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96037A - 化霜控制设备、化霜控制方法及冰箱 - Google Patents

化霜控制设备、化霜控制方法及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96037A
CN115096037A CN202210540147.4A CN202210540147A CN115096037A CN 115096037 A CN115096037 A CN 115096037A CN 202210540147 A CN202210540147 A CN 202210540147A CN 115096037 A CN115096037 A CN 1150960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defrosting
circuit
refrigeration
contro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401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401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960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96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960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02Defroster control
    • F25D21/006Defroster control with electronic control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02Defroster control
    • F25D21/004Control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movabl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化霜控制设备、化霜控制方法及冰箱,所述设备,包括:化霜电路,包括分离设置的第一化霜触点和第二化霜触点;所述第一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二化霜触点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导通;温控组件,用于随着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伸缩变化;化霜控制组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化霜触点固定设置,第二端与所述温控组件接触,用于在所述温控组件呈伸长变化时,驱动所述第二化霜触点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止挡件,穿插设置于两个定位块之间,所述止挡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化霜控制组件活动连接,用于在所述温控组件呈缩短变化时,限制所述化霜控制组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

Description

化霜控制设备、化霜控制方法及冰箱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霜控制设备、化霜控制方法及冰箱。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制冷设备(如冰箱、空调等)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制冷设备通常通过制冷压缩机、冷凝管和蒸发器配合实现制冷功能,随着制冷设备的制冷处理,制冷设备内部的温度降低,蒸发器表面容易产生结霜,为了减小结霜对制冷设备的制冷效率的影响,通常需要对制冷设备的蒸发器进行定时除霜。
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人为干预的手动化霜方式或由控制芯片控制的自动化霜方式对蒸发器进行化霜处理,但上述方式存在化霜成本较高或化霜不及时等问题,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化霜控制设备、化霜控制方法及冰箱。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化霜控制设备,包括:
化霜电路,包括分离设置的第一化霜触点和第二化霜触点;所述第一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二化霜触点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导通;
温控组件,用于随着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伸缩变化;
化霜控制组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化霜触点固定设置,第二端与所述温控组件接触,用于在所述温控组件呈伸长变化时,驱动所述第二化霜触点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
止挡件,穿插设置于两个定位块之间,所述止挡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化霜控制组件活动连接,用于在所述温控组件呈缩短变化时,限制所述化霜控制组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设备,包括:
制冷电路,包括:
第一制冷触点;
第二制冷触点,设置于所述温控组件上,用于在所述温控组件的伸缩变化的驱动下,朝向靠近或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制冷触点的方向移动;其中,导通所述制冷电路所需的第二制冷触点的第一目标移动量小于导通所述化霜电路所需的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的第二目标移动量。
可选地,所述止挡件的第一端形成限位端口,第二端通过第一弹性件与固定轴连接;
所述化霜控制组件,包括:
齿条,具有多个齿口,所述多个齿口与所述温控组件、所述限位端口接触;
在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的驱动下,所述齿条向所述限位端口施加第一挤压力;在所述第一挤压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限位端口与当前接触的齿口脱离;并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形变恢复力的作用下,所述限位端口与所述齿条的下一齿口接触,所述齿条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温控组件的缩短变化的驱动下,所述齿条向所述限位端口施加第二挤压力;利用所述限位端口限制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挤压力的方向与所述齿条的移动方向不平行,所述第二挤压力的方向与所述齿条的移动方向平行。
可选地,所述齿口,包括:
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齿条的移动方向垂直;
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呈预设夹角;
在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的驱动下,所述齿口的第二端面与所述限位端口抵压,并向所述限位端口施加所述第一挤压力;
在所述温控组件的缩短变化的驱动下,所述齿口的第一端面与所述限位端口抵压,并向所述限位端口施加所述第二挤压力。
可选地,所述止挡件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温控组件的复位缺口;
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限位块,位于所述温控组件和所述止挡件之间,所述第一限位块具有导向斜面;
第二限位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温控组件上,用于在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的驱动下,朝向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块的方向移动,并在与所述导向斜面抵压时,沿所述导向斜面朝向远离所述齿条的方向移动;
连接杆,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限位块抵压所述导向斜面时,插入所述止挡件的复位缺口,并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
基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形变,所述止挡件的限位端口与所述齿条的齿口脱离,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所述化霜电路断开。
可选地,所述化霜控制组件,包括:
切换组件,与所述化霜电路、所述制冷电路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化霜电路的通断状态,控制断开或导通所述制冷电路;其中,在所述第一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时,所述化霜电路的通断状态和所述制冷电路的通断状态相反。
可选地,所述切换组件,包括:
热敏电阻,串联设置于所述制冷电路中;
第一加热元件,串联设置于所述化霜电路中,且靠近所述热敏电阻;
在所述第一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且所述化霜电路导通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发热,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增大至第一阻值;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为所述第一阻值时,所述制冷电路呈断开状态;
在所述第一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且所述化霜电路断开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停止发热,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至第二阻值;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为所述第二阻值时,所述制冷电路呈导通状态。
可选地,所述制冷电路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互锁触点和第二互锁触点;其中,所述第一互锁触点与所述第二互锁触点电接触,且所述第一制冷触点和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所述制冷电路导通;
所述切换组件,包括: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互锁触点、第二端设置有所述第一化霜触点;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互锁触点,第二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化霜触点;
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
第二弹性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
齿条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并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抵压;在所述齿条的抵压下,所述第二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电接触,且所述第二互锁触点和所述第一互锁触点断开接触,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第二连杆脱离与所述齿条的接触,所述第二弹性件恢复弹性形变;
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形变恢复力的驱动下,所述第二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断开接触,且所述第二互锁触点与所述第一互锁触点电接触。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冰箱,包括:
上述一个或多个方案所述的化霜控制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化霜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一个或多个方案所述的化霜控制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温控组件检测温度的变化情况;
在所述温度的变化情况呈升高趋势时,所述温控组件进行伸长变化;基于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的驱动,化霜控制组件的第二化霜触点朝向靠近化霜电路的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温度的变化情况呈降低趋势,所述温控组件进行缩短变化时,利用止挡件限制所述化霜控制组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并基于所述温控组件下一次伸长变化的驱动,所述第二化霜触点继续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二目标移动量时,所述第一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二化霜触点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导通;利用所述化霜电路进行化霜处理。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的驱动,化霜控制组件的第二化霜触点朝向靠近化霜电路的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包括:
基于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的驱动,化霜控制组件的第二化霜触点朝向靠近化霜电路的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所述温控组件的第二制冷触点朝向靠近制冷电路的第一制冷触点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的移动量大于第一目标移动量时,所述第二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一制冷触点电接触,所述制冷电路导通;利用所述制冷电路进行制冷处理;其中,所述第一目标移动量小于所述第二目标移动量;
所述在所述温度的变化情况呈降低趋势时,所述温控组件进行缩短变化时,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温控组件的缩短变化的驱动,所述第二制冷触点断开与所述第一制冷触点的电接触,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制冷触点的方向移动,所述制冷电路断开。
可选地,在所述化霜电路导通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随着温度的升高,所述温控组件的第二限位块朝向靠近第一限位块的方向移动,连接杆朝向靠近所述止挡件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量大于预设伸长量时,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导向斜面抵压,所述连接杆插入所述止挡件的复位缺口内;
基于所述导向斜面的抵压下,第二限位块带动所述连接杆朝向远离齿条的方向移动,并压缩第一弹性件;
所述止挡件的限位端口与齿条的齿口脱离,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所述化霜电路断开。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二目标移动量时,所述第一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二化霜触点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导通,包括:
在齿条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目标移动量时,所述齿条上的第二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电接触,化霜电路导通;
基于所述化霜电路内的第一加热元件的发热,所述制冷电路中的热敏电阻的阻值增大至第一阻值;其中,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为所述第一阻值时,所述制冷电路呈断开状态。
可选地,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所述化霜电路断开,包括:
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所述齿条的第二化霜触点断开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断开;
所述化霜电路内的第一加热元件停止发热,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至第二阻值,其中,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为所述第二阻值,且所述第一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所述制冷电路导通。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二目标移动量时,所述第一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二化霜触点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导通,包括:
在齿条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目标移动量时,所述齿条抵压第二连杆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朝向靠近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导通;
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第二互锁触点断开与第一互锁触点的电接触,所述制冷电路呈断开状态。
可选地,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所述化霜电路断开,包括:
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第二连杆脱离与所述齿条的接触,第二弹性件恢复弹性形变;
基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形变恢复力的驱动,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化霜触点断开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断开;
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朝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互锁触点与所述第一互锁触点电接触,其中,所述第二互锁触点与所述第一互锁触点电接触,且所述第一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所述制冷电路导通。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温控组件、止挡件和化霜控制组件的配合工作,使得每当所述温控组件呈伸长变化时,所述化霜控制组件会随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而朝向靠近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每当温控组件呈缩短变化时,利用止挡件限制化霜控制组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二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电接触时,导通所述化霜电路,开始化霜处理,从而通过机械结构驱动的方式实现定时化霜处理,降低化霜控制设备的制造成本;并且整个化霜控制过程,无需用户进行人为干预,实现自动化霜,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化霜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化霜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化霜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化霜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化霜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化霜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化霜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0,化霜控制设备;11,化霜电路;12,温控组件;13,化霜控制组件;14,止挡件;15,制冷电路;16,第一限位块;17,第二限位块;18,连接杆;11a,第一化霜触点;11b,第二化霜触点;14a,限位端口;14b,第一弹性件;14c,复位缺口;15a,第一制冷触点;15b第二制冷触点;15c,第一互锁触点;15d,第二互锁触点;16a,导向斜面;131,齿条;132,切换组件;1311,齿口;1321,热敏电阻;1322第一加热元件;1323,第一连杆;1324,第二连杆;1325,连接轴;1326,第二弹性件;1311a,第一端面;1311b,第二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为了减少制冷设备内部结霜情况,通常在制冷设备内安装化霜控制设备,利用化霜控制设备控制对制冷设备开启化霜处理。相关技术中,化霜控制设备主要包括:电子式化霜控制设备和手动式机械化霜设备。
所述电子式化霜控制设备与制冷设备内的机械温控设备独立,所述电子式化霜控制设备,包括电子计时器、化霜控制模组和加热元件;由电子计时器进行计时,化霜控制模组在计时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控制导通加热元件,对制冷设备进行化霜处理。但这种化霜方式需要在制冷设备内增加多个电子元器件,提高了制冷设备的化霜成本。
所述手动式机械化霜设备是在制冷设备内的机械温控设备上增加一个手动按钮,通过按压该手动按钮实现对制冷设备进行化霜处理。但这种化霜方式需要用户看到制冷设备内的结霜情况后,根据结霜量按压手动按钮才能进行化霜处理;对于一些结霜位置不易被察觉的制冷设备,无法有效的实现化霜处理;并且由用户反复按压,以实现化霜处理,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化霜控制设备,如图1所示,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化霜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所述化霜控制设备10,包括:
化霜电路11,包括分离设置的第一化霜触点11a和第二化霜触点11b;所述第一化霜触点11a与所述第二化霜触点11b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导通;
温控组件12,用于随着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伸缩变化;
化霜控制组件13,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化霜触点11b固定设置,第二端与所述温控组件12接触,用于在所述温控组件12呈伸长变化时,驱动所述第二化霜触点11b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化霜触点11a的方向移动;
止挡件14,穿插设置于两个定位块之间,所述止挡件14的第一端与所述化霜控制组件13活动连接,用于在所述温控组件12呈缩短变化时,限制所述化霜控制组件13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11a的方向移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化霜控制设备可应用于任意的制冷装置内,利用化霜控制设备实现对制冷装置的定时化霜处理,减少制冷装置内部的结霜情况。该制冷装置可以是:冰箱、空调等。
所述化霜控制设备,包括:化霜电路;
所述化霜电路包括:分离设置的第一化霜触点和第二化霜触点;
在所述第一化霜触点和所述第二化霜触点电接触时,化霜电路导通;在所述第一化霜触点和所述第二化霜触点断开接触时,所述化霜电路断开。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化霜电路还包括:第二加热元件和电源,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和所述电源串联设置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和所述第二化霜触点之间;当所述第一化霜触点和所述第二化霜触点电接触时,所述化霜电路形成闭合环路,利用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进行化霜处理。
这里,所述化霜电路可设置于所述制冷设备内的蒸发器附近;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蒸发器内的制冷剂蒸发吸收周围空气中的热量,从而为制冷设备降温;但是,蒸发器在吸收热量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慢慢凝结成霜,并覆盖于蒸发器表面,导致蒸发器无法有效吸收热量,制冷设备的制冷效率降低。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将化霜电路设置于所述蒸发器附近,在化霜电路导通时,利用化霜电路内的第二加热元件发热,从而有效的对蒸发器进行化霜,提高制冷设备的制冷效率和制冷效果。
所述化霜控制设备,包括: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可固定安装于所述化霜控制设备的温控安装位。
所述温控组件用于检测化霜控制设备当前所处环境的温度,并随着所述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伸缩变化;
其中,所述温度的变化情况呈升高趋势时,所述温控组件进行伸长变化;所述温度的变化情况呈降低趋势时,所述温控组件进行缩短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控组件,包括:
感温元件;
伸缩腔,一端与第二制冷触点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感温元件连接,用于基于所述感温元件检测的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伸缩变化。
可以理解的是,当温度升高时,伸缩腔内的气压增大,所述伸缩腔呈伸长变化;当温度降低时,伸缩腔内的气压减小,所述伸缩腔呈缩短变化。
所述化霜控制设备,包括:化霜控制组件和止挡件;
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化霜触点固定设置,第二端与所述温控组件接触;
这里,所述温控组件上可固定设置有拨杆,利用所述拨杆与所述化霜控制组件接触,并拨动所述化霜控制组件,使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移动。
所述止挡件,穿插设置于两个定位块之间,所述两个定位块用于限制所述止挡件沿化霜控制组件的移动方向进行移动;所述止挡件的第一端与化霜控制组件接触。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化霜控制组件存在朝向远离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的趋势时,化霜控制组件会给止挡件施加一作用力,推动止挡件随化霜控制组件的移动而移动;由于止挡件位于由所述两个定位块形成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定位块通过止挡件,向所述化霜控制组件施加一反向作用力,限制化霜控制组件朝向远离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使得在温控组件呈缩短变化时,化霜控制组件保持静止。
在所述温控组件呈伸长变化时,所述温控组件通过拨杆拨动所述化霜控制组件,使得所述化霜控制组件朝向靠近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此时,所述化霜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之间的距离缩短。
在所述温控组件呈缩短变化时,利用止挡件限制所述化霜控制组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此时,所述化霜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并在温控组件再次呈伸长变化时,由所述温控组件通过拨杆拨动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继续朝向靠近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的第二化霜触点与第一化霜触点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导通。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所述温控组件的缩短变化的驱动,所述化霜控制组件存在朝向远离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的趋势,此时,化霜控制组件会通过与止挡件之间的接触点,向止挡件施加一作用力,以推动止挡件随化霜控制组件的移动而移动;由于止挡件位于由所述两个定位块形成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定位块通过止挡件,向所述化霜控制组件施加一反向作用力,限制化霜控制组件朝向远离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使得在温控组件呈缩短变化时,化霜控制组件保持静止。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温控组件、止挡件和化霜控制组件的配合工作,使得每当所述温控组件呈伸长变化时,所述化霜控制组件会随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而朝向靠近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每当温控组件呈缩短变化时,利用止挡件限制化霜控制组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二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电接触时,导通所述化霜电路,开始化霜处理,从而通过机械结构驱动的方式实现定时化霜处理,降低化霜控制设备的制造成本;并且整个化霜控制过程,无需用户进行人为干预,实现自动化霜,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如图2所示,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化霜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所述设备10,包括:
制冷电路15,包括:
第一制冷触点15a;
第二制冷触点15b,设置于所述温控组件12上,用于在所述温控组件12的伸缩变化的驱动下,朝向靠近或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制冷触点15a的方向移动;其中,导通所述制冷电路15所需的第二制冷触点15b的第一目标移动量小于导通所述化霜电路11所需的所述化霜控制组件13的第二目标移动量。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化霜控制设备,包括:制冷电路;
所述制冷电路包括:分离设置的第一制冷触点和第二制冷触点;
在所述第一制冷触点和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时,所述制冷电路导通;在所述第一制冷触点和所述第二制冷触点断开接触时,所述制冷电路断开。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制冷电路还包括:制冷压缩机和电源,所述制冷压缩机和所述电源串联设置于所述第一制冷触点和所述第二制冷触点之间;当所述第一制冷触点和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所述制冷电路形成闭合环路,利用所述制冷压缩机进行制冷处理。
所述第二制冷触点可固定设置于温控组件上,当温度升高时,所述温控组件呈伸长变化,所述第二制冷触点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制冷触点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一制冷触点之间的距离缩短;并在所述第二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一制冷触点电接触时,导通制冷电路。
当温度降低时,所述温控组件呈缩短变化,所述第二制冷触点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制冷触点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制冷触点和所述第一制冷触点之间的距离增大;并在所述第二制冷触点断开与所述第一制冷触点的电接触,断开制冷电路。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制冷触点为动触点,所述第一制冷触点为静触点,利用温控组件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伸缩变化,改变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的位置,从而根据温度的变化情况,控制导通或断开制冷电路。
由于所述化霜控制组件和第二制冷触点的移动都是基于所述温控组件的驱动,故在温控组件一次伸长变化的驱动下,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的移动量和第二制冷触点的移动量相同。
若在所述第一制冷触点在与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之前,或者所述第一制冷触点在与所述第二制冷触恰好电接触时,第二化霜触点与第一化霜触点电接触,化霜电路导通,所述制冷设备无法实现正常的制冷功能,更不会出现结霜的情况。
故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导通所述制冷电路所需的第二制冷触点的第一目标移动量小于导通所述化霜电路所需的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的第二目标移动量;
当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相对于初始位置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一目标移动量时,所述第二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一制冷触点电接触,所述制冷电路导通,温度会开始逐步降低。
随着温度的降低,温控组件呈缩短变化,基于所述温控组件的缩短变化驱动,所述第二制冷触点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制冷触点的方向移动,断开与所述第一制冷触点的电接触;制冷电路断开;而化霜控制组件受到止挡件的限制,保持静止。
制冷电路断开后,温度会开始逐步升高,温控组件再一次呈伸长变化,所述化霜控制组件在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的驱动下,继续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化霜触电的方向移动。
当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相对于初始位置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二目标移动量时,所述第二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导通;
可以理解的是,在化霜控制组件开始移动,到化霜电路导通的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多次导通或断开制冷电路。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将第二制冷触点也设置于所述温控组件上,利用温控组件的伸缩变化,既能够驱动第二制冷触点移动,以控制导通或断开制冷电路,又能驱动化霜控制组件朝向靠近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以导通化霜电路;一方面能够实现对制冷功能、化霜功能的自动控制,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将制冷电路的控制和化霜电路的控制集成于同一组件内,减少设备内部的零件数量,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可选地,如图1-2所示,所述止挡件14的第一端形成限位端口14a,第二端通过第一弹性件14b与固定轴连接;
所述化霜控制组件13,包括:
齿条131,具有多个齿口1311,所述多个齿口1311与所述温控组件12、所述限位端口14a接触;
在所述温控组件12的伸长变化的驱动下,所述齿条131向所述限位端口14a施加第一挤压力;在所述第一挤压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弹性件14b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限位端口14a与当前接触的齿口1311脱离;并在第一弹性件14b的弹性形变恢复力的作用下,所述限位端口14a与所述齿条131的下一齿口1311接触,所述齿条131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化霜触点11a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温控组件12的缩短变化的驱动下,所述齿条131向所述限位端口14a施加第二挤压力;利用所述限位端口14a限制所述齿条131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11a的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挤压力的方向与所述齿条131的移动方向不平行,所述第二挤压力的方向与所述齿条131的移动方向平行。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齿条具有依次排列的多个齿口,通过所述多个齿口分别与所述温控组件的拨杆、所述止挡件的限位端口卡合;
由于所述止挡件位于两个定位块的容置空间内,所述止挡件的第一端形成有限位端口,第二端通过第一弹性件固定连接在固定轴上;所述止挡件不能沿所述齿条的移动方向进行移动,能够沿第一弹性件的形变方向进行移动。
在所述温控组件呈伸长变化时,拨杆拨动所述齿条,所述齿条通过与所述限位端口卡合的齿口,向所述限位端口施加第一挤压力;由于所述第一挤压力的方向与所述齿条的移动方向不平行,故所述第一挤压力能够推动所述止挡件朝向靠近固定轴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弹性件被压缩;
若所述止挡件朝向靠近固定轴的方向移动的移动量大于预设移动量,所述限位端口与当前接触的齿口脱离,该齿口对限位端口施加的挤压力消失,第一弹性件恢复弹性形变;基于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形变恢复力的作用下,所述止挡件朝向远离固定轴的方向移动,限位端口与齿条的下一齿口接触,从而使得齿条能够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温控组件呈缩短变化时,拨杆拨动所述齿条,所述齿条通过与所述限位端口卡合的齿口,向所述限位端口施加第二挤压力;由于所述第二挤压力的方向与所述齿条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止挡件通过限位端口限制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齿条保持静止。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齿条通过齿口向所述限位端口施加的挤压力的方向,与所述齿口和所述限位端口的接触面垂直,故所述齿口和所述限位端口的接触面的位置关系不同,所述挤压力的方向也不同。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于温控组件的伸缩变化的驱动,所述齿条通过齿口分别向止挡件的限位端口不同方向的挤压力,使得止挡件能够限制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电的方向移动,允许所述齿条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化霜触电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对化霜电路的定时、自动导通,无需增加电子控制芯片,也无需人为干预,降低化霜控制设备的化霜成本、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如图1-2所示,所述齿口,包括:
第一端面1311a,所述第一端面1311a与所述齿条131的移动方向垂直;
第二端面1311b,所述第二端面1311b与所述第一端面1311a呈预设夹角;
在所述温控组件12的伸长变化的驱动下,所述齿口1311的第二端面1311b与所述限位端口14a抵压,并向所述限位端口14a施加所述第一挤压力;
在所述温控组件12的缩短变化的驱动下,所述齿口1311的第一端面1311a与所述限位端口14a抵压,并向所述限位端口14a施加所述第二挤压力。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齿口,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其中,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齿条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呈预设夹角。
这里,所述预设夹角在0度到90度范围内,具体角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由于所述齿条通过齿口向所述限位端口施加的挤压力的方向,与所述齿口和所述限位端口的接触面垂直,所述齿条通过齿口的第一端面向所述限位端口施加的挤压力的方向与所述齿条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齿条通过齿口的第二端面向所述限位端口施加的挤压力的方向与所述齿条的移动方向不平行。
故在所述温控组件呈伸长变化时,基于所述温控组件的拨杆的拨动,齿口的第二端面抵压所述限位端口,由第二端面向所述限位端口施加第一挤压力,推动所述止挡件朝向靠近固定轴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限位端口脱离当前接触的齿口,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温控组件呈缩短变化时,基于所述温控组件的拨杆的拨动,齿口的第一端面抵压所述限位端口,由第二端面向所述限位端口施加第二挤压力,止挡件通过限位端口限制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齿条保持静止。
可选地,如图3所示,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化霜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所述止挡件14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温控组件12的复位缺口14c;
所述设备10,包括:
第一限位块16,位于所述温控组件12和所述止挡件14之间,所述第一限位块16具有导向斜面16a;
第二限位块17,固定设置于所述温控组件12上,用于在所述温控组件12的伸长变化的驱动下,朝向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块16的方向移动,并在与所述导向斜面16a抵压时,沿所述导向斜面16a朝向远离所述齿条131的方向移动;
连接杆18,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7固定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限位块17抵压所述导向斜面16a时,插入所述止挡件14的复位缺口14c,并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14b;
基于所述第一弹性件14b的弹性形变,所述止挡件14的限位端口14a与所述齿条131的齿口1311脱离,所述齿条131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11a的方向移动,所述化霜电路11断开。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连接杆;
所述第一限位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温控组件和所述止挡件之间,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温控组件上;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块上;在所述温控组件的伸缩变化的驱动下,所述第二限位块和所述连接杆发生移动。
在所述齿条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目标移动量时,所述第二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导通;由于化霜电路内的第二加热元件发热,温度逐步升高。
随着温度的升高,温控组件呈伸长变化,第二限位块朝向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块的方向移动,所述连接杆朝向靠近所述止挡件的方向移动;
当所述第二限位块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导向斜面抵压时,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插入所述止挡件的复位缺口内。
温控组件驱动第二限位块继续向所述第一限位块的方向移动,并挤压所述第一限位块;在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导向斜面的导向作用下,所述第二限位块带动所述连接杆朝向远离所述齿条的方向移动,所述连接杆向所述复位缺口的内壁施加压力;在所述压力的作用下,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基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形变所述止挡件朝向远离所述齿条的方向移动,所述止挡件的限位端口与所述齿条的齿口脱离。
所述齿条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此时,齿条移动回初始位置;第二化霜触点断开与第一化霜触点的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断开;
所述化霜电路内的第二加热元件停止发热,温度开始逐步降低;随着温度的降低,温控组件呈缩短变化,所述第二限位块朝向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块的方向移动,所述连接杆朝向远离所述止挡件的方向移动,第一弹性件恢复弹性形变。
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形变恢复力的作用下,所述止挡件朝向靠近所述齿条的方向移动,所述限位端口与复位后的齿条的卡合。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设置具有导向斜面的第一限位块,在温控组件驱动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一限位块抵压时,利用所述导向斜面的导向作用,使得所述第二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上的连接杆朝向远离齿条的方向移动,并通过连接杆与复位缺口的接触面向第一弹性件施加压力,使得第一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从而驱动止挡件的限位端口与所述齿条的齿口脱离,实现对化霜电路的自动断开和齿条的复位。
可选地,如图4所示,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化霜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四。所述化霜控制组件13,包括:
切换组件132,与所述化霜电路11、所述制冷电路15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化霜电路11的通断状态,控制断开或导通所述制冷电路15;其中,在所述第一制冷触点15a与所述第二制冷触点15b电接触时,所述化霜电路11的通断状态和所述制冷电路15的通断状态相反。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化霜控制组件包括:切换组件;
所述切换组件分别与所述化霜电路、所述制冷电路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化霜电路的通断状态,并基于所述化霜电路的通断状态,控制断开或导通所述制冷电路。
在所述第一制冷触点和所述第一制冷触点电接触时,若检测到所述化霜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所述切换组件断开所述制冷电路;若检测到所述化霜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所述切换组件导通所述制冷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化霜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时,化霜电路内的第二加热元件发热,以提高制冷设备内的温度,使得蒸发器表面的霜层融化;随着温度的升高,温控组件呈伸长变化,第二限位块、连接杆随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而移动;在所述第二限位块和所述连接杆的移动过程中,所述第二制冷触点也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制冷触点的方向移动;并且,在所述第二限位块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导向斜面抵压之前,所述温控组件的第二制冷触点和第一制冷触点电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若所述第二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一制冷触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第二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一制冷触点电接触之前,所述第一限位块就移动至与所述第二限位块抵压了,所述第二制冷触点无法与所述第一制冷触点建立电接触,无法导通制冷电路,故在所述第二限位块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导向斜面抵压之前,所述温控组件的第二制冷触点和第一制冷触点电接触,即制冷电路导通。
可以理解的,从化霜电路导通到化霜电路断开的这一过程中,必然存在化霜电路和制冷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的情况,此时,制冷电路不仅会降低所述化霜电路的化霜效率,还会增大制冷设备的功耗。
基于此,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切换组件,利用切换组件基于化霜电路的通断状态,控制所述制冷电路的通断状态,使得在第一制冷触点和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时,化霜电路的通断状态与制冷电路的通断状态相反,从而减少制冷电路对化霜效率的影响,减小制冷设备的功耗。
可选地,如图5所示,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化霜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五。所述切换组件132,包括:
热敏电阻1321,串联设置于所述制冷电路15中;
第一加热元件1322,串联设置于所述化霜电路11中,且靠近所述热敏电阻1321;
在所述第一制冷触点15a与所述第二制冷触点15b电接触,且所述化霜电路11导通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1322发热,所述热敏电阻1321的阻值增大至第一阻值;所述热敏电阻1321的阻值为所述第一阻值时,所述制冷电路15呈断开状态;
在所述第一制冷触点15a与所述第二制冷触点15b电接触,且所述化霜电路11断开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1322停止发热,所述热敏电阻1321的阻值减小至第二阻值;所述热敏电阻1321的阻值为所述第二阻值时,所述制冷电路15呈导通状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切换组件,包括:热敏电阻和第一加热元件;
其中,所述热敏电阻串联设置于所述制冷电路中,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串联设置于所述化霜电路中,且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热敏电阻附近。
这里,所述第二化霜触点固定设置于所述齿条靠近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一端,在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的驱动下,所述温控组件通过拨杆拨动所述齿条,使得所述齿条的第二化霜触点朝向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化霜电路导通时,所述化霜电路内的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发热,温度开始逐步升高,所述热敏电路的阻值增大;在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的驱动下,第二制冷触点朝向所述第一制冷触点的方向移动。
当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增大至第一阻值时,即使所述第一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即所述制冷电路形成闭合环路,由于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过大,所述制冷电路呈断开状态。
当第一制冷触点与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且所述化霜电路断开时,所述化霜电路内的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停止发热,温度开始逐渐降低,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
当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至第二阻值时,由于所述第一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所述制冷电路形成闭合环路,制冷电路呈导通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制冷电路中串联热敏电阻,并在化霜电路中串联第一加热元件,并令热敏电阻的位置靠近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位置,从而在化霜电路导通或断开时,利用第一加热元件使得热敏电子的阻值发生变化,以改变制冷电路的通断状态;减少出现化霜电路和制冷电路同时导通的情况,减少制冷电路对化霜效率的影响,减小制冷设备的功耗。
可选地,如图6所示,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化霜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六。所述制冷电路15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互锁触点15c和第二互锁触点15d;所述第一互锁触点15c与所述第二互锁触点15d电接触,且所述第一制冷触点15a和所述第二制冷触点15b电接触,所述制冷电路15导通;
所述切换组件132,包括:
第一连杆1323,所述第一连杆1323的第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互锁触点15c、第二端设置有所述第一化霜触点11a;
第二连杆1324,所述第二连杆1324的第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互锁触点15d,第二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化霜触点11b;
连接轴1325,所述连接轴132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1323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1324转动连接;
第二弹性件1326,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1323和所述第二连杆1324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连杆1323和所述第二连杆1324的第二端;
齿条131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化霜触点11a的方向移动,并与所述第二连杆1324的第二端抵压;在所述齿条131的抵压下,所述第二化霜触点11b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11a电接触,且所述第二互锁触点15d和所述第一互锁触点15c断开接触,所述第二弹性件1326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齿条131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11a的方向移动,第二连杆1324脱离与所述齿条131的接触,所述第二弹性件1326恢复弹性形变;
在所述第二弹性件1326的弹性形变恢复力的驱动下,所述第二化霜触点11b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11a断开接触,且所述第二互锁触点15d与所述第一互锁触点15c电接触。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切换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连接轴;
第一连杆固定设置于化霜控制组件内,所述连接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且所述连接轴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连杆可围绕所述连接轴和第二连杆的连接点发生转动;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朝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朝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互锁触点,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互锁触点,且所述第一互锁触点和所述第二互锁触点电接触。
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化霜触点,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化霜触点,且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连接。
这里,所述第一互锁触点和所述第二互锁触点是串联设置于制冷电路内的电触点;当所述第一互锁触点和所述第二互锁触点电接触,且所述第一制冷触点和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时,所述制冷电路形成闭合环路,所述制冷电路导通。
在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的驱动下,温控组件的拨杆拨动所述齿条,所述齿条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
当所述齿条移动至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抵压,在所述齿条的抵压作用下,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朝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化霜触点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互锁触点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互锁触点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齿条相对于初始位置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二目标移动量时,所述第二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第二互锁触点断开与所述第一互锁触点的电接触,所述制冷电路断开;此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当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时,第二连杆脱离与所述齿条的接触,所述第二弹性件恢复弹性形变;
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形变恢复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化霜触点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并断开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断开;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朝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互锁触点朝向靠近所述第一互锁触点的方向移动,并与所述第一互锁触点电接触。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第二连杆、第二弹性件和齿条之间的配合工作,在所述化霜电路导通或断开时,通过第二连杆的转动,断开或导通所述制冷电路,减少出现制冷电路和化霜电路同时导通的情况,减少制冷电路对化霜效率的影响,减小制冷设备的功耗。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化霜控制方法,如图7所示,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化霜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1,利用温控组件检测温度的变化情况;
步骤S102,在所述温度的变化情况呈升高趋势时,所述温控组件进行伸长变化;基于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的驱动,化霜控制组件的第二化霜触点朝向靠近化霜电路的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
步骤S103,在所述温度的变化情况呈降低趋势,所述温控组件进行缩短变化时,利用止挡件限制所述化霜控制组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并基于所述温控组件下一次伸长变化的驱动,所述第二化霜触点继续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
步骤S104,在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二目标移动量时,所述第一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二化霜触点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导通;利用所述化霜电路进行化霜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示的化霜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一个或多个方案所述的化霜控制设备内。
本公开实施例可通过所述温控组件检测所述化霜控制设备当前所处环境的温度,并且所述温控组件随着所述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伸缩变化。
当温度升高时,所述温控组件呈伸长变化;由于所述温控组件通过拨杆与所述化霜控制组件接触;在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的驱动下,所述温控组件通过拨杆拨动所述化霜控制组件,使得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的第二化霜触点朝向靠近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
当温度降低时,所述温控组件呈缩短变化,所述温控组件通过拨杆拨动所述化霜控制组件,使得所述化霜控制组件存在朝向远离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的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化霜控制组件与止挡件接触,化霜控制组件会通过与止挡件之间的接触点,向止挡件施加一作用力,以推动止挡件随化霜控制组件的移动而移动;所述止挡件位于由所述两个定位块形成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定位块通过止挡件,向所述化霜控制组件施加一反向作用力,限制化霜控制组件朝向远离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使得在温控组件呈缩短变化时,化霜控制组件保持静止。
并在温控组件再一次呈伸长变化时,由温控组件驱动化霜控制组件继续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
当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相对于初始位置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二目标移动量时,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的第二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导通;所述化霜电路内的第二加热元件发热,以进行化霜处理。
这里,所述第二目标移动量为导通所述化霜电路所需的化霜控制组件的移动量。可以理解的是,可通过调整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的长度和/或所述化霜控制组件和所述第一化霜触点之间的距离,改变所述第二目标移动量,从而调整导通化霜电路的时间间隔。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温控组件、止挡件和化霜控制组件的配合工作,使得每当所述温控组件呈伸长变化时,所述化霜控制组件会随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而朝向靠近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每当温控组件呈缩短变化时,利用止挡件限制化霜控制组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二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电接触时,导通所述化霜电路,开始化霜处理,从而通过机械结构驱动的方式实现定时化霜处理,降低化霜控制设备的制造成本;并且整个化霜控制过程,无需用户进行人为干预,实现自动化霜,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所述步骤S102中的基于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的驱动,化霜控制组件的第二化霜触点朝向靠近化霜电路的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包括:
基于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的驱动,化霜控制组件的第二化霜触点朝向靠近化霜电路的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所述温控组件的第二制冷触点朝向靠近制冷电路的第一制冷触点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的移动量大于第一目标移动量时,所述第二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一制冷触点电接触,所述制冷电路导通;利用所述制冷电路进行制冷处理;其中,所述第一目标移动量小于所述第二目标移动量;
所述步骤S103中的在所述温度的变化情况呈降低趋势时,所述温控组件进行缩短变化时,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温控组件的缩短变化的驱动,所述第二制冷触点断开与所述第一制冷触点的电接触,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制冷触点的方向移动,所述制冷电路断开。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二制冷触点固定设置于所述温控组件上,并且所述温控组件通过拨杆与所述化霜控制组件接触;
在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的驱动下,所述温控组件通过拨杆拨动所述化霜控制组件,使得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的第二化霜触点朝向靠近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所述温控组件的第二制冷触点朝向靠近第一制冷触点的方向移动。
当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相对于初始位置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一目标移动量时,所述第二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一制冷触点电接触,所述制冷电路形成闭合环路,所述制冷电路导通;可利用所述制冷电路进行制冷处理,温度开始逐步降低。
这里,所述第一目标移动量为导通所述制冷电路所需的第二制冷触点的移动量。
当温度降低时,所述温控组件呈缩短变化,在所述温控组件的缩短变化的驱动下,所述温控组件的第二制冷触点朝向远离第一制冷触点的方向移动,断开与所述第一制冷触电的电接触,制冷电路断开。
所述温控组件通过拨杆拨动所述化霜控制组件,使得所述化霜控制组件存在朝向远离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的趋势;所述止挡件限制化霜控制组件朝向远离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使得在温控组件呈缩短变化时,化霜控制组件保持静止。
制冷电路断开后,温度又重新开始逐步升高,在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的驱动下,所述温控组件的拨杆再次拨动所述化霜控制组件,使得化霜控制组件继续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
当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相对于初始位置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二目标移动量时,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的第二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导通;所述化霜电路内的第二加热元件发热,以进行化霜处理。
这里,所述第二目标移动量大于所述第一目标移动量。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化霜控制组件和第二制冷触点的移动都是基于所述温控组件的驱动,故在温控组件一次伸长变化的驱动下,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的移动量和第二制冷触点的移动量相同。
若所述第二目标移动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目标移动量,在所述第二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电接触时,所述第一制冷触点还未与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或者,所述第一制冷触点恰好与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此时,所述制冷设备无法实现正常的制冷功能,更不会出现结霜的情况。
故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导通所述制冷电路所需的第二制冷触点的第一目标移动量小于导通所述化霜电路所需的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的第二目标移动量;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将第二制冷触点也设置于所述温控组件上,利用温控组件的伸缩变化,既能够驱动第二制冷触点移动,以控制导通或断开制冷电路,又能驱动化霜控制组件朝向靠近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以导通化霜电路;一方面能够实现对制冷功能、化霜功能的自动控制,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将制冷电路的控制和化霜电路的控制集成于同一组件内,减少设备内部的零件数量,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可选地,在所述化霜电路导通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随着温度的升高,所述温控组件的第二限位块朝向靠近第一限位块的方向移动,连接杆朝向靠近所述止挡件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量大于预设伸长量时,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导向斜面抵压,所述连接杆插入所述止挡件的复位缺口内;
基于所述导向斜面的抵压下,第二限位块带动所述连接杆朝向远离齿条的方向移动,并压缩第一弹性件;
所述止挡件的限位端口与齿条的齿口脱离,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所述化霜电路断开。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化霜控制设备,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连接杆;
所述第一限位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温控组件和所述止挡件之间,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温控组件上;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块上;在所述温控组件的伸缩变化的驱动下,所述第二限位块和所述连接杆发生移动。
在所述齿条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目标移动量时,所述第二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导通;由于化霜电路内的第二加热元件发热,温度逐步升高。
随着温度的升高,温控组件呈伸长变化,第二限位块朝向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块的方向移动,所述连接杆朝向靠近所述止挡件的方向移动;当所述温控组件的第二制冷触点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一目标移动量时,第二制冷触点和第一制冷触点电接触。
由于化霜电路仍处于导通状态,温度还会持续升高;在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的驱动下,所述第二限位块继续向所述第一限位块的方向移动。
当所述第二限位块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导向斜面抵压时,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插入所述止挡件的复位缺口内。
温控组件驱动第二限位块继续向所述第一限位块的方向移动,并挤压所述第一限位块;在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导向斜面的导向作用下,所述第二限位块带动所述连接杆朝向远离所述齿条的方向移动,所述连接杆向所述复位缺口的内壁施加压力;在所述压力的作用下,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止挡件朝向远离所述齿条的方向移动,所述止挡件的限位端口与所述齿条的齿口脱离。
所述齿条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此时齿条移动回初始位置;第二化霜触点断开与第一化霜触点的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断开。
所述化霜电路内的第二加热元件停止发热,温度开始逐步降低;随着温度的降低,温控组件呈缩短变化,所述第二限位块朝向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块的方向移动,所述连接杆朝向远离所述止挡件的方向移动,第一弹性件恢复弹性形变。
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形变恢复力的作用下,所述止挡件朝向靠近所述齿条的方向移动,所述限位接口与复位后的齿条卡合。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温控组件驱动所述第二限位块移动,并在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一限位块抵压时,利用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导向斜面的导向作用,使得所述第二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上的连接杆朝向远离齿条的方向移动,并通过连接杆与复位缺口的接触面向第一弹性件施加压力,使得第一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从而驱动止挡件的限位端口与所述齿条的齿口脱离,实现对化霜电路的自动断开和齿条的复位。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二目标移动量时,所述第一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二化霜触点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导通,包括:
在齿条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目标移动量时,所述齿条上的第二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电接触,化霜电路导通;
基于所述化霜电路内的第一加热元件的发热,所述制冷电路中的热敏电阻的阻值增大至第一阻值;其中,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为所述第一阻值时,所述制冷电路呈断开状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化霜控制组件包括:齿条;所述第二化霜触点固定设置于所述齿条上。
在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的驱动下,所述温控组件通过拨杆拨动所述齿条,使得所述齿条朝向靠近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并在所述齿条相对于初始位置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目标移动量时,所述第二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形成闭合环路,所述化霜电路导通。
由于所述化霜电路内串联设置有于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所述制冷电路中串联设置有热敏电阻,且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位置与所述热敏电阻的位置靠近;当所述化霜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发热,温度开始逐步升高,所述热敏电路的阻值增大;
当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增大至第一阻值时,即使所述第一制冷触点和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即所述制冷电路形成闭合环路,由于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过大,所述制冷电路呈断开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化霜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时,温度呈升高趋势,温控组件呈伸长变化,所述温控组件上的第二制冷触点朝向靠近第一制冷触点的方向移动,并且,在所述第二限位块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导向斜面抵压之前,所述温控组件的第二制冷触点和第一制冷触点电接触。
故从化霜电路导通到化霜电路断开的这一过程中,必然存在化霜电路和制冷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的情况,此时,制冷电路不仅会降低所述化霜电路的化霜效率,还会增大制冷设备的功耗。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热敏电阻和第一加热元件的配合工作,使得在所述化霜电路导通时,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增大,并在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为第一阻值时,令所述制冷电路呈断开状态,减少出现化霜电路和制冷电路同时导通的情况,减少制冷电路对化霜效率的影响,减小制冷设备的功耗。
可选地,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所述化霜电路断开,包括:
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所述齿条的第二化霜触点断开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断开;
所述化霜电路内的第一加热元件停止发热,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至第二阻值,其中,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为所述第二阻值,且所述第一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所述制冷电路导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止挡件的限位端口与所述齿条的齿口脱离,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第二化霜触点断开与第一化霜触点的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断开。
所述化霜电路内的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停止发热,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并在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至第二阻值时,由于所述第一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所述制冷电路形成闭合环路,制冷电路呈导通状态。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二目标移动量时,所述第一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二化霜触点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导通,包括:
在齿条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目标移动量时,所述齿条抵压第二连杆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朝向靠近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导通;
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第二互锁触点断开与第一互锁触点的电接触,所述制冷电路呈断开状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化霜电路的第一化霜触点和第二化霜触点分别设置于切换组件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所述制冷电路的第一互锁触点和第二互锁触点分别设置于切换组件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连杆可围绕切换组件的连接轴和第二连杆的连接点发生转动,且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朝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朝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的驱动下,所述温控组件通过拨杆拨动所述齿条,使得所述齿条朝向靠近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当所述齿条移动至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抵压,在所述齿条的抵压作用下,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朝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化霜触点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互锁触点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互锁触点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齿条相对于初始位置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二目标移动量时,所述第二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第二互锁触点断开与所述第一互锁触点的电接触,所述制冷电路断开;此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化霜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时,温度呈升高趋势,温控组件呈伸长变化,所述温控组件上的第二制冷触点朝向靠近第一制冷触点的方向移动,并且,在所述第二限位块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导向斜面抵压之前,所述温控组件的第二制冷触点和第一制冷触点电接触。
故从化霜电路导通到化霜电路断开的这一过程中,必然存在化霜电路和制冷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的情况,此时,制冷电路不仅会降低所述化霜电路的化霜效率,还会增大制冷设备的功耗。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第二连杆和齿条的配合工作,使得在所述化霜电路导通时,所述制冷电路串联的第一互锁触点和第二互锁触点断开接触,此时即使第一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一制冷触点电接触,所述制冷电路还是呈断开状态,减少出现化霜电路和制冷电路同时导通的情况,减少制冷电路对化霜效率的影响,减小制冷设备的功耗。
可选地,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所述化霜电路断开,包括:
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第二连杆脱离与所述齿条的接触,第二弹性件恢复弹性形变;
基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形变恢复力的驱动,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化霜触点断开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断开;
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朝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互锁触点与所述第一互锁触点电接触,其中,所述第二互锁触点与所述第一互锁触点电接触,且所述第一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所述制冷电路导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止挡件的限位端口与所述齿条的齿口脱离,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第二连杆脱离与所述齿条的接触,所述第二弹性件恢复弹性形变;
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形变恢复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化霜触点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并断开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断开;
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朝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互锁触点朝向靠近所述第一互锁触点的方向移动,并与所述第一互锁触点电接触。
由于所述第一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所述制冷电路形成闭合环路,制冷电路呈导通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
上述一个或多个方案所述的化霜控制设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化霜控制设备可应用于冰箱内,利用所述化霜控制设备对所述冰箱进行定时化霜处理,减少冰箱内部的结霜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冰箱包括:依次连接的制冷压缩机、冷凝管、节流元件和蒸发器;其中,制冷压缩机、冷凝管、节流元件和蒸发器连接形成允许冷媒循环流动的制冷回路;这里,节流元件可采用毛细管。
在冰箱制冷运行时,制冷压缩机开启,冷媒由制冷压缩机压缩后,在冷凝管进行冷凝,并通过节流元件节流后,进入到蒸发器中进行吸热蒸发,然后重新回到制冷压缩机中,完成制冷循环。
制冷循环进行一定数量的开停周期后,由于持续低温,蒸发器表面容易出现结霜情况,对蒸发器的吸热造成影响,从而降低冰箱的制冷效率;故需要对蒸发器进行化霜处理。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化霜电路的第二加热元件可设置于所述冰箱的蒸发器附近,利用化霜控制设备内的温控组件检测冰箱内的温度,并根据温度的变化进行伸缩变化;化霜控制组件在所述温控组件呈伸长变化(即冰箱的制冷循环停止)时,随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而朝向靠近所述化霜电路的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温控组件呈缩短变化(即冰箱的制冷循环开启)时,利用止挡件限制化霜控制组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使得化霜控制组件保持静止,并在所述温控组件再次呈伸长变化时,随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继续朝向靠近所述化霜电路的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直至化霜控制组件的第二化霜触点与第一化霜触点电接触后,导通化霜电路,对蒸发器进行化霜处理。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机械结构驱动的方式实现定时化霜处理,降低冰箱的制造成本;并且整个化霜控制过程,无需用户进行人为干预,实现自动化霜,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6)

1.一种化霜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化霜电路,包括分离设置的第一化霜触点和第二化霜触点;所述第一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二化霜触点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导通;
温控组件,用于随着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伸缩变化;
化霜控制组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化霜触点固定设置,第二端与所述温控组件接触,用于在所述温控组件呈伸长变化时,驱动所述第二化霜触点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
止挡件,穿插设置于两个定位块之间,所述止挡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化霜控制组件活动连接,用于在所述温控组件呈缩短变化时,限制所述化霜控制组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制冷电路,包括:
第一制冷触点;
第二制冷触点,设置于所述温控组件上,用于在所述温控组件的伸缩变化的驱动下,朝向靠近或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制冷触点的方向移动;其中,导通所述制冷电路所需的第二制冷触点的第一目标移动量小于导通所述化霜电路所需的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的第二目标移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的第一端形成限位端口,第二端通过第一弹性件与固定轴连接;
所述化霜控制组件,包括:
齿条,具有多个齿口,所述多个齿口与所述温控组件、所述限位端口接触;
在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的驱动下,所述齿条向所述限位端口施加第一挤压力;在所述第一挤压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限位端口与当前接触的齿口脱离;并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形变恢复力的作用下,所述限位端口与所述齿条的下一齿口接触,所述齿条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温控组件的缩短变化的驱动下,所述齿条向所述限位端口施加第二挤压力;利用所述限位端口限制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挤压力的方向与所述齿条的移动方向不平行,所述第二挤压力的方向与所述齿条的移动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口,包括:
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齿条的移动方向垂直;
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呈预设夹角;
在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的驱动下,所述齿口的第二端面与所述限位端口抵压,并向所述限位端口施加所述第一挤压力;
在所述温控组件的缩短变化的驱动下,所述齿口的第一端面与所述限位端口抵压,并向所述限位端口施加所述第二挤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温控组件的复位缺口;
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限位块,位于所述温控组件和所述止挡件之间,所述第一限位块具有导向斜面;
第二限位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温控组件上,用于在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的驱动下,朝向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块的方向移动,并在与所述导向斜面抵压时,沿所述导向斜面朝向远离所述齿条的方向移动;
连接杆,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限位块抵压所述导向斜面时,插入所述止挡件的复位缺口,并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
基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形变,所述止挡件的限位端口与所述齿条的齿口脱离,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所述化霜电路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化霜控制组件,包括:
切换组件,与所述化霜电路、所述制冷电路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化霜电路的通断状态,控制断开或导通所述制冷电路;其中,在所述第一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时,所述化霜电路的通断状态和所述制冷电路的通断状态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包括:
热敏电阻,串联设置于所述制冷电路中;
第一加热元件,串联设置于所述化霜电路中,且靠近所述热敏电阻;
在所述第一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且所述化霜电路导通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发热,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增大至第一阻值;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为所述第一阻值时,所述制冷电路呈断开状态;
在所述第一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且所述化霜电路断开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停止发热,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至第二阻值;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为所述第二阻值时,所述制冷电路呈导通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电路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互锁触点和第二互锁触点;其中,所述第一互锁触点与所述第二互锁触点电接触,且所述第一制冷触点和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所述制冷电路导通;
所述切换组件,包括: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互锁触点、第二端设置有所述第一化霜触点;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互锁触点,第二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化霜触点;
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
第二弹性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
齿条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并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抵压;在所述齿条的抵压下,所述第二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电接触,且所述第二互锁触点和所述第一互锁触点断开接触,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第二连杆脱离与所述齿条的接触,所述第二弹性件恢复弹性形变;
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形变恢复力的驱动下,所述第二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断开接触,且所述第二互锁触点与所述第一互锁触点电接触。
9.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化霜控制设备。
10.一种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化霜控制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温控组件检测温度的变化情况;
在所述温度的变化情况呈升高趋势时,所述温控组件进行伸长变化;基于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的驱动,化霜控制组件的第二化霜触点朝向靠近化霜电路的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温度的变化情况呈降低趋势,所述温控组件进行缩短变化时,利用止挡件限制所述化霜控制组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并基于所述温控组件下一次伸长变化的驱动,所述第二化霜触点继续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二目标移动量时,所述第一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二化霜触点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导通;利用所述化霜电路进行化霜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的驱动,化霜控制组件的第二化霜触点朝向靠近化霜电路的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包括:
基于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变化的驱动,化霜控制组件的第二化霜触点朝向靠近化霜电路的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所述温控组件的第二制冷触点朝向靠近制冷电路的第一制冷触点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的移动量大于第一目标移动量时,所述第二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一制冷触点电接触,所述制冷电路导通;利用所述制冷电路进行制冷处理;其中,所述第一目标移动量小于所述第二目标移动量;
所述在所述温度的变化情况呈降低趋势时,所述温控组件进行缩短变化时,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温控组件的缩短变化的驱动,所述第二制冷触点断开与所述第一制冷触点的电接触,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制冷触点的方向移动,所述制冷电路断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化霜电路导通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随着温度的升高,所述温控组件的第二限位块朝向靠近第一限位块的方向移动,连接杆朝向靠近所述止挡件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温控组件的伸长量大于预设伸长量时,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导向斜面抵压,所述连接杆插入所述止挡件的复位缺口内;
基于所述导向斜面的抵压下,第二限位块带动所述连接杆朝向远离齿条的方向移动,并压缩第一弹性件;
所述止挡件的限位端口与齿条的齿口脱离,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所述化霜电路断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二目标移动量时,所述第一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二化霜触点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导通,包括:
在齿条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目标移动量时,所述齿条上的第二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电接触,化霜电路导通;
基于所述化霜电路内的第一加热元件的发热,所述制冷电路中的热敏电阻的阻值增大至第一阻值;其中,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为所述第一阻值时,所述制冷电路呈断开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所述化霜电路断开,包括:
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所述齿条的第二化霜触点断开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断开;
所述化霜电路内的第一加热元件停止发热,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至第二阻值,其中,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为所述第二阻值,且所述第一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所述制冷电路导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化霜控制组件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二目标移动量时,所述第一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二化霜触点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导通,包括:
在齿条的移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目标移动量时,所述齿条抵压第二连杆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朝向靠近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化霜触点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导通;
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第二互锁触点断开与第一互锁触点的电接触,所述制冷电路呈断开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所述化霜电路断开,包括:
所述齿条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方向移动,第二连杆脱离与所述齿条的接触,第二弹性件恢复弹性形变;
基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形变恢复力的驱动,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化霜触点断开与所述第一化霜触点的电接触,所述化霜电路断开;
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朝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互锁触点与所述第一互锁触点电接触,其中,所述第二互锁触点与所述第一互锁触点电接触,且所述第一制冷触点与所述第二制冷触点电接触,所述制冷电路导通。
CN202210540147.4A 2022-05-17 2022-05-17 化霜控制设备、化霜控制方法及冰箱 Pending CN1150960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0147.4A CN115096037A (zh) 2022-05-17 2022-05-17 化霜控制设备、化霜控制方法及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0147.4A CN115096037A (zh) 2022-05-17 2022-05-17 化霜控制设备、化霜控制方法及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96037A true CN115096037A (zh) 2022-09-23

Family

ID=83288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40147.4A Pending CN115096037A (zh) 2022-05-17 2022-05-17 化霜控制设备、化霜控制方法及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9603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95850A (en) * 1950-12-28 1953-08-19 British Thomson Houston Co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electric refrigerator controls
KR20000034460A (ko) * 1998-11-30 2000-06-26 전주범 냉장고 제상장치용 제상타이머
CN101392977A (zh) * 2008-10-10 2009-03-25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霜冰箱控制系统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CN203377172U (zh) * 2013-07-26 2014-01-01 温州耐特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新型温控器
CN113899130A (zh) * 2021-10-14 2022-01-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制冷设备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322424A (zh) * 2021-12-31 2022-04-12 合肥美菱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化霜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95850A (en) * 1950-12-28 1953-08-19 British Thomson Houston Co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electric refrigerator controls
KR20000034460A (ko) * 1998-11-30 2000-06-26 전주범 냉장고 제상장치용 제상타이머
CN101392977A (zh) * 2008-10-10 2009-03-25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霜冰箱控制系统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CN203377172U (zh) * 2013-07-26 2014-01-01 温州耐特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新型温控器
CN113899130A (zh) * 2021-10-14 2022-01-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制冷设备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322424A (zh) * 2021-12-31 2022-04-12 合肥美菱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化霜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14683B (zh)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自清洁控制方法
CN107525220B (zh) 空调器及其室外机自清洁控制方法
WO2019073514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5096037A (zh) 化霜控制设备、化霜控制方法及冰箱
CN115096038A (zh) 化霜控制设备、化霜控制方法及冰箱
CN101178281A (zh) 一种无霜冰箱控制系统
KR20040064982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착상지연운전방법
CN109595718B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
KR19980082835A (ko) 히트펌프용 냉동사이클장치
KR890001256B1 (ko) 온도조절 스위치
CN211695151U (zh) 一种空调器
KR101533644B1 (ko) 핫가스 제상 냉동 사이클 장치
KR20000007553U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제상용 전기히터장치
KR0175437B1 (ko) 냉장고의 제상 장치 및 그 제어 회로
KR0127650Y1 (ko) 냉장고의 냉각제어장치
US3097503A (en) Automatic defrost control for refrigeration systems
KR100234080B1 (ko) 냉난방겸용 공조기기 및 그 난방시 제상제어방법
CN220355590U (zh) 空调器的室外机和空调器
US3373575A (en) System for defrost control of refrigerators and the like
KR100389159B1 (ko) 히트펌프의 제상운전 종료 감지장치
CN202938588U (zh) 新型全冷冻箱
CN113899141B (zh) 提前除霜的模块及其控制方法、制冷设备
CN216084721U (zh) 一种温控器
KR880003852Y1 (ko) 냉동냉장고
KR100195918B1 (ko) 히트펌프의 제상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