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5905A - 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5905A
CN115075905A CN202210663390.5A CN202210663390A CN115075905A CN 115075905 A CN115075905 A CN 115075905A CN 202210663390 A CN202210663390 A CN 202210663390A CN 115075905 A CN115075905 A CN 1150759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engine
storage tank
electromagnetic valve
oil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633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75905B (zh
Inventor
张国宇
刘正勇
张蒙
李安
胡文波
隋修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66339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59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5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59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759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59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2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lubricating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16Controlling lubricant pressure or quant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10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 F01M11/12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concerning lubricant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包括:油底壳;发动机主油道,发动机主油道的一端与油底壳连通,发动机主油道的另一端与待润滑部件连通;机油泵,设置在发动机主油道上,机油泵用于将位于油底壳内的机油泵出至发动机主油道;储油罐,设置在与发动机主油道连通的辅助油道上,且储油罐位于机油泵和待润滑部件之间;电磁阀,设置在辅助油道上,电磁阀用于控制辅助油道的连通或断开;以及电子控制单元,用于获取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并控制电磁阀的启闭。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该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发动机长时间停机后冷启动阶段发动机零件的磨损。

Description

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混合动力发动机作为既可以降低排放污染,又没有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的一种解决方案,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但是混动汽车发动机存在断续运行的特点,而数据显示90%以上的发动机零件磨损是在发动机长时间停机后冷车启动时发生的,如何解决发动机长时间停机后冷车启动时发动机零件的磨损问题,就成为混合动力发动机开发过程中的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该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发动机长时间停机后冷启动阶段发动机零件的磨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包括:油底壳;发动机主油道,发动机主油道的一端与油底壳连通,发动机主油道的另一端与待润滑部件连通;机油泵,设置在发动机主油道上,机油泵用于将位于油底壳内的机油泵出至发动机主油道;储油罐,设置在与发动机主油道连通的辅助油道上,且储油罐位于机油泵和待润滑部件之间;电磁阀,设置在辅助油道上,电磁阀用于控制辅助油道的连通或断开;以及电子控制单元,用于获取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并控制电磁阀的启闭。
进一步地,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还包括液位检测结构,液位检测结构设置在储油罐上,液位检测结构用于实时检测储油罐内机油容量,液位检测结构与电子控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还包括活塞和弹性件,活塞和弹性件均位于储油罐内;活塞与储油罐的部分内壁围成储油空间,储油空间与辅助油道连通;弹性件位于活塞的远离储油空间的一侧,活塞通过弹性件与储油罐的内壁连接,弹性件用于向活塞施加使储油空间缩小的作用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采用上述的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进行预润滑控制,控制方法包括:启动车辆;获取发动机转速;获取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控制辅助油道的通断。
进一步地,在获取发动机转速的步骤之后,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发动机转速是否大于0的转速判断步骤,如果是,则无需预润滑;如果否,则根据获取的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执行判断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的第一时间判断步骤;如果是,则执行开启电磁阀,以使储油罐内的机油经发动机主油道流向待润滑部件的预润滑步骤;如果否,则执行转速判断步骤。
进一步地,当判断发动机转速大于0之后,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储油罐内机油含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容量的第一容量判断步骤;如果是,则执行关闭电磁阀的步骤;如果否,则执行开启电磁阀,以使位于发动机主油道内的机油进入储油罐的补油步骤。
进一步地,在补油步骤之后,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储油罐内机油含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容量的第二容量判断步骤;如果是,则执行关闭电磁阀的步骤;如果否,则执行补油步骤。
进一步地,在预润滑步骤之后,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电磁阀开启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的第二时间判断步骤;如果是,则执行关闭电磁阀的步骤;如果否,则执行预润滑步骤。
进一步地,在关闭电磁阀的步骤之后,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储油罐内机油含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容量的第三容量判断步骤;如果是,则继续执行关闭电磁阀的步骤;如果否,则执行报警步骤。
进一步地,控制方法还包括对车辆进行保养的保养步骤,保养步骤包括:选择保养车辆模式;获取储油罐内机油含量;判断储油罐内机油含量是否大于0的第四容量判断步骤,如果否,则执行关闭电磁阀的步骤;如果是,则执行开启电磁阀,以使储油罐内机油经发动机主油道回流至油底壳的回流步骤。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油底壳用于存储机油。机油泵能够将位于油底壳内的机油泵出至发动机主油道。发动机主油道与待润滑部件连通,发动机主油道内的机油能够流向待润滑部件,以对待润滑部件进行润滑。发动机主油道通过辅助油道与储油罐连通,发动机主油道内的机油能够通过辅助油道进入储油罐,以将机油存储至储油罐,或者,储油罐内的机油能够通过辅助油道进入发动机主油道并流向待润滑部件,以对待润滑部件进行预润滑。电磁阀用于控制辅助油道的连通或断开,从而控制是否向储油罐内储油,或者,控制是否对待润滑部件进行预润滑。电子控制单元能够控制控制电磁阀的启闭,当需要向储油罐内储油或者对待润滑部件进行预润滑时,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打开,以使储油罐与发动机主油道连通。通过储油罐、辅助油道和电磁阀能够实现预储油功能,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为一种智能控制润滑系统,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设置带预储油功能的智能控制润滑系统,能够对待润滑部件进行预润滑。通过该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发动机长时间停机后冷启动阶段发动机零件的磨损,从而解决发动机长时间停机后冷车启动时发动机零件的磨损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图2的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具体流程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对车辆进行保养的保养步骤的流程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3、发动机主油道;9、待润滑部件;1、机油泵;5、储油罐;4、电磁阀;8、液位检测结构;6、活塞;7、弹性件;2、过滤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目前,混合动力发动机既可以降低排放污染,又没有纯电动汽车的里程限制,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但是混动汽车发动机存在断续运行的特点,而数据显示90%以上的发动机零件磨损是在发动机长时间停机后冷车启动时发生的,如何解决发动机长时间停机后冷车启动时发动机零件的磨损问题,就成为混合动力发动机开发过程中的难点。
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主要为增加一个辅助油泵,在发动机启动前将机油输送到发动机主要摩擦副上,但是此方法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及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包括油底壳、发动机主油道3、机油泵1、储油罐5、电磁阀4和电子控制单元,发动机主油道3的一端与油底壳连通,发动机主油道3的另一端与待润滑部件9连通;机油泵1设置在发动机主油道3上,机油泵1用于将位于油底壳内的机油泵出至发动机主油道3;储油罐5设置在与发动机主油道3连通的辅助油道上,且储油罐5位于机油泵1和待润滑部件9之间;电磁阀4设置在辅助油道上,电磁阀4用于控制辅助油道的连通或断开;以及电子控制单元用于获取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并控制电磁阀4的启闭。
上述设置中,油底壳用于存储机油。机油泵1能够将位于油底壳内的机油泵出至发动机主油道3。发动机主油道3与待润滑部件9连通,发动机主油道3内的机油能够流向待润滑部件9,以对待润滑部件9进行润滑。发动机主油道3通过辅助油道与储油罐5连通,发动机主油道3内的机油能够通过辅助油道进入储油罐5,以将机油存储至储油罐5,或者,储油罐5内的机油能够通过辅助油道进入发动机主油道3并流向待润滑部件9,以对待润滑部件9进行预润滑。电磁阀4用于控制辅助油道的连通或断开,从而控制是否向储油罐5内储油,或者,控制是否对待润滑部件9进行预润滑。电子控制单元能够控制控制电磁阀4的启闭,当需要向储油罐5内储油或者对待润滑部件9进行预润滑时,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4打开,以使储油罐5与发动机主油道3连通。通过储油罐5、辅助油道和电磁阀4能够实现预储油功能,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为一种智能控制润滑系统,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设置带预储油功能的智能控制润滑系统,能够对待润滑部件9进行预润滑。通过该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发动机长时间停机后冷启动阶段发动机零件的磨损,从而解决发动机长时间停机后冷车启动时发动机零件的磨损问题。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还包括液位检测结构8,液位检测结构8设置在储油罐5上,液位检测结构8用于实时检测储油罐5内机油容量,液位检测结构8与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液位检测结构8将检测得到的储油罐5内机油容量数据反馈给电子控制单元。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液位检测结构8为液位指示器。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还包括活塞6和弹性件7,活塞6和弹性件7均位于储油罐5内;活塞6与储油罐5的部分内壁围成储油空间,储油空间与辅助油道连通;弹性件7位于活塞6的远离储油空间的一侧,活塞6通过弹性件7与储油罐5的内壁连接,弹性件7用于向活塞6施加使储油空间缩小的作用力。
上述设置中,活塞6与储油罐5的部分内壁围成储油空间,机油能够被预储存在储油空间内。弹性件7用于向活塞6施加使储油空间缩小的作用力,也就是说,在弹性件7的作用下,储存在储油空间内的机油能够被压出,当电磁阀4开启时,储油空间内的机油能够经辅助油道进入发动机主油道3。当发动机启动时,发动机主油道3内充满机油,当电磁阀4开启时,发动机主油道3内的机油能够经辅助油道进入储油空间并克服弹性件7的作用力,储存在储油空间内。
优选地,弹性件7为弹簧。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还包括过滤结构2,过滤结构2设置在发动机主油道3上,且过滤结构2位于机油泵1和储油罐5之间。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过滤结构2为机油滤清器。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包括油底壳、发动机主油道3、过滤结构2、机油泵1、辅助油道、储油罐5、活塞6、弹性件7、电磁阀4、电子控制单元和液位检测结构8。
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位于油底壳内的机油经机油泵1加压后进入过滤结构2进行过滤,并经过发动机主油道3对待润滑部件9(如发动机运动件)进行润滑。电磁阀4控制辅助油道的通断,也就是控制储油罐5与发动机主油道3之间的通断,电磁阀4打开后,高压机油推动活塞6压缩弹性件7,从而充满储油空间,液位检测结构8可以监控储油罐5中的机油含量,并将检测得到的储油罐5中的机油含量数据反馈给电子控制单元,机油泵1、电磁阀4和液位检测结构8均与电子控制单元连接,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获取的发动机转速、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以及等储油罐5内机油含量等数据控制电磁阀4的启闭。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控制策略及控制逻辑如图2至图4所示。
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采用上述的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进行预润滑控制,控制方法包括:启动车辆;获取发动机转速;获取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控制辅助油道的通断。
上述设置中,车辆启动后,电子控制单元获取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并根据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判断是否需要对待润滑部件9进行预润滑,根据是否需要预润滑情况控制辅助油道的通断。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获取发动机转速的步骤之后,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发动机转速是否大于0的转速判断步骤,如果是,则无需预润滑;如果否,则根据获取的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执行判断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的第一时间判断步骤;如果是,则执行开启电磁阀4,以使储油罐5内的机油经发动机主油道3流向待润滑部件9的预润滑步骤;如果否,则执行转速判断步骤。
上述设置中,车辆启动后,首先执行转速判断步骤,即先判断发动机转速是否大于0(发动机转速的单位为转/秒),如果大于0,则发动机始终处于运行状态,此时无需对待润滑部件9进行预润滑,如果小于0,则发动机处于停机状态,此时需要执行第一时间判断步骤,即判断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如果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则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太长,需要对待润滑部件9进行预润滑,此时,执行预润滑步骤,即开启电磁阀4,使储油罐5内的机油经发动机主油道3流向待润滑部件9,以对待润滑部件9进行预润滑;如果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则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较短,此时返回执行转速判断步骤,重新开始判断发动机转速是否大于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获取发动机转速的步骤和获取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的步骤之间无先后顺序,可以先获取发动机转速,后获取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也可以先获取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再获取发动机转速;当然,还可以同时获取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预设时间为12小时。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判断发动机转速大于0之后,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储油罐5内机油含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容量的第一容量判断步骤;如果是,则执行关闭电磁阀4的步骤;如果否,则执行开启电磁阀4,以使位于发动机主油道3内的机油进入储油罐5的补油步骤。
上述设置中,如果发动机转速大于0,则无需对待润滑部件9进行预润滑。此时,需要确认储油罐5内机油含量。即需要执行第一容量判断步骤,如果储油罐5内机油含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容量,则储油罐5内机油含量充足,无需补充机油;如果储油罐5内机油含量小于第一预设容量,则执行补油步骤,即开启电磁阀4,以使位于发动机主油道3内的机油进入储油罐5,以对储油罐5内机油含量进行补充。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预设容量为95%。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补油步骤之后,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储油罐5内机油含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容量的第二容量判断步骤;如果是,则执行关闭电磁阀4的步骤;如果否,则执行补油步骤。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车辆启动后,当发动机工作情况下(即发动机转速>0),且储油罐内机油容量≥95%时,电磁阀4关闭,无需预润滑,也无需对储油罐5进行补油;车辆启动后,当发动机工作情况下(即发动机转速>0),且储油罐内机油容量<95%,ECU(即电子控制单元)执行电磁阀4开启策略,机油由发动机主油道3经电磁阀4进入储油罐5,以对储油罐5进行补油,一直工作至储油罐内机油容量≥95%。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预润滑步骤之后,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电磁阀4开启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的第二时间判断步骤;如果是,则执行关闭电磁阀4的步骤;如果否,则执行预润滑步骤。
上述设置中,预润滑步骤为开启电磁阀4,以使储油罐5内的机油经发动机主油道3流向待润滑部件9,通过预润滑步骤实现对待润滑部件9的预润滑。在预润滑步骤之后,还需要执行第二时间判断步骤,即判断电磁阀4开启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如果电磁阀4开启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则完成了预润滑,之后可以关闭电磁阀4,停止预润滑;如果电磁阀4开启时间小于第二预设时间,则继续执行预润滑步骤,即继续执行开启电磁阀4,以使储油罐5内的机油经发动机主油道3流向待润滑部件9的步骤,最终实现完成预润滑的目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预设时间为3s。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车辆启动后,当发动机不工作(即发动机转速=0),且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12h时,ECU执行电磁阀4开启策略,且电磁阀4开启持续时间≥3s,使储油罐5内的机油在弹性件7弹力作用下进入发动机主油道3,从而对待润滑部件9(如发动机各摩擦副)进行预润滑。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关闭电磁阀4的步骤之后,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储油罐5内机油含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容量的第三容量判断步骤;如果是,则继续执行关闭电磁阀4的步骤;如果否,则执行报警步骤。
上述设置中,完成预润滑之后,需要执行第三容量判断步骤,以判断储油罐5内机油含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容量。如果储油罐5内机油含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容量,则关闭电磁阀4,无需对储油罐5进行补油;如果储油罐5内机油含量小于第二预设容量,则储油罐5内机油含量较少,需要补油,此时通过执行报警步骤,提示发动机长时间未工作,建议启动发动机,从而能够对储油罐5内机油含量进行补充。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预设容量小于第一预设容量。优选地,第二预设容量为10%。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车辆启动后,当发动机不工作(即发动机转速=0),电磁阀4执行开启策略后,储油罐5内机油容积<10%时,此时发动机已长时间未工作,储油罐5内机油即将消耗殆尽,则进行OBD(On-Board Diagnostics,车载自动诊断系统)报警,以提示发动机长时间未工作,建议启动发动机。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ECU根据实时监控的发动机转速、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以及储油罐内机油含量与预置控制策略进行判断,调整电磁阀4的开闭,以实现在发动机长时间停机情况下,通过将电磁阀打开,利用弹性件弹力使储油罐内机油进入发动机主油道,从而对发动机运动件进行预润滑,达到降低发动机冷机启动时磨损的目的。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过ECU智能控制预储油系统工作,在不新增辅助油泵、机油滤的基础上,有效降低发动机长时间停机后冷启动阶段的磨损。同时,若预储油量消耗后,及时报警提示驾驶员切换车辆工作模式(令发动机参与工作),避免异常磨损的发生。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对车辆进行保养的保养步骤,保养步骤包括:选择保养车辆模式;获取储油罐5内机油含量;判断储油罐5内机油含量是否大于0的第四容量判断步骤,如果否,则执行关闭电磁阀4的步骤;如果是,则执行开启电磁阀4,以使储油罐5内机油经发动机主油道3回流至油底壳的回流步骤。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回流步骤之后,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储油罐5内机油含量是否等于0的第五容量判断步骤,如果是,则执行关闭电磁阀4的步骤;如果否,则执行回流步骤。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车辆进行保养前,工作人员通过仪表选择维修保养模式。在车辆进行维修保养时,ECU根据输入模式及储油罐内机油含量与预置策略进行判断,调整电磁阀的开闭。如果储油罐内机油容量>0,ECU执行电磁阀开启策略,使储油罐内机油排出至发动机主油道,最终实现保养时将储油罐、发动机主油道及油底壳中的机油完全排空,更换新油目的,从而实现发动机保养换油。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保养步骤与控制方法中“启动车辆;获取发动机转速;获取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控制辅助油道的通断”及其具体步骤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在执行顺序上无先后之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油底壳用于存储机油。机油泵能够将位于油底壳内的机油泵出至发动机主油道。发动机主油道与待润滑部件连通,发动机主油道内的机油能够流向待润滑部件,以对待润滑部件进行润滑。发动机主油道通过辅助油道与储油罐连通,发动机主油道内的机油能够通过辅助油道进入储油罐,以将机油存储至储油罐,或者,储油罐内的机油能够通过辅助油道进入发动机主油道并流向待润滑部件,以对待润滑部件进行预润滑。电磁阀用于控制辅助油道的连通或断开,从而控制是否向储油罐内储油,或者,控制是否对待润滑部件进行预润滑。电子控制单元能够控制控制电磁阀的启闭,当需要向储油罐内储油或者对待润滑部件进行预润滑时,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打开,以使储油罐与发动机主油道连通。通过储油罐、辅助油道和电磁阀能够实现预储油功能,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为一种智能控制润滑系统,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设置带预储油功能的智能控制润滑系统,能够对待润滑部件进行预润滑。通过该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发动机长时间停机后冷启动阶段发动机零件的磨损,从而解决发动机长时间停机后冷车启动时发动机零件的磨损问题。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油底壳;
发动机主油道(3),所述发动机主油道(3)的一端与所述油底壳连通,所述发动机主油道(3)的另一端与待润滑部件(9)连通;
机油泵(1),设置在所述发动机主油道(3)上,所述机油泵(1)用于将位于所述油底壳内的机油泵出至所述发动机主油道(3);
储油罐(5),设置在与所述发动机主油道(3)连通的辅助油道上,且所述储油罐(5)位于所述机油泵(1)和所述待润滑部件(9)之间;
电磁阀(4),设置在所述辅助油道上,所述电磁阀(4)用于控制所述辅助油道的连通或断开;以及
电子控制单元,用于获取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并控制所述电磁阀(4)的启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还包括液位检测结构(8),所述液位检测结构(8)设置在所述储油罐(5)上,所述液位检测结构(8)用于实时检测所述储油罐(5)内机油容量,所述液位检测结构(8)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还包括活塞(6)和弹性件(7),所述活塞(6)和所述弹性件(7)均位于所述储油罐(5)内;
所述活塞(6)与所述储油罐(5)的部分内壁围成储油空间,所述储油空间与所述辅助油道连通;
所述弹性件(7)位于所述活塞(6)的远离所述储油空间的一侧,所述活塞(6)通过所述弹性件(7)与所述储油罐(5)的内壁连接,所述弹性件(7)用于向所述活塞(6)施加使所述储油空间缩小的作用力。
4.一种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进行预润滑控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启动车辆;
获取发动机转速;
获取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
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和所述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控制辅助油道的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发动机转速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发动机转速是否大于0的转速判断步骤,如果是,则无需预润滑;如果否,则根据获取的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执行判断所述发动机停机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的第一时间判断步骤;如果是,则执行开启电磁阀(4),以使储油罐(5)内的机油经发动机主油道(3)流向待润滑部件(9)的预润滑步骤;如果否,则执行所述转速判断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所述发动机转速大于0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储油罐(5)内机油含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容量的第一容量判断步骤;
如果是,则执行关闭电磁阀(4)的步骤;如果否,则执行开启电磁阀(4),以使位于发动机主油道(3)内的机油进入储油罐(5)的补油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补油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储油罐(5)内机油含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容量的第二容量判断步骤;
如果是,则执行关闭电磁阀(4)的步骤;如果否,则执行所述补油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润滑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电磁阀(4)开启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的第二时间判断步骤;
如果是,则执行关闭电磁阀(4)的步骤;如果否,则执行所述预润滑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关闭电磁阀(4)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储油罐(5)内机油含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容量的第三容量判断步骤;
如果是,则继续执行关闭电磁阀(4)的步骤;如果否,则执行报警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对车辆进行保养的保养步骤,所述保养步骤包括:
选择保养车辆模式;
获取储油罐(5)内机油含量;
判断储油罐(5)内机油含量是否大于0的第四容量判断步骤,如果否,则执行关闭电磁阀(4)的步骤;如果是,则执行开启电磁阀(4),以使储油罐(5)内机油经发动机主油道(3)回流至油底壳的回流步骤。
CN202210663390.5A 2022-06-13 2022-06-13 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150759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3390.5A CN115075905B (zh) 2022-06-13 2022-06-13 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3390.5A CN115075905B (zh) 2022-06-13 2022-06-13 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5905A true CN115075905A (zh) 2022-09-20
CN115075905B CN115075905B (zh) 2023-11-14

Family

ID=83250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63390.5A Active CN115075905B (zh) 2022-06-13 2022-06-13 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590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15425A (zh) * 2023-05-10 2023-06-0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预润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车辆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70044210A (ko) * 1995-12-15 1997-07-26 전성원 엔진오일 보충용 보조 탱크가 설치된 엔진의 윤활유 공급장치
KR20020044523A (ko) * 2000-12-06 2002-06-15 류정열 엔진이 시동될 때 크랭크 저널이 마모되는 것을 방지할 수있는 자동차용 엔진의 윤활 장치
US20030062222A1 (en) * 2000-09-25 2003-04-03 Jim Helbig Engine pre-lubrication system
CN201100153Y (zh) * 2007-10-25 2008-08-13 韩良智 发动机并联预润滑装置
CN202228148U (zh) * 2011-09-22 2012-05-23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发动机频繁启/停恒润滑辅助系统
CN107218098A (zh) * 2017-06-22 2017-09-29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大功率柴油机机油预润滑方法
CN109057908A (zh) * 2018-08-16 2018-12-2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润滑系统及润滑方法
CN110344910A (zh) * 2019-07-19 2019-10-1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发动机
CN112284740A (zh) * 2020-10-27 2021-01-29 无锡沃尔福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功能试验机构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70044210A (ko) * 1995-12-15 1997-07-26 전성원 엔진오일 보충용 보조 탱크가 설치된 엔진의 윤활유 공급장치
US20030062222A1 (en) * 2000-09-25 2003-04-03 Jim Helbig Engine pre-lubrication system
KR20020044523A (ko) * 2000-12-06 2002-06-15 류정열 엔진이 시동될 때 크랭크 저널이 마모되는 것을 방지할 수있는 자동차용 엔진의 윤활 장치
CN201100153Y (zh) * 2007-10-25 2008-08-13 韩良智 发动机并联预润滑装置
CN202228148U (zh) * 2011-09-22 2012-05-23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发动机频繁启/停恒润滑辅助系统
CN107218098A (zh) * 2017-06-22 2017-09-29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大功率柴油机机油预润滑方法
CN109057908A (zh) * 2018-08-16 2018-12-2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润滑系统及润滑方法
CN110344910A (zh) * 2019-07-19 2019-10-1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发动机
CN112284740A (zh) * 2020-10-27 2021-01-29 无锡沃尔福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功能试验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15425A (zh) * 2023-05-10 2023-06-0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预润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5905B (zh) 2023-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36135B1 (en) Hydraulic control device for engine
CN115075905A (zh) 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057908A (zh) 一种润滑系统及润滑方法
CN109386605A (zh) 液压控制装置
CN105443193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油保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6655342B1 (en) Pre-lubrication system
CN107956539A (zh) 一种发动机辅助润滑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8793062U (zh) 一种润滑系统及发动机
CN110985653B (zh) 一种自动变速器液压供油系统
CN204492923U (zh) 汽车发动机机油量控制系统及该汽车
CN204003000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油保证装置
CN106907209A (zh) 发动机预润滑控制系统、预润滑发动机及预润滑控制方法
CN204344191U (zh) 发动机润滑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2031891B (zh) 一种基于全时油位监控的发动机启动预润滑系统及方法
CN107701261A (zh) 一种新型发动机预润滑系统
CN113915507A (zh) 自动补油系统及其方法
CN108639041A (zh) 动力传递控制装置、及包括其的动力传递装置和车辆
CN209671031U (zh) 一种发动机冷启动润滑系统
CN204041159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补油装置
CN208918736U (zh) 发动机启动减磨装置
JP2018168907A (ja) 油圧回路装置及び油圧回路のライン圧昇圧方法
CN207686781U (zh) 一种新型发动机预润滑系统
CN2682210Y (zh) 发动机预润滑电子机油泵
CA2749225A1 (en) Air compressor pre-lubrication system
CN201443422U (zh) 装有发动机辅助润滑系统的发动机润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