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3423A -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3423A
CN115113423A CN202210709525.7A CN202210709525A CN115113423A CN 115113423 A CN115113423 A CN 115113423A CN 202210709525 A CN202210709525 A CN 202210709525A CN 115113423 A CN115113423 A CN 115113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signal lines
light emitting
displa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095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丽花
东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0952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34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3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34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34Electromagnetic shiel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06Circuit arrangements or driving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sing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2Electrical detai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具有第一表面;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发光电路,所述发光电路包括发光元件以及与所述发光元件的正负极连接的信号线;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至少存在两个所述发光电路,其中一个所述发光电路控制所述发光元件发光时,具有第一电流方向,另一个所述发光电路控制所述发光元件发光时,具有第二电流方向,所述第一电流方向与所述第二电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该显示模组中的至少两个发光电路具有相反的两个电流方向,显然产生的磁场方向也就相反,从而二者可以抵消对方产生的电磁场,进而可以降低显示模组的EMI辐射。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基于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显示的显示模组而言,为了满足较优的发光性能,其背光模组的组成通常需要发光强度高的发光元件,尤其应用于车载显示,其亮度一般需要大于10000nit;由于发光强度与驱动电流成正比,即发光强度越高其发光元件对应的驱动电流也就越大,那么对外电磁辐射的能力也就越大。
在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发光可以进行分区发光,并且各分区的电流方向是一致的,显然产生的磁场方向也就一致,由此可知背光模组对外辐射的能力是各分区对外辐射能力的累加。
目前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显示模组的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要求较高,因此在显示模组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降低EMI的能力,那么如何降低显示模组的EMI能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面板,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基板,具有第一表面;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发光电路,所述发光电路包括发光元件以及与所述发光元件的正负极连接的信号线;
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至少存在两个所述发光电路,其中一个所述发光电路控制所述发光元件发光时,具有第一电流方向,另一个所述发光电路控制所述发光元件发光时,具有第二电流方向,所述第一电流方向与所述第二电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上述所述的显示模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中的至少两个发光电路具有相反的两个电流方向,显然产生的磁场方向也就相反,从而二者可以抵消对方产生的电磁场,进而可以降低显示模组的EMI辐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基板11,具有第一表面;设置在所述基板11上的多个发光电路,所述发光电路包括发光元件12以及与所述发光元件12的正负极连接的信号线,其中P为正极,N为负极。
在第一方向X或第二方向Y上,至少存在两个所述发光电路,其中一个所述发光电路控制所述发光元件12发光时,具有第一电流方向,另一个所述发光电路控制所述发光元件12发光时,具有第二电流方向,所述第一电流方向与所述第二电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
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元件12包括但不限于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发光元件,多个发光元件12在基板11上排布,结合与发光元件12正负极连接的信号线构成多个发光电路,由于电流方向都是从发光元件12的正极P传输至负极N,显然与发光元件12正极P连接的信号线中电流传输方向是指向发光元件12正极P的方向,与发光元件12负极N连接的信号线中电流传输方向是背向发光元件12负极N的方向,因此在显示模组的设计过程中,通过调整信号线的走线布局和/或发光元件12正负极的排布方式,显然可以使不同的发光电路具有不同的电流方向,当两个发光电路的电流方向相反时,显然二者产生的磁场方向也就相反,从而二者可以抵消对方产生的电磁场,进而可以降低显示模组的EMI辐射。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虚线箭头的方向为电流传输方向。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个所述发光元件12阵列排布。
多个所述发光元件12通过多条第一信号线13和第二信号线14互联,其中,所述发光元件12的正极P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线13互联,所述发光元件12的负极N通过所述第二信号线14互联。
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显示模组中所需的发光元件12数量较多,若每个发光元件12均独立配套一组第一信号线13和第二信号线14时,显然会增加布线的繁琐度和布线的难度,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发光元件12的正极P通过第一信号线13实现互联,多个发光元件12的负极N通过第二信号线14实现互联,在保证多个发光元件12均可以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简化布线难度,实现更优的布线设计。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根据信号控制所述发光元件12,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器15以及数据选择器16;其中,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13均与所述数据选择器16电连接,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14均与所述驱动器15电连接。
具体的,通过驱动器15和数据选择器16实现对发光元件12工作状态的控制,结合第一信号线13和第二信号线14的布线方式,可灵活控制每个发光元件12的工作状态,例如部分发光元件12处于发光状态,部分发光元件12处于不发光状态等发光模式。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13和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14均沿所述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且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
所述基板11上设置有m行所述发光元件12和n列所述发光元件12,m行所述发光元件12包括至少两个行组,所述行组中包括K行发光元件,m>K≥1,且K为正整数,每列所述发光元件12对应两条所述第一信号线13和m/K条所述第二信号线14,m/K条所述第二信号线14位于两条所述第一信号线13之间,m,n为正整数。
其中,一列所述发光元件12中,第i行组所述发光元件12的正极P电连接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13,负极N电连接一条所述第二信号线14;第i±1行组所述发光元件12的正极P电连接另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13,负极N电连接另一条所述第二信号线14,i为小于m的正整数。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m=4,n=4,K=1为例进行说明,每列发光元件12中所有的发光元件12对应两条第一信号线13,每个发光元件12各自对应一条第二信号线14,即每列发光元件12由两条第一信号线13部分包围,且多条第二信号线14均位于两条第一信号线13之间。
如图1所示,第一行发光元件12中所有的发光元件12的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相同,定义为第三方向X1;第二行发光元件12中所有的发光元件12的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相同,定义为第四方向X2;其中第三方向X1与第四方向X2相反且平行;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相邻两行发光元件12中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在每一列发光元件12中相邻两行发光元件12的正极P分别连接两条第一信号线13,且每个发光元件12的负极N分别连接一条第二信号线14。
基于上述第一信号线13和第二信号线14的走线布局,以及发光元件12正负极的排布设计,显然每一列发光元件12中可以形成两个相反的电流方向,即图1中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基于相反的电流方向其产生的磁场方向也就相反,从而可以抵消对方产生的电磁场,进而可以降低显示模组的EMI辐射。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m条第三信号线17。
m条所述第三信号线17沿所述第二方向Y依次排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
同行所述发光元件12的负极N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二信号线14与同一所述第三信号线17电连接,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14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三信号线17与驱动器15电连接。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每个发光元件12均配套设置一条第二信号线14,因此第二信号线14的数量与发光元件12的数量相同,若将众多条第二信号线14直接与驱动器15电连接,在驱动器15接口有限的情况下显然比较困难,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第三信号线17作为众多条第二信号线14和驱动器15之间的过渡走线,实现驱动器15与第二信号线14的电连接,进而实现驱动器15与发光元件12负极N的电连接,并且第三信号线17的设计还可以简化显示模组的布线难度,可以在有限的布线空间下进行合理布线设计。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列所述发光元件12对应的两条所述第一信号线13短接。
具体的,由于第一信号线13均是与发光元件12的正极连接,且每列发光元件12中所有的发光元件12对应两条第一信号线13,即每列发光元件12中所有的发光元件12均位于两条第一信号线13之间,进一步的由于每列发光元件12中相邻两行发光元件12中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相反,并且结合第二信号线14与发光元件12的连接方式,那么在每列所述发光元件12对应的两条所述第一信号线13短接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每一列发光元件12中可以形成两个相反的电流方向,并且在这一短接的情况下,数据选择器16的一个接口即可实现对每列发光元件12对应的两条第一信号线13的信号传输,进而可简化第一信号线13与数据选择器16之间的电连接方式。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13和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14均沿所述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且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
所述基板11上设置有m行所述发光元件12和n列所述发光元件12,m行所述发光元件12包括至少两个行组,所述行组中包括K行发光元件,m>K≥1,且K为正整数,每列所述发光元件12对应两条所述第一信号线13。
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m/K条所述第二信号线14,m,n为正整数。
其中,一列所述发光元件12中,第i行组所述发光元件12的正极P电连接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13,第i±1行组所述发光元件12的正极P电连接另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13,i为小于m的正整数;同行组所述发光元件12的负极N与一条所述第二信号线14电连接。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m=4,n=4,K=1为例进行说明,第一信号线13和第二信号线14的延伸方向相同,每列发光元件12中所有的发光元件12对应两条第一信号线13,即每列发光元件12由两条第一信号线13部分包围,之后每一行发光元件12对应一条第二信号线14,同行所述发光元件12的负极N与一条所述第二信号线14电连接。
如图2所示,第一行发光元件12中所有的发光元件12的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相同,定义为第五方向X3;第二行发光元件12中所有的发光元件12的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相同,定义为第六方向X4;其中第五方向X3与第六方向X4相反且平行;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相邻两行发光元件12中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相反。
基于上述第一信号线13和第二信号线14的走线布局,以及发光元件12正负极的排布设计,显然可以形成两个相反的电流方向,即图2中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基于相反的电流方向其产生的磁场方向也就相反,从而可以抵消对方产生的电磁场,进而可以降低显示模组的EMI辐射。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m条第三信号线17,m条所述第三信号线17沿所述第二方向Y依次排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
同行所述发光元件12的负极N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三信号线17电连接,每条所述第三信号线17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信号线14电连接。
具体的,由于同行所述发光元件12的负极N与一条所述第二信号线14电连接,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第三信号线17将同一行发光元件12的负极N全部电连接在一起,之后再使第二信号线14与第三信号线17电连接,即第三信号线17作为发光元件12负极N和第二信号线14之间的过渡走线,实现了一条第二信号线14与同行所述发光元件12的负极N的电连接,进而可以简化第二信号线14的排布方式,即第三信号线17的设计简化了显示模组的布线难度,可以在有限的布线空间下进行合理布线设计。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每列所述发光元件12对应的两条所述第一信号线13短接。
具体的,由于第一信号线13均是与发光元件12的正极连接,且每列发光元件12中所有的发光元件12对应两条第一信号线13,即每列发光元件12中所有的发光元件12均位于两条第一信号线13之间,进一步的由于每列发光元件12中相邻两行发光元件12中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相反,并且结合第二信号线14与发光元件12的连接方式,那么在每列所述发光元件12对应的两条所述第一信号线13短接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两个相反的电流方向,并且在这一短接的情况下,数据选择器16的一个接口即可实现对每列发光元件12对应的两条第一信号线13的信号传输,进而可简化第一信号线13与数据选择器16之间的电连接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信号线14与驱动器15电连接。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13和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14均沿所述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且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
所述基板11上设置有m行所述发光元件12和n列所述发光元件12,m行所述发光元件12包括至少两个行组,所述行组中包括K行发光元件,m>K≥1,且K为正整数,每列所述发光元件12对应一条所述第二信号线14。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n+1条所述第一信号线13,每列所述发光元件12与相邻列所述发光元件12共用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13。
其中,一列所述发光元件12中,第i行组所述发光元件12的正极P电连接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13;第i±1行组所述发光元件12的正极P电连接另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13,i为小于m的正整数;同行组所述发光元件12的负极N与一条所述第二信号线14电连接。
所述行组中包括K行发光元件,m>K≥1,且K为正整数。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m=4,n=4,K=1为例进行说明,每列所述发光元件12与相邻列所述发光元件12共用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13。
如图3所示,第一行发光元件12中所有的发光元件12的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相同,定义为第七方向X5;第二行发光元件12中所有的发光元件12的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相同,定义为第八方向X6;其中第七方向X5与第八方向X6相反且平行;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相邻两行发光元件12中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相反。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数据选择器16包括第一数据选择器161和第二数据选择器162,第一数据选择器161和第二数据选择器162在第二方向X上分别位于第一信号线13的两侧,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两条第一信号线13与不同的数据选择器电连接,例如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条第一信号线13与第一数据选择器161电连接,第二条第一信号线13与第二数据选择器162电连接,用于使相邻两条第一信号线13上具有不同的电流方向。
基于上述第一信号线13和第二信号线14的走线布局,以及发光元件12正负极的排布设计,当每一列第一信号线13驱动时,分布于该列第一信号线13两侧的发光元件12被点亮,显然可以形成两个相反的电流方向,即图3中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基于相反的电流方向其产生的磁场方向也就相反,从而可以抵消对方产生的电磁场,进而可以降低显示模组的EMI辐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信号线14与驱动器15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13也可以是连接同一个数据选择器,只需对这一数据选择器的驱动进行设计,保证相邻两条第一信号线13上具有不同的电流方向即可。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m条第三信号线17,m条所述第三信号线17沿所述第二方向Y依次排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
同行所述发光元件12的负极N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三信号线17电连接,每条所述第三信号线17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信号线14电连接。
具体的,由于同行所述发光元件12的负极N与一条所述第二信号线14电连接,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第三信号线17将同一行发光元件12的负极N全部电连接在一起,之后再使第二信号线14与第三信号线17电连接,即第三信号线17作为发光元件12负极N和第二信号线14之间的过渡走线,实现了一条第二信号线14与同行所述发光元件12的负极N的电连接,进而可以简化第二信号线14的排布方式,即第三信号线17的设计简化了显示模组的布线难度,可以在有限的布线空间下进行合理布线设计。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13沿所述第二方向Y依次排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
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14沿所述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且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
所述基板11上设置有m行所述发光元件12和n列所述发光元件12,n列所述发光元件12包括至少两个列组,所述列组中包括P列发光元件,n>P≥1,且P为正整数,每列组中每列所述发光元件12对应一条所述第二信号线14;每行所述发光元件12对应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13。
其中,同行所述发光元件12的正极P电连接一条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线13,每列组中同列所述发光元件12的负极N电连接一条对应的所述第二信号线14。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m=4,n=4,P=1为例进行说明,每列发光元件12中所有的发光元件12对应一条第二信号线14,即每列发光元件12中所有的发光元件12的负极N均连接到一条第二信号线14上,也就是说第二信号线14的数量与发光元件12排布的列数相同,每行发光元件12中所有的发光元件12对应一条第一信号线13,即每行发光元件12中所有的发光元件12的正极P均连接到一条第一信号线13上,也就是说第一信号线13的数量与发光元件12排布的行数相同。
如图4所示,任意一行发光元件12中相邻两个发光元件12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相反,例如第一行发光元件12中第一个发光元件12的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为第九方向X7;第一行发光元件12中第二个发光元件12的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为第十方向X8;其中第九方向X7与第十方向X8相反且平行。
进一步的,任意一列发光元件12中相邻两个发光元件12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相同,即任意一列发光元件12中相邻两个发光元件12正极N指向负极P的方向为第九方向X7或第十方向X8。
在对发光元件12进行驱动发亮时,每次只有一行发光元件12被驱动发亮,此时每两列发光元件12感应的磁场方向正好相反,从而可以抵消对方产生的电磁场,进而可以降低显示模组的EMI辐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信号线14与驱动器15电连接。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图1-图3所示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均是以相邻两行电流方向相反为例进行说明,以抵消相邻行中对方产生的电磁场,进而可以降低显示模组的EMI辐射;图4所示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是以相邻两列电流方向相反为例进行说明,以抵消相邻列中对方产生的电磁场,进而可以降低显示模组的EMI辐射。
进一步的,基于图1所示的显示模组的结构还可以对其进行变形,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相邻行组的电流方向相反,所述行组中包括K行发光元件,m>K≥1,且K为正整数。
如图5所示,假设显示模组包括6行发光元件12,即m=6;将第一行发光元件12和第二行发光元件12划分为一个第一行组,第三行发光元件12和第四行发光元件12划分为一个第二行组,第五行发光元件12和第六行发光元件12划分为一个第三行组,即K=2。
此时,第一行发光元件12和第二行发光元件12中所有的发光元件12的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相同,定义为第十一方向X9;第三行发光元件12和第四行发光元件12中所有的发光元件12的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相同,定义为第十二方向X10;其中第十一方向X9和第十二方向X10相反且平行。
同理,第五行发光元件12和第六行发光元件12中所有的发光元件12的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相同,为第十一方向X9。
显然第一行组和第二行组之间的电流方向与第二行组和第三行组之间的电流方向相反,显然可以抵消相邻行组中对方产生的电磁场,进而可以降低显示模组的EMI辐射。
需要说明的是,当K=1时,则图5所示的技术方案与图1所示的技术方案相同,对应的图1所示的技术方案中m=6。
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3所示的显示模组的结构也可以同图5所示的技术方案进行变形,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的显示模组的结构中,同一行组中的所有发光元件12的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相同,且相邻行组中的所有发光元件12的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相反,再结合对应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的连接方式,基于相反的电流方向,其产生的磁场方向也就相反,从而可以抵消对方产生的电磁场,进而可以降低显示模组的EMI辐射。
进一步的,基于5所示的显示模组的结构还可以对其进行变形,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同一行组中发光元件12的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也可以不相同,如图6所示,以m=4、n=4、k=2为例进行说明,同一行组中奇数列发光元件12的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相同,偶数列发光元件12的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相同,且奇数列发光元件12的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与偶数列发光元件12的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不同。
显然基于图6所示的显示模组的结构也可以形成两个相反的电流方向,即图6中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那么基于相反的电流方向其产生的磁场方向也就相反,从而可以抵消对方产生的电磁场,进而可以降低显示模组的EMI辐射。
同理,也可以是同一行组中相邻H列发光元件12的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相同,n>H>1,当H=2、n=8时可以使同一行组中第一列、第二列、第五列和第六列中发光元件12的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相同,第三列、第四列、第七列和第八列中发光元件12的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相同且与其它列中发光元件12的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不同。
进一步的,基于图4所示的显示模组的结构同样也可以对其进行变形,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相邻列组的电流方向相反,所述列组中包括P列发光元件,n>P≥1,且P为正整数。
如图7所示,假设显示模组包括4列发光元件12,即n=4;将第一列发光元件12和第二列发光元件12划分为一个第一列组,第三列发光元件12和第四列发光元件12划分为一个第二列组,即P=2。
此时,第一列发光元件12和第二列发光元件12中所有的发光元件12的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相同,定义为第十三方向X11;第三列发光元件12和第四列发光元件12中所有的发光元件12的正极P指向负极N的方向相同,定义为第十四方向X12;其中第十三方向X11和第十四方向X12相反且平行。
显然第一列组和第二列组之间的电流方向相反,显然可以抵消相邻列组中对方产生的电磁场,进而可以降低显示模组的EMI辐射。
需要说明的是,当P=1时,则图7所示的技术方案与图4所示的技术方案相同。
可选的,基于本发明上述全部实施例,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
该显示面板100包括但不限定于手机、平板等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至少具有与上述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相同的技术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些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基板,具有第一表面;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发光电路,所述发光电路包括发光元件以及与所述发光元件的正负极连接的信号线;
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至少存在两个所述发光电路,其中一个所述发光电路控制所述发光元件发光时,具有第一电流方向,另一个所述发光电路控制所述发光元件发光时,具有第二电流方向,所述第一电流方向与所述第二电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发光元件阵列排布;
所述发光元件通过多条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互联,其中,所述发光元件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线互联,所述发光元件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二信号线互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和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均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基板上设置有m行所述发光元件和n列所述发光元件,m行所述发光元件包括至少两个行组,所述行组中包括K行发光元件,m>K≥1,且K为正整数,每列所述发光元件对应两条所述第一信号线和m/K条所述第二信号线,m/K条所述第二信号线位于两条所述第一信号线之间,m,n为正整数;
其中,一列所述发光元件中,第i行组所述发光元件的正极电连接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负极电连接一条所述第二信号线;第i±1行组所述发光元件的正极电连接另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负极电连接另一条所述第二信号线,i为小于m的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m条第三信号线;
m条所述第三信号线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同行所述发光元件的负极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二信号线与同一所述第三信号线电连接,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三信号线与驱动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每列所述发光元件对应的两条所述第一信号线短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和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均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基板上设置有m行所述发光元件和n列所述发光元件,m行所述发光元件包括至少两个行组,所述行组中包括K行发光元件,m>K≥1,且K为正整数,每列所述发光元件对应两条所述第一信号线;
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m/K条所述第二信号线,m,n为正整数;
其中,一列所述发光元件中,第i行组所述发光元件的正极电连接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第i±1行组所述发光元件的正极电连接另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i为小于m的正整数;同行组所述发光元件的负极与一条所述第二信号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m条第三信号线,m条所述第三信号线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同行所述发光元件的负极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三信号线电连接,每条所述第三信号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信号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每列所述发光元件对应的两条所述第一信号线短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和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均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基板上设置有m行所述发光元件和n列所述发光元件,m行所述发光元件包括至少两个行组,所述行组中包括K行发光元件,m>K≥1,且K为正整数,每列所述发光元件对应一条所述第二信号线;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n+1条所述第一信号线,每列所述发光元件与相邻列所述发光元件共用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
其中,一列所述发光元件中,第i行组所述发光元件的正极电连接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第i±1行组所述发光元件的正极电连接另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i为小于m的正整数;同行组所述发光元件的负极与一条所述第二信号线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m条第三信号线,m条所述第三信号线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同行所述发光元件的负极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三信号线电连接,每条所述第三信号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信号线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基板上设置有m行所述发光元件和n列所述发光元件,n列所述发光元件包括至少两个列组,所述列组中包括P列发光元件,n>P≥1,且P为正整数,每列组中每列所述发光元件对应一条所述第二信号线;每行所述发光元件对应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
其中,同行所述发光元件的正极电连接一条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线,每列组中同列所述发光元件的负极电连接一条对应的所述第二信号线。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根据信号控制所述发光元件,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器以及数据选择器;其中,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均与所述数据选择器电连接,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均与所述驱动器电连接。
13.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210709525.7A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面板 Pending CN1151134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09525.7A CN115113423A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09525.7A CN115113423A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3423A true CN115113423A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29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09525.7A Pending CN115113423A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342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5485A1 (en) * 2001-02-07 2002-08-08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imited Driving method of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5156889A (ja) * 2003-11-25 2005-06-16 Pioneer Plasma Display Corp プラズマ表示装置
CN202453612U (zh) * 2011-12-14 2012-09-26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下式led液晶模组
JP2016049432A (ja) * 2014-08-28 2016-04-11 プレキシオン株式会社 光音響画像化装置
CN110867152A (zh) * 2018-08-27 2020-03-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913323A (zh) * 2020-06-10 2020-11-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背光模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5485A1 (en) * 2001-02-07 2002-08-08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imited Driving method of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5156889A (ja) * 2003-11-25 2005-06-16 Pioneer Plasma Display Corp プラズマ表示装置
CN202453612U (zh) * 2011-12-14 2012-09-26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下式led液晶模组
JP2016049432A (ja) * 2014-08-28 2016-04-11 プレキシオン株式会社 光音響画像化装置
CN110867152A (zh) * 2018-08-27 2020-03-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913323A (zh) * 2020-06-10 2020-11-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背光模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49059B (zh) 背光源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169646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805378B (zh) 发光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8511496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9216425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47126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616023B (zh) 显示装置
CN113517327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12735315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113423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面板
KR100697029B1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전자 기기
CN218767711U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743504B (zh)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498490B (zh) 发光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5273676B (zh) 一种拼接显示装置
CN116052531B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US20230238326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88284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4898448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5183967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89549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30246152A1 (en) Light-emitting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CN112785978B (zh) 一种阵列基板
WO2021248585A1 (zh) 驱动电路、背光模块以及显示装置
CN113192999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