负荷处接入光储微电网,并通过光伏和储能协同运行提升负荷电能质量,既能从10kV线路获得稳定的电能供应,又可以合理利用光伏和储能,提高电压质量,实现清洁能源的充分利用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电网母线上设置母线降压变压器降压将母线电压第一次降压,再通过母线服务区变压器第二次降压后,输入到高速公路服务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升压变压器引出10kV负荷母线;
10kV负荷母线线路对高速公路路侧负荷供电,在高速公路路侧负荷供电的线路中,每隔n公里设置配电接线点,配电接线点设置负荷降压变压器,负荷降压变压器输出380V负荷母线线路,负荷降压变压器对半径m公里内的低压负荷供电;
服务区变压器容量为30kVA,短路阻抗比为4%,所以选取10kV/0.38kV,母线降压变压器为110kV/10kV,选取容量为400kVA,短路阻抗比为4%,以便于调整服务区负荷大小。
本实施例中,n=2;
如图8所示,沿高速公路10kV负荷母线线路选择配电接线点A,B,C,D,E五个点,间距2公里,对应位置引出380V负荷母线为高速公路路侧负荷供电。
如图8所示,10kV负荷母线线路分别对服务区负荷和高速公路路侧负荷(沿高速公路分布的负荷)供电,给高速公路路侧负荷供电的线路,每隔2公里设置负荷降压变压器,给半径1公里内的低压负荷供电。
基于DIGSILENT建立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升压变压器引出10kV负荷母线线路,10kV负荷母线线路对高速公路路侧负荷供电,在高速公路路侧负荷供电的线路中,每隔2公里设置负荷降压变压器输出380V负荷母线线路,负荷降压变压器(10kV/0.38kV)对半径1公里内的低压负荷供电;具体参数如下,所述建立的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中,设置高速公路负荷为30kW,间距为2公里,通过10kV/0.38kV服务区变压器供电,服务区变压器容量选择30kVA,短路阻抗比为4%,选取负荷数量为5个,总功率为150kW,服务区变压器总容量为150kVA,短路阻抗比为4%。母线降压变压器110kV/10kV选取容量为400kVA,短路阻抗比为4%,以便于调整服务区负荷大小。升压变压器为0.38kV/10kV变压器。
10kV负荷母线线路的容量为150kVA,电流10A,选择JKLYJ型号导线,线路电阻为0.85Ω/kM,电抗为0.417Ω/kM,380V电缆容量为50kVA,电流25A,选择YJV22型号导线,线路电阻为0.52Ω/kM,线路电抗为0.123Ω/kM。
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基于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配电接线点的380V母线引出线对高速公路路侧负荷供电,检测半径为r公里的负荷点的高速公路路侧负荷的负荷电压,当负荷点处的电压标幺值小于电压标幺阈值,所述负荷点是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设定为负荷供电点;
光伏并网系统通过自身的滤波器与380V母线上的负荷供电点相连接;
在所述建立的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中沿高速公路10kV线路选择A,B,C,D,E五个点为配电接线点,配电接线点之间间距2公里,配电接线点的380V母线引出线为负荷供电,半径0.75公里,取最远0.75公里处的负荷电压为研究对象,半径0.75公里的负荷供电中分别选a,b,c,d,e五个点所述建立的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监测负荷a,b,c,d,e处的电压分布情况,与对应位置10KV侧电压相比,负荷处电压下降十分明显,基于DIGSILENT所建立的模型,监测到负荷侧电压分布。这就表明低压线路随着供电距离的增加,电压下降十分迅速,380V线路在供电距离达到1公里时,电压标幺值已经小于0.9,小于国家规定的最小电压范围,电能质量已经不合格。
本实施例中,监测到沿高速公路10kV线路选择的A,B,C,D,E五个负荷供电点的电压标幺值分别约为:0.974,0.972,0.970,0.969,0.968。监测到380V线路上的负荷压降最大的a,b,c,d,e(也就是步骤1-2中所说的a,b,c,d,e)的电压标幺值分别为:0.8580,0.8548,0.8535,0.8505,0.8493。,电
在所建立的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中,监测到沿高速公路10kV线路选择的A,B,C,D,E五个负荷供电点的电压标幺值分别为:U10KV(A)=0.974,U10KV(B)=0.972,U10KV(C)=0.970,U10KV(D)=0.969,U10KV(E)=0.968。监测到380V线路上的负荷压降最大的a,b,c,d,e(也就是步骤1-2中所说的a,b,c,d,e)的电压标幺值分别为:U380V(a)=0.8580,U380V(b)=0.8548,U380V(c)=0.8535,U380V(d)=0.8505,U380V(e)=0.8493,得出a,b,c,d,e5处电压标幺值都小于0.9,a,b,c,d,e5处电能质量即为不合格。
步骤2-2:
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中,在所监测到的电能质量不合格的地点(也就是380V线路上的是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a,b,c,d,e)接入光伏并网系统,监测光伏并网系统对于接入地点电能质量的影响,得到接入光伏并网系统后a,b,c,d,e5处一天内电压标幺值的变化,得出于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a,b,c,d,e5处接入光伏并网系统无法保证这5个地点全天候电压标幺值高于0.9;
所述光伏并网系统包括第二光伏阵列、MPPT控制器、第二Boost转换器、第二逆变器和滤波器;
第二光伏阵列发电输出直流电至第二Boost转换器,第二Boost转换器将第二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进行升压,由第二Boost转换器输出直流电至第二逆变器,MPPT控制器实时检测第二光伏阵列的发电电压,追踪最高电压电流值,使光伏阵列发电以最大功率输出,由第二逆变器将第二Boost转换器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由第二逆变器输出交流电至滤波器,通过滤波器接入的负荷供电点(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a,b,c,d,e处)。
基于所建立的光伏并网系统,以负功率表示第二光伏阵列发电输出功率,如图2所示,为一天内第二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第二光伏阵列当日最高输出功率为58MW。
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中电能质量不合格的地点(a,b,c,d,e点)接入光伏并网系统,接入光伏并网系统后a,b,c,d,e5处一天的电压标幺值变化如图3所示。接入光伏并网系统后,a,b,c,d,e5处的电压有所改善,在上午8点左右电压标幺值达到0.9,已经满足电能质量要求,在下午5点左右回到0.9以下,全天大约能保证负荷获得9个小时的合格电能,但是,高速公路路侧负荷一般为监控,照明等比较重要设备,需要24小时保证合格的电能质量供应。光伏并网系统无法在8点以前和17点以后使得a,b,c,d,e5处电压标幺值达到0.9,无法使得a,b,c,d,e5处电压在8点以前以及17点以后达到合格电能标准(电压标幺值大于0.9即为合格电能)。
选择将光伏并网系统接入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电压降落最严重)a,b,c,d,e点,通过仿真研究接入光伏并网系统后电压的变化情况,并监测光伏出力情况;
选择将光伏并网系统接入电压降落最严重的a,b,c,d,e点,通过仿真研究接入光伏并网系统后电压的变化情况,并监测光伏出力情况;
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基于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接入光伏并网系统后的电压分布,模拟仿真在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接入光储微电网系统后电压的分布。
检测接入光伏并网系统和光储微电网系统后,负荷供电点a,b,c,d,e处5个地点全天候电压标幺值,达到合格电能质量。
在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a,b,c,d,e处接入光储微电网系统,以此弥补在在负荷压降最大的a,b,c,d,e处接入光伏并网系统时对于调节负荷电压的不足。在负荷压降最大的a,b,c,d,e处接入光储微电网系统时,用负荷来代替储能系统充放电过程,分析接入储能系统后负荷侧电压分布;
高速公路路侧负荷一般为监控,照明等比较重要设备,需要24小时保证合格的电能质量供应。接入光伏并网系统后,可对8点至17点时间段内负荷点电压的进行调节改善,由于光伏并网系统出力产电需立刻使用,因此光伏并网系统只能解决一段时间内的负荷点电压问题,对于全天候,无间断合格的电能供应略显不足。并且也考虑到中午时分,光伏出力最大也会导致此时电能过剩,负荷点电压过高。引入储能系统后,电能可通过充放电控制器进行分配,当负荷点电能质量良好时,可将第一光伏阵列产生的过剩的电能存储于储能系统中,而储能系统就可在光伏阵列停运期间为负荷点供应电能,也可降低光伏发电最大出力时负荷点电压,避免引起负荷寿命的缩短。
当负荷点电能质量良好时(也就是a,b,c,d,e五个点处电能质量良好),通过充放电控制器,可控制可将光伏阵列产生的过剩的电能存储于储能系统中,当负荷点电能质量出现问题时,通过充放电控制器,使得储能系统放出电能,也可以在光伏系统停运期间为负荷点供应电能,并且可降低光伏发电最大出力时负荷点电压,避免引起负荷寿命的缩短。
沿高速公路10kV负荷母线线路选择A,B,C,D,E五个点为负荷供电点,负荷供电点之间间距2公里,负荷供电点的380V负荷母线引出线为负荷供电,半径0.75公里,取最远0.75公里处的负荷电压为研究对象,分别为a,b,c,d,e五个点。
所述负荷点电能质量良好中的负荷点是指:前面步骤所选的“负荷供电点的380V母线上的a,b,c,d,e五个点”,此处负荷点电能质量良好是指a,b,c,d,e五个点处的电压是否满足国家规定,即当电压标幺值小于国家规定的最小电压范围,也就是当电压标幺值小于0.9时,判断为负荷点电能质量有问题,当a,b,c,d,e五个点处的电压标幺值大于0.9时,判断为负荷点电能质量良好。
高速公路路侧负荷一般为监控,照明等重要设备,需要24小时保证合格的电能质量供应。光伏并网系统无法在8点以前和17点以后对负荷点电压的调节做出贡献,同时还要考虑中午电能过剩,负荷点电压过高的问题。光伏并网系统只能解决一段时间内的问题,对于全天候,无间断合格的电能供应略显不足。为解决此问题,引入储能系统作为补充,在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接入光储微电网系统,同时也解决光伏并网系统对于调节负荷电压的不足。
光储微电网系统包括第一光伏阵列、直流配电箱、充放电控制器、第一Boost转换器、第一逆变器、蓄电池和功率调节装置;直流配电箱与第一光伏阵列的输出端相连接,直流配电箱连接充放电控制器,充放电控制器与蓄电池相连接;
第一光伏阵列发电产生直流电,第一光伏阵列接入直流配电箱,直流配电箱将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分为若干路,直流电从直流配电箱输出至充放电控制器,充放电控制器控制储能的蓄电池的充放电(并网点电能质量良好即满足以下规定:当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大于0.9时则判定为并网点电能质量良好),当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大于等于电压标幺阈值0.9时,并网点电能质量良好时,充放电控制器控制储能充电,当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小于电压标幺阈值0.9时,并网点电能质量出现问题时,充放电控制器控制储能放电,由充放电控制器输出电能,第一Boost转换器进行直流电升压后输出至第一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功率调节装置实时检测第一光伏阵列的发电电压,追踪最高电压电流值,使第一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输出电能,由第一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通过并网保护装置接入380V母线,并在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处接入电网。光储微电网系统通过并网保护装置接入380V配电线路上负荷压降最大处。
基于DIGSILENT电力系统软件,建立光储微电网系统,所述光储微电网系统,首先由第一光伏阵列发电,产生直流电,之后接入直流配电箱,直流配电箱可将第一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分为多路,并且可对每一路电压电流进行监控、远程通信,直流电从直流配电箱输出至充放电控制器,充放电控制器控制储能的充放电(并网点电能质量良好即满足以下规定:当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大于0.9时则判定为并网点电能质量良好)当并网点电能质量良好时,充放电控制器控制储能充电,当并网点电能质量出现问题时(即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小于0.9时),充放电控制器控制储能放电,由充放电控制器输出电能,在第一Boost转换器中进行直流电升压,之后输出至第一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功率调节器可实时侦测光伏阵列的发电电压,追踪最高电压电流值,使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输出电能,由第一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通过并网保护装置接入电网。(光储并网系统不接入高速公路10kv线路,光储微电网系统通过并网保护装置接入380V配电线路上负荷压降最大处。)
步骤3-2:于所建立的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中的380V负荷母线上的负荷供电点(a,b,c,d,e五处)接入光储微电网系统,如图4为光储微电网系统中电池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在0-8时及17时后,光储微电网系统放电,在7-19时,光储微电网系统充电。监测接入光储微电网系统后a,b,c,d,e五处的电压标幺值,如图5为接入光储微电网系统后负荷侧a,b,c,d,e五处的电压标幺值。接入光储微电网系统后负荷电压趋于稳定,负荷电压最高的a点和负荷电压最低的e点标幺值都在0.92左右,能够满足电能质量的要求,可保证全天候a,b,c,d,e五处的电压标幺值均大于0.9,即全天候使得a,b,c,d,e五处的电能质量合格,接入光储微电网系统能够有效改善a,b,c,d,e五处的电能质量。
此处a点、e点为前面所选择的负荷点a,b,c,d,e五个点中的a点、e点。如附图3负荷侧电压分布得a点电压标幺值最高,e点电压标幺值最低。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被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特征。更确切地说,如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文所公开的示例中的设备的模块或单元或组间可以布置在如该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设备中,或者可替换地可以定位在与该示例中的设备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前述示例中的模块可以组合为一个模块或者此外可以分成多个子模块。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间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间,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间。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此外,所述实施例中的一些在此被描述成可以由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器或者由执行所述功能的其它装置实施的方法或方法元素的组合。因此,具有用于实施所述方法或方法元素的必要指令的处理器形成用于实施该方法或方法元素的装置。此外,装置实施例的在此所述的元素是如下装置的例子:该装置用于实施由为了实施该发明的目的的元素所执行的功能。
这里描述的各种技术可结合硬件或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一起实现。从而,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或者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的某些方面或部分可采取嵌入有形媒介,例如软盘、CD-ROM、硬盘驱动器或者其它任意机器可读的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即指令)的形式,其中当程序被载入诸如计算机之类的机器,并被所述机器执行时,所述机器变成实践本发明的设备。
在程序代码在可编程计算机上执行的情况下,计算设备一般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可读的存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或存储元件),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其中,存储器被配置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处理器被配置用于根据该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本发明的方法。
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它数据等信息。通信介质一般以诸如载波或其它传输机制等已调制数据信号来体现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它数据,并且包括任何信息传递介质。以上的任一种的组合也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之内。
如在此所使用的那样,除非另行规定,使用序数词“第一”、“第二”、“第三”等等来描述普通对象仅仅表示涉及类似对象的不同实例,并且并不意图暗示这样被描述的对象必须具有时间上、空间上、排序方面或者以任意其它方式的给定顺序。
尽管根据有限数量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受益于上面的描述,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明白,在由此描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设想其它实施例。此外,应当注意,本说明书中使用的语言主要是为了可读性和教导的目的而选择的,而不是为了解释或者限定本发明的主题而选择的。因此,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本发明的范围,对本发明所做的公开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储微电网系统和光伏并网系统;电网母线上设置母线降压变压器对母线电压第一次降压,再通过母线服务区变压器进行第二次降压后,输入到高速公路服务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升压变压器引出10kV负荷母线;对高速公路服务区配电网电压进行模拟仿真,建立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基于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沿10kV负荷母线设置配电接线点,配电接线点处通过负荷降压变压器引出380V负荷母线对高速公路路侧负荷供电,检测高速公路路侧负荷的负荷电压,获得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为负荷供电点;
光伏并网系统与380V负荷母线上的负荷供电点相连接,光储微电网系统通过并网保护装置与380V负荷母线的负荷供电点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
光储微电网系统包括第一光伏阵列、直流配电箱、充放电控制器、第一Boost转换器、第一逆变器、蓄电池和功率调节装置;直流配电箱与第一光伏阵列的输出端相连接,直流配电箱连接充放电控制器,充放电控制器与蓄电池相连接;
第一光伏阵列发电产生直流电,第一光伏阵列接入直流配电箱,直流配电箱将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分为若干路,直流电从直流配电箱输出至充放电控制器,充放电控制器控制储能的蓄电池的充放电,当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大于等于电压标幺阈值时,充放电控制器控制储能充电,当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小于电压标幺阈值时,并充放电控制器控制储能放电,由充放电控制器输出电能,第一Boost转换器进行直流电升压后输出至第一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功率调节装置实时检测第一光伏阵列的发电电压,追踪最高电压电流值,使第一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输出电能,由第一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通过并网保护装置在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处接入380V负荷母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伏并网系统包括第二光伏阵列、MPPT控制器、第二Boost转换器、第二逆变器和滤波器;
第二光伏阵列发电输出直流电至第二Boost转换器,第二Boost转换器将第二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进行升压,由第二Boost转换器输出直流电至第二逆变器,MPPT控制器实时检测第二光伏阵列的发电电压,追踪最高电压值,使光伏阵列发电以最大功率输出,由第二逆变器将第二Boost转换器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由第二逆变器输出交流电至滤波器,通过滤波器接入的负荷供电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电压标幺阈值=0.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区变压器为10kV/0.38kV变压器,容量为30kVA,短路阻抗比为4%,母线降压变压器为110kV/10kV,容量为400kVA,短路阻抗比为4%。
6.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高速公路服务区配电网电压进行模拟仿真,建立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所述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中沿10kV负荷母线设置配电接线点,配电接线点处通过负荷降压变压器引出380V负荷母线;
步骤2:检测高速公路路侧负荷的负荷电压,在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设置负荷供电点,光伏并网系统与380V负荷母线上的负荷供电点相连接,分析光伏并网系统对于负荷侧电压的影响,并监测光伏并网系统出力,获得接入光伏并网系统后的负荷供电点的电压分布;
步骤3:基于接入光伏并网系统后的负荷供电点的电压分布,光储微电网系统通过并网保护装置与380V负荷母线的负荷供电点相连接,模拟仿真在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接入光储微电网系统后电压的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电网母线上设置母线降压变压器降压将母线电压第一次降压,再通过母线服务区变压器第二次降压后,输入到高速公路服务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升压变压器引出10kV负荷母线;
10kV负荷母线线路对高速公路路侧负荷供电,在高速公路路侧负荷供电的线路中,每隔n公里设置配电接线点,配电接线点设置负荷降压变压器,负荷降压变压器输出380V负荷母线线路,负荷降压变压器对半径m公里内的低压负荷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n的取值范围为2km至3k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基于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配电接线点的380V负荷母线引出线对高速公路路侧负荷供电,检测半径为r公里的负荷点的高速公路路侧负荷的负荷电压,当负荷点处的电压标幺值小于电压标幺阈值时,所述负荷点是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设定为负荷供电点;
步骤2-2:高速公路配电网直接供电模型中,在所监测到的电能质量不合格的地点接入光伏并网系统,监测光伏并网系统对于接入地点电能质量的影响,得到接入光伏并网系统后负荷供电点的一天内电压标幺值的变化;
所述光伏并网系统包括第二光伏阵列、MPPT控制器、第二Boost转换器、第二逆变器和滤波器;
第二光伏阵列发电输出直流电至第二Boost转换器,第二Boost转换器将第二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进行升压,由第二Boost转换器输出直流电至第二逆变器,MPPT控制器实时检测第二光伏阵列的发电电压,追踪最高电压电流值,使光伏阵列发电以最大功率输出,由第二逆变器将第二Boost转换器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由第二逆变器输出交流电至滤波器,通过滤波器接入的负荷供电点。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基于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接入光伏并网系统后的电压分布,模拟仿真在电压降最大的负荷点接入光储微电网系统后电压的分布;
光储微电网系统包括第一光伏阵列、直流配电箱、充放电控制器、第一Boost转换器、第一逆变器、蓄电池和功率调节装置;直流配电箱与第一光伏阵列的输出端相连接,直流配电箱连接充放电控制器,充放电控制器与蓄电池相连接;
第一光伏阵列发电产生直流电,第一光伏阵列接入直流配电箱,直流配电箱将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分为若干路,直流电从直流配电箱输出至充放电控制器,充放电控制器控制储能的蓄电池的充放电,当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大于等于电压标幺阈值时,充放电控制器控制储能充电,当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小于电压标幺阈值时,充放电控制器控制储能放电,由充放电控制器输出电能,第一Boost转换器进行直流电升压后输出至第一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功率调节装置实时检测第一光伏阵列的发电电压,追踪最高电压电流值,使第一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输出电能,由第一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通过并网保护装置接入380V负荷母线,并在负荷供电点处接入电网;
步骤3-2:负荷供电点接入光储微电网系统后,用负荷来代替储能系统充放电过程,获得接入储能系统后负荷侧电压分布,负荷供电点全天满足电压标幺值要求供电。
CN202210950020.XA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系统及供电方法 Active CN1151179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50020.XA CN115117937B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系统及供电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50020.XA CN115117937B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系统及供电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7937A true CN115117937A (zh) 2022-09-27
CN115117937B CN115117937B (zh) 2023-12-15

Family

ID=83335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50020.XA Active CN115117937B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系统及供电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793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85460A (ja) * 2010-10-13 2012-04-26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 Technology 高圧・低圧配電系統電圧調節システム
CN106786610A (zh) * 2016-11-27 2017-05-31 东北电力大学 一种基于储能电池的光伏高渗透率电网电压优化方法
EP3373433A1 (en) * 2017-03-07 2018-09-12 ABB Schweiz AG A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 system
CN109449991A (zh) * 2018-12-24 2019-03-08 珠海伊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农网低压治理仿真测试方法
CN110635511A (zh) * 2019-10-24 2019-12-31 湖南大学 一种光伏储能混合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410843A (zh) * 2021-08-09 2021-09-17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基于负荷矩和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低电压治理方法
CN114024364A (zh) * 2021-09-02 2022-02-08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高可靠性链式能源互联网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85460A (ja) * 2010-10-13 2012-04-26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 Technology 高圧・低圧配電系統電圧調節システム
CN106786610A (zh) * 2016-11-27 2017-05-31 东北电力大学 一种基于储能电池的光伏高渗透率电网电压优化方法
EP3373433A1 (en) * 2017-03-07 2018-09-12 ABB Schweiz AG A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 system
CN109449991A (zh) * 2018-12-24 2019-03-08 珠海伊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农网低压治理仿真测试方法
CN110635511A (zh) * 2019-10-24 2019-12-31 湖南大学 一种光伏储能混合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410843A (zh) * 2021-08-09 2021-09-17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基于负荷矩和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低电压治理方法
CN114024364A (zh) * 2021-09-02 2022-02-08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高可靠性链式能源互联网的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IAN XIAO; GONG XIAOXU; ZHOU MAN: "Analysis on Trusted Capacity of Distributed PV Access to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2019 IEEE SUSTAINABLE POWER AND ENERGY CONFERENCE (ISPEC), pages 1 - 6 *
陈泽雄, 张新民, 王雪峰: "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的分布鲁棒优化配置方法",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vol. 49, no. 13, pages 30 - 42 *
陈良耳;王恩荣;王琦;林琬钧;居佳琪;: "分布式光伏系统并网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及电压越限治理方案", no. 03, pages 566 - 56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7937B (zh) 2023-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1368A (zh) 一种考虑充电负荷灵活性的电动汽车储充站规划方法
CN110289622B (zh) 一种光储充能量路由器的日前经济优化调度方法
CN109149555B (zh) 考虑供电模式的配电网广义电源变电可信容量评价方法
CN110135662B (zh) 一种考虑减小峰谷差的储能选址定容多目标优化方法
CN110208700B (zh) 一种直流微网中储能系统虚拟电池开路电压的计算方法
CN114243795A (zh) 一种典型充电站综合能源协同交互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
Katić et al. Impact of V2G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ers on distribution grid during voltage dips
CN114050621A (zh) 一种分布式储能功率分配系统及方法
Yoomak et al.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different 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solar road lighting systems
Dorin et al. Renewable energy EV charging station
Abdelkarim et al. Supersession of large penetration photovoltaic power transients using storage batteries
WO2024093152A1 (zh) 一种100%新能源送端电网的分布式电压钳位方法
Cao et al. Real-time modeling to enable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of plug-in electric vehicle-grid interaction
CN115117937B (zh) 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并网型光储微电网系统及供电方法
CN104517510A (zh) 一种用于动态模拟试验的光伏电源物理模拟系统
Peng et al. Improving power quality in distribution feeders with high PV penetration through inverter controls
Kordkheili et al. Managing high penet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in MV grid by electric vehicle storage
Bagheri et al. Distribution system expansion planning incorporating storage units in the presence of wind-based distributed generation
CN208955660U (zh) 变电站光伏交直流系统
CN112736948A (zh) 一种充电站中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2713520A (zh) 一种离网风光储智能供电系统
Amir et al. Impacts assessment of ultra-fast EVs charging stations integrated with distribution energy system and mitigations measures using online controller
Alhammad et al. Deployment of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 a Renewable Integrated Distribution Network Based on Long-Term Load Expansion
CN111931322B (zh) 自主式元胞电网的电源及耦合点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13036758B (zh) 配电网动态孤岛划分方法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