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1317B - 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 - Google Patents

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1317B
CN115111317B CN202211036553.3A CN202211036553A CN115111317B CN 115111317 B CN115111317 B CN 115111317B CN 202211036553 A CN202211036553 A CN 202211036553A CN 115111317 B CN115111317 B CN 1151113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sleeve
magnetic
vibration absorber
dynamic vibration
magnetic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365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11317A (zh
Inventor
史世怀
石伯妹
张春丽
张霞
邱宝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xiang Qiancha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xiang Qiancha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xiang Qianchao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xiang Qiancha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3655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13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1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1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113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13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2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using springs as elastic members, e.g. metallic springs
    • F16F15/124Elastomeric springs
    • F16F15/126Elastomeric springs consisting of at least one annular element surrounding the axis of rot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masses freely rotating with the system, i.e. uninvolved in transmitting driveline torque, e.g. rotative dynamic dampers
    • F16F15/1407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masses freely rotating with the system, i.e. uninvolved in transmitting driveline torque, e.g. rotative dynamic dampers the rotation being limited with respect to the driving means
    • F16F15/145Masses mounted with play with respect to driving means thus enabling free movement over a limited ran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8/00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e.g. variability, frequency-dependence
    • F16F2228/04Frequency effe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8/00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e.g. variability, frequency-dependence
    • F16F2228/06Stiffness
    • F16F2228/066Variable stiffne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0/00Purpose; Design features
    • F16F2230/0005Attachment, e.g. to facilitate mounting onto confer adjust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ring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包括橡胶套筒;外壳,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橡胶套筒的外部,且所述外壳与所述橡胶套筒之间形成环状容纳腔;第一磁性体,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第一磁性体的内壁为第一作用面;以及第二磁性体,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固定于所述橡胶套筒的外壁,所述第二磁性体的外壁为第二作用面,其中,通过移动所述外壳,增大或减少所述第一作用面与所述第二作用面的重叠面积,以改变所述橡胶套筒的刚性。动力吸振器通过改变橡胶套筒的刚性,控制动力吸振器的刚度,以调节动力吸振器的固有频率,以抵消传动轴自身不平衡量的变频率激励和可能引起传动轴共振的发动机二阶激励或电机激励,提高整车NVH性能。

Description

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
背景技术
机械振动在工程中会引起噪声污染、影响其它机械设备的工作等不利影响,如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当发动机、电机激励或路面激励与车身、车架等模态频率相同或相近时,容易引起共振,造成车内轰鸣、整车共振、方向盘抖动等现象。
通常运用吸振、隔振 、阻振、消振等手段来降低振动危害,其中在被控系统上附加动力吸振器是抑制振动的有效手段。动力吸振器是一种具有一定刚度、质量的结构,当具有特定频率的激励对总系统进行激励时,若吸振器的固有频率与激振频率相同,就引起吸振器的共振,使其吸收的能量最大。
而相关技术中的吸振器大多为单频率吸振器,即刚度、质量等参数不可变的被动式吸振器,固有频率不可实时调节,只能针对一个频率起到吸振作用,不仅对振动频率变化的设备吸振效果较差,且还需要针对不同的NVH问题频率需求而定项制作。
发明内容
为了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包括:橡胶套筒;外壳,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橡胶套筒的外部,且所述外壳与所述橡胶套筒之间形成环状容纳腔;第一磁性体,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第一磁性体的内壁为第一作用面;以及第二磁性体,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固定于所述橡胶套筒的外壁,所述第二磁性体的外壁为第二作用面,其中,通过移动所述外壳,增大或减少所述第一作用面与所述第二作用面的重叠面积,以改变所述橡胶套筒的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可沿周向相对所述橡胶套筒旋转;和/或所述外壳可沿轴向相对所述橡胶套筒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沿轴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橡胶套筒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以及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橡胶套筒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沿轴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橡胶套筒的外壁在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槽为沿周向延伸的环状滑槽;和/或所述滑槽为沿轴向延伸的条状滑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刻度线;和/或所述橡胶套筒的外壁设置有刻度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体的所述第一作用面的极性与所述第二磁性体的所述第二作用面的极性相同或相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磁性体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磁性体的数量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磁性体和多个所述第二磁性体均沿周向等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周向上,所述第一磁性体的所述第一作用面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磁性体的所述第二作用面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轴向上,所述第一磁性体的所述第一作用面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磁性体的所述第二作用面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为一体成型结构,或所述外壳为分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呈圆筒状、方筒状或三角筒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套筒的端部设置有环形槽,用于安装卡箍。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移动外壳,改变第一磁性体和第二磁性体的重叠面积,从而改变橡胶套筒的径向或轴向刚度,以获得一种刚度可调的动力吸振器,通过调节刚度来改变动力吸振器的固有频率,使动力吸振器与整车性能匹配,达到最佳吸振效果,不仅改善或消除振动噪声等问题,还可以使动力吸振器匹配多种车型,通用性高,以降低生产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等速驱动轴与动力吸振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2示出了相关技术中动力吸振器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的轴向剖视立体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的轴向和径向剖视立体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的轴向剖视图;
图6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的径向剖视图;
图7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的轴向剖视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橡胶套筒-10;
环形槽-11;
内腔-12;
外壳-20;
第一端-21;
第二端-22;
第一磁性体-30;
第二磁性体-40;
容纳腔-50;
轴向-R;
径向-A;
周向-W。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若干示例性实施例来论述本公开的内容。应当理解,论述了这些实施例仅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且因此实现本公开的内容,而不是暗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任何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轴向A、径向R和周向W分别是指动力吸振器200的轴向A、径向R和周向W;径向R外侧是指在径向R上远离图3中的中心轴线的那侧(图3中的上侧和下侧),径向内侧是指在径向R上接近该中心轴线的那侧(图3中的中侧)。另外,术语“抗扭连接”,是指两个部件之间可以传递扭矩,并且实现抗扭矩连接的方式可以包括过盈配合以及螺栓连接等等。
等速驱动轴是汽车传动系统的关键部件,负责车辆动力从变速箱到轮端的传递。由于发动机或电机的激励,在特定工况下等速驱动轴会产生振动噪声,影响驾驶和乘坐舒适性。
针对上述问题,在等速驱动轴上加装动力吸振器可解决或改善振动噪声问题,
对此,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通常设置可以通过卡箍固定在等速驱动轴100轴杆上的动力吸振器200。如图2所示,该动力吸振器200包括金属圈60和橡胶套筒10,是金属圈60与橡胶套筒10硫化在一起的实心结构。
然而,该动力吸振器200一旦生产出来,其固有频率无法改变。在设计、生产中稍有偏差就不能达到最佳吸振效果,或者没有吸振效果。不同的车型往往需要匹配不同结构的动力吸振器200,导致动力吸振器200规格繁多,生产和使用成本高。批量生产的动力吸振器200,固有频率往往存在离散性,可能会造成一部分动力吸振器200无法达到吸振效果。
为此相关技术中,通常设置固有频率可调的动力吸振器200,动力吸振器200的固有频率由质量与刚度决定,公式为:
Figure 302807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f为固有频率;k为刚度,单位是牛/米;m为质量,单位为kg。由此可知,改变动力吸振器200的质量或刚度即可改变动力吸振器200的固有频率。
相关技术中,悬臂梁式吸振器是动力吸振器200中的一种实现形式,采用变刚度的方法来调节动力吸振器200的固有频率。悬臂梁式吸振器包括电磁铁以及电磁线圈,电磁铁刚度随电磁线圈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通过改变外部输入的电流即可调节动力吸振器200的固有频率。
然而,悬臂梁式吸振器为被动式吸振器,其结构复杂且需要通电工作,无法实现在物体遭遇共振瞬间主动吸振的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200,如图3至图7所示,动力吸振器200包括橡胶套筒10、外壳20、第一磁性体30和第二磁性体40。
其中,橡胶套筒10包括内腔12,橡胶套筒10用于套设在等速驱动轴100上,起到吸振的作用。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橡胶套筒10也可以应用在除等速驱动轴100以外的其他轴类产品,本公开以动力吸振器200应用在等速驱动轴100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外壳20可移动地套设在橡胶套筒10的外部,外壳20包括轴向A相对设置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均与橡胶套筒10的外壁连接,外壳20通过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与橡胶套筒10外壁之间的移动,实现外壳20与橡胶套筒10之间的相对移动。外壳20与橡胶套筒10之间形成环状容纳腔50,即外壳20中部(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之间的位置)的内径尺寸大于橡胶套筒10的外壁尺寸。
进一步地,第一磁性体30位于容纳腔50内且固定于外壳20的内壁,第一磁性体30的内壁配置为第一作用面31;第二磁性体40位于容纳腔50内且固定于橡胶套筒10的外壁,第二磁性体40的外壁配置为第二作用面32。
外壳20与橡胶套筒10之间形成的容纳腔50,允许第一磁性体30和第二磁性体40在沿径向R上仍有间隙,即第一作用面31和第二作用面32在径向R上不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体30的第一作用面31的极性与第二磁性体40的第二作用面32的极性相同或相异,因此,在第一磁性体30的第一作用面31与第二磁性体40的第二作用面32至少部分重叠时,第一磁性体30与第二磁性体40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包括吸力或斥力),相互作用力可导致橡胶套筒10沿径向R或轴向A上的弹性变形,从而引起橡胶套筒10的刚性的变化。
进一步地,通过移动外壳20,使外壳20与橡胶套筒10之间发生径向R或轴向A的位移,从而增大或减少第一作用面31与第二作用面32的重叠面积,以此改变第一磁性体30和第二磁性体40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从而控制橡胶套筒10弹性变形量的大小,进而控制橡胶套筒10的刚性变化的大小。
如此,通过控制外壳20与橡胶套筒10之间相互移动的距离,就可以改变橡胶套筒10的刚性,进一步改变整个动力吸振器200的固有频率,以适应不同的车型,适应范围广、降低成本,同时操作方法简单、易操作且易观察。
此外,同一批次生产的动力吸振器200,可以通过调整动力吸振器200的固有频率,可以避免同一批次生产的动力吸振器200因离散或偏差而导致部分动力吸振器200无法吸振的问题,降低废品率,提高生产良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磁性体30和第二磁性体40可以通过胶黏体或紧固件分别固定在外壳20和橡胶套筒10,也可以是第一磁性体30和第二磁性体40通过嵌设的方式分别与外壳20和橡胶套筒10固定,或第二磁性体40通过硫化的方式与橡胶套筒10一体成型。如此,第一磁性体30和第二磁性体40可以更加牢固的固定在外壳20和橡胶套筒10上,避免脱落失效。另外,外壳20可以是硬质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刚性,例如硬质塑料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此外,当第一磁性体30和第二磁性体40之间存在吸力时,二者其中之一可以是永磁体,另外一个可以是可被永磁体吸附的金属。如此,可以省略在生产过程中第一磁性体30的第一作用面31和第二磁性体40的第二作用面32识别以及匹配的步骤,效率高且出错率低。
进一步地,外壳20可沿周向W相对橡胶套筒10旋转;和/或外壳20可沿轴向A相对橡胶套筒10移动。即包括以下三种实施例,
第一种实施例,外壳20只相对橡胶套筒10周向W旋转。
第二种实施例,外壳20只相对橡胶套筒10轴向A移动。
第三种实施例,外壳20同时可以相对橡胶套筒10周向W转动和轴向A移动。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20与橡胶套筒10可以通过滑块和滑槽的方式相对移动。例如,在外壳20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处设置有滑块;而橡胶套筒10的外壁在与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滑槽,外壳20的滑块可以位于滑槽内,如此实现外壳20与橡胶套筒10之间的相对移动。
滑槽与滑块,使外壳20与橡胶套筒10之间的相对移动更加稳定,更利于控制,从而更利于控制第一磁性体30的第一作用面31与第二磁性体40的第二作用面32的重叠面积,以此改变第一磁性体30和第二磁性体40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从而控制橡胶套筒10弹性变形量的大小,进而控制橡胶套筒10的刚性变化的大小。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滑槽为沿周向W延伸的环状滑槽。在该实施例中,外壳20的滑块朝径向内侧凸起,可以为多个间隔设置的块状凸起组成,也可以为连接不断的环状凸起。
如此,环状滑槽只允许外壳20周向W转动,限制外壳20轴向A移动,满足外壳20只相对橡胶套筒10周向W旋转的要求,以此可以改变橡胶套筒10的径向R刚性。当外壳20旋转至橡胶套筒10的预定位置后,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
在第二种实施例中,滑槽为沿轴向A延伸的条状滑槽。在该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多个条轴向A平行的条状滑槽,对应地,外壳20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滑块,每个滑块对应一个条状滑槽。
如此,环状滑槽只允许外壳20轴向A移动,限制外壳20周向W转动,满足外壳20只相对橡胶套筒10轴向A移动的要求,以此可以改变橡胶套筒10的轴向A刚性。当外壳20移动至橡胶套筒10的预定位置后,也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如此,通过外壳20与橡胶套筒10轴向A移动改变第一磁性体30的第一作用面31与第二磁性体40的第二作用面32的重叠面积。
在第三种实施例中,外壳20的第一端21与橡胶套筒10的外壁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外壳20的第二端22与橡胶套筒10的外壁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其中,可以在外壳20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的内壁设置内螺纹,在橡胶套筒10的外壁对应的位置设置外螺纹,通过转动外壳20,使外壳20在相对橡胶套筒10轴向A旋转的同时,还能沿轴向A进行移动,以此可以同时改变橡胶套筒10的轴向A刚性和径向R刚性。
如此,通过螺纹连接,使外壳20与橡胶套筒10之间的移动位移更加精确,更加稳定且更利于控制。另外,如图3所示,在橡胶套筒10的外壁对应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的位置还可以套设螺纹圈13,螺纹圈13与橡胶套筒10抗扭连接,且螺纹圈13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用于与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处的内螺纹连接。
螺纹圈13可以是具有刚性材料制成,刚性材料制成的螺纹圈13在与外壳20进行螺纹连接时,刚性足且不易变形,使外壳20与橡胶套筒10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
进一步地,外壳20的第一端21和/或第二端22设置有刻度线;和/或橡胶套筒10的外壁设置有刻度线。
通过设置刻度线,在外壳20相对橡胶套筒10周向W转动或轴向A移动时,能够更加准确地、直观地观察到外壳20与橡胶套筒10之间相对移动的距离,用于确定并记录不同车型所应匹配的动力吸振器200的固有频率。例如,当动力吸振器200用于其中一种车型时,带动力吸振器200的固有频率调节到与该车型的频率相匹配后,通过刻度线记录外壳20与橡胶套筒10之间的位置,在后续为该车型安装动力吸振器200时,直接按刻度线提前调整好动力吸振器200的固有频率即可,避免每辆车单独进行调试,降低时间和人工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体30和第二磁性体40可以均设置一个,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体30和第二磁性体40均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磁性体30的数量与多个第二磁性体40的数量可以相同,且多个第一磁性体30和多个第二磁性体40均沿周向W等间隔布置。
如图6所示,第一磁性体30和第二磁性体40均设置有三个,且沿周向W均匀布置。如此,通过多个且周向W均匀布置的第一磁性体30和第二磁性体40,可以使橡胶套筒10在周向W上受力均匀,避免受力不均衡引起橡胶套筒10局部持续拉伸或压缩,而造成橡胶套筒10的疲劳损伤,延长橡胶套筒10的使用寿命,降低更换和维修的频率。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体30的数量和第二磁性体40的数量也可以不同,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周向W上,第一磁性体30的第一作用面3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磁性体40的第二作用面32的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轴向A上,第一磁性体30的第一作用面3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磁性体40的第二作用面32的长度。
具体地,第一作用面31和第二作用面32可以为弧形面,也可以为平面。当为弧形面时,“宽度”则应当理解为在周向W上的弧长。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作用面31和第二作用面32为同心弧形面,且第一作用面31的宽度大于第二作用面32的宽度,且第一作用面31的长度与第二作用面32的长度相等。
如此,可以保证第二磁性体40的第二作用面32有机会完全被第一磁性体30的第一作用面31覆盖,使第一磁性体30和第二磁性体40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达到最大,此外,周向W上相邻的两个第二磁性体40之间的周向W间距,可以约等于第一磁性体30的第一作用面31的宽度,当转动外壳20,使第一磁性体30位于相邻两个第二磁性体40之间时,第一作用面31和第二作用面32的重叠面积最小,则第一磁性体30和第二磁性体40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小,从而增大橡胶套筒10轴向A刚性或径向R刚性调节的范围,以使动力吸振器200的应用范围更广。
其中,第一磁性体30的第一作用面31和第二磁性体40的第二作用面32的宽度和长度,可以根据所对应的不同车型的固有频率的范围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外壳20为一体成型结构,或如图7所示,外壳20为分体结构。当外壳20为一体成型结构时,在外壳20与橡胶套筒10组装时,外壳20需要从橡胶套筒10的一端套入至另一端,一体成型的外壳20结构更加坚固和稳定。当外壳20为分体结构时,两个分体的外壳20可以从橡胶套筒10的两端分别套入,装配更加简单、便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20呈圆筒状、方筒状或三角筒状。即外壳20的中部(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之间的部分)呈圆筒状、方筒状或三角筒状。例如,当第一磁性体30和第二磁性体40均设置为三个时,外壳20除设置为圆筒状外,还可以设置成三角筒状,当第一磁性体30和第二磁性体40均设置为四个时,外壳20则可以设置为方筒状。
但外壳20无论设置为何种形状,外壳20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均呈圆筒状,目的是与橡胶套筒10的外壁形状相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外壳20的形状只是示例性的,并未用以限定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堆叠空间的需求,设计横街面为多边形的外壳20,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一些实施例中,橡胶套筒10的端部设置有环形槽11,用于安装卡箍。具体地,如图3、图5和图7中所示,橡胶套筒10的中部设有内腔12,橡胶套筒10通过内腔12套设在等速驱动轴100上,橡胶套筒10一端的内腔12的内径与等速驱动轴100过盈配合,另一端的内腔12的内径与等速驱动轴100抵接,如此,便于橡胶套筒10的安装,待橡胶套筒10套设在等速驱动轴100的预定位置,再用卡箍将橡胶套筒10的另一端紧固在等速驱动轴100,使橡胶套筒10的两端均与等速驱动轴100抗扭连接。环形槽11可避免卡箍轴向A上的窜动。
综上所述,通过本公开的动力吸振器200的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控制外壳20与橡胶套筒10之间相互移动的距离(旋转或轴向A),就可以改变橡胶套筒10的刚性,实现动力吸振器200的刚度可调,进一步改变整个动力吸振器200的固有频率,使动力吸振器200的固有频率与整车匹配,达到最佳减震和吸振效果,适应范围广、成本低。
另外,只需操控外壳20相对橡胶套筒10转动或轴向A移动即可调控整个动力吸振器200的固有频率,技术难度低、操作方法简单、易操作。
通过刻度线易观察每种车型所匹配的动力吸振器200的固有频率,避免针对每辆车单独调试动力吸振器200。
避免批量生产的动力吸振器200,其因生产的离散性导致部分动力吸振器200无法达到吸振效果的问题,提高生产良率。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除非有特殊说明,“连接”包括两者之间不存在其他构件的直接连接,也包括两者之间存在其他元件的间接连接,还可以包括没有物理连接关系但能够进行信息或数据传递的通信连接。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操作,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要求按照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是串行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要求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以得到期望的结果。在特定环境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4)

1.一种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橡胶套筒(10);
外壳(20),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橡胶套筒(10)的外部,且所述外壳(20)与所述橡胶套筒(10)之间形成环状容纳腔(50);
第一磁性体(30),位于所述容纳腔(50)内且固定于所述外壳(20)的内壁,所述第一磁性体(30)的内壁为第一作用面(31);以及
第二磁性体(40),位于所述容纳腔(50)内且固定于所述橡胶套筒(10)的外壁,所述第二磁性体(40)的外壁为第二作用面(32),
其中,通过移动所述外壳(20),增大或减少所述第一作用面(31)与所述第二作用面(32)的重叠面积,以改变所述橡胶套筒(10)的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20)可沿周向(W)相对所述橡胶套筒(10)旋转;和/或
所述外壳(20)可沿轴向(A)相对所述橡胶套筒(10)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20)包括沿轴向(A)相对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
其中,所述第一端(21)与所述橡胶套筒(10)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以及所述第二端(22)与所述橡胶套筒(10)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20)包括沿轴向(A)相对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所述第一端(21)和所述第二端(22)均设置有滑块;
所述橡胶套筒(10)的外壁在与所述第一端(21)和所述第二端(22)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槽为沿周向(W)延伸的环状滑槽;或
所述滑槽为沿轴向(A)延伸的条状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20)的所述第一端(21)和/或所述第二端(22)设置有刻度线;和/或
所述橡胶套筒(10)的外壁设置有刻度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性体(30)的所述第一作用面(31)的极性与所述第二磁性体(40)的所述第二作用面(32)的极性相同或相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性体(30)和所述第二磁性体(40)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磁性体(30)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磁性体(40)的数量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磁性体(30)和多个所述第二磁性体(40)均沿周向(W)等间隔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
在周向(W)上,所述第一磁性体(30)的所述第一作用面(3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磁性体(40)的所述第二作用面(32)的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
在轴向(A)上,所述第一磁性体(30)的所述第一作用面(3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磁性体(40)的所述第二作用面(32)的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20)为一体成型结构,或所述外壳(20)体为分体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20)呈圆筒状、方筒状或三角筒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橡胶套筒(10)的端部设置有环形槽(11),用于安装卡箍。
CN202211036553.3A 2022-08-29 2022-08-29 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 Active CN1151113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6553.3A CN115111317B (zh) 2022-08-29 2022-08-29 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6553.3A CN115111317B (zh) 2022-08-29 2022-08-29 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1317A CN115111317A (zh) 2022-09-27
CN115111317B true CN115111317B (zh) 2022-11-11

Family

ID=83335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36553.3A Active CN115111317B (zh) 2022-08-29 2022-08-29 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131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40726A (ja) * 1999-02-24 2000-09-05 Minolta Co Ltd ダイナミックダンパ装置
CN103821874A (zh) * 2014-02-26 2014-05-2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轴吸振器
CN106949180A (zh) * 2017-04-12 2017-07-14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置式主动型传动轴动力吸振器
CN112576668A (zh) * 2020-12-03 2021-03-30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传动轴动力吸振器
CN114321273A (zh) * 2021-12-31 2022-04-12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频率可调的动力吸振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94364B2 (ja) * 2016-01-29 2018-03-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固有値可変型動吸振器及び固有値可変型防振装置
WO2017199801A1 (ja) * 2016-05-17 2017-11-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能動型振動制御装置
CN108061126B (zh) * 2018-01-09 2023-12-15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多级耗能机制的阻尼空心杆
CN217056134U (zh) * 2022-03-15 2022-07-26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减振脚垫、压缩机及制冷制热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40726A (ja) * 1999-02-24 2000-09-05 Minolta Co Ltd ダイナミックダンパ装置
CN103821874A (zh) * 2014-02-26 2014-05-2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轴吸振器
CN106949180A (zh) * 2017-04-12 2017-07-14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置式主动型传动轴动力吸振器
CN112576668A (zh) * 2020-12-03 2021-03-30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传动轴动力吸振器
CN114321273A (zh) * 2021-12-31 2022-04-12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频率可调的动力吸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1317A (zh) 202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00841B2 (en) Dynamic damper, vibration isola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agnetic viscous elastomer
US5311788A (en) Linear working unit
CN103104652B (zh) 汽车减振装置
CN103944291A (zh) 旋转电机
CN109737163B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主动悬置的动圈式作动器
CN104019130B (zh) 一种可调刚度径向永磁轴承
CN105074248A (zh) 弹性联轴器
CN103580448B (zh) 一种柔性扭矩传递装置
EP3575623B1 (en) Shaft coupling
CN114101719B (zh) 一种轴承预紧力调节装置、电主轴及机床
CN115111317B (zh) 磁力适应性动力吸振器
EP3577749A1 (en) Hydro-magnetic linear actuator
CN109027124B (zh) 一种负刚度可调的扭转准零刚度隔振器及控制方法
CN112709781B (zh) 一种平衡位置可调的扭转准零刚度隔振器及方法
CN106100438A (zh) 动态永磁场驱动式超磁致伸缩致动器
JPH09229136A (ja) 能動消振器
CN105262317A (zh) 凸轮机构
CN214036664U (zh) 一种可调频阻尼易调节电磁动力吸振器
CN101557955A (zh) 减振装置、减振装置的控制方法、减振装置的偏移校正方法和板簧
JP2014139465A (ja) 防振装置
CN114033832A (zh) 一种基于冲击减振的二维一体化半主动振动控制装置
KR20110102644A (ko) Mr 엘라스토머를 이용한 중공축의 진동 제어 장치
CN207750377U (zh) 一种精度可调整和修复的可抗振动直线轴承
RU2611691C1 (ru) Активная виброизолирующая платформа на основе магнитореологических эластомеров
CN203537211U (zh) 一种柔性扭矩传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