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93786B - 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93786B
CN115093786B CN202211016990.9A CN202211016990A CN115093786B CN 115093786 B CN115093786 B CN 115093786B CN 202211016990 A CN202211016990 A CN 202211016990A CN 115093786 B CN115093786 B CN 1150937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solvent
parts
conductivity
water
the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169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93786A (zh
Inventor
易盼
莫娟
刘蕊
徐金
杨臻
房正刚
樊宝珍
沈鸿冰
李毅刚
赵伟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to CN20221101699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937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93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937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937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93786B/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2108 priority patent/WO2024041389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08Anti-corrosive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20Diluents or solv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其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包含成膜物质、去离子水、分散剂、消泡剂、多效助溶剂、复合增稠剂和高导热添加物;所述B组分包含至少一种水性固化剂和助溶剂B;所述高导热添加物为碳基导热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导热防腐漆的生产方法用于生产所述水性高导热防腐漆。本发明通过在水溶性成膜物质中加入高导热添加物,从而提高了防腐漆的导热性能;通过在水溶性成膜物质中加入多种助溶剂,实现了高导热添加物在漆膜内分布均匀的良好成膜效果,进而实现了优异的导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实现输变电的重要设备,具有服役范围广泛、环境复杂多样的特点。为了提高变压器环境适应性和服役可靠性,通常对其进行有机涂层防护处理。就涂层防护体系而言,常采用溶剂型的丙烯酸防腐涂料或聚氨酯防腐涂料,并且将其颜色调整为海灰色。值得注意的是变压器等输变电设备的面漆在涂装过程中,其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约为300~500g/L,这些污染物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对区域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
与普通工程机械设备不同的是,变压器等输变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绕组、铁心等形成损耗,会导致变压器温度升高,尤其对于酷暑和用电高峰时期,变压器热点温度可能超过85℃,对变压器内部绝缘纸等相关部件的老化速率影响严重,对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构成威胁,同时也对绝缘漆的漆膜稳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水性防腐涂料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环保问题,但其导热率低仍是变压器等持续高温的设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提高变压器等输变电设备的环境适应性,延长其服役寿命,通常采用溶剂型丙烯酸防腐面漆或聚氨酯涂料(海灰B05)。上述涂料在涂装过程中会添加大量的有机溶剂作为成膜物质、颜填料及其他组成成分充分混合与分散提供环境,使得涂料易于加工及施工成膜,而施工后有机溶剂将从涂膜中挥发到大气环境中,对环境造成污染。虽然现有水性防腐涂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环保问题,但其导热系数小且成膜性能差的问题在变压器等持续高温环境下工作的设备上仍未解决,由于长期持续在高温下运行导致漆膜老化、皲裂、脱落;因此现有水性防腐涂料存在导热率低和成膜性能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水性防腐涂料存在导热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其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包括成膜物质、去离子水、分散剂、消泡剂、多效助溶剂、复合增稠剂和高导热添加物;所述B组分包含至少一种水性固化剂和助溶剂B;所述高导热添加物为碳基导热材料。
优选的,所述A组分还包括矿物颜料和/或色浆。
优选的,所述碳基导热材料包括碳纳米管、碳纳米角、石墨烯、超细石墨粉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成膜物质为水性聚氨酯树脂。
优选的,所述矿物颜料包括:钛白粉、柠檬黄粉、铁红粉和铁蓝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多效助溶剂包括:成膜助剂、干燥控制剂、附着力促进剂和流平剂。
优选的,所述成膜助剂包括二丙二醇丁醚或醇酯十二成膜助剂。
优选的,所述干燥控制剂包括二乙二醇单丁醚或丙二醇。
优选的,所述附着力促进剂包括有机硅双生结构表面活性剂、聚醚改性硅油、聚醚硅氧烷共聚物或疏水短碳链-乙氧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流平剂包括非硅共聚物、聚丙烯酸酯、聚醚改性硅氧烷溶液或离子型聚丙烯酸酯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复合增稠剂包括:非离子型聚氨酯聚合物和/或碱溶胀丙烯酸缔合型增稠剂。
优选的,所述水性固化剂包括聚氨酯水性固化剂。
优选的,所述助溶剂B包括PGDA丙二醇二醋酸酯。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包括:含有颜料亲和基团的有机改性聚丙烯酸酯或含颜料亲和基团的嵌段共聚物。
优选的,所述消泡剂包括:聚醚硅氧烷共聚乳液。
优选的,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水性聚氨酯树脂50~56份;分散剂0.48~0.52份;消泡剂0.08~0.12份;高导热添加物1~6份;多效助溶剂5.32~6.48;复合增稠剂0.56~0.74份;矿物颜料和/或色浆0~19.357份;去离子水15~25份。
优选的,所述多效助溶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成膜助剂2.2~2.7份;干燥控制剂2.2~2.7份;附着力促进剂0.46~0.54份;流平剂0.46~0.54份。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的生产方法,用于生产所述的水性高导热防腐漆,其包括A组分制备和B组分制备;所述A组分制备包括:调配成膜物质并搅拌均匀;在所述成膜物质中按比例加入高导热添加物并搅拌获得混合均匀的分散液,将所述分散液导入研磨机研磨至设定细度以下,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添加多效助溶剂和复合增稠剂并搅拌均匀;所述B组分制备包括:在水性固化剂中加入所述助溶剂B搅拌均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其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包含成膜物质、去离子水、分散剂、消泡剂、多效助溶剂、复合增稠剂和高导热添加物;所述B组分包含至少一种水性固化剂和助溶剂B;所述高导热添加物为碳基导热材料;本发明通过在水溶性的成膜物质中加入高导热添加物,不仅消除了挥发性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还提高了防腐漆的导热性能;通过在成膜物质中加入多种助溶剂,实现了高导热添加物在漆膜内分布均匀的良好成膜效果,进而实现了优异的导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导热防腐物质添加量与涂层导热系数关系曲线图;
图2为未添加高导热物质涂层和添加2%高导热防腐物质水性涂层的盐雾试验后形貌对比图;
图3为涂装传统溶剂性涂层的变压器在自冷条件下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图4为涂装传统溶剂性涂层的变压器在风冷条件下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图5为涂装本发明水性高导热防腐漆的变压器在自冷条件下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图6为涂装本发明水性高导热防腐漆的变压器在风冷条件下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做具体叙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其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包括成膜物质、去离子水、分散剂、消泡剂、多效助溶剂、复合增稠剂和高导热添加物;所述B组分包含至少一种水性固化剂和助溶剂B;所述高导热添加物为碳基导热材料。
所述成膜物质为水性聚氨酯树脂。
所述多效助溶剂包括:成膜助剂、干燥控制剂、附着力促进剂和流平剂;为了实现高导热添加物在漆膜内分散均匀以提高导热效率和提高成膜质量,所述多效助溶剂经过实验优选后定型为一种包括六种助溶剂的多效溶剂协调体系,为方便叙述,所述六种助溶剂顺序标识为:助溶剂1号(成膜助剂)、助溶剂2号(干燥控制剂)、助溶剂3号(附着力促进剂)、助溶剂4号(附着力促进剂)、助溶剂5号(流平剂)、助溶剂6号(流平剂)。
所述复合增稠剂采用两种增稠剂组成复合增稠体系,包括增稠剂1号和增稠剂2号。
所述碳基导热材料为碳纳米管、碳纳米角、石墨烯、超细石墨粉的混合物。
所述水性固化剂包括聚氨酯水性固化剂。
所述A组分还包括矿物颜料和/或色浆。所述色浆,顾名思义是一种有颜料浓缩浆,是利用不同的颜料,通过对颜料表面处理、表面包裹等技术,经过严密的加工工艺研制而成。所述矿物颜料的作用是调制防腐漆的基本色调,同时矿物颜料化学性质稳定以保证防腐漆颜色稳定性好;所述色浆的作用是精细调制防腐漆的颜色,使颜色更加饱满细腻。矿物颜料可以包括:钛白粉、柠檬黄粉、铁红粉和铁蓝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色浆可以包括中黄浆、白浆、酞青蓝浆、酞青绿浆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颜色的矿物颜料和色浆。
所述助溶剂B包括PGDA丙二醇二醋酸酯。
所述分散剂包括:含有颜料亲和基团的有机改性聚丙烯酸酯或含颜料亲和基团的高分子量的嵌段共聚物。所述分散剂通过空间位阻稳定作用而使颜料解絮凝,从而促进高导热添加物分散均匀,导热效率更高。
所述消泡剂包括:聚醚硅氧烷共聚乳液。
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水性聚氨酯树脂50~56份;分散剂0.48~0.52份;消泡剂0.08~0.12份;钛白粉0~14份;柠檬黄粉0~0.55份;铁红粉0~0.1份;铁蓝粉0~0.05份;高导热添加物1~6份;助溶剂1号2.2~2.7份;助溶剂2号2.2~2.7份;助溶剂3号0.18~0.22份;助溶剂4号0.28~0.32份;助溶剂5号0.28~0.32份;助溶剂6号0.18~0.22份;增稠剂1号0.28~0.37份;增稠剂2号0.28~0.37份;中黄浆0~0.6份;白浆0~4份;酞青蓝浆0~0.035份;酞青绿浆0~0.022份;去离子水15~25份。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聚氨酯水性固化剂70~80份;助溶剂B20~30份。
一个具体的实施比例,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水性聚氨酯树脂53份;分散剂0.5份;消泡剂0.1份;钛白粉13.5份;柠檬黄粉0.51份;铁红粉0.06份;铁蓝粉0.03份;高导热添加物2份;助溶剂1号2.5份;助溶剂2号2.5份;助溶剂3号0.2份;助溶剂4号0.3份;助溶剂5号0.3份;助溶剂6号0.2份;增稠剂1号0.3份;增稠剂2号0.3份;中黄浆0.19份;白浆0.82份;酞青蓝浆0.02份,酞青绿浆0.02份;去离子水22.65份。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聚氨酯水性固化剂75份;助溶剂B25份。
所述的分散剂主要成分是含有颜料亲和基团的有机改性聚丙烯酸酯或含颜料亲和基团的嵌段共聚物。
所述的消泡剂主要成分为聚醚硅氧烷共聚乳液。
所述的助溶剂1号主要成分是DPNB二丙二醇丁醚。
所述的助溶剂2号主要成分是DBG二乙二醇单丁醚。
所述的助溶剂3号主要成分是有机硅双生结构表面活性剂。
所述的助溶剂4号主要成分是聚醚硅氧烷共聚物。
所述的助溶剂5号主要成分是非硅共聚物,非硅共聚物属于丙烯酸共聚物。
所述的助溶剂6号主要成分是聚醚改性硅氧烷溶液。
所述的增稠剂1号主要成分是非离子型聚氨酯聚合物。
所述的增稠剂2号主要成分是碱溶胀丙烯酸缔合型增稠剂。
所述的B组分助溶剂主要成分是PGDA丙二醇二醋酸酯。
助溶剂1号作为成膜助剂,其作用是辅助漆膜成膜,另一方面是促进高导热添加物分散均匀。
助溶剂2号作为干燥控制剂,其作用是降低漆膜干燥速度,有利于高导热添加物的均匀分布,在喷涂或刷涂过程中高导热添加物由于外力的物理作用导致分布不均匀,控制漆膜干燥速度有利于高导热添加物的重新分布以获得导热率均匀的漆膜。
助溶剂3号和助溶剂4号作为附着力促进剂,其作用是润湿基材提高漆膜与基层表面的附着力,避免高导热添加物富集而导致漆膜附着力下降以及高导热添加物利用率降低。
助溶剂5号和助溶剂6号作为流平剂,其作用是辅助漆膜表面流平,提高施工便利性和漆膜平整度,同时能够改善高导热添加物分布均匀性,避免漆面不平和导热率不均匀。
相互作用:助溶剂2号溶剂降低漆膜干燥速度,增加漆膜流平和高导热添加物分布扩散的时间。助溶剂3号助溶剂4号溶剂降低基材表面张力避免高导热添加物富集,助溶剂1号在分散剂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高导热添加物在漆膜内部分散均匀,助溶剂5号助溶剂6号使漆膜流平的同时能够改善高导热添加物分布均匀性,避免漆面不平和导热率不均匀。六种助溶剂共同组成复合体系的多效助溶剂,让漆膜成膜更加平滑完整,高导热添加物分布更加均匀以保证均匀一致的高导热率。
助溶剂3号和助溶剂4号功能相同,也可以只用其中一种,但配合使用效果更好、操作更容易。助溶剂5号和助溶剂6号功能相同,也可以只用其中一种,但配合使用流平效果更好,高导热添加物分布均匀且不上浮外露,施工成膜质量好,漆膜导热率高且外表美观,同时操作更容易。
助溶剂1号可选择:醇酯十二成膜助剂。助溶剂2号可选择:丙二醇。助溶剂3号可选择:聚醚改性硅油。助溶剂4号可选择:疏水短碳链-乙氧基化合物,助溶剂5号可选择:聚丙烯酸酯。助溶剂6号可选择:离子型聚丙烯酸酯溶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水性高导热防腐面漆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按质量份分别称取:水性聚氨酯树脂、分散剂、消泡剂、钛白粉、柠檬黄粉、铁红粉、铁蓝粉、高导热添加物、助溶剂1号、助溶剂2号、助溶剂3号、助溶剂4号、助溶剂5号、助溶剂6号、增稠剂1号、增稠剂2号、中黄浆、白浆、酞青蓝浆、酞青绿浆、去离子水。
2)静置添加水性聚氨酯树脂、分散剂、消泡剂、去离子水,在400~600转速下分散10~15分钟;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按比例加入钛白粉、柠檬黄粉、铁红粉、铁蓝粉、石墨烯,添加完成后继续分散20~30分钟;将分散液导入研磨机研磨,直至细度下降至20μm以下;将分散液导出研磨机导入分散机,搅拌状态下添加助溶剂1号、助溶剂2号、助溶剂3号、助溶剂4号、助溶剂5号、助溶剂6号、增稠剂1号、增稠剂2号,调整浆料到合适粘度,继续分散20~30分钟;在搅拌状态下添加中黄浆、白浆、酞青绿浆和酞青蓝浆使面漆达到海灰色,得到水性高导热防腐面漆A组分。
3)向聚氨酯水性固化剂中加入助溶剂B,在一定转速下混合均匀,得到B组分。
4)涂料使用时,将A组分和B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即可涂装使用。
本发明的水性高导热防腐面漆通过优选原料组成,并优化各原料含量,选择适当配比的水性聚氨酯树脂、分散剂、消泡剂、钛白粉、柠檬黄粉、铁红粉、铁蓝粉、高导热添加物、助溶剂1号、助溶剂2号、助溶剂3号、助溶剂4号、助溶剂5号、助溶剂6号、增稠剂1号、增稠剂2号、中黄浆、白浆、酞青蓝浆、酞青绿浆、去离子水,既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通过助溶剂1号、助溶剂2号、助溶剂3号、助溶剂4号、助溶剂5号、助溶剂6号共同组成复合体系的多效助溶剂,确保高导热添加物在漆膜内部分布均匀,显著提高了高导热添加物的导热效率,避免了由于高导热添加物分布不均匀而导致的漆膜导热率低的问题,使得制备的水性高导热防腐面漆涂料兼具优异的导热、防腐和环保性能。
本发明的水性高导热防腐面漆涂料中,添加了适当比例的高导热添加物,该物质为碳纳米管、碳纳米角、石墨烯、超细石墨粉的混合物,提高了面漆防腐和导热性能,同时与添加纯石墨烯等碳纳米材料相比,也降低了应用成本。本发明的高导热添加物分散均匀,与其他组分相互配合,起到了良好协同作用,使本发明的水性高导热防腐面漆涂料获得良好导热性能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具备优异的防腐效果。
测试例
对添加2%高导热物质的水性聚氨酯面漆环保性能进行测试,发现其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为179g/L,与传统溶剂型面漆相比(304g/L),VOCs排放量降低了41.1%。
采用瞬态板式热源法对添加不同比例高导热物质的涂层的导热系数进行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未添加高导热物质的面漆导热系数仅为0.1638W/(m·K)。随着向水性聚氨酯涂料中添加1%高导热防腐物质后,其导热系数大幅度提高;继续增加高导热防腐物质的添加量时,涂料导热系数出现轻微减小现象,整体上看,添加量为2%时,涂料的导热系数最为优异,达到1.222W/(m·K)。
如图2所示,随后针对导热性能最优异的改性面漆(添加2%高导热物质)和普通水性面漆开展盐雾试验;其中,a,b,c,d为添加2%高导热物质涂层的不同阶段的腐蚀形貌图;e,f,g,h为未添加高导热物质涂层试样的不同阶段的腐蚀形貌图;a和e为0天;b和f为3天;c和g为6天;d和h为10天。涂层厚度为100μm。结果发现普通面漆在盐雾试验3d后,表面已出现了轻微锈点,随着盐雾时间延长(6d),表面腐蚀程度加剧,锈点数量增加;盐雾时间10d后,试样表面锈蚀点连接成片,表明基底金属已发生严重腐蚀。相比之下,添加2%高导热物质的面漆经过10d盐雾试验后表面仍未见明显锈点,表明水性环保高导热防腐涂料具有更为优异的防护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变压器防腐面漆涂料污染严重(传统溶剂型面漆)和导热性能差(传统溶剂型面漆、水性涂料)的问题。该水性高导热防腐面漆在制备过程中以水为溶剂,显著降低了VOCs排放,提高了其环保性能。添加的高导热物质优化了面漆传热机制,与普通水性面漆(0.1638W/(m·K))相比,水性高导热防腐面漆涂料热导率升高到了1.222W/(m·K)。通过盐雾试验发现普通面漆在盐雾试验3d后,表面已出现了轻微锈点,随着盐雾时间延长,表面腐蚀程度加剧,锈点数量增加。相比之下,添加2%高导热物质的面漆经过10d盐雾试验后表面仍未见明显锈点,表明水性环保高导热防腐涂料具有更为优异的防护性能。
选择一台容量200kVA/10kV的产品器身作为试验热源,分别在自冷和风冷环境下开展变压器温升模拟实验。其中一台变压器涂装本发明的高导热环保涂料;另一台涂装传统溶剂型涂料。
如图3所示,涂装传统溶剂性涂层的变压器在自冷条件下的温度变化曲线;B,C,D表示试验环境温度;E和F表示油顶层温度,由图中可以看到变压器温升值为34.8℃。
如图4所示,涂装传统溶剂性涂层的变压器在风冷条件下的温度变化曲线;B,C,D表示试验环境温度;E和F表示油顶层温度,由图中可以看到变压器温升值为25.8℃。
如图5所示,涂装本发明水性高导热防腐漆的变压器在自冷条件下的温度变化曲线;B,C,D表示试验环境温度;E和F表示油顶层温度,由图中可以看到变压器温升值为32.7℃。
如图6所示,涂装本发明水性高导热防腐漆的变压器在风冷条件下的温度变化曲线;B,C,D表示试验环境温度;E和F表示油顶层温度,由图中可以看到变压器温升值为24.1℃。
对比分析后可以发现对于在自冷环境下,涂装传统溶剂性涂料和改性高导热涂料的变压器温升值分别为34.8℃和32.7℃,表明采用改性高导热防腐涂层后,变压器温升值降低了2.1℃。在风冷环境下,涂装传统溶剂性涂料和改性高导热涂料的变压器温升值分别为25.8℃和24.1℃,表明采用改性高导热防腐涂层后,变压器温升值降低了1.7℃。这似乎是一个较小的数值,事实上,根据“6度法则”变压器热点温度每升高6K会导致油浸纸的绝缘老化率提高一倍,可以看出应用高导热环保涂料后将显著延长变压器绝缘纸服役寿命。
实施例2
一种配方实施比例,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水性聚氨酯树脂52.5份;分散剂0.49份;消泡剂0.09份;钛白粉13.5份;柠檬黄粉0.2份;铁红粉0.05份;铁蓝粉0.02份;高导热添加物1.5份;助溶剂1号2.3份;助溶剂2号2.3份;助溶剂3号0.19份;助溶剂4号0.29份;助溶剂5号0.29份;助溶剂6号0.19份;增稠剂1号0.29份;增稠剂2号0.29份;中黄浆0.16份;白浆0.3份;酞青蓝浆0.031份,酞青绿浆0.019份;去离子水25份。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聚氨酯水性固化剂75份;助溶剂B25份。
所述的分散剂主要成分是含有颜料亲和基团的有机改性聚丙烯酸酯或含颜料亲和基团的嵌段共聚物。
所述的消泡剂主要成分为聚醚硅氧烷共聚乳液。
所述的助溶剂1号主要成分是DPNB二丙二醇丁醚。
所述的助溶剂2号主要成分是DBG二乙二醇单丁醚。
所述的助溶剂3号主要成分是有机硅双生结构表面活性剂。
所述的助溶剂4号主要成分是聚醚硅氧烷共聚物。
所述的助溶剂5号主要成分是非硅共聚物。
所述的助溶剂6号主要成分是聚醚改性硅氧烷溶液。
所述的增稠剂1号主要成分是非离子型聚氨酯聚合物。
所述的增稠剂2号主要成分是碱溶胀丙烯酸缔合型增稠剂。
所述高导热添加物为碳基导热材料。所述碳基导热材料为碳纳米管、碳纳米角、石墨烯、超细石墨粉的混合物。
所述的B组分助溶剂主要成分是PGDA丙二醇二醋酸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水性环保高导热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按质量份分别称取:水性聚氨酯树脂、分散剂、消泡剂、钛白粉、柠檬黄粉、铁红粉、铁蓝粉、高导热添加物、助溶剂1号、助溶剂2号、助溶剂3号、助溶剂4号、助溶剂5号、助溶剂6号、增稠剂1号、增稠剂2号、中黄浆、白浆、酞青蓝浆、酞青绿浆、去离子水。
2)静置添加水性聚氨酯树脂525g、分散剂4.9g、消泡剂0.9g、去离子水250g,在400~600转速下分散10~15分钟;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按比例加入钛白粉135g、柠檬黄粉2g、铁红粉0.5g、铁蓝粉0.2g、高导热添加物15g,添加完成后继续分散20~30分钟;将分散液导入研磨机研磨,直至细度下降至20μm以下;将分散液导出研磨机导入分散机,搅拌状态下添加助溶剂1号23g、助溶剂2号23g、助溶剂3号1.9g、助溶剂4号2.9g、助溶剂5号2.9g、助溶剂6号1.9g、增稠剂1号2.9g、增稠剂2号2.9g,调整浆料到合适粘度,继续分散20~30分钟;在搅拌状态下添加中黄浆1.6g、白浆3g、酞青蓝浆0.31g、酞青绿浆0.19g使面漆达到海灰色,得到水性高导热防腐面漆A组分。
3)向75g聚氨酯水性固化剂中加入助溶剂B25g,在一定转速下混合均匀,得到B组分。
4)涂料使用时,将A组分和B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即可涂装使用。
除配方比例以外,其余技术内容均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赘述。
本实施例的水性高导热防腐漆的导热系数为1.04W/(m·K),与普通水性面漆(0.1638W/(m·K))相比,水性高导热防腐面漆涂料热导率提高0.8762W/(m·K),导热性能显著提高。
实施例3
一种配方实施比例,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水性聚氨酯树脂53份;分散剂0.5份;消泡剂0.1份;钛白粉13.6份;柠檬黄粉0.3份;铁红粉0.08份;铁蓝粉0.032份;高导热添加物2份;助溶剂1号2.4份;助溶剂2号2.4份;助溶剂3号0.2份;助溶剂4号0.3份;助溶剂5号0.3份;助溶剂6号0.2份;增稠剂1号0.3份;增稠剂2号0.3份;中黄浆0.2份;白浆0.32份;酞青蓝浆0.025份,酞青绿浆0.02份;去离子水23.423份。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聚氨酯水性固化剂75份;助溶剂B25份。
除配方比例以外,其余技术内容均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赘述。
本实施例的水性高导热防腐漆的导热系数为1.222W/(m·K),与普通水性面漆(0.1638W/(m·K))相比,水性高导热防腐面漆涂料热导率提高1.0562W/(m·K),导热性能显著提高。
实施例4
一种配方实施比例,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水性聚氨酯树脂53.5份;分散剂0.51份;消泡剂0.11份;钛白粉13.7份;柠檬黄粉04份;铁红粉0.09份;铁蓝粉0.035份;高导热添加物2.5份;助溶剂1号2.5份;助溶剂2号2.5份;助溶剂3号0.21份;助溶剂4号0.31份;助溶剂5号0.31份;助溶剂6号0.21份;增稠剂1号0.31份;增稠剂2号0.31份;中黄浆0.3份;白浆0.35份;酞青蓝浆0.028份,酞青绿浆0.021份;去离子水21.796份。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聚氨酯水性固化剂75份;助溶剂B25份。
除配方比例以外,其余技术内容均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赘述。
本实施例的水性高导热防腐漆的导热系数为1.189W/(m·K),与普通水性面漆(0.1638W/(m·K))相比,水性高导热防腐面漆涂料热导率提高1.0252W/(m·K),导热性能显著提高。
实施例5
一种配方实施比例,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水性聚氨酯树脂54份;分散剂0.515份;消泡剂0.12份;钛白粉13.8份;柠檬黄粉0.45份;铁红粉0.03份;铁蓝粉0.04份;高导热添加物3份;助溶剂1号2.6份;助溶剂2号2.6份;助溶剂3号0.215份;助溶剂4号0.315份;助溶剂5号0.315份;助溶剂6号0.215份;增稠剂1号0.32份;增稠剂2号0.32份;中黄浆0.4份;白浆0.38份;酞青蓝浆0.03份,酞青绿浆0.021份;去离子水20.314份。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聚氨酯水性固化剂75份;助溶剂B25份。
除配方比例以外,其余技术内容均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赘述。
本实施例的水性高导热防腐漆的导热系数为1.156W/(m·K),与普通水性面漆(0.1638W/(m·K))相比,水性高导热防腐面漆涂料热导率提高0.9922W/(m·K),导热性能显著提高。
实施例6
一种配方实施比例,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水性聚氨酯树脂54.5份;分散剂0.518份;消泡剂0.115份;钛白粉13.9份;柠檬黄粉0.5份;铁红粉0.04份;铁蓝粉0.045份;高导热添加物4份;助溶剂1号2.65份;助溶剂2号2.65份;助溶剂3号0.218份;助溶剂4号0.318份;助溶剂5号0.318份;助溶剂6号0.218份;增稠剂1号0.33份;增稠剂2号0.33份;中黄浆0.45份;白浆0.39份;酞青蓝浆0.032份,酞青绿浆0.02份;去离子水18.458份。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聚氨酯水性固化剂75份;助溶剂B25份。
除配方比例以外,其余技术内容均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赘述。
本实施例的水性高导热防腐漆的导热系数为1.139W/(m·K),与普通水性面漆(0.1638W/(m·K))相比,水性高导热防腐面漆涂料热导率提高0.9752W/(m·K),导热性能显著提高。
实施例7
一种配方实施比例,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水性聚氨酯树脂54.8份;分散剂0.519份;消泡剂0.118份;钛白粉13.95份;柠檬黄粉0.51份;铁红粉0.09份;铁蓝粉0.048份;高导热添加物4.5份;助溶剂1号2.68份;助溶剂2号2.68份;助溶剂3号0.185份;助溶剂4号0.285份;助溶剂5号0.285份;助溶剂6号0.185份;增稠剂1号0.34份;增稠剂2号0.34份;中黄浆0.5份;白浆0.28份;酞青蓝浆0.033份,酞青绿浆0.021份;去离子水17.651份。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聚氨酯水性固化剂75份;助溶剂B25份。
除配方比例以外,其余技术内容均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赘述。
本实施例的水性高导热防腐漆的导热系数为1.131W/(m·K),与普通水性面漆(0.1638W/(m·K))相比,水性高导热防腐面漆涂料热导率提高0.9672W/(m·K),导热性能显著提高。
实施例8
一种配方实施比例,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水性聚氨酯树脂51份;分散剂0.485份;消泡剂0.085份;钛白粉13.2份;柠檬黄粉0.54份;铁红粉0.03份;铁蓝粉0.049份;高导热添加物5份;助溶剂1号2.25份;助溶剂2号2.25份;助溶剂3号0.205份;助溶剂4号0.305份;助溶剂5号0.305份;助溶剂6号0.219份;增稠剂1号0.36份;增稠剂2号0.36份;中黄浆0.55份;白浆0.31份;酞青蓝浆0.034份,酞青绿浆0.022份;去离子水22.441份。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聚氨酯水性固化剂75份;助溶剂B25份。
除配方比例以外,其余技术内容均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赘述。
本实施例的水性高导热防腐漆的导热系数为1.122W/(m·K),与普通水性面漆(0.1638W/(m·K))相比,水性高导热防腐面漆涂料热导率提高0.9582W/(m·K),导热性能显著提高。
实施例9
一种配方实施比例,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水性聚氨酯树脂50份;分散剂0.485份;消泡剂0.85份;钛白粉13.2份;柠檬黄粉0.54份;铁红粉0.03份;铁蓝粉0.049份;高导热添加物6份;助溶剂1号2.25份;助溶剂2号2.25份;助溶剂3号0.205份;助溶剂4号0.3份;助溶剂5号0.3份;助溶剂6号0.218份;增稠剂1号0.37份;增稠剂2号0.37份;中黄浆0.6份;白浆4份;酞青蓝浆0.035份,酞青绿浆0.022份;去离子水17.926份。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聚氨酯水性固化剂75份;助溶剂B25份。
除配方比例以外,其余技术内容均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赘述。
本实施例的水性高导热防腐漆的导热系数为1.046W/(m·K),与普通水性面漆(0.1638W/(m·K))相比,水性高导热防腐面漆涂料热导率提高0.8822W/(m·K),导热性能显著提高。
实施例10
一种配方实施比例,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水性聚氨酯树脂55份;分散剂0.52份;消泡剂0.12份;钛白粉14份;柠檬黄粉0.55份;铁红粉0.1份;铁蓝粉0.05份;高导热添加物1份;助溶剂1号2.7份;助溶剂2号2.7份;助溶剂3号0.22份;助溶剂4号0.32份;助溶剂5号0.32份;助溶剂6号0.22份;增稠剂1号0.37份;增稠剂2号0.37份;中黄浆0.6份;白浆4份;酞青蓝浆0.035份,酞青绿浆0.022份;去离子水16.783份。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聚氨酯水性固化剂75份;助溶剂B25份。
除配方比例以外,其余技术内容均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赘述。
本实施例的水性高导热防腐漆的导热系数为0.852W/(m·K),与普通水性面漆(0.1638W/(m·K))相比,水性高导热防腐面漆涂料热导率提高0.8822W/(m·K),导热性能显著提高。
实施例11
一种配方实施比例,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水性聚氨酯树脂55份;分散剂0.52份;消泡剂0.12份;钛白粉14份;柠檬黄粉0.55份;铁红粉0.1份;铁蓝粉0.05份;高导热添加物3份;助溶剂1号2.7份;助溶剂2号2.7份;助溶剂3号0.22份;助溶剂4号0.32份;助溶剂5号0.32份;助溶剂6号0.22份;增稠剂1号0.37份;增稠剂2号0.37份;中黄浆0.6份;白浆3.783份;酞青蓝浆0.035份,酞青绿浆0.022份;去离子水15份。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聚氨酯水性固化剂75份;助溶剂B25份。
除配方比例以外,其余技术内容均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赘述。
本实施例的水性高导热防腐漆的导热系数为1.158W/(m·K),与普通水性面漆(0.1638W/(m·K))相比,水性高导热防腐面漆涂料热导率提高0.9942W/(m·K),导热性能显著提高。
实施例12
一种配方实施比例,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水性聚氨酯树脂50份;分散剂0.48份;消泡剂0.08份;钛白粉13份;柠檬黄粉0份;铁红粉0份;铁蓝粉0份;高导热添加物6份;助溶剂1号2.2份;助溶剂2号2.2份;助溶剂3号0.18份;助溶剂4号0.28份;助溶剂5号0.28份;助溶剂6号0.18份;增稠剂1号0.28份;增稠剂2号0.28份;中黄浆0.15份;白浆0.25份;酞青蓝浆0.02份,酞青绿浆0.018份;去离子水24.122份。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聚氨酯水性固化剂75份;助溶剂B25份。
除配方比例以外,其余技术内容均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赘述。
本实施例的水性高导热防腐漆的导热系数为1.045W/(m·K),与普通水性面漆(0.1638W/(m·K))相比,水性高导热防腐面漆涂料热导率提高0.8812W/(m·K),导热性能显著提高。
实施例13
一种配方实施比例,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水性聚氨酯树脂53份;分散剂0.5份;消泡剂0.1份;钛白粉13.5份;柠檬黄粉0份;铁红粉0份;铁蓝粉0份;高导热添加物4份;助溶剂1号2.5份;助溶剂2号2.5份;助溶剂3号0.2份;助溶剂4号0.3份;助溶剂5号0.3份;助溶剂6号0.2份;增稠剂1号0.3份;增稠剂2号0.3份;中黄浆0份;白浆0份;酞青蓝浆0份,酞青绿浆0份;去离子水22.3份。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聚氨酯水性固化剂75份;助溶剂B25份。
除配方比例以外,其余技术内容均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赘述。
本实施例的水性高导热防腐漆的导热系数为1.140W/(m·K),与普通水性面漆(0.1638W/(m·K))相比,水性高导热防腐面漆涂料热导率提高0.9762W/(m·K),导热性能显著提高。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申请待批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漆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包括成膜物质、去离子水、分散剂、消泡剂、多效助溶剂、复合增稠剂和高导热添加物;所述B组分包含至少一种水性固化剂和助溶剂B;所述高导热添加物为碳基导热材料;
所述碳基导热材料包括碳纳米管、碳纳米角、石墨烯、超细石墨粉的混合物;
所述多效助溶剂包括:成膜助剂、干燥控制剂、附着力促进剂和流平剂;
所述成膜助剂包括二丙二醇丁醚或醇酯十二成膜助剂;
所述干燥控制剂包括二乙二醇单丁醚或丙二醇;
所述附着力促进剂包括有机硅双生结构表面活性剂、聚醚改性硅油、聚醚硅氧烷共聚物或疏水短碳链-乙氧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流平剂包括非硅共聚物、聚丙烯酸酯、聚醚改性硅氧烷溶液或离子型聚丙烯酸酯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成膜物质为水性聚氨酯树脂;
所述复合增稠剂包括:非离子型聚氨酯聚合物和/或碱溶胀丙烯酸缔合型增稠剂;
所述助溶剂B包括丙二醇二醋酸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还包括矿物颜料和/或色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颜料包括:钛白粉、柠檬黄粉、铁红粉和铁蓝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固化剂包括聚氨酯水性固化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包括:含有颜料亲和基团的有机改性聚丙烯酸酯或含颜料亲和基团的嵌段共聚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包括:聚醚硅氧烷共聚乳液。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水性聚氨酯树脂50~56份;分散剂0.48~0.52份;消泡剂0.08~0.12份;高导热添加物1~6份;多效助溶剂5.32~6.48;复合增稠剂0.56~0.74份;矿物颜料和/或色浆0~19.357份;去离子水15~25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效助溶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成膜助剂2.2~2.7份;干燥控制剂2.2~2.7份;附着力促进剂0.46~0.54份;流平剂0.46~0.54份。
9.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生产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水性高导热防腐漆,所述方法包括A组分制备和B组分制备;
所述A组分制备包括:调配成膜物质并搅拌均匀;在所述成膜物质中按比例加入高导热添加物并搅拌获得混合均匀的分散液,将所述分散液导入研磨机研磨至设定细度以下,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添加多效助溶剂和复合增稠剂并搅拌均匀;
所述B组分制备包括:在水性固化剂中加入所述助溶剂B搅拌均匀;
所述高导热添加物为碳纳米管、碳纳米角、石墨烯、超细石墨粉的混合物;
所述多效助溶剂包括:成膜助剂、干燥控制剂、附着力促进剂和流平剂。
CN202211016990.9A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及其生产方法 Active CN1150937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6990.9A CN115093786B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及其生产方法
PCT/CN2023/112108 WO2024041389A1 (zh) 2022-08-24 2023-08-10 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6990.9A CN115093786B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93786A CN115093786A (zh) 2022-09-23
CN115093786B true CN115093786B (zh) 2023-01-10

Family

ID=83300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16990.9A Active CN115093786B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93786B (zh)
WO (1) WO20240413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3786B (zh) * 2022-08-24 2023-01-1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及其生产方法
CN116004080A (zh) * 2022-12-21 2023-04-25 广东仕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主冷却辊导热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流延装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4251A (zh) * 2016-04-14 2016-08-24 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水性电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80126250A (ko) * 2017-05-17 2018-11-27 주식회사 알파머티리얼즈 방열 도료 조성물
CN110922839A (zh) * 2019-12-17 2020-03-27 哈尔滨金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磨水性塑胶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06612A (zh) * 2021-12-14 2022-03-01 上海港奇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阻燃防静电超耐磨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45971B2 (en) * 2018-05-08 2024-04-02 Global Graphene Group, Inc. Anti-corrosion material-coated discrete graphene sheets and anti-corrosion coating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ame
CN110835487A (zh) * 2018-08-16 2020-02-25 中环海化(厦门)船舶智能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用水性石墨烯高导热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76819A (zh) * 2019-11-26 2020-02-11 西安戴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电器用石墨烯散热涂料
CN112375460A (zh) * 2020-11-23 2021-02-19 中环海化(厦门)船舶智能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用石墨烯高散热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93786B (zh) * 2022-08-24 2023-01-1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及其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4251A (zh) * 2016-04-14 2016-08-24 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水性电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80126250A (ko) * 2017-05-17 2018-11-27 주식회사 알파머티리얼즈 방열 도료 조성물
CN110922839A (zh) * 2019-12-17 2020-03-27 哈尔滨金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磨水性塑胶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06612A (zh) * 2021-12-14 2022-03-01 上海港奇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阻燃防静电超耐磨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93786A (zh) 2022-09-23
WO2024041389A1 (zh) 2024-0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93786B (zh) 一种水性高导热防腐漆及其生产方法
WO2019233161A1 (zh) 水性耐高温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4382B (zh) 一种环保防腐快干型的底面合一自干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77214B (zh) 石墨烯导静电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69153A (zh) 环保透明氧化铁黑超细水性色浆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60098B (zh) 低温固化硅胶油墨、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943128A (zh) 一种薄层石墨烯水性浆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129967A (zh) 一种水性聚氨酯防腐涂料
CN115232538A (zh) 一种耐高温低介损变压器内壁导热绝缘水性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9090A (zh) 一种耐腐蚀快干环保水性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17403B (zh) 一种水性耐污加色uv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031436A (zh) 水性环保纳米无机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22806A (zh) 一种木器用水性高透明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53833A (zh) 一种水性环氧洁净地坪涂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12625554A (zh) 变压器内壁用水性双组份环保绝缘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06305A (zh) 一种水性金属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29616A (zh) 一种金属基材石墨烯改性长效防腐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78788A (zh) 一种高温烧结玻璃油墨用水性调墨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1381A (zh) 一种水性石墨分散悬浮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55440A (zh) 一种耐腐蚀水性涂料
CN105038415A (zh) 一种水性有机色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86802A (zh) 改装车用超快干单组份底漆及制备方法
CN101469154A (zh) 环保透明氧化铁红超细水性色浆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37715A (zh) 一种水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23096B (zh) 一种水性多功能导电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