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7821A - 制动控制装置、除湿装置、以及制动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动控制装置、除湿装置、以及制动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7821A
CN115107821A CN202210284280.8A CN202210284280A CN115107821A CN 115107821 A CN115107821 A CN 115107821A CN 202210284280 A CN202210284280 A CN 202210284280A CN 115107821 A CN115107821 A CN 1151078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ilot pressure
valve
flow path
brak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842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直树茂
黑光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btesc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abtesc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1300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214684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abtesco Corp filed Critical Nabtesc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107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78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8/00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 B60T8/32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0T8/34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having a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 B60T8/36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having a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including a pilot valve responding to an electromagnetic force
    • B60T8/3615Electromagnetic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nti-lock brake and traction control systems
    • B60T8/3675Electromagnetic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nti-lock brake and traction control systems integrated in modulator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HBRAKES OR OTHER RETARD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THEREOF IN RAIL VEHICLES
    • B61H11/00Applic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braking or retard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ations of apparatus of different kinds or types
    • B61H11/06Applic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braking or retard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ations of apparatus of different kinds or types of hydrostatic, hydrodynamic, or aerodynamic brak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1/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 B60T11/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transmitting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
    • B60T11/16Master control, e.g. master cyl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1/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 B60T11/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transmitting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
    • B60T11/16Master control, e.g. master cylinders
    • B60T11/18Connection thereof to initia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 B60T13/66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662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functions of the control system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 B60T13/66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68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by electrically-controlled valves
    • B60T13/683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by electrically-controlled valves in pneumatic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5/00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or operation of valves incorporated in power brake system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11/00 or B60T13/00
    • B60T15/02Application and release valves
    • B60T15/025Electrically controlled valves
    • B60T15/027Electrically controlled valves in pneumatic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5/00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or operation of valves incorporated in power brake system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11/00 or B60T13/00
    • B60T15/02Application and release valves
    • B60T15/36Other control devices or valves characterised by definite fun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002Air treatment devices
    • B60T17/004Draining and dry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7/00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 B60T7/0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 B60T7/08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hand actuated
    • B60T7/10Disposition of hand control
    • B60T7/101Disposition of hand control by means of a pull r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8/00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 B60T8/32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0T8/34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having a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 B60T8/343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lay-o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动控制装置、除湿装置、以及制动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一形态的制动控制装置(1)具备:管座(10),其具有从供给空气罐输入压缩空气的输入端口;和调整阀(30~35),其调整从输入端口输入的压缩空气的流量或压力而输出用于使制动缸工作的工作空气。管座(10)的多个板状构件(11~17、20)相互金属接合并层叠。由多个板状构件(11~17、20)形成与输入端口和调整阀(30~35)相连的流路。

Description

制动控制装置、除湿装置、以及制动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控制装置、除湿装置、以及制动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作为用于使铁道车辆制动(空气制动)的制动装置的控制装置的制动控制装置。制动控制装置具备:管座,其具有从空气源输入压缩空气的输入端口;和调整阀,其调整从输入端口所输入的压缩空气的流量或压力而输出用于使制动装置工作的工作空气。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具备如下构件的结构:管座,其固定到框架;阀块,其固定到管座;板,其固定到阀块的上表面;变载荷阀,其固定到阀块;以及控制器,其进行与制动有关的各种控制。专利文献1的管座具有:第一面,其具有与空气供给源和制动器侧连接的外部端口;和第二面,其供阀块连接。在管座的内部,使第一面与第二面各自的端口之间连接的流路根据阀块的配置形成为预定路径。
另一方面,作为管座,公知有通过对块材实施钻孔加工(利用钻头进行孔加工)而形成有空气通路的管座、所谓的切管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123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不过,在切管座的情况下,有的形成于管座的空气通路的形态会使无用的余料残留于管座的内部,因此,在使空气通路高密度化且复杂化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因此,要求能够使流路高密度化且复杂化的技术。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做成的,以提供能够使流路高密度化且复杂化的制动控制装置、除湿装置、以及制动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为目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作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本发明的形态具有以下的结构。
(1)本发明的形态的制动控制装置具备:管座,其具有从流体源输入流体的输入端口;以及调整阀,其调整从所述输入端口所输入的流体的流量或压力而输出用于使制动装置工作的流体,所述管座的多个板状构件相互金属接合并层叠,与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调整阀连接的流路由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形成。
根据该结构,与输入端口和调整阀连接的流路由多个板状构件形成,从而能够三维地自由配置流路,因此,与流路形成于单层的管座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流路高密度化且复杂化。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包括具有第1厚度的板状构件和具有比所述第1厚度厚的第2厚度的板状构件,所述流路是所述具有第1厚度的板状构件与所述具有第2厚度的板状构件交替地重叠而形成的。
(3)根据上述(2)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也可以是,所述具有第2厚度的板状构件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相对于与所述具有第1厚度的板状构件之间的接合面凹陷的积存部。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包括:具有在面内方向上延伸的第1流路的板状构件;具有在面内方向上延伸的第2流路的板状构件;以及仅具有孔的板状构件,其设置于具有所述第1流路的板状构件与具有所述第2流路的板状构件之间,所述孔连接所述第1流路的一端和所述第2流路的一端。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包括:具有第1孔的板状构件;具有第2孔的板状构件;以及具有第3流路的板状构件,其设置于具有所述第1孔的板状构件与具有所述第2孔的板状构件之间,所述第3流路连接所述第1孔和所述第2孔。
(6)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也可以是,所述调整阀是基于承受车辆的载荷的流体弹簧的压力调整从所述输入端口输入的流体的压力而输出先导压的先导压调整阀,连接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先导压调整阀的流路由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形成。
(7)根据上述(6)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也可以是,所述管座还具备输入承受车辆的载荷的流体弹簧的压力的流体弹簧端口,所述制动控制装置还具备检测从所述流体弹簧端口输入的流体的压力的流体弹簧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流体弹簧端口和所述流体弹簧压力传感器的流路以及连接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先导压调整阀的流路由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形成。
(8)根据上述(7)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也可以是,所述先导压调整阀和所述流体弹簧压力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管座的相同的侧面。
(9)根据上述(7)或(8)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也可以是,所述制动控制装置还具备检测所述先导压调整阀输出的先导压的先导压传感器,连接所述先导压调整阀和所述先导压传感器的流路由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形成,所述先导压传感器和所述流体弹簧压力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管座的相同的侧面。
(10)根据上述(6)~(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内的最表层的板状构件具有供所述先导压调整阀安装的阀紧固部。
(11)根据上述(6)~(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也可以是,所述制动控制装置还具备检测所述先导压调整阀输出的先导压的先导压传感器,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内的最表层的板状构件具有供所述先导压传感器安装的传感器紧固部。。
(12)根据上述(6)~(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也可以是,所述制动控制装置还具备检测所述先导压调整阀输出的先导压的先导压传感器,所述先导压调整阀和所述先导压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管座的相同的侧面。
(13)根据上述(6)~(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也可以是,所述制动控制装置还具备检测所述先导压调整阀输出的所述先导压的先导压传感器,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包括:具有供所述先导压传感器安装的传感器紧固部的板状构件;和具有连接所述先导压调整阀和所述先导压传感器的第4流路的板状构件,具有所述传感器紧固部的板状构件由耐蚀性比形成具有所述第4流路的板状构件的金属的耐蚀性优异的金属形成。
(14)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也可以是,所述制动控制装置还具备输入先导压的先导压端口,所述调整阀是根据从所述先导压端口输入的所述先导压的压力调整从所述输入端口输入的流体的流量或压力的中继阀,连接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中继阀的流路以及连接所述先导压端口和所述中继阀的流路由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形成。
(15)根据上述(14)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也可以是,所述中继阀包括:第1中继阀,其向用于使1个转向架中的第1车轮制动的第1制动装置输出流体;以及第2中继阀,其为了使所述1个转向架中的与所述第1车轮不同的第2车轮制动而向第2制动装置输出流体,所述输入端口包括:第1输入端口,其用于从所述流体源向所述第1中继阀输入流体;以及第2输入端口,其用于从所述流体源向所述第2中继阀输入流体,所述先导压端口包括:第1先导压端口,其用于向所述第1中继阀输入先导压;以及第2先导压端口,其用于向所述第2中继阀输入先导压,连接所述第1输入端口和所述第1中继阀的流路、连接所述第1先导压端口和所述第1中继阀的流路、连接所述第2输入端口和所述第2中继阀的流路、以及连接所述第2先导压端口和所述第2中继阀的流路由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形成。
(16)根据上述(15)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中继阀与所述第2中继阀以在所述1个转向架的前后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连接所述第1输入端口和所述第1中继阀的流路以绕过所述第2中继阀的方式构成。
(17)本发明的形态的除湿装置是用于对为了产生制动力而使用的流体进行除湿的除湿装置,其中,该除湿装置具备外壳,该外壳具有:供在所述流体的流动方向上来自上游侧的所述流体流入的除湿部流入口、供除湿后的所述流体流出的除湿部流出口、以及连接所述除湿部流入口和所述除湿部流出口的流路,所述外壳的多个板状构件相互金属接合并层叠,所述流路由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形成。
根据该结构,通过流路由多个板状构件形成,能够三维地自由配置流路,因此,与流路形成于单层的外壳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流路高密度化且复杂化。
(18)本发明的形态的制动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管座制造工序,在该管座制造工序中,制造具有从流体源输入流体的输入端口的管座;以及固定工序,在该固定工序中,将调整阀和压力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管座,该调整阀调整从所述输入端口输入的所述流体的流量或压力而输出用于使制动装置工作的流体,在所述管座制造工序中,使多个板状构件层叠而相互金属接合,利用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形成连接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调整阀的流路,在所述固定工序中,利用螺栓将所述调整阀和所述压力传感器紧固于所述管座的表面。
根据该方法,通过由多个板状构件形成与输入端口和调整阀连接的流路,能够三维地自由配置流路,因此,与流路形成于单层的管座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流路高密度化且复杂化。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使流路高密度化且复杂化的制动控制装置、除湿装置、以及制动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制动控制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制动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的立体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的俯视图。
图5是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的侧视图。
图6是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的第1板材的俯视图。
图7是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的第2板材的俯视图。
图8是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的第3板材的俯视图。
图9是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的第4板材的俯视图。
图10是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的第5板材的俯视图。
图11是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的第6板材的俯视图。
图12是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的第7板材的俯视图。
图13是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的副板的俯视图。
图14是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的第1钎焊板的俯视图。
图15是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的第2钎焊板的俯视图。
图16是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的第3钎焊板的俯视图。
图17是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的第4钎焊板的俯视图。
图18是第2实施方式的制动控制装置的俯视图。
图19是包括图18的XIX-XIX截面在内的图。
图20是第3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俯视图。
图21是从图20的向视XXI观察的侧视图。
图22是设置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管座的积存部的剖视图。
图23是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流路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制动控制装置;2、供给空气罐(空气源、流体源);3、制动缸(制动装置);5、输入端口;6、空气弹簧端口(流体弹簧端口);10、管座;10a、阀安装用开口部(阀紧固部);10b、传感器用安装开口部(传感器紧固部);11、第1板材(板状构件、多个板状构件内的最表层的板状构件);12、第2板材(板状构件);13、第3板材(板状构件);14、第4板材(板状构件);15、第5板材(板状构件);16、第6板材(板状构件);17、第7板材(板状构件、多个板状构件内的最表层的板状构件);20、副板(板状构件;多个板状构件内的最表层的板状构件);21、第1钎焊板(板状构件);22、第2钎焊板(板状构件);23、第3钎焊板(板状构件);24、第4钎焊板(板状构件);30A~30C、供气阀(调整阀);31A~31C、排气阀(调整阀);32、电磁阀(调整阀);33、非常用阀(调整阀);34、变载荷阀(调整阀);35、复式止回阀(调整阀);41A~41D、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流体弹簧压力传感器);42A、42B、先导压传感器;43、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流体弹簧压力传感器);50、调压阀(先导压调整阀);50d、满车保证弹簧(空气弹簧);51d、空车保证弹簧(空气弹簧);51、输出阀(先导压调整阀);201、制动控制装置;202A、第1供给空气罐(空气源、流体源);202B、第2供给空气罐(空气源、流体源);203A、第1制动缸(第1制动装置);203B、第2制动缸(第2制动装置);205A、第1输入端口(输入端口);205B、第2输入端口(输入端口);206A、第1先导压端口(先导压端口);206B、第2先导压端口(先导压端口);210、管座;210a、板状构件;211A、连接第1输入端口和第1中继阀的流路(连接输入端口和中继阀的流路);211B、连接第2输入端口和第2中继阀的流路(连接输入端口和中继阀的流路);212A、连接第1先导压端口和第1中继阀的流路(连接先导压端口和中继阀的流路);212B、连接第2先导压端口和第2中继阀的流路(连接先导压端口和中继阀的流路);220A、第1中继阀(中继阀);220B、第2中继阀(中继阀);301、除湿装置;305、除湿部流入口;306、除湿部流出口;310、外壳;310a、板状构件;311、流路;410、管座;411、具有第1厚度的板状构件;412、具有第2厚度的板状构件;420、流路;430、积存部;510、管座;511、具有第1厚度的板状构件;512、具有第2厚度的板状构件;520、流路;A~W、流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而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列举用于使铁道车辆(车辆)制动(空气制动)的制动装置的控制装置即制动控制装置的例子作为制动控制装置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例如“平行”、“正交”、“中心”、“同轴”等表示相对的或绝对的配置的表述不仅意味着严密地这样的配置,也包括以公差、可获得相同的功能的程度的角度、距离相对地移位的状态。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附图中,为了将各构件设为可识别的大小,适当变更了各构件的比例尺。
<第1实施方式>
<制动控制装置>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制动控制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制动控制装置1的框图。
如图1所示,制动控制装置1具备管座10、调整阀30~35、以及压力传感器41~43。在各图中,在调整阀30~35、压力传感器41~43中,在互不相同的构成要素的末尾标注互不相同的附图标记(例如A等)而说明。不过,在无需特别区别的情况下,省略末尾的附图标记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根据需要使用X、Y、Z的正交坐标系而说明。X方向与车辆的前后方向一致。Y方向与车辆的宽度方向一致。Z方向表示与X方向和Y方向正交的车辆的高度方向(重力方向)。在以下的说明中,将X方向、Y方向和Z方向中的、图中箭头侧设为正(+)侧、将与箭头相反的一侧设为负(-)侧而说明。+Z侧相当于重力方向的上侧,-Z侧相当于重力方向的下侧。
管座10形成为在X方向具有长边且在Y方向具有短边的长方体状。如图2所示,管座10具有:输入端口5,其从作为压缩空气(流体的一个例子)的供给源的供给空气罐2(空气源、流体源的一个例子)输入压缩空气;空气弹簧端口6(流体弹簧端口的一个例子),其供承受车辆的载荷的空气弹簧(流体弹簧的一个例子)的压力输入;以及输出端口7,其输出预定的压力。
调整阀30~35调整从输入端口5所输入的压缩空气(从输入端口输入的流体的一个例子)的流量或压力而输出用于使制动缸3(制动装置的一个例子)工作的工作空气(用于使制动装置工作的流体的一个例子)。调整阀30~35设置有多个。在多个调整阀30~35中包括供气阀30、排气阀31、电磁阀32、非常用阀33、变载荷阀34、复式止回阀35等各种阀。
如图1所示,供气阀30、排气阀31、电磁阀32以及非常用阀33设置于管座10的上表面的靠+X侧的区域中。供气阀30、排气阀31、电磁阀32以及非常用阀33设置于构成管座10的第1板材11的上表面的不与副板20重叠的区域AR1中。供气阀30、排气阀31、电磁阀32以及非常用阀33固定于管座10的上表面(管座10的相同的侧面的一个例子)。
供气阀30A、30B和排气阀31A、31B设置于区域AR1的靠+Y侧的部分。供气阀30A、30B和排气阀31A、31B从管座10的+X端部朝向-X侧按照排气阀31A、排气阀31B、供气阀30A、供气阀30B的顺序排列。
供气阀30C、排气阀31C、电磁阀32以及非常用阀33设置于区域AR1的靠-Y侧的部分。供气阀30C、排气阀31C、电磁阀32以及非常用阀33从管座10的+X端部朝向-X侧依次排列。供气阀30C、排气阀31C、电磁阀32以及非常用阀33分别配置于从Y方向看来与排气阀31A、排气阀31B、供气阀30A、供气阀30B重叠的位置。
变载荷阀34和复式止回阀35设置于管座10的下表面。变载荷阀34和复式止回阀35设置于构成管座10的第7板材17的下表面。变载荷阀34和复式止回阀35固定于管座10的下表面(管座10的相同的侧面的一个例子)。
变载荷阀34从管座10的下表面的靠+X侧的区域设置到X方向中间区域(包括靠-X侧的区域)。
复式止回阀35设置于管座10的下表面的靠-X端侧的区域中。复式止回阀35设置于变载荷阀34的-X侧。
此外,各调整阀30~35的设置形态(固定位置)并不限定于上述形态,能够根据要求规格变更。
压力传感器41~43设置有多个。在多个压力传感器41~43中包括检测从空气弹簧端口输入的空气(从流体弹簧端口输入的流体的一个例子)的压力的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1(流体弹簧压力传感器的一个例子)、检测先导压调整阀所输出的先导压的先导压传感器42等各种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41~43设置于管座10的上表面的靠-X侧的区域AR2中。压力传感器41~43设置于构成管座10的副板20的上表面。多个压力传感器41~43固定于管座10的上表面(管座10的相同的侧面的一个例子)。即,调整阀30、31(先导压调整阀的一个例子)和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1、43(流体弹簧压力传感器的一个例子)固定于管座10的上表面(管座10的相同的侧面的一个例子)。先导压传感器42和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1、43固定于管座10的上表面(管座10的相同的侧面的一个例子)。调整阀30、31(先导压调整阀的一个例子)和先导压传感器42固定于管座10的上表面(管座10的相同的侧面的一个例子)。
先导压传感器42A和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1A、41B设置于区域AR2的靠+Y侧的部分。先导压传感器42A和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1A、41B从副板20的+X端部朝向-X侧依次排列。先导压传感器42A配置于从X方向看来与供气阀30B重叠的位置。
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1A、41B相互一体化为传感器单元40A。传感器单元40A配置于从X方向看来与先导压传感器42A重叠的位置。
先导压传感器42B、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3、以及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1C、41D设置于区域AR2的靠-Y侧的部分。先导压传感器42B、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3、以及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1C、41D从副板20的+X端部朝向-X侧依次排列。
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1C、41D相互一体化为传感器单元40B。传感器单元40B配置于从Y方向看来与传感器单元40A重叠的位置。
先导压传感器42B、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3相互一体化为传感器单元40C。传感器单元40C配置于从Y方向看来与先导压传感器42A重叠的位置。传感器单元40C配置于从X方向看来与传感器单元40B重叠的位置。
此外,各压力传感器41~43的设置形态(固定位置)并不限定于上述形态,能够根据要求规格变更。
制动控制装置1基于由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1所取得的空气弹簧的压力控制供气阀30和排气阀31而生成先导压,输出与所生成的先导压相应的制动压力。如图2所示,制动控制装置1具备在通常时生成先导压的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5和在电源异常和故障等非常时期生成先导压的非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6。
例如,在通常时,从输入端口5输入的压缩空气经由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5、复式止回阀35、电磁阀32、输出端口7而由未图示的中继阀调整流量或压力,向制动缸3引导。在通常时,非常用阀33始终供给电力,因此,始终关闭。因而,在通常时,始终输出常用先导压。
另一方面,在非常时期,非常用阀33未供给电力,因此,打开。在非常时期,从输入端口5输入的压缩空气经由非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6、非常用阀33、复式止回阀35、电磁阀32、输出端口7而由未图示的中继阀调整流量或压力,向制动缸3引导。
在图2的例子中,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5具备两个供气阀30A、30B和两个排气阀31A、31B。由此,能够在各供气阀30A、30B和各排气阀31A、31B缩小每1个的容量,因此,能够使制动控制装置1小型化。
此外,并不限定于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5具备两个供气阀30A、30B和两个排气阀31A、31B的情况。例如,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5也可以设置有一个供气阀30和一个排气阀31,也可以分别设置3个以上。例如,构成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5的供气阀30和排气阀31的数既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互不相同。例如,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5的构成形态能够根据要求规格变更。
非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6具备变载荷阀34、供气阀30C、排气阀31C、以及先导压传感器42B。变载荷阀34具备:调压阀50(先导压调整阀的一个例子),其可输出相当于满车当量的变载荷压力的压力;和输出阀51(先导压调整阀的一个例子),其供由供气阀30C和排气阀31C调整后的压力输入。满车当量的变载荷压力是指,在车辆满员的情况下,相当于在使紧急制动作用之际应该对制动缸3赋予的压力的压力。输出阀51基于承受车辆的载荷的空气弹簧的压力调整从输入端口输入的压缩空气的压力而输出先导压。
调压阀50包括:输入室50a,其具有输入端口;输出室50b,其具有输出端口;以及调压室50c,其具有调压端口。初始压力经由输入端口输入输入室50a。在调压室50c设置有用于限制成相当于满车当量的变载荷压力的压力的满车保证弹簧50d(空气弹簧的一个例子)。
调压阀50具备被支承成可相对于调压阀50的主体移动的活塞50e。活塞50e根据由满车保证弹簧50d产生的按压力与输出室50b内的空气压力之间的压差调整形成于输入室50a与输出室50b之间的分隔壁的开口的开口量。若由满车保证弹簧50d产生的按压力与输出室50b内的空气压力之间的压差消失,则活塞50e使形成于输入室50a与输出室50b之间的分隔壁的开口关闭。
若形成于输入室50a与输出室50b之间的分隔壁的开口打开,则输入室50a的压缩空气流入输出室50b。于是,输出室50b内的压力调整成相当于满车当量的变载荷压力的压力。调整成相当于满车当量的变载荷压力的压力的压力经由输出端口输出。
输出阀51将由排气阀31C调整后的压力作为先导压,将初始压力调整成与乘客搭乘着的当前的车辆载荷相应的变载荷压力。输出阀51包括:输入室51a,其具有供初始压力输入的输入端口;输出室51b,其具有输出端口;以及调压室51c,其具有调压端口。由排气阀31C调整后的压力作为先导压输入调压端口。在调压室51c设置有用于产生空车当量的变载荷压力的空车保证弹簧51d(空气弹簧的一个例子)。空车当量的变载荷压力是指,在车辆空车的情况下,相当于在使紧急制动作用之际应该对制动缸3赋予的压力的压力。
通过输出阀51具备空车保证弹簧51d,即使由于故障等而先导压消失了,也利用空车保证弹簧51d确保至少相当于空车当量的变载荷压力的压力。也就是说,即使成为未从调压阀50供气的状态,也可利用空车保证弹簧51d的弹性力(复原力)使输入室51a与输出室51b之间的开口开放,因此,输出室51b内被维持在与由空车保证弹簧51d的弹性力产生的压力相当的压力。
输出阀51具备被支承成可相对于输出阀51的主体移动的活塞51e。活塞51e根据由空车保证弹簧51d的弹性力产生的压力和调压室50c内的空气压力的合计压力与输出室51b内的空气压力之间的压差调整形成于输入室51a与输出室51b之间的分隔壁的开口的开口量。若由空车保证弹簧51d的弹性力产生的压力和调压室50c内的空气压力的合计压力与输出室51b内的空气压力之间的压差消失,则活塞51e使形成于输入室51a与输出室51b之间的分隔壁的开口关闭。
若形成于输入室51a与输出室51b之间的分隔壁的开口打开,则输入室51a的压缩空气流入输出室51b。于是,输出室51b内的压力调整成变载荷压力。
在图2的例子中,非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6将调压阀50、输出阀51、供气阀30C、排气阀31C以及先导压传感器42B各设置有一个,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非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6也可以将调压阀50、输出阀51、供气阀30、排气阀31以及先导压传感器42各设置有两个以上。例如,构成非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6的各要素的数既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互不相同。例如,非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6的构成形态能够根据要求规格变更。
此外,包括上述的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5和非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6的系统是一个例子,能够根据要求规格变更。例如,也可以是,不存在非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6的调整阀30C、31C,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1A~41D的平均压力直接输入变载荷阀34,没有电子控制地生成非常用先导压。例如,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1A~41D也可以不是固定于管座10,而是固定于未图示的中继阀。
<管座>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10的立体图。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10的俯视图。图5是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10的侧视图。
如图3所示,管座10的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在Z方向上相互层叠。管座10的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相互钎焊(金属接合的一个例子)。具体而言,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以在层叠方向(Z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张相对的面钎焊。
此外,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的接合方法并不限定于钎焊,也可以是其他界面接合、熔融接合。例如,作为其他界面接合,可列举出液相扩散接合等液相接合、固相扩散接合、烧结接合以及超声波接合等固相接合。例如,作为熔融接合,可列举出电弧焊法、高能束焊接法、电阻焊法等。例如,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的接合方法能够根据要求规格变更。
连接管座10的输入端口5和调整阀30~35的流路A~W(参照图2)由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形成。以下,在由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形成的流路A~W中,将管座10的输入端口5与变载荷阀34的端口34a之间的流路设为“流路A”,将流路A的中途与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5之间的流路设为“流路B、C”,将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5与复式止回阀35(具体而言,复式止回阀35的一方的输入端口35a)之间的流路设为“流路D~G”,将与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5的一方的排气口(具体而言,排气阀31A的输出端口)连接的流路设为“流路H”,将与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5的另一方的排气口(具体而言,排气阀31B的输出端口)连接的流路设为“流路I”,将连接复式止回阀35的输出端口35b和电磁阀32的输入端口的流路设为“流路J”,将电磁阀32的输出端口与管座10的输出端口7之间的流路设为“流路K”,将连接变载荷阀34的端口34b(具体而言,与调压阀50的输出端口连通的端口)和供气阀30C的输入端口的流路设为“流路L”,将供气阀30C的输出端口与先导压传感器42B之间的流路设为“流路M”,将连接变载荷阀34的端口34c(具体而言,与输出阀51的调压端口连通的端口)和排气阀31C的输入端口的流路设为“流路N”,将与非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6的排气口(具体而言,排气阀31C的输出端口)连接的流路设为“流路O”,将连接流路M的中途和流路N的中途的流路设为“流路P”,将连接变载荷阀34的端口(换言之,与空气弹簧端口6连通的端口)和非常用阀33的输入端口的流路设为“流路Q”,将流路Q的中途与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3之间的流路设为“流路R”,将非常用阀33的输出端口与复式止回阀35(具体而言,复式止回阀35的另一方的输入端口35c)之间的流路设为“流路S”,将与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1A连接的流路设为“流路T”,将与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1B连接的流路设为“流路U”,将与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1C连接的流路设为“流路V”,将与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1D连接的流路设为“流路W”。
如图2所示,从管座10的输入端口5流入到流路A的压缩空气经由变载荷阀34的端口34a和变载荷阀34内的流路流入调压阀50的输入室50a和输出阀51的输入室51a。
在流路B、C中,流路B是连接流路A的中途和供气阀30A的输入端口的流路。流路C是连接流路B的中途和供气阀30B的输入端口的流路。从流路A流入到流路B的压缩空气经由供气阀30A的输入端口流入供气阀30A内。从流路B流入到流路C的压缩空气经由供气阀30B的输入端口流入供气阀30B内。
在流路D~G中,流路D是连接供气阀30A的输出端口和复式止回阀35的输入端口的流路。流路E是连接供气阀30B的输出端口和流路D的中途的流路。流路F是连接流路D的中途和排气阀31A的输入端口的流路。流路G是连接流路F的中途和排气阀31B的输入端口的流路。从流路B、C分别流入到供气阀30A、30B内的压缩空气经由流路D~G、H、I而由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5(各供气阀30和各排气阀31)调整流量或压力。由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5调整流量或压力后的压缩空气经由复式止回阀35的一方的输入端口35a流入复式止回阀35内。
流入到复式止回阀35内的压缩空气经由复式止回阀35的输出端口35b、流路J、以及电磁阀32的输入端口流入电磁阀32内。流入到电磁阀32内的压缩空气经由电磁阀32的输出端口、流路K、以及管座10的输出端口7而由未图示的中继阀调整流量或压力,向制动缸3引导。
另一方面,流入到调压阀50的输入室50a和输出阀51的输入室51a的压缩空气经由流路L、M、N、O、P而由非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6(变载荷阀34、供气阀30C、排气阀31C以及先导压传感器42B)调整流量或压力。由非常用先导压生成部46调整流量或压力后的压缩空气经由变载荷阀34的端口(换言之,与空气弹簧端口6连通的端口)、流路Q、以及非常用阀33的输入端口流入非常用阀33内。
如上所述,在非常时期非常用阀33打开,因此,流入到非常用阀33内的压缩空气经由非常用阀33的输出端口、流路S、以及复式止回阀35的另一方的输入端口35c流入复式止回阀35内。
流入到复式止回阀35内的压缩空气经由复式止回阀35的输出端口35b、流路J、以及电磁阀32的输入端口流入电磁阀32内。流入到电磁阀32内的压缩空气经由电磁阀32的输出端口、流路K、以及管座10的输出端口7而由未图示的中继阀调整流量或压力,向制动缸3引导。
如图3所示,管座10具有上述的流路A~W和配置到与流路A~W不同的位置的开口部10a~10f。
如图4所示,流路A~W中的向+Z侧开放的部分(具体而言,流路B~O、Q~W的+Z侧端部)和开口部10a~10f分别在俯视时形成为圆形形状。
在多个开口部10a~10f中包括各调整阀30~33的安装用的阀安装用开口部10a(例如,供螺栓螺纹结合的内螺纹部、阀紧固部的一个例子)、各压力传感器41~43的安装用的传感器用安装开口部10b(例如,供螺栓螺纹结合的内螺纹部、传感器紧固部的一个例子)、管座10的定位、安装用的开口部10c~10e、与非常用阀33(参照图2)的排气口连通的排气开口部10f等各种开口部。此外,各开口部的形态并不限定于上述形态,能够根据要求规格变更。
位于管座10的区域AR1的流路B~O、Q、S的开口部(+Z侧端部)配置于在俯视时与相对应的各调整阀30~33(参照图1)重叠的区域内。
流路B~H的开口部在俯视时配置于区域AR1的+Y端附近。流路B、D的开口部于在俯视时与相对应的供气阀30A(参照图1)重叠的区域内以在Y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流路B的开口部与供气阀30A的输入端口(参照图2)连通。流路D的开口部与供气阀30A的输出端口(参照图2)连通。
流路C、E的开口部于在俯视时与相对应的供气阀30B(参照图1)重叠的区域内以在Y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流路C的开口部与供气阀30B的输入端口(参照图2)连通。流路E的开口部与供气阀30B的输出端口(参照图2)连通。
流路F、H的开口部于在俯视时与相对应的排气阀31A(参照图1)重叠的区域内以在Y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流路F的开口部与排气阀31A的输入端口(参照图2)连通。流路H的开口部与排气阀31A的输出端口(参照图2)连通。
流路G、I的开口部于在俯视时与相对应的排气阀31B(参照图1)重叠的区域内以在Y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流路G的开口部与排气阀31B的输入端口(参照图2)连通。流路I的开口部与排气阀31B的输出端口(参照图2)连通。
流路J~O、Q、S的开口部在俯视时配置于区域AR1的-Y端附近。流路J、K的开口部于在俯视时与相对应的电磁阀32(参照图1)重叠的范围内以在Y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流路J的一方的开口部(+X侧的开口部)与电磁阀32的输入端口(参照图2)连通。流路K的开口部与电磁阀32的输出端口(参照图2)连通。
流路L、M的开口部于在俯视时与相对应的供气阀30C(参照图1)重叠的范围内以在Y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流路L的开口部与供气阀30C的输入端口(参照图2)连通。流路M的一方的开口部(+X侧的开口部)与供气阀30C的输出端口(参照图2)连通。
流路N、O的开口部于在俯视时与相对应的排气阀31C(参照图1)重叠的范围内以在Y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流路N的开口部与排气阀31C的输入端口(参照图2)连通。流路O的开口部与排气阀31C的输出端口(参照图2)连通。
流路Q、S的开口部于在俯视时与相对应的非常用阀33(参照图1)重叠的范围内以在Y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流路Q的开口部与非常用阀33的输入端口(参照图2)连通。流路S的开口部与非常用阀33的输出端口(参照图2)连通。
阀安装用开口部10a在相对应的各调整阀30~33(参照图1)各设置有两个。两个阀安装用开口部10a隔着配置到在俯视时与相对应的各调整阀30~33重叠的区域内的流路B~O、Q、S的开口部而以在X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
开口部10c设置有多个(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4个)。4个开口部10c于在俯视时呈矩形形状的区域AR1的四角各配置有一个。
排气开口部10f在俯视时配置于区域AR1的-Y端附近。排气开口部10f以在Y方向上与流路S的开口部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
位于管座10的区域AR2的流路J、M、R、T~W的开口部(+Z侧端部)配置于在俯视时与相对应的各压力传感器41~43(参照图1)重叠的区域内。
位于区域AR2的流路J、M、R、T~W的开口部在俯视时配置于Y方向中间(具体而言,在Y方向上,流路B~H的开口部与流路J~O、Q、S的开口部之间)。
位于区域AR2的流路J的开口部(在图的例子中是流路J的两个开口部)于在俯视时与相对应的先导压传感器42A(参照图1)重叠的区域内以在X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位于区域AR2的流路M、R的开口部于在俯视时与包括分别对应的先导压传感器42B、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3在内的传感器单元40C(参照图1)重叠的区域内以在X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位于区域AR2的流路T、U的开口部于在俯视时与包括分别对应的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1A、41B在内的传感器单元40A(参照图1)重叠的区域内以在X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位于区域AR2的流路V、W的开口部于在俯视时与包括分别对应的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1C、41D在内的传感器单元40B(参照图1)重叠的区域内以在X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
传感器用安装开口部10b在相对应的先导压传感器42A和各传感器单元40A~40C(参照图1)各设置有两个。两个传感器用安装开口部10b隔着配置到在俯视时与相对应的先导压传感器42A和各传感器单元40A~40C重叠的区域的流路J、M、R、T~W的开口部而以在X方向和Y方向分别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
开口部10d设置有多个(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两个)。一方的开口部10d在俯视时配置于区域AR2的+X侧且+Y端附近。另一方的开口部10d在俯视时配置于区域AR2的-Y侧且-X端附近。
开口部10e设置有多个(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是6个)。两个开口部10e在俯视时在管座10的+Y端附近以隔着一方的开口部10d而在X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3个开口部10e在俯视时在管座10的-Y端附近以在X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1个开口部10e在俯视时配置于管座10的+Y侧且-X端附近。
如图5所示,管座10包括多个(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是7张)板材11~17、副板20(多个板状构件内的最表层的板状构件的一个例子)、以及多个(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是4张)钎焊板21~24。多个板材11~17是第1板材11(多个板状构件内的最表层的板状构件的一个例子)、第2板材12、第3板材13、第4板材14、第5板材15、第6板材16、以及第7板材17(多个板状构件内的最表层的板状构件的一个例子)。多个钎焊板21~24是两张第1钎焊板21、两张第2钎焊板22、两张第3钎焊板23、以及1张第4钎焊板24。
管座10是使板材11~17和钎焊板21~24交替地重叠而形成的。副板20设置于管座10的最上部。管座10在除了副板20和第4钎焊板24之外的部分朝向下侧按照第1板材11、第1钎焊板21的一方、第2板材12、第1钎焊板21的另一方、第3板材13、第2钎焊板22的一方、第4板材14、第2钎焊板22的另一方、第5板材15、第3钎焊板23的一方、第6板材16、第3钎焊板23的另一方、第7板材17的顺序层叠。副板20借助第4钎焊板24设置于第1板材11的上表面。
例如,板材11~17和副板20由铝合金等金属形成。
此外,板材11~17和副板20的材质并不限定于上述材质,能够根据要求规格变更。
例如,钎焊板21~24由芯材和熔点比芯材的熔点低的焊料形成。例如,钎焊板21~24是将Al-Si合金包层于铝合金而成的钎焊板、所谓的铝钎焊板。此外,钎焊板21~24的材质并不限定于上述材质,能够根据要求规格变更。
例如,钎焊板21~24是在芯材的两面设置有焊料的所谓的两面包层材。
此外,钎焊板21~24的形态并不限定于上述形态。例如,钎焊板21~24也可以是仅在芯材的单面设置有焊料的所谓的单面包层材。例如,钎焊板21~24的形态能够根据要求规格变更。
例如,各板材11~17设定成彼此相同的厚度。例如,各板材11~17的厚度设定在1.8mm以上且2.2mm以下的范围内。
例如,副板20设定成比各板材11~17的厚度小的厚度。例如,副板20的厚度设定在1.3mm以上且1.7mm以下的范围内。
例如,各钎焊板21~24设定成彼此相同的厚度。例如,各钎焊板21~24设定成比副板20的厚度小的厚度。例如,各钎焊板21~24的厚度设定在0.6mm以上且1.0mm以下的范围内。
此外,管座10的构成要素(各板材11~17、副板20以及各钎焊板21~24)的厚度并不限定于上述厚度,能够根据要求规格变更。
<第1板材>
图6是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10的第1板材11的俯视图。
如图6所示,第1板材11形成为在X方向上具有长边且在Y方向上具有短边的矩形板状。第1板材11具有与上述的流路B~O、Q~W和开口部10a~10f(参照图4)相对应的开口部B11~O11、Q11~W11和开口部10a11~10f11。此外,在第1板材11的开口部,在构成上述的管座10中的流路或开口部的一部分的要素的末尾标注有附图标记“11”。
开口部B11~O11、Q11~W11和开口部10a11~10f11分别在第1板材11的厚度方向上开口。开口部B11~O11、Q11~W11和开口部10a11~10f11分别在俯视时形成为圆形形状。
<第2板材>
图7是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10的第2板材12的俯视图。
如图7所示,第2板材12形成为在X方向上具有长边且在Y方向上具有短边的矩形板状。第2板材12具有与上述的流路B~O、Q~W和开口部10a~10f(参照图4)相对应的开口部B12~O12、Q12~W12和开口部10a12~10f12。此外,在第2板材12的开口部,在构成上述的管座10中的流路或开口部的一部分的要素(换言之,与第1板材11中的开口部连接的部分)的末尾标注有附图标记“12”。
第2板材12中的开口部B12、C12、K12、L12、M12、S12、10a12~10e12分别形成为在俯视时与上述的第1板材11中的开口部B11、C11、K11、L11、M11、S11、10a11~10e11(参照图6)重叠的圆形形状。
第2板材12具有开口部12a,该开口部12a包括开口部D12~G12。开口部12a在俯视时从开口部F12侧朝向-X侧延伸(具体而言,延伸到X方向上的+Y端附近的开口部10d12与开口部10e12之间的位置)。
开口部H12配置于开口部12a中的在俯视时沿着Y方向延伸的开口部F12的延长线上。开口部H12是从第2板材12的+Y端面向-Y侧凹陷的凹部。
开口部I12配置于开口部12a中的在俯视时沿着Y方向延伸的开口部G12的延长线上。开口部I12是第2板材12的+Y端面中的从位于比开口部H12靠-X侧的部分向-Y侧凹陷的凹部。
开口部J12配置于比开口部12a靠-Y侧的位置。开口部J12在俯视时由如下开口部构成:开口部J12a,其从与开口部J11(参照图6)重叠的位置向+Y侧延伸;开口部J12b,其以随着从开口部J12a的+Y端部朝向-X侧而位于+Y侧的方式倾斜地延伸;开口部J12c,其从开口部J12b的-X端部朝向-X侧延伸;以及开口部J12d,其以随着从开口部J12c的-X端部朝向-X侧而位于-Y侧的方式倾斜。
开口部O12配置于比开口部J12靠+X侧的位置。开口部O12在从在俯视时与开口部O11(参照图6)重叠的位置向+Y侧延伸了之后朝向+X侧呈弧状弯曲,之后,朝向第2板材12的+X端延伸。开口部O12的+X端在第2板材12的+X端面中相对于-Y侧的部分开放。
开口部Q12设置于第2板材12的靠-Y侧的部分。开口部Q12在X方向上隔着开口部J12配置于与开口部O12相反的一侧。开口部Q12在俯视时由如下开口部构成:开口部Q12a,其从与第1板材11的开口部Q11(参照图6)重叠的位置向+Y侧延伸;开口部Q12b,其以随着从开口部Q12a的+Y端部朝向-X侧而位于+Y侧的方式倾斜地延伸;以及开口部Q12c,其从开口部Q12b的-X端部朝向-X侧延伸到与第1板材11的开口部R11(参照图6)重叠的位置。
开口部10f12在俯视时在开口部Q12a的延长线上配置于比开口部S12靠-Y侧的位置。开口部10f12是从第2板材12的-Y端面向+Y侧凹陷的凹部。
开口部T12配置于第2板材12的-X端部的靠+Y侧的部分。开口部T12从在俯视时与第1板材11的开口部T11(参照图6)重叠的位置向-X侧延伸。
开口部U12在俯视时形成为比开口部T12长的直线状。开口部U12以随着从在俯视时与第1板材11的开口部U11(参照图6)重叠的位置朝向+Y侧而位于-X侧的方式倾斜地延伸。
开口部V12设置于第2板材12的-X端部的靠-Y侧的部分。开口部V12从在俯视时与第1板材11的开口部V11(参照图6)重叠的位置向-X侧延伸。
开口部W12在俯视时形成为比开口部V12长的直线状。开口部W12以随着从在俯视时与第1板材11的开口部W11(参照图6)重叠的位置朝向-Y侧而位于-X侧的方式倾斜地延伸。
<第3板材>
图8是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10的第3板材13的俯视图。
如图8所示,第3板材13形成为在X方向上具有长边且在Y方向上具有短边的矩形板状。第3板材13具有与上述的流路B~D、J~N、Q、S~W和开口部10a~10e(参照图4)相对应的开口部B13~D13、J13~N13、Q13、S13~W13和开口部10a13~10e13。此外,在第3板材13的开口部,在构成上述的管座10中的流路或开口部的一部分的要素(换言之,与第2板材12中的开口部连接的部分)的末尾标注有附图标记“13”。
第3板材13中的开口部B13、C13、K13~N13、S13和开口部10a13~10e13分别形成为在俯视时与上述的第2板材12中的开口部B12、C12、K12~N12、S12和开口部10a12~10e12(参照图7)重叠的圆形形状。
第3板材13中的开口部D13于在俯视时与第2板材12中的开口部12a的-X端部(参照图7)重叠的位置处形成为圆形形状。第3板材13中的开口部J13于在俯视时与第2板材12中的开口部J12d的-X端部(参照图7)重叠的位置处形成为圆形形状。第3板材13的开口部Q13于在俯视时与第2板材12中的开口部Q12c的中途(参照图7)重叠的位置处形成为圆形形状。第3板材13中的开口部T13于在俯视时与第2板材12中的开口部T12的-X端部(参照图7)重叠的位置处形成为圆形形状。第3板材13的开口部U13于在俯视时与第2板材12中的开口部U12的+Y端部(参照图7)重叠的位置处形成为圆形形状。第3板材13中的开口部V13于在俯视时与第2板材12中的开口部V12的-X端部(参照图7)重叠的位置处形成为圆形形状。第3板材13中的开口部W13于在俯视时与第2板材12中的开口部W12的-Y端部(参照图7)重叠的位置处形成为圆形形状。
<第4板材>
图9是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10的第4板材14的俯视图。
如图9所示,第4板材14形成为在X方向上具有长边且在Y方向上具有短边的矩形板状。第4板材14具有与上述的流路A~D、J~N、P、Q、S~W和开口部10a~10e(参照图4)相对应的开口部A14、B14~D14、J14~N14、P14、Q14、S14~W14和开口部10a14~10e14。此外,在第4板材14的开口部,在构成上述的管座10中的流路或开口部的一部分的要素(换言之,与第3板材13和第5板材15中的开口部连接的部分)的末尾标注有附图标记“14”。
第4板材14中的开口部D14、J14~L14、Q14、T14~W14和开口部10a14~10e14分别形成为在俯视时与上述的第3板材13中的开口部D13、J13~L13、Q13、T13~W13和开口部10a13~10e13(参照图8)重叠的圆形形状。
开口部A14设置于第4板材14的靠-X侧的部分。开口部A14在俯视时以随着从通过开口部T14的中心且沿着X方向的线与通过开口部U14的中心且沿着Y方向的线之间的交点位置朝向-Y侧而位于+X侧的方式倾斜地延伸。
第4板材14具有开口部14a,该开口部14a包括开口部B14、C14。开口部14a在俯视时从开口部B14侧朝向-X侧延伸(具体而言,延伸到开口部D14的+X侧附近的位置)。
开口部M14在俯视时配置于比开口部14a靠-Y侧的位置。开口部M14在俯视时由如下开口部构成:开口部M14a,其从与第3板材13的开口部M13的一方(+X侧的开口部、参照图8)重叠的位置向+Y侧延伸;开口部M14b,其在从开口部M14a的+Y端部朝向-X侧呈弧状弯曲之后向-X侧延伸;以及开口部M14c,其以随着从开口部M14b的-X端部朝向-X侧而位于-Y侧的方式倾斜地延伸。
第4板材14中的开口部N14配置于在俯视时与第3板材13中的开口部N13(参照图8)重叠的位置。
开口部P14在俯视时从开口部N14向+Y侧延伸而与开口部M14b的中途连接。
开口部S14设置于第4板材14的靠-Y侧的部分。开口部S14在俯视时由如下开口部构成:开口部S14a,其从与第3板材13中的开口部S13(参照图8)重叠的位置向+Y侧延伸了之后朝向-X侧弯曲,之后,向-X侧延伸;开口部S14b,其以随着从开口部S14a的-X端部朝向-X侧而位于+Y侧的方式倾斜地延伸;以及开口部S14c,其从开口部S14b的+Y端部向+Y侧延伸。
<第5板材>
图10是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10的第5板材15的俯视图。
如图10所示,第5板材15形成为在X方向上具有长边且在Y方向上具有短边的矩形板状。第5板材15具有与上述的流路A、B、D、J~M、Q、S~W和开口部10d、10e(参照图4)相对应的开口部A15、B15、D15、J15~M15、Q15、S15~W15和开口部10d15、10e15。此外,在第5板材15的开口部,在构成上述的管座10中的流路或开口部的一部分的要素(换言之,与第4板材14中的开口部连接的部分)的末尾标注有附图标记“15”。
第5板材15中的开口部D15、J15~L15、Q15、T15~W15和开口部10d15、10e15分别形成为在俯视时与上述的第4板材14中的开口部D14、J14~L14、Q14、T14~W14和开口部10d14、10e14(参照图9)重叠的圆形形状。
第5板材15中的开口部A15的一方(-X侧的开口部)于在俯视时与第4板材14中的开口部A14的+Y端部(参照图9)重叠的位置(具体而言,在俯视时通过开口部T15的中心且沿着X方向的线与通过开口部U15的中心且沿着Y方向的线之间的交点位置)处形成为圆形形状。第5板材15中的开口部A15的另一方(比开口部A15的一方靠+X侧的开口部)于在俯视时与第4板材14中的开口部A14的-Y端部(参照图9)重叠的位置处形成为圆形形状。
第5板材15中的开口部B15于在俯视时与第4板材14中的开口部14a的-X端部重叠的位置处形成为圆形形状。第5板材15中的开口部M15于在俯视时与第4板材14中的开口部M14b的-X端部(换言之,开口部M14c的+X端部、参照图9)重叠的位置处形成为圆形形状。第5板材15中的开口部S15于在俯视时与第4板材14中的开口部S14c的+Y端部(参照图9)重叠的位置处形成为圆形形状。
<第6板材>
图11是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10的第6板材16的俯视图。
如图11所示,第6板材16形成为在X方向上具有长边且在Y方向上具有短边的矩形板状。第6板材16具有与上述的流路A、B、D、J~M、Q、S~W和开口部10d、10e(参照图4)相对应的开口部A16、B16、D16、J16~M16、Q16、S16~W16和开口部10d16、10e16。此外,在第6板材16的开口部,在构成上述的管座10中的流路或开口部的一部分的要素(换言之,与第5板材15中的开口部连接的部分)的末尾标注有附图标记“16”。
第6板材16中的开口部A16、J16、M16、S16~W16和开口部10d16、10e16分别形成为在俯视时与上述的第5板材15中的开口部A15的一方(-X侧的开口部)、J15、M15、S15~W15和开口部10d15、10e15(参照图10)重叠的圆形形状。
开口部B16设置于第6板材16的靠-X侧的部分。开口部B16在俯视时由如下开口部构成:开口部B16a,其从与第5板材15中的开口部A15的另一方(比开口部A15的一方靠+X侧的开口部)重叠的位置向+X侧延伸;开口部B16b,其以随着从开口部B16a的+X端部朝向+X侧而位于+Y侧的方式倾斜地延伸;以及开口部B16c,其从开口部B16b的+Y端部向+Y侧延伸到与第5板材15中的开口部B15重叠的位置。
开口部D16配置于比开口部B16c靠-X侧的位置。开口部D16在以随着从在俯视时与第5板材15中的开口部D15重叠的位置朝向-X侧而位于-Y侧的方式倾斜地延伸了之后,呈弧状弯曲而向-Y侧延伸。
开口部K16设置于第6板材16的靠-Y侧的部分。开口部K16在俯视时由如下开口部构成:开口部K16a,其从与第5板材15中的开口部K15(参照图10)重叠的位置向+Y侧延伸了之后朝向-X侧弯曲,之后,向-X侧延伸;和开口部K16b,其在从开口部K16a的-X端部朝向+Y侧弯曲了之后向+Y侧延伸。
开口部L16以在俯视时相对于X方向和Y方向分别倾斜的方式呈直线状延伸。开口部L16从在俯视时与第5板材15中的开口部L15(参照图10)重叠的位置以随着朝向-X侧而位于+Y侧的方式倾斜地延伸到开口部M16与开口部10e16之间的Y方向中央位置。
开口部Q16在俯视时配置于开口部M16与开口部K16a之间。开口部Q16从在俯视时与第5板材15中的开口部Q15(参照图10)重叠的位置向-Y侧延伸。
<第7板材>
图12是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10的第7板材17的俯视图。
如图12所示,第7板材17形成为在X方向上具有长边且在Y方向上具有短边的矩形板状。第7板材17具有与上述的流路A、B、D、J~M、Q、S~W和开口部10d、10e(参照图4)相对应的开口部A17、B17、D17、J17~M17、Q17、S17~W17和开口部10d17、10e17。此外,在第7板材17的开口部,在构成上述的管座10中的流路或开口部的一部分的要素(换言之,与第6板材16中的开口部连接的部分)的末尾标注有附图标记“17”。
第7板材17中的开口部A17、J17、M17、S17~W17和开口部10d17、10e17分别形成为在俯视时与上述的第6板材16中的开口部A16、J16、M16、S16~W16和开口部10d16、10e16(参照图11)重叠的圆形形状。
第7板材17中的开口部B17于在俯视时与第6板材16中的开口部B16c的-Y端部(参照图11)重叠的位置处形成为圆形形状。第7板材17中的开口部D17于在俯视时与第6板材16中的开口部D16的-Y端部(参照图11)重叠的位置处形成为圆形形状。第7板材17中的开口部K17于在俯视时与第6板材16中的开口部K16b的+Y端部(参照图11)重叠的位置处形成为圆形形状。第7板材17中的开口部L17于在俯视时与第6板材16中的开口部L16的-X端部(参照图11)重叠的位置处形成为圆形形状。第7板材17中的开口部Q17于在俯视时与第6板材16中的开口部Q16的-Y端部(参照图11)重叠的位置处形成为圆形形状。
此外,第7板材17中的开口部A17相当于管座10的输入端口5。开口部J17与复式止回阀35的输出端口35b(参照图2)连通。开口部K17相当于管座10的输出端口7。开口部L17与变载荷阀34的端口34b(参照图2)连通。开口部S17与复式止回阀35的另一方的输入端口35c(参照图2)连通。开口部T17~W17分别与复式止回阀35的各端口(未图示)连通。
<副板>
图13是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10的副板20的俯视图。
如图13所示,副板20形成为具有沿着X方向的边和沿着Y方向的边的矩形板状。副板20具有与上述的流路J、M、R、T~W和开口部10b、10d(参照图4)相对应的开口部J20、M20、R20、T20~W20和开口部10b20、10d20。此外,在副板20的开口部,在构成上述的管座10中的流路或开口部的一部分的要素的末尾标注有附图标记“20”。
开口部J20、M20、R20、T20~W20和开口部10b20、10d20分别在副板20的厚度方向上开口。开口部J20、M20、R20、T20~W20和开口部10b20、10d20在俯视时分别形成为圆形形状。副板20中的开口部J20、M20、R20、T20~W20分别具有比第1板材11中的开口部J11、M11、R11、T11~W11(参照图6)的直径大的直径。
<第1钎焊板>
图14是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10的第1钎焊板21的俯视图。
如图14所示,第1钎焊板21形成为在X方向上具有长边且在Y方向上具有短边的矩形板状。第1钎焊板21在俯视时具有与上述的第2板材12(参照图7)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即,第1钎焊板21具有与上述的流路B~O、Q~W和开口部10a~10f(参照图4)相对应的开口部B21~O21、Q21~W21和开口部10a21~10f21。此外,在第1钎焊板21的开口部,在构成上述的管座10中的流路或开口部的一部分的要素(换言之,在俯视时与第2板材12中的开口部重叠的部分)的末尾标注附图标记“21”,或者替代附图标记“12”而标注附图标记“21”。
<第2钎焊板>
图15是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10的第2钎焊板22的俯视图。
如图15所示,第2钎焊板22形成为在X方向上具有长边且在Y方向上具有短边的矩形板状。第2钎焊板22在俯视时具有与上述的第4板材14(参照图9)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即,第2钎焊板22具有与上述的流路A~D、J~N、P、Q、S~W和开口部10a~10e(参照图4)相对应的开口部A22、B22~D22、J22~N22、P22、Q22、S22~W22和开口部10a22~10e22。此外,在第2钎焊板22的开口部,在构成上述的管座10中的流路或开口部的一部分的要素(换言之,在俯视时与第4板材14中的开口部重叠的部分)的末尾标注附图标记“22”,或者替代附图标记“14”而标注附图标记“22”。
<第3钎焊板>
图16是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10的第3钎焊板23的俯视图。
如图16所示,第3钎焊板23形成为在X方向上具有长边且在Y方向上具有短边的矩形板状。第3钎焊板23在俯视时具有与上述的第6板材16(参照图11)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即,第3钎焊板23具有与上述的流路A、B、D、J~M、Q、S~W和开口部10d、10e(参照图4)相对应的开口部A23、B23、D23、J23~M23、Q23、S23~W23和开口部10d23、10e23。此外,在第3钎焊板23的开口部,在构成上述的管座10中的流路或开口部的一部分的要素(换言之,在俯视时与第6板材16中的开口部重叠的部分)的末尾标注附图标记“23”,或者替代附图标记“16”而标注附图标记“23”。
<第4钎焊板>
图17是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管座10的第4钎焊板24的俯视图。
如图17所示,第4钎焊板24形成为具有沿着X方向的边和沿着Y方向的边的矩形板状。第4钎焊板24在俯视时具有与上述的副板20(参照图13)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即,第4钎焊板24具有与上述的流路J、M、R、T~W和开口部10b、10d(参照图4)相对应的开口部J24、M24、R24、T24~W24和开口部10b24、10d24。此外,在第4钎焊板24的开口部,在构成上述的管座10中的流路或开口部的一部分的要素(换言之,在俯视时与副板20中的开口部重叠的部分)的末尾标注附图标记“24”,或者替代附图标记“20”而标注附图标记“24”。
<流路>
如图3所示,流路A~W由构成管座10的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形成。管座10是使上述的各钎焊板21~24(具有第1厚度的板状构件的例子)和比各钎焊板21~24厚的各板材11~17、20(具有比第1厚度厚的第2厚度的板状构件的例子)交替地重叠而形成的。其中,交替地重叠而形成是指,也可以在各板材之间存在焊料这样的粘接层。即,流路A~W由钎焊板21~24和板材11~17、20形成。
如图2所示,从管座10的输入端口5延伸到供气阀30A的输入端口的流路A、B(流路的一个例子)由与管座10的输入端口5连接的流路A(在面内方向上延伸的第1流路的一个例子)和与供气阀30A的输入端口连接的流路B(在面内方向上延伸的第2流路的一个例子)构成。其中,在面内方向上延伸是指从板材的厚度方向看来沿着板材的表面的方向。如图3所示,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包括:第4板材14(具有第1流路的板状构件的一个例子),其具有流路A;第6板材16(具有第2流路的板状构件的一个例子),其具有流路B;以及第5板材15(仅具有连接第1流路的一端与第2流路的一端的孔的板状构件的一个例子),其设置到第4板材14与第6板材16之间。如图10所示,第5板材15具有连接第4板材14中的开口部A14的一端(第1流路的一端的一个例子)和第6板材16中的开口部B16的一端(第2流路的一端的一个例子)的开口部A15(仅连接第1流路的一端和第2流路的一端的孔的一个例子)。
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包括:第3板材13(参照图8,具有第1孔的板状构件的一个例子),其具有开口部B13;第5板材15(参照图10,具有第2孔的板状构件的一个例子),其具有开口部B15;以及第4板材14(参照图9),其设置到第3板材13与第5板材15之间。如图9所示,第4板材14具有连接第3板材13中的开口部B13(第1孔的一个例子)和第5板材15中的开口部B15(第2孔的一个例子)的开口部B14(连接第1孔和第2孔的第3流路的一个例子)。
如图2所示,流路A构成使管座10的输入端口5与构成变载荷阀34的调压阀50和输出阀51(先导压调整阀的一个例子)连接的流路。如图3所示,流路A由第4板材14、配置到第4板材1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2钎焊板22、第5板材15、第6板材16、配置到第6板材16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3钎焊板23、以及第7板材17(多个板状构件的一个例子)形成。
如图2所示,流路R构成连接变载荷阀34的端口(空气弹簧端口的一个例子)和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3的流路。如上所述,流路A构成使管座10的输入端口5与构成变载荷阀34的调压阀50和输出阀51(先导压调整阀的一个例子)连接的流路。如图3所示,流路R和流路A由第1板材11、第2板材12、配置到第2板材1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1钎焊板21、第3板材13、第4板材14、配置到第4板材1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2钎焊板22、第5板材15、第6板材16、配置到第6板材16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3钎焊板23、以及第7板材17(多个板状构件的一个例子)形成。
如图2所示,流路M构成使构成变载荷阀34的调压阀50和输出阀51(先导压调整阀的一个例子)和先导压传感器42B(先导压传感器的一个例子)连接的流路。如图3所示,流路M由第1板材11、第2板材12、配置到第2板材1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1钎焊板21、第3板材13、第4板材14、配置到第4板材1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2钎焊板22、第5板材15、第6板材16、配置到第6板材16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3钎焊板23、第7板材17、副板20、以及配置到副板20的下表面的第4钎焊板24(多个板状构件的一个例子)形成。
<压力传感器的配置与板状构件的材质之间的关系>
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包括:副板20(具有传感器紧固部的板状构件的一个例子),其供先导压传感器42B(先导压传感器的一个例子)安装;和第4钎焊板24(具有第4流路的板状构件的一个例子),其构成流路M,该流路M是构成变载荷阀34的调压阀50和输出阀51(先导压调整阀的一个例子)与先导压传感器42B之间的流路。副板20由耐蚀性比形成第4钎焊板24的金属的耐蚀性优异的金属形成为佳。
例如,也可以是,在形成第4钎焊板24的金属是铝的情况下,副板20由不锈钢形成。此外,副板20和第4钎焊板24等板状构件的材质并不限定于上述材质,能够根据要求规格变更。例如,在形成第4钎焊板24的金属是铁、钢的情况下,副板20由针对水的耐蚀性比铁、钢针对水的耐蚀性优异的金属(例如,铜、锌、不锈钢、铝等)形成为佳。
<制动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的制动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
制动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管座制造工序,在该管座制造工序中,制造具有从供给空气罐2(空气源、流体源的一个例子)输入压缩空气(流体的一个例子)的输入端口5的管座10;和固定工序,在该固定工序中,将调整阀30~35和压力传感器41~43固定于管座10,该调整阀30~35调整从输入端口5输入的压缩空气(从输入端口输入的流体的一个例子)的流量或压力而输出用于使制动缸3(制动装置的一个例子)工作的工作空气(用于使制动装置工作的流体的一个例子)。
在管座制造工序中,层叠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并相互金属接合,利用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形成连接输入端口5和调整阀30~35的流路A~W。在管座制造工序中,对在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的层叠方向(Z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张板状构件相对的面进行钎焊。在管座制造工序之后转向固定工序。
在固定工序中,利用螺栓将调整阀30~35和压力传感器41~43紧固于管座10的表面。在固定工序中,将调整阀30、31(先导压调整阀的一个例子)、先导压传感器42以及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1、43固定于管座10的上表面(管座10的相同的侧面的一个例子)。在固定工序中,将变载荷阀34和复式止回阀35固定于管座10的下表面(管座10的相同的侧面的一个例子)。
通过以上的工序来制造实施方式的制动控制装置。
<作用效果>
如以上进行了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制动控制装置1具备:管座10,其具有从供给空气罐2输入压缩空气的输入端口5;和调整阀30~35,其调整从输入端口5所输入的压缩空气的流量或压力而输出用于使制动缸3工作的工作空气。管座10的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相互金属接合并层叠。连接输入端口5和调整阀30~35的流路A~W由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形成。
根据该结构,通过连接输入端口5和调整阀30~35的流路A~W由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形成,能够三维地自由配置流路A~W,因此,与流路A~W形成于单层的管座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流路A~W高密度化且复杂化。此外,通过管座10的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相互金属接合并层叠,金属接合的接合强度比由现有的粘接剂进行的接合的接合强度高,因此,能够抑制压缩空气的泄漏。因而,能够抑制压缩空气的泄漏,并且,使流路A~W高密度化且复杂化。
本实施方式的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包括具有第1厚度的钎焊板21~24和具有比第1厚度厚的第2厚度的板材11~17、20。流路A~W是具有第1厚度的钎焊板21~24与具有第2厚度的板材11~17、20交替地重叠而形成的。
根据该结构,与重叠多个相同的厚度的板状构件而形成管座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一边抑制板状构件的总数,一边利用小型的管座10实现具有所期望的流量的流路A~W。
本实施方式的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包括:第4板材14,其具有在面内方向上延伸的流路A;第6板材16,其具有在面内方向上延伸的流路B;以及第5板材15,其设置到第4板材14与第6板材16之间。第5板材15具有连接第4板材14中的开口部A14的一端和第6板材16中的开口部B16的一端的开口部A15。
根据该结构,具有开口部A15的第5板材15的两面确保了接合面积,因此,与使第4板材14与第6板材16直接重叠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提高接合强度。
本实施方式的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包括:第3板材13,其具有开口部B13;第5板材15,其具有开口部B15;以及第4板材14,其设置到第3板材13与第5板材15之间。第4板材14具有连接第3板材13中的开口部B13和第5板材15中的开口部B15的开口部B14。
根据该结构,通过流路B由多个板状构件13、14、15形成,能够三维地自由配置流路B,因此,与流路B形成于单层的管座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流路B高密度化且复杂化。
本实施方式的调整阀50、51是如下先导压调整阀:基于承受车辆的载荷的空气弹簧50d、51d的压力调整从输入端口5输入的压缩空气的压力而输出先导压。连接输入端口5和先导压调整阀50、51的流路A由多个板状构件14、15、16、17、22、23形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压缩空气的泄漏,并且,使连接输入端口5和先导压调整阀50、51的流路高密度化且复杂化。
本实施方式的管座10具备供承受车辆的载荷的空气弹簧50d、51d的压力输入的空气弹簧端口6。制动控制装置1具备检测从空气弹簧端口6输入的空气的压力的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3。连接空气弹簧端口6和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3的流路R和连接输入端口5和先导压调整阀50、51的流路A由多个板状构件11~17、21~23形成。根据该结构,连接空气弹簧端口6和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3的流路R也由1个层叠管座10构成,因此,能够更小型化。
本实施方式的先导压调整阀30、31和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1、43固定于管座10的相同的侧面。
根据该结构,先导压调整阀30、31和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1、43相互固定于管座10的相同的侧面,因此,与先导压调整阀30、31和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1、43相互固定于管座10的不同的侧面的情况相比较,作业人员在维护时易于访问。
本实施方式的制动控制装置1具备检测先导压调整阀50、51输出的先导压的先导压传感器42B。连接先导压调整阀50、51和先导压传感器42B的流路M由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形成。先导压传感器42B和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1、43固定于管座10的相同的侧面。
根据该结构,先导压传感器42B和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1、43相互固定于管座10的相同的侧面,因此,与先导压传感器42B和空气弹簧压力传感器41、43相互固定于管座10的不同的侧面的情况相比较,作业人员在维护时易于访问。
本实施方式的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内的最表层的板状构件11、17具有供先导压调整阀50、51安装的阀安装用开口部10a。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最表层的板状构件11、17中的阀安装用开口部10a并利用螺栓紧固先导压调整阀50、51。
本实施方式的制动控制装置1具备检测先导压调整阀50、51输出的先导压的先导压传感器42B。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内的最表层的副板20具有供先导压传感器42B安装的传感器用安装开口部10b。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最表层的副板20中的传感器用安装开口部10b并利用螺栓紧固先导压传感器42B。
本实施方式的先导压调整阀30、31和先导压传感器42B固定于管座10的相同的侧面。
根据该结构,先导压调整阀30、31和先导压传感器42B相互固定于管座10的相同的侧面,因此,与先导压调整阀30、31和先导压传感器42B相互固定于管座10的不同的侧面的情况相比较,作业人员在维护时易于访问。
本实施方式的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包括具有供先导压传感器42B安装的传感器用安装开口部10b的副板20和具有连接先导压调整阀50、51和先导压传感器42B的流路M的第4钎焊板24。副板20由耐蚀性比形成第4钎焊板24的金属的耐蚀性优异的金属形成。
根据该结构,即使是在水气积存于供先导压传感器42B安装的传感器用安装开口部10b的周围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副板20生锈。
本实施方式的制动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管座制造工序,在该管座制造工序中,制造具有从供给空气罐2输入压缩空气的输入端口5的管座10;和固定工序,在该固定工序中,将调整阀30~35和压力传感器41~43固定于管座10,该调整阀30~35调整从输入端口5输入的压缩空气的流量或压力而输出用于使制动缸3工作的工作空气。在管座制造工序中,层叠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并相互金属接合,由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形成连接输入端口5和调整阀30~35的流路A~W。在固定工序中,利用螺栓将调整阀30~35和压力传感器41~43紧固于管座10的表面。
根据该方法,通过由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形成连接输入端口5和调整阀30~35的流路A~W,能够三维地自由配置流路A~W,因此,与流路A~W形成于单层的管座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流路A~W高密度化且复杂化。此外,通过层叠多个板状构件11~17、20~24并相互金属接合,金属接合的接合强度比由现有的粘接剂进行的接合的接合强度高,因此,能够抑制压缩空气的泄漏。因而,能够抑制压缩空气的泄漏,并且,使流路A~W高密度化且复杂化。
<第2实施方式>
<制动控制装置>
图18是第2实施方式的制动控制装置201的俯视图。图19是包括图18的XIX-XIX截面在内的图。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列举中继阀设置到管座的外部的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中继阀也可以设置于管座的内部。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同样的结构标注同一名称,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19所示,制动控制装置201具有供先导压(例如,未图示的先导压调整阀输出的先导压)输入的先导压端口206。先导压端口206设置于管座210。管座210的多个板状构件210a相互金属接合(例如钎焊)并层叠。
中继阀220(调整阀的一个例子)根据从先导压端口206输入的先导压的压力调整从输入端口205输入的压缩空气(从输入端口输入的流体的一个例子)的流量或压力。中继阀220将由未图示的供气阀和排气阀调整后的压力作为先导压输入,从输出端口207输出制动压力。连接输入端口205和中继阀220的流路211由多个板状构件210a形成。连接先导压端口206和中继阀220的流路212由多个板状构件210a形成。
中继阀220设置有多个(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两个)。两个中继阀220是向用于使1个转向架中的前后方向一个车轮(第1车轮的一个例子)制动的第1制动缸203A(第1制动装置的一个例子)输出压缩空气(流体的一个例子)的第1中继阀220A和向用于控制1个转向架中的前后方向另一个车轮(第2车轮的一个例子)的第2制动缸203B(第2制动装置的一个例子)输出压缩空气(流体的一个例子)的第2中继阀220B。
第1中继阀220A和第2中继阀220B以在转向架的前后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第1中继阀220A配置于比第2中继阀220B靠-X侧的位置。在各图中,在两个中继阀220A、220B中的一者(-X侧的第1中继阀220A)的构成要素的末尾标注附图标记A、在另一者(+X侧的第2中继阀220B)的构成要素的末尾标注附图标记B而说明。不过,在无需特别区别的情况下,省略末尾的附图标记而说明。
如图18所示,输入端口205A、205B与各中继阀220A、220B相对应地设置。输入端口205A、205B是用于从第1供给空气罐202A(空气源、流体源的一个例子)向第1中继阀220A输入压缩空气(流体的一个例子)的第1输入端口205A和用于从第2供给空气罐202B(空气源、流体源的一个例子)向第2中继阀220B输入压缩空气(流体的一个例子)的第2输入端口205B。
此外,供给空气罐(空气源)的设置数并不限定于上述设置数,能够根据要求规格变更。例如,压缩空气也可以从1个供给空气罐(空气源的一个例子)输入各输入端口205A、205B。
如图19所示,先导压端口206A、206B与各中继阀220A、220B相对应地设置。先导压端口206A、206B是用于向第1中继阀220A输入先导压的第1先导压端口206A和用于向第2中继阀220B输入先导压的第2先导压端口206B。
输出端口207A、207B与各中继阀220A、220B相对应地设置。输出端口207A、207B是用于向第1制动缸203A输出压缩空气的第1输出端口207A和用于向第2制动缸203B输出压缩空气的第2输出端口207B。
连接第1输入端口205A和第1中继阀220A的流路211A由多个板状构件210a形成。连接第1先导压端口206A和第1中继阀220A的流路212A由多个板状构件210a形成。连接第1中继阀220A和第1输出端口207A的流路213A由多个板状构件210a形成。
连接第2输入端口205B和第2中继阀220B的流路211B由多个板状构件210a形成。连接第2先导压端口206B和第2中继阀220B的流路212B由多个板状构件210a形成。连接第2中继阀220B和第2输出端口207B的流路213B由多个板状构件210a形成。
如图18所示,连接第1输入端口205A和第1中继阀220A的流路211A以绕过第2中继阀220B的方式构成。具体而言,连接第1输入端口205A和第1中继阀220A的流路211A在俯视时在从第1中继阀220A的端口(输入室221的输入端口)向+X侧延伸了之后朝向第2中继阀220B的+Y侧方倾斜地延伸,之后,朝向第2中继阀220B的+X侧方倾斜地延伸。
如图19所示,中继阀220包括:输入室221,其具有输入端口(换言之,与流路211连通的端口);输出室222,其具有输出端口(换言之,与流路213连通的端口);控制室223,其具有先导端口(换言之,与先导压端口206连通的端口);以及排出室224,其具有排气口(换言之,与排气口208连通的端口)。
初始压力经由输入端口205输入输入室221。先导压经由先导端口输入控制室223。输出室222产生与先导压相应的制动压力,并经由输出端口输出。排出室224经由排出端口对剩余压力进行排气。
中继阀220具备空心的活塞225、膜板226、弹簧227、阀芯228、以及弹簧229。此外,在供弹簧227收容的弹簧室230与输出室222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活塞225对输出室222的过渡的变化过于敏感地反应的节流件231。
活塞225以可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设置。膜板226以从活塞225向侧方伸出的方式设置。膜板226将活塞225支承成可在上下方向上往复移动。
两个中继阀220A、220B以膜板226彼此相邻的方式相互隔开间隔而横向排列配置。此外,中继阀220A、220B的配置位置并不限定于上述位置,能够根据要求规格变更。
膜板226由于控制室223内的空气压力与输出室222内的空气压力之间的压差而挠曲,一边克服弹簧227的弹性力(复原力)一边使活塞225移位。在活塞225向上方移位的情况下,阀芯228一边克服弹簧229的弹性力(复原力)一边向上方移动,输入室221与输出室222成为连通状态。
若控制室223内的空气压力与输出室222内的空气压力之间的压差消失,则活塞225向下方移位。在活塞225向下方移位的情况下,阀芯228由于弹簧229而向下方移动,输入室221与输出室222成为非连通状态。
在活塞225向下方移位的情况下,输出室222与排出室224借助活塞225的空心部成为连通状态。此时,输出压力也经由节流件231流入弹簧室230,向压下活塞225的方向作用。并且,若控制室223内的压力与输出压力(弹簧室230)之间的压差消失,则活塞225向上方移位,输出室222与排出室224成为非连通状态。即,输入室221的压缩空气流入输出室222、或输出室222的压缩空气向排出室224排出,从而输出室222内的压力调整成与先导压相应的制动压力。
如图18所示,制动控制装置201也可以具备在预定的时刻(例如,在来自未图示的开放用电磁阀的输出作为先导压输入时)使从中继阀220A、220B输出来的制动压力强制性地排气的强制释放阀240A、240B。在图的例子中,也与两个中继阀220A、220B相对应地设置有两个强制释放阀240A、240B。
强制释放阀240A、240B具有在前后方向上细长的形状。即,强制释放阀240A、240B的纵长方向与中继阀220A、220B的活塞225的移动方向(活塞225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方向)正交。一个强制释放阀240A在俯视时配置于比中继阀220A靠-Y侧的位置。另一个强制释放阀240B在俯视时配置于比中继阀220B靠+Y侧的位置。
如以上进行了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制动控制装置201具备供先导压输入的先导压端口206。调整阀220是根据从先导压端口206输入的先导压的压力调整从输入端口205输入的压缩空气的流量或压力的中继阀。连接输入端口205和中继阀220的流路211和连接先导压端口206和中继阀220的流路212由多个板状构件210a形成。
根据该结构,在将中继阀220设置到管座210的内部的结构中,能够抑制压缩空气的泄漏,并且,使流路211、212高密度化且复杂化。
本实施方式的中继阀220A、220B包括:第1中继阀220A,其向用于使1个转向架中的第1车轮制动的第1制动缸203A输出压缩空气;和第2中继阀220B,其向用于使1个转向架中的与第1车轮不同的第2车轮制动的第2制动缸203B输出压缩空气。输入端口205A、205B包括用于从第1供给空气罐202A向第1中继阀220A输入压缩空气的第1输入端口205A和用于从第2供给空气罐202B向第2中继阀220B输入压缩空气的第2输入端口205B。先导压端口206A、206B包括用于向第1中继阀220A输入先导压的第1先导压端口206A和用于向第2中继阀220B输入先导压的第2先导压端口206B。连接第1输入端口205A和第1中继阀220A的流路211A、连接第1先导压端口206A和第1中继阀220A的流路212A、连接第2输入端口205B和第2中继阀220B的流路211B、以及连接第2先导压端口206B和第2中继阀220B的流路212B由多个板状构件210a形成。
根据该结构,与仅具备1个中继阀220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制动性能高精度化。此外,在将两个中继阀220A、220B设置到管座210的内部的结构中,能够抑制压缩空气的泄漏,并且,使流路211A、211B、212A、212B高密度化且复杂化。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动控制装置201中,第1中继阀220A和第2中继阀220B以在转向架的前后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连接第1输入端口205A和第1中继阀220A的流路211A以绕过第2中继阀220B的方式构成。
根据该结构,与两个中继阀220以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抑制制动控制装置201的宽度方向的厚度。
<第3实施方式>
<除湿装置>
图20是第3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301的俯视图。图21是从图20的向视XXI观察的侧视图。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列举作为用于使铁道车辆(车辆)制动(空气制动)的制动装置的控制装置的制动控制装置为例而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对在铁道车辆(车辆)中为了产生制动力而使用的压缩空气(为了产生制动力而使用的流体的一个例子)进行除湿的除湿装置。由未图示的空气压缩机生成的压缩空气流入除湿装置。然后,由除湿装置除湿后的压缩空气积存于未图示的压缩空气罐。积存到压缩空气罐的压缩空气根据需要使用。
如图20所示,除湿装置301具备外壳310,该外壳310具有:在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来自上游侧的压缩空气流入的除湿部流入口305;除湿后的压缩空气流出的除湿部流出口306;以及连接除湿部流入口305和除湿部流出口306的流路311。
外壳310形成为在X方向上具有长边且在Y方向上具有短边的长方体状。如图21所示,外壳310的多个(在图的例子中是9张)板状构件310a在Z方向上相互层叠。外壳310的多个板状构件310a相互钎焊(金属接合的一个例子)。
此外,多个板状构件310a的接合方法并不限定于钎焊,也可以是其他界面接合、熔融接合,能够根据要求规格变更。
如图20所示,也可以是,除湿装置301具备:废液分离部320,其在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到上游侧;第1除湿部321,其在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到比废液分离部320靠下游侧的位置;以及第2除湿部322,其在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到比第1除湿部321靠下游侧的位置。
废液分离部320去除由未图示的空气压缩机生成的压缩空气中所含有的废液(例如油水分等)。例如,废液分离部320也可以设置于外壳310的前后方向的一端部(例如-X端部)。例如,废液分离部320也可以具有与除湿部流入口305连接并且形成为螺旋状的螺旋流路(未图示)。例如,压缩空气中所含有的废液在通过废液分离部320的螺旋流路之际附着于螺旋流路的内壁面,从而被从压缩空气去除。废液由废液分离部320分离后的压缩空气经由废液分离部320的流出口流入第1除湿部321。
第1除湿部321对来自废液分离部320的压缩空气进行除湿。例如,第1除湿部321也可以设置于外壳310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例如,第1除湿部321也可以以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多个(在图的例子中是两个)。例如,第1除湿部321也可以是具有设置到外壳310内的多个空心纤维膜(未图示)的所谓的空心纤维膜式的除湿部。例如,在空心纤维膜中,使在内部通过的压缩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气向膜部的外侧透过,从而生成除湿后的压缩空气。由第1除湿部321除湿后的压缩空气经由第1除湿部321的流出口流入第2除湿部322。
第2除湿部322对来自第1除湿部321的压缩空气进行除湿。例如,第2除湿部322也可以设置于外壳310的前后方向的另一端部(例如,+X端部)。例如,第2除湿部322也可以是具有设置到外壳310内的未图示的吸附剂(例如硅胶等)的所谓的吸附式的除湿部。例如,压缩空气所含有的水分由吸附材料吸附,从而生成除湿后的压缩空气。由第2除湿部322除湿后的压缩空气经由第2除湿部322的流出口(除湿部流出口306的一个例子)积存于未图示的压缩空气罐,根据需要使用。
此外,废液分离部320、第1除湿部321、以及第2除湿部322的设置形态并不限定于上述形态,能够根据要求规格变更。
连接除湿部流入口305和除湿部流出口306的流路311由多个(在图21的例中是9张)板状构件310a形成。例如,连接除湿部流入口305和除湿部流出口306的流路311也可以由连接除湿部流入口305和废液分离部320的流出口的流路311A、连接废液分离部320的流出口和第1除湿部321的流出口的流路311B、以及连接第1除湿部321的流出口和第2除湿部322的流出口的流路311C构成。
如以上进行了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301是用于对在车辆中为了产生制动力而使用的压缩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装置。除湿装置301具备外壳310,该外壳310具有:在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来自上游侧的压缩空气流入的除湿部流入口305;除湿后的压缩空气流出的除湿部流出口306;以及连接除湿部流入口305和除湿部流出口306的流路311。外壳310的多个板状构件310a相互金属接合并层叠。流路311由多个板状构件310a形成。
根据该结构,通过流路311由多个板状构件310a形成,能够三维地自由配置流路311,因此,与流路311形成于单层的外壳310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流路311高密度化且复杂化。此外,外壳310的多个板状构件310a相互金属接合并层叠,从而金属接合的接合强度比由现有的粘接剂进行的接合的接合强度高,因此,能够抑制压缩空气的泄漏。因而,能够抑制压缩空气的泄漏,并且,使流路311高密度化且复杂化。
此外,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中可施加各种变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流路由多个板状构件形成的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上述的管座或外壳也可以包括由单一的板状构件形成的流路。例如,流路的形态能够根据要求规格变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流体是空气的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流体既可以是除了空气以外的气体,也可以是油、水等液体。例如,流体的形态能够根据要求规格变更。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列举如下例子而进行了说明:制动控制装置具备:管座,其具有从供给空气罐输入压缩空气的输入端口;和调整阀,其调整从输入端口输入的压缩空气的流量或压力而输出用于使制动缸工作的工作空气,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制动控制装置具备:管座,其具有从供给罐输入油的输入端口;和调整阀,其调整从输入端口输入的油的流量或压力而输出用于使制动缸工作的工作油。例如,制动控制装置并不限于由工作空气等气体驱动的装置,也可以是利用油压、水压驱动的装置。例如,制动控制装置的形态能够根据要求规格变更。
在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列举如下例子而进行了说明:调整阀是根据从先导压端口输入的先导压的压力调整从输入端口输入的压缩空气的流量或压力的中继阀,但并不限于此。例如,调整阀也可以是根据从先导压端口输入的先导压的压力调整从输入端口输入的油的流量或压力的中继阀。例如,调整阀并不限于调整压缩空气等气体的流量或压力的中继阀,也可以是调整油、水等液体的流量或压力的中继阀。例如,调整阀的形态能够根据要求规格变更。
在上述的第3实施方式中,列举如下例子而进行了说明:除湿装置用于对在铁道车辆(车辆)中为了产生制动力而使用的压缩空气进行除湿,但并不限于此。例如,除湿装置也可适用于汽车等除了铁道车辆以外的车辆。例如,除湿装置不仅可适用于车辆,也可适用于航空器、船舶等除了车辆以外的移动体。例如,除湿装置也可以用于对除了压缩空气以外的气体进行除湿。例如,除湿装置的形态能够根据要求规格变更。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列举如下例子而进行了说明:多个板状构件包括具有第1厚度的板状构件和具有比第1厚度厚的第2厚度的板状构件,流路是具有第1厚度的板状构件与具有第2厚度的板状构件交替地重叠而形成的,但并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22所示,也可以是,对于管座410,具有第1厚度的板状构件411与具有比第1厚度厚的第2厚度的板状构件412相互金属接合(例如钎焊)并层叠,具有第2厚度的板状构件412具有在厚度方向(Z方向)上相对于与具有第1厚度的板状构件411之间的接合面凹陷的积存部430。在图22的例子中,积存部430是设置于具有第2厚度的板状构件412中的与流路420不同的位置、并且从具有第2厚度的板状构件412的上表面向下方凹陷的凹部。
根据该结构,在使具有第1厚度的板状构件411与具有第2厚度的板状构件412金属接合(例如钎焊)之际,熔化的焊料向积存部430流动并积存,因此,能够抑制焊料积存于流路420。
此外,并不限于积存部设置于构成制动控制装置的管座的板状构件的情况,也可以设置于构成除湿装置的外壳的板状构件。例如,积存部的设置形态能够根据要求规格变更。
在图22的例子中,列举具有第2厚度的板状构件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相对于与第1厚度的板状构件之间的接合面凹陷的积存部的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23所示,也可以是,对于管座510,具有第1厚度的板状构件511与具有比第1厚度厚的第2厚度的板状构件512相互金属接合(例如钎焊)并层叠,具有第2厚度的板状构件512具有划分形成流路520、并且相对于厚度方向(Z方向)倾斜的斜面521。在图23的例子中,斜面521构成流路520的两侧壁面。在图23的例子中,流路520形成为倒梯形的截面形状。
根据该结构,在使具有第1厚度的板状构件511与具有第2厚度的板状构件512金属接合(例如钎焊)之际,熔化的焊料向流路520的斜面521流动并停留,因此,能够抑制焊料积存于流路520的底部。
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置换成众所周知的构成要素。另外,即使组合上述的各变形例,也没有问题。
在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由多个物体构成的构件既可以使该多个物体一体化,相反,能够将由一个物体构成的构件分成多个物体。不管是否一体化,以能够达成发明的目的的方式构成即可。

Claims (18)

1.一种制动控制装置,其具备:
管座,其具有从流体源输入流体的至少一个输入端口;以及
调整阀,其调整从所述输入端口输入的流体的流量或压力而输出用于使制动装置工作的流体,
所述管座的多个板状构件相互金属接合并层叠,与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调整阀连接的流路由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包括具有第1厚度的板状构件和具有比所述第1厚度厚的第2厚度的板状构件,
所述流路是所述具有第1厚度的板状构件与所述具有第2厚度的板状构件交替地重叠而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具有第2厚度的板状构件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相对于与所述具有第1厚度的板状构件之间的接合面凹陷的积存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包括:
具有在面内方向上延伸的第1流路的板状构件;
具有在面内方向上延伸的第2流路的板状构件;以及
仅具有孔的板状构件,其设置于具有所述第1流路的板状构件与具有所述第2流路的板状构件之间,所述孔连接所述第1流路的一端和所述第2流路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包括:
具有第1孔的板状构件;
具有第2孔的板状构件;以及
具有第3流路的板状构件,其设置于具有所述第1孔的板状构件与具有所述第2孔的板状构件之间,所述第3流路连接所述第1孔和所述第2孔。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调整阀是基于承受车辆的载荷的流体弹簧的压力调整从所述输入端口输入的流体的压力而输出先导压的先导压调整阀,
连接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先导压调整阀的流路由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管座还具备输入承受车辆的载荷的流体弹簧的压力的流体弹簧端口,
所述制动控制装置还具备检测从所述流体弹簧端口输入的流体的压力的流体弹簧压力传感器,
连接所述流体弹簧端口和所述流体弹簧压力传感器的流路以及连接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先导压调整阀的流路由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先导压调整阀和所述流体弹簧压力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管座的相同的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制动控制装置还具备检测所述先导压调整阀输出的先导压的先导压传感器,
连接所述先导压调整阀和所述先导压传感器的流路由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形成,
所述先导压传感器和所述流体弹簧压力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管座的相同的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内的最表层的板状构件具有供所述先导压调整阀安装的阀紧固部。
11.根据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制动控制装置还具备检测所述先导压调整阀输出的先导压的先导压传感器,
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内的最表层的板状构件具有供所述先导压传感器安装的传感器紧固部。
12.根据权利要求6~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制动控制装置还具备检测所述先导压调整阀输出的先导压的先导压传感器,
所述先导压调整阀和所述先导压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管座的相同的侧面。
13.根据权利要求6~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制动控制装置还具备检测所述先导压调整阀输出的所述先导压的先导压传感器,
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包括:
具有供所述先导压传感器安装的传感器紧固部的板状构件;以及
具有连接所述先导压调整阀和所述先导压传感器的第4流路的板状构件,
具有所述传感器紧固部的板状构件由耐蚀性比形成具有所述第4流路的板状构件的金属的耐蚀性优异的金属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制动控制装置还具备输入先导压的至少一个先导压端口,
所述调整阀是根据从所述先导压端口输入的所述先导压的压力调整从所述输入端口输入的流体的流量或压力的至少一个中继阀,
连接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中继阀的流路以及连接所述先导压端口和所述中继阀的流路由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中继阀包括:
第1中继阀,其向用于使1个转向架中的第1车轮制动的第1制动装置输出流体;以及
第2中继阀,其为了使所述1个转向架中的与所述第1车轮不同的第2车轮制动而向第2制动装置输出流体,
所述输入端口包括:
第1输入端口,其用于从所述流体源向所述第1中继阀输入流体;以及
第2输入端口,其用于从所述流体源向所述第2中继阀输入流体,
所述先导压端口包括:
第1先导压端口,其用于向所述第1中继阀输入先导压;以及
第2先导压端口,其用于向所述第2中继阀输入先导压,
连接所述第1输入端口和所述第1中继阀的流路、连接所述第1先导压端口和所述第1中继阀的流路、连接所述第2输入端口和所述第2中继阀的流路、以及连接所述第2先导压端口和所述第2中继阀的流路由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1中继阀与所述第2中继阀以在所述1个转向架的前后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
连接所述第1输入端口和所述第1中继阀的流路以绕过所述第2中继阀的方式构成。
17.一种除湿装置,其是用于对为了产生制动力而使用的流体进行除湿的除湿装置,其中,
该除湿装置具备外壳,该外壳具有:供在所述流体的流动方向上来自上游侧的所述流体流入的除湿部流入口、供除湿后的所述流体流出的除湿部流出口、以及连接所述除湿部流入口和所述除湿部流出口的流路,
所述外壳的多个板状构件相互金属接合并层叠,所述流路由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形成。
18.一种制动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工序:
管座制造工序,在该管座制造工序中,制造具有从流体源输入流体的输入端口的管座;以及
固定工序,在该固定工序中,将调整阀和压力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管座,该调整阀调整从所述输入端口输入的流体的流量或压力而输出用于使制动装置工作的流体,
在所述管座制造工序中,使多个板状构件层叠而相互金属接合,利用所述多个板状构件形成连接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调整阀的流路,
在所述固定工序中,利用螺栓将所述调整阀和所述压力传感器紧固于所述管座的表面。
CN202210284280.8A 2021-03-22 2022-03-22 制动控制装置、除湿装置、以及制动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51078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47048 2021-03-22
JP2021047048 2021-03-22
JP2021-130000 2021-08-06
JP2021130000A JP2022146847A (ja) 2021-03-22 2021-08-06 ブレーキ制御装置、除湿装置、及びブレーキ制御装置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7821A true CN115107821A (zh) 2022-09-27

Family

ID=80913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84280.8A Pending CN115107821A (zh) 2021-03-22 2022-03-22 制动控制装置、除湿装置、以及制动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4063209B1 (zh)
CN (1) CN115107821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4832A (zh) * 2003-10-15 2005-08-17 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 液压马达的自动变速机构
CN101408269A (zh) * 2007-10-12 2009-04-15 Smc株式会社 用于流体的层叠结构
CN101652258A (zh) * 2007-04-06 2010-02-1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
US20100133896A1 (en) * 2008-05-27 2010-06-03 Nissin Kogyo Co., Ltd.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and vehicle behavior control device
CN102159433A (zh) * 2008-09-22 2011-08-17 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 随重调整阀及制动控制装置
JP2012166617A (ja) * 2011-02-10 2012-09-0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管座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鉄道用車両のブレーキ装置
CN204115550U (zh) * 2014-08-13 2015-01-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层叠型集管、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
CN110164779A (zh) * 2019-04-09 2019-08-23 深圳市东飞凌科技有限公司 镭射二极体模组封帽设备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98953A (en) * 1985-06-17 1986-07-08 American Standard Inc. Electropneumatic brake control system for railway transit vehicle
US5454399A (en) * 1993-04-08 1995-10-03 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mpany Application and release magnet valve
US5788343A (en) * 1996-05-06 1998-08-04 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mpany Railway brake valve assembly
JP4310149B2 (ja) * 2003-08-21 2009-08-05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応荷重機能付き中継弁装置
JP5456008B2 (ja) 2011-11-30 2014-03-2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4832A (zh) * 2003-10-15 2005-08-17 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 液压马达的自动变速机构
CN101652258A (zh) * 2007-04-06 2010-02-1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
CN101408269A (zh) * 2007-10-12 2009-04-15 Smc株式会社 用于流体的层叠结构
US20100133896A1 (en) * 2008-05-27 2010-06-03 Nissin Kogyo Co., Ltd.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and vehicle behavior control device
CN102159433A (zh) * 2008-09-22 2011-08-17 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 随重调整阀及制动控制装置
JP2012166617A (ja) * 2011-02-10 2012-09-0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管座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鉄道用車両のブレーキ装置
CN204115550U (zh) * 2014-08-13 2015-01-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层叠型集管、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
CN110164779A (zh) * 2019-04-09 2019-08-23 深圳市东飞凌科技有限公司 镭射二极体模组封帽设备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63209B1 (en) 2024-04-24
EP4063209A1 (en) 2022-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79870C (en)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swing adsorption processes related thereto
JP4435727B2 (ja) 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US5979542A (en) Laminated heat exchanger
EP2945217A1 (en) Cooling device for a battery pack
US20200161678A1 (en) Humidifying module for humidifying a fluid
CN106573608B (zh) 用于在压缩空气制动设备中进行压力调制的阀单元
US9816766B2 (en) Two piece manifold
CN115107821A (zh) 制动控制装置、除湿装置、以及制动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US7923124B2 (en) Laminated structure for a fluid
CN102548841A (zh) 用于边界层吸除的装置和用于其的复合构件
US12018897B2 (en) Heat exchanger, fuel cell assembly and method
US7814934B2 (en) Adsorbent fractionator directional flow control valve assembly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22146847A (ja) ブレーキ制御装置、除湿装置、及びブレーキ制御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01029463A1 (en) Railroad car brake manifold
CN1195102A (zh) 层状热交换器
CN105579746A (zh) 中间板和控制单元
US20220410864A1 (en) 3d printed manifold for a pneumatic control panel of a railway vehicle
JP7324850B2 (ja) 鉄道車両制動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鉄道車両制動装置
AU2011202517B2 (en) Relay configuration for an electro-pneumatic train
JP5456009B2 (ja) 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JP7361129B2 (ja) 熱管理ユニット及び熱管理システム
JP2015517896A (ja) エアゾール分離器
CN113690468A (zh) 水分离器和燃料电池装置
CN214267587U (zh) 一种jz-7型空气制动阀组集成安装模块
JP2024010956A (ja) ブレーキ制御装置及びブレーキ制御装置の接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