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7057B - 空调系统及安装件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及安装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7057B
CN115077057B CN202210239535.9A CN202210239535A CN115077057B CN 115077057 B CN115077057 B CN 115077057B CN 202210239535 A CN202210239535 A CN 202210239535A CN 115077057 B CN115077057 B CN 1150770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air
power generation
delivery
condition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395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77057A (zh
Inventor
小西信
榊原治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nai Industrial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innai Industrial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nai Industrial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Jinnai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077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70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770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70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9/00Adaptations of wind motor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driven thereby; 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30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34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on stationary objects or on stationary man-made struc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7/00Mechanical-power-produc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7/08Mechanical-power-produc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covering energy derived from swinging, rolling, pitching or like movements, e.g. from the vibrations of a mach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24F11/58Remote control us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236Ducting arrangements with ducts including air distributors, e.g. air collecting boxes with at least three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254Duct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ans, e.g.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其能够在空调系统中,通过缩短了配线的简单的结构,取得送出部内流通的空气的流量等数据。一种空调系统,具备:空调机,其对吸入的空气进行空气调节而送出;送出部,其用于将从空调机送出的空气送出到预定的区域;测量部,其配置在送出部中的空气的送出口,并取得在送出部的内部流通的空气的流量、温度、湿度中的至少任一个;以及发电部,其配置在送出部,并至少向测量部供给发电电力。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及安装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系统、以及在管道安装使用的安装件。
背景技术
公开了一种具备风量测定器的空调系统,该风量测定器对从空调机延伸的多个分叉管道各自的风速、风量进行测定(例如,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1307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的空调系统中,需要从电源设备到设置在各管道的测定器的复杂且大规模的电源配线,有可能导致系统构筑费用的增大。这样的问题在测量部测定不限于风速、风量而且是温度、湿度等与在管道内流通的空气相关的任意的种类的数据的结构中是共通的。因此,在空调系统中,期望的是,通过简单的结构取得与在管道内流通的空气相关的数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实现。
(1)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具备:空调机,其对吸入的空气进行空气调节而送出;送出部,其用于将从前述空调机送出的空气送出到预定的区域;测量部,其配置在前述送出部中的空气的送出口,并取得在前述送出部的内部流通的空气的流量、温度、湿度中的至少任一个;以及发电部,其配置在前述送出部,并至少向前述测量部供给发电电力。
根据该方式的空调系统,在送出部配置了测量在送出部的内部流通的空气的流量等的测量部、以及向测量部供给发电电力的发电部。在送出部中,能够实施从发电部向测量部的电力供给,能够缩短测量部的电源用的配线长度。因此,能够通过缩短了测量部的电源用的配线的简单结构,取得在送出部内流通的空气的流量等数据。
(2)上述方式的空调系统还可以具备:控制装置,其对前述空调机进行控制;以及无线通信机,其配置在前述送出部,并用于将由前述测量部取得的信息发送到前述控制装置。
根据该方式的空调系统,能够通过无线通信将在送出部的内部流通的空气的流量、温度、湿度等数据发送到控制装置,由此能够缩短数据通信用的配线。
(3)在上述方式的空调系统中,前述送出部还可以具备可拆卸地安装在前述送出部的安装件。前述测量部、前述发电部、以及前述无线通信机也可以配置在前述安装件。
根据该方式的空调系统,通过将送出部中的测量部、发电部和无线通信机的功能集成在安装件,能够进一步缩短送出部中的配线,能够使送出部成为更简单的结构。
(4)在上述方式的空调系统中,前述发电部还可以将前述发电电力供给至前述无线通信机。
根据该方式的空调系统,在送出部中,能够实施从发电部向无线通信机的电力供给,因此能够缩短无线通信机的电源用的配线。
(5)在上述方式的空调系统中,前述发电部也可以是利用前述送出部的振动进行发电的振动发电装置。
根据该方式的空调系统,能够将在送出部产生的振动用于发电,与从外部导入用于发电的能量的结构相比,能够简单地实现用于发电的结构。
(6)在上述方式的空调系统中,前述发电部是利用在前述送出部的内部流通的空气的流动进行发电的风力发电装置。
根据该方式的空调系统,能够将在送出部内流动的空气用于发电,与从外部导入用于发电的能量的结构相比,能够简单地实现用于发电的结构。
(7)上述方式的空调系统还可以具备配管,前述配管将前述空调机与前述送出部连接。前述空调系统设置在工厂中,前述配管以及前述送出部在前述工厂的内部空间中露出地配置。
根据该方式的空调系统,通过缩短测量部和无线通信机的配线,能够减少或防止在工厂的内部中露出的送出部、配管的外观性受损。
(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提供了一种在送出空气的管道安装使用的安装件。该安装件具备:主体,其具有开口,并以前述开口与前述管道中的空气的送出口相向的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前述管道;测量部,其取得在前述开口流通的空气的风量、温度、湿度中的至少任一个;无线通信机,其用于将由前述测量部取得的信息发送至外部;以及发电部,其将发电电力供给至前述测量部和前述无线通信机中的至少任一个。
根据该方式的安装件,能够通过后安装而装配在已设的管道。通过将测量部、发电部、无线通信机的功能集成在安装件,能够缩短管道中的配线,使管道结构简单。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取得在管道内流通的空气的流量等数据。
本发明也能够通过空调系统、管道用的安装件以外的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可以通过管道、喷嘴、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实现该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记录了该计算机程序的非临时的记录介质等方式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的概略说明图。
图2是放大表示送出部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安装件的主视图的说明图。
图4是图3的IV-IV位置处的安装件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件的主视图的说明图。
图6是图5的VI-VI位置处的安装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A.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200的结构的概略说明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空调系统200设置在制造、生产工业产品的工厂FY中。空调系统200为了执行工厂FY的内部空间SP的空气调和,调节空气的温度、流量等,并将调节后的空气供给到工厂FY的内部空间SP。在本发明中,工厂FY的内部空间SP指的是,由天花板、地板、壁面围成的区域。空调系统200具备空调机110、送出部120、安装件100、以及控制装置150。
控制装置150是具备执行逻辑运算的微处理器、以及ROM、RAM等存储器的微型计算机。如后所述,控制装置150具备用于实施基于与无线通信机70的无线通信的数据接收的未图示的接收机。微处理器通过执行预先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来控制空调系统200的各部的动作。空调系统200的各部分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通过硬件电路来实现。
空调机110是实施工厂FY的内部空间SP的空气调节的空气调和机。空气调节指的是,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清洁度、气流等。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空调机110配置在工厂FY内的天花板背面。工厂FY内的天花板背面是工厂FY的内部,但是作为内部空间SP的外部的位置。在空调机110上连接了与工厂FY的外部连通的供气管140、配管130。如图1中箭头F1所示,空调机110在基于控制装置150的控制下,对经由供气管140从工厂FY的外部吸入的空气进行空气调节,并向配管130送出。空调机110例如除了进行制冷制热设备、除湿、再加热、加湿之外,还可以实施浮游粉尘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浓度调节。此外,空调机110不限于工厂FY内,也可以设置在工厂FY的内部空间SP中,也可以设置在工厂FY的外部。空调系统200也可以取代空调机110而具备空气净化器、送风机、雾去除装置等送出流体的各种装置。
配管130是所谓的管道,使从空调机110送出的空气流通。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管130在工厂FY的内部空间SP中,在内部空间SP中露出地配置。“配管130在内部空间SP中露出”指的是,配管130的全部或大部分不被收容在限定工厂FY的内部空间SP的壁面、天花板等上,而是配置在内部空间SP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管130具备多个分叉管路132。分叉管路132向工厂FY的内部空间SP中的多个区域中的每一个区域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区域是配置作业人员、生产设备等的多个作业区域AR1、AR2。在作业区域AR1、AR2中,优选通过工厂FY内的位置、作业人员的数量、设备的数量、种类等不同而独立地进行空气调节。在仅以一个配管130就能够充分地对内部空间SP进行空气调节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具备分叉管路132。
在多个分叉管路132中的每一个分叉管路中,具备风门134。风门134是调节在分叉管路132内流通的空气的流量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风门134是具备未图示的电动机的马达风门。风门134在基于控制装置150的控制下驱动。在空调系统200不具备控制装置150的情况下,也可以是手动调节空气的流量的风门。风门134例如在仅以空调机110就能够充分调节各作业区域AR1、AR2的风量的情况下,也可以被省略。
送出部120安装在沿着来自空调机110的空气的流道,与风门134相比而距空调机110更远的位置、即比风门134更靠下游侧。在本实施方式中,送出部120安装在多个分叉管路132中的每一个分叉管路的前端。送出部120将从空调机110送出并经由分叉管路132供给的空气从前端的送出口122朝向作业区域AR1、AR2送出。
如图1所示,空调机110从供气管140供气外部的空气,并向配管130送出。如图1中箭头F21和箭头F31所示,送出至配管130的空气分叉地供给到多个分叉管路132。图1的箭头F22和箭头F32所示,在分叉管路132内穿过风门134流通并朝向送出部120供给的空气从与多个分叉管路132分别连接的送出口122朝向各作业区域AR1、AR2供给。
图2是放大表示送出部120的说明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送出部120是所谓的柔性管道。送出部120具备基体124、主体126、以及送出口122。基体124是安装在分叉管路132前端的矩形的框体。在基体124的内部还可以具备风扇装置。在基体124连接了主体126的一端。送出部120不限于柔性管道,例如也可以是被称为阻隔区喷嘴(バリアゾーンノズル)的喷嘴,也可以是各种形态的喷嘴、管道。基体124也可以省略。
主体126是具有长条的圆筒形状的筒体。主体126具备也称为波纹管(bellows)的所谓波纹结构。由此,送出部120能够沿长度方向伸缩,并且能够朝向与伸缩方向交叉的方向弯曲。主体126的长度、弯曲可以手动切换,也可以通过装置机械地切换。主体126的另一端的开口能够作为送出口122发挥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体126的另一端,装配了安装件100。主体126除了圆筒形状以外,例如也可以是具有棱柱外观形状的筒体,也可以不具备波纹结构,也可以是可弯曲的各种形状的筒体。
使用图3及图4,详细地说明在送出部120装配的安装件100。图3是表示安装件100的主视图的说明图。图4是图3的IV-IV位置处的安装件100的剖视图。安装件100可拆卸地构成在送出部120。如图3和图4所示,安装件100具备第一开口20、主体30、第一测量部51、第二测量部52、第一发电部61、以及无线通信机70。安装件100通过以第一开口20与送出口122相向的方式装配,由此作为送出部120的一部分发挥作用。
主体30是由树脂、金属形成的大致圆板形状的部件。主体30具备第一主体部31、第二主体部32、以及连结部34。如图3所示,第二主体部32是安装在送出部120的主体126的另一端的框体,具有与送出口122的外形对应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主体部32具有大致圆环形状。第二主体部32在与主体126的另一端抵接的状态下,例如能够通过未图示的固定件等固定在主体126的另一端。第二主体部32也可以在与送出部120的主体126的另一端中的外表面、内表面、侧面等的任一个抵接的状态下被安装。其结果为,安装件100安装在主体126的另一端。
连结部34是柱状的部件。连结部34在使第一主体部31和第二主体部32相互分离的状态下进行连结。通过连结部34使第一主体部31和第二主体部32分离地连结,从而在第一主体部31与第二主体部32之间形成空间,该空间作为第一开口20发挥作用。第一开口20是在主体30上形成的通孔。第一开口20将送出部120与外部连通,作为送出口122的一部分发挥作用。
如图3所示,第一主体部31配置在安装件100的俯视时的中央。第一主体部31通过连结部34固定在第二主体部32。当安装件100安装在送出部120时,第一主体部31配置在送出口122的俯视时的中央。第一主体部31在俯视时的中央形成了第二开口310。第二开口310将送出部120与外部连通,作为送出口122的一部分发挥作用。在第二开口310中,如图3及图4所示,设置了第一测量部51及第二测量部52。
如图4所示,第一测量部51是用于测量在送出部120的内部流通、并从第二开口310送出的空气的流量的流量计。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测量部51是利用叶轮的旋转的涡轮式的流量计。第一测量部51也可以是差压式流量计、热线式流量计、超声波式流量计等各种流量计。由第一测量部51检测的流量被发送到控制装置150。
第二测量部52是所谓的温湿度计,测量在送出部120的内部流通、并从第二开口310送出的空气的温度及湿度。由第二测量部52检测的流量被发送到控制装置150。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一测量部51及第二测量部52安装在送出部120的送出口122附近,能够正确地测定送出至作业区域AR1、AR2的空气的流量、温湿度。
第一发电部61是配置在第二主体部32的振动发电装置。在图4的例子中,第一发电部61埋入地配置在第二主体部32,但也可以露出地配置在第二主体部32的外周面、内周面等。第一发电部61通过由于从送出口122送出的空气而产生的动能进行发电。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发电部61是利用基于磁铁与线圈的相对移动的磁通变化而进行发电的电磁感应方式的振动发电装置。第一发电部61利用送出部120的振动进行发电。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第一发电部61发电的电力被供给至第二测量部52和无线通信机70,但也可以供给至第二测量部52和无线通信机70中的至少一方。不限于第二主体部32,第一发电部61也可以设置在第一主体部31、连结部34。第一发电部61除了电磁感应方式之外,还可以使用利用了压电元件的压电方式、静电感应方式、磁致伸缩方式等各种振动发电装置。
无线通信机70通过无线通信将第一测量部51及第二测量部52的测量结果发送到控制装置150。在图4的例子中,无线通信机70埋入地配置在第二主体部32,但也可以露出地配置在第二主体部32的外周面、内周面等。作为无线通信,例如可以使用符合IEEE802.11a标准的使用了2.4GHz频带或5GHz频带的无线通信、使用了为小于1GHz频带(916.5MHz至927.5MHz)的亚千兆频带的无线通信、使用了Bluetooth(注册商标)的无线通信。
接着,使用图4,说明安装件100中的配线的收容方法。安装件100具备用于将第二测量部52的测量结果发送到无线通信机70的配线C1、用于将第一测量部51的测量结果发送到无线通信机70的配线C2、用于将第一发电部61的发电电力供给到第二测量部52的配线C3、以及用于将第一发电部61的发电电力供给到无线通信机70的配线C4。如图4所示,在安装件100的主体30中,设置了用于收容配线C1~C4的内部空间S1~S3。具体而言,主体30具备形成于第一主体部31的内部空间S1、形成于连结部34的内部空间S2、以及形成于第二主体部32的内部空间S3。在内部空间S1中,收容了连接第二测量部52与无线通信机70的配线C1的一部分、连接第一测量部51与无线通信机70的配线C2的一部分、以及连接第二测量部52与第一发电部61的配线C3的一部分。内部空间S2收容配线C1~C3的一部分。内部空间S3收容配线C1~C3的一部分及连接第一发电部61及无线通信机70的配线C4。以此方式,在主体30形成的内部空间S1~S3将主体30内的配线C1~C4不露出在安装件100的外部而收容。
从无线通信机70发送的第一测量部51及第二测量部52的测量结果被用于基于控制装置150的空调系统200的控制。具体而言,控制装置150使用从无线通信机70取得的第一测量部51及第二测量部52的测量结果,控制空调机110、风门134。控制装置150例如在从第一测量部51取得的空气的流量为预定的管理范围外的情况下,以第一测量部51的测量结果成为管理范围内的方式,控制空调机110或风门134来调节空气的流量。控制装置150例如在从第二测量部52取得的湿度、湿度为预定的管理范围外的情况下,以第二测量部52的测量结果成为管理范围内的方式,控制空调机110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
使用图4,说明安装件100所具有的主体30的空气的流道结构。如图4所示,设置在主体30的第一主体部31的第二开口310从靠近送出部120的一侧依次具备第一大径部311、小径部314、以及第二大径部312。如图4的箭头F222所示,第一大径部311具有将从送出部120供给的空气向小径部314引导的功能。关于如图4的箭头F221所示的未被导入小径部314的空气,如箭头F223所示,从第一主体部31的周围自第一开口20向外部送出。
第二大径部312是第二开口310中、形成为内径随着从小径部314朝向外部而变大的部分。通过这样的结构,对导入第二开口310的空气进行整流,降低或防止在空气的压力中产生脉动。如图4的箭头F224所示,被整流的空气从第二大径部312向外部送出。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200在用于将从空调机110送出的空气朝向预定的作业区域AR1、AR2送出的送出部120具备第一发电部61。第一发电部61将发电电力供给至在送出部120配置的第一测量部51及第二测量部52。能够在送出部120中实施从第一发电部61向第一测量部51及第二测量部52的电力供给,因此,无需将第一测量部51及第二测量部52的电源用的配线配置在配管130等送出部120以外的部件。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200,能够通过缩短了第一测量部51及第二测量部52的电源用的配线的简单结构,取得在送出部120内流通的空气的流量、温湿度等数据。
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200还具备控制空调机110的控制装置150、以及用于向控制装置150发送由第一测量部51和第二测量部52取得的空气的流量、温湿度等数据的无线通信机70。由于能够通过无线通信将在送出部120的内部流通的空气的流量等数据发送到控制装置150,因而能够缩短数据通信用的配线。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200,能够通过缩短了数据发送用的配线的简单结构,取得在送出部120内流通的空气的流量、温湿度等数据。通过向控制装置150发送送出部120中的空气的数据的取得结果,能够使控制装置150调节送出部120的空气的流量等。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200,送出部120还具备可拆卸地安装在送出部120的安装件100。第一测量部51及第二测量部52、第一发电部61、以及无线通信机70配置在安装件100。因此,通过将送出部120的第一测量部51及第二测量部52、第一发电部61、以及无线通信机70的功能集成在安装件100,能够进一步缩短送出部120中的配线,能够使送出部120成为更简单的结构。安装件100可拆卸地安装在送出部120,由此能够通过后安装在已有的送出部120装配安装件100。因此,通过简单的方法,能够使已有的设备的送出部120具备第一测量部51及第二测量部52、第一发电部61、以及无线通信机70的功能。此外,安装件100可拆卸地安装在送出部120,由此能够容易地实施送出部120、配管130的维护。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200,第一发电部61将发电电力供给到无线通信机70。在送出部120中,能够从第一发电部61向无线通信机70进行电力供给,因而不需要将无线通信机70的电源用的配线配置在配管130等送出部120以外的部件。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200,控制装置150能够通过缩短了用于发送数据的配线的简单结构来取得在送出部120内流通的空气的流量、温湿度等数据。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200,第一发电部61是利用送出部120的振动进行发电的振动发电装置。因此,能够将在送出部120产生的振动用于发电,与从外部导入用于发电的能量的结构相比,能够简单地实现用于发电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200设置在工厂FY中。连接空调机110与送出部120的配管130及送出部120在工厂FY的内部空间SP中露出地配置。通过缩短了第一测量部51及第二测量部52与无线通信机70的配线,能够减少或防止露出的送出部120、配管130的外观性受损。
B.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5及图6,对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200所具备的安装件100b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件100b的主视图的说明图。图6是图5的VI-VI位置处的安装件100b的剖视图。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200在代替安装件100而具备安装件100b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200不同,除此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200相同。
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件100b在第一开口20、代替主体30而具备主体30b这一点、代替第一发电部61而具备第二发电部62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件100不同,除此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件100相同。
如图5所示,主体30b具备第一主体部31、第二主体部32b、以及连结部34。主体30b在代替第二主体部32而具备多个第二主体部32b这一点上不同,其他结构与上述主体30相同。第二主体部32b与上述第二主体部32同样地,作为用于将安装件100b固定在送出部120的主体126的另一端的固定件发挥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主体部32b为四个,通过将第二主体部32b分割为多个,主体30b被轻量化。四个第二主体部32b中的每一个可以配置在与送出口122的外形对应的位置。第二主体部32b固定在送出部120的主体126的端部。其结果为,安装件100b固定在送出部120的主体126的另一端,能够作为送出部120的一部分发挥作用。第二主体部32b不限于四个,可以是二个或三个,也可以是五个以上的任意数量。
在多个第二主体部32b中的每一个中,具备直径调节部324。在直径调节部324的内部具备使连结部34能够滑动的空间。由此,能够沿着连结部34的轴向方向调节第二主体部32b中的每一个的配置位置。直径调节部324在通过未图示的固定件、嵌合部而调节了配置位置的状态下固定在连结部34。
如图6所示,在第一主体部31与连结部34的内部收容了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配线C1及配线C2、能够从第二发电部62向第二测量部52进行电力供给的配线C5、以及能够从第一测量部51向无线通信机70进行数据通信的配线C6。由第一测量部51和第二测量部52取得的测量结果经由配线C1及配线C2发送至无线通信机70,通过无线通信机70的无线通信发送至控制装置150。
第二发电部62通过由于从送出口122送出空气而产生的动能进行发电。第二发电部62是利用在送出部120的内部流通的空气的流动进行发电的风力发电装置。如图6所示,第二发电部62安装在第一测量部51,通过在第二开口310内流通的空气使第一测量部51的涡轮旋转而进行发电。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二发电部62的发电电力经由配线C5和配线C6供给至第二测量部52和无线通信机70。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200,第二发电部62是利用在送出部120的内部流通的空气的流动进行发电的风力发电装置。因此,例如能够将在送出部120内流动的空气用于发电,与从外部导入用于发电的能量的结构相比,能够简单地实现用于发电的结构。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安装件100b,在多个第二主体部32b中的每一个中,具备直径调节部324。通过直径调节部324,能够沿连结部34的轴向方向调节第二主体部32b中的每一个的配置位置。因此,能够将安装件100b固定在具有不同外形的送出部120。此外,能够调节第一主体部31相对于固定在送出部120的第二主体部32b的相对位置。
C.其他实施方式:
(C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第一测量部51为流量计的例子。与此相对,第一测量部51也可以是风速计。第一测量部51例如可以是具有螺旋桨状叶片的风车型风速计、风杯型风速计,也可以是热线式风速计、超声波式风速计、皮托管等各种风速计。
(C2)表示了以下例子: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200具备作为振动发电装置的第一发电部61,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200具备作为风力发电装置的第二发电部62。与此相对,空调系统200也可以具备第一发电部61和第二发电部62双方的发电装置。
(C3)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200具备控制装置150和无线通信机70。与此相对,例如在不将由第一测量部51及第二测量部52取得的在送出部120内流通的空气的流量、温湿度等数据反馈至控制装置150的情况下等,空调系统200也可以不具备控制装置150,也可以不具备无线通信机70。
(C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空调系统200具备安装件100、安装件100b的例子。与此相对,空调系统200也可以是不具备安装件的形态。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发电部61、第二发电部62、第一测量部51以及第二测量部52可以配置在送出部120的任意的位置。
(C5)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第一发电部61设置在第二主体部32的例子,表示了第二发电部62设置在第一主体部31的例子。此外,表示了第一测量部51和第二测量部52设置在第一主体部31的第二开口310的例子。与此相对,第一发电部61、第二发电部62、第一测量部51以及第二测量部52不限于上述的配置,也可以配置在安装件100、安装件100b的主体30以及主体30b的任意的位置。
(C6)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200通过作为流量计的第一测量部51和作为温湿度计的第二测量部52,取得在送出部120内流通的空气的流量和温湿度的信息。与此相对,空调系统200例如也可以具备取得在送出部120内流通的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的量、浓度、二氧化碳的量、浓度、浮游粉尘量、异味、噪音、亮度等流量、温湿度以外的数据的测量部。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发电部61、第二发电部62向这些测量部供给发电电力。
(C7)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空调系统200设置在工厂FY中。与此相对,空调系统200可以设置在工厂FY以外,除了工业用途以外,还可以广泛用于产业用途。空调系统200、安装件100、100b例如也可以设置在仓库、店铺、办公室、饮食店等中。
(C8)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由第一发电部61发电的电力被供给至第二测量部52和无线通信机70,基于第二发电部62的发电电力被供给至第二测量部52和无线通信机70。与此相对,由第一发电部61、第二发电部62发电的电力也可以用于二次电池的充电。
(C9)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第一发电部61为振动发电装置,第二发电部62为风力发电装置的例子。与此相对,第一发电部61及第二发电部62例如也可以是太阳光发电装置。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结构实现。例如,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实现上述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适当地替换或组合与发明内容部分中记载的各方式中的技术特征对应的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此外,如果该技术特征在本说明书中没有作为必须的内容进行说明,则可以适当地删除。
附图标记的说明
20 第一开口;
30、30b 主体;
31 第一主体部;
32、32b 第二主体部;
34 连结部;
51 第一测量部;
52 第二测量部;
61 第一发电部;
62 第二发电部;
70 无线通信机;
100、100b 安装件;
110 空调机;
120 送出部;
122 送出口;
124 基体;
126 主体;
130 配管;
132 分叉管路;
134 风门;
140 供气管;
150 控制装置;
200 空调系统;
310 第二开口;
311 第一大径部;
312 第二大径部;
314 小径部;
324 直径调节部;
AR1、AR2 作业区域;
C1~C6 配线;
FY 工厂。

Claims (3)

1.一种空调系统,具备:
空调机,其对吸入的空气进行空气调节而送出;
送出部,其用于将从所述空调机送出的空气送出到作业区域;
测量部,其配置在所述送出部中的空气的送出口,并取得在所述送出部的内部流通的空气的流量、温度、湿度中的至少任一个;
控制装置,其对所述空调机进行控制;
无线通信机,其配置在所述送出部,并用于将由所述测量部取得的信息发送到所述控制装置;以及
发电部,其配置在所述送出部,并向所述测量部和所述无线通信机供给发电电力,
所述送出部是柔性管道,
所述发电部是利用所述柔性管道的振动进行发电的振动发电装置,
所述送出部还具备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送出部的安装件,
所述测量部、所述发电部、以及所述无线通信机配置在所述安装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配管,所述配管将所述空调机与所述送出部连接,
所述空调系统设置在工厂中,
所述配管以及所述送出部在所述工厂的内部空间中露出地配置。
3.一种安装件,是在送出空气的柔性管道安装使用的安装件,具备:
主体,其具有开口,并以所述开口与所述柔性管道中的空气的送出口相向的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柔性管道;
测量部,其取得在所述开口流通的空气的风量、温度、湿度中的至少任一个;
无线通信机,其用于将由所述测量部取得的信息发送至外部;以及
发电部,其将发电电力供给至所述测量部和所述无线通信机,
所述发电部是利用所述柔性管道的振动进行发电的振动发电装置。
CN202210239535.9A 2021-03-16 2022-03-11 空调系统及安装件 Active CN1150770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42010A JP7448500B2 (ja) 2021-03-16 2021-03-16 空調システム、および取付具
JP2021-042010 2021-03-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7057A CN115077057A (zh) 2022-09-20
CN115077057B true CN115077057B (zh) 2024-04-26

Family

ID=83246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39535.9A Active CN115077057B (zh) 2021-03-16 2022-03-11 空调系统及安装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448500B2 (zh)
CN (1) CN11507705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602303D0 (en) * 2005-12-22 2006-03-15 Lowther Peter Q A fan coi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inlet therefor
CN101576287A (zh) * 2008-05-09 2009-11-1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5220981A (zh) * 2015-10-23 2016-01-06 哈尔滨朋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开窗器
CN105465939A (zh) * 2014-09-26 2016-04-0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供气装置
CN205861657U (zh) * 2016-07-31 2017-01-04 北京英特伦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多参数空气品质采集器
CN210964388U (zh) * 2019-10-22 2020-07-10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 一种空调过滤网用监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16229U (ja) 1995-03-27 1995-09-26 東洋熱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用吹出口風量測定装置
JP2011524970A (ja) 2008-06-18 2011-09-08 エノーシャン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暖房、換気及び空調システム
US9046414B2 (en) 2012-09-21 2015-06-02 Google Inc. Selectable lens button for a hazard detector and method therefor
JP2015186047A (ja) 2014-03-24 2015-10-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無線システム
CN209415703U (zh) 2018-12-27 2019-09-20 厦门天翔园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状态传感器及空调状态检测系统
WO2020183639A1 (ja) 2019-03-13 2020-09-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602303D0 (en) * 2005-12-22 2006-03-15 Lowther Peter Q A fan coi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inlet therefor
CN101576287A (zh) * 2008-05-09 2009-11-1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5465939A (zh) * 2014-09-26 2016-04-0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供气装置
CN105220981A (zh) * 2015-10-23 2016-01-06 哈尔滨朋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开窗器
CN205861657U (zh) * 2016-07-31 2017-01-04 北京英特伦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多参数空气品质采集器
CN210964388U (zh) * 2019-10-22 2020-07-10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 一种空调过滤网用监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42041A (ja) 2022-09-30
CN115077057A (zh) 2022-09-20
JP7448500B2 (ja) 202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88915B2 (ja) 粒子分離器
CN101172520A (zh) 辅助动力装置总成
US2015021896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generation
CN103038503A (zh) 从非自然风源回收风能的系统及方法
US20220088263A1 (en) Fan for improving air quality
US20200149781A1 (en) Movable air-flow guide vane for a furnace
CN115077057B (zh) 空调系统及安装件
US5413530A (en)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in a room
CN110469914A (zh) 空调器
JP2019143631A (ja) 送風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EP2819499B1 (en) Agricultural implement having a feed device for airflow-based feeding of a granular or powder material
US20040251344A1 (en) Pressure sensing system
KR101415882B1 (ko) 풍량 측정용 정압탭이 구비된 이동식 디지털 풍량 측정장치
US10900672B2 (en) Blower device for delivering an amplified rate air flow and modular cooling unit
CN101172523A (zh) 辅助动力装置总成
AU2019212597A1 (en) Wind flow operated ventilation and energy harnessing device
US20090079184A1 (en) Support for flexible duct bend
CN114927440A (zh) 一种控温装置及半导体工艺设备
CN112443967B (zh) 送风设备
KR101681007B1 (ko) 난류발생수단이 구비된 열교환유닛
CN106927012A (zh) 船舶一体化变风量末端装置
CN101809375A (zh) 用于风机盘管的消声器
CN107816755A (zh) 一种主动式冷梁及冷梁空调系统
CN109973435B (zh) 离心风机、新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105222299A (zh) 一种增加回风压力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