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1357A - 换挡装置、换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换挡装置、换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1357A
CN115111357A CN202111626190.4A CN202111626190A CN115111357A CN 115111357 A CN115111357 A CN 115111357A CN 202111626190 A CN202111626190 A CN 202111626190A CN 115111357 A CN115111357 A CN 115111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gear shifting
shift
shifting
photoelectric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261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11357B (zh
Inventor
刘少朋
王增利
代雪超
李成诚
王国彪
赵冬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2619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13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1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13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113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13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8Range 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12Range selector apparatus comprising push button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217Selector apparatus with electric switches or sensors not for gear or range selection, e.g. for controlling auxiliar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4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comprising signals other than signals for actuating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42Ratio indicator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2059/026Details or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selector casing or lever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挡装置、换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车辆,换挡装置包括:换挡座;换挡操纵组件,换挡操纵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换挡座,换挡操纵组件朝向换挡座顶部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反光区和非反光区;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换挡座的顶部,且光电传感器朝向换挡操纵组件,光电传感器与多个档位相对应,在换挡操纵组件转动至非反光区与光电传感器相对时,光电传感器发出换挡信号。通过光电传感器结合换挡操纵组件的结构,使得换挡操纵组件旋转时,光电传感器接收不到光线,并且光电传感器会发出换挡信号,从而实现变速箱的换挡。并且,换挡装置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在有限的副仪表板空间下,更易于整车布置。

Description

换挡装置、换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挡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挡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人们对驾驶性、舒适性的追求,自动变速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匹配自动挡变速器的车辆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
相关技术中,旋钮换挡器的滚轮结构复杂,多为齿轮啮合式,零部件数量较多,由于零部件数量多,换挡器结构复杂,增加了换挡器发生问题的概率,且不利于换挡器的维修,以及换挡器由于体积较大,占用的仪表板或副仪表板空间较大,对于整车的布置上比较困难,且对于仪表板的成型要求较多。并且,电子换挡器多采用磁电-霍尔传感器,成本较高,电路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换挡装置,通过光电传感器结合换挡操纵组件的结构,使得换挡操纵组件旋转时,光电传感器接收不到光线,光电传感器会发出换挡信号,从而实现变速箱的换挡。并且,换挡装置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在有限的副仪表板空间下,更易于整车布置。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换挡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挡装置,包括:换挡座;换挡操纵组件,所述换挡操纵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换挡座,所述换挡操纵组件朝向所述换挡座顶部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反光区和非反光区;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换挡座的顶部,且所述光电传感器朝向所述换挡操纵组件,所述光电传感器与多个档位相对应,在所述换挡操纵组件转动至所述非反光区与所述光电传感器相对时,所述光电传感器发出换挡信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挡装置,通过光电传感器结合换挡操纵组件的结构,使得换挡操纵组件旋转时,光电传感器接收不到光线,并且光电传感器会发出换挡信号,从而实现变速箱的换挡。并且,换挡装置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在有限的副仪表板空间下,更易于整车布置,以及旋钮式换挡操作,更加简单合理,能有效规避误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所述换挡操纵组件包括:换挡操纵件、换挡轴和反光件,所述换挡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换挡座内,所述换挡操纵件设置于所述换挡轴上且与所述换挡轴同步转动,所述反光件设置于所述换挡操纵件朝向所述换挡座顶部的一侧表面且所述反光件与所述反光区相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所述反光件为带有缺口的环状结构件,所述缺口与所述非反光区相对应,所述换挡操纵件设置有与所述非反光区相对应的缺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所述反光件包括:反光段和吸光段,所述反光段所对应的范围大于所述吸光段所对应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所述换挡操纵组件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换挡轴上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换挡座上,以给所述换挡轴提供弹性复位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所述换挡轴的外周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换挡座的内周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所述换挡装置还包括:P挡开关,所述P挡开关设置于所述换挡座,所述换挡操纵组件还包括:P挡按钮,所述换挡操纵件和所述换挡轴均设置有通孔,所述P挡按钮设置于所述通孔内且与所述换挡轴同步转动,所述P挡按钮与所述P挡开关相对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所述换挡轴和所述P挡按钮中的一个设置有限位凸起且另一个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限位凹槽周向限位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所述换挡座包括:底座、盖板、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底座且和底座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盖板的边缘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盖板和所述换挡轴的顶部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所述光电传感器为多个,多个光电传感器设置于电路板上,所述换挡座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穿孔,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换挡座内,多个所述光电传感器与多个所述穿孔一一对应。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换挡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旋转所述换挡操纵组件;所述换挡操纵组件转动至所述非反光区和所述光电传感器对应,所述光电传感器发出高电位信号;控制器识别所述高电位信号,且控制变速器切换至相应的档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所述换挡装置具有R档位、N档位和D档位,所述R档位和所述D档位设置于所述N档位的两侧;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所述换挡操纵组件向一侧旋转第一角度,所述光电传感器触发R档位,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变速器切换至R挡;所述换挡操纵组件向另一侧旋转第二角度,所述光电传感器触发D档位,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变速器切换至D挡;所述换挡操纵组件向任意一侧旋转第三角度,所述光电传感器触发N档位,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变速器切换至N挡,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均大于所述第二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所述换挡装置包括:P挡按钮和P挡开关;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按下所述P挡按钮,所述P挡按钮触发所述P挡开关,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变速器切换至P挡。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换挡装置。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挡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挡装置的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挡操纵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挡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挡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挡座、光电传感器和电路板之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换挡装置;
10、换挡座;11、底座;111、第二限位部;112、第一配合孔;113、配合凸台;114、P挡开关插接口;115、电路板插接口;12、盖板;13、第一密封圈;14、第二密封圈;15、第一卡接部;16、第二卡接部;17、穿孔;
20、换挡操纵组件;21、换挡操纵件;211、第三卡接部;212、第一缺口;213、通孔;22、换挡轴;221、第一限位部;222、限位凸起;223、第四卡接部;224、第一配合凹槽;23、反光件;231、第二缺口;24、弹性复位件;25、P挡按钮;251、限位凹槽;252、限位翻边;253、第二配合凹槽;
30、光电传感器;40、P挡开关;50、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挡装置100,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换挡装置100的车辆,以及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换挡装置100的控制方法。
结合图1-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换挡装置100包括:换挡座10、换挡操纵组件20和多个光电传感器30,换挡操纵组件20可转动地设置于换挡座10,换挡操纵组件20朝向换挡座10顶部的一侧表面在周向上形成有反光区和非反光区,多个光电传感器30设置于换挡座10的顶部,并且多个光电传感器30朝向换挡操纵组件20,多个光电传感器30与多个档位相对应,在换挡操纵组件20转动至非反光区与任意一个光电传感器30相对时,光电传感器30发出换挡信号。
也就是说,光电传感器30包括光线发射端和光线接收端,光线发射端可以发出光线,光线接收端用于接收光线,当光电传感器30发出的光线后,光线与反光区接触,反光区可以将光线发射回光电传感器30,并被光线接收端接收,此时不执行换挡操作;当发出的光线不与反光区接触时,此时光线接收端没有接收到光线,则执行对应的换挡操作。进一步地,光线接收端可以为光敏电阻,光敏电阻接收不到光线时,光敏电阻电压变化,通过放大电路,发出电压信号,从而实现将旋转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化。
并且,光电传感器30垂直发出的光线在反光区的反光下,再垂直反射回光电传感器30,这样可以避免相邻两个光电传感器30之间相互影响。
其中,换挡装置100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在有限的副仪表板空间下,更易于整车布置,以及旋钮式换挡操作,更加简单合理,能有效规避误操作。并且,由于换挡器选用光电传感器30来作为换挡传感器,可以降低换挡装置100的生产成本,优化换挡装置100的电磁兼容性,换挡装置100更易于整车布置。
以及,光电传感器30的寿命较长,并且在执行换挡操作时只需要旋转换挡操纵组件20,这样使得换挡装置100的磨损较小,从而可以提升换挡装置100的使用寿命性能。
由此,通过光电传感器30结合换挡操纵组件20的结构,使得换挡操纵组件20旋转时,光电传感器30接收不到光线,并且光电传感器30会发出换挡信号,从而实现变速箱的换挡。并且,换挡装置100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在有限的副仪表板空间下,更易于整车布置,以及旋钮式换挡操作,更加简单合理,能有效规避误操作。
如图2和图3所示,换挡操纵组件20包括:换挡操纵件21、换挡轴22和反光件23,换挡轴22可转动地设置于换挡座10内,换挡操纵件21设置于换挡轴22上,并且换挡操控件与换挡轴22同步转动,反光件23设置于换挡操纵件21朝向换挡座10顶部的一侧表面,并且反光件23与反光区相对应。如此设置,通过在换挡操纵件21朝向换挡轴22的一侧设置反光件23,反光件23可以发生光电传感器30发出的光线,从而实现换挡操作。具体地,光电传感器30包括光线发射端和光线接收端,光线发射端可以发出光线,光线接收端用于接收光线,当光电传感器30发出的光线后,光线与反光件23接触,反光件23可以将光线发射回光电传感器30,并被光线接收端接收,此时不执行换挡操作;当发出的光线不与反光件23接触时,此时光线接收端没有接收到光线,则执行对应的换挡操作。进一步地,每个光电传感器30可以对应不同的换挡操作,这样通过光电传感器30和反光件23的配合,可以实现不同的换挡操作。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反光件23为带有缺口的环状结构件,缺口与非反光区相对应,换挡操纵件21设置有与非反光区相对应的缺口。具体地,换挡操纵件21上设置有第一缺口212,反光件23上设置有第二缺口231,并且第一缺口212和第二缺口231相对应,这样在旋转换挡操纵件21时,光线可以穿过第一缺口212和第二缺口231后进入到外界,从而使得光线接收端接收不到光线,此时换挡装置100会执行相应的换挡操作。并且,由于光线会通过第一缺口212和第二缺口231进入到外界,使得在换挡时,换挡装置100会有光线射出,在车内光线较暗时,驾驶员可以观测到明显的明暗变化,提升车辆的科技感。
又或者,反光件23包括:反光段和吸光段,反光段所对应的范围大于吸光段所对应的范围。也就是说,反光段可以对应换挡操纵件21上的反光区,吸光段可以对应非反光区,如此,当光线照射在反光段时,反光段可以将光线发射;当光线照射在吸光段时,吸光段可以吸收光线发射端发出的光线,这样同样可以使得光线接收端接收不到光线,从而使得换挡装置100执行换挡操作。并且,因为反光段将光线直接吸收了,不需要在反光件23上设置第二缺口231,以及不需要在换挡操纵件21上设置第一缺口212,因此,换挡装置100的整体性更好,灰尘也不会通过第一缺口212进入到换挡装置100内,避免影响光电传感器30的正常工作。其中,吸光段处可以由反光段涂抹吸光材料形成。
其中,结合图4和图5所示,换挡操纵件21上设置有第三卡接部211,换挡轴22上设置有第四卡接部223,第三卡接部211和第四卡接部223卡接配合,这样可以将换挡操纵件21和换挡轴22固定连接起来,即,旋转换挡操纵件21时,换挡轴22会随着相应的旋转。进一步地,第三卡接部211可以为卡槽,第四卡接部223可以为卡扣,卡扣和卡槽之间卡接配合,卡接配合的方便安装及拆卸。以及,卡扣可以为多个,并且多个卡扣在换挡轴22的周侧上间隔设置,卡槽同样可以为多个,多个卡槽在换挡操纵件21的下表面的周侧上间隔设置,多个卡扣和多个卡槽一一卡接配合,如此设置可以提升换挡操纵件21和换挡轴22之间连接稳定性,从而可以提升换挡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此外,如图2所示,换挡操纵组件20还包括:弹性复位件24,弹性复位件24的一端连接于换挡轴22上,并且弹性复位件24的另一端连接于换挡座10上,以给换挡轴22提供弹性复位力。也就是说,通过设置弹性复位件24,使得每次在换挡操作结束后,换挡操纵件21可以复位。具体地,弹性复位件24连接在换挡轴22和换挡座10之间,当旋转换挡操纵件21时,弹性复位件24会产生相应的弹性力,当换挡操作结束后,换挡轴22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复位,从而方便驾驶员的下一次换挡操作。
如图5和7所示,换挡轴22的外周设置有第一限位部221,换挡座10的内周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11,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限位部221和第二限位部111之间。如此设置,弹性连接件的一端通过第一限位部221实现与换挡轴22的固定,弹性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限位部111实现与换挡座10的固定,如此设置可以将弹性连接件固定在换挡轴22和换挡座10之间。具体地,第一限位部221和第二限位部111上设置有第一配合孔112,弹性复位件24插接在第一配合孔112内。
此外,第一限位部221和第二限位部111还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在换挡操纵件21旋转时,第一限位部221和第二限位部111可以发生接触,第一限位部221和第二限位部111相对抵接,如此设置,可以避免换挡操纵件21旋转角度超过一定限度,影响弹性复位件24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弹性复位件24可以为多个,多个弹性复位件24在换挡轴22的周侧间隔设置,如此设置,换挡轴22和换挡操纵件21的复位更加迅速和精准。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换挡装置100还包括:P挡开关40,P挡开关40设置于换挡座10,换挡操纵组件20还包括:P挡按钮25,换挡操纵件21和换挡轴22均设置有通孔213,P挡按钮25设置于通孔213内,并且P挡按钮25与换挡轴22同步转动,P挡按钮25与P挡开关40相对设置。也就是说,在换挡操纵件21的中间设置有P挡按钮25,这样使得换挡装置100的集成度更高,节约布置空间,彰显换挡装置100的科技感。具体地,P挡按钮25穿设换挡操纵件21和换挡轴22后与P挡开关40配合,这样在按压P挡按钮25时,P挡开关40激活,从而发出驻车信号。
进一步地,结合图3和图6所示,P挡按钮25朝向P挡开关40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翻边252,换挡轴2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配合凹槽224,限位翻边252和第一配合凹槽224限位配合,如此设置,P挡按钮25不会与换挡装置100脱离,即,P挡按钮25仅能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一定距离。以及,P挡开关40具有复位功能,当按压P挡按钮25后,P挡开关40激活并产生复位力,当取消按压后,P挡按钮25在复位力的作用下复位,这样换挡装置100的整体性更好,以及方便驾驶员下一次按压。
此外,如图5和图6所示,换挡轴22和P挡按钮25中的一个设置有限位凸起222,并且另一个设置有限位凹槽251,限位凸起222和限位凹槽251周向限位配合。如此设置,通过限位凸起222和限位凹槽251之间的限位配合,使得P挡按钮25不会相对换挡轴22发生相对旋转,一方面,换挡装置100的整体性更好,驾驶员在执行换挡操作时更舒服,另一方面,P挡按钮25不会因为旋转而造成P挡开关40的损坏。
结合图1-图3以及图8所示,换挡座10包括:底座11、盖板12、第一密封圈13和第二密封圈14,盖板12盖设于底座11,并且盖板12和底座11之间可拆卸地连接,第一密封圈13设置于底座11和盖板12的边缘之间,第二密封圈14设置于盖板12和换挡轴22的顶部之间。如此设置,盖板12和底座11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换挡轴22、弹性复位件24可以设置在容纳空间内。而且,在底座11和盖板1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3和第二密封圈14,第一密封圈13可以提升底座11和盖板12之间密封性,避免灰尘或者液体进入到换挡座10内,以及第二密封圈14可以提升换挡轴22和盖板12之间的密封性,同样可以避免灰尘或者液体进入到换挡座10内。
进一步地,盖板12上设置有换挡操纵件21配合的挡水环,挡水环高于盖板12,一方面可以提升换挡操纵件21与换挡轴22之间配合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换挡座10的密封性。
此外,底座11的底部设置有配合凸台113,配合凸台113的高于底座11的地面,以及配合凸台113上设置有P挡开关插接口114,P挡开关40插接在P挡开关插接口114上,一方面通过P挡开关插接口114实现与外界的电信号传输,另一方面可以实现P挡开关40的固定。以及,换挡轴2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配合凹槽253,第二配合凹槽253与配合凸台113配合,一方面可以提升换挡装置100的集成度,另一方面提升换挡轴22的装配稳定性。
如图所示,换挡装置100还包括:电路板50,多个光电传感器30设置于电路板50上,换挡座10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穿孔17,电路板50设置于换挡座10内,多个光电传感器30与多个穿孔17一一对应。也就是说,在电路板50上集成有多个光电传感器30,并且电路板50设置在换挡座10内,这样可以提升电路板50的使用安全,避免电路板50接触到液体,从而可以提升换挡装置100的使用安全性。
此外,底座11上设置有电路板插接口115,电路板50通过电路板插接口115实现与外界的电信号传输。
其中,光电传感器30设置有四个,位于左侧的外侧的光电传感器30为R档位,位于中间的两个光电传感器30为N档位,位于右侧的外侧的光电传感器30为D档位,当换挡操纵件21位于初始位置时,未反光区对应在中间两个光电传感器30之间。
下面描述换挡装置100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先旋转换挡操纵组件20,接着换挡操纵组件20转动至非反光区和光电传感器30对应,光电传感器30发出高电位信号,最后控制器识别高电位信号,且控制变速器切换至相应的档位。也就是说,换挡操纵组件20转动的同时,反光件23跟随一同换挡操纵组件20转动,当转动到非反光区后,由于非反光区处无反光镜面,无法反射光线,光敏电阻无法接收光线信号,从而触发光电传感器30,实现档位的切换。
进一步地,换挡装置100具有R档位、N档位和D档位,R档位和D档位设置于N档位的两侧,控制方法还包括:换挡操纵组件20向一侧旋转第一角度,光电传感器30触发R档位,控制器控制变速器切换至R挡。也就是说,向左旋转换挡操纵件21,当转动至第三角度时,未反光区先通过N档位,发出检测信号,实现N档位检测,接着当换挡操纵件21转动至第一角度时,未反光区通过R档位,由于光线未触发光敏电阻,光电传感器30发出高电位信号,通过模拟电路发出I/O信号,被控制器识别,并触发变速器切换至R挡;
以及,换挡操纵组件20向另一侧旋转第二角度,光电传感器30触发D档位,控制器控制变速器切换至D挡。也就是说,向右旋转换挡操纵件21,当转动至第三角度时,未反光区先通过N档位,发出检测信号,实现N档位检测,接着当换挡操纵件21转动至第二角度时,未反光区通过D档位,由于光线未触发光敏电阻,光电传感器30发出高电位信号,通过模拟电路发出I/O信号,被控制器识别,并触发变速器切换至D挡;
以及,换挡操纵组件20向任意一侧旋转第三角度,光电传感器30触发N档位,控制器控制变速器切换至N挡,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大于第三角度。也就是说,向左/右旋转换挡操纵件21一个位置,未反光区旋转到中间两个光电传感器30处,发出检测信号,实现N档位切换。由于光线未触发光敏电阻,光电传感器30发出高电位信号,通过模拟电路发出I/O信号,被控制器识别,并触发变速器切换至N挡。
换挡装置100包括:P挡按钮25和P挡开关40,控制方法还包括:按下P挡按钮25,P挡按钮25触发P挡开关40,控制器控制变速器切换至P挡。按下P挡按钮25,触发P挡开关40,P挡开关40通过电路通断及模拟电路,通过I/O信号,被控制器识别,并触发变速器切换至P挡。
此外,为避免换挡操纵件21回位过程中,未反光区扫过中间的两个光电传感器30,变速器档位切回N档位,通过增加进入D/R档位后,1s内扫过N档位不触发的控制器档位切换的控制策略,避免再次切换回N档位。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换挡装置100。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挡座;
换挡操纵组件,所述换挡操纵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换挡座,所述换挡操纵组件朝向所述换挡座顶部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反光区和非反光区;
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换挡座的顶部,且所述光电传感器朝向所述换挡操纵组件,所述光电传感器与多个档位相对应,在所述换挡操纵组件转动至所述非反光区与所述光电传感器相对时,所述光电传感器发出换挡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操纵组件包括:换挡操纵件、换挡轴和反光件,所述换挡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换挡座内,所述换挡操纵件设置于所述换挡轴上且与所述换挡轴同步转动,所述反光件设置于所述换挡操纵件朝向所述换挡座顶部的一侧表面且所述反光件与所述反光区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件为带有缺口的环状结构件,所述缺口与所述非反光区相对应,所述换挡操纵件设置有与所述非反光区相对应的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件包括:反光段和吸光段,所述反光段所对应的范围大于所述吸光段所对应的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操纵组件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换挡轴上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换挡座上,以给所述换挡轴提供弹性复位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轴的外周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换挡座的内周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装置还包括:P挡开关,所述P挡开关设置于所述换挡座,所述换挡操纵组件还包括:P挡按钮,所述换挡操纵件和所述换挡轴均设置有通孔,所述P挡按钮设置于所述通孔内且与所述换挡轴同步转动,所述P挡按钮与所述P挡开关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轴和所述P挡按钮中的一个设置有限位凸起且另一个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限位凹槽周向限位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座包括:底座、盖板、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底座且和底座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盖板的边缘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盖板和所述换挡轴的顶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为多个,多个光电传感器设置于电路板上,所述换挡座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穿孔,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换挡座内,多个所述光电传感器与多个所述穿孔一一对应。
11.一种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挡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方法包括:
旋转所述换挡操纵组件;
所述换挡操纵组件转动至所述非反光区和所述光电传感器对应,所述光电传感器发出高电位信号;
控制器识别所述高电位信号,且控制变速器切换至相应的档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挡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换挡装置具有R档位、N档位和D档位,所述R档位和所述D档位设置于所述N档位的两侧;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换挡操纵组件向一侧旋转第一角度,所述光电传感器触发R档位,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变速器切换至R挡;
所述换挡操纵组件向另一侧旋转第二角度,所述光电传感器触发D档位,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变速器切换至D挡;
所述换挡操纵组件向任意一侧旋转第三角度,所述光电传感器触发N档位,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变速器切换至N挡,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均大于所述第三角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挡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换挡装置包括:P挡按钮和P挡开关;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按下所述P挡按钮,所述P挡按钮触发所述P挡开关,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变速器切换至P挡。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挡装置。
CN202111626190.4A 2021-12-28 2021-12-28 换挡装置、换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Active CN1151113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6190.4A CN115111357B (zh) 2021-12-28 2021-12-28 换挡装置、换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6190.4A CN115111357B (zh) 2021-12-28 2021-12-28 换挡装置、换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1357A true CN115111357A (zh) 2022-09-27
CN115111357B CN115111357B (zh) 2023-08-22

Family

ID=83324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26190.4A Active CN115111357B (zh) 2021-12-28 2021-12-28 换挡装置、换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135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62699A1 (en) * 2001-03-02 2002-11-07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hift device for vehicle
CN108331913A (zh) * 2017-12-15 2018-07-2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钮电子换挡操纵总成及汽车
CN209587111U (zh) * 2019-02-25 2019-11-05 重庆睿格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旋钮升降式电子线控换挡器的旋钮升降机构
US20200063857A1 (en) * 2018-08-21 2020-02-27 Kyung Chang Industrial Co., Ltd. Dial shift lever device for vehicle
CN210423679U (zh) * 2019-07-02 2020-04-28 重庆睿格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旋钮换挡器
CN112268106A (zh) * 2020-11-13 2021-01-26 康姆帕斯电子科技衡水有限公司 一种旋钮换挡总成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62699A1 (en) * 2001-03-02 2002-11-07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hift device for vehicle
CN108331913A (zh) * 2017-12-15 2018-07-2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钮电子换挡操纵总成及汽车
US20200063857A1 (en) * 2018-08-21 2020-02-27 Kyung Chang Industrial Co., Ltd. Dial shift lever device for vehicle
CN209587111U (zh) * 2019-02-25 2019-11-05 重庆睿格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旋钮升降式电子线控换挡器的旋钮升降机构
CN210423679U (zh) * 2019-07-02 2020-04-28 重庆睿格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旋钮换挡器
CN112268106A (zh) * 2020-11-13 2021-01-26 康姆帕斯电子科技衡水有限公司 一种旋钮换挡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1357B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31750B2 (en) Monostable rotary shifter
US20200240515A1 (en) Shift control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shift system
US8359943B2 (en) Gearshift device
EP3469234A1 (en) Shifter assembly
US20050064807A1 (en) Operating device of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KR102165848B1 (ko) 리모트 쉬프트 레버 스위칭 유니트
US5204502A (en) Dual function switching apparatus
EP1770311B1 (en) Integrated start-up, stop, mode selection and gear-shift device for a vehicle
US6927348B1 (en) Rotary control switch assembly
US5854458A (en) Stalk mounted three function switch assembly having a single multiplexed output
JP2008047370A (ja) プッシュ式スイッチ、及びこれを含む複合スイッチ
CN115111357A (zh) 换挡装置、换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CN112797149B (zh) 电子换挡系统的旋钮式换挡控制设备
EP1035356B1 (en) Switching arrangement with internal shear pin for mounting
JP6692192B2 (ja) 車両用シフト装置
US7250578B2 (en) Multifunction switching arrangement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verdrive and autostick functions
KR101571454B1 (ko) 전자식 변속레버
US7688969B2 (en) Operation dial with rotary encoder
CN213035661U (zh) 一种带有四挡转换功能的弹片接触式转向柱组合开关结构
JP2001229780A (ja) 操作パネル
KR20220149985A (ko) 전자식 변속조작장치
CN216158267U (zh) 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系统
CN219013323U (zh) 换挡手柄、换挡机构和车辆
KR20120001128U (ko) 인히비터 스위치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인히비터 스위치 장치 어셈블리
JP2008016298A (ja) 複合スイッ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