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1177A - 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1177A
CN115101177A CN202210752744.3A CN202210752744A CN115101177A CN 115101177 A CN115101177 A CN 115101177A CN 202210752744 A CN202210752744 A CN 202210752744A CN 115101177 A CN115101177 A CN 1151011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film
terminal
module
medical image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527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雄伟
张健
宋嘉颖
翟耀斌
晁闪闪
李扬凤
高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Precision Health Dat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Precision Health Dat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Precision Health Data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Precision Health Dat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527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011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01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11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3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 G16H3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for handling medical images, e.g. DICOM, HL7 or PAC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5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ill image data
    • G06F16/51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5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ill image data
    • G06F16/58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consisting of a wireless interrogation device in combination with a device for optically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系统,属于医用电子胶片管理技术领域,包括放射科室终端、彩超科室终端、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和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方法;本发明患者输入电子胶片信息获取请求,若系统检索到电子胶片已经生成,则电子胶片二维码按照请求链路发送至电子胶片信息终端,以便患者扫描获取,若系统检索到电子胶片未生成,则通过生成时间预判模型预判电子胶片的生成时间,再将预判的生成时间在电子胶片信息终端显示,方便患者可以一次性获知最终生成时间,以便在恰当时间获取,无需患者频繁查询等待,提高电子胶片信息的获取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电子胶片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病人对医院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医院的流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建设也逐步深入到医院各科室的每项业务中。
影像介质的管理、发放作为影像科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对影像科乃至整个医院的有序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引入互联网管理患者电子胶片势在必行。
现有电子胶片的自动获取系统多数依赖于自动获取终端,且以实体胶片作为载体;现有电子胶片的自动获取终端仅具有针对已有电子胶片进行获取的功能,而不具有针对未生成电子胶片进行获取时间预判的功能,导致患者需频繁的查询电子胶片是否生成才能保证胶片信息的及时获取,降低了系统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系统和方法,具有提高电子胶片信息的获取效率以及系统实用性的特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系统,包括放射科室终端、彩超科室终端、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和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所述放射科室终端、彩超科室终端、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和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的信息传输端口通过有线网络连接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以及通过互联网连接电子胶片云端存储服务器,可以将各科室生成的电子胶片分别进行本地存储和云端存储,所述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的信息传输端口通过有线网络连接电子胶片信息终端,可以自助获取电子胶片相关信息,所述电子胶片信息终端的信息传输端口通过互联网与放射科室终端、彩超科室终端、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和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连接,可以查询电子胶片的生成时间,所述电子胶片云端存储服务器的信息传输端口通过互联网分别连接手机终端和电脑终端,患者可以在手机端进行电子胶片的查看以及跨医院医生在经授权后可通过患者电子胶片链接进行查看。
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所述放射科室终端包括终端处理器,可以维持系统的运行以及进行系统的数据处理,所述终端处理器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医学影像接收模组,可以接收放射科室的医学影像,所述终端处理器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医学影像编号模组,可以对医学影像进行编号,所述医学影像编号模组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医学影像排序模组,可以根据编号对医学影像进行排序,所述医学影像编号模组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医学影像数据库,可以存储排序后的医学影像,所述终端处理器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医学影像提取模组,医学影像提取模组的信息传输端口与医学影像数据库连接,可以按照排序的顺序依次提取医学影像,所述医学影像提取模组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电子胶片生成模组,电子胶片生成模组的信息传输端口与终端处理器连接,所述终端处理器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终端数据收发模组,所述终端数据收发模组的信息传输端口通过有线网络与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连接以及通过互联网与电子胶片云端存储服务器连接,可以根据医疗影像生成电子胶片,并将生成的电子胶片传输至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和电子胶片云端存储服务器内进行存储,所述终端数据收发模组的信息传输端口通过互联网与电子胶片信息终端连接,可以发送电子胶片生成时间查询请求以及传输电子胶片的预计生成时间,所述终端处理器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医学影像搜查模组,医学影像搜查模组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医学影像数据库,可以根据医学影像的编号顺序判断当前生成的医学影像到达该查询者的医学影像的编号差数,所述终端处理器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时间记录数据库,可以记录各医学影像的处理时间,所述医学影像搜查模组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生成时间预判模组,生成时间预判模组的信息传输端口与时间记录数据库连接,可以根据电子胶片生成时间*编号差数+电子胶片生成时间-当前电子胶片已生成时间的公式计算该查询者电子胶片的生成时间,所述生成时间预判模组的信息传输端口与终端处理器连接,可以将预计生成时间通过终端处理器与终端数据收发模组传输至电子胶片信息终端,大幅减少患者等待电子胶片的生成时间。
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所述生成时间预判模组为生成时间预判模型,该模型的构建是基于历史数据的训练以及验证实现的。
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所述彩超科室终端、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和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的框架组成与放射科室终端的框架组成相同。
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所述电子胶片信息终端包括二维码扫描识别模组,所述二维码扫描识别模组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数据处理模组,可以根据二维码进行患者身份识别,所述数据处理模组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数据收发模组,所述数据收发模组的信息传输端口通过有线网络与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以及通过互联网与放射科室终端、彩超科室终端、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和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的终端数据收发模组连接,可以进行已有电子胶片的查询以及未有电子胶片的预计生成时间,所述数据处理模组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胶片信息显示模组,可以进行已有电子胶片的二维码显示以及未有电子胶片预计生成时间的显示。
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所述放射科室终端、彩超科室终端、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和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的信息传输端口通过互联网连接医学影像云端存储服务器,所述手机终端和电脑终端通过互联网与医学影像云端存储服务器连接。
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患者在放射科室终端、彩超科室终端、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和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任一终端进行检查时,检查所产生的医学影像被医学影像接收模组所接收,医学影像接收模组将医学影像传输至终端处理器,终端处理器将医学影像传输至医学影像编号模组进行影像顺序编号,并将编号完成的医学影像传输至医学影像排序模组,医学影像排序模组根据编号对医学影像进行排序,并将排序完成的医学影像传输至医学影像数据库进行存储,同时终端处理器发送指令至医学影像提取模组,医学影像提取模组按照顺序依次提取医学影像数据库内的医学影像并传输至电子胶片生成模组,医生通过电子胶片生成模组进行相关电子胶片的生成,电子胶片生成完成,传输至终端处理器,终端处理器将电子胶片通过终端数据收发模组分别传输至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和电子胶片云端存储服务器内进行存储;
S2:患者需要在医院获取电子胶片的相关信息时,通过二维码扫描识别模组扫描医院专属二维码,二维码扫描识别模组识别二维码身份后,将二维码身份信息传输至数据处理模组,数据处理模组将身份信息通过数据收发模组传输至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核对存储内容中是否存在与该身份信息相符的电子胶片,若存在,则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将电子胶片数据传输至数据收发模组,数据收发模组将电子胶片数据传输至胶片信息显示模组上进行二维码显示,方便患者扫描获取电子胶片的相关信息,若不存在,则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返回不存在信息至胶片信息显示模组上,即电子胶片未生成,数据处理模组通过数据收发模组将二维码身份信息传输至终端数据收发模组,所述终端数据收发模组将二维码身份信息传输至终端处理器,终端处理器发送指令至医学影像搜查模组,医学影像搜查模组搜查医学影像数据库内与该二维码身份信息相符的医学影像,若存在,医学影像搜查模组根据医学影像的编号顺序判断当前生成的医学影像到达该查询者的医学影像的编号差数,并将其传输至生成时间预判模组,生成时间预判模组提取时间记录数据库内当前电子胶片的生成时间,通过电子胶片生成时间*编号差数+电子胶片生成时间-当前电子胶片已生成时间的公式计算该查询者电子胶片的预计生成时间,并将其传输至胶片信息显示模组进行显示;
S3:患者没有足够的时间等待或跨医院就诊时,可通过手机终端和电脑终端查询电子胶片云端存储服务器内的电子胶片数据。
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放射科室终端、彩超科室终端、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和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任一终端的医学影像在被处理前,均需将原始医学影像通过互联网传输至医学影像云端存储服务器进行存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患者输入电子胶片信息获取请求,若系统检索到电子胶片已经生成,则电子胶片二维码按照请求链路发送至电子胶片信息终端,以便患者扫描获取,若系统检索到电子胶片未生成,则通过生成时间预判模型预判电子胶片的生成时间,再将预判的生成时间在电子胶片信息终端显示,方便患者可以一次性获知最终生成时间,以便在恰当时间获取,无需患者频繁查询等待,提高电子胶片信息的获取效率。
2、本发明不仅能够通过原始医学影像进行电子胶片的生成以及自动获取,而且能够将原始医学影像数据存储至云端,以便在跨医院就医时不同的医生之间对于电子胶片的图像领域存在分歧时可提取原始医学图像进行二次电子胶片生成,提高系统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系统的框架图;
图2为本发明放射科室终端的框架图;
图3为本发明电子胶片信息终端的框架图;
图中:1、放射科室终端;2、彩超科室终端;3、电子胶片云端存储服务器;4、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5、医学影像云端存储服务器;6、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7、电脑终端;8、手机终端;9、电子胶片信息终端;10、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
101、终端数据收发模组;102、医学影像接收模组;103、终端处理器;104、医学影像编号模组;105、医学影像排序模组;106、医学影像数据库;107、医学影像搜查模组;108、医学影像提取模组;109、电子胶片生成模组;110、生成时间预判模组;111、时间记录数据库;
901、二维码扫描识别模组;902、数据处理模组;903、胶片信息显示模组;904、数据收发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系统,包括放射科室终端1、彩超科室终端2、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4和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6,放射科室终端1、彩超科室终端2、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4和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6的信息传输端口通过有线网络连接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10以及通过互联网连接电子胶片云端存储服务器3,可以将各科室生成的电子胶片分别进行本地存储和云端存储,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10的信息传输端口通过有线网络连接电子胶片信息终端9,可以自助获取电子胶片相关信息,电子胶片信息终端9的信息传输端口通过互联网与放射科室终端1、彩超科室终端2、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4和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6连接,可以查询电子胶片的生成时间,电子胶片云端存储服务器3的信息传输端口通过互联网分别连接手机终端8和电脑终端7,患者可以在手机端进行电子胶片的查看以及跨医院医生在经授权后可通过患者电子胶片链接进行查看。
具体的,放射科室终端1包括终端处理器103,可以维持系统的运行以及进行系统的数据处理,终端处理器103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医学影像接收模组102,可以接收放射科室的医学影像,终端处理器103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医学影像编号模组104,可以对医学影像进行编号,医学影像编号模组104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医学影像排序模组105,可以根据编号对医学影像进行排序,医学影像编号模组104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医学影像数据库106,可以存储排序后的医学影像,终端处理器103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医学影像提取模组108,医学影像提取模组108的信息传输端口与医学影像数据库106连接,可以按照排序的顺序依次提取医学影像,医学影像提取模组108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电子胶片生成模组109,电子胶片生成模组109的信息传输端口与终端处理器103连接,终端处理器103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终端数据收发模组101,终端数据收发模组101的信息传输端口通过有线网络与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10连接以及通过互联网与电子胶片云端存储服务器3连接,可以根据医疗影像生成电子胶片,并将生成的电子胶片传输至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10和电子胶片云端存储服务器3内进行存储,终端数据收发模组101的信息传输端口通过互联网与电子胶片信息终端9连接,可以发送电子胶片生成时间查询请求以及传输电子胶片的预计生成时间,终端处理器103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医学影像搜查模组107,医学影像搜查模组107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医学影像数据库106,可以根据医学影像的编号顺序判断当前生成的医学影像到达该查询者的医学影像的编号差数,终端处理器103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时间记录数据库111,可以记录各医学影像的处理时间,医学影像搜查模组107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生成时间预判模组110,生成时间预判模组110的信息传输端口与时间记录数据库111连接,可以根据电子胶片生成时间*编号差数+电子胶片生成时间-当前电子胶片已生成时间的公式计算该查询者电子胶片的生成时间,生成时间预判模组110的信息传输端口与终端处理器103连接,可以将预计生成时间通过终端处理器103与终端数据收发模组101传输至电子胶片信息终端9,大幅减少患者等待电子胶片的生成时间。
具体的,生成时间预判模组110为生成时间预判模型,该模型的构建是基于历史数据的训练以及验证实现的。
具体的,彩超科室终端2、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4和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6的框架组成与放射科室终端1的框架组成相同。
具体的,电子胶片信息终端9包括二维码扫描识别模组901,二维码扫描识别模组901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数据处理模组902,可以根据二维码进行患者身份识别,数据处理模组902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数据收发模组904,数据收发模组904的信息传输端口通过有线网络与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10以及通过互联网与放射科室终端1、彩超科室终端2、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4和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6的终端数据收发模组101连接,可以进行已有电子胶片的查询以及未有电子胶片的预计生成时间,数据处理模组902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胶片信息显示模组903,可以进行已有电子胶片的二维码显示以及未有电子胶片预计生成时间的显示。
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患者在放射科室终端1、彩超科室终端2、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4和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6任一终端进行检查时,检查所产生的医学影像被医学影像接收模组102所接收,医学影像接收模组102将医学影像传输至终端处理器103,终端处理器103将医学影像传输至医学影像编号模组104进行影像顺序编号,并将编号完成的医学影像传输至医学影像排序模组105,医学影像排序模组105根据编号对医学影像进行排序,并将排序完成的医学影像传输至医学影像数据库106进行存储,同时终端处理器103发送指令至医学影像提取模组108,医学影像提取模组108按照顺序依次提取医学影像数据库106内的医学影像并传输至电子胶片生成模组109,医生通过电子胶片生成模组109进行相关电子胶片的生成,电子胶片生成完成,传输至终端处理器103,终端处理器103将电子胶片通过终端数据收发模组101分别传输至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10和电子胶片云端存储服务器3内进行存储;
S2:患者需要在医院获取电子胶片的相关信息时,通过二维码扫描识别模组901扫描医院专属二维码,二维码扫描识别模组901识别二维码身份后,将二维码身份信息传输至数据处理模组902,数据处理模组902将身份信息通过数据收发模组904传输至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10,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10核对存储内容中是否存在与该身份信息相符的电子胶片,若存在,则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10将电子胶片数据传输至数据收发模组904,数据收发模组904将电子胶片数据传输至胶片信息显示模组903上进行二维码显示,方便患者扫描获取电子胶片的相关信息,若不存在,则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10返回不存在信息至胶片信息显示模组903上,即电子胶片未生成,数据处理模组902通过数据收发模组904将二维码身份信息传输至终端数据收发模组101,终端数据收发模组101将二维码身份信息传输至终端处理器103,终端处理器103发送指令至医学影像搜查模组107,医学影像搜查模组107搜查医学影像数据库106内与该二维码身份信息相符的医学影像,若存在,医学影像搜查模组107根据医学影像的编号顺序判断当前生成的医学影像到达该查询者的医学影像的编号差数,并将其传输至生成时间预判模组110,生成时间预判模组110提取时间记录数据库111内当前电子胶片的生成时间,通过电子胶片生成时间*编号差数+电子胶片生成时间-当前电子胶片已生成时间的公式计算该查询者电子胶片的预计生成时间,并将其传输至胶片信息显示模组903进行显示;
S3:患者没有足够的时间等待或跨医院就诊时,可通过手机终端8和电脑终端7查询电子胶片云端存储服务器3内的电子胶片数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较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具体的,放射科室终端1、彩超科室终端2、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4和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6的信息传输端口通过互联网连接医学影像云端存储服务器5,手机终端8和电脑终端7通过互联网与医学影像云端存储服务器5连接。
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步骤S1中,放射科室终端1、彩超科室终端2、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4和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6任一终端的医学影像在被处理前,均需将原始医学影像通过互联网传输至医学影像云端存储服务器5进行存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系统,包括放射科室终端(1)、彩超科室终端(2)、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4)和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6),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科室终端(1)、彩超科室终端(2)、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4)和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6)的信息传输端口通过有线网络连接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10)以及通过互联网连接电子胶片云端存储服务器(3),可以将各科室生成的电子胶片分别进行本地存储和云端存储,所述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10)的信息传输端口通过有线网络连接电子胶片信息终端(9),可以自助获取电子胶片相关信息,所述电子胶片信息终端(9)的信息传输端口通过互联网与放射科室终端(1)、彩超科室终端(2)、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4)和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6)连接,可以查询电子胶片的生成时间,所述电子胶片云端存储服务器(3)的信息传输端口通过互联网分别连接手机终端(8)和电脑终端(7),患者可以在手机端进行电子胶片的查看以及跨医院医生在经授权后可通过患者电子胶片链接进行查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科室终端(1)包括终端处理器(103),可以维持系统的运行以及进行系统的数据处理,所述终端处理器(103)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医学影像接收模组(102),可以接收放射科室的医学影像,所述终端处理器(103)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医学影像编号模组(104),可以对医学影像进行编号,所述医学影像编号模组(104)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医学影像排序模组(105),可以根据编号对医学影像进行排序,所述医学影像编号模组(104)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医学影像数据库(106),可以存储排序后的医学影像,所述终端处理器(103)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医学影像提取模组(108),医学影像提取模组(108)的信息传输端口与医学影像数据库(106)连接,可以按照排序的顺序依次提取医学影像,所述医学影像提取模组(108)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电子胶片生成模组(109),电子胶片生成模组(109)的信息传输端口与终端处理器(103)连接,所述终端处理器(103)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终端数据收发模组(101),所述终端数据收发模组(101)的信息传输端口通过有线网络与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10)连接以及通过互联网与电子胶片云端存储服务器(3)连接,可以根据医疗影像生成电子胶片,并将生成的电子胶片传输至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10)和电子胶片云端存储服务器(3)内进行存储,所述终端数据收发模组(101)的信息传输端口通过互联网与电子胶片信息终端(9)连接,可以发送电子胶片生成时间查询请求以及传输电子胶片的预计生成时间,所述终端处理器(103)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医学影像搜查模组(107),医学影像搜查模组(107)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医学影像数据库(106),可以根据医学影像的编号顺序判断当前生成的医学影像到达该查询者的医学影像的编号差数,所述终端处理器(103)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时间记录数据库(111),可以记录各医学影像的处理时间,所述医学影像搜查模组(107)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生成时间预判模组(110),生成时间预判模组(110)的信息传输端口与时间记录数据库(111)连接,可以根据电子胶片生成时间*编号差数+(电子胶片生成时间-当前电子胶片已生成时间)的公式计算该查询者电子胶片的生成时间,所述生成时间预判模组(110)的信息传输端口与终端处理器(103)连接,可以将预计生成时间通过终端处理器(103)与终端数据收发模组(101)传输至电子胶片信息终端(9),大幅减少患者等待电子胶片的生成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时间预判模组(110)为生成时间预判模型,该模型的构建是基于历史数据的训练以及验证实现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超科室终端(2)、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4)和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6)的框架组成与放射科室终端(1)的框架组成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胶片信息终端(9)包括二维码扫描识别模组(901),所述二维码扫描识别模组(901)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数据处理模组(902),可以根据二维码进行患者身份识别,所述数据处理模组(902)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数据收发模组(904),所述数据收发模组(904)的信息传输端口通过有线网络与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10)以及通过互联网与放射科室终端(1)、彩超科室终端(2)、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4)和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6)的终端数据收发模组(101)连接,可以进行已有电子胶片的查询以及未有电子胶片的预计生成时间,所述数据处理模组(902)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胶片信息显示模组(903),可以进行已有电子胶片的二维码显示以及未有电子胶片预计生成时间的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科室终端(1)、彩超科室终端(2)、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4)和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6)的信息传输端口通过互联网连接医学影像云端存储服务器(5),所述手机终端(8)和电脑终端(7)通过互联网与医学影像云端存储服务器(5)连接。
7.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患者在放射科室终端(1)、彩超科室终端(2)、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4)和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6)任一终端进行检查时,检查所产生的医学影像被医学影像接收模组(102)所接收,医学影像接收模组(102)将医学影像传输至终端处理器(103),终端处理器(103)将医学影像传输至医学影像编号模组(104)进行影像顺序编号,并将编号完成的医学影像传输至医学影像排序模组(105),医学影像排序模组(105)根据编号对医学影像进行排序,并将排序完成的医学影像传输至医学影像数据库(106)进行存储,同时终端处理器(103)发送指令至医学影像提取模组(108),医学影像提取模组(108)按照顺序依次提取医学影像数据库(106)内的医学影像并传输至电子胶片生成模组(109),医生通过电子胶片生成模组(109)进行相关电子胶片的生成,电子胶片生成完成,传输至终端处理器(103),终端处理器(103)将电子胶片通过终端数据收发模组(101)分别传输至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10)和电子胶片云端存储服务器(3)内进行存储;
S2:患者需要在医院获取电子胶片的相关信息时,通过二维码扫描识别模组(901)扫描医院专属二维码,二维码扫描识别模组(901)识别二维码身份后,将二维码身份信息传输至数据处理模组(902),数据处理模组(902)将身份信息通过数据收发模组(904)传输至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10),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10)核对存储内容中是否存在与该身份信息相符的电子胶片,若存在,则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10)将电子胶片数据传输至数据收发模组(904),数据收发模组(904)将电子胶片数据传输至胶片信息显示模组(903)上进行二维码显示,方便患者扫描获取电子胶片的相关信息,若不存在,则电子胶片本地存储服务器(10)返回不存在信息至胶片信息显示模组(903)上,即电子胶片未生成,数据处理模组(902)通过数据收发模组(904)将二维码身份信息传输至终端数据收发模组(101),所述终端数据收发模组(101)将二维码身份信息传输至终端处理器(103),终端处理器(103)发送指令至医学影像搜查模组(107),医学影像搜查模组(107)搜查医学影像数据库(106)内与该二维码身份信息相符的医学影像,若存在,医学影像搜查模组(107)根据医学影像的编号顺序判断当前生成的医学影像到达该查询者的医学影像的编号差数,并将其传输至生成时间预判模组(110),生成时间预判模组(110)提取时间记录数据库(111)内当前电子胶片的生成时间,通过电子胶片生成时间*编号差数+(电子胶片生成时间-当前电子胶片已生成时间)的公式计算该查询者电子胶片的预计生成时间,并将其传输至胶片信息显示模组(903)进行显示;
S3:患者没有足够的时间等待或跨医院就诊时,可通过手机终端(8)和电脑终端(7)查询电子胶片云端存储服务器(3)内的电子胶片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放射科室终端(1)、彩超科室终端(2)、CT核磁共振科室终端(4)和其他医学影像生成科室终端(6)任一终端的医学影像在被处理前,均需将原始医学影像通过互联网传输至医学影像云端存储服务器(5)进行存储。
CN202210752744.3A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151011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2744.3A CN115101177A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2744.3A CN115101177A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1177A true CN115101177A (zh) 2022-09-23

Family

ID=83294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52744.3A Pending CN115101177A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01177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5645A (zh) * 2015-06-26 2015-11-25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O2o模式下的健康报告查询方法和系统
US20170255747A1 (en) * 2016-03-01 2017-09-07 Carestream Health, Inc. Medical record output system and method
CN107292120A (zh) * 2017-08-16 2017-10-24 安徽影联乐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获取电子胶片的系统和方法
CN107507116A (zh) * 2017-09-08 2017-12-22 袁建峰 医疗化验单自助短信发送终端
CN108231145A (zh) * 2016-12-22 2018-06-29 上海哲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获得附带二维码和条形码的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的方法
CN109658581A (zh) * 2019-02-19 2019-04-19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附属医院 医院智能就诊排号系统
CN111883235A (zh) * 2020-06-29 2020-11-03 中山仰视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医学影像的数字胶片及报告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12071387A (zh) * 2020-09-04 2020-12-11 中山仰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医学影像的电子胶片和检查报告获取方法及系统
CN213635393U (zh) * 2018-12-12 2021-07-06 安徽影联云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胶片机
CN113918843A (zh) * 2021-10-12 2022-01-11 上海杏丽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影像系统
CN114093499A (zh) * 2021-08-06 2022-02-25 上海清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就诊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5645A (zh) * 2015-06-26 2015-11-25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O2o模式下的健康报告查询方法和系统
US20170255747A1 (en) * 2016-03-01 2017-09-07 Carestream Health, Inc. Medical record output system and method
CN108231145A (zh) * 2016-12-22 2018-06-29 上海哲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获得附带二维码和条形码的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的方法
CN107292120A (zh) * 2017-08-16 2017-10-24 安徽影联乐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获取电子胶片的系统和方法
CN107507116A (zh) * 2017-09-08 2017-12-22 袁建峰 医疗化验单自助短信发送终端
CN213635393U (zh) * 2018-12-12 2021-07-06 安徽影联云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胶片机
CN109658581A (zh) * 2019-02-19 2019-04-19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附属医院 医院智能就诊排号系统
CN111883235A (zh) * 2020-06-29 2020-11-03 中山仰视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医学影像的数字胶片及报告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12071387A (zh) * 2020-09-04 2020-12-11 中山仰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医学影像的电子胶片和检查报告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14093499A (zh) * 2021-08-06 2022-02-25 上海清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就诊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18843A (zh) * 2021-10-12 2022-01-11 上海杏丽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影像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姜丽等: "医用胶片、报告自助打印系统的应用", 《转化医学杂志》 *
程志伟: "云胶片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2696B (zh) 具有报告验证器和报告增强器的医学信息系统
US10340033B2 (en) Autonomous linkage of patient information records stored at different entities
CN109345417B (zh) 基于身份认证的业务人员的在线考核方法及终端设备
US2006002604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remote analysis of medical data
US20080215630A1 (en) Similar case search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program therefor
CN110990390B (zh) 数据协同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446568A (zh) 一种实现远程病理会诊的方法及装置
CN110782973B (zh) 医学影像信息分级存储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08172275B (zh) 一种医学影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448811B (zh) 处方审核改进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446567B (zh) 一种实现远程医疗影像会诊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83235A (zh) 基于医学影像的数字胶片及报告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Fedorov et al. Standardized representation of the LIDC annotations using DICOM
US20130163835A1 (en) Apparatus for managing medical image data using reference coordinates and method thereof
CN115064254A (zh) 基于医学影像的远程快速诊断系统
CN106529173A (zh) 一种基于动作识别的医学影像控制系统
CN110399889B (zh) 医学影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01177A (zh) 一种自动获取电子胶片的系统和方法
EP406625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medical images using relevancy rules
CN116933306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医用临床检验诊断病例调阅系统
CN113239096B (zh) 一种提升dicom影像云归档入库速度的方法
CN110223760B (zh) 一种医疗影像信息采集与融合方法及系统
JP2020528185A (ja) 画像獲得ワークフローを最適化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Lian et al. The quality of medical records in teleconsultation
US7106890B1 (en) Enterprise-wide data access techniqu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