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92342A - 一种水下地形测量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地形测量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92342A
CN115092342A CN202210781518.8A CN202210781518A CN115092342A CN 115092342 A CN115092342 A CN 115092342A CN 202210781518 A CN202210781518 A CN 202210781518A CN 115092342 A CN115092342 A CN 1150923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easuring
supporting
fixedly connected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815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92342B (zh
Inventor
李伟
刘孔喜
张广州
周建国
王松涛
赵佳佳
张男
高大鹏
高克林
姬建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Beiwei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Beiwei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Beiwei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Beiwei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8151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923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92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923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923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923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49/00Arrangements of nautical instruments or navigational a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7/00Vessels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35/32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llecting pollution from open wa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59/00Hull prote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ssels; Clean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ssels
    • B63B59/06Cleaning devices for hulls
    • B63B59/08Cleaning devices for hulls of underwater surfaces while afloa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3/00Survey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open water, e.g. sea, lake, river or can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5/00Surveying instrum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3/00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地形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用于对水下地形进行测量的测量船和安装在测量船底部的换能器,所述测量船底部设有容纳腔,且容纳腔内部安装有用于对测量船相对于水面角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测量船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测量船上设有联动机构,此水下地形测量装置及方法,不仅能够防止换能器表面附着有浮萍,同时防止水中产生气泡影响换能器发射与接收信号,进一步的提高换能器对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准度,同时,去除机构,还能够起到辅助测量床在水面上进行移动的作用,进一步的降低测量船的能耗,同时,本发明中,其通过联动机构与调节机构,使换能器以及支撑板始终保持与水面相互垂直的角度,进一步的提高换能器测量的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地形测量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地形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下地形测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水下地形测量是工程测量中的一种特定测量,测量江河、湖泊、水库、港湾和近海水底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用以绘制水下地形图的测绘工作。主要内容是在陆地建立控制网和进行水下地形测绘,水下地形测绘包括测深点定位、水深测量、水位观测和绘图,测深点定位的方法有断面索法、经纬仪或平板仪前方交会法、六分仪后方交会法、全站式速测仪极坐标法、无线电定位法、水下声学定位和差分GPS定位法等。水深测量采用测深杆、测深锤和回声测深仪等器具,水底高程是根据水深测量和水位观测成果计算,最后用等深线(或称等高线)表示水底的地形情况。
目前现有的水下地形在进行测量时,将测量仪器安装在无人船上,通过无人船的移动,实现对水面进行测量,然而对于湖泊或静水区域的中的水下地形进行测量时,由于湖泊或静水区域其环浮萍较多的水面,因此在测量船在含有较多浮萍的水面上进行测量时,浮萍则会容易附着在换能器上,一方面导致换能器接收的数据不能够正确反映测区的水下三维坐标,另一方面,增大测量船的阻力,进一步的增大测量船测量的能耗,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下地形测量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地形测量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地形测量装置,包括用于对水下地形进行测量的测量船和安装在测量船底部的换能器,所述测量船底部设有容纳腔,且容纳腔内部安装有用于对测量船相对于水面角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
所述测量船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测量船上设有联动机构,且测量船上安装有用于对联动机构进行容纳的凹槽,所述联动机构用于调节支撑板相对于测量船的角度,且换能器安装在支撑板底部的一端,所述支撑板另一端设有用于对水面浮萍进行去除的去除机构。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在容纳腔内部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处贯穿有第一支撑轴,且第一支撑轴与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轴两端相互之间转动套接有第一支撑框,且第一支撑轴处安装有第一角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支撑框底部贯穿有第二支撑轴,且第二支撑轴与第一支撑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轴两端相互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框,所述第二支撑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角度传感器;
所述第二支撑框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有配重块。
优选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凹槽内部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连接有两个推动杆,两个所述推动杆滑动贯穿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安装有用于对推动杆进行密封的密封端盖;
两个所述推动杆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在凹槽底部,且连接板上设有多个通孔;
所述连接板上安装有角度转换机构,且角度转换机构上连接有导向块,所述支撑板对应导向块的位置设有滑槽,所述导向块上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且第一电动推杆输出端穿过导向块与滑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输出端与导向块滑动连接,通过设有的联动机构,从而实现对支撑板的支撑角度进行调节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分隔板上的升降套筒,所述升降套筒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两个所述推动杆顶端与顶板固定连接;
所述分隔板上安装有用于对升降套筒进行驱动的驱动件,通过设有的升降机构,从而实现对支撑板相对于测量船底部的距离进行调节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分隔板上的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齿轮,所述第一升降齿轮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升降齿轮,且第二升降齿轮固定套接在升降套筒外侧,通过设有的驱动件,从而实现对两个推动杆进行调节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角度转换机构包括贯穿连接板中心处的连接壳,所述连接板上安装有用于对连接壳进行旋转的旋转件,且连接壳与连接板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壳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电机,且连接电机输出端穿过连接壳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电机输出端与连接壳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轴外侧滑动套接有连接座,且连接座固定安装在连接壳底部;
所述连接轴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且第一斜齿轮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上固定贯穿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两端与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导向块固定套接在转动轴外侧,通过设有的角度转换机构,从而实现对支撑板的角度进行转换调节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去除机构包括设置在测量船底部的两个去除板,两个所述去除板为L形状,两个所述去除板靠近支撑板的一端的底部均通过销轴与支撑板铰接,且两个去除板在未拨开浮萍状态时,相互间呈V形状分布在测量船底部;
所述支撑板底部通过铰支座铰接有第二电动推杆,且第二电动推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动环,所述推动环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一定位轴,且第一定位轴的顶部与其对应的去除板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定位轴外侧转动套接有联动杆,且联动杆位于推动环与去除板之间,所述联动杆远离推动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轴,且第二定位轴与另一个去除板转动连接;
两个所述去除板上均设有气泡消除机构,且气泡消除机构用于对水面的气泡进行消除,通过设有的去除机构,从而实现对浮萍进行去除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气泡消除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去除板内侧的导流壳,且导流壳呈直角三角形状,所述导流壳上设有多个导流孔,所述去除板靠近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贯穿有导流管,且导流管与导流壳连通;
所述导流管与导流壳之间连接有杂物刮除机构,所述杂物刮除机构用于将导流壳表面杂物进行去除;
所述导流管远离导流壳的一端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输出端连接有固定管,且固定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连接有固定软管,所述固定软管的一端连接有出液壳,且出液壳固定安装在测量船尾部,所述测量船上安装有用于对固定软管进行支撑的支撑块,通过设有的气泡消除机构,从而实现对水中含有的气泡进行去除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杂物刮除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导流管内部的固定架,且固定架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盘,且转动盘外侧等距离安装有多个扇叶;
所述转动盘靠近导流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延伸杆,且延伸杆的一端穿过导流壳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斜齿轮,且第二斜齿轮上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导流壳上安装有用于对往复丝杆进行支撑的导向块;
所述往复丝杆外侧螺纹套接有刮除板,且刮除板滑动连接在导流壳表面,通过设有的杂物刮除机构,从而实现对导流壳表面的杂物进行去除的作用。
一种水下地形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于水面上有较多浮萍时,则将测量船首先放置在水面上,同时两个刮除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相互靠近;
步骤二:在进行测量时,则通过换能器向水下发射声波,声波在水中传播,遇到水底后发生反射、透射和散射反射回来的回波,经换能器接收,从而对水下地形进行测量,同时在测量的过程中,两个通过第一角度传感器与第二角度传感器配合,调节支撑板的支撑角度,使换能器始终保持与水面相互垂直的角度进行测量,且在测量的过程中,两个刮除板在对水面浮萍进行刮除,放置其影响换能器测量的同时,辅助测量船进行前进测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在测量船底部设有的支撑板,同时将换能器安装在支撑板底部,且通过设有的联动机构、调节机构以及去除机构,从而在针对于漂浮有较多浮萍的湖泊而言,在其进行水下地形进行测量时,不仅能够防止换能器表面附着有浮萍,同时防止水中产生气泡影响换能器发射与接收信号,进一步的提高换能器对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准度,同时,去除机构,还能够起到辅助测量床在水面上进行移动的作用,进一步的降低测量船的能耗,同时,本发明中,其通过联动机构与调节机构,使换能器以及支撑板始终保持与水面相互垂直的角度,进一步的提高换能器测量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测量船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配重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固定软管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去除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驱动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角度转换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电动推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杂物刮除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测量船;11-换能器;2-调节机构;21-固定块;22-第一支撑轴;23-第一支撑框;24-第一角度传感器;25-第二支撑轴;26-第二支撑框;27-第二角度传感器;28-支撑杆;29-配重块;3-联动机构;31-分隔板;32-升降机构;321-升降套筒;322-螺纹杆;323-顶板;33-推动杆;34-连接板;35-导向块;36-第一电动推杆;4-支撑板;41-滑槽;5-去除机构;51-去除板;52-第二电动推杆;53-推动环;54-第一定位轴;55-联动杆;56-第二定位轴;6-角度转换机构;61-连接壳;62-连接电机;63-连接轴;64-连接座;65-第一斜齿轮;66-第二斜齿轮;67-转动轴;7-驱动件;71-升降电机;72-第一升降齿轮;73-第二升降齿轮;8-旋转件;81-旋转电机;82-第一旋转齿轮;83-第二旋转齿轮;9-气泡消除机构;91-导流壳;911-导流孔;92-导流管;93-水泵;94-固定管;95-固定软管;96-出液壳;97-杂物刮除机构;971-固定架;972-转动盘;973-扇叶;974-延伸杆;975-往复丝杆;976-刮除板;977-第一定位斜齿轮;978-第二定位斜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2
实施例一
一种水下地形测量装置,包括用于对水下地形进行测量的测量船1和安装在测量船1底部的换能器11,测量船1底部设有容纳腔,且容纳腔内部安装有用于对测量船1相对于水面角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2;
调节机构2包括安装在容纳腔内部的固定块21,固定块21处贯穿有第一支撑轴22,且第一支撑轴22与固定块21转动连接,第一支撑轴22两端相互之间转动套接有第一支撑框23,且第一支撑轴22处安装有第一角度传感器24;
第一支撑框23底部贯穿有第二支撑轴25,且第二支撑轴25与第一支撑框23转动连接,第二支撑轴25两端相互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框26,第一支撑框23与第二支撑框26均为U形状,第二支撑轴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角度传感器27;
第二支撑框26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8,且支撑杆28底部固定连接有配重块29;
具体实施过程:当测量船1沿着湖泊或者静水区域表面进行移动,对其水下地形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当水面进行波动导致测量船1出现倾斜时,则此时,配重块29由于其自身重力作用下,进一步的通过支撑杆28与第二支撑框26相对于第一支撑框23的连接处进行转动,此时,第二角度传感器27检测到第二支撑轴25转动一定角度值,同理,若测量船1发生倾斜角度较大时,则第一支撑框23通过第一支撑轴22相对于固定块21进行转动,进而第一角度传感器24检测到第一支撑轴22转动一定角度值,第一角度传感器24与第二角度传感器27均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该控制器为现有技术,通过该技术领域人员进行编码设置,进而控制器将信号发送至联动机构3。
测量船1底部设有支撑板4,测量船1上设有联动机构3,且测量船1上安装有用于对联动机构3进行容纳的凹槽,联动机构3用于调节支撑板4相对于测量船1的角度,且换能器11安装在支撑板4底部的一端,换能器11位于测量船1底部的中心处。
联动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凹槽内部的分隔板31,分隔板31将凹槽上半部分进行密封,进而保证测量船1进行稳定运行,分隔板31上设有升降机构32,升降机构32上连接有两个推动杆33,两个推动杆33滑动贯穿分隔板31,分隔板31上安装有用于对推动杆33进行密封的密封端盖,密封端盖保持推动杆相对于分隔板31进行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使其相对于分隔板31进行相对密封的作用;
两个推动杆33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4,连接板34滑动连接在凹槽底部,且连接板34上设有多个通孔;
连接板34上安装有角度转换机构6,且角度转换机构6上连接有导向块35,支撑板4对应导向块35的位置设有滑槽41,导向块35上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36,且第一电动推杆36输出端穿过导向块35与滑槽41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推杆36输出端与导向块35滑动连接。
升降机构32包括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分隔板31上的升降套筒321,升降套筒321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22,螺纹杆322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23,两个推动杆33顶端与顶板323固定连接;
分隔板31上安装有用于对升降套筒321进行驱动的驱动件7,驱动件7包括固定安装在分隔板31上的升降电机71,升降电机7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齿轮72,第一升降齿轮72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升降齿轮73,且第二升降齿轮73固定套接在升降套筒321外侧。
角度转换机构6包括贯穿连接板34中心处的连接壳61,连接板34上安装有用于对连接壳61进行旋转的旋转件8,且连接壳61与连接板34转动连接;
连接壳61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电机62,且连接电机62输出端穿过连接壳61固定连接有连接轴63,连接电机62输出端与连接壳61转动连接;
连接轴63外侧滑动套接有连接座64,且连接座64固定安装在连接壳61底部;
连接轴63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65,且第一斜齿轮65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斜齿轮66,第二斜齿轮66上固定贯穿有转动轴67,且转动轴67的两端与连接座64转动连接,导向块35固定套接在转动轴67外侧。
具体实施过程:测量船1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倾斜时,则控制器接收信号随即发射信号,则升降电机71运行,进一步的使第一升降齿轮72带动第二升降齿轮73进行转动,从而使升降套筒321相对于分隔板31进行转动,而当升降套筒321转动的同时,提供螺纹杆322驱动板力,而由于螺纹杆322在其顶板323以及两个推动杆33限位下,进一步的带动两个推动杆33沿着测量船1进行下移一定距离;
随后,则旋转件8运行,进而调节测量船1底部两个刮除板976相对于其的位置,同时,连接电机62运行,进一步的使连接轴63带动第一斜齿轮65进行转动,第一斜齿轮65则通过第二斜齿轮66使转动轴67相对于连接座64进行转动,直到支撑板4转动至与第一角度传感器24和第二角度传感器27形成的相反角度,从而保证支撑板4始终与水面保持垂直,进一步的使换能器11能够对水下地形进行精准测量,同时本申请中,通过推动杆33的持续下移,进一步的辅助测量船1能够稳定在水面上进行移动测量,防止其出现侧翻的现象。
支撑板4另一端设有用于对水面浮萍进行去除的去除机构5,去除机构5包括设置在测量船1底部的两个去除板51,两个去除板51为L形状,两个去除板51靠近支撑板4的一端的底部均通过销轴与支撑板4铰接,正常状态下,两个去除板51顶部与测量船1底部接触,且两个去除板51在未拨开浮萍状态时,相互间呈V形状分布在测量船1底部;
支撑板4底部通过铰支座铰接有第二电动推杆52,且第二电动推杆5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动环53,推动环53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一定位轴54,且第一定位轴54的顶部与其对应的去除板51转动连接;
第一定位轴54外侧转动套接有联动杆55,且联动杆55位于推动环53与去除板51之间,联动杆55远离推动环5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轴56,且第二定位轴56与另一个去除板51转动连接;
两个去除板51上均设有气泡消除机构9,且气泡消除机构9用于对水面的气泡进行消除。
气泡消除机构9包括固定安装在去除板51内侧的导流壳91,且导流壳91呈直角三角形状,两个导流壳91的斜面朝向测量船1底部,进一步的在辅助去除浮萍的同时,能够对测量船1底部形成一定力度的负压,防止其出现水泡,同时防止浮萍流入测量船1底部,导流壳91上设有多个导流孔911,去除板51靠近支撑板4的一端固定贯穿有导流管92,且导流管92与导流壳91连通;
导流管92与导流壳91之间连接有杂物刮除机构97,杂物刮除机构97用于将导流壳91表面杂物进行去除;
导流管92远离导流壳91的一端连接有水泵93,水泵93输出端连接有固定管94,且固定管94远离水泵93的一端连接有固定软管95,固定软管95的一端连接有出液壳96,且出液壳96固定安装在测量船1尾部,测量船1上安装有用于对固定软管95进行支撑的支撑块。
杂物刮除机构97包括固定安装在导流管92内部的固定架971,固定架971为中字形状,且固定架97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盘972,且转动盘972外侧等距离安装有多个扇叶973;
转动盘972靠近导流壳9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延伸杆974,且延伸杆974的一端穿过导流壳91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斜齿轮977,第一定位斜齿轮977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定位斜齿轮978,且第二定位斜齿轮978上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975,导流壳91上安装有用于对往复丝杆975进行支撑的导向块35;
往复丝杆975外侧螺纹套接有刮除板976,且刮除板976滑动连接在导流壳91表面。
一种水下地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于水面上有较多浮萍时,则将测量船1首先放置在水面上,同时两个刮除板976远离支撑板4的一端相互靠近;
步骤二:在进行测量时,则通过换能器11向水下发射声波,声波在水中传播,遇到水底后发生反射、透射和散射反射回来的回波,经换能器11接收,从而对水下地形进行测量,同时在测量的过程中,两个通过第一角度传感器24与第二角度传感器27配合,调节支撑板4的支撑角度,使换能器11始终保持与水面相互垂直的角度进行测量,且在测量的过程中,两个刮除板976在对水面浮萍进行刮除,放置其影响换能器11测量的同时,辅助测量船1进行前进测量。
具体实施过程:测量船1在移动的过程中,当测量船1平稳的运行时,则第一电动推杆36缩回,其在缩回的同时,带动支撑板4相对于测量船1底部进行前移,且在支撑板4前移的过程中,则第二电动推杆52做缩回运动,从而使其输出端通过推动环53连接的去除板51进行转动,则去除板51靠近支撑板4的一端,则向着支撑板4的方向进行转动,同时在联动杆55的作用下,进一步的使另一个去除板51靠近支撑板4的一端进行反向靠近支撑板4进行转动,进一步的使两个去除板51保持相对于测量船1底部前移的同时,做拨开转动,即两个去除板51靠近测量船1头部位置进行展开,从而实现对测量船1前进位置的浮萍进行拨开去除的作用,随后,第一电动推杆36伸出,使展开的两个去除板51相对于测量船1尾部移动一定距离后,第二电动推杆52伸出,随后,第一电动推杆36与第二电动推杆52再次缩回运动,以此往复,实现对测量船1底部的浮萍进行去除的作用;
同时当两个去除板51对测量船1底部浮萍去除的同时,一方面由于测量船1的移动,另一方面由于两个去除板51的相对水面移动,因此水面容易产生气泡,此时,两个水泵93运行,进一步的通过导流管92与导流壳91从测量船1底部进行抽取一定量的水,且在抽取的过程中,使测量船1底部形成负压,防止气泡的生成,与此同时,抽取到的水通过测量船1尾部的两个出液壳96排出,进一步的辅助测量船1前进的作用;
同时在水泵93进行抽水的过程中,由于导流管92内部水流的流动,进一步的使多个扇叶973带动其内部的转动盘972进行转动,而当转动盘972转动的同时,其通过延伸杆974带动第一定位斜齿轮977进行转动,第一定位斜齿轮977则通过第二定位斜齿轮978带动往复丝杆975机进行转动,往复丝杆975在转动的过程中,提供刮除板976往复驱动力,而由于刮除板976在导流壳91的限位下,进一步的使刮除板976沿着导流壳91表面进行移动,进一步的实现对导流壳91表面的浮萍等杂物进行去除,保证导流壳91的导流孔911不堵塞的作用。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旋转件8包括固定安装在连接板34上的旋转电机81,旋转电机8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齿轮82,且第一旋转齿轮82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旋转齿轮83,第二旋转齿轮83固定套接在连接壳61外侧,从而通过旋转电机81运行,进一步的使第一旋转齿轮82带动第二旋转齿轮83进行转动,从而使连接壳61相对于连接板34的角度进行旋转调节的作用,进一步的配合测量船1在发生倾斜时,能够配合将支撑板4相对于水平进行水平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水下地形测量装置,包括用于对水下地形进行测量的测量船(1)和安装在测量船(1)底部的换能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船(1)底部设有容纳腔,且容纳腔内部安装有用于对测量船(1)相对于水面角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2);
所述测量船(1)底部设有支撑板(4),所述测量船(1)上设有联动机构(3),且测量船(1)上安装有用于对联动机构(3)进行容纳的凹槽,所述联动机构(3)用于调节支撑板(4)相对于测量船(1)的角度,且换能器(11)安装在支撑板(4)底部的一端,所述支撑板(4)另一端设有用于对水面浮萍进行去除的去除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地形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安装在容纳腔内部的固定块(21),所述固定块(21)处贯穿有第一支撑轴(22),且第一支撑轴(22)与固定块(2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轴(22)两端相互之间转动套接有第一支撑框(23),且第一支撑轴(22)处安装有第一角度传感器(24);
所述第一支撑框(23)底部贯穿有第二支撑轴(25),且第二支撑轴(25)与第一支撑框(2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轴(25)两端相互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框(26),所述第二支撑轴(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角度传感器(27);
所述第二支撑框(26)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8),且支撑杆(28)底部固定连接有配重块(2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地形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凹槽内部的分隔板(31),所述分隔板(31)上设有升降机构(32),所述升降机构(32)上连接有两个推动杆(33),两个所述推动杆(33)滑动贯穿分隔板(31),所述分隔板(31)上安装有用于对推动杆(33)进行密封的密封端盖;
两个所述推动杆(33)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4),所述连接板(34)滑动连接在凹槽底部,且连接板(34)上设有多个通孔;
所述连接板(34)上安装有角度转换机构(6),且角度转换机构(6)上连接有导向块(35),所述支撑板(4)对应导向块(35)的位置设有滑槽(41),所述导向块(35)上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36),且第一电动推杆(36)输出端穿过导向块(35)与滑槽(4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6)输出端与导向块(35)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地形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2)包括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分隔板(31)上的升降套筒(321),所述升降套筒(321)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22),所述螺纹杆(322)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23),两个所述推动杆(33)顶端与顶板(323)固定连接;
所述分隔板(31)上安装有用于对升降套筒(321)进行驱动的驱动件(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地形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7)包括固定安装在分隔板(31)上的升降电机(71),所述升降电机(7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齿轮(72),所述第一升降齿轮(72)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升降齿轮(73),且第二升降齿轮(73)固定套接在升降套筒(321)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地形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转换机构(6)包括贯穿连接板(34)中心处的连接壳(61),所述连接板(34)上安装有用于对连接壳(61)进行旋转的旋转件(8),且连接壳(61)与连接板(34)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壳(61)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电机(62),且连接电机(62)输出端穿过连接壳(61)固定连接有连接轴(63),所述连接电机(62)输出端与连接壳(61)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轴(63)外侧滑动套接有连接座(64),且连接座(64)固定安装在连接壳(61)底部;
所述连接轴(63)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65),且第一斜齿轮(65)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斜齿轮(66),所述第二斜齿轮(66)上固定贯穿有转动轴(67),且转动轴(67)的两端与连接座(64)转动连接,所述导向块(35)固定套接在转动轴(67)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地形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机构(5)包括设置在测量船(1)底部的两个去除板(51),两个所述去除板(51)为L形状,两个所述去除板(51)靠近支撑板(4)的一端的底部均通过销轴与支撑板(4)铰接,且两个去除板(51)在未拨开浮萍状态时,相互间呈V形状分布在测量船(1)底部;
所述支撑板(4)底部通过铰支座铰接有第二电动推杆(52),且第二电动推杆(5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动环(53),所述推动环(53)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一定位轴(54),且第一定位轴(54)的顶部与其对应的去除板(51)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定位轴(54)外侧转动套接有联动杆(55),且联动杆(55)位于推动环(53)与去除板(51)之间,所述联动杆(55)远离推动环(5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轴(56),且第二定位轴(56)与另一个去除板(51)转动连接;
两个所述去除板(51)上均设有气泡消除机构(9),且气泡消除机构(9)用于对水面的气泡进行消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地形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消除机构(9)包括固定安装在去除板(51)内侧的导流壳(91),且导流壳(91)呈直角三角形状,所述导流壳(91)上设有多个导流孔(911),所述去除板(51)靠近支撑板(4)的一端固定贯穿有导流管(92),且导流管(92)与导流壳(91)连通;
所述导流管(92)与导流壳(91)之间连接有杂物刮除机构(97),所述杂物刮除机构(97)用于将导流壳(91)表面杂物进行去除;
所述导流管(92)远离导流壳(91)的一端连接有水泵(93),所述水泵(93)输出端连接有固定管(94),且固定管(94)远离水泵(93)的一端连接有固定软管(95),所述固定软管(95)的一端连接有出液壳(96),且出液壳(96)固定安装在测量船(1)尾部,所述测量船(1)上安装有用于对固定软管(95)进行支撑的支撑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地形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杂物刮除机构(97)包括固定安装在导流管(92)内部的固定架(971),且固定架(97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盘(972),且转动盘(972)外侧等距离安装有多个扇叶(973);
所述转动盘(972)靠近导流壳(9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延伸杆(974),且延伸杆(974)的一端穿过导流壳(91)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斜齿轮(977),所述第一定位斜齿轮(977)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定位斜齿轮(978),且第二定位斜齿轮(978)上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975),所述导流壳(91)上安装有用于对往复丝杆(975)进行支撑的导向块(35);
所述往复丝杆(975)外侧螺纹套接有刮除板(976),且刮除板(976)滑动连接在导流壳(91)表面。
10.一种水下地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于水面上有较多浮萍时,则将测量船(1)首先放置在水面上,同时两个刮除板(976)远离支撑板(4)的一端相互靠近;
步骤二:在进行测量时,则通过换能器(11)向水下发射声波,声波在水中传播,遇到水底后发生反射、透射和散射反射回来的回波,经换能器(11)接收,从而对水下地形进行测量,同时在测量的过程中,两个通过第一角度传感器(24)与第二角度传感器(27)配合,调节支撑板(4)的支撑角度,使换能器(11)始终保持与水面相互垂直的角度进行测量,且在测量的过程中,两个刮除板(976)在对水面浮萍进行刮除,放置其影响换能器(11)测量的同时,辅助测量船(1)进行前进测量。
CN202210781518.8A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水下地形测量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50923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1518.8A CN115092342B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水下地形测量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1518.8A CN115092342B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水下地形测量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92342A true CN115092342A (zh) 2022-09-23
CN115092342B CN115092342B (zh) 2024-03-08

Family

ID=83297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81518.8A Active CN115092342B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水下地形测量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9234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63237A (zh) * 2023-11-02 2023-12-05 自然资源部第三地形测量队(黑龙江第二测绘工程院) 一种水下地形测量用无人船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846363A (fr) * 1975-09-19 1977-01-17 Procede et appareil pour eliminer au moyen d'ultrasons les matieres polluantes de l'eau
JPH11304831A (ja) * 1998-04-24 1999-11-05 Yamaha Motor Co Ltd 船艇の推進速度検出装置
CN201007741Y (zh) * 2006-12-31 2008-01-16 哈尔滨工程大学 便携式多波束测深仪
CN101204988A (zh) * 2006-12-20 2008-06-25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肋板拉入法
BR202012012772U2 (pt) * 2012-05-28 2013-09-10 Gustavo Possas Pereira sistema de proteÇço para carregamento de navios
JP5793769B1 (ja) * 2014-09-22 2015-10-14 防衛省技術研究本部長 水中情報計測装置
WO2017059423A1 (en) * 2015-10-02 2017-04-06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Articulating moored profiler system
CN206288203U (zh) * 2016-12-19 2017-06-30 江苏中海达海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底测量的无人测量船及系统
EP3517479A1 (en) * 2018-01-30 2019-07-31 GeoSea NV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izeable, slender object with a longitudinal direction into an underwater bottom
CN210707812U (zh) * 2019-07-17 2020-06-09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用于水下地形测绘的无人测量船
CN210822674U (zh) * 2019-10-25 2020-06-23 天津港湾水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智能无人测量船
KR102123232B1 (ko) * 2020-04-01 2020-06-26 (주)해인엔지니어링 건축사 사무소 소형 소나를 이용한 수심 측정장치
CN111846143A (zh) * 2020-08-11 2020-10-30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船体筏架的三向姿态测量装置
KR102197267B1 (ko) * 2019-11-04 2020-12-31 한국해양과학기술원 소형 선박용 다목적 수중장비 거치장치
CN113155543A (zh) * 2021-05-19 2021-07-23 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深圳市有机物测试与环境设备检测中心) 一种水样收集采样装置
WO2022006629A1 (en) * 2020-07-07 2022-01-13 Amlab Pty Ltd Mapping of a crane spreader and a crane spreader target
CN114459822A (zh) * 2022-03-28 2022-05-10 武汉东湖学院 一种无人船水质采样机构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846363A (fr) * 1975-09-19 1977-01-17 Procede et appareil pour eliminer au moyen d'ultrasons les matieres polluantes de l'eau
JPH11304831A (ja) * 1998-04-24 1999-11-05 Yamaha Motor Co Ltd 船艇の推進速度検出装置
CN101204988A (zh) * 2006-12-20 2008-06-25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肋板拉入法
CN201007741Y (zh) * 2006-12-31 2008-01-16 哈尔滨工程大学 便携式多波束测深仪
BR202012012772U2 (pt) * 2012-05-28 2013-09-10 Gustavo Possas Pereira sistema de proteÇço para carregamento de navios
JP5793769B1 (ja) * 2014-09-22 2015-10-14 防衛省技術研究本部長 水中情報計測装置
WO2017059423A1 (en) * 2015-10-02 2017-04-06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Articulating moored profiler system
CN206288203U (zh) * 2016-12-19 2017-06-30 江苏中海达海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底测量的无人测量船及系统
EP3517479A1 (en) * 2018-01-30 2019-07-31 GeoSea NV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izeable, slender object with a longitudinal direction into an underwater bottom
CN210707812U (zh) * 2019-07-17 2020-06-09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用于水下地形测绘的无人测量船
CN210822674U (zh) * 2019-10-25 2020-06-23 天津港湾水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智能无人测量船
KR102197267B1 (ko) * 2019-11-04 2020-12-31 한국해양과학기술원 소형 선박용 다목적 수중장비 거치장치
KR102123232B1 (ko) * 2020-04-01 2020-06-26 (주)해인엔지니어링 건축사 사무소 소형 소나를 이용한 수심 측정장치
WO2022006629A1 (en) * 2020-07-07 2022-01-13 Amlab Pty Ltd Mapping of a crane spreader and a crane spreader target
CN111846143A (zh) * 2020-08-11 2020-10-30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船体筏架的三向姿态测量装置
CN113155543A (zh) * 2021-05-19 2021-07-23 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深圳市有机物测试与环境设备检测中心) 一种水样收集采样装置
CN114459822A (zh) * 2022-03-28 2022-05-10 武汉东湖学院 一种无人船水质采样机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其军: "南海北部湾海域海上平台水下构件表面附着生物厚度研究", 广东化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63237A (zh) * 2023-11-02 2023-12-05 自然资源部第三地形测量队(黑龙江第二测绘工程院) 一种水下地形测量用无人船
CN117163237B (zh) * 2023-11-02 2024-01-09 自然资源部第三地形测量队(黑龙江第二测绘工程院) 一种水下地形测量用无人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92342B (zh)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92342A (zh) 一种水下地形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5737916A (zh) 超声流体测量系统及方法
NL2004442C2 (en) Cutter suction dredger for dredging ground and method for dredging using this cutter suction dredger.
KR101302177B1 (ko) 틸팅수단을 구비한 듀얼 멀티빔 측심장치
CN1307497C (zh) 海洋作业升沉补偿的定位坐标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CN114991298A (zh) 一种城市排水管道检测与清淤智能机器人及工作方法
CN212134573U (zh) 一种水文水资源监测器
CN212623064U (zh) 船载超声波回声测深仪换能器与gps同位固定系统
CN220096581U (zh) 一种新型水上测绘装置
CN219215323U (zh) 一种用于水下地形测绘的无人测量船
CN101464470B (zh) 一种声学非底跟踪测量载体对底速度的方法和系统
CN211364896U (zh) 一种用于探测水下地形的装置
CN108951743A (zh) 航道测量疏浚机器人
CN209961626U (zh) 用于水槽冲刷试验测量装置的位置调节装置
CN209961627U (zh) 一种测量流速及冲刷深度的协同测量装置
CN114235127A (zh) 一种海洋探测用侧扫声呐装置
CN219121499U (zh) 一种抽水试验测水位的装置
CN220188547U (zh) 一种水流流向监测仪
CN116341237B (zh) 一种涉水建筑物阻水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7491218B (zh) 一种基于声学技术的海底羽流三维扩散监测装置的方法
CN110419325B (zh) 一种基于超声技术的水下孔质结构植物的采挖技术
CN115201832B (zh) 一种水陆两用挖掘机的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214843172U (zh) 一种水下河道地形探测装置
CN213862616U (zh) 一种坐底式风电安装船下浮体坐底安全保障系统
CN213149240U (zh) 地形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