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4061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4061B
CN115104061B CN202080003478.3A CN202080003478A CN115104061B CN 115104061 B CN115104061 B CN 115104061B CN 202080003478 A CN202080003478 A CN 202080003478A CN 115104061 B CN115104061 B CN 1151040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ouch electrode
metal layer
touch
a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347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04061A (zh
Inventor
王玉
何帆
仝可蒙
樊聪
徐鹏
崔国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104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4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04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40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多个触控电极(11)和多条触控电极引线(12),至少一个触控电极(11)连接至少一条触控电极引线(12);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VA),多个触控电极(11)位于显示区(AA);显示面板还包括在至少一条触控电极引线(12)周围设置的用于标识该触控电极(11)引线的引线标签(13)。由此在对触控电极(11)和触控电极引线(12)设计图纸时避免混淆,图纸设计完成后根据引线标签(13)可以精准的对触控电极引线(12)及连接的触控电极(11)构成的通道进行校准,提高检图效率;同时,对触控电极引线(12)增加引线标签(13)更加便于对面板进行触控性能分析,在面板出现触控性能不良时,能够快速准确找到出现问题的触控通道位置。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用者对触控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触控功能是通过在显示产品中设置大量的触控电极,再通过引线将触控电极分别引出,通过检测手指在触碰显示产品时产生的容值的变化来实现触控检测。
由于触控电极的数量众多,连接触控电极的走线的数量较多,不容易区分各走线对应于哪个触控通道,因此在对触控功能进行检测时,要花费较多时间区分和校准,在触控功能发生异常时,也无法对产生不良的位置及所需要分析的触控通道进行精确定位。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触控电极;和
多条触控电极引线,至少一个所述触控电极连接至少一条所述触控电极引线;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多个触控电极位于所述显示区;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在所述至少一条触控电极引线周围设置的用于标识该触控电极引线的引线标签。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线标签设置在所述至少一条触控电极引线连接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的邻近位置处。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检测引脚,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非显示区内;所述触控电极引线沿着所述显示区的边缘延伸并与对应的所述检测引脚连接;
引脚标签,位于所述检测引脚周围设置,用于标识对应的检测引脚。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脚标签位于所述检测引脚背离连接的所述触控电极引线一侧的邻近位置处。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电极引线连接对应的所述引线标签的标识内容与该触控电极引线连接的所述检测引脚对应的所述引脚标签的标识内容相同。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线标签和所述引脚标签的标识内容采用字母、数字或两者的组合。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包括:
衬底基板;
驱动线路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且包括多个金属层;
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位于所述驱动线路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封装层,位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和
触控功能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的一侧且包括至少一层金属层;其中,
所述触控电极位于所述触控功能层中的金属层内;
所述触控电极引线与所述触控功能层中的至少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
所述引线标签与所述触控功能层中的至少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
所述检测引脚与所述驱动线路层的至少一个金属层和/或所述触控功能层中的至少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和
所述引脚标签与所述驱动线路层的至少一个金属层和/或所述触控功能层中的至少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功能层包括:
触控阻挡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一侧的表面;
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触控阻挡层背离所述封装层一侧的表面;
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离所述触控阻挡层一侧的表面;
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绝缘层背离所述第一金属层一侧的表面;
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背离所述绝缘层一侧的表面;
所述触控电极引线包括:
第一引线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同层设置;
第二引线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同层设置;
所述第一引线层和所述第二引线层通过所述绝缘层的过孔电连接;
所述引线标签与所述第一金属层或所述第二金属层同层设置。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线路层包括:
缓冲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
有源层,位于所述缓冲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栅极绝缘层,位于所述有源层背离所述缓冲层的一侧;
栅极金属层,位于所述栅极绝缘层背离所述有源层的一侧;
层间绝缘层,位于所述栅极金属层背离所述栅极绝缘层的一侧;
源漏金属层,位于所述层间绝缘层背离所述栅极金属层的一侧;
平坦层,位于所述源漏金属层背离所述层间绝缘层的一侧;
所述检测引脚与所述源漏金属层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同层设置,所述引脚标签与所述源漏金属层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同层设置。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线路层包括:
缓冲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
有源层,位于所述缓冲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栅极绝缘层,位于所述有源层背离所述缓冲层的一侧;
栅极金属层,位于所述栅极绝缘层背离所述有源层的一侧;
层间绝缘层,位于所述栅极金属层背离所述栅极绝缘层的一侧;
第一源漏金属层,位于所述层间绝缘层背离所述栅极金属层的一侧;
第一平坦层,位于所述第一源漏金属层背离所述层间绝缘层的一侧;
第二源漏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平坦层背离所述第一源漏金属层的一侧;
第二平坦层,位于所述第二源漏金属层背离所述第一平坦层的一侧;
所述检测引脚与所述第二源漏金属层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同层设置,所述引脚标签与所述第二源漏金属层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同层设置。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互绝缘;
所述多条触控电极引线包括多条第一触控电极引线和多条第二触控电极引线;所述检测引脚包括多个第一检测引脚和多个第二检测引脚;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引线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引线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检测引脚连接;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引线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接,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引线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检测引脚连接。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
或者,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子电极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子电极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子电极通过所述绝缘层的过孔电连接;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引脚位于所述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一侧的非显示区内,所述检测引脚所在非显示区为第一区,所述检测引脚相对一侧的非显示区为第二区,所述检测引脚两侧的非显示区为第三区和第四区;
一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对应连接一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引线,一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对应连接一条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引线;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引线在所述第三区或所述第四区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引线以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位置为起点,沿所述第三区或所述第四区延伸至所述第一区,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检测引脚连接;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引线在所述第一区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引线以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位置为起点,沿所述第一区延伸,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检测引脚连接;
或者,一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对应连接一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引线,一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对应连接两条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引线;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引线在所述第三区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引线以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位置为起点,沿所述第三区延伸至所述第一区,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检测引脚连接;一部分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引线在所述第一区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引线以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位置为起点,沿所述第一区延伸,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检测引脚连接,其余部分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引线在所述第二区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引线以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位置为起点,沿所述第四区延伸至所述第一区,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检测引脚连接。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引线对应的所述引线标签位于该第一触控电极引线的起点的邻近位置;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引线对应的所述引线标签位于该第二触控电极引线的起点的邻近位置。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功能层包括:
触控阻挡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一侧的表面;
金属层,位于所述触控阻挡层背离所述封装层一侧的表面;
保护层,位于所述金属层背离所述触控阻挡层一侧的表面;其中,
所述多个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金属层内;
所述多条触控电极引线与所述金属层同层设置;和
所述引线标签与所述金属层同层设置。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自电容电极;所述触控电极引线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自电容电极连接,所述触控电极引线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检测引脚连接;
所述触控电极引线以连接对应的所述自电容电极的位置为起点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与对应的所述检测引脚连接。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电极引线对应的所述引线标签位于该触控电极引线的起点的邻近位置。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触控电极;
多条触控电极引线,至少一个所述触控电极连接至少一条所述触控电极引线;和
多个检测引脚,一条所述触控电极引线连接一个所述检测引脚;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多个触控电极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触控电极引线沿着所述显示区的边缘延伸并与对应的所述检测引脚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在至少一个所述检测引脚周围设置的用于标识该检测引脚的引脚标签。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脚标签位于所述检测引脚背离连接的所述触控电极引线一侧的邻近位置处。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包括:
衬底基板;
驱动线路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且包括多个金属层;
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位于所述驱动线路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封装层,位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和
触控功能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的一侧且包括至少一层金属层;其中,
所述触控电极位于所述触控功能层中的金属层内;
所述触控电极引线与所述触控功能层中的至少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
所述检测引脚与所述驱动线路层的至少一个金属层和/或所述触控功能层中的至少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和
所述引脚标签与所述驱动线路层的至少一个金属层和/或所述触控功能层中的至少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线路层包括:
缓冲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
有源层,位于所述缓冲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栅极绝缘层,位于所述有源层背离所述缓冲层的一侧;
栅极金属层,位于所述栅极绝缘层背离所述有源层的一侧;
层间绝缘层,位于所述栅极金属层背离所述栅极绝缘层的一侧;
源漏金属层,位于所述层间绝缘层背离所述栅极金属层的一侧;
平坦层,位于所述源漏金属层背离所述层间绝缘层的一侧;
所述检测引脚与所述源漏金属层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同层设置,所述引脚标签与所述源漏金属层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同层设置。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线路层包括:
缓冲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
有源层,位于所述缓冲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栅极绝缘层,位于所述有源层背离所述缓冲层的一侧;
栅极金属层,位于所述栅极绝缘层背离所述有源层的一侧;
层间绝缘层,位于所述栅极金属层背离所述栅极绝缘层的一侧;
第一源漏金属层,位于所述层间绝缘层背离所述栅极金属层的一侧;
第一平坦层,位于所述第一源漏金属层背离所述层间绝缘层的一侧;
第二源漏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平坦层背离所述第一源漏金属层的一侧;
第二平坦层,位于所述第二源漏金属层背离所述第一平坦层的一侧;
所述检测引脚与所述第二源漏金属层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同层设置,所述引脚标签与所述第二源漏金属层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同层设置。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介绍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中虚线框x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虚线框y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图1中检测引脚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检测引脚区域的另一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本公开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公开保护范围内。本公开的附图仅用于示意相对位置关系不代表真实比例。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ed Diode,简称OLED)显示技术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OLED优良的显示性能使得其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与此同时,对屏幕的集成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针对触控感应面板(Touch Sensor Panel,简称TSP),采用柔性多层一体化触控(Flexible Multi-Layer On Cell,简称FMLOC)技术在显示面板的封装层上制作金属网格触控电极层,从而进行触控控制,无需外挂TSP。该工艺可以减小屏幕厚度,进而有利于折叠;同时没有贴合公差,可减小边框宽度。
在进行FMLOC设计时,由于连接触控电极的信号走线较多,容易产生错误,即使可以通过软件点亮功能来进行各个通道的区分,防止产生错误,但是会花费较多时间进行校准;另外,在对产品进行分析及TSP不良解析时,难以区分各个通道,无法对产生不良的位置及所需要分析的FMLOC通道进行精确定位。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可以对连接各触控电极的引线进行区分,从而克服上述问题。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参照图1,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以及包括显示区AA设置的非显示区VA。显示区AA用于图像显示,非显示区VA可以用于布线和绑定。
显示区AA包括:多个触控电极11。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触控电极11由金属网格构成,在手指触碰显示区AA时,触控电极的电容值产生变化,由此来检测触控位置。
显示面板包括多条触控电极引线12,每个触控电极11连接至少一条触控电极引线12。触控电极11通过连接触控电极引线12与非显示区VA内的驱动芯片连接,由驱动芯片通过触控电极引线12向对应的触控电极11施加驱动信号,触控电极11产生的触控信号也可以通过触控电极引线12传输给驱动芯片,以使驱动芯片检测发生触控的位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至少一条触控电极引线12在其周围区域设置有用于标识该触控电极引线12的引线标签13。由此可以在对触控电极和触控电极引线设计图纸时避免混淆,图纸设计完成后根据引线标签可以精准的对触控电极引线及连接的触控电极构成的通道进行校准,提高检图效率;同时,对触控电极引线增加引线标签更加便于对面板进行触控性能分析,在面板出现触控性能不良时,能够快速准确找到出现问题的触控通道位置,对其进行解析。
可选地,引线标签13可以设置在触控电极引线12连接对应的触控电极11的邻近位置处。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对触控电极引线12进行标识。
图2为图1中虚线框x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参照图2,触控电极11可以采用网格状结构进行制作,触控电极引线12位于触控电极11的一侧,且与触控电极11进行连接。由图2可以看出,连接不同触控电极的触控电极引线12会在显示区的边缘密集排列,将引线标签13设置于触控电极引线12连接触控电极11处的邻近位置,这样可以对触控电极引线12进行标识,有利于区分各触控电极引线12,也起到标识触控通道的作用。
参照图1,显示面板还包括检测引脚14和引脚标签15。
检测引脚14,位于显示区AA一侧的非显示区VA内;触控电极引线12沿着显示区AA的边缘延伸至检测引脚14所在的非显示区,最终与对应的检测引脚14连接。
检测引脚14用于在检测阶段为触控电极11提供驱动信号,由此检测各触控通道是否产生异常。在检测完成之后,再绑定驱动芯片,将触控电极引线12与驱动芯片电连接,由驱动芯片接收触控信号或发送驱动信号。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触控电极引线12可以直接与检测引脚14连接,也可以通过在非显示区内进行换层之后,最终与检测引脚14连接,在此不做限定。
参照图1可以看出,在检测引脚14的周围还设置有用于标识该检测引脚14的引脚标签15。
检测引脚14、触控电极引线12和触控电极11之间形成通路,对检测引脚14增加引脚标签15之后,更加便于对面板进行触控性能分析,在面板出现触控性能不良时,能够快速准确找到出现问题的触控通道位置。
可选地,引脚标签15可以设置在检测引脚14背离连接的触控电极引线12一侧的邻近位置处。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对检测引脚14进行标识。
图3为图1中虚线框y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参照图3,检测引脚14在背离连接的触控电极引线12一侧的邻近位置处设置有引脚标签15。检测引脚14通常情况下尺寸较小,且排列成一排进行设置,因此彼此之间不易于区分,因此在每个检测引脚14的邻近位置设置引脚标签15,可以起到标识检测引脚14的作用,从而可以在进行各触控通道进行检测时,准确找到其对应的检测引脚14。
需要说明的是,每条触控电极引线12最终均会与一个检测引脚14连接,而每条触控电极引线12用于对一个触控电极11所在的触控通道传输信号,因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比图2和图3,触控电极引线12连接对应的引线标签13的标识内容与该触控电极引线12连接的检测引脚14对应的引脚标签15的标识内容相同。
引线标签13和引脚标签15的标识内容可以用于区分各个触控通道,在具体实施时,引线标签13和引脚标签15的标识内容可以采用字母、数字或两者的组合,在此不做限定。
在进行触控检测时,检测引脚14向连接的触控电极引线12传输驱动信号,那么检测引脚14和其连接的触控电极引线12采用相同标识内容的标签进行标识,可以准确地向标识内容所对应的触控通道传输相应的驱动信号。
例如,对于互电容式的显示面板,触控电极分为触控驱动电极为Tx和触控检测电极Rx,因此对于连接触控驱动电极Tx的触控电极引线12的引线标签13可以采用T1、T2、T3等,连接这些触控电极引线的检测引脚对应的引脚标签同样可以采用T1、T2、T3等;对于连接触控检测电极Rx的触控电极引线12的引线标签13可以采用R1、R2、R3等,连接这些触控电极引线的检测引脚对的引脚标签同样可以采用R1、R2、R3等,在此不做限定。而对于自电容式的显示面板,触控电极为自电容电极,因此连接自电容电极的触控电极引线12对应的引线标签13,以及触控电极引线12连接的检测引脚14对应的引脚标签15均可以采用Q1、Q2、Q3等进行标识,在此不做限定。
参照图3,显示面板除上述检测引脚14以外,还包括提供其它信号的引脚,这些引脚可以与检测引脚14并排设置。例如,显示面板还包括连接接地信号线的接地引脚,以及用于输出稳压信号的引脚等。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上述引脚也同样增加引脚标签,由此可以对引脚所输出的信号进行有效标识,同时与连接触控电极引线12的各检测引脚14加以区分。如图3所示,对于连接接地信号线的接地引脚对应的引脚标签可以采用GND,对于连接稳压信号线的引脚对应的引脚标签可以采用Guard,在此不做限定。
在制作显示面板时,触控电极引线12及引线标签13,检测引脚14及引脚标签15可以与显示面板中的金属层同时形成。
具体来说,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一,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参照图4和图5,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110,具有支撑和承载作用。
驱动线路层120,位于衬底基板之上;用于为像素单元提供驱动信号;
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130,位于驱动线路层120背离衬底基板110的一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可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作为像素单元的发光器件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
封装层140,位于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130背离衬底基板120的一侧。封装层140具有无机层和有机层交替堆叠设置的结构,用于对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进行封装,同时阻隔水氧进入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中。
触控功能层150,位于封装层140背离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130的一侧。
本公开实施例直接在封装层140上制作金属网格电极,无需外挂触控器件,从而可以减小显示面板整体厚度,适用于柔性显示面板。采用该技术制作的触控显示面板不存在贴合公差的问题,可以进一步减小边框宽度。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参照图4,驱动线路层120具体包括:
缓冲层121,位于衬底基板110之上。缓冲层121可以对衬底基板110和上方膜层之间的应力进行匹配,也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密封性能。缓冲层121可以采用无机材料进行制作,在此不做限定。
有源层122,位于缓冲层121背离衬底基板110的一侧。有源层122为用于制作薄膜晶体管的一个功能性膜层,有源层122具有预设的图形。有源层122包括通过掺杂N型离子或P型离子而形成的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在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之间的区域是不进行掺杂的沟道区。
栅极绝缘层123,位于有源层122背离缓冲层121的一侧。栅极绝缘层123用于对有源层122上方金属层进行绝缘。栅极绝缘层123的材料可以采用氧化硅、氮化硅等,在此不做限定。
栅极金属层124,位于栅极绝缘层123背离有源层122的一侧。栅极金属层124具有包括栅极以及栅线的图形。栅极金属层124可以采用单层或多层金属的叠层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层间绝缘层125,位于栅极金属层124背离栅极绝缘层123的一侧。层间绝缘层125用于对栅极金属层124上方金属层进行绝缘。栅极绝缘层125的材料可以采用氧化硅、氮化硅等,在此不做限定。
源漏金属层126,位于层间绝缘层125背离栅极金属层124的一侧。源漏金属层126具有包括源极、漏极和数据线的图形。源漏金属层126可以采用单层或多层金属的叠层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有源层、栅极、源极和漏极构成薄膜晶体管TFT结构。
平坦层127,位于源漏金属层126背离层间绝缘层125的一侧。平坦层127用于源漏金属层126进行绝缘,同时将膜层表面平整化,有利于在平坦层127之上再形成其它器件。平坦层127可以采用氧化硅、氮化硅等材料进行制作,在此不做限定。平坦层127的表面具有暴露出漏极的过孔。
在另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参照图5,驱动线路层120具体包括:
缓冲层121,位于衬底基板110之上。
有源层122,位于缓冲层121背离衬底基板110的一侧。
栅极绝缘层123,位于有源层122背离缓冲层121的一侧。
栅极金属层124,位于栅极绝缘层123背离有源层122的一侧。
层间绝缘层125,位于栅极金属层124背离栅极绝缘层123的一侧。
第一源漏金属层126,位于层间绝缘层125背离栅极金属层124的一侧。第一源漏金属层126具有包括源极、漏极以及电源信号线的图形。
第一平坦层127,位于第一源漏金属层126背离层间绝缘层125的一侧。第一平坦层127用于第一源漏金属层126进行绝缘,同时将膜层表面平整化,有利于在第一平坦层127之上再形成其它器件。第一平坦层127可以采用氧化硅、氮化硅等材料进行制作,在此不做限定。
第二源漏金属层128,位于第一平坦层127背离第一源漏金属层的一侧。第二源漏金属层包括数据线的图形等。
第二平坦层129,位于第二源漏电极层128背离第一平坦层127的一侧。第二平坦层129用于第二源漏金属层128进行绝缘,同时将膜层表面平整化,有利于在第二平坦层129之上再形成其它器件。第二平坦层129可以采用氧化硅、氮化硅等材料进行制作,在此不做限定。
在衬底基板110之上形成上述驱动线路层120之后,在驱动线路层120之上再制作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130。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130具体包括:
第一电极层131,位于平坦层127背离源漏金属层126的一侧。第一电极层131包括多个相互分立的第一电极,每个第一电极通过平坦层127的过孔与下方的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以向第一电极传输驱动信号。第一电极层131的材料可以采用氧化铟锡等透明导电材料,在此不做限定。
像素界定层132,位于平坦层127背离源漏金属层126的一侧,且位于各第一电极之间的间隔位置。像素界定层132用于将各第一电极所在的区域分隔开,相较于第一电极层131以及其它有机功能膜层具有较大的厚度。
发光层133,位于第一电极(131)背离平坦层127的一侧。形成在不同第一电极之上的发光层133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或不同的材料。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发光层133可以采用出射不同颜色的有机发光材料,发光层仅形成在对应的第一电极之上;或者,发光层133也可以采用出射白光的有机发光材料,发光层整层设置,再通过设置彩膜基板,以实现不同颜色光线的出射。
第二电极层134,位于发光层133、像素界定层132、支撑部背离平坦层127的一侧。第二电极层134整层设置,第二电极层134的材料可以采用金属银等导电材料,在此不做限定。
在对第一电极层131和第二电极层134施加电压时,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中复合成激子,激发发光层133中的发光材料进行发光。
在衬底基板驱动线路层120上形成上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130之后,在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130的表面形成封装层140,靠近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130最近的封装层为无机层,这样可以起到阻隔水氧进入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130的目的,在无机层之间增加有机层,可以起到缓解应力的作用。
在形成封装层140之后,在封装层140之上制作触控功能层150。触控功能层150具体可以包括:
触控阻挡层151,位于封装层140背离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130一侧的表面。触控阻挡层151起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与触控电极之间的阻隔作用。触控阻挡层151可以采用无机材料进行制作,在此不做限定。
第一金属层152,位于触控阻挡层151背离封装层140一侧的表面;绝缘层153,位于第一金属层152背离触控阻挡层151一侧的表面;第二金属层154,位于绝缘层153背离第一金属层152一侧的表面。第一金属层151和第二金属层154为用于实现触控功能层的金属层,具有网格状图形,两个金属层之间采用绝缘层153进行绝缘。
保护层155,位于第二金属层154背离绝缘层153一侧的表面。保护层155起到绝缘保护触控电极层的作用。保护层可以采用有机材料进行制作,在此不做限定。
由图4和图5可以看出,驱动线路层120包括多个金属层,具体可以包括上述栅极金属层124和源漏金属层126;或者可以包括栅极金属层124、第一源漏金属层126和第二源漏金属层128。触控功能层150包括至少一层金属层,具体可以包括第一金属层152和/或第二金属层154。
其中,触控电极11位于触控功能层150中的金属层内;触控电极引线12与触控功能层150中的至少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引线标签13与触控功能层150中的至少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检测引脚14与驱动线路层120的至少一个金属层和/或触控功能层150中的至少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引脚标签15与驱动线路层120的至少一个金属层和/或触控功能层150中的至少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
具体来说,当上述显示面板为互电容式的显示面板时,触控功能层150同时包括第一金属层152和第二金属层154,触控电极11与第一金属层152和第二金属层154同层设置。当上述显示面板为自电容式的显示面板时,触控功能层150仅需要包括一层金属层,即上述的第一金属层152或第二金属层154,触控电极与该金属层同层设置。
触控电极引线12与触控功能层150中的至少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可选地,为了减小触控电极引线12的负载,当触控功能层150包括第一金属层152和第二金属层154时,可以在第一金属层152和第二金属层154均形成触控电极引线12的图形,再通过两个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中的过孔将两层触控电极引线电连接。
具体来说,触控电极引线12包括:第一引线层和第二引线层。其中,第一引线层与第一金属层152同层设置,第二引线层与第二金属层154同层设置;第一引线层和第二引线层通过绝缘层的过孔电连接。触控电极引线12采用两层金属的设置,可以减小触控电极引线12本身的负载。
触控电极引线12与触控电极11相连接,引线标签13用于标识触控电极引线12,因此触控电极引线12对应的引线标签13可以与触控功能层中的至少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与同层的触控电极11采用同一次构图工艺形成。
具体来说,引线标签15可以与第一金属层152或第二金属层154同层设置。引线标签15不与触控电极引线12以及触控电极11电连接,且引线标签15只用于对触控电极引线12进行标识,因此引线标签15仅需要与触控功能层中的其中一个金属层同层即可。例如,可以将引线标签15与更靠近显示侧的第二金属层154同层设置。
检测引脚14可以与驱动线路层120中的至少一个金属层和/或触控功能层150中的至少一个金属层同层设置。检测引脚14可以采用单层结构,也可以采用多层结构。
当显示面板采用图4所示结构,检测引脚14采用单层结构时,检测引脚14可以与图4中源漏金属层126同层设置;或者检测引脚14也可以与第二金属层154同层设置。当显示面板采用图4所示结构,检测引脚14采用多层结构时,检测引脚14可以与图4中的源漏金属层126和第二金属层154同层设置。
当显示面板采用图5所示结构,检测引脚14采用单层结构时,检测引脚14可以与图5中第二源漏金属层128同层设置;或者检测引脚14也可以与第二金属层154同层设置。当显示面板采用图5所示结构,检测引脚14采用多层结构时,检测引脚14可以与图5中的第二源漏金属层128和第二金属层154同层设置。
引脚标签15可以与驱动线路层120中的至少一个金属层和/或触控功能层150中的至少一个金属层同层设置。
可选地,为了使引脚标签15可以位于最上层的金属层,例如,引脚标签15可以与第二金属层154同层设置。除此之外,引脚标签15也可以与检测引脚14同层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由于,检测引脚14仅应用于显示面板的检测阶段,且检测引脚14的设置位置通常情况下不与触控电极引线12相邻,因此触控电极引线12通常不会与检测引脚14直接连接。
图6为图1中检测引脚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检测引脚区域的另一局部放大图。
如图6和图7所示,非显示区可以划分为第一走线区f1、弯折区Bd、第二直接线区f2、FPC引脚区Fp以及检测引脚14所在的区域。触控电极引线12在沿着显示区AA的边缘延伸到非显示区之后,首先会经过第一走线区f1延伸至弯折区Bd,由于触控电极走线12采用触控功能层150中的金属层进行制作,在显示面板在弯折区Gd进行弯折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触控电极引线12的损坏,因此在弯折区Bd触控电极引线12会进行换层处理,通常可以换层至驱动线路层120中的源漏金属层126(或第二源漏金属层128),从而延伸至第二走线区f2以及FPC引脚区Fp。此时,根据FPC引脚以及检测引脚14所在的膜层,可以对触控电极引线再次进行换层处理,以使触控电极引线可以换层至引脚所在的金属层,从而可以与FPC引脚以及检测引脚14连接。
当检测引脚14与源漏金属层126(或第二源漏金属层128)同层设置时,触控电极引线在经过弯折区Bd之后,可以不再做换层处理,在经过第二直接线区f2和FPC引脚区Fp之后,直接与检测引脚14连接。
当检测引脚与触控功能层150中的第二金属层154同层设置时,触控电极引线在经过弯折区Bd之后,可以再将做换层处理,换层至第二金属层154,在经过第二直接线区f2和FPC引脚区Fp之后,与检测引脚14连接。
参照图6,检测引脚14可以设置在FPC引脚背离弯折区Bd的一侧,检测引脚14在完成检测任务之后,可以被切除,以避免在正常图像显示过程中对驱动信号产生影响。
参照图7,检测引脚14也可以与FPC引脚并排设置,此时检测引脚14会一直保留在显示面板中。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可以为互电容式的显示面板,也可以为自电容式的显示面板。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当采用互电容式的显示面板时,参照图1和图8,触控电极11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R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1T;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d1延伸,沿第二方向d2排列;第二触控电极11T沿第二方向d2延伸,沿第一方向d1排列;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交叉;第一触控电极11R与第二触控电极11T相互绝缘。
触控电极引线12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引线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引线12T;检测引脚14包括多个第一检测引脚14R和多个第二检测引脚14T;第一触控电极引线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11R连接,第一触控电极引线12R的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一检测引脚14R连接;第二触控电极引线12T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11T连接,第二触控电极引线12T的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二检测引脚14T连接。
其中,第一方向d1可以为像素单元行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d2可以为像素单元列的延伸方向,在此不做限定。上述的第一触控电极11R可以为触控感应电极,第二触控电极11T可以为触控驱动电极。在触控检测过程中,通过第二触控电极引线12T向触控驱动电极施加驱动信号,当人手触摸显示屏时,触控感应电极与触控驱动电极之间的电容值会发生变化,通过检测触控感应电极的电信号变化,可以确定显示面板发生触控的位置。
上述第一触控电极11R和第二触控电极11T的位置也可以灵活设置,可选地,可以将第一触控电极11R设置于第一金属层152,将第二触控电极11T位于第二金属层152,由于第一金属层152和第二金属层154之间设置有绝缘层153,因此采用上述设置方式时,第一触控电极11R和第二触控电极11T之间不需要搭桥等其它处理即可达到相互绝缘的状态。
可选地,第一触控电极11R还可以包括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其中,第一子电极位于第一金属层152,第二子电极位于第二金属层154,第一子电极和对应的第二子电极通过绝缘层153的过孔电连接。第二触控电极11T位于第二金属层154,且第二触控电极11T与位于同层的第二子电极相互绝缘。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第一金属层152同时形成部分第一触控电极11R和第二触控电极11T的图形,在第二金属层154同时形成部分第一触控电极11R和第二触控电极11T的图形,再通过绝缘层153的过孔将位于两个金属层的对应的触控电极进行连接,本公开实施例不对可以形成第一触控电极11R和第二触控电极11T的具体方案进行限定。
如图1和图8所示,检测引脚14位于显示区AA沿第二方向d2一侧的非显示区VA内,检测引脚14所在非显示区为第一区VA1,检测引脚14相对一侧的非显示区为第二区VA2,检测引脚两侧的非显示区为第三区VA3和第四区VA4。
可选地,如图1所示,一个第一触控电极11R可以对应连接一条第一触控电极引线12R,一个第二触控电极11T可以对应连接一条第二触控电极引线12T。
第一触控电极引线12R在第三区VA3或第四区VA4(图1为第一触控电极引线12R设置在第三区VA3的情况)与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11R的一端连接,第一触控电极引线12R以连接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11R的位置为起点,沿第三区VA3或第四区VA4(图1为第一触控电极引线12R在第三区VA3延伸的情况)延伸至第一区VA1,与对应的第一检测引脚14R连接。第二触控电极引线12T在第一区VA1与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11T的一端连接,第二触控电极引线12T以连接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11T的位置为起点,沿第一区VA1延伸,与对应的第二检测引脚14T连接。
上述的第一触控电极11R可以为触控感应电极,第二触控电极11T可以为触控驱动电极,当显示面板的尺寸较小时,触控驱动电极只需要由一侧传输驱动信号即可保证各位置处的信号相对平衡。此时,第一触控电极11R所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引线12R由第三区或第四区进行延伸,第二触控电极11T所连接的第二触控电极引线12T由第一区进延伸,以使第二触控电极引线12T与第二检测引脚14T的连接距离较短,避免第二触控电极引线12T的负载过大。
第一触控电极引线12R对应的引线标签13设置于该第一触控电极引线12R的起点的邻近位置。第二触控电极引线12T对应的引线标签13设置于该第二触控电极引线12T的起点的邻近位置。由图1可以看出,第一触控电极引线12R在第三区VA3与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11R连接,因此第一触控电极引线12R对应的引线标签13设置在第三区VA3内。第二触控电极引线12T在第一区VA1与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11T连接,因此第二触控电极引线12T对应的引线标签13设置在第一区VA1内。
可选地,如图8所示,一个第一触控电极11R还可以对应连接一条第一触控电极引线12R,一个第二触控电极11T可以对应连接两条第二触控电极引线12T;第一触控电极引线12R在第三区VA3与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11R的一端连接,第一触控电极引线12R以连接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11R的位置为起点,沿第三区VA3延伸至第一区VA1,与对应的第一检测引脚14R连接。一部分第二触控电极引线12T在第一区VA1与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11T的一端连接,第二触控电极引线12T以连接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11T的位置为起点,沿第一区VA1延伸,与对应的第二检测引脚14T连接,其余部分第二触控电极引线12T在第二区VA2与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11T的一端连接,第二触控电极引线12T以连接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11T的位置为起点,沿第四区VA4延伸至第一区VA1,与对应的第二检测引脚14T连接。
上述的第一触控电极11R可以为触控感应电极,第二触控电极11T可以为触控驱动电极,当显示面板的尺寸较大时,触控驱动电极需要由两侧传输驱动信号才可保证各位置处的信号相对平衡。此时,第一触控电极11R所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引线12R由第三区或第四区中的一侧进行延伸,第二触控电极11T在第一区VA1所连接第二触控电极引线12T由第一区VA1进延伸,第二触控电极11T在第二区VA2所连接第二触控电极引线12T由第二区VA2和第三区或第四区中的另一侧进延伸。
第一触控电极引线12R对应的引线标签13设置于该第一触控电极引线12R的起点的邻近位置。第二触控电极引线12T对应的引线标签13设置于该第二触控电极引线12T的起点的邻近位置。由图1可以看出,第一触控电极引线12R在第三区VA3与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11R连接,因此第一触控电极引线12R对应的引线标签13设置在第三区VA3内。在第一区连接第二触控电极11T的第二触控电极引线12T对应的引线标签13设置在第一区VA1内,在第二区连接第二触控电极11T的第二触控电极引线12T对应的引线标签13设置在第二区VA2内。
需要说明的时,上述触控电极引线12通常情况下不与检测引脚14直接连接,而是要经过图6或图7所示的第一走线区f1、弯折区Bd、第二走线区f2、FPC引脚区Fp再与检测引脚14连接。触控电极引线12在此过程中可以经过至少一次的换层之后再与检测引脚14连接,具体的实施过程可以参见上述介绍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之三。
当采用自电容式的显示面板时,参照图9,触控电极11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自电容电极;触控电极引线12的一端与对应的自电容电极11连接,触控电极引线12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检测引脚14连接。
在触控检测过程中,自电容电极与地构成电容,当手指触摸显示屏时,手指的电容将会叠加到屏体电容上,使屏体电容量增加,通过检测电容产生变化的位置可以确定显示面板发生触控的位置。
可选地,自电容式的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层120中,通常可以仅设置一层金属层(第一金属层152或第二金属层154),自电容电极11以及连接自电容电极11的触控电极引线12可以与上述金属层同层设置,由此简化结构设计。
或者,触控功能层120仍可以设置两层金属层,自电容电极11包括第一自电容电极层和第二自电容电极层;第一自电容电极层与第一金属层152同层设置,第二自电容电极层与第二金属层154同层设置,第一自电容电极层和第二自电容电极层通过绝缘层153的过孔电连接。触控电极以两层设置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负载,从而稳定驱动信号。
如图9所示,触控电极引线12以连接对应的自电容电极11的位置为起点延伸至检测引脚14所在的位置,与对应的检测引脚14连接。每个自电容电极11均需要通过一条触控电极引线12连接到检测引脚14,每条触控电极引线12可以根据自电容电极11的位置,以尽量短的路径延伸到检测引脚14所在的位置。
触控电极引线12对应的引线标签13位于该触控电极引线的起点的邻近位置。由图7可以看出,触控电极引线12对应的引线标签13可以设置在触控电极引线12连接自电容电极11的邻近位置。
需要说明的时,上述触控电极引线12通常情况下不与检测引脚14直接连接,而是要经过图6或图7所示的第一走线区f1、弯折区Bd、第二走线区f2、FPC引脚区Fp再与检测引脚14连接。触控电极引线12在此过程中可以经过至少一次的换层之后再与检测引脚14连接,具体的实施过程可以参见上述介绍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之四。
参照图10,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以及包括显示区AA设置的非显示区VA。显示区AA用于图像显示,非显示区VA可以用于布线和绑定。
显示区AA包括:多个触控电极11。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触控电极11由金属网格构成,在手指触碰显示区AA时,触控电极的电容值产生变化,由此来检测触控位置。
显示面板包括多条触控电极引线12,每个触控电极11连接至少一条触控电极引线12。触控电极11通过连接触控电极引线12与非显示区VA内的驱动芯片连接,由驱动芯片通过触控电极引线12向对应的触控电极11施加驱动信号,触控电极11产生的触控信号也可以通过触控电极引线12传输给驱动芯片,以使驱动芯片检测发生触控的位置。
显示面板还包括检测引脚14和引脚标签15。
检测引脚14,位于显示区AA一侧的非显示区VA内;触控电极引线12沿着显示区AA的边缘延伸至检测引脚14所在的非显示区,最终与对应的检测引脚14连接。
检测引脚14用于在检测阶段为触控电极11提供驱动信号,由此检测各触控通道是否产生异常。在检测完成之后,再绑定驱动芯片,将触控电极引线12与驱动芯片电连接,由驱动芯片接收触控信号或发送驱动信号。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触控电极引线12可以直接与检测引脚14连接,也可以通过在非显示区内进行换层之后,最终与检测引脚14连接,在此不做限定。
在检测引脚14的周围还设置有用于标识该检测引脚14的引脚标签15。
检测引脚14、触控电极引线12和触控电极11之间形成通路,对检测引脚14增加引脚标签15之后,更加便于对面板进行触控性能分析,在面板出现触控性能不良时,能够快速准确找到出现问题的触控通道位置。
可选地,引脚标签15可以设置在检测引脚14背离连接的触控电极引线12一侧的邻近位置处。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对检测引脚14进行标识。
对检测引脚14增加引脚标签15,可以在对触控电极和触控电极引线设计图纸时避免混淆,图纸设计完成后根据引线标签可以精准的对触控电极引线及连接的触控电极构成的通道进行校准,提高检图效率;在面板出现触控性能不良时,能够快速准确找到出现问题的触控通道位置,对其进行解析。
同样地,显示面板可以采用图4或图5所示的结构,其中,触控电极11位于触控功能层150中的金属层内;触控电极引线12与触控功能层150中的至少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检测引脚14与驱动线路层120的至少一个金属层和/或触控功能层150中的至少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引脚标签15与驱动线路层120的至少一个金属层和/或触控功能层150中的至少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
具体来说,当上述显示面板为互电容式的显示面板时,触控功能层150同时包括第一金属层152和第二金属层154,触控电极11与第一金属层152和第二金属层154同层设置。当上述显示面板为自电容式的显示面板时,触控功能层150仅需要包括一层金属层,即上述的第一金属层152或第二金属层154,触控电极与该金属层同层设置。
触控电极引线12与触控功能层150中的至少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可选地,为了减小触控电极引线12的负载,当触控功能层150包括第一金属层152和第二金属层154时,可以在第一金属层152和第二金属层154均形成触控电极引线12的图形,再通过两个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中的过孔将两层触控电极引线电连接。
检测引脚14可以与驱动线路层120中的至少一个金属层和/或触控功能层150中的至少一个金属层同层设置。检测引脚14可以采用单层结构,也可以采用多层结构。
当显示面板采用图4所示结构,检测引脚14采用单层结构时,检测引脚14可以与图4中源漏金属层126同层设置;或者检测引脚14也可以与第二金属层154同层设置。当显示面板采用图4所示结构,检测引脚14采用多层结构时,检测引脚14可以与图4中的源漏金属层126和第二金属层154同层设置。
当显示面板采用图5所示结构,检测引脚14采用单层结构时,检测引脚14可以与图5中第二源漏金属层128同层设置;或者检测引脚14也可以与第二金属层154同层设置。当显示面板采用图5所示结构,检测引脚14采用多层结构时,检测引脚14可以与图5中的第二源漏金属层128和第二金属层154同层设置。
引脚标签15可以与驱动线路层120中的至少一个金属层和/或触控功能层150中的至少一个金属层同层设置。
可选地,为了使引脚标签15可以位于最上层的金属层,例如,引脚标签15可以与第二金属层154同层设置。除此之外,引脚标签15也可以与检测引脚14同层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触控电极引线12与检测引脚14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任一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由于该显示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显示面板相似,因此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显示面板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2)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触控电极;和
多条触控电极引线,每个所述触控电极连接至少一条所述触控电极引线,连接不同触控电极的触控电极引线位于各自的一侧,且会在显示区的边缘密集排列;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多个触控电极位于所述显示区;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在至少一条所述触控电极引线周围设置的用于标识该触控电极引线的引线标签;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检测引脚,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非显示区内;所述触控电极引线沿着所述显示区的边缘延伸并与对应的所述检测引脚连接;
引脚标签,位于所述检测引脚周围设置,用于标识对应的检测引脚;
其中,每条触控电极引线均会与一个检测引脚连接,且所述每条触控电极引线用于对一个触控电极所在的触控通道传输信号;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
驱动线路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且包括多个金属层;
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位于所述驱动线路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封装层,位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和
触控功能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的一侧且包括至少一层金属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引线标签设置在所述至少一条触控电极引线连接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的邻近位置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引脚标签位于所述检测引脚背离连接的所述触控电极引线一侧的邻近位置处。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触控电极引线连接对应的所述引线标签的标识内容与该触控电极引线连接的所述检测引脚对应的所述引脚标签的标识内容相同。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引线标签和所述引脚标签的标识内容采用字母、数字或两者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包括:
所述触控电极位于所述触控功能层中的金属层内;
所述触控电极引线与所述触控功能层中的至少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
所述引线标签与所述触控功能层中的至少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
所述检测引脚与所述驱动线路层的至少一个金属层和/或所述触控功能层中的至少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和
所述引脚标签与所述驱动线路层的至少一个金属层和/或所述触控功能层中的至少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触控功能层包括:
触控阻挡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一侧的表面;
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触控阻挡层背离所述封装层一侧的表面;
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离所述触控阻挡层一侧的表面;
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绝缘层背离所述第一金属层一侧的表面;
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背离所述绝缘层一侧的表面;
所述触控电极引线包括:
第一引线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同层设置;
第二引线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同层设置;
所述第一引线层和所述第二引线层通过所述绝缘层的过孔电连接;
所述引线标签与所述第一金属层或所述第二金属层同层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驱动线路层包括:
缓冲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
有源层,位于所述缓冲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栅极绝缘层,位于所述有源层背离所述缓冲层的一侧;
栅极金属层,位于所述栅极绝缘层背离所述有源层的一侧;
层间绝缘层,位于所述栅极金属层背离所述栅极绝缘层的一侧;
源漏金属层,位于所述层间绝缘层背离所述栅极金属层的一侧;
平坦层,位于所述源漏金属层背离所述层间绝缘层的一侧;
所述检测引脚与所述源漏金属层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同层设置,所述引脚标签与所述源漏金属层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同层设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驱动线路层包括:
缓冲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
有源层,位于所述缓冲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栅极绝缘层,位于所述有源层背离所述缓冲层的一侧;
栅极金属层,位于所述栅极绝缘层背离所述有源层的一侧;
层间绝缘层,位于所述栅极金属层背离所述栅极绝缘层的一侧;
第一源漏金属层,位于所述层间绝缘层背离所述栅极金属层的一侧;
第一平坦层,位于所述第一源漏金属层背离所述层间绝缘层的一侧;
第二源漏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平坦层背离所述第一源漏金属层的一侧;
第二平坦层,位于所述第二源漏金属层背离所述第一平坦层的一侧;
所述检测引脚与所述第二源漏金属层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同层设置,所述引脚标签与所述第二源漏金属层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同层设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互绝缘;
所述多条触控电极引线包括多条第一触控电极引线和多条第二触控电极引线;所述检测引脚包括多个第一检测引脚和多个第二检测引脚;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引线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引线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检测引脚连接;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引线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接,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引线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检测引脚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
或者,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子电极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子电极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子电极通过所述绝缘层的过孔电连接;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检测引脚位于所述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一侧的非显示区内,所述检测引脚所在非显示区为第一区,所述检测引脚相对一侧的非显示区为第二区,所述检测引脚两侧的非显示区为第三区和第四区;
一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对应连接一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引线,一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对应连接一条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引线;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引线在所述第三区或所述第四区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引线以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位置为起点,沿所述第三区或所述第四区延伸至所述第一区,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检测引脚连接;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引线在所述第一区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引线以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位置为起点,沿所述第一区延伸,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检测引脚连接;
或者,一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对应连接一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引线,一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对应连接两条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引线;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引线在所述第三区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引线以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位置为起点,沿所述第三区延伸至所述第一区,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检测引脚连接;一部分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引线在所述第一区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引线以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位置为起点,沿所述第一区延伸,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检测引脚连接,其余部分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引线在所述第二区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引线以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位置为起点,沿所述第四区延伸至所述第一区,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检测引脚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引线对应的所述引线标签位于该第一触控电极引线的起点的邻近位置;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引线对应的所述引线标签位于该第二触控电极引线的起点的邻近位置。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触控功能层包括:
触控阻挡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一侧的表面;
金属层,位于所述触控阻挡层背离所述封装层一侧的表面;
保护层,位于所述金属层背离所述触控阻挡层一侧的表面;其中,
所述多个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金属层内;
所述多条触控电极引线与所述金属层同层设置;和
所述引线标签与所述金属层同层设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自电容电极;所述触控电极引线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自电容电极连接,所述触控电极引线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检测引脚连接;
所述触控电极引线以连接对应的所述自电容电极的位置为起点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与对应的所述检测引脚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触控电极引线对应的所述引线标签位于该触控电极引线的起点的邻近位置。
17.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触控电极;
多条触控电极引线,每个所述触控电极连接至少一条所述触控电极引线,连接不同触控电极的触控电极引线位于各自的一侧,且会在显示区的边缘密集排列;和
多个检测引脚,一条所述触控电极引线连接一个所述检测引脚;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多个触控电极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触控电极引线沿着所述显示区的边缘延伸并与对应的所述检测引脚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在至少一个所述检测引脚周围设置的用于标识该检测引脚的引脚标签;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检测引脚,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非显示区内;所述触控电极引线沿着所述显示区的边缘延伸并与对应的所述检测引脚连接;
引脚标签,位于所述检测引脚周围设置,用于标识对应的检测引脚;
其中,每条触控电极引线均会与一个检测引脚连接,且所述每条触控电极引线用于对一个触控电极所在的触控通道传输信号;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
驱动线路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且包括多个金属层;
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位于所述驱动线路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封装层,位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和
触控功能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的一侧且包括至少一层金属层。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引脚标签位于所述检测引脚背离连接的所述触控电极引线一侧的邻近位置处。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显示面板,包括:
所述触控电极位于所述触控功能层中的金属层内;
所述触控电极引线与所述触控功能层中的至少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
所述检测引脚与所述驱动线路层的至少一个金属层和/或所述触控功能层中的至少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和
所述引脚标签与所述驱动线路层的至少一个金属层和/或所述触控功能层中的至少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
其中,所述触控功能层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同层设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驱动线路层包括:
缓冲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
有源层,位于所述缓冲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栅极绝缘层,位于所述有源层背离所述缓冲层的一侧;
栅极金属层,位于所述栅极绝缘层背离所述有源层的一侧;
层间绝缘层,位于所述栅极金属层背离所述栅极绝缘层的一侧;
源漏金属层,位于所述层间绝缘层背离所述栅极金属层的一侧;
平坦层,位于所述源漏金属层背离所述层间绝缘层的一侧;
所述检测引脚与所述源漏金属层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同层设置,所述引脚标签与所述源漏金属层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同层设置。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驱动线路层包括:
缓冲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
有源层,位于所述缓冲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栅极绝缘层,位于所述有源层背离所述缓冲层的一侧;
栅极金属层,位于所述栅极绝缘层背离所述有源层的一侧;
层间绝缘层,位于所述栅极金属层背离所述栅极绝缘层的一侧;
第一源漏金属层,位于所述层间绝缘层背离所述栅极金属层的一侧;
第一平坦层,位于所述第一源漏金属层背离所述层间绝缘层的一侧;
第二源漏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平坦层背离所述第一源漏金属层的一侧;
第二平坦层,位于所述第二源漏金属层背离所述第一平坦层的一侧;
所述检测引脚与所述第二源漏金属层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同层设置,所述引脚标签与所述第二源漏金属层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同层设置。
22.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17-2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80003478.3A 2020-12-21 2020-12-21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51040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38005 WO2022133647A1 (zh) 2020-12-21 2020-12-21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4061A CN115104061A (zh) 2022-09-23
CN115104061B true CN115104061B (zh) 2024-04-02

Family

ID=82157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3478.3A Active CN115104061B (zh) 2020-12-21 2020-12-21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97460A1 (zh)
CN (1) CN115104061B (zh)
WO (1) WO20221336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40050553A (ko) * 2022-10-11 2024-04-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113178A (ko) * 2012-04-05 2013-10-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감지장치 및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장치
CN105044940A (zh) * 2015-07-29 2015-11-11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及其测试方法
CN109871151A (zh) * 2019-03-29 2019-06-11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018753A (zh) * 2019-03-29 2019-07-1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399960A (zh) * 2019-06-27 2019-11-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CN210324155U (zh) * 2019-09-18 2020-04-14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86433U (zh) * 2013-12-27 2014-08-20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6370967B (zh) * 2016-09-12 2019-06-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结构、其测试方法、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113178A (ko) * 2012-04-05 2013-10-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감지장치 및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장치
CN105044940A (zh) * 2015-07-29 2015-11-11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及其测试方法
CN109871151A (zh) * 2019-03-29 2019-06-11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018753A (zh) * 2019-03-29 2019-07-1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399960A (zh) * 2019-06-27 2019-11-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CN210324155U (zh) * 2019-09-18 2020-04-14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97460A1 (en) 2023-12-07
CN115104061A (zh) 2022-09-23
WO2022133647A1 (zh) 2022-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22651B2 (en) Display device
KR102269919B1 (ko)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6293258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CN107871763B (zh) 触摸式传感器及带触摸式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TWI731746B (zh) 觸控顯示裝置
CN107340915B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160121659A (ko)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220126285A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50053540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6200738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031804A (zh) 触摸显示装置
KR20210086598A (ko) 자기 정전용량방식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CN115104061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40019963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220002788A (ko) 전자 장치
KR102491734B1 (ko) 터치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20220000025A (ko) 전자 장치
KR20190020966A (ko)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CN117296472A (zh) 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KR20220092307A (ko) 터치 표시 장치 및 그 터치 구동 회로
KR20230124144A (ko) 전자 장치
CN117957656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