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84520B - 一种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84520B
CN115084520B CN202210679378.3A CN202210679378A CN115084520B CN 115084520 B CN115084520 B CN 115084520B CN 202210679378 A CN202210679378 A CN 202210679378A CN 115084520 B CN115084520 B CN 1150845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kali metal
anhydride
acid
negative electrode
organic sol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937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84520A (zh
Inventor
黄令
谢宇翔
黄怡心
刘诗诗
孙苗兰
陈晖�
孙世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m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67937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845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84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45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845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45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8Inhibitors, e.g. gassing inhibitors, corrosion inhib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24Alkaline accumulators
    • H01M10/2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及其应用,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含卤碱金属盐0.1‑5.0wt%,含氟羧酸类物质0.1‑5.0wt%,酸酐类物质0.1‑5.0wt%,有机聚合物类物质0‑10.0wt%,有机溶剂补至100wt%。本发明通过含氟羧酸类物质及酸酐类物质与碱金属表面钝化层的原位反应,将钝化层转化为具有相应碱金属离子的羧酸盐,该羧酸盐中的羰基能够有效传递金属离子,提升保护层的离子电导率。

Description

一种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碱金属二次电池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高密度和安全储能的需求不断增长,以石墨作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储能需求。锂、钠、钾等碱金属由于理论比容量高而受到广泛研究。但碱金属负极由于库仑效率低、枝晶生长严重,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这类碱金属电极由于高活性,其表面往往存在钝化层。钝化层的组成成分多样且分布不均导致了电极界面电荷分布的不均匀,从而导致了不均匀的金属沉积;另外,碱金属负极在循环期间中体积变化导致界面上SEI(固态电解质中间相)不断的破裂与生长,消耗了电池系统中的金属源,导致电池的严重安全隐患和寿命缩短。因此,消除碱金属表面原生的钝化层,并来抑制枝晶的生长是十分必要的。
构筑表面保护层是提升碱金属循环稳定性的重要手段。采用如磁控溅射,气相沉积处理等制备方法,可以有效构筑碱金属负极表面保护层。但繁琐而严格的制造过程也使这类方法远离了实际应用。另外碱金属表面原生的钝化层,也会阻碍后续保护层的作用效果。只有通过原位技术改变锂的表面成分,并且形成平滑稳定的中间相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碱金属负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含卤碱金属盐为含卤锂金属盐或含卤钠金属盐,含氟羧酸类物质选自二氟乙酸、五氟丙酸、七氟丁酸、全氟戊酸、全氟己酸、全氟庚酸、全氟辛酸、八氟己二酸和2-(4-氟苯基)环丙烷甲酸,酸酐类物质选自丁二酸酐、戊二酸酐、己二酸酐、五氟丙酸酐、七氟丁酸酐、对甲基磺酸酐和二氟乙酸酐中的至少一种,有机溶剂选自酯类有机溶剂、醚类有机溶剂、含氧五元杂环化合物有机溶剂、砜类有机溶剂、卤代烷有机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苯、甲苯和丙酮。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含卤碱金属盐为碱金属的六氟磷酸盐、六氟砷酸盐、三氟甲磺酸盐、双三氟甲基磺酸亚酰胺盐、硝酸盐、双氟磺酰亚胺盐、高氯酸盐或2-(三氟甲基)-1H-咪唑-4,5-二甲腈盐。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含氟羧酸类物质为二氟乙酸、五氟丙酸、七氟丁酸、全氟戊酸、全氟己酸、全氟庚酸或全氟辛酸。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酸酐类物质选自丁二酸酐、戊二酸酐、己二酸酐、二氟乙酸酐、五氟丙酸酐、七氟丁酸酐和对甲基磺酸酐中的一种或两种。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有机聚合物类物质选自聚环氧乙烷、聚(乙二醇丙烯酸甲酯,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聚乙烯醇和聚丙烯腈。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酯类有机溶剂选自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和碳酸甲乙酯,所述醚类有机溶剂为乙二醇二甲醚,所述含氧五元杂环化合物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所述砜类有机溶剂选自二甲基亚砜和环丁砜,所述卤代烷有机溶剂选自四氯化碳、二氯乙烷和三氯甲烷。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乙二醇二甲醚、碳酸乙烯酯、乙腈、碳酸甲乙酯、四氢呋喃、碳酸甲乙酯和乙二醇二甲醚和氟代碳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两种。
一种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将碱金属负极置上述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中进行处理,在碱金属负极上形成50nm-5μm厚的保护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处理的方式包括浸泡、喷涂、刮涂、旋涂和滴涂,所述处理的温度为-20~80℃,所述处理的时间为1s至48h。
一种碱金属二次电池,具有由上述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方法所处理的碱金属负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含氟羧酸类物质及酸酐类物质与碱金属表面钝化层的原位反应,将钝化层转化为具有相应碱金属离子的羧酸盐,该羧酸盐中的羰基能够有效传递金属离子,提升保护层的离子电导率。
2、本发明中的酸酐类物质能够吸收碱金属表面的痕量水。
3、本发明中的含氟羧酸类物质中的氟官能团能够提升保护层的抗还原能力。
4、本发明同时通过控制含卤碱金属盐以及有机聚合物类物质的加入量和制备反应参数来调整保护层的厚度、组分、离子电导率、杨氏模量,进而有效提升保护层的机械强度,同时均匀金属沉积过程中的离子流,解决枝晶生长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带有保护涂层的金属锂负极正面SEM照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带有保护涂层的金属锂负极截面SEM照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带有保护涂层的金属锂负极C元素谱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带有保护涂层的金属锂负极Li元素谱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带有保护涂层的金属锂负极F元素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描述。
实施例1
(1)配制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如表1所示,
酸酐类物质:0.5wt%丁二酸酐,
含氟羧酸类物质:0.5wt%全氟庚酸,
含卤碱金属盐:3.0wt%2-(三氟甲基)-1H-咪唑-4,5-二甲腈锂盐,
有机聚合物类物质:无,
有机溶剂:碳酸乙烯酯和乙二醇二甲醚,体积比例为1∶1,补至100wt%;
将锂片浸泡在上述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处理中25℃处理30min后,擦干表面残余液体后即可获得具有3μm厚保护涂层的锂金属负极。处理后锂金属负极的SEM图像如图1所示。
(2)锂离子二次电池装配:正极选择三元层状高镍氧化物811正极材料。将上述正极材料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与导电剂乙炔黑、粘结剂PVDF按质量比为90∶5∶5进行称量;然后将导电剂乙炔黑,正极材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在干混搅拌均匀后加入粘接剂PVDF,干混搅拌均匀后再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形成浆料,控制浆料的固含量为45%,浆料黏度为5500cps,得正极浆料。
(3)将以上正极浆料涂布在铝箔上,在碾压辊上进行碾压,冲切后获得正极材料正极电极。将上述电极作为正极,将获得的具有保护涂层的锂金属作为负极。以所述正、负极极片制备叠片电芯,电解液采用1.0mol/LLiPF6-EC+DMC(体积比为1∶1),组装成锂离子电池。性能表现如表2所示。
实施例2至10以及对比例1至4
步骤(2)至步骤(3)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1、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的具体配方(如下表1所示)
2、实施例2中的处理温度为40℃处理0.5min,保护涂层的厚度为50nm;
3、实施例3中的处理温度为40℃处理1min,保护涂层的厚度为100nm;
4、实施例4中的处理温度为40℃处理25min,保护涂层的厚度为5μm;
5、实施例5中的处理条件为35℃处理10min,保护涂层的厚度为3μm。
6、实施例6中的处理条件为60℃处理1min,保护涂层的厚度为100nm。
7、实施例7中的处理条件为25℃处理60min,保护涂层的厚度为5μm。
8、实施例8中的处理条件为25℃处理60min,保护涂层的厚度为5μm。
9、实施例9中的处理条件为25℃处理40min,保护涂层的厚度为4μm。
10、实施例10中的处理条件为25℃处理40min,保护涂层的厚度为4μm。
11、对比例1至对比例4中的处理条件均为25℃处理30min,保护涂层的厚度为依次为3μm、2μm、3μm和4μm。
12、实施例4和5中的有机聚合类物质的聚合采用常用的自由基聚合方法,其中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其中两种单体:乙二醇丙烯酸甲酯和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加入反应的摩尔比为1∶1。
实施例2中带有保护涂层的金属锂负极截面SEM照片如图2所示。
实施例3中带有保护涂层的金属锂负极C元素谱图如图3所示。
实施例4中带有保护涂层的金属锂负极Li元素谱图如图4所示。
实施例5中带有保护涂层的金属锂负极F元素谱图如图5所示。
表1
以上实施例1至6以及对比例1至4的效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实施例11
(1)配制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
酸酐类物质:0.1wt%对甲基磺酸酐+0.5wt%戊二酸酐,
含氟羧酸类物质:0.5wt%七氟丁酸,
含卤碱金属盐:0.5wt%六氟磷酸钠+2.5wt%高氯酸钠,
有机聚合物类物质:1.5wt%聚乙烯醇(PVA),
有机溶剂:乙腈和乙二醇二甲醚,体积比例为2∶1,补至100wt%;
将钠片浸泡在上述上述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处理中25℃处理5min后,擦干表面残余液体后即可获得具有700nm厚保护涂层的钠金属负极。
(2)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池装配:正极选择普鲁士蓝钠正极材料。将上述正极材料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与导电剂乙炔黑、粘结剂PVDF按质量比为90∶5∶5进行称量;然后将所述导电剂乙炔黑,正极材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在干混搅拌均匀后加入粘接剂PVDF,干混搅拌均匀后再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形成浆料,控制浆料的固含量为45%,浆料黏度为5500cps,得正极浆料。
(3)将上述正极浆料涂布在铝箔上,在碾压辊上进行碾压,冲切后获得正极材料正极电极。将上述电极作为正极,将获得的具有保护涂层的锂金属作为负极。以所述正、负极极片制备叠片电芯,电解液采用1.0mol/L NaClO4-PC,组装成钠离子电池。性能表现如表4所示。
实施例12至20及对比例5至8
步骤(2)至步骤(3)与实施例1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1、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的具体配方(如下表3所示)
2、实施例12中的处理温度为45℃处理30min,保护涂层的厚度为5μm;
3、实施例13中的处理温度为25℃处理10min,保护涂层的厚度为2nm;
4、实施例14中的处理温度为25℃处理2min,保护涂层的厚度为700μm;
5、实施例15中的处理条件为25℃处理30min,保护涂层的厚度为5μm。
6、实施例16中的处理条件为45℃处理2min,保护涂层的厚度为300nm。
7、实施例17中的处理条件为30℃处理50min,保护涂层的厚度为5μm。
8、实施例18中的处理条件为30℃处理50min,保护涂层的厚度为5μm。
9、实施例19中的处理条件为30℃处理20min,保护涂层的厚度为5μm。
10、实施例20中的处理条件为30℃处理20min,保护涂层的厚度为2μm。
11、对比例5至对比例8中的处理条件均为25℃处理5min,保护涂层的厚度为依次为2μm、3μm、3μm和5μm。
12、实施例13和16中的有机聚合类物质的聚合采用常用的自由基聚合方法,其中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其中两种单体:乙二醇丙烯酸甲酯和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加入反应的摩尔比为1∶1。
表3
以上实施例11至20以及对比例5至8的效果如下表4所示:
表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含卤碱金属盐 0.1-5.0wt%
含氟羧酸类物质 0.1-5.0wt%
酸酐类物质 0.1-5.0wt%
有机聚合物类物质 0-10.0wt%
有机溶剂补至100wt%
含卤碱金属盐为含卤锂金属盐或含卤钠金属盐,含氟羧酸类物质选自二氟乙酸、五氟丙酸、七氟丁酸、全氟戊酸、全氟己酸、全氟庚酸、全氟辛酸、八氟己二酸或2-(4-氟苯基)环丙烷甲酸中的一种,酸酐类物质选自丁二酸酐、戊二酸酐、己二酸酐、二氟乙酸酐、五氟丙酸酐、七氟丁酸酐或对甲基磺酸酐中的至少一种,有机溶剂选自酯类有机溶剂、醚类有机溶剂、含氧五元杂环化合物有机溶剂、砜类有机溶剂、卤代烷有机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苯、甲苯或丙酮中的两种,所述有机聚合物类物质选自聚环氧乙烷、聚(乙二醇丙烯酸甲酯,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聚乙烯醇或聚丙烯腈中的一种。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含卤碱金属盐 3-3.5wt%
含氟羧酸类物质 0.4-0.6wt%
酸酐类物质 0.5-1.5wt%
有机聚合物类物质 0-3.5wt%
有机溶剂补至100wt%。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卤碱金属盐为碱金属的六氟磷酸盐、六氟砷酸盐、三氟甲磺酸盐、双三氟甲基磺酸亚酰胺盐、硝酸盐、双氟磺酰亚胺盐、高氯酸盐或2-(三氟甲基)-1H-咪唑-4,5-二甲腈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羧酸类物质为二氟乙酸、五氟丙酸、七氟丁酸、全氟戊酸、全氟己酸、全氟庚酸或全氟辛酸。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酐类物质选自丁二酸酐、戊二酸酐、己二酸酐、二氟乙酸酐、五氟丙酸酐、七氟丁酸酐或对甲基磺酸酐中的一种或两种。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酯类有机溶剂选自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或碳酸甲乙酯中的一种,所述醚类有机溶剂为乙二醇二甲醚,所述含氧五元杂环化合物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所述砜类有机溶剂选自二甲基亚砜或环丁砜,所述卤代烷有机溶剂选自四氯化碳、二氯乙烷或三氯甲烷中的一种。
7.一种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碱金属负极置于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中进行处理,在碱金属负极上形成50nm-5μm厚的保护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的温度为-20~80℃,所述处理的时间为1s至48h。
9.一种碱金属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具有由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方法所处理的碱金属负极。
CN202210679378.3A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及其应用 Active CN1150845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9378.3A CN115084520B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9378.3A CN115084520B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4520A CN115084520A (zh) 2022-09-20
CN115084520B true CN115084520B (zh) 2024-01-12

Family

ID=83253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9378.3A Active CN115084520B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8452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3788A (zh) * 2017-03-30 2017-09-01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一种具有有机无机双重保护层的金属锂负极
CN110556509A (zh) * 2019-08-14 2019-12-10 南京大学 一种利用含氟有机物进行金属锂负极表面保护和钝化处理的方法、产品及应用
CN112447943A (zh) * 2019-08-28 2021-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电化学电池和终端
CN114008824A (zh) * 2019-07-31 2022-02-0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碱金属电极处理剂、碱金属二次电池用电解液、碱金属电极、碱金属二次电池和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10090A1 (ja) * 2014-07-18 2016-01-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解液及びそれを用いた二次電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3788A (zh) * 2017-03-30 2017-09-01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一种具有有机无机双重保护层的金属锂负极
CN114008824A (zh) * 2019-07-31 2022-02-0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碱金属电极处理剂、碱金属二次电池用电解液、碱金属电极、碱金属二次电池和组件
CN110556509A (zh) * 2019-08-14 2019-12-10 南京大学 一种利用含氟有机物进行金属锂负极表面保护和钝化处理的方法、产品及应用
CN112447943A (zh) * 2019-08-28 2021-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电化学电池和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4520A (zh)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55121B1 (ko) 안정한 보호층을 갖는 리튬금속 전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전지
EP2927996B1 (en) Cathode active material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JP5032773B2 (ja) イオン性液体を用いた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KR102050837B1 (ko) 리튬-설퍼 전지용 전해액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설퍼 전지
KR101460282B1 (ko) 리튬 전극 및 이를 사용하여 제조된 리튬금속 전지
CN111697262A (zh)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US7419747B2 (en) Electrolyte for secondary battery and secondary battery using same
JP4352719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電解液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WO2020043153A1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
JP6116029B2 (ja) ゲル電解質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ポリマー二次電池
CN115084520B (zh) 一种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0344015C (zh) 一种锂二次电池正极片制备方法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JP2007018794A (ja) 炭素材電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CN115911243A (zh) 锌负极保护层、锌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锌金属电池
CN114583282A (zh) 一种吸收补锂剂分解产气的多功能电解液及其应用
JP5896154B2 (ja) 固体電解質膜形成剤、およびそれを含有する電解液、蓄電デバイス
CN111834668A (zh) γ-LiAlO2与γ-Al2O3复合纳米片与制备碱金属离子电解质的应用
WO2012124468A1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115676888B (zh) 改性钽酸锂修饰石墨烯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05044685A (ja) 非水電解質電池
JP7416576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WO2022050284A1 (ja) 非水電解液、及び非水電解液電池
JP2018166054A (ja) 正極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KR20050030762A (ko) 리튬 전지용 음극,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리튬전지
CN116470080A (zh) 一种高比容量高倍率性能的锂-氟化碳电池电解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