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64133B - 多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64133B
CN115064133B CN202210753122.2A CN202210753122A CN115064133B CN 115064133 B CN115064133 B CN 115064133B CN 202210753122 A CN202210753122 A CN 202210753122A CN 115064133 B CN115064133 B CN 1150641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isplay device
sub
receiving en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531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64133A (zh
Inventor
黄正园
蒋怀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5312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641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64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4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64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41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6Handl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s [EMI], covering emitted as well as received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多屏显示装置包括增设的信号转换模块,与子显示装置一一对应设置,其第一端、第二端电连接于子显示装置的信号接收端、信号输出端,第三端电连接下一级子显示装置的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并比较每一子显示装置的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值K1、与信号输出端输出的第二信号值K2;当K1=K2时,K2转换为第三信号值K3,K3作为下一级子显示装置的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K1;当K1≠K2时,K2作为下一级子显示装置的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K1;其中,K3=K1*(1+δ),‑30%≤δ≤+30%,且δ≠0。使子显示装置接收到的信号值大小不同,避免对外界产品的干扰。

Description

多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车载娱乐多媒体系统趋于可视化、多屏化,从以前的单CD+收音机的控制主机,渐渐发展为大尺寸液晶屏一体化中控娱乐系统,并且液晶屏成为很多车厂的标配部件。随着时代的发展,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原始设备制造商)系统级芯片拖动多屏复杂模组(FIDM,Fully Integrated Display Module)级联是大趋势,但是级联连接的电子产品工作时会对周边的其他电子产品造成干扰,即产生对外辐射干扰。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级联连接的电子产品产生对外辐射干扰问题的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用以解决级联连接的电子产品产生对外辐射干扰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屏显示装置,包括系统控制模块、信号传送模块、级联连接的多个子显示装置;每一所述子显示装置均包括信号接收端和信号输出端;
所述信号传送模块分别与所述系统控制模块和第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电连接;
还包括多个与所述子显示装置一一对应设置的信号转换模块,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电连接于一个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所述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第三端电连接下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
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用于接收并比较每一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值K1、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输出的第二信号值K2;
当K1=K2时,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将所述第二信号值K2转换为第三信号值K3,并将所述第三信号值K3传送给下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三信号值K3作为下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信号值K1;
当K1≠K2时,将所述第二信号值K2传送给下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二信号值K2作为下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信号值K1;
其中,K3=K1*(1+δ),-30%≤δ≤+30%,且δ≠0。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多屏显示装置包括系统控制模块、信号传送模块、级联连接的多个子显示装置;每一所述子显示装置均包括信号接收端和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传送模块分别与所述系统控制模块和第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电连接;还包括多个与所述子显示装置一一对应设置的信号转换模块,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电连接于一个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所述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第三端电连接下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所述系统控制模块产生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通过所述信号传送模块传送至所述第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经所述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二信号;
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包括的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信号值K1、和所述第二信号对应的第二信号值K2的大小;
若K1=K2,则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包括的偏置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信号值K2转换为第三信号值K3,并将所述第三信号值K3传送给下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三信号值K3作为下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信号值K1;
若K1≠K2,则将所述第二信号值K2传送给下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二信号值K2作为下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信号值K1;
其中,K3=K1*(1+δ),-30%≤δ≤+30%,且δ≠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通过给级联连接的每一子显示装置一一对应设置一个信号转换模块,信号转换模块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电连接于一个子显示装置的信号接收端、信号输出端,信号转换模块的第三端电连接下一级子显示装置的信号接收端;信号转换模块用于将传送给每一个子显示装置的信号值进行调整,以使得每一个子显示装置接收到的信号值的大小不同,避免相同信号值的叠加效应的出现,从而避免级联连接的电子产品工作时会对周边的其他电子产品造成干扰的问题出现,从而达到对于多屏显示装置周边电子产品的保护。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屏显示装置的一种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屏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屏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A区域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A区域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转换模块的一种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子显示装置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送模块的一种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一种步骤图;
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现有技术中,级联连接的多个多屏复杂模组由于像素时钟信号(dclk,Dot Clock)都是相同的,都是等于OEM主机厂系统级芯片设置的显示屏dclk。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由于级联连接的多个显示屏接收到的dclk相同会导致EMC(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叠加效应明显,进而导致级联连接的电子产品工作时会对周边的其他电子产品造成干扰,即产生对外辐射干扰。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级联连接的电子产品产生对外辐射干扰问题的显示装置。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用以解决级联连接的电子产品产生对外辐射干扰的问题。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屏显示装置的一种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屏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屏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A区域的一种放大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A区域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请参照图1-图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屏显示装置100,包括系统控制模块20、信号传送模块30、级联连接的多个子显示装置10;每一子显示装置10均包括信号接收端11和信号输出端12;
信号传送模块30分别与系统控制模块20和第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电连接;
还包括多个与子显示装置10一一对应设置的信号转换模块40,信号转换模块40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电连接于一个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信号输出端12,信号转换模块40的第三端电连接下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
信号转换模块40用于接收并比较每一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值K1、与信号输出端12输出的第二信号值K2;
当K1=K2时,信号转换模块40将第二信号值K2转换为第三信号值K3,并将第三信号值K3传送给下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第三信号值K3作为下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值K1;
当K1≠K2时,将第二信号值K2传送给下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第二信号值K2作为下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值K1;
其中,K3=K1*(1+δ),-30%≤δ≤+30%,且δ≠0。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屏显示装置100,也即如图1示出的,该显示装置100会包括多个显示屏01;具体地,如图2示出的,该多屏显示装置100中包括一个系统控制模块20,该系统控制模块20用于向外输出各类控制信号,至少部分控制信号会经过一个信号传送模块30,该信号传送模块30相当于一个信号通道,可用于对其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进行压缩并进行解串后向后续电连接的子显示装置10进行传送,也即将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转换为子显示装置10能够接收的电信号。
如图2示出的,本申请提供的多屏显示装置100中包括级联连接的多个子显示装置10,也即上述的多个显示屏01,每一子显示装置10都可相当于一个独立的显示装置,可用于单独显示画面,或结合起来一起显示画面。信号传送模块30设置在系统控制模块20和第一级子显示装置10之间,即该信号传送模块30分别与系统控制模块20和第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电连接。因此,每一子显示装置10均包括信号接收端11和信号输出端12,其信号接收端11用于接收经信号传送模块30传送过来的电信号、或是用于接收上一级子显示装置10传送过来的电信号,其信号输出端12用于将电信号向下一级的子显示装置10进行传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实施例为,在该多屏显示装置100中增设多个信号转换模块40,该信号转换模块40与多屏显示装置100中所包括的子显示装置10一一对应设置。其中信号转换模块40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设置其第一端与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电连接,以用于接收并识别子显示装置10所接收到的电信号的大小;设置其第二端与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输出端12电连接,以用于接收并识别子显示装置10输出的电信号的大小;设置其第三端电连接下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以用于将经过信号转换模块40转换后的电信号传送给下一级子显示装置10。
需要具体说明的是,本申请增设的信号转换模块40用于接收与其对应设置的每一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值K1、与信号输出端12输出的第二信号值K2,并对该第一信号值K1和第二信号值K2的大小进行比较;如图4示出的,当比较结果为K1=K2时,则说明该子显示装置10接收到的电信号和要传送出去的电信号的大小是相同的,此时,信号转换模块40会用于将第二信号值K2转换为第三信号值K3,并将该第三信号值K3传送给下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该第三信号值K3就可以作为下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值K1来使用了。通过这种设置方式,信号转换模块40用于将传送给至少部分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值进行调整,以使得每一个子显示装置10接收到的信号值的大小不同,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避免级联连接的多个子显示装置10接收到的电信号值是同样大小的情况,从而能够避免相同信号值的叠加效应的出现,避免级联连接的电子产品工作时对周边的其他电子产品造成干扰的问题出现,从而达到对于多屏显示装置100周边电子产品的保护。
此外,如图5示出的,当比较结果为K1≠K2时,可直接将第二信号值K2传送给下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该第二信号值K2可以直接作为下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值K1来使用。此时,也可保证每一个子显示装置10接收到的信号值的大小不同,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避免级联连接的多个子显示装置10接收到的电信号值是同样大小的情况,从而能够避免相同信号值的叠加效应的出现,避免级联连接的电子产品工作时对周边的其他电子产品造成干扰的问题出现,从而达到对于多屏显示装置100周边电子产品的保护。
其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设置方式为,K3=K1*(1+δ),-30%≤δ≤+30%,且δ≠0;以用于限制信号转换模块40对向下一级子显示装置10传送的电信号值调整的幅度不要过于大,以避免调整后的电信号值无法实现对于子显示装置10相应功能的驱动。
请参照图1-图3,其中图2示出的信号转换模块40设置于子显示装置10的外侧,也即信号转换模块40可以为外挂式设置;图3示出的信号转换模块40设置于子显示装置10的内侧,也即将信号转换模块40集成在子显示装置10中。
还需要补充的是,本申请提供的可选择的设置方式为,信号转换模块40和子显示装置10为一一对应设置,当将信号转换模块40集成在每一个子显示装置10中时,有利于使得每一子显示装置10中的结构制作为相同的,使得子显示装置10的制程统一化,便于子显示装置10的生产制作。此外,如图3示出的,也可设置级联连接的多个子显示装置10中的最后一个子显示装置10中没有对应设置的信号转换模块40,因为最后一个子显示装置10并不会向其它子显示装置10传送电信号了,因此就没有必要通过信号转换模块40对电信号的值进行调整了;多屏显示装置100中的最后一个子显示装置10不设置信号转换模块40,可以节省子显示装置10的制作成本,降低多屏显示装置100的制作费用。
请参照图3-图5,可选地,不同的信号转换模块40中,δ的取值各不相同,或至少2个δ的取值相同。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设置方式为,不同的信号转换模块40中,δ的取值可以设置为各不相同,此处的δ可以为随意的取值,也可以为例如按照步进2%的方式进行调整,或是按照步进3%的方式进行调整等,只要δ的取值范围在-30%至+30%之间即可。此外,也可设置至少2个δ的取值相同,由于信号转换模块40均是将本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输出端12输出的第二信号值K2进行调整的,即便是每一个信号转换模中的δ取值相同,也能够保证相邻两个子显示装置10信号接收端11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值K1大小不同。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避免级联连接的多个子显示装置10接收到的电信号值是同样大小的情况,从而能够避免相同信号值的叠加效应的出现,避免级联连接的电子产品工作时对周边的其他电子产品造成干扰的问题出现,从而达到对于多屏显示装置100周边电子产品的保护。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转换模块的一种示意图,请参照图2-图6,可选地,信号转换模块40包括比较单元41;
比较单元41用于比较第一信号值K1和第二信号值K2的大小。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的每一信号转换模块40中会包括一个比较单元41,该比较单元41用于对该第一信号值K1和第二信号值K2的大小进行比较,以用于得到K1=K2或是K1≠K2的结果,使得信号转换模块40能够根据比较单元41所得到的比较结果得出是否需要对信号值的大小进行调控的判断。
请继续参照图2-图6,可选地,信号转换模块40还包括偏置单元42;
偏置单元42用于将第二信号值K2转换为第三信号值K3。
具体地,在每一信号转换模块40包括比较单元41的基础上,还需要设置一个偏置单元42,该偏置单元42在当得到比较单元41输出的结果为K1=K2的时候,用于将第二信号值K2转换为第三信号值K3,并将该第三信号值K3传送给下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使用该第三信号值K3作为下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值K1。
也即,偏置单元42用于将传送给至少部分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值进行调整,以使得每一个子显示装置10接收到的信号值的大小不同,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避免级联连接的多个子显示装置10接收到的电信号值是同样大小的情况,从而能够避免相同信号值的叠加效应的出现,避免级联连接的电子产品工作时对周边的其他电子产品造成干扰的问题出现,从而达到对于多屏显示装置100周边电子产品的保护。
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子显示装置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请参照图3和图7,可选地,每一子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屏15和与显示屏15电连接的驱动电路板16,信号接收端11和信号输出端12设置于驱动电路板16。
具体地,每一子显示装置10中会包括显示屏15和与显示屏15电连接的驱动电路板16,驱动电路板16用于将驱动信号向显示屏15传送,从而控制显示屏15显示出所需要的画面、或是控制显示屏15处于息屏状态。本申请提供的多屏显示装置100中的每一子显示装置10中均会包括信号接收端11和信号输出端12,可将该信号接收端11和信号输出端12设置于驱动电路板16上,用于对电信号的接收和输出;其中,在信号接收端11接收到电信号之后,还会通过驱动电路板16向显示屏15传送,用于控制显示屏15显示出所需要的画面。
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送模块的一种示意图,请参照图2-图3、图7-图8,可选地,信号传送模块30包括高速信号串行器芯片51;
子显示装置10包括高速信号解串器芯片52。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一种可选择的设置方式为,信号传送模块30中包括高速信号串行芯片,例如983芯片,该高速信号串行芯片用于对其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进行压缩并进行解串后向后续电连接的子显示装置10进行传送,也即将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转换为子显示装置10能够接收的电信号。
子显示装置10中包括高速信号解串器芯片52,例如988芯片。
本申请在多屏显示装置100中设置高速信号串行器芯片51和高速信号解串器芯片52,能够有效地减少引脚数和轨迹数,提高通信数据速率,增加对现存资源的利用率。
请参照图3和图7,可选地,信号接收端11、信号输出端12位于高速信号解串器芯片52。
具体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选择的设置方式为,每一子显示装置10中均包括信号接收端11和信号输出端12,该信号接收端11、信号输出端12具体可设置于高速信号解串器芯片52中;信号接收端11接收到的电信号是经信号传送模块30的高速信号串行器芯片51后传送过来的,因此需要让该电信号经过高速信号解串器芯片52处理后,才能成为可以被子显示装置10的显示屏15所识别的电信号,该电信号才能够用于实现对于显示屏15所需显示画面的驱动控制。
请继续参照图2-图3、图7-图8,可选地,系统控制模块20用于产生第一时钟信号;
信号传送模块30用于接收第一时钟信号,并将第一时钟信号转换为第二时钟信号,并将第二时钟信号传送至第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实施例为,系统控制模块20可用于产生第一时钟信号,而后信号传送模块30用于接收该第一时钟信号,并将第一时钟信号转换为第二时钟信号,该第二时钟信号传送至第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具体为第一时钟信号经过高速信号串行器芯片51被转换为了第二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可经过子显示装置10中高速信号解串器芯片52的处理而后变为可以被子显示装置10的显示屏15所识别的电信号(第三时钟信号),该电信号(第三时钟信号)才能够用于实现对于显示屏15所需显示画面的驱动控制。
需要补充的是,该处传送的第一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第三时钟信号可被统称为Dot Clock(dclk),即像素时钟信号;即本申请提供的多屏显示装置100可用于对各子显示装置10所需接收到的像素时钟信号的信号值进行调整,以使得每一个子显示装置10接收到的像素时钟信号的信号值的大小不同,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避免级联连接的多个子显示装置10接收到的像素时钟信号的电信号值是同样大小的情况,从而能够避免相同信号值的叠加效应的出现,避免级联连接的电子产品工作时对周边的其他电子产品造成干扰的问题出现,从而达到对于多屏显示装置100周边电子产品的保护。
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一种步骤图,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一种流程图,请结合图1-图8参照图9、图10,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多屏显示装置100的驱动方法,多屏显示装置100包括系统控制模块20、信号传送模块30、级联连接的多个子显示装置10;每一子显示装置10均包括信号接收端11和信号输出端12;信号传送模块30分别与系统控制模块20和第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电连接;还包括多个与子显示装置10一一对应设置的信号转换模块40,信号转换模块40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电连接于一个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信号输出端12,信号转换模块40的第三端电连接下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
驱动方法包括:
步骤101、系统控制模块20产生第一信号,并将第一信号通过信号传送模块30传送至第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第一级子显示装置10经信号输出端12输出第二信号;
步骤102、信号转换模块40包括的比较单元41用于比较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信号值K1、和第二信号对应的第二信号值K2的大小;
步骤1031、若K1=K2,则信号转换模块40包括的偏置单元42用于将第二信号值K2转换为第三信号值K3,并将第三信号值K3传送给下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第三信号值K3作为下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值K1;
步骤1032、若K1≠K2,则将第二信号值K2传送给下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第二信号值K2作为下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值K1;
其中,K3=K1*(1+δ),-30%≤δ≤+30%,且δ≠0。
具体地,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多屏显示装置100的驱动方法,包括如下四个步骤,其中步骤101为,系统控制模块20产生第一信号,并将第一信号通过信号传送模块30传送至第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第一级子显示装置10经信号输出端12输出第二信号;也即第一级的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接收到的电信号为第一信号,第一级的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输出端12输出的电信号为第二信号,其中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所对应的信号值的大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因此,步骤102为,使用信号转换模块40包括的比较单元41,用于比较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信号值K1、和第二信号对应的第二信号值K2的大小,并得到比较结果,例如K1=K2、或K1≠K2;当步骤102的比较结果为K1=K2时,通过步骤1031,使用信号转换模块40包括的偏置单元42,用于将第二信号值K2转换为第三信号值K3,并将第三信号值K3传送给下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第三信号值K3作为下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值K1;当比较结果为K1≠K2时,通过步骤1032,将第二信号值K2传送给下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直接将第二信号值K2作为下一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接收端11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值K1即可。
如此,通过使用信号转换模块40将传送给至少部分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值进行调整,以使得每一个子显示装置10接收到的信号值的大小不同,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避免级联连接的多个子显示装置10接收到的电信号值是同样大小的情况,从而能够避免相同信号值的叠加效应的出现,避免级联连接的电子产品工作时对周边的其他电子产品造成干扰的问题出现,从而达到对于多屏显示装置100周边电子产品的保护。
其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设置方式为,K3=K1*(1+δ),-30%≤δ≤+30%,且δ≠0;以用于限制信号转换模块40对向下一级子显示装置10传送的电信号值调整的幅度不要过于大,以避免调整后的电信号值无法实现对于子显示装置10相应功能的驱动。
请参照图1-图10,可选地,不同的信号转换模块40中,δ的取值各不相同,或至少2个δ的取值相同。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设置方式为,不同的信号转换模块40中,δ的取值可以设置为各不相同,此处的δ可以为随意的取值,也可以为例如按照步进2%的方式进行调整,或是按照步进3%的方式进行调整等,至少δ的取值范围在-30%至+30%之间即可。此外,也可设置至少2个δ的取值相同,由于信号转换模块40均是将本级子显示装置10的信号输出端12输出的第二信号值K2进行调整的,即便是每一个信号转换模中的δ取值相同,也能够保证相邻两个子显示装置10信号接收端11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值K1大小不同。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避免级联连接的多个子显示装置10接收到的电信号值是同样大小的情况,从而能够避免相同信号值的叠加效应的出现,避免级联连接的电子产品工作时对周边的其他电子产品造成干扰的问题出现,从而达到对于多屏显示装置100周边电子产品的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屏显示装置100可应用于车载显示屏、墙面显示屏等产品和部件。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多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通过给级联连接的每一子显示装置一一对应设置一个信号转换模块,信号转换模块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电连接于一个子显示装置的信号接收端、信号输出端,信号转换模块的第三端电连接下一级子显示装置的信号接收端;信号转换模块用于将传送给每一个子显示装置的信号值进行调整,以使得每一个子显示装置接收到的信号值的大小不同,避免相同信号值的叠加效应的出现,从而避免级联连接的电子产品工作时会对周边的其他电子产品造成干扰的问题出现,从而达到对于多屏显示装置周边电子产品的保护。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控制模块、信号传送模块、级联连接的多个子显示装置;每一所述子显示装置均包括信号接收端和信号输出端;
所述信号传送模块分别与所述系统控制模块和第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电连接;
还包括多个与所述子显示装置一一对应设置的信号转换模块,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电连接于一个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所述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第三端电连接下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
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用于接收并比较每一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值K1、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输出的第二信号值K2;
当K1=K2时,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将所述第二信号值K2转换为第三信号值K3,并将所述第三信号值K3传送给下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三信号值K3作为下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信号值K1;
当K1≠K2时,将所述第二信号值K2传送给下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二信号值K2作为下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信号值K1;
其中,K3=K1*(1+δ),-30%≤δ≤+30%,且δ≠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信号转换模块中,δ的取值各不相同,或至少2个δ的取值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包括比较单元;
所述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第一信号值K1和所述第二信号值K2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转换模块还包括偏置单元;
所述偏置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信号值K2转换为所述第三信号值K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子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和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的驱动电路板,所述信号接收端和所述信号输出端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传送模块包括高速信号串行器芯片;
所述子显示装置包括高速信号解串器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接收端、所述信号输出端位于所述高速信号解串器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控制模块用于产生第一时钟信号;
所述信号传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转换为第二时钟信号,并将所述第二时钟信号传送至第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
9.一种多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屏显示装置包括系统控制模块、信号传送模块、级联连接的多个子显示装置;每一所述子显示装置均包括信号接收端和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传送模块分别与所述系统控制模块和第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电连接;还包括多个与所述子显示装置一一对应设置的信号转换模块,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电连接于一个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所述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第三端电连接下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所述系统控制模块产生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通过所述信号传送模块传送至所述第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经所述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二信号;
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包括的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信号值K1、和所述第二信号对应的第二信号值K2的大小;
若K1=K2,则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包括的偏置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信号值K2转换为第三信号值K3,并将所述第三信号值K3传送给下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三信号值K3作为下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信号值K1;
若K1≠K2,则将所述第二信号值K2传送给下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二信号值K2作为下一级所述子显示装置的所述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信号值K1;
其中,K3=K1*(1+δ),-30%≤δ≤+30%,且δ≠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信号转换模块中,δ的取值各不相同,或至少2个δ的取值相同。
CN202210753122.2A 2022-06-28 2022-06-28 多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ctive CN1150641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3122.2A CN115064133B (zh) 2022-06-28 2022-06-28 多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3122.2A CN115064133B (zh) 2022-06-28 2022-06-28 多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4133A CN115064133A (zh) 2022-09-16
CN115064133B true CN115064133B (zh) 2023-08-01

Family

ID=83203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53122.2A Active CN115064133B (zh) 2022-06-28 2022-06-28 多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6413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5327A (ja) * 2002-05-29 2003-12-03 Hitachi Ltd 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マルチスクリーン表示システム
CN1881760A (zh) * 2005-06-17 2006-12-20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来提供电源的设备
CN101202032A (zh) * 2006-12-13 2008-06-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屏显示装置
CN203165416U (zh) * 2013-02-25 2013-08-28 深圳市诺威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导航显示装置
CN103390396A (zh) * 2013-06-28 2013-11-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终端同步显示方法、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级联系统
CN114495834A (zh) * 2020-11-12 2022-05-1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49191B1 (ko) * 2016-11-30 2021-05-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그의 제어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와 복수의 디스플레이 장치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5327A (ja) * 2002-05-29 2003-12-03 Hitachi Ltd 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マルチスクリーン表示システム
CN1881760A (zh) * 2005-06-17 2006-12-20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来提供电源的设备
CN101202032A (zh) * 2006-12-13 2008-06-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屏显示装置
CN203165416U (zh) * 2013-02-25 2013-08-28 深圳市诺威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导航显示装置
CN103390396A (zh) * 2013-06-28 2013-11-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终端同步显示方法、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级联系统
CN114495834A (zh) * 2020-11-12 2022-05-1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4133A (zh) 2022-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36686B1 (en) Display apparatus configuring multi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7678985B (zh) 显示装置及讯号来源切换方法
EP273361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underbolt interface, connecting method thereof, and docking apparatus
CN107241562B (zh) 超高清液晶电视电路系统及接口
KR102251671B1 (ko) 송신 신호의 품질을 향상시키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시스템
CN209845133U (zh) 一种液晶电视标准TCONless机芯板系统
KR102006068B1 (ko) 인터페이스 변환장치
CN115064133B (zh) 多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8089427B2 (en) Display control circuit for vacuum fluorescent display
CN116126100A (zh) 一种多背板级联系统
KR102305235B1 (ko) 다중 인터페이스 구조의 제어 장치
CN112365830B (zh) 一种信号驱动板
CN103853572A (zh) 一种开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829317B2 (en) Cable, controller, and control method
US20130179745A1 (en) Test interface circuit for increasing testing speed
CN109660646B (zh) 连接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0578535U (zh) 射频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6847202B (zh) 信号处理电路、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TWI301609B (en) Signal interface
US11652274B1 (en) Millimeter wave wireless connector chip, wireless connector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CN214896390U (zh) 交互平板
CN220208257U (zh) 一种can通信装置及系统
JP3277038B2 (ja) 光伝送装置
CN210478401U (zh) 一种电子装置
CN220829707U (zh) 一种实现双mipi的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